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法根 桂花雨 实录

2024-09-24

薛法根 桂花雨 实录(精选6篇)

薛法根 桂花雨 实录 篇1

《桂花雨》课堂教学实录(薛法根)

师:今天我们学习新课文《桂花雨》,请同学们看到黑板上的读拼音写词语,请你写在笔记本上,看谁写得又对又快。(学生写,略)师:边巡视边笑着说:“有人在偷看,偷看课文可以,不要偷看同桌的,说不定他也是错的。”

[以轻松幽默的方式告诉学生,不会写的时候要去查找正确的答案。小学生识记生字第一印象很重要,如果今天因为看别人写的是个错的,久而久之,那以后想改正就有点难了,所以第一印象一定要正确。](学生陆续写好并举手)

师:请第一名的上来写第一行,第二名的上来写第二行。[师生一起批阅第一行词语:(糕)饼(尤)其 新(鲜)] 师:完全正确奖励他一颗五角星,请写对的同学也奖励自己一颗五角星。(生在本子上奖励自己一颗五角星。)

师:请你们把这三个词语连起来再加个句号读一读。生:糕饼尤其新鲜。

[从字到词再到句子,教得轻松自然如行云流水,不流任何痕迹,这就是薛老师的高明之处。] 师:“尤其”相当于哪一个词的意思,看谁聪明。生:非常 师:不是很准确 生1:特别 生2:格外 师:对了,有“特别”、“格外”的意思。

(师生共同批阅第二行,批到“吩咐”一词,问写这词的同学。)师:“吩咐”,我们两人谁可以吩咐谁? 生:老师,您可以吩咐我。师:那在家里,谁可以吩咐谁啊?

生1:爸爸妈妈 生2:爷爷奶奶 生3:外公外婆 师:那你可以吩咐谁啊?

生1:我没人可以吩咐,在家里没人比我小。(众笑)生2:我在家里可以吩咐我的弟弟和妹妹。

[“吩咐”一词适用于长辈对晚辈,薛老师采用师生对话的形式轻松解决这一问题。](批到错词“挑捡”)众生:错了!师:错了?

众生:对了!(众笑)

师:到底是错了还是对了,别看我,去看你的书。

(看书后,师生共同改正“捡”为“拣”,重点区分两字的不同含义,随机进行了选取字填空的训练。)师:请全对的同学奖自己一颗五个角的星——五角星,错一个的奖自己一颗三个角的星——三角形,错两个的有没有角啊。

[评:字词教学不一定每个都教,学生会的就不用再教。在这一环节薛老师进行了选择性教学,对关键性的词语“尤其、吩咐、挑拣”他作了重点教学。] 师:这些词都出现在今天要学的这篇课文里,这篇文章的作者是琦君,原名潘希真„„(略)师:请你们自己把课文读一读,并想象摇桂花的情景,并试着用一个字概括。(生自读课文,略)

[让学生带着任务去读书,并且任务布置得简洁明了,不拖泥带水。] 师:这一场又一场的桂花雨给人留下一个什么样的印象呢? 生1:美!生2:香!生3:乐!师:谁愿意来读读课文的第一自然段? 生:小时候,我最喜欢桂花。

师:有一个字要读重音,你知道是哪个字吗?

生:“最”,再次读“小时候,我最喜欢桂花。桂花树不像梅花那么有姿态,笨笨拙拙的。不开花时,只是满树茂密的叶子;开花季节,也得仔细地从绿叶丛里找细花。桂花不与繁花斗艳,可是它的香气味儿真是迷人。”

师:满树的叶子好看吗? 生:不好看!

师:那满树光秃秃的好看?

生:好看!(被老师这么一追问,意识到前面说满树的叶子不好看的失误,连忙改口说“好看”。)

师:那作者为什么说满树的叶子不太好看? 生:太平淡了,全是叶子,要花搭配的才好看。师:那你认为桂树的花好看吗? 生:不太好看,太小了!

师:那桂树这个不好,那个不好,就是什么好? 生:香气迷人!

师:请你再读这一自然段。

生:桂花树不像梅花那么有姿态,笨笨拙拙的。师:嗯,不好看!

生:不开花时,只是满树茂密的叶子; 师:嗯,不好看!

生:开花季节,也得仔细地从绿叶丛里找细花。师:嗯,不好看!

生:桂花不与繁花斗艳,可是它的香气味儿真是迷人。

师:嗯,这一点好!同学们,作者不直接写它好的地方,而是先写这个不好,那个不好,最后写就是这一点“香”好,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生1:比较!突出!生2:衬托!生3:反衬!师:对,这就是反衬。

[老师引导学生感悟“反衬”这一写作手法时真可谓润物细无声啊,并且在此处他力求做到点到为止,不做深究,这也是符合课标精神的。](师请一女生再次读课文第一自然段,读毕。)师:你读得真迷人!

[当学生表现优秀时,不吝啬赞美之词,及时给学生戴一顶“高帽子”。] 师:接下来请你们自读二、三、四自然段,请读到表现香的句子用线画下来。(生自读自悟)

生:桂花开得最茂盛时,不说香飘十里,至少前后左右十几家邻居,没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师:哪一个字突出了香? 生:浸

师:你浸在水里过吗?水看得见吗? 生:看得见 师:摸得着吗? 生:摸得着

师:那香味呢?看得见吗? 生:看不见 师:摸得着吗? 生:摸不着 师:感觉得到吗?

生:感觉不到。(惯性发生口误,众笑,生忙改口道“感觉得到” 师:一个“浸”字,就把香味写得好像看得见、摸得着、感觉得到的东西,把无形的东西写得更真切了,这个字就用得好。

生:桂花纷纷落下来,落得我们满头满身,我就喊:“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呀!”

师:哪个字体现了“乐”? 生:落 师:课文中有父亲体会到的香吗?

生齐:细细香风淡淡烟,竞收桂子庆丰年。儿童解得摇花乐,花雨缤纷入梦甜。

师:是啊,父亲把桂花的香、桂花的甜、桂花的美以及摇花的乐用一首诗表达出来了,请同学们再读这首诗,读出桂花的香、乐、甜、美。(师生一起美美地把这首诗读了一遍。)

师:课文中除了讲父亲体会到的,还有母亲体会到的香吗?

生:以后我从外地回家,总要捧一大袋桂花给母亲。可是母亲常常说:“外地的桂花再香,还是比不得家乡旧宅院子里的金桂。

师:“外地”是什么意思?(师趁机介绍作者由瞿溪迁往杭州的历史,并相

机介绍杭州“满觉垅”的桂花闻名天下。)

[此处插入了一些课外知识,从表面上看,仿佛“节外生枝”,但从整体教学思路来看,却是“顺理成章”。这样既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又为学习下文作了铺垫。] 师:你说杭州“满觉垅”的桂花不香吗?母亲为什么说比不过家乡旧宅院子里的金桂?

生1:母亲爱自己的家乡,所以说比不过家乡旧宅院子里的金桂香。生2:少了摇花的乐,所以说比不过家乡旧宅院子里的金桂香。生3:儿子摇花乐,母亲看着儿子快乐,自己也快乐,全家人都沉浸在“乐”中,所以说外地的花再香也比不过家乡的花香。师:她是不是比香气的浓和淡,她是比什么? 生:情的浓和淡

师:这是一种不同寻常的情,是什么情? 生:乡情 师:作者写这篇文章的时候,他在哪里? 生:台湾

师:作者去了台湾就再也没有回来了,在这段日子里他的父亲母亲相继去世,你想一想作者写父亲母亲的有关句子是什么样表情? 生:泪流满面

师:想念家乡,又不能回去,这种忧伤就是—— 生齐:乡愁 师生齐读:每到这时,我就会想起童年时代的“摇花乐”和那阵阵的桂花雨。

[引导学生读这样的文章,不能只看作者写了什么,而要看作者在其中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这个感情才是文章的灵魂!本文桂花香气中弥漫着作者淡淡的乡愁,散落着作者细细的怀旧情这就是要引导学生好好体会的,要体会这样的情感,这时就要抓关键点来体会,什么是关键点,那么父亲的话、母亲的话就是关键点。] 师:桂花雨让作者魂牵梦绕,并板书“桂花还是故乡的香。” 师:请同学们把这句话抄在笔记本上,并想像一下,当你有一天离开了婺源,你会说什么?请你模仿这个句子“()还是故乡的()”再写两三句。

