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槐树的记忆的作文(精选11篇)
老槐树的记忆的作文 篇1
关于槐树的作文:老槐树的记忆
关于槐树的作文:老槐树的记忆
作者/山西张佳朋
山西省万荣县皇甫中学张佳朋(044200)。
走到村口,我经常会看到一棵高大而又挺拔的老槐树。
也许它曾经不起眼,但历经沧桑,早已长成参天大树。巨大的根须深深地扎入地底下,任凭狂风暴雨猛烈吹打也毫不动摇。深褐色的枝干,如狂龙巨蟒般盘旋着,挣扎着,伸出幼嫩的绿叶,争先恐后地汲取阳光的滋养。老槐树枝繁叶茂,阵阵幽香飘溢在家乡的上空。
作为历史的见证者,老槐树经历过日本人灭绝人寰的枪炮声,聆听过老百姓悲惨凄厉的哭喊声。粗壮的躯体上,弹洞依旧在,斑斑伤痕清晰可见。徜徉树下,仿佛置身当年战场,抚今思古,心中不由感慨万千。日本人曾狂妄地认为,屠杀可以征服一切,但丝毫没有意识到他们彻彻底底地错了,中华民族的血能白流吗?不,侵略者点燃了中国人永不熄灭的民族之光,仁人志士谱写了叱咤风云的诗篇,华夏大地掀起了史无前例的革命狂澜!老槐树饱经洗礼,永不屈服,坚韧顽强地挺立,炼铸忠勇不屈的英魂,不正是华夏儿女的化身吗?。
面对凛然正气的亮剑精神,凶残的.侵略军显得那么渺小,他们的滔天罪行永远铭刻在历史的耻辱柱上!八十年弹指一挥间,侵略者早被英雄的中国人民赶出国门,中国正发生一场伟大的变革,创造着亘古未有的奇迹。斗转星移,家乡的老槐树的枝叶护佑着脚下的每一寸土地,不但没有垂老衰败,反而更加生机勃勃了。
这棵老槐树的记忆不是一个人的记忆一,而是一个民族的记忆。站在村口,我向这极不普通的老槐树表达由衷的敬意。
(指导教师杜晓娟)
老槐树的记忆的作文 篇2
2015年, 合肥评选出了十佳老地名, 分别是:逍遥津、三孝口、百花井、教弩台、孝肃桥、四牌楼、大蜀山、南淝河、操兵巷、 徽州路。这些地名在口口相传中蕴藏着城市背后的历史脉络。 细分这些老地名, 脉络之一, 以历史寓意命名。以三孝口为例, 最初是以最能反映合肥人孝悌亲情而命名, 如今的三孝口已经成为市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商业聚集地, 与其最初含义相差甚远, 人们对孝悌之情的纪念却依然不变。脉络之二, 来自其背后蕴含的文化景观。孝肃桥作为其中代表可见一斑。 孝肃桥在历史上几度修复, 几度重建, 如今是最能体现包拯精神的老地名, “孝于人民, 肃于律己”成为今人的座右铭。[1]脉络之三, 取自于历史记忆。以百花井为例, 曾经是百花公主的闺房, 使这个闹市一隅的地方平添了几许温馨。而教弩台则是最古老的演兵场和寺庙, 是战地和佛门的组合。
二、合肥老地名的身份构建
(一) 汇集本土意识的记忆储存
现代城市在涌入现代化的浪潮中, 对自我的内省逐渐减少。在这样的背景下, 更需要种种媒介符号来不断强化城市本土意识, 实现对社会群体文化和本土身份的认同。而老地名作为文化符号的一种, 在时间维度上具有超越个体生命周期的特点, 经过人们的口口相传, 在一代代人的记忆中, 融化成本土文化的记忆符号, 对于凝聚本土意识有着重要作用。[2]符号赋予了事物恒定的意义, 即使是不同时代的人都可以据此找到共鸣, 生发寻根的感情。类似于“逍遥津”, “四牌楼”, “三孝口”这样的老地名除了具有地理意义之外, 也成为合肥这个城市特有的文化标签。
(二) 作为空间共同体的文化仪式
