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跟陌生人走小班安全教案(通用9篇)
不跟陌生人走小班安全教案 篇1
小班安全《不跟陌生人走》教案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常常需要准备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小班安全《不跟陌生人走》教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小班安全《不跟陌生人走》教案1活动目标:
1.知道独自玩耍或独自在家时不跟陌生人走,不给陌生人开门。
2.增强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
活动准备:
1.幼儿用书:《不跟陌生人走》。
2.事先让幼儿理解“陌生人”的含义。
活动过程:
一、认识陌生人。
1.教师:你们知道什么是陌生人吗?
小结:陌生人就是我们不认识的人,陌生人不一定都是坏人,也有好的陌生人,当我们遇到陌生人时,跟我们说话或吃东西是,不管她是好的或是坏的,我们都要有礼貌的拒绝。
2.老师这里有两个小朋友叫丽丽和齐齐,她们也遇到了陌生人,看看她们是怎么办?
二、看录像《不跟陌生人走》。
1.教师:丽丽一个人在家,外面响起了敲门声,这一次,丽丽没有直接开门,而是从猫眼里往外看,门口站着一个陌生的阿姨,来人急匆匆地说:“我是你爸爸的同事,你爸爸叫我带你去玩,你快跟我去医院吧!”丽丽正想开门,但他一想说:“谢谢阿姨,我还是先打个电话给妈妈吧!”
2.教师:丽丽独自在家时,听见了敲门声,他去开门了吗?他是怎样做的?他是怎么说的?他为什么这么做?
小结:当我们小朋友独自在家有陌生人敲门时,我们不能给他开门,应该有礼貌的拒绝陌生人。
三、看幻灯(一)《不跟陌生人走》。
1.教师:丽丽一个人在楼下玩,一个陌生人走过来对他说:“小妹妹,这包糖送给你吧!你想吃冰淇淋吗?我带你去买,走,跟我走吧!”
2.教师:丽丽能跟这个人走吗?为什么?
3.引导幼儿用自己的语言告诉丽丽应该怎么办。那你们觉得丽丽应该对陌生人说什么?谁来告诉丽丽该怎么办?
小结:陌生人的东西不能随便乱吃,不管她是好意还是恶意,我们都要有礼貌的拒绝陌生人的东西。
四、看幻灯(二)《不跟陌生人走》。
1.教师:奇奇在公园里和妈妈走散了,急得哭了起来,一个陌生人走上前说:“小弟弟,我带你找妈妈吧!”
2.教师:奇奇能跟这个陌生人走吗?
3.教师:请你和小朋友商量一下,如果你碰到这样的事情,你会找谁帮忙?
怎样区别公园的工作人员?(可以找公园的工作人员帮忙,或是找警察叔叔帮忙)
五、师幼共同小结。
1.在生活中我们小朋友有没有遇到陌生人?你是怎么做的?
2.小结:有时,爸爸妈妈因为有事而让你们独自玩或是独自在家,小朋友如果碰到陌生人和自己说话、给自己好吃的东西,邀请自己玩时,不管陌生人说什么,都不能跟陌生人走。
幼儿讲一些相关的故事,让幼儿了解身边发生的事情,提高自我保护的.主动性。
小班安全《不跟陌生人走》教案2活动目标
1.知道不能轻信陌生人的话,不跟陌生人走。
2.了解和掌握一些和陌生人相处的方法。
活动准备
1.有关的图片四张。
2.请一位幼儿不认识的阿姨扮演陌生人,并设置表演情境。
3.玩具、果冻、巧克力。
活动过程
1.讲述故事《沙沙和陌生人》:变色龙沙沙独自在院子里玩,这时一个陌生人问他公园怎么走,沙沙有礼貌地告诉了他该怎样走,陌生人非常感谢沙沙。回到家里,沙沙把这件事告诉了妈妈,妈妈说:“沙沙,你做得对!不过还有一些事情你要多加注意。”沙沙连忙问妈妈:“还有什么事情应该注意的呢?”
2.集体讨论:(1)妈妈为什么说沙沙做得对?(2)我们来猜猜妈妈还对沙沙说了哪些应该注意的事情?
