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必修3教案(通用9篇)
高中生物必修3教案 篇1
第2节 群落的动态
一:教材地位和作用
群落的演替属于理解层次水平,即在知道的基础上,把握知识内在的逻辑联系,并能对群落演替的动态过程进行分析解释。教科书首先从火灾破坏原有群落开始,逐步引导学生进入群落是变化的观点之中,并以探究活动“云杉林群落的演替”让学生理解群落演替的动态规律。通过对群落的动态规律研究,使学生懂得合理开发利用生物资源,保护生态平衡的重要意义,从而进一步树立环保意识。
二:教学目标
1. 分析群落的动态演替的过程,学会运用系统分析和推理的方法作出合理的判断,培养学生积极探究的科学精神和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树立生态学和可持续发展观念。
2. 通过探究“云杉林群落的演替”过程,加强理论知识的运用,初步学会应用现实生活理解理论知识认识生物科学的价值。正确理解科学、社会、技术之间的关系
三:重难点
1. 阐明群落的演替的过程是本节课教学的难点 2. 群落演替的影响因素及结果是本节课教学的重点
四:教学方法和手段
利用多媒体课件,播放群落演替有关的录象,为学生展示生动形象的自然景象,增强直接感受,领悟群落的动态变化及稳态调节的重要意义。教学过程中先结合火灾后的美国黄石国家森林公园的变化,引入“群落是变化的”的观点,得到群落演替的概念,再创设问题情景,引导学生分析探究活动“云杉林群落的演替”材料。运用逻辑推理的方法,推导出不同阶段生物的变化,从而深刻理解群落演替的动态过程及控制因素
五:具体教学过程(一课时)
导入新课 课件展示有关群落演替图片或录象或播放教科书美国黄石公园同一地点大伙前后照片,引出群落是处于变化之中的,进而得出群落演替的观念
群落演替 问题导入“既然群落是一个动态变化过程,而且在一定条件下还可以演替,那么演替如何进行?其过程又受哪些因素影响和控制呢?”引导学生通过探究活动“云杉林群落的演替”解决这些问题。
探究之前先引导学生思考“生物与环境的关系”得出“生物即能适应环境又能影响环境。”并以此为线理解探究活动。
最后教师引导学生将图中文字总结归纳成图解形式:
云杉林
↑
云杉定居阶段
(云杉、杨、桦混交群落)
↑
小叶树种阶段
(桦树、小叶杨群落)
↑
用心
爱心
专心
高中生物必修3教案 篇2
关键词:人教版,必修生物3,教材,问题
一、组织液与淋巴之间的关系是单向的, 还是双向的?
下列两幅图中, 图1是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 (选修) 《生物》 (全一册) P6的“图1—1体内细胞与内环境之间物质交换示意图”;图2是人教版必修生物3 P5的“图1—1细胞直接与内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示意图。仔细比较这两幅图 (见图圆圈中的箭头) 不难发现, 组织液与淋巴之间的相互关系的表示有所差异:图1中呈现的是一种单向的关系, 即组织液可以渗入淋巴管形成淋巴;图2呈现的组织液与淋巴之间是一种双向的关系, 即两者的物质可以相互渗入。那么, 它们之间的关系到底如何呢?
首先, 在周衍椒、张镜如主编的高等医药院校教材《生理学》第三版P159认为:“毛细淋巴管也是由单层细胞构成的, 但管壁外无基膜。毛细淋巴管的结构特点是相邻的内皮细胞的边缘像瓦片般互相覆盖, 可以向管腔内飘动, 形成向管腔内开放的单向活瓣。。组织液以及悬浮于其中的微粒, 包括红细胞、细菌等, 都可以通过这种活瓣而进入毛细淋巴管, 而不能倒流。见下图3”在该书的P160认为:“毛细淋巴管汇合而成集合淋巴管。后者的管壁中已有平滑肌, 故可以收缩。另外, 在大的淋巴管每隔数毫米就有一个瓣膜。在小的淋巴管中瓣膜更多。和静脉中的瓣膜一样, 淋巴管中的瓣膜使淋巴液只能从外周向心脏方向流动。”在龚茜玲、钱梓文主编的高等医药院校教材《生理学》第二版P72也类似的阐述。
其次, 再看下图4, 这是苏教版必修生物3《稳态与环境》的P12中:“图2—1血浆、组织液、和淋巴之间的物质交换示意图”, 图中的信息表明组织液进入淋巴, 而淋巴不可以进入组织液。
第三, 从与教材相对应的各种教辅用书以及教学参考书提供的信息来看, 都没有一本资料上讲淋巴可以进入组织液。例如, 人教版必修生物3《教师教学用书》的P12中有关于教材P3思考与讨论问题3的答案, 也明确指出组织液通过毛细淋巴管壁形成淋巴, 而淋巴不可以再通过毛细淋巴管壁形成组织液。
综上所述, 组织液可以渗入淋巴管形成淋巴, 而淋巴不可以回渗进入组织液, 即两者之间的关系是单向的。因此, 建议教材再版时将上图2中由淋巴指向组织液的箭头删去。
二、是“Na2HPO4、KH2PO4”?还是“Na2HPO4/Na H2PO4”?
在教材的P10中, 关于缓冲液的示例和性质的表述为:“缓冲液 (如Na2HPO4、KH2PO4等溶液, 在加入酸或碱时, 能够使PH的变化减弱) ……”这个示例的科学性、规范性值得商榷。
在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 (选修) 《生物》 (全一册) P6—7关于缓冲物质的表述为:“原来, 血液中含有许多对对酸碱度起缓冲作用的物质——缓冲物质, 每一对缓冲物质都是由一种弱酸和相应的一种强碱盐组成的, 如H2CO3/Na HCO3、Na H2PO4/Na2HPO4等”。从该教材中对缓冲物质的解释以及示例来看, 缓冲物质是由一对物质组成的, 其特点为一种是弱酸, 另一种是其相应的强碱盐。显然, 前一种表述与之不符。
在周衍椒、张镜如主编的高等医药院校教材《生理学》第三版P76中关于血浆的p H值的表述:“血浆p H值主要取决于血浆中的缓冲对, 即Na HCO3/H2CO3的比值。通常Na HCO3/H2CO3的比值为20。血浆中除Na HCO3/H2CO3外, 尚有其它缓冲对。在血浆中有蛋白质钠盐/蛋白质、Na2HPO4/Na H2PO4, 在红细胞内尚有血红蛋白钾盐/血红蛋白、氧合血红蛋白钾盐/氧合血红蛋白、KHCO3/H2CO3、K2HPO4/KH2PO4等缓冲对, 都是很有效的缓冲系统。”
在与教材相对应的《教师教学用书》P20中有关于实验试剂的配制方法:“ (3) p H=7的磷酸缓冲溶液先配置0.1mol/L Na2HPO4和0.1mol/L Na H2PO4两种溶液。具体配制方法如下:将26.8g Na2HPO4·7H2O在容量瓶中溶解再定容至1000ml;将13.8g Na H2PO4·H2O在容量瓶中溶解再定容至1000ml。然后将这两种溶液混合, 可通过调整两种溶液的比例将混合液调至所需的p H。”从这里可以看出p H=7的磷酸缓冲溶液的成分是由Na2HPO4和Na H2PO4组成的。同样, 在该书的P22有关于该实验的讨论问题2、3的答案, 分别是:“缓冲液中加入少量酸碱后, p H变化不明显。原因是磷酸缓冲液中含有Na H2PO4/Na2HPO4, 其中Na H2PO4溶液呈酸性, 当加入少量Na OH时, 可以中和OH-;Na2HPO4呈碱性, 当加入少量HCl时, 可以中和H+。水溶液则不同, 因而加入酸碱后, p H变化明显。”“提示:生物材料中含有缓冲对Na2HPO4/Na H2PO4、H2CO3/Na HCO3等, 它们能够对酸碱度的变化起缓冲作用……”
总之, 教材中这个示例不够准确、规范。虽然从缓冲液中发挥作用的离子本质而言都是阴离子 (HPO42-、H2PO4-) , 与阳离子无关, 但是从缓冲液的构成特点以及书写的科学性、规范性角度来看, 应该将教材中的“Na2HPO4、KH2PO4”改成“Na2HPO4/Na H2PO4”。
三、题目设置重复
在该教材的P104有这样一道判断题:“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是两个相对独立的过程 () ”, 而在该教材的P115也有一道类似的题目:“生态系统中存在着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两个相对独立的过程 () ”。这两道题目的表述虽然不完全相同, 后一题多了“生态系统中存在着”这几个字以及“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在题目中的顺序发生了颠倒, 但是从试题立意的角度和所考查的知识点来看, 都是完全相同的, 都是考查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两者之间的关系。因此, 这两道试题的设置是重复的, 建议教材在再版时将其中的一题改换。
参考文献
[1]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生物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必修生物3稳态与环境》,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7:5。
[2]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生物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必修生物3教师教学用书》,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4:12—22。
[3]中外生物教材研究所:《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3必修稳态与环境》, 凤凰出版传媒集团江苏教育出版社, 2007:12。
[4]人民教育出版社生物自然室:《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 (选修) 生物 (全一册) 》,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4:6-7。
[5]周衍椒、张镜如:《生理学》, 人民卫生出版社, 1993:159-160。
高中生物必修3教案 篇3
摘 要:生物是一门极具趣味性的自然学科 。高中生物课程特别是必修3的内容与生活有着密切联系。《高中生物课程标准》指出:要注重学生在现实生活的背景中学习生物学,倡导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深入理解生物学的核心概念。本文据笔者的教学经验,探讨了高中生物必修3生活化资源的筛选途径及合理利用。
