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精选10篇)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 篇1
一、选择题
1.下列有关基因突变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基因突变是指基因结构中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替换
B.基因突变是由于基因中脱氧核苷酸的种类、数量和排列顺序的改变而发生的
C.基因突变可以在一定的外界环境条件或者生物内部因素的作用下引起
D.基因突变的频率是很低的,并且都是有害的
解析: A项说明了基因突变的本质,B项阐明了基因突变的原因,C项说明了引起基因突变的因素。基因突变的频率很低,而且一般都是有害的,但不全是有害的,有一些基因突变是中性的,还有少数突变是有利的,且突变的有利、有害是相对于生物所处的环境而言的。
答案: D
2.下列变化属于基因突变的是()
A.玉米籽粒播于肥沃土壤,植株穗大粒饱;播于贫瘠土壤,植株穗小粒瘪
B.黄色饱满粒与白色凹陷粒玉米杂交,F2中出现黄色凹陷粒与白色饱满粒
C.在野外的棕色猕猴种群中偶尔出现了白色猕猴
D.小麦经减数分裂产生花粉
解析: 选项A是由环境条件改变引起的不可遗传的变异;选项B属于基因重组;选项D是减数分裂;选项C是基因突变。
答案: C 3.基因A,它可以突变为a1,也可以突变为a2,a3??一系列等位基因,如图不能说明的是()
A.基因突变是不定向的
B.等位基因的出现是基因突变的结果
C.正常基因的出现是基因突变的结果
D.这些基因的转化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解析: 图中表示基因突变是不定向的,基因突变的结果是产生新的基因(或等位基因),此等位基因对生物体有可能是有害的,也有可能是有利的;这些基因的转化既不符合分离定律,也不符合自由组合定律。
答案: D
4.有性生殖生物的后代性状差异,主要来自于基因重组,下列过程中哪些过程可以发生基因重组()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 篇2
本课为人教版高中英语必修二Unit 5 Music Reading板块, 授课时长为40 分钟, 是“桂林市名师培养工程基地研修”高中组学员展示课例之一。本课的指导教师为广西桂林市教育科学研究所英语教研员李陆桂教师和广西桂林中山中学特级教师李佩莲老师。
二、教学分析
(一) 教学内容分析
本课例选自人教版高中英语必修二第五单元Music中的Reading部分。本单元的中心话题是“音乐”“音乐类型”和“乐队”。而本课The band that wasn’t (并非乐队的乐队) 是单元的主篇课文。作者首先介绍了一支乐队形成的通常过程。然后, 笔锋一转, 描述了门基乐队 (The Monkees) 如何由“假乐队”逐步发展为“真乐队”的不寻常的成长历程。通过对课文的学习, 学生将了解音乐尤其是乐队音乐的魅力和乐队的成名过程, 并从中归纳出乐队成功的要素。
本课理解的关键点在于门基乐队由“假”变“真”的过程。因此, 在热身环节, 教师要引导学生理解什么是真正的乐队 (许多学生分不清乐队和音乐组合) , 为理解课文做铺垫。在阅读环节中, 教师应让学生归纳出门基乐队和普通乐队不同的形成和发展历程, 比较两者之间的区别, 进而理解门基乐队起初“不是”真乐队, 后来“发展成为”真乐队。最后, 教师引导学生讨论门基乐队成功的原因——善于抓住机会并竭尽全力去做好;相信自己, 奇迹就会出现等, 并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在自己的学习、交友等日常生活中如何借鉴门基乐队的成功心得。
(二) 学情分析
高一学生的英语学习还处于初中与高中的衔接阶段, 兴趣对学习的影响力比较大。根据对借班授课班级教学进度的了解, 该班级并未进入本单元的学习, 他们对这篇文章十分陌生。再加上本文所涉及的门基乐队属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老牌乐队, 对于学生来说太久远了, 无法引起他们的共鸣。因此, 本节课必须从学生熟悉的当红乐队导入, 激活他们对音乐的热情, 引发其对乐队的兴趣, 进而关注门基乐队。
(三) 教学目标
根据教学内容分析与学情分析, 本课的教学目标设定为:
1. 学生通过略读、 读等方式, 根据关键词找出文章的段落大意, 理清文章的总体脉络及框架。
2. 通过细读, 了解门基乐队的特殊成长历程及其与普通乐队的区别, 归纳其成功的秘诀。
3. 了解不同乐队的音乐, 提升音乐素养。通过小组合作竞猜乐队名, 增强团队意识。
教学重点:训练学生掌握、理解文章细节的阅读能力。获取有效信息:什么是真正的乐队, 乐队的形成过程以及门基乐队的成长历程。
教学难点:深层次理解门基乐队如何由“假乐队”发展为“真乐队“”成功的乐队”的特殊成长历程, 领悟它的成功秘诀并运用到自己的实际生活中。
(四) 教学设计思路
1. 备课思维过程
在反复阅读分析文本之后, 授课教师着重思考了如下问题:阅读前的热身 (Warming up) 部分是否能作为阅读课的引入?阅读文本如何处理?本节阅读课可在哪些方面有所创新?
这篇阅读文章的中心是“乐队”, 这个话题对于高中生来说应该很受欢迎, 他们都对时下的流行音乐及乐队了如指掌。但本文的主线是介绍“门基乐队”的成长历程。这个老牌乐队成立于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 如果直接引入“门基乐队”这个话题, 学生一定会一片茫然, 教学效果势必不甚理想。本课例尝试在引入环节要有创新、有亮点, 迅速吸引学生的眼球, 激发他们的热情。由于时间有限, 如何在短短一堂课内让学生掌握文章脉络, 了解“门基乐队”如何由“假”变“真”, 成为一支成功的乐队, 并对文本进行深层次挖掘, 也是本课需要突破的一点。
2. 教材内容的调整
基于对文本的解读和教学定位, 依据教学目标, 教师对教学材料进行了如下调整: (1) 大胆删除本单元Warming up部分对于八大音乐形式的介绍和赏析, 此环节不仅耗时, 音乐材料过时, 不适用于“00 后”的学生, 且涉及音乐范围过大, 难以切入文章主题。 (2) 开发教材资源。利用网络搜索出当前学生较熟悉的乐队及其音乐, 并通过技术剪辑合成了一首混合了10 段乐队音乐的MP3 音频文件, 以此精心设置任务:以小组竞猜的形式开展“混歌大家猜”。 (要求学生以组为单位, 听歌快速在黑板上写出当前流行的乐队名) 。这是本课的一个亮点, 以学生的视角去设计任务, 引出乐队话题。 (3) 改编、整合教材。把Comprehending部分的Part 2 概括每段大意改为连线题, 降低难度。此外, 对Part 3 的第二问进行深层次挖掘, 除讨论门基乐队成功的秘诀外, 还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 学习该乐队的精神。
三、教学过程
Step1:Warming up (7 mins)
1. Teacher introduces a student band from her school.
2. Ask students to think of two questions:Do you like the songs from the bands? Are you familiar with any famous bands in the world?
3. Students have a group competition—Guessing game. (Task 1)
(规则:全班分为A、B两大组, 现场播放一段混合了不同乐队的音乐。在音乐声停止前, 每个小组成员必须快速在黑板上写出不同的乐队名, 正确率最高的小组胜出。输的一组在这堂课结束时起立献唱一首英文歌。)
【设计意图】通过本土校园学生乐队的介绍可拉近与学生的距离, 并进而追问学生是否喜爱乐队音乐及熟悉哪些世界知名乐队。再开展“混歌大家猜”的小竞赛, 彻底激活了学生对乐队音乐的兴奋与激情, 为接下来的乐队话题做足了铺垫。
Step 2:Pre-reading (3 mins)
1. T:What is a real band ? (教师给出专业的字典定义:A real band is a group of people playing esp instrument or a group of people playing popular music.)
2. T:—What makes up a band?
S:—It is made up of a lead singer, a guitarist, a bassist, a drummer and a keyboard player.
3.T:Have you ever heard about The Monkees?
S:Is it a real band?
【设计意图】教师给出专业的字典解释, 让学生对什么是真正的乐队有了正确的理解, 为阅读正文如何区别门基乐队与普通乐队埋下了伏笔。
Step 3:Reading (27 mins)
1. Predicting:What does it mean by “The band that wasn’t”?
2.Skimming (根据关键词找出段落大意并连线)
【设计意图】这是学生第一次阅读, 以预测、略读为手段, 大致了解文章的脉络, 理清思路。
3.Detailed reading
Task 2:How do most people form a band? (Para 2) (见表1)
Task 3:How was the Monkees formed and became a real band? (Para.3&4)
T:Which group can put the steps in the right order in the shortest time? (排序)
【设计意图】第二次阅读着重细节查找。教师通过图表填空、事件排序等形式给足时间让学生细读全文, 充分地了解文章的主线并提炼出核心信息。同时也为下面进行深层阅读做好了准备。
4.Time to think (Task 4:Discussion)
Q 2:In our daily life, how can we overcome (克服) the difficulty like the Monkees? (such as English learning or making friends)
There can be miracles (奇迹) when you believe (以齐唱玛丽亚·凯莉的一首歌When You Believe来解答这个问题)
【设计意图】教师通过对比门基乐队如何由“假”变“真”, 设问让学生思考其成功的真谛, 引导学生从把握细节信息过渡到理解深层含义, 启发学生思维。接着第二问又把学生从书本转向自己的现实生活中, 启发学生面对学习上的困难, 要像门基乐队那样毫不畏惧, 用尽全力做好;相信自己, 奇迹就会出现。经过三次阅读, 学生的思维火花被激发, 对文本的理解也不仅仅停留在表面, 实现了课堂的有效教学。
Step 4:Homework (3 mins)
1.Compulsory (必做) assignment
Please finish the exercise 1, 2, 3 on page 36 after class.
