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批评”与中学语文教学(共8篇)
“新批评”与中学语文教学 篇1
“新批评”与中学语文教学
有人说:二十世纪是批评的时代。确实,本世纪以来,西方文学界和教育界,在文学研究和教学方法方面,做了许多富有创造性的探索,真可谓学说纷呈,流派林立。在众多方法中,二十年代肇端于英国,四五十年代在美国风行一时的“新批评”方法,特别值得我们借鉴。在西方,许多人认为它“教会了整整一代人如何读作品”,也有人说它是“训练未来教师的职业训练法”。
作为一种独特的理论体系,“新批评”方法的内涵非常丰富。联系我们的教学实际,我认为“新批评”有两个观念值得我们借鉴。
首先,他们认为:“含混”是文学的基本要素之一。所谓含混,可以理解为一个词、一个句子、一个段落、乃至一部作品同时具有多方面理解的可能性。以往,人们在讲解文学作品的时候,总有一种信念,认为作者只有一义入诗(文学),我们只能以一义解之。也就是说:作品的意义,客观的存在于作品中,不以读者的意志为转移,分析作品的目的,就在于寻求对文学作品最真实、最公正的终极的解释。在教学中,或者把教师自己的理解塞入学生脑子,或者千方百计地把学生的思维引导到教师认为唯一正确的思路上。当学生与教师的见解发生分歧的时候,也往往是简单地肯定一个,而否定其余。这种非此即彼的态度,概括为一个公式就是:意义X=A解,或B解,或C解……,在“新批评”派看来,这是不正确的,他们认为对作品纯客观的、终极性的解释是不存在的。这是因为,作品既含有理性内容,又含有感情成份,对它的理解,往往因人因事而异。对作品的理解,只能永恒地流动在主观性和客观性之间。任何理解都是一种过渡,都为其它理解留出了余地。他们把这种态度概括为一个公式:意义X=A解+B解+C解……,这个公式的意思是:作品的意义,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理解,各种理解不是相互排斥,而在相互丰富和补充,综合成一个复合意义。从这里,我们可以得到一个启示,在教学中,我们不要急于把自己的理解塞给学生,而应当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发现新角度,提出不同的见解。当然,由于受知识水平、认识能力和生活阅历的限制,学生的理解,可能十分肤浅,甚至离奇怪异。但一个循循善诱的教师,不会急于否定学生的观点,而是首先对学生独立思考和积极探索的精神给予肯定的评价,然后再引导学生发现自己观点的缺陷,并谋求吸收别人的见解。问题的关键是:要尊重学生独立思考的权利,注意激发学生的探求精神,培养学生求异思维能力。教师应该懂得:你对作品的讲解,目的不仅仅在于使学生把握某篇课文的意义,而且还在于教会学生分析作品的方法,这就是人们常说的举一反三能力。这虽是一句老话,但在实践中却常常被人们遗忘。不过,提倡求异思维,也不能忽视不同作品的具体情况。有的课文,比较单纯,人们在认识上很少出现分歧,对这样的课文,就不必强求学生“各抒已见”,而有的课文,意蕴丰富深沉,那么就可以引导学生从不同的侧面去分析探讨。以鲁迅的小说《药》为例。这是中学语文课本的传统篇目,人们的认识却并不完全一致。许多人认为,批判资产阶级旧民主主义革命严重脱离群众的错误,是小说主题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有人持不同的观点,认为《药》的主题的一个重要方面,是歌颂旧民主主义战士的崇高品德。前一种观点,着眼于作品的客观描写,来自人们常说的“客观效果”:夏瑜是一位不屈的旧民主主义革命战士,为了救国救民,他不怕流血牺牲,确实使人们感受到革命者的悲哀。从今天的思想高度去认识这悲哀的根源,自然是革命者的脱离群众。后一种观点则着眼于作者的创作意图,即作品中客观存在的作者当时的思想。持后一种观点的同志认为:鲁迅当时“对群众的力量,对民众在旧民主主义革命斗争中所能发挥的作用,并无正确的认识”,作者当时的“经验”和“生活”不可能赋予作者批判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思想。这两种观点,能否统一起来呢�课胰衔�是可以的。作品客观存在的思想��即作者的思想�┯胱髌返目凸坌Ч��ǘ琳叨宰髌返睦斫�┘扔辛�系,又有区别。但它们都与作品主题密切相关。作者在自己的作品中,必然会融进他对自己所反映的生活的认识,这是毫无疑问的.。在创作《药》的一九一九年,鲁迅的思想主要还是强调个性解放,强调先觉者的巨大作用,对于群众,则主要是批判他们的愚昧和麻木。鲁迅当时对夏瑜这样的革命者,是持肯定和赞颂态度的。但是,文学创作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情感性、下意识的思维活动,作家实际上通过形象表现出来的东西,往往多于他企图表现的东西。鲁迅经历了辛亥革命,辛亥革命又确实存在着脱离群众的弱点,谁又能说生活没有暗示鲁迅某些他还不能明确意识到的思想呢�亢鍪恿俗髌分魈獾目凸坌裕�就可能陷入相对主义的泥淖。但是如果离开了读者的主观感受,作品的主题又如何能显示出来呢�渴导噬希�作品的主题,只能存在于客观内涵与读者主观认识之间。尤其是伟大的作品,其内涵更不是某一角度的解码活动所能穷尽和涵盖的。如果我们在讲析《药》这类作品时,能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理解作品,并设法在不同角度得出的结论之间建立起逻辑联系,那么,学生的收获一定会大得多。
“新批评”派给我们的第二个启示是:不能把内容和形式分割开来,主张从形式到内容的分析作品。
在我们传统的概念里,文学作品无非是内容加形式,把内容和形式作为两个独立存在的东西对待。因而,我们的文学教学,多年来形成了一种固定的程式:先时代背景、后作家生平、再思想内容、最后是艺术形式。而且在内容和形式分析之间,缺乏有机的联系。而“新批评”派却认为,把内容和形式分割开来,如同把人的肉体和精神分割开来一样,是不可思议的。他们认为内容是“有意味的形式”,脱离具体形式的内容,与文学艺术无缘。而“形式”则是“完成了的内容”“形式不仅包含内容,而且组织它,塑造它,决定它的意义”,这样形式因素从另一种角度看,就转化成为内容因素。这些思想提示我们:在分析作品时,要注意沟通内容与形式的界线。更加有机而完整地把握作品。在思路上,不必千篇 一律地从内容到形式,也可反过来,从形式到内容。以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为例,这是篇写景抒情散文,对一篇写景抒情散文而言,它的主脑是意境。意境是作家主观情思与客观物象相融合而形成的一种艺术境界,“境”(客观物象)是基础,“意”(主观情思)是灵魂。我们可以先从基础,即“境”的分析入手。我们不难发现,作者在对环境的描写上,突出了一个“静”字:月亮升高了,孩子们的欢笑声听不见了,妻子哼着眠歌,荷塘小路幽僻、寂寞。在描写荷塘月色的时候,作者紧紧扣住了一个“淡”字:淡淡的月光、薄薄的青雾、隐隐约约的远山、斑驳稀疏的树影、微微的晚风、缕缕的清香等。在写法上,作者采用比喻、对比、衬托、拟人、通感等多种手法,把那些静美淡雅的事物描绘得细腻传神。在作品中,作者也写到那些热闹的事物:蝉声、蛙声、六朝采莲时节的光景,但只是一带而过,把它们放在衬托的位置上。作者为什么要着力描写那些静美淡雅的事物呢�空馐且蛭�作者“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因而那种静谧的环境和淡雅的事物,与作者希求的恬静的心境正相吻合,作者去看荷塘是为了排遣内心的烦闷。这样,就很自然地从形式的分析,转入了内容�ㄇ�┑姆治觯�在剖析了作者所抒发的思想感情之后,教师可以向学生提出一个问题:作者为什么“心里颇不宁静”�课�什么在对“荷塘月色”幽雅景色的描写中,流露出淡淡的哀愁�恳�解决这些问题,就必须了解这篇作品的时代特点和作者当时的思想状态。原来,这篇作品写于“四・一二”反革命政变时期,当时,朱自清思想十分苦闷,他不满现实但又看不到出路,中庸思想和超脱现实的情绪滋长起来。这样一种从形式到内容再到创作背景的教学思路,既突出了作品的重点,又使得各个教学环节的衔接与转换十分紧密和自然,不致于给人割裂之感,同时,也使学生懂得,思想与艺术、作品与背景,是不能截然分开的。实际上,语文课本中的许多课文,都可以采用这种从形式到内容的思路。当然,有些课文,思想比较深沉,教学中需要以内容的分析为突破口,那就不妨沿用传统的从内容到形式的分析方法。但无论采用哪种思路,都应当有一个观念:不要把思想与艺术分割开来,把二者看成酒与瓶的关系。