3.出示图片:
图一:陌生人要你跟他出去玩时,你不能跟他一起去。
图二:陌生人给你礼物或好吃的东西时,你不能要。
图三:陌生人要去你家时,你不能带路。
图四:陌生人硬拉你跟他走时,你要反抗,大声呼救。
情境一:一个陌生的叔叔对一位小朋友说:“小朋友你真可爱,我请你吃果冻。”接着又拿出玩具给他玩。
集体讨论:能不能接受陌生人的礼物,应该怎样对他说?
情境二:一个陌生的阿姨敲门进入教室,对某幼儿说:“我是你妈妈的好朋友,她今天没有空来接你。让我送你回家,跟我走吧。”
教师提醒:(1)你认识她吗?(2)如果你不认识她.能不能轻信她的话?(3)那你应该怎么对这位阿姨说?
教师小结:对待陌生人要有礼貌,但不能轻易相信他们的话,尤其是不能跟陌生人走。
1.陌生人就是坏人吗?
A.陌生人就是坏人。B.陌生人不一定是坏人。
2.能不能跟陌生人走?
A.能去公园和游乐场。B.不能去任何地方。
3.有个认识的阿姨想带你出去玩。
A.可以和她去。B.必须先告诉爸爸妈妈。
4.有个不认识的叔叔给你东西吃:
A.巧克力、果冻不能吃,饮料可以喝。
B.什么都不能吃。
5.下大雨时一个陌生人说用车送你回家。
A.先说谢谢再上车。B.不能上车。
6.陌生人问你的名字.家里有谁.能不能告诉他?
A.只能告诉名字,不能告诉他家里有谁。
B.什么都不能告诉他。
提醒幼儿外出时不要离开集体和成人,遇到陌生人不能轻信。
小班安全《不跟陌生人走》教案3活动目标
1.知道不能听信陌生人的话,不跟陌生人走。
2.了解一些求救的方法。
活动准备
1.挂图三张(内容:故事《聪明的明明》)
2.事先和一名幼儿不熟悉的男校工联系,请他配合教育活动,并准备一些幼儿喜欢的糖果、玩具。
活动过程
1.教师出示第一张挂图,介绍图中的孩子明明,引导幼儿说一说图上还有谁,陌生人在对明明说什么。
2.引导幼儿讨论:为什么不能跟陌生人走。
1.教师借故离开教室。
2.男校工扮演陌生人出场。“陌生人”通过各种方式,例如给糖果吃、有好玩的玩具等,引诱孩子离开教室。
陌生人与幼儿的对话:
陌生人:小朋友你们老师呢?(幼:老师出去了)
陌生人:老师不在,我带你们去玩吧!(幼:老师说不能和陌生人走)
陌生人:我是好人,不是坏蛋。你们看我还给你们带糖果来了。(幼:老师说不能吃陌生人的糖果)
陌生人:不能吃糖果,那玩玩具可以吧?你们看这是麦当劳的玩具。(幼儿开始有些动摇了,有的开始要玩具了)
陌生人:麦当劳玩具好玩吗?(幼:好玩)
陌生人:那我带你们去麦当劳玩吧,那里有更多玩具,还有薯条可以吃。(大部分幼儿高兴地鼓掌并一一跟着“陌生人’’走出教室,小部分幼儿还坐在位置上)
3.教师在幼儿即将离开教室时出现,陌生人离开。
师:刚才你们想去什么地方(幼:麦当劳)
师:那位叔叔你们认识吗?(幼:不认识)
师:那你们为什么要跟他走呢?(请几位幼儿回答)
师:你为什么不跟陌生人走呢?(请一位幼儿回答)
师:你们觉得谁做得对谁做得不对,为什么?
教师引导幼儿讨论:和陌生人走了会怎样?
