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聚会讲话稿

2024-11-13

中学聚会讲话稿(精选8篇)

中学聚会讲话稿 篇1

亲爱的同事们、同学们:

大家上午好!

首先,我代表全体教师向为组织本次聚会付出辛劳的同学表示衷心地感谢,向前来参加聚会的老师和同学们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诚挚的问候!

1984年8月,我们相识于五莲县第一农技中学。那时候,我们的学校正年轻,我们的老师正年轻。年轻的学校,年轻的教师遇见了更年轻的你们,注定会发生许多动人的故事,谱写出一曲曲青春的赞歌。

教室里回响着你们朗朗的读书声,运动场上活跃着你们矫健的身影,试验田里洒下了你们辛勤的汗水,赛歌场上回荡着你们嘹亮的歌声,还有你们的那些小调皮,小捣蛋和小任性……那一曲曲,一幕幕都深深地印在了我们的脑海里,成为我们难以忘怀的美好的回忆。

当初,我们也曾经因为来到这所偏远的学校而感到沮丧,是你们的信任和热情点燃了我们的工作激情,激发了我们的上进心;是学校领导关怀和老教师的引领促进了我们的专业成长。在此,我代表当初的青年教师们感谢同学们,感谢学校对我们培养,感谢以张正双校长为首的学校领导和田乐善老师、周升顺老师、冯志华老师、秦泗诚老师等老教师对我们的.帮助!

而今,三十多年过去了,同学们大多也到了知天命之年。有的事业有成,硕果累累;有的家庭幸福,安度人生;有的饱经风雨,百炼成钢。无论怎样,能够健康地活着,过着自己喜欢的生活就是人生的赢家,祝贺大家!

聚会让我们重温过去的岁月,倍感生命珍贵,情义无价;聚会为我们重新搭建起了友谊的桥梁,便于我们一起度过我们的下半生。希望大家敞开心扉,交流工作和生活的心得,互相启发,互相借鉴。

在此,我还要说几句话与大家共勉。

1.保持身体健康是一个人最重要的能力。

2.经营好婚姻和家庭是一个人最重要的义务。

3.教育好自己的孩子是一个人最重要的事业。

4.做好本职工作,为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是一个人存在的最重要的意义。

最后,祝愿所有的老师和同学身体健康,家庭幸福,事业辉煌!祝愿我们的聚会活动圆满成功!

谢谢大家!

中学聚会讲话稿 篇2

刚才听了两节课。一节是明湖中学L老师讲的《动物笑谈》, 一节是29中H老师讲的《小松鼠》, 都属于有关动物的单元。两位老师都抓住了默读这个要点, 同时注重关于生态意识、环境意识的教育, 符合这个单元设计的要求。新教材仍然采取以人文主题 ( 也有文体等方面) 来结构单元, 但在单元导语、课文提示和思考题中, 格外注意凸显语文素养的某些“因素”。这是为了使教学内容的重点更突出。两位老师备课时都在这方面用心了, 重点的把握是好的。而且她们都注重在课堂中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整堂课基本上都是在与学生“对话”中完成的。L老师的课讲得很细腻, 扎实, 看得出是有经验的老师。H老师则是另一种风格, 比较活泼, 放得开, 与学生沟通得很好。我对她们的课都满意, 也受到一些启发。我想就两位老师的课说开去, 谈谈对中小学语文教学的看法, 也会结合教材编写的心得, 供大家参考。

一、语文课要“聚焦语用”

“语用”就是语言文字运用, 这是义务教育语文课程的基本目标。语文课的目标可以罗列很多, 包括人文教育, 传统文化熏陶, 有利于学生整体素质的发展, 等等, 但核心是什么? 基本目标是什么?这就是语言文字运用。大家可以看看《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2011年版) 》, 其中关于语文课程性质的定位是这样的: “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的课程。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 应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 吸收古今中外优秀文化, 提高思想文化修养, 促进自身精神成长。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这里第一句就是学习语言文字运用, 然后是在学习“语用”的同时, 得到思想文化的修养、所谓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也就体现于此。可以比较一下, 原来课标实验稿关于课程性质的表述。是比较简单的, 就一句话: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当时提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结合, 想突出人文性, 是有针对性的。希望改变教学中过分注重应试操练的倾向。但是十多年课改下来, 发现这样来定位语文课程性质, 比较空泛, 容易只是往人文性倾斜, 掏空语文课程的核心, 把语文课上成一般的思想修养课。所以, 课标修订时, 就在工具性与人文性前面, 加上了两句话, 给语文更明确的定位: 语文课, 就是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课, 同时把文化修养、精神熏陶, 很自然地带进来。“语用”和其他几方面是自然融合的, 不是一加一或一加几的关系。有些教师备课, 要罗列哪些属于工具性, 哪些属于人文性, 割裂了, 没有这个必要。

