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姜覆膜高产栽培技术

2024-08-11

生姜覆膜高产栽培技术(共12篇)

生姜覆膜高产栽培技术 篇1

辽宁省作为生姜种植区的北限, 仅在辽南盖州市和辽西绥中县有种植, 2010年葫芦岛市连山区探索种植生姜并取得成功, 不但使生姜种植带向北延伸, 还收获良好经济效益, 具体种植技术介绍如下。

1. 适期播种

生姜喜温暖, 不耐寒, 不耐霜, 应在终霜后地温稳定在16℃以上时播种。从出苗到初霜适于生姜的生长天数应在135天以上, 生长期内15℃以上有效积温在1200~1300℃及以上。播种后要保证根茎迅速生长期处于昼夜温差大但温度适宜的季节, 葫芦岛市连山区播种期一般在4月末至5月初, 最迟不能超过5月10日, 并且要采取小拱棚保护栽培。

2. 培育壮芽

这是丰产的首要环节, 为丰产打基础。种姜要鲜亮、肥胖。播种前20~30天 (一般在清明前后) , 洗净姜种, 在草席或干净土地上晾晒1~2天, 注意不可暴晒, 阳光过强还需用席子遮阴, 傍晚收进室内防止冻伤。晒后将姜块在室内堆放2~3天, 盖上草帘, 保持15℃左右, 此法称“困姜”。困姜后严格淘汰瘦弱、干瘪、肉质变褐色及发软姜块, 进行催芽。催芽方法很多, 重点是掌握好温度, 适宜在20~28℃条件下催芽, 并保持相对湿度80%~85%, 催芽温度以变温为宜, 即前期20℃, 中期28℃, 后期22℃。

3. 整地施肥

地块要选土层深厚、有机质丰富、保水保肥、能灌能排的微酸性土壤。土壤解冻后, 细翻1~2遍, 结合整地施入腐熟农家肥5000~6000公斤, 同时加入过磷酸钙30~50公斤, 然后做宽53厘米的梯形大垄, 磙压踩实, 开沟灌足底水后覆地膜。

4. 播种

(1) 播前掰姜。要求每块姜上留一壮芽, 其余全部去除。如有两个并列壮芽且处于平行位置, 也可留两个芽, 一般每10棵留2~3棵双芽。掰姜时若发现幼芽基部发黑或掰开的姜块断面褐变, 应剔除。掰姜除选留壮芽外, 还应考虑姜块大小, 姜块越大姜苗越旺, 产量也越高。兼顾产量与播种成本, 实践中以75克左右为宜。姜块要分级播种。 (2) 播种。每亩用种量300公斤左右。为将来培土和起姜方便, 东西垄的姜芽一律向南, 南北垄的姜芽一律向西。放好姜块后, 用手扒下部分湿土, 盖住姜芽, 以防强光灼伤, 覆土厚度以姜芽上1扁指厚, 姜母上2扁指厚为宜, 覆土过薄会出现青头姜, 过厚则会窝芽。株距以姜芽为准, 一般23~26厘米。播种后及时喷撒除草剂, 一般用地乐安和割地草复配, 均匀喷撒, 喷撒后及时起拱扣膜, 拱架距离45厘米, 薄膜一般采用宽90厘米, 厚度0.008毫米的。 (3) 合理密植。栽植密度由土壤肥力决定, 肥沃田块宜栽植6000~6500株, 贫瘠地块7000~8000株。

5. 灌溉与排水

生姜既不耐旱又不耐涝, 因此灌溉可分三阶段进行。 (1) 发芽期。打足底水, 出苗70%时浇小水, 促全苗。 (2) 幼苗期。小水常浇, 盛夏在早晨或傍晚浇水为好, 夏季暴雨过后, 应浇跑水, 俗称“涝浇园”, 同时注意排水, 防止积水造成死秧。 (3) 旺盛生长期。立秋后, 姜苗迅速生长, 需水量加大, 可根据天气情况, 6天左右浇水1次 (并结合施肥) 。

