菏泽市农业机械适用性影响因素调查报告

2024-09-16

菏泽市农业机械适用性影响因素调查报告(通用2篇)

菏泽市农业机械适用性影响因素调查报告 篇1

菏泽市农业机械适用性影响因素调查报告

按照省农机试验鉴定站统一安排部署,菏泽市牡丹区、成武、鄄城、东明四县区承担了农业机械适用性影响因素研究项目的调查工作。在近40天的工作中,菏泽市4个县区共调查了20个乡镇的180个地块。目前,各项调查数据的汇总、统计及影响因素分析工作已全部完成,为全省农业机械适用性影响因素调查分析工作提供了翔实的资料。

一、调查工作的组织实施情况

为了此次调查工作的顺利开展,根据《山东省农业机械适用性影响因素调查实施方案》的有关要求,菏泽市农机局专门制定了《菏泽市农业机械适用性影响因素调查实施方案》,对调查工作的目标、原则、内容、方法、时间及组织领导等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承担调查工作的4个县区根据“实施方案”的要求,成立了以分管领导为组长,4名专业技术人员为成员的工作小组,专车专人专时负责开展调查工作。

从8月25号到10月10号40天时间里,菏泽市4个县区按照调查要求,分别选择了5个乡镇45个行政村的45个地块进行调查统计。通过实地测量、采访座谈、查找资料信息等方法,取得了完整、准确的调查数据。通过对采集数据和收集信息的汇总分析,找出了农机作业适用性影响因素,初步分析了产生影响的原因,提出了解决方法和改进措施,并形成了完整的调查分析报告,圆满完成调查工作任务。

二、菏泽环境条件和主要作物种植模式

(一)环境条件

1、地理人口,菏泽位于东径115。14”—115。46”北纬36。03”—35。28”。处于山东省的西南部,与苏、豫、皖三省接壤,属中国的中部平原地区。菏泽辖牡丹区、曹县、定陶、成武、单县、巨野、郓城、鄄城、东明八县一区,158个乡镇办事处,人口875万人,面积12238平方公里。

2、气候特点。菏泽气候宜人,物产丰富,.四季分明,雨热同季。全年光照充足,热量丰富,雨热同季,适宜多种农作物的生长,但是降水分配不均,再加常受北方大陆气团的影响,不少年份出现灾害性的天气。全市各县区累年平均日照时数为2317.9—2556.9小时,平均气温13。9。C,年平均降水量650mm,无霜期长,年平均无霜期213天。

3、土壤地质。菏泽市地处黄河下游,境内除巨野县有10平方公里的低山残丘外,其余均为黄河冲击平原,属华北平原新沉降盆地的一部分。自西南向东北呈簸萁形逐渐降低,海拔高度为68-37米。土壤质地多为砂土、壤土、粘土,且分布不规则,三种土质各县区都存在。菏泽市地势平坦,土层深厚,自然条件非常适宜农作物及花卉、林木生长发育。

4、不同作业季的典型环境.不同季节的主要环境特点:春季少雨,南北风频繁交替,气温回升较快;夏季高温湿润,常刮东南风,降雨集中;秋季雨量逐渐减少,风向由南转北,降温迅速;冬季雨雪稀少,多刮北风,气候干冷。

菏泽是气象灾害天气的多发地区。旱涝是其中之一,尤其是干旱发生频繁且影响范围大,危害最为严重。暴雨出现的机率也较多,暴雨一般出现在5—9月份,7—8月份最多,年平均暴雨日数一般在1.9—2.7天之间,菏泽市属于平原地,暴雨往往引起内涝。霜冻也时有发生,秋季初霜冻平均出现在11月1日,最早10月17日,最晚11月21日。春季终霜冻期平均在4月6日,最早3月17日,最晚4月25日。大风、冰雹近几年出现的机率有变小的趋势。

对农作物生长影响的三个主要气象因素不同季节的变化情况:

1、气温。菏泽市近30年的平均气温为13.9℃,最热月7月份,平均气温26.9℃,最冷月1月份,平均气温-0.8℃,气温年较差27.7℃,极端最低达-16.5℃,极端最高气温40.5℃,近十年来气候变暖趋势明显,特别是冬季的气温近十年来较前三十年偏高1.4℃左右。