(生写师巡视,巡视的过程发现不妥的句子加以纠正,比如“砚台还是家乡的黑”不妥。)

(生一边汇报一边把自己写的内容板书在黑板上。)师:桂花还是故乡的香。生1:茶还是故乡的浓。生2:梨还是故乡的甜。生3:月饼还是故乡的酥。生4:丝绸还是故乡的柔。生5:水还是故乡的清。生6:鱼还是故乡的肥。生7:山还是故乡的秀。生8:人还是故乡的亲。生9:月还是故乡的明。

(师生齐读以上编写的内容,台下一片赞叹声、掌声。)

[这一教学环节组织得这么周密,雕琢得这么精细,使孩子们感到有趣——趣味盎然;有情——情意浓浓;有味——回味无穷;可以说是薛老师智慧、经验、风格的体现。] 师:看这就是一首小诗嘛,谁来为它取个题目。生1:家乡美 师:俗了 生2:回忆

师:有点莫名其妙了 生:乡情

师:带了点淡淡的忧伤 生:乡愁 [要体会字词的用法,用字用词一定要准确,语文教学要变得清晰,要教得清清楚楚。] 师:桂花雨,好香的雨啊。这香字当中,隐藏着作者童年时的美好回忆。但六十多岁了,作者还要写自己童年时的摇花乐,她要表达的是淡淡的乡愁。请记住这散文题目„„ 生:桂花雨

师:让这阵阵桂花雨留在大家心底,也让这淡淡的乡愁留在大家心底。今天的课就上到这里,请你们课后比较阅读有关表达乡情的文章,并想一想它们在思想上、情感上有什么不同。(下课)

总评:《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教师、学生、文本三者对话的过程。”这堂课不仅体现了老师与文本对话的深度,也凸显了孩子与教材对话的过程,更彰显了师生间的对话式的交流。它昭示着教育的平等、民主,昭示着教育的人文关怀。特别是老师的读、写训练的巧妙安排,真可谓“匠心独运”!本节课还充分体现了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中的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的角色定位。]

一、抓文本用心读

课文的理解靠读,字词的掌握靠读,语感的领会靠读,主题的把握靠读,学生感情的融入也要靠读。好的朗读胜过繁琐的讲解。

教学一开始,薛老师就说读课文最重要的是读出个“情”字,让学生用一个字说说这一阵阵的桂花雨给你一种怎样的感受。当学生找到“香、甜、趣、乐、美”时,薛老师又让学生再找出哪些语句写出了桂花的香味,一步步引导学生研读文本。整堂课薛老师充分调动了孩子们的主动性、自主性,老师跟着学生走,学生说到哪,就学到哪,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这一理念。

薛老师读课文读的非常透,如在对“浸”字的理解上,先让学生说出“浸”有“浸泡”、“沉浸”的意思,浸是三点水,浸在水里能感受到,浸在香气中就把“无形的东西写得更真切了”。接着教者用语言引导学生想象桂花的香气:“不论走到哪里,都会闻到它的香味,房前、屋后;白天干活,晚上睡觉,香气无处不在,无处不有。”这样,孩子对桂花的香了解就更深入了。

整堂课的教学活动中,教师让学生自己去读,自己去接触范文,仔细揣摩,反复体味,内心融入。当学生了解了文本内容后,薛老师随即抓住语言表达形式,展开教学。让学生再次朗读表达桂花香味的语句,想一想:作者是怎么来表达桂花的香味的?学生找到其中一处是用诗句来表达的,于是,先让学生仿照句子写句子:桂花还是故乡的香。()还是故乡的()。学生写作后,让学生交流,挑选部分写到黑板上,然后他又在每句后加上分号,形成了一首别有韵味的小诗,并取题为《乡愁》。

这堂课不仅体现了老师与文本对话的深度,也凸显了孩子与教材对话的过程,更彰显了师生间的对话式的交流。薛老师的读、写训练的巧妙安排,真可谓“匠心独运”!

薛法根 桂花雨 实录 篇2

苏教版四上第三单元

课堂实录

片段一

师:同学们, 预习时老师提了个问题:这是一场怎样的桂花雨?能说说吗? (生答略)

师:老师听出来了, 同学们读出了这是一场香喷喷的桂花雨。 (板书:香) 这是一场快乐无比的桂花雨 (板书:乐) 。这就是文字带给我们的滋味。这是一篇散文, 散文是需要好好地、反复地去读、去品的。这节课我们继续走进文字, 去读文字中香的味道, 乐的味道, 甚至更多的味道。 (板书:……)

片段二

(PPT出示:桂花开得最茂盛时, 不说香飘十里, 至少前后左右十几家邻居, 没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

师:“浸在桂花香里”是什么感觉?我们的教室前就有一棵桂花树, 最近我们每天都能闻到桂花的香, 怎么就能感觉到是“浸”在花香里了呢?先不说, 拿出笔来, 用一个词或一句话在“浸”字旁把感觉写下来。

生:我觉得桂花香香得让人陶醉。

师:陶醉就是“浸”的感觉。

生:好香啊, 都把我熏成了香人儿啦, 一直香到了我的心坎儿里。

师:不仅闻到了香, 而且香味跑到心里去了。身心沉醉, 这就是“浸”的感觉呀。

生:在桂花香里仿佛我自己也成了一朵桂花了。

师:自己就是一朵桂花, 忘我的感觉!多美妙的感觉, 就是课文中这一个“浸”字呀!那怎么读能把自己浸在桂花香里的感觉读出来呢? (一生读)

师:好像还在香外徘徊。两个人读, 看看香味儿能不能浓一点。 (同桌齐读)

师:香味儿变浓了, 好像还不够。我请一组同学读, 能不能让香味变得更浓郁一些。 (一组学生读)

师:这回香味更浓了。全班同学一起读, 让这芬芳的桂花香飘满整个教室。 (全班学生齐读)

片段三

师:这是一场快乐无比的桂花雨, 让我们用心去品味。 (出示文中第三自然段) 读散文有好多种读法。会读的小朋友会从文字中看到画面。静静默读这段文字, 用心去品味: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画面? (学生默读)

生:桂花随着风儿在空中飞舞, 香味弥漫整个天空。

生:孩子在树下拼命地摇着桂花树, 她的身上全都落着桂花。她都陶醉在其中了, 沁人心脾的香味儿弥漫整个村庄。

师:真是一群会读书的孩子!你们想不想做这个摇桂花的小女孩啊?想不想体验这摇桂花的无比快乐啊?

生:想。 (全体起立。音乐。)

师:现在我们就是小女孩, 抓着桂花树干, 憋着劲儿使劲地摇。一阵阵的桂花从树上落下来了。这桂花像什么呀?

生:桂花像一阵很香很香的雨。

生:这桂花像一只只金黄的蝴蝶在空中翩翩起舞。

生:这些桂花像碎金一样从天而降。

师:孩子边摇边喊——

生:啊, 真像下雨, 好香的雨啊!

师:摇啊摇啊, 头上是桂花, 身上是桂花, 连小辫儿上也是桂花啦!孩子高兴地喊着———

生:啊, 真像下雨, 好香的雨啊!

师:这摇桂花真有这么快乐吗?

生:因为孩子做了自己想做的事情, 所以觉得很快乐。

生:因为孩子一想到桂花摇下来可以做成各种各样的食品, 就觉得特别快乐。

师:这摇桂花呀真是一件乐事, 可作者为什么说是一件大事呢?

生:作者觉得摇桂花很有趣, 然后就天天盼望着摇桂花。

生:因为每年只有一次摇桂花, 对于她来说这是一件很大的事情。

师:因为每年一次, 所以珍贵;因为能创造快乐, 就是孩子最大的事情。这摇桂花成了孩子最快乐的事情, 所以一直记在心里呢!

……

片段四

师: (PPT出示琦君照片与介绍) 本文作者琦君, 是著名女作家, 出生在浙江, 后在台湾居住, 又在美国定居。她写过好多文学作品。我们来读一读她的作品名 (《水是故乡甜》《烟愁》《橘子红了》《两只辫子》《一对金手镯》《阿荣伯伯》《母亲》……) 你能发现, 她是一个怎样的女作家吗?