关键词:生活化资源;筛选;合理利用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21-156-01
“生活化”应该如何界定呢?查阅了很多资料,笔者觉得如下概念界定最全面。生活化:将学生从抽象、虚拟的课本堆中解脱出来,给学生感受自然、社会、事实、事件、人物、过程的机会,使学生在与现实世界的撞击、交流中产生对世界、对生活的爱,从而自发地、主动地去获取知识。那从何筛选生活化资源并合理利用它们呢?本文据笔者的教学经验,探讨高中生物必修3生活化资源的筛选途径及合理利用。
一、筛选高中生物必修3生活化资源途径
1.教科书中生活化资源
教科书是一个课程的核心教学材料,在新课程背景下编写的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3教科书新增了与生活联系的相关栏目如“问题探讨”、“思考与讨论”、“资料分析”、 “与社会的联系”、“相关信息”、“小资料”、“学科交叉”、“知识链接”、“旁栏思考题”等栏目,此外,有些章节后面设置有 “科学·技术·社会”、“科学家的故事”、“科学史话”、“与生物学有关的职业”等课外读。这些栏目涉及:日常生活、医疗保健、环境保护、经济活动等方面。这么多的内容为教师利用教材,实施生活化教学提供了基础。
2、生活经验
生活经验可以是教师(本人的或者和同事交流所获得的)的生活经验,更应该是学生的生活经验。学生是教学的主体,学生的生活经验更是一种无形的课程资源。所以平时要和学生多沟通,及时了解他们相关的生活经历、所知和所思(如课堂上,学生会问抽搐和抽筋的区别),并适时用于课堂教学,这样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有助于学生理解所学的知识。
3、期刊
笔者较关注的期刊:《生物学通报》、《中学生物学》和《中学生物教学》等生物学教学期刊杂志,这些杂志主要针对中学生物教学设置了国内外生物科学的新进展、新成果,优秀教学设计及疑难问题探讨等栏目,内容丰富、针对性强。
4、网络资源
网络通畅,便于查找资料。笔者通常通过以下两个途径来进一步丰富生活化资源:(1)通常用的搜索引擎有baidu、Google。(2)通过中国知网查看硕士论文等。
5、电视节目和新闻
平时笔者会关注新闻,特别是cctv新闻和cctv10。每次收看到与生物学有关的新闻,就会在课堂上和学生分享。如最近大家十分关注的埃博拉病毒,我们可以将它与免疫学进行联系。
二、高中生物必修3生活化资源的合理利用
生活化资源很多,但课堂的容量有限,所以我们要进行选择并采用有效的教学形式来开展。
1、课本生活化栏目相当多,部分的内容教师也相当重视,如“问题探讨”、“思考与讨论”、“资料分析”等。但对于章节后面的课外读栏目重视不够,最多让学生课外阅读而已。考虑到课时的有限,教师对教材中生活化进行合理的筛选是有必要的。但笔者认为“与生物学有关的职业”这栏目在课堂上应尝试使用。生物学教学应介绍相关的职业现状和发展趋势,这不但有利于学生对生物学科价值的正确认识,而且对增强学生的生存能力、促进其终身学习与未来发展都有重大价值。
2、“创设教学生活化情境”在多篇的期刊论文中,笔者对这个内容不陌生,因它被提及很多。生活经验引入,大家都很熟悉。但我们也可以在教学中利用谚语、诗歌、成语等设置生活化情景。如:在教学中适当应用谚语:在讲能量流动的特点时用“一山不容二虎”,让学生从能量流动的角度来分析;在教学中应用诗歌:在讲生态系统信息传递时用“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来分析信息的种类;在教学中应用成语:在讲神经调节时,用“望梅止渴”、“惊弓之鸟”来分析反射的类型。这些生活化情景,能活跃课堂气氛,调节学生学习情绪,启发学生的思维且能实现学科间的联系。
3、生物生活化教学形式可以多样化,除了课堂讲述外,还可以有如下几种课外形式,使生物课堂教学得以课外延伸。
(1)开展辩论赛。如:评价应用激素类药物的利与弊。考虑生物教学课时太少,可以尝试和语文学科合作开展辩论赛。
(2)让学生收集资源,教师进行汇总、编辑成课外读张贴于学习园地,这样可以拓展学生的视野。如:关于艾滋病的教学,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艾滋病的产生原因、症状、传播途径、有效的预防方案及正确对待艾滋病患者五方面分组着手收集资源,而后教师汇总、编辑成课外读。
(3)设计课外活动,如:制作生态瓶。学以致用,这也是学习的最高境界。
总之,生物课程是高中阶段重要的科学课程。生活化教学比灌输教学更具开放性、参与性和实践性。高中生物必修3生活化教学有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与提高;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有助于实现高中生物的人文教育价值;有助于实现高中生物的生命教育价值。所以积累生活化资源和采取有效的教学形式是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和探讨的。
参考文献:
[1] 谢欣荣.高中生物生活化教学现状调查与分析[D].天津师范
高中生物必修3教案 篇4
精品教案
“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一节是人教课标版教科书《稳态与环境》模块第5章第4节的内容。本节内容虽然是课标教材新增加的内容,但教材主要是基于对生物现象的描述,学生完全可以通过分析讨论解决这些内容,因此对于学生来说并不困难。获取新知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思维能力、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新课程标准对学生能力的基本要求,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通过课件对大量的图像、图表等的呈现,以及“思考与讨论”“资料分析”等栏目,综合考查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以及培养学生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能力。教材中“信息传递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体现了与生产实践的结合,考查了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一、三维教学目标
在课程标准中,对该节内容描述为“举例说出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该条内容标准属于了解水平,要求同学们能够对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举出例子,能从生态系统维持相对稳定的角度说出信息传递在其中所起的作用,并能把信息传递与农业生产相联系,说出它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这样就能从宏观的角度,表述出信息传递的功能,进而体现它也是生态系统的重要功能之一。据此,本节教学目标确定为: 1.知识目标
1.1 举例说出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
1.2 说出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1.3 描述信息传递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2.能力目标
尝试对图像图表等进行分析,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阅读、归纳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关注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对农作物和害虫以及农业生产的影响,养成保护环境、热爱自然的良好习惯。
二、教学重点难点
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是本节的重点和难点,在进行这部分教学时,要和前边所学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相联系,说明它们都是生态系统的重要功能之一。
三、教具学具准备 多媒体教学课件
四、课件设计思路
通过蜜蜂的圆形舞和“8”字舞的动画,引出信息的概念,用动画设计蛛网的振动、蝙蝠的回声定位、凤眼莲分泌的化学物质、孔雀开屏等,让学生通过对这些动画的观察和分析,对所涉及的信息进行归类,总结出生态系统中信息的种类,并就教材“思考与讨论”中涉及的问题进行小组讨论。(老师进行启发和延伸:如你还能举出这些信息类型的其他实例吗?拓展学生的思维。)动画展示蝙蝠的回声定位、莴苣种子的萌发、植物的开花和烟草植株与蛾的幼虫关系,让同学们进
行小组讨论,合作完成。最后通过设计动画展现信息传递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让同学们从动画中观察领悟信息传递的应用。
五、教学实施的程序 1.创设教学情景,导入课题
动画展示蜜蜂的圆形舞和“8”字舞,通过对教材“问题探讨”中资料的分析与讨论,启发学生理解什么是信息,信息是怎么传递的?进一步设问:你能举出在生活中生物之间进行信息传递的例子吗?这样我们就很自然的引入课题了。
学生活动:学生通过对动画的分析、讨论、交流,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
教学意图:通过案例,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导入课题。2.设疑探究,案例引入,激起学生学习兴趣
在学习生态系统中信息的种类时,教师通过课件,展示有关动画,随后教师提出问题:
(1)你知道在生态系统中信息的种类有哪些吗?你怎样去辨别这些信息属于哪种信息类型?