老师们已经多次学习过课标, 有没有注意实验稿到修订稿的这个变化? 有没有注意到关于语文课程定位为何要这样表述? 我在这里强调课标的定位, 是因为听完两堂课之后, 有些感触。你们的课是认真的, 有特色的, 但好像程序有点多, 对课文主题包括科学精神、环境保护意识等属于文化修养 ( 人文性) 的讲授与讨论, 不是从语言文字运用这里很自然地引出, 或者两者结合不够, 所占的时间也就多了。像《动物笑谈》这一课, 主要内容是写科学家进行科学考察时那种忘我专注的精神, 文中写了动物行为学家劳伦兹的许多“怪诞不经”的情节, 怎么安排教学? 一种办法是先疏通课文, 作字词句及段落大意分析, 然后围绕某些“怪诞”行为开展讨论 ( 有时则是老师不断提问, 与学生互动) 领会科学研究的精神。另外一种办法, 是让学生自己去读, 接着老师带着大家边读边把生词和某些难点解决了, 并在阅读中很自然地讲解或穿插着讨论劳伦兹的那些行为。这样, 对科学精神的阐说主要是随文引发的, 很自然的, 而且整堂课始终围绕解决如何掌握默读快读的方法。以及让学生津津有味地体味这篇课文语言的风趣与幽默来进行。我觉得第二种办法可能比较好, 好就好在“聚焦语用”。其他都是很自然带出来的, 不给人教化的感觉。而且一堂课下来, 有把握得住的“干货”。这一课的“干货”是什么? 就是默读方法, 以及语言表达的幽默。当然, 教无定法, 除了这两种。还可以有其他多种多样的教法, 总之能聚焦语言文字运用、让学生有兴趣学, 又能把握方法、学会学习, 就都是可以的。我听过很多中学教师的课, 也老是设想自己就是中学生, 哪些会感到腻烦? 又有哪些会有兴趣, 并能留下较深印象? 现下许多学生不太喜欢语文课, 可能跟有些老师的课设置的程序太多, 老是重复, 又嚼得太细, 是有关系的。我们讲课不能只考虑设计得如何周全漂亮, 一定要让学生有兴趣, 能投入, 有获益。

二、语文课要教给学生具体方法

L老师和H老师的课都注意引导学生阅读, 有的可能在课前预习就安排了读课文。在讲《动物笑谈》时, L老师特别设计了一个程序, 让学生扮演文中的角色, 分头朗读课文, 学生很有兴趣, 有助于进入阅读状态。这都是值得肯定的。但是这一课的语文“要素”———也可以说“干货”, 是让学生学会默读, 体现得不够; 听说读写。哪样最重要? 阅读最重要。日后学生成为公民, 要谋生, 阅读能力是最用得着的, 写作、听讲和说话交流能力也重要, 但重要性也比不过阅读能力。语文课最要下功夫的就是阅读, 是书面语言的学习、现在的语文课虽然也注重阅读教学。但对于阅读方法技能的传授和训练做得不够。比如默读、浏览、快读、跳读、猜读等等, 都有技巧方法, 需要一一学习。但是我们对这些方法技能的传授仍然很粗糙, 这些方面的基础研究也很不够; 你教学生默读, 总要给点具体的方法。让学生做到不动唇、不出声, 又读得快。不会默读就读不快。到一些大学的图书馆看看, 不少学生都在那里念念有词, 他们可能就是在中小学没有学会默读、浏览和快读。一定要教给学生一些方法, 不能大而化之。

我读博士生时上英语课, 教我们的是美国老师, 他每次上课发一摞材料, 要求15分钟看完。我们很紧张, 但不断练习, 速度就上去了。这位老师注重教办法: 不让一个词一个词从左到右往下读, 而要求视线跳跃, 同时扫读上下几行, 捕捉重点字词; 尽量快地往下看, 能大致懂得意思就不停下来, 碰到生词可以猜, 不马上查字典; 文章开头及每一段的开头特别注意弄清楚基本意思, 读的是语义单元; 等等。我们就这样掌握了默读、浏览的方法。相比之下, 我们的语文课对方法的交代是不够的, 或者说, 是缺少这方面的自觉的, 几乎每一课都是精读, “精”在哪里? 在字词句、段落大意、主题思想等方面, 当然也有必要。可是偏偏没有教给方法, 没能把精读的内容和方法结合起来。像这样的两堂课都是要求教默读的。那么最好就要有默读方法的提示, 要具体, 有练习, 不能只是笼统的要求, 你让学生“抓住关键词”, 很多教材的练习题也都有类似的要求。可是怎么去抓关键词? 有什么可以操作的方法? 如果你说“抓”, 学生就马上会“抓”, 那就不用学了。所以, 我们的语文课, 一定要有方法教学, 能做到“一课一得”最好。

三、语文课要区分好精读与略读

现在的语文教材普遍把课文分为精读与略读两种, 可是在教学中, 许多老师几乎全都讲成精读, 略读无非是课时略少一点。讲法和精读是一样的, 为什么会这样? 可能有心理原因, 怕讲得不够精而影响学生考试成绩。这是一个误区。其实精读和略读是两种课型, 功能不一样。精读讲得细一点, 是提供例子, 举一反三, 要给方法; 略读就是主要让学生自己读, 是实践精读课所提供的方法, 发挥自主阅读的能量, 激发阅读的兴趣。如果全都讲成精读, 那么学生自主阅读的空间反而小了, 举一反三就难以做到。其实以“精读”和“略读”来区分课型, 不够贴切, 因为“精读”“略读”都是阅读方法, 在精读课中也会学到略读, 比如浏览、快读等, 同样, 略读课中有时也需要来一点精读的, 所以, 我们编制新教材时, 注意到了这个问题, 也吸收了一些专家的意见, 有意加大精读与略读的区分度, 让两种课型发挥各自不同的功能。在新的教材中, 我们已经把“精读”改成“教读”, “略读”改成“自读”。“教读”课安排有预习, 思考题也比较多, 照顾到方法的提示与练习。“自读”课有导读, 还有旁批提示, 引导学生顺利阅读, 理解课文, 激发思考。

新教材还有一个比较大的突破, 就是格外注重往课外阅读延伸, 有的在课文后面提出课外阅读的书目, 有的在“名著导读”板块中建议课外读些什么书, 怎么去读, 等等。这样, 新的语文教材就建构了由“教读”“自读”“课外阅读”组成的“三位一体”的教学结构。这可能是一个突破, 让我们的语文课更重视学生自主的阅读实践, 包括课外阅读, 努力做到课标所要求的“多读书, 好读书, 读好书, 读整本的书”。语文课怎样才算成功? 一定要延伸到课外阅读, 让学生养成读书的生活方式。如果只是精读精讲, 反复操练, 没有激发阅读兴趣, 也没有较多的阅读量和阅读面, 学生的语文素养包括写作能力是不可能提升的。扩大阅读量, 这是改革的方向。预料以后高考、中考的命题也会更多考虑如何评价学生的阅读量和阅读面。