生:她非常爱她的家乡。

师:是的, 《水是故乡甜》。

生:她虽然长大了, 但是有一颗童心, 她在回味童年。

师:我想《两只辫子》可能是写她的童年的。

生:她很怀念自己的母亲。

师:对!在她的文学作品中, 经常会写到母亲, 写到故乡、童年、亲人。琦君在写桂花雨的时候, 全家已经搬出了摇桂花的旧宅院子。当她在回忆这段童年时光时, 她有一种怎样的感情呢?她的脸上又会是怎样的表情呢?请同学们静静地聆听老师朗读全文, 继续从文字中寻找带给我们的滋味。 (师配乐朗读全文)

师:你们听出什么滋味了?

生:我仿佛又闻到了那阵阵的桂花香。

生:作者和她的妈妈都非常思念故乡, 怀念故乡。

生:还很快乐。

师:有快乐, 有幸福, 更有思念!孩子们, 我们能想象, 当琦君写到家乡桂花树, 写到摇桂花, 写到父亲母亲, 她的脸上会是怎么样的表情呢?

生:也许脸上有些泪水, 但是她是微笑的, 因为她在回忆童年的快乐。

师:有笑有泪啊。她想着, 写着, 当她写到摇花乐时, 仿佛又看到了什么呢?

生:她仿佛看见了一个小女孩摇桂花的情景, 那个小女孩就是她自己。

师:她仿佛又回到了天真烂漫的童年, 这时的她会不会像小时候那样快乐地喊一下呢?

生:我想一定会的。她会激动地喊:“啊, 真像下雨, 好香的雨呀!”

师:她想着, 写着, 沉浸在童年的梦境里。也许她只是喃喃地对自己说———

生:啊, 真像下雨, 好香的雨呀!

师:也许她什么也没说, 只是反复默默地念叨着———

生:啊, 真像下雨, 好香的雨呀!

师:想着, 写着, 她记起了母亲说的那句话———

(PPT:外地的桂花再香, 还是比不得家乡旧宅院子里的金桂。生齐读。)

师:孩子们, 你们能明白母亲的这句话吗?

生:其实, 旧宅院子里的桂花不见得比外地的桂花香, 她是思念家乡, 思念那棵桂花树。

生:这棵桂花树和她们全家结下了不解之缘, 已经成了她们家里的一员了。这桂花树, 就是家乡, 亲人呀, 所以母亲说家乡旧宅院子里的桂花最香。

师:说得真好, 让我们也深情地读一读。

师:学到这儿, 你们觉得这桂花雨还是一场什么雨?

生:一场难忘的桂花雨!

生:还是一场充满思念的桂花雨!

(板书:念)

师:为什么琦君的许多作品中都写到故乡、亲人、童年呢?一起读读她的心声———

(PPT:像林木花草一样, 怎能没有一个根呢?我若能忘掉故乡, 忘掉亲人师友, 忘掉童年, 我宁愿搁下笔, 此生永不再写。———琦君)

师: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根, 家乡、亲人、童年……今天我们从桂花雨中品出了好多的滋味, 好文章就是需要我们不断去读的。读文字, 读作者, 读滋味……让我们多阅读琦君的作品, 书写自己的五彩人生。

教学谈

《桂花雨》是一篇散文。琦君的散文有一个风格:文字朴实淡雅, 就跟桂花一样, 朴实却芳香迷人, 越读越有滋味。散文的解读是多元的, 同样一篇《桂花雨》, 每个人解读的方式是不一样的。四年级的儿童在学习这一课时, 通过字词预习, 哪些已经懂了?哪些不懂需要教?课文会读了, 读到了什么程度?哪些内容很容易读出来?哪些不容易读出来而确实存在、需要我思考并花力气去教的?这是一篇散文, 如何根据文体特点, 结合学生情况展开教学活动?这些都是需要我在备课之前考虑的。我想象中的散文教学的境界是师生深深地沉浸在文字的音韵、节奏中, 在文字的阅读与品味中, 在声音的聆听与画面的想象中, 感知文字的温度, 感悟语言的滋味、情感的滋味。基于此, 我确定了如下目标:

1.通过多元阅读, 帮助学生建构阅读方式, 感悟一般散文的阅读方法是重朗读、重感悟、重体验和想象。

2.根据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的特点, 把握全文香、乐、念的文心, 联系语境悟出文字带来的滋味和情感, 倾听作者心灵的声音。

3.充分发挥课前预习和课后练习的作用, 让学生获得自主运用学习方法的能力。

本课教学过程很简单, 首先教学预习后的字词, 接着在“这是一场 () 的桂花雨”的统领下, 按照“香、乐、念”三大阅读板块, 体会桂花雨香的滋味、乐的滋味和念的滋味。对不同的内容, 教学方法也不相同, “香”以进入文字品读滋味为主, “乐”以走入情境感受体验为主, “念”以聆听朗读还原情境为主。具体讲:

基于预习基础上的词语学习, 把学生本来已经会读的词语读活, 把词语的内涵读宽。

基于形象层面的桂花香, 把带有个体生活经验 (如教室前的桂花香的浸润体验与表达) 与文本拓展 (如李清照的“何须浅碧深红色, 自是花中第一流”) 的朗读品味融入文字, 体会洋溢在字里行间的情感。这是学生在预习时无法体会到的。唯有对文字的深度阅读与品味, 才能懂得桂花不显山露水, 不喧哗张扬, 默默散发芳香, 扣动人的心灵的品质, 读出桂花香的特殊意味, 悟出作者文字的朴实、亲切与芳香宜人。这是一种基于文本文字体验的深度阅读。

基于情感层面的摇花乐, 是可以传染给正在学习着的孩子的, 因为这种快乐的方式在孩子们的身上都有过体验, 学生预习时会很容易找到这种“快乐”。教学中用表演的方式现场体验摇花的快乐, 目的是清晰地再现并熟悉文中一个个鲜活的场景, 这是作者在写作时最为清晰的画面, 也是孩子们在学习写作时需要掌握的一种场景描写方式。这样的教学, 既为“念”板块的还原情境作铺垫, 也让学生懂得阅读散文可以用边读书边想象画面的方法, 还能帮助学生通过生动的场景描写学习表达生活的真实与亲切, 为课后仿照“摇花乐”片段, 以“ () 乐”为题, 写一段自己的童年生活作了指引。

基于作者层面的思念雨, 是学生在预习时不容易读出来的, 需要老师的引领。

教学中通过老师声情并茂的范读, 还原情境, 逐渐帮助学生认识到文字是作者心灵的声音, 读作者和读文学作品一样重要。阅读中去聆听作者的声音, 语言, 表情, 用自己的心灵去接近作者的心灵, 特别是还原一个个已经熟悉的鲜活的场景, 从同样的场景中体会不同的滋味。听也是在读书, 那是用心灵的耳朵聆听。徜徉在文字与音乐的美妙境地里, 每一个孩子都能真切地感觉到作者的心跳和自己脉息的呼应。这是一种阅读意识的培养, 也是一种阅读思维的训练。

《桂花雨》(第二课时)教学实录 篇3

师:这节课我们就跟随琦君奶奶回到她曾经生活过的那个江南小村庄,一起去品味迷人的桂花香,分享她童年时代的摇花乐。请大家把书打开,看一看课文的第3自然段,这一段是按照摇花前、摇花时和摇花后的顺序,具体讲述了摇桂花的情景。老师请三位同学分别读一读这部分的内容,其他同学边听边在脑海中想象课文所描绘的画面。谁想读?

(一生读摇花前的内容)

师:同学们,咱们在这里可以做个记号“|”,表示这前面就是摇花前的情景。摇花时,谁来读?

(另一生接着读)

师:这里是摇花时的情景,咱们班同学的学习习惯真好,马上在这儿做一个记号。摇花后呢,谁来读?

(另一生接着读)

师:同学们,听了他们的朗读,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画面呢?

生:我仿佛看到了琦君在使劲地“摇桂花”,很快乐。

生:她很快乐,把桂花摇下来啦!

生:我仿佛看到桂花像雨一样落了下来。

生:我仿佛看到了小琦君听到母亲同意“摇桂花”的时候,一蹦三尺高的样子。

生:我仿佛看到了摇完桂花,父亲、母亲享受桂花丰收的喜悦。

师:哦,那是一种快乐的忙碌,其实在“摇桂花”的过程中,课文不仅写了“我”和父母亲做了什么、说了什么,还表达了“我”的心情。现在就请大家默读课文的第3自然段,看看摇花前、摇花时、摇花后“我”的心情分别是怎样的,把体会到的感受写在书眉上。(生默读,师巡视)

师:咱们来交流交流,谁来说说摇花前,“我”的心情是怎样的?

