覆膜砂简介(共8篇)
覆膜砂简介 篇1
一、园区概况:我县xx年已完成秋覆膜xx万亩,计划种植马铃薯xx万亩、玉米xx万亩,建立了以xx等乡为主的万亩集中连片示范点3个。其中xx乡是今年我县3个万亩示范点之一。该示范点以xx村为主,辐射xx等x乡镇x村,建设万亩旱作节水农业综合示范园区2万亩,园区覆膜面积户均达到xx亩,人均达xx亩,计划种植马铃薯xx万亩,玉米xx万亩,同时,布设旱作节水农业试验研究xx项,玉米示范展示xx项,小秋杂粮示范展示xx项。
二、采取的措施,1、加强组织领导,确保任务落实。为确保秋覆膜项目的顺利实施,县、乡、村三级成立园区建设领导小组,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各司其职,确保任务落实。
2、加强宣传,提高认识。按照“实际、实用、实效”的原则,通过专题会议,进村入户宣传动员等多种形式,帮助群众转变观念、消除疑虑,充分认识在干旱地区大力推广全膜双垄沟播技术的重大现实意义,营造了良好的秋覆膜氛围。
3、加强技术指导,强化技术培训。蹲点技术人员严格按照高起点、高标准、高要求的“三高”标准,采取集中办班、引导示范、发放技术资料等方式加强技术指导服务,召开机械覆膜现场演示会xx次,举办培训班xx期,培训农民xx人(次),发放技术资料xx份,确保了覆膜进度和质量。
4、加大扶持力度,确保物资供应。县委、政府充分利用旱作节水农业秋覆膜建设项目,全力以赴扶持园区建设,共计投资农膜xx吨。乡政府贷款xx万元,购置四轮拖拉机及全覆膜机xx台(套),畜力半覆膜机xx台,并负责赊销化肥,为园区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5、树立样板工程,突出示范效应。充分发扬“领导苦抓、干部苦帮、群众苦干”的工作作风,采取“机械覆与畜力覆”相结合的工作方法,因地制宜,科学规划,集中力量抓好集中连片、标准规范的双垄全膜示范园区,全面提高园区建设质量和水平,增强示范效果,树立旱作节水农业秋覆膜样板工程。万亩旱作节水农业综合示范园区简介
覆膜砂简介 篇2
1 整地
在土壤水分适宜时进行伏秋整;地,严禁湿整地。要求对麦茬等没有深松基础的实行深松;玉米茬等有深松基础的采用耙茬或旋耕。深松深度35厘米以上,耙茬深度15~18厘米,旋耕深度14~16厘米。要求整后耕层土壤细碎疏松,地面平整;达到播种状态。
2 播种
2.1 品种选择。
大豆行间覆膜选用品种时,千万要注意不能选用成熟期晚的品种,因为覆膜并不能使大豆品种提早成熟,可选用当地中熟品种作为行间覆膜选用的品种。另外大豆行间覆膜要选用主茎发达、中短分枝、茎秆直立、单株生产力高、秆强抗倒伏的品种。
2.2 地膜选择。
大豆行间覆膜,膜选用厚度为0.01毫米,选宽度为60—70厘米的地膜,应尽量选择拉力较强的膜,以便于机械起膜作业。大豆平作行间覆膜要改变以前膜的宽度为80厘米为60厘米,这样能使田间分布更为均匀,有利提高产量。
2.3 种子处理。
种子质量标准,要求纯度大于99%,净度大于98%,发芽率大于95%,水分小于13.5%,粒型均匀一致。
精选后的种子要进行包衣,在根腐病发生严重,土壤pH在5.5-6.5的土壤选用配方如下:
每100千克大豆种子用2.5%适乐时150毫升斗益微100-150毫升(克);或每100千克大豆种子用35%多克福1500毫升+益微100-150毫升(克);或每100千克大豆种子用2%菌克毒克000~1500毫升+益微100—150毫升。
2.4 播种期。
确定播期的原则是:当5厘米耕层5天稳定通过5℃或略早时开始覆膜播种。
2.5 播种标准。
要求播量准确,正负误差不超过1%。行要直,百米偏差不超过15厘米。播到头,播到边。种子距膜3~5厘米。
3 种植
密度大豆行间覆膜栽培方式每公顷保苗应在247Y~26万株。注意不能过密;防止营养生长过旺徒长,田间郁闭,捂花捂荚,造成倒伏。
4 施肥
4.1 施肥量。
具体施用量和比例应视土壤肥力而定,一般667m2施氮、钾纯量8—10千克,氮;磷:钾的比例,黑土地为1:1.5;0.6;白浆土地为1:1.2:0.6。肥料商品量每公顷屎素为50千克,磷酸二铵为150千克,钾肥100千克。氮磷肥充足条件刁;应注意增加钾肥的用里。
4.2 施肥方法。
采用分层侧深施肥。肥在种侧膜内或膜边5厘米左右,U3肥施于种侧膜下5~7厘米深处,2/3的肥施于种侧膜下10—12厘米深处。
4.3 叫面追肥。
在大豆花期进行叶面追肥。叶面肥第一次施肥在大豆盛花期,第二次施肥在开花初期与结荚初期,可用尿素加磷酸二氢钾,用量为每公顷尿素5~10千克加磷酸二氢钾1.5~4.5千克。
5 田间管理
5.1 化学灭草。
灭草方式以土壤处理为主,茎叶处理为辅。
选择大豆除草齐,1首先要选择杀草谱宽,持效期适中(1.5~3个月),不影响后茬作物,以土壤处理为主,苗后茎叶处理为辅,尽量采用秋施和春季苗前施药和混土施药法。
苗前施药比苗后施药药效稳定,成本略低、产量高效益好,秋施药又比春季苗前施药效果稳定、产量高。苗后施药一般比苗前施药667m2成本高1~2元。
土壤处理和茎叶处理应根据杂草的种类和当时的土壤条件选择施药品种和施药量。茎叶处理可采用苗带喷雾器,进行苗带施药,药量要减1/3。喷液量土壤处理每公顷150—200升,茎叶处理喷液量每公顷150升。要达到雾化良好,喷洒均匀,喷量误差小于5%。苗后除草剂施药时药液中加入喷液量0.5%~1%的植物油型喷雾助齐,J药笑宝、信得宝或快得7,具有增效作用,可减少30%~50%除草剂用药量,且对作物安全。
5.2 中耕管理。
在大豆生育期内机械中耕3遍。第一遍中耕在大豆出苗期进行,中耕深度以15~18厘米为好,或于垄沟深松18~20厘米,使垄沟和垄帮有较厚的活上层。第二遍中耕在大豆2片复叶时进行,深度以8~12厘米为宜,这次中耕司以高速作业,以提高拥土挤压苗间草的效果。第三遍巾耕深度仍以8一12厘米为好,要注意保持土壤清洁层,防止伤根或培成小垄,以利机械收割。三次中耕的深度变化,一般是深一浅一浅。
5.3 病虫害防治。
目前大豆生产中主要是防治大豆食心虫、大豆蚜虫、灰斑病等病虫害。
蚜虫和蓟马的防治:百株蚜量达到1000头;蓟马每株20头以上戎顶叶皱缩,且.近期五大雨,温度适宜,用乐果乳油进行防治。
灰斑病的防治:7月末~8月初,降雨较多,当大豆30%出现灰斑时,每公顷用70%甲基托布津1.125千克或5。0%多菌灵1.5千克进行防治。
玉米大垄双行覆膜栽培技术 篇3
玉米大垄双行覆膜技术是一项能够充分发挥边际效应、提高光能及水肥利用率、增加积温,显著提高产量的先进技术.通过选用良种、种子处理、选地选茬、精细整地、适时播种、科学进行化学除草、加强田间管理等措施的综合利用,可实现高产.