2、降水。菏泽市降水量的分布极不均匀,但一般规律是夏季降水多,占全年降水量的60%,冬季降水量少,仅占全年降水量的4%,秋季多于春季而少于夏季。

3、日照。菏泽市年平均日照时数2388.7小时,年平均日照百分率54%。一年中春、夏、秋季光照较多,冬季较少,光照最多的月份在5月份。最少的月份在2月份。

(二)主要农作物种植模式

菏泽市是粮食产出大市,主要农作物为小麦、玉米,兼有少量的棉花、花生、大豆、薯类等农作物。现有可耕地面积有1246万亩,小麦种植面积达930万亩,玉米种植面积达539万亩。种植模式,为一年两作。小麦和玉米轮换耕作,夏季以小麦种植为主,秋季以玉米种植为主。

1、小麦机械种植模式

小麦的机械化生产程度较高,基本实现了耕、种、收全过程机械化。

(1)耕整地方式。玉米收获(机获、人工)后秸秆还田。根据玉米播种需要,进行耕整地(深耕、旋耕)作业。

(2)播种方式。一是常规半精播机械播种,二免耕播种,三是用小麦精播,行距21~23厘米,播种深度3~5厘米。用以上形式播种可达到提高作业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并满足农艺要求。播种机种类主要有:郓工、奥龙、豪丰、大华等。

(3)收获方式。小麦的机械收获在菏泽已广泛普及,机械收获率达到98.3%.联合收割机在蜡熟末期至完熟初期收获,在机收小麦的同时,进行小麦秸切碎还田。如果秸杆量过大或麦茬过高,影响玉米播种作业,可再进行一遍粉碎还田。收割机种类主要有:福田、国丰、大丰、巨明等。

2、玉米机械种植模式

玉米生产的耕、种、管过程已基本实现了机械化。但机械收获率较低。

(1)播种方式。改人工点、套播为玉米贴茬直接机播,在小麦秸杆覆盖的地表上,一次完成玉米播种、化肥深施、镇压等工序。在播种时,根据玉米品种不同,调整株距,行距一般为60厘米,以便于下季玉米机收。播种深度一般为为3~5厘米。播种机主要有:播种机主要有:神禾、农哈哈、海轮王、喜洋洋等。

(2)收获方式。机械收获和人工收获。由于受群众观念、地块小、秋季雨水多、机手收益相对较低、机械性能等方面因素的影响,玉米的机械化普及速度较慢,机械收获率仅达到50%左右。

三、关键农业机械生产作业的主要适用性问题及分析

近年来,国家购机补贴政策的实施,带动了农民购买和使用农业机械的积极性,菏泽市农业机械装备水平和作业水平不断提高。到2010年底,菏泽市农机总动力达到了1361万千瓦;拖拉机总量达132706台,其中,大型拖拉机达到35521台;小麦联合收割机达17210台;玉米联合收获机达5559台;小麦免耕播种机总是达到3643台。农机作业领域已逐步扩大到了小麦、玉米粮食生产耕、种、收全过程。据2010年统计,菏泽市小麦机收、机播及秸杆还田率都达到了98%以上。玉米的机播和秸还田率都达到了95%以上,玉米的机收率也超过了50%。高新农机具的广泛使用,在保障粮食安全、提高粮食产量、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在推广普及机械化生产作业过程中,有些机械由于受气候、墒情、种植规模、农民传统耕作观念以及机械性能等方面因素的影响,农业机械的作业优势没有得到充分发挥,普及使用也受到了限制。从调查的小麦、玉米粮食生产作业的三种主要农业机械(小麦联合收割机、免耕播种机、玉米联合收获机)的使用情况看,小麦联合收割机、免耕播种机的影响因素较少,普及使用率较高,玉米收获机普及使用率较低。

(一)小麦联合收割机。小麦联合收割机推广使用比较早,机械的整体性能趋于完善,在生产作业中受影响的因素较少,只要地况条件、天气条件允许,都能很好了地进行小麦机收作业。

(二)免耕播种机。免耕播种机在保护耕作生产中已广泛使用,影响因素主要是还田秸杆量。如前茬作物玉米秸秆量过多,秸秆粗壮,秸秆粉碎还田后形成很厚的长絮状秸秆层,对播种机工作产生缠绕和拥堵,影响播种质量。

