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景园林中的设计思维

2024-10-22

风景园林中的设计思维(共10篇)

风景园林中的设计思维 篇1

1植物造景在风景园林设计中的作用

植物造景可以调节日照辐射和人流集中造成的空气质量下降,吸收二氧化碳,保证环境良好,还可以作为分割空间,组合成各种各式的图案,装饰和点缀风景园林景观。种植植物还有利于缓解水土流失等[1]。基于此,风景园林中种植植物既可以改善环境,还可以结合周围山石、建筑、道路小径等,增加景观的丰富度,使整个环境生机勃勃。植物造景以植物为载体,通过艺术手法使其成为植物景观,并与周围环境相结合,充分考虑人的物质需求和心理需求,对城市建设起着非常积极的影响[2]。

2植物造景的一般方法

2.1时空变化

不同植物因其生长区域不同,生长习性也不同,会在园林景观中有不同的表现,且随时间变化而变化。植物造景时应充分考虑到植物的自然生长规律及其因时空变化产生的变化,利用其特点营造出动静结合的植物景观,充分展现植物自身的自然美。

2.2空间划分

植物造景需要在不同的区域内营造出不同的空间效果。根据园林设计功能分区和地形地貌,合理选用植物进行布局,分割空间,运用借景、障景、框景等手法,形成开放和半开放空间,做到收放自如。

2.3植物单独成景与植物之间组合成景

独立成景即孤植树,单独的树木在视野宽阔处种植,一般是空间的焦点,作为该部分的主景;组合成景有对植、列植、丛植、群植。对植陪衬和烘托主景;列植是将植物按照一定的距离成行地栽种,体现植物的线条美,行道树、林带或水边经常会以列植形式出现;丛植是指2~10余株的树木组合,同种植物可以,不同种植物也可以,主要观赏其组合美和整体美。2~3株一丛一般选同种或相似的树种,3株一丛按不等边三角形种植冠幅最大和最小的距离近,中等冠幅的离2树均远,4株一丛的树种最好不要超过2种,不等边四边形或不等边三角形种植,种植方位可类推。群植,植物的数量比丛植多,表现出整体的美。树群应布置在有足够距离的开敞场地上,不同高度树木组成的林冠线,决定着游人的视线,影响游人的空间感受;绿篱种植修剪可以分割空间、引导视线,形成特殊的图案,增强园林设计的图案美;草坪种植既可以隔绝尘土,衬托其他景物,遮盖地皮,增加绿地率,又可以防止水土流失,减少地面的热辐射,改善环境;花池利用同种或不同品种花朵的不同颜色、形状和质地组成各种各样的图案,有极好的装饰性。

2.4与其它景观的结合(1)建筑方面,建筑无法转移和变动,应针对建筑的风格功能类型等选择植物的种类、高度等,使植物和建筑和谐统一。(2)山石方面,注意植物与山石的相互映衬关系,不能遮挡过多。(3)水体方面,分为岸边的植物和水面的水生植物。岸边,倒映在水中,光影结合,极具观赏性,植物一般选择耐水湿植物中姿态优美,如柳树、水杉等丰富水体景观。做水面的水生植物造景时,注意水生植物占水面的比例要适当。设计时,注意限定水生植物生长范围的种植池。

2.5利用几何平面造景

风景园林设计中,可运用几何学平面设计加强景观的视觉冲击性,充分发挥想象力,将不同的乔木、灌木以及地被花草进行组合,使之产生不同的视觉震撼效果。

3存在于现代社会植物造景的问题

3.1植物搭配不合理

植物搭配不合理主要体现在品种的单一;过分追求稀有树种;不能与周围环境相协调,没有考虑植物造景随季节变换的特点等[3]。

3.2忽略生态保护

许多人盲目追求稀有树种,忽略生态保护的原则,没有考虑其对该地生态环境是否有影响,盲目追求西方的设计风格,引进稀有物种,但是稀有树种没有引种驯化,成活率低,且破坏了原有的生态环境,影响风景园林中植物造景的作用与效果,甚至可能造成生态入侵。另有一些人追求单一树种林的统一和气魄,不考虑景观生态学原理,会发生病虫害。

3.3缺乏文化内涵和特色

风景园林中的植物造景应与当地的文化特色相符合,表现其文化内涵,宣扬其传统文化。但当下西方的园林特色一味地被模仿,且生搬硬套,不懂创新。植物造景若缺乏自身文化内涵,没了该城市的文化特色,就会造成植物造景与整体设计及城市文化冲突。

4面对现代的发展植物造景应注意的问题

(1)植物造景需要设计者有较强的生态学、植物学、美学等文化素养,注重搭配的合理性和科学性,同时对施工人员的职业素质和能力做出了要求。(2)乡土树种应该被更多地运用,名木古树更应该被保护。(3)风景园林设计植物造景规划时,首先应注意其功能要求,并与周围的自然环境和人工环境相协调。(4)群植最好不要是单一树种,即使是同一树种也要是不同品种。(5)设计群体景观时,强调植物造景的均衡、配合作用,搭配中注意植物颜色、种类的和谐性。

参考文献

1王璐.植物造景在风景园林设计中的应用[J].现代园艺,2016(54)

2张晓明.浅析风景园林设计中的植物造景法[J].科技致富向导,2014(25)

风景园林中的设计思维 篇2

现今我国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的作品比较模式化, 设计理念较为空洞, 使得很多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的方案失去了传统的特色效果, 重视量产化以及肤浅的花哨设计, 或者在设计时盲目的跟风名品园林, 只重视形式上的园林美, 却忽略了风景园林的功能作用, 这样的设计必然会缺乏人性的需求与关怀, 使得风景园林不具备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满足不了人们的基本需求, 就更谈不上风景园林的创新规划设计。

2 风景园林的分类

风景园林是一种艺术, 是人们通过风景园林的规划设计, 从而代表自己追求与情感的表现艺术, 这种表现艺术建立在人们对风景园林以及自然的认知上。通常风景园林的作品风格表现了设计师的艺术追求。风景园林若是从传统角度出发来划分, 主要为表现主义的风景园林以及浪漫主义的风景园林, 而若是按照风景园林的历史风格来划分的话, 不同的风景园林风格会表现出不同的设计艺术。比如, 西方古典类型的风景园林, 规划设计时以结构主义为主要风格, 辅助表现主义以及浪漫主义, 西方古典园林大多都不写实;现代主义的风景园林大多都是以结构主义为主要风格, 辅助写实主义, 较少应用表现主义与浪漫主义;我国传统江南园林, 主要应用功能写实主义与浪漫主义, 辅助兼顾为表现主义与结构主义。

3 我国风景园林传统规划设计中创新因素的借鉴

中国的传统文化比较倾向于浪漫主义的艺术表达思维, 风景园林也作为传统文化的代表, 中国上千年的历史, 有着自己独特的浪漫主义营造方法与创作语言, 并且这些传统风景园林的的设计理念与规划思想有着很多现代园林建设可以借鉴的创新元素, 以下进行分析:

3.1 传统风景园林的诗意与自然

中国人对居住环境的理想追求就是诗意与自然, 传统的古诗词中就由很多关于山水园林诗的出现, 还有很多山水画, 表现出了自然的美, 还表现出了人们追求自然, 追求美的思想追求。这些诗意自然表达出了人们对自然和谐统一的追求。而诗意自然也影响着我国风景园林的艺术设计与创作, 历史传统的风景原理理念强调自然乐趣, 反对人们对自然的各种雕凿与破坏, 而这种尊重自然, 追求自然美的理念是当今城市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中最珍贵的思想, 也是创新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的重要思想。

3.2 传统风景园林的民族文化

我国传统历史文化包括艺术、文学与哲学, 每一种文化都具有比较鲜明的自然特性。中国是对自然追求最高, 理解自然最透彻的一个民族, 在历史的发展长河中, 中国古代人们在与自然相处的过程中, 逐渐的形成了自己特殊的自然山水观念, 人们将自然界的山水万物赋予了灵魂。人类祖先、神明与山水的意志与情感都联系在了一起, 自然不仅是为人们游山玩水提供了空间, 还成为人们对自然情感抒发的对象, 而传统风景园林的空间构架也在一定程度上奠定了风景园林的整体氛围基调。这些都是现在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中不可或缺的理念。

