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交响曲说课稿

2024-05-29

第九交响曲说课稿(精选10篇)

第九交响曲说课稿 篇1

第九交响曲说课稿

大家好!我是音乐学院2014级刘晓君,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民音乐出版社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音乐鉴赏模块,第八单元,划时代的音乐大师——贝多芬《第九“合唱”交响曲》

一、教材分析:

《第九交响曲》创作于1809年至1824年,于1824年5月7 在维也纳首演。是贝多芬在法国大革命的理想和成果被彻底摧毁的那一段反动时期写成的。在那艰难黑暗的日子里,贝多芬仍然忠于革命的信念,始终以自己的音乐作为自由、平等和博爱的号角。其首创性的将人声加入到交响乐中,在第四乐章用人声合唱席勒的《欢乐颂》中的部分诗句,引导听众通过阴暗和绝望、痛苦和沉思、冲突和斗争,走向自由和解放、胜利和欢乐、团结和友爱。全曲共分为四个乐章,鉴赏重点为第四乐章。由于篇幅庞大,我将截选五处精华进行鉴赏,分别为“寻找欢乐——宣叙调”、“确认欢乐——欢乐颂主题”“发展欢乐——大合唱欢乐颂”“升华欢乐——圣咏以及曲终最高潮”。

二、学情分析:

本节课教授对象为高中生,他们情感丰富,且渐趋于稳定,抽象罗辑思维能力得到突出发展,有一定的独立思考能力,具备一定的音乐知识和经验,但缺乏良好的音乐学习习惯和鉴赏音乐的方法。大多数学生喜欢流行音乐,对西方古典音乐不感冒,但据考察,绝大多数的同学熟知贝多芬及其第九交响曲,相当一部分同学会哼唱“欢乐颂”的主要旋律,甚至有些同学已经会背歌词演唱。根据观察,大多同学有较强的参与意识,可以引导其参与活动活跃课堂气氛。

三、教学目标:

经分析研究,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

1、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贝多芬《第九交响曲》的音乐情绪;

2、过程与方法:欣赏与感悟;

3、知识与技能:《第九交响曲》的相关知识,掌握几个主要音乐主题,特别是《欢乐颂》主题。

四、教学重难点:

通过分析研究,我确定本节课教学重难点为聆听和感受,体验作品的音乐情绪和音乐风格,理解音乐内容。

五、教法和教具:

聆听音乐、手势引导、创设情境、参与活动;欣赏并掌握几个重要 的音乐主题。寻找欢乐——宣叙调

确认欢乐——从提琴组到乐队合奏 发展欢乐——大合唱《欢乐颂》

升华欢乐——圣咏、人声与乐队配合将全曲推向高潮 教具为说课现场所有可以采用的教学资源。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

教学程序:播放音乐(贝多芬家喻户晓曲目大串烧)教师活动:提出问题:这是谁的作品?你了解作曲家吗?引出贝多芬及其第九交响曲。

学生活动:思考曲作者,及其所知的有关知识

设计意图:简洁导入,通过聆听耳熟能详的作品,引出本节课主题。能够点燃学生聆听音乐的欲望,使其主动、专注,为后续教学环节开展埋下伏笔。问题能够激活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通过教师讲解,以旧知识获取新知。

(二)聆听体验、感受经典。教学程序:

1、带领大家了解贝多芬寻找欢乐的心路历程,即作曲家创作的构思; 教师活动:播放音频;创设情境:在欣赏过程中,我们会发现有两组乐器宣叙调之间的对话。学生活动:聆听思考

设计意图:对比聆听,听懂古典音乐晦涩难懂的音乐对话,介绍一种欣赏古典音乐的方法,激发对古典音乐的兴趣。教学程序:

2、聆听欢乐颂提琴部分;

教师活动:播放音乐;提出问题:“欢乐颂”主题是用什么乐器依次演奏的?(大中小提琴到乐队合奏)开始演奏的时候是什么乐器?小提琴的出现带给大家什么样的音乐感受?音乐发展过程有什么变化?(力度、情绪)

学生活动:聆听思考,展开讨论

设计意图:引出主题重复手法概念,加深“欢乐颂”音乐主题印象。教学程序:

3、聆听人声宣叙调部分;

教师活动:展示歌词谱例,阐述贝九有关知识(1)首次将人声加入交响乐(2)歌词为席勒的诗句(3)简述歌词大意。提出问题:贝多芬为何要这样做?并带领大家合唱。

学生活动:聆听思考,有感情地合唱。、设计意图:理解歌词内涵,并学唱欢乐颂;调动情绪,活跃气氛;真正体验音乐的美以及作曲家蕴含其中的情感。

教学程序4:聆听圣咏部分;教师活动:展示歌词大意,西方宗教音乐知识讲解;

学生活动:感受和声之美

设计意图:关注学生的感受,加强音乐的感受力以及对音乐美的挖掘力。

教学程序5:聆听曲终高潮部分;

教师活动:诠释作品内涵;带领大家一起指挥。

学生活动:聆听讨论,升华感受——音乐从阴暗与绝望、痛苦和沉思、痛苦与斗争的发展,走向自由和解放、胜利和欢乐、团结和友爱。设计意图:带动学生指挥,参与音乐互动,培养表现力和创造力,感受交响乐的艺术

魅力,真正被音乐的力量所打动、所陶醉。

(三)拓展学习介绍贝多芬其他作品:交响曲《英雄》《田园》《命运》;奏鸣曲《月光》《暴风雨》《悲怆》;电影推荐:《贝多芬转》《复制贝多芬》

设计意图:知识扩充。

结语:通过今天的学习,相信大家一定感触良多。生活在那个时代的贝多芬一直向往

着我们今天已经身在其中的和平、民主、美好的生活。虽然在当时看来只是梦想,但是他仍然坚信不疑,把他所有的爱以及他那崇高的理想倾注于他的音乐作品之中。我们知道他的一生悲惨凄凉,但他仍说出“生命不息,奋斗不止”“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这样鼓舞一代又一代人的话语。同学们,我们正值年轻,人的一生只有一次青春,现在,青春是用来奋斗的。人生之路,有坦途也有陡坡,有平川也有险滩,有直路也有弯路,但我们一定要敢于有梦、勇于追梦、勤于圆梦。我们都在说中国梦,我们今天的美好生活是因为在我们前面曾有过无数追梦的人,那么,你呢?

设计意图:启迪对人生的思考,鼓励他们追求梦想。说课完毕,谢谢!

