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松》教材解读(通用8篇)
《青松》教材解读 篇1
落实理念 解读教材 提高效益
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5 读书(北师版)
落实理念解读教材提高效益
——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益的一点思考
一、单元主题:读书
二、《课程标准》对本单元的要求与相关规定
(一)识字与写字
1.继续培养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鼓励学生主动识字,独立识字的。、2、培养预防和纠错错别字的意识,不允许有不会写的字空着。
3.激发学生练习毛笔字的兴趣,督促学生练习。
(二)阅读
1.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继续练习默读,在默读时练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
3.掌握学习词语的方法,特别是要抓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能听写“语文天地”中“日积月累”的第二题加点的词语。
4.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达情意的作用,在理解的基础上延伸做仿写练习。
5.引导学生“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6.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背诵课文中的精彩段落、《观书有感》和四句劝读的名言。
7.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图书资料,乐于与同学交流。
(三)习作
1.三年级学生达到“说什么,写什么”,文从字顺的水平,为以后作文打好基础。
2.观察周围世界,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把自己觉得新奇有趣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写清楚。
3.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
4.学习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词句。根据表达的需要,正确使用冒号、引号等标点符号。
(四)口语交际
1.能用普通话交谈。学会认真倾听,能就不理解的地方向人请教,就不同的意见与人商讨。
2.听人说话能把握主要内容,并能简要转述。
3.能清楚明白地讲述见闻,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讲述故事力求具体生动。
三、单元教材分析
教材在二年级上册、三年级下册、五年级下册共安排了三个以读书为主题的单元,引导学生爱读书,读好书。
本单元编排了四篇课文,其中三篇为主体课文。《小小的书橱》表现出读书为小读者带来乐趣。《山沟里的孩子》赞颂山沟里的孩子刻苦学习、乐观向上的精神。《珍贵的教科书》则表现出艰难的战争岁月里人们为读书付出的努力与牺牲。自读课文《书本里的蚂蚁》通过通话的形式传达文字、文章带给人的快乐。几篇课文从不同的方面培养学生读书的兴趣、志向和习惯。
课文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切合学生的实际和思想感情。诗歌、叙事散文、记叙文、童话等各种文体有利于从多方面体会读书的意义、感受读书的快乐。
“语文天地”中安排了选字组词,抄写词语句子等练习继续帮助学生辨析同音字,积累词语,背诵古诗和名言警句。“畅所欲言”引导学生了解图书的演变历史,设想未来的书。“初显身手”不仅要让学生认识文房四宝,还要让学生开始学写毛笔字,掌握握毛笔字的要点。“笔下生花”要求学生围绕借书、买书、介绍书写过程,写心情。“金钥匙”引导学生掌握在图书馆中查找图书的方法。
四、单元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认字21个,写字24个。继续练习独立识字。
2、能够结合课文内容理解“浩瀚、漫游、沐浴、沉思、幻想、充实、挖掘、埋藏、钥匙、辛勤、启程、环境、顽强、艰苦、振奋人心。激励”等词语的意思。
3、背诵《小小的书橱》、课文中的精彩段落和《观书有感》,积累课文中的好句子。
4、了解图书的演变历史;了解文房四宝;了解图书的分类。开始学写毛笔字。
(二)方法与过程
1、掌握学习词语的方法。
2、继续培养学生概括课文内容的能力。
3、在练习叙事时描写景物,围绕借书、买书、介绍书写过程,写心情。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通过学习课文,感受读书的乐趣,明白今天良好的学习环境来之不易,体会到读书的重要性。
2、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端正学习态度,培养良好的读书习惯。
五、单元教学重难点
重点:
1、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培养良好的读书习惯。
2、通过找关键词概括课文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难点:
1、体会总-分-总的写法。
2、通过品读描写人物的语言、神态、动作的语句,感受张指导员的思想感情。
六、单元教学策略
△文本解读的深度与广度决定了课堂教学的高度和灵活度
(一)当好第一读者
(1)初读全文,扫除字词障碍;
如《小小的书橱》,课文生词比较多,基本上都是书面语,建议分三个层次教学。在认读阶段,认读生词,查字典词典,大概了解这些词语的意思。在深入阅读阶段,理解这些词语在课文中的意思。在最后诵读阶段,复现这些词语,凭借它们理清课文脉络,帮助背诵。
(2)再读课文,理解各段意思;
如《珍贵的教科书》第1自然段交代背景;第2自然段写当时具体的学习情况;第3自然段写渴望书;第4-8自然段写领到书;第9-10自然段写保护书;第11自然段写张指导员的理想;第12自然段写张指导员的牺牲对“我”的影响。
(3)精读课文,把握篇章结构;
如《珍贵的教科书》以教科书为线索,以“珍贵”为核心,展开故事情节:盼书--取书--护书--书激励我△、找准切入点:字、词、句、段、标点„„
定下一个支点——拉出一条线——画了一个圈
《珍贵的教科书》
①理解“珍贵”的意思;
②快速再读课文找出那些地方体现了教科书的珍贵;
③对文中出现的人物,谁让你最感动?
(4)品读课文,咀嚼语言;
如《小小的书橱》,咀嚼“只是”“坐”,品读课文,体会“我”只坐在书橱旁就可以漫游历史的长河,遨游知识的空间,与书中人物交朋友,与学者们学习,从而感悟书的神奇力量,懂得读书的重要性,激发读书的兴趣。
△触摸文本,咀嚼语言,悉心体味,发掘内蕴。
——作为语文老师,一定要有这个耐心,更要有这个能力,要有一双敏锐的眼睛,发现文章字词句段、标点、修辞上的亮点,并且将自己解读到的亮点变成课堂上学生学习的着眼点。
如《小小的书橱》抓着“小”“坐”;《山沟里的孩子》抓着“黑”“变”;《珍贵的教科书》抓着“珍贵”展开教学,悉心体味,发觉内蕴。
《珍贵的教科书》
1947年春天,我们延安小学转移到一个小山村里。在那炮火连天的战争环境中,我们仍然坚持学习。
有时,我们学习的学习条件非常艰苦。没有桌椅,就坐在地上,把小板凳当桌子;没有黑板,就用锅烟灰在墙上刷一块;没有粉笔,就拿黄土块代替。最困难的是一直没有书,我们只能抄一课学一课。我们多么渴望每人都能有一本教科书啊!