3.3 传统风景园林的自然元素与生命材料

风景园林中应用的材料大多都是有生命的, 只有有生命的元素才可以与自然元素配合共鸣, 给人以人心自然的感受。在风景园林中, 应用四季植物可以表现生命的周期与季节的变化, 而添加花、草、虫、鸟、鱼等, 表现了生命与天真, 而水元素则表现了生命涌动的生生不息之感。山峰与石头则代表了大自然的组合机理, 这些生命元素组成了整个园林的灵魂, 园林内的花园可以与建筑相协调, 利用山、水不仅满足了园林设计的美学要求, 也满足了自然生态的要求, 是风景园林中必不可少的自然元素, 这些生命元素联系着园林与自然, 也联系着自然与人类。

4 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中的几创新思维的建议

4.1 可以使大众参与园林规划的设计, 提供创新意见

目前风景园林的规划设计, 主要是为了给人们提供一个休闲放松的场合, 人们是风景园林的直接使用者, 因此风景园林设计的好坏会直接影响到人们的生活质量。现今风景园林的受益者、设计者与决策者之间存在空隙, 而风景园林的规划设计想要创新思维, 就需要汲取群众的意见与期许, 以人们的生活需求为基础, 从而进行合理的规划与设计。群众力量是强大的, 将群众参与到风景园林的规划设计中, 可以迸发出较多创新的建议与思维, 通过设计者、受益者以及决策者之间的互相平衡与制约, 能够最大化的克服风景园林设计的局限性, 还可以提高人们对风景园林的理解, 全民参与在某种程度上还能够起到监督作用, 避免风景园林设计的不合理事情发生, 从而促进我国风景园林创新规划设计的发展。

4.2 将传统园林的艺术元素与现代元素相结合

我国传统的风景园林经历了漫长的发展与完善, 现在已经被人们与社会广泛认可。目前风景园林的发展方向主要趋向于现代化风景园林, 这是基于时代背景产生的。现今我们的生活与传统生活有着很大的区别, 但是在风景园林的艺术追求与情感表达上, 我们应该延续传统自然的理念。在创新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的过程中, 单独只考虑到现代设计方法或者是传统设计方法都比较片面。我们在设计的过程中, 应该借鉴传统风景园林中有价值的理念, 使之灵活的融入到现代化的风景园林中, 不仅可以为现代风景园林添加独特的传统艺术色彩, 还可以弘扬我国传统的历史文化。在规划设计时, 我们要总结传统风景园林可借鉴的艺术元素, 并在此基础上形成创新的思维, 创新现代风景园林的规划设计, 促进我国风景园林的发展。

4.3 灵活应用空间, 使园林规划满足生态环境要求

我国传统风景园林的主体就是空间布置与空间的序列组织好空间的序列, 可以提高园林景观的整体效果。我国传统的风景园林中有着比较鲜明的空间特点, 在空间布置时, 综合应用框景、对镜以及借景等规划设计方法, 从而创作出迂回曲折充满诗意与惊喜的空间序列, 通过在风景园林的重要位置, 精心的设计最佳视点, 从而将视线组织到某一点, 提高风景园林景观的动静之美。因此现代风景园林要合理的应用空间, 从而提升风景园林内的绿化面积, 保护生态环境, 风景园林规划的时候要与城市实际状况以及生态要求相结合, 从而改善城市的综合生态环境。

4.4 应用风景园林规划中的功能作用创新思维

中国传统风景园林的一个特点就是既要满足人们情感丰富的表达, 又要满足人们对风景园林的各项功能需求。我国的私家园林具有较为深刻的情感策划与意境的系统表达, 一个小江南园林, 某个布局环境, 某个时候, 甚至能够给人们以怎样的联想与心境都经过了精密细心的计划, 使得江南园林不仅能满足功能的需求, 还满足人们的精神所需。在现代风景园林的规划设计中, 我们要加入创新思维, 也就是要满足人们的工作、生活需求的功能基础上进行规划设计。

5 结束语

总之, 现今创新中国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是一个系统而全面的工作, 我们不仅要借鉴世界上优秀的风景园林风格, 利用他们的艺术思维, 还要与中国的传统文化相结合, 只有把握好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的创新思维, 才能够促进风景园林的发展, 使中国风景园林艺术发扬光大, 传承下去。

摘要:城市建设规划的一个重要组成就是风景园林, 风景园林是一个比较系统且全面的工作, 而如何做好风景园林的创新规划设计是现今园林设计的重要内容, 我们要借鉴优秀园林设计的艺术经验, 将园林设计规划与传统文化结合在一起, 从而创新思维, 达到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的特色效果。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的创新思维应该从心理学、美学以及行为学的角度出发。

关键词: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创新思维

参考文献

[1]张锋.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中的创新思维[J].科技致富向导, 2013, 01 (5) :13~18.

[2]王艳, 潘曲波.浅论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中的创新思维[J].经济技术协作信息, 2015, 03 (7) :23~27.

[3]徐朱峰, 孙益丹.关于中国风景园林标准分析及其现状探讨[J].现代园艺, 2013, 04 (12) :21~25.

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中的创新思维 篇3

【关键词】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传统;创新

0.引言

当今,模式化、量产化的我国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作品,空洞的规划设计理念,在作品中得到反映,也就导致理念与方案失去了必要的连贯性;地方传统特色的缺乏,形式的肤浅花哨;盲目加深名品精品意识,形式上的美得以体现却忽略功能的重要性,也就失去对人性的关怀,可持续发展也难以再实现,群众的基本需求得不到满足,更谈不上规划设计的创新。

1.风景园林艺术归类

风景园林艺术来源已久,是人类用以对其自身情感以及追求的一种表现艺术,只不过这种艺术是建立在对于自然的认识为基础上的一种特殊表现。对于园林作品的风格,大致上可以按传统的方式进行划分,即将其分为“浪漫主义”与“表现主义”这两种相互之间对立的表现手法。当然,这些知识笔者以一般的思维方式进行的粗略的划分,而对于历史上的一些相关园林风格具体的划分则可以按表1 的分类来进行。当然,不论哪种风格的园林设计中总会存在一些较为特殊的案例,在此就不一一详谈了。

2.当前阻碍我国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创新的因素

2.1缺乏对地域性与地方文化的尊重

国际化设计风格与工业化设计语言脱离了与地域自然和文化的联系,使现代风景园林景观缺乏地域的变化。从深圳到长春,再从昆明到石家庄,千篇一律的风景园林景观不能不说是现代主义景观实践最大的硬伤。

2.2过分强调景观设计的科学性与理性主义的设计感

目前,很多的园林景观在设计时仅仅一味的考虑对于视觉上的冲击,追求给观赏者更多的新鲜感,在设计中更多的追求视觉效果而不是韵味。这样的园林景观或许在前期能够吸引人们的目光,但是其并不具有持久性,在人们的新鲜感过去以后很快便会被人们遗忘。因而我们在对园林景观进行设计时首先要考虑的并不是视觉的冲突,而是作品中所要表达的内涵,也就是对于人们内心情感的表达,只有有了内涵,有了情感表达的作品才能更加长久。此外,园林艺术由于其特殊性,在设计过程总还要充分考虑季节给景观带来的影响。

2.3理论与设计语言都相对独立于建筑设计的理论与设计语言

正是由于在理论以及设计上的相互独立导致了目前这种景观与建筑设计之间的相互分割,目前,社会上普遍是以建筑师为主导,景观设计师只能作为建筑师的配角,这一情况使得本应当作为一个整体的部分分为了两个独立的部分,这无论是对于建筑还是对于园林景观而言都是有害无益的,对于整体的环境只会使其减分而不是加分。

3.中国传统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中可借鉴的创新因素

笔者认为,中国文化趋向于感性的“浪漫主义”的思维与表达。因而,中国园林作为中国文化的一个代表,经过上千年的发展有着一套独立的“浪漫主义”创作语言与营造方法。并且,这些思维与方法的精华对今天的风景园林景观规划设计具有巨大的参考价值与指导意义。