文学教学活动,总是在一定的理论方法指导下进行的。我们现在通用的理论方法,大都是上一个世纪或本世纪初的产物。由于二十世纪社会生活的迅猛发展和其它学科的渗透,文学理论方法也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对西方新理论方法的吸纳和借鉴,必将给我们教学方法的改革以有益的启示。
“新批评”与中学语文教学 篇2
关键词:女性批评理论,中学语文,教学启示
“女性主义”一词出现, 意味着妇女解放, 它由法国传到英美, 五四时传到中国。作为文学批评方法的女性主义批评是伴随着西方女性主义运动而诞生的, 它呼唤女性意识的觉醒, 纠正文学作品中的性别歧视, 培养女性主义批评眼光, 从而发现女性文学自身的艺术价值。有了女性批评理论, 中学语文教学中对文本的传统分析, 就将受到质疑, 那些带有性别色彩的文学作品也有必要用新的眼光去重新评价。
一、中学语文教学中女性批评的现状
一直以来, 中学语文教育都存在着不自觉的性别歧视问题, 下面笔者将从教材偏见、教师偏见和女性主义理论缺失这三个方面对目前的现状进行一个探析。
(一) 语文教材中篇目选择的性别偏见
在中学语文教材中, 有很多性别色彩较重的文本, 如《触龙说赵太后》《卫风·氓》《孔雀东南飞》《祝福》《边城》《项链》《雷雨》《柳毅传》等。仔细斟酌这些作品, 不禁发现它们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性别歧视现象, 并且都是出自男性作家之手。《卫风·氓》和《孔雀东南飞》是古典作品, 里面的女主人公都是被侮辱、被抛弃、被损害的女性, 他们都是在当时时代大环境下承受着来自男权社会的无情伤害, 那弱弱的反抗也只能令人感到心痛和悲哀。《边城》中的翠翠渴望爱情的来临, 但是性格的被动只能坐等爱情;《项链》中的马蒂尔德为了美丽和虚荣, 因一条项链而毁掉了自己的一生;《雷雨》中的繁漪是封建社会男权文化下的牺牲品, 她为了反抗, 为了追求爱情不惜牺牲一切, 与自己的继子乱伦, 从而变成了一个所谓的“坏人”。以上文本都是带有较重性别色彩的女性形象, 都能看出父权制男权社会对女性的残害和压抑, 所以说, 语文教材在篇目选择上存在一定的性别偏见。
(二) 教师教学中的性别偏见
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居于主导地位, 在相对弱势的学生群体间具有绝对的话语权。由于中国几千年父权制男权社会的影响, 男权文化观念已成为一种集体无意识, 教师对其自觉或不自觉的进行着承接和传递。在解读性别意识较重的文本时, 传统教学往往从男性中心的角度去审视和分析女性形象, 用男权文化的标准去定义和评价女性形象。他们大多宣扬女性依附男性的陈腐观念, 比如《祝福》中有关祥林嫂名字的那段, 她卑微到没有名字, 因为丈夫叫祥林, 所以就被鲁镇人天经地义的叫祥林嫂。
教师对于女性大多从容貌、生理方面加以品评, 不得不强调女性的柔弱、需要保护、需要怜悯。并且在男权观念的影响下, 女性的主要功能就是负责传宗接代, 负责相夫教子。这就使很多本该有才华有能力的女性丧失了独立意识和竞争意识, 埋没了自身的才能, 从而放弃了对自身价值的追求和完善, 本能地去依附父亲、丈夫。这种观念定会破灭她们对事业、爱情、自由的追求。如现今, 我们需要女性意识的觉醒, 需要大家树立男女平等观念, 这一切都需要教师在教学中有意去消除性别偏见。
(三) 女性主义批评理论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缺失
一般而言, 中学语文教师在对文本进行解读时, 一般从阶级、历史、时代角度去切入, 很少从女性角度去着眼。一篇课文的主题思想, 除了了解作者的生平事迹、家庭环境、情感经历, 还需要了解文本中的性别意识, 这样对于两性关系和女性品德评价才能更加准确的把握。对于两性关系中较为落后的道德观我们要加以批评。例如:在传统课文教学中, 对于那些被损害被凌辱后选择死亡的女性, 还大加赞赏她们誓死捍卫她们的贞洁和尊严。这种陈腐的贞操观在如今这个社会难道还需赞同吗?面对如今的女学生, 我们难道还要用这种观念对其进行引导吗?这种落后的道德观只能对学生正在形成的性别意识进行误导。教师一定要持女性批评理论去重新对含有性别色彩的文本重新加以审视和处理。
二、女性批评理论对中学语文教学的启示
毋庸置疑, 语文在中学语文课程中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 它既要教学生学习语文相关的基础知识, 又要培养学生如何做人, 是一门工具性和人文性相统一的课程。其实我们在语文教学过程中, 就可以潜移默化地对中学生进行现代女性意识培养, 运用女性批评去分析文本, 进行语文教学。
(一) 教材编写要公平
由于教材是学生学习的最主要资源, 如果不能掌握全面而准确的信息, 将直接影响学生的发展和价值观的形成。在教材编写上, 男女作者、选文中的男女主人公的比例都要适宜, 都要分配公平。为了唤醒女性意识的觉醒, 我们要编排更多类似于《木兰诗》《居里夫人》《我的老师》等文章, 学习木兰的替父从军、忠孝两全, 学习居里夫人的坚强、执着和奉献精神, 学习沙利文老师循循善诱和学习海伦凯勒的自强不息。现今教材还需精心选择更多争取男女权利平等的文章。
(二) 教师需树立平等的性别观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 虽然男权文化观念已成为一种集体无意识, 但为了班上女性同胞的公平教育, 教师一定要端正自己的性别观念。在教学那些性别色彩较重的名篇时, 从作者、读者、文本角度加以分析后, 就算得出文中女主人公的悲剧命运后, 我们也需要给班上的女同胞传达出正能量, 就算《卫风·氓》和《孔雀东南飞》中塑造的是两位可怜的弃妇形象, 但是教师更需要强调的是她们在命运面前那微弱的抗争, 就算这份反抗尤其无力, 但是教师也是需要赞扬的, 因为这是女性觉醒的开始, 是教会班上女学生独立、顽强, 追求爱情、追求自由的一种方式。
(三) 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善用女性主义批评理论
西蒙娜·波伏娃的著名格言, “女人不是天生的, 而是塑造的”。这正强调了男女两性发展的非生物因素, 对女性主义批评理论的实施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在性别色彩较浓的文章中, 教师和学生都要善用女性主义批评理论来分析文章。就比如曹禺戏剧《雷雨》中的女主人公——繁漪。在传统语文教学上, 教师对繁漪的解读多是从她性格扭曲, 违背伦理道德, 是一个可怕的矛盾式的人物去分析。但其实, 我们需要对繁漪的出生背景受教育程度等进行一个了解。从女性批评视角去对繁漪这个人物进行一个新的评论。
繁漪出生在封建王朝的末年, 经历了辛亥革命和五四运动, 这三个时期都在她的身上打上了自己的印记。她有着旧式女人的阶级偏见, 也有着新式女性的开阔眼界。所以她选择了作为洋学生留学归来的周朴园。但事与愿违, 婚后她发现周朴园其实是一个极其伪善的封建统治的代表, 她不甘心就此埋没自己的青春和生命, 开始了自己的反抗。她在幻想的爱情破灭以后, 冲破封建伦理道德的束缚, 选择了她的继子周萍作为她爱情的对象。繁漪藐视一切社会禁锢, 毫不掩饰自己的欲望, 是一个敢爱敢恨的女性。她有自己的个性, 有自己的思想, 敢于做出自己的决定, 即使进入婚姻的围城后, 仍敢于冲破纲常, 大胆追求着自己新的爱情。而当她认清周萍同样如周朴园一样冷酷、伪善、自私时, 她说出了这样的话:“一个女人, 你记着, 不能受两代人的欺侮。”这是一种大胆地反抗!这种行动显示出了繁漪的光芒, 它把中国妇女几千年受压抑的精神痛苦一下子照亮了, 成为中国那段特定历史时期女性形象的典型。
在学习《雷雨》时, 教师要引导学生认识到繁漪身上可贵的反抗精神和对自由爱情的执着追求。褒贬需要自己去评判, 我们要从各方面去对文本进行解读, 不要一味进行褒奖, 或者一味进行批判。繁漪是一个受过新式教育的人, 她对爱情有着期待有着追求, 面对周朴园的虚伪以及对她的冷淡, 他采取了疯狂的选择, 对自己的既定命运进行了反抗。在教学时, 我们要强调女性的敢爱敢恨, 女性的勇敢, 女性的反抗意识。
三、结语
中学语文教学引进女性主义批评理论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它有利于合理全方位的解读文本并推动教学改革, 有利于培养中学生的性别意识和性别平等观念, 有利于竖立中学生现代女性意识。在我们解读文本时, 我们要能够引导学生看到这些女性形象身上的优点和缺点, 从而来完善自己的性格。通过这样的语文教学, 能唤醒学生心中的女性意识, 形成正确的性别价值观, 让两性教育更具有效性, 也能更准确的了解文本内涵。
参考文献
[1]伊夫林·凯勒.性别与科学:1990[J].国外社会学, 1995 (3) .