1.教师告诉幼儿“没有告诉大人就跟陌生人走是一件很危险的事。”小结和陌生人走的危险性。
2.讨论:和陌生人在一起时有什么自我保护的方法。
3.教师出示第二、三张挂图,向幼儿介绍明明在陌牛生人要带自己走时的自救方法。
不跟陌生人走小班安全教案 篇2
1、训练跑的能力,发扬合作精神;
2、体验消防队员救人时的紧迫心情与救人后的快乐
活动准备:小筐、布娃娃、篮子
游戏玩法:把幼儿分成2-4组扮演消防员,老师把与小组数目相等的布娃娃
放在消防小筐里作为等待救的人员。老师发出口令后,幼儿跑向前方取一个布娃娃,并折返原位放入救出人的篮中;完成后,与下一位组员击掌,继续游戏,直到全部布娃娃运送到篮内,看那一组快。
游戏提示:每组可以用不同颜色的布娃娃来区分,可请幼儿在运送时模仿消
小班社会《不跟陌生人走》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知道不能跟陌生人走。
2.模拟体验离园情景,知道老师叫到名字,再站起有礼貌地离班。
活动准备
一位陌生人由其他班教师扮演,零食若干。
活动过程
1.情景体验:陌生人走进班里来接小朋友
陌生人:我接毛毛和东东。
这两名小朋友坐着不动,只是怀疑地看着陌生人。
陌生人:我是你们妈妈的同事,我带来了许多好吃的,跟我走吧,我把好吃的都分给你们,好吗?(陌生人拿出几个包装漂亮的巧克力、薯片等食品)这时。毛毛和东东看到食物后马上站起来,走向陌生人。又有四五个小朋友也跟着走向陌生人,还有的小朋友伸手要陌生人手里的食品。
陌生人:还有谁想跟我们一起走?我们还要去游乐场玩呢!(又有两个小朋友站起来.跟随陌生人往外走。)
教师:(拦住)你们干什么去啊?你们认识她吗?
幼儿摇摇头。
教师:这位阿姨,你知道这些小朋友的妈妈叫什么名字吗?
陌生人:不知道。
教师:你知道小朋友们的家住在哪里吗?
陌生人:不知道。
教师:这位阿姨不认识你们的妈妈,不知道你们的家住在哪里,你们还能跟她走吗?
幼儿:不能(小朋友们纷纷走回了自己的座位)。一
2.提问引导
教师:为什么不能跟她走呢?
幼儿:她不认识我的妈妈。
幼儿:她不认识我的家。
幼儿:我妈妈说:坏人会把小孩卖到农村,不让回家。
教师:阿姨要是给你们糖吃,你跟她走吗?
幼儿:不走。
幼儿:好吃的里可能有毒药。
教师:阿姨带你们去游乐场玩,你去吗?
幼儿:不去。
3.小结
教师:不认识的人就是陌生人。陌生人来接时,小朋友千万不要跟他走。如果陌生人拿出好吃的。要带我们去游乐场玩儿,我们也不要跟着走,我们要等谁来接才走呢?
幼儿:等爸爸妈妈来接。
教师:对!只有等到爸爸妈妈或家里人来接才能走。爸爸妈妈没来的时候不要着急,要跟老师在一起。如果爸爸妈妈们都来接时,你们也不要着急,要等老师看到你的爸爸妈妈后,叫到你的名字才能离开座位去找爸爸妈妈。
4、教师自然引出儿歌《妈妈没来我不急》,引导幼儿一起朗诵。
5、幼儿模拟体验离园情景。等教师念叨小朋友的名字后才能站起来离开座位,自然走到院子里游戏。活动自然结束。
附儿歌:《妈妈没来我不急》
幼儿园,门儿开.
爸爸妈妈都接来。
毛毛妈妈没有来.
急得毛毛哭起来。
陌生人,走过来.
干万不要去理睬。
别乱跑,慢等待.
不跟陌生人走安全教案 篇4
本次活动的重难点是教育幼我不跟陌生人走,学会保护自己。活动目标:
1、通过情境活动,让学生知道不能跟陌生人走。
2、教育学生学会保护自己。
3、初步培养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让孩子知道不能轻信陌生人的话,不能跟陌生人走。教学难点:引导孩子了解一些自我保护的常识并简单了解遇到危险的处理方法。活动准备:
1、请二个学生不熟悉的老师分别扮演“陌生人”“警察”
2、玩具手机一个、零食一袋。讲授过程:
1、自由讨论: 如果你在现实生活中遇到了以下情况: 1)陌生人和你说她(他)是受你爸妈所托来 接你回家,你会怎么办?