3.1自然诗意

自然诗意的居住一直是中国人的居住理想。无论是老庄自然之道的产生,还是以表现自然美为主旨的山水诗、山水画和山水园林的出现、发展,都贯穿了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哲学观念。这个观念深刻影响了中国园林艺术的创作。传统造园的自然精神强调“法天贵真”、“天趣自然”,反对成法和违背自然的人工雕凿。这种尊重自然的观念在高度城市化与环境人工化的当今景观设计中极其可贵,在今后园林景观规划设计中理应保留。

3.2民族文化

中国的文化包括哲学、文学与艺术,都具有鲜明的自然性。中华民族是对自然理解得最透彻的民族之一。中国的先民在与大自然的长期相处中发展出了一种独特的山水观,他们为自然界的物化山水赋予灵魂。山水与神明、与祖先、与人的精神和意志联系在一起,它不仅是人们游目骋怀的空间,更成为人们抒发情感的对象。仁者乐山,智者乐水,传统园林的掇山理水不仅是构建园林空间骨架,更是在为整个园林的氛围定下基调。

3.3功能要求

同时满足苛刻的功能要求与丰富的情感需要是中国传统造园的另一个特点。中国私家园林可能是世界上唯一的具有系统的意境与情感策划的园林,在一个不大的江南园林里,在什么地方、什么时候、做什么、想给人以怎样的意境与联想都经过精心的策划,这就是为什么江南私家园林可以这样无与伦比的精彩的另外一个原因。创新园林景观规划设计必须建立在满足人们生活工作需求的基础上。

3.4空间序列

空间与空间的序列是中国传统园林的主体。在江南明清私家园林中有效的空间组织是景观整体性的唯一保证。其中,空间序列动观比空间重要,空间比景观重要,虽然景观静观也很重要。中国传统园林具有极其鲜明的空间特征,综合运用借景、对景、框景等设计手法创造出回环曲折、“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空间序列。在重点部位则精心安排视点,组织视线,无论动观静赏都有别样风景。

3.5生命材料

在园林中只用自然元素与有生命的材料,只有有生命材料可以与生命共鸣,从而达到修身养性的目的。其中,四季植物代表着季节的变化与生命的周期,花鸟虫鱼代表天真与生命,水代表了是生命之源、永恒的迷与园林的灵魂,山石代表着大自然的机理,是无声的歌,是园林中唯一一个与建筑相协调的元素,是花园的笔触。当然,山水是园林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又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自然元素。有机地运用山石与水体不仅是美学的需要,也是生态的需要。山水不仅是园林与自然联系的纽带,也是人与自然联系的纽带。

4.对风景园林景观规划设计创新的几点建议

4.1群众参与设计方式

现代风景园林设计是为人民服务,群众是使用者,其设计合理与否,直接影响到群众生活质量。当前设计者、决策者、受益者三者之间存在一条狭隙,园林设计应该摆脱这条狭隙,前两者都应倾听公众的期许,满足群众需要。群众会有效地对两大主体进行制约,形成较为合理的大众参与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决策的方式。三者相互影响、制约,平衡使用者的各种需求,能够尽量克服片面性。并且促进人民对城市景观的理解和人民素质的提高;能促进监督,减少暗箱操作一系列违规事件的发生,推动风景园林设计事业的健康发展。

4.2传统元素与现代元素在园林设计中的结合

传统园林的长期演变与其之后的不断发展,已被社会认可,而园林的发展方向则由现代园林则代表,现代园林是时代的产物。现代生活与传统生活的各方面都相距较远,所以在风景园林设计中传统设计与现代设计的选择中,只是单方面的选择任意一方都是不正确的,所以我们在选择设计方式时应该灵活运用两种设计方式,促进现代园林和传统园林的有效融合。正如前文所述,对中国传统园林的规划设计进行总结,在此基础上进行创新利用,借鉴西方优秀园林作品。

5.结语

当代风景园林景观的规划设计的创新,是一个全面、系统的工作,不仅要善于借鉴世界优秀园林艺术,还应把握中国传统,在此基础上的创新才能做到有特色。还应注意到现在的科学世界是相容相通的,也就是风景园林设计并不是一门孤立的科学。行为学、心理学、美学等有关科学都应结合在风景园林设计中,只有通过这种方式,才能继续更快更好发展中国风景园林艺术。

【参考文献】

[1]刘家麒.中国风景园林的现状和发展前景[J].广东园林,2010:17-19.

[2]GB50157-2003.地下铁道设计规范[S].

风景园林中的设计思维 篇4

3.1讲解构成设计的`形式美法则

分析构成设计美学理论及形式美法则产生的原因,通过图文并茂的形式,剖析由古到今其产生的心理因素、社会背景、存在意义等,深人探究构成设计形式美法则的产生与意义,让学生领悟和掌握形式美法则并在以后的设计中综合运用。

3.2美学原理与专业课程实践嫁接

把构成设计的美学原理与课程实践教学嫁接,并把它作为教学改革的重点和核心。在风景园林设计专业中尝试开放性的思维训练,按照形式美法则和审美原则构建多种模型组合,让学生运用各种综合材料在营造开敞空间、半开敞空间等,在所构建的空间,这种构成设计训练方式是在二维平面中向三维空间转换有序性、有组织的、反复进行的,使学生的思维得到极大的创造,让参与者中的学生完成课程的审美体验。

3.3探寻数字技术下构成设计的发展新趋势

风景园林设计师手册 篇5

这里所说的园路,是指绿地中的道路、广场等各种铺装地坪。它是园林不可缺少的构成要素,是园林的骨架、网络。园路的规划布置,往往反映不同的园林面貌和风格。例如,我国苏州古典园林,讲究峰回路转,曲折迂回而西欧古典园林凡尔赛宫,讲究平面几何形状。下面是笔者在设计公园、人工森林所考虑的几方面问题,供读者参考讨论。

园路的功能

园路和多数城市道路不同之处,在于除了组织交通、运输;还有其景观上要求:组织游览线路;提供休憩地面,园路、广场的铺装、线型、色彩等本身也是园林景观一部分。总之,园路引导游人到景区,沿路组织游人休憩观景,园路本身也成为观赏对象。

回想杭州胡绪渭先生在讲解花港观鱼牡丹园时,对“梅影坡”的分析论述是极有启发意义的;对着梅桩,铺砌其倒影的地面。此情此景,让人浮相联翩,流连忘返。

园路的类型和尺度

一般绿地的园路分为几种:

●主要道路。联系全园,必须考虑通行、生产、救护、消防、游览车辆。宽7~8米。●次要道路。沟通各景点、建筑,通轻型车辆及人力车。宽3~4米。●林荫道、滨江道和各种广场。●休闲小径、健康步道。双人行走1.2~1.5米,单人0.6一l米。健康步道是近年来最为流行的足底按摩健身方式。通过行走卵石路上按摩足底穴位达到健身目的,但又不失为园林一景。

这里要强调的有三点:

一是,园路的铺装宽度和园路的空间尺度,是有联系但又不同的两个概念。旧城区道路狭窄,街道绿地不多,因此路面有多宽,它的空间也有多大。而园路是绿地中的一部分,它的空间尺寸既包含有路面的铺装宽度,也有四周地形地貌的影响。不能以铺装宽度代替空间尺度要求。

一般园林绿地通车频率并不高,人流也分散,不必为追求景观的气魄、雄伟而随意扩大路面铺砌范围,减少绿地面积,增加工程投资。倒是应该注意园路两侧空间的变化,疏密相间,留有透视线,并有适当缓冲草地,以开阔视野,并借以解决节假日、集会人流的集散问题。园林中最有气魄、最雄伟的是绿色植物景观,而不应该是人工构筑物。

二是,园路和广场的尺度、分布密度应该是人流密度客观、合理的反映。上述的路宽,是一般情况下的参考值。“路是走出来的”,从另一方面说明,人多的地方,如游乐场、入口大门等,尺度和密度应该是大一些;休闲散步区域,相反要小一些,达不到这个要求,绿地就极易损坏。60~70年代上海市中心的人民公园草地,被喻为金子铺出来的,就是这个原