(三)玉米收获机。由于气候、地块、耕作观念、操作技术、机械性能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制约了玉米收获机械的推广应用,普及使用率一直较低。

1、气候因素影响。菏泽市秋季雨水较多,常常出现连阴雨天气。雨水过多,导致土地湿涝严重,收割机无法进地作业,限制了大型机械的使用。

2、地块因素影响。菏泽市土地承包责任制已实行了30多年,土地使用权归农民个人所有,耕作地块零散,没有实现集中统一规模种植,无法进行大面积的集中统一机械收割。而玉米收获机体积大,工作时转弯半径大,再加上频繁转移地块,影响了其作业效率。作业效率低,作业成本高,机手的收益低,也影响了农民群众购买使用玉米收获机的积极性。

3、种植方式影响。由于受传统种植习惯的影响,农民不同的种植玉米方式导致玉米种植行距存在较大的差异,而玉米联合收获机械作业时要求对行收获,行距不统一,影响了机械收获效果,得不到农民的认可。

4、耕作观念影响。秋季玉米收获期长,劳动强度相对较低,农民习惯于传统的人工收获方式,认为早一天晚一天播种麦种对小麦的生长影响不大,再加上经济条件限制,农民使用机械收获玉米的积极性不高。

5、操作技术影响。大型玉米联合收获机械属于高技术复合型农业机械,对机手的操作水平有一定的要求,有相当部分机手没有经过规范的、专业的培训,对机械的性能了解不够,不能正确的操作和调试机具,直接影响了作业质量和作业效率,不仅给种地农民带来损失,也影响了机手的收益。

6、机械性能影响。玉米收获机的机械性能不够完善,适用性需进一步提高。目前,玉米收获机作业过程中,普遍存在掉棒、破穗率高、秸杆粉碎不彻底等问题,既给农民造成损失,又影响机械作业效率,降低了农民使用玉米收获机的热情。

四、推进玉米机械化生产的几点建议

(一)提高认识。各级政府要提高对推进玉米机械化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把推进玉米机械生产作为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构建和谐新农村的重要内容,进一步加大引导扶持力度,促进玉米机械化生产的健康快速发展。

(二)加强宣传和政策鼓励引导。一是要充分发利用广播、电视等宣传媒体,以及采用试验示范、现场演示、典型带动等方法,向农民宣传、展示玉米机械化生产的优越性,大力营造发展玉米生产机械化的良好氛围,引导农民改变传统的玉米种植、收获习惯,推进玉米机械化生产的发展。二是通过提高购机比例和实行作业补贴等措施,调动农民群众购买和使用玉米收获机械的积极性,大力推广玉米收获机械。

(三)实现土地规模经营。加快土地流转,扩大土地经营规模,实现玉米生产的规模化、标准化。为玉米收获大面积连片作业创造条件。

(四)强化农机农艺结合。一方面,提升玉米生产标准化、规范化程度。鼓励农民实行宽垄密植、标准化行距种植,促进农机农艺相结合,以适应主流玉米收获机具的作业,方便玉米收获机械大范围作业的要求。另一方面,农机生产厂家要不断提高完善玉米收获机械的作业性能,同时,要有针对性的开发满足特定区域需要的农机产品,推广适用特定行距的玉米收获机,解决玉米玉米种植行距不均的障碍。

(五)加强农机操作人员技术培训。一方面,农机管理部门要采取多种形式对农机操作人员进行培训,提高机手的操作能力;另一方面,农机生产厂家和销售商要承担起培训责任,结合所生产销售的机型特点,对农民群众进行专业培训,让农民群众能正确的操作使用机械,提高机械作业质量和作业效率。(菏泽市农机投诉站)

菏泽市农业机械适用性影响因素调查报告 篇2

一、主要作物典型种植模式

山东省主要农作物为小麦、玉米, 常年种植面积分别为5000万亩和4000万亩左右。水稻相对种植较少, 面积约为300万亩。经济作物有花生1200多万亩、棉花1200多万亩、薯类500万亩、大豆种植面积比较少等。