2)陌生人答应给你买好吃的还带你去游乐 场,你会怎么办?
[通过这两个问题让学生自由讨论,得出两种结果:一种是跟陌生人走;另一种是继续等待家长。先不急于告诉学生哪种是对的哪种是错的。
2、教师问:
①“什么是陌生人呢?”(“陌生人”就是不认识的人)
②“能不能跟陌生人走?为什么?” ③“陌生人”要带你们走,你们应该怎么办?
3、情境练习:
“你扮我演”,请两个同学上讲台,一个扮演在等待家长的小孩,一个扮演陌生人,把课上的内容再现一遍。
4、引导总结自我保护:
a、绝对不能轻易跟对方走; b、详细询问对方的情况; c、记住陌生人的长相和穿着; d、把这件事向老师报告; e、可以请求老师帮助给家长打电话,询问是否请了别人来接你; f、不要吃陌生人的东西,拒绝接受他的礼物。
5、教师小结:“××,刚才太危险了,差点儿就让陌生人给带走了,来,我们一起谢谢警察叔叔,记住,以后千万不要跟陌生人走。”
活动延伸:
游戏“陌生人来了”,老师或幼儿扮演“陌生人”进行游戏,加强学生自我保护意识,巩固简单的自我保护办法。日常教育活动渗透:
可通过对报纸、电视等媒体中有关儿童失踪报道的讨论、谈话,使学生充分认识到跟“陌生人”走的危害性,从而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家园同步:
教育幼儿不要随便开门,不随便让学生不熟悉的人去接孩子; 教会幼儿简单的自我保护办法。
不跟陌生人走教案 篇5
一、设计意图:
随着社会生活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带给幼儿的潜在危机日益突出,拐骗事件经常发生。针对小班幼儿年龄小,生活经验缺乏,辨别是非的意识淡薄,判断危险的能力较差,自我保护技能弱,在日常生活中很容易发生意外,为了增强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提高幼儿的辨别能力和沉着冷静处理问题的能力。因此,对小班幼儿进行一次《不跟陌生人走》安全教育活动。
二、活动目标:
1.知道不能轻信陌生人的话,不跟陌生人走。
2.培养自我保护能力和意识。
三、活动准备:
1.有关的图片若干张。
2.请一位幼儿不熟悉的老师扮演陌生人,并设置表演情境。3.玩具、巧克力。
四、活动过程:
故事《沙沙和陌生人》
1.讲述故事《莎莎和陌生人》:小朋友莎莎独自在院子里玩,这时一个陌生人问莎莎公园怎么走,莎莎有礼貌地告诉了他该怎样走,陌生人非常感谢莎莎。回到家里,莎莎把这件事告诉了妈妈,妈妈说:“莎莎,你做得对!不过还有一些事情你要多加注意。”莎莎连忙问妈妈:“还有什么事情应该注意的呢?”
2.集体讨论:(1)妈妈为什么说沙沙做得对?(2)我们来猜猜妈妈还对沙沙说了哪些应该注意的事情? 3.出示图片:
图一:陌生人要你跟他出去玩时,你能不能跟他一起去? —不能
图二:陌生人给你礼物或好吃的东西时,你能不能要? —不能
图三:陌生人要进你家时,你能不能给他开门? —不能
图四:陌生人硬拉你跟他走时,你应该怎么办? —反抗,大声呼救。情境练习
情境一:一个陌生的阿姨对一位小朋友说:“小朋友你真可爱.我请你吃果冻。”接着又拿出玩具给他玩。
集体讨论:能不能接受陌生人的礼物,应该怎样对他说?
情境二:一个陌生的阿姨敲门进入教室,对某幼儿说:“我是你妈妈的好朋友,她今天没有空来接你。让我送你回家,跟我走吧。”
教师提醒:(1)你认识她吗?(2)如果你不认识她.能不能轻信她的话?(3)那你应该怎么对这位阿姨说?