第九套广播体操说课稿 篇2

各位评委老师你们好,我是体育学院08(2)班的杨圆圆,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第九套广播体操。接下来我将从十一个方面进行阐述。

首先是本课的指导思想:本课以兴趣教学为主线,贯彻以人为本,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把学生从死学,苦学变为活学,乐学。增加学生的运动愉悦感,成就感,让学生充分展现自己,促进身心和谐发展。

接下来是学情分析:本课的教学对象是初二年级水平四的学生,新授课。生理方面,他们易疲劳,肌肉耐力差,形体的可塑性强;心理方面,独立性和批判性显著发展,喜欢并善于模仿。

三:教材分析

广播体操是学生在学习期间参与的一项比较重要的体育活动。它对缓解学习疲劳,纠正不良身体姿态,塑造优美形体有很大作用。

四:教学目标

运动技能目标:通过练习,80﹪的学生基本掌握前三节的动作。

身体健康目标:通过广播操的学习纠正不良的身体姿势,塑造优美的形体。

社会适应目标:培养学生互帮互助的合作精神,增进同学之间的感情。

五:重难点

本节课的重点是:每个节拍动作的规范,到位。难点:协调完成每个动作。六:教法和学法

我所采用的教法主要有:讲解示范法,完整分解法,正误对比法。学生的学法有: 自主练习,分组练习法以及合作性学习法。

七: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是本次说课的重点环节。这节课我将分为三大部分,情景导入,情景展开以及情景结束。

情景导入部分包括课堂常规,热身活动和教师提问三个环节。热身活动在课堂常规四列横队的基础上做一段5分钟的热身操,完整的热身操包括4个8拍的动作。

第一个8拍:一字步+并步 第二个8拍:迈步后屈腿+小马跳 第三个8拍:漫步+侧弓步 第四个8拍:并步跳+走步

热身操结束后,在学生情绪比较高涨的时候提出问题:什么运动有利于身体形态的发展?

情景展开阶段主要包括四个部分:

(一)教师的讲解示范

(二)集体练习后的分组练习

(三)教师以镜面示范完整领做三节操,对学生的普遍错误进行纠正,并找同学做正误动作的对比

(四)老师领做,学生尝试跟音乐。

首先是第一部分,讲解示范。本节课主要的学习任务是广播操的前三节动作,这套新操难度较低,所以我将以完整示范为主,分解示范为辅,重点是学生操化动作的完整连贯以及动作规范。第一节伸展运动,将四列横队调动为两大横队,先完整示范后分解讲解,对学生进行每一个节拍的定型练习。第二节扩胸运动,相对而言,这一节比较复杂,所以我采用分解法进行教学,分教脚上动作后教手臂动作最后进行整合。第三节是踢腿运动,这节整体动作比较简单,所以我将用镜面示范进行完整教学,需要重点提醒的是,腿向后踢起时不能屈腿。这个动作要单独练习。

第二个部分是集体练习后的分组练习,我将采用友情分组,让学生自由分组,充分调动学生练习的积极性。

第三个部分是教师以镜面示范完整领做三节操,对学生的普遍错误进行纠正,并找同学做正误动作的对比。

第四个部分是教师领做,学生尝试跟音乐,用欢快富有节奏的音乐调动学生练习的兴趣。

最后是情景结束阶段,我将带领学生做一段瑜伽,积极放松身心,主要包括四个动作:半月式,摩天式,骑马式以及反弓三角式。八:教学评价

主要包括教师评价以及学生自评,教师评价以激励评价为主,多表扬少批评。

九:教学特色

融入了健美操,瑜伽,让学生接触更多的时尚流行运动,让体育课更富生机和活力。

十:场地器材的设置

本节课只需要空场地一块,录音机一台。十一:运动负荷

第九交响曲说课稿 篇3

(一)说课标

1、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2、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吸取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

3、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二)说教材分析

本单元以“音乐”为主题安排了《中华民族的最强音》《月光曲》《林中乐队》三篇主体课文和一篇自读课文西班牙民歌《我的吉他》。意在培养学生对音乐的美好情感和感悟能力,使学生认识到音乐感染人、愉悦人、熏陶人、鼓舞人的神奇功能。领悟到音乐所包容的文化内涵。

《中华民族的最强音》详细地叙述了由田汉作词、聂耳谱曲的《义勇军进行曲》的创作、传唱和被确定为我国国歌的经过,凸现了她无以伦比的社会价值

——中华民族的最强音。《月光曲》生动地记述了贝多芬谱写《月光曲》的经过,体现了他的卓越才华和对下层人民的同情。《林中乐队》全文渗透了作者对大自然和对美好生活的深切热爱,教师要激发孩子们学习的强烈欲望,加深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体会,增强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怀。

“语文天地”编排的一系列语文实践活动都紧紧围绕“音乐”这一单元主题,凸现了主题的深厚内涵,在“日积月累”中诵读白居易在《琵琶行》中描写琵琶演奏的诗句,能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增强学生热爱音乐的情趣。

“开卷有益”选编的是一首西班牙民歌,通过阅读欣赏,初步接触并感知优秀的外国文学作品,开拓学生的视野,拓宽孩子们课外阅读的幅面。应引导学生初步了解诗中反复运用的“暗喻”手法,教师根据实际学情,采用改换句式的方法,体会暗喻手法的表达作用。

“笔下生花”配合单元主题提供了三个习作内容供学生选择,教师还可根据本班学生增加习作内容,让学生选择自己最熟悉、最感兴趣的内容进行习作练习,如“我生活中的音乐”、“音乐和我”……也可以鼓励学生自己大胆设计习作内容。教师在单元备课时,应注

意统筹安排,提前为指导学生习作做好铺垫,使阅读教学与习作指导密切结合。

“初显身手”设计的内容也与整个单元的教学内容联系非常紧密,是组织学生进行综合实践活动的极好范例,也是对学生本单元学习效果的综合检验。

“金钥匙”借丁丁、冬冬之口告诉学生“许多优美的歌词都是诗”,但“并不是所有的歌词都值得学习”“要留心鉴别”优劣。教师应借助“金钥匙”正面引导、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习惯。

(三)说教学目标

1、继续运用多种方法识字25个,写字19个。

2、多种方法熟读课文,背诵、积累精彩词句、诗句。

3、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段,理解课文,体会文章所蕴含的情感。

4、培养学生对音乐的美好情感和感悟能力,使学生领悟到音乐所包容的文化内涵。

5、通过学习使学生体会言之有序的写字方法,指导学生进一步学习比喻句,让学生知道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比喻”这种修辞手法对语言表达所起的作用。

(四)说教学重点及要点

引导学生理解文章所蕴涵的感情,体会言之有序的

写作方法,知道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比喻”这种修辞手法对语言表达所起的作用是本单元学习的重点。

《中华民族的最强音》一课中引导学生理解为什么将《义勇军进行曲》定为国歌,体会“中华民族的最强音”。《月光曲》让学生体会贝多芬感情变化的过程,并品读第九自然段,想象描写的景象。《林中乐队》一课中学生能抓住重点句理解一段话的意思,并体会这段话是怎样写的是本单元教学的要点。

(五)说教学建议

1、激发学生兴趣,确保学生情感投入。《语文课标》指出:“应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学习语文,进行阅读,就是要引导学生与教师文本对话,并在对话中进行情感交流。本单元编排的三篇主体课文和一篇自读课文,均充满真情实感,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一系列活动和思想变化,均须有饱满的激情为基础。(1)、创境激情。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选择合适的时机,相机创境激情。如学习《中华民族的最强音》,可事先组织学生参加学校的升旗仪式。上课时,组织学生听《国歌》,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从而对《国歌》—《义勇军进行曲》产生强烈的感情。当孩子们的情感投入时,自然就容

