桩基检测考核

2024-06-10

桩基检测考核(精选10篇)

桩基检测考核 篇1

附件1:

桩基检测考核评定标准

桩基检测考核采取检测模拟考核基地现场测试的方式。基地原型桩考核分为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检测(高应变法)与桩身完整性检测(低应变法、声波透射法)。

(一)对于单桩极限承载力检测(高应变法)的考核,在给定土层类别前提下达到下列标准的,评定为考核合格。

检测得出的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误差值<±20%以内的桩数占70%以上,其余桩的最大误差值不超过±30%(极限承载力以静载荷试验为对比标准)。

(二)对于桩身完整性(低应变法、声波透射法)的检测,在给定场地土层类别和桩身混凝土实际强度的前提下,达到下列标准的,评定为考核合格。

1、对于桩身横截面断裂或夹低阻抗异物的面积≥60%、全断面离析和完整桩的判别正确率及桩身完整性类别判别正确率不低于80%,且所测缺陷的位置和完整桩的桩长误差值≤±1m;

2、对具有2个缺陷的断面的桩,能判定出最上面的缺陷断面位置,其位置误差值≤±1m;

3、对以下三种情况能正确检测其中一种:

(1)桩身缩颈或扩颈的桩数判定正确率和位置正确判定

率(误差值≤±1m)达到50%以上;

(2)对于扩底桩的桩数判定正确率达到50%以上;

(3)对于第二缺陷的桩数判定正确率达到30%以上。基地原型桩考核完毕后,应在当天内提供检测方案、现场检测原始记录、检测报告,检测报告中应有每根桩的实测曲线(未经人为修正),用箭头标注桩身缺陷或异常波形位置,用文字分析说明理由。

(三)对于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的静载荷检测和单桩钻芯法检测的考核,通过工程桩现场检测进行考核,达到以下标准可评定为考核合格。

1、合理适当的检测方案;

2、相应的仪器设备配置;

3、现场操作熟练,符合规范要求;

4、检测完毕后,应在3天内提交检测方案、现场检测原始记录、检测报告。

桩基检测全部项目经考核全部合格,评定为工程桩检测机构考核合格,颁发考核合格证书。

考核不合格的检测机构应在1周内向市质监站报送书面分析整改报告,经审核通过后,限期2个月进行整改,期间不得承接桩基检测业务,整改完毕后重新申请考核。

桩基检测考核 篇2

1.1 静载试验———在桩顶部逐级施加竖向压

力、竖向上拔力和水平推力, 观测桩顶部随时间产生的沉降、上拔位移和水平位移, 以确定相应的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单桩竖向抗拔承载力和单桩水平承载力的试验方法。

1.2 钻芯法———用钻机钻取芯样以检测桩长、

桩身缺陷、桩底沉渣厚度以及桩身混凝土的强度、密实性和连续性, 判定桩底岩土性状的方法。

1.3 低应变法———采用低能量瞬态或稳态激

振方式在桩顶激振, 实测桩顶部的速度时程曲线或速度导纳曲线, 通过波动理论分析或频域分析, 对桩身完整性进行判定的检测方法。

1.4 高应变法———用重锤冲击桩顶, 实测桩顶

部的速度和力时程曲线, 通过波动理论分析, 对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和桩身完整性进行判定的检测方法。

1.5 声波透射法———在预埋声测管之间发射

并接收声波, 通过实测声波在混凝土介质中传播的声时、频率和波幅衰减等声学参数的相对变化, 对桩身完整性进行检测的方法。

2 检测方法适用条件

2.1 用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方法, 适用于:

确定单桩竖向抗压极限承载力;判定竖向抗压承载力是否满足设计要求;通过桩身内力及变形测试, 测定桩侧、桩端阻力;验证高应变法的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检测结果。

2.2 单桩竖向抗拔静载试验方法, 用于:

确定单桩竖向抗拔极限承载力;判定竖向抗拔承载力是否满足设计要求;通过桩身内力及变形测试, 测定桩的抗拔摩阻力。

2.3 单桩水平静载试验方法, 适用于:

确定单桩水平临界和极限承载力, 推定土抗力参数;判定水平承载力是否满足设计要求;通过桩身内力及变形测试, 测定桩身弯矩和挠曲。

2.4 钻芯法试验方法, 适用于:

检测灌注桩桩长、桩身混凝土强度、桩底沉渣厚度;鉴别桩底岩土性状, 判定桩身完整性类别。

2.5 低应变法试验方法, 适用于:

检测桩身缺陷及其位置, 判定桩身完整性类别。

2.6 高应变法试验方法, 适用于:

判定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是否满足设计要求;检测桩身缺陷及其位置, 判定桩身完整性类别;分析桩侧和桩端土阻力。

2.7 声波透射法, 适用于:

检测灌注桩桩身混凝土的均匀性、桩身缺陷及其位置, 判定桩身完整性类别。

3 对桩基质量检测数量在设计规范、施工验收规范和基桩检测规范中的规定:

3.1《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2-2002规定

第5.1.5条:“工程桩应进行承载力检验。对于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甲级或地质条件复杂, 成桩质量可靠性低的灌注桩, 应采用静载荷试验的方法进行检验, 检验桩数不应少于总数的1%, 且不应少于3根, 当总桩数少于50根时, 不应少于2根”。

第5.1.6条:“桩身质量应进行检验。对设计等级为甲级或地质条件复杂, 成桩质量可靠性低的灌注桩, 抽检数量不应少于总数的30%, 且不应少于20根;其他桩基工程的抽检数量不应少于总数的20%, 且不应少于10根;对混凝土预制桩及地下水位以上且终孔后经过核验的灌注桩, 检验数量不应少于总桩数的10%, 且不得少于10根。每个柱子承台下不得少于1根”。

3.2《建筑工程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 106-2003规定

第3.1.1条:“工程桩应进行单桩承载力和桩身完整性抽样检测”。

第3.1.3条:“桩身完整性检测宜采用两种或多种合适的检测方法进行”。

第3.3.1条:当设计有要求或满足下列条件之一时, 施工前应采用静载试验确定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特征值:设计等级为甲级、乙级的建筑桩基。地质条件复杂、施工质量可靠性低的建筑桩基。本地区采用的新桩型或新工艺。

检测数量:在同一条件下不应少于3根, 且不宜少于总桩数的1%;当工程桩总数在50根以内时, 不应少于2根。

第3.3.2条:打入式预制桩有下列条件要求之一时, 应采用高应变法进行试打桩的打桩过程监测:控制打桩过程中的桩身应力;选择沉桩设备和确定工艺参数;选择桩端持力层。

检测数量:在相同施工工艺和相近地质条件下, 试打桩数量不应少于3根。

第3.3.3条:“单桩承载力和桩身完整性验收抽样检测的受检桩选择宜符合下列规定:施工质量有疑问的桩;设计方认为重要的桩;局部地质条件出现异常的桩;施工工艺不同的桩;承载力验收检测时适量选择完整性检测中判定的Ⅲ类桩;除上述规定外, 同类型桩宜均匀随机分布。

第3.3.4条:”混凝土桩的桩身完整性检测的抽检数量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柱下三桩或三桩以下的承台抽检桩数不得少于1根。 (2) 设计等级为甲级, 或地质条件复杂、成桩质量可靠性较低的灌注桩, 抽检数量不应少于总桩数的30%, 且不应少于20根;其他桩基工程的抽检数量不应少于总数的20%, 且不应少于10根。