(2)你能举出这些信息类型的其它实例吗?
教师活动:组织学生观察分析动画,进行小组合作学习,讨论交流。(同时教师可以给学生多提供几个案例,要求学生从教师所给的案例中去分析它们各属于哪种信息类型,你是怎么判断的?以加深对本部分知识的理解。)
教师可以给学生提供以下案例:
[案例1]蝙蝠在飞行中能感知周围的物体,不是靠视觉,而是靠自身喉部发出的超声波。蝙蝠发出的超声波碰到周围的物体后,便会反射出来,被双耳接收,再经大脑分析后,便能分辨出该物体的方位、大小和性质,即“回声定位”,从而有利于蝙蝠对周围环境的识别、取食与飞行。
[案例2]凤眼莲根部的分泌物可以明显地抑制由于水体富营养化而大量繁殖的藻类的生长。
[案例3]在繁殖季节,公鸡具有“大红冠子花外衣”来引诱母鸡交配,孔雀通过“开屏”来展示自己的美丽,蜜蜂通过跳圆形舞和8字舞来告知同伴蜜源的方向和远近。
学生结合自己的认识,判断上述3个案例分别是什么信息?并通过对以上信息种类的判断,运用发散思维,结合生活实际,想想我们生活中的一些实例,它们分别属于哪些信息种类。
学生活动:针对老师提出的问题,观察分析动画、看课本,讨论、交流。
教学意图:让学生通过动画中所给出的信息,进行交流,总结归纳,能说出生态系统中的信息种类。通过给出的案例,进一步巩固自己所学的内容。
3.承上启下,资料分析,揭示信息传递的作用
在学习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时,教师通过学生已有的信息的种类,进行问题设置,引出信息传递的作用。
教师活动:教师展示课件,提出问题,组织学生分析给出的材料,展
开讨论。
学生活动:学生观看动画,阅读资料分析,对资料分析中提出的问题展开讨论,进行小组合作探究学习,并对资料分析中的问题进行归纳总结:
学生归纳总结的信息传递的作用:
(1)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离不开信息的作用。(2)生物种群的繁衍,离不开信息的传递。(3)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4)信息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还有很多。
教学意图:学生通过观察、阅读,自己归纳出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培养他们的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获取信息的能力。学生通过分析、讨论可以得出结论,这时教师要适时的点拨,引导学生站在整个生态系统的角度去分析信息传递,并和能量流动、物质循环联系在一起,说明它们都是生态系统各组分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同时指出信息传递是长期的生物进化的结果。(这是本节的重点和难点,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掌握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理解信息传递是生态系统的重要功能之一。)
4.知识应用,联系生活,培养学生良好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过渡:信息传递作为生态系统的主要功能之一,在生态系统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在农业生产上,信息传递是否也有重要的应用呢? 教师活动:播放课件,引导学生自己总结信息传递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并要求学生结合自己的实践经验,对信息传递在生产生活中的应
用进行拓展延伸,以加深学生的理解。
学生活动:针对课件中的问题,小组合作学习,讨论信息传递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教学意图:培养学生良好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引导他们关注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对农作物和害虫以及农业生产的影响,养成保护环境、热爱自然的良好习惯。
总结:通过学习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我们知道信息传递使种群得以延续,使生命活动得以正常的进行,同时还能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正是由于信息传递的存在,使生态系统得以存在和不断的发展,信息传递是生态系统的又一重要功能。
六、教后反思
高中生物必修二教案 篇5
一、伴性遗传的概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分析人类红绿色盲症
1、学生活动情景剧《道尔顿的礼物》
2、填写色觉基因型女性 男性 基因型表现型 正常 携带者 色 盲 正 常 色 盲
3、填图分析人类红绿色盲症P36(1)红绿色盲基因的特点 ①色盲基因是只位于______(X、Y)染色体上的_________(显、隐)性基因②男性只要在______(X、Y)染色体上有色盲基因就表现为患病。(2)总结红绿色盲症遗传的规律: X染色体隐性遗传规律 ①色盲患者中_____(男、女)性多于_____(男、女)性女性只有_________才表现为色盲XBXb不表现色盲是____________男性只要X染色体上带有_____基因就表现为色盲;②交叉遗传(父传女母传子)一般是由男性患者通过他的女儿传给_________。当然也有可能是女性携带者或女性患者通过她的儿子传给孙女。一般具有隔代遗传现象。③女性色盲患者其父肯定________(患、不患)色盲其儿子肯定________(患、不患)色盲。
三、抗维生素D佝偻病X染色体显性遗传规律 患者基因型患病女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患病男性__________。遗传特点①______(X、Y)染色体上______(显、隐)性致病基因②女性的发病率________(高于、低于)男性③具有世代连续性④男性患者的_________(父亲、母亲)和___________(儿子、女儿)一定患病。
四、伴性遗传在实践中的应用
1、性别决定类型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
2、在家禽饲养时根据伴性遗传规律多养母鸡多产蛋提高经济收入。3.1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学案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知道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和“同位素标记法”是研究噬菌体侵染细菌所采用的方法也是目前自然科学研究的主要方法。2分析证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的实验思路。2能力目标 1分析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设计思路提高逻辑思维的能力。2用“同位素标记法”来研究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说明DNA是遗传物质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训练学生由特殊到一般的归纳思维的能力。3情感目标 学习科学家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和科学态度以及对真理不懈追求的科学精神激发学生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的树立。教学重点 1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的原理和过程。2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原理和过程。教学难点 1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的原理和过程。2如何理解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教学过程 导入 第一章和第二章所涉及到的四位科学家______→性状由遗传因子决定______→提出遗传因子位于染色体上的假说______→把遗传因子改为基因______→证实基因位于染色体上。但是基因到底是什么通过第三章——基因的本质的学习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染色体在遗传上有重要的作用染色体主要由哪两种物质组成呢和在这两种物质中究竟哪一种是遗传物质呢