6. 适时放风

姜出苗后适时放风, 发芽适温25~27℃, 不能超过30℃, 不能低于20℃, 以后根据天气逐渐加大放风口, 方法是在膜上扎眼, 一般在出苗50天后撤膜。

7. 追肥与培土

生姜生长期较长, 需肥量较大, 除施足底肥外, 还需3次追肥和2~3次培土。 (1) 追肥。第一次追肥通常在幼苗期, 幼苗长到30厘米高左右, 且具有1~2个小分枝时, 追“催苗肥”, 每亩硫酸铵或磷酸二铵20公斤即可。第二次追肥在立秋前后, 此时是生姜生长转折期, 结合除草追二次肥, 一般每亩用细饼肥70~80公斤、复合肥30~40公斤或磷酸二铵30公斤, 如无饼肥可用优质农家肥3000~4000公斤, 东西垄的在姜苗北侧15厘米处开沟施入, 然后封沟即可。第三次追肥在9月上旬, 姜苗具有6~8个分枝时, 此期追肥称“壮姜肥”。在土壤肥力较差的田块应追施速效化肥, 以钾肥和氮肥为主, 一般每亩施用三元复合肥25~30公斤, 或硫酸铵20~25公斤配硫酸钾10~15公斤。如土壤肥力高, 植株生长茂盛的姜田可少施或不施肥, 以免徒长。另外追施锌肥和硼肥对增产效果明显, 用量宜每亩2公斤硫酸锌加硼砂1公斤。第四次追肥一般在姜封垄后, 以氮肥和钾肥为主, 尤其以钾宝为宜, 亩施25公斤。 (2) 培土。姜根茎喜欢黑暗湿润环境, 为防止根茎膨大露出地面, 需进行2~3次培土, 三个杈时培土一次, 立秋后结合灌水除草再进行1~2次培土, 培土时要把土培到姜芽上。

8. 收获

一般于10月下旬初霜前, 生姜地上茎叶尚未霜枯时收获, 收获前3~4天浇水, 收获的鲜姜无需晾晒, 带湿土入窖, 入窖后保温保湿, 以利圆头。棚区晚秋在姜田起简易拱棚, 可延迟收获半月至一个月。

生姜覆膜高产栽培技术 篇2

姜分为根、根茎、茎、叶等四个部分.根据生姜地下茎分生的形态及植株形态变化,可将其生育阶段分为六期.出苗期:顶芽破土出现青叶鞘,顶芽茎部膨大,开始形成母姜,约35 d.

作 者:周庆椿 薛有锋 作者单位:周庆椿(重庆三峡职业学院,404001)

薛有锋(山东天达生物制药股份有限公司,261500)

霍城地区大棚生姜高产栽培技术 篇3

1. 播前准备

①选种、晒种。播前25~30天,选择块茎肥大、皮色光亮、肉质新鲜、顶芽饱满完整、无病虫害、无损伤的健康姜块作姜种。为减少姜块水分,防止催芽过程中姜块含水量过大发生霉烂现象,在催芽前应先晒种1~2天,中午用木锨均匀翻1~2遍,使其晾晒均匀。晒种后用1∶1∶150波尔多液浸种20分钟对姜块进行消毒,捞出后晾晒。

②催芽。催芽是大棚生姜获得高产的重要技术环节之一。催芽的适宜室内温度为22~25℃,本地需采用生火加温,催芽时间20~25天。具体方法是:先在室内一角用木板搭建1个高度50厘米左右的育苗床,长、宽根据需要确定,苗床上平铺塑料布,塑料布四边留出2~3米宽,然后在塑料布上平放10厘米左右厚的麦草,把选好的姜种平铺在上面,堆放厚度50~60厘米,在姜种中间插放1~2个用玉米秆扎成的把子作通气孔,接着在姜种上面再铺10厘米厚的麦草,最后把四周余出的塑料布盖好,上面再盖1层棉被即可。

③培育壮苗。待姜种长出1厘米左右长的幼芽时选芽定植,除去细弱小芽和有黑色小斑点的病芽,保留露白肥壮芽,每块保留1~2个芽,种姜大小以50~100克为宜,选好芽后即可定植。

④选地、整地。生姜属浅根系作物,应选用土层疏松且耕作层深厚、土质肥沃的壤土或砂质壤土栽培,忌连作。高产地要求选择靠近水源、高燥、向阳、排水良好的地块。入冬前深翻土地,每亩撒施优质鸡粪1000~1500千克。开春待机车能进地时及时整地,整地做到平整、严实,一般要求在3月中旬整完。