接受批评法与中学语文阅读教学 篇3
关键词:接受美学;接受批评;语文教学
一
接受批评法是以德国接受美学理论为基本原理的文艺批评方法,侧重于探讨读者的阅读活动在文艺传播中的地位与作用。接受美学出现于1960年代,以德国美学家姚斯和伊赛尔为代表。1967年,姚斯发表《作为向文学科学挑战的文学史》,这篇论文可视作接受美学的宣言,標志着接受美学的正式兴起。在这篇文章中,姚斯对此前的实证主义文学研究方法和20世纪初兴起的形式主义批评方法都提出了质疑和批评,认为此前所有的文学史要么是作家作品史,要么是文学精神史,但普遍存在的问题都是忽视了读者接受的创造性和能动性。他指出,“一部文学作品,并不是一个自身独立、向每一时代的每一读者均提供同样的观点的客体。它不是一尊纪念碑,形而上学地展示其超时代的本质。它更多地像一部管弦乐谱,在其演奏中不断获得读者新的反响,使文本从词的物质形态中解放出来,成为一种当代的存在。”换言之,作家创造活动结束之后,文学活动并没有结束,文学作品有待于读者的出场,作品向每个读者提供的并不是文本本身固定的意义,而是和不同的读者生成不同的意义,是向每一个读者开放的文本,是读者让固定的文本变成鲜活的文本。
接受批评的另一个主将是伊赛尔,他的理论兴趣是艺术文本与读者的关系。他认为,文学作品虽然是作者创作的,但只是一种图式化的构造,其间有许多的未定点,是一个有待去解读的意向性客体,这些未定点依靠读者的创造性接受活动加以补充,使其成为一个确实存在的客体,这个过程就是现象学理论家茵嘉登称之为具体化,即作品最后通过读者的阅读接受活动使其成为一个审美对象。伊赛尔说:“艺术的极点是作者的文本,审美的极点则通过读者的阅读而实现”,作品并非单方面地产生于作者,而是产生于读者与文本的对话和交流过程中,是读者和文本的共同产物。比如柳宗元的《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诗中的各种意象构成了一幅完整的寒江独钓图。但事实上,这幅图在每一个学生大脑中二次创作构想出来后,其画面是千差万别的:对于平原地区的学生来说,他们想象的“千山”都不会太大,对于西部地区的学生来说,他们想象的“千山”也许就是高山大岭。“孤舟”究竟是什么舟:敞口的?有乌篷的?如何摆放的:在岸边?还是在江心?如此等等都没有确定。它并不像马远画的《寒江独钓图》那样固定成不变的视觉图像。诗歌本质上是想象的艺术,千人千面,各不相同。因此,每一個学生心中生成的画面是各不相同的。
艾布拉姆斯就曾经提出文学活动的四要素说,即世界、作家、作品和读者。以此观之,在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使用最多的视角就是社会历史批评法(世界)和传记批评法(作家),对文本的独立性和读者的独立性都关注不够。1960年代,西方文艺理论进入一个受众中心时代,发现了读者在接受活动中的价值和地位。姚斯说:“无论是国家统治,还是神权政治,都无法强迫我欣赏或拒斥一件美的艺术品,都无法命令我按照规定的意义去阅读一部文学作品。因为不管是一部文学作品,还是一幅画的意义都必须听凭读者或欣赏者内在的自由的评判,这种自由是无法转让的”。受众是一个独立的存在者,他对文本的接受是能动的,是不能强迫的。
二
接受批评法与中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关系何在?如果我们将语文阅读教学活动视为文学接受活动而不是简单的知识传授活动,我们就能发现接受批评法对中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启示,以及接受批评法与阅读教学活动的内在一致性。语文教学活动就相当于一种文学接受活动,学生就是受众,课本就是文本,教学活动就是学生面对文本的接受活动,教师的角色就是激发学生的内在主动性来接受课本,而是将课本作为一个固定的意义介绍给学生,填鸭式教学就是把文本意义固定化给学生。
语文教学活动中一种被人忽视的现象是,语文教师不知不觉将自身的角色替换为作者的角色,作者在接受活动中被视为文本意义的唯一生产者,具有权威性,表现为教师在教学中以作者代言人身份对文本总结为“这篇课文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学生也以作者的创作意图为文本的意义,以还原作者为接受途径。这样的教学活动看似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但实际教学中许多教师成为了主体。其教学结果就是,学生最后并没有保留自己独立的见解,也没有保留自己的主体地位,以教师的讲授结果成为最后的结果。这跟传记批评法是相似的,即文本的意义被解读为作者的意图,将文本的意义还原为作者的创作意图,这个问题被新批评文艺理论家维姆萨特称之为“意图谬误”,即将作者的创作意图等同于文学文本的意义,他反对“文如其人”这种观念,反对通过作者生平历史和思想感情的追溯来还原文本的意义。通过教师介绍课文中作家的各种人生境遇和作家当时所处的时代背景来追溯要讲授的新课文这个文本的意义,有时是恰当的,可以得出比较厚实的文本意义。但很多时候,新课文这个文本的意义与文章之外的时代背景和作者生平往往风马牛不相及,也就是说,这个模式被我们的教师泛用了普遍化了。“就衡量一部文学作品成功与否来说,作者的构思或意图既不是一个使用的标准,也不是一个理想的标准”,“强调作者在构思方面的匠心就是诗的成因还并不就等于是承认了构思或意图即是批评家衡量诗人作品价值的标准”。将文本的意义还原为作者的思想感情和创作意图已经成为我们语文教学中司空见惯且不为人注意的问题,教师成为作者的代言人,将接受者一学生的创造性阅读以作者意图的形式收编为教师的解读。其实,文本的意义远远大于作者的创作意图,它的意义不是由作者固定在文本里面的,而是和受众共同生成的。由此,姚斯才说:“在作品不断进行的感受和解释的过程中,作为成品的作品展示出丰富的意义,这意义远远超出作品创作的视域”。P40齐默尔曼甚至宣称:“不管出自什么理由,文本的有效性并不是来自作者的权威,而是来自与我们自己的生活史的对抗”。P41只有肯定受众的主动性,文本的意义才能充分地生成出来。因此,姚斯认为,被阅读和欣赏是艺术作品的重要本质特征,阅读和欣赏并非对作品原始存在状况的追复和重建,接受本身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这种创造性是人的意识所固有的能动性的体现。尽管我们一直强调中学语文教学应以教师为主导和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定位,但在具体教学中仍然有既以教师为主导又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现象。
nlc202309081756
“以学为本”和“以教为本”是中国传统教育和西方现代教育的根本区别之一。近代以降,受西方教育影响,中国各地开办学校,逐渐形成了今日之教育。近代学校教育取代私塾教育,根本性的一個取代就是以“以教为本”取代“以学为本”。许慎《说文解字》曰:“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在古希腊语中,“教育”的本义是“引出,导出,即把人的生命内部的禀赋引发出来,将人潜在的性灵由内而外地诱发出来。从中国古代和古希腊对教育的看法可以看出,使人成化为人是教育的根本目的所在,教育是成“人”教育,是使人成为真正的人的教育,或者说原本就是一种人生教育。人生教育是传统教育的根本,现代教育是知识教育为主。欧美工业革命之后的教育是一种工具理性思维下的教育,是使人掌握一定的知识和技能的教育,这种教育带有强烈的功利目的,将教育视为一种工具和手段,以掌握知识和技能为目标,不是以成“人”作为最终的追求。故而,教学活动就特別具有目的性和功利性,最直接的目的就是以考试成绩为指标,将语文教学视为知识传授,而不视为审美接受,以知识掌握为目标,不以审美享受为鹄的。审美是非功利性和超功利性的,它与功利教育是相反的,语文教学忽略了学生的审美享受。语文教学比起数学教学等是最能实施美育的教学活动,蔡元培曾言,美育者,应用美学之理论于教育,以陶养感情为目的者也。王国维也说,美育者一面使人之感情发达,以达完美之域。以陶养感情为目的就是一种情感教育,是成“人”教育,这与单一的知识教育是不同的。作为现代教育,知识教育是必需的,但是在知识教育基础上重视审美维度是必要的。
三
强调学生作为接受活动中的主体性,并非否定教师的主导性,若教师不加辨析地放任学生对文本的自由解读,也会出现漫无边际甚至是荒诞不羁的解读,出现失控的课堂教学场面,比如,某教师给学生讲授《孙悟空三打白骨精》一课时组织课堂讨论,让学生发表对文中各色人物的看法。有学生分析白骨精时说,白骨精在自己能享受唐僧的长生不老肉时还派人去请地母亲一起前来分享,这说明白骨精是一位有孝心的女儿,是善的体现。面对这种突发性情形,教师若无所适从失去主导性的话,将使学生丧失基本的价值判断能力。中学生处于青春期,价值观尚未完全确立,在这种接受活动中,仍然需要教师进行有效的引导。在语文阅读教学活动中,既要开展师生与文本之间的对话,又要开展师生之间的对话,只不过对话关系是一种主体间性的关系,在这里,教师和学生都是对话的主体,而不是像过去那样是一种失衡的关系,忽略学生的主体性。若教师研读文本深入的话才会知道,白骨精派人去请其母亲这个时间是为孙悟空乔装变形三打白骨精留下时间间隙,是插入的一段铺垫。白骨精与母亲一起杀人吃人,根本就不存在善的问题。因此,学生解读文本的合理性是有一定边界的。比如《江雪》中确定的意义是孤寂,这是任何讨论都不能偏离的文本意义,但文本意义“孤寂”的呈现方式是因受众不同而不确定的。
课文文本的意义应该是一个向学生(读者)开放的意义系统。这里需要两个预设:一是假定课文文本具有可供阐释的多重空间,是一个可以让学生从多角度去理解的具有无限张力的作品。语文教材中都选编了许多古今中外经典的优秀之作,这些课文自身都是具有可阐释性的。二是假定学生(读者)具有从自身独立的角度去阐释课文文本的能力。中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阅读量,这些阅读量为他们进行独立的文本接受奠定了比较可行的基础。
接受批评法强调受众的主动性是因为过去的文学活动忽略了受众的价值。同样,在长期的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一直居于一种类似作者的权威性地位,这是需要深入反思的。虽然我们并不否定教师的主体性,按如何确立教学活动中的另一个主体即学生,这需要我们作进一步的研究。
中学历史新课程教学的感悟与思考 篇4
钟欣洁
新课程的教育理念是变学生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学生素质的发展。基于这一理念,中学历史在教学过程中必须以学生为本,教育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做人,提倡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式学习。
在历史教学过程中如何体现新课程的教育理念呢?我认为历史教师应通过教学实践进行大胆尝试和探索,从中感悟新理念、贯彻新理念。以下要谈的是我在教学实践中对新课程理念的几点感悟与思考:
一、有效地创设学史的情景和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学习动机是指为实现自己的理想、目标而力求学好的一种内部动因。因此,在历史教学中如何提供诱因,使学生那些潜在的、肤浅的需要变成实实在在的需求,就显得十分重要。