老地名在传播的过程中也具有构筑意义和传递信息的功能。在空间层面上, 老地名作为媒介的一种, 连接历史与记忆, 凭借象征性表征赋予群体或个体意义, 形成对历史或现实的感知。同时, 通过不断再现形成、深化群体或个体记忆, 建构出“区域话语”, 来加强城市地方感。合肥十佳老地名作为空间媒介, 描画了同属一个城市的认同空间, 以地域的接近性和心理的接近性强化人们对“同居一城”的想象空间, 把互不相识的人们组织起来, 利用地缘性增强归属感。最有代表性的是逍遥津, 它是从渡口到文化风向标的过渡, 也是老合肥人心目中作为认同“合肥人”身份不可抹去的标志。
(三) 维系传统文化的精神支柱
一个城市的精神来源于点滴的积累, 以实体或虚体的形式融化在城市的血液中, 浸透骨髓。而合肥十佳老地名则是合肥文化的精神支柱代表之一。三孝口的命名浓缩了民间传说, 将孝道文化传递到毛细血管深处。孝肃桥则与合肥现有的包公祠、包公墓、清风阁和浮庄组成包公园, 将廉政清风传扬千古。“包公故里”还曾经被写入合肥名片, 作为对外推广打出的一面旗帜。教弩台、操兵巷的命名则时时提醒着市民们, 这里曾经是兵家必争之地。在日常生活的细微之处, 处处展现出历史的痕迹, 凝聚着合肥精神。
三、老地名对合肥城市地方感塑造
(一) 书写怀旧景观, 唤醒城市记忆
“集体记忆”是建立在个人和社会共享经验的基础上的。 十佳老地名的选举和推出将传统文化因子以命名的方式, 口口相传地嵌入现代性的媒介空间, 它们是唤醒城市记忆的重要载体, 为一代代合肥后人提供强有力的精神支柱和心灵慰藉。[3]在钢筋水泥的现代化都市中, 在快节奏的经济发展的脚步里, 人们用这样找寻最早出处的方式去命名身处的位置, 来纪念这片古老的土地, 时刻提醒人们曾经发生在这片土地上的故事, 用润物细无声的方式让文化旧景观得以持续保存。
(二) 关注历史本源, 形塑地方温情
本土文化能成为塑造城市形象的资本, 是因为它具有稀缺性特点。本土文化具有很强的地域性和传承性, 每个地方都有独特的风俗民情, 每种文化都有潜在的价值和内涵, 都是难能可贵的异于其他地区的稀有资源。它是基于自然生活环境基础的具有特殊地域色彩的文化符号。本土文化一旦形成, 就被作为稳定的结构整体而积淀, 并可以被保存和传播, 其内容不会随着时间和空间的变化而产生太大的变化。
(三) 挖掘城市精神, 构建城市文化个性
合肥本土文化作为这座城市独有的文化之一, 是一种特色资源, 具有很强的地域性和文化的根植性, 不易被其他城市模仿和“拷贝”, 是推动城市发展的战略性资源。而合肥的老地名呈现出的中庸、厚重、淳朴的内陆城市稳重形象, 正如城市中的人一样, 构筑了合肥特有的文化个性。例如, 包公祠印证着包公文化;逍遥津倾诉着老庄文化和三国文化;六谷祠代表着药王文化;赤阑桥说明着宋词文化;白水坝则代表着丽友文化;城隍庙是道教文化的象征;道士岗则是刑天文化;明教寺是佛教文化的代表。
地名是一种综合性的文化, 特别是遗留下的老地名是各个时代人类活动的产物, 记录着历史环境的沧桑变化。滋养一座城市无疑需要老地名作底色。虽然一些老建筑在拆迁中消失了, 但从保留下的这些地名可以窥见城市历史发展的脉络, 勾起人们对城市历史的回忆, 也是一个城市的“立城之本”。
摘要:作为一座具有2200多年历史的古城, 合肥的地名经历了漫长的历史变迁, 这些老地名不仅是地理方位的标识, 更凝聚着深厚的文化记忆。2015年合肥出炉了十佳老地名, 这些经过精心遴选的地名, 浓缩了合肥特色文化, 成为塑造地方标志的一部分。本文试图以十佳老地名为例, 剖析地名在城市文化地方感塑造中所起的作用。
关键词:老地名,地方感
参考文献
[1]张爱萍.合肥地名历史文化内涵探析[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 2012 (3) :10-11.