因。现在很多规划设计,反过来夸大第五立面、铺砌地坪的作用,增加建设投资,也导致终日暴晒,行人屈指可数,于生态不利,不能不说是一种弊病。

当然,这也和园林绿地的性质、风格、地位有关系。例如,动物园比一般休息公园园路的尺度、密度要大一些;市区比郊区公园大一些;中国古典园林由于建筑密集,铺装地往往也大一些。建筑物和设备的铺装地面,是导游路线的一部分,但它不是园路,是园路的延伸和补充。

三是,在大型新建绿地,如郊区人工森林公园,因为规模宏大,几千亩至万亩,要分清轻重缓急,逐步建设园路。建园伊始,只要道路能达到生产、运输的要求,例如,每200~500米,其密度就可以了。随着园林面貌的逐步形成,再建设其他园路和小径、设施,以节约投资。初期建设也以只建园路路基最为合理有利,如南汇的滨海人工森林公园。园路的线型

(1)规划中的园路,有自由、曲线的方式,也有规则、直线的方式,形成两种不同的园林风格。当然采用一种方式为主的同时,也可以用另一种方式补充。仔细观察,上海杨浦公园整体是自然式的,而入口一段是规则式的;复兴公园则相反,雁荡路、毛毡大花坛是规则式,而后面的山石瀑布是自然式的。这样相互补充也无不当。不管采取什么式样,园路忌讳断头路、回头路。除非有一个明显的终点景观和建筑。

(2)园路并不是对着中轴,两边平行一成不变的,园路可以是不对称的。最典型例子是浦东世纪大道:100米的路幅,中心线向南移了10米,北侧人行道宽44米,种了6排行道树。南侧人行道宽24米,种了两排行道树;人行道的宽度加起来是车行道的两倍多。

(3)园路也可以根据功能需要采用变断面的型式。如转折处不同宽狭;坐凳、椅处外延边界;路旁的过路亭;还有园路和小广场相结合等等(见图)。这样宽狭不一,曲直相济,反倒使园路多变,生动起来,做到一条路上休闲、停留和人行、运动相结合,各得其所。

(4)园路的转弯曲折。这在天然条件好的园林用地并不成问题:因地形地貌而迂回曲折,十分自然,不在话下。而上海一般就不是这样。为了延长游览路线,增加游览趣味,提高绿地的利用率,园路往往设计成婉蜒起伏状态,但是上海园林用地的变化不大,往往一马平川而根据不足。这时就必须人为地创造一些条件来配合园路的转折和起伏。例如,在转折处布置一些山石、树木,或者地势升降,做到曲之有理,路在绿地中;而不是三步一弯、五步一曲,为曲而曲,脱离绿地而存在。陈从周说:“园林中曲与直是相对的,要曲中寓直,灵活应用,曲直自如。”以明·计成的话要做到:“虽由人作,宛如天开。”

(5)园路的交叉要注意几点:

▲避免多路交叉。这样路况复杂,导向不明。

▲尽量靠近正交。锐角过小,车辆不易转弯,人行要穿绿地。

▲做到主次分明。在宽度、铺装、走向上应有明显区别。

▲要有景色和特点。尤其三叉路口,可形成对景,让人记忆犹新而不忘。

(6)园路在山坡时,坡度≥6,要顺着等高线作盘山路状,考虑自行车时坡度≤8,汽车≤15;如果考虑人力三轮车,坡度还小,为≤3。

人行坡度≥10%时,要考虑设计台阶。园路和等高线斜交,来回曲折,增加观赏点和观

赏面,未尝不是好事。

(7)安排好残废人所到范围和用路。

园路的铺装

建议采块料-砂、石、木、预制品等面层,砂土基层即属该类型园路。这是上可透气,下可渗水的园林--生态--环保道路。之所以如此建议,是基于下面几点考虑:

(1)符合绿地生态要求。可透气渗水,极有利于树木的生长,同时减少沟渠外排水量,增加地下水补充。

(2)与园林景观相协调。自然、野趣,少留人工痕迹。尤其是郊区人工森林这种类型绿地,粗犷一些并无不当。

(3)新建园林,尤其上海园林,往往因地形变更,土方工程使部分、甚至大部分园路、广场处于新填土之上。

(4)园林绿地建设是一个长期过程,要不断补充完善。这种路面铺装适于分期建设,甚至临时放个过路沟管,抬高局部路面,也极容易不必如刚性路面那样开肠剖肚。

(5)园林绿地除建设期间外,园路车流频率不高,重型车也不多。

(6)是我国园林传统做法的继承和延伸。

块料路面的铺砌要注意几点:

□广场内同一空间,园路同一走向,用一种式样的铺装较好。这样几个不同地方不同的铺砌,组成全园,达到统一中求变化的目的。实际上,这是以园路的铺装来表达园路的不同性质、用途和区域。

□一种类型铺装内,可用不同大小、材质和拼装方式的块料来组成,关键是用什么铺装在什么地方。例如,主要干道、交通性强的地方,要牢固、平坦、防滑、耐磨,线条简洁大方,便于施工和管理。如用同一种石料,变化大小或拼砌方法。小径、小空间、休闲林荫道,可丰富多采一些,如我国古典园林。要深入研究园路所在其他园林要素的特征,以创造富于特色、脍炙人口的铺装来。例如,杭州的竹径通幽,苏州五峰仙馆与鹤所间的仙鹤图与环境融洽一体,诗情画意,跃然纸上。明·计成在《园冶》中对此早有论述“惟所堂广厦中,铺一慨磨砖,如路径盘蹊,长砌多般乱石,中庭式宜叠胜,近砌亦可回文,八角嵌方选鹅子铺成蜀锦。”

□块料的大小、形状,除了要与环境、空间相协调,还要适于自由曲折的线型铺砌,这是施工简易的关键;表面粗细适度,粗要可行儿童车,走高跟鞋,细不致雨天滑倒跌伤、块料尺寸模数,要与路面宽度相协调;使用不同材质块料拼砌,色彩、质感、形状等,对比要强烈。

□块料路面的边缘,要加固。损坏往往从这里开始。

□侧石问题。园路是否放侧石,各有己见。笔者认为要依实而议定:

①看使用清扫机械是否需要有靠边;

②所使用砌块拼砌后,边缘是否整齐;

③侧石是否可起到加固园路边缘的目的;

④最重要的,是园路两侧绿地是否高出路面,在绿化尚未成型时,须以侧石防止水土冲刷。

□建议多采用自然材质块料。接近自然,朴实无华,价廉物美,经久耐用。甚至于旧料、废料略经加工也可利用为宝。日本有种路面是散铺粗砂,我们过去也有煤屑路面;碎大理石花岗岩板也广为使用,石屑更是常用填料。如今拆房的旧砖瓦,何尝不是传统园路的好材料。

按虹桥花园使用情况,厚150毫米以上块石路面(通车),包含至铺砌完成,价150元/平方米以内,弹街石价100元/平方米以内(以上未包含前期已施工碎石垫层)足比使用砼路而便宜。

园路与种植

(1)与园路、广场有关的绿化形式有:

中心绿岛、回车岛等;

行道树;

花钵、花树坛、树阵;

两侧绿化。

(2)最好的绿化效果,应该是林荫夹道。郊区大面积绿化,行道树可和两旁绿化种植结合在一起,自由进出,不按间距灵活种植,实现路在林中走的意境。这不妨称之为夹景;一定距离在局部稍作浓密布置,形成阻隔,是障景。障点使人有“山重水复疑无路,栖口暗花明又一村”的意境。城市绿地则要多几种绿化形式,才能减少人为的破坏。在车行园路,绿化的布置要符合行车视距、转弯半径等要求。特别是不要沿路边种植浓密树丛,以防人穿行时刹车不及。

(3)要考虑把“绿”引伸到园路、广场的可能,相互交叉渗透,最为理想:

使用点状路面,如旱汀步、间隔铺砌;