2. 挖沟定植

本地大棚生姜以沟植为主,沟距60厘米,沟宽12厘米,沟深25厘米以上。姜沟挖好后,在沟内施足底肥,每亩施三元复合肥50千克、腐熟油渣100千克,浅翻使土肥混匀,用小铲根据姜块大小在种植沟内挖坑,放入姜种,姜芽沿种植沟的东南侧平放,芽头朝上,播后覆土3~5厘米厚。株距18~20厘米,行距60厘米,亩留苗5500~6000株。定植后立即浇水,需小水漫灌,以浇透为宜。姜种定植后未出苗前用施田补等姜蒜专用除草剂进行喷施。

3. 大棚的新建

本地采用拱棚种植的模式,即栽后新建拱棚、收获前拆除拱棚,此方式投资少,便于生产操作,也利于轮作倒茬。另外,也可采用新建温室大棚连年种植的模式,但此方式不利于轮作倒茬。栽植前要将钢架、铁丝、薄膜准备好,一般1亩的大棚,每个棚需准备直径32毫米的钢管82根,0.002毫米厚的无滴棚膜70千克,12号铁丝1捆。应做到适期早播,栽后立即组织人员按栽植小区长、宽架设大棚,确保姜苗正常生长。

4. 田间管理

①遮阴、放风。生姜怕烈日直射,因此遮阴非常重要。播种后立即搭建塑料拱棚,出苗前密闭大棚不揭地膜以起到保温作用。出苗后,在白天棚内温度高于30℃时将膜边掀开通风降温,掀膜多少以薄膜遮光60%~70%为宜,使姜苗处于花阴状态,目的是降低棚温和光照强度。夜间盖好棚膜,使棚温保持在18~20℃。

②浇水。幼苗期一般5~7天浇1次水,封垄期10~15天浇1次水,收获前半个月停水。由于生姜既怕旱又怕涝,生产中常采用沟灌。苗期要及时排水,中后期干旱时灌跑马水,使土壤湿度保持在80%左右。

③中耕培土。生长期间应结合培土进行2~3次中耕,前期中耕适当深些,到了中后期植株较大,且地下部已开始膨大,应实行浅中耕。结合追肥培土3次,通过培土将原来的种植沟逐渐变成垄行,使土壤滤水和透气,这样有利于姜块生长,并能提高生姜产量和品质。

④追肥。大棚生姜生长过程中需肥量大,除重施基肥外,还应根据不同生长时期的需肥特点进行合理追肥。一般全生育期追肥3次,第一次在幼苗期,当姜苗有1~2个分枝、苗高30厘米左右时进行,称为“小追肥”或“催苗肥”,亩用磷酸二铵20千克、硫酸钾10千克;第二次在立秋节前后,此期植株生长加快,对肥水需求量增大,是生姜生长的转折时期,称为“大追肥”或“转折肥”,亩用磷酸二铵30千克、硫酸钾20千克;第三次在9月上旬,当姜苗具有6~8个分枝、根茎迅速膨大时追肥,称为“补充肥”或“壮姜肥”,亩用磷酸二铵25千克、硫酸钾15千克。这3次肥均应施入沟内,同时进行培土浇水。第三次培土是大培土,即把沟背上的土培在植株基部,变沟为垄,为根茎生长创造黑暗、潮湿的生长条件,以防根茎裸露。

5. 主要病虫害防治

①姜腐烂病(又称姜瘟病)。在生产中常采用姜种消毒、高畦栽培、增施钾肥和每次追肥不宜过多等农业防治措施。当发现病株时,应立即连根带土铲除深埋田外,将穴土翻出暴晒,并在病穴内撒施生石灰消毒。发病初期可用70%代森锰锌1000倍液或50%甲基硫菌灵800倍液进行防治,每隔7~10天喷药1次,连续喷洒3~4次。

②地老虎。一般在幼虫3龄前采用2.5%溴氰菊酯3000倍液或50%辛硫磷800倍液喷雾防治,也可用2.5%敌百虫粉1~2千克加细沙50千克,拌成毒沙于傍晚撒在姜株周围,毒杀老熟幼虫。

