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利亚的木匣的优秀教案

2024-06-22

科利亚的木匣的优秀教案(通用6篇)

科利亚的木匣的优秀教案 篇1

科利亚的木匣教案模板八篇

科利亚的木匣教案 篇1

学习目标

①认识匣、锯、阶3个生字。会写挖、鞋等13个字。能正确读写冰鞋、斧头等15个词语。

②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③了解科利亚埋木匣和挖木匣的经过,懂得一切事物在变化的道理。

A案

课前准备

①学生自读课文,对照课后生辽表在课文中画出生字,标好每个自然段的序号,记下自己的疑问。

②生字词卡片,课文朗读录音带一曲节奏舒缓的乐曲。

③用纸分别画一个5岁左右和9岁左右的科利亚的模样,剪下来准备板贴用。

第一课时

启发谈话,揭示课题

①出示5岁时的科利亚人物像。同学们,今天我们来认识一位苏联小朋友,他的名字叫科利亚。课文讲了科利亚的什么事情呢?他是个怎样的孩子呢?

②板书课题,指导学习生字匣:读准音:联系木盒子识记形,了解义。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①学生轻声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②出示生字词卡片,开火车请学生读。

③朗读展示:指名分段朗读课文,引导学生评议:字音是否读准,句子是否读通。

④教师播放课文录音带,学生边听边思考揭题时的两个问题。

⑤学生默读课文,想一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尝试帮助老师完成板书:

木匣→()木匣()

⑥学生简单谈谈自己觉得科利亚是个怎样的孩子。

⑦引导学生质疑。

精读感悟,明白道理

①学生轻声自由朗读课文第一至三自然段,思考问题:科利亚的木匣里有什么?他是怎样埋木匣的?为什么要埋木匣呢?

a.教师指导学生用朗读的方式告诉大家:科利亚的木匣里有什么。

学生找出句子读:木匣里盛着各种各样好玩的东西,有冰鞋、小斧头、小手锯和其他小玩意儿。

教师结合生字的学习,启发学生读的时候注意突出各种各样、冰鞋、小斧头、小手锯、其他小玩意儿这些词语。

b.教师引导学生画出描写科利亚埋木匣的句子,读给大家听。

c.教师引读:科利亚干吗要把这些东西埋起来呢?学生接读第三自然段。

②学生默读课文第四至十二自然段,边读边思考:科利亚后来是怎么找到木匣的?

a.引导学生找出科利亚开始挖木匣时的言行的句子读一读,体会科利亚是个勤于思考、善于动脑的孩子。

b.重点指导学习第十一自然段。

用人像图和简笔画帮助学生理解:四年前,科利亚是5岁(教师在黑板上贴出5岁的科利亚形象,让学生自己从前后课文的有关语句中找到推算的依据),走了10步埋下木匣(用线段图表示);现在的科利亚是9岁(教师在黑板上贴出9岁的科利亚形象),启发学生自己上黑板画线段图表示科利亚现在每一步的大小,应该画几步。

c.联系上文,让学生说说第十二自然段中果然的意思。

d.分角色朗读第四至十二自然段。

③学生齐读最后一段课文,边读边思考:从这件事中,科利亚懂得了什么道理?

a.指名读这一段;分男生、女生读这一段。

b.引导学生回顾课文:从文中哪些地方看出周围的一切都在起变化?

c.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生活上的事、社会上的事,也可以联系学过的课文或课外读到的文章来说说我们周围有什么在起变化。

作业

抄写课文最后一段

第二课时

熟读课文

①指名分段朗读课文。

②自由朗读全文,挑选自己喜爱的段落读给大家听。

巩固生字

①用生字卡片开火车认读。

②分类记忆要求会写的字。

a.找出左右结构的9个生字:挖、鞋、锯、抢、难、初、敌、阶、懂。有的可以引导学生利用形声字特点来记忆字形。

b.学生利用笔画、偏旁或熟字记忆其他4个生字:斧、免、屋、管。

③给生字组词。

指导写字

①出示9个左右结构的字。引导学生观察这9个左右结构的字各部分所占的大小有什么不同。

②学生写字。

a.教师播放节奏舒缓的音乐,学生闭目静坐,正确执笔,摆好坐姿。

b.学生对照范字临写。每个字写两遍。

c.教师巡视,及时评议。遇到共性问题可以范写指导。将学生写得好的作业即时展示。

抄写词语

①自己读、记词语。

②抄写词语表中的词语。

复述课文

个人练习。指名复述,全班评议。

实践活动

回家把这个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

B案

课前准备

①生字词卡片。

②抄写课文最后一段的小黑板。

第一课时

分步揭题

①板书木匣,匣字注音,学习匣的音、形、义。

②完整板书课题。

科利亚是个苏联的。这篇课文讲了他的什么事呢?

朗读课文,初步了解内容

①学生自读,把课文读正确,想想课文讲了什么事。

②指名学生朗读,纠正读错的地方。请学生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课文写了科利亚埋木匣、挖木匣的事。)

默读课文,了解叙述顺序

①布置默读。默读课文,边读边做记号,看看从哪儿到哪儿是讲科利亚埋木匣,从哪儿到哪儿是讲科利亚挖木匣的。

②默读、思考,做记号,也可与同座讨论。

③全班交流。

a.哪几个自然段讲埋木匣,哪几个自然段讲挖木匣?

b.另外的几个自然段讲的是什么?(有的是讲情况的变化,有的是讲从这件事受到的启发。)

学习字词

①出示要求会写的13个生字,读一读,再组词。

②观察字形,互相说说写这些字时要注意哪些地方。

③学生写生字(两遍),再把词语表中列出的本课的词语抄写一遍。

第二课时

复习字词

①用生字词卡片指名认读。

②听写本课应掌握的词语。听写后对照词语表自我批改订正。

突出重点,加深理解

①提出重点问题:科利亚是怎么找到木匣的?从这件事他懂得了什么道理?

②学生带着这个问题认真读书、思考。

③全班交流对这个问题的看法。

④教师出示课文最后科利亚说的话。引导学生用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或自己经历过的事例,说说对周围的一切都在起变化的体会。

⑤鼓励学生把最后一段抄下来。

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布置作业

①把这个故事讲给爸爸妈妈或一、二年级的小朋友听。

②想一想生活中有没有遇到过不方便的事情,你是怎么想、怎么做的。准备一下,到口语交际时和大家交流。

科利亚的木匣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学会9个生字。能够正确读写“木匣、免得、躲避、仍然、敌人、一倍”等词语。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能读懂课文内容,了解科利亚是怎样“埋木匣”“挖木匣”的,初步感悟到时间在变化,人在变化,周围的一切

都在变化的道理。

4.了解抓住文章主要内容的一般方法,练习采用这种方法读懂课文。

思想教育:初步感悟到时间在变化,人在变化,周围的一切都在变化的道理。

教学重点:

1.结合课文内容,体会科利亚最后讲的话的意思。

2.给课文分段,归纳段落大意。

教学难点:

理解、体会科利亚最后讲的话的意思。

教学准备:查找有关卫国战争、德国法西斯的情况

教学时间:

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介绍背景:

1.导入新课。

在人们的生活中,往往有很多的事能给人以启发。今天我们一起学习22课《科利亚的木匣》。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

2.介绍背景。

本课是苏联作家左琴科写的。课文中的“战争”指的是前苏联卫国战争。1941年6月22日,德国进攻苏联,苏联人民在斯大林领导下英勇抗击,经过几年的艰苦奋斗,于1944年取得了卫国战争的胜利,差不多用四年的时间,本文就是写在那几年中发生的一件事。

3.解课题。

从课文的题目看,《科利亚的木匣》,这篇课文主要是围绕着什么写的?(木匣)这篇课文围绕着木匣写了一件什么事?都写了哪些内容?

(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词。

1.初读课文,划出生字词。

2.学生自学生字、新词,,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三)检查学生自学生字、新词情况。

1.指名按自然段读课文(每人读一自然段),注意学生生字词的读音。

2.指名读生字词,正音:

指导学生读准“匣”、“箱”的字音,这两个字都是三音连拼。

3.读准多音字的字音。

4.分析字形结构记住字形,理解字义。

5.出示生字卡片,理解词语。

法西斯——本课指德国侵略者。

冰鞋——滑冰时穿的鞋。

果然——表示事情真的如此。

仍然——表示情形没有什么变化或恢复原状。

(四)初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

1.带着问题读课文。

本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1)学生自己小声读课文,标出自然段,并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

(2)小组讨论,这课写了一件什么事?

(3)指名汇报:

本课写的是科利亚埋木匣和挖木匣的事。

2.再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3.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

在学生读课文的基础上,让学生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如果提出的是词语方面问题,老师要带领学生找到其出处,联系上下文帮助学生理解,如果是其它问题,老师告诉同学们讲读课文带着这些问题学习课文。

4.读课文,理清课文层次,给课文分段。

本文是按照“埋木匣”、“挖木匣”、“受到启示”的顺序写的。按照以上写作顺序,用归并自然段的方法给课文分段。

一段是1~3自然段(埋木匣)、二段是4~12自然段(挖木匣)、三段是13自然段。(受到启示)

(五)作业。

1.抄写生字、新词。

2.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

(二)讲读课文。

1.学习课文第1段:(即1~3自然段)

(1)电脑出示思考题:

①科利亚是怎么埋木匣的?

②科利亚为什么埋木匣?

(2)学生带着问题默读课文:让学生边带着问题默读思考,边填空。

出示填空题:

①科利亚埋木匣的时间是(战争开始的时候),科利亚(刚学数数),埋本匣的地点是(从他家门口十步远)。

②妈妈埋箱子的时间是(战争开始的时候),埋箱子的地点是(从她家门口三十步远)。

(3)指名读第2自然段:找出科利亚埋木匣的动词:放、盖、踩、撒,从埋木匣的这一连串的动作中,你体会到科利亚是个怎样的孩子?(做事心细,想得周到)

(4)指名读第3自然段:说一说科利亚为什么把木匣埋起来?

一是因为全家人要躲避战争,东西多不能带走。另一方面更重要的原因是科利亚善于动脑筋,善于观察思考,他见妈妈把家里的箱子埋起来,受到启发,所以自己也学着妈妈的样子把木匣埋起来。

出示句子让学生体会理解:

“科利亚只会数到十,就量了十步,埋下了他的木匣。”

“科利亚数到十,量了十步,埋下了他的木匣。”

让学生读这两个句子,体会“只……就……”的用处。

在这里“只”强调了科利亚的年龄小,只会数到十,因此就量十步。

这句话在全文中的作用很大,就是因为他只会数十步,年龄小,才造成后边挖木匣时,挖不着,为后边的内容埋下了伏笔。

练习用“只……就……”的句式说话。

先按课文的内容说,然后再另说一句话: 科利亚因为年龄小,只会数到十,就量了十步挖坑埋木匣。放学了,教室里只剩下我一人,所以我走时就随手把灯关了。

(5)归纳段落大意:

归纳段落大意,要抓住全段的主要内容,按一定的句式,组织好语言。请你按“谁,干什么”的句式归纳段落大意。

本段写科利亚埋木匣。

2.学习课文第二段:

过渡语:从第一段的课文中,我们知道了科利亚刚学数数,只会数到十,就量了十步,挖坑很细心地埋下了自己的木匣,那么等他和妈妈一块避难回家后,挖木匣的情况是怎样的呢?我们学习第二段课文。

(1)出示思考题:

①妈妈是在什么情况下,什么时间,挖埋在地下的箱子的?