生:在“摇桂花”之前,作者是很心急的。

师:你从哪句话体会到了“我”的急?

生:我是从“‘摇桂花’对我是件大事,所以老是缠着母亲问:‘妈,怎么还不摇桂花嘛!’”这句话中体会到的。

师:是呀,桂花都开了这么多天了,怎么还不摇嘛,真是急死了。所以,明明是问母亲,作者却用了一个什么标点符号呀?

生:感叹号。

师:谁再来迫不及待地缠着母亲问一问。(一生读)

师:咱们就带着这种急切的心情,一起读一读“摇桂花”之前的情景。(生齐读)

师:现在终于要“摇桂花”啦。哪些语句向你传达了这种快乐的心情?请把这些语句给画出来,自己轻轻读。(生自学)

师:我们来分享一下文中“我”的快乐的心情。

生:“这下我可乐了,帮着在桂花树下铺竹席,帮着抱桂花树使劲地摇。”

师:我来问问你们这些“小琦君”,你们又是帮着铺竹席,又是帮着使劲儿地摇,这是为什么啊?

生:因为我非常开心。

生:因为“摇桂花”对我来说是件大事,现在终于可以“摇桂花”了,我当然很积极地去帮忙。

生:我盼星星、盼月亮就是为了“摇桂花”,现在“摇桂花”的机会终于来了,怎么不开心呢?

师:我感受到了。那你又是帮着干这个,又是帮着干那个,不觉得累吗?

生:不累!

师:你们小小的心里装的全都是满足啊,所有的快乐,都从这两个“帮着”中体现出来了。咱们一起来读读这个句子。(生齐读)

师:还有哪些语句也向你传达出了这种快乐?咱们继续交流。

生:我找到了这句:桂花纷纷落下来,落得我们满头满身,我就喊,“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呀!”

师:这桂花纷纷落下来,我就“喊”——。这话是从心底喊出来的,谁再来读一读?(生读)

师:你的小眼睛闪亮着,带着微笑喊了出来。这一喊,你感受到了什么呀?

生:我觉得那桂花很香很香,作者心里十分快乐。

师:请大家边读边想象那飘落的桂花。一定还会有新的感受。

生:我十分兴奋。桂花像雨一样落下来,落得我们满头满身的。

师:真是太奇妙了,这桂花纷纷落下来,我的心都飞起来啦,谁愿意再来喊一喊。(生读)

师:她这一喊,你又感受到了什么?

生:她非常非常非常的激动。因为她整天都是盼星星、盼月亮一样,盼着“摇桂花”这件大事。

师:我听出来了,你也非常激动,连用了三个“非常”。老师也真想喊一喊。(教师范读)你们感受到了什么啊?

生:小作者沉浸在这种香气中了。

师:完全沉醉啦,咱们女同学,请带着这种沉醉的感觉一起读——(女生读)

师:我看到了男孩子脸上写满了羡慕,想读吗?(男生读)

师:(音乐起)那么就让我们在美妙的音乐声中一起去摇落那缤纷的桂花吧。摇桂花喽,孩子们,来呀来呀,快来使劲地摇呀。同学们,说说看,在这么美妙的时刻,你最想做什么,最想说什么?又会有什么样的感受呢?

生:我最想说,桂花真是太香了。

生:我最想紧紧地抱着桂花树,使劲儿地摇。

生:我想再多摇一会儿,以后可能就没机会这样摇了。

生:我肯定一直待在树下,不想回家。因为桂花的香气已经把我熏醉了。

师:熏醉了,我想你此时此刻已经躺在散落的桂花上,睡个桂花觉了。

生:我会拿一些桂花,然后撒在自己身上。

师:撒在身上,你这时就成了桂花仙子了。大家都走到琦君的心里去了,这缤纷的桂花终于摇落了。母亲洗净双手,撮一点桂花放在水晶盘中,父亲点上檀香,炉烟袅袅,于是他诗兴大发,把所有的快乐都融进了这诗句中。谁来吟诵?(生读父亲的诗)

师:父亲是用诗句来表达桂花丰收的喜悦。此时此刻“我”的心情又是怎样的呀?

生:“我”现在的心情,是非常快乐的。

生:此时此刻,“我”感觉自己非常喜欢桂花,希望明年还可以“摇桂花”。

师:今年还没过,就盼着明年了,可见陶醉啊!正如父亲诗句中说的,“花语缤纷入梦甜”啊!这甜蜜的感觉还在心头回荡,桂花摇落以后,我们依然沉浸在欢乐之中。桂花摇落以后,都做成了什么呀?

生:桂花摇落以后,都做成了吃的,有桂花卤,还有糕饼,还可以和在茶叶中泡茶。

师:全年,整个村庄都沉浸在桂花香中。这桂花明明只在秋季开,又怎么会香了全年呢?

生:因为桂花可以做许多东西,人们只要吃着这些东西,口中也会散发出阵阵的桂花香。

生:村庄里所有的人都把桂花收在铁罐子里,所以,全年整个村庄都沉浸在桂花香中。

生:人们把桂花收在铁罐子里,可以泡茶,过年的时候还可以做糕饼。人们把桂花都藏起来,这样全年就都能沉浸在桂花香中了。

师:随之,这香味也就到了人们的心里头了。除了它香的时间特别长,你再读读这句话,还有哪些词儿也让你觉得是那么的香。

生:我从“沉浸”这个词里面感受到了桂花很香。因为如果只有一些地方香的话,她就不会说“整个村庄都沉浸在桂花香中”了,“沉浸”它表示程度很深。

师:是呀,整个村庄都香了。你能具体地说说看,哪些东西都是香香的。

生:桂花茶,是飘着桂花香的,桂花卤、桂花糕也是。

生:连我写字用的笔也是香的。

生:可能连吹来的风都是香的。

生:我觉得他讲的那个风香还不够。风香,过了一段时间香气就全被吹走了。落下来的桂花不可能全被捡了放到竹席上,总还有很多是落到泥土里的,泥土吸收了以后,就会发出清香,许多泥土的香味聚在一起就变成浓香,随着风儿吹来吹去的。

师:掌声送给他!连咱们村庄里的泥土都是香的,咱们的心都是香的!带着这种沉醉的感觉一起读文中母亲的话。(生齐读课文)

师:同学们,真的是外地的桂花都比不上家乡的金桂这么香吗?

生:并不是外地的桂花都比不上家乡旧宅院子里的金桂香,母亲这样说是因为她十分喜爱故土,赞美家乡的金桂。

师:爱家乡都融汇在她爱桂花之中了,多么自豪的情感啊!谁不说俺家乡好啊!同学们,你也能来说一说吗?(屏幕出示:外地的______再______,还是比不得______。)

师:母亲不是诗人,她没有吟诗句,但她用最朴实的语言,一个“再”字,一个“比不得”,就把这种思乡情,表达得淋漓尽致。当年,母亲站在自家的旧宅院子里,触摸着芳香扑鼻的桂花时,她说——(生读母亲的话)

师:每当我从外地回家,捧一大袋桂花送给母亲时,母亲总是说——(生读母亲的话)

师:每年丹桂飘香,身处异乡的母亲就会说——(生深情朗读母亲的话)

师:当85岁高龄的琦君回到故里,站在家乡的旧宅院子里,她仿佛又一次听到母亲在说——(生深情齐读)

师:每当听到母亲那朴实的话语,就会勾起“我”对童年生活甜甜的回忆。同学们,让我们一起深情地朗读课文的最后一个自然段。

(生齐读)每到这时,我就会想起童年时代的“摇花乐”和那阵阵的桂花雨。

师:学到这里,你觉得这桂花雨仅仅是指当年摇桂花时,那落得我满头满身像雨一样的桂花吗?不是,那你说说看,这桂花雨还是——(屏幕出示:这阵阵的桂花雨是……还是……)

生:是琦君奶奶对故乡的赞美。

生:那阵阵的桂花雨还是琦君奶奶对她故乡的思念。

师:是啊,就是那浓得化也化不开的思乡之情啊!这缤纷的桂花雨不仅滋润着我们的心灵,也快乐了我们的童年。作家琦君在文坛上被誉为“台湾的冰心”。因为少小离家,所以她的很多文字,都表达了一种浓浓的乡情。(出示作品名及网址:《粽子里的乡愁》《月光饼》《春酒》……www.chinese.001.com/中国语文网)课后,请同学们登陆中国语文网,去阅读琦君的作品,我相信你一定会有新的感受,也一定会在语文学习上取得更大的进步!