易理解“为什么要将《义勇军进行曲》定为国歌?”学完课文后,在组织学生唱国歌,议国歌,体会“中华民族的最强音”,那时就有深刻的体会,就有真实情感了。(2)、教师通过必要的范读和指导朗读激发感情。朗读是阅读教学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学生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有感情的朗读,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同时又使自己的情感得到升华。《月光曲》一文,朗读是教学的重点之一,但这一课的朗读对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学生不好把握,教师需通过范读乃至领读、教读做必要的指导,使学生在朗读时能把握课文的特点(整篇课文朗读是徐缓的,但朗读第9自然段描写风起浪涌的大海的语句时,语调是高昂的、热烈的),要通过朗读准确地把文中人物的感情变化表达出来。(3)、将学生的激情,由课内引向课外。“语文天地”中安排了“选曲、填词、创作班歌”的综合实践活动。这一活动仍需学生以高昂、饱满的激情投入,方能集中全班同学的才华,创作出较高水准的班歌来。在学习了前两篇主体文后,学生创作班歌,把同学们的激情由课内引向课外。

2、整体把握,通盘设计,凸显教材的整体性。在这个单元里,三篇主体课文都多次出现比喻句,而且是暗喻和借喻手法。自读课文更是如此。教材在“语文

天地”里,用丁丁、冬冬的对话形式,提示学生(实际也是在提示教师)要注意课文中出现的比喻手法,不但能找出哪是比喻句,还应知道比喻了什么。我们还应根据实际学情,让学生在课文中找出自己喜欢的比喻句认真地读一读,要知道是把什么比喻成什么,在具体的语境中体会“比喻”修辞手法在句子中的表达作用。在指导学生习作时,也应积极鼓励学生在积极的习作中大胆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表情达意。

三、.注意做好几个衔接

1、单元与课文的衔接。在教学中,引导学生通过读、唱、听、悟、议等使学生能感受到《义勇军进行曲》和《月光曲》的音乐旋律不同,抒发的主题不同,产生的艺术效果不同,不过有一点是相同的——它们都给人以力量,都使人感受到音乐所产生的艺术美。这对于帮助学生感悟音乐在人们生活中的巨大作用是很有益的。

2、主体课文与自读课文的衔接。根据教材编排的意图,安排自读课文是为了加强学生的阅读实践。复习巩固主体课文中学到的新的语文知识,如前三篇主体课文中反复出现的比喻手法,也在自读课文中反复使用。教学中我们就应引导学生找比喻句,说说将什么比喻成什么,边读边想,细心体会比喻在文章表达

中所起的作用。另外,还需引导学生在阅读中体会音乐与人类的关系,以加强主体课文和自读课文之间的衔接。

贝多芬第九交响曲感想 篇4

《欢乐颂》是贝多芬《第九交响曲》第四乐章的主题歌,他在失聪的情况下,依旧创作出令人产生共鸣的音乐。所以我很敬佩贝多芬,他是的一位伟大的音乐家。欣赏了《第九交响曲》第四乐章后,使我再次感受到贝多芬的伟大,他那不屈服于命运的精神,使我十分难忘。

贝多芬《第九交响曲》第四乐章的《欢乐颂》唱出了人们对自由、平等、博爱精神的热望。乐曲体现了贝多芬那种通过斗争换取美好生活的哲理思想。和着熟悉的旋律,感受着变化的节奏,那是灵魂的交响乐,贝多芬用生命的力量完美的演绎了这部作品。在一次次欣赏贝多芬的《欢乐颂》时,一次次被它所感动。那高亢、优美的旋律使我的心灵受到震撼。欣赏贝多芬《第九交响曲》第四乐章使人们的精神得到振奋,生活中增添了勇气,这就是贝多芬的音乐,能使人感动、使人称赞不绝的音乐!