作 者: 作者单位: 刊 名:中国农技推广 英文刊名:CHINA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EXTENSION 年,卷(期): 25(11) 分类号:S513.048 关键词:玉米 大垄 覆膜 栽培
覆膜砂简介 篇4
何英禅
(2011年10月24日)
同志们:
在县党代会、人代会、政协会三个重要会议胜利闭幕不久,在全年各项工作加快推进的关键时期,县委、县政府决定召开全县秋覆膜工作现场推进会议,主要目的是现场检查秋覆膜进展情况,推动以秋覆膜为重点的秋季农村各项工作任务的全面落实。今天,我们现场看了曲子、木钵、环城、小南沟、虎洞、洪德的几个点,总的感觉是,9月22日全县秋覆膜启动工作会议以来,各乡镇、各相关部门高度重视,统筹安排,迅速行动,扎实开展了宣传动员、任务落实、地块整理、地膜调运等秋覆膜前期工作,细化了任务,靠实了责任,部分乡镇主动放弃国庆长假,提早启动了覆膜工作。目前,这项工作已全面铺开,可以说掀起了高潮。
刚才,农业局就近一阶段的地膜调供和覆膜进展作了通报,并就一下阶段的工作作了安排;县委督查室通报了抽调的驻乡督查人员到位情况;洪德乡作了发言;
蓄积,对于抵御冬春连旱、确保来年粮食增产至关重要。今年的秋墒很好,对于覆膜非常有利。因此,各乡镇、各相关部门一定要坚定信心,一鼓作气,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采取灵活多样的措施和办法,最大限度地调动群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真正发挥群众的主体作用,抢抓墒情和农时,加快覆膜进度,用实际行动将这项惠民工程抓紧、抓实、抓好、抓出成效。
二是责任必须逐级靠实。要在总结历年秋覆膜工作经验的基础上,严格落实“县级领导包乡镇、乡镇包村组、村组包农户、抽调人员包督查包落实”的工作责任制,逐级逐人分解细化任务。今天会后,县级联乡领导要统筹安排,及时到所联乡镇、到田间地头,全面掌握秋覆膜工作情况,帮助乡镇促进度、抓落实;四大家分管领导,特别是高书记和安县长要负总责、亲自抓,深入覆膜现场,协调解决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确保覆膜工作顺利推进;所有抽调工作队员要脱离原单位工作,下驻到乡镇,协助乡镇抓好工作,按期完不成任务的,不得脱离秋覆膜战场。各乡镇党政“一把手”要亲自部署、亲自督查,全面落实第一责任人的责任;分管领导要靠前指挥,深入一线,全力推进,狠抓落实,确保高标准、高质量、不折不扣地完成秋覆膜任务。
三是措施必须得力有效。当前,要把抓好秋覆膜工
覆膜达到3万亩左右。
五是任务必须全面落实。2012年,省市下达给我县的全膜双垄沟播推广面积是110万亩,其中今年秋季覆膜105万亩,明春顶凌覆膜5万亩。我们确定示范面积60万亩,全县重点抓好10个万亩示范点和1处综合示范点。各乡镇、各有关部门要按照县委、县政府的总体安排,充分认识抓点带面的重要性,不但要全力抓好点上的工作,更要全面落实面上的任务,要通过努力,力争把示范点建成带动农民增收的“亮点”、实现农业增效的“优点”、体现工作成效的“看点”,通过点上的示范效应带动面上任务的全面落实。在落实面上工作任务时,一定要充分考虑和照顾山后边远村组、农户,千方百计关注困难弱势群体,让他们最大限度地享受这项惠民政策。
六是考核必须严格到位。农牧局要切实负起牵头抓总的职责,做好技术指导、物资供应、督促检查等工作,将每日覆膜进度及时报县委、县政府。今天会后,由县委督查室负责,联合组织、人事、监察等部门,在前几天督查的基础上,定期不定期巡回检查物资发放及工作队员到岗情况,作为对这项工作进行综合考核的依据,并定期通报。今年的秋覆膜工作将作为年终“三位一体”目标管理的重要内容,实行单项考核,重奖重罚。对于
尾工作。林业局和畜牧局要结合省市要求,积极督促乡镇尽快做好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和草场承包扫尾工作,10月底前要全面完成任务。如果哪个乡镇因工作不到位出了问题,拖了全县整体工作的后腿,我们就严厉追究哪个乡镇的责任。
四要细化措施抓好老促会绒山羊产业化试点项目验收准备工作。11月份,国务院扶贫办将对老促会绒山羊产业化扶贫试点项目进行考核验收。这是一项惠农工程,也是一项政治任务,不能出任何问题。各乡镇、各相关部门要尽快按照项目实施方案,对羊只饲养管理、配套设施建设、协会组织作用发挥、档案资料完善等逐项逐环节提早做好查缺补漏、整改提高工作,全力做好迎接验收的各项准备工作,确保顺利通过国家验收。
覆膜砂简介 篇5
水稻覆膜旱作直播节水栽培技术是在水稻旱育稀植栽培技术后水稻生产的又一次革命, 对水稻的生产发展和粮食产量的提高都将起到历史性的作用[1]。此项技术节水、增温、增产、提质效果显著,操作简便易行,不仅适用于我国东北各地[1],而且同样适于我国南方水稻生产,有广阔的发展前景,是一项节水、节支、省工、省投、增产的高效技术,也是一项减少技术环节、降低劳动强度的轻型栽培技术[2,3,4]。
2BF-1400型水稻覆膜播种机是为满足水稻的覆膜播种机械化需求而研制,能够实现机械整地覆膜、等距穴播和膜上覆土等联合作业的新型农业机械[1]。而整地覆膜机构是该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性能的优劣直接影响着整个机器的工作性能和生产效率,因此对性能优良的整地覆膜机构的研究设计一直是水稻覆膜直播旱作技术领域的重要课题。
