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数学教研组教学工作计划

2024-08-18

五年级数学教研组教学工作计划(通用13篇)

五年级数学教研组教学工作计划 篇1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实施中心校教导处工作计划,以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为重点,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以关注学生,关注课堂为主线,更新教学观念,改变教师的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强化教师的服务意识。深化课堂教学研究,提升教研活动的要求和质量,努力使我组教研工作再出新成绩,再上新台阶。

二、工作目标:

1、以各种教研活动为契机,强化课堂教学实践;

2、加强理论学习,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规范教学行为,提升教育教学能力,适应课改要求;

3、关注学生的学习行为,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提高教学效果和质量,全面发展和提高学生的素质;

三、工作重点及具体措施:

1、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进一步领会新课标的精神,转变自己的教学观念;认真备课,提高对新教材的驾驭能力。

2、严格执行教学“五认真“工作,努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认真备课,仔细研读新教材,提高备课质量,加强课后反思;加强基础知识的教学,使学生切实掌握好这些基础知识。课堂训练形式的多样化,重视一题多解,从不同角度解决问题。每堂课要留有时间给孩子完成部分课堂作业。

3、认真组织开展集体备课和教科研活动。

开展“学—研—讲—改”系列活动,根据活动安排,有任务的老师要根据内容及早作好准备,精心上好每节示范课,围绕专题作好每一次的小型讲座,其他成员结合课堂实际,围绕课题,积极参与评课,保证教研活动的时间,努力提高教师的教学素养和教育教学水平。

4、针对学生的个性差异,努力做好培优补差工作。

要抓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要坚持不放弃每一个后进生,要以宽容的心态接纳他们,给他们以更多的关心和爱护,相信每一个学生都能学到自己需要的数学。

5、开展数学兴趣小组活动。

我组在本学期有组织地开展数学兴趣小组活动,要充分用好《小学生数学报》等有关杂志,开展丰富多彩的小学数学课外活动;每周进行定点定时的活动辅导,认真组织、积极培训,并进行数学竞赛,以进一步发展学生的兴趣,开发学生的潜能,发展学生的思维,开阔学生的视野。

6、认真组织月考和形成性检测。

出好每一次的月考考卷,难度适宜、题量适中、形式多样,重视学生综合解题能力的考查。严格审核,在规定的时间内上交打印好的试卷。考试时严密组织,考后认真批阅,结合实际做好质量分析表,及时上交汇总。

7、统一作业的类型与要求。

作业类型有:课堂作业、补充习题、练习册。学生书写统一用铅笔写。教师要即及时批改、讲评和辅导,切实提高作业质量。

四、本组教研活动安排:

1、间周三放学后教研组集体备课,每次活动提前告知备课课题,每位教师先备课,认真钻研教材,撰写教案,积极参加集体讨论,交流心得体会。

2、每位教师积极参加镇级课题教研活动和本组教研活动。

五年级数学教研组教学工作计划 篇2

一、须张扬学生课堂主体地位

小学五年级学生与低年级学生不同, 低年级学生少有主见、不擅主动表现, 所以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需要老师加以照顾和引领, 以教师来主导教学的方式司空见惯;而小学五年级学生随着成长与学习的深入, 他们开始对一些事物有了自己的认知, 因而老师应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观念, 张扬学生课堂主体地位。那么如何才能做好这一点呢?一方面, 老师在课堂上须“察言观色”, 细致观察学生的表现, 投给每一位学生殷切的关注目光, 让学生真切感受到来自老师的关爱与聚焦, 以此帮助学生转变学习态度, 真正从被动学习转化为主动学习, 激发自身的求知欲、上进心;另一方面, 老师要主动亲近学生, 拉近师生间的距离, 鼓励每一位小学生参与到数学课堂活动中来, 老师则扮演好“引路人”的角色, 给予学生极大的学习空间, 真正落实“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 真正张扬小学五年级学生在数学课堂中的主体地位。

二、须用教学方法调动积极性

对于任何一门学科教学来说, 要想取得优质的教学成效, 其首要任务即为调动学生对该学科的学习积极性, 随后老师依据学科内容和学生学习积极性整合教学手段, 以此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究其根本, 无非在于教学方法的选择。所以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 老师一定要彻底摒除“一刀切”“满堂灌”的传统教学方法, 采取多样的、科学的、高效的教学方法进行数学教学, 有效调动小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比如, 老师在讲授“分数的加法和减法”这一知识点时, 可尝试采纳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相结合的方法, 一是督导学生提前预习此节内容, 使他们对即将所学有一个大致的认识;二是由老师带领学生回顾“数的加法与减法”“小数的加法与减法”的计算规律和技巧, 师生间共同探索“分数的加法与减法”这一重点知识内容, 这样做不仅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而且小学五年级学生在集体学习的氛围中也能够更好地展现自我, 对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也大有裨益。

三、须致力激发学生数学思维

现如今, 小学五年级数学学科所涉及的数学知识点囊括了简单几何图形的变换与应用、数论、基础代数和组合数学等内容, 相比低年级的数学内容更为复杂多样, 已开始为初中数学奠定基础, 特别是简单几何知识的学习, 则更利于培养小学五年级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数学思维的开发。基于此种情况, 小学五年级数学老师务必要结合教材内容, 致力于学生数学思维的激发, 以此达到提升教学实效的目的。比如, 老师在讲授除法应用题时, 可出这样一道题目:有20 个桃子, 要分给4 只小猴子, 每个猴子分几个?学生按常规思维很快得出20÷4=5 (个) , 若老师此时继续问学生:有10 个桃子, 每个猴子仍旧分4 个, 必须分给5 个猴子, 应该如何分配?这个问题不同于常规问题, 自然会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好奇心, 此时教师加以正确引导, 定然会激发学生不寻常的数学思维。再如, 老师在讲授几何图形时, 可鼓励学生将几何图形与生物实物联系起来, 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简单几何体的数学特征。总的来说, 数学思维对于小学五年级的学生来说至关重要, 广大小学数学老师务必要全力做好此项工作, 达成培养学生数学思维的目的。

四、须借助数学练习巩固所学

练习是数学课堂的重要环节, 也是必备环节, 在练习中嵌入学生所学的知识内容, 不仅能够增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而且还可以让学生在练习习题的过程中巩固所学内容, 可谓是一举两得。但小学五年级数学老师必须明晰, 只有科学合理的习题练习才可达到预期效果, 不科学的练习习题反而影响课堂成效, 因此老师在设计习题时一定要严守梯度性、多样性, 务必要根据班级学生的实际学习水平设计题目, 调整好题目的难度、式样, 达到“做一题、会一类”的目的, 减少无效无度的练习, 全力侦破学生的每一个知识盲点。比如, 老师在讲解行程应用题时, 可采纳“换汤不换药”的方法, 通过变换题目的外在形态反复锻炼学生, 列举一些诸如“甲乙两车从相距750 千米的两地同时开出, 相向而行, 5 小时相遇, 甲车每小时行80 千米, 乙车每小时行多少千米?”“两辆汽车同时从同地开出, 行驶4.5 小时后, 甲车落在乙车的后面13.5 千米, 已知甲车每小时行35 千米, 乙车每小时行多少千米?”“甲乙两辆汽车同时从相距255 千米的两地相对开出, 甲车每小时行52 千米, 乙车每小时行57 千米, 经过几小时后两车还相距37 千米?”的题目, 借助此种数学练习方式, 相信一定能巩固学生对简单行程应用题的认知与理解。

总而言之, 小学五年级数学老师要想真正提升数学课堂的教学实效, 就一定要落实好“四须”, 一步一步引导小学生喜欢数学、热爱数学、提高数学, 从而推动数学教学不断向前发展, 达到最理想的教学效果。

摘要:小学数学作为一门基础性学科, 要求小学生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掌握“多、熟、透”的知识内容, 这就意味着小学数学老师须努力革新自我教学方式, 竭力提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实效。以小学五年级数学为例, 借论述“四须”研讨小学五年级数学课堂教学这一主题, 旨在有效提升小学五年级数学课堂教学实效。

关键词:五年级数学,课堂教学,实效,“四须”

参考文献

[1]杜艳玲.操作欣赏创作: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铺一铺》教学设计[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2013 (02) .