[2]王丽雅.中国文化符号在海外传播现状初探[J].传播学研究, 2013 (5) :74-83.
描写老槐树的作文 篇3
老槐树高大挺拔,树皮是棕色的,树枝细平细平的,如直尺一样。每当阳春三月的时候,老槐树就会吐出嫩绿的枝叶,十分美丽。宛如披了一层绿纱的的女郎,看她的颈间还有装饰品哦!同学们在她身旁追逐嬉戏呢,使操场增添了许多的欢声笑语。
每当夏天来临,百花争艳斗妍的时候,老槐树伸出了密不透光的。枝叶如盖的手。看,还有一串串的手链。 那手链就如豌豆一样大。上面的小花沁人心脾,香味扑鼻。那阵阵清香已经弥漫了整个校园了。这时的她已经是一把大绿伞,为大家阻挡住了太阳公公锋利的光芒。“叮铃铃……”下课了, 同学们争先恐后的去她的身旁躲避太阳公公的光芒。
每当秋风扫落叶时,那金灿灿的树叶从树上纷纷扬扬飘落下来,老槐树像一个舞姿美丽的仙女。住在树上的乌鸦,在树枝上快活的跳动着,就像一个个跳动的音符。
每当冬天的时候,老槐树就会换上白色的棉衣,她日日夜夜的守护着整个校园,她经过了多少风风雨雨,大雪纷飞的日子啊!她不单单给我们带来了快乐,还陪伴着母校度过了几十年啊!
老槐树的述说作文550字 篇4
40年前的清河,流淌在这个城市的郊外,宽阔而清澈,两岸是厚积的泥沙,沙滩上是肥沃的庄稼地、成片的杨树林和零零星星的矮小平房,我生长在那里,就像是生活在一个宁静的村庄。
20xx年前的清河,正赶上这座城市工业化高度发展的时期,它两岸的庄稼地被改建成了大型的工厂,成片的杨树林已经被林立的楼房所代替,河上架起了好几座石灰桥,宽阔的河床变窄了,清澈的河水变污了,我每天忍受着污浊的空气,我担心有一天我会被它醺死。
5年前的清河,建设者开始治理几乎干涸的河床了,工业污水不再排向河里,在河里建起了橡胶坝,通过截水引流,清河里又出现了宽阔的河面,一条河就使整个城市又重现生机勃勃的景象。我在这清水的灌溉下,也焕发了青春,我每年夏天都盛开一季的白花,为人们送去缕缕清香。
老槐树作文 篇5
若是单纯的一棵槐树,那也便没有什么可写的了,可正因它的平凡但似乎又不那么平凡的意义,促使我写下这篇文章。
春日里奶奶做的槐花饭中的原材料,便是从此获取,但是量却很少很少。
门前的槐树,大约比我小两三岁,但是以树的年龄来看,树龄也算是年长的了。
它似乎就如大人们口中的调笑话:这玩意横着长。是的,树很宽,却才两米,很矮,这不符它沧桑的年龄。
至于前面提到的千疮百孔,到也不过分,毕竟事实如此。
小时候,就因为这棵树的长相,不懂事的我要求爷爷用电钻在上面钻孔,挂秋千玩,这是在它身上留下的第一道疤痕,接下来接二连三的又是不计其数的孔在它身上留下。
随着我渐渐长大,看着那近几年没怎么增孔过的槐树,心中的愧疚油然而生,自然不免对自己儿时的要求感到羞耻。就在今年这秋,在某个秋风萧瑟的秋日,无聊的一直看着树,看着孔,竟不禁哭了。
天算不如人算,村里改造,仅仅是为了美观,就又在树上打洞,只见的树似乎无可奈何的摆了摆头背,又弯了,默默地又承载了邮箱。
终于,不堪重负,经过十几年的人类摧残,自然的嘲讽,老天的不公待遇,它折了。截了树干,现在望着门口那光滑的木头桩,那是它在人世间留下的最后一处痕迹。
老槐树作文 篇6
唐国有一位帅气的王子,王子叫“槐”,被人们称为槐王子,西国有一位美丽的公主,公主叫“树”,被人们称为树公主。