使用空心砌块,目前使用最多是植草砖。波兰有种空心砖,可使绿地占铺砌面2/3以上。

在园路、广场中嵌入花钵、花树坛、树阵。

(4)园路和绿地的高低关系。

设计好的园路,常是浅埋于绿地之内,隐藏于绿丛之中的。尤其是山麓边坡外,园路一经暴露便会留下道道横行痕迹,极不美观,因此设计者往往要求路比“绿”低,但不一定是比“土”低。由此带来的是汇水问题,这时园路单边式两侧,距路l米左右,要安排很浅的明沟,降雨时汇水泻入的雨水口,天晴时乃是草地的一种起伏变化。

风景园林计算机辅助设计 篇6

《风景园林计算机辅助设计》详细介绍了AutocAD软件的概念、基本操作命令、基本编辑命令、绘图技巧和设置、图形属性设置、文本注释与尺寸标注、块和外部参照、数据转换、图纸布局与图形打印;sketch Up常用工具、三维空间建模、三维环境效果制作、文件交换与输出设置;Photoshop软件常用工具、图像处理、图层及其应用、效果图制作等内容,以及相应的各命令快捷键和作图技巧,并配有相应作图实例和方法介绍。《风景园林计算机辅助设计》可作为风景园林、景观、建筑、城市规划、环境艺术专业的教学参考书,同时也可作为相关行业设计人员的实用参考书。

编辑推荐

《风景园林计算机辅助设计》:高等学校规划教材·风景园林系列

http:///%E9%A3%8E%E6%99%AF%E5%9B%AD%E6%9E%97%E8%AE%A1%E7%AE%97%E6%9C%BA%E8%BE%85%E5%8A%A9%E8%AE%BE%E8%AE%A1/dp/B003XDTFZM/ref=sr_1_1?s=books&ie=UTF8&qid=1366089534&sr=1-1&keywords=%E9%A3%8E%E6%99%AF%E5%9B%AD%E6%9E%97%E8%AE%A1%E7%AE%97%E6%9C%BA%E8%BE%85%E5%8A%A9%E8%AE%BE%E8%AE%A1

目录

第一篇 Aut0CAD软件与平面图绘制AutoCAD概述

1.1 AutoCAD简介

1.2 用户界面及基本概念

13AutoCAD的工作空间

1.4 AutoCAD的特色AutoCAD基本作图命令

2.1 AutoCAD作图基本知识

2.2 AutoCAD命令输入

2.3 AutoCAD点的确定

2.4 ALJtoCAD基本图形绘制

2.5 园林要素的绘制及表现AutoCAD的基本编辑命令

3.1 对象选择

3.2 使用夹点编辑

3.3 常用的编辑命令

3.4 综合实例绘图技巧与绘图设置

4.1 精确绘图中的辅助定位

4.2 自动追踪

4.3 控制图形显示

4.4 绘图单位设置

4.5 图形信息的查询

4.6 快捷命令的应用Aut0CAD图形属性设置

5.1 图层

5.2 图层的颜色

5.3 图层的线型

5.4 图层的线宽文本注释与尺寸标注

6.1 文本注释

6.2 尺寸标注

6.3 尺寸标注命令

6.4 标注编辑

6.5 尺寸标注样式

6.6 综合练习块和外部参照

7.1 块

7.2 外部参照

7.3 使用光栅图

7.4 园林素材库的建立及应用 8 AutoCAD的数据转换

8.1 DXi=文件

8.2 3DS文件格式

8.3 BMF和WindowsWMF文件

8.4 DWF:文件

8.5 ACIS文件格式

8.6 PostScripl文件图纸布局与图形打印

9.1 图纸布局

9.2 图形打印AutoCAD综合应用实例

10.1 广场设计

10.2 居住小区绿化设计

10.3 综合公园设计

10.4 施工图设计

第二篇 SketchUp软件与三维建模 11 SketchUp基本概念与操作 11.1 Sketchup软件简介

11.2 Sketchup界面介绍

11.3 SketchUp工具栏简介

1.4 SketchUp快捷键设置Sketchup常用工具

12.1 基本工具

12.2 绘图工具

12.3 编辑工具

12.4 辅助工具使用

12.5 相机工具

12.6 地形工具

12.7 其他工具Sketchup三维空间建模 13.1 单体模型制作

13.2 复杂单体建模

13.3 整体环境建模SketchUp三维环境效果制作 14.1 模型材质

14.2 渲染和显示设置

14.3 相机设置与场景创建 14.4 ****的使用Sketchup文件交换与输出设置 15.1 导入与导出

15.2 打印

第三篇 Photoshop软件与效果图制作 16 Photoshop软件基本概念与操作 16.1 Photoshop软件简介

16.2 PhotoshopCS4的操作界面

16.3 PhotoshopCS4的工具和选项栏 16.4 图形图像的基本概念 16.5 颜色通道和位深度Photoshop常用工具

17.1 选择工具

17.2 修饰工具

17.3 绘画工具Photoshop图像处理

18.1 图像模式

18.2 图像色调调整

18.3 图像色彩调整Photoshop图层及其应用 19.1 图层的概念

19.2 图层的类型

19.3 图层样式

19.4 图层相关操作Photoshop效果图制作

20.1平面效果图制作

20.2 立面效果图的处理与制作 20.3 透视效果图的制作

20.4 夜景效果图的制作

植物造景在风景园林设计中的应用 篇7

关键词:风景园林,设计,植物造景

1植物造景的作用

1.1 突出风景园林的观赏性

在风景园林设计中运用园林植物的色彩, 能够突出整个风景园林景观的性质, 在设计中将其它色彩与植物本身的绿色巧妙结合, 有利于提高风景园林的色彩和谐性和观赏性。植物本身具有较强的可塑性, 将植物造景合理运用于风景园林设计中, 有效地削弱园林建筑物的人造感, 使整个风景园林设计中的植物、建筑和谐地融为一体。另外植物在风景园林中造成光影反差, 形成独具特色的观赏性。

1.2 衬托风景园林的组景效果

风景园林中的人造建筑物在植物造景的遮掩下具有神秘感, 植物的层次感对建筑物起隐露的作用;植物造景有利于调节日照辐射, 净化周边空气, 提高环境质量;植物的种植有利于缓解水土流失等土壤问题;植物造景与风景园林中的山石、道路小径等相结合, 给生硬的山石带来生机, 形成独特的组景效果。

2植物造景存在的问题

2.1 植物的配置不合理

植物配置是影响植物造景和风景园林整体风格的重要因素, 如果植物配置不合理, 就会影响风景园林设计的和谐性和观赏性。植物配置不合理首先体现在植物种类的单一, 影响整体设计规划;其次就是过分追求创新, 乱用树种, 将多种植物种类进行拼凑使用, 忽略植物的生长环境需求;最后就是忽略植物造景与建筑物的协调性, 忽略植物造景的针对性、特色性以及季节性。

2.2 忽略生态保护原则

当下许多植物造景忽略生态保护原则, 注重设计的创新, 盲目追求国外的设计风格, 花费大量资金引进稀有植物品种, 实现设计的初衷与植物造景的观赏性, 但失去植物造景的实用性和功能性。稀有树种的盲目栽种破坏原有的生态环境, 也不利于树种的成活率, 造成严重的资源浪费, 影响植物造景在风景园林设计中的作用与效果。

2.3 缺乏文化品位

风景园林设计中的植物造景要符合本地区的文化特色, 具有针对性、特色性, 表现出本土的文化品位与文化特征。当下多数风景园林中的植物造景过于简单, 忽略景观的丰富文化内涵;也有部分景观设计偏离城市所具有的文化特色, 过于追求创新而忽略风景园林的整体和谐性与规划性, 造成植物造景、风景园林设计以及城市文化不相符。

3植物造景的方法与注意问题

3.1 提高植物造景的科学性

植物造景要服从风景园林的性质、功能、整体布局, 提高植物造景的科学性, 实现风景园林的性质和功能是植物造景的关键。首先植物的选择要遵循本地的气候、土壤等环境因素, 综合考虑建筑物、山石、水系、道路铺设等组景的效果, 选择适合的植物。在植物造景的过程中, 要考虑时空的变化与植物生长规律, 在此基础上选择能够充分体现美感的植物;要考虑空间布局, 对具体园林进行合理布局, 不同的区域进行不同的植物造景, 采用植物借景等方法表现出风景园林的观赏性。