地膜覆盖种植的主要优点是:增温保温、节水保水、保土保肥、提墒保墒、保持土壤疏松、保护和促进作物根系生长发育,进而促进早熟、增产和改善品质等作用,也可以防病虫害和自然灾害,抑制杂草生长和上层土壤碱分的效应。铺膜方法和种植技术容易推广和应用,同其它技术措施相比具有投入少、效益高的特点。该项技术经济效果明显,社会效益巨大,是农业生产重点推广的一项种植技术。
1 覆膜播种机的组成和覆膜技术要求
1.1 覆膜播种机的基本组成
2BF-1400型水稻覆膜播种机由机架、整地覆膜装置、膜上穴播器和覆土装置等构成。整地覆膜装置由整地轮、开沟器、挂膜架、压膜轮组成。膜上穴播装置由播种滚筒、取种器、开穴鸭嘴组成。覆土装置由圆筒式螺旋覆土器和挡土圆盘组成。该型机具有结构简单、播种质量好、工作阻力小、不伤种、不破坏种子等优点[1]。
1.2 覆膜技术要求
按国家有关标准的规定,地膜覆盖作业质量共有11项指标,其中主要指标有[5]:
1)地膜贴合率。是反映铺后地膜与地表贴实程度的指标,要求地膜贴合率大于95%。其定义是铺后地膜可接受光照部分(采光面)和膜下架空高度大于2cm的部分的面积之差与采光面面积的比。
2)采光面利用率。是反映地膜裸露面大小的指标,要求大于95%。其定义是实测露膜宽度的平均值与农艺要求数值的比。
3)皱折率。是反映地膜展平程度的指标,要求小于5%。其定义是覆后地膜采光面上测定区中起皱部分展平后的面积同起皱面积之差与测定面积之比。
4)漏覆土程度。是反映地膜两边封压严密程度的指标,要求不超过1%。其定义是地膜两侧无土以及覆土厚度、宽度不符合机具使用说明书及具体农艺要求部分的长度与测定长度的比。
为满足上述覆膜作业质量要求和水稻旱作直播铺膜播种的需要。采用滚轮式覆膜播种设计方案,先覆膜,后打孔和播种的方式进行生产作业。
2 整地覆膜机构总体设计
铺膜机械种类很多,一般分为简易覆膜机、加强型覆膜机、作畦覆膜机、旋耕覆膜机、播种覆膜机、覆膜播种机等。根据2BF-1400型水稻覆膜播种机的要求进行综合比较,而后根据设计参数和现有的条件及设计思想进行了改装和改进,从而使覆膜机构与精量点播机的配套使用,实现了覆膜播种机械化作业。
覆膜机尽管种类多,结构差别大,但其基本工作部件都是由开沟器、挂膜装置、压膜轮和覆土器等组成。在覆膜机研究和发展过程中,农业机械上的一些传统工作部件,如曲面圆盘和小型犁铧等得到广泛应用。覆膜机是一种新型机具,具有自身的特点,其工作部件的结构、工作原理和设计方法,又都不同于传统农机工作部件,因此地膜覆盖机的研究除注意机型特点外,主要是工作部件原理及材料。
2.1 整地覆膜机构的结构设计
2BF-1400型水稻覆膜播种机的整地覆膜机构由整地轮、开沟器、挂膜轮、压膜轮、覆土圆盘构成,该机构简单、易用、覆膜质量好、工作阻力小,具有良好的性能,如图1所示。
1.整地装置 2.开沟器 3.挂膜装置 4.压膜轮 5.覆土圆盘
2.2 整地覆膜机构的工作机理
该机具由13~18kW的拖拉机悬挂。工作时,先由整形器将地表平整,再由开沟器在畦的两侧开出压膜沟,挂膜架上的膜卷展开将塑料薄膜铺在垄上,左右压膜轮把膜边压入沟内,同时使薄膜横向拉紧并贴实垄凸出面,后部的两侧覆土器起土将薄膜两侧边压牢,防止透气或被大风刮起。
2.3 整地覆膜机构设计参数
2BF-1400型水稻覆膜播种机的整地覆膜机构的主要技术参数如下:
适应薄膜宽度/mm:1 400
采光面宽/mm:1 000~1 100
垄上行数/行:4
行距/mm:300
幅宽/mm:1 200
配套动力/kW:18~25
作业速度/km·h-1:3~5
膜边入土深度/mm:30~50
3 整地覆膜机构工作部件的设计
3.1 整地装置
整地装置的功用是在原畦的基础上,做出满足覆膜要求的畦形,并压平地面,使垄(畦)形状符合覆膜要求,整地装置是保障覆膜质量的关键部件。整地装置由固定架、悬挂板、整地轮、轴等器件组成,当畦距与整地装置装配位置相符时,开沟器受力可以认为基本是相等的。此时,机器走直性好、畦形规整。整地轮的总长为1.40m,与膜的宽度一致。采用直径为80mm,壁厚为5mm的钢管。整地轮轴为直径为20mm,长为1 350mm的45号冷拔钢。平土器主要起到使地面平整舒展,无大的土块,保证膜的完整性。
3.2 开沟器
开沟器的作用就是在畦或垄的两侧开出压膜沟同时可以碎土、翻土,便于覆膜、压膜。开沟器一般有曲面圆盘式和铧式:曲面圆盘式开沟器多用在畦作覆膜机上,这种部件开沟和分土性能都比较好,不易缠草,但结构复杂,成本高,工作时易磨损。铧式开沟器结构简单,对土壤适应性强,在作业中,当前方拥土过多时,土壤可以从铧翼侧面流入沟中,这种开沟器的铧面有曲面和平面两种。其中,曲面铧式开沟器入土性能都优于平面式开沟器。因此,该设计采用曲面铧式开沟器,它由立柱、犁体及侧板焊合而成。此开沟器是根据S20型犁体的犁壁的设计而改进的一种铧式开沟器,参数设计如下:
1)铧面导曲线参数确定。
单面铧导曲线图如图2所示。曲线高度取h=125mm,导曲线宽度按以下式计算,即
L=C1b(cosΔεsinε)
式中 C1—常数,C1=1.2;
b—单侧铧幅宽(mm),b=140;
Δε—扣垄角(°),Δε=10°;
ε—铧面入土角(°),取ε=25°。
计算得L=95mm。
其中,S为始端直线长度,取S=25mm,为直线。
2)总体尺寸和形状的确定。铧宽度取160mm,在不推压膜边的情况下,采用较大值,保证有较多的覆土量。铧高一般应大于畦高,取125mm,入土角y=7°,以适应仿行要求。单面铧尺寸形状图如图3所示。采用上述参数得中线起土角α=20°。
3.3 挂膜装置