四、语文课不要滥用多媒体

两位老师在课上都使用了多媒体, 看得出在这方面花费了不少精力, H老师讲《小松鼠》一课, 从网上找来一些松鼠的照片, 学生是蛮有兴趣的。但总的来看, 两位老师用的多媒体, 都未能给她们的课增分。我并不看好语文课上使用多媒体, 甚至认为现在滥用多媒体已经成为语文教学的“毒药”。

最近我到河南一所中学听课, 是农村中学, 可是很“现代”, 黑板没有了, 告别板书了, 就用固定的多媒体屏幕, 需要什么照片或材料, 只需在上面点一下就都出来了。他们在讲到曹操的《观沧海》时, 什么作者介绍、作品背景、字词注释、思想意义、艺术手法等, 全都是从网上下载拼凑的, 老师讲到哪里, 在屏幕上点一下, 就都出来了。比如课文中有“水何澹澹”一句, 老师就点到“澹澹”的注释, 让学生齐声朗读: “澹澹, 水波荡漾的样子。”这样老师就省事了, 毋庸多说了。其实类似的诗词课, 还不如让学生自己去反复诵读, 提示一下边读边想象自己登山望海, 那种苍茫浩瀚的时空感, 还有, 就是让学生体味四言古诗那种简洁铿锵的韵味。这才是本课的教学要点。

现在的语文课不断穿插使用多媒体, 虽然很直观, 可是把课文讲解与阅读切割得零碎了。多媒体给学生提供了各种画面、音响与文字, 目迷五色, 课堂好像活跃了, 可是学生的阅读被挤压了, 文字的感受与想象给干扰了, 语文课非常看重的语感也被放逐了, 这样的多媒体对语文学习并没有好处。

现在备课也变得很容易, 从网上轻而易举就可以得到教案和课件。所谓集体备课, 也就是凑一些教案, 时间很多花在调整设计课件上面。这样备课讲课, 老师的个性是容易被淹没的, 讲出来的课可能是大同小异、彼此克隆的, 更麻烦的是背离了语文课必须靠学生反复大量阅读来提高语感的本义。特别是某些领导检查教学, 也就是看多媒体是否做得漂亮热闹, 更给这种偏向推波助澜。多媒体本来是好事, 可是用得太滥, 让我们的老师变懒了, 个性消失了, 学生的学习也受到很大影响。

中学聚会讲话稿 篇3

我读过的一篇文章中有这样一句话:为生存而阅读,在阅读中生存。受这句话的启发,我今天国旗下讲话的题目是:在应急疏散演练中学会生存。

本周是全国消防安全宣传教育周。在全国消防安全宣传教育周来临之际,学校校务会研究决定,近日举行全校师生参加的应急疏散演练大型活动。本次活动将邀请县消防大队有关同志进行现场指导,县电视台进行录像报道。

下面,我就这次应急疏散演练活动,讲三个方面的内容。

一、关于开展应急疏散演练的目的

1.进一步加强学校安全工作,促进和谐校园、平安校园建设,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和《中小学安全教育指导纲要》。

2.通过应急疏散演练,切实增强广大师生防灾减灾意识和安全防范意识,了解灾害发生时的应急知识、逃生知识,掌握应急避险的防护措施和方法,提高应急避险和自救互救的应变能力。培养学生听从指挥、团结互助的品质。

3.通过应急疏散演练,熟悉我校应急疏散演练的程序和路线,确保在火灾、地震等突发灾害来临时,我校应急工作能快速、高效、有序地进行;确保突发灾害来临时,能够做到科学避险、有序撤离,从而最大限度地保护广大师生的生命安全,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必要的非突发事件伤害。

二、应急疏散注意事项及相关要求

1.举行应急疏散演练活动,是我校开展生存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全体师生要高度重视,严肃认真对待这次应急疏散演练活动,让演练活动发挥它的最大功效。

2.各班在学校组织演练之前应切实加强对学生的安全教育,学习相关应急疏散知识,学习有关逃生方法及要求,掌握一定的逃生技巧,并进行适当的练习,熟悉演练步骤及逃生疏散路线。

3.同学们听到学校发出的警报后,必须服从指挥,听从命令,要严格按照预定的路线撤离。

4.撤离过程中,要做到迅速、镇静、有序,严禁同学们喧哗、打闹、拥挤、推搡。各岗位或区域安全责任人要控制好撤离的速度,及时纠正学生不正当的动作或行为,杜绝楼道堵塞,严防踩踏事件发生。

三、在面临火灾、地震等突发灾害时如何应急避险的问题

1.在突发灾害时,人们可能会面对各种困难,必须克服恐惧心理,用正确的方法自救求生,这对于减轻灾害,免遭新的损失,是十分必要的。所有的人不能把求生的希望寄托在别人的身上,生命的稻草握在了自己手里,必须凭借自己的智慧和力量,自己去主动地拯救自己。所以在日常工作学习过程中,我们要加强防灾减灾科普知识的学习,掌握正确的应急避险和自救互救的方法。

2.在突发灾害时,人们心理上极易产生动摇。为防止混乱,每个人依据正确的信息,冷静地采取行动,极为重要。从广播电视等媒介中把握正确的信息,相信从政府、消防等防灾机构直接得到的信息,决不轻信谣言以及不负责任的流言蜚语,不要轻举妄动。

3.在突发灾害时,大家只要按正确的方法去做,就不会有危险。有时突发灾害并不像人们想象得那么可怕。只要沉着、冷静、机智地应对灾变,就有可能避险成功。

老师们、同学们,演练活动就是生存教育。为了每一个生命的美好与幸福,让我们积极参与,共同行动。谢谢大家!