注: (1) 对端承型大直径灌注桩, 应在上述两款规定的抽检桩数范围内, 选用钻芯法或声波透射法对部分受检桩进行桩身完整性检测。抽检数量不应少于总桩数的10%。 (2) 地下水位以上且终孔后桩端持力层已通过核验的人工挖孔桩以及单节混凝土预制桩, 抽检数量可适当减少, 但不应少于总桩数的10%, 且不应少于10根。 (3) 当符合第3.3.3条第1~4款规定的桩数较多, 或为了全面了解整个工程基桩的桩身完整性情况时, 应适当增加抽检数量。

第3.3.5条:对单位工程内且在同一条件下的工程桩, 当符合下列条件之一时, 应进行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静载验收检测:等级为甲级的建筑桩基;条件复杂、施工质量可靠性低的建筑桩基;新桩型或新工艺;群桩施工产生挤土效应。抽检数量:应不于总桩数的1%, 且不少于3根;当总桩数在50根以内时, 不应少于2根。注:对上述第1~4款规定条件外的工程桩, 当采用竖向抗压静载试验进行验收承载力检测时, 抽检数量宜按本条规定执行。

第3.3.6条对上述第3.3.5条规定条件外的预制桩和满足高应变法适用检测范围的灌注桩, 可采用高应变法进行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验收检测。当有本地区相近条件的对比验证资料时, 高应变法也可作为第5条规定条件下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验收检测的补充。抽检数量不宜少于总桩数的5%, 且不得少于5根。

第3.3.7条对于端承型大直径灌注桩, 当受设备或现场条件限制无法检测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时, 可采用钻芯法测定桩底沉渣厚度并钻取桩端持力层岩土芯样检验桩端持力层。抽检数量不应少于总桩数的10%, 且不少于10根。

第3.3.8条对于承受拔力和水平力较大的建筑桩基, 应进行单桩竖向抗拔、水平承载力检测。检测数量不应少于总桩数的1%, 且不少于3根。

3.3《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02的规定:

第10.1.6条:“人工挖孔桩终孔时, 应进行桩端持力层检验。单柱单桩的大直径嵌桩, 应视岩性检验桩底下3D或5M深度范围内有无空洞、破碎带、软弱夹层等不良地质条件”。

第10.1.7条:“施工完成后的工程桩应进行桩身质量检验。直径大于800mm混凝土嵌岩桩应采用钻孔抽芯法或声波透射法检测, 检测桩数不得少于总桩数的10%, 且每根柱下承台的抽检桩数不得少于1根。直径小于和等于800 mm的桩及直径大于800mm的非嵌岩桩, 可根据桩径和桩长的大小, 结合桩的类型和实际需要采用钻孔抽芯法或声波透射法或可靠的动测法进行检测, 检测桩数不得少于总桩数的10%”。

第10.1.8条:“施工完成的工程桩应进行竖向承载力检验。竖向承载力检验的方法和数量可根据地基基础设计等级和现场条件, 结合当地可靠的经验和技术确定。复杂地质条件下的工程桩竖向承载力的检验宜采用静载荷试验, 检验桩数不得少于同条件下总桩数的1%, 且不得少于3根。大直径嵌岩桩的承载力可根据终孔时桩端持力层岩性报告结合桩身质量检验报告核验”。

摘要:本文概述了桩基工程的检测方法以及针对不同的检测目的所应采用的检测方法, 并归纳总结了桩基质量检测数量在设计规范、施工验收规范和基桩检测规范中的规定。以供同仁参考。

路桥桩基施工与桩基检测浅析 篇3

关键词;公路,桥梁,施工,检测,质量

伴随着城乡建设事业的迅速发展,桩基工程越来越多,桩基工程的施工质量必须引起高度的重视,以防留下诸多安全隐患。近些年来,桩基工程检测技术也成为一个热门,并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使桩基检测工作进一步规范化,对保证工程质量起到了良好的作用。

1、人工挖孔桩施工

1)人工挖孔成孔方案存在弊端,最大的弊端就是井下作业不安全因素较多,必须严格按照安全生产条例执行,时刻保持高度重视,仔细地查找、消除不安全隐患。井下作业人员必须佩戴安全帽,进、出井孔要系保险绳,挖孔作业中必须搭设掩体,提取土渣的吊桶、吊钩、钢丝绳、卷扬机等必须经常检查。钢丝绳安全系数宜取5以上,发现有断丝要立即更换。井口围护要高出地面20cm30cm,防止土、石等杂物落入孔内伤人,并阻止地面水流入孔内,挖孔工作暂停时,要及时罩盖孔口,以避免孔壁干燥吸收混凝土中水分及安全事故的发生。

2)如果孔壁有少数位置土质不好,或有渗水现象,会发生掉块、滑坍、塌孔等现象,孔壁一定要进行支护,宜采用现浇混凝土护壁。支模时下口大,上口小,呈“锥形”,以利于混凝土的浇筑,振捣,还能增大桩身摩擦力。护壁混凝土作为桩身的一部分时,其标号不能低于桩身混凝土标号。

3)当挖孔中遇到坚硬地层,如岩石等,需进行爆破时,应用浅眼爆破法,严格控制用药量,并在炮眼附近加强支护,防止震塌孔壁。爆破产生的烟雾、有毒气体应使用机械通风方法排出孔外,直至孔内空气符合人体健康标准要求后方可继续作业。

4)在挖孔过程中或灌注桩基混凝土之前,若孔底积水较多,可用水泵抽取,积水较少时可用水桶人工排除。

5)挖孔达到设计标高后,对孔底的松散土渣、淤泥、沉淀等扰动过的软层要进行清除,最后达到孔底平整、原状土外露要求。若桩底进入斜岩层时,应凿成水平或台阶状。

6)在实施人工挖孔的过程中,当发现地质或水文地质与钻探资料有较大出入且不利于人工挖孔时,应根据具体情况回填后采取机械重新钻孔或钻机完成剩余孔深等方法,以确保安全。

7)挖孔过程中如遇大的孔洞、裂缝,要会同业主、设计、监理等有关单位技术人员共同查看,查明原因后,再依照具体情况,采用浆砌片石填缝或采用流动度较大的混凝土、片石混凝土浇筑填塞等办法解决。

2、钻孔灌注桩施工

1)在钻进过程中,应注意地层变化,对不同的土层,采用不同的钻进方法;在黏性土中钻进,宜选用尖底钻头,中等钻速,大泵量,稀泥浆;在砂土或软土层中钻进,宜用平底钻头、控制进尺、轻压、低挡慢速、大泵量、稠泥浆钻进;在土夹砾(卵)石层中钻进,宜采用低擋慢速、优质泥浆、大泵量、分两级钻进的方法钻进。

2)对于泥浆护壁桩基,钻孔能否成功,泥浆是关键。在钻孔过程中,要不断向孔内补充新泥浆,以保持泥浆的稠度和比重。泥浆顶面要高出地下水位线50cm以上,以保持孔壁的稳定。同时要严密注视地质条件的变化,并随时调整泥浆的性能和配合比。在钻进过程中,根据地质情况适当调整泥浆比重,一般地层以1.1~1.3为宜,松散地层以1.4N1.6为宜。