教师小结:对待陌生人要有礼貌,但不能轻易相信他们的话,尤其是不能跟陌生人走。
五、活动延伸:
学习儿歌,并回家背给爸爸妈妈听
不跟陌生人走小班安全教案 篇6
活动设计背景
爱护幼儿的生命是幼儿园的首要任务。我作为,幼儿老师要留意在日常生活中向幼儿进行平安教育,尤其是小班幼儿刚进入幼儿园,自我爱护力量和平安意识都很弱。幼儿平安教育的本质是生活教育。幼儿的生活是多姿多彩的,平安教育应把握时机。所以,我抓住这个机会对我们班幼儿进行了一系列的平安教育,从小班就坚持对幼儿进行平安教育,培育和提高幼儿的自我爱护力量。
活动目标
1.知道不能轻信生疏人的话,不跟生疏人走。
2.了解和把握一些和生疏人相处的方法。
3.培育幼儿敏锐的观看力量。
4.进展幼儿思维和口语表达力量。
5.加强幼儿的平安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
初步形成自我爱护力量。
活动预备
1.有关的图片四张。
2.玩具、果冻、巧克力。
3.请一位幼儿不熟悉的阿姨扮演生疏人,并设置表演情境。
活动过程
一、故事《古丽和生疏人》
开头部分:
1.叙述故事《古丽和生疏人》:古丽独拘束院子里玩,这时一个生疏人问他公园怎么走,古丽有礼貌地告知了他该怎样走,生疏人特别感谢古丽。回到家里,古丽把这件事告知了妈妈,妈妈说:“古丽,你做得对!不过还有一些事情你要多加留意。'古丽赶忙问妈妈:“还有什么事情应当留意的呢?'
2.集体争论:(1)妈妈为什么说古丽做得对?(2)我们来猜猜妈妈还对古丽说了哪些应当留意的事情?
3.出示图片:
图一:生疏人要你跟他出去玩时,你不能跟他一起去。
图二:生疏人给你玩具或好吃的东西﹙果冻,巧克力﹚时,你不能要。
图三:生疏人要去你家时,你不能带路。
图四:生疏人硬拉你跟他走时,你要抵抗,大声呼救。
二、情境练习情境一:一个生疏的叔叔对一位小伴侣说:“小伴侣你真可爱.我请你吃果冻。
'接着又拿出玩具给他玩。集体争论:能不能接受生疏人的礼物,应当怎样对他说?
情境二:一个生疏的阿姨敲门进入教室,对某幼儿说:“我是你妈妈的好伴侣,她今日没有空来接你。让我送你回家,跟我走吧。'
老师提示:(1)你熟悉她吗?(2)假如你不熟悉她.能不能轻信她的话?(3)那你应当怎么对这位阿姨说?
老师小结:对待生疏人要有礼貌,但不能轻易信任他们的话,尤其是不能跟生疏人走。
教学反思
不跟陌生人走小班安全教案 篇7
小班安全教育:不要跟陌生人走
一、教学目标:
1、教育幼儿对不认识的人保持距离。
2、同时不要相信不认识的人,更不要相信对方所说的事。
3、要懂得如何保护自己的意识。
二、教学准备:图片、案例1"2个
三、教学过程:
(一)、讲述案例,供幼儿仔细听取。
(二)、案例中讲述的是什么内容? 提问:
1、你在故事中听到了一些什么?
2、你遇到过你不认识的人与你打招呼吗?
3、如果你遇到陌生人的话你会怎样呢?
(三)、老师总结:
遇到不认识的人不要随意地打招呼,更不要相信别人,如果跟着陌生人走的,会带来危险更会伤害到自己与家人,同时更要去保护好自己。提问
1、怎样去保护好自己呢?
2、怎样去拒绝陌生人?
办家家(小班)
办家家(小班)
一、目标:
1、能积极参加活动,根据已有的经验选择大小、不同的碗、勺等 餐具子
2、感知颜色和数字1、2、3的意义。
3、体验共同游戏的乐趣,二、活动准备 图片、餐具、垫子
三、活动过程
(一)、这里有好听的音乐我们一起来玩《办家家》
你来做妈妈呀,我来做爸爸,我们一起来呀,来办家家,炒、炒小菜,炒好小菜开饭了……
1、在家里我们跟谁一起吃饭?
2、坐在什么地方吃饭?
3、肚子饿了怎么办?
4、用什么东西盛饭?