②妈妈是怎么挖的?

③你怎样理解妈妈说得话?

(2)学生带着问题默读课文的4~7自然段。

(3)个人读之后,小组学习讨论。

(4)边读课文,边填空:

妈妈挖箱子的时间是(四年之后,法西斯被赶走了,妈妈、奶奶带着科利亚回到家乡的时候),妈妈从家门口朝菜园走了(三十步),挖出了她埋的箱子。

(5)出示妈妈说的话,让学生谈谈自己是怎么理解这句话的。

妈妈的话有两层意思。一是强调了算术真有用,第二层意思是假设当初不是数三十步埋箱子,而是随便挖坑埋箱子,那现在肯定就不好找到了。同时,这里也渗透着,科利亚也是照妈妈的样子埋的木箱,挖的木匣,那为什么挖不着呢?怎么算术又不管用了呢?原因在哪里呢?这里又为下文埋下了伏笔。

比较句子,体会“如果……就……”的用法,练习用其说一句完整的话。

让学生先比较两个句子:一个是妈妈的原话,一个是去掉“如果……就……”的句子,让学生读一读,说一说表达意思有什么不同。

“如果……就……”是假设句,先假设那么去做,就会出现后来的结果。

练习说话,先用课文中的内容说,再另外说一句话。

妈妈如果当初随便挖个坑把箱子埋了,现在就不好找了。

如果我现在抓紧时间,好好学习,将来就能成为祖国有用的人才。

(6)学习课文8~12自然段:

①读第8自然段,用自己的话说一说科利亚是怎么挖木匣的?

填空:

科利亚从家门口(量了十步)动手挖起来,没有找到匣子。

出示句子:他挖呀,挖呀,坑已经挖得很深了,还没找到匣子。他又朝左边挖,朝右边挖,仍然没有找到。

科利亚把坑挖得很深,朝左挖、朝右挖,说明挖得面积比较大,还是没挖着。

②学习9和10自然段:

让学生小声读课文,想:当小伙伴们笑科利亚的时候,他是怎么做的?

理解“也许”,是可能的意思。

让学生反复读第十自然段,谈谈自己的理解。

科利亚心想:自己的方法没有错呀,既然家里的大箱子都没有被法西斯挖走,那么自己的小木匣也不会被法西斯挖走。从科利亚的话中,暗示了他当时思维的过程,所以想来想去,认为“这里面一定有原因。”

换词练习,体会仍然的意思。

“还是没有找到。”

“依旧没有找到。”

“仍旧没有找到。”

“依然没有找到。”

③读课文第11自然段:

通过读课文,你读懂了什么?

从“科利亚丢下铲子,坐在台阶上,用手摸着脑门想。”看出科利亚遇事开动脑筋,认真思考。从科利亚的话中体会三层意思:一是经过思考,他知道是怎么回事了,当时很激动,会很大声地告诉大家,用了叹号。二是找到了为什么挖不着木匣的原因。三是料定自己会马上找到木匣的。

让学生体会当时科利亚会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情,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这一自然段。

④学习课文第12自然段。

齐读这段,理解果然的意思。

3.学习课文第3段(最后一自然段):

过渡语:科利亚学着妈妈的样子,照妈妈的方法,自己量了十步埋下了木匣。后来,又用和妈妈同样的办法去挖木匣,妈妈很快挖到了她埋的箱子,而科利亚没有挖到自己埋的木匣。后来,经过科利亚动了一番脑筋,知道了自己没有挖到木匣的原因是,四年前埋的木匣,那时自己年龄小,步子也小,现在九岁了,步子大了一倍,那时量十步,现在应当量五步,果然量五步挖到了木匣,从这件事中,科利亚受到了很大的启示,我们学习课文最后一段。

(1)默读课文,划出科利亚受到了什么启发?再读一读,你是怎么理解的?

(2)出示科利亚说的话,一方面进一步理解他的话的意思,另一方面体会“不光……还……”的用法。

科利亚善于动脑筋,勤于思考,他从自己埋木匣,挖木匣的过程中,悟出了一个深刻的道理,那就是他懂得了周围的一切都在发展变化,面对着发展变化的事物,不能采用固定不变的态度,应当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

关联词“不光……还……”,表示递进关系。科利亚找到了木匣,比找到木匣还更进一步的意义是,他懂得了一个深刻的道理。

(四)再读课文,了解文章前后之间的联系,并且了解文章在写作方面的特点:

1.自己小声读课文,课文中为什么要这么具体地描写科利亚埋木匣的情景,这与文章后面写到的挖木匣有什么联系?

先自己边读边想,自己练习说一说,然后,在小组内互相说一说,最后再指名代表小组向大家汇报。

文章详细具体地描写了科利亚埋木匣的情景,同时也较细地写了妈妈埋箱子的情况。这一方面突出了科利亚从小就爱观察,思考,善于模仿,办事细心,认真。另一方面,为后面写的挖木匣埋下伏笔,既然都是从家门口到菜园的方向量十步,为什么挖不到木匣?妈妈照埋箱子的样子,同样量了三十步很快地挖到箱子,而科利亚和妈妈的方法也相同,为什么挖不着?这样前后对比着写,对于理解,强化“世间一切都在变化,面对变化着的事物,不能采取固定不变的态度,而应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的道理。

2.写作方法:

本文围绕着科利亚的木匣,展开故事,文章主线清楚,并且文章前后照应。前面的描写为后边的描写埋下伏笔。

读课文,让学生找一找,文章的哪些地方是为后面埋下伏笔的?

(五)、作业。

1.熟读课文。

2.叙述科利亚埋木匣,挖木匣的经过。

3.叙述科利亚明白了什么道理?

(六)总结全文:师生共同完成。

1.用最简练的语言说一说本课写的是一件什么事?

本文写的是科利亚埋木匣、挖木匣的事。

2.学了本课你有什么收获?

(1)懂得周围的一切事物都在发展变化之中,看问题不能用固定不变的态度,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

(2)进一步明确了归纳段意,要抓主要内容,按一定的句式,组织好语言。

【板书设计】

埋木匣 时间变化

27、 科利亚的木匣 ↓ 得启示

挖木匣 周围一切也在变化

科利亚的木匣教案 篇3

教学课题:

《科利亚的木匣》 ( 第二课时)

设计理念:

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切实按照新课标精神,倡导自主、合作、研究的学习方式,充分挖掘学生的学习潜力,营造赏识理念下的学习氛围,引导学生去探索、思考和感悟,能在最大的程度上发挥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作用。

教学目标

1 了解科利亚怎样把木匣挖出来的过程,明白他能够挖出的原因,学习其爱动脑筋的精神。

2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 知道“仍然”、“果然”的词义,会区分并能应用。

4 体会最后一自然段的含义,明白其中的道理,能结合自身实际简单谈点认识。

教学重难点

1 了解科利亚开始没有挖出木匣后来又挖到的原因,体会最后一自然段的意思。

2 区分“仍然”和“果然”的词义,并能口头造句。

教学准备:

小黑板、挂图等。

教学过程:

一 复习引入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科利亚的木匣》。(齐读课题两遍)

孩子们,前面的学习让我们认识了聪明可爱的科利亚,他做了件什么事呀?

(把自己心爱的小玩意装进了一个木匣,并且埋在了土里。) 他为什么要埋呢?(模仿妈妈)复习学过的句子,后来他们的木匣怎样了呢?今天就来了解吧。

二 学习新课,读中感悟。

1学习4、5自然段

(自读)说说你读懂了什么?和同桌交流。

生答:他们在喀山生活了4年;科上了小学会数到100多了;法西斯抢走了东西,房子还在。(齐读)

2 学习6——12自然段

(1) 妈妈说了些什么、做了些什么?(指名读6、7段)

妈妈怎么挖出木匣的?(走了30步)这说明什么?书上的句子回答(算术真有用)

因为她没有随便埋,所以还能找到。齐读7自然段,读出什么语气?(高兴)

(2) 科利亚当初模仿妈妈埋的木匣。那他又怎么做的?(女生读8自然段)

他挖到了吗?(没有)齐读,应该读出什么语气呢?(着急)读完了,你觉得哪个词特别能表现这种着急呢?(仍然)什么意思呀?(情况保持不变)说明他怎么也挖不到木匣。(齐读最后一句)指名用“仍然”口头造句。同桌互说。

(3) 小伙伴见了是怎么说的?(男生读)妈妈说算术真有用,可科利亚却没挖大家笑他,他放弃了吗?他是怎么说的?指名读10自然段。我们可以体会到他怎样(分析问题,动脑筋)分角色读9、10段,体会不同的态度。

(4) 师范读11自然段。

用笔勾出表现他动脑筋的词句,思考他分析了什么?

指名读——齐读,可以看出什么?他非常专注的思考问题。

他为什么会“突然笑起来”?(他一下子把事情想通了)

齐读他说的话,看看有没有道理?

指名复述,请学生表演(证实个子不同,步子不同的`道理)

这段说明科利亚真是一个爱动脑筋的孩子,有感情齐读。

(5) 那么事实到底如何了?他真的挖到了木匣吗?

用书上的话回答(12自然段)

哪个词告诉我们科利亚说的没错呢?(果然)什么意思?(事实如预料的一样)谁能用这个词口头说话?指名说(同桌互说)要和前面的“仍然”区别(指名说词义)

齐读12段,科利亚真聪明呀!

(6) 学习13自然段

(出示小黑板)指名读——齐读

你明白了什么?(小组交流2分钟)

汇报:

A 时间一天天过去,我们一天天长大。

B 周围一切在发生变化。

C 要以变化的眼光看待事物。

孩子们,我们原来学过一个成语故事也告诉我们要随情势的变化而变化。还记得吗?(《刻舟求剑》)

对。我们的科利亚不但挖出了木匣还得到了启示,我想你们也很棒,现在我们来采访一下,谁也像他一样从生活的事情中得到过“情况变化,方法要变”启示呢?

(同桌交流)(指名说)

小结:生活就像一本大书,时时给我们以启迪,所以我们要用心去发现和感悟!

齐读13自然段。会背的起立背。

三 巩固全文

1 有感情齐读全文。

指名复述主要内容

2 .总结:孩子们,科利亚是一个非常爱动脑筋的孩子,我相信大家也一样,让我们留心观察身边的人和事,一定会有很多收获!