2.Optional (选做) assignment
Learn to sing a song by the Monkees.
四、教学反思
本堂课教师的设计目的是将音乐与英语阅读有机结合。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感受到音乐与英语学习的乐趣, 同时培养了学生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总地来说, 这堂课基本完成了教学任务, 笔者认为以下3个方面做得较好:
1.教学环节的设计接地气, 贴近学生生活。如“热身”环节的混歌大家猜, 用竞赛机制来刺激学生踊跃上台答题, 且所选歌曲多为时下热门乐队所唱, 容易引起学生共鸣, 这样的设计使学生兴趣盎然。
2.活用教材。随着时代的发展, 学生每天接触的信息量极大, 若还是一成不变照搬教材, 无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此, 教师应仔细研读教材, 以原有教材为基础, 大胆地删减、改动或添加内容, 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如引入部分去掉了八大音乐形式介绍, 增加乐队的详细解释, 最后在讨论环节还联系学生的现实生活升华主题。
3.运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如: (1) 学科迁移法, 即把音乐运用到英语学习中; (2) 任务型教学法, 即以具体的4个任务来贯穿整节课的英语阅读。
然而, 这堂课仍有诸多不足之处。首先, 学情分析不足, 导致课堂上“生生互动”不够自然、顺畅。笔者在某些环节高估了学生的理解能力, 一度出现了学生思考“卡壳”现象。其次, 教师的话语不够精炼, 一些指令性语言重复出现, 分散了学生的听课注意力。再次, 对于一些内向的学生或基础弱的学生, 没能成功调动起他们的答题积极性, 致使课堂气氛由开头的热闹转为冷清, 有效教学目的未能完全达成。
专家点评
授课教师教学目标明确, 重点突出。教学内容设计合理, 有机地把音乐与英语阅读结合起来, 激活了学生英语学习的热情。亮点1:课文的引入新颖别致, 并巧妙地设置了竞赛制答题, 让学生在活动中学, 变传统的讲授式为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式, 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亮点2:善于从学生的角度出发, 容易与学生有共同话题。如课前播放的一段视频就是学生自组乐队演唱的歌曲, 一下子拉近了与学生的距离。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 篇3
【关键词】高中生物 必修教材 特色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03B-0098-02
高中教材的编写不仅要体现课程标准的理念、课程目标和内容要求,还要符合国家的意识形态和教育方针。教科书是课程的重要依托,是教学内容的载体,是教学的依据。因此,在新课标提出之后,为了全面贯彻落实新课标倡导的课程理念和课程目标,有利于教学观念和学习方式的转变。全国各地因地制宜地编写了适合本地的教科书,如苏教版、浙科版、河北版和中图版,而用得最为普遍的是人教版教科书。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教材编写除遵循共同的规律外,在编排设计上更加彰显自己的特色。下面具体谈谈,以供参考。
一、知识结构系统化
从教学和知识结构上看,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教材模块内容仍然重视基础知识的教学,以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知识结构,具体来说有以下几个方面:(1)建构了合理规范的知识结构体系。每个模块都围绕一定的主线展开,其知识内容呈现的顺序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来组织。(2)彰显生物学基本概念、原理和生命活动规律的教学。没有单纯地描述和过多地罗列堆砌事实性知识,着重围绕生物学基本概念、原理和生命活动规律展开知识性内容。(3)内容处理得当。体现了内容的先进性与基础性。对一些基本概念和原理力求与现代生物科学相一致,从高中阶段教育的性质和任务出发,教科书做了灵活变通的处理。(4)知识内容层次分明,重点突出。一般的以楷体字排印或以其他形式出现,理解的以宋体字排印,重要概念和原理的表述以黑体字排印。(5)注重构建知识的整体系统性。为了构建整体系统的知识,设置了知识链接栏目、旁栏,如学科交叉栏目,并在自我检测栏目中设置了概念图的题型。必修1模块部分主要是在细胞水平、亚细胞水平和分子水平上,对生命系统组成及生命活动规律进行基础阐明;必修2模块部分主要是在整个生物界及其生物多样性上,对生命延续、发展及演变结构和原因进行阐明;必修3模块主要是在生命系统稳态调节机制,使其结构功能与适应环境和谐与统一上进行阐述。3个必修模块内容的知识之间联系密切,共同构成一个相对完整的知识体系。
二、方法教育学习多元化
从科学方法教育方面上看,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教材注重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但也没有淡化学科探究的方法。如分离细胞器的方法、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标志重捕法等。必修1模块中的科学方法有模型方法、提出假说、控制变量对比实验法。侧重观察和实证的方法。必修2模块中的科学方法有假说演绎法、类比推理。侧重假说演绎的方法。必修3模块中的科学方法有预实验、调查法(样方法等)、数学模型。侧重系统分析的方法。教材中还有较多的生物科学史内容和经典案例,通过介绍科学家进行科学研究的有关内容,让学生在思考与讨论中获得科学方法等方面的启示。教材在编排设计上注重思维能力的训练,如抽象思维和发展思维相结合、形式逻辑思维与辩证逻辑思维相结合的训练,以及发散思维、求异思维和批判思维的训练。注重对模型方法、数学方法、系统方法的介绍和运用。
三、探究能力培养多样化
从培养科学探究能力上看,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教材中有较大比例的科学探究内容,以此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必修1,2和3模块共有13个一般实验,分别是9个、3个和1个,主要是对实验原理、实验材料和用具、实验步骤进行叙述,注重操作技能和观察能力的培养。必修1,2和3模块共有11个探究实验,分别是4个、2个和5个,主要训练学生如何制订探究方案、自主选择探究方法,注重科学探究能力的全面培养与提高。必修1,2和3模块共有4个模型建构,分别是1个、2个和1个。主要指导学生进行模型建构,注重领悟和运用模型建构的方法。必修1,2和3模块共有30个资料分析,分别是11个、7个和12个,主要训练学生分析资料和搜集资料的能力,重点是培养学生信息处理能力(信息搜集和处理能力)。必修1,2和3模块共有48个思考与讨论,分别是14个、16个和18个。主要通过提出问题,让学生围绕问题展开讨论,重点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必修1,2和3模块共有14个技能训练,分别是5个、5个和4个,主要是在探究过程的某一环节上创设情境,提出相关的问题,侧重过程技能的训练。必修2和3模块共有11个调查和实践,分别是7个和4个,主要是让学生到自然界或社会中去进行调查,培养学生从事实践活动的能力。必修教材中还有2个制作,为训练学生制作能力提供较详细的指导,让学生根据指导动手制作,培养和训练学生实际操作能力。教材安排的探究活动内容丰富多样,让学生在活动过程中对方法进行领悟和运用。
四、模块章节模式稳定化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教材每章均由四个部分组成,即首页、节内容、节后练习、本章小结和自我检测。从教学设计上看,主要采用问题驱动和合作探究策略进行教学,以正文为主,按教科书编写顺序组织,在合理适当的时候引入旁栏思考。
章首页由标题、引言、题图和配诗(警句)组成,引人入胜,启迪思考。节的内容一般由问题探讨、正文主栏、旁栏、练习四个板块组成。每节内容都是从“问题探讨”栏目开始,相关的问题主要来自于学生的经验和生活体验,尽可能结合学生的经验和生活体验来叙述重要概念和过程。有些章节采用问题串的形式,一步一步地引导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在正文中有意安排本节聚焦(明确学习目标,提出本节要探讨的问题)、旁栏思考题(目的是要对正文主栏内容深入理解,活跃思维,意在培养求异与发散思维)、相关信息(内容一般不要求记忆,主要是为了加深对正文主栏内容的理解而增设的)、知识链接(主要与不同章节相联系,让不同概念之间形成逻辑关系)、学科交叉想象空间(介绍生物学与数学、物理、化学等学科的横向联系,以便综合知识,促进知识网络的形成,培养知识迁移和思维的能力)、技能训练和批判性思维(训练科学探究技能,相当于作业,培养独立思考的精神和批判思维能力)等六个内容,在教学中要合理安排和处理这些内容。练习由形式多样的基础题和拓展题组成。主要是为了巩固基本知识,培养知识迁移和发散思维能力。
课外阅读栏目。必修1,2和3模块共有11篇《科学·技术·社会》,分别是1篇、3篇和7篇。主要反映科学、技术和社会的互动,体现科学和技术的价值。必修1,2和3模块各有1篇《科学家的故事》,共3篇,主要介绍科学家的研究过程、方法和成果,给学生予科学方法、科学态度等方面的启迪。必修1,2和3模块共有7篇《与生物学有关的职业》,分别是1篇、2篇和4篇,主要体现生物学与职业的联系,用于提高学生人生规划能力。必修1和2模块共有4篇科学前沿,分别为3篇、1篇,主要介绍生物科学的前沿领域,拓展视野。必修1和3模块各有1篇《科学史话》,共2篇,主要介绍科学领域发展的历史,帮助学生理解科学的本质。
本章小结栏目。总结章节知识(基础知识、重点、难点),形成知识体系框架,利于学生对本单元知识的总结、掌握和记忆。对这一栏目教学,要先引导后放手,并要让学生长期坚持下去。这样做不仅能提升学生的学科能力,而且还能促成学生养成善于总结的习惯。课堂总结应紧贴本节聚焦栏目上进行设计。
自我检测栏目。其中,概念检测题是用于训练学生理解概念准确性和分析概念之间的逻辑联系的检测;知识迁移题的内容主要是来自新情境中的问题,特别是生产和生活实际的问题;技能应用和思维拓展题是训练科学探究能力和在本章内容基础上进一步拓展的能力,它需要进行更深入、更广阔的思考,以培养学生求异思维和发散思维。这一栏目主要是让学生对本章知识做一个自我评价。题量较大,类型丰富,教师可以根据学生情况适当取舍。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 篇4
1.说出染色体结构变异的基本类型。2.说出染色体数目的变异类型。
【学习重点】
染色体数目的变异
【学习难点】
1. 染色体组的概念。
2. 二倍体、多倍体的概念及其联系。
【自主学习】
一、基因突变与染色体变异的区别:
基因突变是染色体上的 基因的改变,在光学显微镜下 观察到的变异,而染色体变异是比较明显的染色体 或 的变异,在光学显微镜下可以直接观察到的变异。
二、染色体结构的变异
1、定义:由 引起的变异。如猫叫综合征是由人的 缺失引起的遗传病,而果蝇的棒壮眼是由于染色体中 某一片段引起的变异。
2、类型: ①___ :染色体中某一片段的缺失。如。② :染色体中增加了某一片段。如。
③ :染色体的某一片段移接到另一条 上。④ :染色体中某一段的位置颠倒了180°。易错知识点辨析:
易位与交叉互换的区别:
易位发生在非同源染色体之间,是指染色体的某一片段移接到另一条非同源染色体上。交叉互换发生在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
3、结果:使排列在染色体上的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发生改变,从而导致________的变异。大多数染色体结构变异对生物体是_______________,有的甚至导致生物体。
三、染色体数目的变异:
1、染色体数目的变异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细胞内________的增加或减少;一类是以___________的形式成倍的增加或减少。
2、染色体组:细胞中的一组______________,在__________上各不相同,携带着控制生物________的全部遗传信息,这样的一组染色体就叫做一个染色体组。方法与技巧:染色体组数的确认
①根据染色体形态判断:细胞内形态相同的染色体有几条,就是有几个染色体组。观察右图,图中有几个染色体组?
