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毕业的重要通知

2024-09-06

关于毕业的重要通知(精选12篇)

关于毕业的重要通知 篇1

关于领取、填写毕业资料的通知

法学院08级各班:

请各班长将本班毕业资料发至各位同学,资料一共有三分,分别为:《高等学校毕业生登记表》、《广东省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推荐表》、《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毕业研究生就业协议书》(一式四份)。因资料非常重要,如填错、丢失将无法补办,因此各班长务必集中班级同学统一领取。另有以下注意事项:

1.《高等学校毕业生登记表》、《广东省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推荐表》、《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毕业研究生就业协议书》领取时须本人签名,不可代签。

2.《高等学校毕业生登记表》、《广东省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推荐表》填好后请放入原来的信封,由各班长收齐后交级长。(收取时须签名,不可代签;须班级统一交级长,不单一收取)

3.《广东省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推荐表》填写注意事项:本表从开头填写至“本人求职意愿”一栏,其他不填。“院系推荐意见”另外打印在一张纸上(思想政治、学习、学生工作、担任学生干部等情况,200字以内,注明姓名和班级,放入信封内)。

4.《高等学校毕业生登记表》填写注意事项:本表从开头填写至“自我鉴定”一栏,其他不填。“班委鉴定”一栏由各班长组织本班班委填写。

5.《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毕业研究生就业协议书》须按已登记的序号领取。

各班长务必在下周二(2011年10月25日)将《高等学校毕业生登记表》、《广东省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推荐表》签领表收齐后交级长。(各班长务必检查每位同学上交的信封须包括:《高等学校毕业生登记表》、《广东省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推荐表》和“院系推荐意见”)

法学院学工办 2011年10月21日

关于毕业的重要通知 篇2

全文如下: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做好2013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

国办发[2013]35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 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 (以下简称高校毕业生) 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 关乎经济发展、民生改善和社会稳定。2013年, 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总量压力继续加大, 结构性矛盾十分突出, 就业任务更加繁重。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 要求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 进一步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经国务院同意, 现就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深入落实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

近年来, 国务院坚持劳动者自主就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和鼓励创业的方针, 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 围绕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 各地区也结合实际制定了一些有本地特色的具体政策, 对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发挥了积极作用。但从目前情况看, 有的政策尚未落实到位, 政策效应尚未得到充分发挥。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抓紧对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落实情况组织一次集中检查, 逐项督促落实。对尚未制定具体实施办法的, 要抓紧研究制定, 尽快实施, 并跟踪了解落实情况;对其中门槛高、手续复杂的, 要本着尽可能方便高校毕业生享受政策的原则, 制定简便易行的操作流程, 切实降低门槛、简化程序;对因保障措施不到位影响政策落实的, 要加大投入, 提高保障水平, 确保政策顺利实施。同时, 要适应新的形势和特点, 积极创新, 进一步细化和完善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的政策措施。采取多种方式广泛宣传就业法律法规和政策, 提高高校毕业生和用人单位的政策知晓度。

二、拓宽高校毕业生就业渠道

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结合转方式、调结构的进程, 积极为高校毕业生开发就业岗位, 尤其要充分发挥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智力密集型产业、现代服务业、现代农业发展对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拉动作用。在制定产业发展规划时, 要同时制定人才培养、吸纳、引进计划。加大对小微企业的扶持力度, 进一步落实社保补贴、培训补贴等扶持政策, 鼓励其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大力宣传民营企业、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和突出贡献, 引导高校毕业生到民营企业、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就业。引导国有企业积极履行社会责任, 吸纳更多高校毕业生就业。结合推进城镇化、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进程, 加大财政投入, 探索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 开发城乡基层特别是城市社区和农村公共管理及社会服务工作岗位, 引导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就业。统筹实施基层服务项目, 规范岗位管理, 健全保障机制, 落实和完善生活补贴、社会保险、期满就业服务等政策, 积极促进服务期满人员就业创业。开展农业技术推广服务特岗计划试点, 选拔一批高校毕业生到乡镇担任特岗人员。加大面向基层考录公务员和招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力度。建立健全征集高校毕业生入伍服义务兵役的政策体系和长效机制。逐步扩大科研项目单位吸纳高校毕业生规模, 鼓励优秀高校毕业生作为科研助理或辅助人员参与项目实施。

三、鼓励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

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积极完善创业政策, 加强创业教育、创业培训和创业服务, 大力扶持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 尤其要鼓励高校毕业生创办国家和地方优先发展的科技型、资源综合利用型、智力密集型企业, 支持通过网络创业带动就业。各高校要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专业教学和人才培养全过程, 并将创业教育课程纳入学分管理, 鼓励在校生积极参加创业教育和创业实践活动。鼓励高校与公共就业人才服务机构合作开展创业培训和实训, 从2013年起, 将创业培训补贴政策期限从目前的毕业年度调整为毕业学年 (即从毕业前一年7月1日起的12个月) 。各地区要对自主创业高校毕业生进一步放宽准入条件, 降低注册门槛, 创业地应按规定给予小额担保贷款及贴息、税费减免等政策扶持。加大政策倾斜力度, 积极推进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建设, 为自主创业高校毕业生提供项目开发、开业指导、融资、跟踪扶持等“一条龙”创业服务。

四、加强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

各地区、各高校要切实加强对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服务和职业指导。各高校要加快推进就业指导课程和学科建设, 全面开展职业发展教育和就业指导, 着力提高就业指导课程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加强专兼职结合的职业指导师资队伍建设, 为高校毕业生提供个性化的咨询辅导。支持高校发挥自身优势, 实行校企对接, 有针对性地组织开展校园招聘活动。高校开展的校园招聘活动, 可纳入公共就业服务大型专项活动项目给予适当支持。各地要充分发挥公共就业人才服务机构和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机构的作用, 广泛开展公共就业人才服务进校园活动, 帮助高校毕业生及时了解就业形势、就业政策和企业用人需求。广泛收集适合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岗位信息, 及时向高校和高校毕业生提供, 并组织开展分区域、分行业、分层次的专场招聘活动。健全全国就业信息公共服务网络平台, 实现与高校校园网互联互通, 充分利用短信、微博、移动互联平台等多种渠道发布就业信息, 切实降低求职成本。允许高校毕业生在求职地 (直辖市除外) 进行求职登记和失业登记, 申领《就业失业登记证》, 纳入本地免费公共就业服务和就业扶持政策范围。各级公共就业人才服务机构要从高校毕业生的实际需要和便利出发, 统一服务标准, 优化服务流程, 提供高效、便捷的就业服务。

五、开展就业帮扶和就业援助

大力加强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在全国范围内组织实施“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就业促进计划”, 综合运用各项政策措施和服务手段, 力争使每一名有就业意愿的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在年底前实现就业或参加到就业准备活动中。做好未就业高校毕业生离校前后实名信息衔接和服务接续。各地公共就业人才服务机构要及时了解未就业高校毕业生的情况, 依托基层服务平台, 一对一地开展服务。对有就业意愿的, 及时提供用人信息;对有创业意愿的, 组织其参加创业培训, 提供创业服务, 落实创业扶持政策;对暂时不能实现就业的, 要通过扩大就业见习和职业培训规模, 组织参加就业见习和职业培训;对就业困难高校毕业生, 提供有针对性的就业援助。各地可根据当地经济发展和物价水平, 适当提高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基本生活补助标准;对高校毕业生参加职业技能培训和技能鉴定, 应按规定给予补贴。

各地区、各高校要将特困家庭高校毕业生作为帮扶的重点, 认真开展摸底排查, 掌握特困家庭高校毕业生的求职情况, 有针对性地开展帮扶。从2013年起, 对享受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家庭的毕业年度内高校毕业生, 可给予一次性求职补贴, 补贴标准由省级财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会同有关部门根据当地实际制定, 所需资金按规定列入就业专项资金支出范围。

要进一步促进少数民族高校毕业生就业。各地区、各高校要高度重视少数民族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工作, 给予必要的帮扶与指导, 鼓励他们自主创业。承担对口支援西藏、青海、新疆任务的地区要组织本地用人单位积极面向受援地高校毕业生开展各类招聘活动, 并将到本地求职的受援地高校毕业生纳入就业扶持政策范围。承担对口支援西藏、青海、新疆任务的中央企业要结合援助项目建设, 积极吸纳当地高校毕业生就业。