一、对遗传物质的早期推测思考与讨论 科学家要通过实验来确定哪个是遗传物质要解决的第一个问题就是选材选择合适的实验材料是实验成败的关键。无论是高等的、复杂的生物还是低等的、简单的生物一般都含有核酸和蛋白质你觉得选择什么样的生物做实验材料才比较合适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 一体内转化实验1928年英国格里菲思 1.实验材料
肺炎双球菌小鼠菌落光滑、粗糙 有无荚膜 有无毒性 S型细菌R型细菌2.实验过程①无毒性的R型活细菌注射到鼠体内现象是。②有毒性的S型活细菌注射到鼠体内现象是。③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
注射到鼠体内现象是。④无毒性的R型活细菌与加热杀死的S细菌混
合后注射到小鼠体内现象是。思考
1、对比分析第一、二组说明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第三组中被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还有没有毒性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对
比分析第二、三组说明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第四组中是谁导致小鼠死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第四组小鼠体内能分离
出S型活细菌它是开始注射进去的还是混合后重新出现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对比分析第三、四组又说明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实验先进行第一、二组与第三、四组相比起________作用。
8、该实验能否证明DNA
是遗传物质该实验的结论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体外转化实验1944年美国艾弗里 在肺炎双球菌中有蛋白质、DNA、荚膜
多糖等物质你可以和其他同学共同讨论寻找有效的方法来证明哪一种成分是转化因子。
①实验材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假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实验方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预期效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⑤实验现象的观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⑥分析结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结论是使R
型细菌产生稳定的遗传变化的物质也就是说是遗传物质。
三、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1952年赫尔希和蔡斯 1.T2噬菌体的介绍噬菌体是一种寄生在细菌体内的病毒它的外壳是蛋白质头部内含有DNA它侵染细菌后就会在自身遗传物质的作用
下利用细菌体内的物质来合成自身的组成成分进行大量的增殖。2.实验方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实验过程 这种转化因子是什么呢
因为艾弗里实验中提取出的DNA纯度最高时也还有0.02%的蛋白质。因此仍有人对
实验结论表示怀疑。①用放射性同位素35S和32P分别标记一部分噬菌体 ②被标记的噬菌体分别侵染细菌 ③当噬菌体在细菌体内大量增殖时对被标记物质进行放射性测
试。思考与讨论 ①噬菌体有DNA和蛋白质两种组分用35S和32P分别标记噬菌体的哪一种组分用14C和18O等同位素可行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实验过程中搅拌的目的是什么离心的目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离心后沉淀物与上清液各有什么成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结果 亲代噬菌体 寄主细胞内 子代噬菌体 实验结论 32P标记DNA35S标记蛋白质
由实验结果可知噬菌体在细菌内的增殖是在的作用下完成的。思考是
不是所有生物都含有DNA 通过烟草花叶病毒感染烟草实例说明RNA也是遗传物质。
3.2DNA分子的结构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概述DNA分子的结构的主要特点
2、制作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模型
3、讨论DNA双螺旋结构模型构建历程 能力目标
1、制作DNA双螺旋结构模型锻炼学生的动手、动脑以及空间思维能力
2、对科学探索基因的本质的过程进行分析和讨论领悟假说——演绎和模型方法在这些研究中的应用 情感目标
1、认同与人合作在科学研究中的重要性讨论技术进步在探索遗传物质奥秘中的重要作用
高中生物必修3教案 篇6
第一课时
一、细胞的结构、细胞质
14班:复习细胞膜的主要成分磷脂、蛋白质,磷脂是膜的基本骨架。两者之间有三种排列位置镶嵌、贯穿、附着。细胞膜上还有其他成分如多糖与蛋白质结合构成糖蛋白,参与细胞识别;动物细胞膜还有胆固醇,与细胞流动性有关。细胞从外到内有哪些结构细胞壁(动物细胞没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细胞质包括有形的各种细胞器和无形的胶质的细胞质基质。
4班:上一章我们学习了四种生物大分子,这些大分子不能单独发挥作用,要组成高一级结构才能正确行使他们的功能,也就是细胞,所以这一张我们来学习细胞。细胞长什么样,提问细胞有哪些结构,ppt以植物细胞为例,指出细胞的结构有细胞壁(动物没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所有细胞膜以内、细胞核以外的部分都叫细胞质,很明显细胞质包括两个部分,一个一个有具体形状的细胞器,没有具体形状的呈胶质状态的细胞质基质。
细胞质基质具体是什么?给出基质的成分,对应各成分推理出基质的作用,总结基质作用是生命活动的重要场所,为生命活动提供环境条件、所需物质和能量。
为什么要有细胞器,细胞器就是细胞的器官,如果把细胞比作一个工厂,细胞器就是其中的一个个部门,工厂如果没有合理的统筹安排,就会效率低下,细胞也是一样,需要有分工明确的各种细胞器,并且各部分要相互配合,各司其职,生命活动才能顺利进行。
二、细胞器
提问学生知道哪些细胞器,给出动植物细胞的模式图,看不清的同学可以看书本44页,找出还有哪些没说到的细胞器,并找到哪些是植物或动物细胞特有的细胞器。接着分别将每一种细胞器,在模式图中圈出。
1、线粒体
首先给出科学家研究得出的不同组织细胞中线粒体数量的对比,主要看一般情况下的肝细胞和动物冬眠时的肝细胞的对比,这是提示学生动物冬眠时主要靠肝细胞代谢来提供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引导学生思考线粒体和供能有关。提出线粒体是细胞的动力车间,通过有氧呼吸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有氧呼吸是一系列连续的反应,其中大部分在线粒体内进行,所以线粒体功能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线粒体的作用就是为生命活动供能。因为动植物都需要呼吸,所以线粒体在动植物细胞中都有分布,让学生推测代谢旺盛的细胞线粒体多还是代谢缓慢的细胞线粒体多,例如鸟类胸肌细胞、精子尾部、受精卵表面。
接着具体看线粒体的结构,给出线粒体结构图,看到线粒体有两层,分别是外膜和内膜,外膜平整,内膜向内弯曲形成突起状的结构,称之为嵴。提问为什么内膜要弯曲成嵴,提示学生线粒体是发生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与有氧呼吸有关的酶就附着在内膜上,所以弯曲成嵴增大了膜面积,就可以附着更多的酶,提高有氧呼吸的效率。
内膜里面是不是空心的?内膜里面还有液体,也就是线粒体基质,再次出现基质,也是无形的胶状物质,基质中也有与有氧呼吸有关的酶,还有有氧呼吸的原料与产物,还有一类之前提过的物质,回忆一下之前学习核酸的时候讲过DNA主要分布在细胞核中,也有少量分布在线粒体等细胞器中,所以线粒体基质还有DNA。我们知道细胞核含有DNA,它是细胞的司令部,那线粒体也有DNA,它