(二)请小朋友帮他们挑选餐具
1、这里的餐具有什么不一样?
2、每人挑选一个?
3、一共有几个?(多少)、大小区分?
4、勺子怎么放,有几只?
(三)你会不会帮他们做饭?
1、用橡皮泥、纸片、纸条来做一做。(炒、炒炒小菜、搓汤圆、拉面条)
2、开饭了(娃娃肚子饿了怎么样)
(四)吃饱了,听音乐《散步》(小班)
一、目标:
1、能积极参加活动,根据已有的经验选择大小、不同的碗、勺等 餐具子
2、感知颜色和数字1、2、3的意义。
3、体验共同游戏的乐趣,文档仅供参考
二、活动准备 图片、餐具、垫子
三、活动过程
(一)、这里有好听的音乐我们一起来玩《办家家》
你来做妈妈呀,我来做爸爸,我们一起来呀,来办家家,炒、炒小菜,炒好小菜开饭了……
1、在家里我们跟谁一起吃饭?
2、坐在什么地方吃饭?
3、肚子饿了怎么办?
4、用什么东西盛饭?
(二)请小朋友帮他们挑选餐具
1、这里的餐具有什么不一样?
2、每人挑选一个?
3、一共有几个?(多少)、大小区分?
4、勺子怎么放,有几只?
(三)你会不会帮他们做饭?
1、用橡皮泥、纸片、纸条来做一做。(炒、炒炒小菜、搓汤圆、拉面条)
2、开饭了(娃娃肚子饿了怎么样)
不跟陌生人走小班安全教案 篇8
引言:
这个世界变得饿黑暗了,坏人越来越多,也伪装的越来越好,小朋友不要随便和陌生人说话哦!通过本次小班教案,从小让幼儿养成独立的性格,让幼儿有能分清善恶的思想,引导不要让幼儿随便与陌生人说话,遇到危险找警察叔叔。
活动目标:
让幼儿知道不能轻信陌生的话,不能跟陌生人走,培养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培养幼儿动脑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会幼儿做个胆大的孩子。
小班优秀安全教案《不要随便和陌生人说话》
活动准备:
饼干、巧克力、玩具等,请两位幼儿不认识的阿姨扮演陌生人,并设置好情境。
活动过程:
1、讲故事《小华和陌生人》。
2、组织幼儿讨论:
(1)他怎么会跟陌生人走的呢?
(2)结果怎样了?
(3)小朋友能不能相信陌生人的话?
(4)小华跟谁走了?
(5)什么是陌生人呢?
(6)为什么不能轻信陌生人的话?
小结:陌生人可能有坏人,坏人会用好吃的食物、有趣的玩具,或者说好听的话骗小孩,把小孩拐走,使小孩再也不能回自己的家,所以我们不能随便相信陌生人的话,更不能跟陌生人走。
3、情境练习。学习一些对付陌生人的方法,培养幼儿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
情境(一):一个陌生阿姨敲门进教室,对某幼儿说:“我是你妈妈的朋友,她今天没空,让我来接你回家,你跟我走吧……”
教师提示:
(1)你认不认识她?
(2)如果你不认识她,能不能相信她的话?
(3)小朋友都来想一想,××应该对这位陌生人说什么?(让幼儿练习)这样,陌生人见骗不了小朋友,只好走了。
情境(二):小朋友们正在草地上游戏,一位陌生的阿姨进来,对一位小朋友说:“小朋友真可爱,阿姨给你吃巧克力。”教师提示:陌生人给你的东西能不能吃?为什么不能吃?幼儿在教师的提示下,对陌生人说:“阿姨,我不吃巧克力。”陌生人又拿出玩具给小朋友玩,教师提示:“能不能接受陌生人的礼物?为什么不能?陌生人遭小朋友拒绝后,边走边说:”真拿这些小孩没办法!"