②根据基因型判断:在细胞或生物体的基因型中,控制同一性状的基因出现几次,该细胞或生物体就含有几个染色体组。
例如:基因型为AABBCC的生物体细胞中有几个染色体组?
基因型为AAAbbb的生物体细胞中有几个染色体组? 基因型为AAaaBBBBCccc的生物体细胞中有几个染色体组?
③根据染色体数目和染色体形态推算出含有几个染色体组:染色体组数=染色体数/染色体形态数。
例如:某细胞共有8条染色体,染色体形态数为2,则染色体组数为几个?
4、二倍体和多倍体
由 发育而来的个体,体细胞中含有 的个体叫做二倍体,体细胞 中含有 叫做三倍体,体细胞中含有 叫做四倍体,体细胞中含有 叫做多倍体。举例:
二倍体生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倍体生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倍体生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合作探究】
1、基因突变与染色体变异的有何区别?
2、染色体数目的变异:
(1)个别染色体的增加或减少,举例,如: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以染色体组的形式成倍地增加或减少
看图,回答下列问题:
(1)果蝇体细胞有几条染色体?几对常染色体?
(2)Ⅱ号和Ⅱ号染色体是什么关系?Ⅲ号和Ⅳ号染色体是什么关系?(3)雄果蝇的体细胞中共有哪几对同源染色体?(4)果蝇的精子中有哪几条染色体? 这些染色体在形态、大小和功能上有什么特点?
这些染色体之间是什么关系?
它们是否携带着控制生物生长发育的全部遗传信息?
(5)如果将果蝇的精子中的染色体看成一组,那么果蝇的体细胞中有几组染色体?(6)染色体组的概念是什么?
3、尝试总结染色体组的特点及判断方法。
【典例分析】
1、一个染色体组应是()
A、配子中的全部染色体 B、二倍体生物配子中的全部染色体 C、体细胞中一半染色体 D、来自父方或母方的全部染色体
2、韭菜的体细胞中含有32条染色体,这32条染色体有8种形态结构,韭菜是 A、二倍体 B、四倍体 C、六倍体 D、八倍体
【效果测评】
1.下列变异中,不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的是()
A.染色体缺失某一片断 B.染色体增加了某一片断
0 C.染色体中DNA的一个碱基发生了改变 D.染色体某一片断位置颠倒了1802.是正常的两条同源染色体,则下图所示是指染色体结构的()
A.倒位 B.缺失 C.易位 D.重复 3.下列关于染色体组的正确叙述是()
A.染色体组内不存在同源染色体 B.染色体组只存在于生殖细胞中 C.染色体组只存在于体细胞中 D.染色体组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消失
4.果蝇的体细胞中有三对常染色体,一对性染色体。因此,果蝇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有()
A.一个染色体组 B.两个染色体组 C.四个染色体组 D.六个染色体组
5.四倍体的曼陀罗有48条染色体,该植物体细胞中的每个染色体组的染色体数目为()
A.48 B.24 C.12 D.4 6.如图是果蝇细胞的染色体组成,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染色体1、2、4、5组成果蝇的一个染色体组 B.染色体3、6之间的交换属于基因重组
C.控制果蝇红眼或白眼的基因位于2号染色体上 D.果蝇的体细胞内有2个染色体组。
7.某生物正常体细胞染色体数目为8条,下图中表示含有1个染色体组的细胞的是()
A B C D 8.果蝇体细胞中有8条染色体,分别编为1~8号。其中1和2、3和4、5和6、7和8分别为4对同源染色体。则以下能构成一个染色体组的是()
A.1和2 B.1、2、3、4 C.1、3、6、7 D.1、4、5、6 9.二倍体植物的花粉发育成的植株,体细胞内所有的染色体在形态、大小方面()A.一定相同 B.有的相同,有的不相同 C.一定是各不相同 D.以上都不对
10.大麦的一个染色体组有7条染色体,在四倍体大麦根尖细胞有丝分裂后期能观察的到染色体有多少条()
A.7 B.56 C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教案 篇5
知识与技能
(1)了解邓小平理论的形成、主要内容、发展过程,认识邓小平理论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重要指导思想。
(2)了解“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产生的背景、内容;分析其对党的建设、对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意义。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小组合作学习,了解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产生、发展及主要内容。
(2)通过课堂讨论,了解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主要内容及对中国社会的历史贡献。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学习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和发展,知道这是对马列主义、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我们党在新时期的重要指导思想。我们要坚持邓小平的正确理论,指导我国经济更好更快地发展。
(2)通过小组分工协作,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通过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基本原理的了解,看到思想的力量。
教学重难点
重点
邓小平理论的形成与发展;“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提出。
难点
如何了解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一脉相承的马克思主义实质?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地崛起座座城,奇迹般聚起座座金山;一九九二年又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天地间荡起滚滚春潮,征途上扬起浩浩风帆。
“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和“一九九二年又是一个春天”中的两个“春天”分别指对中国有重大影响的什么历史事件?两个“春天”具有什么重大历史意义?
新课学习
一、伟大的转折
“”结束后,人们在欢庆之时,又心存疑虑。因为,十年浩劫所留下的后果十分严重,要在短时期内消除这场内乱所造成的政治上、思想上的混乱是十分艰难的。
展示:“凡是毛主席作出的决策,我们都坚决维护;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们都始终不渝地遵循。”1977年2月7日《人民日报》、《红旗》杂志、《解放军报》联合社论邓小平题词: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
以上材料说明了什么问题?
“’’结束后,百废待兴,中国人民急切地期待着中国迅速摆脱困境,迈开大步前进。但是,由于20世纪50年代后期以来,特别是“”中“左”倾错误的长期影响,个人崇拜仍在束缚着一些人的头脑,国家前进的脚步十分艰难。
结束,中国将向何处去?1978年邓小平的一次重要讲话和党的一次会议给迷茫中的全党和全国人民指明了方向。
1.邓小平在中共中央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1978年底,在中共中央工作会议上,邓小平发表讲话,着重阐述实事求是的观点,号召大家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这个讲话,在中国面临何去何从的重大历史关头,冲破“两个凡是’’的禁锢,成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理论的宣言书。
2.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1978年底,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会议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决定把党和国家工作的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我国的改革开放从此揭开序幕,中国人民开始走上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二、邓小平理论的形成
展示:中共十二大、中共十三大、邓小平“南方谈话”、中共十四大和中共十五大图片
以上事件对于邓小平理论形成的过程各起了什么作用?
1.形成过程
(1)1982年中共十二大:明确提出,要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i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路,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2)1987年中共十三大:系统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确定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会议第一次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主要内容作了系统概括。
(3)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他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就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判断各方面工作的是非标准应是“三个有利于”。
(4)1992年中共十四大召开:提出必须用邓小平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全党,明确改革的下一步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5)中共十五大:决定把邓小平理论作为党的指导思想写入《中国共产党章程》。
合作探究
邓小平南方谈话的主要内容是什么?为什么说南方谈话是把改革开放推向新阶段的宣言书?
2.邓小平理论的内容
邓小平理论内容十分丰富,除了新时期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论述外,还包括很多方面。如:(1)社会主义建设的外部条件问题上,邓小平指出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的两大主题,必须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2)在祖国统一问题上,他提出了“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创造性构想,推动了香港、澳门
的回归,促进了海峡两岸的交流等等。
3.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
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总结建国以来正反两方面经验,借鉴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建设的经验和教训,集中全党全国人民的智慧,创立了邓小平理论。邓小平理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继承和发展了思想,是引导中国人民进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旗帜。
如何理解邓小平理论与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是一脉相承的统一的科学体系?
第一,邓小平理论继承了思想的把人民利益作为政策出发点。第二,邓小平理论继承了思想的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第三,邓小平理论继承了思想的调查研究等方法。第四,邓小平理论继承了思想的关于真理标准的理论。
20世纪末21世纪初,国内国际形势发生了许多变化。在新时期,中国共产党面临怎样完善自身、与时俱进的新问题。以江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创立又一个完整的科学的思想体系,引导中国在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道
路上不断开创新局面。
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在什么背景下提出来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内容包括哪几个方面?其地位和意义是什么?