3)当孔深距设计标高差50 cm时,将钢筋笼、导管及其他机具、材料等准备就绪,以避免成孔后等待机具、材料而造成时间间隔,引起由于地质不良发生的塌孔现象。

4)清孔,当钻机钻到设计高程时,就立即进行清孔,清孔后泥浆比重控制在1.15~1.2之间,如果泥浆比重太大,则不利于混凝土的浇筑,如果太小可能会引起塌孔。

3、桩基检测

3.1成孔检测

在我国,成桩检测技术要优于成孔检测技术。从防患于未然的层面来看.桩的成孔检测应比成桩后检测更为重要。大力提倡成孔检测技术的开发,特别是对桩承载力有很大影响的灌注桩桩底沉渣厚度测试手段的研究,今后仍是我国桩基工程中的迫切任务。

3.2静载荷试验法

尽管在目前桩的静载试验仍被国内外公认为评价桩承载力最直观、可靠的方法,但由于测试仪表的精度、试验方法的限制、分析方法的差异和工程判断的能力等因素,其测试误差也能达到10%。因此,如何改进静载试验测试、分析方法,提高静载试验的可靠度,长期以来是工程界所关心的课题。

3.3声波透射法

随着近几年来交通系统投资的增加,以桥桩为代表的各种大直径钻孔灌注桩的大量涌现,声波透射法在国内已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在这种方法的应用过程中,数字化声波仪已取代了传统的模拟声波仪,不仅在使用的方便程度上有了质的飞跃,而且在分析手段上也有了很大提高,声失时判读已不再是唯一的选择,声幅和声频已开始进入了分析判断领域,尤其令人欣慰的是,声波CT已步入实用阶段,为声波透射法的后续研究提供了广阔的前景。

3.4应力波反射法完整性检测

尽管近年来国内外对于这种方法的研究未见本质性的进展,但在实用和普及方面国内却有较大提高,这些不仅表现在国产桩基动测仪和配套用传感已达到或接近国外先进仪器方面,也表现在许多单位认真研究各个测试细小环节和分析环节方面,更主要的是表现在许多管理部门已开始认真总结应力波反射法完整性检测的得与失,开始使这种方法的应用回归到一种正常的位置。

3.5高应变动力试桩法

在我国,高应变动力试桩法的研究是起自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90年代初期已有相关的软硬件问题,其实际应用效果已不弱于国外,其后面向国内大量的灌注桩检测,已有单位在模型改进、拟合技巧、参数选定等方面进行了大量工作,也有应用者在桩如何才算被充分激发方面进行了研究。值得一提的是,桩基动测方面,国产仪器和软件业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许多方面甚于更具有中国特色。

3.6动静法

桩基检测年终总结 篇4

一、基桩检测大体可分为:

(1)各类桩、墩、桩墙竖向或横向承载力检测,包括单桩及群桩承载力检测;

(2)墩底持力层承载力及变形性状的检测;

(3)各类桩、墩及桩墙结构完整性检测;

(4)考虑桩土的共同作用或复合地基中桩土荷载分担比的检测,桩体及土体应力-应变的检测;

(5)施工中对环境影响(如震动、噪音、土体变形)的检测;

(6)特殊条件下或事故处理中的其它检测。

三、基桩检测的分类:

桩的测试方法分为静载荷试验和动力测桩两大类,还有抽芯法和静力、动力触探以及埋设传感器法等辅助类方法。

桩的动测技术在武汉起步于20世纪70年代。目前武汉地区已拥有RS、RSM系列、CE系列、PDA、EFI系列动力设备,用低应变法检测桩的完整性,用高应变法检测桩的承载力和桩的完整性。高应变法试桩一般用CASE法、CAPWAP法。低应变检测常用应力波反射法(锤击波动法)、声波透射法。

四、桩基按检测时间可归纳为;

(1)为设计提供依据的先期检测;

(2)施工阶段的施工检测;

(3)施工完毕后的验收检测;

(4)施工阶段或使用阶段的鉴定检测。

五、基桩检测的方法和讨论

复合地基中,桩、土荷载分担比的检测一般采用钢弦或压力盒通过静载荷试验进行测定。也可采用特制的应力传感器测试。

施工中由于震动对环境的影响,一般采用质点速度监测系统或加速度监测系统进行测试,也可用地震仪检测。

施工中由于挤土效应对环境的影响,用变形传感器(测斜仪)进行监测,也可用沉降变形标配合水平仪,经纬仪检测。

施工中噪音的测试可以采用分贝计加以判定。

使用阶段桩体应力-应变的测试,使用钢筋应力计,混凝土应力计或特制的传感器。

各类桩、墩及桩墙结构完整性检测,一般采用低应变或高应变动力试桩法检测。大直径桩宜采用声波透射法或钻芯法检测。

由散体材料桩或低粘结强度桩和土组成的复合地基(碎石桩、石灰桩等),采用静载荷试验也可采用静力触探分别对桩和土进行检测,确定复合地基承载力。

由高粘结强度桩和土组成的复合地基(水泥土桩、CFG桩、低标号混凝土桩等),采用静载荷试验检测竖向承载力。单桩承载力的检测同其它刚性桩。

简述桥梁桩基试验和检测 篇5

简述桥梁桩基试验和检测

桥梁检查是进行桥梁养护、维修与加固的前期工作,是决定维修与加固方案可行和正确与否的`可靠基础.在桥梁结构的生命周期内发生的结构缺陷和损伤将不可避免地影响桥梁的使用性能.为此,在桥梁的寿命周期内需对桥梁的使用状况、缺陷及损伤进行全面检查以便分析、评价缺陷及损伤对桥梁性能和承载力的影响.

作 者:练美琳 作者单位:广东晶通公路工程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广东,广州,510000刊 名:黑龙江科技信息英文刊名:HEILONGJIA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FORMATION年,卷(期):“”(21)分类号:关键词:桥梁 桩基 检测

桩基取芯法检测要点 篇6

取芯法是从结构上钻取芯样,评定结构质量的一种检测方法,和非破损方法 并列互补 优势:方法简单,结构信息直接、真实,不需转换 劣势:半破损(微破损),成本较高、工时较长

二、相关规范

1、钻芯法检测混凝土强度技术规程(CECS 03:88)

2、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 106-)

三、取芯法的应用

1、从混凝土结构中钻取芯样,以测定普通混凝土的强度

2、检测现浇(钻(冲)孔、人工挖孔)混凝土灌注桩成孔质量: 桩身混凝土质量,桩底沉渣,桩端持力层,桩长

3、在非破损检测中用作修正、验证,甚至仲裁

4、其他应用,如:受冻层深度检测;裂缝深度检测;缺陷探测

四、取芯位置要点

1、受力较大的部位,安全度不足的构件截面不能取芯;构件的接头和构件的 边缘,混凝土的应力复杂,不宜取芯,适宜在构件的中部取芯 相同条件的构件,一般选取在基础、墙、柱上取芯,尽可能不在梁上取芯

2、借助磁感仪避开结构的钢筋,尤其是主筋,避开预埋件或管线,

3、选取混凝土强度质量具有代表性的部位

4、用于非破损法修正时,应在非破损测试区或接近非破损测试区

五、取芯数量要点:

1、按单个构件检测时:每个构件数量不少于3 个,较小构件,不少于2 个

2、构件的局部区域检测时:根据构件情况,确定芯样的位置、数量、深度

3、大型基础或大面积墙体:分成若干区域

4、桩身混凝土芯样:每孔2-3 组,每组加工为3 个试件

六、取芯操作要点

1、底座调平

2、设备固定:

3、种固定方式:顶杆支撑、配重固定、膨胀螺栓、真空吸附

4、开始缓慢,遇钢筋缓慢,随时紧固螺栓

5、保证过程中的水冷却

6、达到要求深度后,要将钻头提升到一定高度后方可停机,钻头离开芯样后 方可停水

7、保证相应的安全措施 关键是:保护机器、保护芯样、保护人

七、芯样强度的影响因素和芯样加工要点

1、端面平整度对强度的影响:

①端面不平,会降低强度,向上凸起比向下凹引起的应力集中更大,影响更 大,应控制在每100mm 长度内不得大于0.1mm

②测试方法:钢尺紧贴芯样端面转动,用塞尺测量缝隙

③不宜采用垫平材料:纸板、铝板等横向变形大,减低强度

④磨平法:磨平机

⑤找平法:材料为水泥净浆、水泥砂浆、硫磺胶泥,对找平层的要求:找平层与端面良好粘结;找平层强度高于芯样强度;找平层厚度:水泥净浆、水泥砂浆层不大于5mm,硫磺胶泥层不大于

1.5mm

2、端面与轴线之间垂直度偏差对强度的影响

①偏差过大,降低强度

②垂直度偏第一文库网差在2°以内

③测试方法:游标量角器测量两个端面与母线的夹角,精确到0.1°

3、芯样含有钢筋的影响

①原则:不允许存在垂直于受压面的钢筋,如有钢筋尽可能靠近试件端部

②处理方法:尽量把含有钢筋的一端锯掉,如无法避开,锯切时应使钢筋 靠近端头而不露出端面 ③每个试样内最多只允许含有二根直径小于10 mm 的钢筋,且与轴线基 本垂直不外露

4、芯样尺寸和高径比的影响:

①芯样直径应大于或等于粗骨料最大粒径的三倍,至少不小于二倍,芯样 直径小而粗骨料粒径大的芯样强度的离散性大

②高度与直径均为100 mm 的芯样与边长为150 mm 的立方体试块受压时 应力分布较为一致,强度接近

③芯样强度与立方体强度之比值,随高径比的增加而减少,不同高径比的 芯样试件换算成标准高径比的芯样试件强度时,需乘以修正系数,高径 比低于0.95 或大于2.05 时,不能用作抗压试验

5、干湿程度对强度的影响

①潮湿使混凝土强度降低,即软化作用(水在受荷载时不能压缩,横向膨 胀,增加侧向拉应力,另外减弱混凝土颗粒之间的内摩擦力)风干芯样 比浸水芯样的强度高7%左右

②芯样宜与被测结构混凝土湿度基本一致

③若为自然干燥状态:要求芯样在室内自然干燥3 天;若为潮湿状态:抗 压前在水中浸泡48 小时

八、芯样抗压试验要点:

1、测量项目及允许偏差:

①平均直径:游标卡尺测量芯样中部,测量误差<1 mm,允许与平均直 径的偏差为2 mm ②芯样高度:钢板尺测量

③垂直度:游标量角器测量

④平整度:钢板尺和塞尺测量

2、按照立方体试块抗压试验规定进行

3、换算值计算: fc cu=α (4F)/(πd2) fc cu―芯样试件混凝土强度换算值,MPa; F―芯样试件抗压试验测得的最大压力,N; d―芯样试件的.平均直径,mm;α―不同的高径比芯样试件混凝土换算强度的修正系数

4、换算值修正: 〈CECS 03:88〉:高径比修正 〈JGJ106―2003〉:避免高径比修正,要求不小于0.95 d 或不大于1.05 d

5、不能做抗压试验的芯样: ①高度:小于0.95 倍平均直径,大于1.05 倍平均直径 ②与平均直径偏差大于2 mm ③垂直度:大于2° ④不平整度:100 mm 内超过0.1 mm ⑤有裂缝和较大缺陷

九、结果评定

1、〈CECS 03:88〉:换算值中的最小值为代表值

桩基检测技术方案研究 篇7

桩基础是历史悠久、应用广泛的一种基础形式,先人在7000年前就开始采用木桩插入土中支承房屋,19世纪后期,随着钢、水泥、混凝土和钢筋混凝土的相继问世和大量使用,制桩材料发生了根本变化,在高层建筑、重型厂房、桥梁、港口、码头、地震区、软土区、湿陷性黄土地区、膨胀土地区和冻土地区的地基处理中就地灌注混凝土桩、沉管灌注桩等已得到广泛应用。基桩质量检测的重要内容是基桩的承载力和成孔质量检测。

一、桩基检测技术

1. 成孔质量检测

桩基成孔质量检测是利用超声波反射技术对成孔质量进行综合检测。将超声波探头沿充满泥浆的钻孔中心以一定速率下放,在连续下放过程中发射探头垂直孔壁发射超声波脉冲,接收探头接收孔壁反射信息。当孔壁坚实牢固(或缩径)时,超声波传播双程旅行时间短、反射强度大,当孔壁疏松、塌孔(或扩径)时,超声波传播双程旅行时间长、反射强度小甚至接收不到反射信号。这样,从孔口到孔底通过记录反射时间和反射强度,便可计算出钻孔在不同深度处的孔径值及反映孔壁状况,进而还可计算出孔深、垂直度等参数。现场实测时,超声波探头的下放与提升由绞车自动控制完成,反射信号从接收探头传至地面的记录仪,通过计算打印成图。

2. 承载力的检测

(1)静载试验检测

静载试验检测通过在试验桩桩顶逐级施加持续荷载,记录荷载、位移与时间的关系,从而分析、确定单桩的承载能力。静载试验属于一种力学性试桩,此种试桩又分为鉴定性试桩和破坏性试桩。鉴定性试桩一般在实际工程的桩上进行,加载到设计荷载的1.2~1.5倍,检验桩的施工质量和承载力是否符合设计要求。破坏性试桩则是在专供破坏试验的桩上进行,取得桩达到破坏时的试验资料,以确定桩的承载能力和有关参数。

(2)低应变动力检测

低应变动力检测是一种使用比较广泛的基桩完整性检测方法,它是利用手锤或力棒,在桩顶施加一小冲击力,激发应力波沿桩身传播,应力波在传播过程中,遇到诸如桩截面缩径、扩径、砼离析、断桩等缺陷或桩底时,波阻抗将发生变化,从而使得应力波在该截面发生反射,利用安装在桩顶的传感器、加速度计或速度计,接收由初始信号和桩身缺陷或桩底产生的反射信号组合的时程曲线,利用信号采集分析仪对所记录的带有桩身质量信息的波形进行处理和分析,并结合有关地质资料和施工记录对桩的完整性作出判断。桩顶接收到的时域信号还包括桩侧土阻力的增加、增大或减小,表现为波阻抗减小而引起的叠加信息,因此可以根据时域曲线异常反射信号的位置来判断桩缺陷的深度,根据反射信号的相位变化来判断桩缺陷的性质,根据反射信号的幅值用时域拟合曲线方法来确定桩缺陷的程度。