同学聚会讲话稿 篇4

同学聚会讲话稿1

岁月催人老。在孩子的初中毕业照里,我看到了我们的几位老师。当年风华正茂的你们,如今也有了皱纹,雪染两鬓。我想起了讲台上、球场上及各种活动中你们或严厉如父、或慈爱如母、或活泼如友的点点滴滴。在我心里,有崇敬、有感激,也有畏惧。请允许我代表__、__班的所有同学向你们说一声:老师,你们辛苦了!

我也想起了和同学们朝夕共处的三年美好时光,当然还有更深的渊源。从最初走进一个集体到最终融为一体、难以割舍,我们建立了如兄弟姐妹一般的情感。尽管有过一些小小的插曲,但更多的,是信任、是依靠、是担当。多少年我重复着上学的梦境,因为,那里有你们!

二十五年也许是短短的弹指一瞬。在这二十五年里,我们从青年步入中年,建立了家庭,有了事业,并不断为之奔忙,经历了许许多多的世态炎凉。也许我们在不断的努力、不停地打拼中无暇回首阳光灿烂的学生时代,但每个人都把这段回忆和这份情感放在心底细致呵护,因为这是最为质朴、最为真挚、最为纯洁的人生经历,同时也是在天伦之乐以外最为温暖的所在,人人向往。

感谢__、__、__、__等同学为我们发起这次活动以及前期的种种努力,让我们重温美好时光,谢谢你们!

感谢给予我们教诲,无私奉献的老师,谢谢你们!

感谢陪伴我共同度过学生时代,给我温暖、友爱的兄弟姐妹,谢谢你们!今天是年初五,借此机会给大家拜个晚年,祝大家健健康康、快快乐乐、轻轻松松、圆圆满满过好每一天!

在QQ上有一个名为“_____”群,群号_________,是咱们自己的群,欢迎大家加入。谢谢大家!

同学聚会讲话稿2

亲爱的老同学们大家好: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时光如梭,岁月如歌,一转眼我们离开学校四十多年了。四十多年,弹指一挥间。今天,阳光明媚,风和日丽,在这美好的季节里,迎来了我们宁县二中的同学聚会。真让人高兴!能与亲爱老同学在四十多年后聚首在西峰,心情是无比的兴奋和激动。今天我们每个人身上或浓或淡都留下了岁月的痕迹。当初的所有,在今天看来,又是多么的令人留恋和珍惜啊!

西峰欢聚情未变,今已萧疏发花斑。今天的相聚,让我仿佛又回到了昨天。一张张熟悉的面孔,一声声亲切的乳名,仿佛又让我们回到了那”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的时代。忆往昔,那朗朗的读书声,悦耳心畅。那张张笑脸,幼稚纯真。那你追我赶的学习之风,犹如昨日,令人神往。过去的美好时光,让我们在不经意地拥有着,经历着,挥霍着。可每每回忆时,还是那么温暖,那么亲切!学习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都历历在目,同学们每一天的刻苦拼搏与努力,都给我留下了美好的回忆。此时此刻,此情此景,我们更应该感谢所有的同学。

同学!永远是我们一生中的特殊群体,他比亲人多了些熟知,比朋友多了些亲切。感谢同学,给了我那段不寻常的记忆,感谢生活,给了我那段难忘的经历。人的一生,或许会有许多人和你擦肩而过,或许会有许多份感情充斥你左右。但是,我觉得,学生时代的感情应该是最纯最真的。同学,这是个多么亲切美好的称谓!不是兄弟、不是姐妹,而又胜似兄弟姐妹!是朋友、是同志,而又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朋友和同志!同学是永恒的,友谊是长存的。友谊需要忠诚去播种,热情去灌溉,原则去培养,谅解去护理。

九龙浮云告别后,马莲流水四十年。千言,道不尽四十多年的人生历程,万语,诉不完同学的纯洁友谊。这些年,社会的巨大变革,特殊的历史阶段,到处都燃烧着同学们的激情、洒落着同学们的汗水、留下了同学们的身影。四十多年花开花落,令人感慨万千。太多的变化都在这些年里发生着……升学,工作,恋爱,结婚,生子,四十多年实实在在的生活,让我们经历了多少风霜雪雨,多少千难万苦。同时也收获过成功和喜悦。四十多年,过去的纤纤淑女,翩翩少年,如今已为人妻、为人母、为人夫、为人父。四十多个年轮,刻画了每个人的岁月,当年那些稚嫩的面孔已今非昔比。四十多年后的重逢,让人感到无比的喜悦和温馨。缅怀学生时代,那逝去的岁月,男女同学再相会时已没了那以往的羞涩,更是增添了同学间的友情,这兄妹般的情谊我们应倍加珍惜。

四十多年过去了,我们经历了人生的风风雨雨。今后的我们,要学会善待自己、善待他人、珍惜生命、珍惜友情。热爱今天的生活,更热爱美好的明天。还要有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的雄心,再奋斗六十年,创造人间奇迹!

最后我要感谢今天所有来参加聚会的同学和这次同学聚会的组织者和策划者,使我们才可以在这里再续同学情,让我们为他们的爱心行动表示衷心的感谢。

谢谢大家!

同学聚会讲话稿3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老同学们:

大家好!