《匆匆》教学实录薛法根 篇4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体会作者对时间的逝去感到无奈、惋惜和不甘虚度此生的思想感情。

4、引导学生在读中体味语言的美,在读中品味字里行间流露的感情,在读中学习语言的表达方式,积累语言。

【教学重难点】

1、重点:

体会作者用他细腻而独特的笔触,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无奈和不甘心虚度年华的思想感情。品味、积累语言。

2、难点:

作者怎么至于为时间的流逝“头涔涔而泪潸潸呢?”

【教学准备】

1、预习:

大体了解课文内容,提出不懂问题,查阅有关资料。

2、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法国大思想家伏尔泰曾这样描述一个事物,说它“是世界上最多的,又是最少的;是最长的,又是最短的;是最快的,又是最慢的;是最不被人重视的,又是最令人惋惜的。没有了它什么也做不成。”你知道他描述的是什么吗?

生:时间。

师:古往今来,多少文人墨客都纷纷写出自己对时间的感悟,咱们今天就先来欣赏朱自清先生脍炙人口的散文《匆匆》吧。看老师写课题。大家注意“匆”字最后一笔的点不要掉了。没有这一点是什么字呢?

生:勿。

师:能组个词吗?

生:勿庸置疑、请勿吐痰、请勿踩草……

师:注意加上了这一笔点,它就变成了“匆”,你们瞧,咱们汉字是不是非常有意思呀。好,一起来读读课题。

生:匆匆。

师:平舌音读准了。读到这两个字,你的脑海里很自然地浮现出什么样的画面?

生1:读到这两个字,我仿佛看到了一大早,大人们急匆匆地赶着上班,我们学生拿着早点赶着上学的情景。

生2:我的脑海里出现了火车站、长途汽车站人们急急忙忙赶车的画面。

生3:我看到是妈妈傍晚赶着买菜、做饭时的样子。

师:同学们真了不起!我们阅读时,不管是一段话还是一句话,哪怕是一个词,都能迅速地在脑海里浮现出画面,这样读书是不是很有意思呀?刚才大家想到的是人们急急忙忙,行色匆匆,这是看得见,摸得着的。那么,作者是运用怎样的语言让时间的匆匆跃然纸上的呢?咱们来打开书,认真地读课文。

点评:在课堂上注重了对语文基础知识的渗透,注重对学生读书方法和阅读习惯的指导,在教学中找到契机就渗透,学生的习惯也就日积月累的形成了。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师:这一遍读课文,要注意把课文读通顺,读正确,尤其注意生字的读音。如果遇到难读的地方就多读几遍。一边读,一边注意自己的感受,有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等会儿提出来。

生读课文,按要求学习。(教师巡视辅导、评价。)

师:大家预习时读了课文,现在又读了课文,你一定有了些感受想说说了,但我觉得读得还不够,我们还得用心去与作者对话,咱们再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课文,可以默读,也可以朗读,懂了的地方快一点读过,不懂的地方再多琢磨琢磨。

生再读文章,思考。

师:现在咱们可以谈一谈了。课文讲了些什么呢?

生:课文告诉我们时间过得很快,我们要珍惜时间。(教师板书:珍惜时间)

师:文章说时间过得很快,你从哪儿看出来的?

生:我从“一去不复返”这个词知道的。(教师板书:一去不复返)

师:咱们在熟读课文后,文章内容就显现出来了。内容清楚了,那咱们还要读书吗?你觉得该做些什么?

生1:我们还要抓住重点词句来读书。

生2:我们还要深入地理解课文。

生3:我们还要去品读,去体会朱自清先生的思想感情。

师:那我们现在就细细地去品味语言,你们有什么不懂的问题吗?尽管提出来吧!

生1:作者是真的不知道时间在哪里吗?

生2:在第二自然段中,作者为什么头涔涔而泪潸潸呢?

生3:作者为什么说“只有徘徊罢了,只有匆匆罢了。”?

生4:作者写“我赤裸裸来到这世界,转眼间也将赤裸裸的回去罢”朱自清先生写了那么多文章,怎么还说“赤裸裸的回去罢”呢?

点评:整体感知,质疑问难,在我们的常规课上是一定要做的事,遵循“整体──部分──整体”的教学原则,即使是在公开课上同样扎扎实实。

三、再读课文,品味词句,体会感情

师:刚才有同学提出了这样的一个问题“作者为什么头涔涔而泪潸潸呢?”那我们就从这个问题开始我们的品读。看看把这个问题解决了,其他的问题能不能迎刃而解。(出示cai)

“头涔涔”“泪潸潸”什么意思?你怎么理解这一句话呢?

生:一想到时间的流逝就头痛脑胀,流汗,流泪不止。

师:你能读一读吗?

生:我不禁头涔涔而泪潸潸了。

师:为时间的流逝着急到流汗,流泪的地步,至于吗?同学们,要真正读懂这一句话中蕴涵着的感情,仅就这一句孤立地理解,是远远不够的,咱们要联系上下文,一边读,一边用心去感受,去与作者,与文章对话,你才能真正读懂作者为什么会因时间的流逝而“头涔涔”“泪潸潸”了。

点评:文章很长,内容很多,如何入手?平铺直叙的“平推式”,学生学得累,印象还不深,要找到一个关键点切入,教学突出重点。这个关键点就是语言文字表情达意精妙处,语言运用经典处,突出中心关键处。

师:现在,我们再来读一读课文的1~3段,把你认为含义深刻的句子或者你很喜欢的句子,圈一圈,划一划,作作批注,如果你觉得有必要,就与小伙伴交流交流,探究探究。(师巡视,参与合作学习)

师:当我们用心去与作者对话时,你一定也读懂了作者的心。把你的体会,你的智慧说出来。让我们都变得智慧起来。

生:我喜欢的第一自然段中的排比句:“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生情不自禁读了起来)

师:你能注意到作者的语言表达,这是学习语文很重要的方法。燕子,杨柳,桃花,它们走了,没关系,在来年的春天都会回来,那将是一幅多么美的图画,该怎么读呢?

生练习读句子。(教师指导读出“去──来”“枯──青”“谢──开”的充满希望。)

师:读得真美,但是,作者主要是要说这个意思吗?大家接着读读,看看你又会有什么样的体会?

生:作者是为了说“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

师:是呀,写这个排比句是为了更加鲜明的对比出作者对时间一去不复返的苦恼与沮丧。把这种鲜明的对比读出来吧!

生:读句子“但是,聪明的……不复返呢?”(男女同学分别读出这两个层次。)

师:朱自清先生的这段文字并没有多少华丽的语言,就是这份质朴无华,使我们读起来特别亲切,自然,琅琅上口,富有音乐的节奏美。我们一起美美地读一读吧。

生很抒情的读第一自然段。

师接读:“我不知道他们给了我多少日子……。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当老师情不自禁读起这一段的时候,我看到很多同学都跟着老师一起读了,读到这里,你又有了什么样的感受呢?

生1:我感觉到时间过得太快了。

生2:我觉得时间是在不经意的时候就悄悄的溜走了,我们都没有觉察到。

师:想看看一滴水滴在大海里的情景吗?来,轻轻地闭上眼睛,边听边展开你丰富的想象──

师声情并茂旁白:“辽阔的大海一望无垠,海水一浪赶着一浪奔涌向前,这时,针尖上的一滴水滴进了的这浩翰的大海里。”同学们,你看得到那一滴水吗?你听得到那一滴水的声音吗?(看不见,听不到)

那你又联想到了什么呢?

生1:一滴清透的小水珠落进了一望无际的大海里不见了,那只是一瞬间。我们根本就来不及看到,根本听不见它的声音。

生2:时间就好像这一滴水,一去不复返了。

师:是啊,作者的八千多个日子就这样无声无息,稍纵即逝啊!把作者的叹息通过你的读表达出来吧。

生有感情地朗读。

师:算一算,空虚了,溜走了的这八千多个日日夜夜有多少年呢?

生:约23年。

师:比较一下,为什么作者不用23年,却要用八千呢?

生:更显得数字多,逝去的年月多。更让人惋惜。

师:当作者突然间想到了自己的23个青春年华已一去不复返,他会有什么样的心情呢?你能用一个词形容吗?