四个“没有”写出了当时学习条件“非常艰苦”。三个“就......”写出了“我们”“顽强地艰苦学习”。
这部分的中心句不是“我们学习的学习条件非常艰苦”,而是“在那炮火连天的战争环境中,我们仍然坚持学习”。
“我们多么渴望每人都能有一本教科书啊!”这句话起过渡作用,既承接上文,说明在那样的条件下,教科书是那么珍贵,同时反映“我们”对学习的渴望;也开启下文,讲述关于教科书的故事。
(二)揣摩编者的意图,整合单元内容
编者意图(见教材分析)
单元整合1、《小小的书橱》、“金钥匙”和自检教学内容整合,利用阅读课,让学生亲身实践,到图书室查找自己需要的书。
2、《山沟里的孩子》、语文天地中的“读一读,在课文中找出相对应的句子,写一写”和“日积月累”中的“读一读”教学内容整合。
3、《珍贵的教科书》、“初显身手”和”畅所欲言”教学内容整合。
4、自读《书本里的蚂蚁》与“笔下生花”教学内容整合。
5、完成“选字组成词语”“读一读,写写加点的词语””读一读,背一背”
6、评改习作,互相交流,共同提高。
(三)增强语文本体意识
如 《小小的书橱》
①语文知识点;
认字7个,写字7个。理解“浩瀚、漫游、沐浴、沉思、幻想、充实、挖掘”等词语在课文中的意思,积累词语。背诵诗歌。
②语文能力提升点;
A.体会总-分-总的写法。
B.概括课文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课文描绘了小小的书橱就像“广阔的世界,浩瀚的海洋”,“我”在那里度过了愉快的时光,挖掘到无穷的宝藏,抒发了“我”对小书橱、对书的喜爱之情。
③语文方法习得点;
A.读第4小节,以读过的书为例说明读书要联系自己和生活实际,和书中的人物一起欢乐,一起悲伤,还要做好单元后面的“自检”,分小组进行课外阅读交流,或者班级图书会,从而习得读书的方法。
B.习得概括课文主要内容和思想感情的基本格式:
课文记叙了......过程;描绘了.......情景;抒发了......情感。
④语言发展生长点;
一个“小”字,突出了读书对人的意义。前后两个“坐”彰显了书的神奇力量。
(四)增强语用意识:学语文,用语文;学语言,用语言;
读懂内容——读
《山沟里的孩子》描写了山沟里的孩子们起早贪黑、翻山越岭去上学的情景,就像流动的画面,生动而多彩。
读出情感——悟
山沟里的孩子们为了实现美好的理想而刻苦学习的积极向上的精神。
读明表达——写
通过让学生画画或者造句,让学生能够真正体会到各种色彩表示的意义,并能够在以后的习作中适当运用。
△关于习作指导:
(1)写不具体,缺乏条理和层次——围绕“题目”设问,顺着问题而写。
(2)平淡乏味——“5+3+2”的写作模式,5个自然段,3处语言亮点,至少2种修辞手法;
(3)有中心但不突出——围绕题目中心词写。开头、中间、结尾是否扣题;
(4)旧作翻新 巧妙改换。
七、给同事的教学建议:
1、将语文课上得“干净”些。
“干净”于教学内容的精当;“干净”于教学思路的清晰;“干净”于教学语言的简洁。语文课堂教学要“干净”,内容的取舍要精当。什么地方该讲什么地方可以不讲、什么地方该用繁笔重锤敲打,什么地方该用简笔走马观花,要了然于心,因为一节课绝无解决所有的问题的可能。说到底就是对文本的解读要准确。
2、教师要的是静气
静下心来备每一节课,静下心来查找每一个词语和相关资料,静下心来读懂文中每一个词、句、段及篇的关系,静下心来从作者的位置居高临下理解遣词造句和布局谋篇的匠心,静下心来与每一个学生对话,品味与学生在一起的分分秒秒,品尝其中的乐趣,品味其中的意义,静下心来反思自己的言行,静下心来总结规律,并作正反两方面的积累,静下心来读几本书,静下心来研究学问。
《青松》教材解读 篇2
一、寻根溯源
教材, 是教师教的蓝本, 也是学生学的模版, 还是师生双边互动的中介, 更是学生获取知识、开发智力和发展能力的源泉.数学教材承载着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与方法、解题规律与策略等人类文化的结晶.面对静态的数学文本, 数学教师更需要深入其中, 把握知识间的来龙去脉, 才能帮助学生学好数学.因此, 寻根溯源, 才能更有效地解读数学教材.
每一个数学知识点都不是孤立存在的, 它们都隶属于某个知识体系, 但考虑到教材编排、学生认知规律等诸多因素, 教材切断了知识链条, 将各知识点分散在各个学段里.如在数的认识中包含了“自然数、整数、有理数、无理数、实数、复数”等知识.它们在教材中犹如“散落的珍珠”一般, 分散在小学、初中、高中三个不同的学段, 其间还穿插着许多其他的数学知识.因此, 学生对数的认识是比较零散的, 这就需要教师作为一个“拾贝人”, 寻根溯源, 提供“线索”, 引导学生将“珍珠”串成“项链”.
如图1是人教版课标实验教材《数学》七年级上册第一章第二页的图片, 借助图片寻根溯源, 解读教材:我先讲述原始居民在分配猎物和制造打猎的武器时, 总要先“数一数”“量一量”, 再进行分配, 在“数”和“量”的亿万次实践中, 逐步形成了“数’的概念———如从“结绳记数”中慢慢产生了自然数;在分配食物和度量的过程中, 因为常有分不完和量不尽的情况, 为了继续分和更精确地量, 就产生了分数;随着生产的发展, 又产生了负数, 进而产生了有理数;后来在计算直角边长为1的等腰直角三角形斜边的长时, 又发现了无理数;由于有对负数进行开方的需要, 又引进了虚数.为了区别各类数, 人们把有理数和无理数统称为实数, 把虚数和实数统称为复数, 从而建立了“数系”.此时, 学生感叹:“原来数是这样产生的呀!”接着我又说:“其实, 很多看似简单的事情在当初都经历了长期的发展, 人们花了几百年才得到负数的概念, 又花了很多年才接受它.凡事开头难, 有人开了头, 仿效是很容易的.0的出现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在提出之前, 谁都想不到, 一旦有了它, 人人都会用简单的方法记数.因此, 人们把0比作‘哥伦布鸡蛋’.”
这些对学生来说较为简单的概念, 原来花费了数学家们如此漫长的时间, 当学生了解了这些, 他们就明白了为何无理数比较难理解, 更为关键的是, 学生了解了数学知识的全貌———最初是如何产生的、为什么会产生、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 从而把握了知识脉络, 建立了知识体系, 进而树立起能获得成功的自信.
在数学教材中与此类似的问题还有不少, 寻根溯源的解读教材, 能将数学知识体系或数学思想方法集中串讲, 让学生了解知识发生、发展的过程, 帮助学生全面、完整、深入地认识数学.这不仅仅是《数学课程标准》的要求, 更是整个数学教育的“精髓”所在.
二、求同存异
2001年开始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重点之一就是由过去的“教学大纲”转变到“课程标准”中来, 正因为此, 教材的编制体制也从过去的“一纲一本”过渡到现在的“一标多本”, 教材版本多元丰富, 异彩纷呈.
初中数学新教材版本众多, 而且每一版本在处理同一知识内容时的方式不尽相同, 这给教师带来了很大的“困惑”甚至是“挑战”, 但是我们也可以借助于“多元教材”进行对比分析, 求同存异, 以其中一种为主, 兼顾其他, 帮助自己更全面地解读教材, 更有效地促进教学.从这个意义上讲, “一标多本”可能更是一种“机遇”, 为我们解读教材提供了足够多的教学“素材”.比如在解读“一次函数”这一内容时, 笔者对三种不同版本的教材的编排特色及内容进行了初步的比较, 以期“求同存异”, 有效把握知识的处理, 为顺利开展教学提供参考.
一次函数的主要知识是其概念、图象和性质, 因此, 由上面的比较表格可以明显地看到三种版本教材编排的共同特点是:重点研究了一次函数的概念、图象和性质, 增加了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方程、一元一次不等式、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关系, 强化了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在应用中更加重视体现数形结合、数学建模等数学思想.但是对于同一个知识点“一次函数”, 三个版本教材的编写方式也不是一成不变的, 除去编排章节不同外, 其编排内容甚至也有所不同: (1) 正比例函数是一次函数的特殊情况, 它们的图象和性质是统一的, 浙教版和华师大版在描述常量、变量、函数后, 直接引入一次函数概念、图象和性质, 可以减少内容的重复, 而人教版却作为单独的知识处理, 遵循了由特殊到一般的认知规律; (2) 浙教版、人教版不同于华师大版把一次函数和反比例函数分开编排在不同的章节, 这样有利于降低难度, 避免两种函数的干扰; (3) 人教版、华师大版不同于浙教版, 都增加了函数的图象一节, 对学生由函数关系式画函数图象, 对由函数图象获取信息、分析和研究问题的数量关系提出了更高要求; (4) 华师大版和浙教版都比人教版多增加了实际问题中简单直线型经验公式的应用, 使学生更易于掌握实际问题中的建模思想.
鉴于以上的教材解读, 笔者“备课”时就可以做到“有的放矢”, “求同存异”整合不同版本的教材.当然不只是对比编排特色的不同, 还有呈现方式、例题素材、习题类型的迥异, 最后以某一版本为主编制“教学案”“再次开发教材”, 以便于学生认知, 易于学生学习, 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使“多元的教材”成为优质的“课程资源”.