(一) 小麦机械种植模式

1. 耕整地方式, 玉米收获后秸秆还田, 根据小麦播种需要, 进行耕整地 (深耕、旋耕或免耕) 作业。

2. 播种方式, 一是耕整地后

半精量机械播种和精量播种, 行距12-30cm;二是免耕播种, 行距28cm左右, 播种深度3-5cm。

3. 收获方式, 小麦的机械收

获在山东省已广泛普及, 联合收割机在蜡熟末期至完熟初期收获, 在机收小麦的同时, 进行小麦秸切碎还田。如果秸秆量过大或麦茬过高, 影响玉米播种作业, 可再进行一遍粉碎还田。

(二) 玉米机械种植模式

1. 免耕直播和免耕间作。

免耕直播一般为等行距种植, 行距一般为45-70cm, 在小麦秸秆覆盖的地表上, 一次完成玉米播种、化肥深施、镇压等工序。免耕间作是在小麦尚未收割时套种玉米, 根据玉米品种不同, 调整株距, 行距有宽窄行和均匀行两种, 宽窄行宽行行距为80-95cm, 窄行行距约为20-45cm, 同免耕直播均匀行距。

2. 田间管理。

机械喷撤除草剂或机械除草和机械追肥。

3. 收获方式。

在玉米完熟期, 进行机械收获或人工收获, 秸秆整体粉碎还田或回收。

(三) 水稻机械种植模式

1. 插秧。

主要采取人工插秧和机械插秧, 其中人工插秧5株为宜, 机械插秧4株为宜。插秧株距12-15cm、行距27-30cm、深度3-5cm。

2. 耕地整地情况。

小麦收割腾茬后旋耕土地, 放水泡田平整。

3. 科学管理, 适时浇水施肥。

以机械插秧为例:旋耕泡田前施底肥30斤/亩, 一周后施返青肥8斤/亩;机械插秧当天浇水、当天放水, 待水稻返青一周后进行灌水。

4. 适时收获。

收获时作物的成熟度在完熟期。采用机械收获和人工收获。

(四) 马铃薯机械种植模式

1. 整地。主要有两种方式:旋耕后播种, 犁耕整地后播种。

2. 播种。

采用一次完成播种、施肥、起垄和覆膜作业;机械化起垄, 人工点种或人工下种, 机械化起垄复土。

3. 杀秧。机械杀秧或人工杀秧。

4. 收获。

收获时机在作物在完熟期, 采用分段收获, 即利用马铃薯收获机使马铃薯均匀成条地筛选在地面上, 通过人工分级 (大小) 装箱。

二、主要适用性问题及分析

(一) 影响耕整地机械适用性因素的分析

1. 土壤质地, 不同的土质, 土壤的比阻不同。

2. 土壤墒情。

土壤湿度过大一会造成土壤比阻增大, 影响工作效率;二会造成轮胎下限过深, 限深轮胎下限深度增加, 耕层加大, 功率不足。如果土壤过湿, 不利于翻土和碎土, 耕作质量差。

3. 前茬作物。

前茬作物影响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第一是地表以上的秸秆对耕作部件产生缠绕和拥堵, 第二是地表以下作物的根系, 增加入土难度和增加前进的阻力。

4. 地块大小。

地块太小, 地头转弯过频, 影响生产率。

(二) 影响免耕播种机适用性因素的分析

1. 土壤墒情和土壤质地。

土质不同, 土壤的比阻不同, 土壤湿度过大或过低影响工作效率和作业效果。

2. 前茬作物。

前茬作物影响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第一, 地表以上的秸秆对播种机产生缠绕和拥堵, 第二是地表以下作物的根系, 增加播种机的入土难度和增加播种机前进的阻力。不同前茬作物的秸秆量、粗细、坚韧度不同, 根系的大小和牢固程度不同, 对播种的影响程度也不同。

3. 作业方式。

作业方式主要影响播种深度及其稳定性, 播种过深或过浅 (甚至会出现晾籽) , 都会影响正常出苗。平作时地表较为平整, 控制播种深度相对较为容易。但对垄作来说, 要实现免耕播种就相对困难, 对机具的适用性要求更高。