第九交响曲说课稿 篇5

教案:《第九(自新大陆)交响曲》87中:张洪军

第 14 周: 歌曲:《念故乡》 课    型:综合课 课    时:1课时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能够对欧洲交响音乐感兴趣,喜欢聆听德沃夏克的交响作品,愿意探索与其相关的音乐文化知识。 (2).过程与方法目标: 能够用自然、圆润的声音,有感情地演唱《念故乡》,并能背唱这一首歌。能够为《第九(自新大陆)交响曲》第二乐章第一主题试着填写歌词。 (3).知识与技能目标: 能够感受、体验德沃夏克《第九(自新大陆)交响曲》第二乐章的音乐情绪,初步了解其音乐结构及音乐内容。 教学重点:重点欣赏《第九(自新大陆)交响曲》第二乐章 教学难点:标题音乐的感受 教学用具:电子琴.音响 教前分析: 聆听《第九(自新大陆)交响曲》第二乐章之前,最好先学唱《念故乡》这首歌。在学歌的过程中,可顺带地介绍这部交响曲的创作背景。 教学过程: (一)学唱歌曲:《念故乡》 德沃夏克《第九(自新大陆)交响曲》第二乐章中用英国管吹奏的旋律,是建立在五声调式基础上的曲调,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格。这段旋律的歌唱性很强,又表现了一种孤独、悲哀和思念故乡的情绪,因而引发了许多人在情感上的共鸣。正是这种原因,德沃夏克的一位美国学生给这段迷人的旋律填上了歌词。后来,一首名为《回家》的独唱曲及合唱曲被迅速而广泛地传播开来。在我国,这首歌被译为《念故乡》。 (二)《第九(自新大陆)交响曲》第二乐章 1.作品创作原由 1892年,美国纽约国家音乐院创办人琴妮・瑟勃夫人邀请德沃夏克担任该院院长。德沃夏克到纽约后,琴妮・瑟勃夫人急于要他依据朗费罗的史诗《海华沙之歌》创作一部歌剧。歌剧《海华沙》并未作成。但其中的一些创作初稿后来就用在了《第九(自新大陆)交响曲》中。1893年5月24日,这部交响曲创作成功。这部交响曲是德沃夏克到美国后写下的第一部作品。本来,作者并没有给交响曲加标题,但在公演前不久,琴妮・瑟勃夫人建议加?“新大陆”的.标题,并得到了德沃夏克的同意。从此以后,这部名为“自新大陆”的交响曲便名扬四海。1893年12月16日,在安东・塞德尔指挥下,由纽约爱乐乐团首演于卡内基音乐厅。 这部交响曲在美国首演时,可谓轰动一时。美国的报纸甚至把它称作“美国的交响曲”。但是,德沃夏克断然反对这种说法,并强调指出:他在国外创作的音乐作品首先是捷克音乐。他在首演的前四天曾对采访者说:“我没有使用过任何一个黑人蛴〉诎踩说男桑抑皇窃谧髌分行戳颂逑钟〉诎惨衾痔厣淖约旱闹魈猓矣孟执谧唷⒑蜕⒍晕缓屠侄右羯囊磺惺侄卫捶⒄顾恰!豹?br> 2.《第九(自新大陆)交响曲》第二乐章 第二乐章为慢板,复三部曲式。 乐曲开始是一个简短的引子。管乐器在低音区奏出一连串鸣咽的和弦,形成一种悲惨凄切的音响效果。在这种气氛的烘托下,乐曲进入了第一部分。这段感人至深的旋律由英国管奏出:这是作曲家怀念遥远祖国的愁思。其旋律朴实优美,富有歌唱性,深得人们的喜爱。以后曾被改编为各种独奏曲,也被填上歌词而成为独唱曲或合唱曲。也有人曾把这个曲调误认为是一首古老的美国民歌。接着,在弦乐器的演奏下,这一主题有了变化发展,情绪显得有些激动:英国管又奏出主题的最后4小节,乐声渐弱,第一部分结束。乐章的中间部分,在第二小提琴和中提琴震音的背景下,由长笛和双簧管奏出旋律。这段音乐充满深切的悲痛,同时又蕴涵着无比激动的感:在悲痛、哀伤的主题后,出现了一段明朗、优美的旋律。它表现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回忆:作者巧妙地将这个主题用变奏的形式展现,并与前主题构成复调,使情绪更加深切动人。 德沃夏克在创作第二乐章中段的音乐时,受到了美国著名诗人朗费罗所著长诗《海华沙之歌》第二十章《饥荒》的启发。在这一章中,描写了海华沙的妻子明妮哈哈为饥荒所迫,已经奄奄一息。她在极度痛苦的挣扎中哭泣着向想念中的丈夫诀别。 乐章的第三部分,仍由英国管奏出动人的思乡主题,音乐时断时续。特别是弦乐器加弱音器后演奏,感情更显得压抑内在,动人心弦。 3.作者简介: 德沃夏克(1841~1904)捷克作曲家。1841年9月8日诞生于布拉格以北20公里的小村庄――尼拉霍柴维斯。他的父亲是兼做屠夫的小客店店主。德沃夏克从小时候起,就爱听自己故乡的民歌,并在农村教师指导下学习唱歌、演奏小提琴。当他12岁时,在兹洛尼茨镇遇到了一位有经验的教育家和优秀的音乐家――安东宁・李曼。他热心地指导德沃夏克演奏中提琴、钢琴、风琴,学习音乐基本理论和即兴作曲。1857年,李曼说服了德沃夏克的父亲,让他进了布拉格的风琴学校去深造。经过两年的紧张学习,以名列第二的优异成绩毕业。以后在布拉格姆扎克乐队中演奏中提琴。这期间,他开始写了一些乐曲,但很少有机会演出。直到1873年,他的爱国主义题材的赞歌《白山的子孙》出现后,德沃夏克才走上了成功的道路。自1875年起,德沃夏克先后结识了著名作曲家勃拉姆斯和柴科夫斯基,并将他创作的《d小调弦乐四重奏》和《d小调第七交响曲》分别题献给了上述二人。1884~1886年,德沃夏克五次到英国演出,并受到热情地赞誉。1890年到俄国演出也取得了巨大成绩。由于在国内外获取的辉煌业绩,布拉格卡尔洛夫大学授予他荣誉哲学博士学位;英国剑桥大学授予他荣誉音乐博士学位。1890年,布拉格音乐院聘请他担任作曲、配器和曲式教授。1892年,德沃夏克接受琴妮・瑟勃夫人的邀请,担任了纽约国家音乐院院长之职。翌年春季,创作了他的杰出作品《第九(自新大陆)交响曲》。1894年的暑假,他是回到捷克的维所卡度过的。由于回到波希米亚,他的心情非常愉快,于是写下了8首智儆哪K诿拦ぷ髁巳辏?895年回到捷克。此后,在布拉格音乐院任教。19,被任命为布拉格音乐院院长。19完成其最后一部作品――歌剧《阿尔米达》。19,德沃夏克因病去世。捷克人民为悼念这位用音乐创作来为祖国民族的自由和解放而奋斗的杰出音乐家,给他举行了隆重的国葬。 课后反思:

第九交响曲说课稿 篇6

一、教材分析

1.地位作用:

《白杨礼赞》是苏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第二篇课文,本单元主题是“咏物抒怀”,是一组描写大自然动植物的文章。与第二单元“道德修养”、第五单元“人生体验”、第六单元“精彩演讲”共同组成了人文色彩浓郁的八年级下册语文课本。本单元可以说是进行学生人文熏陶的基础,在本单元学习结束时,学生对“借物抒情”这种表现手法要能做到灵活运用。苏教版语文课本的一个共同点就是人文性强,语文工具性的强调相对较少,所以要求我们在教学时应灵活一些,也不可忽视语文的工具性。

2.教学内容:

《白杨礼赞》是茅盾散文的代表作,写于1941年3月,当时抗日战争正进入最艰苦的时期,北方人民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坚强不屈,团结抗战,建立了强大的抗日根据地,给敌人以沉重的打击。茅盾以这篇散文歌颂了北方军民团结抗战、奋发向上的精神品质,进而歌颂了整个中华民族的精神品质。在散文中主要运用了象征手法和托物言志的手法,在表达方式上还运用了抒情和议论。

二、学情分析:

1.心理学告诉我们:初中阶段的学生具有半成熟、半幼稚的特点,有一定的抽象思维,但以具体形象作支柱,思维的独立性和批判性也有所发展,有较强的表现欲。因此我们通过多种教学方法促进学生各方面的认知的发展。

2.学生有一定的学习习惯,如能主动预习课文、课后复习课文等。已经学习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方法,学生对分析修辞方法的作用有一定的基础。

三、设计意图:

本文的设计,遵循以下几个思想原则:

1.力求突出“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特征,把发现、体验、感悟、交流的权利还给学生。

2.通过精心设计思维训练和语言训练,以便学生对课文内容有整体的感受和把握。

3.“美文需要美教”,通过朗读、赏析,引导学生进入情境,主动感知,探索求真,展现自我。

四、教学目标的确定

《九年义务教育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语言感受能力,初步具有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因此我将教学目标界定为以下三条:

1.自习生字,品味文章用词的准确性,积极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

2.准确而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并在朗读的基础上品味课文准确、优美、富有感情的语言。

3.学习该文的象征手法,理解白杨树所象征的革命品质,感受中华儿女的奋发向上的精神。

第1、2条作为能力训练目标,第3条作为德育训练目标。

五、教学重难点的确定

这篇文章成功地运用了象征手法,由物及人,托物言志,意蕴深远。因此我把这节课的教学重点定为理解象征手法的运用,并由此入手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但初中生还是第一次遇到运用象征手法的散文,因此它又是本节课的一个难点。

六、教学方法的确定

根据设定的教学目标,这节课我采用的教学方法有:

1.诵读法

对于初中生来说,怎样把实际与作品内容结合起来,是比较困难的,因此我采用诵读法,主要有录音范读和学生自由朗读等形式。

2.发现点拔教学法

对于形象思维,通过精心设计问题,逐步引导学生把握主要形象,并理解主要形象的精神内涵。

3.练习法

练习能够及时反馈课堂教学的效果,采用仿说练习的方式,检测学生的学习效果。

4.多媒体辅助教学法

学生对白杨树也不了解,本课可以尝试利用多媒体制作CAI课件,精心编辑文字、图像、动画、声音、视频等,创设一个优美的画面,轻松活泼的学习散文的良好情境,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浓厚兴趣。