光阴似箭,弹指之间我们从承德一中初一四班已经毕业__周年了。

今天,我们这些没有血缘关系的亲兄弟姐妹们如约而来,欢聚一堂。重温师恩,诉说惦念。今天,我们热血激荡,泪水滚淌,一起回忆一起分享一生中最纯真的同窗时光。

从一九六八到二0一八,整整__年,半个世纪,我们经历了人生的风雨曲折,苦辣酸甜。从风华正茂的青春少年,变成了两鬓如霜的老太老汉。但是浓浓的师生情没有变,至真至纯的同窗谊没有变,我们热情洋溢的心没有变。

岁月流去,唯有记忆中同学们那一张张朝气蓬勃的面孔不会老去,年老健忘,唯有我们萦绕于心的那些校园往事点点滴滴都变得更加清晰,难以忘记——

难忘啊,难忘,王植彬老师绘声绘色的语文,刘文奇老师深入浅出的数学都让我们留恋课堂;音乐老师教我们唱的”乌苏里江水长又长“让我们生出了多少美丽向往······

难忘啊,难忘,男同学的恶作剧,女同学的小情趣,都让我们回味悠长······

荆芭胡同魏利洁的家,女同学们常来常往,偶尔还睡一下那热乎乎的小炕;住在避暑山庄的同学,都有当高干的家长,但是从不拒绝我们冒昧的造访,叔叔阿姨待我们像自己的孩子一样。

难忘啊,难忘······

难忘宿舍楼前水泼的滑冰场;难忘学校果园里的毛桃海棠;难忘阶梯教室的文艺演出;难忘上窝铺村的学农秋忙。

几十年过去了,年近八旬的刘老师在我们眼里总是那么温暖慈祥,几十年过去了,如今坐在轮椅上的高校长,仍然记得我们当年入学时的模样。

叙不完的师生情,道不完的校园事。__年前的校园让我们魂绕梦牵,__年前的老师让我们时时惦念,__年前的同学在我们的心里从未走远。

流年似水,容颜已变,但我们不为消逝的华年叹息,而骄傲我们中的许多人正在创造皓首雄心老而益壮的奇迹——

琴棋书画,背包旅行,不断追求着生活的美妙情趣;放声高歌,虎跳投篮,眼角眉梢都展现着青春的活力;含饴弄孙,尽享天伦,为培养共产主义接班人不言放弃。

__年,长长的__年,我们经历了多少春去秋来,雨雪霜寒,__年,短短的__年,从青春年少到白发银髯,也不过是白驹过隙,转瞬之间。

__年风华岁月,__年沧海桑田,虽然我们当年的青春豪情不再,但我们的心永系__年前的初一四班,我们永远保持同学之间纤尘不染的那份纯真执念。即使有一天耳聋,背驼,步履蹒跚,我们也互相依靠,相扶相搀,在变老的路上,无悔陪伴。

一位八十七岁的美国老太太萝丝说过一句话:“我们不是因为变老才停止玩乐,而是因为停止玩乐才变老。“

岁月流转,余年短暂。我们相信:只要我们保持年轻的心态,仍然会有瑰丽的华年,今天,我们夕阳虽晚,仍有余辉灿烂,最美的风景就是这夕阳下的沉静壮观!

借用一篇文章里的一段话:"我们在此刻,留住现在,就好。心不老,其余都是虚无。若心不老,少年仍是少年,你仍是你。“让我们珍惜每一次难得相聚的时光,用最年轻的心态快乐的活在当下,互相珍重,心如顽童,笑口常开,活出精彩!

今天我们相聚在这里,共同分享同学之间不变的情谊,共同找回那曾经远去的青春往事,把同学情作为一辈子最美好的回忆,今生今世永不忘记。

今天我们在这里为没能参加这次聚会的同学送上深深的思念和问候,祝他们健康,快乐,如意!

最后,感谢建华,万发等筹备组的同学为这次聚会的辛勤付出,祝我们的聚会圆满成功!祝老师身体健康!祝同学们的友谊地久天长!

同学聚会讲话稿4

敬爱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你们好!

在阔别了三十多年之后的今天,我们__届高中和__届初中同学在这美丽的南湖之滨相聚了。借此机会我代表全体同学向百忙之中来到会场的各位领导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向辛勤培育了我们的各位老师致以崇高的敬意。向本次联谊会的倡议者、组织者、以及筹备委员会的同学们致以深深的谢意。向参与本次联谊会的全体同学致以深切的问候。尤其要感谢那些远离故土,在外奔走拼搏的同学们,你们能放下手里的工作事业,不畏旅途劳顿、长途跋涉,提前和按时赶赴会场,这又是一份如何的深情厚谊在牵系着你们呀!最后,还要向因故未能到会的同学们道一声保重、祝福,祝福他们在异地他乡平安、健康、快乐!

三十多年前,我们在三中相识,遇到了我们的恩师,是老师们为我们这群昔日懵懂少年传授人生,授予我们今日能取得成功的本领,看着恩师两鬓白发,看着恩师那关心孩子般的眼神,我们想到了中学时代我们的顽皮,我们的好学,我们难忘的生活。“一日为师终生为父”,恩师曾经给予我们知识上的教育,品格上的栽培,今日我们依然希望拥有您的教诲与指导,千言万语也表达不完对老师的感激之情,老师,谢谢你们了。

三十多年的时光,足以让我们在滚滚红尘中体味人生百味。有的同学历经艰辛沉浮于宦海仕途,终于崭露头角,事业有成;有的同学淡薄名利,默默无闻,过着平平淡淡才是真的安静生活;有的同学随着社会改革的浪潮投身商海,靠自己的勤奋、智慧发家致富;有的同学也可能被社会形势所迫,提前下岗退休,赋闲在家,开始安度“晚年”;还有些同学终身留守在故乡的这块热土上,把毕生的心血和经历都奉献给了故乡的建设与发展。无论各位同学所从事什么职业,其经历是坎坷或平淡,我们毕竟走过了三十多年的风风雨雨,酷暑严寒,体味了生活所赋予的艰辛苦涩,幸福甘甜。无论人生沉浮与贫贱富贵如何变化,我们的同学情意,就像一杯浑厚的陈酿,越品越浓,越品越香,越品越醇。