历史教科书叙述的是人类社会以往的发展过程,是历史学家们根据历史文献和物质遗存对历史的再现,并以现代语言的叙述为主要的表现形式,因此具有很强的抽象性。历史事件、历史人物都与我们有着难以逾越的时空距离,仅靠教师苍白的语言叙述,就难以引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无法调动学生学历史的积极性、主动性。因此,在教学中,要尽量采用一些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如音乐、录像、幻灯片等,把过去的事情真实地展现在学生面前,让历史场景、历史人物走 进学生的视野,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历史。这样,拉近了时空距离,学生学史的兴趣和动机便被激发出来,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在新课程教学的尝试中,我还发现,在一节课的导入环节中,如果能有效地创设一种学史的情景和氛围,往往会强化学生在课堂上的有意注意。如我在上初一历史《三国鼎立》这节课时,导入新课这个环节作了这样处理:以电视剧《三国演义》的主题歌为背景音乐,一张张幻灯打出曹操、诸葛亮、刘备、孙权等历史人物的图像,并让学生畅谈他们对三国这段历史的了解。学生的兴奋点被点燃了,他们争相发言,在欢乐的、轻松的笑语声中,全体学生自然地将注意力投入到对三国历史知识的学习中去。不用说,学生的思维阀门一旦打开,他们的学习劲头、思维的敏捷度无疑会提高好几倍。
二、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营造平等民主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发展性教学要求我们教师去努力营造一种平等民主的学习环境,营造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发展的一个重要前提和条件。因此,我在平时的教学中,要尽可能地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尊重、理解和关爱学生,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并发表自己的见解,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发展学生的个性。
“教育的目的是养成自己学习,自由研究,用自己的头脑来想,用自己的眼睛来看,用自己的双手来做的这种精神”,并且“能培养独创性和唤起对知识的愉悦感”。教师的工作,就是激发、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并通过启发,经由学生自我思考得出认识和结论。这种认 识和结论能真正反映学生的认知水平和个性见解,不见得就符合历史课本或传统的对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的评价的准确性,更不是对历史教科书提供给我们的观点和看法的认证,它是多样性的和开放性的,以及具有个性特征的。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正是在教师这样的引导下,通过不断的思维训练而逐步形成起来的。
在历史教学中,要促使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形成,教师必须想方设法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对问题进行思考。比如,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可引导学生站在不同角度去分析,让学生从自己感兴趣的话题出发去评价历史人物,这有利于学生个性的自由发展,有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再比如,在评价曹操时,有的学生受传统观念影响,认为他是个奸臣、枭雄;有的学生从客观历史事实出发,认为他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诗人。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一个平时对学习历史不大感兴趣的学生的发言:“我认为曹操是个很了不起的人物,他靠自己的能力和实力打败了很多军阀,统一了北方”。当然,对同一人物、同一历史现象的观察角度可以不同,但这些不同角度所体现的评价标准唯一相同的,那就是“历史事实”。尤须注意的是,当某些学生说出一些独到的哪怕是有点匪夷所思的见解时,我们也要予以肯定,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在一种师生平等、民主和谐的气氛中,毫无压力地学习历史,让他们真正体验到自己是课堂里的主体,学习上的主人,从而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
三、加强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合作,培养学生的群体意识和协作精神 根据新课程的理念,在教学活动中,要加强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合作,培养学生的群体意识和协作精神,这有多种方法可供我们选择,如:分组讨论、合作性学习、体验性学习等等。组织学生分组讨论,是教师在教学中体现学生为主体,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我在教学实践中,根据教学的实际需要,把学生分成若干组(一般情况下以4-8个学生为一组),让学生带着问题在教材中收集信息资料,并在小组中讨论。学生讨论时,我作为各小组特殊成员参与讨论并作适当的点拨和指导,最后由各小组派出代表回答问题,其他成员也可作修正补充。而在学习“秦始皇统一货币、度量衡和文字的措施”时,我指导学生合作设计和表演小品“买米”,通过这种体验性学习,从而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秦始皇统一货币、度量衡和文字的措施。无论是小组讨论学习、体验性学习还是其他学习方法,都能照顾到学生的个体差异,让处于不同水平、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体验成功,为他们提供成功的机会和条件,使他们重新树立起学习的自信心。
上述教学方法坚持了以学生为本的原则,因而学生的学习情绪高涨,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学有所得。学习的过程离不开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合作与交往,学生在这种交往中,发展了良好的人际关系,培养了学生的群体意识和协作精神,自然也促进了学生的主体性发展。
四、努力探索与新课程教学相统一的评价观,发挥教学评价对学生个性发展的正面引导作用 如何构建一个科学的、完整的学科评价体系,对新课程教学工作的成功与否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在过去的历史教学中,对学生的评价极为单一,教师教,学生学,教师出题学生考,最后以分数的高低来评价一个学生的成绩的好坏,这种评价方式往往不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都受到不同程度的打击,也不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因此,在实际教学实践中,应该探索并制定一套科学而又切合实际的学生评价体系。对每一个学生的评价应充分肯定其优点、闪光点,以便增强学生学习和做人的自信心。为此,本人在新课程教学过程中,采取累积分的评价办法,对学生进行较为全面的评价。
累积分评价法主要由三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是自我能力发展体现加分法:(1)上课时,能积极思考问题并发言的学生,老师给他们加分;(2)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学生和有自己独到见解的学生,实行加分。(3)积极参加各种竞赛活动,实行加分。(4)利用课外时间进行社会调查、收集资料的学生,老师在班上展示,并进行表扬和加分。(5)在活动课上,提供素材、回答问题和当主持人的学生,都给他们加分。
第二部分是作业情况加分法:布置作业时,作业的形式应多样化。除书面作业外,比如,在“灿烂的青铜文明”一课中,让学生做青铜器仿制品;又如在上活动课“寻找历史”之前,让学生去做社会调查,了解潮汕地区目前有哪些历史古迹和遗址?选一例加以介绍,其旅游开发是否有待于进一步完善,你有何建议?等等,凡是能完成作业的学生、做得较好的,老师给予加分。这样,通过多种作业形式,把课 本知识与实践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以便使学生的知识得到巩固和深化。
第三部分是基础知识积累加分法。通过期中考、期末考等形式对学生进行测验试。试题一般分为二部分,即客观性试题(以基本的历史知识为主)和主观性试题。教师在评卷时,对开放性试题部分,做得好的,具有创新意识的,应给予加分。学生学期总评成绩就由以上几个方面的积分构成。通过这些方式对学生进行阶段性的、多元化的评价。这样,有利发挥教学评价对学生个性发展的正面引导作用,有益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新批评”与中学语文教学 篇5
浙江省农村中小学教师素质提升工程
《新课程中学思想品德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复习提纲
(一)五、案例分析题:(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教学案例:
(师)准备一条拔河绳,一上课,就请班上一个力气最大的男生与三个普通的女生在教室里表演拔河比赛,„„
(问)为什么女生能胜?——学生答:人多力量大。(师)再请六个普通的男生分两组对抗拔河赛后,„„
(问)同样多的人,为何有胜有输?——学生分别答:配合的好坏、心齐与否、组织的好坏„„。(讲)我们有时把心不齐、组织不好、配合也不好„„的一伙人称为“乌合之众”;而把心齐、组织好、配合也好的团体称为?——学生(齐)答:集体!„„
试分析:此案例体现了什么样的教学设计思路?有何利弊?
2、教学案例:
在悦耳的背景音乐《青春舞曲》中,同学们陷入了沉思:我们应该如何度过自己的青春时光?不久,有的开始奋笔疾书,看着他们自信的面容,我为我的精心设计感到自豪。第一个学生要求发言,谈了自己的青春理想,我及时地予以肯定。接着,更多的学生站起来谈了自己的想法,气氛变得很活跃。这时,我注意到第一排的一个女生,她悄悄地举了一下手,但很快又放下了,随后和自己的同桌小声地说了句什么。根据以往的经验,我知道她一定有自己想说的话。我走到她旁边,诚恳地做了请的姿势。“老师,你总在让我们说我们的想法,为什么您不讲一讲您自己的青春经历呢?”