(3)高应变动力法

高应变动力法作为单桩承载力检测的另一方法,高应变法不仅能检测工程桩的桩身完整性,也能测试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且其检测费用也相对较低。故该法日益为工程界所普遍采用。高应变动力试桩是用重锤冲击桩顶。激发桩侧土摩阻力以及桩底端阻力的一种动力试验方法,试验过程中重力冲击重锤起着很关键的作用,它提供的冲击能量大小以及在桩顶产生的应力波的特征影响着高应变动力试桩的测试效果与精度。对于单桩设计承载力较高的大直径冲(钻)孔灌注桩以及人工挖孔灌注桩尤为明显。

(4)钻芯检测法

由于大直钻孔灌注桩的设计荷载一般较大,用静力试桩法有许多困难,所以常用地质钻机在桩身上沿长度方向钻取芯样,通过对芯样的观察和测试确定桩的质量。但这种方法反映的是钻孔范围内一小部分混凝土的质量,且设备庞大、费工费时、价格昂贵,不宜作为大面积检测方法,而只适用于抽样检查,一般抽检总桩量的3%~5%,或作为无损检测结果的校核手段。

(5)超声脉冲检验法

超声脉冲检验法是在检测混凝土缺陷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其方法是在桩的混凝土灌注前沿桩的长度方向平行预埋若干根检测用管道,作为超声检测和接收换能器的通道。检测时探头分别在两个管子中同步移动,沿不同深度逐点测出横断面上超声脉冲穿过混凝土时的各项参数,并按超声测缺原理分析每个断面上混凝土质量。

三、桩基检测技术在工程中应用实例

1. 工程背景

济南至乐陵高速公路工程位于鲁北,是山东省高速公路网“五纵四横一环八连”中的重要连线之一。向北与河北省规划的沧州至冀鲁界高速公路相接,项目北起德州市乐陵与河北省沧州交界的漳卫新河河槽中央,向南经过德州市乐陵、临邑、济南市商河、济阳等地,终点在崔寨镇与青银高速公路(济南绕城高速公路北线)相接。

本项目工程为全封闭、全立交的高速公路,设计行车速度为120 km/h,建设标准为双向六车道高速公路,路基宽度为34.5 m。路线全长114.872 km,全线设置乐陵北、商河、商河开发区、临邑、济阳、济南等6条连接线,全长49.26 km。

本项目建设总工期36个月。工程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建筑地基基础规范》(GB5007—2011)、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2008)及《建筑基桩检测技术标准》(JGJ l06—2003)进行。

2. 工程桩基质量检测方法

由于基桩静载荷试验作为目前最直观和最可靠的试验方法,能较准确测定单桩承载力,因此本工程采用的现场测试方法为静载试验和低应变反射波法检测桩的完整性。测试标准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基桩低应变动力检测规程》(JGJ 93—95)及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建筑桩基检测技术规范》

3. 检测方法及顺序

(1)桩身质量检测:低应变法

(2)桩承载力检测:静载试验

(3)先进行低应变检测,根据低应变检测的结果确定静载试验的桩。

4. 检测数量

本工程按三个分区进行检测,一区JC1标段,其中低应变检测298根,静载试验检测241根;二区JC2标段,其中低应变检测264根,静载试验检测181根;三区JC3标段,其中低应变检测768根,静载试验检测129根;

5. 低应变动测法检测桩身完整性

(1)仪器设备:

成都工程检测研究所研制生产的ZBL-P810智能测桩仪;笔记本电脑;加速度传感器(型号为YD-84D);速度传感器(频率响应为lO-1200Hz);力传感器(5144型);打印机;力锤及力棒系列。

(2)检测方法

首先在桩的顶部,安置好加速度传感器,然后锤击桩身,加速度传感器能够获取桩身的加速度信号,这些信号会通过桩基动测系统进行处理放大,同时进行A/D转换之后能把信号转换成数字化信号,这些信号再传输到计算机。经过计算机进行数字处理后,可在显示器上面显示桩身加速度波形图。我们在每根桩下面设置一个采集点,每点都进行4~5次的锤信号采集。

6. 桩基承载力检测

(1)设备:

武汉生产的静载试验成套设备Rs—JYB。

(2)试验方法

本工程采用慢速维持荷载法,每级荷载施加后按第5、15、30、45、60 min测读桩顶沉降量,以后每隔30 min测读一次,当每一小时内的桩顶沉降量不超过0.1 mm,并连续出现两次,从每级荷载施加后第30min开始,由三次或三次以上每30 min的沉降观测值计算,当桩顶沉降速率达到相对稳定标准时,再施加下一级荷载。卸载时,每级荷载维持1h,按第5、15、30、60 min测读桩顶沉降量,卸载至零后测读桩顶残余沉降量,维持时间3 h,测读时间为5、15、30 min,以后每隔30 min测读一次。

四、结语

基桩检测工作是整个桩基工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加强基桩施工过程中质量控制和施工后的质量检测,对确保整个工程的质量与安全具有重要意义。虽然各桩基检测技术在各种桩基检测工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取得了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但我们也应该清楚的看到,各种桩基检测技术都还存在一些问题,诸如高应变存在采集信号质量的问题,低应变存在信号滤波的问题,然而,低应变动力测桩是基于采用动力激振,使得桩弹性振动,通过测定桩的振动响应来估计和推断桩的几何参数及病态情况,其具有检测速度快、费用低和检测覆盖面广的优点,广泛的被用于基桩完整性检测中。但也需要把现有的桩基检测方法和当今的一些先进的信号分析方法结合,才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研究方向。

摘要:桩基础通常在地下或水下,属隐蔽工程。桩基础工程的质量直接关系到整个建筑物的安危。桩基础施工程序繁琐、技术要求高、施工难度大,容易出现质量问题,因此,对桩基的结构完整性和进行准确的检测尤为重要。本文简要介绍常用几种桩基检测技术,通过工程案例,从内容、方法等进行研究,并介绍了反射波法的基本原理,运用应力波反射法检测灌注桩的施工质量具有检测速度快,费用低等优点。

关键词:公路,桩基,检测,钻孔桩,反射波法

参考文献

[1]JGJ106—2003,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2]GB5007-2011,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

[3]张金铃.基桩低应变检测缺陷程度的定量分析方法[J].西部探矿工程,2006.