七、学习方法的指导

学生在充分预习、熟悉课文的基础上,必须掌握以下学法:

自主学习法

要求学生必须学会使用工具书,养成看课文注解,自学课文的好习惯,自主参与到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去,如课前预习、课上积极思考踊跃发言、课后及时复习巩固等。

诵读品味法

这一篇散文语言优美,要求学生在自主学习,扫清文字障碍,初通文意后,能通过反复朗读品味,还课堂以朗朗书声。通过诵读和品味达到对文章的整体感知,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品味文中优美的语句,培养学生对散文的阅读欣赏爱好,对学生进行美的熏陶,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优秀文化的精神。

创造性学习法

要求学生有丰富的想象力,大胆创新的精神,学会品味、感悟、迁移、转换,才能创造出属于自己的新的东西来,尝到学习与创造的成功的喜悦。

八、教学过程

由于教材规定的教学课时是一课时,所以要充分利用课前的预习和课后的练习,再进一步的紧扣教材,结合教学目标,妥善处理教学过程,完成教学目标。

(一)布置预习,课前交流:

1.利用工具书,把不认识的字词注上音并识记字形、字义。

2.划出自己喜欢的语句和不懂的地方,并思考为什么。

3.收集有关茅盾的介绍和白杨树的图片。

培养学生自觉学习语文的习惯,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为课堂学习做准备。

(二)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由四大块组成:

第一块:导入新课。出示白杨树的图片,简要说一说画中白杨树的特点,并适当展开联想,说说应用哪些词形容白杨树比较适合。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之上,自然地就过渡到茅盾先生在课文第五段对白杨树外形描写的学习,感受白杨树的形态美,并指导朗读。

第二块:整体诵读。

1、录音范读。根据录音的朗读特点,思考该怎样读,为什么要这样读,同时体会文中不同的抒情方式。

2、学生自由朗读,让学生在朗读的过程中理出形象,并思考:作者对白杨树还做了哪些描写?然后分析问题,小组讨论。

第三块:问题点拨。

1、要求学生将第七段中四句反问句改成陈述句,能否调换位置,并比较、朗读、感受白杨树的内在美。并归纳出白杨树的象征意义。教师要介绍什么是象征,象征与比喻的区别。再提问:文章第5节描写白杨树的外形特征与象征意义有无联系?学生自由朗读、体会。明确,这是象征的基础。并进一步追问这外形的具体象征意义。让学生体会文章的层次美和象征美。

2.请学生用上节课所学《海燕》的知识来解决问题:文章开头对黄土高原的描写以及最后对贵族化的楠木的描写有何作用?并体会白杨树的生活的环境美。

3.文章的题目是《白杨礼赞》,这里却写了其他内容,是不是离题了。通过讨论,让学生明白这是托物言志的写法。

第四块:品读赏析。再次自由朗读课文,采用“删一删”、“换一换等方法加以体会。用词美:伟岸,正直,朴质,严肃;温和;坚强不屈,挺拔。句式美:难道A;难道B;难道C;难道D。段式美:抑;扬。情感美:浅;深。象征美:物;人;神。

第五块:拓展延伸。

结合课文,仿写抒情句:

1.当你在茫茫的竹林(深林,雪原,高原„)走过,难道„„难道„„难道„„难道„„

2.让那些人们去赞美的牡丹,去鄙视这的莲花我要高声赞美莲花!

(三)课外作业:

1.选择课文中喜欢的语段熟读并背诵。

2.课外阅读茅盾的《风景谈》。

3.就生活中的某种植物,学用象征手法学写一段话。

九、说课小结

第九交响曲说课稿 篇7

第一,教材分析

现行的初中教材就是以一个个核心主题来组建单元的,而第六单元的主题是想象和联想,正好体现这种主题核心课程观,讲求立德树人,将“整体规划,有机渗透”的措施落到实处。本单元的课文都是想象力极为丰富的作品,作品以种种奇思妙想描绘出一个亦真亦幻的世界,令人遐思。学习本单元要学生激活自己的想象力,联系生活体验,深入理解文章。

第二,学情分析

七年级学生基本不会预习,所以这学期注重对预习的指导,形成初步的预习习惯,而且这个阶段的学生天真活泼,想象力丰富,充满好奇心和求知欲,所以对于寓言这种字数不多、言简意赅而又意味深长的文学体裁会容易理解,而寓言所体现的道理也能在学生的学习生活中为他们所理解与体会。

第三,教学目标

新课标提出三维目标,结合寓言篇幅短小,语言精练,结构简单,极富表现力的特点,本文教学目标为

一、了解寓言知识,研究文章内容,感受主人公形象特点。

二、通过多种描写手法的分析,感受寓言的特点,领悟蕴含的道理。

三、联系生活经验,树立正确的人生处世态度。

第四,教学重难点

一、通过品味关键词句理解寓言寓意。(重点)

二、联系生活经验,选定角度灵活理解寓意。(难点)

第五,教法分析

于漪老师说过“教师是学生心灵的耕耘者,教书就要教到学生心坎上”,兴趣和需要是学生学习的强大动力。

一、故事导入——学生熟悉的《伊索寓言》中的故事,如《狐狸和葡萄》、《农夫和蛇》、《狼和小羊》创设氛围,发挥兴趣主动性。

二、描写方法分析——通过语言、动作、神态的描写体会故事主人公的性格特点。

三、激发想象,体会寓意——一般都是虚构出来的故事,所以学生得利用发散聚合思维,通过联想想象走进寓言,体会寓意。

四、主动实践,学会方法——通过对寓言的续写、改写或新编,巩固加深自己的认识,如《赫尔墨斯和雕像者》的续写,《蚊子和狮子》的新编。

第六,学法指导

一、本单元要求学习快速阅读,每分钟不少于400字,尽量扩大一次性进入视野的文字数量,寻求关键词语以带动整体阅读,提高阅读速度。

二、找出生动传神的语言、动作、神态等描写手法分析体会文章寓意,通过不同形式的练习掌握方法。

《新课标》强调学生的主体性,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个体差异和学习需求,爱护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的方法。本课针对初一学生的求知欲强、可塑性大的特点设计方法。

第七,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有轻松导入新课、简单了解文体,积累基础知识、具体感知寓意、总结人生真理、自由拓展延伸。

一、轻松导入新课——以学生熟悉的《伊索寓言》中的故事导入,激发探索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二、简单了解文体——寓言的定义、形式、特点。

三、积累基础知识——生字生词、注释词义、

四、具体感知寓意——通译文章,通过讨论找出描写手法、相关语句,让学生自主学习、组织合作,体会主人公的性格特点。(如赫尔墨斯的笑的含义?蚊子的叹息?各个主人公的语气?)