生纷纷:焦急、难受、猛醒、后悔、紧张、痛惜,害怕、惊慌失措……

师:那么,把你体会到的作者的这种情感,通过你的读表达出来吧!

生再感情朗读。

师:一想到这些,作者怎能不“头涔涔而泪潸潸”呢?我们再来读这一句。(又扣到这一句)生多种形式练习读“我不禁头涔涔而泪潸潸了。”

师评价指导:

你的声音很低沉,我可以听出你内心的沉重。

你的声音很高亢,你是激动得控制不住自己的感情啊;你的语气虽然平静,我却听出了你的心情并不平静。

师:读着读着,我们渐渐地走进了作者的内心世界,而作者的感慨又通过大家的读表达了出来。大家一起来读这一句吧。

生齐读这个句子。

点评:在课堂上把握课文的的文学特性,注重情感的激发与感染,准确抓住教材的情感点和学生的情感点,并在二者之间架设一座桥梁,使学生在激荡的情感中受到感染、熏陶,使他们在高昂的情绪中产生想象和顿悟,领悟作者独特的个性、深邃的思想和美好的情操。

师:我们的日子究竟是怎样一点一滴地滴在时间的流里的呢?你能通过你的读把我们带进作者的小屋,让我们仿佛看到他那茫茫然跟着旋转的样子,体会到他的无奈么?(出示cai)

生朗读第三段:“去的尽管去了……又开始在叹息里闪过了”。(音乐配读)

师:时间是个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它的流逝更是难以描写,可作者是运用什么样的语言把它描写得如此生动,活泼呢?大家可以交流交流,你觉得哪些地方写得特别好?

《卧薪尝胆》课堂实录——薛法根 篇5

《卧薪尝胆》

薛法根

师:看看黑板上的生词,哪个小朋友会读,《卧薪尝胆》课堂实录——薛法根。

生:转弱为强

卧薪尝胆

受尽屈辱

兵败会稽

师:其他小朋友会听,会听的一定会读。谁再来读一读。

生读。

师:小朋友现在看看这四个词,从下往上看,有什么联系吗?

生:从下往上看,是课文的内容,这几个词把课文连起来了。

师:是的,每一个词都表示了课文中的意思。现在老师请大家用上这四个词,用几句话简要地把课文内容说说。自己先练练。

学生自练。

生:两千多年前。。。

师:能用几句话,就简洁地把课文的内容说出来了,非常好。谁再来说,这次,请每个同学认真听。

生:两千多年前,有两个国家,一个是吴国,一个是越国,他们都想征服对方,使自己的国家强盛起来。越王勾践兵败会稽,向吴国求和。。

师:说得很好,每个同学学了课文之后,都要用非常简洁的话概括地说一说课文的主要内容,这也是会读书的标志。这篇课文讲的是卧薪尝胆的故事,越王勾践兵败会稽后,到吴国去做奴仆,奴仆你们见过吗?

生:就是服侍别人的。

生:就像现在的保姆。

生:奴仆的意思就是帮大王养马的。

生:就是侍候大王。

生:大王叫他做什么,他就做什么。

生:就是帮有钱的家主做事。

师:两千多年前的奴仆和我们现在的保姆是不一样的,有什么不同呢?老师把它画出来。

师画。

师:低着头,哈着腰,看见别人来就这样。(动作)

生:守门人。

师:老师告诉大家,这是女人,虽然很听话,可是还有人想打就打,想骂就骂。你觉得这样的人日子过得怎么样?

生:过得很苦。

生:从来没有好日子过。

师:这样的女人在古代被称为奴。所以奴在古代指女人,日子过得很悲惨。

师:再看这样的人,这样的人和女人过的日子又不一样。

师画。师:这种人头上要戴着刑具,别人一看,就知道是犯罪的人,或者是战俘,这种人,后面还要插一根毛,像长着尾巴。这样的人像什么?

生:像动物。

师:如果别人给你放了根尾巴,你有什么想法。

生:我觉得别人看不起我。

生:我会怒气冲天。

师:这是对人的一种侮辱,不把人当人看。

齐读侮辱。

师:就是欺负别人,也叫欺侮。

师:这样的人委屈吗?这对他来说就是屈辱。

齐读屈辱。

师:这样的人,被人像牲口一样赶来赶去,这样的人就叫什么?

生读“仆”,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卧薪尝胆》课堂实录——薛法根》

师:这样的人在古时候是非常悲惨的,我们一起再读读这两个词。

生齐读。

师:勾践是在兵败会稽后,去吴国做奴仆,他会被怎么样地侮辱,受到怎样的屈辱呢?读课文。

师:谁来读。

生读“勾践夫妇。。。。才回到了自己的国家。”

师:读得真好,正确,流利,想读吗?

生:想。

师:想读就不读了。现在想想,越王受到了哪些屈辱,他认为是做奴仆的事情?

生:他们在吴国养马驾车,舂米推磨。师:什么叫舂米推磨。

生:拿米放在里面磨,拿棒戳。

师画图。石臼。

师:看图,就这是舂米。

师:推磨见过吗?

生:见过。

师:在哪见过。

生:我在电视里见过。

生:我在家里见过。

生:我在乡下见过。

师:都见过,推磨的活你们见过吗?累吗?

师:非常累,人都干不动,所以让驴干。

师:一起读读。

师:小朋友也去舂米推磨,是屈辱吗?

生:不是。

师:那为什么勾践是的?

生:因为他本来是很大的,现在是很小的。

师:说说清楚。

生:本来是国王,现在是奴仆。

生:他是无奈干的。

师:是的,被逼无奈。

生:一个国君,去舂米推磨,所以是屈辱。师:课文中其实还没写完越王受的屈辱,谁知道其他的事。谁在课外书上见过?

师:没有吧,老师告诉大家,有一次国王生病,医生要验大便,国王让谁尝大便呢,就是勾践。

师:像这样的屈辱还有很多很多,说也说不完,所以我们读的时候要注意“受尽屈辱”这几个字的分量。一起读。

生读。

师:这样的屈辱整整受了三年。

师:这句话如果这样说:他们在吴国才干了三年,才回到自己的国家,这样说有什么不同?

---------------------------

生:如果这样说,就说明他干得时间很短。

师:为什么这样说时间就显得短了。

生:如果说才干了三年,说明他们还想干。

师:如果这样,他们干得快乐吗?

生:快乐。

师:可是,如果是干了三年,才回到自己的国家。说明什么。

生:很苦。师:是啊,受尽屈辱,一起读读。

生读。

师:整整三年,越王勾践都这样过下来了,他所受的侮辱,屈辱,耻辱,他都忍下来了,他了不起,就了不起在,他能做到一个字,忍,他忍的是什么?辱。因为他要回到自己的国家,要报仇,这叫忍辱负重。

生齐读忍辱负重。

师:三年后,他又回到了自己的国家做国君,回国后,他是怎么做的?请自读第四自然段。

指读。

生:白天。他。。

师:先停一停,就这叫—

生齐:卧薪。

生接着读。

师:这就叫—

生齐:尝胆。

师:现在谁来说说卧薪尝胆的意思。

齐读。

薛法根 桂花雨 实录 篇6

分类:名师课堂 转载 ▼

标签:杂谈 正文开始

(一)师:谁会唱《国歌》? 生:(唱《国歌》)(掌声)

师:你听了这首歌有什么感觉?用个恰当的词语形容一下。生:雄壮,好像看到义勇军战士在枪林弹雨中勇往直前的情景。生:豪迈,不怕牺牲,顽强战斗,很感人!

生:激动人心,让人热血沸腾。如果我是战士,也会奋勇杀敌的!

生:气壮山河,斗志昂扬。听了浑身有力量。生:是男子汉的歌!(众笑)师:哦?是吗?

生:这首歌很有男子汉的气魄,刚劲有力,不屈不挠!是真英雄!

生:(女生)女子也有英雄气概的!(众笑)

师:巾帼不让须眉!总之,这首歌雄壮豪迈、振奋人心。那么,谁会唱《小燕子》?

生:(唱《小燕子》)(掌声)

师:你听了这首歌又有什么感觉?用个恰当的词语形容一下。生:很甜美,感觉小燕子很可爱。生:很温柔,让人感觉很舒服。生:舒缓的,柔美的。(掌声)师:你真专业!