是不是比其他没有DNA的细胞器要高端大气一点,所以我们把它叫做半自主性细胞器,就像特别行政区一样,它有一定的自主性,但还是要接受细胞核的总指挥。
2、叶绿体
回到动植物细胞结构图,认识第二种与能量有关的细胞器,也就是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器——叶绿体。在图中圈出叶绿体,发现只有只有植物细胞有叶绿体,因为叶绿体的功能是进行光合作用。有些题目中会用一些比喻来描述线粒体和叶绿体,如动力车间、养料制造车间、能量装换站,要知道分别指的是哪种细胞器。再提问,所有的植物细胞都有叶绿体吗?不是,只有部分细胞有叶绿体,主要是叶肉细胞。
给出叶绿体的结构图,观察得出叶绿体也是有两层膜构成,与线粒体不同的是,内膜里面还有一些像硬币一样的结构,每一个硬币就是一个类囊体,一摞类囊体组成了基粒,基粒的表面富含与光合作用有关的色素和酶,那想要附着多一些酶,是不是就要增大膜面积,在线粒体中是采取内膜弯曲成嵴的方式,而在叶绿体中则是采取形成基粒的方式,基粒也能增大膜面积,使反应高效。基粒周围的液体环境就是叶绿体基质,提问根据线粒体基质的成分,推测叶绿体基质有哪些成分?——与光合作用有关的酶、色素、原料、产物和少量DNA。同样的,叶绿体也是半自主性细胞器。
【比较线粒体和叶绿体】让学生思考总结出相同点和不同点。相同点:都是两层膜,都有DNA,都有基质 不同点:内膜的形状,颜色(叶绿体有色素),特征反应(功能),分布
因为叶绿体有色素,所以叶绿体是绿色的,在显微镜下很容易看到,比如这张黑藻叶片的照片,可以很清晰地看到其中的叶绿体。但是线粒体是没有色素的,不能直接观察,怎么办。联想一下怎么检验脂肪——染色,所以我们可以利用健那绿这种染液浆细胞染色,这是一张人口腔上皮细胞的染色图,图中深蓝色的颗粒结构就是线粒体。
3、液泡
大多数叶子是绿色因为其中有叶绿素,为什么有的叶子到了秋天会变成黄色、红色呢?这和细胞中的另一种细胞器有关——液泡,在图中圈出液泡,液泡也是植物细胞有、动物细胞没有的一种细胞器。给出植物细胞图,看到中央液泡是由单层膜构成的,它体积非常大,那它从诞生之初就是这么大么?不是的,不成熟的植物细胞中有很多个小液泡,它们在逐渐成熟的过程中小液泡合并成一个大的液泡,也就是说,只有在成熟植物细胞中才有中央大液泡。大液泡内部的成分是细胞液,注意细胞液与细胞质基质的区别,细胞液溶解了一些成分,比如糖类、无机盐、色素、氨基酸,成熟果实的糖类主要就贮存在液泡中,所以液泡的第一个作用就是贮存代谢产物。我们刚刚说的叶子到秋天变红就是因为液泡中一种叫做花青素的色素,能够使叶子、花、果实等呈现红色、紫色,像葡萄、蓝莓、草莓等水果中花青素比较丰富,液泡的第二个作用就是控制叶片、花、果实的颜色。第三个作用是维持渗透压,使细胞保持坚挺。渗透压是什么意思呢,你可以理解为哪里的渗透压高,水就会往哪里流动,所以如果你去过菜市场的话你就会看到卖蔬菜的小贩会往菜叶子上洒水,因为液泡内的渗透压高,吸收细胞外的水后液泡就变大,使细胞饱满,蔬菜也就显得新鲜。
4、中心体
刚刚讲了两种植物细胞有而动物细胞没有的细胞器,有没有动物细胞有但植
物细胞没有的细胞器呢?看动植物细胞对比图,找到中心体,图片展示的是高等植物细胞,没有中心体,事实上,在低等植物细胞如苔藓、藻类等有中心体,所以确切的说中心体分布在动物细胞和低等植物细胞中,高等植物细胞没有中心体。我们看到是一个无膜的结构,有两个互相垂直的中性粒和周围物质组成。我们刚才学的几种细胞器都是圆圆的,这个中心体却很奇怪,我们看到它是两个管状的结构,中间是空心的,而且它在细胞内存在的部位有一个特点,一般都在细胞核附近,中心体的作用是与细胞分裂有关。
5、溶酶体
我们把细胞比作一个工厂,工厂能够生产很多产品,这其中必然会有一些不合格产品,这时候就需要一个车间来专门销毁这些残次品。在细胞中溶酶体就扮演了这样一个角色,经常有人把它比喻成消化车间或者水解车间,它不仅能水解细胞中一些衰老病变的结构,还能水解一些外源的异物。想一想水解要靠什么,要靠水解酶的催化,所以溶酶体内含有大量的酸性水解酶。讲解图片:溶酶体是一个单层膜的细胞器,溶酶体水解细菌和衰老线粒体的过程。溶酶体对我们很重要,比如,人体胚胎发育早起,我们手指和脚趾之间是有蹼等,就像鸭掌一样,到第五周通过溶酶体的水解作用蹼逐渐消失,才形成了我们现在分离的手指和脚趾。
第二课时
6、核糖体
观察细胞结构图,一个个小圆点就是核糖体,看看核糖体在细胞的哪里,有一部分游离在细胞质基质中,一部分附着在另一种细胞器上。核糖体是一个无膜的颗粒状结构,讲解图片,它的作用是在RNA的指导下合成肽链。所以核糖体是合成多肽链的部位。动植物细胞都要合成蛋白质,所以动植物细胞都有核糖体。
7、内质网
我们刚说了一部分核糖体游离在细胞质基质中,还有一部分核糖体附着在某种结构上,这种结构就是内质网。我们看到动植物细胞中都有内质网。内质网是单层膜的结构,通常与细胞核相连,图中明显可以看出,内质网分为两种,附着有核糖体的内质网叫做粗面内质网,没有核糖体的内质网是滑面内质网。内质网有什么功能呢?我们刚才知道了在核糖体上合成了多肽链,那多肽链要怎么形成蛋白质啊,要不断盘曲折叠形成三级、四级结构才能得到蛋白质,核糖体只能合成多肽链,它的使命已经完成了,要把接力棒交给下一个细胞器,离它最近的是什么细胞器?就是粗面内质网,所以你推测一下,内质网有什么功能?——内质网的第一个功能就是合成蛋白质。滑面内质网没有核糖体,它就不能继续合成蛋白质,它的作用是合成糖类和脂质,像花生等含脂肪量比较高的细胞里面,滑面内质网很发达。内质网还有没有其他作用?内质网是层层叠叠的网状结构,有里里外外好几层,它到底有多大呢?有科学家把1ml肝脏细胞中的内质网展开铺平,得到了11平米的膜面积,内质网通过这种折叠的方式,把如此庞大的膜成功的塞进了一个细胞里,它是不是增大了膜面积?所以内质网的第二个功能,增大细胞内的膜面积。总结一下,内质网的功能,4点。
8、高尔基体
内质网加工了蛋白质,但还没有彻底完工,还要交给后面的细胞器进一步加工,也就是高尔基体。高尔基体同样也是在动植物细胞中都有分布。高尔基体也
是一种单层膜的结构。高尔基体形态上和内质网长得很像,怎么区分,内质网形状一般是不规则的,并且核细胞和相连,高尔基体是规则排列的,由几个扁平的囊状结构堆叠而成,一般周围还有几个小泡。黑板上画简图。
高尔基体接受来自内质网的蛋白质,进行进一步加工,完成最后的包装后将蛋白质运输到细胞外,所以高尔基体的作用是进一步加工和分泌,强调分泌。在植物细胞中参与细胞壁的形成,在动物细胞中主要和蛋白质有关。那么,高尔基体在动植物细胞中的作用一样吗?——不完全一样,在植物细胞中还要形成细胞壁。
到这里,一个蛋白质就合成并分泌出细胞了,我们回顾一下,这个过程需要哪些细胞器的参与啊?——需要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它们的作用都相同吗?——不相同,依次是核糖体上完成多肽链合成、内质网上完成蛋白质加工和运输、高尔基体完成进一步合成和分泌。
9、囊泡运输
一个蛋白质的合成要经过三个细胞器,这三者之间是怎么合作的呢?视频展示囊泡运输的过程,用一张图表示这个过程。今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研究的就是囊泡运输,只不过他们的研究更加深入,他们研究的是囊泡运输的调控机制,也就是为什么囊泡能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精确地释放其中的物质,这项研究的成果对我们的意义是非常重大的,举例胰岛素,研究囊泡运输的调控机制有助于解决神经系统疾病、免疫系统混乱等等医学难题。
三、总结
高中生物必修3教案 篇7
一、案例教学的概念
中学地理案例教学是通过对一个具体的地理事物、现象或情境的描述、呈现,引导学生对案例进行讨论、分析,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一种地理教学方法。具体地说,即在教师指导下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采用案例组织学生进行学习、研究,帮助学生理解知识、提高能力。
二、案例教学的关键
在高中地理新课程必修教材体系中,地理必修1和必修2两个模块分别从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和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两个方面阐述了人地关系。通过对这两个模块的教学,目的在于使学生能从总体上理解和把握人类与地理环境协调发展的基本原理。在此基础上,课程体系安排了地理必修3,其主要目的是使学生能把必修1和必修2所学的地理基本原理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相结合,并运用到一定区域的人类与地理环境协调发展的实践中去。因此,对于地理必修3的教学,如何有效应用案例教学法进行教与学十分关键,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总体把握。