在一次偶然的机缘里,槐王子与树公主彼此深深的相爱了。可是,令人遗憾的是,唐国有规定,唐国的人是不可以和西国的人通婚的。
可是,由于伟大爱情巨大魔力的驱使,槐王子还是大胆的向树公主求婚了,但是,这件事情被唐国国王知道之后,槐王子不仅受到了国王的反对,还被国王无情的关进了牢笼里面。
为了能见到自己心爱的人,树公主就拜托了一位士兵,送给那士兵好多的金银财宝,让他在王子的牢笼里帮忙挖了一个大洞。这个士兵由于是个财迷,收取了金银财宝之后果然照做了。
就这样,槐王子很顺利的就通过那个大洞逃了出来,然后和在外面洞口处等待他的公主一起逃跑了。
纸包不住火,唐国的国王很快就知道了这件事情,他非常的恼怒,杀掉了那个贪财的士兵之后,很快就派了许多的追兵去缉拿槐王子和树公主。
由于本领有限,槐王子和树公主终归没有逃的过那些追兵,于是,就在他们马上被追兵追到的时候,槐王子和树公主彼此深情的凝望着,最终,为了自己的爱情,他们就紧紧的相拥在了一起,同时,槐王子和树公主还异口同声的念了一句神奇的咒语:“真爱无敌,相拥永远。”
说完,神奇的一幕果然出现了,槐王子和树公主消失不见了,而他们相拥的身体却变成了一棵大树,那棵大树的枝干非常的粗壮,人们就说那一定就是槐王子的化身,那棵大树的叶子非常的鲜绿,人们就说那一定是树公主的倩影。
老槐树作文700字 篇7
题记
一片片影子在慢慢地移动,流年的脚步迈过无数个黑夜与白昼,辗转了时光的结,总是一遍一遍地在脑海里回放:湛蓝的天空,茂密的树林,阳光洒在小河上,泛起金色的涟漪;一条条清幽的小路,通向一户户人家;台阶上长满了碧绿的青苔,不知从哪儿飘来一阵菜香,把我们馋得直流口水。
记忆中的童年就是这个样子吧。可为什么,现在的我,寻觅不到它的一丝踪影呢?
破败的房屋,周围长满了杂草,有些路已经被杂草覆盖。屋子上的窗户已经没有了,只剩下毫无感觉的空洞;那些富有灵气的门楣已不再有了,都随着时光逝去。我听到了哭泣声,转过头,曾经那棵高大的老槐树已不存在了,只残留矮墩墩的树桩。摸着这一圈圈年轮,我忽然一阵心酸,童年的时光几乎都是在这老槐树的陪伴下度过的呀!那时,上了年纪的人总会拿着收音机和蒲扇,在傍晚时来到槐树下乘凉。孩子们有的坐在槐树下听老人讲故事,有的围着大树唱呀跳呀,发出一阵阵开心的笑声。
时光慢悠悠地流走。时间啊,你带走的太多了,留给我的,只有残败不堪。我终于明白了一句话:小时候,哭着哭着就笑了;长大后,笑着笑着就哭了。谁知道,那笑容包含着多少苦涩和无奈。我们始终无法抗衡时光,任何东西都无法经得住岁月的蹉跎,也包括记忆。记忆中的那人、那事,终有一天会模糊不清,剩下的只会是漫无边际的黑暗。
站在这里,我感觉到了害怕。或许,我无法从容面对属于自己的记忆被时光带走,无法正视它由过去的热闹与繁华变成如今的破落,太美好的事物总是容易让人产生遗憾。成长或许就是一件很残酷的事情,就像在水晶球里一直舞蹈的芭蕾女孩,裙角微微扬起,华丽的旋转,那么美丽,却又那么易碎。她就是那样无休止地跳下去,你只欣赏到她的美丽,却从不曾体会到背后的辛酸与无奈。成长总是要继续,回忆终会被埋葬,我始终都要面对未来的世界,这是逃避不掉的事实。
老槐树作文800字 篇8
是城市里在繁华热闹,也不及家乡里的那棵老槐树。
春天