该机采用挂膜式挂膜架,由挂膜杆、挂膜轮和调节装置组成。膜卷芯轴两端分别装在左右挂膜轮上,挂膜杆能根据膜卷宽度在横管内伸出或缩进,并由锁固销固定其位置。安装膜卷时,紧度要适当,即要使膜卷轴动灵活,又要使薄膜纵向拉紧,适宜在横向位置上,膜卷中心应对正畦的中心线。
挂膜装置用于悬挂膜卷,在覆膜机上调节项目最多的就是挂膜装置,因此在设计时要满足以下要求:
1)装膜和卸膜方便, 速度快,而且不应该损坏地膜;
2)对膜卷宽度和直径适应性强,不仅能装膜卷,而且要保证与畦对中;
3)装上的膜卷在作业时,即转动灵活又有适当的拉紧力 ,防止地膜覆土后松弛;
4) 要有防风性能,使之在有风天也能作业。
3.4 压膜轮
畦的左右各有一个压膜轮,它由泡沫轮、固定板、弹簧及连接板等组成。作业时压膜轮沿畦侧向前滚动,将薄膜边缘正压入已开出的膜沟内,并将其横向拉紧。压膜轮应采用软质物料制成,现在采用泡沫轮是为了防止损坏薄膜,压膜轮作业时由弹簧来调节压膜轮的下压力,使其压力适度。压膜轮要压在薄膜的边缘,其左右位置可以调节。
压膜轮的功用是把覆盖在畦面上地膜两侧边压入沟内,并使地膜横向拉紧,然后由覆土压平。压膜轮设计应满足如下要求:
1)压膜轮工作时必须转动灵活;
2)压膜轮的下压力应能调节;
3)要保持下压力一致;
4)压膜轮要有良好的仿型性;
5)在结构上压膜轮前后及左右位置均能调节;
6)要方便可靠;
7)工作时不应损害地膜。
3.5 覆土器
覆土器的功用是对膜边覆土,并且压严、压牢,覆土器用的有铧式和曲面圆盘式两种。该机采用曲面圆盘式覆土器,它由连接架、转动调节器、覆土圆盘组成。覆土器的作业质量直接影响覆膜质量,因此覆土器的入土能力要可以调整,覆土器根据覆土需要和作业要求通过转动调节器来调整覆土器的覆土量。调整连接架的长短来对覆土器的入土深度进行调节。
4 生产试验及技术经济分析
通过在饶河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试验田历时13天的试验、示范和摸索,已摸清该机器的全部操作程序。通过试验,可以看出覆膜直播水稻各项生产指标都较插秧水稻呈现优势:覆膜水稻产量为7 760.5kg/hm2,较对照插秧田产量7 080kg/hm2增产580.5kg, 增产率 9.4%, 较全县水稻平均产量6 150kg/hm2增产1 510.5kg/hm2,增产率24.6% 。覆膜机构也达到了预期的效果,达到了设计要求,并呈现出机械覆膜优点如下:
1)节省农膜。机械铺膜,膜拉得紧、盖得严,一般可较人工辅膜每公顷省膜15kg左右(超薄膜)节约资金十几元。
2)节省农时。机械铺膜每公顷用工量仅为0.75~1.2个,而人工铺膜每公顷用工至少需用45个,每个工时按20元计算,节约工时费750元左右。
3)减轻劳动强度,抢农时。人工铺膜,整地、打药、播种、铺膜、压土等环节均需分别进行,而机械铺膜,机器一次进地、几个作业环节可一次完成,小型铺膜机也可同时完成2~3项作业,因此可大大减轻农民的劳动强度。人工铺膜一般只能在2~3级风以下作业,风力稍大就无法进行;而机械铺膜可在6~7级风天作业,对于春季风大天非常适用,有着显著的抢农时作用。
5 结论
水稻地膜覆盖种植通过覆膜提高地温和水温,增加积温,减少水分渗漏及蒸发,节水4 500t/hm2以上,免用育苗土4m3/hm2,节省用工费(育苗、插秧运秧)为1 000元/hm2左右,缓解了春季稻区争水的矛盾;全生育期节水35%~40%,增产10%以上,具有省工、省时、节水和环保等优点。
通过覆膜播种机生产试验证明,该整地覆膜机构结构较简单紧凑、调节简便实用,满足水稻旱作直播覆膜播种的技术要求,生产效率高、覆膜质量好、省工省膜。通过调整覆土器、压膜轮压力、膜卷张开阻力和控制机组作业速度可以控制出现膜侧覆土过多、过少或两侧不一致和膜面呈现皱纹等情况;但调整比较繁琐,故应在今后的设计中进一步改进和加强机构的优化设计,使其结构更完善、更适合水稻的覆膜播种作业。
摘要:针对水稻旱作覆膜直播技术的铺膜播种机所采用的覆膜机构进行了设计。针对简易覆膜机、加强型覆膜机、作畦覆膜机、旋耕覆膜机、播种覆膜机、覆膜播种机,进行综合比较分析,并根据农业技术要求进行了覆膜机构结构和参数设计。该机可实现开沟、覆膜、播种、覆土、镇压作业一次完成。理论研究和生产试验证明:该机实现了旱整地铺膜播种,达到保墒、保水、保肥、提高地温和抑制杂草生长的目的,为水稻旱作直播、减小用水量、节约营养土和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
关键词:水稻旱直播,覆膜播种机,覆膜机构
参考文献
[1]周福君,张胜利.水稻覆膜播种及其配套机具的研究[J].农机化研究,2007(12):36-38.
[2]徐先保.水稻覆膜高产直播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07(2):67-68.
[3]沈康荣,李家军.旱稻地膜覆盖栽培技术研究[J].湖北农业科学,2009(4):799-801.
[4]刘洋,张玉烛.水稻覆膜栽培研究现状与展望[J].湖南农业科学,2009(2):55-58.
[5]lznysz.地膜覆盖栽培技术[EB/OL].2008-05-09.http://www.lzny.com/news_view.asp-newsid=1335.
[6]戴志中.我国设施农业机械的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J].中国农机化,2000(4):10-11.
[7]何代元.水稻地膜覆盖增产原因及主要栽培技术[J].中国稻米,1997(3):21.
[8]汪晓春,刘军.水稻地膜覆盖栽培的抗旱节水效应[J].湖北农业科学,2001(1):8-10.