3.2 合理设计独立和群体景观

独立植物的造景设置在空间宽阔地带和焦点处, 形成风景园林的主要景观, 既能达到观赏性, 又具有遮荫的作用。在群体景观的植物造景上, 强调植物造景的均衡、配合作用, 利用植物造景衬托假山、建筑物、石路等景观, 形成独特的组景效果。群体植物景观中要以一种植物为主、多种植物为辅的方法, 在搭配的过程中注重植物颜色、种类的和谐性。充分利用现有的资源进行植物造景, 可以通过几何错觉、透视变形等形式增强风景园林的视觉感和层次感。

3.3 水体植物造景

水生植物占水面的比例要适当, 水体种植布局设计总的要求是要留出一定面积的活泼水面, 并且植物布置有疏有密、有断有续, 富于变化, 使水面景色更为生动。选择植物种类设计时要根据水体环境条件和特点, 因“水”制宜地选择合适的水生植物种类进行种植设计。种植设计时, 一定要在水体下设计限定植物生长范围的容器或植床设施, 以控制挺水植物、浮叶植物的生长范围。在园林水体岸边, 一般选用姿态优美的耐水湿植物, 如柳树、木芙蓉等进行种植设计, 美化河岸、池畔环境, 丰富水体空间景观。

4结语

在风景园林设计中, 植物造景具有重要作用, 不仅丰富完善风景园林的观赏性, 还有利于突出城市的文化内涵, 提高空气和环境质量。风景园林设计中的植物造景要服从园林绿地的性质、功能, 并与其总体艺术布局相协调, 综合考虑植物造景在形、色、味、韵上的综合应用。

参考文献

[1]郑永箐.有关风景园林设计中植物造景方法分析[J].现代园艺, 2012 (22)

浅谈风景园林设计中的艺术性 篇8

关键词:风景园林 艺术美学 意念 配色

引言:从现代艺术早期的立体主义、超现实主义、风格派、构成主义,到后来的极简艺术,每一种艺术思潮和艺术形式都为设计师提供了可借鉴的艺术思想和形式语言。因此,园林规划设计既要考虑园林景观的使用功能,同时还要考虑园林景观的艺术性,我国园林规划设计艺术正是传统与现代文化的综合。

园林规划设计是从审美的角度出发,以实用功能为目的再创造。艺术形式层出不穷,纯艺术与其他艺术门类之间的界限日渐模糊,艺术家们吸取了电影、电视、戏剧、音乐、建筑、自然景观等的创作手法,创造了媒体艺术、行为艺术、光效应艺术、大地艺术等一系列新的艺术形式,而这些反过来又给其他艺术行业的从业者以很大的启发。现代园林规划设计,从一开始就从现代艺术中吸取了丰富的形式语言。而对园林规划设计中影响最大而且稳定不变的主观因素是人类的感官对园林景观的感觉。因此,自然景观也好,文学绘画也罢,对于园林景观的规划设计,以三维空间为主的园林景观视觉毕竟是其核心基础。

景观园林的艺术美学

在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学中。艺术家和设计师正是利用艺术语言将他们的观念、审美倾向在物质技术基础上转化成一件艺术作品,即我们常说的“营造了一座园林”,以供人们欣赏和利用。当人们留连于园林艺术这“第二自然”中”,艺术家和设计师的思想观念、审美倾向也正通过艺术语言的潜在隐性和外在表性两个层面感染着游人。所以,人们常形容在园林中的人~景关系时,往往喜欢用“潜移默化”和“借景抒情”这类表达情境交融的词汇。2层面一———隐性的艺术语言潜藏于造园艺术作品中,不直接诉诸观者的视觉,是一种只能意会,难以言传的美妙。它影响着人的知觉方式,给观众以想象的空间,如果说人类以认识的方式介入世界以获得真,以道德的方式介入世界以获得善,那么这种以想象的方式介入世界获得的就是———美感。

园林景观的美学功能和艺术性是园林规划设计的目的之一。当景观设计解决了园林景观的技术课题与使用功能,艺术便成为其永无止境的追求。当园林景观在其功能基本一致时,园林景观的艺术设计风格符合大众的审美心理,这种园林景观就能受到人们的欢迎,通过人们在心理上对这种设计形式的接受,以便实现设计师在经济、道德、大众审美等方面的影响,强化所设计园林景观的社会认同感。因此,在园林规划设计教学中,强调基本理念在园林规划设计理论与实践中的重要性具有十分积极的作用。园林艺术作品作为造园艺术家和设计师的创造客体,同时是造园艺术家展示观念、体现个性、实践审美理想所依赖的载体。园林作品如果具备了反映艺术美的形象,具有了创造者同观众在想象力上的对话,符合了公众的审美心理,并建立在可靠的物质技术基础之上才具有创新意义。我们研究园林规划设计中的艺术语言问题,首先限定的园林艺术作品是具体物态化的完整形态的艺术作品,继而才能探讨园林规划设计中艺术语言的规律。艺术作品产生的前提条件之一,就是艺术语言的有意义、有秩序的具体展现与表达。例如:绘画就是以其独有的点、线、面、色彩等具体的绘画语言符号,被画家有价值、有意义、有秩序地运用表达,才创造出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具体绘画艺术作品的。艺术正是因拥有属于它自己的语言及语言系统,才得以存在和发展。因此,我们把艺术家在创造艺术作品时采用的一切有价值意义体系的表现符号和潜意符号,称为艺术语言。造园艺术作为造型艺术的表现形式之一,与其它的表现形式如绘画、艺术设计有着共通之处。造园艺术家在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中为了反映公众的审美理想,在造园实践中自觉运用的一切表现手段;如平面布局所反映的点、线、面关系;植物配置所带来的色彩构成等……,被设计师按照立意的要求,进行有价值、有秩序地展现与表达。我们把这些造园艺术家营造园林的手段,统称为造园艺术语言,它也是影响观众、游人对园林艺术作品鉴赏的客观存在。

景观园林的艺术意念

凡是语言,都有达辞表意的特征。细究起来,造园艺术作品中所蕴含的、独有的思想情感意蕴,我们称为意念,是隐性艺术语言的首要因素。例如,在日本室町时代中期(14~15世纪)盛行的禅宗思想,开始影响艺术创作,是形成日本枯山水造园风格的意念基础。意念操控着单体创作的内在精神走向,是作品的灵魂和生命;它既是艺术家和设计师进行艺术创造活动的动力,又是被艺术家在整个艺术创造实践过程中所追逐的目标。不同的时代,由于社会意识形态和哲学观念的差异,人们的生活方式、认识观念不断发生变化,人们具有着不同的艺术观和价值观,造园艺术的意念也是处在不断变化之中。雷同的造园意念,并不能造就园林艺术的精品,除了由于地形、水体等自然因素限定的的差异外,放到造园艺术史中,很快便会被新的作品所覆盖。艺术作品的生命力来自于艺术家和设计师的创造力。如果说艺术实践都比艺术观念慢半拍的话,要提高造园艺术的历史价值,首先得更新造园意念,因为美的标准是多重的,当传统的审美标准被继承的同时,审美实践同时也在不断地产生相对变化的审美标准,必有新的、相对长期的审美观涌现,敏锐的艺术家和设计师具有从时尚中产生新意念的可能,把握时代的审美观,乃至表现符号的时代特征是重要的。例如:昆明护国广场的叠水设计所体现的明快、简洁、节奏、对称等,是叠水台直线造型的特征,终究来自于我们这个时代对直线装饰性所赋予的

新含义,这种手段在营造苏州狮子林飞瀑亭的时代是不可想象的。

园林景观的配色艺术

当园林构图已经形成,在色彩的搭配应用上主要以色相为依据,辅以明度、纯度、色调的变化进行艺术处理。首先依据主题思想、内容的特点、构想的效果,特别是表现因素等,决定主色或重点色是冷色还是暖色、是兴奋色还是冷静色、是华丽色还是朴素色、是柔和色还是强烈色等。之后根据需要,按照同类色相、邻近

色相、对比色相以及多色相的配色方案,分别产生不同的配色效果。同类色相配色相同色相的颜色,主要靠明度的深浅变化来构成色彩搭配,使人感到稳定、柔和、

统一、幽雅、朴素。园林空间是多色彩构成的,不存在单色的园林但不同的风景小斑,如花坛、花带或花地内只种同一色相的花卉,当盛花期到来,绿叶被花朵淹

没,其效果比多色花坛或花带更引人注目。成片的绿地,田野里出现的大面积的油菜花,道路两旁的郁金香,枫树成熟时的漫山红遍,这些具有相当大面积的同一颜色所呈现的景象十分壮观,令人赞叹。

总结:

园林规划设计发展至今,无论是社会的进步,还是城市的发展,园林规划设计都起着先锋的作用。因此,作为园林规划设计师,必须把握住那些相对稳定而不变的园林规划设计元素,并能接受新的设计元素,包括新理念、新材料,紧跟时代的发展。事实上,要设计一个好的园林景观,不管其形式有多么新颖,如果没有传统的精华,没有未来的展现,就很难能成为打动人心的艺术珍品。因此,要去其精华弃其糟粕,才能达到园林艺术的顶峰。

参考文献:

[1]王秡,曾俊.设计基础[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2]杨冬英,朱朝晖.园林中的植物色彩艺术[J].江西农业科技,2004(5):47.