科利亚的木匣教案 篇4

一、教材分析

主要内容课文叙述在德国法西斯快要打来时,科利亚学着妈妈的样子,在离屋门口十步的地方埋下木匣子。四年以后,科利亚回到家里,在离屋门口十步远的地方没找到木匣子,经过思考,科利亚在离门口五步远的地方找到木匣子。

中心思想课文通过叙述科利亚埋木匣、挖木匣的经过,说明随着时间的变化,周围一切都在不断地变化,无论做什么事,都不能用静止的眼光看,要随着情况的变化采取不同的做法。

段落结构这篇课文叙述顺序比较清楚,是围绕着“埋木匣”、“挖木匣”和“从中得到的启示”来讲的,可以把课文分成三段。

第一段(1—3自然段)讲科利亚埋木匣。第一节先讲挖坑。第二节科利亚埋木匣。第三节主要回答科利亚埋木匣的原因。

第二段(4—12自然段)讲科利亚挖木匣。先讲科利亚离家与回家。这里写得很简略。接着讲妈妈挖出了大箱子而科利亚挖不到他的木匣子。最后讲科利亚经过自己的思考,终于找出了问题的症结。

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是第三段。讲科利亚从挖木匣中悟出的道理。他懂得,世间一切都在变化,面对变化着的事物,不能采用固定不变的态度。

写作方法

1.本文按时间顺序记叙,篇末点明中心。读后引人深思。

2.前后呼应,结构严密。

课文第一段几次写到科利亚年龄小,“刚学数数”“只会数到十”,这与后面科利亚四年后回到家乡时“长大了,上了小学,数数能数到一百多”相呼应,为科利亚因人长大,步子变大而找不到木匣埋下了伏笔。

教材重点科利亚第一次挖不到木匣是怎么思考的,科利亚从这件事中受到什么启发是教材重点。

教材难点科利亚冥思苦想后对小伙伴说的那段话是教学难点,要通过帮助学生在理清句群层次的基础上理解内容。

二、教学建议

1.要抓好预习。预习要求可以是:仔细读课文,画出不懂的词句,提出问题。在学生预习后,可做必要的检查。看看是不是了解课文的基本内容——写了一件什么事。让学生提出在阅读中发现的问题,看看他们是不是真正地读进去了,对学生提出的的疑难词句应留心记下,以便结合讲读逐步加以解决。

2.要抓住课文重点部分启发思考,求得理解。课文重点在“挖木匣”这一部分,科利亚按埋木匣子时量的步数找,结果挖不到,后来经过冥思苦想悟到情况的变化,结果挖到了木匣。由此得到“周围的一切都在起变化”的结论。这是一个由具体到抽象的思维过程。教学时要引导学生先读懂课文内容,可着重提醒学生注意埋东西或挖东西各在什么时候,时间变化了周围事物起了变化也可以引导学生这样考虑,为什么用了同样的方法,妈妈能找到箱子,而科利亚却找不到木匣子?可以通过板书帮助学生弄清事物在变化,在对比中加深理解:

埋木匣四年前5岁步子小量了十步

挖木匣四年后9岁步子大了一倍量了五步

课文最后一节讲科利亚的体会。要求把它和上文联系起来理解,使学生懂得,这是在挖木匣的思考中得出的认识,时间过去,人长大,步子变大,由此认识到周围一切都在起变化。教师可联系生活实际引导学生体会,使学生在对具体事例的感受中懂得这个道理。

3.要给学生提供练习分段和归纳段落大意的机会。可在学生初读课文以后,按“思考·练习2”的提示,练习给课文分段,在逐段理解后让学生练习归纳段意。

4.本组课文训练重点是继续运用给课文分段、归纳段意的方法,理解课文内容,并受到遇事要动脑筋,要全面地看问题的教育。在学生理解了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让学生根据自己的体会说一说,哪些地方写得真实具体。哪些地方可以看出科利亚爱动脑筋,发现问题,告诉我们不能用一成不变的目光去看问题,要用发展变化的眼光看问题。

5.理解妈妈挖到了箱子而科利亚却挖不到木匣时可以对比着分析。妈妈的话强调了这一点:算术有用——数数挖坑——容易找到。科利亚虽然也按妈妈的做法行事,结果却相反;数数挖坑——找不到——算术不管事。问题出在哪里?让学生体会,科利亚记忆没有错误;十步,已经尽力去挖;挖得深,挖的范围大;被人挖走的可能性能排除了;大箱子在,小匣子不可能不在。这里记录科利亚的思维过程,这个思维过程的收获便是“这里面一定有原因”的判断。

6.本课应注意的字词

生字中“德”容易写错,右面部分的笔顺是“十古西”。

木匣:木盒。

法西斯:本课指德国侵略者。

冰鞋:滑冰时穿的鞋。

躲避:隐蔽、离开的意思。

练习用“仍然、果然、不光……还、如果……就”造句。必须先弄清这些词语的意思。“仍然、果然”的区别。“仍然”是“还是、仍旧”的意思。句子内容应该是说原来怎么样,后来还是怎么样。用“果然”的时候,句子后面的意思和前面是顺着说的,表示事实与所说的或所想的相符合。“不光……还”表示更进一步的关系,“如果……就”表示假设一种情况会有这种结果。教师要在学生造句过程中酌情加以指导,使学生从语言实践中体会这几个词的不同意思和用法。

【背景材料】

课文中提到的“战争”指原苏联的卫国战争,是原苏联人民为反对法西斯德国及欧亚盟国而进行的正义战争。1941年6月22日,德国进攻苏联,苏联人民在斯大林领导下,英勇抗击,经过几年努力,于1944年收复全部被占领土,取得卫国战争的胜利,课文中讲的差不多四个年头,即指这段时间。

科利亚的木匣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了解科利亚埋木匣和挖木匣的经过,2.并从中获得启示,3.培养学生要多动脑筋,4.勤于思考的学习精神和生活态度。初步学习用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5.解决问题的方法。6.会认3个生字,7.会写13个生字。能正确读写“冰鞋,8.斧头,9.手锯,10.玩意,11.免得,12.抢走,13.难过,14.算术,15.当初,16.随便,17.仍然,18.敌人,19.台阶,20.所以,21.懂得”等词语。2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23.学习通过生活中的一件事说明一个道理的表达方法。

教学重点:科利亚怎样从挖木匣中得到启发

教学难点:指导学生明白科利亚认真思考的过程,以及顺利挖出木匣并悟出了其中所蕴含的道理。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一)学会生字、新词,理解意思。

(二)初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二、教学重点

(一)识记生字,

三、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自学生字词的能力。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从课文的题目看,2.《科利亚的木匣》,3.这篇课文主要是围绕着什么写的?(木匣)这篇课文围绕着木匣写了一件什么事?都写了哪些内容?

(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词。

1.初读课文,划出生字词。

2.学生自学生字、新词,,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三)检查学生自学生字、新词情况。

1.指2.名3.按自然段读课文(每人读一自然段),4.注意学生生字词的读音。

5.指6.名7.读生字词。

8.正音

9.读准多音字的字音。

本课有两个多音字。“量”本课读liang(2声),还有个读音是liang(4声);另一个多音字是“数”,它可以读“shu”和“shu)”,本课两个读音同时出现,“科利亚刚学数数”,第一个数读“sh(”,第二个数读“sh)”。

5.分析字形结构记住字形,理解字义。

在学生识记的过程中,可以引导学生,你还会用什么方法记住字形和理解字义?引导学生按汉字的特点,记字形,理解字义,培养学生识字能力。

区别“匣”和“箱”的字义,“匣”比较小,“箱”一般比较大。它们的共同点,都是盛东西用的。

(4):区分字形

斧和爷;锯和据;免和兔;抢和枪;难和滩;阶和价。

(四)初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

1.带着问题读课文。?本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1)学生自己小声读课文,标出自然段,并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

(2)小组讨论,这课写了一件什么事?

(3)指名汇报:本课写的是科利亚埋木匣和挖木匣的事。

2.再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3.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在学生读课文的基础上,让学生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

(五)作业。

1.抄写生字、新词。

2.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一)使学生了解科利亚埋木匣和挖木匣的经过,并从中得到启示,明白事物总是在发展变化的,无论什么事物,都不能用一成不变的眼光对待它,而要根据事物的发展变化采取相应的做法。并且培养学生多动脑,勤思考的学习精神和生活态度。

(二)按照“埋木匣”、“挖木匣”、“受到启示”的顺序给课文分段。

(三)朗读课文。

二、教学重点 认真学习课文后三个自然段,从中受到启发。

三、教学难点 指导学生明白科利亚认真思考的过程,以及顺利挖出木匣并悟出了其中所蕴含的道理。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交待学习目标。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科利亚的木匣》一课的生字和新词,并且初读了课文,知道了本课写的是科利亚埋木匣和挖木匣的事。本节课继续学习这一课,通过学习,让我们知道科利亚埋木匣和挖木匣的经过,并且使我们得到一些启示。

(二)讲读课文

小声读课文,边读,边对照自然段的主要内容,想:本文是按什么顺序,(即什么线索)写的?

本文是按照“埋木匣”、“挖木匣”、“受到启示”的顺序写的。

1.学习课文第1部分

(1)出示思考题:

①科利亚是怎么埋木匣的?

②科利亚为什么埋木匣?

(2)学生带着问题默读课文

(3)指名读第2自然段:找出科利亚埋木匣的动词:放、盖、踩、撒,从埋木匣的这一连串的动作中,你体会到科利亚是个怎样的孩子?

(4)指名读第3自然段:说一说科利亚为什么把木匣埋起来?

一是因为全家人要躲避战争,东西多不能带走。另一方面更重要的原因是科利亚善于动脑筋,善于观察思考,他见妈妈把家里的箱子埋起来,受到启发,所以自己也学着妈*的样子把木匣埋起来。

出示句子让学生体会理解:

“科利亚只会数到十,就量了十步,埋下了他的木匣。”

“科利亚数到十,量了十步,埋下了他的木匣。”

让学生读这两个句子,体会“只……就……”的用处。

在这里“只”强调了科利亚的年龄小,只会数到十,因此就量十步。

这句话在全文中的作用很大,就是因为他只会数十步,年龄小,才造成后边挖木匣时,挖不着,为后边的内容埋下了伏笔。

2.学习课文第二段:

(1)出示思考题:

①妈妈是在什么情况下,什么时间,挖埋在地下的箱子的?

②妈妈是怎么挖的?

③你怎样理解妈妈说得话?

(2)学生带着问题默读课文的4~7自然段。

(3)个人读之后,小组学习讨论。

(4)画出妈妈说的话,让学生谈谈自己是怎么理解这句话的。

妈*的话有两层意思。一是强调了算术真有用,第二层意思是假设当初不是数三十步埋箱子,而是随便挖坑埋箱子,那现在肯定就不好找到了。同时,这里也渗透着,科利亚也是照妈*的样子埋的木箱,挖的木匣,那为什么挖不着呢?怎么算术又不管用了呢?原因在哪里呢?这里又为下文埋下了伏笔。

(5)学习课文8~12自然段:

①读第8自然段,用自己的话说一说科利亚是怎么挖木匣的?

出示句子:他挖呀,挖呀,坑已经挖得很深了,还没找到匣子。他又朝左边挖,朝右边挖,仍然没有找到。

科利亚把坑挖得很深,朝左挖、朝右挖,说明挖得面积比较大,还是没挖着。

②学习9和10自然段:

让学生小声读课文,想:当小伙伴们笑科利亚的时候,他是怎么做的?

理解“也许”,是可能的意思。

让学生反复读第十自然段,谈谈自己的理解。

科利亚心想:自己的方法没有错呀,既然家里的大箱子都没有被法西斯挖走,那么自己的小木匣也不会被法西斯挖走。从科利亚的话中,暗示了他当时思维的过程,所以想来想去,认为“这里面一定有原因。”

③读课文第11自然段:

通过读课文,你读懂了什么?