五、总结人生真理——四则寓言的寓意分别是《赫》通过讲述自命不凡的赫尔墨斯在雕像者店里碰壁的故事,讽刺了那些妄自尊大、爱慕虚荣的人。《蚊》通过讲述蚊子战胜强大的狮子,却最终败给了小小的蜘蛛的故事,讽刺了那些取得成绩就得意忘形、忽视自己短处的人。《穿》通过讲述家丁挖井引发流言,最终破除流言的故事,告诫人们凡事都应该调查清楚,道听途说、以讹传讹只会闹出笑话。《杞》通过讲述杞国有人担心天塌地陷,吃饭睡觉都感到不安的故事,劝诫人不要为不必要忧虑的事而忧虑,同时讽刺了那些胸无大志、患得患失的人。

六、自由拓展延伸——续写《赫尔墨斯和雕像者》,改写《穿井得一人》。

第九交响曲说课稿 篇8

化学组韩爱理

我说课的内容是初中化学教材第八章酸碱盐的第五节《常见的盐》。

化学是一门基础自然科学,它与社会、生产、生活有着广泛的联系,对于

我国实现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现代化都具有重要的作用。初中的化学教学是化学教育的启蒙阶段,要贯彻全面发展的方针,着眼于提高全民族的素质,以化学基础知识教育学生、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和能力,为学生参加社会主义建设和进一步学习打好基础。

初中化学教材分十二章,常见的盐是其中最后第二章,是在讲授了氧、氢、碳、铁、溶液等知识的基础上,将常见的无机物按单质、氧化物、酸、碱、盐加以分类,从具体物质的知识到一般概念,使学生对所学的无机物有个比较完整的认识,同时把初中化学中的基本理论、基本概念、化学反应等予以总结,也使学生为今后学习和参加工农业生产作好准备。因此,本章对初中化学知识的学习将起到总结作用。《常见的盐》是在学习了酸碱盐的概念、常见的酸、酸的通性、常见的碱、碱的通性的基础上,学习几种常见的盐,为学生进一步学习盐的性质,作好了准备。这样,使学生在掌握了个性的基础上,学习通性,符合由特殊到一般的认识规律。

《常见的盐》这节课用二课时来完成。本节教材介绍了氯化钠、碳酸钠、碳酸氢钠、碳酸钙四种重要的盐,主要意图是密切地联系生产和生活实际,同时还在相应的位置穿插讲授了结晶水、结晶水合物、结晶水合物式量的计算、风化、潮解及碳酸根离子的检验方法等,这些也都是工农业生产和生活上不可缺少的常识性的知识和技能。这节课可以说是实施化学、技术、社会(CTS)教育的典型课。

本节教材难度不大,有些知识学生已比较熟悉,另外,根据初中学生的年

龄特点,他们对化学实验持有强烈的好奇心和神秘感,好奇心的满足无疑会产生具大的内驱力,促进对知识的掌握。因此,在教学中我增作了许多实验。这些因素都为本节课的学习创造了有利的条件。不利的因素是,青少年时期的思维正处于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与逻辑思维过渡的阶段,思维欠成熟,有时会导致观察的片面性。教学中我会有意识地启发引导,使学生有重点,有目的的观察。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教材的内容以及学生的实际,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

标为:

1认知目标:了解氯化纳、碳酸钠、碳酸氢钠、碳酸钙四种常见的盐,了解食盐

和盐的不同含义,了解结晶水合物的概念、常识,介绍风化、潮解等概念。2技能目标:掌握结晶水合物式量的计算及碳酸根离子的检验方法。

3情感目标:结合化学家侯德榜的事迹,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教学重点为:氯

化纳、碳酸钠、硫酸铜的用途;结晶水合物式量的计算,碳酸根离子的检验方法。教学难点为:结晶水合物及结晶水合物的性质;碳酸根离子的检验方法。

针对本学科的特点和本节课的实际内容,我采用的教学方法主要是:课前

预习,课上讨论,实验,教师小结的方法。采用这种教学方法可以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构建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让学生最大程度地参与教学。有趣的化学实验,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还大大增强了教学的直观性,有肋于学生将感性的认识上升为理性的思维,同时,又可以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前苏联心理学家赞可夫曾说过:“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这种教学法就能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教学中为了达到时刻吸引学生的目的,我是这样设计教学过程的。复习提问

讲述

[俗称(讨论:食盐与盐)

导入新课观察

[特性(讨论题)

样品

氯化钠讨论

[用途]

小结

实验

[俗称]

讲述观察

Na2C03·10H20 [风化]

碳酸钠样品

讲解

[结晶水合物式量的计算方法]

对比

[C032—的检验]

实验

小结

[用途](介绍侯德榜事迹)

观察样品

]

巩固练习

1,写出氯化钠、碳酸钠、高锰酸钾、硫酸铜的化学式,指出它们属于哪类物质并叙述其定义。2,说出几种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或你知道的盐的名称:这两个问题的提出不仅是对旧知识的再现,而且为新课的引入埋下了伏笔。

二、引入新课

根据刚才的复习提问,我设计了这样的引言:自然界中盐的种类成千上万,这节课我们来学习几种常见的盐。开门见山,直接点题,可以将学生的注意力及时集中到对新课的学习上。

三、讲授新课

我首先提出这样的问题:在我们的生活中,每天都离不开的一种盐是什么?(学生很容易回答)食盐是它的俗名,它的化学名称叫做氯化钠,我们首先来学习氯化钠这种盐,这样很自然地将学生的兴趣引到对氯化钠的学习上。由于学生对氯化钠的有关知识都比较熟悉,因此,对这一部分知识的学习主要采取教师设

问,学生讨论回答,教师重点小结的方法。

(一)氯化钠

1,俗称:通过氯化钠是每天饮食中不可缺少的盐,引出它的俗称食盐,接 着提出问题:盐与食盐是不是同一概念,引导学生讨论后回答。为了加深印象,我给学生讲述了有人将工业用盐亚硝酸钠误作食盐用于烹调发生中毒的事件,在此我还给学生介绍了我国丰富的食盐资源,目的在于唤起学生对祖国的热爱。

2,特性:先由如何从海水中取盐的问题引导学生讨论回答,引出粗盐,再 由观察粗盐样品(含泥沙、表面潮湿)进而引出粗盐易潮解这一特性,并介绍粗盐易潮解的原因(含氯化镁、氯化钙杂质)。这样,一环扣一环使学生的思维按着一个很逻辑的规律延伸,同时也为下面讨论题的设置做好了铺垫。讨论题:为什么海水晒盐时日晒风吹有利于食盐晶体的析出?为什么食盐成晶体析出而氯化镁、氯化钙却大部分留在卤水中?为什么海水晒盐采用蒸发水分的方法而不采用降低溶液温度的方法?(投影)学生展开热烈的讨论,各抒己见,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参与意识,活跃了课堂气氛。

3,用途:通过设问,缺盐对人的生理活动带来什么不良影响,引导学生讨 论回答,借此机会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战争年代涌现出许多象潘冬子那样冒着生命危险而为红军战士送盐的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同时介绍过多摄入氯化钠会引发高血压病,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另外,补充介绍我国食用碘盐的原因,使学生了解更多的化学知识。采用教师设问,学生讨论回答,教师重点小结的方法。充分体现了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

(二)、碳酸钠

我用了这样的过渡句:在我们的生活中,除了食盐以外还有一种常见的盐,那就是碳酸钠,下面我们就来学习这种盐。这样很自然地将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到对碳酸钠的学习上。