老槐树刚探妹呀,极小的花苞像娇滴滴的少女,每一个花骨朵里都好像蕴藏着巨大的能量。
夏天
太阳着靠的炎热使我心烦意乱,可是当我看到那棵老槐树上的一串串雪白的槐花,又平复了这种心情。像一朵花,接着下一朵花,你不让我,我不让你,好不精彩热闹。夏天那里便是我们几个小孩子的“地盘”,茂密的枝叶遮蔽了太阳,使得这里十分阴凉,我们在那里跳皮筋,捉迷藏。
秋天
老槐树该休息了,他落下它那繁密的枝叶,所谓“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老槐树也是这样吧,是为了下一次更好的绽放,槐花更加茂密。
冬天
老槐树的叶子落干净了,我们几个找了麻绳,给老槐树做了件新衣服。白雪落在他的枝头,到别有一番趣味。
到了一年夏天
等到回花又爬满了枝头,槐花的清香飘满了大街小巷,男孩子们爬上树,用剪刀把怀化剪下来,女孩子们则用花篮接着,然后拿着自己的劳动成果去找长辈们“邀功”。
就这样,老槐树陪伴了我们整个童年。
但是好景不长,一个噩耗传入了我们耳中,由于要重修公路,这棵老槐树要被砍了,当他们来砍树时,我们几个孩子挡在前面,不让他们砍,这些老天爷也在帮我们轰隆隆下起了大雨,大群人说躲得了初一躲不了15,这棵树总要砍的。
他们走后,我们围着老槐树哭了起来,因为老槐树枝叶茂密。我们头上的雨水并不多,我看着这粗壮的树干,满满都是岁月的痕迹。
终于他没有来了,这次我们并没有阻止,因为我们知道老槐树会理解我们的,看着老槐树被砍断,我终于忍不住去抱住那个已经被砍倒的树干大哭。
老槐树500字九年级作文 篇9
记忆里,每到槐花开满枝头的时候,外公就拿着竹竿,在竹竿上绑着一把小镰刀用来割槐花,外婆则把她那个大簸箕拿出来装。邻居家的平子哥也会来帮忙,麻利地爬上树,把两腿跨在树干上,他在上头摘着,我就拿着篮子在下面捡。外公总不会把整棵树上的槐花都摘掉,平子哥也不会。我问外公:“为什么你们不把槐花都摘光呢?”外公慈祥地说:“槐树一年才开一次花,结一次果,长点果实不容易啊。不能全给了我们,得给它也留一点。”那个时候外婆家屋后还有一条清亮亮的小溪。每天,我就提着桶到小溪旁边提水,因为当时年龄还小,每次我只能提半桶水,来来回回得提上好几趟,直到把灶台旁边的大缸灌满为止。有时候,姐姐去洗衣服,我也跟在后头,端着木盆,跌跌撞撞地踩在石头上,把木盆里装满水,一边玩水一边帮忙洗衣服。
屋子外面不远处有外公家的田,还有平子哥家的一口鱼塘。外公没事就会到地里去看看,不是给庄稼施施肥,就是给庄稼锄草、浇水。屋子旁边的山坡上还有一片兰花草,每到花开的时候,那白色的花里面夹杂点鹅黄,虽然颜色不是那么艳丽,但贵在香气扑鼻。我常常喜欢坐在这里,嘴里叼上一根兰花草,一坐就是一个下午。
描写老槐树的诗句有哪些 篇10
(第一首)
拨地凌云慨以慷,千年傲立阅沧桑。
蓬蓬翠叶美如玉,勃勃劲枝坚比钢。
为善信徒祈禄福,成全情侣作红娘。
青春尚在谁言老,料定心空蓄太阳。
(第二首)
又闻五月槐花香,老树新枝披淡妆,
难忘春天曾饱腹,记得夏日可乘凉,
少儿玩伴枝间笑,初恋情人叶下藏,
幽梦如昨转瞬逝,乡愁一缕叹沧桑。
(第三首)
铁铸铜浇固未摧,忠臣只待钥匙来。
一双金柱埋青眼,半朵冰颜挂黑腮。
把户严防梁上客,通关好见镜中梅。
人生几许连环套,守定心扉莫乱开!