1.案例的选编和课前的组织。
首先,要有效、正确地选编案例,体现学生的主体性,这是案例教学的前提。案例的选取应当以课本案例为主适当扩充。比如在人教版的必修3教材中,探求区域生态环境建设是以我国西北地区的荒漠化的防治、亚马孙热带雨林开发和保护为例;探求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是以我国山西省能源资源的开发、美国田纳西河流域的综合开发为例等。同时还应该关注学生身边的事情,选取学生关心的事情。不同地区、不同学校可选择不同的乡土案例,体现地方特色,因地制宜。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应注意收集和整理身边的地理案例,加强地理案例资源库的建设。例如必修3“地理信息技术”内容的教学:可让学生调查3s技术在泉州市各行业的运用状况。
其次,课前准备也十分重要,主要包括学生准备和教师准备两方面。学生主要从搜集材料、整理案例并分析其在案例教学中应承担的角色方面做准备;教师应从内容的掌握、教学重难点以及教学组织等方面着手准备,其中教学的组织最重要。
2.学生抽取地理原理和规律能力的培养。
必修3案例教学在分析“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时,必须以必修1自然地理和必修2人文地理的原理加以支撑论证。因此,在分析具体案例时,要加强对学生正确而有效地抽取相应的地理原理和规律能力的培养。只有在具体的案例分析中学会对地理原理和规律的抽取,学生才能在应对不同背景的案例时,懂得正确运用地理原理和规律去分析区域的可持续发展问题。
例如,在必修3第五章《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产业转移”一节中,要正确分析影响东亚产业转移的因素,教师在教学中就应该抓住影响工业布局的因素——在发生“变化”这一关键点。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区位选择,劳动力价格是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该产业往往选择在具有丰富、高素质且价格低廉的劳动力的地方布局。所以,当劳动力这个因素在迁出地发生变化时,为了追求更高的利润,企业必然要进行新的区位选择,从而就形成了产业的转移。影响产业发生转移的其他因素,如企业内部交易成本因素、市场因素、政策因素、环境因素、地价因素等,只要其在迁出地和迁入地发生变化,都可能是引起产业发生转移的动力。学生只有抽取了影响产业发生转移的地理原理,用动态的观点去分析区域之间联系,才能够达到课标的要求。在学习了“东亚产业转移”后,教师可进一步要求学生分析珠江三角洲企业大量迁往粤北和江西、湖南、广西等省份的原因,分析珠江三角洲这个区域哪些因素的变化对企业不利,而粤北和江西、湖南、广西等省份存在哪些对企业有利的因素。通过进一步分析,能使学生的地理综合分析能力得到提升,达到教学的最终目的。
三、案例教学法的实施
案例教学强调教与学的双向过程。以案例为中心,师生通过对案例进行剖析、研究、归纳、总结,有利于师生的互动,有利于渗透不同形式的教与学方式,使学生在参与案例的分析过程中不仅学到基本知识、基本技能,而且逐步学会分析地理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步骤与方法。
1.第一阶段:展示案例—阅读感知。
展示案例可以在课前,也可以在课中,一般是在教师导入了“主题”之后进行。案例的展示方式多种多样,有印发的地理文案材料、教师描述、电教手段、模拟再现实际情景、学生表演等。以上几种方式也可以兼用,但无论采用何种方式,教师应尽可能地渲染、烘托出案例所描述的氛围,以便学生尽快进入情境之中,从而充分感知案例,为后面的分析与探究做好准备。
2.第二阶段:设疑指导—自主探究。
学生进入案例情境之中,教师应立即设疑问难,要求学生剖析解惑。教师的设疑,不宜将所有的问题一次和盘托出,而应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环环相扣。否则学生难免产生厌烦情绪,失去探究的信心。本阶段教师应加强巡回检查指导及课堂纪律调控。
3.第三阶段:小组讨论—合作探究。
学生通过自己的分析、探究,获得了关于案例问题的个人见解后,教师应组织学生分组讨论。这一阶段为每个学生提供了发表看法、认识、见解的机会。主要目的在于挖掘群体的潜能,培养合作的精神。为了最大限度地发挥小组讨论的效果,小组应以4~6人为最佳,成员轮流担任组长,组长负责协调关系、记录讨论内容。要求小组每个成员都发表看法,供大家讨论、补充,具体的做法不拘一格。为使讨论充满活力,更好地激发小组成员的创造性思维,可以百家争鸣,无须非达成共识不可。在这一阶段,强调学生的合作精神,通过合作,拓宽学生的思维空间。
4.第四阶段:组织交流—展示互补。
班级交流是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全班所有学生积极参与的活动。是小组-讨论的延续与深入。其主要任务是解决小组讨论阶段遗留的有争议的问题。可采用辩论会、角色扮演、现场考察等形式,学生在展示个人分析和小组讨论的学习成果的同时,通过交流,巩固和强化已达成共识的知识、观点或解决某一问题的方法与策略。这一阶段的讨论,教师要把讨论引导到问题的解决上去,要尽量做到人人参与、有效参与。
5.第五阶段:总结评价—能力提升。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教案 篇8
(一)知识与能力
简述动物细胞培养的过程、条件及应用。
(二)过程与方法
1.运用细胞的基础知识,分析细胞工程的理论基础;
2.通过小组间的交流与合作,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及思维的严密性。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动物细胞培养的学习,体会生物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进步,关注细胞工程研究的发展和应用前景。
二、教学重难点
动物细胞培养的过程及条件
三、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展示两幅烧伤程度不同的病人图片。
师:俗话说:“水火无情”,火灾过后,都会有烧伤病人。在治疗烧伤病人时通常采用的方法是取烧伤病人的健康皮肤进行自体移植,但对一个大面积烧伤的病人却无奈,用他人的皮肤来源不足,而且会产生排异反应。怎样获得大量的自体健康皮肤呢?这个难题,动物细胞工程为我们找到了解决办法。
【设计意图】利用经典图片引入课题,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明确学习目标。
(二)动物细胞培养概念
动物细胞培养就是从动物机体中取出相关组织,将它分散单个细胞,然后放在适宜的培养基中,让这些细胞生长和增殖。
(三)动物细胞培养过程?
培养动物所用的细胞大都取自胚胎或出生不久的幼龄动物器官或组织。
将组织取出来后,先用胰蛋白酶或胶原蛋白酶处理等使组织分散成单个细胞,然后配置成一定浓度的细胞悬液。
放在培养瓶中的具有一定浓度的细胞悬浮液在培养箱中培养的过程叫做原代培养;随着细胞生长的和增殖,培养瓶中的细胞越来越多,需要定期地用胰蛋白酶处理使细胞从瓶壁上脱离下来,配制成细胞悬浮液,分装到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培养瓶中培养,这称为传代培养。传代细胞中遗传物质没有发生改变的叫做细胞株;遗传物质发生了改变,并且带有癌细胞的特点,这种传代细胞叫做细胞系。
(四)动物细胞培养的条件?
1.无菌、无毒的环境:对培养液和所有的培养用具进行无菌处理,还可在培养液中添加一定量的抗生素。此外,应定期更换培养液。
2.营养:合成培养基中有葡萄糖、氨基酸、促生长因子、无机盐、微量元素等,通常需加入血清、血浆等。
3.温度和pH:适宜温度为36.5℃±0.5℃?,适宜pH为7.2-7.4?。
4.气体环境?:主要是O2和CO2。
(五)动物细胞培养技术的应用?
1.生产生物制品:如病毒疫苗、干扰素、单克隆抗体等;?
2.健康细胞培养;
3.作为基因工程中的受体细胞;
4.科研方面:筛选抗癌药物、治疗和预防疾病等。
(六)思考讨论
1.为什么选用动物胚胎或幼龄个体的器官或组织做动物细胞培养材料??
答:因为这些组织或器官上的细胞生命力旺盛,分裂能力强。
2.为什么培养前要将组织细胞分散成单个细胞??
答:成块组织不利培养,分散了做成细胞悬浮液利于培养。?
3.在动物细胞培养过程中,为什么要用胰蛋白酶对取出的动物组织进行处理??答:胰蛋白酶处理动物组织,可以使动物组织细胞间的胶原纤维和细胞外的其他成分酶解,获得单个细胞。
4.细胞株和细胞系有什么区别?
答:细胞系的遗传物质改变,具有癌细胞的特点,失去接触抑制,容易传代培养。?
5.动物细胞培养液的主要成分是什么?较植物组培培养基有何独特之处??