[2]沈明浩.情境, 让数学更精彩:情境创设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运用[J].数学学习与研究, 2014 (06) .

[3]戴正之.五年级综合练习[J].数学大世界:小学五六年级适用, 2014 (03) .

五年级趣味数学教学浅析 篇3

一、趣味教学要求重视“游戏性”

趣味教学,顾名思义就是用有趣的方式进行教学,而目前的众多教学方法当中,游戏教学的趣味特点是不容置疑的。对于数学这门“严肃”的学科,很多学生和老师都过度强调了其“严肃性”,而将数学的贴近生活、神奇和趣味等特点给忽略了。数学的探索性能够给人带来很大的满足感,这就是为什么喜欢数学的人会越来越喜欢数学,是因为他们找到了学习数学的那份感觉。在五年级的数学教学当中,虽然基本上都是基础教学,但是同样可以给孩子们很大的成就感,从而来增加他们的兴趣。特别是通过一些数学游戏,更能够让他们在收获知识的同时,感到非常快乐和轻松。

例如,在教学“找规律”这一章节的时候,我都会和学生玩“寻宝”的游戏。先将孩子们分为几组,然后在黑板上画一个正方形和圆,请学生们猜一猜下一个图形是什么,在学生们猜到三角形后,再画一组这样的图形,猜一猜第七个图形是什么。这样经过几次之后学生才能够找到真正“宝藏”的所在之处,获得最终的胜利。采用这种教学方法的时候,既可以让各个小组同时竞争答题,也可以是每个小组有不一样的题目。

二、趣味教学要求重视“高效率”

趣味教学并不意味着和学生随便“嬉戏打闹”,在“欢声笑语”中完成一节课。趣味课堂最终还是需要靠高效和高质来做保证的,这样才能够给学生更多学习的时间和机会。因此趣味教学必须要重视“高效率”,将趣味课堂的内容设置清晰,每一个活动都必须有清晰的教学目标,既让学生们得到娱乐,又使之能够高效地掌握知识。对于趣味教学,很多人认为就是让学生放松身心,其实不然,它是另一种学习态度和境界,是寓教于乐。

例如,在教学“公顷和平方千米”的时候,如果老师只是从课本的角度去讲课,或是为了通过提几个“世界之最”——世界上最大的岛屿多大或是最小的岛屿有几平方米的话,要么不能够吸引学生,要么对学生的数学学习没有什么实质性的意义。老师不妨从现实的应用的角度出发,让学生去一片空地进行测量,通过量其长、宽,得出具体的面积,这样学生也能够有一个宏观的具体概念。而且通过对不同面积的测量,学生既练习了自己的动手能力,又从这些操作中学习到知识。

三、趣味教学要求重视“情景性”

趣味教学重要的一点即生活情景性,也就是运用生活中熟悉的情景,将教学内容直观化,提升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辅助教师教学。

采用趣味教学法时应该重视“情景性”,这不仅仅是对问题解决方式的一个要求,也是对这个教学方法本身的要求。因为趣味教学法不单单局限于对新知识的引导学习,还要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例如,在教学“分数的基本性质”时,完全可以融合生活化的情景导入法进行教学。利用趣味性的故事情景导入教学内容:中秋节吃月饼是我们民族的传统,李爷爷家有个大月饼,我们看一看李爷爷是怎样为三个孙子分月饼的。爷爷为最大的孙子分1/3,老二分到2/6,而最小的孙子分到3/9,大家说这个分法公平吗?学生们纷纷进入思考,并表达自己的想法,从而深入理解并总结出分数的基本性质。这样的教学既能够考查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反应能力,又在游戏的过程中用紧张激活了学生的记忆能力。降低了数学学习的枯燥感,让学生在面对数学知识时能够保持持久的新鲜感和动力。

趣味教学是在全新的教学理念下和素质教育的背景下受到重视的教学方法,而对小学五年级数学的趣味教学则更要发挥数学的趣味性,让学生们能够在快乐中做到高效、高质地学习。

五年级数学教研组工作计划 篇4

新学期的数学教研工作将以学校教导处提出的“精诚”文化为引领,以促进师生共同发展为宗旨,以“学生学习品质提升年”为抓手,坚持以教学为中心开展教研,进一步贯彻课标修订精神,全面强化数学教学各项常规,有效提高组内数学教师对课程理解力和课程实施力,从而提数学课堂教学质量,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

二、主要任务

1、继续做好“学生学习品质提升年”的推进工作,积极参与学校开展的沙龙活动,主要研究内容:一是如何推进学习力提升,二是如何评价学生的学习力提升,争取多出成果,出好成果。

2、认真组织组内数学教师参加各层次教研活动,以提高教师素养,拓展教师视野,为教师专业化发展创设高的平台。

3、组织全体教师通过各种形式继续学习把握《小学数学课程标准》,特别关注“四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方法,基本活动经验)和“四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组织相应的测试。提前做好相应的准备,也是平时学习的主要内容,并在平时的教研课中加以落实。

4、做好数学学科的质量提升。一是做好期中的抽测准备,二是做好五年级数学应用能力测试的动员。

5、鼓励组内教师积极参加市县好课评比活动,做好研课、磨课。从中让教师体会新课标的理念以及好课评比的关注点:一是贯彻11版课标理念,二是关注学生,三是设计新颖,四是实施有效。

6、鼓励组内教师积极参加全县数学教师综合素养知识竞赛,内容主要是课标知识和解题能力两方面。其中,解题能力要关注《小学生数学报》,在组内开展解题,解读新课标的活动。

7、积极登陆“教学新时空”网站,**,进行实名注册,浏览丰富的资源。另外加入两个群:一是实小数学教师,二是注册ME博客,**,注册后请申请加入**实小数学教师博客群:**

8、加强备课环节,提升课堂的驾驭力,教研课活动做到定时间、地点、内容、主讲人、参与活动人员,保证课后有研讨,研讨有专题。

五年级数学教研组计划 篇5

一、指导思想

根据《青岛高新区教育科研与教师发展中心2018年下半年工作要点》,本学期小学数学教研工作将依据课标,通览教材,依托课题研究,以构建高效课堂为核心,坚持常规教研和和各层面的培训并行,努力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抓课堂教学实效性,探究课堂教学新思路,服务学生,注重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为学生的终身健康发展奠定基础。

二、工作目标

1.本学期,本教研组将组织教师进行教育教学理论的学习,并结合教学中的实际问题有针对性地学习其他学习材料中的相关内容,在寻找策略、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加深对《标准》的理解和把握。