生:和《国歌》完全不一样的,是那种很美的感觉。师:《国歌》是豪放之美,而《小燕子》是柔美。音乐讲究乐感,语文讲究? 生:语感。

师:对啊!读一读课文中的这些词语,你有什么感觉?用个恰当的词语形容一下。(出示词语:第一组,日夜兼程、堤坝鏖战、劈波斩浪,第二组,气壮山河、惊心动魄、铮铮铁汉)

生:(读词语)我感觉很有气势,很有力量!生:(读词语)我感觉气壮山河,震撼人心!

师:所以,朗读时应该声高、气满,节奏明快,刚劲有力!你再读一次!

生:(读得很饱满,掌声)师:感觉如何?

生:大声读才能表现那种气壮山河的气势。师:你找到语感了!一起像她那样读一读!生:(齐读,很有气势)

师:这篇课文中还有很多这样的词语、句子,用心读一读,体会一下这种气壮山河的气概与精神。

生:(投入地大声朗读,教师巡视)

【点评】从学生熟悉的乐感巧妙地迁移到语感,学生对语感就有了感性的认识。通过朗读指导,恰当地表情达意,再从词语迁移到句子,让学生自主地结构化地学习。这一部分的学习为下文的学习起到了蓄势、铺情的作用

(二)师:读了课文,那些场景给你一种气壮山河的感觉?概括说说。生:四百多名官兵保卫堤坝的情景最感人,声势浩大,激动人心的。

师:(板书:保大堤)

生:连长黄晓文不顾脚受伤坚持扛沙包的情景很感人,一般人有点伤痛就喊受不了,可是黄晓文把铁钉一拔就冲上大堤,真的很感人!

师:你对这一个情景感受很深!

生:我觉得人民子弟兵在滔滔洪水中救群众的情景很感人,场面很壮观,战士们那种奋不顾身的精神都表现出来了。(板书:救群众)

师:你不简单,已经体会到场景背后的东西了!生:我觉得洪水爆发时危急的情景也很有气势,你看,(众笑)几十万解放军官兵和几百万人民群众一起,打响了一场气壮山河的大江保卫战。多有气势啊!

师:气势在哪儿啊?

生:人多啊,有几百万群众,还有几十万官兵呢!人山人海的,很有气势!

师:人多有气势,那还不够!几百万溃败的军队有气势吗? 生:他们日夜兼程,不怕困难,不怕牺牲,勇往直前,这就是气势。(掌声)

师:再体会一下,气势还表现在哪里? 生:(迟疑)师:他们的敌人是?

生:(恍然大悟)他们的敌人是洪水,他们是在与自然作战。大自然的力量是很强大的,一般人是不可抗拒的。但是解放军官兵和人民群众敢于与大自然段战斗,就说明他们有英雄气概的,师:你看,这样一体会就深刻了!

生:我觉得解放军驾着冲锋舟救人的场面很壮观,很有气势!师:是的,刚才有同学说过了,你强调一下也是有必要的。(众笑)同学们对课文内容大体上已经了解了,主要写了“保大堤,救群众”两个内容。写什么大家都不陌生了,但是怎么写的还是一个需要探究的秘密:怎么写出那气壮山河的场面?怎么体现人民子弟兵奋不顾身、勇往直前的精神?下面,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四百多名官兵保大堤的场面,你觉得哪些词句特别能表现战士们的精神?这些词语有什么特别的?边读边画出来。

生:(专心地阅读,圈画。师巡视。)

【点评】了解课文写了什么,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是高年级需要培养的语文基本能力,但教师没有机械地进行这一能力的训练,而是将它置于具体的教学情境之中,利用学生动态生成的资源,加以归纳和提升,因势利导地培养了学生的概括能力。

师:读了这个段落,你能在“保大堤”前面添一个恰当的词语吗?

生:勇往直前(保大堤)。生:舍生忘死(保大堤)。生:全然不顾(保大堤)。生:奋不顾身(保大堤)。

师:这些词语都概括出了人民子弟兵在保大堤时体现出来的精神和气概。那么,哪些词句特别能表现出这种精神和气概呢?选择你体会最深的说一说,说的时候先读一读你跳入你眼帘的词句,然后简要谈谈你的体会。

生:我注意到的句子是“四百多名官兵闻讯赶到。支队长一声令下:“上!”顿时,一条长龙在崩塌的堤坝下出现了。”这里的“上!”写得很好,我们在电影中经常看到战士们在冲锋的时候,都是这样喊的“冲啊!”“杀啊!”很有气势,说明战士们很勇敢。

生:我补充,这句话里的“一声令下”说明战士们一切都听指挥员的命令,没有一个人开小差的。(众笑)

师:这就人民军队,一切行动听指挥!灾情就是命令!生:我也补充,“一条长龙”说明人很多,很有气势。师:这里形容官兵像“长龙”,而前面形容洪水泛滥的长江像“暴怒的巨龙”,都是用“龙”作比喻,有什么不同?

生:“暴怒的巨龙”是说长江洪水已经失去控制了,我们有危险了,是不好的!而“长龙”是说人多,人多就力量大,就能战胜洪水,保住大堤。

师:“暴怒的巨龙”是贬义,“长龙”是褒义,作者的感情很鲜明。

生:龙对龙,战斗才紧张、激烈啊!(掌声)

师:对,这场是生死决战!堤毁人亡,两个比喻预示着决战的重要性与紧迫性!也体现了人民子弟兵的大无畏精神!敢与长江争胜负!这种英勇的气概气壮山河!好好读一读!

生:(很有感情地朗读)师:哪个字最有力量感? 生:“上!”

师:要读得干脆利落!像个指挥员那样!生:(再读,很出色。)

师:四百多名官兵,“一声令下”,就成了“一条长龙”,就成了一道钢铁长城!你再读读下文,还有类似的地方吗? 生:我画的是这个句子,(读)嶙(lín)峋(xún)的片石割破了脚趾,他们全然不顾,心中只有一个念头:“大堤,保住大堤!”这么多战士,心中只有一个念头,就像一个人一样,齐心协力!

师:说得好!“一个念头”!这就叫“众志成城”!这就叫“万众一心”!这就叫“人心齐,泰山移”!

生:我读这个句子:战士们高声喊道:“狂风为我们呐喊!暴雨为我们助威!巨浪为我们加油!”一个个奋然跳入水中,用自己的血肉之躯筑起一道人墙。这里的一道人墙很感人,战士们用自己的血肉之躯挡住了滔滔的洪水,奋不顾身。

生:用“一道人墙”来比喻四百多名战士的齐心与勇敢。师:“一声令下”、“一条长龙”、“一个念头”、“一道人墙”,同学们,你们发现什么没有?

生:都有一个“一”。生:四百多人就像一个人一样,生:表现战士们的齐心协力。

师:对啊,四百多名官兵凝聚成了一个力量,这个力量足以撼动天地,足以挡住滔滔洪水啊!这段中还有这样的“一”吗?

生:有一幅对联,“风声雨声涛声,声声震耳;雨水汗水血水,水水相融。”这是人民子弟兵在这场惊心动魄的大决战中的真实写照。

师:从没有“一”的地方读出了“一”,有眼光!

生:战士们高声喊道:“狂风为我们呐喊!暴雨为我们助威!巨浪为我们加油!”这是战士们的一声呐喊!

师:作者就是通过六个“一”,表现了四百官兵如一人,凝成一股绳,无坚不摧,勇往直前!好好体会一下这六个“一”,读一读!

生:(自由朗读,指名朗读,略。)

【点评】“怎么写是语文教学的重点,但一些教师往往它变成琐碎的肢解分析。而薛法根这一段落的教学,则是巧妙地运用各种方式引导学生在情境中赏析词语,培养语感。教师巧妙地引导学生比较赏析“长龙”和“暴怒的巨龙”,体会比喻的恰当,表达情感的鲜明。

(三)师:同样是写保大堤,第四自然段与这一段有什么不同?仔细读读课文,用心发现一下。生:第四自然段写的是黄晓文保大堤的情景,第二自然段是写一群人保大堤的情景。

师:群体,个人。

生:第二节是整个保大堤的场面,第四节是一个人保大堤的情景。

师:既然已经写了整个保大堤的场面,为什么还要写一个人保大堤的情景呢?

生:从一个人身上看到所有的人都是这样的。师:怎样的?

生:就是这样的!(众大笑)师:用个词语形容一下? 生:铮铮铁汉的样子的!