风景园林设计用地模式分析论文 篇9

6结束语

为了提升风景园林的整体设计效益,需要进行风景设计及建设模块的有利因素、不利因素的分析,实现对有利条件的利用,避免不利条件的负面影响,实现节约型园林设计理念的应用,打造适宜人居住的生活环境,实现人精神情操的陶冶。

参考文献

[1]孟兆祯.中国风景园林的特色[J].广东园林,(01).

[2]孟兆祯.从来多古意可以赋新诗中国风景园林设计理法[J].风景园林,(02).

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实习报告 篇10

为期一星期的实习已经过去,虽然其中有劳累,有辛苦,但是确实也学到了不少的知识。我们参观了大大小小的园林,中国古典园林是人类宝贵的艺术遗产,是世界园林之母,以追求自然精神境界为目的,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我们还去了各种功能的广场,了解到每一个广场除了主要的功能以外还有其他与之相联系的功能,怎样使人能与广场相连。我发现,对于一个像我这样的大学生而言,要有勇于探索,关注细节,不怕吃苦的精神,要学习的东西永远都那么多,学习的过程是令我激动的,也是感动的,只有这样才能充实自己,满足自己的未来发展。

第一天的实习我们去了拙政园。拙政园是中国著名古典园林,位于江南古城苏州,拙政园有一处名为“开门见山”的景点,其实是一扇朱红色的大门,打开以后,正面即是一座三米高的假山,山下有山洞,山上有一处面积不大的平台,还有一个小亭子,几棵参天大树从山石中生长,树冠巨大,遮蔽了山顶的平台。我们都惊叹巨大的树根牢牢地抓着山石。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园林小品当时古代的造园家在拙政园的空间处理上也同样花了很大的功夫,不然也不会使得现在的我们感受到一种独具一格,收放自然的感觉。层层喋喋的建筑群,变化无穷的建筑空间,疏密,虚实相间,令人叹为观止。中部是拙政园的主景区,为精华所在。面积约18.5亩。其总体布局 以水池为中心,亭台楼榭皆临水而建,有的亭榭则直出水中。池广树茂,景色自然,临水布置了形体不

一、高低

错落的建筑,主次分明。总的格局仍保持明代园林浑厚、质朴、疏朗的艺术风格。以荷香喻人品的“远香堂”为中部拙政园主景区的主体建筑,位于水池南岸,隔池与东西两山岛相望,池水清澈广阔,遍植荷花,山岛上林荫匝地,水岸藤萝粉披,两山溪谷间架有小桥,山岛上各建一亭,西为“雪香云蔚亭”,东为“待霜亭”,四季景色因时而异。远香堂之西的“倚玉轩”与其西船舫形的“香洲”(“香洲”名取以香草喻性情高傲之意)遥遥相对,两者与其北面的“荷风四面亭”成三足鼎立之势,都可随势赏荷。倚玉轩之西有一曲水湾深入南部居宅,这里有三间水阁“小沧浪”,它以北面的廊桥“小飞虹”分隔空间,构成一个幽静的水院。拙政园的布局疏密自然,其特点是以水为主,水面广阔,景色平淡天真、疏朗自然。它以池水为中心,楼阁轩榭建在池的周围,其间有漏窗、回廊相连,园内的山石、古木、绿竹、花卉,构成了一幅幽远宁静的画面,代表了明代园林建筑风格。拙政园形成的湖、池、涧等不同的景区,把风景诗、山水画的意境和自然环境的实境再现于园中,富有诗情画意。淼淼池水以闲适、旷远、雅逸和平静氛围见长,曲岸湾头,来去无尽的流水,蜿蜒曲折、深容藏幽而引人入胜;通过平桥小径为其脉络,长廊逶迤填虚空,岛屿山石映其左右,使貌若松散的园林建筑各具神韵。整个园林建筑仿佛浮于水面,加上木映花承,在不同境界中产生不同的艺术情趣,如春日繁花丽日,夏日蕉廊,秋日红蓼芦塘,冬日梅影雪月,无不四时宜人,创造出处处有情,面面生诗,含蓄曲折,余味无尽,不愧为江南园林的典型代表。

实习的第二天我们去了金鸡湖,在虎丘山上朝东远眺,能见到那金鸡湖在阳光的衬托下熠熠闪光。金鸡湖为苏州市重要的水产基地之一。比杭州西湖大1.8平方公里的金鸡湖,原先它只是一个万顷太湖的一个直流,目前是中国最大的城市湖泊公园。金鸡湖整体分为八个区。金鸡湖旁边的湖滨大道、城市广场以及中央公园是工业园区每天人流量的聚焦点,不仅是苏州的,还有来自上海,常熟等各地的游客过来游玩观赏,更有新人会来拍摄婚纱照。

湖岸边的“圆融”雕塑,它的意思是和谐,园隆雕塑既是苏州工业园区的标志,也是国际合作的象征。湖滨新天地是园区的时尚地标。早上,中午,晚上都有各果各地的游客来参观拍照留念。我们沿着滨河大道一直向雕塑前进,滨河大道的绿化身份有层次感,一点也不觉得繁杂。左面台阶上去首先是长凳,两张长凳被低矮的灌木包围,私密性好,又由于具有一定的高度,因此视野宽阔没有遮挡物,面前又是一片景色秀丽,格外宜人。长凳后面是一条小径,和大道左右呼应。小路后面是大片的草坪,草坪上偶尔种植一两棵小乔木和一些精致可爱的铜像,这是我最喜欢的地方,没有任何多余的东西,清爽又不失风趣。

“圆融”雕塑广场呈圆形,就像是浮在水面上的大圆盘,铺装素雅。圆盘与水面相接处有喷泉,喷泉后面有一块巨大的假石。巨大的金鸡湖作为背景与远方相连接。再走过去就是一片大的方形广场,广场上除了铺装没有什么点缀,略显空旷。广场背后是一个小森林,里面的路都很窄,但是种满了参天大树,又有成片的草坪,引来了无数新婚夫妇来这里拍写真,在葱郁的大树的映衬下显得格外美丽。

苏州文化艺术中心位于金鸡湖文化水廊景区,临水而筑。由法国著名设计师设计。是苏州一个环境优美、设施一流、集艺术表演、美食购物、观光游乐于一体的科技文化、旅游休闲的综合设施。文化中心建筑就像一个小鸟巢,钢筋错综的外观显得格外宏伟。这一块区域的绿化是很普遍的园林式绿化,值得一提的是半包围的墙体呈斜面,里面有瀑布的造景,配以各色的树木,层次丰富,十分茂密。