6. 收获

生姜在10℃以下易受冻,本地一般在10月上旬初霜期来临时,选择气温在11℃以上的晴天挖姜。收获前15天停止灌水。整株姜挖出后从距茎秆基部2~3厘米处削去地上茎,洗净后即可出售。如做姜种或储藏,可带少量泥土放入地窖,用细土或沙盖上,储藏期间温度应保持在12~15℃,相对湿度以80%~90%为宜,并且要经常检查,剔除烂姜。

生姜高产栽培技术 篇4

1 姜种选择与处理

1.1 姜种选择

生姜品种较多, 抚宁县主要选用山东莱芜绵姜或菜姜。该品种根系发达, 出芽多, 长势旺盛, 产量高。选种时, 要选择成熟度高、色泽亮黄、块状肥大、丰满、皮色光亮、肉质新鲜、不干缩不腐烂、质地坚硬、无病虫害的姜块作姜种。剔除具有黑色或黄褐色圈纹的病姜块, 若区别不开, 可将姜块置于28℃环境中, 经30 min后有白色液体流出的即为病姜[1]。

1.2 姜种处理

1.2.1 晒种。

为了使其提早出苗且发芽均匀, 可在清明节前后选择晴天将姜种摊放晾晒5~7 d, 直至姜块表面的泥土脱落、姜皮稍皱为止。晒种期间, 发现姜圆头部分有裂纹即为受冻姜块, 应及时剔除。

1.2.2 催芽。

为防止姜病的发生, 于4月上旬用20%草木灰浸种30 min或1∶1.5∶120波尔多液浸种20 min, 用稻草或麻包覆盖堆放2~3 d, 然后放入催芽室进行催芽, 温度以25~28℃为好, 相对湿度保持在75%~80%。经25~27 d, 待芽长0.6~1.2 cm或须根长出3~4 cm时即可种植。

1.2.3 掰姜种。

姜种下地前要掰种, 一般以每个种块重75 g为标准进行掰种。要剔除断面变褐、幼芽基部发黑等不正常的姜块。一般每块姜上只保留1个短壮芽, 其余幼芽全部掰除, 使养分全部供应主芽生长, 以确保种植后全苗和旺苗[2,3]。

1.2.4 灭菌。掰芽完毕, 喷施瑞毒霉锰锌, 每50 kg种用药50 g。

2 姜田选择与准备

2.1 地块选择

根据生姜的生理特性, 应选择地势较高、土层深厚、水源方便、土壤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地块作姜田, 土壤以弱酸性或中性为佳, 避免与生姜和烟草连作。

2.2 整地施肥

由于生姜的根系不发达、分布土层较浅, 既不耐旱也不耐涝。为此, 地块要深翻、晒白, 开好排水沟, 起高畦种植。深翻18~24 cm, 施入优质粗肥60~75 t/hm2、复合肥225 kg/hm2、硫酸钾150 kg/hm2、锌肥30 kg/hm2。做成高57~58 cm的垄台, 垄沟宽10 cm[4]。

3 播种

3.1 播前准备

生姜发芽慢, 出苗时间长, 若土壤水分不足, 会影响幼芽的出土与生长。为保证幼芽顺利出土, 必须在播种前一天下午浇透水。

3.2 适时播种

适时播种是生姜高产的关键措施之一。多年实践表明, 抚宁县生姜播种适期在“五一”节前后, 双膜覆盖栽培则可提前至4月上旬, 株距16 cm, 播种量4.50~5.25 t/hm2。播种可采用平播法和竖播法, 前者将姜种平放在沟内, 使幼芽方向保持一致, 后者不管什么方向的垄沟, 芽一律向上。