三、换位思考, 解读教材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在解读教材时, 我们大多尝试从编者视角揣摩教材的编写意图, 从教师的层面上探究教材细枝末节.那么我们有没有想过, 解读教材的终极目标是更有效地“用教材”开展教学, 更有效地“用教材”发展学生.教学的主体是学生, 课堂可以放手让他们自主探究, 教材也应该“用学生的眼光”来解读, 甚至让学生“尝试”解读教材.因此, 笔者认为解读教材需要换位思考, 从不同的角度进行, 才可能真正做到“识庐山全貌”, 欣赏到更“美丽的风景”.
数学教材的解读不像语文、历史等学科那样直观形象, 读懂文字, 体会情感就可以, 对于大多学生来说可算是“高山流水”, 所以学生是不会体会到她独有的“冰冷的美丽”的.这就需要教师“弯下腰来”, 从学生的角度出发, 先确定教材中的内容哪些是该理解的, 哪些是需要掌握的, 哪些是只需了解的.然后引导学生从不同的层面进行解读, 让学生“在游泳中学会游泳”, 在解读中掌握知识, 提高技能.
比如在解读人教版第十九章四边形时, 由于本章知识安排非常有规律, 且图形直观, 相对来说对于学生难度不大, 笔者就尝试放手让学生自己“解读”第1部分“平行四边形”, 然后根据自己对平行四边形的解读学习矩形、菱形、正方形甚至是梯形部分, 学生运用“自己的方式”学习数学, 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对于十九章“四边形”, 教材用了同样的方式和方法编排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正方形.因此笔者用同样的表格帮助学生解读教材, 共分成三步或者说是三个层次, 第Ⅰ层的重点是有关平行四边形的知识部分, 给学生事先准备好表格, 引导学生自己解读定义、性质和判定的文本部分, 会画平行四边形并用字母表示, 这个层次要求较低, 大部分学生能顺利解读, 但对于更深层次的或者是学生漏掉的知识需要教师补充解读.帮助学生理清教材的编排意图, 知道是以平行四边形边、角、对角线三个元素的数量和位置关系为载体, 研究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和判定, 进一步延伸辐射到矩形、菱形、正方形甚至梯形的学习, 教材也是如此安排的, 让学生后继学习“有章可循”.第Ⅱ层是以题型为载体引导学生解读数学知识多包含的方法和思想, 学生一般也是表面现象的叙述和解读, 对于题型学生还能解读, 但是对于方法和思想就很难把握了, 这就需要教师的再次补充解读, 将学生的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解读.进到达此层次, 真正的“数学解读”还没有完成, 最关键的是第Ⅲ层学生利用表格“简记”自己的“收获”, 将教材解读“内化成”自己的认识, 这也是一个“再解读”的过程.
鉴于上面的教材解读, 主体不是“教师”而是“学生”, 学生自己在解读教材中学习教材, 相信学生有了三层的解读, 对于特殊的平行四边形的学习和解读就变得简单而轻松, 只需循此法类比学习就可以了.相信学生有了自己解读教材的习惯, 我们的教学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这就是“换位思考, 解读教材”的魅力所在吧.
解读新教材有感 篇3
一、新教材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精神
新教材在引出知识时,从现实情况出发,将知识点包含在现实事例中,让学生从日常生活中发现数学现象和规律,自然地引出知识点.如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教材并没有急于给出,而是创设与现实生活贴切的情境,求花边的宽度、梯子下滑的距离,以此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引导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学生经历自主学习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知识的应用价值,使学生认识到:数学与实际生活有关,数学是有用的,我要用数学,我要学好数学.学生经历探究的过程中,既学到了知识,又学会了自主学习和思考,较好地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精神,改变了旧教材中教师引导、指出知识点,学生简单接受、掌握的陈旧方法.
二、新教材有利于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精神
学生掌握的知识、思考方式方法、思维水平不同,在学习中,采用合作学习,可增进学生相互交流.一个内容让学生进行分组讨论,进行有选择的商议,思维活跃的学生可以阐述自己的意见,内向的学生在小组中也得到表现的空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自信心.新课程中的做一做、猜一猜、想一想,就是很好的合作学习素材,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与同伴交流得到不同的思路.例如,等腰三角形性质定理的证明,教材紧扣知识点设疑:还有其他证明方法吗?请与同伴交流.线段獳D还具有怎样的性质,由此得到什么结论?学生通过分组讨论,各抒己见,积极把结果展示给全班同学,最后大家一起把结果进行分析比较,得到三种不同的证明方法及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的性质.这样,丰富了学生的思维,拓宽了学生的思路,使学生较好地掌握了系统的数学知识.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形成了乐于探索、勤于动手的好习惯,同时培养了交流合作精神,提高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改变了旧教材中教师分析证明,学生接受,机械训练的学习方法.
三、新教材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讨论式的教学可以很好地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传统的课堂教学强调的是教师的“教”和“教法”,强调的是知识的传授;学生的思维自始至终都在老师的语言或思维的轨道上运行,创新能力当然无从谈起.素质教育注重学法、强调合作学习和研究性学习.我们应使学生通过讨论都处在探索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积极状态中.做到课堂气氛“活而不乱”,改变旧教材中教定理、背法则、套公式等“一言堂”式的灌输教学.例如,定理“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的证明,旧教材中直接分析,给出证明方法,收效欠佳.而新教材要求学生通过分组讨论,探索证明.学生经历探索该定理的证明过程,不仅能系统地反馈前面的知识,而且掌握了多种证明方法,又不拘于课本的形式,逐步提高了创新思维.
四、新教材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新教材的标题别具匠心,避重就轻.某些习题也尽可能用贴近生活的语言,让学生通俗易懂,激发学生探索问题的欲望.如旧教材中“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学生一提到应用,好学的信心、兴趣一下子减弱了好多,而新教材中以“为什么是0.618”为题,让学生感觉到贴近生活,有效地激发了学生探索的欲望,使学习变得轻松、愉快和自然.
总之,新教材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教师应精心准备每一个环节,要有熟练驾驭课堂的能力,要能够运用各种教学辅助手段,与学生融为一体,引导学生探索学习.通过对新课程的学习与实践,使笔者深深地感受到:把教师的“教”融入学生的“学”,能使学生感觉到数学来源于生活而又服务于生活,让学生在轻松、愉快中学到知识.