当天,我们还参观了苏州博物馆,这座博物馆是一座集现代化馆舍建筑、古建筑与创新山水园林为一体的综合性博物馆。整体布局上,新馆巧妙地借助了水面与紧邻的拙政园、忠王府贯通。新馆建筑群南北向,共被分为三部分:中央部,西部和东部。与忠王府相互映衬,非常和谐;与拙政园交相辉映,浑然一体。这样,又使得它很具有本身的独立性。新馆正门对面的步行街南侧,为河畔小广场。小广场两侧按“修旧如旧”原则修复的一组沿街古建筑,古色古香,成为集书画、工艺、茶楼、小吃等于一体的公众服务配套区。博物馆的建设结合了现代苏州的设计特色,将博物馆放在的拙政园的背面,使得整体看起来就是拙政园的一个延伸,使得更加和谐,艺术性加强。在新的博物馆展区里,不再只是局限在原来的传统的园林设计思路,加了一些我们现代人的想法,更加独具特色。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们能不断挖掘提炼最后形成未来中国园林建筑的发展方向。尽管白色粉墙将成为博物馆的主色调,以此把该建筑与苏州传统的城市机理相结合,但是随处可见的灰色小青瓦逐渐被灰色花岗岩所替代,为了追求更好的美感,现代造园者把玻璃屋顶与石屋顶相结合,便于达到使游客心旷神怡的效果。同时过滤和控制进入屋内的太阳光线。同样贝聿铭设计的一个主庭院和若干个小内庭院布局精巧,别具匠心。北部庭院使得游客能够一览江南景色,而且直接衔接拙政园补园,使得新旧园融为一体。大厅是博物馆的核心在前庭和博物馆花园之间。它是所有参观者的导向,给想要去不同展区的人提供道路。在路线终点处,展示的是宋代书斋的复制品。现代美术作品则设在博物馆花园东边的一个特别展区里。展区由1.35米的模块组合而成,为布展提供了灵活性。这些模块外饰简洁优美,地面铺设地板,踢脚,木质框架墙体和白色涂料。还有一个灵活的展示窗系统,专门展示那些大小不一的工艺品。由于地块的大小、高度的限制以及博物馆设计规划的要求,相当一部分的博物馆功能空间安排在地下室。游人可以通过室内荷花池上方的悬臂楼梯到达地下室。新石器时代和吴文化文物的展厅,影视厅、多功能厅、卫生间,藏品储藏库,各种行政管理和博物馆内部用房,机械设备用房、停车库以及装卸区域都安排在地下室。新馆与拙政园的建筑环境既浑然一体,相互借景,交相辉映,又具有各自的独立性。

这次实习中,我最喜欢的是常州的红梅公园,在这个公园里,我看到了很多从来没有见过的布局和设计,看得我十分欣喜。这是一个集休闲,娱乐,餐饮,观赏等各种功能于一身的公园。

常州红梅公园位于天宁寺的西侧,位于城市繁华中心区,四周人口密集,原为天宁寺旧址。红梅公园分为三区八景。三区即文物古迹区、娱乐活动区、和科普教育区;八景则是红梅春晓、古刹钟声、曲池风荷、青峦倒影、凤桥花径、翠薇秋霞、孤山雪松、文笔夕照。文笔塔位于红梅公园南端,原名太平寺。因形似文笔,故又称文笔楼。其中最具盛名的是红梅阁,它的整个建筑古朴厚重,气势雄伟,跟一般楼阁所不同。等到了冬末春初,游人们既可以赏一赏红梅,又可以登上楼阁,观赏雪景,真是美不胜收,一切美都尽收眼底了。三区八景中其他的一些也同样各有各的特色。曲池风荷,以荷花池为主景,夏日荷花盛开,艳丽清新;青峦倒影,峰峦起伏,山路弯弯,长廊蜿蜒其间;山顶翠微亭旁,红枫满山秋季到来时,必有“霜叶红于二月花”之感;林园钟声,三面环水,古树参天,偶尔听到浑厚的钟声,显得异常的静谧幽深;雪山劲松,四面环水,地势极高,山上种植着青松、雪松、腊梅等,有一种“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之感;最后,还有一个吴风遗韵,是从几百座牌坊中选出八座,以之来发扬我们的吴风遗韵。而整个红梅公园地形起伏,呈现出了水乡的特点。红梅公园是常州文化内涵最深厚的公园。公园里不仅有丰富的人文景观,如红梅阁,又通过改造扩建,坚持“绿化为本,文化为魂”的建园理念,进一步完善了公园的文化景观功能,提升了文化内涵。使得常州的文化能更好的,更长久的发展传承下去。

在红梅公园里,许多的景点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各色的观鱼玻璃缸呈圆形布置,里面养了各色的鱼类,十分受孩子的喜爱,并且鱼池旁边就是供孩子娱乐的地方。另外一条小路贯穿一个巨大的圆形草坪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草坪只有一个边缘种了茂密的植物,十分奇特,走在中间的路上就像是往丛林立走去。我们停留最久的是牡丹园,五彩冰粉的牡丹成片得栽种,配以古色古香的花架,我们不住地拍照,想留下这惊艳的景色。

新北区中心公园坐落于常州新北区城区核心地带。公园设计以“意象山水”为理念,建筑物中采用大型坡道贯穿地面与屋面,利用立体空间,通过水面、草坪、植被、景观等的相互联系,交融。使得园区跌瀑留音、健身广场、情趣屋顶花园、星语星愿、休闲街、宴会厅等20多个游览点更具文化性、生态性,人们从中感受到了浪漫的气息。让我们感受到了这个主题—爱,现代感极强,从这乐园中人们都将找到无限的欢乐,这种既时尚有又现代的感觉会深入人心。新北区中心公园的各处景点都是独具特色的。情趣屋顶花园是运用空间概念创造的屋顶情趣地带,花草与自然相结合,“坐”“观”“行”“谈”,让人充分观赏园区四周的美景,让人充分感受休闲与乐趣。

戏水石矶在湖岸,有厚重的原生态的石头,水与石动静对比,刚柔相间,动静结合,形成了一个很良好的休息空间。休闲街这是石、木、树构成的生态休闲园,映衬着各式酒吧、茶吧,金竹打造的特有景观和着地面喷泉,演奏着休闲优美的乐章。滨水街像一块美丽的水晶石镶嵌在湖与绿荫之间,在这里,意大利威特莱仕咖啡、公园九号工坊提供你最好的休闲去处,临水街市,让你情趣怡然。淘气堡临水依树高低起伏的绿岛形成了天然的亲子游乐区。儿童秋千、儿童滑梯、对对碰、童乐卡通车等是孩子们最喜欢的选择。涵碧湖涵碧湖为园区最大的水域空间,罗曼亭、荷花荡、滨水木栈道、滨水街、戏水石矶、潋滟台等景致围绕四周,营造了独具生态的亲水环境。文化活动中心集聚现代欧式的建筑与园区现代、时尚、休闲、浪漫的风格合成一体。在这里,文化展示、文化沙龙、艺术教育、各类培训得到最好的体现。她的景观性、功能性得到了最好的张扬。晨运广场庭院树阵环绕,四周以铜条镶嵌的花岗岩铺装而成,增加广场林荫绿地和广场节奏感,为游人提供了休息与交流的好去处。健身广场花树绿荫中的一块绿地,多种器械为游人提供了锻炼的最好场所,百年银杏见证广场带给游人的快乐。跌瀑留音特殊的地形环境成就极具特色的地形、植物与水的空间关系,水体顺叠砌的整石源源不断的跌落,营造动态多变的水景,茂密的植物群落形成绿色屏障,更增添园区的生态效果。

常州市民广场的建造十分规整,”H”型的市政大楼脚下是一片方形的广场常州市民广场位于常州新北区市政府正前面,东面是常州大剧院,西面是常州博物馆和规划馆,常州博物馆和规划馆全天向市民开放,里面包罗万象,用文物展示的方式向参观者诉说着常州由古至今的历史,科技馆内也有丰富的标本和化石,规划馆气势雄伟,陈列着常州市全貌的模型,足有一楼层层面那么大。不可否认的是市民广场在晚上夜灯下的辉煌与灿烂。但是,市民广场虽大,但仍然存在着不足,大而空旷无比,没能展现其好的特点。广场除了铺装以外没有其他的点缀,夏天的时候,广场暴晒,不适合市民的活动,并且广场上是下沉的,只有台阶,没有考虑到为行动不便的人设置残疾人通道。

上一篇:海上日出四年级作文下一篇:崇州市人民政府残疾人工作委员会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