从“科利亚丢下铲子,坐在台阶上,用手摸着脑门想。”看出科利亚遇事开动脑筋,认真思考。从科利亚的话中体会三层意思:一是经过思考,他知道是怎么回事了,当时很激动,会很大声地告诉大家,用了叹号。二是找到了为什么挖不着木匣的原因。三是料定自己会马上找到木匣的。

让学生体会当时科利亚会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情,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这一自然段。

④学习课文第12自然段。

齐读这段,理解果然的意思。

3.学习课文最后一自然段:

科利亚学着妈*的样子,照妈*的方法,自己量了十步埋下了木匣。后来,又用和妈妈同样的办法去挖木匣,妈妈很快挖到了她埋的箱子,而科利亚没有挖到自己埋的木匣。后来,经过科利亚动了一番脑筋,知道了自己没有挖到木匣的原因是,四年前埋的木匣,那时自己年龄小,步子也小,现在九岁了,步子大了一倍,那时量十步,现在应当量五步,果然量五步挖到了木匣,从这件事中,科利亚受到了很大的启示。

(1)默读课文,划出科利亚受到了什么启发?再读一读,你是怎么理解的?

(2)出示科利亚说的话,一方面进一步理解他的话的意思。

科利亚善于动脑筋,勤于思考,他从自己埋木匣,挖木匣的过程中,悟出了一个深刻的道理,那就是他懂得了周围的一切都在发展变化,面对着发展变化的事物,不能采用固定不变的态度,应当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

1.自己默读,按照“埋木匣”、“挖木匣”、“得到启示”的顺序,说一说科利亚是怎样埋木匣的,怎样挖木匣的,他从中得了什么启示。

2.小组内互相说一说。

3.指名说一说,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三)总结全文:师生共同完成。

1.用最简练的语言说一说本课写的是一件什么事?

本文写的是科利亚埋木匣、挖木匣的事。

2.学了本课你有什么收获?

懂得周围的一切事物都在发展变化之中,看问题不能用固定不变的态度,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

板书设计: 的木科利亚匣

埋木匣:四年前 5岁 步小 十步

挖木匣:四年后 9岁 步大 五步

受到启发:勤动脑,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

科利亚的木匣教案 篇6

得到的启发”为思路,启导学生突破难点,独立分段,理清事物特点前后变化的内在联系,从而明晓事理搞好知识的迁移。在强化“双基”的训练中,培养学生阅读理解、分析表达的能力。教学时,可按这样的步骤进行:

1、情境引入,激发兴趣:

教者可用类比情境演示引入,导出本课读写训练的重点内容,激发学生求知探索的热情。上课时,先找一名学生与教师进行跨步比赛:两人同时演示由教室门口向室内跨三大步,再由学生上前检测两人所跨距离的差异。接着,教师提问:同样是跨三步,为什么距离会有差异?课文中的柯里亚是怎样来认识这个问题的?让学生各自带着问题去自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的内容。

2、问题引路,训练阅读理解能力:

本课记事顺序清楚,结构思路明白,可让学生根据文后思考题默读课文,在文中画出描写柯里亚和妈妈“埋木匣”具体情景的语句,然后通过导读引思,讨论口说突破难点独立分段,弄清事情前后的内在联系。如:导读承上启下的第五自然段,可先让学生找出“就在那一天”和“住了差不多四年”表示时间的词语,启发提问这段侧重写了哪个时间?埋木匣和挖木匣前后相隔有几年?这几年中柯里亚会发发生什么变化?引导学生带着问题独立思考找出“刚学数数,只会数到十”,“那时候还小”,“步子也小”,“我已经九岁啦!”,“数数能数到一百多”,“步子比那时候要大一倍呢!”等语句。这样既能引导学生正确分段,又能在读思训练中弄清前后变化的内在联系,加深对“周围一切都在变化”一句话的理解。

3、设疑解难,训练分析表达能力:

本文训练重点突出,一些句子讲出了时间和周围事物的变化,导出了事物变化因果的内在联系。因此,我们可以紧扣训练的重点难点,引导学生通过课文的阅读,去寻找事物变化的因果联系,并且能用自己的话将这种联系表达清楚,将学生的思维渗透到“双基”训练中。如设疑:

⑴ 柯里亚和妈妈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埋东西?又是相隔多少时间才去挖东西的?妈妈为什么一下子就能挖到木箱子?

⑵ 当初,妈妈不是随随便便地埋箱子的,而柯里亚是因为随随便便地埋木匣,所以现在一下子是挖不到木匣的。这样说对吗?为什么?

⑶ 文中为什么要这样具体地写柯里亚埋木匣的情景,这样写与下文写挖木匣又有什么联系?

⑷ 既然知道柯里亚埋木匣跟妈妈一样不是随随便便的,那么他妈妈为什么能一下子挖到木箱,而柯里亚为什么不能一下子挖到木匣呢?

⑸ 如果他妈妈小时候就认认真真地离门口三十步的地方埋下箱子,到现在也数三十步能一下子挖到当时埋的木箱吗?

⑹ 柯里亚不能一下子挖到木匣的真正原因是什么?我们从中明白了什么道理?

从不同角度设疑,层层深入地推进思维训练,促进思维的发展,提高学生分析表达的能力。

以上板书,图一、图二对比明显,让人一目了然。这样,柯里亚心中的疑团和同学们心中的疑团(即板书中的“?”),都被轻而易举地解开,省去了许多口舌,学生也乐于接受。

科利亚的木匣教案 篇7

一、素质教学目标

德育目标能从科利亚两次挖木匣的不同结果中,认识到“时间一天天过去,周围的一切都在变化”,我们应随着情况的变化采用不同的做法解决问题。

知识目标学会本课生字、新词,会用“如果……就”、“不光……还”等关联词语造句。

能力目标理解课文内容,能按课后练习题的提示给课文分段,并说出各段大意。

二、教学重点

科利亚第一次挖不到木匣是怎么思考的,科利亚从这件事中受到什么启发这两点是教学重点。

三、教学难点

科利亚冥思苦想后对小伙伴说的那段话是教学难点,要通过帮助学生在理清句群层次的基础上理解内容。

四、教学疑点

1.课文写柯科利亚木匣里装的什么跟埋匣子有什么关系?

2.前面已经写了他从屋门口开始走,数了十步就用铲子挖起坑来,为什么后面又要写“科利亚只数到十,就量了十步,埋下了木匣子”?

五、教具

科利亚坦东西和挖东西时量步子的示意图。

六、教学方法

导读法。

七、课时安排

三课时。

八、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题、审题

1.今天我们学习第15课,《科利亚的木匣》。(板书课题)

2.科利亚是一个小孩的名字,从题目看,这篇课文主要写出什么?(找出关键词:木匣)这篇课文围绕木匣写出了哪些内容呢?我们一起来学习课文。

(二)学生自学课文

1.默读课文。读完后想: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读生字表中的生字,要能读准字音,看清字形,并在课文中找出带有这些生字的词语,再联系上下文或查字典想想这个词语的意思。

3.划出自己不理解的词语。

(三)检查自学情况

1.这篇课文写出了一件什么事?

写出了科利亚埋木匣、挖木匣的经过。

2.检查字词掌握情况。

认读“箱”、“倍”、数数(sh(sh))、德(进行字形分析)

3.简介卫国战争。

1941年德国法西斯入侵原苏联,苏联人民为了保卫祖国而与德国法西斯进行的战争。苏联人民经过四年艰苦卓绝的战斗,至1945年9月卫国战争胜利结束。

(四)再读课文,理清层次

1.学生标明自然段,朗读课文。

2.文章围绕“木匣”写了几层意思?

(文章围绕“木匣”写了三层意思。)

第一层:科利亚埋木匣。

第二层:科利亚挖木匣。

第三层:科利亚从中受到启发。

3.学生分小组讨论怎样分段。

4.指导第5自然段的归属。

(这一段是过渡段。“就在那一天,妈妈、奶奶和科利亚到喀山去了。”是承上,后面两句“在那儿,他们住了差不多四年,科利亚长大了,上了小学,数数能数到一百多。”是下文,科利亚一下子找不到木匣的原因,应划到第二段里。)

5.分段归纳。

第一段:(第一至第三自然段)

科利亚刚学会数数的时候,把木匣埋到离门口十步远的地方。

第二段:(第四至第十二自然段)

四年后科利亚在离屋门口十步远的地方没找到木匣,经过思考,在离屋门口五步远的地方找到木匣。

第三段:(第十三自然段)

科利亚明白了:时间一天天过去,人在一天天长大,周围的一切都在变化。

(五)讲读课文第一段

1.请同学分节读课文第一段。全班思考:

(1)科利亚和妈妈是什么时候、怎样把东西埋起来的?

(2)他们为什么要把东西埋起来?

2.讨论思考题。

(1)课文哪一自然段写出科利亚埋木匣的原因?(课文第三自然段写科利亚埋木匣的原因。)

(2)指名读第三自然段。

(3)思考:科利亚怎么埋的木匣?妈妈又是怎么埋木箱的?

(科利亚从屋门口开始走,数了十步,就用铲子挖起坑来。坑挖好了,他把一个木匣放在里面,匣子放好后,盖上土,用脚踩了踩,还在上面撒了一层细沙,免得被人发现。妈妈从家门口起量了三十步,埋下箱子。)

(4)课文为什么把科利亚埋木匣写得那么具体?

(一是说明科利亚为了免得让敌人发现,所以埋木匣非常仔细、认真。二是为后面科利亚第一次找不到箱子时,排除被敌人拿走的可能性埋下伏笔。)

3.学生质疑。

学生可能提出:(课文写科利亚木匣里装的什么跟埋匣子有什么关系?前面已经写了“他从屋门口开始走,数了十步就用铲子挖起坑来”,为什么又要写出“科利亚只会数到十,就量了十步,埋下木匣子”?)

(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算算科利亚埋木匣时是几岁?五岁。因为年龄埋下的是自己心爱的玩具。只会数到十所以他数到十步就埋下木匣子。)

(六)布置作业

1.抄写词语。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课文分几段?各段写什么内容?

2.科利亚怎样埋木匣的?(什么时间埋的?怎么埋的?在哪里埋的?)

(二)讲读课文二、三两段

1.默读课文第二段,思考:

(1)科利亚和他妈妈什么时候挖出埋藏的东西?从埋东西到挖东西这中间经过多长时间?

(2)妈妈怎样挖箱子的?结果呢?

(3)科利亚第一次怎么挖匣子的?结果怎样?

(4)科利亚又是经过怎样的思考,一下子挖出木匣子?

2.讨论思考题。

(1)讨论思考题①

四年以后,他们开始挖埋在地下的东西。理解“差不多”的意思是:将近、大约。

(2)讨论思考题②

引读:

妈妈是怎么挖箱子的?学生接读:“妈妈从家门口朝菜园走了三十步,很快就挖出了箱子。”

(3)妈妈说的话是什么意思?

(如果当初把箱子随便埋了,现在就不好找了。由于当初妈妈计算好步子后才埋下箱子,现在一下子就找到箱子了。这说明算术确实有用。)

小学四年级语文《科利亚的木匣》教案由收集及整理,请说明出处

(4)讨论思考题③

教师引读:

科利亚是怎样挖木匣子的?学生接读:“这时候,科利亚也拿来铲子,他从门口起量了十步,就动手挖起来。”

教师引读:

挖的结果怎样?学生接读:“他挖呀,挖呀,却没有找到匣子。坑已经挖得很深了,还是没有匣子。他朝左边挖了挖,又朝右边挖了挖,仍然没有。”

(5)讨论用词。这里三次写到“没有”,“没有”前分别用了三个不同的词,请大家找出来,说说为什么要用这几个词?

(“却”表示结果出乎意料之外,“还是”表示结果与前面一样,“仍然”也表示结果与前面一样。“还是”、“仍然”表示的意思是一样,但程度不同。这里连用这两个词,就强调了科利亚没有找到木匣子这一结果。)

(6)妈妈的算术管用,而科利亚的算术为什么不管用?是敌人挖走了吗?科利亚,怎么回答小伙伴的猜测?