1.提出
20世纪末21世纪初,国际国内形势发生了许多新变化。在新时期,中国共产党面临怎样完善自身、与时俱进的新问题。以江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创立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2.主要内容
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并进行了系统的阐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涵盖了社会主义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是一个完整的科学的思想体系,是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开创新局面的强大思想武器。
3.地位和作用
,在中共十六大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被确立为全党的指导思想,写进了《中国共产党章程》。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
课后小结
课堂小结
邓小平理论解决了“”结束后中国向何处发展的关键问题。“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适应了当代世界和中国变化的新形势,是进入21世纪以后中国共产党的重要指导思想。
课后习题
高考真题:第18课新时期的理论探索
一、选择题
1.(o山东基本能力)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个理论体系就是包括________、________以及________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将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②科学发展观
③邓小平理论按照形成的先后顺序填入空格,正确的是
A.①②③
B.①③②
C.②①③
D.③①②
2.(o天津文综)20世纪50年代,为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所发表的主要著作有()
①《论十大关系》
②《论人民民主专政》
③《新民主主义论》
④《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解析:“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以江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提出的;科学发展观是以胡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的;邓小平理论是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提出的。
答案:D
2.解析:《论十大关系》发表于1956年,《论人民民主专政》发表于1949年,《新民主主义论》发表于1940年,《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发表于1957年。故本题选B项。
答案:B
板书
板书设计
一、伟大的转折
1.背景
2.过程
(1)中共中央工作会议
(2)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①内容②意义
二、邓小平理论的形成
1.创立-20世纪80年代
(1)明确提出
(2)系统概括
2.逐渐成熟
(1)南方视察
(2)中共十四大
(3)中共十五大
3.内容
(1)新时期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论述
(2)“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
(3)阐述了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
4.评价
(1)继承和发展了思想
(2)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旗帜
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1.背景
(1)国际国内形势发生新变化
(2)中共面临新问题
2.内容
(1)代表发展要求
(2)代表发展方向
(3)代表根本利益
3.地位:中共十六大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 篇6
遗传与进化
第3章
基因的本质
第2节
DNA的结构
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的确定
概述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构建历程。
阐述DNA结构的主要特点。
制作DNA双螺旋结构。
二、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构建历程。
DNA结构的主要特点。
2、教学难点
DNA结构的主要特点。
三、教学设计思路
文字叙述
利用北京中关村高科技园区的DNA雕塑图片,导入本节。学生探究学习“DNA结构模型的构建”内容,梳理DNA结构模型构建的过程。对DNA的元素组成、基本单位以及结构进行回顾。利用课件图片,对DNA双螺旋结构的主要特点进行详细的讲述。通过探究实践,制作DNA双螺旋结构模型,让学生更好的理解DNA的双螺旋结构。
框架图
利用北京中关村高科技园区的DNA雕塑图片,导入本节。
新课导入
探究学习“DNA结构模型的构建”内容,梳理DNA结构模型构建的过程。
探究学习
对DNA的相关知识进行回顾,利用课件图片,对DNA双螺旋结构的主要特点进行详细的讲述。
新旧结合通过探究实践,制作DNA双螺旋结构模型,让学生更好的理解DNA的双螺旋结构。
探究实践
四、教学步骤
1、新课导入
教师图片给出DNA雕塑,坐落于北京中关村高科技园区的DNA雕塑,以它简洁而独特的双螺旋造型吸引着过往行人。你知道为什么将它作为高科技的标志吗?
2、新课讲授
一、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构建
探究学习:学生阅读课本48、49页“DNA结构模型的构建”内容,梳理DNA结构模型构建的过程。
教师利用课件指导学生异同梳理。
DNA模型的构建者是美国生物学家沃森和英国物理学家克里克。
DNA结构模型构建过程总结:
DNA模型构建详细过程:
1.在人类已知DNA是以4种脱氧核苷酸为单位连接而成的长链,这4种脱氧核苷酸分别含有A、T、G、C
4种碱基的基础上进行探究。
2.富兰克林和同事威尔金斯采用X射线衍射技术拍摄到DNA衍射图谱。沃森、克里克推算出DNA分子呈螺旋结构的结论。
3.1952年,奥地利生物化学家查哥夫访问剑桥大学。沃森和克里克从他那得到了一个重要的信息。在DNA中腺嘌呤(A)的量总是等于胸腺嘧啶(T)的量;鸟嘌呤(G)的量总是等于胞嘧啶(C)的量。
4.沃森和克里克改变了碱基配对的方式,让A与T配对,G与C配对,构建出新的DNA模型。1953年,沃森和克里克撰写的《核酸的分子结构一脱氧核糖核酸的一个结构模型》论文在英国《自然》杂志上刊载,引起了极大的轰动。
通过学习梳理DNA模型构建详细过程,学生讨论:
1.请你根据资料回答有关DNA结构方面的问题。
(1)DNA是由几条链构成的?它具有怎样的立体结构?
(2)DNA的基本骨架是由哪些物质组成的?它们分别位于DNA的什么部位?
(3)DNA中的碱基是如何配对的?它们位于DNA的什么部位?
2.沃森和克里克默契配合,揭示了DNA的双螺旋结构,是科学家合作研究的典范,在科学界传为佳话。他们的这种工作方式给予你哪些启示?
答案:1.(1)两条链,按反向平行方式盘旋成双螺旋结构。
(2)DNA的基本骨架是脱氧核糖和磷酸。位于外侧。
(3)腺嘌呤(A)与胸腺嘧啶(T)配对,鸟嘌呤(G)与胞嘧啶(C)配对。碱基排列在内侧。
2.要善于利用他人的研究成果和经验;要善于与他人交流和沟通,闪光的思想是在交流与撞击中获得的;研究小组成员在知识背景上最好是互补的,对所从事的研究要有兴趣和激情等。
二、DNA的结构
回顾旧知:DNA的元素组成、基本单位以及结构。
教师利用课件图片,对DNA双螺旋结构的主要特点进行详细的讲述。
(1)DNA是由两条单链组成的,这两条链按反向平行方式盘旋成双螺旋结构。
(2)DNA中的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排列在外侧,构成基本骨架;碱基排列在内侧。
(3)两条链上的碱基通过氢键连接成碱基对,并且碱基配对具有一定的规律:A(腺嘌呤)一定与T(胸腺嘧啶)配对;G(鸟嘌呤)一定与C(胞嘧啶)配对。
其次,对碱基互补配对原则进行讲解,碱基之间通过氢键形成碱基对,互补配对原则是A与T、G与C配对,A与T之间有2个氢键,G与C之间有3个氢键。
教师总结DNA结构的记忆方法,探究·实践:制作DNA双螺旋结构模型
教师提前让学生准备相关材料,学生制作后,教师课件展示其他人的作品,并展示学生的作品。
五、课堂小结
通过探究学习、新旧知识结合、探究实践,来学习理解DNA双螺旋结构的构建过程和结构特点。
六、板书设计
第2节
DNA的结构
一、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构建
DNA模型的构建者是美国生物学家沃森和英国物理学家克里克。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 篇7
一、用词不恰当
1.P18, “而山区或丘陵地区的城市用地比较破碎, 往往形成分散发展的城市形态。”这段内容中的“破碎”一词, 《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是“破成碎块的;零碎的”, 日常使用时更多地是指立体的大块东西变成零碎的小块的东西。而城市用地是平面的, 用“破碎”一词来描述城市用地不太恰如其分。建议把这段内容修改为:“而山区或丘陵地区的城市用地往往比较零散, 形成分散发展的城市形态。”
2.P20, “在有些大城市和特大城市的市中心, 还会形成一个特殊的商业区中心商务区 (Central Business District, 简称CBD) ”。这段内容中的“一个”一词使用不恰当。这是因为在一些大城市和特大城市可能会形成一个特殊的商业区CBD, 但也可能会形成多个特殊的商业区CBD, 例如上海就形成了陆家嘴、淮海中路、徐家汇、人民广场中心区、虹桥、南京西路静安寺、五角场新江湾城等七个风格明晰、个性迥然的CBD。建议将这段内容中的“一个”修改为“一种”。
二、定义不确切
3.P8, “所谓人口迁移就是人的居住地在国际或本国范围内发生改变。”这一定义对“人口迁移”的概念内涵上缺少具体的明确的质的规定, 造成了外延过宽, 使“人口迁移”的概念等同于“人口移动”。建议把原定义修改为:“所谓人口迁移就是人的居住地在国际或本国范围内发生长期性的改变。”
4.P41, “人类利用土地的自然生产力, 栽培植物或饲养动物, 以获得所需要的产品, 这就是农业。”这一“农业”定义外延过窄。这是因为: (1)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 人们已经可以不直接利用土地而通过无土栽培技术获得农产品; (2) 现在人们已广泛通过栽培木耳、香菇、平菇等菌类作物获取农产品, 而菌类既不属于植物也不属于动物而是属于微生物。因此, 建议把上述“农业”的定义修改为:“人类利用生物的生长和繁殖以获得所需的产品, 这就是农业。”
三、概念不明确