师:对啦!这种写法就叫点面结合。那么,写一个人与一群人有什么不同呢?谁来读一读?

生:(读第4自然段)

生:是抓住黄晓文受伤后的动作来写的。特别是“一咬牙,猛地把铁钉一拔,一股鲜血涌了出来。黄晓文随即从身上扯下一绺(liǔ)布条,三下两下把脚捆了个结实,二话没说,转身扛起地上的麻包,又爬上了大堤„„”这几个句子,很感人,那种奋不顾身的精神写出来了。

生:我发现也是抓住几个“一”来写的。“一咬牙、猛地一拔、一股鲜血、扯下一绺布条”,都是写他很勇敢的。

师:你已经触类旁通了!这是一连串的动作,很会发现啊!在细致地体会一下,“咬、拔、扯、捆”这一些动词,有什么特别的意味?

生:“咬牙”是在很痛的时候,强忍着痛才咬牙。

生:“捆”是说黄晓文一点都不在乎自己的伤痛。我们都是要到医院里包扎的,可是他就随便捆一下,又上堤坝了。

师:这些平常的动词,用在这里就不平常了,体现了一个铮铮铁汉的本色!

生:我发现“三下两下”是说黄晓文根本不把伤痛放在眼里。不像我们,一点皮擦破了,都要大声叫喊。还要到医院去消毒,挂盐水什么的。所以说,他很英雄!(众笑)师:你将黄晓文与一般人进行对比,一比就能真切地体会到他的英勇与顽强,这种体会方法很好!读书就是要把自己带进课文中去,这样才会有真情实感!这里一连串的动作表现,干脆、利落,刚劲、有力!细腻感人,以一个英雄的形象衬托整个群体的英勇。从这一个铮铮铁汉身上,我们可以想象到有无数这样的铮铮铁汉奋战在堤坝上。(在“奋不顾身保大堤”前板书:铮铮铁汉)注意这些动作细节,好好体会一下,再读一读。

生:(很有感情地朗读,略。)

【点评】教师引导学生比较阅读,潜移默化地获得了点面结合的言说智慧。对“点面结合”的写法指导,教师没有简单地告诉,而是引导学生结合具体的语境,让学生通过比较自己去体会和感悟。教师在上个段落教学中抓住词语特点赏析词语的方法,学生在这一段落的学习中有效地进行了迁移,学生的学习呈现了结构的状态,从“教结构”自然地过渡到“用结构”。

(四)师:老师听了你们的朗读,也想读一段。(生掌声)不过,不是第四自然段,而是第五自然段。(师动情地朗读第一句。)看来读得不太好?

生:(掌声)

师:谢谢同学们的鼓励!这一句写什么啊? 生:战士们奋不顾身驾着冲锋舟救群众。师:这里没有群众啊?

生:这里“飞向漂动的树梢,飞向灭顶的房屋,飞向摇摇欲坠的电杆”就是说战士们到这些地方去救群众。

生:群众被洪水围困在漂动的树梢上,灭顶的房屋上,摇摇欲坠的电杆上。

师:啊,你看到了吗? 生:看到了。

师:读书需要透过语言文字表面的意思,读到隐藏的、没有直接告诉你的那个意思:救群众!继续往下听。(师读第二句。)(生掌声)这一句写什么啊?

生:人民子弟兵从洪水中救出了幼儿园老师周运兰和小江珊。生:不仅仅救这两个人,还有像她们一样被洪水围困的群众。因为这里有一个省略号,说明还有很多人被救了。

师:(对第一个学生)救群众!你听了有什么启发? 生:我只看到了表面的意思,没有想到还有其他的意思。师:认识到这一点就是进步,要善于从字里行间读到隐含着的意思,这是不容易的。再往下听。(师读第三句。)这一句写什么?

生:救群众。师:这里没有写救啊?

生:哪里有洪水,哪里就有军旗飘扬;哪里有危险,哪里就有军徽闪耀。军旗、军徽就是代表解放军;哪里,哪里就是解放军到这些地方救。

生:这里没有说到哪里救,其实就是哪里有被围困的群众,就到哪里救。

生:救群众的意思是藏在句子里的。(掌声)

师:你们越学越聪明了。继续!(师读第四句)这一句写什么啊?

生:(齐答)救群众!

师:这一小节4句话,每一句都是写救群众,不是重复了吗?你再读一读,想一想。

生:四句话写的意思是一样的,但是写法不一样。师:你真会发现,说说看!

生:第一句是说战士们驾着冲锋舟飞快地救群众,第二句是写救出了哪些群众,第三句是写有危险的地方就有解放军来救,第四句是写群众被救出来了。

师:虽然写的都是救群众,但是每一句的内容不同。那写法呢?仔细看一看,用得最特别的是什么写法?

生:排比!

师:读读这些排比句,有什么感觉?

生:(大声读排比句:汹涌的激流中,战士们的冲锋舟劈波斩浪,飞向漂动的树梢,飞向灭顶的房屋,飞向摇摇欲坠的电杆。哪里有洪水,哪里就有军旗飘扬;哪里有危险,哪里就有军徽闪烁。滔滔洪水中的群众,看到了红五星,看到了迷彩服,就像看到了他们的大救星。生:感觉很紧张。生:感到很急迫。生:很有气势。生:读起来很特别。师:这么特别?读读看!

生:(读后)很有节奏感,感觉很好!(众笑)

师:语句排列整齐,气势连贯,读来朗朗上口,这样的排比句能传达出一种气壮山河的激情!好好读一读,体会一下。

生:(齐读)

师:其实,除了排比有这样的气势,对偶,也能表达这样的气势。看一看,这里的对偶句。

生:(齐读)在安造垸,他们救出了被洪水围困了三天三夜的幼儿园老师周运兰;在簰洲湾,他们给攀上树梢等待了近九个小时的小江珊以生的希望„„哪里有洪水,哪里就有军旗飘扬;哪里有危险,哪里就有军徽闪烁。

师:句式对整齐啊,读起来多流畅啊!透过这样的对偶和排比,作者想要表达些什么呢?

生:心中的激动。生:对人民子弟兵的赞美!生:夸赞人民子弟兵。

生:告诉我们全国各地都是在这样救群众。(掌声)师:这一段,就像电影的远镜头一样,扫描一下整个救群众的宏大场面,抒发对人民子弟兵的赞美!一起读一读,感受那种如虹的气势,澎湃的激情!

生:(齐读)

【点评】教师利用学生动态生成的资源,连续有层次地追问学生,促进学生不断思考,从而推进教学过程。教师的不断追问和学生的不断思考总,学生不由自主地走进了主动发现的“语言场”,在理解语言内容和情感的同时,玩味语言的表达形式,从而具体形象地体会到文章以排比、比喻、借代、对偶等多元的表现手法来描述同一语言内容的生动性,让学生自动生成内在的语言规则,从而培养了学生的语感。

师:谁能在“救群众”前面添一个词语? 生:奋不顾身。

师:恰当,但已经用过啦!生:舍生忘死。师:不错!生:义无反顾。生:全力以赴。生:不顾一切。生:众志成城。

师:上文用“奋不顾身”,这里用“舍生忘死”更能递进一层!那么,在这个词语前面,再添一个什么词,就与上面“铮铮铁汉奋不顾身保大堤”对称了?想一想,词语字数要一样,意思要一致!

生:人民子弟兵。

师:意思对的,但是字数不一样了。生:人民英雄。生:英勇战士。生:无名英雄。

师:对啊,许多战士我们都不知道他们的姓名,只知道他们叫解放军!

生:人民救星。

师:解放军就是人民的大救星,不错!生:闪闪红星。

师:好,用了“借代”的手法,形象、生动!更重要的是,上面是“铮铮铁汉”,前两个字是重叠的,这里的“闪闪”也是重叠的;“铁汉”对“红星”也很妥帖!就用你的“闪闪红星”!

生:(齐读)铮铮铁汉奋不顾身保大堤,闪闪红星舍生忘死救群众。

师:你发现这其实是什么? 生:一副对联!师:横批是什么? 生:大江保卫战。师:可以!

生:军民鱼水情。(掌声)

师:体现了文章的主题,好!一起读!生:大江保卫战,军民鱼水情!

师:又是一幅对联!一幅有气势的对联!下课!

上一篇:市委党校2021年关于巡察整改进展情况汇报下一篇:四年级语文第二周周清试卷分析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