3.3 土壤消毒

播种后要进行土壤消毒, 消毒药剂可选用瑞毒霉锰锌或福尔马林500倍液。

3.4 覆土

播种消毒后, 用二齿钩将垄上部的湿土扒下, 盖住姜种, 而后用钉耙子搂平即可, 一般覆土4~5 cm。

3.5 除草

覆土后, 按说明喷施“施田补”或“菜草通”, 喷药后用竹耙搂匀提高药效。

3.6 覆膜

覆膜可分为小拱棚栽培法、地膜平铺法、双膜覆盖栽培法3种。小拱棚栽培法即先将90~100 cm的竹片弯成拱型插入地下, 然后覆膜;地膜平铺法将地膜平铺在地面上, 2个沟1个台, 以此类推;双膜覆盖栽培法即综合小拱棚栽培法和地膜平铺法的一种方法, 但要注意这种方法膜上最好绊上草绳或塑料绳, 以防大风刮坏拱膜。

4 田间管理

4.1 适时遮荫, 促进生长

生姜出苗达50%时进行姜田遮荫, 促进姜苗健壮生长。

4.2 追肥

生姜对“三素”的需求, 以钾为最多, 氮次之, 磷最少。因此, 在施足基肥的同时, 应增施钾肥和复合肥。一般苗高10~12 cm时开始追肥, 以后每隔20 d左右追施1次, 间种作物追肥后, 生姜不需再追肥。总的施肥原则是重施基肥, 氮磷钾全面配合, 追肥时结合生育期和天气情况, 前淡后浓, 使植株不脱肥也不徒长。

4.3 排灌

生姜喜湿润又忌积水, 水分管理是获得生姜丰产的重要环节。播种前浇透底水的基础上, 一般在出苗前不浇水, 而要等到姜苗70%出土后再浇水, 出苗后至收获前, 应保持田间湿润, 以表土不发白为原则。特别是7—9月高温期间, 若遇干旱应及时灌水, 深度不宜超过根茎高度, 并以早晚浇灌为宜, 切勿在中午灌水或淋水, 同时注意雨天要及时排水。

4.4 中耕除草与培土

生姜的根系浅, 主要分布在土壤表层, 不宜多次中耕, 一般只在出苗后结合除草, 浅中耕1~2次, 从幼苗期到根茎膨大期应该进行培土, 培土次数为2~3次, 为根茎生长创造适宜的环境。

5 病虫害防治

5.1 病害

5.1.1 叶枯病。

该病是一种真菌性病害, 其防治适期为发病初期, 可用1∶1∶200波尔多液, 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喷洒姜株, 隔7~10 d喷施1次, 连续2~3次。

5.1.2 炭疽病。

该病是一种真菌性病害, 其防治适期为发病初期, 可用80%炭疽福美可湿性粉剂800倍液, 或50%复方硫菌灵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喷施, 隔10~15 d喷施1次, 连续2~3次[5]。

5.1.3 姜瘟病。

也称青枯病或腐烂病, 是一种细菌性病害, 也是一种常见的生姜毁灭性病害。一般造成减产10%~20%, 严重者减产50%以上, 甚至绝收。可通过种子传播、土壤传播、肥水传播、地下害虫及风雨传播等多种途径进行传播。防治方法可实行轮作换茬、选用抗病品种和无病姜种、及时处理病株等。田间发现病株后, 应及时拔除, 并在株穴中撒石灰, 然后用干净无菌土填平。药剂防治可用志信2000、可杀得3000、农用链霉素等。

5.2 虫害

5.2.1 姜螟。用杀螟威1 000倍液, 或80%敌百虫800~1 000倍液喷雾。

5.2.2 小地老虎。

一般于姜苗基部近地表层1~3 cm处伤害姜苗髓部及生长点, 造成心叶萎蔫、变黄或猝然倒地。可用40%毒死蜱1 000倍液, 或40%辛硫磷800倍液喷杀。

5.2.3 蓟马。

姜叶受害, 产生很多细小的灰白色斑点, 受害严重时, 叶片枯黄扭曲。可用10%吡虫啉1 500倍液, 或50%乐果1 000倍液与80%敌敌畏1 000倍液混用喷雾。

6 收获与贮藏

6.1 收获

霜期前收获, 一般收获前2~3 d浇水1次, 使土壤疏松、湿润。收获时保留2 cm左右地上茎, 摘除根系, 趁湿入窖保存。

6.2 贮藏

一般采用井窖贮藏, 挖深5~7 m的窖洞, 保持窖内温度11~13℃, 相对湿度90%以上, 提前用百菌清和多菌灵等杀菌剂及敌敌畏等杀虫剂对井窖杀虫。生姜入窖结束后, 用1 m见方的农膜平铺于井底, 堆放麦草3~5 kg, 倒入80%敌敌畏原液0.25 kg, 熏杀姜蛆成虫, 成本低, 防治效果好, 所存生姜无虫头, 色泽鲜亮, 经济效益好。生姜入窖20~25 d, 于小雪前封井口。人员入窖前要先通风, 防止发生伤亡事故。

参考文献

[1]沈广范.生姜标准化高产栽培技术[J].现代农村科技, 2012 (8) :19-20.