5.P4, “目前, 发达国家的人口自然增长率已经保持在较低水平, 人口增长缓慢。……一些国家的人口数量还会减少, 例如俄罗斯、德国和日本。”根据前后语意, 这里把“俄罗斯”作为了发达国家的人口自然增长情形的典型代表, 是不正确的。这是因为, 从经济上来讲, 俄罗斯不属于发达国家;再者, 俄罗斯人口数量减少和一些发达国家人口数量减少原因不一样。发达国家的人口减少是因为发达国家经济发达, 社会福利制度健全, 人们衣食无忧, 老有所依, 老有所养, 不愿意要孩子, 所以生育率低。而俄罗斯人口数量减少是因为俄罗斯经济相对落后, 住房、医疗、教育等没有社会保障, 人们生活比较紧蹙, 养不起孩子, 所以人们不愿意要孩子;再加上气候寒冷, 酗酒成风, 平均寿命短, 离婚高等原因, 造成生育率低。因此, 建议把这段内容中的“俄罗斯”删除掉。
6.P5, “阅读”中, 文字说明有三句话, 前两句讲的是“人口大国”怎样, 后一句讲的是“发展中国家的人口大国”怎样, 前两句里的“人口大国”是属概念, 后一句里的“发展中国家的人口大国”是种概念, 前后概念游移不定, 易引起人们思维上的混乱。为了前后概念统一, 语意连贯, 建议在“所以, ”后添加“人口大国、尤其是”。
7.P10, “案例2”介绍到:“美国是一个移民国家。从16世纪起, 欧洲人开始移居美国。……目前, 在美国人口中, 白人占82﹪, 黑人占12.7﹪;华人有100多万, 印第安人有100多万。”我们都知道, 美国的土著居民是印第安人, 因此, 对于美国来讲, 除去100多万印第安人外, 都是移民或移民的后裔。而P24“案例1”介绍到:“纽约市内约有1筑4的人口是国外移民的后裔, ……”言外之意, 纽约市内约有3筑4的人口是土著居民即印第安人。据资料表明, 纽约市现有人口1800万以上。据此推算, 现在纽约市约有1350万印第安人。显然, P24“案例1”介绍的内容与P10“案例2”介绍的内容相矛盾。造成两处内容相矛盾的原因是两处“移民”的标准不同, 即两处“移民”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不同。建议编者将两部分内容统一起来。
8.P15, “中国改革开放以来, 在大城市和东南沿海地区, 出现了源源不断的农民工。大批农民离开家乡, 来到大城市和沿海经济发达地区, 成为城市经济建设的一支生力军。”这段内容中, “东南沿海地区”和“沿海经济发达地区”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前后表述概念不同, 容易造成人们理解上的混乱。因为, “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的概念外延大于“东南沿海地区”, 而且, 事实上农民工在向东南沿海地区流动的同时, 也在向其他沿海地区流动, 尤其是环渤海地区。所以, 建议把这段内容修改为:“中国改革开放以来, 大批农民离开田地, 走出家乡, 源源不断地来到大城市和沿海经济发达地区, 成为城市经济建设的一支生力军。”
9.P50, “案例3”介绍到:“玉米带面积不到美国耕地总面积的1筑10, 玉米产量却占全国的4筑5。”这段内容中的上一句是“玉米带面积”与“美国耕地总面积”作比较, 从逻辑上来讲, 下一句就应该是玉米带的玉米产量与全国粮食总产量作比较, 但根据教材内容中的数据, 实际上却是在与全国玉米总产量作比较。因为, 玉米带的玉米产量不可能占全国粮食总产量的4筑5。由此可以看出, 这段内容前后比较对象不统一、不清晰, 易引起人们理解上的混乱。为避免上述问题的出现, 建议编者将这段内容进行必要的调整。
10.P53~54, “活动”的标题为“西欧的乳畜业”, 内容介绍的也都是西欧乳畜业的情况, 但在第一句中却冒出“和中欧一些地区”。为了表述上的清晰, 前后概念的统一, 建议把“和中欧一些地区”删除。
11.P83, 图5.7的标题“浙江嘉兴略图”语意表达模糊, 所指范围不明确, 容易让人产生歧义。这是因为浙江省实行的是市管县的行政管理体制, 所以, “嘉兴”有狭义的概念与广义的概念之分。狭义的“嘉兴”仅指嘉兴城区, 广义的“嘉兴”除所辖城区的2个市辖区外, 还辖2个县、3个代管县级市。因此, 根据图中所绘内容, 建议图的标题修改为“浙江嘉兴城市略图”
12.P91, “但是人类对人地关系还是有了科学的萌芽。”这句话表达不够明确。因为, 可以说自从有了人类就有了人地关系, 但是人类是不是意识到了这种关系的存在, 是否对人地关系有了正确的认识, 是另外一回事。所以, 建议把这句话修改为:“但是人类对人地关系的认识还是有了科学的萌芽。”
四、判断不准确, 推理不合理
13.P83, “在我们居住的社区中, 至少有一个商店。”这一判断不符合实际情况。这是因为, 所谓社区是指聚居在一定的地域内的相互联系、相互交往的人群形成的具有共同生活特征的相对独立的地域性社会。这种相对独立的地域性社会可能是集聚几百万人口的特大城市, 也可能是只有几十人的小村庄, 可能是法定性的城市中的区政府辖区共同体、街道办事处辖区共同体、居委会辖区共同体, 也可能是世代繁衍、自然形成的小山村。现实社会情形是, 这些小村庄、小山村可能有商店也可能没有商店。因此, 建议把这句话修改为“在我们居住的社区中, 一般会有一个商店。”
14.P83, 正文第2自然节介绍到:“一个地区商业网点分布的密度, 要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其中, 交通的影响至关重要。”这一判断缺少前提条件, 不够准确、恰当。因为, 影响一个地区商业网点分布密度的因素有多种, 如人口密度、交通运输、购买力、消费观念、地形等。在人口密度、购买力、消费观念、地形等条件一定的前提下, 交通运输就决定着一个地区商业网点分布的密度;但是, 当交通运输、购买力、消费观念、地形等条件一定的前提下, 人口密度就决定着一个地区商业网点分布的密度;购买力、消费观念、地形等的影响依此类推。因此, 不好无任何前提条件地断定一个地区商业网点分布的密度“交通的影响至关重要”。所以, 建议把这段内容修改为“一个地区商业网点分布的密度, 要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其中, 交通的影响是一个重要的方面。”
再者, 这节内容从P84图5.8“山区商业网点示意”与图5.9“平原商业网点示意”的比较中, 得出因山区比平原“交通运输线路稀少, 交通运输方式单一”, 而“山区商业网点的密度明显小于平原商业网点”结论, 推理上不合乎逻辑。因为从图中观察可以看到, 山区与平原相比不仅“交通运输线路稀少, 交通运输方式单一”, 而且人口少, 因受地形、河流、耕地面积等条件制约, 居住分散, 人口密度小;还有, 一般来讲, 山区比平原地区经济落后, 人们不得不节衣缩食, 省吃俭用, 购买力弱。由此可以看出, 山区比平原“交通运输线路稀少, 交通运输方式单一”, 不是造成“山区商业网点的密度明显小于平原商业网点”的唯一原因, 而是还有其他原因, 如人口密度、交通运输、购买力、消费观念、地形等。所以, 把“山区商业网点的密度明显小于平原商业网点”的原因归结为山区比平原“交通运输线路稀少, 交通运输方式单一”, 未免以偏概全, 牵强附会。建议编者调整图5.8、图5.9的绘制内容, 调整到两图人口密度、可能具有的购买力等因素大致相当的情况, 再来比较交通的差异对商业网点的影响。
15.P84, “……很多商业网点以交通最优为原则, 建立在市区环城路边缘或市区边缘的高速公路沿线。”这段表述不完整、不全面, 甚至可以说是以偏概全。因为, 自然是“很多商业网点以交通最优为原则”, 那么, 一般来讲, 商业网点就应首选市中心交通便捷的地方, 其次选择市区交通干线的两侧, 然后选择市区环城路边缘或市区边缘的高速公路沿线。因此, 建议把这段内容修改为“……很多商业网点以交通最优为原则, 建立在市中心交通便捷的地方、市区交通干线的两侧、环城路边缘或市区边缘的高速公路沿线。”
16.P86, “集镇也是在交通要道上发展起来的。”建议修改为:“大部分集镇也是在交通要道上发展起来的。”由全称量项改为特称量项更符合集镇形成的客观实际。
17.P91, “从18世纪开始的‘工业革命’以来, 科学和技术突飞猛进, 人类攫取自然资源的能力空前提高, 极大地刺激着生产力的发展。”这段内容语序上存在问题。一般来讲, 科学技术的发展会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生产力的发展会促进生产能力的提高。所以, 建议把这段内容修改为:“从18世纪开始的‘工业革命’以来, 科学和技术突飞猛进, 极大地刺激着生产力的发展, 人类攫取自然资源的能力空前提高。”
五、文图内容不统一
18.P8, 正文介绍的我国人口迁移的时间是起始于“新中国成立以来”, 即可理解为1949年10月1日以来, 分为两个阶段:“从新中国成立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和“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 ……”P9图1.8绘制的我国的人口迁移是从“1949年以来……” (图的标题) , 即可理解为1949年1月1日以来, 也分为两个阶段:“1949~1986年期间”和“80年代后期”。图像内容和文字内容表述不一致, 时间有差异, 容易造成人们理解和认知上的混乱和困难。因此, 建议图像和文字上的时间规定和表述要统一, 都统一为文字介绍中的时间划分和表述。
再者, 图中把“80年代后期”人口的迁移仅仅认定为是“民工潮”, 这是狭隘的、不全面的。因为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人口迁移除了民工外, 还有大量的科技人才、工人和大学生等迁移到大城市和沿海发达地区。因此, 建议把图例的文字说明由“有组织和自发的人口迁移 (1949~1986年期间) 和“民工潮 (80年代后期) ”, 修改为“从新中国成立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的人口迁移”和“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的人口迁移”。
19.P27, “案例2”介绍到“上海市能够成为我国人口规模最大的城市”的原因时讲:“上海市位于长江三角洲的东南端……”但是, 在P31图2.17“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城市发展”中, 上海市并不是分布在长江三角洲的东南端, 而是分布在长江三角洲的东部中间位置。所以, 为了避免前后文图表述上的矛盾, 建议P27“案例2”对上海市的位置表述修改为“上海市位于长江入海口的南岸、长江三角洲的中东部……”
20.在P44、P46、P48、P49、P50、P51等多处文字内容中涉及“科学技术”对农业区位选择的影响, P49图3.13“商品谷物农业的区位条件”中也已经把“科学技术”作为影响农业区位选择的一种因素, 但是, P42图3.3“影响农业区位选择的主要因素”中却没有“科学技术”。文字与图像、图像与图像之间内容不统一, 显然不妥。为了体现出知识的全面性、系统性, 使教材内容前后对应、统一, 建议把“科学技术”作为影响农业区位选择的一项主要因素添加在图3.3中。
21.P58~59, 教材文字内容“主要的工业区位因素”中把“技术导向型工业”单独列为一种工业类型, 强调了科学技术的重要性;P59教材文字内容“工业区位的选择”中特意强调:“近年来, 科学技术进步很快, 工业区位的选择越来越重视科学技术因素。”同时, 在P61还特意强调:“随着人们环境意识的增强, 环境质量已成为重要的工业区位因素。……而对环境十分敏感的一些高技术产品及食品等企业, 则应以优质环境为区位选择的主导因素。”但是, 图4.2“工业的主要区位因素”中, 没有标注“科学技术”和“环境质量”。教材文字中十分重要十分突出的内容图4.2中却没有对应标注, 显然有失偏颇。所以, 建议把“科学技术”和“环境质量”标注到图4.2“工业的主要区位因素”中。
参考文献
[1]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北京:商务印书馆, 1983.886.