六、大力促进就业公平

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大力营造公平的就业环境。用人单位招用人员、职业中介机构从事职业中介活动, 不得对求职者设置性别、民族等条件, 招聘高校毕业生, 不得以毕业院校、年龄、户籍等作为限制性要求。规范签约行为, 任何高校不得将毕业证书发放与高校毕业生签约挂钩。加大人力资源市场监管力度, 严厉打击招聘过程中的欺诈行为, 及时纠正性别歧视和其他各类就业歧视现象。规范国有单位招聘行为, 完善公务员招考和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制度, 探索建立国有单位招聘信息统一公开发布制度, 加强国有企业招聘活动监管, 在国有企业全面推行分级分类的公开招聘制度, 切实做到信息公开、过程公开、结果公开。加大劳动用工、缴纳社会保险费等方面的劳动保障监察力度, 切实维护高校毕业生就业后的合法权益。

有关部门要按照《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做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 (国发[2011]16号) 的要求, 研究深化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的具体意见, 简化高校毕业生就业程序, 消除其在不同地区、不同类型单位之间流动就业的制度性障碍。要指导督促各地制定实施办法, 切实落实允许包括专科生在内的高校毕业生在就 (创) 业地办理落户手续的政策 (直辖市按有关规定执行) 。

七、推动高等教育更好地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

要深入推动教育体制改革, 根据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产业升级的需要, 合理确定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发展规模, 改善人力资源供给结构。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 逐步建立高校教学质量外部考评机制, 指导高校加强实践教学, 着力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 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加强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 完善相关政策和激励措施, 创新技能人才培养模式, 搭建技能人才职业发展通道。加强经济社会发展对高校毕业生需求的前瞻性研究, 建立健全高校毕业生需求预测和发布制度, 完善就业状况的反馈机制, 引导高校合理调整专业设置。建立高校毕业生就业和重点产业人才供需对接机制, 超前部署重点产业相关专业设置和培养计划, 努力实现人才培养、社会需求和就业的良性互动。

八、加强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组织领导

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把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摆在重要位置, 落实责任、各方努力, 加强引导、综合施策。将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情况列入政府政绩考核内容, 明确具体目标、工作措施和进度, 把责任落实到地方、部门和高校, 把工作做到前面, 切实缓解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困难, 切实保障应届高校毕业生就业水平不降低, 并力争有所提高。要充分发挥就业工作联席会议制度的作用, 建立健全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领导和协调机制, 分工协作, 齐抓共管, 形成合力。要将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经费纳入同级财政预算, 切实保障各项就业服务工作开展所需经费。要密切关注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 加强分析研判, 及时研究解决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 同时要研究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问题的长远措施。要加大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宣传力度, 重点宣传新时期就业方针和就业创业政策措施, 以及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就业创业的先进典型, 引导广大高校毕业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和择业观, 将个人理想融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进程中, 到城乡基层、到中小企业、到中西部地区、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成长成才、建功立业。

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按照本通知精神, 抓紧制定实施办法, 切实抓好贯彻落实。

关于毕业的重要通知 篇3

一、切实抓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政策落实

各地要把抓好政策落实作为2015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重点,结合实际细化完善政策措施,加大督促检查力度,确保政策落实“最后一公里”畅通,让符合条件的高校毕业生和用人单位都能享受到政策扶持。会同有关部门全面落实和完善鼓励小微企业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社保补贴、培训补贴等政策,落实好高校毕业生创业税收优惠、小额担保贷款、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灵活就业社保补贴等政策,促进毕业生多渠道就业和创业。会同有关部门统筹实施“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三支一扶”“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等基层服务项目。积极探索政府购买基层公共管理和社会服务岗位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措施办法,健全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工作的服务保障机制,进一步完善相关政策和制度安排,引导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建功立业、成长成才。要进一步简化程序,降低门槛,优化流程,为毕业生享受政策提供更多便利。会同教育等部门主动为毕业生在校期间享受政策提供帮助,对符合条件的毕业年度高校毕业生,及时发放《就业创业证》,落实好相关政策;对申领求职补贴并符合条件的,要在离校前全部发放到位,补贴标准较低的要适当调高标准。积极推进国有企业招聘应届高校毕业生信息公开工作,加大监督检查力度,切实保障毕业生公平就业权益。要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会同有关部门结合产业转型升级、创新驱动发展,在大力发展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小微企业特别是创新型企业,以及实施“一带一路”等区域发展战略中,努力开发更多适合高校毕业生的高质量就业岗位。

二、精心实施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就业促进计划

各地要按照改革要求,把就业促进计划作为帮扶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就业的重要手段,以扎实有效的措施精心组织实施,力争使每一名有就业意愿的未就业高校毕业生都能在毕业半年内实现就业或参加到就业准备活动中。进一步加强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实名登记工作,做好与教育部门和高校的信息衔接,通过多种渠道和方式掌握未就业毕业生实名信息,完善信息分解、核查、反馈等工作机制,健全未就业毕业生实名制数据库,逐步实现基于信息化的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就业管理和就业服务。对本省(自治区、直辖市)生源未就业高校毕业生,要主动联系,了解掌握其就业需求和求职意愿,有针对性地提供就业服务,并做好享受政策情况记录,加强跟踪管理,切实保证服务不断线。扎实开展就业见习工作,结合本地产业发展和高校毕业生就业需要,扩大就业见习规模,拓展优质见习岗位,建立健全见习管理制度,提高见习质量。深入实施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技能就业专项行动,对有培训意愿的未就业高校毕业生,重点依托技工院校开展以定向培训为主的就业技能培训;对企业拟录用的高校毕业生,重点开展以定岗培训为主的上岗前培训,按规定落实好培训补贴政策,引导更多高校毕业生走技能成才之路。要切实做好困难高校毕业生就业援助工作,重点对零就业家庭、城乡低保家庭、农村贫困户、残疾等就业困难的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完善“一对一”个性化精准帮扶机制,提高帮扶实效。

三、深入实施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

各地要认真落实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的各项要求,进一步完善实施方案,帮助扶持有志创业的高校毕业生成功创业,以创业兴业带动就业。切实加强创业培训工作,以有创业愿望的大学生为重点,编制专项培训计划,优先安排培训资源,使每一个有创业愿望和培训需求的大学生都有机会获得创业培训。积极协调有关部门落实鼓励大学生创业的各项政策和便利化措施,减轻创业大学生负担,为创业大学生提供多渠道资金支持,对在电子商务网络平台开办“网店”的高校毕业生,落实好小额担保贷款和贴息政策。进一步加强创业服务工作,加快建设青年创业导师团队,建立健全青年创业辅导制度,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创业交流活动,帮助创业大学生积累经验、获得支持。加强创业孵化基地功能建设和制度建设,积极探索建立公共服务机构与市场主体合作机制,用好用活市场资源,提高创业孵化成功率。

四、加强公共就业人才服务

各地要加强公共就业人才服务能力建设,主动适应高校毕业生就业需要,为毕业生就业提供更具针对性、更加专业化的就业指导和就业服务。各级公共就业人才服务机构要将到本地求职的高校毕业生纳入免费公共就业服务范围,对符合条件的落实就业扶持政策。对到省会及省会以下城市的社会团体、基金会、民办非企业单位就业的高校毕业生,所在地的公共就业人才服务机构要协助办理落户手续,畅通毕业生流动就业渠道。要针对毕业生不同时期求职就业的需要,积极组织开展公共就业人才服务进校园、民营企业招聘周、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月、就业服务周、部分大中城市联合招聘等专项活动,突出活动亮点和本地特色,促进供需有效对接。要加强面向高校毕业生的岗位信息服务,广泛收集各类企业用人需求,深度挖掘适合毕业生的就业岗位,及时向毕业生发布。创新就业服务方式,在组织专业化、跨区域招聘活动的同时,加快推进就业信息全国联网,开发运用微信、微博、移动客户端等服务新模式,搭建更加适合毕业生特点的便捷高效的服务平台。

关于毕业的重要通知 篇4

目的:

1、全面总结毕业实习工作;