三十多年的分别,三十年的牵挂,给了我们足够的相约相聚的理由。同学会虽然不能改变你我的命运,但可以让我们感受友情的温馨;同学会虽然不能带来功名利禄,但可以让我们互通南北信息,沟通你我的感情。

我们是同学,是同窗数载的同学,是一辈子都不能改变的两个字——同学。今天,我们只有一个身份——同学;今天,我们只有一种称谓——姓名;今天,我们只有一个话题——友谊。让我们在这重逢的短短时间里,坦诚相待,真心面对,不问职业优劣,不问收入多少,不问职务高低,不比老公英俊,不比老婆漂亮,只叙同窗之情,只谈同学之爱!让我们抛开所有的顾虑,放下所有的恩怨,冰释所有的误会,倾情交流,共叙衷肠,传递真诚,共浴友谊的阳光!让我们的联谊会成为一道令人钦佩的风景线,让我们的聚会成为一种美丽的永恒。

时过境迁,所有的一切都发生了变化,但我们的同学情却永恒永远。亲爱的老师们同学们,让我们聚在一起,尽情欢笑,尽情歌唱,举杯痛饮,畅想未来!最后祝我们敬爱的老师健康长寿,祝我们的同学友谊天长日久!衷心祝愿大家身体健康,家庭幸福,心想事成,万事如意,未来更加美好!

同学聚会讲话稿5

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此时此刻,我的心情无比激动!面对着当年的老师,面对着昔日的同窗好友,我真的很激动。说真的,好久没这么激动过了!我想大家此刻的心情一定会和我一样,心潮澎湃,感慨良多!

首先,我们要感谢热情发起和精心组织这次聚会的同学。他们重情重义,是他们时刻记得我们共同拥有过的岁月,是他们多方联络,不辞辛劳,才得以让我们今天在座的各位在这里相聚,相互看望,互相问候,共同回忆纯真、布满朝气和活力的中学生活,诉诉别后的牵念,畅谈工作的经验,品味生活的真实、琐碎,分享其中的幸福和甜蜜。现在请答应我带着这样激动的心情,十分感激地对他们说:你们辛苦了,谢谢你们!

我还要感谢今天亲临聚会的各位师长。20年前,你们风华正茂,精力充沛。你们在金屯中学这片热土上挥洒着你们的才华,谱写着你们人生价值的乐章,把一个个带着梦想刚进校门的孩子培养成人,你们用自己丰厚的学识和聪明教导着我们,你们用师长的严厉和对教育的钟爱严格要求着我们、耐心引导着我们,你们用家长般的关爱滋润着我们,你们用令人景仰的人格魅力无声地感召着我们。敬爱的师长们,无论您的学生身在何处,从事什么样的工作,请您相信,我们永远感激您,我们永远祝福您!师恩难忘似水流长!

老师们、同学们,今天我们容光焕发、精神矍铄,神采飞扬,真的很令人激动,也让我感慨万千。春去秋来,时光荏苒,似水年华,匆匆而过。转眼20年过去了,在这20年的时光里,我们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事业的成就,家庭的建立,儿女的养育……这一切的一切,铸就我们由青年走向中年,由天真走向成熟。当年青春的面庞是否依旧鲜亮?同学挺拔的身姿是否依旧昂扬?各自挚爱的事业是否瓜果飘香?家园是否温馨、洒满阳光?我们今天的聚会,可以听听久违的声音,看看久违的面孔。

无论什么时候,无论走到哪里,我们也不会忘记我们的母校和母校的老师们。师生之情、同窗之情,既然曾经拥有,必将天长地久!

让我们共同祝愿:师生之情、同窗之情天长地久!我们的健康,我们的快乐天长地久!

同学聚会讲话稿 篇5

在新年来临之际,我们九三届同学,相约共聚横山鸿泰国际大酒店。在此,我代表本次聚会筹备组的全体同学,向在百忙之中应约来聚会的各位同学,表示最诚挚的问候和最热烈的欢迎!

亲爱的老师,同学们:屈指算来,自1993年毕业之后的25个春秋里,我们至今才第一次相聚,但逝去的岁月,并未从我们的记忆中抹去,反而逾久弥新,同窗学习生活的一幕幕,仍不时的在脑海里浮现。六年的小学生活,我们尽管见解各异,却都有着奋发向上的理想和志向。六年里,在老师的精心培养和教育下,我们在学习上、生活上,互学、互帮、互勉、互爱,结下了深深的同窗情谊、浓浓的同学情缘。现在我们已经担负起了家庭和社会的重担。在家里,我们赡养老人,关心爱人,教育子女,堪称顶梁之柱;在工作中,我们无论是在单位做事,还是独自创业,可以说都是社会的中坚和佼佼者,在各自的岗位上都付出了艰辛和汗水,赢得了社会的尊重,取得了骄人的成绩!