1,俗称,纯碱。碳酸钠是一种盐,为什么俗称纯碱呢?为了加深学生对这 一知识的理解与掌握,我补充了一个学生实验。学生亲自动身向碳酸钠溶液中滴加酚酞,由酚酞变红的现象进而分析得出碳酸钠溶液呈碱性的结论。有趣的实验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增强了教学的直观性,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

2,Na2C03结晶水,结晶水合物。对这一部分知识的学习我采用

讲述的方法。对风化这一知识点的学习,采用先观察样品表面现象,进而分析原因而引出的。有助于将感性的认识上升为理性的思维。结晶水合物式量的计算采用讲练结合的方法突出这一教学重点,突出强调“·”不是教学中的乘号,而是结合的意思,求式量时是相加的关系。

3,C032—的检验。为了突破这一教学难点,我采用了变演示实验为对比实 验的方法。我准备了四支试管分别放入少量碳酸钠、碳酸钙、碳酸钡、硫酸钠,然后分别滴加稀盐酸。为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我让一名学生到讲台上演示操作。学生通过观察现象、分析原因找规律,2—不难得出凡是组成中含C03的物质都能与盐酸反应放出二氧化碳气体。采用对

比实验有利于学生将感性的认识上升为理性的思维,从而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

科学始于观察。法拉第说过:“没有观察就没有科学”。任何人的观察能力都不是与生俱来的。学生的观察能力是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出来的,观察什么,怎样观察以及观察的顺序,这些问题在教学过程中我都会有意识地加以引导,要让学生学会观察;同时,还要引导学生对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加以分析、归纳、得出结

论,从而培养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

4,用途。对这一问题的学习主要采用讲叙法,来加深学生对这一部分知识 的掌握。

讲完用途后,给学生介绍著名化学家侯德榜为我国制碱工业的发展所作出的杰出贡献。以此激发学生强烈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以及对祖国的无限热爱之情。

四、小结

师生一起重温这节课的教学内容,以求在头脑中形成知识体系,领会本节 重点内容,并将学生的兴趣适时引到对下一节课知识的学习上。

五、巩固练习和作业。

巩固练习是课堂教学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因为通过练习不仅可以巩固本节基础知识,培养学生技能,发展学生的能力,还可以及时反馈本节教学情况,为了适应素质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充分体现因材施教的原则,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学有所得。根据本节知识目标和教学重点,我设计了以下几个练习题:填空,求结晶水合物式量,推断题。共分三个层次:

(一)基础题,此类题主要是面向全体学生,巩固本节基础知识;

(二)技能题,主要目的上培养学生化学计算技能。

(三)综合题,此类题的练习目的是加强前后知识的联系,培养学生应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类题主要面向比较好的学生。练习过程中注意将练习的结果及时反馈给学生,避免学生产生模棱两可的认识,以达到预期的练习效果。

第九交响曲说课稿 篇9

村居》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清平乐 村居》是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九册第七单元的课文,也是本册的最后一篇课文。它通过对农村清新秀丽、朴素恬静的环境描写以及对翁媪及其三个儿子形象的刻画,抒发了词人喜爱农村安宁平静生活的思想感情。根据教材编写意图,新课标的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的思维情感、认知发展的需要和教学实际情况,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三个维度进行考虑,确定了以下知识、能力、情感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理解词语,句子和全文。

4、借助朗读想象、感受诗中田园生活中的美景,并生动地描述“村居”的景象。

3、体会“村居”所表现的作者的感情,并能说出来。

重点难点:通过朗读、联想,感悟词中田园生活的意境,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同时达到熟读成诵。

二、教法与学法

教法:古典诗词,以其形式上的创作不一,内容上的丰富多彩,成为我国古代文学艺苑中的一株奇葩。新课标中规定诵读儿歌、诗词及浅显的文言作品,想象其形象的画面,感受诗歌语言的优美。古人云:书读百遍,其意自见。在古诗词的教学中,教师要在创设出自由、和谐、民主、平等、开放的学习环境的基础上,以层次性的朗读吟诵为重点,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感悟词境,活化古诗词的形成过程,重新焕发古诗词的生命活力和人文精神。

学法:1.“边读、边看、边想、边理解”的学习方法贯穿始终,把时间留给学生。学生的朗读水平随着对课文理解的深入逐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在“读准、读懂、读好、读宽”的递进性活动中得到提高。

2.以读为主,读悟结合。通过不同要求、不同层次地朗读,采用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方法。学生在具体感悟美的活动中,发现问题,独立或合作解决问题,既达到本课教学目标,又实现学习方法的自主构建。

三、教学过程

本课的教学设计,按以下五个环节进行。

一、以旧引新,导入新课。

以古诗《忆江南》《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清代诗人高鼎写的《村居》为切入口,引出本课要学的词的题目——村居,然后介绍词牌,引出词牌名——清平乐,二、初读课文,感知词韵。

这是第一次读,在初读的过程中让学生了解一些词的相关知识:如词又称长短句,有上下两部分,分别称为上阙(上片)、下阙(下片),同时做到读准生字(翁、锄、莲)的字音、多音字“剥”的读音以及莲蓬的蓬为了押韵在此应读第二声,在读准字音的基础上做到正确、流利地朗读整首词。关键在于读好词的节奏和韵律。

三、精读课文,品悟词意

古诗的意境,绝大多数都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词也同样如此。我们在教学时,可利用现有的插图,再现形象,使学生触景生情,进入词的意境。第二次读诗,请学生边读边想看到了哪些画面。在学生交流所看到的画面的过程中,词中的相关词句的意思也就轻而易举地掌握了。这样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又避免了就句诠文这种单一的教学模式的出现。在此基础上再来读整首词,学生就会在脑中边读边浮现相关的画面,读得更有味道了。

一首好词就如一壶好茶,越读越品就越觉得韵味深长。第三次读,关键在于让学生通过自读自悟,感受大儿子的勤劳、二儿子的心灵手巧以及小儿子的调皮,通过想象带着酒意操着吴音的老俩口之间的对话以及学生的表演感受他们生活的幸福和满足。在此基础上再来理解“醉”字的深刻内涵。想象是学生探求知识的一种重要的能力,在古诗词教学中,我们让学生插上想像的翅膀,使他们在诗词的意境中遨游,真正感悟词的意境,理解词意。从茅檐低小感受到他们生活的清贫,溪上青青草感受到生活环境的清新自然。老两口生活很贫苦,可是为什么他们觉得如此幸福而满足呢?在学生合作探究的基础上,再来整合前面读懂的内 容,进一步加深了学生对词所展现的整个意境的理解。课后作业要求学生根据学习,将《清平乐 村居》改写成一篇300字左右的短文。这个过程,既需要学生“走进文本”,又需要学生“走出文本”,从总体上把握诗词,并且把握的是诗词的精髓,再现的是诗词的神韵。同时,它以灵动的思维,灵动的形式保持了诗词的灵动性,学生理解了美,感受了美,交流了美。由于课堂时间有限,我只要求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情景来写。宋词是可以唱的,我让学生欣赏《清平乐 村居》的歌曲和辛弃疾的另一首词《西江月 夜行黄沙道中》目的在于再次激发学生对宋词的喜爱,对古代文学作品的喜爱。四 了解词的背景