2、根据毕业实习的实际内容和完成情况客观、公正地评定每个学生的毕业实习成绩。

要求:

1、每个学生应提供实习证明和实习鉴定意见(实习结束后由实习单位提供,盖有实习单位公章);

2、每个学生认真撰写毕业实习报告,全面总结自己的实习工作;(附:毕业实习报告格式及撰写要求,群共享)

3、各基地应成立毕业实习评审委员会,认真组织毕业实习答辩,根据毕业实习报告的质量、实习工作的实习内容及完成情况、实习过程中的具体表现、以及实习答辩情况来评定学生的毕业实习成绩。具体要求如下:

(1)答辩小组由3-5人组成,可参考毕业设计答辩的有关要求;

(2)每个学生汇报时间为7-8分钟,回答问题7-8分钟;

(3)毕业实习答辩原则上安排在6月20日--6月21日;

(4)各基地应认真总结2009级本科生、2011级专科生的毕业实习工作总结。总结报告重点阐述以下内容:总体情况分析;毕业实习工作中所取得的经验(好的做法)以及涌现出的典型;实习工作存在的不足以及改进措施。

(5)在综合评价的基础上,推荐优秀毕业实习:每个基地10名。各基地应严格把关所推荐优秀毕业实习的质量,并提供所推荐优秀毕业实习学生的实习工作摘要(重点突出所取得的成绩或事迹)。

(6)各基地应于6月22日前提交毕业实习成绩,并将毕业实习工作总结以及推荐的优秀毕业实习学生名单及实习工作摘要提交至中北大学软件学院。

软件学院

关于毕业的重要通知 篇5

时间:2012-07-03 10:24来源:教务处 点击:

2738次

本次证书发放对象为2009年入学的统招生、2008年或之前入学2009年通过对口高职考试的学生,具有2007年五年一贯制学籍学生、吉林大学远程教育2009年秋入学的学生。

2012届毕业生:

一、集中办理离校手续时间

2012年7月11日—7月16日为学校集中办理2012届毕业生离校手续时间,各二级学院办理的具体时间为:

7月11日 8:40—16:15 建筑工程学院 A区110 7月12日 8:40—16:15 机电与汽车工程学院 7月12日 8:40—16:15 信息工程学院 A区110、108 7月13日 8:40—16:15 医学院 A区110、108 7月14日 8:40—16:15 商学院 医学院 A区110、108 7月15日 8:40—16:15 护理学院 A区110、108

7月16日 8:40—16:15 护理学院外国语学院 A区110、108

符合毕业条件的毕业生要严格按通知返校办理离校手续,提前到校者不予办理。如有特殊情况,这期间无法到校者,可在以后方便时再到校领取。

二、证书发放对象

本次证书发放对象为2009年入学的统招生、2008年或之前入学2009年通过对口高职考试的学生,具有2007年五年一贯制学籍学生、吉林大学远程教育2009年秋入学的学生。其他类别学生证书发放及开办学历证明时间另行通知。发放证书期间不予开办学历证明。

三、返校时要带的证件和相关材料

(一)证件

毕业证必须由本人携带身份证亲自来校领取。

(二)返校时应准备的材料

1.在校期间所有缴费单据原件(复印件无效)。2.实习报告或毕业论文(单位公章)(原件)。3.相关证书复印件(英语、普通话、计算机、职业资格证)(之前交过一次的可不交)。

4.在校期间发的所有证件(如:学生证、校徽、图书借阅证等)(原件)。5.就业协议书。

6.所借阅书,并携带签字笔一支,以填写毕业生登记表用。

四、毕业条件

(一)课程全部通过(教务处提供证明)。涉及在校期间不及格科目的同学,需到所在学院补考,补考时间在当天早8:40开始,请按时到校参加补考。待所有课程通过(含补考)、符合毕业条件者准予发放毕业证书。

(二)毕业论文(设计)合格(各二级学院提供证明)或实习鉴定合格(有单位公章、各二级学院提供证明)。

(三)学费全部交清(财务处提供证明)。

(四)无受处分行为(或处分已解除)(学生处提供证明)。

五、其他

(一)为便于清算退费,请同学们准备本人的工商银行卡或中信银行卡(记住开户银行、卡号),在二级学院登记。

(二)不清楚需咨询的问题,可直接与所在二级学院联系。各二级学院电话号码:

建工学院:85592780 医学院:85592626 信工学院:85592560 护理学院:85592519 机电与汽车工程学院:85592759 就业办:85592533 商学院:85592513 学籍管理中心:85592539、85592637 外国语学院:85592670

山东杏林科技职业学院

关于毕业年级学生返校事项的通知 篇6

在快速变化和不断变革的今天,我们很多时候都不得不用到通知,通知有时是告知有关单位需要周知或共同执行的事项的平行文种。你知道通知怎样才能写的好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毕业年级学生返校事项的通知(精选5篇),欢迎大家分享。

毕业年级学生返校事项的通知1

同学们:

根据北京市工作部署,自6月6日起北京高校经市级督查组检查评估后,具备校园疫情防控条件的,可安排毕业年级学生分批有序自愿返校。

学校按照上级通知精神,结合疫情防控要求和我校工作实际,正在抓紧完善毕业年级学生分期分批返校工作方案。待上级批准后,学校将正式发布通知并通过学院通知到每一位同学,现阶段请全体同学按照“未经批准不返校”的要求,认真做好线上学习、考试、答辩等各项工作。

特此通知

通知处:

日期:

毕业年级学生返校事项的通知2

通知:

根据教育部和北京市的统一部署,学校将于20xx年6月6日起安排毕业年级学生分批次、分类别有序自愿返校。符合条件的毕业年级学生需提前向所在院系提出申请,经学校批准后返校。返校及毕业相关具体安排另行通知。

各院系、各单位要根据学校的统一部署,做好毕业年级学生返校的各项工作预案和防疫物资准备,压实落细工作职责,做到严格管控、精细管理、工作到位、确保安全。

校长办公室

20xx年5月13日

毕业年级学生返校事项的通知3

通知:

根据湖北省疫情防控指挥部统一部署,学校研究决定,现居境内毕业年级学生(校本部和法商学院应届高职、本科、硕士毕业生),按照错时错峰、自愿申请的原则,自20xx年6月20日起分批次返校,具体返校时间和有关要求由各学院通知每位学生。

请接到返校通知的学生按要求提前做好安排和准备,并做好返校途中的个人防护。未接到返校通知的学生按照规定暂不返校。

湖北经济学院

20xx年6月12日

毕业年级学生返校事项的通知4

通知:

按照省教育厅和市教育局的统一安排部署,结合我校疫情防控工作实际,于20xx年6月15日起,学校将安排符合条件的毕业年级学生分批、错峰、有序、自愿返校。符合条件的毕业生须按照学校要求提前向所在院系提出申请,经学校批准后方可返校。具体返校时间和有关要求另行通知。未接到正式通知前,请勿提前返校。

请接到返校通知的学生按要求做好相关准备,返校途中注意做好个人防护。

通知处:

日期:

毕业年级学生返校事项的通知5

通知:

根据教育部和北京市工作部署,北京高校自6月6日起经批准具备校园疫情防控条件的,可安排毕业年级学生分批有序自愿返校。

我校按照上级通知精神,结合学校疫情防控要求和工作实际,正在抓紧完善毕业年级学生分期分批返校工作方案。具体返校时间和有关要求,将由学院通知到每一位学生,未接到返校通知的学生暂不返校。请接到返校通知的学生按照通知要求提前做好安排和准备,并做好返校途中自我防护。

特此通知

通知处:

试论高校毕业设计管理的重要性 篇7

高校毕业设计是高校实现培养人才目标的最后一个环节, 也是最为重要的一个教学环节。高校毕业设计是一项反映高校学生综合能力的教学活动。高校毕业设计这一环节是为了巩固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成果, 让学生发挥自身能力进行毕业设计创作。在毕业设计的过程中, 学生们可以独立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在这一过程中, 学生们也可以通过毕业设计来加强学生们的团队合作能力。毕业设计是学生向用人单位对自身能力进行展示的一个重要项目, 这与他们未来的就业生涯息息相关。所以, 在毕业设计的指导和实际操作实践中, 教师和学生都要认真对待, 对此引起高度的重视。