2.加强教研组内教师的互动,充分发挥集体备课的职能作用,扎扎实实开展以教研组为本的互动式教研活动,努力构建学习型组织,积极形成“主动参与、密切合作、乐于探究的”备课组文化和工作特色。加强对课堂教学策略、方法、手段及学习方法的研究,把“学生相互倾听习惯的培养”贯穿于日常的教学中,以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来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3.牢固树立“教学质量即学校生命线”的思想,践行“真人教育”理念,坚持“备课是基础,上课是核心,反思是提升” 的工作思路,努力打造真实高效的课堂,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充分发挥教研组的作用,努力做到教学进度统一,资料使用统一,单元测查统一。

三、工作重点

1.认真学习《数学课程标准》,进一步领会新课标的精神,以基础教育改革的新理念为指导,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2.关注课堂教学,提高随堂课的质量。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以新的理念指导课堂教学,坚持以学生为主体,运用启发式教学和开放式教学,大力提倡研究性学习、发现性学习、体验性学习和实践性学习。提倡教师把日常的每一节课都当作公开课来上,提高随堂课的质量,及时对每节课进行教后分析和反思。

四、具体措施

1.加强理论学习,提高自身素质。

教师教学行为的转变是新课程实施成功的先决条件,而教师的教学行为又是受其头脑中的教育教学理念所支配的,因此,本学期,我组数学教师围绕以下内容开展学习活动:(1)《数学课程标准》;教材;(2)有关“以学定教”的理论文章。(3)数学专业报刊、杂志 具体做法:(1)教研组活动时组织针对学校的集体业务学习材料谈心得体会,并形成书面材料,上传到学校网站。(2)教师个人自学“有效教学”的理论并做好笔记,集体研讨。(3)利用网络信息技术广泛收阅教育教学改革信息,提高自身教育教学业务水平。2.加强常规管理。

加强常规管理的核心主要是要切实提高课堂教学和作业的有效性。具体做法:(1)学期初每位教师要认真制定教学计划;平时要做到:认真备课、上课、布置和批改作业、辅导学生;配合教导处每月对教师业务常规情况进行检查与考核。(2)自觉应用现代教育教学理论指导备课、上课。认真落实“教学五认真”,规范教师的业务行为,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充分发挥数学教研组的作用,组织集体备课,研究如何提高教学有效性,转化为可操作的教学常规,注重活动过程的实效性。(3)组织好间周一次的教研组活动。(4)大胆进行教改实践,积极撰写教改论文。鼓励教师在理论学习、教改实践的基础上,认真撰写有关“以学定教”的论文。

3.开展多样化教研活动,以教研活动促进教师专业成长。(1)采用集中学习、教师自学、网络学习的方法,及时了解最前沿的教改信息,扩展教师知识视野,不断更新教育教学理念,丰富教育教学理论,提升理论水平和教学教研水平。(2)开展课堂教学展示活动,使教学研讨进课堂。(3)开展听课、评课的研讨活动,教师本学期听课不少于16节,通过互相听课、评课,取长补短,不断提升自己的教科研能力。(4)开展网络教研活动,充分利用教师博客、论坛,开展网上教研。4.学生方面。

(1)要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努力提高随堂课质量,课堂教学,教师要以新理念为指导,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教学方案,力求把数学课上得生动、有趣,使学生乐学、爱学。(2)提倡教师利用合适的时间组织学生阅读数学报,发挥数学报的功能。(3)要求学生每周或隔周搜集一个数学故事,(可以是数学家的故事、数学趣味故事等),或者提出生活中的一个数学问题,让学生在班内交流,或周记的形式记录下来。(4)针对学生的个别差异,抓好培优补差工作。

五、各月工作计划安排: 九月份:

1.制定教研组工作计划及教师个人教学教研计划。检查教师备课材料。

2.制定学期教学计划、进度,确定组内单元教材主备人、教师研究课安排等。十月份:

1.加强常规管理,组织学习《教学常规》。督查教师备课、课堂教学常规执行落实情况。

2.组织教师学习《课程标准解读》。观看《课程标准小学数学教材培训》资料。3.开展数学实践活动。十一月份:

1.组织开展数学教学研究课组内观摩、研讨活动。2.进行期中教学质量抽测,做好质量分析工作。十二月份:

1.开展“师徒结对”师傅上示范课、徒弟上汇报课的观摩研讨活动。

2.开展数学特色教研活动。2019年元月份:

五年级数学下册教研组教研计划 篇6

五年级数学教研组计划

一、指导思想

本学期我们五年级数学教研组认真贯彻学校领导给予的工作意见,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顺应教育改革的新趋势,围绕“素质教育”这一重点,坚持“面向全体、全面发展”的教育思想,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坚持实施启发式、渗透开放式教学,引导学生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学习,及积极思考,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启用导学稿来引发学生主动探究学习的意识,使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提高学习能力,发展学习思维。

二、教材概况

本册教材从四个方面编排:

一、数与代数:包括第一单元“分数乘法”、第三单元“分数除法” 第五单元“分数混和运算”。

二、空间与图形:包括第二单元“长方体

(一)”、第四单元“图长方体

(二)”。

三、统计与概率:包括第六单元“百分数”,第七单元“统计”

四、综合应用的内容整合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和统计与概率三个领域内容分散编排。

三、工作思路

根据九村镇中心小学集体备课的要求,每一节课都有主备教师,主备教师要写出电子教案,并在备课组活动的前一天将自己备好的课稿上传到QQ群,供备课组内的所有成员阅读,组内成员认真 阅读主备教师提供的电子课稿,将课稿上的内容“内化”,为备课组会议发言做好准备。研讨过程统一在群上进行,研讨时主备教师根据自己的备课稿,对自己的课进行概括性“说课”,将自己在备课中思考的值得讨论的问题提交给全体教师,以便集体研究,其他教师应对主备教师的教案及时提出问题和主备教师共同研讨,研讨过程应各抒己见,畅所欲言形成智慧。所有教师大胆发言,积极主动参与整个研讨活动,研讨结束后,主备教师负责修改教案,并及时把修改好的教案发至QQ群。在集体备课时,备课组的所有成员都要人人积极参与,踊跃发言,不做任何与集体备课无关的事,不迟到、早退或无故缺席。

四、方法措施:

1、严格执行教学常规。

依据学校对备课的新规定,多种方式相结合,提高备课质量。主要实行电子备课,在备课中重视突出教师如何指导学生学习知识,突破重点和难点的方法,学生学习知识的方法。同时,还实行即时备课和集体备课,随时共同探讨备课中的疑惑,做到备教材、备学生、备方法,为上课做好充分的准备。

2、开展有效的教研活动,促进教师的全面发展。

扎扎实实地开展教研活动,营造浓浓的教研气氛。根据教导处的安排和自己组的实际,每周确定一个教研主题,同时积极参与“博客教研”,利用网络优势,发表自己的见解,学习其他教师的长处,共同探讨,共同发展。

五、工作安排

1、群上研讨时间:每周星期二下午3:30——4:20。

2、备课要求:

集体备课的教案应包括以下几项主要内容:(1)课题(2)教材分析(3)教学目标(4)教学重点(5)教学难点(6)教法和学法(7)主要教学环节及时间分配(8)主要设问或活动(9)板书设计(10)练习设计(11)反馈与小结(12)作业设计(13)教学反思。教案排版格式为:项目标题三号,宋体,黑色,加粗;其余内容为五号,若有其他表格、图片自行调节。