《山中访友》教材解读 篇4
《山中访友》是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一篇课文。这是一篇构思奇特,富有想象力、充满童心的散文。作者“带着满怀的好心情”,走进山林,探访山中的“朋友”,与“朋友们”互诉心声,营造了一个如诗如画的童话世界,表达了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从内容上看,本文独具匠心。题目《山中访友》给人的感觉似乎是作者要到山中拜访老朋友,但读到第三自然段,我们才发现,原来作者要拜访的是古桥、小溪、鸟儿、露珠等自然界的朋友!在作者灵动的笔尖下,他们是那么的可爱!文中处处体现了作者与大自然的默契,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了那种“知己”的情谊,体验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带来的快乐与幸福。
从语言上看,这篇文章的语言十分优美,作者大量运用了拟人、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使课文充满了新奇和童心童趣。
如:“走出门,就与微风撞了个满怀”,一个 “撞”字——赋予了微风人格,把微风当作了朋友,用词优美,准确生动。
语言的赏析可以让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感受语言的优美。从叙述方式上看,作者根据表达的需要,巧妙变换人称。如第五自然段反复使用的“你好,你好”等第二人称的表达,拉近了学生与文本的举距离,让学生在反复朗读的过程中产生一种亲切感,不知不觉就随着作者进入到画面中。
从写法上看,本文运用的想象极其丰富、新奇,并且大量使用了
各种修辞手法,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让学生品味语言的优美,更应该指导学生如何将句子写的更加生动优美。
如“我闭上眼睛,我真的变成了一株树……”这一段中,作者把自己想象为一株树,使树与“我”融为一体。在教学上我们可以采用朗读想象法,让学生在朗读想象中去体会文中的优美意境,感受大自然的美好,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与写作能力。
通读全文,我们可以发现在作者的眼里,山中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皆为深情的好友,作者把大自然人格化,字里行间透露出的是作者与“朋友”之间心灵与心灵的真情对话,大大激发了学生热爱自然、亲近自然的情感。
《凡卡》教材解读 篇5
长春版六年级上册第五组是以描写童年生活的为主题的一单元。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向我们描述了不同时期、不同人物的童年。学习本组课文,要用心感悟,注意联系学生的实际,从课文的内容引起对往日生活的回忆。
新的课程标准、新的教学模式要求我们发挥主体能动性,对教材进行选择、创造、应用。因此,作为语文教师,我们要认真研读《语文课程标准》,根植于文本,从学生的特点和实际出发,个性化解读语文教材,与文本作深入的对话、交流。
一、关注学生与生活——解读作者与写作背景,联系生活实际
基于生活语文的概念,学生的生活本身和学生的经验是我们语文教育的基础,学生的生活是阅读的背景。由于学生生活经历的不同,生活感受的不同,他们对生活的视角也会不同,导致对教材的反映也往往是多元的。因而教师要基于学生生活实际这一基础,适当选择情感触发点。
《凡卡》是19世纪末俄国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契诃夫所作的一篇优秀的短篇小说,沿袭了契诃夫创造的抒情心理小说风格独特、言简意赅、艺术精湛的特点。作者一生处于沙皇俄国最黑暗的统治时期,他的作品无情地揭露了沙皇俄国黑暗的社会现实。
《凡卡》写于1886年它反映了沙皇尼古拉三世时期,无数破产了的农民被迫流入城市谋生,他们深受剥削之苦,连儿童也不能幸免。契诃夫家的小杂货店内有两个小学徒,就常受他父亲的虐待。他自小了解学徒生活,同情小学徒的不幸命运,大学毕业后的行医生活,使他广泛接触平民和了解他们的生活,这对他的文学创作有良好影响。所以《凡卡》这篇小说写得真实感人,契诃夫截取平凡的日常生活片段,凭借精巧的艺术细节对生活和人物作真实描绘和刻画,从中展示重要的社会内容,把他对丑恶现实的不满和对美好未来的向往,把褒扬和贬抑、欢悦和痛苦之情融化在作品的形象体系之中。这篇外国文学作品,其时代背景、人物身份、故事内容都离学生现实生活较远,使学生在时间、空间上都会产生距离感,对生活在当今十几岁的小学生而言,是无法对作者所生活的时代和他这种深刻的情感有真切体验的,因此在教学中不能将人物形象“标签化”、文章主旨“政治化”。基于这一想法,教师要在教学中确定适合学生的情感目标,引导学生通过品读语言文字,感受人物形象,体会人物内心世界,培养学生“悲悯”的情怀,感受凡卡在苦难中仍追求自由、美好生活的品质。
二、关注学生与自我——解读人物内心世界,触发情感体验
基于学生发展要求解读语文教材,我们要致力于学生的自主发展,尊重学生个性化的情感体验,通过品读、感悟,帮助学生走进人物的内心深处,从而体会课文所表达的情感主旨。
1.从生不如死的学徒生活,体会人物的孤独与痛苦
在莫斯科这个繁华的大都市里,凡卡没有人疼,没有人爱。他就像一只流浪在街头的小狗,过着无依无靠,饱受欺凌的苦日子。通过联系文中描写凡卡学徒生活的语句反复品读,品出老板的残忍,品出凡卡在城里过着猪狗不如的生活,品出凡卡的内心世界,品出凡卡悲惨的命运。如“老板揪着我的头发,把我拖到院子里,拿皮带揍了我一顿”,“她就捞起那条青鱼,用鱼嘴直戳我的脸”,“有一天,老板拿楦头打我的脑袋,我昏倒了,好容易才醒过来。我的生活没有指望了,连狗都不如!”„„让学生们仿佛看到了蜷缩在墙角,瞪着惊恐的眼睛,瑟瑟发抖的小凡卡,对凡卡的生活遭遇感同身受,对他的同情油然而生。
2.从饱含血泪的声声呼唤,体会人物的惊恐与绝望
凡卡每天过着非人的生活。他不知道老板什么时候会打他?为什么打他?会用什么打他?挨了打还不敢哭。挨了打,受了伤后,还要继续做活。凡卡一天比一天惊恐,一天比一天绝望。“亲爱的爷爷,发发慈悲吧,带我离开这儿回家,回到我们村子里去吧!我再也受不住了!„„我给您跪下了,我会永远为您祷告上帝。带我离开这儿吧,要不,我就要死了!„„”联系凡卡的悲惨生活,文中一次又一次声泪俱下的呼唤,会一次又一次撞击着学生的心灵,让学生体会凡卡的惊恐与绝望,让他们以凡卡的身份发出对自由、温暖与快乐的呼喊与期盼。
3.从快乐温馨的乡村生活,体会人物的童稚与希望
在凡卡的心中,充满了对家乡的热爱,充满了对幸福生活的渴望。在他的眼中,家乡的夜晚是那样的美丽,一草一木是那样的亲切;和爷爷一起砍圣诞树、逮野兔,哪怕冻僵了也是那样有趣;哪怕一颗小小的金胡桃,对于他来说也是莫大的快乐与满足;哪怕是他做错了事,被爷爷“结结实实地”打一顿,哪怕是擦皮鞋、放羊,他都愿意!乡村生活虽然艰苦,但有亲人、有伙伴、有温暖、有尊严,凡卡的心里始终坚信爷爷会带自己脱离苦海,过上艰苦却有爱的生活。
三、关注学生与语言——解读文本特征,挖掘教学价值
基于语文学科发展要求,要发挥语文学习本体——语言文字训练不可替代的作用,让学生积累语言,并从中掌握运用语言文字的方法。
1.文体独特,结构复杂,可精准切入
全文由作者的叙述、凡卡的信和他在写信过程中的回忆三部分内容穿插组成。这种文体形式学生接触甚少,只有让学生弄明白三部分内容,才能深入理解、体会情感,领悟表达方法。如果逐段地讲解,平均使用力量,势必会花费大量的时间,使得教学的环节冗长、拖沓。因此可以信的内容为线索对教材进行合理剪裁,重新组合,找准文章的切入点,从一个“苦”字着手,感受凡卡的悲惨遭遇。
2.巧妙插叙,侧面烘托,可对比体味
全文由作者的叙述、凡卡的信和他在写信过程中的回忆三部分内容穿插组成。其中有两处插叙,一处插叙爷爷守夜的情形,另一处是爷爷带凡卡砍圣诞树的情形。这两处插叙都是凡卡自然而然的回忆,但与全文表达的中心结合紧密。将学徒生活与乡村生活进行对比,可更深入地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凡卡悲惨的生活遭遇,走进凡卡的内心世界,体会文中表达的思想感情。
3.选文精简,留有悬念,可品读原文
课文结尾,凡卡“怀着甜蜜的希望睡熟了”,他的命运究竟如何?原著中话锋一转——“可是梦毕竟是要醒的”,继续以相当长的篇幅记录着凡卡在肉体和精神上所遭受的双重折磨。凡卡被送信的邮差撞死在回家的途中,这样的结尾,使人越发感到凡卡命运的悲惨。原著值得让学生去读一读,让他们的情感从中进一步得到感染,并延续到课外。
当对比选文与原文,揭示凡卡最后死在了醉醺醺的马车夫的车轮之下时,已经完全沉浸在课文的意境之中的学生会与课文的作者和课文中的人物产生强烈的共鸣,受到感染的学生就会有许多话想说,这正是练笔的好时机。此时创设自由对话的平台,让学生写下自己想对凡卡说的话,就能激起学生心灵的震颤,唤起学生表达的欲望,使学生在文字中净化情感,升华思想。
基于以上对课文内容的解读,因此把本课的教学目标定为;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了解课文内容,了解凡卡悲惨的生活遭遇,体会文中表达的思想感情。
3.领悟文章将作者叙述、信的内容和回忆插叙结合在一起的表达方法。
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整体把握主要内容,了解凡卡悲惨的学徒生活,体会他极度痛苦的心情。
教学难点:揣摩课文的表达方法,体会作者叙述、信的内容和回忆插叙结合来写的表达效果。
在课程改革日益深入的今天,充分利用本课丰富的人文内涵,引导学生自主地探究性阅读课文,理解内容,体验情感,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高尚的道德情操及健康的审美情趣,能较好地体现现代教育中“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以读促悟,悟中生情”的教学方式,使学生在反复朗读中自主地思考感悟,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采薇教材分析解读 篇6
江南的春天是衣食的春天,桑树涣涣,桃花灿灿,连槐树那样乡气的花,都有田间灶头的新意。野菜也是,绿汪汪的一片,像泻了的春水,叫人不忍践踏。乡下人当此季总是去田埂地头采来,新新鲜鲜地做了端上来。我生在城市,吃到的野菜都已经不野了,是成品,也不懂得认野菜挖野菜。偶尔到乡间,看到有人采撷,也不管喜不喜欢吃,就无端开心得不行,追着人屁股后面问:这是什么,那是什么!