二、目前高校毕业设计存在的问题

通过调查发现, 毕业设计质量低下, 毕业设计环节存在的问题不可轻视, 主要是管理层的不重视导致管理松懈, 老师与学生的不重视等。

(一) 从学生自身角度进行分析

从学生角度来看, 学生对毕业设计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对毕业设计茫然无措, 无从下手、懒散成性是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多数学生在校期间一直处于接受知识的状态, 很少有自助创作、发挥的机会, 因此学生们不知道怎样进行毕业设计、如何来做毕业设计、创作时慵懒散漫、浪费时间。这一现象根源于中小学教育, 但大学不是应试教育, 应该培养大学生们进行独立思考、自主创作的能力, 这种转变的成功与否取决于教师的教学方式与效果。因此, 教育管理者与教师应当使学生认识到毕业设计的重要性, 这是十分必要的。

(二) 从指导教师进行毕业指导方面进行分析

从教师角度来看, 毕业指导老师存在专业水平参差不齐、责任心不强等问题。毕业设计指导任务比专业课程教学要随意很多, 专业课程教师通常存在明确的教学方式方法、教学内容、考核方式等, 所以专业老师对教学更加认真负责。而指导教师没有明确的上课内容、教学方式也较为自由随意、也没有明确的考核方式, 因此导致指导老师有所放松的现象。

(三) 从教学管理层面分析

从教学管理层面来看, 教学管理较为松弛, 不全面。教学管理对毕业设计质量存在导向性作用, 表现在教学环节的设计情况、教学计划的贯彻与落实情况、教学过程的监督情况等方面。毕业设计考察的不仅是学生在校的学习成果, 更加重要的是考察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与运用情况。这一过程, 需要学生们投入时间、精力、经费, 导致学校不断缩减这一环节时间、精力的投入, 长此以往, 导致学生失去了一次关键的锻炼机会, 导致学生实践能力的水平滞后、进入人才市场后遭遇到的问题层出不穷, 并且也会使得学校的名誉受损。

三、提高毕业设计质量的一些策略办法

(一) 毕业设计管理模式的构建

1、将毕业设计论文和学生的就业发展密切的联系起来。一份理想的工作是所有毕业生最大的期待。如果学生们的毕业设计与他们以后的就业岗位有所联系, 那么学生们必然会非常认真的对待, 同时他们也会投入更大的热情去提高毕业设计的质量。在答辩的时间上进行我们还可以进行一定的改动创新, 我们可以让学生提前进入到答辩环节, 这样做也是为了让学生进入有关课题更为深层次的研究。

2、指导教师应当对指导方式进行改变创新。指导老师在指导毕业设计指导的时候, 应当避免应试教育的方式, 将知识硬塞给学生。应当在指导过程中存留极大地空间, 从而让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分析问题、独立解决问题。

(二) 提高毕业设计的指导水平

1、对科研能力的培养。

要想提高毕业设计的指导水平, 首先就要丛老师出发, 通过鼓励和安排教师积极参与一些科研活动, 让年轻的青年教师得到加强学习的机会, 提升他们的科研能力和知识水平。

2、实践锻炼机会。

让教师参与一些工程项目的设计, 让他们在实践中总结积累出经验, 然后去指导学生的毕业设计, 这样就可以为对学生的毕业设计指导奠定一个良好的实践基础。

(三) 加大学校经费投入, 改善教学条件

1、学校可以通过与一些企业的项目合作来获取经费。

2、鼓励教师进行科研项目的申报, 从而取得经费改善并支持学生毕业设计的完成。

3、完善学校软性设施的建设, 拓宽图书范围, 从而为学生完成毕业设计提供良好的文化氛围与素材。

四、结束语

毕业设计是高校人才教育的重要教学内容, 同时也是我国高校实现对人才培养目标的一个重要的实践环节。毕业设计作为学生在校四年学习成果的答卷, 也是教师教学成果的一个展示。它不仅关系到学生的专业素养, 更加与学校教学质量与水平密切相关, 毕业设计做好了, 有利于提高学校的知名度, 反之, 则会影响学校的声誉。

参考文献

[1]李晓.试论高校毕业设计管理的重要性[J].学园, 2014, (25) :65-65, 66.DOI:10.3969/j.issn.1674-4810.2014.25.041.

[2]孟梅, 范世东, 陈永志等.高校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管理的研究[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 (信息与管理工程版) , 2007, 29 (1) :83-86.

[3]孙彦学.新建本科高校毕业设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10, (20) :232-232.

哈佛商学院毕业前最重要的一堂课 篇8

那什么是真正激励自己的因素呢?很多人自然想到的是“钱”,在激励理论中,“钱、工作环境、安全保障”属于激励理论中的“基础因子”,那么基础因子是真正激励你的因素吗? 激励理论指出,人的大脑对于满意和不满意的标准是两个分开的独立的衡量标准,就是说你可能同时既爱又恨你的工作。在工作中,由于一些基础因子不能达到我们的预期,会让我们感到不满,所以你需要解决不好的基础因子,从而确保你不会对你的工作不满。

激励理论指出基础因子得到改善,你不会爱上这份工作,最多是不再讨厌罢了。我当年在壳牌的人力资源经理曾经对我说:给员工发奖金会让员工开心,可是如果有员工认为他比另外一个人工作更努力,拿得钱却更少,员工还是不会满意,满意的工作和钱无关。

那么真正激励你并让你爱上你的工作,无论顺境还是逆境,都会发自内心的想去做事的动力是什么呢?在克里斯坦森的激励理论中,把这个因素称为“动力因子”,动力因子包含多样性、挑战性、爱/连接、获得认可、被感觉重要、个人成长、责任、贡献等等。

动力因素更多的是跟自己的内心状态有关,跟是否有价值感、工作是否有意义有关。当人们找到并从事拥有动力因子的工作的时候,人们会感到自己是有价值的,与那种每天一想到要去工作就心烦的感觉有天壤之别。当人们发自内心地去做事业的时候,无论是顺境还是逆境,动因都将持续。

乔布斯认为唯一让人有事业满足感的方法就是从事你认为伟大的事业,而通向伟大工作的唯一方法就是在工作中找到自己内在的动力;马云当年跟随他的18个人的创业团队,如果没有内在的动力,不会陪着马云度过互联网的冬天,不会坚持到最后;我身边有不少民营企业家也是因为在事业中找到了自己内在的动力,无论什么逆境都在坚持自己的事业。

那如何才能找到自己的动力因素呢?在美国,比较流行的做法是每一个CEO都有自己的企业教练,教练会帮助你诚实地面对自己,帮助你理清思路,找到内心真正的动力。找到自己内在的动力是需要一个过程的,不是一蹴而就的。

关于毕业的重要通知 篇9

一、返校时间

2009级全院各专业学生最迟返校时间为2012年5月17日。

二、各类补考安排

1、公共课补考:5月18-20日。

2、公选课补修:5月18-20日,最多可补修1.5个学分。

3、普通话补测:5月18日下午,普通话测试室。

4、专业课补考:5月21-23日。

5、往届生补考: 往届学生因成绩不合格未能毕业的,考生本人向其所在院系提出补考申请(补考申请表可从教务处网站下载)。经院系领导审核同意后,将补考申请表送至教务处备案。由教务处安排其补考事宜,补考时间安排与应届生补考同步。考生提出申请期限为:5月14-16日。

6、补考注意事项:参加补考的学生需携带学生证和身份证; 考试期间关闭手机;考前须提前进入考场;不得有作弊行为,一经发现按照江苏食品职业技术学院学生手册处理。

三、毕业项目答辩

1、正式答辩前,学院将组织预检查。各指导老师将所指导毕业生的毕业项目题目、完成情况、电子版初打包发至系部公共邮箱。截止时间为5月11日18点前。

2、食品与营养工程学院答辩工作委员会 组 长:顾立众 副组长:高 翔 魏福华

成 员:惠更平丁兴华 郝涤非 王 彬

3、答辩时间:5月19日至20日(具体时间由答辩组安排)