[2]任明刚, 顾世能.早春生姜无公害栽培技术[J].上海蔬菜, 2012 (4) :34-36.

[3]李红.早春生姜无公害栽培技术[J].吉林农业:学术版, 2012 (5) :84.

[4]董坤.生姜栽培技术[J].河南农业, 2012 (9) :45-46.

北方覆膜菇娘栽培技术 篇5

菇娘,东北人又叫它:洋菇娘,还有叫甜菇娘,黄菇娘,龙果.为茄科植物多年草本,原本是野生植物.多生长在山坡上,它耐寒抗旱,在中国北方和东北地区生长较多.目前主要栽培国家有蒙古,澳大利亚,新西兰,中国东北部.

作 者:黄志权  作者单位:黑龙江省龙江县种子管理站,黑龙江龙江,161100 刊 名:中国农村小康科技 英文刊名:CHINESE COUNTRYSIDE WELL-OFF TECHNOLOGY 年,卷(期): “”(11) 分类号:S6 关键词: 

棉田套种生姜栽培技术 篇6

1.严格选地,施足底肥

选择土层深厚、肥沃,排灌方便,无姜瘟病菌(前两茬未种过生姜)的棉田。冬前全面深翻,并在生姜种植畦内每667平方米(1亩)埋施猪牛粪、作物秸秆等有机肥1000公斤,以利培肥地力。

2.合理配置,标准做畦

适当放宽棉花行距,并实行等行种植,畦宽(含沟)70厘米,种1行棉花和1行生姜。

二、棉花的管理要求

棉花品种应选用抗虫杂交棉品种。播前深翻土地25厘米,并结合耕翻土地施足基肥和667平方米撒施5%辛硫磷颗粒剂2~3公斤,以防治地下害虫。棉花的适宜播种期为4月上旬,抢晴天覆盖双膜营养钵育苗,5月上旬667平方米移栽3400株。其他管理措施同常规棉田,但要注意用助壮素调控和喷施硼肥、磷酸二氢钾等溶液。

三、生姜栽培技术要点

1.选择姜种,精细处理

①选种:3月初将姜种起窖,选择肥大、无伤、无病、无虫蛀、无色变的姜块做种。

②晒种熏种:将选好的姜种晒2~3天,然后用箩筐装好放在灶火(俗称烟眼头)上方让烟熏20天左右,可杀菌防病。

③催芽:烟熏后再进行温床催芽。先铺20厘米厚的牛栏粪并踏实,上放7~9厘米厚的肥土,接着摆入姜种,再在姜种上盖3厘米厚的细土,最后用农膜覆盖,四周用土压实,保温催芽。待芽长至4厘米时分芽,把姜种掰成3~5块,每块要留有1~2个壮芽,重50~100克。同时剔除基部发黑、有红眼圈、掰后纤维多的芽子,随即移栽。

2.确保质量,标准移栽

4月下旬移栽生姜,方法是先开好宽25厘米、深9厘米的移栽沟,按株距20~50厘米排姜,栽姜密度为667平方米3500~4000株,排种后用细土遮盖种芽。

3.加强管理,棉姜兼顾

生姜的管理:一是追肥。苗高30厘米时,667平方米用碳胺25公斤加枯饼15公斤充分混合,在离姜株10厘米处开7~10厘米的沟埋施,严禁把尿素、碳胺、未腐熟的人粪尿直接施在植株上。立秋前后于姜旁667平方米穴施枯饼25公斤加尿素10公斤。二是及时浇水排水。生姜排种后,遇天旱要及时浇团结水,促姜早发根返青。霉雨季节要清沟排水。遇干旱要勤灌水,做到7天左右灌1次水,保持土壤湿润。三是防治姜瘟病。姜病重在预防,可在移栽时用复方波尔多液1000倍液浸种块20分钟,6~7月份用复方波尔多液500倍7~10天喷1次,一旦发现病株要及早拔除,并在病株周围用石灰消毒,以防止病害蔓延。