分析:如果你碰到类似案例中所描述的情况,你该如何处理为妥?
复习提纲
(二)一、名词解释:(6小题,每题4分,共24分)
1、中学思想政治品德课性质
2、思想品德课基本教学环节
3、教学目标的整体性
4、思想品德课程标准
5、《思想品德》课程总目标
6、思想品德课程资源
二、简答题:(4小题,每小题6分,共24分)
1、为什么说思想品德课的性质决定思想品德课教学设计?
2、思想品德课与《历史与社会》等其他社会课有何区别?
3、如何提高思想品德教学讨论课的效率?
4、思想品德课教学设计与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关系?
三、辨别题:(2小题,每小题8分,共16分)
1、在思想品德课教学设计中,“课程标准”决定一切。
2、思想品德课中采用的教学方法越多,教学就越具有实效性。
四、观点论述题:(2小题,每小题8分,共16分)
1、“学生实际”是思想品德课教学设计的客观依据。
2、“思想性”是思想品德课的“灵魂”。
五、案例分析题:(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教学案例:
(师)上课前一分钟,先请一学生在讲台上玩电子游戏(大屏幕展示全班学生看),游戏结束时上课铃声已约过一分钟。
(师)不顾上课铃声,再请一学生上讲台继续玩,两分钟后游戏结束。
(连续问全班学生)继续玩好吗?整个上午就玩下去好吗?如果不够刺激,玩输的出钱给玩赢的好吗?
(若已有学生说“不好”时,再问)为什么不好?玩电子游戏不好吗?„„(学生发言)„„。(讲)对,有些游戏本身就是“不良诱惑”,如赌博;有些游戏本身并非不好,但人们玩过了头,也成了“不良诱惑”。生活中后一种“熟视无睹”的“不良诱惑”就更多了。
(问)请同学们说一说,还有哪些(自己有过的)类似的“不良诱惑”?„„(学生发言)„„。(问)这些看似无碍的现象有何害处?„„(学生发言)„„。(问)怎么办?„„(学生发言)„„。
(板书)„„(学生讲一条拒绝不良诱惑的办法,教师写一条)„„。
(边讲边书)„„(把学生讲的多种办法用精练的词汇概括为3至4条)——
1、避开诱因法;
2、„„;
3、„„;
4、„„。(小结)„„。
分析:这堂课教学设计的最大特点是什么?体现了思想品德课教学设计的哪些原则?
2、教学案例:
在《我与青春有个约会》教学中教师设计的一个环节叫“青春调色板”,要求学生用一种颜色描绘自己所理解的青春。以下是学生的一些描述:
生A:青春是红色的,青春热情如火,朝气蓬勃。引用费翔的一句歌词:我就像那冬天里的一把火,熊熊火焰燃烧了我。
生B:青春是蓝色的,青春放飞理想,犹如放飞蓝天的白鸽。我们拥有太多的蓝色的梦。生C:青春是绿色的,绿色是生命的本色,她象征着青春拥有旺盛的生命力,孕育着勃勃生机。生D:青春是白色的,它是那样洁白无暇,犹如一张白纸任由我们在上面描绘一幅幅人生的蓝图。分析:请你也续写两条。
复习提纲
(三)一、名词解释:(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
1、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规律
2、思想品德课程基础性目标
3、思想品德课的综合性
4、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5、教学目标的可操作性
6、校内课程资源
二、简答题:(4小题,每小题6分,共24分)
1、思想品德课与中学其他文化课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2、将初中“思想政治课”改名为“思想品德课”有何意义?
3、简述课堂教学中组织课堂辩论的作用。
4、思想品德课程资源开发利用有什么意义?
三、辨别题:(2小题,每小题8分,共16分)
1、实现道德“认知达成”是思想品德课教学设计的根本目的。
2、在探究性教学中,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促进者。
四、观点论述题:(2小题,每小题8分,共16分)
1、有活力的思想品德课一定是能给学生创设思维机会的课。
2、思想品德课教学要“以学生的视角来关注社会生活”。
五、案例分析题:(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教学案例:
在学习《做情绪的主人》时,教师设计了这样一个活动:
要求学生设计一幅能反映情绪变化主题的漫画,并给漫画取个恰当的题目、编一个故事。故事要能说清主人公情绪变化的原因,并为他出出主意,帮助他摆脱不良情绪。分析:你认为这样设计教学活动合理吗?为什么?
2、教学案例:
这是一节《世界因生命而精彩》的教学片段:一群头戴稻谷、小草、小鸟、蛇、鼠、昆虫、鹰、青蛙、狮子、羚羊、狼和人等画像的学生正快乐地做着游戏,老师也乐在其中。一团红线球在他们的手中传来传去,根据他们自己的理解编织着一张“生命网”,当这一条条的“生命网线”举过他们头顶的时候,学生们已经感悟到:大千世界,每一个生命只是这其中的一个“结”,生命与生命是息息相关,环环相扣的,而当其中的某一个结消失的时候,“小草枯萎了”、“小鸟死去了”、“狮子也没法活了”„„慢慢地,整张网就坍塌了„„。分析:安排这一游戏活动的作用?组织课堂游戏活动应注意哪些问题?
参考答案
(一)一、名词解释:
1、思想品德课教学设计,是一个从学生的生活、思想实际出发,依据课程标准要求,遵循思想品德形成规律和认识规律,预设教学目标,选择相应的教学方法和手段,确定教学步骤的过程。
2、《思想品德》课程“是为初中学生思想品德健康发展奠定基础的一门综合性的必修课程”,是加强对初中学生进行思想、政治、道德、法制和心理教育的德育课程。
3、国情教育就是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和民族精神,以及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正确认识我国的基本国情和基本国策,以增强对国家、社会和民族的责任意识,努力肩负起历史使命。
4、教学目标是预期的教学活动和结果要达到的标准。教学目标大体说来具有指导教学策略的运用、指引学生学习和指导测量与评价三大功能。
5、思想品德课启发教学原则: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根源于其“内省”,“灌输”则是其必要的外在条件,但它是一种适合学生认知特点和心理素质的循循善诱,是对学生思想活动以至觉悟的启迪和激发。无论采用何种教学方法,都应遵循这一适应学生学习心理的教学原则。
6、课程资源就是与课程相关的一切资源。具体的说是教学设计、实施和评价过程中可利用的一切人力、物力以及自然资源的总和。包括教材以及学校、家庭和社会中所有有助于提高学生素质的各种教学活动资源。
二、简答题:
1、在中学教育中,思想政治品德课教学与学校德育工作的关系? 答:中学德育工作包括思想政治品德课教学形式,思想政治品德课教学则是中学“系统地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和品德教育的主渠道和基本环节”,“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主导渠道”和“中学德育工作的主要途径”。
2、《思想品德》新课程的特点是什么?
答:具有思想性、人文性、实践性和综合性等特点。
3、简述课堂教学中创设教学情景的几种方法。
答:(1)可借助多媒体、教学挂图、图片、漫画、实物、录音、录像、投影等手段,创设一些可知可感、有声有色的直观情景。(2)模拟表演创设情景。通过小品表演、角色扮演等形式,学生或师生用自己的语言、动作、表情等,演示一定的道德行为情节,创设特定的道德情景,体现道德观点。(3)组织短小精悍的游戏、竞赛活动等,创设有一定刺激性的情景,等。
4、思想品德课教师应如何提高自己的心理教学技巧与心理辅导技术?
答:由于思想品德课中包含大量的心育要求与内容。因此思想品德课教师要努力提高自己的心理教学技巧与心理辅导技术,在更新观念的基础上,通过自学、接受继续教育等途径,进一步系统学习心理教育的理论与方法。努力使自己具备对事物的认识能力、知识摄取能力、心理调控能力、组织协调能力、表达交流能力、技术运用能力、拓展创新能力等。尝试将心理健康教育的观念渗透到自己日常的思想品德课教学活动之中。在教育实践中,学会一般的观察、调查研究方法,及时发现学生较明显的心理问题;学习运用谈心、咨询等方法解决学生常见的轻度心理问题;适当组织开展一些心理训练活动,开设一般心理问题的辅导讲座以及心理辅导课等。
三、辨别题:
1、教学手段的使用应该为教学方法的实施服务。
答:正确。手段永远都是为目的服务的。有什么样的教学方法,就需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手段,而不是相反。不论教学手段本身是否“先进、现代”,只有适合教学方法的教学手段才是有效的、正确的。
2、在思想品德课教学设计中,教师的能力决定了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程度。
答:正确的。思想品德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是思想品德课教学设计的一部分。一堂好的思想品德教学设计,离不开好的课程资源作为支撑。能力强的教师在教学设计时就能对现有的课程资源做出恰当的取舍,并能结合要求对课程资源进行相应的开发和组合。所以说教师的能力的决定了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程度。
四、观点论述题:(要点)
1、思想品德课是初中德育工作的主要途径。
答:思想品德课是“为初中学生的思想品德健康发展奠定基础”,这正是中学德育工作的主要任务。中学教育、教学的规律、思想品德课的性质,以及中学生的心理、思维特点等,决定了在中学众多的德育工作形式中,思想品德课是初中德育工作的主要途径。
2、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对于提高思想品德课的教学效果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答:“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学生能够提出问题,意味着学生新的思路的开辟,体现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也体现了思想品德课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有利于摒弃传统的“师道尊严”观念,创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有利于培养学生思考问题的能力和意识,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最终达到掌握知识,提高觉悟的目的。
五、案例分析题:(要点)
1、试分析:此案例体现了什么样的教学设计思路?有何利弊?