(学生读:“不会的,敌人连我们家的大箱子都没挖走,还能找到我的小木匣吗?这里面一定有原因”)

思考:科利亚是什么原因挖不到木匣呢?他是怎么思考的?

(学生读:“小伙伴们,我知道怎么回事啦!木匣是我四年前埋的,那时候我年龄小,步子也小。我现在九岁啦,步子比那时候大了一倍,所以应该量的不是十步而是五步。你们看,我马上会找到我的木匣子。”)

问:科利亚的想法对吗?后来他挖到木匣子了吗?

(这回科利亚量了五步。他一下子就挖到了匣子。证明科利亚的想法对了。)

(7)教师出示幻灯片演示。

①科利亚量十步埋下木匣。

②来量十挖不到木匣。

③利亚量五步挖到木匣。

问:从幻灯演示中,你明白了什么?

(五岁时量十步埋木匣,后来他经过四年已经是九岁了,人大了,步子也比四年前大了一倍,所以步数要减少一半,才能挖到。)

板书:

五岁量十步埋木匣步子小

九岁量五步挖木匣步子大

3.小结:科利亚挖木匣时量五步,这是科利亚冥思苦想的结果。事实也证明了科利亚的想法是正确的。

4.学生自由读第二段课文。

5.挖到木匣后,科利亚为什么那么高兴?

6.学生带问题读第三段课文。

(1)这一段有几层意思?哪层意思更为重要?

小学四年级语文《科利亚的木匣》教案(这段话有两层意思:第一层是找到了木匣子;第二层是知道了“周围一切都在起变化。”这两层意思第二层更为重要。)

(2)为什么科利亚会说:“周围一切都在起变化?”

(因为科利亚从自己挖木匣的过程中明白了四年过去了,自己从5岁长到9岁,人长大了,步子也在变大,开始照埋木匣时的十步去挖,当然挖不到木匣,后来改为五步去挖,结果一下子就挖到了。由此,他得出结论:“周围一切都在起变化。”)

(3)“周围一切都在起变化”,告诉我们要怎样做事情呢?

(我们做事情,要随着情况的变化采取不同的做法。)

(4)小结:我们只有随着周围的变化而变化才能把事情做好。

(三)布置作业

1.填空。

(1)战争开始时,妈妈从家门口,量了步,埋下了箱子。四年后妈妈从家门口朝菜园走了()步,很快()。

(2)战争开始时科利亚量了()步,埋下木匣。四年后,科利亚从门口量了()步,却没有找到木匣子。后来科利亚从屋门口起量了()步,他一下子就()。这是因为()。

2.准备简要复述科利亚挖木匣的经过。

第三课时

(一)复习

1.简要复述科利亚挖木匣的经过。

2.科利亚从挖木匣中明白了什么。

(二)深究课文,理解课文前后内客的内在联系

1.科利亚从挖木匣中明白了“时间一天天过去,人一天天长大,步子也在渐渐变大。周围的一切,不是都在起变化么?”从文中哪些词语看出时间在变化?人在变化?周围的一切在变化?

(1)“战争开始的时候,科利亚刚学数数,只会数到十”。这是说科利亚在埋木匣时年龄还小。

(2)“在那儿住了差不多四个年头。”这里讲埋木匣和挖木匣之间经过了四年的时间。

(3)“科利亚长大了,上了小学。数数能数到一百多了。”这是讲随着时间的推移,科利亚长大了,步子也变大了,算术也学得多了。

(4)“科利亚也拿来铲子,从家门口起量了十步,动手挖起来,他挖呀,挖呀,坑已经挖得很深了,还没找到匣子。他又朝左边挖,朝右边挖,仍然没找到。”“科利亚量了五步,又动手挖起来,不多一会儿,他果然找到了木匣子。”

科利亚两次挖木匣,第一次照原样量十步没挖到木匣,第二次改变了步数,量五步,挖到了木匣。这说明时间过去了,人长大了,步子也大了,当然只有改变步数才能挖到木匣子了。

2.小结:我们读课文必须把文章的前后内容联系起来读,并边读边想,才能真正读懂课文。

(三)巩固练习,总结全文

1.学生分段读课文,并练习给各段列小标题。

(如:埋木匣,挖木匣,受启发)

2.领会课文写法。

(1)课文主要写科利亚埋匣子,挖匣子的过程,为什么还要写妈妈埋箱子,挖箱子呢?

(科利亚埋匣子是模仿妈妈的样子干的,写妈妈挖到箱子与科利亚挖不到匣子进行对比,从侧面说明匣子埋在地下,没有被人拿走。科利亚挖不到的原因是一时没有认识到自己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了。)

(2)课文写小伙伴的话有什么作用?

(一方面用小伙伴的话衬托科利亚的毅力和决心,另一方面说明伙伴们也并没认识到事物已随着时间的变化发生了变化。)

3.请学生画出科利亚第一次和第二次挖木匣时怎样量步子,怎样挖到木匣子的示意图。

(四)指导朗的读课文

(五)联系生活中的事例说明“时间一天天过去,周围一切都在起变化。”

(六)指导造句

小学四年级语文《科利亚的木匣》教案由收集及整理,转载请说明出处

1.分析句子(幻灯出示句子)

(1)科利亚把坑已经挖得很深了,还没找到木匣子。他又朝左边挖,朝右边挖,仍然没找到。

“仍然”表示结果与前面一样。如:你现在仍然是我的老师。补一补,这件衣服仍然可以穿。

(2)科利亚量了五步,又动手挖起来,不多一会,他果然找到了木匣子。

“果然”表示事情的结果跟预料的相符合,含有“真的”,“果真这样”的意思。如:果然前面就是一片桃林。

(3)科利亚不光找到了匣子,还懂得了周围的一切都在起变化。

“不光……还……”是表示更进一层。这句话的意思是不仅仅找到匣子,更重要的是通过这件事受到了启发,明白了道理。

(4)妈妈高兴地说:“算术真有用。如果当初我随便挖个坑把箱子埋了,现在就不好找了。”

这句话的前半句是表示假设一种情况,后半句表示这种假设实现后出现的结果。

2.学生口头造句,师生共同评议。

(七)布置作业

说说学完这篇课文后,你明白了什么?

九、板书设计

15科利亚的木匣

(四年前)埋五岁步子小十步

(四年后)挖九岁步子大五步

懂得:一切都在起变化

【设计意图】

通过四年前和四年后的年龄变化,步子和步数变化的对比,明白“一切都在变化”的道理。有助于突破难点。

科利亚的木匣教案 篇8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会认3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能正确读写“冰鞋、斧头、手锯、玩意、免得、抢走、难过、算术、当初、随便、仍然、敌人、台阶、所以、懂得”等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能读懂课文的主要内容,了解科利亚是怎样埋木匣、挖木匣的。

4.联系实际生活懂得事物都在变化的道理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利用生字词卡片领读指名读等多种形式学习生字词。

2、采用朗读默读对比读读读画画等多种形式阅读课文,理解课文。

3、初步学习用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

4、学习通过生活中的一件事说明一个道理的表达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感悟时间在变化,人在变化,周围的一切都在变化的道理,用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按事物变化的规律办事情。

教学重点

1、了解课文内容,懂得事物都在变化的道理。

2、让学生学习通过生活中的一件小事说明一个道理的表达方法。

教学难点

学习通过生活中的小事说明道理的表达方法。

课前准备

科利亚的五岁相片,生字卡片,与课文内容有关的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一、预习探究

1、激趣谈话,揭示课题

(课件出示5岁时的科利亚相片)孩子们,认识他吗?是的,通过预习你们已经跟他很熟悉了,这节课,就让我们走进他的故事。(板书“科利亚的木匣”,给匣注音,指导学生读准。)

一般来说,木匣是什么样子的?用纸做的匣子叫什么?那么科利亚的木匣究竟有什么奥妙呢?那到课文中去找吧。

2、教师提出阅读要求

课前大家已经预习了课文,下面请大家再次放开声音朗读课文,注意以下几点:

①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尤其要注意一些多音字的读音。

②一边读一边思考课文讲了什么故事。帮老师完成板书,理清文章叙述顺序:()木匣——()木匣——()

并思考这些内容分别是课文哪几段写的?

1学生在老师的导入中认识了科利亚,学会了“匣”字,增加了知识,激发了学习兴趣。

2学生进入课文学习情境,初读课文,自读字词。

结合问题,边读边思考。

1三年级孩子的年龄是九岁,大致和科利亚同岁。出示五岁的科利亚照片是为了引发学生对小时候的回忆。对“匣”字的扩词,是为了加大学生的词语积累,并从实物或具体的语境中感悟匣的意思。

2三年级孩子的课前预习能力还是比较弱的,需要课堂上在老师的指导下再次预习。

二、合作

交流检查交流:

1.卡片出示三个认读的生字词,采取领读抢读的方式来识记。重点指导“盛和量”两个多音字的读音,“匣”字学生容易读成“甲”,再次强调。

2.课文讲了科利亚和木匣之间的什么事?集体填空,讨论。

3.同桌分段读通课文。

1、通过多种形式学生正确品读生字,区别多音字。

2、交流中学生大体说出内容,理清课文叙述顺序,完成填空,得出:1——3自然段描写埋木匣,4——12自然段写挖木匣,最后一段写受到启发。

3同桌互检课文的朗读情况。

通过完成问题,便于学生更好地感知到了文章的主要内容。

学生的互助互评,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并节省了课堂教学时间。

科利亚的木匣的优秀教案 篇2

我曾访问过澳大利亚的学校,并持续关注澳大利亚教育,以期能够进一步体会和了解澳大利亚中小学优秀学业七大定律的现实路径。

一、对学生充满期待和信任

澳大利亚教育制度设计的起点是教育公平和尊重个体。不过,澳大利亚所提出的教育公平指向让每一个学生能达到国家课程标准的最低要求和标准,使学生从容地走向社会,迎接未来的挑战。澳大利亚教师认为学生没有好坏之分,成绩不是判断学生成功或者大学录取的唯一标准,学生各有所长,独一无二,而学校和课堂就是帮助他们发现自我、认识自我、提升自我的地方。

澳大利亚教育提倡尊重学生,擅长帮助学生找到他们的闪光点,激励其信心和勇气。例如,澳大利亚墨尔本阿尔托纳小学的家长们曾在收到孩子们全国统测NAPLAN成绩的同时,还发现了一封信。信里写道:“学校为学生们感到自豪,因为他们认真努力、全心全意地准备并参与考试。不过,我们担心这些考试并不一定能衡量出学生们独特的一面。你们中的很多人会说两门语言,会玩乐器,会跳舞或者画画,另外,你们还十分善良或者体贴。但是,这些考官们却完全不知道,所以,在接过你们的成绩单时,请记住,成为成功的人还有很多方式!”墨尔本阿尔托纳小学教师强调这封信的作用更多在于提醒考试没考好的学生们,他们还有很多潜质,同样会成为成功的人。

二、清晰地告诉学生“要做什么”与“怎么做”