4. 秸秆处理。

秸秆的长短, 对免耕播种机作业效果的影响是不同的, 长秸秆更容易缠绕和拥堵播种机, 导致播种机无法正常工作;秸秆的分布, 根茬是否破碎也直接影响播种部件与秸秆接触的数量和频次, 对播种效果产生不同的影响。

5. 地块大小。

地块太小, 地头转弯过频, 影响生产率。

(三) 影响谷物收割机械适用性因素的分析

1. 作物含水率 (成熟度) 。

秸秆湿度过大, 使秸秆柔软, 在同一喂入量的情况下, 谷物秸秆进入搅笼后, 不容易切断和打碎, 造成搅笼缠绕和拥堵。由于谷物颖壳的潮湿, 堵塞筛孔, 风机吹不走谷物颖壳, 影响谷物和秸秆的分离, 影响脱粒和谷物收割质量。

2. 作物产量 (草谷比) 。

亩产量高, 若作业时草谷比过大, 单位时间进入脱粒装置的谷物过多, 易造成搅笼缠绕和堵塞。

3. 地块条件。

地块较小, 影响作业效率;地块中谷物倒伏过多, 影响作业质量。

4. 作物品种。

影响作业质量和生产效率。

(四) 影响玉米联合收割机适用性因素的分析

1. 种植方式, 包括:行距、垄作、作业方式等;

2. 作物因素, 包括作物品种、成熟度、果穗下垂率、倒伏率、含水率等;

3. 地块条件, 包括地块大小、土壤含水率及坚实度等;

就影响程度来讲:a.对于对行摘穗式玉米收获机, 种植模式是主要影响因素, 其中, 玉米种植的行距不统一是目前影响玉米收获机适用性最主要的因素。受影响的主要性能指标是总损失率和生产效率。b.对于全喂入玉米籽粒收获机, 作物成熟程度是主要的影响因素, 主要包括籽粒含水率及秸秆含水率。受影响的主要性能指标是籽粒破碎率、籽粒含杂率及总损失率。c.对于对行摘穗式玉米籽粒收获机, 适用性既受种植模式影响, 又受作物成熟程度影响。受影响的主要性能指标是总损失率、籽粒破碎率及籽粒含杂率。

(五) 影响马铃薯播种机 (覆膜) 适用性因素的分析

1. 土壤类型:

在粘土或轻粘土地里作业, 开沟过程和膜边覆土过程中容易出现大小不同的土块, 影响了膜下播种深度 (覆土厚度) 一致性、膜边覆土厚度、宽度一致性、膜的破损程度, 采光面宽度等。

2. 土壤含水率:

一般土壤含水率应在15%-25%之间。土壤含水率太低不适于覆膜播种作业;土壤含水率太高, 种子覆土器和膜边覆土器因沾上泥土而影响种子覆土和膜边覆土效果。

3. 风速:

作业风速太大, 膜边不能按预定位置铺下压住, 影响膜边覆土厚度和宽度、采光面展平度以及膜的损伤率等。

4. 作业速度:

悬挂覆膜播种机的拖拉机, 行进速度不能过高, 过高会影响播种均匀性, 采光面展平度, 膜的损伤率。

5. 整地情况:

地表不平整会影响种子覆土深度一致性、膜边覆土厚度和宽度, 增加膜的损伤率;有石块、树根及较大土块会影响种子和膜边的覆土效果, 也会增加膜的损伤率;土壤过于蓬松, 因为压膜轮滚压过深超过了设计值, 从而影响膜边覆土厚度和宽度、也会增加膜的损伤率。

(六) 影响马铃薯收获机适用性因素的分析

1. 土壤类型:

在粘性土壤收获时, 泥块容易结块, 不易漏掉, 马铃薯分离困难, 明薯率降低, 破皮率增加。

2. 收获时机:

收获太早, 马铃薯破皮率增加。

3. 土壤含水率:

土壤含水率过低, 土壤板结, 入土困难, 泥土分离困难, 作业时生产率降低, 破皮率增加;土壤含水率过大, 泥土分离困难, 作业时明薯率降低, 地面泥泞, 影响作业效率。

4. 地块大小:

上一篇:小学语文教学的读书笔记下一篇:构建高效课堂培养小学生良好阅读学习习惯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