4、答辩地点:学校教学楼C楼。

四、优秀毕业生评选

1、名额:班级学生人数的10%。名额分配情况已经发到群共享。

2、评选条件见学生手册。

3、填写优秀毕业生申报表。各班优秀毕业生材料请于16日前交吴小娴处。

五、毕业班违纪学生处分评议

1、留校察看满一年学生需申请解除留校察看期。

2、警告、严重警告处分学生满半年的、记过以上处分学生满一年的需申请处分评议。

3、相关名单、申请表模板已发群共享。学生申请请于20日前交吴小娴处。

六、毕业班学生退代办费、公寓押金核对

1、学生农行卡号和退代办费金额等信息核对表已发到群共享。

2、请班主任下载核对后签字,于25日前交财务处。

3、卡号变更或遗失的学生,需补办后到财务处登记。

4、经公寓中心、后勤处确认,100元/人的公物押金也一并退到个人卡上。

七、毕业生资格审查

5月25日至5月27日进行毕业生资格审查。5月31日发放所有成绩、德育合格的毕业生毕业证书。

八、毕业典礼

时间:5月22日下午3:30 地点:待定。

九、毕业生应交的材料

1、毕业项目整套材料(交给指导老师)。

2、离校手续通知单(交给班主任)。

3、就业协议书、用人单位需求调查表、就业情况调查表(由班长收齐后交杨福臣老师)。

食品与营养工程学院

关于毕业生户口迁移工作的通知 篇10

各学院、系:

为做好2011届毕业生的户口迁移工作,现将入学时户口迁来学校的毕业生名单发给各院、系,请毕业班辅导员老师按所发名单组织学生按指引填写户口迁出地址:

1、已落实工作的毕业生,请问清楚接收单位的入户地址并填写在户口迁往地址栏上,特别是户口迁到广州、深圳市的必须具体填写到区、路及门牌号。如:广州市X X区 X X 路X X号;户口及人事档案由广州市各人才市场代理的毕业生,户口迁入人才市场的集体户。

2、考研、考博到本校石牌校区各学院的,迁往地址一栏写本校X X学院研;大学城校区的院系迁往地为:广州市番禺区广州大学城外环西路378号华师大。考到外校的要写清楚学校地址及名称;留校工作的写留校当教工。

3、回生源地就业的毕业生,户口属于城镇户口性质的,可选择将户口落在单位集体户口或家里的户口上,属农业户口性质的应迁入单位的集体户口。

4、各学院、系将已统计好的毕业生户口迁移方案打印好,请学生确认所填的迁移地址后在签名栏上签名并在电话栏里填写本人目前的联系电话,6月3日至6月13日打印出交到我处户籍室(学校行

政办公楼113室)并发电子文档至:linhuiping2002@126.com;

5、申请暂缓就业的毕业生,只需填写电话和签名,迁往地址栏上不用填,各学院以以学院为单位用Excel表格列出本学院申请暂缓就业的学生名单并盖学院公章一起交到我处。逾期不交名单的毕业生将视为回生源地就业,户口迁回入学前户口所在地。

6、户口迁移证工本费每人4元,留校、暂缓就业、迁到广州市内以及国防生不用交费(增城,从化为市外)。请各院系按名单统一收齐,在交户口迁移方案时由户籍室开具交款凭证,然后到财务处交费。

7、6月14日之后签约的毕业生请自行到我处户籍室(学校行政办公楼113室)办理。

因毕业生户口迁出量大且时间紧迫,请各学院务必在规定时间内将户口迁移方案交到我处以保证毕业生顺利、安全、文明离校。

联系人:林老师;电话:85211139

保卫处

关于毕业的重要通知 篇11

【关键词】职业规划指导 高校毕业生 就业工作 重要作用 实施策略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08C-0185-02

在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工作中,开展科学的职业规划指导工作,能够科学全面地提升大学生的就业观,帮助大学生制定符合自身特点的职业规划。同时还能够引导学生在充分分析市场行情、紧密结合自身的优劣势的基础上,自主创业,科学创业。因此,在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中,开展符合实际的、具有创新意识的职业规划指导,能够综合性地提升毕业生就业创业的服务水平。

一、职业规划指导对于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重要作用

在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中,开展科学合理的职业规划指导,能够充分发挥职业指导的导向和引导功能,使得高校毕业生更加科学、更加合理地面对就业环境,认真分析自身存在的问题,努力扭转传统的就业观念,不断提升就业水平及就业质量。在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中,开展科学的全面的职业规划指导具有重要的作用。

(一)引导大学生树立科学的就业观念。相比于刚刚入校的大学生,高校毕业生对于社会的需求有了一定的认知,但由于他们还没有真正走入社会,这种认知是不全面、不科学的。通过开展科学的职业规划指导,能够帮助即将走出校园、走进社会的大学生树立科学的就业观念,引导高校毕业生全面分析社会形式,全面分析专业知识及专业背景,进而精准性地投递简历。不少高校毕业生在就业工作中存在着较大的盲目性,一是他们并没有认真地分析自身的优劣势;二是他们对自身的专业能力也存在一定的疑惑,这使得他们在就业的过程中,往往盲目地投递简历。这种“有枣没枣打一竿子”的做法,虽然有助于提升就业率,但却不利于大学生的职业规划和长远发展。开展职业规划指导工作,能够引导大学生树立科学的就业观念,在充分认知自身的兴趣爱好及专业擅长的基础上,帮助大学生提前规划好职业生涯,更加精准地投入社会工作中。

(二)帮助大学生做好创业准备。高校毕业生创业已经成为一种非常普遍的现象,大学生创业有助于提升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率,同时也能够为社会提供良好的服务。但是,在当前大学生创业中,由于创业意识不高、创业能力不足、创业水平有限等创业准备不足,大学生创业的失败率颇高,这不仅容易影响大学生的职业生涯,同时也会造成巨大的社会资源浪费。在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中,通过开展职业规划指导,能够帮助大学生全面做好创业的准备工作。对于大学生所涉及的行业或领域,高校就业规划指导教师可以结合自身的经验来引导大学生做好市场调查工作,全面调研该领域的发展情况及发展方向,提升高校毕业生创业的成功率。同时,开展职业规划指导,还能够借助于一些实践性的创业项目,如创业园、创业沙盘分析等来引导大学生充分地做好创业准备工作。

(三)有助于提升大学生的面试技巧。在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中,由于高校毕业生的社会经验不足,他们在面对纷繁复杂的就业信息时,很难做好精准化的定位和分析,这就容易使得大学生盲目相信企业所提供的各种福利待遇,而做出不利于自己的选择。开展职业规划指导课程,能够帮助大学生全面分析和筛选工作机会,在了解企业的背景、需求及岗位的相关职能的基础上,做出合理的选择。同时高校毕业生在面试环节中,由于缺乏面试技巧,成功率不高。开展职业规划指导,加强对大学生的面试培训,通过一系列模拟面试、无主题面试等来提升大学生的面试技能,使得大学生以更加饱满的姿态来迎接未来社会的挑战。此外,通过开展职业规划指导,还能够帮助大学生了解和熟悉劳动法等相关法律规定,明确自身的权益,合理保护职业权益。

(四)有效缓解企业对大学生的偏见。在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中,毕业生存在着先天的经验不足,这使得大学生在就业中容易受到企业的排斥和诟病。对于企业来讲,他们更加希望能够聘用“来之能战,战之能胜”的富有经验的人才,但这些正好是大学生普遍缺失的。同时,一些刚刚毕业的大学生不具备吃苦耐劳的精神,缺乏任劳任怨的品质,对企业提供的岗位适应能力不够,这些都使得企业对高校毕业生存在着较深的偏见。在企业看来,大学生不仅适应能力低、岗位专业素养有待培训,同时大学生对于各类企业的福利、薪酬等看得比较重。鉴于此,开展科学合理的职业规划指导工作,能够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从追求眼前的高薪酬、高福利转变为追求自身的长远发展等方面,有效缓解用人单位对高校大学生的偏见,使得高校毕业生更好地适应企业,适应社会。