答:体现了遵循认识规律的教学设计策略。重视学生的生活体验,从学生的感性认识出发,引导学生把握正确的理性认识。这样设计,有利于学生直接体验,也有利于启发学生的思维。但教师在引导、归纳学生分析时要有耐心,和急中生智的技巧,否则易走样。
2、分析:如果你碰到类似案例中所描述的情况,你该如何处理为妥?
答:(1)放下老师的架子,乐于听取学生的不同见解,平等地参与讨论。要适当地表达自己的意见,让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情与见解。
(2)直面学生的疑难问题。学生有自己的情感与思维,有自己的观察和感受,有自己的疑惑和迷惘。如果脱离学生的思想实际,无视学生的精神需求,只是一味地进行空洞的说教,甚至于回避问题,就达不到教育学生的目的。
(3)关注学生的真实想法。教师要为学生提供恰当的发表自我见解的机会与民主、平等、和谐的心理氛围。
(二)一、名词解释:
1、中学思想政治品德课性质:中学思想政治品德课程,在教学计划、内容、方法和教学评价上与中学的其他课程有许多相似或相近之处,但作为主要承担德育任务的课程来说,其设置和功能不同于一般的文化课程,它是中学德育的专门课程。
2、思想品德课的基本教学环节,不拘一格。根据学生的思想品德形成规律和认识规律,一般可以包括激发兴趣、引导思考、精确认知、启迪觉悟等环节。
3、教学目标的整体性,是指教学目标的整体设计要体现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力、知识三者的完整统一,它们是整体教学活动中相互渗透、相互补充的统一体,不应割裂开来孤立地理解。确定其主要教学目标的同时,要兼顾其他目标。强调教学目标的整体性还应关注总目标与具体目标的统一。
4、思想品德课程标准是思想品德课教学的基本规范,它反映了思想品德课教学的共性,具有普遍意义,所以它是思想品德课教学设计的理论依据。
5、思想品德新课程的总目标是对思想品德课教学活动的基本的整体性的要求和规定,它以加强初中学生思想品德教育为主要任务,帮助学生提高道德素质,形成健康的心理品质,树立法律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和社会实践能力,引导学生在遵守基本行为准则的基础上,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弘扬民族精神,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使学生成为“四有”好公民奠定基础。
6、思想品德课程资源是指有利于思想品德课程目标实现的各种资源,其中既包括物力的,也包括人力的;既包括校内的,也包括校外的;既包括传统的教科书、图书资料,也包括现代的网络、科技成果。其中最重要的资源内涵是学生自身的实际生活。
二、简答题:
1、为什么说思想品德课的性质决定思想品德课教学设计?
答:思想品德课是德育课程。德育有其自身固有的规律,遵循德育规律,是一切德育工作的基本要求。作为学校德育工作主要途径的思想品德课教学更应遵循德育规律,所以,思想品德课的性质决定了课程教学设计的基本原则、策略和基本环节。
2、《思想品德》课程与《历史与社会》课程的有何区别?
答:两者教学内容既有相互融合,也有各自特色。但两者的课程目的不同,功能不同,具体教学目标也不同。《思想品德》的知识教学目标相对浅显些、简略些;《历史与社会》的知识教学目标更直接、更明确些;前者侧重于(科学的)思想方法(能力)的培养;后者侧重于学习知识的能力的培养;前者的思想道德教育目标则更突出、更深刻、直接些,后者的思想教育内涵相对隐含些、间接些,等。
3、如何提高思想品德教学讨论课的效率?
答:为提高学生讨论的效率,应把握如下一些规范:鼓励学生积极发言,要求每个小组成员必须参与小组的讨论,尽量使每个人都有机会发言,大力赞扬学生发表自己的独特见解,并与他人共享,将自己的见识转变为成员间共有的经验;组织小组讨论时,应进行角色分工,如主持人、记录员、发言人等,并明确职责;讨论后,应由各小组的发言人把本组讨论情况、结论、观点等与其他小组交流,避免脱离主题空发议论;要教育学生学会倾听,尊重讲话的一方,可以争论,但要注意避免由讨论演变为攻击行为,如斥责、污辱他人等现象。
4、思想品德课教学设计与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关系?
答:思想品德课教学设计,实质就是开发和利用思想品德课程资源的过程;开发和利用思想品德课程资源又总是为思想品德课教学设计服务的。两者犹如建筑与建材的关系。
三、辨别题:
1、在思想品德课教学设计中,“课程标准”决定一切。
答:错。“课标”是思想品德课教学设计的理论依据。要真正发挥思想品德课的教学效果,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就必须坚持从学生的生活和思想实际出发,依据“课标”要求进行教学设计,实现理论原则与学生实际的有机统一。不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机械地理解和实施课标,只能使课标的要求走向教条化或空洞化,思想品德课的教学设计也就成了纸上谈兵。
2、思想品德课中采用的教学方法越多,教学就越具有实效性。
答:错。思想品德课常用的教学方法很多,也各有所长,更因为思想品德课教学内容的丰富性和复杂性,以及学生个体差异的多样性,教师选择、运用适当的教学方法,可以形成满足学生需要的教与学相结合的过程,实现教学过程的最优化。无论从思想品德课的教学规律讲,还是从初中学生的实际出发,思想品德课的教学方法的设计和选择应坚持启发教学的原则。在实际教学中,一般是几种方法有机地组合或交叉运用,具有一定的综合性。但倘若一味追求多样性,忽略优化组合,使教学过程变成展示“万花筒”,往往易使教学环节走过场,学生感到眼花缭乱,注意力分散,甚至不知所云,还是不能取得好的教学效果。只有加强教学方法的互补性,综合而灵活地运用,取长补短,相互协调,才能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可见教学方法并非越多就越有实效。
四、观点论述题:(要点)
1、“学生实际”是思想品德课教学设计的客观依据。
答:人的认识产生于客观存在,符合客观存在的认识才是正确的认识。思想品德课教学设计是一种“观念产品”,要想使思想品德课教学设计符合中学德育工作的需要,即符合学生思想品德健康发展的需要,增强针对性,提高实效性,就应把“学生实际”作为思想品德课教学设计的客观依据,使“课标”要求等理论上的“共性”与学生实际的“个性”有机地结合起来,这样的思想品德课教学设计才能有的放矢。
2、“思想性”是思想品德课的“灵魂”。
答:思想品德新课程是为初中学生思想品德健康发展奠定基础的一门综合性的必修课程。“思想性”是其主要特点之一,它决定着思想品德课程的方向,规定着课程的基本特征,是课程的社会主义教育性质最突出的表现;思想品德课程的其他性质,都是围绕着“思想性”这个规定产生,并受其制约。它是思想品德课的根本性质,是本课程的灵魂。
五、案例分析题:(要点)
1、分析:这堂课教学设计的最大特点是什么?体现了思想品德课教学设计的哪些原则? 答:一是生活化,二是思想性。体现了“从学生生活实际出发”的原则、“教学的导向性”原则、“教学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和“启发教学”的原则等。
2、请你也续写两条。
答:青春是橙色的,橙色是幸福的颜色,收获的颜色,青春有拼搏,也有收获。
青春是灰色的,甚至是黑色的。因为青春期也有很多烦恼,很多问题,很多不开心的事情。„„(三)
一、名词解释:
1、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规律:这是一个在一定的物质生活条件和社会环境下,通过生活体验、教育熏陶和自我修养,知、情、意、行相互作用、协调发展的过程。
2、思想品德课程的基础性目标,是帮助初中学生提高道德素质,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健全人格。
3、思想品德课的德育目标具有综合性,既注重知识、能力目标,更注重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的目标。其教学内容具有综合性,从宏观方面来说,心理、道德、法律、国情等方面的内容都或多或少的、有机地渗透在不同年级的教学要求中。从微观来说,每一方面的内容也都是多元的。
4、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是新课程倡导的三维目标之一,是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思想品德课程的优先目标。情感不仅指学习热情和学习兴趣,还包括爱、快乐、审美情趣等丰富的内心体验;态度不仅指学习态度,还包括乐观的生活态度、求实的科学态度、宽容的人生态度等;价值观则强调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科学价值与人文价值的统一,以及人类价值与自然价值的统一。
5、教学目标的可操作性,就是要求设定的教学目标能够有效地起到支配教学进程的作用,并能够进行相应的目标检测。
6、校内课程资源也就是校内的各种场所和设施、人文环境、与教育教学密切相关的各种活动等。比如图书馆、实验室;教师群体、校纪校风、校容校貌;还有实验实习、讲座、报告会、文体活动、社团活动、典礼仪式等等。
二、简答题:
1、思想品德课与中学其他文化课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答:其他的文化课以传授文化知识为主要目的,渗透一定的思想教育,而思想品德课则是借助于一定的文化知识,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道德、法制和心理品质等方面的教育。
2、将初中“思想政治课”改名为“思想品德课”有何意义?