[2]韦克难.社区管理.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 2003.5.
[3]徐锦中.逻辑学.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 2008.36.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 篇8
教学内容:梳理课文内容,体会文章的情感
教学目标:熟练掌握教材内容及梳理本单元在高考中出现的语言运用题
一、单元体制:本单元共三篇课文
《记念刘和珍君》《小狗包弟》《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这三篇文章从题目上看均属散文,散文是形散而神不散,神就是文章的情,形散而情聚,情感这条红线贯穿文章的始终。
1.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概括文章大意,然后重点读《记念刘和珍君》的第2部分及第4部分,体会《记念刘和珍君》这篇文章当中的情感:
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这是怎样的哀痛者和幸福者?然而造化又常常为庸人设计,以时间的流驶,来洗涤旧迹,仅使留下淡红的血色和微漠的悲哀。在这淡红的血色和微漠的悲哀中,又给人暂得偷生,维持着这似人非人的世界。我不知道这样的世界何时是一个尽头!
我在十八日早晨,才知道上午有群众向执政府请愿的事;下午便得到噩耗,说卫队居然开枪,死伤至数百人,而刘和珍君即在遇害者之列。但我对于这些传说,竟至于颇为怀疑。我向来是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来推测中国人的,然而我还不料,也不信竟会下劣凶残到这地步。况且始终微笑着的和蔼的刘和珍君,更何至于无端在府门前喋血呢?
然而即日证明是事实了,作证的便是她自己的尸骸。还有一具,是杨德群君的。而且又证明着这不但是杀害,简直是虐杀,因为身体上还有棍棒的伤痕。
但段政府就有令,说她们是“暴徒”!
但接着就有流言,说她们是受人利用的。
惨象,已使我目不忍视了;流言,尤使我耳不忍闻。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我懂得衰亡民族之所以默无声息的缘由了。沉默呵,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学生自主探究情感,老师根据学生探究的结果板书:
2.学生有感情的朗读小狗包弟,概括文章大意,然后探究情感,老师根据学生探究的结果板书:
3.学生有感情的自由朗读《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体会其中蕴含了什么思想情感,学生自主探究,交流,教师汇总:
二、链接高考:在考场中出现的与本单元相关的语言运用题
1.(教师投影,学生欣赏)为刘和珍写一则颁奖词(4分)
刘和珍——在黑暗的时代中,你没有沉论;在严酷的高压下,你没有沉默;在枪弹的攒射中,你依然前行。虑及民族存亡,你黯然泣下,为了国家复兴,你奋然前行。你如流星刹那间闪过,却爆发出夺目的光茫。
2.教师再投影课本中其他几个人物的颁奖词,学生欣赏
易水清寒,夺人心魄,因为它知道自己送走的是一个真正的英雄。你的勇气砥砺了你手中的匕首,你手中的匕首又将你的名字刻在了历史的丰碑上。太子丹的邀请只是你义无反顾的契机,真正让你勇者无惧的是你心中的信仰;为国为民,才是侠之大者!(荆轲)
千军万马,战火纷飞,你是未能加冕的帝王;爱恨情仇,尔虞我诈,你是未能立业的英雄。但你的霸气是许多帝王所不及的,你的豪情是许多英雄所缺少的。霸王不成霸业却一样名垂千古。(项羽)
含垢忍辱,你用顽强之志铸就了史家之绝唱;废寝忘食,你用赤诚之心完成了无韵之离骚。一部《史记》,讲述着一个史学家应有的良知;一部《史记》,见证了一个史学家对历史的忠贞;一部《史记》,记载的不仅仅是历史,更是我们民族坚强不屈的精神。(司马迁)
3.请同学们根据以上的几个人物颁奖词,思考:究竟应该怎样写颁奖词?颁奖词的写作
4.教师再读一则颁奖词,让学生猜写的是谁,进一步体会上面的写作方法
当命运的绳索无情地缚住了双臂,当别人的目光叹息生命的悲哀,他依然固执地为梦想插上翅膀,用双脚在琴键上写下了“相信自己”,那变幻的旋律,正是他努力飞翔的轨迹。(刘伟)
三、作业:请大家尝试为霍金写一则颁奖词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知识点 篇9
1.19世纪80年代,清政府修筑从唐山到胥各庄的铁路,标志着中国铁路的诞生。
2.南京政府在20世纪初在南京开办第一个电话局,开通第一部市内电话电话。
3.新中国成立后,尤其是改革开放后,电讯产业得到迅速发展,到末,固定电话和移动电话的数量均居世界第二位。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还用传真机和互联网发送文件。
报刊 影视 互联网
概况 1.19世纪中前期,外国人开始在中国办报,《中国丛报》、《万国公报》
2.1873年艾小梅在汉口主办的《昭文新报》被认为是国人在中国境内创办的报刊。
发展:
3.此后中国人自己办的报刊越来越多,如戊戌变法时期的《事务报》,辛亥革命时期的《民报》,五四时期的《新青年》等。
1.19《定军山》电影首映成功,标志着中国电影事业的。
2.1931年,有声电影《歌女红牡丹》拍摄成功,结束中国电影无声的历史。
3.蔡楚生导演、王人美主演《渔光曲》1935年获得莫斯科国际电影节荣誉奖。
4.1958年北京电视台实验播出,标志着中国的诞生。
1.、、电视被称为三大媒介。20世纪90年代以后媒介诞生了。它被称为“第四媒介”。
2.互联网诞生于20世纪60年代末,1994年中国正式接入互联网。
3.互联网的四大优势:
(1)集三大媒介的优势于一体。
(2)费用低廉
(3)可以高度互动,双向传受。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 篇10
1.了解《诗经》六义:风、雅、颂,赋、比、兴。
2.学习诗中的比兴手法及重章叠唱的章法。
3.《采薇》是如何体现《诗经》的现实主义创作方法的。
4.了解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生活。
学习重点:
1.《诗经》六义及重章叠唱的手法
2.诗歌所反映的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生活和思想感情以及《诗经》的现实主义手法。
学习难点:
1、赋、比、兴手法的理解
2、有些词句理解起来也可能有困难。
[教学时间:一课时
学习内容与步骤
一、导入诗文
导语设计:同学们,你们可知道《诗经》是什么吗?有没有同学愿意说说你所知道的《诗经》?可以结合资料和初中的知识说一说。
二、字词点击
1.录音范读,疏通词句。
2.学生朗读,纠正字词。
岁亦莫(mù)止:“莫”,同“暮”。
玁狁(xiǎn yǔn):古代北方少数民族名。
载(zài)饥载渴:又饥又渴。王事靡盬(gǔ):没有止尽。
彼路(lù)斯何:“路”,通“辂”。四牡骙骙(kuí):马强壮的样子。
小人所腓(féi):隐蔽,掩护。象弭(mǐ)鱼服:用象牙装饰的弓。
我行不来(lài):慰问。雨(yù)雪霏霏:下雪。
三、集体朗读,思考讨论。
1、我们初中学过《关雎》和《蒹葭》,知道“参差荇菜”、“蒹葭苍苍”都是起兴的作用,那么本诗的起兴之词是哪个词呢?在本诗中又是如何由“此物”兴“彼物”呢?此物是什么?彼物又是什么呢?
以采薇起兴,薇菜从发芽长到柔嫩又长到粗壮刚健的过程,是一个时间流逝的过程,然而戍役军士从“莫”、“阳”中盼回家呀盼回家,却始终没有回家,这漫长的戍役刚好与薇菜的生长过程相应,一起喻示时间的流逝和戍役的漫长。
2、他们总该回家吧!但转眼又是一年,他们却顾不上家室,甚至连一封家书都不能带到家,这是为何呢?
ⅰ为了猃狁入侵之故,“不遑启居,玁狁之故”。
ⅱ戍期未定,又有谁替他们带回家信?(驻军地不定,不能互相通信)“我戍未定,靡使归聘”
ⅲ王事没完,还没法闲暇,“王事靡盬,不遑启处”
3、战事频繁,连年奔波,戍期未定,乡音阻隔,在这样情况下戍卒的士气如何?有中途逃跑的吗?阵容又如何呢?