(五)有助于促进大学生的快速成长。大学校园本身就是学生进入社会的缓冲地带,大学生通过一系列社会实践,逐步将自己朝着社会人的角色转变。但在高校毕业生就业过程中,由于高校毕业生的心智尚没有真正地融入社会,不少毕业生迟迟无法转变自身的角色,迟迟无法投入到工作岗位中。开展职业规划指导,能够有效地训练学生的心智,使他们更加科学、更加快速地做好职业转变,以更好的姿态投身于社会中,促进高校毕业生的快速成长。在职业规划指导中,通过开展一系列生动活泼的具有较强实践性的社交课程,能够提升毕业生的社交能力,特别是能够提升毕业生与人交际、与领导交际的能力,使得毕业生更快地融入企业环境中。此外,职业规划指导还能够优化大学生的心理素质,提升大学生的抗挫折能力,培养大学生良好的合作共享意识。

二、职业规划指导在高校毕业生就业中的实施策略

(一)科学落实职业规划指导的社会化。职业规划指导能够有效地促进高校毕业生的健康发展,能够有效地提升高校毕业生的就业观念和就业意识。在开展就业指导规划的过程中,应该充分认识到就业指导规划的社会化作用和社会化意义。所谓的社会化意义,主要是在指在开展就业指导规划的过程中,应该积极地开展开放性的就业指导规划工作,使得高校毕业生通过职业规划指导,快速地接触社会,快速地了解企业的需求,快速地融入社会。对于即将毕业的高校毕业生而言,在开展职业规划指导的过程中,学校就业部门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由于学校就业部门的范围有限,因此学校就业部门很难真正地提升职业规划指导的社会性。因此,在高校职业规划指导中,应该积极寻求企业、用人单位、人力资源部门对学生就业的引导和规划。高校应和社会结合,探索开放的人才培养模式。此外,还需要积极调动政府、学校、企业、家庭和学生社团力量共同参与职业生涯辅导,形成多层次多维度的职业辅导体系,实现毕业生职业生涯辅导的社会化。

(二)有效提升职业规划指导的丰富性。高校毕业生即将走入社会,他们的专业能力即将得到社会的检验。在开展职业规划指导中,高校就业部门应该注重提升和整合高校毕业生的就业能力,注重提升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素养,使得高校毕业生符合企业的需求、符合社会的需求。当前高校毕业生的心理素质不高,应对挫折的能力有限,在就业求职的过程中,不少学生一遇到困难就容易产生退缩心理,不少高校毕业生甚至容易产生自暴自弃,甚至轻生的念头,从否定自己到否定社会,进而做出危害社会的行为。因此,在高校毕业生的职业规划指导中,高校就业部门应该注重提升高校毕业生的心理素养。全面分析高校毕业生在就业求职中存在的心理问题和心理矛盾,有针对性地提升高校毕业生的心理能力。同时加强对高校毕业生的心理测写,为他们提供针对性的心理疏导,为他们提供符合实际的建议和意见,使高校毕业生能够正视自身存在的问题,敢于面对求职路上的坎坷,始终保持乐观的积极的心态。另外,高校在开展就业规划指导中,还应该为高校毕业生提供个性化的心理分析与意见咨询。通过长期的跟踪、反馈、回访等机制来全面地分析某一个毕业生存在的主要问题,建立学生档案。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高校的就业部门还应会同企业人力资源部门,做好个别问题学生的追踪。此外,在开展职业规划指导的过程中,高校就业部门还应该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为毕业生打造符合他们的职业规划指导。

(三)不断提升职业规划指导导师的队伍建设。开展职业规划指导的过程中,应该努力构建一支专业素养高、社会实践能力高的师资队伍。高校就业指导就是一门专业性和实践性相融合的课程,在开展职业规划指导的过程中,要求就业指导的教师必须具备专业的职业规划能力,同时也要求就业指导的教师具备一定的社会实践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综合性地提升高校职业规划指导的教学水平,才能真正为高校毕业生提供良好的服务。同时,在开展职业规划指导的过程中,高校就业部门除加强师资力量的培训与教育外,还应该积极引入企业人力资源的专业人才来兼职,通过这些社会人才的传授来提升职业规划指导课程的实践性。

总之,职业规划指导在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开展职业规划指导能够积极转变大学生的就业观念,帮助大学生树立科学的就业理念,帮助大学生正确认识社会需求,快速适应企业的需求。在开展职业规划指导中,应该提升职业规划指导的社会化意义,不断提升高校就业指导教师的师资力量水平。

【参考文献】

[1]李博澜.论职业规划指导在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中具有的重要作用[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5(3)

[2]吴琼.试论职业指导在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中的作用和重要性[J].学理论,2013(11)

【作者简介】杜守民(1969— ),男,内蒙古赤峰人,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招生就业办,讲师,研究方向: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

关于毕业的重要通知 篇12

一、高校职业指导的内涵

美国波士顿大学教授弗兰克·帕森斯于1908年首次提出“职业指导”这一概念。我国的职业指导可追溯到20年代初期, 1916年, 清华大学校长周寄梅先生首次将心理测试的手段应用在学生选择职业中, 标志着职业指导在我国开始建立。现在职业指导已发展成为一门综合性很强的社会科学【1】。

职业指导是指为求职者就业、就业稳定、职业发展和用人单位合理用人, 提供咨询、指导及帮助的过程。高校职业指导作为职业指导的一个分支, 是指使学习者顺利进入职业社会, 帮助个人实现职业发展, 提高学习者将来在职业生活中自我充实与自我实现所必需的能力和素质的教育活动【2】。高校职业指导从本质上属于思想教育的范畴, 帮助学生培养职业意识、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 但也会涉及到职业技能等方面的培训。高校职业指导可以为学生提供就业咨询和服务, 帮助学生了解职业信息, 并使之学会选择、设计自己的人生, 从而实现人职的科学匹配。对于高校学生来讲, 提高大学生就业的稳定性, 避免出现频繁跳槽现象, 并尽量使求职者的职业规划全部达成, 这均是职业指导的目标范畴【3】。

二、高校职业指导现状

近几年, 我国政府越来越重视对高校毕业生的职业指导, 各大高校相继设立了一些专门的职业指导机构, 或是在原有的招生就业处新增职业指导功能, 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取得了不错的成就。根据太原理工大学招生与就业处提供的我校毕业生历年就业数据以及水利科学与工程学院历年毕业生情况登记档案, 整理分析得出水利科学与工程学院05-13届毕业生总体就业率约为85.44%, 除08届受金融危机影响就业率为78.33%, 其余年份就业率均高于80%, 说明在我院历年扎实推进职业指导教育的过程中, 就业趋势平稳, 且就业率处于一个较高水平。

但是在开展职业指导过程中, 我国高校还存在一些问题, 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

(一) 高校职业指导机构不成熟

大部分高校的职业指导机构主要为大学生提供招聘信息发布、就业协议签订、工作劳务派遣等方面的服务。从思想上来说, 这些机构侧重于单一的就业指导, 即使对职业生涯规划有所涉及, 思想上也不够重视, 并没有把职业生涯教育摆在重要的位置上。根据我校毕业生就业情况调查结果显示, 他们其中有37.98%的人做过职业生涯规划, 同时也就意味着62.02%的毕业生在大学期间是没有做过职业生涯规划的, 这与我们要使全体在校生受益的目标有很大距离。从行动上来说, 这些机构会针对即将毕业的高校学生展开专门的就业指导、求职技巧培训和职业生涯指导, 但是因为已临近毕业, 时间仓促, 学生又大都忙于应聘, 培训时间很难保证, 往往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并且, 这些机构难以对不同对象展开有针对性和个性化的指导, 指导内容单一, 缺乏长期系统的规划, 往往无法满足各类学生的要求。

(二) 高校职业指导教师队伍不够完善

大部分高校的职业指导工作是由各年级的辅导员、校学生管理处工作人员等负责, 这些人员背景知识迥异, 水平参差不齐, 他们当中只有一部分人接受过专门的职业指导培训, 大部分人员理论知识不足, 在实际的职业指导工作中捉襟见肘。另一方面, 从事职业指导工作的教师由于缺乏对经济发展和人才需求变化趋势的了解, 缺乏有效职业信息的搜集, 使就业指导工作缺乏有效性和针对性【4】。加之学校缺乏定量的用人考核标准、业绩考核标准以及后期的继续教育考核, 使得指导教师队伍鱼龙混杂, 亟待完善。