答:初中生是思想品德形成的关键时期,也是学做人的关键时期,因此,必须紧紧围绕他们成长过程中遇到的思想道德问题进行教育。针对以往初中思想政治课对初中学生最基本的道德品质教育的力度不够,对初中学生现实生活的指导也较为薄弱等情况,新课程根据初中学生思想品德形成规律和需要,加大了品德教育的力度,调整了一些与青春期成长关系密切的内容。使用《思想品德》这一名称,更符合初中思想道德教育的实际:引导初中学生在遵守基本行为准则的基础上,追求更高的思想政治道德目标,也更能体现初中《思想品德》新课程的性质。
3、简述课堂教学中组织课堂辩论的作用。
答:辩论有利于提高学生素质,深化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增强辨别是非的能力,培养思维的有序性和独特性,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学生间的相互学习创造有利的条件,使学生在辩论中取长补短,共同提高等。
4、思想品德课程资源开发利用有什么意义?
答:概括地说,课程资源的充分开发和合理利用具有以下意义:(1)极大地拓展现有的教育内容,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2)可直接导致教学方法的变革,带动教学形式、教学关系等方面的变革。(3)有利于强化学生主体意识,发展学生的学习兴趣、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等。
(4)对思想品德课课程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充分利用,能引发教育模式的变革,而且会使全社会的教育意识得到加强,推动学习型社会的建设。
三、辨别题:
1、实现道德“认知达成”是思想品德课教学设计的根本目的。
答:错。道德“认知”是思想品德课的教学目的之一。没有一定的道德“认知”,就不会有一定的道德行为。但思想品德课教学的根本目的则是为学生的思想品德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不仅仅只有道德“认知”,也包括道德“情感”、“意志”和“行为”等,把学生培养成为一个“有道德”的人。
2、在探究性教学中,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促进者。答:正确。探究性教学的主角是学生,不是老师。但采用探究性教学法,教师要为学生的探究学习创设条件。如教师在设计探究学习的问题时,应让问题接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使学生“跳一跳,就能摘到桃子”;要精心组织学生开展有序有效的学习探究;要营造生动的情境,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诱发学生探究的动机;要营造自由宽松的探究环境,要鼓励学生相互合作,创新求异;教师不过多干涉学生的探究活动,但也不放任自流,应多从探究的思路、方法、资料上加以指导、点拨和支持,充当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促进者。
四、观点论述题:(要点)
1、有活力的思想品德课一定是能给学生创设思维机会的课。
答:学生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的根本动力在于学生的内省;课堂教学的主体也是学生。启发学生的思维,无论对课堂教学的展开、深入,还是学生自身思想观念的变化,都有着极其重要的推动作用。思想品德课教学设计的根本目的不在于通过教学教给学生多少知识,而在于创设启发学生的思维,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的教学环境和机遇。
2、思想品德课教学要“以学生的视角来关注社会生活”。
答:思想品德课教学要增强针对性,提高实效性,就要遵循人的认识规律,坚持从学生实际出发的教学原则。在教学设计中,以学生的视角来关注社会生活,可以使我们的教学更贴近学生生活实际,更能吸引学生对自己生活品质的关注,教师与学生也更易有共同的语言,思想品德课教学也就更具魅力。
五、案例分析题:(要点)
1、分析:你认为这样设计教学活动合理吗?为什么?
答:合理。老师通过可操作的活动让全体学生参与进来,诱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启迪了学生的积极思维,通过“画漫画、编故事”可以使学生理解不良情绪的影响,“为主人公出主意”,使调节不良情绪的方法得到了体现。这一教学设计通过愉快的活动使学生在享受中悟理,起到一种润物细无声的德育效果。
2、分析:安排这一游戏活动的作用?组织课堂游戏活动应注意哪些问题?
对批评与鼓励的教学反思 篇6
在课改浪潮的洗礼中,我作为一个试验者、见证者,曾经心血来潮写过几句话:“春带雨夜眠,花开叶落边;晚风潮波起,朽木随征船。课标新思想,征程有无中;今年春又近,收成几关重”。如今回头来看,除了伤感与自励,却也有几分真实的写照。且不说理念不断更新带来的目不暇接,不说曾经走过的误区,也不说实践给自己带来的尴尬难堪,单说对“批评”“鼓励”的认识,已是给了我无尽的思考。
曾记得,在传统教育中,无论是家长,还是教师,采用的“批评”或“鼓励”都是直接简单的,很少温婉曲折,是非对错,铁板钉钉,一目了然,确实给家长、教师省了不少事儿,可因此也埋下了另一状况的诱因:因为这类批评,我们之中的.一部分人由忍受而习惯,习惯而奴化,奴化而渐渐缺失自我,成了畏首畏尾、毫无胆色、不敢表现、创新的一批人;而因为这类鼓励,我们当中的一部分人又变得个性膨胀,不知地厚天高而为所欲为,这两种人的结局以及他们的感受是令人伤感的。今天,有不少人提起传统批评与鼓励教育的积极功效和不足,却很少有人审视到它的这种隐性弊端。批评除了讲究技巧方略、尺度,还要具体到位,要尊重事实,不得无中生有,更勿全盘通杀,一无余地。
也曾记得,3年前到某地观摩学习的一节优质课上,执教者对学生频频出口的表扬赞美之语,直接而虚浮,繁多而不精,面广无重点,笼统而又不具体。我想,面对这种廉价的鼓励,学生体会不到它的可贵,只会递增随意性;听得多了不会有发自内心的成就感,反而有肉麻、倒胃口之嫌。
也听说有人主张学生陈说意见、回答问题无对错,只有好坏的课堂就是新课堂。初次听闻,蛮觉新鲜,也曾一度以为然,可后来实践于课堂就深以为不妥。如果真是那样,那么“不对”的怎么评判呢?如果仅仅用“不好”来对待,是非观怎样培养、树立呢?如果说“不好”,也包含对“错”的宽容吗?好像有点以极端对付极端的感觉,我想既然存在了,不妨学学姑苏慕容复的绝技,以免贻害加深,真的走了极端路线,再反正还是迟了一点。鼓励是需要的,但得运用恰当,得因人施为,既懂得怎么鼓励,也要让学生明白为什么鼓励他,有的放矢,不愠不火。
简单粗暴的批评,廉价虚浮的鼓励,我们不再选择。
“程标”中有这样一句话:要尽量用鼓励性的语言以及暗示性的批评。我觉得可行,但是应该具细一点,因为在操作过程如果一味地滥用鼓励和赞扬会走入误区,我们的学生生活环境本来就比我们那一代优越了不少,心理素质相对脆弱,这样的话,一旦她们遭受挫折,只会更加没有承受能力,肩扛不起今后的许许多多。现状已经表明,苦难教育、挫折教育已成了当代青少年的急修课、必修课。批评和暗示性的批评应该存在,不然过不了多久,学生连接受批评的正常心态和承载能力都会丧失,确实是不可等闲视之的事情。对一些学生而言,一味的鼓励会使他们自视清高,全以为是,适当的批评能使他们认识到错误,从而警醒改过。
“新批评”与中学语文教学 篇7
如今六年时光匆匆过去, 回过头来再看这次努力, 不得不说作为批评学者和建言人, 我们的力量依然微弱。对于这一点, 我在2007年应暨南大学之邀出席“首届媒介批评国际学术论坛”时, 曾再次强调。在主题演讲中, 我把中国当下媒介批评力量之所以弱小的原因, 归结为三大症结的叠加:一是媒介批评渠道不畅, 二是媒介批评意见转化能力差, 三是社会对媒介批评的认识存在缺位。这三点, 直到今天依然没有过时, 社会上看不到多少媒介批评改善的迹象。
尽管如此, 但令人欣喜的是我们的批评学者并没有因此而放弃。许多年轻人不畏学术的艰辛, 依然坚守耕耘在这一领域, 并结出了丰硕的成果。其中就有这本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出版的《重组话语:新媒体时代的中国电视批评》及它的作者——我的学生杨状振博士。
在《新媒体时代的中国电视批评》中, 杨状振博士继续了他协助我编著《中国电视批评史》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0) 时的思路和工作, 集中讨论了新时代、新语境, 特别是新媒体环境下中国电视批评的发展情况。
书中对当下中国电视批评现状的许多观察和看法, 私下交流和聚会中, 我们师生都已多有所涉及, 譬如对电视批评的多渠道建构问题、对电视批评的虚假繁荣问题、对电视批评的开放性问题等。读过此书, 相信大家会对我在前面提出的几个问题, 有更深入的思考。