生姜大棚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篇7

1 适时培育壮苗

1.1 适时育苗

大棚生姜宜选用抗低温、高产优质的竹姜为主栽品种。一般生姜产量随着生长期的延长而增加。因此, 为获得生姜优质、高产, 应提早播种。生姜的合理育苗期安排在1月中旬。

1.2 苗地选择

选择排水方便、避风向阳、无病虫害的菜园地做苗床。若气温低, 应采用温床育苗。

1.3 温床建立

温床规格:深15 cm、宽1 m, 长度依地形而定。坑上铺厚6 cm的湿稻草, 踩实, 再铺厚10 cm的细垃圾, 整平, 将已晒种和消毒的种姜平排于苗床上, 加一层厚2 cm的细垃圾土保湿, 上盖1层稻草, 再在稻草上覆盖农膜, 包紧, 以保温发芽。生姜发芽露白前适宜温度为28~30℃, 露白后要求温度为25~27℃。苗床的最适相对湿度为60%~70%, 种姜露白后湿度可高些[1,2]。

1.4 适时定芽

在适温条件下25~30 d, 芽有黄豆大小时进行分株定芽。每株种姜块留壮芽1粒并去除弱芽, 定芽后, 姜应向上平排于苗床上, 并用厚度不超过2 cm的细垃圾土盖密[2]。定芽后约25 d, 即可移栽。

2 大拱棚建造

采用钢管或竹拱架结构的大棚来栽培生姜。一般棚宽10 m, 长度以35~40 m为宜, 依地形而定, 可采用东西或南北向开沟起垄种植。栽植生姜前7~10 d盖好棚膜, 以利于提高地温, 促进移栽后健壮生长。

3 定植

移栽期在3月中旬, 当苗茎长8~12 cm、根长5~7 cm, 即可移栽至大棚。为创造有利于培土与合理密植的条件, 达到提高产量的目的, 行距50 cm、株距15 cm, 栽植约13.5万株/hm2[3]。

4 大田管理

4.1 合理施肥

基施硫酸钾类优质复合肥300 kg/hm2, 施于株与株之间, 勿与苗根接触, 以防伤根毛;也可撒施腐熟禽粪肥、堆肥37.5~45.0 t/hm2于种姜坑, 可遮土保湿。大棚生姜移栽期提早, 追肥也应提早。在苗高30~40 cm后应追提苗肥, 点施硫酸钾复合肥105 kg/hm2;三杈期追施优质复合肥225~300kg/hm2, 施后结合培土[4], 4~5杈时再追施优质复合肥600kg/hm2, 条施于行距中间。

4.2 温光水调控

4.2.1 水分管理。

生姜忌旱、渍, 要求土壤湿润, 棚内土壤相对湿度应保持70%~80%。出现水分不足时, 应及时喷水, 喷水应分次进行, 防止喷水过量造成土壤板结。出现土壤湿度过高时, 要进行清沟排渍。

4.2.2 温度管理。

移栽后及时适当喷水。喷完后, 及时将膜覆于畦面上。在垄上铺上1层麦麸、稻草或稻糠, 以免灼芽, 并于覆膜后在膜的中间2~3 m处压一土块, 以压实膜的四周。待苗与地膜接触时要打孔引出幼苗, 以防灼伤苗。棚内白天温度控制在22~28℃, 夜间不低于15℃。当温度高于要求温度时, 应通风降温[5]。