4、5两章在描写车马服饰之盛,武器装备时,流露了什么样的情感?
周家军队军威盛大,纪律严正,卒伍精强,日日加强戒备。
不能忽略的是,在这一部分的歌唱中还透露出对苦乐不均的怨恨情绪。描写了将帅车骑的威武、服饰的华美,但语气间已带讥讽之意。
4、在一个雨雪纷飞的日子,戍卒终于踏上了归途。这本来是一件令人兴奋的事,然而我们在这里看到的是不是这样的呢?为什么?
ⅰ 长久的戍边生活
ⅱ昔日上路时的依依不惜之情
ⅲ今日返家路途的艰难和内心的悲苦
四、脉络梳理
第一章,写士兵为抗击外族的侵犯,背井离乡,久久不得归家,而产生的悲伤、厌战和对外族的仇恨。首四句,以薇菜渐次生长和时间的推移来起兴,来表达士兵久役于外不得归家的怨敌、思家与盼归的心情。“靡室靡家”和“不遑启居”是这一心情产生的主要原因。朱熹引用程子的话说:“古者戍役,两朞而还。今年春莫(暮)行,明年夏代者至,复留备秋,至过十一月而归。又明年中春至,春暮遣次戍者皆在疆圉。如今之防秋也。”(《诗集传》)这段话告诉我们,当时的兵役制度是二年为期限,可是本诗中的战士的服役看上去没有期限,士兵归家变得遥遥无期,这自然要引起征卒的不满和对家乡更强烈的思念。以下几章都是围绕着这个基调叙写的。
第二、三章,写军旅生活之劳苦。朱熹在《诗集传》中说“言戍人念归期之远,而忧劳之甚,然戍事未已,则无人可使归而问其室家之安否也。”诗仍以薇菜逐渐长得柔嫩、粗硬起兴,暗示时间流逝,易年更岁,可是役期却无止境,军旅生活又异常痛苦,转战不止,饥渴劳顿。而“靡使归聘”和“我行不来”,则表达了边关和故乡相隔万里,关山阻断,音讯全无,由此而引发的强烈的思归之情。
第四、五章,直接写战事。这两章是在前面基础上的对战争场面的具体描写,通过对马、车、象弭、鱼服、将帅和士兵生动而形象的刻划,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忧心烈烈”、“忧心孔疚”的原因,也使前面的“王事靡盬”落到了实处。从而进一步强调了正是因为战争频繁,居无定所,作为兵营中最底层的士兵才归家无望,思乡心切。
第六章,写戍卒归途中悲伤痛苦的心情。有了前面的一系列铺垫,经过出生入死的战斗之后,战争的幸存者终于踏上了归家的路途。但作品并没有写士卒胜利后的喜悦,而是营造了昔日杨柳依依、如今雨雪霏霏的场景,写的是历经磨难之后内心深处的凄凉和悲苦,而且“行道迟迟,载饥载渴”,归乡的路依然那么艰难。
五、末章品读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晋人谢玄把这四句论为三百篇中最好的诗句。在文学史上影响极大。常为后世文人反复吟唱、仿效。由于《诗经》素以浑厚、质朴著称,这类如此凄婉动人的作品确属不多。因而它便成了《诗经》抒情作品的一个典范而为历代文学家所称颂。那么这四句诗是怎样的抒发主人翁的感情的呢?
○1本诗借景抒情。诗含着两个画面,一是春天里微风吹拂柳枝依依惜别的画面,一是寒冬季节雨雪纷飞的画面。在这里,诗人没有直接倾诉内心的感情,而是以春天随风飘拂的柳丝来渲染昔日上路时的依依不惜之情,用雨雪纷飞来表现今日返家路途的艰难和内心的悲苦,以景写情,情景交融,让那一股缠绵的、深邃的、飘忽的情思,从风景画面中自然流出,含蓄深永,味之无尽。
○2本诗借助“杨柳”意象来抒情的。自《诗经》始,杨柳成为中国古典文学歌咏的对象,开了借杨柳怀人的先河,在后世的诗词之中,青青杨柳枝成为牵绊游子、离愁别绪的象征性植物。自灞桥折柳的故事产生以后,柳和离别已似乎有了某种必然的联系。每当古人送别离人时,杨柳便出现在渡口、驿站、城外,杨柳多情,似要挽留行人。每当古人怀人思亲时,杨柳出现在亭台楼榭,杨柳依依,似乎解人意。其原因首先是由于二者之间具有一种“同构”的关系,柔弱的柳枝那摇摆不定的形体,能够传达出亲友离别时那种“依依不舍”之情。其次,还因为“柳”与“留”谐音,“柳”者即“留”也,挽留之意。正是这些原因使得古人喜借柳来抒怀。
例如:李白的《春夜洛城闻笛》: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乐府《横吹曲词•折杨柳歌辞》:
“上马不捉鞭,反折杨柳枝。蹀座吹长笛,愁杀行客儿”李白《忆秦娥》:
“箫声咽,秦蛾梦断秦楼月。秦楼月,年年柳色,灞陵伤别。”
柳永《雨霖铃》:“杨柳岸,晓风残月。”
周邦彦《兰陵王•柳》:
“柳阴直,烟里丝丝弄碧。隋堤上,曾见几番,拂水飘绵送行色。登临望故国,谁识,京华倦客。长亭路,年去岁来,应折柳条过千尺。”
六.问题探讨:
(1)这首诗表现了什么样的主题?
《采薇》是《小雅》中的一篇,表现了普通士兵在离乡出征的岁月里的艰苦生活和内心伤痛,字里行间表达了对战争的不满和对故乡的思念。
(2)与初中所学的过《关雎》和《蒹葭》相对照,重章叠唱的手法在本诗中是如何表现出来的?
这三章的第一句都是“采薇采薇”,以此来引起下文。这三章虽然采用重复的形式来表达同一种情绪,但是作者在字句上略加变化,从而表现出感情的进展。从春到秋,薇菜由嫩而老,时光无情地流逝了;戍卒思归,从春到秋,一年将尽,何时才能归家呢?──这些意蕴都是通过薇菜的变化表达出来的。
在每章的后六句具体描写思归之情时,表达形式也有所变化。显然,随着戍边时间的延长,乡情也日益深重。作者就是采用这种反复吟诵,渐次深入的方式,让读者一步步走到戍卒的心灵深处,体会着他们与日俱增的思乡之苦。
七、明确特点,熟读成诵。
从艺术上讲这首诗很有特点。
首先,诗歌十分注重用具体生动的细节来展现生活图景,比如,对战争场面的描写,并不是直接写刀光剑影和厮打拼杀,而是写战车、战马,写象弭、鱼服,写劳累奔波,写饥渴难当,但我们通过这些描写可以想见战争的残酷。
其次是情景交融,诗末章首四句,历代传诵不已,被视为情景交融的佳句。王夫之在《薑斋诗话》里说:“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倍增其哀乐。”
再次,是它的旋律协调,音节和谐,一唱三叹,诗的前三章开头句式相似,反复吟唱,一方面以植物的生长暗示时间的流逝,另一方面也在鲜明的节奏中表现出诗歌特有的音乐之美
氓
【教学目标】
1、通过本文,了解卫地的风土人情,体会男女主人公的生活经历。
2、了解课文的内容,熟悉课文中的人物和他们之间的关系。
3、透过事情的表面,挖掘人物独特的内心体验,总结人物的性格特征。
4、学习独特的语言表现手法,对照古今不同,掌握古词的含义和不同的表现方式。
【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请学生自己读课文,不要老师来示范,让他们自己亲自体验,老师不要代劳他们的工作。
2、明确字音和个别词语的意思并牢记。
3、请学生示范读课文,进一步明确字音和意思,请大家识记,当堂课掌握。
教学过程:
一、导入:(2分钟)
爱情永远是不会变老的话题,有人的地方,就会书写不同的故事,今天,我们走进遥远的公元前的卫国,聆听一个古老的故事,体会一下那时、那地,发生的那件事,他和她是我们要结识的来个人,还有在那时的另外一些人。让我们走近他们!
一、新授:
1、请一位学生读文题。(2分钟)
(可能出现两种情况:
第一种情况是①读对了字音,méng,及时表扬,大家齐读。通过注释②,了解词语的含义,明确这是“古今异义”,把“古今异义”四个字写在注释处。
第二种情况是读成了máng,请其他同学纠错,通过注释②,了解词语的正确读音和含义,读音和意思古今都不同。)
2、自己对照课下注释的内容读课文。明确字音,读到顺畅为止。(15分钟)
(一定要让学生独自的自己来读,有的学生读的快,有的学生会读的慢。照顾多数学生,甚至于照顾到最慢的那个学生的速度。)
3、请基础差一些的学生示范读课文(10分钟)
(请大家仔细的听读,用笔画出有读音出入的词语,等同学读完之后,一起订正,不要打断学生的朗读的过程。培养学生彼此尊重的精神。)
5、请学生订正个别字音。(5分钟)
容易出现问题的字音是:(板书)
匪:fēi 愆:qiān 将:qiāng 载:zài 于:xū 说:tuō 徂:cú 汤:shāng 裳:cháng 靡:mǐ 隰:xí 角:jiǎo
6、集体读订正的字音,明确课下注释的位置。(3分钟)
7、体会四字句两两停顿的朗读方法。
二、布置作业:(3分钟)
1、回家自己读课文,复习课堂上订正的词语,识记词语的含义。下节课在听写本上听写。
2、通过注释一,介绍诗经的相关知识。完成下面填空。
《诗经》是我国___的诗歌总集,又称《》和《
》,搜集了从公元前__世纪到__世纪的诗歌,《诗经》的“六义”是指:__、__、__、__、__、__。
3、用自己的语言讲述本文的故事,至少写300字。
第二节课
教学目标:
1、熟悉课文内容,了解男女主人公之间的故事。
2、了解卫地的独特的文化,通过人物的言谈举止仔细品味。
3、了解赋、比和兴的具体内含和写作手法并仿写。
教学过程:
一、导入:(2分钟)
当我们逆着时间的隧道走进他们的世界,你用你独特的眼光看到了什么,你用你独特的视角体会到了什么?我们等待着你的讲述!