《重组话语:新媒体时代的中国电视批评》是一种站在大社会、大文化视角上的电视批评叙述, 充满了年轻人的朝气和担当意识。全书说是电视批评, 其实描摹的却是中国电视理论研究的全部。在作者看来, 批评本身就包含了理论和实践两个向度, 因此在他的笔下, “批评”也就成了中国电视理论研究的代名词。
对于这样的题目, 我一向觉得, 是需要作者具有相当宏阔的学术视野和超量的阅读储备才能够做好的, 没有这个底子, 作好这篇文章将会很难。从我目前读到的稿子来看, 虽然还不能说已经做到了尽善尽美毫无纰漏, 但作者的努力及其在文中显示出来的对中国电视理论研究的熟稔, 还是令我感到惊喜。
惊喜之一在于这本书重新建构了中国电视理论研究的观察路径。批评语境、批评路径、批评理论、批评实践、批评机制和批评品格, 这几章分类陈述并列在一起, 实际上是从横切面上为我们把握中国电视理论研究的历史情势和整体面貌, 提供了切片与样本, 每一个切片和样本单独拿出来, 又可组成另一部中国电视批评专门史。
实际上, 这种纵横交叉、点线结合的视角, 是最为适合中国电视理论研究的观察和分析的, 但以往我们过于注重了“点”和“面”, 却忽视了对三者交叉视角下的纵深化、立体式探索。从这个角度上讲, 状振的这本书, 是有其独到的学术价值的。
其二, 这本书还启用了“现象—系统—模式”的研究范式, 避免了只见树木不见森林、耽于冗长琐事叙述的弊端。全书以贝塔朗菲和帕森思的生态学理论为指导思想, 将中国电视理论研究置于广阔的社会文化系统之中, 分从生态学的功能依存关系 (relationshipof fu nctionalinterdependence) 和动态平衡关系 (relationshipof dynamic equ ilibriu m) 出发, 剖析了困扰中国电视理论研究的许多机制难题。这些分析或许未必全部正确, 但其中彰显出的作者追溯中国电视研究全景的努力和对学问品格的坚守, 却在喧嚣一片的现实场域中显得弥足珍贵。
此外, 本书还贯穿了阿诺德·约·汤因比的“挑战—回应式”阐释方式, 使论断做到了有的放矢和清晰简明。不过, 这也带来了另外一个问题, 即作者的行文有时跳跃性过大了一些, 存在着把复杂事情简单化的痕迹, 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还需要作者在以后的再版修订中多做留意。
最后, 我想借用法国思想家福柯的一段话来结束这篇文章:“我忍不住梦想一种批评, 这种批评不会努力去评判, 而是给一部作品、一本书、一个句子、一种思想带来生命;它把火点燃, 观察青草的生长, 聆听风的声音, 在微风中接住海面的泡沫, 再把它揉碎。它增加存在的符号, 而不是去评判;它召唤这些存在的符号, 把它们从沉睡中唤醒。也许有时候它也把它们创造出来——那样会更好。……我喜欢批评能迸发出想像的火花。它不应该是穿着红袍的君主。它应该挟着风暴和闪电。”
试论中学体育教学中的批评艺术 篇8
【 关键词 】体育教学 教师 批评艺术
表扬和批评是为了鼓励先进、鞭策后进,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形成良好的课堂秩序和形为习惯。表扬较容易为学生接受,是通过对人的正确思想和良好行为的肯定,提倡和鼓励而进行的一种正面积极的教育,是发现美倡导美的教育形式;而批评则是教师对学生的思想、行为上的过错提出责备并帮助改正的一种教育方式,由于体育教学的独特性,我们要经常用批评这种教育手段。影响批评效果的因素很多,简单粗暴的批评方式往往会给学生造成心理伤害,使他们产生抗拒心理,反而达不到批语教育的目的;而正确的批评方式不仅能便学生口服心服,消除不良情绪,还能激发学生努力学习、奋发向上的动力。采取何种批评方式是因人而异的,不存在对任何人都立竿见影的批评方式,一般来说批评比表扬更复杂,因此体育教师在进行批评教育时要讲究方式方法,优秀的体育教师在批评教育时往往体现出一种艺术性。这种艺术性源于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身心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的教学理念,而且还蕴含着教育机智等许多经验技艺,这些并非简简单单的学习模仿就能掌握的。
首先,体育教师威信的树立是批评艺术的基础。《礼记.学记》中谈到“凡学之道,严师为难。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知敬爱。” 这是说一个教师愈有威信,就愈被学生所尊敬、爱戴、信任和拥护;他的教导就容易为学生接受并付之于行动。没有威信的教师常常被学生从心理上自觉不自觉地轻视,他的教导便难以被学生接受。优良的思想品质、精湛的业 务能力是树立威信的保证,当然体育教师的仪表风度等也不可忽视。
其次,语言表达能力是批评的主体。据南亚伯特.莫拉宝研究表明:某一种信息的传递是由7%的语言(单纯语言)、38%的声音 (语调、声音节奏等)和55%的身态语言(表情、姿势、手势等)组成的。因此,体育教师在批评学生时,在语言、声音的基础上,还需要充分发挥身态语言的作用。如一声示意的口令“立正”,教师自己应该目光炯炯,身体直立,精神抖擞,信心十足,才能使学生受到感染,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反之,如果喊“立正”时自己左右顾盼,精神颓唐,信心不足,就不能达到很好的教学效果。为了达到良好的批评效果,也应该注意语言、声音和身态语言等的正确选择和配合。
1.批评的语言力求准确,富有逻辑性。体育教学的复杂多变,要求教师要实事求是地划分错误的责任界限,分清错误的性质、影响大小,根据不同对象和不同情况选择准确规范的字眼,并配以相应的表情和手势,清楚表达自己的意思;语言要符合少年儿童的心理特点,如果用些粗鲁、生硬、讥讽的 语言和表情,则会刺伤学生的自尊心。因此,体育教师要努力提高自己的文化修养,多读一些中外名著,平时注意现代生活用语和科学的 外来语,以及民间谚语、歇后语,经锤炼、选择、积累,日益完善自己的语言。另外,教师还应学一点逻辑学,在批评时便可抓住问题的关键,语言一环紧扣一环,层层推理,无可争辩。切忌拖泥带水,颠三倒四,文理不通,模棱两可,似是而非。
2.批评的语言应形象生动,饱含激情。爱是教育的前提,教师在批评学生时,要从爱护学生的思想出发。情动于中而溢于表,对学生的态度应是热情诚恳的,推心置腹的。身态语言是非常丰富的,常常自觉不自觉地表露出来:高兴喜悦时脸色发光,眼睛闭小;愤恨时眉头紧锁,咬牙切齿;藐视他人则耸鼻,嘴唇上顶;点头表示赞许,同意;摇头则相反;手更是人体敏锐、丰富的表情之一,它以近200个不同的造型艺术描摹事物,传递心声,披露情感。另外,语言的音调、节奏也都带有个人的感情色彩。因此,教师在批评时,他的表情、音调、手势要在同批评内容相对应的基础上,或高亢激昂,或和风细雨,或形象风趣,避免不良情绪的外露,那些刻板的教条,干巴枯燥的大道理,毫无个人感情的批评则只会令学生生厌。
3.批评语言要具有启发性。启发性实质上是把问题分解为小问题,采取由浅入深,由表及里,逐层分析,渐次引导,最后使学生分 辩是非,提高认识。学生受批评时往往带有防御抵抗、惶惑不安、羞怯紧张等消极心理,这就需要教师坚持启发性教育,以扣动学生的心弦,激发他们内部蕴藏的动力,而不是居高临下,盛气凌人,甚至强词夺理,这样才能实现较好的教育目的。 第三要区分批评的对象。体育教师常对体育骨干、班干部、面容较好的学生以及因自己有交情的学生有意无意地偏心“照顾”,对他们的错误采取宽容的态度,这不仅会在其他学生中引起怨恨,产生看不起教师的情绪,而且爱“照顾”的学生会产生盲目的优越感,为不到自己的错误缺点,易产生自私自负,不关心集体等毛病。对教师 的要求也越来越随便,结果反而害了他们。因此,不论是“双差生”还是“三好生”,出现错误时,都要一视同仁,公平处理。但要针对不同年龄特征,不同性别,在方式方法上要区别对待。要突出学校纪律的权威性,并引导他们进行正确的自我评价,培养他们的集体主义精神及为人处世的能力。有必要还应同其家长统一教育思想,共同解决出现的问题。对于不同性格气质特点的学生:胆汗质(兴奋型)、多血质(活泼型)、粘液质(安静型)和抑郁型(抑制型),教师也要有所相应的区别。
总而言之,体育教师的批评要显示其艺术性,就应该严以律己,以身作则,在建立自己威信的基础上,因人因地因时因事,采用相应的语言、声音和身态语言,对学生提出批评,充分体现出批评的准确逻辑性、形象趣味性、自觉启发性、公正连贯性,并用批评教育的机智巧妙性达到良好的批评效果。
【参考资料】
[1]《教育心理学讲座》 北京教育行政学院心理学教研室编 知识出版社。
[2]《教育心理学》 师范教育丛书(章潭渊、陈科美、钱颖著) 人民教育出版社
【“新批评”与中学语文教学】推荐阅读:
新批评与sonnet 1112-15
批评语言学与外语教学11-27
《批评与自我批评》总结10-23
批评与自我批评要求08-20
新历史主义批评10-15
新互相批评发言提纲07-18
批评与自我批评怎么做06-21
高职教师批评与自我批评08-27
施工经理批评与自我批评11-30
批评与自我批评个人整改1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