第一次看见薇菜时,紫色的小花乍满眼帘,忙问是什么菜,告诉我是野豌豆。余冠英译《诗经》,将薇菜翻译成“大巢菜”,我就根本就没把这种小菜和历史上大名鼎鼎的“采薇西山”中那种雅物联系起来,也没想到这就是小雅《采薇》里吟的“薇”。想起有人说,我们这代人是四肢不勤,五谷不分,虽然刻薄,却也恰当。
薇菜也叫薇霍,不算是稀奇的东西,历来为贫者所食。伯夷和叔齐在商亡后隐居首阳山,身无一技之长,又死倔着不吃周武王送来的粮食,采薇为食,终于饿死。临死前作了一首歌,曰:“登彼西山兮,采其薇矣。以暴易暴兮,不知其非矣。神农虞夏忽焉没兮,我安适归矣?与嗟徂兮,命之哀矣。”
这是关于采薇最早的记录。伯夷,叔齐是孤竹君的两个儿子。这是两个固执到头脑发僵的人,当年孤竹君想要立叔齐为国君。孤竹君死后,叔齐欲禅让伯夷,伯夷说:“这是父命啊。”于是逃走了。叔齐也不肯继位,也逃脱了。人们只好拥立孤竹君其他的儿子即位。伯夷和叔齐联袂潇洒逃亡以后,生计很成问题,听说西伯姬昌乐于赡养老人,商议好投奔他而去。当时西伯姬昌已死,伯夷和叔齐到了那里,正是西伯昌的儿子武王将东伐殷纣,伯夷和叔齐拉住了武王的马缰阻止,说:“父死不葬,爰及干戈,可谓孝乎?以臣弑君,可谓仁乎?”,武王的随从上前要杀他们,太公吕尚虑其有贤名,为怕大战前夕影响民心,就阻止说:“此义人也。”并搀扶他们离去。武王推翻商纣,天下归顺了周朝。但是,伯夷和叔齐认为这是耻辱,仍坚持操守,不吃周王送来的粮食,隐居在首阳山,采集野菜充饥。某一天有个周人嘲笑他们,你们不是不吃周朝的粮食么,这首阳山也是周天子的领地啊,你们吃了这山上的薇菜,难道不是周朝的粮食么?这两老小子一合计,自觉别人说的有理,惭愧得不行,于是开始绝食计划,连薇菜也不吃了,这么着,挨了几天,成功饿死。
后世的读书人要么多粮食而少气节,要么多气节而少粮食。为了粉饰或者掩饰,他们多对伯夷和叔齐的行为击节而赞,认为这是有操守的人做的事。若是人各有志也就罢了,最可怕是中国人的操守节烈观多出于作秀的需要,前人做出种风潮,后人认为不追不好,也不管是不是真心认同就跟风。伦理观念由此衍生,并越来越稳固。反而是那个周人好,现实而敏锐,一句话问穿了伯夷叔齐。还有姜子牙,行事也妙,他接掌齐国的时候,胶东半岛上也有两个欲效仿伯夷叔齐的隐士,自耕自足,人称贤人。姜子牙就杀了他们。周王问起来,对曰,这样不为国计民生做贡献,只图保全自己虚名的人,留之何用?就因为他有影响力,反而会有民众跟从造成不利于经济发展的风气,不如杀了。
呵呵,这才是姜尚真正的心思和观点,之前对伯夷叔齐与其说尊重,不如说是敷衍。
薇是无分贵贱的食物,就算它是野菜,一样开得动人。采薇之事贵者可行,普通百姓一样可行。说完了贤者采薇,再来谈谈贫者采薇。
《小雅》里的采薇,就是戍防战士所为,为了生计,辛苦坦然地去做,不勉强,也不作秀。歌中唱到:“采薇采薇,薇亦作止。曰归曰归,岁亦莫止。”(大巢菜采了又采,大巢菜冒出芽尖。说回家哪时回家,转眼间就到残年。)此时薇不单是赖以生存的食物,更是节令更替时间的象征,是离乡之路的远近。
当大巢菜紫色的花在眼底开开谢谢,归乡之期也一延再延。
为什么要背井离乡呢?还是如此身不由己?那王命发起的征战啊,只为对抗凶蛮的玁狁。说是保家为国责无旁贷,然而总不免战火哀艳,血流成河。和平怎么总是这么短暂?此际还能喝一口热的野菜汤,比起那些已经魂归阴曹的人,该偷笑了。
细碎的紫色小花,它在傍晚黑暗完全降临的那一瞬,美得很像天空的星光闪烁。
我忽然之间泪凝于睫。心里微微晃荡了一下,好像某种温暖寂灭了。
原来,它早已被我化作家的念想。看到它,我才有余力奋力求生。
“玁狁”二字今作猃狁。玁狁是北方的游牧民族,春秋时称为狄,战国、秦汉时称为匈奴,历来对中原虎视眈眈,滋扰不断。大约在公元前十世纪左右,周懿王在位时,玁狁曾乘周王朝政治**和遭遇大旱灾的机会,侵扰北方边境。民受其苦,诗人作歌:“靡室靡家,玁狁之故。”周王曾出兵征讨。这首诗反映的大约就是这次战争。
征夫之苦无止无休,难以言尽。《采薇》的实质绝非儒生所粉饰的,赞美周王的功绩,而是一首征夫思归诗。
你听他唱:“采薇采薇,薇亦柔止。曰归曰归,心亦忧止。忧心烈烈,载饥载渴。我戍未定,靡使归聘。采薇采薇,薇亦刚止。曰归曰归,岁亦阳止。王事靡盬,不遑启处。忧心孔疚,我行不来!”(谁害我有家难奔,还不是为了玁狁;谁害我坐立不安,还不是为了玁狁。大巢菜采了又采,大巢菜多么鲜嫩。说回家哪时回家,心里头多么忧闷。我心忧闷像火焚,饥难忍渴也难忍。驻防地没有一定,哪有人捎个家信。大巢菜采了又采,大巢菜又粗又老。说回家哪时回家,小阳春十月又到。当王差无穷无尽,哪能有片刻安身。我的心多么痛苦,到如今谁来慰问。)
这样的想念,却哀而不伤,怨而不怒。流光飞逝,出征是岁暮,如今已是夏至十月。征战必定四处转移奔波,饥渴劳碌,身体受伤是小事,关键是命在旦夕却不能通家人同音信。当烽烟遮蔽了音信,你无从得知远方的人是否平安,牵念如藤,缠绕你咽喉不能呼吸。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古今亦同。ZIPPO的最初流行,就是因为它的防风功能可以帮助美国的士兵在战壕里写家书。《采薇》可看作最早的边塞诗。唐代的岑参是写边塞诗的强人,擅于捕捉人心细节,他写道:“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寄语报平安。”生死漂泊的不定,相逢无语的惊喜,欲言又止的犹疑,所有的尖锐都有了,所以一语刺破人心。
战争不值得赞美,然而为家园而战却是可引以自豪的事情。因此下面的两章不再絮言思乡之情,转言当时战斗的激烈和辛苦:“彼尔维何,维常之华。彼路斯何,君子之车。戎车既驾,四牡业业,岂敢定居,一月三捷。驾彼四牡,四牡騤騤。君子所依,小人所腓。四牡翼翼,象弭鱼服。岂不日戒,玁狁孔棘!”(什么花开得繁盛?那都是棠棣的花。什么车高高大大?还不是贵人的车。兵车已经驾起,高昂昂公马四匹。哪儿敢安然住下,一个月三次转移。驾起了公马四匹,四匹马多么神气,贵人们坐在车上,士兵们靠它隐蔽,四匹马多么雄壮。象牙弭鱼皮箭囊。怎么不天天警戒?玁狁实在太猖狂。)
他在征途中,看见棠棣花开得繁盛,美景当前,忧心不减,棠棣的花再开时,未知还有没有命看到。战争的不平不单表现在引起干戈的原因,往往是强者带有私欲的侵略。即使是在战争的一方,不平等也是时时存在的,贵人坐在战车里,遥遥指挥,士兵就要徒步而行,贴身肉搏。战争为我们揭示生命冰冷的真相:人,生而不等,命有贵贱。你必须承认它是真实存在的,尔后再言改变。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行道迟迟,载渴载饥。我心伤悲,莫知我哀!”该庆幸吧,他是余生,修罗劫后的那一撮艳火。惊天彻地的屠杀后,草丛里颤颤巍巍的小兽;该高兴吧,归途遥遥毕竟有尽。可是却应了那句“近乡情更怯” 的话,越是急切,越觉得遥远,越是靠近,越是不敢获知真相。
昔日去时,还是柳色青青的春天,柳丝飘荡似人有眷恋之情。今我来归,这里雪花飘零,淫雨霏霏。春色已褪尽。
——是怎样深长的思念啊,遮湮了漫漫的年华。我怕,这么多年战火肆虐,当我再归时,已见不到你们那温暖如春的笑颜。
当看到谢灵运说,诗三百中最美的诗句是:“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我就知道,李白的推崇没有错,谢灵运的才气是贯古绝今,足以笑傲江湖的。因为诗人写得出,也要有人品得出。
这十六个字对偶匀称,亦景亦情,艺术上的完美在诗经中是少见的。“依依”尽杨柳之貌,简直是精准传神到可意会而不可言传的地步。以依依的杨柳来象征离别时恋恋不舍,又用雨雪交加来形容归来的凄凉。亦景亦情的四句话既言儿女情长又暗喻战争的残酷,写景状物皆生动传神,达到了情景交融的最高境界。
陆游说,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我想他是窥破了文字精义的。有那么一霎那,也许不是文字,而是藏在身体内的感情自在起伏澎湃,像插在地上的柳枝到时节破土而出。于是文字开始招展,情意如雨雪蓦然降临。