在使用过程中,任课教师课根据本班学情进行大胆改革、不断创新和及时反思,对所修改的内容和教学反思要求用红色字体进行标注,并以电子档的形式上交学校教研组检查。

3、备课内容 第一单元

分数乘法

教学内容:分数乘法

(一).........................................................王瑞 教学内容: 分数乘法

(二).......................................................赵斌 教学内容: 分数乘法

(三)...................................................王东权

第二单元

长方体

(一)教学内容:长方体的认识.............................................................李飞 教学内容:展开与折叠.................................................................邱峰 教学内容:长方体的表面积.........................................................王瑞 教学内容:露在外面的面.............................................................赵斌 第三单元

分数除法

教学内容:倒数.........................................................................王东权 教学内容:分数除法

(一)……………………………………李飞 教学内容:分数除法

(二).........................................................邱峰 教学内容:分数除法

(三).........................................................王瑞 数学与生活

教学内容:粉刷墙壁.....................................................................赵斌 教学内容:折叠.........................................................................王东权 第四单元

长方体

(二)教学内容:体积与容积.................................................................李飞 教学内容:体积单位.....................................................................邱峰 教学内容:长方体的体积.............................................................王瑞 教学内容:体积单位的换算.........................................................赵斌 教学内容:有趣的测量.............................................................王东权 第四单元

分数混合运算

教学内容:分数混合运算

(一).................................................李飞 教学内容:分数混合运算

(二).................................................邱峰

教学内容:分数混合运算

(三)………………………………王瑞 第六单元

百分数

教学内容:百分数的认识.............................................................赵斌 教学内容:合格率.....................................................................王东权 教学内容:蛋白质含量.................................................................李飞 教学内容:这月我当家.................................................................邱峰 数学与购物

教学内容:估计费用.....................................................................王瑞 教学内容:购物策略.....................................................................赵斌 教学内容:包装的学问.............................................................王东权 第七单元

统计

教学内容:扇形统计图…………………………………………李飞 教学内容:奥运会.........................................................................邱峰 教学内容:中位数和众数.............................................................王瑞

九村中心小学

五年级数学教研组教学工作计划 篇7

一、认识1 L与1 mL

1.认识1 L, 感受1 L的实际意义

(1) 让学生描述1 L水有多少。

(2) 教师出示两个盛满500 mL清水的量筒, 并把两个量筒的水都倒入1 dm3的正方体透明塑料盒。

(3) 引导学生仔细观察1 L水, 并描述1 L水有多少。

生1:我看过一大瓶雪碧标注的是1.25 L, 与1L差不多, 比1 L多一点。

生2:1个量筒的水与我爸爸喝的一瓶啤酒差不多, 1 L大约有两瓶啤酒那么多。

生3:1 L的水刚好倒满1 dm3大的盒子里, 说明1 L=1 dm3。

2.认识1 mL, 感受1 mL的实际意义

(1) 在第三个500 mL量筒中出示1 mL蓝色水, 引导学生仔细观察, 并说出感受。

生1: (很吃惊的样子) 这里面有水吗?我怎么看不到?

生2:比起刚才的1 L水太少了, 基本上看不出有水。

(2) 用针筒抽出1 mL蓝水, 引导学生再次仔细观察, 并说出感受。

(3) 学生操作:一学生用针筒从一次性杯中抽出1 mL的水, 并把1 mL的水放在手心, 放入1 cm3正方体小塑料盒中, 并说出感受与想法。

生1:1 mL的水在手心中只有一点点, 与我们的手指头差不多。

生2:1 mL的水刚好能放入1 cm3的小方盒中, 说明1 mL=1 cm3。

3.展示1 mL到1 L的变化过程

(1) 指导学生用1 mL的针筒抽出10个1 mL的水, 注射到杯中, 仔细观察, 再说说感受。

(2) 把10个学生抽出的10mL水都倒入一次性透明杯中, 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杯中的100 mL水有多少?

(3) 再指导学生把盛有100 mL的10杯水一起倒入1 dm3 透明正方体塑料盒中, 说说感受。

4.反思与分析

(1) 在单位认识中, 感受1 L与1 mL的实际意义

通过把两个量筒中1 L的水倒入1 dm3透明塑料盒, 建立1 L的表象, 学生初步感受1 L的多少。再在大量筒中出示1 mL的蓝水, 通过1 L与1 mL的比较, 使学生头脑中初步形成1 mL的表象, 感受1 L比1 mL多得多, 1 mL只有一点点而已。这样既强化1 L的表象, 又初步建立1 mL的表象。然后, 学生通过针筒抽出1 mL的水, 让学生实实在在感受到1 mL的量有多少。最后通过多次抽射1 mL水、把1mL水放入手掌等活动, 让学生在自主探索过程中感受1 mL的实际意义。

(2) 在单位沟通中, 感受1 L与1 mL的实际意义

数学知识之间有着非常紧密的内在联系, 很多新知识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用旧知识去认识和理解。在认识1 L的多少后, 把1 L的水倒入1 dm3的正方体透明塑料盒中, 沟通1 L与1 dm3的联系;同样把1 mL的水注射到1 cm3的小方格中, 沟通1 mL与1 cm3的联系。把学生熟知的生活实际的单位体积1 dm3与1 cm3的知识, 迁移到单位容积1 L与1 mL中, 帮助学生感受1 L与1 mL的实际意义。

(3) 在变化过程中, 感受1 L与1 mL的实际意义

在学生认识1 L与1 mL后, 又用针筒抽出10 mL, 倒出100 mL和1 L水, 并说说生活中的表象物体, 如1 mL大约是一个手指头大小, 10 mL是一瓶双黄连的容量, 100 mL约是半杯一次性杯子的水, 1 L大约两瓶啤酒……学生在单位容积的演绎变化过程中, 动手实践, 自主探索, 通过观察、实验等数学活动, 真切地感受1 L与1 mL的实际意义。

二、倒一倒, 喝一喝

1.倒水活动, 量化1 L与1 mL

(1) 指导学生先倒1 mL水, 再用针筒抽一抽, 来验证1 mL, 并说说操作过程。

生1:我刚才倒了些水, 结果用针筒验证了一下, 少了点, 于是又倒了几滴, 现在刚好是1mL水。

生2:我刚才也倒了些, 也用针筒验证, 结果相反, 多了点, 我把多的又倒回去了, 现在也是1mL水。

生3:我小心翼翼地倒, 结果与1 mL差不多……

(2) 指导学生倒10 mL, 并用针筒验证。

(3) 指导学生倒满100 mL, 并用量筒验证。

(4) 指导4人学生小组在一空一满两个大水缸中互相倒一倒1 L的水。

2.喝水活动, 体验1 L与1 mL

(1) 引导学生喝杯中1 mL矿泉水, 并谈谈感受。

生1:只能喝一点点, 喝的水与一个小手指差不多。

生2:喝的时候不能大口喝, 只能用舌尖碰几下而已。

生3:喝1 mL的水就是喝1 cm3的水……

(2) 引导学生喝杯中10 mL矿泉水, 再谈谈感受。

(3) 引导学生喝杯中100 mL矿泉水, 也谈谈感受。

(4) 引导学生设想喝1 L矿泉水的感受。

生1:那太多了, 我喝不完。

生2:喝一杯两杯水还好, 要喝1 L水, 也就是5杯水, 有点多。

生3:喝完1 L水可能肚子胀得难受……

3.反思与分析

(1) 通过倒水活动, 深化对1 L与1 mL实际意义的感受

数学知识是抽象的, 而小学生的思维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 显然, 数学学科的特点与小学生的思维特点是矛盾的。要解决这个矛盾, 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效率, 就要学生动手操作、实验。