教学反思:
本周是安全周,所以在本周我们开展的都是对幼儿安全意识方面的教育。
这个活动主要是让孩子知道不能跟陌生人说话,跟陌生人走后会有危险。所以我们通过模拟的形式先让幼儿在晨间活动中有所“体验”,通过这一情境的模拟,把它拍成了视频,事后让幼儿自己去看,让幼儿明白在什么样的情况下最容易被陌生人骗走,怎么保护自己。
陌生人教案小班 篇9
1、知道不能轻信陌生人的.话,不能跟陌生人走,防止受骗受骗。
2、进步幼儿对陌生人的区分力量,培育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和力量。
3、培育幼儿大胆发言,说完好话的好习惯。
4、初步培育幼儿的平安意识,进步自我保护力量。
活动预备:
1、进展装扮用的头巾,手提包,平安帽、巧克力、玩具等。
2、请两位幼儿不熟悉的家长扮演陌生人,并设置好情境。
活动过程:
一、观看情景表演“陌生人来了〞。
情景〔一〕
请一位家长装扮成陌生人,主动与妈妈不在身边的明明说话,告知明明:“我是你妈妈的伴侣,你妈妈在那边排队买东西,叫我过来带你去找她。〞
情景〔二〕
请另一位家长装扮成外婆模样:“小伴侣,还认得我吗?我是你们家的邻居,你妈妈突然有急事,让我把你带回家,晚上来我家接你回去。〞
二、沟通争论,知道不能跟陌生人走
1、明明遇到谁了?
2、什么是陌生人呢?陌生人对他说了什么?
3、明明应当和陌生人去吗?
4、假设明明跟陌生人去会发生什么事情?
5、小伴侣能不能信任陌生人的话?
6、为什么不能轻信陌生人的话?
教师小结:遇到陌生人时,不能轻易信任陌生人,不能跟陌生人走。
三、情景练习,能区分陌生人
一个陌生阿姨敲门进教室,对某幼儿说:“我是你妈妈的伴侣,她今日没空,让我来接你回家,你跟我走吧……〞
1、你认不熟悉她?
2、假设你不熟悉她,能不能信任她的话?
3、小伴侣都来想一想,××应当对这位陌生人说什么?〔让幼儿练习〕
接着表演:“你跟阿姨回家吧,阿姨给你吃巧克力〞
4、陌生人给你的东西能不能吃?为什么不能吃?
幼儿在教师的提示下,对陌生人说:“阿姨,我不吃巧克力。〞
教师小结:陌生人可能有坏人,坏人会用好吃的食物、好玩的玩具,或者说好听的话骗小孩,把小孩骗走,使小孩再也不能回自己的家,所以我们不能听凭信任陌生人的话,更不能跟陌生人走。
四、活动延长
假设小伴侣一个人在家遇到有人敲门又应当怎么办?
教师小结:假设在家里不能听凭开门让门外的人进来。
教学反思:
由于小班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比拟薄弱,区分力量也比拟缺乏。因此,我们开展了安康活动?不跟陌生人走?我把目的定为:
1、通过情境活动,让幼儿知道不能跟陌生人走。
2、训练幼儿学会保护自己。
3、初步培育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
根据小班幼儿的思维特点是详细形象性的,所以我在活动开头时设计了情景表演,幼儿通过观看情景表演,对陌生人有了较深入的理解,知道了不熟悉的人就是“陌生人〞。并知道了不能跟陌生人走。
第二环节是让幼儿解回绝陌生人的方法。幼儿观看幼儿用书,这三幅图片我是通过三种不同形式来进展教学的。第一幅我让幼儿看后个别答复,并通过师生共同表演对话来稳固丽丽回绝陌生人的话。第二幅我让幼儿看后争论:假设你遇到这种事情,你会请谁来帮助?第三幅我让幼儿来推断奇奇做得对不对?进一步稳固了回绝陌生人的方法。
第三环节是教师总结,完毕活动。最终一个环节后来我觉得收得有点快,感觉整堂课的环节太少,
【不跟陌生人走小班安全教案】推荐阅读:
安全教案不跟陌生人走06-16
幼儿园小班社会优质课教案:不跟陌生人走12-05
不跟陌生人走教案07-11
安全教案远离陌生人09-15
一年安全教育教案—提防陌生人07-14
幼儿园大班安全教案:小心陌生人11-22
提防陌生人安全教育11-15
网络陌生人不陌生01-12
明天你是陌生人我是陌生人散文09-21
陌生人形象0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