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是天意降临于文字,如孩童自会认得母亲,那个人的.脱口而出,却让所有的文人在这十六个字面前哑然无语。
中国人面对时间总是卑微,浮生半日闲还要偷来,未若西人的坦然,时间仿佛手中的牛排可以随意切割。在无涯的时间面前,我们都是软弱的。多年之后,当位极人臣的桓温重回故地,看到自己手植的树已经丈余,尚且忍不住潸然泪下,感慨着:“树犹如此,人何以堪。”千载之下仍惹起无数唏嘘。
一个在战场上辗转求生,回乡路上饥肠碌碌的小小士兵,他看着面目全非的家乡感慨:“我心伤悲,莫知我哀!”真的是杜鹃啼血哀不可闻。
如果我回来,你们已不在,那么,我活着回来,还有什么意义呢?
拓展阅读:诵读《采薇》有感
《诗经》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诗歌总集。对后代诗歌发展有深远的影响,成为中国古典文学现实主义传统的源头。《诗经》展示的社会生活极其广阔,使我们能够真切地了解和感受到当时人们的生活、心情等。
《小雅·采薇》是出自《诗经·小雅·鹿鸣之什》,为先秦时代的华夏族诗歌。全诗六章,每章八句。写的是一位士兵在回家的路上,回想对前线生活的艰苦和对家乡的思念。“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行道迟迟,载渴载饥。我心伤悲,莫知我心。这是在《诗经》之中的《采薇》最后一句。意思就是:昔日我去当兵的时候,就像杨柳在风中轻轻摆动一样,转眼间就过去了,可是,如今我在回家的路上,大雪纷飞,走起来很艰难也很慢,而且路上又饥又渴都难以坚持,我的心里是多么悲痛!可是,又有谁知道我的哀伤呢?
《采薇》把士兵思乡的心情升华,最后以“我心伤悲,莫知我哀”的悲痛情绪表达了士兵的孤苦生活和对家乡的思念。前三段写士兵久戍边疆的变化。以薇菜刚长出芽、发芽、变老为时间顺序,一次一次想要回家却被差事耽误,想要休息却没有时间。心里不断累积焦急、愁闷、痛苦。生怕从此回不去!第四、五段写士兵的军中生活。将帅乘大车架高马去征战,士兵怎敢安居军营不出战?“君子所依,小人所腓”。“一月三捷”。将帅倚车把仗打,士兵靠车把身防。一月要争几回胜?从这两段中,似乎读出士兵对君王将帅的不满:君王将帅只想着打仗扩大自己的地盘,有没有想过百姓士兵的感受,壮年去当兵,家人省吃俭用交赋税,饥寒交迫盼亲人归。士兵呢?冲在战事第一线的是士兵,吃不饱穿不暖的还是士兵。没有稳定富足的生活,没有人身自由自主权也就罢了,连回家都成了奢望。为什么处在水深火热之中的总是百姓士兵,享福享乐的总是君王将帅?第五段以柳代春,以雪代冬,写出戍卒士兵的感伤和故乡的物是人非。“行道迟迟,载渴载饥”生动形象的描写出士兵回归家园时身心疲惫的样子。仰天长呼“我的心里太伤悲,谁能知道我心悲”。
《青松》教材解读 篇7
关键词:初中英语,河北版教材,修订
2011年, 国家教育部公布了修订的《英语课程标准》, 强调英语课程的目的是在发展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过程中, 培养学生的良好的道德品质和社会适应能力, 提升整体国民素质, 促进科技创新和跨文化的人才培养。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初中英语》教材 (七至九年级, 以下简称本教材) 于2002年经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审查通过后, 在河北和其他实验市、区广泛使用, 得到好评, 形成了良好的课程影响。根据修订的《英语课程标准》以及教材实验情况, 本套教材于2010年起启动进一步的修订工作, 截至2013年, 整套教材修订工作已经基本完成。现从该套教材修订依据、修订原则、修订目标、修订内容等方面做些解读。
一、修订依据
(一) 国家英语课程标准
遵循国家《英语课程标准》的理念、目标、内容要求, 以科学发展观为依据, 更加凸显英语课程人文和工具的双重属性, 更全面地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发展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过程中, 培养学生的良好的道德品质和社会适应能力, 提升整体素质, 促进科技创新和跨文化的人才培养。强调培养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在做事情的过程中发展语言能力、思维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二) 教材的实验情况
根据教材的实验情况, 分析在实验中发现的问题, 听取广大教师、学生、家长、社会各界对教材的修订意见和建议, 切实增强教材的适宜性和可操作性, 继续保持教材内容活泼有趣、知识丰富、语言地道等特色。
二、修订指导思想
《英语》七至九年级的修订, 严格依据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规定的课程目标及教学要求, 遵循以下指导思想:
(一) 重视以人为本, 强调素质教育
注重以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发展为宗旨, 引导学生创新, 培养学习合作精神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形成良好的学习策略;引导学生了解中外文化风俗、饮食习惯、禁忌、幽默等, 使学生在理解和尊重外国文化、增强世界意识的同时, 更加热爱祖国的文化;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价值观, 发展健全的人格。
(二) 注重语言教学的科学性和系统性
教材内容由易到难, 循序渐进, 注重多种教学方法结合并用, 注重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跨文化交际意识等内容和目标要求相互结合、相互渗透、相互支持。
(三) 坚持发展性和拓展性原则
倡导探究式、发现式的学习方法, 有利于学生拓展思维, 开阔视野, 注重对学生创新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有利于学生自己进行归纳总结, 举一反三, 有利于学生在语言运用中发现语言规律。
(四) 坚持趣味性和实用性相结合
充分考虑中学生的年龄、心理特征和语言学习规律, 选取适合中学生年龄和心理特征、贴近生活的教学素材, 设计多种形式的有意义的教学活动,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
(五) 注重体现时代特色
时代的发展日新月异, 教材的内容要反映时代的变化。本教材选择具有时代气息的语言材料, 利用现代化信息手段, 呈现中外社会生活。
三、修订目标
(一) 全面贯彻《英语课程标准》的要求, 进一步提高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注重学习过程对学生知识积累、学法形成以及性格培养的影响, 彰显英语教材的人文性与工具性。
(二) 保持教材先进的教学理念、地道活泼的语言特色, 并保持教材浓厚的生活气息, 突出故事性和趣味性。
(三) 提高教材的适宜性, 适当调整教材的容量和难度, 修改后的教材方便教与学, 增强教材的可操作性和实用性。
四、修订内容