答:主要成分:葡萄糖、氨基酸、无机盐、维生素和动物血清等;独特之处有:A.动物细胞培养液为液体培养基;B.动物细胞培养液的成分中有动物血清等,而植物组培培养基多数选取蔗糖为营养物质。
6.动物细胞培养能否像绿色植物组织培养那样最终培养成新个体??
答:不能,动物细胞培养只能使细胞数目增多,不能发育成新的动物个体。
动物细胞培养是细胞工程、基因工程和生物医学工程的重要研究手段,教师在介绍了动物细胞培养的过程、条件之后,可以通过问题式探索,让学生深层次地了解动物细胞培养中应该注意的问题,巩固知识,加深理解,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高中生物必修3教案 篇9
【目标导航】
1.简述群落演替的概念。2.举例说出初生演替、次生演替的过程。3.举例说明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
一、群落的演替及演替类型
1.概念: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的过程。2.类型(1)初生演替
①概念:在一个从来没有被植物覆盖的地面,或者是原来存在过植被、但被彻底消灭了的地方发生的演替。
地衣阶段→地衣阶段→苔藓阶段→草本植物阶段→灌木阶段→森林阶段。③实例:在沙丘、火山岩和冰川泥上的演替都为初生演替。(2)次生演替
①概念:在原有植被虽已不存在,但原有土壤条件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了植物的种子或其他繁殖体的地方发生的演替。
②弃耕农田上的演替过程:弃耕农田→一年生杂草→多年生杂草→小灌木→灌木丛→乔木。③实例:在火灾过后的草原、过度砍伐的森林和弃耕后的农田上的演替为次生演替。
二、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 1.人类的活动方式
(1)不合理方式:砍伐森林、填湖造田、捕杀动物。
(2)合理方式:封山育林、治理沙漠、管理草原,甚至可以建立人工群落。2.影响结果:使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速度和方向进行。3.退耕还林、还草、还湖
(1)原因: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垦殖活动(如毁林开荒、围湖造田等),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并且成为洪涝灾害频繁发生的重要原因。
(2)目的:处理好经济发展同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3)措施:颁布了《退耕还林条例》。
(4)预期结果:预计很多地区的生态环境问题有望得到明显改善,调节气候和洪水流量的功能将大大增强。
知识点一 初生演替与次生演替的比较
1.有关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的叙述,正确的是()A.沙丘、火山岩上进行的演替是初生演替,冰川泥、弃耕的农田上进行的演替是次生演替 B.初生演替形成的群落内无竞争现象,次生演替形成的群落内竞争明显
C.次生演替比初生演替所用的时间少,原因是次生演替原有的土壤条件基本保留 D.初生演替能形成森林,次生演替很难形成森林 答案 C 解析 冰川泥上进行的演替应是初生演替;不论初生演替还是次生演替在环境适宜条件下所 形成的群落内均有竞争现象;初生演替与次生演替所形成的终极群落均是森林。2.下列有关群落演替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的主要区别是二者的起始条件不同
B.农田被弃耕后,在自然状态下演替的起点是从一年生草本植物开始 C.一般来说,初生演替所需时间较长,次生演替所需时间较短 D.随着演替的进行,群落内物种的多样性增加,能量减少 答案 D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的区别,具体分析如下:
知识点二 群落演替的原因及过程 3.群落演替的一般过程是()A.裸地形成→生物侵移、定居及繁殖→环境变化→物种竞争→环境变化→群落稳定和平衡
B.环境变化→裸地形成→生物侵移、定居及繁殖→物种竞争→群落稳定和平衡 C.裸地形成→生物侵移、定居及繁殖→物种竞争→环境变化→群落稳定和平衡 D.环境变化→裸地形成→物种竞争→生物侵移、定居及繁殖→群落稳定和平衡 答案 A 解析 本题从群落演替的方向、原因及过程三个方面进行考查。环境变化是该群体演替的一个重要原因,使群落结构向复杂的方向进行,并依次经过了侵入定居阶段、竞争平衡阶段和相对稳定阶段。
4.群落演替是一个动态的发展变化过程,下列相关说法中正确的是()A.群落演替是群落自身发展的过程,不受外界因素影响 B.人类活动不会改变群落演替的方向
C.一般来说,群落的演替总是朝着物种逐渐增多、结构逐渐复杂的方向发展 D.海洋生态系统中不会出现群落演替 答案 C 解析 群落演替受外界多种因素的干扰,如人类活动。植树造林会加快群落演替的速度和改变群落演替的方向;海洋中与陆地上的群落都是在不断演替的。知识点三 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
5.我国在某些地区进行退耕还林、还草、还湖的主要目的是()A.增加当地森林、草原等的面积 B.改变产业方向,提高经济效益
C.改善当地的生态环境,增强对自然灾害的抵抗能力 D.增加植被 答案 C 解析 我国在西部地区实施的退耕还林、还草、还湖措施,是为了改善西部地区的生态环境,实现环境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6.下列有关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人类的许多活动在影响群落的演替 B.人类可以建立人工群落,将演替的方向和速度置于人为控制之下 C.人类活动可以任意对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关系加以控制 D.人类活动对群落的影响不只是破坏性的 答案 C 解析 群落的演替也是有规律的,人类的活动不能违背客观规律,也就是说不能任意对生物和环境的关系加以控制,否则要遭到客观规律的惩罚。
基础落实
1.下列有关群落演替的叙述,正确的是()A.群落中一些生物消失了,另一些生物来占据它们的空间,就属于演替 B.光裸的岩石上最先出现的是地衣 C.在弃耕的农田上不可能形成树林
D.不论在什么条件下,群落的演替都能形成树林 答案 B 解析 原来的群落被新的群落取代了,这就是群落的演替,这里的取代并不是群落的代替,故A错;如果在干旱的荒漠地区,群落的演替很难形成树林,但如果气候适宜,弃耕的农田就会演替成树林,故C、D两项错误。
2.下列群落演替系列中,哪一种演替属于初生演替()A.从湖底开始的水生演替
B.草原的放牧演替
C.农田弃耕后的恢复演替
D.砍伐森林的恢复演替 答案 A 解析 从湖底开始的水生演替是从自由漂浮植物阶段演替而成的,这一阶段湖底有机物的积聚,主要靠浮游生物的死亡残体,以及湖岸雨水冲刷所带来的矿质微粒,天长日久,湖底逐渐提高,湖底从来没有被植被覆盖属于初生演替。B、C、D三项原有的土壤条件并没有被破坏,属次生演替。
3.在气候条件合适的条件下,从裸露的岩石开始的初生演替的完整过程是()A.地衣阶段、苔藓阶段、草本植物阶段、灌木阶段、森林阶段 B.草本植物阶段、灌木阶段、地衣阶段、苔藓阶段、森林阶段 C.地衣阶段、灌木阶段、森林阶段、苔藓阶段、草本植物阶段 D.森林阶段、灌木阶段、草本植物阶段、地衣阶段、苔藓阶段 答案 A 解析 初生演替是在从未有过生物或有过生物生长却被彻底消灭的原生裸地上发生的生物演替。从岩石表面开始的群落演替为初生演替。陆地植物的初生演替过程大致经过地衣植物群落、苔藓植物群落、草本植物群落和木本植物群落阶段。地衣、苔藓两个阶段与环境之间的关系主要表现在土壤的形成和积累方面,对小气候的影响还很不显著。草本植物群落阶段土壤继续增加,小气候也开始形成。同时土壤微生物和小型土壤动物的活动能力增强,植物的根系可深入到岩石缝隙,因此环境条件得到了大大的改善,为一些木本植物的生长创造了条件。到了森林群落阶段,演替速度又开始减慢。
4.演替过程中灌木逐渐取代了草本植物,其主要原因是()A.灌木繁殖能力较强 B.草本植物寿命较短 C.草本植物较为低等 D.灌木较为高大,能获得更多的阳光 答案 D 解析 灌木高大,能够获得较多的阳光,在竞争过程中处于优势,而草本植物处于劣势,部分喜阳草本植物被淘汰,久而久之,草本植物被灌木取代。5.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的主要区别是()A.影响因素不同 B.起始条件不同
C.产生的植物种群不同 D.产生的生物数量不同 答案 B 解析 初生演替是发生在裸岩上且不存在土壤的条件下,由地衣等生物作用而逐渐形成的,而次生演替是从土壤条件良好的情况下开始的。无论初生演替还是次生演替,都会受到自然和人类活动的影响。