在教学中, 通过倒一倒的活动, 学生按“1 mL, 10 mL, 100 mL, 1 L”的要求并运用所学到的知识倒水。先猜测应多少水, 并用针筒或量筒进行验证;再根据验证的结果不断调整水的多少;最后观察单位容积量的多少……在调整的过程中纠正学生原有的不确切的认知原型, 在观察中建立1 mL, 10 mL, 100 mL, 1000 mL (1 L) 的表象, 体验单位容积量, 深化感受1 L与1 mL的实际意义。

(2) 通过喝水活动, 深化对1 L与1 mL实际意义的感受

心理学研究表明, 在感知过程中, 多种感官协同活动, 可以提高感知效果, 既有助于感知的全面与精确, 也有助于知觉印象的保持, 从而促进思维与记忆。

能在数学课上喝水是令学生开心的事情。有目的地组织学生喝水, 从喝1 mL, 10 mL, 100 mL, 甚至试想喝完1 L水。在喝水的过程中, 学生运用学到的知识, 认识到喝1 mL的水只是舌尖碰几下而已;喝10 mL的水刚好是一口水, 像是喝双黄连一样;喝100 mL的水需要喝好几大口;一次喝200 mL的一杯水刚好能解渴;而一次性喝完1 L的水有相当的难度……学生在活动中充分利用眼、口、手、舌、胃等多种感官, 主动参与课堂教学活动, 真正理解1 mL与1 L的实际意义。

三、结束语

在教学中, 课堂气氛活跃, 学生学习情绪饱满; 教师演示时机恰当, 学生操作到位, 感悟深刻, 回答精彩。这样的教学实践得益于整堂课的设计立足于对学生学习起点的把握, 为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 让每一位学生有充分的时间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 培养学生的量感。真正做到尊重学生的需求, 解决学生学习的困难。

参考文献

[1]刘洪赏.小学数学实验教学的实践与体会[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1 (8) :85.

[2]徐玮.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J].新课程:小学, 2010 (10) :21.

[3]李斌.数学实验教学的基本设计及其应用[J].辽宁教育, 2007 (4) :41-44.

[4]陈承伟, 谢存德.开展数学实验培养探索精神[J].江西教育, 2007 (4) :30.

[5]陈永生.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初探[J].广东教育:教研版, 2009 (5) :30.

[6]金召霞.浅谈数学实验对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性[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 2010 (4) :74-75.

[7]余思丽.小学数学中的概念教学小议[J].新课程:教师, 2008 (8) :66.

[8]葛军.让学生徜徉在自主学习的数学世界[J].小学教学参考, 2011 (11) :41-42.

[9]劳合成.小学数学实验教学策略初探[J].小学教学研究, 2008 (6) :35.

五年级数学教研组教学工作计划 篇8

关键词:小学;五年级数学;应用题;教学策略

目前,在我国大部分学校的小学五年级数学应用题教学中普遍存在着“教师讲不通,学生听不懂”的问题,由于应用题的解题思路为逆向思维,因此,数学教师必须寻求一种新式的教学策略,来改变目前的这种令人担忧的教学状况,所以,我们很有必要对小学五年级数学应用题教学策略进行深入的探讨。

一、分析当前小学五年级数学应用题教学策略中存在的问题

当前小学五年级数学应用题教学中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下面几点:

1.教材方面的问题

自从新的课程改革及新的教学大纲颁布以来,新的小学五年级数学教材内容比较新颖,结构也比较多样,而应用题的内容就分散地分布在各章各节中,教师教授起来就比较困难,不能集中授课,也导致学生不能很好地理解。

2.教师方面的问题

目前,我国小学大部分仍以国立小学为主,而这些学校中的老师大多是通过政府机构编制上岗的教师,从教多年,经验丰富,但是教授课程的方式就显得比较传统,不能很好地适应新课程改革下新的教学大纲所要求的课程目标,使得他们的教学策略不能让学生很好地理解与接受。

3.学生方面的问题

学生普遍存在着这样一种固有的思想观念,认为应用题很难,学不会,有些学生甚至干脆放弃了应用题的学习,这种消极的学习态度非常不利于理解和掌握应用题的重点和难点,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会形成恶性循环。

二、提高小学五年级数学应用题教学策略的对策建议

1.新型教学策略的具体实施措施

(1)制订学生感兴趣的教学策略,在应用题的设计和编写中,注重与现实生活相联系,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发他们自己去思考问题,并引导他们想出解答应用题的具体方法。例如,在“我们学校要粉刷教室,教室长8米,宽7米,高3.5米,扣除门窗、黑板的面积13.8平方米,已知每平方米需要5元涂料费。粉刷一个教室需要多少钱?”这道题中,以我们学校教室为情境,容易被学生所接受。

(2)教师在教授应用题的过程中,要学会找出不同类型应用题中相同或相似的解题思路或方法,因为有些题只是换了一个情景或一种提问方式,例如,在“甲、乙两地相距300千米,一辆客车从甲地到乙地计划行驶7小时。实际每小时比原计划多行驶10千米,实际几小时到达?”这道题和“小红从家回校上课,如果每分钟走50米,12分钟回到学校,如果每分钟多走10米,提前几分钟可以回到学校?”这道题的解题方法是一样的,要让学生明白其中的贯通之处,找到解答此类应用题的窍门。

(3)要鼓励学生发散思维,有些应用题的解题方法和步骤并不只有一种,可能也不是老师所讲的那一种答案就是唯一的正确的答案,例如,在“商店里卖出两筐柑橘,第一筐重26千克,第二筐重29千克,第二筐比第一筐多卖了9元钱,平均每千克柑橘多少元?(用两种方法解)”这道题中,就提示有两种解题方法,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换一种角度想问题,就能找到更容易理解,更简便的方法,也会使学生的印象加深,达到令学生和教师都满意的结果。

2.提高小学五年级数学应用题教学策略的对策建议

(1)教师要灵活运用教材知识,在应用题的教学策略上,要学会创设不同的问题情境,尽可能地引发学生的好奇心,让他们很想去学习应用题,指导他们自己思考问题,想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活学活用,融会贯通。

(2)教师要在讲应用题的解题过程中,掌握这一类型题的核心,并围绕着解题的核心来教给学生方法,引导学生也要抓住问题的核心和要点,这样学生才能快速地掌握这一类型题的解题方法,达到较好的教学目标。

(3)教师要学会设计比较开放和新颖的应用题,通过多种情境的应用题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并能让学生把理论知识与现实生活紧密结合,做到学以致用,同时,采用多种形式的应用题,如一些调查类,或一些实际操作的制作类应用题等,并通过分组、比赛等形式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共同进步。

总体来说,教师在教授应用题的过程中,要以小学五年级数学应用题在小学数学中的重要地位来指导自己制订合适的教学策略,认真分析目前应用题教学的现实情况,与时俱进,逐步改善传统的教学策略,培养学生独自思考问题的能力,并通过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让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能让学生和教师共同进步,让新课程的改革进程加快,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和要求。

参考文献:

[1]王晏宇.小学中年级数学教学方法的创新[J].好家长,2014(39).