三、职业指导在高校毕业生中的作用

(一) 有助于高校毕业生客观对待就业形势, 积极就业, 合理择业。

当前我国高校毕业生人数逐年增长, 就业状况不容乐观。职业指导可以使高校学生理性看待就业形势, 避开竞争激烈的大型城市, 鼓励他们到中西部发展。帮助学生培养自信, 扬长避短, 加强业务水平, 提高自身素质, 积极投身于就业择业中, 不应一味地抱怨就业形势, 悲观厌世, 自暴自弃。培养学生先就业再择业的观念, 认清自身条件, 既不一味降低自身要求, 也不过分追求, 在保证就业的前提下合理择业。

我校职业指导教育项目的开展, 使得大学生更加充分的认识到了职业规划对于职业发展的重要性, 根据我们分析的关于是否有过职业规划的本科毕业生入职薪资以及其目前薪资的两项数据, 其结果显示:大学期间做过职业规划的我院毕业生平均入职薪资和目前薪资分别为3335.714元和3765.823元;而大学期间未做过职业规划的毕业生相应薪资分别为2647.287元和3674.419元。通过对比, 两者在入职薪资上相差688.427元, 在目前薪资上相差91.404元。这直接说明职业指导可以使学生拥有更好的就业机会和更优厚的工作待遇, 而随着入职年限的增加两者差距会逐步缩小, 但是其影响力仍然存在。

(二) 有助于高校毕业生提前做好职业生涯规划

不同的求职对象有不一样的特点和职业追求, 本次调查发现, 女学生普遍希望从事规律稳定的工作, 即使薪资待遇一般也会优先考虑, 而男学生普遍更加重视薪资水平, 有超过一半的男学生表示, 如果待遇福利水平较高, 并不排斥长期出差加班或较差的工作环境等。有的学生希望大学毕业后进一步深造, 出国、考研等都成为了不错的选择。高校把职业指导作为一门必修课贯穿在大学几年的学习中, 让学生从大一开始培养生涯规划意识与就业自助意识, 并针对他们的不同需求积极给予个别性帮助和个性化建议, 让学生提前做好生涯规划, 在未来就业、职业发展中取得更加瞩目的成绩。

根据我校水利科学与工程学院的05-13届毕业生统计数据, 通过分析计算可以比较准确的得出一条关于本科学历毕业生历年平均薪资拟合曲线Y=214.60X+2941.00, 其置信概率为R2=0.967。其中, X表示学生入职时间, 单位为年;Y表示学生平均工资, 单位为元 (人民币) 。根据此公式我们可以做一个简单地计算, 我院毕业生第一年平均工资可以达到3155.60元, 在同类专业中达到了较高水平。这个结果说明我院就业指导工作的有力实施使广大毕业生都能找到合理的定位, 在工作岗位上获得稳定的进步, 也可以说就业是非常成功的, 这与他们接受职业指导教育、提前做好职业生涯规划是息息相关的。

(三) 有助于高校毕业生掌握专业知识, 锻炼职业技能

大学学习环境自由开放, 与紧张忙碌的高中生活形成鲜明对比, 部分初入大学的新生不能很好适应, 或因缺少老师家长监督而沉迷玩乐, 或因现实与理想的大学生活不符而消极度日等, 缺乏自我管理, 不能明确知道自己学习的目的, 尽早做好规划。合理有效的职业指导可以使学生意识到, 在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 掌握一门专业技术是多么重要。它不仅是就业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 也是未来职业发展的坚实基础。这就要求学生扎实学习专业知识, 掌握过硬的专业本领。职业指导不仅有助于学生提高知识水平, 而且能使之意识到职业技能的重要性, 有意识地拓宽知识面, 掌握各类专业软件使用方法, 了解本专业各类工作的内容, 并积极参加职业指导机构提供的见习岗位等, 为在广大毕业生中脱颖而出打下坚实基础。

(四) 职业指导有助于高校毕业生转变观念, 积极创业

国家鼓励高校毕业生积极创业, 以创业带动就业。近年来针对高校毕业生创业的优惠政策越来越多, 扶持力度也越来越大。高校职业指导机构应大力宣传国家的政策扶持、资金支持和税收优惠等相关政策, 帮助学生知晓政策、用好政策, 开拓就业思路, 激发他们的创新意识, 调动创业积极性与主动性, 从而更好地以创业带动就业。倡导大学生自主创业可使高校毕业生在更广的领域中谋求发展, 真正实现走出去, 在解决自己就业问题的基础上还可以创造就业岗位, 为更多的毕业生提供一个多元化的择业范围。

四、职业指导在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中的重要性

(一) 有利于学生自身成长

高校担任着为国家培养先进人才, 促进学生成长的重任。所以, 在校期间对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如何从人文的方面将一个大学生培养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其很大一方面要依赖于学校的生涯规划与职业指导教育。只有通过生涯与职业教育保证学生的思想建设, 让学生对自身发展与社会建设相结合, 将自我的实现与社会大环境结合起来, 才能使大学生进入社会后更好的适应社会环境, 发挥其高素质人才的引导作用。从就业情况调查来看, 众多毕业生在给学校意见中建议加大职业指导力度, 让同学们在校期间能拥有一个比较清晰的定位, 了解自己的发展途径, 明确努力方向, 从而做到毕业时有备无患, 提升竞争力。

(二) 有利于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

高等院校培养的学生能否被社会认可, 是衡量高校办学水平的一大指标。高校通过对历届毕业生的就业率、就业情况进行分析汇总, 并对学生的工作现状进行动态跟踪, 与用人单位沟通交流, 加强校企合作, 细致了解市场对不同专业学生的需求量、需求方向, 及时调整专业设置, 不断明确培养目标, 改革人才培养模式, 深化办学理念, 与市场需求接轨, 并对市场有一定的预测性和前瞻性, 力争培养出优质的大学毕业生。各大高校在此基础上相继蓬勃发展, 进而推动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

(三) 有利于维持国家稳定与促进社会和谐

李克强总理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 就业是民生之本。我国坚持把高校毕业生就业放在就业工作首位, 高校毕业生能否顺利就业直接关乎社会的稳定。职业指导可以有效增加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率, 并在保证就业率的前提下使之合理择业, 对其整个职业生涯产生极大影响。大学生是我国重要的人力资源与人才储备, 当前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工作面临前所未有的困难和压力。因此, 加强对高校学生的职业指导工作, 引导他们多渠道实现充分就业, 有利于社会和谐、稳定的发展。【5】

五对策和建议

(一) 建立健全大学生生涯辅导与职业指导内容体系

大学生生涯辅导与职业指导作为高校全方位育人战略的重要一环, 我校针对国家实现“全员育人, 全过程育人, 全方位育人”的既定目标建立了“生涯导航”教育计划。它不仅是“以人为本”理念在大学生教育管理中的直接体现, 同时又是在新的历史时期我校学生工作自身发展的内在要求。此项体系的建立健全大大激发了学生个体成长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让学生清晰并准确的认识到自我特点, 结合自身实际做出适合自己的生涯发展规划, 并了解所学专业就业情况及适应本专业的人才素质要求, 引导其养成独立思考, 自主学习、努力奋斗的良好习惯。

“生涯导航”教育计划紧密结合专业培养计划, 坚持学思结合、知行统一、因材施教的基本原则, 将大学生品德修养、身心健康、职业发展、创新能力等的教育培养工作作为四条主线贯穿大学全过程。同时, 根据学生成长规律的内在需求和专业培养计划, 对不同年级的教育活动内容有所侧重, 确定了“我与大学、我与社会、我与职业、我与未来”四个阶段教育主题。

一年级教育主题为“我与大学”。教育重点为:引导新生顺利完成由中学向大学的角色转换, 尽快适应大学生活;以自我探索和专业学习的未来职业定位为着力点, 激发学生爱学校、爱专业的情感及学习兴趣和动力, 帮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 形成良好学风;启发学生感受大学精神内涵, 领悟大学学习和人生发展的意义, 树立学习目标, 制定学习计划, 正确定位人生航向, 努力加强自身修养。

二年级教育主题是“我与社会”。教育重点为:引导学生深入社会、了解社会, 理论联系实际, 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 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从职业探索和职业规划入手, 让学生初步确立职业发展方向, 制定并完善和坚持实施学涯规划;把个人的发展与社会的需要有机结合, 并提升包括人际交往、团队合作、组织管理等综合能力。