亲爱的老师,同学们:六年的小学生活,我们从相识、相交、到挚友、紧张的学习,使我们掌握过硬的本领,为以后的成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单纯、朴实、善良的情怀,奠定了我们一生的友情,多少个心里呼唤,多少次梦里相会,失意时想给大家叙说,得意时想给大家分享,所以期待着每一次的相聚,为了本次聚会,我们多位同学精心准备了很长时间,为此付出了大量的辛劳和汗水,希望大家能够充分利用、把握、珍惜这次来之不易的相聚机会。在我们重逢的这六十多个小时里,能够坦诚相待、真心面对。不管你现在在做什么,不管你是什么身份地位,不管你是成功还是失败,不管收入多少,不论职务高低,不比老公英俊,也不比老婆漂亮。让我们抛开种种顾虑,放下所有恩怨,手和手相握、心和心靠近、倾情交谈、共诉衷肠、传递真诚、加深理解、一起追忆那难忘的岁月,尽情享受重逢后的喜悦和快乐,共同憧憬和展望我们美好的明天。

我挚爱的同学们!“流水不因卵石而阻断,友谊不因距离而疏远”。希望通过本次聚会,能够进一步加深我们彼此之间的同学情谊。希望大家从今以后,能经常保持联系、相互鼓励、相互扶持、相互协作、努力把我们今后的人生之路,走的更加稳健、更加辉煌、更加美好!

同学聚会讲话稿 篇6

上午好!

在这高温酷暑之际,同学们冒着炎炎的烈日来参加这次聚会,我由衷的感激,特别是喻老师能从南昌赶来,我们应该格外感到欣慰。现在,我提议大家用热烈的掌声欢迎喻老师和所有同学们的到来!

光阴似箭,岁月如梭,蓦然回首,不觉我们已经分别了三十五个春秋。三十五年前,我们在艾城中学校相识,聆听同样的教诲,同立鸿鹄之志,三十五年间,我们从那时的稚气未脱蜕变到如今的成熟稳重,三十五年后,皱纹也悄悄攀上了我们的额头,白发却早已占据了我们的两鬓。

然而人生能有多少个三十五年?分别的三十五年里,大家各奔东西,每个人所走的路不尽相同,有的春风得意,有的平平淡淡,有的艰辛坎坷,更有甚者却灾难深重、最可惜的还有几位亲爱的同学英年早逝与我们阴阳两隔。但不管怎样,有一点大家是一样的,那就是我们已不再是豆蔻年华,而已年过半百。也许,只有到了这个时候,我们才发现过去的一切原来是那么美好,那么值得怀念: 同学们,还记得年轻漂亮的喻老师上课时轻声细语娓娓动听吗?还记得我们街头街尾四处捡砖头修篮球场吗?还记得我们为学校的砖窑剁茅柴交差吗?还记得我们在高桥洼冒雨插秧收稻谷吗?还记得那一批青春萌动的少年在大寨田“劳动改造”吗?哦,一切的一切,都变的那么遥远了,但今天想起来确好像在眼前,那些在当时根本无足轻重的小事,如今说起竟然变的如此美好,竟然是这般的充满情趣,这样的让我们难以忘怀。三十五年是一段青春,三十五年是一种生活,三十五年更是一种缘分,缘分让我们今日重逢,我们真的该找点闲暇,经常聚聚,听听久违的声音,看看久违的面孔,重拾往日的欢笑,哪怕让我们回味一下当年的那种天真、那种幼稚、那种纯洁、那种憧憬,也会感到无限的快乐。(顺便说明一下:四十年聚会的时候我们大家早作准备:到时一定组团外出,让大家尽情游玩。)我们今天在这里聚会,是每位同学的愿望,也是老师所希望的,这样的聚会不仅能增进我们彼此间的了解,还会加深我们的同学情谊。

可以说:中学,是我们人生中一段美好的时光,为我们今天成为各行各业上中坚力量奠定了坚实基础,为我们在各个岗位上获得的成功,培养了坚韧的品格和良好的素质,我们感谢老师对我们栽培,今天我们特意把百忙之中的老师请来,参加我们的聚会,千言万语也表达不完我们对老的师的感激,只能归纳一句话,老师:辛苦了!也许同学们已经知道了,非常巧合的是,今天也是我们喻老师的60岁生日,让我们同学们大声向老师说一声:生日快乐!

最后真诚地感谢老师和同学的光临!让我们以最诚挚的掌声祝老师,祝各位同学身体健康,家庭幸福,心想事成,万事如意,生活更美好!

本次同学聚会得到了多方面的积极响应与大力支持,特别要感谢的是朱班长和聚会筹备小组的全体成员。作为江西省诗词协会的会员,我就用本人的一首劣作来结束我的讲话。

戏 说 聚 会

好朋友、老同学应邀聚会,

握手、拥抱,兴奋得流泪。

感叹当年还不会把握机会,

单相思让你我都想得好累。

聚会 篇7

如今, 很多人沉迷于参与和组织各种聚会。现代传媒和通讯技术的飞速发展为人们的种种梦想和需求提供了足够的可能性, 祥和稳定的社会环境、充足丰富的商品供给又为普通的聚会提供了可靠的的物物质质基基础础, , 而而人人们们对对于于机机会会的的需需求求和和把把握握越越来来越越迫迫切切, , 总总是是在在寻寻觅各种有利于自己、能够愉悦自己的场合。这就使得聚会成为当今社会最为广泛的一种社会现象。这种现象让人充满了希冀、向往、和谐发展的认知, 同时又让人不得不产生担心、忧虑、无所适从的思想。