[9]蒋恩臣,周福君.农业生产机械化[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157-162.
水稻覆膜节水综合高产技术 篇6
一、技术概述
干旱是四川盆地丘陵和盆周山区水稻生产中最为普遍发生的自然灾害。近年来受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 旱灾愈演愈烈, 常导致稻田抛荒、被迫改种旱作、减产甚至绝收, 既影响水稻栽插面积也影响单产水平, 更影响农民收入。针对这一问题,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和中国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从1998年开始在四川省科技厅、国家科技部、国家农业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资助下, 长期合作研究建立了以节水抗旱为主要功能的水稻覆膜节水综合高产技术, 从根本上解决了困扰我省广大地区水稻生产的关键问题。在国家粮食丰产科技工程、国家863节水农业和农业部948等项目的推动下, 该技术从2001年开始已在四川省内50余个县 (市、区) 和重庆、云南等省 (市) 部分地方成功应用。该技术的节水抗旱效果经受住了2006~2007年四川盆地大范围内特大旱灾的检验, 其增产增收效果在风调雨顺的2008年得到了广泛的证明。本技术在2003~2008年的示范过程中已由省科技厅、省农科院、地市科技局和中国农业大学在省内不同市、县组织了近20次省内和全国100余人次专家参与的现场评估和产量验收, 其先进性和成熟性得到了水稻栽培、节水农业、土壤肥料、植物保护和农技推广等方面专家的高度肯定。2007年4月本技术被四川省科技厅、四川省农业厅和四川省水利厅共同审定为全省首批现代农业节水抗旱重点推广技术。它的进一步推广将有力地促进四川盆地水稻生产和粮食安全。
二、增产增效情况
推广过程的实践证明, 水稻覆膜节水综合高产技术具有节水、节肥、省种、省工、无公害和环保、高产稳产等显著效果。本技术将水稻旱育秧、厢式免耕、地膜覆盖和节水灌溉等几项节水技术进行有机结合, 使其节水达到70%以上, 具有显著的节水抗旱效果。覆膜条件下土壤养分活性的提高和根系吸收能力的增强, 使肥料利用率明显提高, 覆膜栽培比传统栽培节省10%~15%的氮肥投入。采用三角型稀植栽培 (俗称大三围栽培) , 用种量不足0.5kg, 省种量在50%左右。采用本技术能错开农忙季节, 提前栽秧, 且生产用工减少10个左右, 让稻农有更多的时间从事其它生产或外出打工。地膜覆盖减轻稻曲病、纹枯病等的发生, 有利于无公害生产。采用本技术抑制了杂草生长, 也避免了施用除草剂带来的污染。同时, 肥料利用率的提高, 可有效减轻氮磷化肥对环境的面源污染。由于地膜覆盖具有显著的增温效应, 采用这项技术可从根本上解决四川盆地水稻生产中长期存在的移栽后低温坐蔸问题, 促进秧苗早发、多发, 因此这项技术无论在干旱年份还是正常年份都有明显的增产增收效果。据统计, 采用本技术在正常年份一般亩增产150~200kg, 在干旱年份普遍亩增产200 kg甚至更高, 使四川丘陵山区水稻产量从传统的亩产400~500kg, 增加到600~700kg。水稻种植效益在干旱年从传栽栽培亩亏本200~300元, 提高到亩盈利300~500元;在降雨正常年从传栽栽培亩盈利100元左右, 提高到亩盈利600~800元。增产增收效应十分显著, 已成为省内不少地方农民自发采用的技术。
三、技术要点
水稻覆膜节水综合高产技术是以地膜覆盖为核心技术, 以节水抗旱为主要手段实现大面积水稻丰产的综合集成创新技术, 是旱育秧、厢式免耕、精量推荐施肥、地膜覆盖、“大三围”栽培、节水灌溉、病虫害综合防治等先进技术的有机整合。其技术要点包括:
1. 推行旱育秧
通过改水育秧和两段育秧为旱育秧, 不仅可以大量减少育秧环节用水及育秧和栽秧用工, 而且能确保秧苗早发高产。在钙质土区推行旱育秧应注意选择pH相对较低的苗床土, 并重视调整床土酸碱度, 防治秧苗缺铁黄化。
2. 倡导免耕规范开厢
通过改传统翻耕为规范性的开厢免耕, 既节省整地用工, 又减少水的渗漏损失, 促进水在全田的均匀分布, 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3. 实施精量推荐施肥
根据区域土壤养分供应特点和覆膜条件下水稻高产的需肥规律, 在肥料施用上注重控制氮肥用量, 科学施用磷钾肥和锌肥, 实行一次性精量推荐施肥, 满足水稻全生育期的养分需求。
4. 采用地膜覆盖
通过地膜覆盖可以大大抑制土壤水分的蒸发损失, 减少氮素的氨挥发损失, 也能提高土壤温度促进秧苗早发, 抑制田间杂草生长。
5. 落实“大三围”栽培“大三围”
栽培是三角型稀植栽培的俗称, 大面积生产上我们提倡每亩栽4000窝左右, 每窝以苗间距12cm左右栽3苗。通过“大三围”栽培可以节省用种和栽秧用工, 减少苗间竞争, 促进田间通风透光, 协调水稻个体与群体矛盾。
6. 贯彻节水灌溉
水稻虽然是需水和耗水量最大的农作物, 但只要能满足其生理用水甚至可以旱作。以满足不同生育阶段水稻生理用水为原则, 贯彻节水灌溉思想, 杜绝生产上普遍存在的大水漫灌和水的浪费。
7. 重视病虫害综合防治
选择抗病性强的水稻品种, 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在关键时期进行病虫害综合防治, 控制和减少病虫害导致的产量损失。
四、适宜区域
多年多点示范推广的实践证明, 水稻覆膜节水综合高产技术适宜在所有的稻田应用, 但更适合丘陵和山区无水源保证和灌溉成本高的地区和稻田类型, 也特别适用于冷浸田、烂泥田、荫蔽田等稻田类型, 在平原尾水灌区也具有重要的推广价值。
五、注意事项
1.选择全新料超微膜
既确保膜的节水抗旱效果又确保水稻收获后农膜得到较好的回收, 避免白色污染。
2.平整厢面, 紧贴地膜
避免杂草在膜下生长。
3.沟中灌溉水不上厢面
确保地膜覆盖的增温效果, 促进水稻早发。
4.及时回收地膜
桥墩覆膜补水养护新方法 篇7
关键词:桥墩,混凝土,养护,方法
0 引言
混凝土是道路、桥梁、隧道、机场、码头、水库大坝、房屋等土木建筑工程的主要材料。近年来, 根据大规模建设需要, 对混凝土的性能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逐渐向高强度、耐久性方向发展;在施工技术和施工设备方面也有了明显的进步。