课堂学习是一次旅行,是一次从未知领域抵达已知领域的旅行,是充满必然,也充满偶然的旅行。不同的课堂带给学生的体验和收获自然不同,就像不同的旅行一般。

在观察澳大利亚的课堂教学时,我发现澳大利亚课堂教学的特点是简约和简单。教师常常会在上课一开始就将教学目标呈现出来,告诉学生今天要学什么,随后,让学生带着清晰的学习目的和强烈的学习动机进入课堂学习,并知道“去哪儿”展开学习之旅。在澳大利亚,课堂教学很少有导入和铺垫,教师会直接将活动和任务要求布置给学生,很少有复杂和花哨的活动。

在一节科学课上,我看到教师将“一起探索岩石是如何产生”的课堂目标直接写在白板上。一个小时的教学时间仅有两个活动:第一个活动是让学生观看关于岩石的视频,互相提问和解答;第二个活动是让学生从各种工具书中查询岩石的定义。学生学习的过程简约而充满探究性,不仅解决了关于岩石知识的学习和积累,还让学生在探索中培养了质疑的习惯和能力,学习了研究和实证的科学方法。虽然教学设计很简单,课堂却充满了灵动、生气和愉悦。

三、有效的反馈

澳大利亚的学校和教师非常重视反馈在教学中的作用。在我参访的考格拉中学英语教师的年级组备课本上,赫然写着“更好的教学成绩来源于更少的教学和更多的反馈”(Less teaching,more feedback equals better result),提醒教师如果想要提高教学成绩,反馈非常重要。

在与考格拉中学教师交流反馈的话题时,他们给我做了有趣的小测试,提供了六个案例,让我选择哪些是有效反馈,哪些是低效反馈,哪些是无效反馈。1.你在学生的作业本上写道:你应该在你的单元计划里包含基本的问题。2.你在讲笑话,当然希望学生笑,你还在观察学生的反应,有的在大笑,而有的根本毫无表情。3.—个读者这样评论你的故事:“第一段文章让我全神贯注,描述的场景栩栩如生,而且有趣,但是随后的对话却很难理解;在读了之后,我不知道谁在说,而且情节的逻辑关系也搞不清,因此,我慢慢看不进去了。”4.课堂上你的专题汇报成绩不错,得了C。5.有个棒球教练告诉你:“每次你都挥动你的球杆,却没有击中棒球,你只是抬起头,并没有注视棒球;反之,每一次你进球的原因都是你低着头,聚精会神地看着球。”6.你在网球场上练习棒球,当然希望命中率越高越好,观察球在哪儿落地,是在场地里还是场地外。

在我眼里,反馈就是给予学生建议。澳大利亚教师告诉我第1和第4个案例根本不是反馈,而是建议和评估;第2和第6个案例是低效反馈,只是关注目标,而缺少过程;只有第3和第5个案例是真正意义上的反馈,他们告诉对方问题的症结在哪里。他们还告诉我,反馈的核心是提供关于我们为了目标如何做的信息。因此,澳大利亚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常常运用倾听或者观察的方式,与学生共同探讨已完成的任务或活动,而不是用笔和纸的方式给予学生反馈。他们认为,只有这样才能给予学生积极的影响,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自尊心和学习表现,帮助学生进一步提高自己作为学习者的主体地位,还能发现学生在参与过程中的问题,并给予针对性的建议和意见。

四、用数据和事实找准学生的问题

澳大利亚教育部门经常会运用评估的手段来检测教育成效。其原因在于澳洲教育制度相对比较成熟,已形成了相对科学、合理的评估标准和体系。在澳大利亚政府教育网站上,我们可以看到许多烦琐和复杂的评估要求和标准,涉及教育的方方面面,几乎无所不及。评估像一只无形的手,影响、管理和调控着澳大利亚的教育。

在学生学业水平国家评估层面,澳大利亚会在每年的5月组织开展三、五、七和九年级学生数学和英语质量监控测试,并会提供丰富的诊断信息,进而通过错综复杂的数据说明和纵横交错的纬度比较,评估国家、地区、学校的学业成就。每个学生还会得到一份成绩报告,详细地说明哪些是他们的短板,从而帮助教师和学生采取针对性的教学策略,从而提高学生学业水平。监控测试的重点不在于甄别和选拔学生,而在于用数据说话,及时发现问题,以便及时改进。

在澳大利亚,学校和教师同样喜欢使用数据和事实等实证的方式来检测和评估教学,贯彻于课堂的全过程。在一次科学课上,教师组织小组合作活动,组织同伴用互评的方法,让小组之间互相记录各个小组完成该任务的过程和成果,并作出评估,提出两项满意的内容和一项希望改进的内容。

澳大利亚没有统一的教材,却有统一的教学要求和课程标准。教师的所有教学设计以国家课程标准为参照依据。在教学设计中,教师首先考虑的是这一节课的课程目标是什么,涉及课程标准中的哪几条等,然后再去选择教学内容。评估也同样如此,教师基于课程标准有选择、有技巧地组织反馈和评估意见。澳大利亚课程标准非常具体和翔实,清晰地阐述了每一个年级学生的学习目标和内容,如澳大利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就有13个学习目标和48条具体要求。

五、有效的课堂管理

在澳大利亚,教师们不会简单地用纪律和规定来约束学生,而是通过惯例、程序和契约来管理和要求学生,通过“文化的一致性”引导学生自我控制、自我管理和自我学习。在澳大利亚学校的走廊和教室里,到处贴着告示,告诉学生具体的要求以及做好一件事的步骤,让学生知道如何做事和如何学习。例如,在考格拉中学的一间英语教室里,就贴着一张给学生的告示,如下图1所示。

这样的忠告充满了独立和契约精神、尊重和自主的文化,清楚地告诉学生应该对自己的学习负责,从而培养他们的责任意识和学习自觉。在学科教学方面,学校和教师会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不断建立学科学习的规范和程序,通过规范和程序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思维方式。例如,教师在组织学生开展英语文学阅读交流时,会提供交流提纲:“因为……,比如……,作者说……,根据书中文字……,在第几页……,说过……,根据文字……”这样,学生根据提示掌握了阅读的方法,知道如何去阅读,还培养了思辨和分析能力。又如,教师在上英语新闻报道阅读课时,会将五个W写在黑板上,要求学生围绕Who、What、When、Where、Why进行阅读与分析。再如,澳大利亚全国英语统一测试的作文试卷上也清楚地注明了写作的程序和要求,而且几乎所有的作业试卷都会有如下图2提示。

正是在这样规则无所不在的空间里,学生慢慢学会了自我控制和学习管理。尽管有些规则似乎很简单,但学校和教师都会不厌其烦地以种种形式渗透在教育教学中,使学生耳濡目染。久而久之,这些就成为了学生自己的习惯。

六、保证学生的福利和健康

在澳大利亚学习交流期间,我听到一个新鲜的词汇,即学生福利。在和当地教师聊天、查看资料后,我发现澳大利亚“学生福利”的概念其实与中国的“学生身心健康”类似,然而,这样的表述却是直接反映了澳大利亚教育的理念,即“教育无论是过程还是结果,应该是幸福的”。

澳大利亚教育的良好学生福利体现在许多方面,其中最重要的是为学生提供适度的教育和适合的课程。在英语和数学等基础课程方面,学校和教师必须保证每个学生达到学科的最低标准和要求,同时还为学生提供了适合不同学生的分层教学模式。例如,高中英语就有基础、核心、延伸一、延伸二等四种,能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需求,让他们选择适合自己的课程。与此同时,澳大利亚的高考科目设计也体现出了分层,同一学科会有不同的分层考试,如英语的考试科目就有四种选择,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水平选择不同的级别参加考试。学习路径和报考科目达到高度的一致和统一,这样,学生在学习时不会有过重的负担,一旦选择了适合自己的课程,就会全力以赴,具有责任感和成就感。

不仅如此,澳大利亚的学生福利还体现在学校丰富多彩的选修课程和校园活动上,以尽可能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就像新南威尔士州福特街高级中学,不仅有六十多门选修课程,还有极其多元且丰富的活动,如每周三下午的体育嘉年华、模拟审判、社区服务、八年级的每周半日职场体验、辩论社、金融增值课程、环境学生委员会等综合性和跨学科活动。学生在自我个性的发展和满足中建立自尊和自信,并促进其与他人交流,培养其社会责任感。

七、同伴协作,一起研究

团队合作能力是澳大利亚教育努力培养学生所具备的核心素养和能力。然而,在澳大利亚,教师很少会走进其他教师的课堂去听课,也不会每周坐下来定期开展教研活动,研讨教学方法。不过,在西方教育向东方教育学习借鉴的过程中,我国的共同教研制度引起了西方教育界的关注和兴趣,澳大利亚的学校和教师也试图打开校门和开放课堂,通过协同教学研究,打破教室之间、教师之间的壁垒,共同提高学生的学业成就。

《科利亚的木匣》的教案 篇3

(2)学生带着问题默读课文:让学生边带着问题默读思考,边填空。

出示填空题:

①科利亚埋木匣的时间是(战争开始的时候),科利亚(刚学数数),埋本匣的地点是(从他家门口十步远)。

②妈妈埋箱子的时间是(战争开始的时候),埋箱子的地点是(从她家门口三十步远)。

(3)指名读第2自然段:找出科利亚埋木匣的动词:放、盖、踩、撒,从埋木匣的这一连串的动作中,你体会到科利亚是个怎样的孩子?(做事心细,想得周到)

(4)指名读第3自然段:说一说科利亚为什么把木匣埋起来?

一是因为全家人要躲避战争,东西多不能带走。另一方面更重要的原因是科利亚善于动脑筋,善于观察思考,他见妈妈把家里的箱子埋起来,受到启发,所以自己也学着妈妈的样子把木匣埋起来。

出示句子让学生体会理解:

“科利亚只会数到十,就量了十步,埋下了他的木匣。”

“科利亚数到十,量了十步,埋下了他的木匣。”

让学生读这两个句子,体会“只……就……”的用处。

在这里“只”强调了科利亚的年龄小,只会数到十,因此就量十步。

这句话在全文中的作用很大,就是因为他只会数十步,年龄小,才造成后边挖木匣时,挖不着,为后边的内容埋下了伏笔。

练习用“只……就……”的句式说话。

先按课文的内容说,然后再另说一句话: 科利亚因为年龄小,只会数到十,就量了十步挖坑埋木匣。放学了,教室里只剩下我一人,所以我走时就随手把灯关了。

(5)归纳段落大意:

归纳段落大意,要抓住全段的主要内容,按一定的句式,组织好语言。请你按“谁,干什么”的句式归纳段落大意。

本段写科利亚埋木匣。

2.学习课文第二段:

过渡语:从第一段的课文中,我们知道了科利亚刚学数数,只会数到十,就量了十步,挖坑很细心地埋下了自己的木匣,那么等他和妈妈一块避难回家后,挖木匣的情况是怎样的呢?我们学习第二段课文。

(1)出示思考题:

①妈妈是在什么情况下,什么时间,挖埋在地下的箱子的?

②妈妈是怎么挖的?

③你怎样理解妈妈说得话?