五年级数学教研组工作总结 篇9

一、工作态度

本组教师工作态度端正,都有较强的责任心。对待自己的数学教学工作和副班主任工作能够做到尽职尽责。

二、学习状况

1、为进一步加强对数学课堂教学改革的研究,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本组在教研组活动时能坚持组织组员进一步学习新课程理念,有效的教学 方法,并及时反思、并加以实践运用。

2、为进一步提高自身数学素养及数学教育教学水平,我们能积极主动地参加校内外的各种听课和学习,坚持练字、学习笔记摘抄,做竞赛辅导题等。各项检查情况如下表:

3、为进一步提高自身现代化教育技术应用意识和水平,平时,我们除有心学习网络技术外,还能坚持通过网络搜集相关数学教育教学资源(课件、优秀教学设计),做到资源共享,本学期每人在授课时使用课件次数共11次。

三、完成任务情况

1、依据本教研组工作计划,认真、扎实、有效地开展好每次组内研究活动,并认真做好记录。并在学校交流教研活动内容及日志时受到叶主任的表扬。本学期,我们组共进行了14次教研活动。组内活动时,本组教师能轮流做好记录工作;能轮流坚持集体备课,做到一人主讲,其余人补充,课余也能针对问题及时交流。

2、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除了完成好每天的课堂教学任务外,本组教师都能

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内容,布置适当的作业;批改作业采用双分制;批改及时、认真、细致、规范;针对作业中的问题,并能及时分析反思,适时地采取补救措施。

3、组织学生开展好2010各类数学竞赛活动,并积极做好各类数学竞赛的辅

导工作。为此,我组在10月至11月利用趣味培训作业班时间把要参加竞赛的学生集中起来进行培训,使每位同学在原有的基础上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与发展;而培训时所使用的竞赛辅导试卷以及批阅,基本上都是利用回家休息时间来完

成。

4、本学期本年级共出试卷9份,其中包括了七份单元测试卷、2份期末分项测试卷。本组每位教师分别承担了三次。所有的测试卷全部是在电脑上命好题,大家一起审阅后,再交主任审定,然后投入使用的。由此,提高了本组教师的试卷命题能力。

5、本组教师大力支持业校工作,能努力做好业校趣味数学班和基础提高班的招生工作,大家对待自己教学也都很认真,每周能利用教研组活动时间针对教学内容及教学重、难点进行研讨与交流。

四、创新状况和态势

1、组内教师均能在网络上搜集相关新的教育教学资源和独立制作课件并运用

于新课教学中,特别是作为老年教师的赵金财老师,在制作课件水平上不亚于年轻教师,其组内研究课《分数应用题的整理与复习》的教学课件(此课件还比较复杂)由其个人独立制作,在授课中发挥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2、组内研究课均能采取课前集体备课,一人主上,课后及时反思,评议、总

结。从大家的组内研究课中可看出,新的教学理念已有意、无意地浸透在在我们的数学课堂教学之中。

五、团结与凝聚力

组内成员均能发挥自己的优势,互帮互学,团结向上,积极进取,、顺利地完

成了本学期的各项工作。

六、公益活动

积极主动参与组内、年级内、校内各项公益活动,如:为运动会布置会场,打

扫家属区卫生等。

七、身体状况与心态

本学期工作虽然紧张而繁忙,但大家仍能保持心态平和、乐观,并积极做到努

力工作、愉快工作、享受工作。

八、存在问题

1、教师教育科研能力还需要继续加强。

2、对待学习问题严重的学生,虽然家长配合教育不到位,但作为老师还要有

足够的爱心、耐心,多谈心、多鼓励。

九、今后努力方向

1、努力做好小课题研究,力求通过课题研究的过程进一步提高自己的教育科

研究能力。

2、对待学习问题严重的学生,作为老师不但要有足够的爱心和耐心,还要加

强与家长的交流,想办法争取家长的配合,期待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和学习的进步。

十、对学校的建议

1、建议学校能否在每学期将多媒体教室向需要用的年级多开放几次。原因是:

数学上下载的课件,在班级电脑上播放,数字、图片太小,即使放大修改后,后面的学生仍看不清。

2、希望学校能继续做好和电脑相关的校本培训工作,给大家提供好的学习机

会。

组长:赵金财

五年级数学教研工作计划 篇10

二〇一一年二月二十日

城郊中心校数学教研组工作计划

(2010-2011学年下学期)

为进一步加强教研工作,借鉴“永威洋思经验”,围绕“教学是中心、质量是核心、全面发展是根本”的工作思路和要求,以教研活动为载体,以指导教学为主线,以改革课堂教法、优化教学环境为内容,用全新的思维方法和远程教学,有效探索和建立师生互动的教学模式,全面提升教学质量,圆满完成各项教学任务。

一、指导思想

本学期教学教研以学校教学计划为中心,以《教学课程标准》为依据,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认真落实常规教学,活化、优化课堂教学,减轻学生负担,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高教学质量,努力打造一支“勇于创新、求真务实”的高素质师资队伍,为学校的教学工作增添光彩。

二、工作目标

1、教研活动中注重校本培训,让数学教研组成为一支学习型、敬业型、研究型的集体。

2、规范教学常规管理,制定集体备课制度,优化集体备课活动,提高教学实效。

3、狠抓课堂教学,积极开展常态下的教研活动,促使教师随时随地就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研讨,从而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4、加强单元质量检测,及时分析,做好“查漏补缺”工作。

5、在学生中开展形式多样的学习竞赛活动,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数学生活体验,促进学生个性和谐发展。

6、重视课堂教学,做好培优转困工作,以评价提高质量,使学生在成绩、能力等方面有较大的提高。

7、认真开展课题研究,深化数学教学改革。

三、具体措施

(一)落实新课程标准,改革课堂教学,促进师生发展。

1、组织教师学习、领会《新课程标准》,明确基本要求,把握好教学尺度。

五年级数学教研组教学工作计划 篇11

关键词:图形变换;数学教学;教学思路

数学是一门逻辑性较强的学科,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该帮助学生构建正确的数学思路,有效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实现数学教学的目的,同时促使学生更加全面地发展。

一、简述小学数学教学的特征

小学数学的逻辑性较强,因此,教师在实际的数学教学中,不仅要更好地实现教学任务,同时还应该注重学生数学思维的培养,构建科学合理的教学思路,引导学生找到正确的、且适合他们的数学学习方法,从而有效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当前我国小学数学的特征主要有抽象性、严谨性、基础性。首先是抽象性,它是相比于其他学科来说的,它的逻辑性强,不容易理解,而数学的知识又涵盖了点、面、线、数量、长度、时间、空间等多方面的知识。其次是严谨性,在小学所有学科中,只有数学学科的思维非常严谨,具有科学合理的逻辑结构,而只有数学的学习才能有效培养、提升学生的创新思维。最后是基础性,数学跟其他学科一样,是小学生必须要学习的科目,而小学课程学习中,数学所占用的时间也很多,而数学的学习也更利于学生创新思维、发散思维的培养。

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该结合学生的具体学习情况、认知能力,运用合理的教学模式,不仅要给学生传教一些基本的数学知识,还应该启发学生积极思考、自主思考,从而促使学生更加全面地发展。

二、基于图形变换的五年级数学教学方法思路的构建分析

小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往往不强,而当前我国素质教育的目的就是为了有效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因此,教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该积极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从而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同时小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也是非常重要的,因此,教师应该结合学生的认知能力以及数学学科的特征,运用合理的教学方法,给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氛围,并构建科学合理的教学思路,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思考、自主探究,从而更好地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促进学生更加全面地发展。接下来简单分析了基于图形变换的五年级数学教学思路的构建。