可以追溯到古老的年代, 其所用的胶凝材料为粘土、石灰、石膏、火山灰等。自19世纪20年代出现了波特兰水泥后, 由于用它配制成的混凝土具有工程所需要的强度和耐久性, 而且原料易得, 造价较低, 特别是能耗较低, 因而用途极为广泛。
随后, 有人发表了水灰比等学说, 初步奠定了混凝土强度的理论基础。以后, 相继出现了轻集料混凝土、加气混凝土及其他混凝土, 各种混凝土外加剂也开始使用。60年代以来, 广泛应用减水剂, 并出现了高效减水剂和相应的流态混凝土;高分子材料进入混凝土材料领域, 出现了聚合物混凝土;多种纤维被用于分散配筋的纤维混凝土。现代测试技术也越来越多地应用于混凝土材料科学的研究。
在桥梁工程建设中, 以采用钢筋混凝土或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结构为主, 具有技术成熟、经久耐用等优点。梁体大量采用标准跨度的设计, 便于工厂化集中预制生产和质量监控, 收到了简化施工、降低投资、加快进度等方面的成效, 被设计者广泛采用。
桥梁墩 (台) 方面, 因所处地质、地形、气候、施工设备等多种条件的制约, 采取单独设计。施工方法则根据不同的墩形、高度等采取不同的方法。在基础施工、模板类型、起重设备等方面也有了长足的进步。
桥梁墩台施工质因受外界条件的制约, 已成为桥梁质量控制的难点。经过改革开放30年来的大规模建设, 在墩台高度、强度、外形等方面有了较快的发展。随着建设者质量意识的不断提高, 特别是混凝土强度和耐久性等混凝土内在质量得到了较好的控制, 目前, 质量控制重点有逐渐由内在质量向外观质量转移的趋势。
1 混凝土养护的重要性
除混凝土拌和物本身品质外, 对刚浇筑后的混凝土实施精心养护, 是提高混凝土早期和最终力学特性, 保证混凝土抗渗性、耐久性等指标的重要手段。当养护不到位时, 极易出现混凝土表层混凝土表面品质降低, 其主要原因是, 环境湿度小于混凝土内部湿度时, 混凝土内部遗留水分蒸发通道和孔隙导致表层疏松;养护持续性差, 混凝土表面干湿交替, 在混凝土强度较低时, 受到温湿度反复变化, 形成了表面干缩和温度裂缝;在强度增长期内混凝土表层受到外界影响最大, 导致表层一定范围内混凝土强度永久性损失。当表层混凝土出现空隙、裂隙时, 极易导致置于内部的结构钢筋生锈 (钢筋保护层一般3~5cm) , 当混凝土开裂达到一定宽度和深度时, 将影响整个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寿命。
1.1 混凝土养护的有关规定
混凝土浇筑密实成型后, 在自然气候条件下采取保湿防干、保湿防冻等措施, 使之获得所需强度和其它性能 (如耐久性等) , 该法被称为自然养护法。《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规定, 混凝土浇筑完毕后, 应在12h以内对混凝土加以覆盖和保湿养护;采用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或矿渣硅酸盐水泥拌制的混凝土要求养护7d以上;掺用缓凝型外加剂或有抗渗要求的混凝土养护14d以上;浇水次数应能保持混凝土处于湿润状态;养护用水应与拌制用水相同。
1.2 混凝土养护的目的
通俗的讲, 养护是混凝土施工的重要工序之一。混凝土在硬化过程中, 极易受高温、大风等自然因素影响出现混凝土表面水分损失过快而中断水泥的水化过程。混凝土养护就是为保证混凝土表面不出现早期干燥, 使混凝土周边具有高湿度的小环境, 保证混凝土表面水泥有足够的水进行水化, 以获得设计期望的混凝土潜在性能, 达到防止混凝土过早干燥, 产生早期开裂的目的。混凝土养护的关键是为混凝土提供适合的温度、湿度条件。既要预防脱水干缩, 又要预防温度收缩导致混凝土表面发生开裂。
1.3 混凝土常用的养护方法
洒水养护是一种传统的混凝土自然养护方法, 通过洒水既可保证混凝土表面湿润, 可有效防止混凝土脱水过快影响混凝土最终强度, 又可防止混凝土表面出现干缩开裂。洒水养护不失为一种简单易行、经济实用的养护方法, 仍被工程界广泛采用。
养护是混凝土施工必不可少的工艺过程, 自然养护需要大量的养护水。水资源的日益短缺使人们的节水意识日趋增强, 相应的节水措施也应运而生, 以混凝土养护用水来说, 人们采取保持新浇混凝土内部水分免于蒸发损失的措施来替代传统的供水养护措施, 既达到节水目的又简化了养护工艺。此外, 对于那些洒水养护不便的特殊结构 (如桥梁桥墩等) , 保水养护方法尤其能体现出其技术经济优势。
近年来, 在洒水养护技术的基础上, 又成功引用了织物覆盖吸水保湿、覆膜包裹减少水分蒸发、滴灌补水等技术, 丰富了混凝土养护方法, 取得了简化养护工作量、提高养护效果、降低水耗等方面的实效。随着科学研究的深入, 出现了以养护剂、养护模为代表的新产品和养护新技术。
2 桥梁墩台混凝土养护面临的困境
2.1 养护困难
桥梁墩台是具有一定高度的竖向结构物, 目前, 一般低矮桥墩采用整体钢模 (图1) 一次性浇筑, 低矮桥墩养护相对容易。高墩多采用翻模 (图2) 施工, 高墩养护相对困难。
当采用直接洒水养护方法时, 需长期 (一般7~14天) 保留脚手架或折返式坡道, 占用大量施工器材, 导致施工器材周转利用率较低;养护人员每天需数次攀爬至墩顶, 对墩身和墩顶进行洒水养护, 工作量大;用水直接喷洒墩身和墩顶托盘, 在阳光、高温和风作用下, 水分蒸发较快, 要保证养护质量, 每天必须反复多次洒水养护;低桥墩借助洒水车的压力直接向桥墩喷洒实施养护, 但喷洒反弹率高;高墩用潜水泵将水送至墩顶, 喷洒时又受墩顶托盘 (墩帽尺寸往往大于墩顶墩身) 影响, 水不能全部被喷洒在墩身上, 造成部分能耗和水资源的浪费;
当采用附膜 (塑料布包裹) 保湿养护法 (见图3) 时, 即用塑料布将桥墩包裹起来, 防止混凝土水分蒸发, 利用自身水分提供混凝土水化需要, 从而达到养护效果。但在具体实施中, 常出现包裹不及时、包裹不严、固定不牢、大风吹破失效、高墩操作困难等现象, 中断或放弃正常养护, 导致桥墩的养护效果较差, 甚至出现混凝土逊强、开裂等, 直接影响混凝土的使用寿命 (见图4) 。