(2)学生带着问题默读课文的4~7自然段。

(3)个人读之后,小组学习讨论。

(4)边读课文,边填空:

妈妈挖箱子的时间是(四年之后,法西斯被赶走了,妈妈、奶奶带着科利亚回到家乡的时候),妈妈从家门口朝菜园走了(三十步),挖出了她埋的箱子。

(5)出示妈妈说的话,让学生谈谈自己是怎么理解这句话的。

妈妈的话有两层意思。一是强调了算术真有用,第二层意思是假设当初不是数三十步埋箱子,而是随便挖坑埋箱子,那现在肯定就不好找到了。同时,这里也渗透着,科利亚也是照妈妈的样子埋的木箱,挖的木匣,那为什么挖不着呢?怎么算术又不管用了呢?原因在哪里呢?这里又为下文埋下了伏笔。

比较句子,体会“如果……就……”的用法,练习用其说一句完整的话。

让学生先比较两个句子:一个是妈妈的原话,一个是去掉“如果……就……”的句子,让学生读一读,说一说表达意思有什么不同。

“如果……就……”是假设句,先假设那么去做,就会出现后来的结果。

练习说话,先用课文中的内容说,再另外说一句话。

妈妈如果当初随便挖个坑把箱子埋了,现在就不好找了。

如果我现在抓紧时间,好好学习,将来就能成为祖国有用的人才。

(6)学习课文8~12自然段:

①读第8自然段,用自己的话说一说科利亚是怎么挖木匣的?

填空:

科利亚从家门口(量了十步)动手挖起来,没有找到匣子。

出示句子:他挖呀,挖呀,坑已经挖得很深了,还没找到匣子。他又朝左边挖,朝右边挖,仍然没有找到。

科利亚把坑挖得很深,朝左挖、朝右挖,说明挖得面积比较大,还是没挖着。

②学习9和10自然段:

让学生小声读课文,想:当小伙伴们笑科利亚的时候,他是怎么做的?

理解“也许”,是可能的意思。

让学生反复读第十自然段,谈谈自己的理解。

科利亚心想:自己的方法没有错呀,既然家里的大箱子都没有被法西斯挖走,那么自己的小木匣也不会被法西斯挖走。从科利亚的话中,暗示了他当时思维的过程,所以想来想去,认为“这里面一定有原因。”

换词练习,体会仍然的意思。

“还是没有找到。”

“依旧没有找到。”

“仍旧没有找到。”

“依然没有找到。”

③读课文第11自然段:

通过读课文,你读懂了什么?

从“科利亚丢下铲子,坐在台阶上,用手摸着脑门想。”看出科利亚遇事开动脑筋,认真思考。从科利亚的话中体会三层意思:一是经过思考,他知道是怎么回事了,当时很激动,会很大声地告诉大家,用了叹号。二是找到了为什么挖不着木匣的原因。三是料定自己会马上找到木匣的。

让学生体会当时科利亚会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情,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这一自然段。

④学习课文第12自然段。

齐读这段,理解果然的意思。

3.学习课文第3段(最后一自然段):

过渡语:科利亚学着妈妈的样子,照妈妈的方法,自己量了十步埋下了木匣。后来,又用和妈妈同样的办法去挖木匣,妈妈很快挖到了她埋的箱子,而科利亚没有挖到自己埋的木匣。后来,经过科利亚动了一番脑筋,知道了自己没有挖到木匣的原因是,四年前埋的木匣,那时自己年龄小,步子也小,现在九岁了,步子大了一倍,那时量十步,现在应当量五步,果然量五步挖到了木匣,从这件事中,科利亚受到了很大的启示,我们学习课文最后一段。

(1)默读课文,划出科利亚受到了什么启发?再读一读,你是怎么理解的?

(2)出示科利亚说的话,一方面进一步理解他的话的意思,另一方面体会“不光……还……”的用法。

科利亚善于动脑筋,勤于思考,他从自己埋木匣,挖木匣的过程中,悟出了一个深刻的道理,那就是他懂得了周围的一切都在发展变化,面对着发展变化的事物,不能采用固定不变的态度,应当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

关联词“不光……还……”,表示递进关系。科利亚找到了木匣,比找到木匣还更进一步的意义是,他懂得了一个深刻的道理。

(四)再读课文,了解文章前后之间的联系,并且了解文章在写作方面的特点:

1.自己小声读课文,课文中为什么要这么具体地描写科利亚埋木匣的情景,这与文章后面写到的挖木匣有什么联系?

先自己边读边想,自己练习说一说,然后,在小组内互相说一说,最后再指名代表小组向大家汇报。

文章详细具体地描写了科利亚埋木匣的情景,同时也较细地写了妈妈埋箱子的情况。这一方面突出了科利亚从小就爱观察,思考,善于模仿,办事细心,认真。另一方面,为后面写的挖木匣埋下伏笔,既然都是从家门口到菜园的方向量十步,为什么挖不到木匣?妈妈照埋箱子的样子,同样量了三十步很快地挖到箱子,而科利亚和妈妈的方法也相同,为什么挖不着?这样前后对比着写,对于理解,强化“世间一切都在变化,面对变化着的事物,不能采取固定不变的态度,而应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的道理。

2.写作方法:

本文围绕着科利亚的木匣,展开故事,文章主线清楚,并且文章前后照应。前面的描写为后边的描写埋下伏笔。

读课文,让学生找一找,文章的哪些地方是为后面埋下伏笔的?

(五)、作业。

1.熟读课文。

2.叙述科利亚埋木匣,挖木匣的经过。

3.叙述科利亚明白了什么道理?

(六)总结全文:师生共同完成。

1.用最简练的语言说一说本课写的是一件什么事?

本文写的是科利亚埋木匣、挖木匣的事。

2.学了本课你有什么收获?

(1)懂得周围的一切事物都在发展变化之中,看问题不能用固定不变的态度,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

(2)进一步明确了归纳段意,要抓主要内容,按一定的句式,组织好语言。

【板书设计】

埋木匣 时间变化

27、科利亚的木匣 ↓ 得启示

科利亚的木匣的优秀教案 篇4

教学要求

1.了解科利亚埋木匣和挖木匣的经过,并从中获得启示,培养多动脑筋,勤思考的学习精神和生活态度。

2.根据思考、练习的提示给课文分段,归纳段落大意。

3.学习本课生字新词。练习用“仍然”“果然”造句。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1.引导学生结合课文内容体会科利亚最后讲的话

2.继续练习给课文分段,归纳段落大意。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小黑板。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启发谈话,引出课题

教师:在我们的生活中有许许多多的小事,往往有些小事能给人以启示。《科利亚的木匣》这篇课文就是围绕着一个小木匣向我们讲述了一个平凡的而又给我们启发的小故事。

1.教师板书课题,问:谁的木匣?

2.学生读课题。

二、学生读预习,按预习要求,自学生字

1.学生读预习部分。

2.学生划出这部分的要求。①自学生字词。②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③哪些自然段讲的是相同或相近的意思?

3.自学生字。

本课生字只有5个,请同学们自己按拼音读一读,找出你认为最不好读的字音。

这5个生字分别属于哪种结构的字?填下列表格。

4.读课后“读读写写”的词。

三、教师范读课文

学生想: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暂不回答)

四、学生自由读课文

要求①读准字音;②思考上面的问题。

学生读后回答:讲的是科利亚埋木匣,过了4年,科利亚又重新把埋下的木匣挖了出来,他从中受到了启示。

五、教师带学生读课文练习2,明确分段依据

(按“埋木匣→挖木匣→受到启发”的顺序将课文分成三段。)教师板书。

六、学生默读,划分段落

1.首先标出自然段。

2.读每个自然段,明确每段的意思。

3.复习学过的分段方法。

读自然段,明意思。

意相近,并一起。

意相异,就独立。

4.按照“意相近,并一起;意相异,就独立”的方法将课文正确划分三段。

第一段(1~3):讲科利亚埋木匣。

第二段(4~12):讲科利亚挖木匣。

第三段(13):讲科利亚从中悟出的道理。

5.教师问:为什么科利亚要埋木匣,又干嘛把它挖出来,从这件小事中,他又悟出什么道理了?我们先来看看科利亚为什么要埋木匣?他又是怎样埋的?

七、学习课文第一段

1.教师让学生想一想:科利亚为什么要埋木匣?在这一段的什么地方写着呢?(第3自然段)学生读第3自然段。

(1)为了躲避战争灾难,东西多,不能都带走。

教师给学生简单介绍课文中的战争--前苏联卫国战争。1941年6月22日,德国进攻苏联,苏联人民在斯大林领导下英勇抗击,取得了卫国战争的胜利,前后差不多4年。这是场正义的战争。

(2)受到了妈妈的启示。学生读这段的最后两句话。问:“妈妈是怎么做的?(走了三十步把箱子埋进地里)科利亚是怎么做的?(量了十步,埋下自己的木匣)妈妈走了三十步,而科利亚为什么只走了十步?(因为他只会数到十,所以就量了十步。)科利亚看妈妈这样做,他也学会了,照着妈妈的样子做了,这说明了什么?(说明他是个善于模仿别人,自己肯动脑筋的孩子,同时他喜欢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3)学生概括说说科利亚埋木匣的原因。

2.教师问:他是怎么埋的?木匣里都有什么呢?

(1)学生读1~2自然段。

(2)学生回答:他先挖坑,再把木匣放进坑里,然后盖上土,最后撒上细沙。

教师问:什么叫刚学数数?只会数到十又说明什么?(说明科利亚埋木匣时年龄很小。)

(3)木匣里都有什么?(学生读)

(4)“盖上土,撒细沙”看出科利亚是个怎样的孩子?(做事认真仔细,想得很周到。)

八、学生有语气地读这段,而后回答:科利亚和妈妈在什么时候,怎样把东西埋起来的

九、布置作业

写生字新词;预习第2、3段。

第二课时

一、继续讲读

教师说:妈妈和科利亚在临走时,分别把箱子和木匣埋在地里。那事隔四年,当法西斯被赶走后,他们又挖起自己的东西来,他们挖到了吗?(挖到了)谁先挖到的?(妈妈)科利亚开始没挖到,后来为什么挖到了呢?妈妈为什么能很快地挖着呢?学生读第二大段。

1.请一个学生读第二段,其他同学思考:他的妈妈是怎样找到箱子的?挖到后,她说了什么?

2.读妈妈说的话,体会其意思。

3.“如果……就”是一组关联词语,表示的是假设关系,前者假设的情况,后者是假设情况的结果。前后要一致。教师举例,学生仿教师造句。(如果明天下雨,运动会就改期举行。)

4.科利亚开始为什么没找到,后来又为什么挖着了呢?

“没找到……仍然没找到”中“仍然”一词是什么意思?(还是、照旧)

学生用“仍然”造句。

教师问:“当科利亚没找到自己喜爱的木匣时,伙伴们朝他笑,他说什么了?读他说的话。“这里面一定有原因”这句话说明什么?(说明科利亚爱动脑筋,现在他已经发现问题了,发现问题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教师问:“科利亚只发现问题就完了吗?(不是)他还在找问题的原因。在他找问题的原因时,作者用了一连串的动词,请同学们用‘△’标出。”(丢、坐、摸、想)从这几个动词中看出什么?(科利亚遇事多思考、动脑筋。)

教师:科利亚是怎样挖着的?(量了五步,找到了木匣。)“果然”一词什么意思?(结果与预想的相一致,在意料之中。)

学生用“果然”造句。

教师:科利亚埋木匣时走了十步,挖木匣时只走了五步,这是为什么?

学生读科利亚的话。思考:从这儿我们知道科利亚怎样?(善于动脑筋,善于独立思考,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5.学生读第二段,概括回答:科利亚为什么后来找到了自己埋下的木匣子?