应用反射波法对桩基进行检测 篇8

[关键词] 基桩 低应变 反射波法

1.发展现状

基桩低应变检测技术近20年来我国发展较快,由于它的适应范围广、仪器设备轻便简单、检测速度快、判读直观、成本较低,已被工程界广泛接受。低应变法是利用低能量的瞬态或稳态激振,使桩在弹性范围内作弹性振动,利用振动和波动理论检测桩身结构完整性。

1995年底出台了《桩基低应变动力检测规程》(JGJ/T93—95),该规程规定的检测方法有反射波法、机械阻抗法、动力参数法和声波透射法。以反射波法为例介绍基桩低应变检测技术的方法和步骤。

2.基本原理

桩身质量检测是依据一维波动理论,将桩身等价于一维杆材料均质各向同性,并遵循胡克定律,桩的截面积保持为平面,而且每个截面上应力是均匀分布的。

设桩为一均质弹性体,当桩顶作用一脉冲力后,便有应力波沿桩身传播,若桩身质量有问题,存在明显波阻抗差异的界面(如桩底、断桩和严重离析等部位)或桩身截面积变化(如缩径或扩径)部位,将产生发射和透射。经接受放大、滤波和数据处理,可识别来自桩身不同部位的发射信息,据此判断桩身结构完整性及估计混凝土强度等级,还可以根据波速和桩底反射波到达时间对桩身的实际长度加以核对。

3.适用范围

反射波法适用于检测桩身混凝土的完整性,推定缺陷类型及其在桩身上的位置。也可对桩长进行核对,对桩身混凝土的强度等级作估计。

4.仪器设备

(1)仪器由传感器、放大、滤波、记录、处理和监视系统,激振设备及专用附件组成。

(2)传感器可选用宽频带的速度型或加速度型传感器。速度型传感器灵敏度应大于300mV/cm/s,加速度型传感器灵敏度应大于100mV/g。

(3)放大系统的增益应大于60dB,长期变化量应小于1%。折合输入端的噪声水平应低于3uV。频带宽度应不窄于10~1000Hz,滤波频率可调整。

(4)模数转换器的倍数不应小于8bit。采样时间宜为50~100us,可分数档调整。每个通道数据采集暂存器的容量不应小于1Kb.

(5)多通采集系统应具有一致性,其振幅偏差应小于3%,相位偏听偏信差应小于0.1ms。

(6)根据激振条件试验要求及改变激振频谱和能量,满足不同的检测目的,应选择符合材质和得量要求的激振设备。目前反射波法使用的激振设备形式多样,有力棒、手锤、球击、电火花方式等。

5.测试方法

(1)被测桩应凿去浮浆,平整桩头,切除桩头外露过长的主钢筋。

(2)检测前应对仪器设备进行检查,性能正常方可使用。

(3)每个检测工地均应进行激振方式和接受条件的选择试验,确定最佳激振方式和接受条件。因为不同工区桩的类型、桩径大小、桩头混凝土质量、土层地质情况等条件差异较大,检测时,对激振和接受的最佳条件选择只能通过现场试验对比来确定。通过调节放大器增益,使波形不产生畸变,改变滤波频率提高分辨率和信噪比。

(4)激振点宜选择在桩头中心部位,传感器宜稳固地安置在桩头上。对于桩径大于350mm的桩可安置两个或多个传感器。

(5)当随机干扰较大时,可采用信号增强方式,进行多次重复激振与接受。

(6)为提高检测的分辨率,应使用小能量激振,并选用高截止频率的传感器和放大器。

(7)判别桩身浅部缺陷,可同时采用横向激振和水平速度型传感器接受,进行辅助判定。

(8)每一根被检测的单桩均应进行两次及以上重复测试。出现异常波形应在现场及时研究,排除影响测试的不良因素后再重复测试。重复测试的波形与原波形具有相似性。

6.检测数据的处理与判定

(1)应根据波形图中的入射波和反射波的波形、相位、振幅、频率及波的到达进间等特征,推定桩的完整性。

(2)桩身混凝土的波速Vp、桩身缺陷深度L可分别按下列公式计算:

Vp=2L/t,L=1/2Vpmt′

式中:L——桩身全长;

t——桩底反射波的到达时间;

t′——桩身缺陷部位反射波的到达时间;

Vpm——同一工地内多根已测合格桩桩身纵波速度的平均值。

(3)反射波波形规则,波列清晰,桩底反射明显,易于读取反射波到达时间,及桩身混凝土平均波速较高的桩为完整性好的桩。

(4)反射波到达时间小于桩底反射波到达时间,且波幅较大,往往出现多次反射,难以观测到桩底反射波的桩,系桩身断裂。

(5)桩身混凝土严重离析时,其波速较低,反射波幅减少,频率降低。

(6)缩径与扩径的部位可按反射历时进行估算,类型可按相位特征进行判别。

(7)当有多处缺陷时,将记录到多个相互干扰的反射波组,形成复杂波形。此时应仔细甄别,并结合工程地质资料、施工原始记录进行综合分析。有条件尚可使用多种检测方法进行综合判别。实践证明,离桩顶第一个缺陷的判别要十分仔细慎重。

(8)桩身浅部断裂的定性主价,可通过横向激振,比较同类桩横向振动特征之间的差异进行辅助判断。存在浅部断裂的桩,在进行横向激振时,有自振频率降低,振幅较大,衰减历时增加及波形不规则等现象,在一定实践经验基础,可对桩身浅部断裂做出定性评价。

(9)在上述时域分析的基础上,尚可采用频谱分析技术,利用振幅谱进行辅助判断。

(10)桩身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可依据波速来估计。波速与混凝土抗压强度的换算系数,应通过对混凝土试件的波速测定和抗压强度对比试验确定。

7.反射波法测桩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桩头的处理

桩头处理的好坏,对波形采集的正确与否有直接的关系。桩头浮浆使波难以下传,对测试结果影响较大。此外主钢筋外露过长,也会产生谐振干扰。因此,凿去浮浆,平整桩头,露出坚硬、新鲜的砼,锯短桩头上的钢筋等工作,是很有必要的。

(2)桩、传感器、振源的匹配

不同的桩土体系有不同的固有频率,而同一桩土体系,其频率范围在不同深度也不一样。桩的浅部频率高,随着桩的部位越深,对应的频率范围就越小。因此,根据不同的频率范围有目的地采集波形,反映不同深度的缺陷非常重要。一般地,深部及柱底频率在0~200Hz;中部在0~500 Hz;浅部在0~2000 Hz。

从传感器的频响曲线来看,在其固有的可测频率范围内,呈线性,超过了可测范围,就不是线性的了,接受的信号也会失真。因此,传感器频响曲线中的线性范围应覆盖整个测试信号的主体频率范围,即选择的传感器可测频率范围能够满足桩土体系的固有频率范围。

如何产生振源,使浅部缺陷的高频和中部、底部缺陷的低频信号能正确地反映出来,是非常重要的。振源频率主要与敲击桩头的材料硬度有关,同时,还与碰撞速度、碰撞物的质量和结构以及碰撞接触面积有关。因此,根据不同的桩土体系,不同的缺陷部位和不同的传感器,采用不同的振源。选用速度传感器,如采用铁锤,可重点采集浅中部缺陷的信号;如采用橡胶锤,可采集深部缺陷、长大桩的深部及桩底的信号。选用加速度传感器,可重点测5m以内浅部缺陷,用橡皮锤与之配套,效果较好。同时,每一信号,反复测试几次,如信号的重复性很好,则采集的信号正确,予以保留。

(3)成土层的影响

在对应力波时程曲线的分析中,不仅应考虑桩体本身材料、刚度以及缺陷的影响,同时受到桩侧土模量大小的制约。一般来说,桩侧土力学性质越好,应力波在桩侧土中损耗越大,在层间硬土层将会反映为似扩径的子波叠加,相反如软夹层将会由于应力波透射损耗小而产生似缩径的子波叠加。因此在进行测桩时应考虑场地的地层地质条件综合判定。