传统的聚会大多是有组织、有计划、有保障、活动主题明确、参加成员身份确定的政府或相关组织召集的主流社会活动。这种活动的开展从根本上引领社会的主流意识, 使人们的思想围绕活动的宗旨, 在为社会安定、和谐、繁荣、发展服务。这样的聚会很多、很排场、很多人都想进入这样的聚会, 进入这样的聚会也是人们在社会上身份、地位的象征和确定。正因为如此, 更多的、更为广泛的人群只能聆听这种聚会传出的花絮和决定的精神, 仰或探头探脑地获取一些会议的秘闻而沾沾自喜, 不能堂而皇之成为这种聚会的主体。这就让很多人在其中找不到自己的主角功能。客观地说:这种传统的聚会所体现出来的七七八八也不可能囊括了社会的全部, 更多的属于人们生活的隐秘的需求常常在这样的传统聚会之外呈现。无序的、充满个性的、伸展着无限的可能性的草根聚会有如繁星点点, 弥补着传统聚会的遗漏和力所不能及的细微之处。在这样的聚会中, 各种形态、各种状况、各种意想不到的事情在各自的空间里滋生着、漫延着, 就像海洋底部的植物一样尽可能地存续着、发展着。无论是有益的还是有害的, 健康的还是不健康的都以其能够有的姿态生长着:有A A制踏春郊游的, 也有S M进行虐待和被虐待的, 有Q Q群联合互动的, 也有M S N族集体出行的, 有M U S I C音乐P A R T Y, 也有B U F F E T的交友聚餐, 有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的, 也有聚众赌博吸毒滋事的等等参差不齐, 有经过打磨出类拔萃修成正果的, 也有违法犯罪不可救药锒铛入狱的。还有另外一种介乎于传统与草根聚会之间的聚会, 这种聚会一方面有政府及相关机构的批文, 但另一方面政府与相关机构又不会支出活动的经费, 有时候还可能向活动的经办者收取一定的管理费用, 不一而同, 相同的是这样的聚会商业气味十分浓厚。无论聚会的口号讲的怎么好听, 到最后这种聚会一定是以获取利润为目的, 所有的说辞都是为了从你口袋中把钱掏出来变成他们自己的。

所有的聚会都是组织者或召集者目的实现的一种活动。在所有的聚会中又总是在潜行着参与者隐秘的意图、涌动着会议议程之外的潮流、滋生着个体的有时是与聚会根本无关的思想和情愫。所谓会外有会、洞中有洞、情内藏情是一个长期存在的问题, 一种极为普遍的一种现象。正常的政治聚会中往往会有不正常的政治群体和政治意识产生。正常的家庭之间聚会常常会有不正常的婚外情发生, 让正常的家庭不再正常。正常的交友活动有时候被坏人利用, 让有的人身败名裂、有的人受到伤害、有的人永远不再正常。所有的聚会都是一次资源的整合与分享, 在聚会中有的人或情感或财富有所收获, 有的人或物质或身体有所失去。在聚会中经常有所收获的人可能会一步步走向成功与辉煌, 在聚会中经常有所失去的人可能会一次次靠近失败与暗淡。所有的聚会最终都是智慧者的演绎和讲述, 聚会的光环套住了所有积极参加聚会人们, 让她们被聚会的光彩迷惑、被聚会的欢乐沉醉、被聚会的程式驯服, 让她们为了聚会而付出自己可能付出的一切, 而那些智慧者们一边品尝着聚会的圣果, 一边露出了龌龊的坏笑。所有的聚会都是一本我们每天懒得阅读的菜谱。我们不去看它, 照样能够做出自己满意的菜, 我们看了它, 做出的菜也很可能没有什么味道, 我们之所以看它, 是因为我们总想在平日里的味道之外寻找另外的味道。所有的聚会都是我们成长的一个历程。在这个历程中我们有所收获, 那是生活对我们的一个肯定, 在这个历程中我们有所失去, 那是生活给我们一个教训, 其实无论得到还是失去, 我们当时的那份感觉都不一定准确, 只有日后岁月里的印证才能说的清楚, 只有自己心中的那份收获才是成功的秘典, 才能化成脸上的笑容。

聚会就是聚会, 没有什么, 闷了烦了, 出去与大家聚聚, 不希图得到什么, 也就不会失去什么。聚会就是开会, 也没有什么。该说什么说什么, 该听什么听什么, 自己不要怎么样, 也不在乎别人怎么样, 自然也就无所谓怎么样。聚会就是吃饭就是喝酒就是唱歌就是谈天说地就是有你有我也有他, 聚会就是要发生很多事儿, 聚会就是生活……

“老上交”的聚会 篇8

聚会马上由正在照顾孙子的小提琴演奏员姚世美张罗,曾担任二提首席的高士恕热情地贡献长寿路的新居,与夫人、原上海歌剧院的女高音歌唱家王珏精心在家里准备。一个个“热线电话”从姚世美家里传向各地,有的老同事变更了住址,他们便辗转询问查找,终于联络了30多人。大家一听说与徐德义见面,一听说在高士恕家里碰头,都喜出望外。

原定11月7日下午4点在高士恕花园小区的新居集中,有些老同志4点前就匆匆赶到。来聚会的差不多均已70岁左右,最年轻的是现任上交小提琴首席潘寅林,他60岁不到;最年长的是原低音提琴首席郑德仁,他80多岁,精神矍铄,身体硬朗,得知聚会,他骑助动车横穿市区抵达。4点一过,老同志们纷至沓来,高士恕家里的门铃响个不停,打招呼的欢声笑语一阵接一阵,数一数,“老上交”的各声部还真来了不少。早去美国的小提琴演奏员徐自强则打越洋电话给老同志转达他的问候之意。

徐德义拿出从美国带来的巧克力请大家品尝。大家三三两两地边吃边聊,回忆起过去在上交参加演出和排练的种种事情,与老团长黄贻钧相处的日子。有的说徐德义当年除演奏外,还是团里业余摄影师,凡有演出,他常会抓紧时间腆着硕大的“将军肚”为团里拍照片。有的说尽管从上交退休,还要发挥余热。聚会的音乐家退休后并未清闲,曹鹏在海内外指挥,张曦仑、温谭、蔡忠仍被返聘于上交,很多人在音乐院校任教,或在社会上教学生,或组织室内乐团和参加非职业交响乐团排演。在老同事们再三欢呼声中,王珏演唱了一首苏联歌曲,声音依然那么舒展、漂亮,激起满室掌声。

上一篇:六月安全生产月倡议书下一篇:冬天作文:冬天里的纸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