当采用喷洒养护液进行养护时, 用涂抹或喷雾器喷洒方式, 可在混凝土表面快速形成一层封闭膜, 使混凝土与外界空气隔离, 起到防止水分蒸发, 保证混凝土自身水分满足水泥完全水化的作用。养护剂使用方便、养护效果好。但因其具有PH值高达12~14 (强碱性需做好安全防护) , 并且养护剂成分中多含有氯化物、硫酸盐等有害物质对环境负面影响等原因, 养护液技术普及率较低、销量少、成本仍相对偏高。
2.2 养护质量控制困难
桥墩越高养护难度越大, 面对桥梁墩养护操作的实际困难, 施工人员往往养护作业不及时、不到位, 质量监控部门也无法做到严格的过程控制, 导致墩台的最终质量下降。也有人曾提出提高混凝土配合比强度的方法来保证混凝土最终强度满足设计要求的做法, 但势必提高整个墩身的混凝土强度, 从而加大施工成本;同时混凝土强度越高, 养护不到位时表面越容易出现开裂, 混凝土的抗渗性仍无法得到保障。
3 高桥墩洒水养护气压上水新方法简介
在充分分析桥梁墩台 (特别是高墩) 养护作业面临的实际困难、质量与成本矛盾的基础上, 经反复研究、试验, 开发了一种“气压式高墩上水养护装置”和养护方法。
该方法是以覆膜包裹桥墩防止水分蒸发, 随时向覆膜内补水保持混凝土湿润为手段的覆膜+补水养护法, 其关键技术是严密包裹和气压上水装置。
3.1 气压式高桥墩养护上水器的组成
气压式高墩养护上水器由墩下耐压蓄水罐、水位显示器、压力表、进水控制阀、出水控制阀、进气控制阀、自动排气减压阀、上水管路、墩顶环状喷水管、墩顶储水桶及墩顶储水桶补水管、上水管逆止阀等组成。见图5。
为了控制喷水方向性, 在环向喷淋管上加装了导向胶条, 导向胶条形状见图6。水被环向喷洒在墩身上, 并沿着墩身向下流淌, 达到湿润墩身、防止浪费的目的。
1.耐压蓄水罐2.蓄水罐密封盖3.进水漏斗4.进水管5.进水控制阀6.带逆止阀的加压进气口7.气压表8.过压自动减压阀9.出水管10.出水管控制阀11.桥墩12.墩帽13.墩顶储水桶14.墩顶储水桶补水管15.上水管路及逆止阀16.墩顶环状喷水管17.加压气筒或气泵
图中:1.墩身混凝土2.导向胶条3.喷水管4.喷水反射方向
3.2 加压上水装置的基本原理
加压送水:向耐压储水罐内加入一定的空气压力, 利用气体压力将水推送至墩顶;
墩身喷淋:利用墩顶环状喷水管, 将具有一定压力的水直接向墩身喷洒, 实施墩身洒水喷淋养护;
墩顶养护:在墩身喷淋养护的同时, 也将水送至墩顶蓄水桶内, 经桶底微小孔缓慢渗漏, 实施墩帽养护;
缓慢补水:利用墩顶的蓄水桶储存的水量, 在势能的作用下缓慢释放, 延长墩帽和墩身的养护时间, 减少每天的养护工作量。
3.3 技术要点
耐压蓄水罐:在耐压蓄水罐 (可用高原用大容积高压锅替代) 体上, 安装进水漏斗及截止阀, 便于向罐内补水后保压;在耐压蓄水罐体上分别安装进气嘴和逆止阀 (可用轮胎气门嘴替代) , 便于向罐体内压入压缩空气并保压;在罐体顶部安装压力表, 以便随时掌握罐体内的压力;在罐体上安装自动减压阀, 以保证安全;在罐体上安装出水管及控制阀, 便于根据需要控制出水量。
输水及喷淋管路:采用透明PVC软胶管或PU软胶管作为竖直上水管, 在墩身上每10~15m高度安装环向喷淋管, 管身穿刺喷水小孔, 环向喷淋管外侧安装导向胶条, 控制喷水方向 (参见图6) ;将竖向上水管、环向喷淋管、墩顶补水管用三通联通, 并接通墩顶蓄水桶。上水管下端应离地面1.5m以上, 并安装截止阀。
墩顶蓄水桶:在墩顶设置蓄水桶 (可用减水剂塑料桶替代) , 桶底穿刺微孔 (直径0.5~1mm) , 在离桶底50mm的桶壁上开孔安装进水口及密封件 (见图7) 。墩顶蓄水桶应采取必要的防风固定措施。
图中:1.墩顶蓄水桶2.蓄水桶底微孔3.进水口连接件4.密封胶垫5.补水管
3.4 桥墩覆膜补水养护方法
一般桥墩混凝土浇筑完成拆除模板后, 立即自上而下用塑料布螺旋形严密包裹桥墩 (保证补水时水不会从接缝处流出) , 重叠宽度50mm以上;每10~15m高度布置一道环向喷淋管, 墩顶布置蓄水桶并接通补水管道。并用绳索对覆膜 (塑料布) 进行必要的防风保护。
将耐压蓄水罐置于地面, 接通上水管路, 利用高压气筒向蓄水罐加压, 当压力水头 (1kg/cm压力相当于10m压力水头) 大于墩高时, 即可打开出水阀向墩顶送水实施养护, 直至墩顶蓄水桶水满溢出后, 关闭出水控制阀和上水管逆止阀, 养护工作结束。可将耐压蓄水罐移至另一桥墩实施养护。
当遇到采用翻模施工的高墩时, 每次拆除模板后, 及时安装环向喷淋管和喷水导向胶条 (或向上移动喷淋管) , 实施墩身喷淋洒水养护。当混凝土外露面高度达到10~15m时, 用塑料布向下螺旋形严密包裹墩身, 并处理好上下包裹层的借口 (重叠部分下压上) , 用绳索防风固定。直至桥墩封顶时, 安装墩顶蓄水桶, 接通养护管路系统, 实施正常养护。
4 应用效果及推广价值
4.1 使用方便
采用气压上水装置进行桥墩养护, 简化了养护手段, 只需在拆除模板和脚手架的同时, 在桥墩顶摆放蓄水桶、接通环状管路和上水管道, 送水车将水送至桥墩位置时, 用高压气筒向加压上水器内打气加压即可将水送至墩顶, 实现对桥墩的养护。
4.2 省水、节能
采用覆膜+补水养护法, 改变原有的养护作业方式, 用水量大幅下降;在施工现场用电不方便的情况下, 可采用人工打气的方式完成养护作业, 节省能源;压缩空气对环境无任何污染。
4.3 经济、实用
采用覆膜+补水养护法, 可提前拆除脚手架, 提高周转材料的利用率, 降低周转材料占用成本;养护时只需配备1台送水车、1套加压上水器压力罐、1~2个高压气筒等周转工器具, 2个工人, 每个桥墩只一次性使用1套环状喷水管和上水管道, 设备简单, 成本低;由于采用了墩顶蓄水桶和缓慢渗流补水湿润技术, 1次养护后维持混凝土表面湿润时间大大加长, 可减少养护次数, 降低成本。
与以往直接洒水养护方式相比, 节水率在80%以上、节能率80~100%、节省设备购置及使用费50%以上, 节省人工60%以上, 经施工现场实践检验, 操作方便、方法可靠、经济实用、综合成本降低80%以上, 建议在桥梁工程的桥墩养护中推广使用。
5 结束语
覆膜补水养护法, 利用可移动的加压上水装置, 配合墩身补水养护系统, 实施桥墩的覆膜+补水养护, 装置简单、便于操作、养护工作易于落实到位, 经现场使用养护效果良好 (见图8) 。同时, 用工量和劳动强度大幅降低, 减少了能耗和水资源的浪费。该上水装置已获得国家专利局实用新型专利授权 (专利号:ZL2010 2 0299477.1) 。专利证书见图9。
参考文献
[1]《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T50107-2010.