(4)桩底反射的确定

一般情况下,均能找到桩底反射,但有时就找不到桩底反射,情况之一是缺陷大,淹没了桩底反射;另一种情况是桩持力层与桩阻抗匹配得好,也无桩底反射。如嵌岩桩与基岩嵌固程度好,无桩底反射。因此在分析时应充分利用地质资料,施工记录等资料来分析确定,以免产生误判。

(5)桩波速与桩砼强度

目前,提供桩砼强度的依据,主要是桩波速。但将波速作为评价桩砼强度的指标,有一定的差异,表中将不同强度砼强度的波速特征值及范围作为低应变评价桩砼强度的依据,仅作为参考值。

8.结束语

桩基检测保证质量和安全措施1 篇9

1、桩身完整性检测质量控制

对桩基工程质量进行检测,必须检测桩身完整性。工程实践证明,常用的低应变动测方法对桩身完整性的检测,能较为可靠地发现一定深度范围内基桩的质量问题(如裂缝,夹泥,收缩,离析等)及其严重程度。随着检测技术的发展,现行技术已能对传统的静载荷试验不能直接说明的桩身完整性问题作出定性分析,并据此对桩进行分类,便于发现问题,为桩基处理提供依据。

(1)基桩低应变动测的关键是要取得准确、可靠的测试信号,所以现场检测人员应操作熟练,有丰富的动测信号分析经验,现场应及时排除干扰信号。遇到异常信号时,应分析原因,多换几个检测点,特别对大直径桩,桩截面各部位的运动不均匀性会增加,桩浅部的阻抗变化往往表现出明显的方向性,故应增加检测点数量,每个检测点的采集信号不宜少于3个,通过叠加平均提高信号比。现场应保证采集到一致性好、真正反映基桩特性的动测信号。桩顶条件和桩头处理好坏直接影响测试信号的质量。因此,要求受检桩桩顶的混凝土质量、截面尺寸应与桩身设计条件基本等同。(2)检测人员在分析动测测试信号时,应仔细分清哪些是缺陷波或缺谐振峰,哪些是因桩身构造、成桩工艺、土层影响造成的类似缺陷信号特征。另外,根据测试信号幅值大小判定缺陷程度,除受缺陷程度影响外,还受桩周土阻尼大小及缺陷所处的深度位臵影响。相同程度的缺陷应桩周土岩性不同或缺陷深度不同,在测试信号中其幅值大小各异。因此,如何正确判定缺陷程度,特别是缺陷十分明显时,如何区分是III类桩还是IV类桩,应仔细对照桩型、地质条件、施工情况结合当地经验综合分析判断;不仅如此,还应结合基础和工部结构型式对桩的承载安全性要求,考虑桩身承载力不足引发桩身结构破坏的可能性,进行缺陷类别划分,不易单凭测试信号定论,有疑问的必须验证检测,以保证检测的科学性、准确性和公正性。

2、承载力检测质量控制

桩基是埋入地下的隐蔽工程,其质量较难控制,可别是灌注桩,更易出现影响桩基安全使用的各种质量问题。单桩的极限承载力,不像结构工程那样,单纯通过理论计算予以确定,因为桩的承载力与桩型、桩材、成桩工艺以及地层土特性等众多复杂的因素有关。因此在较重大的工程,要求通过一定数量的静载载压桩试验来确定桩的承载力,作为设计的依据。

(1)现在对桩基承载力的检测,常用的方法有静载荷试验、高应变法检测。高应变法属于动测法的一种,其适用范围受一定的限制,在进行灌注桩的竖向抗压承载力检测时,应具有现场实测经验和本地区相近条件下的可靠对比验证资料;对于大直径扩底桩和Q-S曲线具有缓变形特征的大直径灌注桩,不宜采用本方法进行竖向抗压承载力检测。虽然静载荷试验比高应变法费用高、所耗实验时间长,有时受场地限制等原因,但是静载荷试验仍然是检测基桩承载力最直接、最准确、最可靠的方法。

(2)为保证静载试验结果的准确性,所有试验仪器仪表必须经过计量部门检定合格,并在有效期内使用。当采用压力表测定油压时,为保证测量精度,其精度等级应优于或等于0.4级,不得使用1.5级压力表控制加载。当油路工作压力较高时,有时出现油管爆裂、接头漏油、油泵加压不足造成千斤顶出力有限、压力表线性度变差等情况,所以应选用耐压高、工作压力大和量程大的油管、油泵和压力表。(3)静载试验在所有试验设备安装完毕之后,应进行一次系统检查。其方法是对试桩加一较小的荷载进行预压,其目的是消除整个量测系统和被检桩本身由于安装、桩头处理等人为因素造成的间隙而引起的非桩身沉降;排除千斤顶和管路中之空气;检查管路接头、阀门等是否漏油等。如一切正常,卸载至零,待百分表显示的读数稳定后,并记录百分表初始读数,即可开始进行正式加裁。

(4)静载试验应保证有足够的荷载反力,试验过程应及时补压,以使真实反映每级荷载作用下的桩顶沉降。为控制检测质量,加载到最后一级,监理人员要到现场见证签字。(5)当桩身存在水平整合型缝隙、桩端有沉查或吊脚时,在较低竖向荷载时常出现本级荷载沉降超过一级荷载对应沉降

5倍的陡降,当缝隙闭合或桩端与硬持力层接触后,随着持载时间或荷载增加,变形梯度逐渐变缓;当桩身强度不足桩被压断时,也会出现陡降,但与前相反,随着沉降增加,荷载不能维持甚至大幅降低。所以,出现陡降后不宜立即卸荷,而应使桩下沉量超过40mm,以大致判断造成陡降的原因。

保证质量措施

1、按照国家安全生产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对我公司的生产现场进行安全现状评价,对不安全的隐患进行限时整改。公司成立了以经理为组长的安全隐患排查小组。具体制度落实情况如下:

(1)各班组不断完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的各项规章制度,并根据安全工作的发展形式,不断完善充实。建立健全定期检查和日常防范相结合的安全管理制度。对涉及安全的各项工作,都要做到有章可循,违章必究,不留盲点,不出漏洞。

(2)进一步建立安全工作领导责任制和追究责任制。由经理负责,将安全工作列入各班组的目标考核内容,并进行严格考核;严格执行责任追究制度,对造成重大安全事故的,要严肃追究有关领导及直接责任人的责任。

(3)在检测前,明确各自的职责。将安全工作作为对班组考核的一项重要内容,实行一票否决制度。落实“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做到职责明确,责任到人。

2、组织相关人员进行检测前的安全检查。对检测设备设施、机械设备旋转部位、供电系统、进行全面的安全、消防检查。对查出的安全隐患责令立即整改并对整改的结果进行监督。不能立即整改的必须马上制定出防护措施,限期整改、定人负责。通过检查,我们及时发现了安全工作所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比如安全警示标识不明显。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我们高度重视,一抓到底,绝大部分漏洞和隐患都得到了及时有效的治理。

3、公司增加安全防护设施投入,加强重大危险源的管理。为保证各种检测设备、设施的性能安全有效,要求各公司认

真对各种生产设备、设施进行全面的检修、改造和维护保养。对所有检测仪器设备按规定报送权威机构进行鉴定和校准,对各种消防器材的灵敏度要进行认真检测,确保其安全性能符合要求;对达不到要求的报废处理,并及时购臵。对各种裸露的传动、传输设备增设隔离防护设施,以避免员工在生产作业过程中可能因防护不当所造成的挤压伤害。对重大危险源进行挂牌警示,做到防患于未然。而且在检测区域周围10米内围以警戒线,现场检测是更留有安全员时时监护。