首先,在小学五年级数学教学中,教师经常会用图形变换的思想进行教学,更好地引导学生从运动的层面有效探究空间的问题,同时应该结合学生的认知特征,注重学生对空间知识的学习和理解,有效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促使学生更加全面地发展。在三年级数学学习中,学生已经初步认识了图形变换的思想,也学会了如何将图形基于水平位置以及竖直位置上的正确变换,因此,教师在五年级数学基于图形变换的教学中,应该引导学生更加全面、综合地对图形进行有效变换,这个有效变换往往需要通过多次变换才能实现的,而教师应该结合学生的认知能力,积极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促使他们更好地利用图形变换进行数学的学习。在图形变换的教学活动中,教师首先可以给学生提供多一些的实践时间和机会,引导学生自己在方格纸上进行平移、旋转的操作,正确地进行图形变换,通过学生自己动手实践操作,他们可以更好地观察、分析并正确找出图像之间的联系。其次,教师还应该给学生提供一些教学案例,引导学生通过合作学习,并通过实践操作正确完成这些图像变换,促使他们更好地体验图像变换的过程,更好地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最后,教师还应该积极引导学生进行独立思考,独立操作,加深学生对图像变换的理解和体会,更好地提升学生的独立操作能力。这样学生就可以更加深入理解图像变换的思想,并有效掌握正确的解题思路和学习方法,从而在遇到比较复杂的题目时,也可以通过转换将其变成较为简单的问题,从而有效地进行解题。如在这样一道题目中:一块长方形地的长为100米,宽为80米,想要在它的中间挖一个边长为40米的水池,周围种草绿化,问绿化部分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这样的题目先找出原长方形的两条中心轴,再通过图形变换的方法很快就可以解答出来。

其次,在小学五年级图形变换教学中,教师应该特别注重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从而更好地实现图形变换的教学。由于学生的认知水平以及学习能力的差异性,他们在进行图形变换的操作中,往往会有不一样的思路,不一样的思维,因此,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进行讨论、交流,这样学生就可以掌握更多的思想,更多图形变换的方法,这样可以有效拓展学生的数学思维,促使学生更加全面地发展。同时教师还可以运用多元化的方式引导学生构建正确的学习思路,如要求学生将独立思考与合作式学习有效结合,从而有效提升学生的操作效率,而通过合作的学习也可以有效拓展学生的创新思维。

总之,小学生的数学思维还不是很严谨,而在五年级数学学习中,图形变换的教学内容又具综合性的特征,因此,教师在实际的教学中,应该结合学生图形变换的认知水平,运用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构建正确的教学思路,有效培养并提升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促使学生更加全面地发展。

参考文献:

[1]郝芳.从图形变换浅谈小学五年级数学教学方法的思路构建[J].神州:中旬刊,2014(2):167.

[2]张秀菊.关于对小学数学教学思路和方法的研究与探讨[J].商情,2012(36):123.

[3]席娟.高效构建小学数学生本课堂[J].新课程学习:下旬,2014(6):112.

五年级数学教研组教学工作计划 篇12

那么,步子能不能迈得大一些,能否越过表象的实例,将“发现”变成更大范围的“猜想”,最终在相对严格的“验证”下蜕变成数学意义上的“结论”?再放开一点,探索思路和研究策略能不能交给学生自己制订?在长期的思考和准备后,笔者在“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2和5的倍数的特征”一课中做了此类尝试和研究。

【教学背景】

调查发现,小学五年级学生已具备初步的抽象逻辑思维能力,他们在平时的学习与生活中对探究性学习比较熟识,接触过一些小调查、小课题和数学结论的推理片段。虽然他们对合情推理的认识仅仅停留在感性阶段,但具备更深层次探究和更完整推理的主观意愿和客观可能。“2和5的倍数的特征”的教学在“因数和倍数”之后、“3的倍数的特征”之前,是在概念性知识学习后呈现的规律性知识,本身就带有探索与总结的意味。此外还应注意到,随后的“3的倍数的特征”和“2和5的倍数的特征”观察视角不一样,所以这节课应重点关注探究的过程、方法而不是结论,以免形成负迁移。相比数学结论,数学思维和逻辑推理更应是这节课的主角。

【课堂写真】

笔者从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摘取了以下3个片段以供研讨:

片段一:推波助澜,完善推理思路

师:首先我们来研究5的倍数的特征,谁来给我们说5个5的倍数。

(一名学生口述,全班点评后教师板书)

师:只看这5个数,可以研究出所有5的倍数的特征吗?

生:不可以。

师:那怎么办?

生:继续往下写。

师:写多少个比较合适呢?

生:100以内差不多就可以了。

师:那我们就请出百数图来帮忙吧!

1.探索与发现

(1)出示:请在百数表中圈出5的倍数,观察一下,你发现它们有什么特征?

师:你打算怎么找?

生:挨个判断,看这个数能不能被5整除(自己动手圈出5的倍数)。

(2)投影展示一名学生圈完以后的百数图,全班核对。

师:你有什么发现?

(学生在百数图中举例验证,并形成统一的发现:100以内5的倍数个位都是0或者5。)

2.猜测与验证

师:刚才我们通过挨个找,发现100以内5的倍数的特征,那所有的5的倍数又有什么特征呢?

生1:我觉得所有的5的倍数应该都有这个特征。

师:为什么你用应该这个词?

生1:因为100以上的数我还没有找。

师:可以挨个找吗?

生1:不能,那也太多了!(想了一下)应该是不可能,因为数是没有尽头的,我根本不可能全部找出来!

师:哦!所以我们暂时只能说它是一个猜想。下面怎么办?

生:验证猜想。

师:怎么验证?

生:举例验证。

师:有没有要补充的?

生:举100以上的数的例子来验证。

(教师随便写3个100以上、个位是0或者5的数,分别都能被5整数,结果学生发现它们都是5的倍数,也就是符合猜想。)

师:可以下结论了吗?

学生间出现分歧,有的觉得可以下结论了,有的觉得还应该多举些例子,最后讨论达成共识,可以多举些例子,这样更保险一些。

于是,教师要求同桌之间互相随便说符合猜想的数,检验是不是5的倍数。

3.结论与应用

全班得出结论:个位是0或5的数都是5的倍数。

应用:快速判断这些数是不是5的倍数:43 559 3000501 105;请再写出两个1000以上的5的倍数。

这部分教材的编排非常简洁,发现规律后直接呈现结论,但实际推理过程却蕴含很多细节。整个过程,教师并没有给出一个完整的方案,而是让学生遵章执行,一步步地引导质疑,跟循学生的思路,推波助澜,让他们自己找出最严谨的方法来解决问题,自然而连贯。此外,在实际教学中,学生在“验证100以外的5的倍数是否也符合这个规律”上花费的时间最多,真实体验到“猜想必须经过严格的验证才能变为结论”这句话并不是说说而已。

片段二:提纲挈领,总结探究范本

师:刚才我们一共经历了哪些步骤,最后总结出5的倍数的特征?

生1:我们最开始确定先在百数图中找5的倍数比较合适,多了不好,少了也不好。

师:嗯,选一个合适的范围。

生2:然后我们通过在百数图中圈出5的倍数后发现,它们的个位都是0或者5。

师:哦,通过圈出来这种探索方式,我们发现了一定的规律。(板书:探索、发现)

生3:但是这些都只是100以内的数,我们大胆猜想100以外的数也有这样的规律,并举了很多100以上的数来验证,最终发现是这样的。

师:大胆猜想,小心验证,好一个小小科学家!(板书:猜想、验证)科学家们,最后有成果吗?