[2]柏斌.桥梁施工中混凝土养护技术探讨.山西建筑, 2011 (24) .
牛佛镇覆膜水稻示范成功 篇8
一、示范实施过程
为评估水稻覆膜节水综合高产技术在全镇的推广应用前景, 2008年技术示范选择在缺水严重的青年、权利2个旱山村和水源较好的红旗村进行, 总示范面积共120亩。示范前省农科院专家在3个村作了深入的培训和动员, 示范户均自愿采用该技术。所有实施的田块都是没有耕作过的板田。采用1.67m免耕开厢, 厢宽33cm, 沟深26cm, 开好四周围沟, 厢沟与围沟贯通, 厢面拾净杂草, 未腐熟稻草均匀撒开, 踩草入泥, 亩施碳酸氢铵50kg、过磷酸钙40kg、氯化钾7.5kg、硫酸锌1kg。几种肥料混合均匀后, 作底肥一次施用, 施肥后压肥入土, 进行厢面平整, 待厢面收汗后, 盖膜。用滚筒在厢面打窝, 亩打窝4 000个, 然后采用“大三围”栽培模式进行栽秧, 亩植秧苗1.2万株。栽秧时, 人站在厢沟, 左右各栽两窝, 用食指将秧根与泥土粘牢。栽秧后, 保持厢沟有水即可。在水稻生长过程中重点抓了螟虫、纹枯病、稻瘟病等的防治。
二、水稻覆膜的效果分析
水稻覆膜节水综合高产技术的核心技术是地膜覆盖, 根据2008年的示范结果, 我们认为覆膜栽培对水稻生产有以下6个好处。
1. 早栽
由于覆膜提高土壤温度, 解决了丘陵地区春季气温回升慢不利水稻前期□曾康德
生长的问题, 因而水稻可以适当早栽, 并有效避免春季低温对秧苗的危害。
2. 节约用水
示范发现, 采用这项技术用水量仅为传统栽培的1/5。“节约才能持续”, 这项技术为旱山村水稻生产开劈了一条新路子。据调查我镇青年村虽地处沱江边, 但从沱江抽水灌田栽秧每亩就需要灌溉费用80元左右。由于抽水成本高, 有的农民舍不得花钱, 或者说没有钱花, 栽秧便错过农时造成水稻产量不高。
3. 不长杂草
采用水稻覆膜节水综合高产技术, 由于塑料薄膜的密封作用, 使杂草得到有效控制, 可减少人工除草用工3~4个。
4. 促进秧苗早发
同温室的情况相似, 透光良好的塑料薄膜, 能保持太阳辐射收入, 即所谓“温室效应”, 薄膜覆盖也大大地降低了乱流强度, 减少蒸发耗热, 因而使保护地段的温度增高、湿度增大, 十分有利于水稻的生长发育。示范表明, 覆膜水稻的分蘖快、长势旺, 4月25日调查发现覆膜分蘖数是同田露地栽培的1.6倍。
5. 防“坐蔸”水稻地膜覆盖栽培可有效地防止深脚烂泥田常年的“坐蔸”现象。
6. 促进水稻早熟
示范表明, 覆膜水稻较传统栽培提早7~10天收获, 为避开收获时的秋雨危害赢得了时间, 也为再生稻高产创造了条件。
水稻覆膜节水综合高产技术以地膜覆盖为核心技术, 还整合了“水稻旱育秧技术”、“稻田免耕技术”、“大三围栽培技术”、“配方施肥技术”、“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等
曾宪常幸代强
吴启舰
先进实用技术, 形成了一整套集成技术, 改变了长期以来农业技术推广中技术单一不配套的状况, 因而使水稻产量和效益得到大幅度提高。
三、示范结果和启示
2008年水稻覆膜节水综合高产技术在牛佛镇3个村的示范均取得成功。无论是缺水严重的青年村、权利村2个旱山村还是水源较好的红旗村, 水稻产量均创高产。青年、权利2个村覆膜水稻亩产量普遍在600kg左右, 红旗村示范田水稻亩产量经省市专家测产达到675kg。覆膜水稻较传统栽培亩增产150~180kg, 而且收获时间提前了近10天, 为再生稻增产创造了条件, 农民由此每亩增收近500元。
2008年水稻覆膜节水综合高产技术的示范成功, 使示范村广大农户进一步认识到了科学种田的重要性, 广大农户纷纷表示今后将采用这项技术种植水稻, 也使全镇和我区其它乡镇的干部和部分农户了解认识到了这项先进技术。2008年8月3日, 四川省农科院和大安区人民政府在牛佛镇召开了覆膜水稻收获日活动, 极大地促进了这项技术在大安区的推广。
水稻覆膜节水综合高产技术的示范成功, 使我们找到了改变像青年村这样典型旱山贫困村水稻生产亏本或微利局面的金钥匙, 也找到了使像红旗村这样的水源好的村子水稻进一步高产的关键技术。今后, 我镇将大力推广这项技术, 促进粮食增产, 农民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