教材仍以系列化的交际活动方式展开, 注重多种学习方式和手段的运用, 注重生活情趣和情境化教学, 让学生接触大量的生活英语, 在熟悉的情境中开展学习活动, 使陌生的语言生活化、通俗化。
(一) 适当减少教材的容量:每单元新授课由原来的7个改为6个。
(二) 调整单元内容:调整教材部分单元和内容, 使其与小学英语内容更好地衔接, 并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三) 明确学习目标:在单元首页和目录中, 明确本单元主要教学目标, 以达到便教利学之目的。
(四) 增加板块:增加Let’s Do It, Culture Tip, Dig In, Learning Tip等板块, 补充活动或练习, 以便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英语听说读写技能和用英语做事能力, 拓宽有关文化差异的知识面, 并优化其学习策略。
(五) 充实复习课, 引导学生对单元所学内容进行归纳、总结并及时进行自我评价。
五、教材的编写体例
本套教材仍以主要人物的活动为主线, 以单元话题形式编排, 各单元、各册之间内容相互联系, 相互衔接。教材的内容始终贴近学生的学校生活、家庭生活以及社会活动等情景, 题材广泛, 涉及自然、科学、人文、地理等各个领域;体裁多样, 展现中外不同的文化背景。
本教材的修订继续采用教案式编排, 共分为5册。其中, 七年级分为上下册, 每册8个单元;八年级分上下册, 每册8个单元;九年级全一册, 10个单元。每个单元设置6个新授课和1个单元复习课。每课的内容分为课文和练习两部分, 课文占1页, 在一节课 (45分钟) 内完成。教材中继续使用图片和卡通插图, 尽量多地使用与课文主题有关的真实图像资料, 展示中西方文化, 以文字信息为主, 以图为辅, 另配有教师用书及教学磁带等。
本套教材在词汇、语法、语言知识的修订方面进行了合理的编排, 注意在学习语言时介绍语言规律。从七年级上册开始, 教授国际音标和读音规则, 使学生能按国际音标正确读出单词, 并在每单元复习课中补充了语言练习。语法教学从七年级上册开始系统介绍, 采用归纳法展示语法规则, 并对语法项目进行小结。
六、修订后教材的主要变化
(一) 适当减少、降低教材容量和难度
修订后, 九年级上下册合并为全一册, 全套教材从原有44个单元改为42个单元;新授课时由原来的308个减为252个, 减少了教材容量。
在具体修订中改写或替换了部分课文内容, 降低了教材的难度。对语法、词汇、功能意念的呈现重新进行了梳理和安排, 删除部分超标词汇和超标语法项目。在同一单元话题下, 做到重点词汇、语法和功能项目出现得相对集中, 在全套书的呈现中做到螺旋式上升, 便于教师安排教学计划。
(二) 话题进一步丰富
参照修订的《英语课程标准》的24个话题项目表, 重新调整本套教材的话题。七年级下册将原有第1~4单元的“旅行”浓缩到第1~2单元, 北京之旅改成了围绕丝绸之路的中国之旅, 使得故事发展的节奏加快, 并扩展了对我国传统文化的理解和学习;增加了学校生活、课外生活、英语学习三个单元, 就饮食、音乐、服装、学校课程设置等多方面进行中西方的文化交流, 使话题更为丰富。八年级上第6单元话题改为Go with Transportation!八年级下册将第4~6单元话题整合为The Internet Connects Us, Buying and Selling, Be a Champion!九年级全一册在原教材基础上做了较大整合, 并补充了有关电影、人际交流方面的话题。
教材中进一步增加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素材, 加强对学生的道德培养。如调整教材部分单元和内容, 使其和小学内容衔接得更自然, 并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加强对中学生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教育。
(三) 结构更加科学合理
英语听说读写等活动融入教科书中。以话题为单位、采用教案式编排。新授课每课内容遵循“新授+活动”的形式, 两页对开, 左页为新授课文部分, 右页为选择练习部分 (Let’s Do It) ;结构清晰、层次分明, 循序渐进, 为教与学提供了具体的指导和灵活多样的选择。
新授课文后面Let’s Do It项目中设计了与新授课相结合的活动, 便于学生及时巩固所学内容。活动数量控制在3~5个, 分别从课文理解、听力训练、基础知识、小组对话活动及课堂任务等几个方面着手, 每个单元各有侧重并保持整体平衡。
每个单元中的项目 (Project) 活动中, 学生需要使用英语合作完成项目, 并可将成果向全班展示。通过这种项目式设计, 引导学生用英语自然地交流思想、比较异同、体会意图并得出结论。这些活动不是单纯的练习题, 而是课堂教学环节的有机组成部分, 为教师的教学设计提供了参考, 有利于不同层次、不同学习风格的学生的语言学习。
每单元复习课引导学生对单元所学内容进行横向复习, 并归纳、总结。其听说部分中补充了对语音知识 (读音、重音、语调、连读等) 的学习和归纳;拓展欣赏部分与单元主题紧密结合, 在轻松的氛围中对单元知识作适当拓展。
另外, 设置了知识小板块, 增加教材弹性。根据单元具体内容, 适时增加了Dig In, Culture Tip, Learning Tip, Hands on Activities等板块, 和教材内容自然穿插。其中, Dig In引导学生就课文中关键内容做进一步思考;Culture Tip对课文中的文化背景或文化差异给出必要的说明, 渗透跨文化意识;Learning Tip是对课文中知识点的解释和说明, 便于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Hands on Activities则强调学生在动手完成规定任务的过程中, 实现对语言的理解和掌握。
(四) 更新体裁, 增强时代感
本套教材以故事的发展为主线, 内容贴近学生生活, 提供了和学生生活息息相关的话题。在编写过程中, 语言素材由加拿大方作者执笔, 保证了语言的自然性和地道性, 保证了教材高质量的语言输入。
教材内容紧扣时代脉搏, 生活气息浓厚, 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教材提供了全方位、多角度的话题素材, 为教学提供了丰富的语境支持, 便于学生用语言思考并做事情, 对同一话题可进行多方面、深入地探讨, 以此发展语言能力、思维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能力。
教材呈现方式以对话和故事为主, 结合海报、问卷、报刊电子邮件、网络视频、论坛、博客及微博等多项内容。如:第一册第30课, 詹妮的奶奶过生日, 詹妮用微博的方式写祝贺语;第二册第11课, 詹妮从丝绸之旅回国后, 用论坛的形式介绍中国的饮食文化;第二册第13课王梅和詹妮用网络聊天工具交流学校生活, 第二册第26课Alicia和老师用网络视频电话交流英语学习。这些更现代化的交流手段, 丰富了体裁, 紧扣时代的脉搏, 具有浓烈的生活气息, 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五) 关注学生的整体发展
本套教材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课堂主体地位, 注重引导学生发现、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 有意识地在各种活动中引导学生创新、合作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使其形成良好的学习策略。
1.