三年级教育主题是“我与职业”。教育重点是:在专业知识学习基础上, 通过社会实践、科技学术活动和职业意识教育, 培养学生科研兴趣、工程意识和科学精神, 提高实际动手能力、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深化学生职业认识, 巩固学生职业目标的认同和承诺, 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素养。

四年级教育主题是“我与未来”。教育重点是:加强就业形势和政策介绍与指导、专业的就业去向与趋势分析, 帮助学生做好求职择业的心理准备和能力准备, 提高学生就业数量质量;加强职业培训, 强化学生事业心和自我调控、社会适应能力, 提升学生在时间管理、职场礼仪等方面的能力和素养, 培养自立自强、自主创业精神和能力, 以及终身学习的观念和生活方式。

(二) 加强实践环节为学生就业开辟新渠道

众多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往往还局限于校招环节, 校园招聘是高校毕业生就业的主要渠道。但是, 随着就业压力的不断增大, 校招一条途径已经远远无法满足毕业生对岗位的需求。因此, 为提高毕业生竞争力, 高校应该开展更多的切实可行的实践课程, 如, “3+1”模式等。另外, 鼓励学生去创业, 在职业指导课程中专门安排关于创业类型的讲座, 创业成功人士经验分享会、国家政府相关创业政策解读和校内创业政策扶持, 以多种形式活跃学生思维, 合理分担就业压力, 走出一条切实可行而又百花齐放的路子, 针对就业工作开展较好的学校可以组织深入的经验交流活动互通有无。此外, 还可以邀请一些与校内长期合作的企业及友好企业, 对用人单位所期待的毕业生提出一个详细的要求, 消除学生的就业疑惑与误区。只有从多角度多方位去解决就业问题才能使大学毕业生拥有更多展现自己优势的机会, 为我国发展做出长足的贡献。

(三) 加强职业指导队伍建设

职业指导课程在各个高校均有开展, 但是做的还远远不够。职业指导应该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 由专门的职业指导队伍实施, 和学生的专业学习课程一样, 作为对学生人格的培养, 融入到日常教学中去。加强职业指导队伍建设, 使职业指导教育从大学生踏入大学开始的认识大学、建立人生理想, 直至走出校门融入社会的整个人才培养过程实现无缝衔接, 保证人才培养质量, 提高学生社会适应力。严把职业指导教师准入关口, 从源头上保证职业指导教师水平;并定期对从业人员进行培训, 激发队伍活力, 培养创新精神, 提升职业指导队伍整体水平;制定明确的考核制度与奖惩制度, 优胜劣汰, 不断吸取优秀分子到队伍中来;设立灵活的监督机制, 采取学生监督与内部监督相结合的方式, 让作为受益人的学生参与到监督队伍中来, 确保职业指导工作高效廉洁运行, 为学生就业营造良好氛围。

我校成立“太原理工大学学生发展教育研究中心”, 加强专业教师队伍建设, 开设心理健康、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创新能力培养等课程;同时, 加强专职学生教育管理队伍的专业化学习、培训, 使全体学生工作人员具备开展相关教育、研究的专业能力。在“生涯导航”教育计划工作领导组的领导下, 建立以学生工作部 (学生处) 牵头, 组织部、宣传部、团委、思政部、研究生院、招就处、教务处、科研处、人文中心等部门共同参与, 其它相关部门协同配合, 各学院有计划、有特色、有重点地组织实施的工作机制, 各部门在做好学校层面工作的同时深入基层, 调查了解计划实施的情况, 掌握计划实施的实际效果, 对基层好的做法和经验及时总结、宣传和推广, 动员、整合学校各方面的教育资源, 全员参与, 形成合力。

(四) 根据就业情况, 开展针对性职业教育

由于学校自身的重点定位不同, 可能造成学校培养人才的某些方面能力薄弱。比如工科类院校, 学生可能会在专业技术方面比较突出, 而对于社会适应力方面就会略显欠缺。就我校水利科学与工程学院女生就业情况来看, 从05-13年间:平均升学率为62.07%, 进入国有企业人数所占的比例为15.76%, 进入其他企业的比例为6.40%, 进入科研设计单位的比例为2.96%, 返回生源地人数所占比例为12.81%。大多数女生迫于专业特色、工作压力而选择继续深造寻求出路, 如考研、出国等。但诸多女生其并不是结合个人职业规划做出选择, 只是盲目的规避就业压力, 为此无形中持续增加就业压力。

不同的院校、专业和学生都存在着不同的问题。高校应该对已经就业的学生反馈的情况引起足够的重视, 及时发现在人才培养方面的漏洞, 通过职业教育的方式, 为在校学生提供相应的职业指导。针对学生具体情况, 可采取不同方法定期进行指导, 如:集体座谈法、个人面谈法、报告会法、授课法等。职业指导的基本目的在于提高综合素质、培养职业素养, 结合社会需求和自我情况做出最优就业选择。

(五) 加强高校、人力资源机构、政府之间的交流、合作

政府部门在大学生的成长和就业过程中一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为大学生的就业提供了政策支持、环境支持、指导支持。各级地、市政府部门设立的职业指导机构在劳动力市场和人力资源市场中也起到了及其重要的作用。对于在校大学生来说, 这些职业指导机构可以指导他们根据市场经济的变化, 不断拓宽专业知识面, 并建立理性的就业预期;对已经毕业离校的毕业生来说, 这些职业指导机构可以指导他们把握就业机会, 实现顺利就业, 并且这些机构还和高校一样承担着毕业生离校后的职业指导与培训工作。【6】目前, 为了能顺利的开展大学生就业工作, 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 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各政府部门、人力资源机构、高校的就业指导部门等都按照自己在就业过程中所处的位置为应届毕业生、未就业毕业生进行分阶段的职业指导和培训;而且也给学生们提供一些专场招聘, 结合行业的要求提供一些上岗前的职业技术培训、应聘技巧、简历书写、就业信息获知途径等相关知识的培训;还为其提供实习岗位, 解读政策、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鼓励学生创业, 帮着该群体开拓市场;所以高校应该加强与政府部门、人力资源机构的合作交流, 互相沟通, 共享经验和教训, 切实开展好校内的职业指导工作。具体做法如下:第一, 对现有高校自我组织的招聘会进行改良, 融入政府部门, 发挥政府部门的联系作用, 请其来邀请一些知名的大企业参加高校的毕业生双选会, 提高参会企业的质量, 以期学生能从中选择就业单位, 提高一次就业率;第二, 与人力资源机构进行职业技能培训的合作。可以引入机构的专门从事职业培训的专业人士进校讲课, 也可以将高校的师资引出到人力资源机构进行业务培训, 加强校内师资的实战能力, 同时可以在学生适当的时间组织到人力资源机构的技能培训或实践基地做参观学习, 以期在入职前能提升对社会的理解和适应能力;第三, 三方协同合作共同研究开展职业指导的方式方法。高校、政府部门、人力机构开展职业指导工作的侧重点不同, 应该相互取长补短, 相互扶持, 构建一个三维平台, 为大学生的这个特殊群体提供服务。

六结语

随着社会的发展与科技的进步, 人才需求不断对高校的教育体系提出新的要求, 如何使高校培养出适合社会进步的人才, 这是教育界一个新的话题, 需要我们去不断摸索、创新。将职业指导贯彻落实到学生培养过程中去, 让每一位在校大学生受益, 才是职业指导教育的关键。

参考文献

[1]韦柳等.职业指导在促进重点群体就业工作中的作用和重要性[J].现代妇女, 2013 (12) :90-91.

[2]李晓华.试论高校职业指导新体系的构建[J].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社科版) , 2008 (1) :59-62.

[3]刘允华等.论职业指导在高质量就业中的作用和重要性[J].统计与管理;2014 (2) :132-133.

[4]朱薇薇.浅谈高校职业指导教师的能力[J].成都电子机械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6 (2) :60-62, 52.

[5]朱梁.试论职业指导在促进大学生就业工作中的作用和重要性[J].科技创新导报, 2013 (33) :251.

上一篇:南师大文学院2014考研参考书下一篇:私募公司内部管理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