6.科利亚从这件小事中受到了什么启示?学生读最后一段,理解他的这番话。

教师总结:事物不是静止的,一成不变的。世间的一切都在变化,要用发展、变化的眼光看问题。无论遇到什么问题,都要动脑筋勤思考。

二、总结全文,有感情地朗读

1.看板书总结内容。

2.总结分段方法。

3.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26 《 科利亚的木匣》 篇5

一、学习目标

1.会认3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能正确读写“冰鞋、斧头、手锯、玩意、免得、抢走、难过、算术、当初、随便、仍然、敌人、台阶、所以、懂得”等词语。

2.学习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3.学习通过生活中的一件事说明一个道理的表达方法。

4.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读懂课文内容,了解科利亚是怎样埋木匣、挖木匣的,感悟时间在变化,人在变化,周围的一切都在变化的道理。初步学习用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

二、教学重难点 感悟时间在变化,人在变化,周围的一切都在变化的道理。初步学习用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

三、学习过程

1、复习导入,教师简介课文的主要内容。

2、精读感悟,深入理解课文,明白道理。(1).学生轻声自由朗读课文第1-3自然段,思考问题:科利亚的木匣里有什么?他是怎样埋木匣的?为什么要埋木匣呢?

(1)教师采用范读的方式告诉大家:科利亚的木匣里有什么?

学生找出句子朗读:木匣里盛着各式各样好玩的东西,有冰鞋、小斧头、小手锯和其它小玩意儿。

展示图片认识:冰鞋、小斧头、小手锯。联系下一句理解“各式各样”,并练习用“各式各样”说话。

(2)教师结合生字学习,指导朗读。全班齐读。

(3)教师引导学生画出描写科利亚埋木匣子的句子,读给大家听一听。听后评议。注意强调表示动作的词语,还可以边做边读读这几个句子。

(4)教师引读:科利亚干嘛要把这些东西埋起来呢?学生接读第三自然段。(5)课件出示对比表格:四年前: 妈妈 埋大箱子 走30步 科利亚 埋小匣子 走10步

3.学生默读课文4-12自然段,边读边思考:科利亚后来是怎么 找到木匣的?

(1)出示对比表格:四年后: 妈妈 走30步 挖到大箱子

科利亚 走10步

没有挖到小匣子(2)用线段示意图帮助学生理解课文。

(3)引导学生找出科利亚开始挖木匣时的言行的句子,读一读。体会科利亚是个勤于思考,善于动脑的孩子。联系上文理解“果然”一词的意思,并用“果然”练习说句子。4.学生齐读课文最后一段,边读边思考:从这件事中,科利亚懂 得了什么道理呢?

(1)指名读这一段,读后评议。

(2)分男生、女生赛读这一段,读后再评议。(3)随文理解“不光„„还”。(4)引导学生回顾课文:说说从课文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周围的一 切在发生变化?

(5)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上的事、社会上的事,也可以联系上一课时作业或其它课外文章说说:“我们周围有什么在变化。”

(6)再读最后一段,试着背下来。然后把它摘抄到“好词佳句” 记录本中,边抄边体会这段话的内容。

(关注学生是这一环节的主要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关注学生的认知水平,用表格、线段图等帮助学生突破难点;二是关注学生的生活经历,引导学生联系实际、联系生活来理解课文内容。)

四、拓展延伸,理解作者的写作方法。

1.课件出示填空题:课文记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告诉了我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科利亚的木匣的优秀教案 篇6

面对世界范围的金融飓风的冲击, 澳大利亚仍在2011年创造了9177万美元的GDP。的确, 过去的二十年中, 澳大利亚在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国家中保持最高的经济增长率。在这个过程中商业精英扮演了不可忽视的角色。然而, 了解商业精英的类别、本质和他们充当的角色一直以来就是一个具有挑战性的任务。而对他们分析的结果往往对社会的发展、经济的进步和行政事业的完善有着不可或缺的推动作用。

二、研究综述

事实上, 过去已经有很多学者以不同角度研究澳大利亚商业精英在驱动经济发展的决策和过程中充当的角色。Rawling (1937) , Campbell (1963) , Encel (1970) , Playford (1972) 和Wheelwright (1972) 关注于识别和分析澳大利亚家族产业对经济转型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并且着重研究了商业精英和贸易协会及政治组织成员之间的联系。 Pakulski (1982) 也注意到了在商业领袖间频繁出现的亲属和姻亲关系, 以及他们的社会起源、教育背景, 还有他们在俱乐部中的会员身份。在20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早期, Encel (1961, 1970) 和Playford (1969, 1972) 受到Galbraith关于与新工业化国家的研究 (1968) , Milliband关于新资本主义的研究 (1972) 及Mill关于权力精英的研究 (1956, 1962) 的影响, 开发了另外一种研究商业精英和政治精英之间关系的方法。这种方法除了分析商业精英的社会背景和事业途径外, 还需要分析商业精英对社会决策过程的支配性影响 (Higley, 1979:33;Pakulski, 1982:34) 。此外, 他们主张商业实体应该招聘已经卸任的政客出任董事会成员或者管理层职位。这会导致商业实体的管理高层对组织文化、政治文化及企业文化的重视。同时, 这种情况还会导致另一种现象, 即:那些决定社会和政治发展的民主力量正在逐步减少。并且这种情况显示了澳大利亚的权利控制正转向精英阶层, 但他们拥有的是执行权而不是统治权 (Connell, 1977) 。如果用马克思理论来分析澳大利亚的统治阶级和商业精英, 他们的权力体现在个人和集体对于资本和国家机器的控制上。

三、商业精英的教育水平和学科选择

在1975年, John Higley和Jan Pakulski评论:“精英们最区别于大众的一个特征是他们的教育背景, 尤其是他们的大学教育 (Higley et al., 1979:83-84) ”。的确, 基于澳大利亚领导力研究 (ALS) , 55%的澳大利亚精英们至少有一个本科文凭。相比之下, 根据1973年ANU的社会流动性调查, 那时超过45岁的男人中只有3%的人具有本科文凭 (Higley et al., 1979:84) 。35年后, 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毕业生的比例已经急剧增加 (见表1) 。2010年, 91.0%的澳大利亚CEO至少有一个本科文凭。因此, 拥有学位已经是澳大利亚CEO的一种资质的表现。

将澳大利亚的数据同其他工业化国家的数据相比较, 明显可以看出更高级的教育背景已经成为任何地方高官招募的必须条件。Hartmann认为20世纪80年代, 同其他国家的高管相比, 德国高管有超出平均水平的教育背景, 他们国家超过90%的人具有使他们顺利进入大学的资格, 并且其中75%的人获得了大学学位 (Hartmann, 1996:43) 。此外, Windolf (1999) 报告了一种相似的趋势, 91%的德国工业企业的高管接受了大学教育, 并且他们中的大多数获得了大学学位 (Pohlmann, 2007:10) 。总体来讲, 更加清晰的是, 更高的教育背景在商业精英的招募中变得越来越重要。

表2中给出的澳大利亚商业精英学科背景数据, 大多数具有本科文凭的CEO持有商科和经济科学 (34.8%) , 工科 (26.1%) 和自然科学 (25.0%) 学位。仅有10.9%的高管来自文学或社会科学背景。同时, 3.3%的澳大利亚高管具有法律学习背景。相比之下, 对德国、法国和英国精英的研究将工程类和自然科学类学位放在了一个条目里。从表3我们能够归纳出大多数的澳大利亚CEO们持有理工类的学位 (51.1%) 。总的来说, 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相比, 理工类学科的重要性在澳大利亚被夸大了 (Hartmann, 1996) 。

事实上, 将本文的发现同澳大利亚领导力研究 (ALS) 及商业精英和公司治理研究 (BECG) 发现做比较的结果, 强烈支持在澳大利亚CEO中持有理工类学位的比例被夸大的观点 (见表3) 。在1975年, 37%的商业精英具有文学或法律背景, 依次是商科和经济科学的毕业生 (30.4%) 及工程类和自然科学类的毕业生 (30.4%) 。到2010年, 有一个很明显向工程类和自然科学类学位转移的倾向。超过一半的CEO (51.1%) 是来自工程类或自然科学类的毕业生, 依次是来自商业或经济科学教育背景的毕业生 (34.8%) 。尽管商科毕业生从1975年以来增加了4.4%, 到达34.8%的水平, 它仍然处于远低于工程类和自然科学类毕业生的水平。在相同的时间区间内, 具有文学和法律学位且被招募的澳大利亚商业精英的数量大量减少。在法国和英国, 在商业精英中, 理工类相似的学位也被夸大 (英国50.0%, 法国41.5%) 。

澳大利亚高管的高水平教育背景不仅仅反映在本科教育成就上。几乎3/4的澳大利亚CEO已经开始进行额外的或研究生学习。澳大利亚高管最常见的持有研究生毕业资格的硕士学位 (36.8%) , 紧接着是另外一个领域的学士学位 (25.3%) , 一个荣誉学士学位 (20.0%) 和一个研究生证明或研究生文凭 (15.8%) 。很有趣的是62.8%的CEO都具备硕士学位。而大多数情况下, 澳大利亚的CEO们选择商业或经济类的研究生资格。尤其是有2/3左右的商业精英在攻读硕士学位时会选择MBA, 这反映了传统的盎格鲁-萨克逊式的管理培训模式。在欧洲, MBA在CEO中不是常见的选择。

教育数据最后值得探讨的方面是, 澳大利亚的CEO中博士毕业生的数量较少。100名CEO中只有两人 (2.0%) 拥有博士学位。这与德国的情况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在德国, 前100名的CEO中有82%取得了博士学位。很明显, 在澳大利亚博士学位对于商业精英的招募几乎是没有用处的 (Pohlmann, 2007: 8) 。

总体来说, 在过去的35年中取得大学及以上学历的澳大利亚商业精英的数量显著增加。以2010年为样本, 几乎所有的CEO都在高中毕业后进入了大学深造。他们的教育背景多数是理工类的学士学位和商业相关的硕士学位相结合。但是很少有人有博士学位。

四、结论

本文调查了澳大利亚商业精英的教育背景, 并将结果与一些英国、法国和德国商业精英研究相对比。同样地, 本文通过分析澳大利亚的情况, 为国际上现有的国际精英研究文献做出了贡献。在教育程度方面, 澳大利亚的商业精英在大体上都有很强的教育背景。有学历的CEO的比例自1975年以来有所增加, 但在1975年只有一半的精英有大学学位;到2010年, 只有一名CEO没有经历过大学教育。关于学科的选择, 看起来澳大利亚商业精英主要是由有理工类导向的本科学习, 辅以MBA或其他管理项目的学习经历。与德国和法国等欧洲国家相比, 澳大利亚很少有CEO拥有博士学位。当然, 由于分析数据的局限性, 一些关键性的问题未能在这里提及。当然, 衡量这一影响力在理论上具有挑战性, 并且远远超出了这里所涉及的范围。然而, 这项研究对于建立精英理论的核心诉求是非常有必要的, 这群人数虽少但是非常有力的群体, 对澳大利亚的经济政治生活都产生了重要影响。

摘要:商业精英在澳大利亚经济飞速发展的过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因而对他们的个人特征分析很有意义。本文将澳大利亚行业高管和其他国家行业高管的教育背景做对比, 发现澳大利亚商业精英都有很强的教育背景。此外, 与德国和法国等欧洲国家相比, 澳大利亚的高管很少拥有博士学位。

上一篇:石村小学安全生产重大不稳定问题和隐患排查化解“百日攻坚”行动实施方案下一篇:剪窗花的步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