明确学习目标, 补充图画等非语言信息, 帮助学生理解单元主题, 将单元页的You Will Learn改为We Will Learn, 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课堂主体地位。在每个单元页为学生提供了生动的图片, 并将本单元的主要功能、语法和句子结构列到单元页, 使学生对本单元的重点一目了然, 便于明确自己的学习任务。
2. 引导合作学习。
在安排每课的活动练习时, 根据不同的学习目标, 有的侧重于合作学习, 有的侧重于个体思考。二者互为补充, 相得益彰, 有利于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培养。
3. 自我评价更加科学。
评价部分由原有的Do You Know?改为Self-Evaluation, 采用发现式的方法呈现, 不再采用对学习目标的陈列, 而是引导学生自己总结并反思学习过程。单元学习之后, 教材不再罗列单元的主要内容, 而是提纲挈领, 要求学生自己归纳和总结本单元所学的主要内容, 同时评估自己的完成情况。
4. 学习策略指导更为细致。
教材有意识地帮助学生形成适合自己的学习策略, 引导学生发现、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策略;有意识地呈现学习英语的多种手段和方法, 鼓励学生动手动脑查找相关学习资料, 丰富学习资源, 收获成功的喜悦;根据课文, 适时对比和总结英语语言的规律, 如:英、美词汇的差异, 合成词的示例, 帮助学生借助联想和归纳来记忆词汇, 鼓励学生通过网络、图书或求助于老师、家长甚至同学来使问题获得解决。
5. 教材进一步丰富了文化内涵。
在英语国家文化基础上适当补充了其他国家文化的介绍, 并增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比重, 渗透了传统文化、爱国主义教育和道德教育素材。通过引导学生了解中外文化风俗、饮食习惯、禁忌、幽默等, 使学生开拓视野, 理解和尊重外国文化、增强世界意识, 培养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 同时更加热爱祖国的文化, 树立良好的价值观, 发展健全的人格, 有利于学生的语言发展和综合素质培养。
后记
作为全国优秀英语教材之一, 本套教材伴随着国家英语课程的发展和研究, 历经十多年的成长。同时锻造了一支优秀的编写团队, 其中既有中外英语语言和教学界博士生导师、教授, 也有长期从事一线教学研究的优秀教师和教研人员。编写团队一直坚持研究课程改革和发展, 对教材的使用情况做跟踪调查, 通过教师座谈、学生访谈、专家研讨、问卷调查、网络互动等手段收集教材的使用反馈意见, 对英语教育的发展与中学教学实践有着深刻理解和准确把握, 保证了教材最大程度地契合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和要求。
如何正确解读教材 篇8
关键词:教材;课程标准;解读
中图分类号:G658.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4-245-01
教材是承载知识的载体,是有效教学的基础。它为教师备课、上课等提供了基本材料,既是教师实施教学的基本线索和重要依据,也是学生在校获得系统知识、进行学习的主要材料。在各种教学方法“百花齐放”的今天,对教材合理地分析和解读成了每位教师新理念教学的基本功,这就要求教师要读懂教材,整体把握教材,仔细研究教材的一字一句,努力理解教材的编写意图和教学内容的教育价值。
一、理清教材特点,领会编写意图
现行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数学》,是以《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和所规定的教学内容为依据,最大程度体现了编者对课标的深刻理解。只有教师的认识与编者的意图一致时,才能深刻领会教材的编写意图,才能多角度分析教材,挖掘教材的隐性内容,从而使教材变为学材,使教师教有新意,学生学有新意。首先要对比课程标准的新旧变化,理解新课标的实质内容,从而进一步正确理解教材的编写意图。以我区使用的北师大版教材为例,教材按照新课标进行了第四版修订,通过修订,教材更加注重基本活动经验的积累和基本数学思想的分段逐步培养,注重体现“从头到尾”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完整性,注重在理解的基础上实现对重要数学概念的掌握和基本运算技能的形成,注重学习兴趣和学习习惯的培养,从而整体实现学习目标。其次要借助教学用书,了解教材编写特点及编写结构。以我区一、二年级所使用的数学教材为北师大第四版教材为例,在细读北师大第四版小学数学教师用书后会知道书中详细的说明了整套教材的呈现形式和栏目说明、特色说明、内容框架。在备课时就可以根据教书用书的2页1课时,3页2课时的课时结构特点合理安排教学计划。
二、认真通读教材,准确把握内容
“给学生一杯水,教师要有一桶水”,教师只有不断丰富自己、不断研究探索才能适应时代的需要。教材在不断变化,教师不能只凭经验教学,每名教师每学期都通读各年级的数学书,不能像课本目录那样只记情景课题,要详细记录每个年级的学习内容,并深刻记忆每一单元的数学课题。如《摸球游戏》,二、三年级都有,但各年级教学目标不同。二年级摸球游戏记录成《认识可能性》,三年级记录成《可能性的大小》,这样从课题可以清楚知道教学目标。在备课中,要进行分领域整理,清楚知道各个领域在各年级的目标和要求。如:统计与概率领域二年级学生认识到生活中存在可能性,会看简单的象形统计图并根据图发现简单问题,提出简单问题并解答。三年级知道可能性有大小,能用一些常用语言描述可能性大小。会画条形统计图,并做出简单预测等。
教师经过这个整理过程,既了解了各年级教学内容,也理清各年级之间数学知识的衔接,能够更加有效的把握教材,确立正确的教学目标及教学重难点,灵活有效的使用好教材。通过整理,我们知道北师大版的数学教材通过智慧老人,淘气、笑笑、机灵狗进行不同类型的学习提示,智慧老人是提示或总结性语言,渗透着数学的思想方法;笑笑、淘气是对事物的不同理解或不同看法,也就是解题的不同思路;机灵狗提示从不同角度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我们还发现了数的学习规律。小学学习了自然数、小数、分数,每一种数的出现都是从出现的必要性引出,接着学习数的读写、大小比较、各种运算及简便运算。这种规律还很多,我们在教学中把这种发现告诉学生,能够帮助他们更好的理解教材,逐步掌握学习数学的方法。
三、仔细研读教材,正确理解内涵
要真正读懂教材,通过课前读和课后读,进一步对教材进行仔细研究。课前读要做到“三读”,即进行单元读,通读整个单元,了解知识的框架结构,找出内在规律;进行课时读,在课改理念指导下分课时研读教材。分课时研读,要读懂问题情境和教材的旁注,读懂教材内容的结构和呈现方式,读懂每一道习题。课后读就是要在教学后及时再读,填补空白,及时总结反思。以四年级《小数点搬家》一课为例,在第一次的教学中,通过创设“山羊快餐店”的有趣情景,让学生充分经历了小数点移动带来数的大小变化的活动,并且总结出变化规律,但课后作业发现有些学生对小数点的移动规律掌握并不是十分准确,用算式表示,进行及时反思并补充相应习题,进一步深挖教材,在第二次及以后的教学中加以补充,使学生更好的掌握了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这个数缩小到原来的十分之一的这个结论。
作为一名教师,只有吃透教材,很好地领会教材的内涵,理解教材的编写意图,对教材有了深入的理解,才能在课堂上收放自如,自由驾驭;只有从不同角度去分析理解教材,才能挖掘教材资源的深层价值,才能最大限度发挥教材的功能,用好用活教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使自己的教学预设更具针对性和科学性。
【《青松》教材解读】推荐阅读:
青松的诗句09-13
《青松》的教学设计08-28
青松魂-赞美作文600字05-25
绝壁青松的成功作文1200字07-16
李青松到安定乡外仓村调研文档06-09
解读教材09-06
教材解读策略08-21
六年级教材解读07-08
五年级上册教材解读10-23
中学物理新教材解读0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