(第四首)
珍珠藏碧翠,矍铄挽春娇
阆苑蔷薇醉,柴扉柳絮飘
情根留故土,香素散云霄
泪送儿郎远,迎风任雨凋
(第五首)
苑放千花丽,心偏一树珍。
枝蟠随意古,叶碧自然春。
凡界留奇种,瑶池有老身。
疑忙玉成事,未见芳换新。
(第六首)
珍珠藏碧翠,矍铄挽春娇。
阆苑蔷薇醉,柴扉柳絮飘。
情根留故土,香素散云霄。
泪送儿郎远,迎风任雨凋。
(第七首)
院槐苗落始清间,岁刻年轮渗苦甜。
夏绽黄花香万里,冬凝雾凌耀千川。
陪家度过腥风雨,伴主熬出酷暑寒。
人去蓬空孤叶茂,风摇疏影寄福安。
(第八首)
树老貌狰狞, 林疏雀鸟争。
樵夫斧忍手, 风雨不留情。
去岁枝桠病, 今秋架桁撑。
老槐树的记忆的作文 篇11
我们村坐落在牙山脚下。走到村头。首先映入眼帘的是耸立在村口的那棵老槐树。这棵老槐树比牟氏庄园门前的那棵大多了。
老槐树在村西头中心街口,是进村的必经之处。老槐树巍峨挺拔,枝叶茂盛,郁郁葱葱,树干要三四个人才能合抱过来,树冠很大,直径有三四十米,像一把擎天的绿绒大伞,遮盖了整条街及两边的房屋,树高近二十米。它是一棵神灵之树,也是村里一道靓丽的风景。
说起这棵老槐树的历史,记得小时候听我爷爷讲,是‘牟二黑子’种的。我们村是牟氏家的佃户村,庄子村。当年牟墨林派人用骡子驮着槐树苗,把他家的.佃户村庄子村的村头都种上了槐树。我们村的这棵槐树长得特别好。问到这棵老槐树有多少年?爷爷说:听老辈人讲,就是嘉庆帝杀和珅那年种的,快有三百年了。
老槐树的好多树根都长露在地面上,粗大的树干,中间是空的,能容下两个人站在里面。村里人都说这棵几百年的老槐树是有神灵的,要好好保护它,爱护它。所以,经常有人在树枝上系上红布条,祈祷老槐树保佑赐福。大人们都告诉孩子,不能攀爬老槐树,更不能折枝摘叶。记得小时候每天放学后或星期天,村里的孩子都聚集在大槐树下玩耍,经常钻到树洞里捉迷藏。偶尔有几个村里出了名的调皮蛋爬到树上摘槐米,都免不了被家长狂揍一顿。
春天,老槐树长出翠绿的叶子,蚕豆那么大,远远看去像一颗颗绿豆,满树绿油油的,天气渐渐热了,槐树的叶子更密了,鸟儿也飞来了,在树上做个巢,犹如锦上添花。
夏天,是槐花盛开的季节,满树的槐花,一串串珍珠似的挂满枝头,藏在茂密的绿叶中,溢出了淡淡的幽香。一阵微风吹过,树枝轻轻摇摆,把幽香带到几里之外,送到家家户户,花香自由散放,整个村子都沉浸在槐花的清香之中。如果这个时节你到村里来,未到村头,就会感到花香扑鼻。
老槐树茂盛、高大、雄伟,遮天蔽日而又浓郁参天,绿叶铺天盖地,像从天空中飘下来了半片绿色的云雾,空气特别清凉芬芳,使人开朗,是一个天然的氧吧。几百年来,一代代一辈辈,老槐树下都是村民们避暑纳凉谈天休闲的好地方。特别是夏天,每当午饭和晚饭后,人们都不约而同地来到老槐树下乘凉谈天。村里有个什么事情,都在那里说,村干部开会都会组织在老槐树下进行。巨大的树荫下能坐下大半个村子里的人。
现在,这棵有三百年历史的老槐树依然生长得那么茂盛,枝繁叶茂,生机勃勃。它是我们村的象征和标志,它给一代代村里人带来了无限的快乐和欢笑。
我爱村头的那棵老槐树!
作者简介
【老槐树的记忆的作文】推荐阅读:
记忆深处的老槐树作文750字11-22
老槐树童话故事作文07-17
校园里的老槐树三年级作文400字12-25
槐树的作文200字01-05
故乡的大槐树06-17
父亲的槐树林散文01-01
槐树青青作文06-10
村头的大槐树散文05-23
大槐树作文09-29
槐树情小学作文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