6.人类的下列活动,有利于群落向正面演替的是()A.围湖造田
B.过度放牧 C.封山育林
D.退草还耕 答案 C 解析 围湖造田、过度放牧、退草还耕都会导致生物群落结构简单化,生产力下降,不利于群落向正面演替。封山育林使生物群落的结构和成分由简单到复杂,对环境资源利用由不充分到充分,使生产力由低到高,有利于群落的正面演替。能力提升
7.弃耕的农田上进行的演替属于()A.初生演替
B.先是初生演替,后为次生演替 C.次生演替
D.先是次生演替,后为初生演替 答案 C 解析 演替分为两种类型: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初生演替是指在一个从来没有被植物覆盖的地面,或者是在原来存在过植被、但被彻底消灭了的地方发生的演替。次生演替是指在原有植被虽已不存在,但原土壤条件基本保留,甚至保留了植物的种子或其他繁殖体的地方发生的演替。弃耕的农田里植被虽然已不存在,但土壤条件没有被彻底毁灭,甚至土壤里还保留有农作物的种子或其他的繁殖体,故属于次生演替。
8.群落不断发展变化,按照一定的规律进行着演替。下列关于演替的叙述,正确的是()A.初生演替历程短、速度快
B.在正常情况下,群落演替的最终结果使生物多样性降低 C.在演替早期,群落中优势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显著变化
D.在森林遭受火灾后的地段上重新形成森林,是次生演替的一个例子 答案 D 解析 根据发生环境的差异,群落演替可分为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与次生演替相比,初生演替经历时间长,速度要缓慢得多;演替若不受外界干扰,最终结果使生物多样性增加;在演替过程中,群落中的优势种群相对稳定,因此其基因频率的改变不会过于显著;火灾过后的森林,其土壤条件基本不变,甚至还保留着植物的繁殖体,因此,再重新形成森林的演替属于次生演替。
9.在寒温带地区,一场大火使某地的森林大面积烧毁,在以后漫长时间中,在原林地上依 次形成了杂草地、以白桦为主的阔叶林、以云杉为主的针叶林,这种现象称为()A.物种进化
B.外来物种入侵 C.群落演替
D.垂直结构 答案 C 解析 在森林被破坏后,群落结构发生变化,从杂草到白桦林及针叶林,该现象为群落的次生演替。
10.下列关于演替特点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植物群落也像群落个体一样,有一个发生、发展到死亡的过程 B.初生演替一般都比次生演替进行得快
C.促使植物群落发生演替的动力因素既有内因,又有外因
D.地衣、苔藓被称为先驱物种,是初生演替中出现的第一批物种 答案 B 解析 初生演替与次生演替的起始条件不同,是从无到有再到发展繁荣,时间较长,所以演替进行的慢;群落演替主要受内因决定,外因也影响演替;地衣、苔藓被称为先驱物种,属于初生演替中出现的第一批物种。
11.实施西部大开发,要切实搞好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大力植树种草、治理水土流失、防治沙漠化等。试回答下列问题:(1)西部大开发过程中,“退耕还林、还草”的目的是为了处理好________同________、______、______的关系,走__________________的道路。
(2)根据群落演替的原理分析,如果草原的载畜量过大,将会造成牧草的________,引起________的减少,甚至消耗殆尽,________就会取而代之。由此可以看出,人类的活动往往会使________按照不同于________的速度和方向进行。答案(1)经济发展 人口 资源 环境 可持续发展(2)过度消耗 优质牧草 杂草 群落演替 自然演替
解析 群落演替是有规律的,掌握了这种规律,就能根据现有的情况来预测群落的未来,从而正确掌握群落的动向,使之朝向有利于人的方向发展。
12.某生态学家以“保护和利用草原生态系统”为课题,对某草原进行了几项专题研究,并绘制了如下两图。其中,甲图表示一个鼠群迁入一个新的生态系统后的种群增长曲线,乙图表示单位面积的放牧量与生产者的净生产量的关系,图中的虚线代表未放牧时草原中生产者的净生产量。请据图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放牧引起的群落演替属于__________________,研究者发现,适当放牧__________(“促进”、“抑制”)牧草生长,该草原的最适宜放牧量应为乙图中____点对应的放牧量。(2)甲图中最可能表示因种内斗争而限制鼠群数量增长的线段是________________。(3)乙图中适宜的放牧量应控制在A~D之间,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如果该草原生态系统的放牧量长期大于C点,会造成怎样的后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请列举两点合理利用和保护草原生态系统应采取的措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次生演替 促进 A(2)C~D(3)既能保持草原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又能保持较高的畜产品产量(4)草原退化,严重时可导致草原沙漠化
(5)培育优良牧草,消除有害植物,提高牧草产量;合理确定载牧量,防止过度放牧;发展季节性放牧;提倡划区轮牧;采取合理灌溉、施肥、灭鼠、防旱等措施;积极宣传有关法律、法规等(答对两条即可)解析 放牧引起的演替是次生演替,草本植物是群落演替中重要的物种。一般正常的放牧,能促进牧草的发育,增强其再生性,提高营养价值。因此,适当的放牧,对草原植被的发展和维持、畜产品产量的提高都有好处。但是如果过度利用,长期过度的啃食及践踏,超出了草原生态系统的调节能力,则常常引起草场的退化,即植被的“逆行演替”。根据放牧引起的演替规律,对草场进行合理的经营管理,消除无价值的植物物种,提高有价值牧草的生产率,可以防止因过度放牧引起草场退化。一般情况下,简单的封育就可以达到满意的效果。但是积极的方法是对退化的草场进行改良和改造,建立起保护与合理利用天然草场的制度。在草场建设上实行“划区轮牧”,通过轮牧,缩短家畜的啃食期,延长草原休整期,并可使优良牧草开花结实,自然落子,为提高植物覆盖度创造条件。实验拓展
13.某实验小组欲探究外界环境对群落演替的影响,做了如下实验。目的:探究酸雨对水体中的原生动物群落演替的影响。
材料器具:干稻草、蒸馏水、池塘水、量筒、滴管、载玻片、SO2溶液、盖玻片、显微镜、镊子、酒精灯、铁架台、烧杯等。探究过程:
a.取适量的干稻草加水煮沸,然后冷却至室温后,取一滴制成临时装片,放在显微镜下观察,并记录结果。
b.将冷却后的稻草水均分到两个大烧杯中,并进行标号,即为A、B。向A烧杯加入________________;B烧杯加入________。
c.向A、B烧杯中分别加入等量的池塘水,混合均匀后,取水样用显微镜进行检察,以后每隔3天,对原生动物的________进行观察并记录。d.分析数据。请回答下列问题:
(1)补充探究过程中的空缺部分。(2)加入干稻草并加水煮沸的目的是: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观测到的生物来源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其中加蒸馏水的烧杯,结果如图所示:
①从图中可以看出,开始时培养液中有机物较多时,种群中________、________占优势,然后随有机物减少而减少,最后,培养液中所有的动物种群终将灭亡。②从演替方向来说,这种演替群落结构是________________。答案(1)b:适量的SO2溶液 等量的蒸馏水 c:相对密度(2)①灭菌 ②提供有机物(3)空气和加入的池塘水(4)①滴虫 肾形虫 ②由复杂到简单
【高中生物必修3教案】推荐阅读:
高中生物必修教案设计07-30
新课标人教A高中生物必修3教案5.2_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教学设计11-22
高中生物全册教案-新人教版必修07-23
高中生物《3.1 细胞膜 系统的边界》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必修08-25
高中生物必修一第三章第一节教案06-29
高中生物 6.3细胞的衰老和凋亡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08-15
高中生物必修一反思08-15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11-04
高中生物必修一知识细节汇总0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