二、新授:
1、了解学生回家读课文的情况,肯定有的学生“没有读”,课堂上请大家齐读。(8分钟)要求:读准字音,彼此监督,而且要整齐,加进自己的感情,尽量把自己想像成课文中的人物。边读边体会课文的内容。
2、请同学介绍自己读完课文的感受,可以谈一点,也可以谈整篇课文。(15分钟)
(总结学生的发言内容,对于有争议的问题,可以考虑给以更长的时间进行深刻的讨论。请同学们就课文中的人物发表自己的看法。)
4、介绍赋、比和兴的含义,找出课文的例子,请学生回忆以前的知识明确三种写作手法,课堂上仿写。(7分钟)
5、从文化视角体会当时的风土人情。进行今昔对比,体会人物的特点。(5分钟)
(明确:“抱布贸丝”原始的物物交换,造成了人与人之间交流范围的狭窄,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在精神领域的道德方面,尤其爱情观方面,少了更宽泛的选择范围,他和她上演了悲剧。她:温柔体贴,情意绵绵,嫁作他妇,任劳任怨,遭受暴虐,失望决绝。他:喜请良媒,娶她为妇,感情变换,虐待其妻。)
三、布置作业:
1、再读课文,体会他们的故事。
2、用自己的语言设计他们另一样的生活。
3、预习下节课。
采薇
【学习目标】
1、疏通课文,整体感知这首古代诗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
2、反复诵读课文,深入理解诗歌中反映的社会生活和作品表现出来的艺术特色。
3、背诵并默写课文,归纳《诗经》的艺术特点,鉴赏课文的思想内容和艺术形式。
【学习方法】颂读法;讨论法;文本研习法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知识前提详解
1、作者作品简介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相传为孔子所编定而成。《史记·孔子世家》说:
“古者〈诗〉三千余篇。及至孔子取其重,取可施于礼义。„„305篇,孔子皆歌弦之。”一般认为,现存的《诗经》基本上经孔子删汰选编而成的。
孔子(前551年——前479年),我国历史上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也是春秋末期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政治上主张严格遵守“礼”,特别强调“仁”,对我国古代教育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整理编定了古代的文化典籍《诗经》《尚书》《礼记》《乐》《周易》《春秋》。其言论,主要记载在《论语》中,其思想,从汉朝后,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
2、背景介绍
《诗经》的305篇诗歌,多是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的作品,产生于今山西,陕西,河南,山东,湖北等地。大体上说,《风》是民间乐歌,《雅》是宫廷乐歌,《颂》是宗庙乐歌和舞歌。《风》的绝大部分及《小雅》的少部分作品,具有较高的思想性和艺术性,代表了《诗经》得最高文学成就。这些产生于民间的作品,或揭露当时的社会政治的黑暗,或反映徭役,兵役的痛苦,或表现劳动生活的苦乐,或描述爱情婚姻的悲欢,从各个侧面广泛的展示了古代社会,政治和日常生活的图景。
3、相关资料
《诗经》的语言特点
《诗经》的基本句式是四言,间或杂有二言直至九言的各种句式。运用了赋、比、兴的表现手法,常常采用重章叠唱的形式,大量使用双声、叠韵、叠字的语汇。《诗经》是中国诗歌,乃至整个中国文学一个光辉的起点。
《诗经》的重章叠唱及表现手法
《诗经》善于运用重章叠唱来表达思想感情,即重复的几章间,意义和字面都只有少量改变,造成一唱三叹的效果。增强了诗歌的音乐性和节奏感,更充分的抒发了情怀。
《诗经》里大量运用了赋、比、兴的表现手法,加强了作品的形象性,获得了良好的艺术效果。所谓“赋”是“敷陈其事而直言之”。这包括一般陈述和铺排陈述两种情况。“比”是“以彼物比此物”,也就是比喻之意。而“兴”则是《诗经》乃至中国诗歌中比较独特的手法。“兴”字的本义是“起”。《诗经》中的“兴”是“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也就是借助其他事物为所咏之内容作铺垫。它往往用于一首诗或一章诗的开头。大约最原始的“兴”,只是一种发端,同下文并无意义上的关系,表现出思绪无端地飘移联想。
二、让学生提前预习课文。尤其是重点字词,句式,文章大体翻译。
1.学生朗读,整体把握。
思考讨论:这首诗表现了什么样的主题?
《采薇》是《小雅》中的一篇,表现了普通士兵在离乡出征的岁月里的艰苦生活和内心伤痛,字里行间表达了对战争的不满和对故乡的思念。
2.再读诗歌,疏通词句。
译文:野豌豆苗采几把,一些豆苗已长大。说回家啊难回家,岁末又将来临啦。没有屋来没有家,只因匈奴太凶煞。没有空闲坐下来,只因匈奴久徘徊。
野豌豆苗采几把,豆苗柔嫩刚发芽。说回家啊难回家,心总忧愁总牵挂。忧心如焚烤艳阳,又饿又渴实难当。战事难将帐安定,无人归家问音讯。
野豌豆苗采几把,豆苗茎叶老又硬。说回家啊难回家,转眼又去半年啦。朝廷差事不停遣,没有一处可休闲。忧心积郁成久痛,只恐死讯往家送。
路边何花争娇艳?白棣花开一片片。路边何车真威武?将军出征将路堵。战车前方套上马,四匹马儿真高大。如此怎敢图安乐?一月捷报一箩箩。
趋车策马征四方,马儿强健势浩荡。将军树威车旁立,兵士也靠车隐蔽。四马雄威多整齐,雕弓箭袋不曾离。哪敢一日不戒备?匈奴战事催人急。
想我当年出征日,杨柳春风真美丽。如今归来返故里,却是雪花纷飞时。行路迟缓路漫漫,又渴又饿不胜寒。无限伤悲在我心,谁人知晓叹伶仃。
3.理清思路,把握内容。
第一章,写士兵为抗击外族的侵犯,背井离乡,久久不得归家,而产生的悲伤、厌战和对外族的仇恨。首四句,以薇菜渐次生长和时间的推移来起兴,来表达士兵久役于外不得归家的怨敌、思家与盼归的心情。“靡室靡家”和“不遑启居”是这一心情产生的主要原因。朱熹引用程子的话说:“古者戍役,两朞而还。今年春莫(暮)行,明年夏代者至,复留备秋,至过十一月而归。又明年中春至,春暮遣次戍者皆在疆圉。如今之防秋也。”(《诗集传》)这段话告诉我们,当时的兵役制度是二年为期限,可是本诗中的战士的服役看上去没有期限,士兵归家变得遥遥无期,这自然要引起征卒的不满和对家乡更强烈的思念。以下几章都是围绕着这个基调叙写的。
第二、三章,写军旅生活之劳苦。朱熹在《诗集传》中说“言戍人念归期之远,而忧劳之甚,然戍事未已,则无人可使归而问其室家之安否也。”诗仍以薇菜逐渐长得柔嫩、粗硬起兴,暗示时间流逝,易年更岁,可是役期却无止境,军旅生活又异常痛苦,转战不止,饥渴劳顿。而“靡使归聘”和“我行不来”,则表达了边关和故乡相隔万里,关山阻断,音讯全无,由此而引发的强烈的思归之情。
第四、五章,直接写战事。这两章是在前面基础上的对战争场面的具体描写,通过对马、车、象弭、鱼服、将帅和士兵生动而形象的刻划,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忧心烈烈”、“忧心孔疚”的原因,也使前面的“王事靡盬”落到了实处。从而进一步强调了正是因为战争频繁,居无定所,作为兵营中最底层的士兵才归家无望,思乡心切。
第六章,写戍卒归途中悲伤痛苦的心情。有了前面的一系列铺垫,经过出生入死的战斗之后,战争的幸存者终于踏上了归家的路途。但作品并没有写士卒胜利后的喜悦,而是营造了昔日杨柳依依、如今雨雪霏霏的场景,写的是历经磨难之后内心深处的凄凉和悲苦,而且“行道迟迟,载饥载渴”,归乡的路依然那么艰难。
4.明确特点,熟读成诵。
从艺术上讲这首诗很有特点。
首先,诗歌十分注重用具体生动的细节来展现生活图景,比如,对战争场面的描写,并不是直接写刀光剑影和厮打拼杀,而是写战车、战马,写象弭、鱼服,写劳累奔波,写饥渴难当,但我们通过这些描写可以想见战争的残酷。
其次是情景交融,诗末章首四句,历代传诵不已,被视为情景交融的佳句。王夫之在《薑斋诗话》里说:“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倍增其哀乐。”
再次,是它的旋律协调,音节和谐,一唱三叹,诗的前三章开头句式相似,反复吟唱,一方面以植物的生长暗示时间的流逝,另一方面也在鲜明的节奏中表现出诗歌特有的音乐之美。
三、布置作业: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推荐阅读: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08-26
高中历史必修三人教版07-18
高中必修三人教版单词08-24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二第三单元第9课《赤壁赋》教学设计07-27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 4.7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问题(二)教案设计08-20
人教版高中语文实验版课本必修目录06-06
2008-2009高中政治《生活与哲学》第一次月考试题(第一、二单元)人教版必修09-04
人教版高中英语必修三知识点总结06-13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说课标说教材1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