最后了解这首词的作者及初步了解这首词的写作背景。古诗词“寄意、抒情”,我们可通过作者及其所处的时代背景,让学生置身于当时诗人所处的那种环境,使学生设身处地,感受作者的思想感情

四、教学反思

我在教学中深深地体会到,引导学生从古诗词中受到美的熏陶,培养学生感受美和创造美的能力,是古诗词教学的一个十分重要而又艰巨的任务。所以在设计教案及上课时,我都努力抓住古诗词的几个特点来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教学中,我首先引导学生结合拼音把这首词读正确,读流利,在此基础上,从整体上对诗词的内容有个大概的了解;然后结合注释,采用自主学习的方式,理解每句词的意思,进而理解整首词的意思,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然后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词,背诵这首词。在学生对全词大意有所理解的基础上,结合课后练习第3题,我又引导学生深入读悟,结合自己的感悟和课文中的插图,想象词中呈现的情景,体会词中描述的孩子们童年生活的有趣。在感受到趣的时候,鼓励学生把这首词改编成一个小故事写下来。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经验积累,鼓励他们大胆地想象,揣摩人物的心理,恰当地描写人物的动作和语言,表达人物的思想感情。从而唤起学生丰富的联想,引导学生深入体会了这首词的意境之美。在设计教案时我把朗读作为一根主线贯穿始终。起始阶段齐声读,个别读;深入学习阶段边理解边朗读;学完全词后让学生反复朗读,或一唱三叹地吟读,或摇头晃脑式地自由读。总之,要让学生读得琅琅上口,滚瓜烂熟,声情并茂,方肯罢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在古诗词教学中给学生适当地创设意境,给他们提供阅读的背景,能有助于学生对诗词内容的深入了解,有助于学生很好地体会作者的写作意图。因此,在教学前,我准备了与之相适应的意境,让学生在各种特定的环境中反复诵读古诗词,既是一种欣赏,又自然而然地悟出了作者的情感,陶冶了情操。当然这堂课有很多的不足与遗憾。由于在导入和初读词时,用时稍微多了一点,也至于后面的精读感悟时,给学生感悟和交流的时间显得有些仓促。还有学生在选择自己喜欢的情景进行描写时也只做到了蜻蜓点水。

第九交响曲说课稿 篇10

一、说教材

《我与地坛》是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教材第一模块《珍爱生命》中的一篇课文。它所讲述的是对生死的感悟和对母爱的感悟。

根据新课程理念、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我确定如下教学目标

(一)能正确读写本课要求掌握的生字词。

(二)抓住文中的关键句,品味作者的语言。

(三)理解本文作者对生与死的感悟和对母爱的感悟。

教学重点:让学生理解地坛和母亲在作者顽强求索中的作用,从而理解“作者、地坛、母亲”三者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理解本文作者对生与死的感悟和对母爱的感悟。

二、说教法和学法

根据新课程的要求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本节课我主要采取课前自学和课堂品读、讨论和课后巩固提升相结合的方法。并且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具体的学法是讨论法、朗读法和勾画圈点法,让学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阅读习惯。

★此外我准备用多媒体手段辅助教学

三、说教学过程

为了完成教学目标,解决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课堂教学我准备按以下环节展开。

(一)导入:

俗话说:“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当不可抗拒的灾难降临到我们头上的时候,我们将如何面对。

学生发言„„

那么,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史铁生内心深处的世界,用心灵去丈量他从痛苦之中挣扎而出的脚步。

此导语以师生对话的方式展开,消除了学生上课伊始的紧张感,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二)、落实基础,整体感知

首先,教师用多媒体投放本课重点字词,完成对预习案的检查,并且让学生按一定顺序齐读,教师有针对性的对某些容易读错写错的生字词进行指导,例如(倔强,声名狼藉)。

这为学生阅读文本扫清了障碍,也体现了语文学科工具性的特征。接下来,让学生一边听课文朗读录音,一边跟着默读课文,可以让他们在最短的时间里走进课文,完成对课文的整体感知。并且在诵读的时候对文章的 1

两部分拟定相应的小标题。

(三)文本探究

(1)思考、讨论并回答问题

①我为什么要去古园?(用课文中的句子回答)(生默读)

明确:(“我活到最狂妄的年龄上忽地残废了双腿”,“我找不到工作,找不到去路,忽然间几乎什么都找不到了,我就摇了轮椅总是到它那儿去,)仅为着那儿是可以逃避一个世界的另一个世界。”

②古园有什么特点?(可以品读,比较阅读)

荒芜(读第三段)——剥蚀了古殿檐头浮夸的琉璃,淡褪了门壁上炫耀的朱红,坍圮了一段段高墙又散落了玉砌雕栏„„

但并不衰败(充满着生机)(品读第五段并请同学说说你感兴趣的句子)——“蜂儿如一朵小雾稳稳地停在半空;蚂蚁摇头晃脑捋着触须,猛然间想透了什么,转身疾行而去;瓢虫爬得不耐烦了,累了祈祷一回便支开翅膀,忽悠一下升空了;树干上留着一只蝉蜕,寂寞如一间空屋;露水在草叶上滚动,聚集,压弯了草叶轰然坠地摔开万道金光。”

③、这样的古园给了他什么启示呢?

明确:地坛和地坛里的小生物它们全都很卑微,繁华都市中行色匆匆的健康人无暇也无意去关注它们,可它们仍按自己的方式和自然法则生存着。这些小生物并不在意自己栖息地的“荒芜”,正是有了它们的存在,反而使这里不再“衰败”。

④、这些古园的景致引发了作者怎样的思考?结果怎样?

A、想关于死的事:(学生朗读,然后齐读,并试着背诵)

“一个人,出生了,这就不再是一个可以辩论的问题,而只是上帝交给他的一个事实;上帝在交给我们这件事实的时候,已经顺便保证了它的结果,所以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

明确:对于死的思考使作者对自己的处境有了新的认识,不再为现实痛苦、迷惘。

⑤、针对文章的第一部分,谈谈你的认识。

明确:生命的存在,本身就是一种希望。

生命如同寓言,其价值不在长短,而在内容。

生命无法荒凉,把握青春年华,充实自己。

鉴赏第二部分

①课文第二部分转入写对母爱的感悟,那么,他在什么时候体会到母亲的关爱的?

明确:他对母亲的理解是在母亲去世之后

②、结合自己的经历谈谈你的感受谈谈母亲最能感动自己的细节。可适当放些轻音乐。

教师对学生的发言做总结①世界上有一种最美的声音,那就是母亲的呼

唤。②上帝不能给每个人一位天使,所以他给了每个人一位母亲。③《游子吟》

⑶课外延伸,向学生推荐英国诗人玛格利特·魏德玛的《妈妈的牵挂》

(四)、以《地坛给我的启示》为题写一篇类似读后感的文章,不计长短,关键要发自于你们的内心。

四、说板书设计

我与地坛

史铁生

地坛我母亲

上一篇:体育游戏创编与实施中应注意的四个问题下一篇:订货会总经理发言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