4、加强人员培训,增强现场检测人员安全意识。并由总厂及总包单位对现场所有人员进行3级安全教育,所有检测作业人员必须经过岗前安全培训,合格后才能上岗作业。电工、焊工等特殊作业人员必须持证上岗。并且特种作业时需持特种作业证上岗,对动火动点等开作业票。检测人员要严格遵守劳动纪律,在工作中不准打闹、不准睡觉、不擅离工作岗位,上班前不喝酒,个人防护用品必须穿戴整齐,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及操作规程。在检测现场中,检测人员应事先了解施工场地情况,避免随意在施工现场走动,以防陷入、坠入孔内。

5、公司成立了以总经理为组长和应急救援小组,并配备了相应的应急救援器材、设施,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定期进行演练。

6、在与外施工单位签订安全生产协议的基础上,加强日常外来人员的安全管理工作,加强对外来人员的管理,主要体现为:

(1)加强外来人员的培训,由主管部门负责对外来人员的管理。

桩基检测考核 篇10

摘要:从桩基检测环境和施工作业过程方面分析桩基检测中的危险和有害因素,分析危险,从管理和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分析如何通过加强管理制定对策、措施。

关键词:桩基检测、危害、应对措施

引言:随着基础建设和房屋建设的发展,桩基在工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桩基属于地下隐蔽工程,施工复杂工艺流程相互衔接紧密,施工时稍有不慎极易出现断桩等多种形态复杂的质量缺陷,影响桩身的完整性和桩的承载能力,从而直接影响上部结构。桩基的检测成为控制桩基质量的重要手段。

一,桩基检测作业环境中危险及其有害因素分析

建筑业是高危险行业,建筑工程中危险事故频发,对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严重威胁。作为建筑工程中桩基的施工,有着本身复杂性的特点,施工作业环境较差,与其他施工过程交叉作业,造成桩基检测中存在着更多的危险和有害因素。具体如下:

1.1桩基钢筋裸露、模板铁钉裸露,施工人员安全意识不足,造成在行走于钢筋或拆除的模板时造成扎伤。

1.2作业场地狭窄。建筑施工工地场地狭窄,各种施工过程交叉人员较多,导致桩基检测的施工作业环境有限。人员在进行作业时,场地环境狭小。在发生突然事故时不能及时的撤离到安全地带。

1.3建筑工地管理不善。由于施工管理不善,导致场地内杂物乱放,材料堆放不当,建筑用电乱扯,导致堆物倒塌伤人;乱扯电线导致人员触电被伤等危险有害因素。

1.4桩孔无任何遮挡物、或遮挡不善。建筑施工安全意识不足,在桩基孔洞处无遮挡物或遮挡不当,未有警示标志,导致人员误跌入桩基孔中,被钢筋扎伤对生命和财产造成重大威胁。

1.5夜间施工照明不足。夜间施工照明不足,造成人员操作环境较差,视物不清造成人员伤害事故。

1.6建筑场地硬化绿化不到位。建筑场地湿滑,造成人员跌伤,或跌倒后被钢筋头划伤。

1.7安全防护、装置缺陷。施工人员安全意识不足,未按要求佩戴安全帽、安全绳、手套等个人防护装置,导致人员作业过程中被划伤或坠物砸伤。1.8恶劣气候条件现场条件极端恶劣气候比如暴雨、狂风等造成人员伤亡

二,桩基检测作业过程中存在的危险和有害因素

目前,对于桩基检测的方法有:低应变检测、高应变检测、静载试验法、预埋箱深层平板荷载试验、浅层平板荷载试验、深层平板试验、岩基荷载试验参见(JGJ06-2003标准)先对上述方法作业过程中存在的危险和有害因素进行分析。2.1触电事故

桩基检测作业中,多数是从事操作和使用电气设备。在遇到电气线路老化、磨损漏电、短路、地面潮湿等情况时很容易发生触电事故伤及人员生命安全。2.2坠物伤人事故

在进行设备的起吊运转、设备的搬迁、维修和拆卸的过程中,因操作不当造成坠物。脱落、倾覆导致人员被重物砸伤。2.3机械伤害事故

各种机械在运转过程中,人员安全防护意识不够导致被设备铰伤。2.4高空坠落事故

施工人员在进行高空作业时,安全防护意识不足,安全防护设施不够,操作平台有限,容易引发人员坠落事故。2.5坍塌事故

由于孔壁维护不好,或地下地质不良等原因造成孔壁坍塌埋没操作人员。在堆在平台重物反力法竖向静载试验过程中,由于基础不牢、堆载不平衡等原因导致堆载物坍塌等原因造成人员伤亡。2.6超负荷劳动

在进行人员搬运重物时,或设备的装卸过程中超负荷拖拉重物造成人体受伤。

2.7其他伤害

在进行桩头的打磨过程中未佩戴防尘口罩等进行尘肺病的防御。造成操作人员身体伤害。

三,桩基检测危险和有害因素的预防对策和措施

通过对桩基检测中的危险和有害因素的分析,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预防桩基检测中危险和有害因素: 3.1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度

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度,能够从根本上杜绝安全隐患。不断完善各项生产安全制度,制定合理的安全生产流程,是桩基检测中的基本工作。落实责任到人,是预防安全事故频发的基本对策和措施。3.2加强人员安全意识。

人员在进行桩基检测作业中的不安全行为是造成事故的直接因素。所以对人员安全意识要进行加强。开展安全意识教育活动,组织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培训,宣传安全教育,营造遵章守纪、安全施工、珍爱生命的良好氛围。组织进行安全检查制度。定期排查人员存在的安全隐患。开展职业技能培训,使员工熟练掌握操作流程和技术,从根本上解决安全隐患。3.3严格执行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

严格执行用电安全技术规范,切实做到一机一闸配电保护,加强用电管理。3.5建立安全巡查制度

定期对施工作业的现场、设备进行巡查。巡查作业人员违规操作行为。对起吊设备作业时巡查各设备的支架是否伸展完全。是否有支架基础下沉和设备毁坏情况。对桩基高应变法检测时,重锤在下落时容易倾倒撞击桩头造成桩头飞溅伤人,应重点巡查人员是否撤离到安全区域;对反力法单桩竖向静载试验时重点巡查,卸载时主梁和次梁以及基础的支撑情况,卸载是否至零;对堆载法试验重点巡查在堆载过程中的是否是均匀的将配重堆放在荷载平台,密切注意承重墩基的稳定性;进行配重时,不能使操作人员超过一定限值小砂包不超过50kg,大砂包防止吊带绊人;井下安装设备时注意查明是否有有害气体。

四,结语

每项工程的建设的奇偶存在着安全隐患,桩基检测过程也不例外。要从根本上避免事故的发生,需要从施工的环境条件、设备的等综合因素采取针对性的措施。随着桩基检测技术的发展,技术科技的不断提升,机械设备施工安全管理也会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必能够确保桩基检测施工的安全。

五,参考文献

上一篇:广州分公司2013年精神文明创建实施计划下一篇:一年级作文我爱读书作文2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