生:有,我们得出了结论,5的倍数个位都是0或者5!

实践证明,在引导学生完成顺畅、严谨的推理过程后及时地总结、提炼步骤,不仅可以巩固、厘清之前对于推理的感性认识,也为接下来的内化、应用铺平了道路。

片段三:举一反三,巩固践行成果

师:你能自己制定方案,研究一下2的倍数的特征吗?可以和同桌讨论,相互提建议。

生1:我决定也先在百数图中圈出2的倍数,然后寻找它们的规律。

师:嗯,探究与发现。(指板书)

生1:接着根据发现的规律去猜想所有2的倍数的特征,然后在100以上的数里面举例验证这个猜想。也就是猜想和验证,最后再得出我的结论。

师:佩服你思路的严谨!你们觉得他的方案怎么样?

生:很好!

(学生自由发言,最后教师引导大家修正自己的方案,得出相对清晰、严谨的步骤。)

师:那大家就用自己的方案试一试,看能不能得出结论。除此之外,要注意想办法让别人了解你的整个探究过程,不论是说还是写,或者是画图。

(生自由探索,师巡视指导。)

2的倍数和5的倍数两个内容之间衔接非常紧密,可以也应该放手让学生自己应用已有的推理思路和探究步骤。数学思维的培养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因此,这个环节的重点是学生的内在思维,具体的表达形式比较随意。

在最后的汇报中,出现了很多精彩作品:

生1回答:我先圈出了百数表中2的倍数,发现它们的个位都是0、2、4、6、8,然后我猜想是不是所有的2的倍数都有这个特征呢?所以我请同桌随便写了5个100以上的、个位是0、2、4、6、8的数,分别是102、1234、6006、1458,这些数被2整除以后分别是51、617、3003和729,发现确实可以被整除,从而得出结论,个位是0、2、4、6、8的数都是2的倍数。

生2作品:

不管是写还是说,学生都能基本完整地陈述出整个推理过程。

【案例反思】

如何帮助学生顺利地迈过自主探索、独立研究这一大步?笔者认为有以下3个方面:

1.变被动为主动,让学生自己思考

生活中处处有推理。学生不仅在已有的学习中经历过完整的合情推理小调查、小研究,还在很多生活事件中体验过相较课堂更为复杂的推理。总之,他们有足够的感性认识支持他们顺着教师的引导自己完成整个推理。不预制、不打断,保留学生思维的自然和完整,不知不觉中他们会有让你惊讶的表现。

2.及时总结,放手探究

感性认识只能用来应对单个问题,让这种解决问题的思路上升为方法还需要提炼和总结。小学阶段的推理,探索、发现、猜想、验证、结论这些关键词只是用来引导学生,而不是用来限制学生,放手让他们自己探究,他们完全可以用自己喜欢的词语、方式来表达,真正需要关注的,是背后的思路。

3.用板书调动和提示

当学生遇到困难以后怎么办?板书提示是不错的方法,为此,笔者设计了以上板书。

探究,探索和研究。当前,考虑到小学生的特点,一般是自主探索、集体研究,这样的处理有其合理性,但长期以来对探索发现环节的重视给学生传递了一个微妙的信号:发现的规律都可以变成结论,猜想和验证只是个形式。诚然,像“2和5倍数的特征”这样适合完全放手探索的课并不多,但在这样的课里面去重申、强调推理思维的完整和严谨却非常必要。

参考文献

五年级数学上教研计划 篇13

一、指导思想:

以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为中心,以深入推进课程改革为重点,以探索小学数学有效教学为目标。进一步加强课堂教学研究;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加强对学校数学课题的研究和指导工作;创新教研方式,努力提高研究、指导、服务的质量和水平,求真务实,科学实效的推进数学教研工作向更深层次发展。

二、本期教研工作目标及提高质量的措施

1、本学期将教研重点放在“上好一节课”,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提升教学质量上,对本组教师提出“上好每一节课,不上无准备的课”的要求,要求全组教师要做到:研读一篇教材,设计一篇好教案,写好1篇教学随笔或一篇论文。

2、认真开展每月一次的主题教研活动。年青教师一学期上一节有质量的研究课,提倡一人上课,同年级组所有成员都去听,积极参与评课,相互学习,共同提高。

3、利用课余时间加强理论学习,提倡看一本教育类的书籍,在课余时间互相交流,以此来促进个人的成长和教育教学水平的整体提高。

4、平时注意积累资料,撰写论文,积极参加论文评比,努力提高教科研水平。

5、认真参与学校安排的其他教研活动。

三、主要工作

1、加强理论学习,总结小学数学新课程教材实验的经验。 一方面,几年来小学数学在课程改革的探索和实践中涌现出了一批新经验、新成果,我们要十分关注和重视,要认真研究、总结、推广,促进课改工作的深入推进;另一方面,我们也要正视课改实验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要认真反思,积极开展研究,寻求切实有效的对策,解决教师的困惑,切实提高课程实施的水平。

2、 深入课堂,扎实有效地加强教学实践、研究、指导,努力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加大课堂教学研究、指导、服务的力度,通过听课、研讨、观摩、交流等教研活动,探索教学规律,总结推广经验,力争在教学有效性研究方面取得新成果。

(1)第一,关注常态的课堂就是关注最广大学生素养的提高,要由追求课堂教学的观赏性,走向追求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要由关注少数精英教师走向关注最广大的普通教师。第二,研究常态的课堂,就要研究普通教师的日常工作方式、工作流程。如:如何备课、如何开发课程资源、如何设计作业等。研究学生学习方式、学习兴趣、学习习惯等。

(2)本学期,将围绕 “如何有效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开展专题研讨活动。

3、深入开展课题研究,强化过程管理,提高课题研究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继续指导学校的课题,开展扎实有效的研究,强化过程管理,努力提高课题研究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4、进一步加强考试与评价研究,促进我组数学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

(1)加强对数学试题的研究,努力让试卷成为教师学习研究的内容,成为教师理解、吸收课程标准理念的生动教材。考后要深入分析,真诚沟通,及时反馈,既通过考试评教学,也通过考试议试卷,实现考、教、学共赢。

(2)做好每单元检测的准备工作,认真填写试卷分析。

(3)不断总结经验,找出整改措施,对症下药。

5、切实提高常规教研工作质量,全心全意为基层学校服务。认真做好常规调研工作,加强与各校之间的联系。根据教研室工作安排,开展好合适的小型多样的调研、研讨活动。

6、组织丰富多彩的数学比赛活动,激发学生学数学的兴趣。我们将针对学生的兴趣及特长,开展数学竞赛,如:记口算、黑板报数学智力赛等若干项目,营造“勤思考、勤学习”的氛围。

7、加强学科培训和校本教研工作。深入校本教研的指导和研究,搭建平台让教师能进行自我反思——与内心对话;同伴互助——与同行对话;专业引领——与专家对话,请教前辈,与历史对话;请教书本——与理论对话,努力促使以上校本研修形态成为教师的自觉行为。注重对数学以课代训特色校本教研基地监督指导。

上一篇:七年级下生物教案第三周下一篇:综合性学习:遨游汉字王国 教案教学设计-文档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