4.2.3 遮光管理。

通过棚膜来调节光照, 撤膜前无需进行遮光处理, 至5月中旬气温高时, 撤膜, 并换上遮阳网。遮光率以50%为宜, 建立适应生姜生长的喜温暖阴湿环境。

4.3 培土除草

培土前先拔除苗床杂草, 杂草在生姜移栽后30 d内生长最快, 必须及时清除, 以防杂草夺肥争光, 影响生姜生长。培土一般在施肥后进行。生姜前期生长慢, 宜培薄土, 以后随生长速度的加快, 逐步增加培土厚度, 以免影响地下部和地上部的正常生长[6,7]。第1次薄培土应在主茎叶片数约12叶, 分蘖茎刚出土前进行, 厚度1.0~1.5 cm, 以后每隔10 d结合追肥培土1次, 培土的厚度每次递增约1.5 cm。栽后当主茎叶片数约17叶时, 由于生姜地下部块茎进入快速生长期, 培土厚度宜高于生长点上端5 cm, 以抑制分蘖茎出土, 加快地下块茎生长。离收获期约20 d时进行1次大培土, 以避免分蘖茎出土, 促进地下块茎生长[8]。若前期培土过厚, 则抑制生姜整体生长;若生长后期分蘖出土过多, 地上部长势茂密, 将影响品质和产量。

5 病虫害防治

姜瘟病、姜螟和地下虫类是生姜的主要病虫害。姜瘟病应以农业防治为主, 应严格选择无菌源地块种植, 翻耕晒白, 采用石灰消毒, 并隔断有菌水源流入。生姜若出现病害, 将姜瘟病株及时除去, 并带出棚外集中处理, 可选用可杀得、清道夫、农用链霉素防治。可以选用锐丹、纵卷特杀、功宝、康绿功臣 (0.36%苦参碱水剂) 、辛硫磷、红宝等防治姜螟等虫害[9]。

6 适时收获

为了保持菜用生姜幼嫩的主要品质, 应在7月市场价格高时进行收获, 以提高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李泰荣, 高顺利, 李泽民.生姜地膜栽培技术[J].河南农业科学, 1989 (4) :35.

[2]张运夫.陡沟生姜及其栽培技术[J].河南农业科学, 1990 (1) :36-37.

[3]荣玉莲, 高明.果树行间生姜、菠菜种植技术[J].河南农业科学, 2000 (4) :19.

[4]侯国望, 董明政, 李素芬.姜茎尖脱毒苗培养技术[J].河南农业科学, 2002 (12) :37.

[5]马新明.麦姜套种栽培技术[J].河南农业科学, 1992 (1) :37-38.

[6]丁金鼎.加味真武汤治疗家畜慢性心力衰竭的体会[J].河南农业科学, 1988 (8) :33-34.

[7]魏海刚.“免炕壮苗素”在生姜栽培中的应用[J].河北农业科学, 2008 (5) :55-56.

[8]江胜国, 徐东曙, 吴云霞, 等.大别山区生姜栽培中气象问题与高产对策[J].气象科技, 2011 (1) :106-109, 113.

生姜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篇8

一、因地制宜, 选用良种

根据生姜的植物学特征及生长习性, 结合台安县的土壤条件、气候因子及生态环境等因素, 选用潍坊市昌邑生姜研究所培育的、具有丰产性好、抗逆性强等特点的大面姜为主栽品种, 搭配种植双排姜、金昌姜等品种。

二、栽培技术

1. 精选种姜, 培育壮芽

选姜块肥大丰满、皮色光亮、肉质新鲜、不干不缩不腐烂、未受冻、质地硬、无病虫害的健康姜块做种用。晒姜:播种前25~30天晒姜2~3天, 可提高种姜温度, 打破休眠, 促进发芽, 减少种姜水分, 防止腐烂。困姜:种姜晾晒后趁热收入室内堆放2~3天, 姜堆下垫干草、上盖草帘, 保持11~16℃, 促进种姜内养分分解。催芽:催芽可促使种姜幼芽尽快萌发, 种植后出苗快而整齐, 是生姜创高产的一项重要技术措施。一般采用火炕催芽法, 先在炕面铺稻草, 四周用棉被防风保温, 种姜排放80厘米高, 上盖棉被, 火炕加温不超过27℃, 温度控制在22~25℃, 15~20天完成催芽。

2. 适期早播, 精细播种

生姜喜温暖、不耐寒、不耐霜, 16℃以上开始发芽, 适宜生姜生长的时间达到140天以上才能获得较高产量。台安地区采用沟种扶垄、上盖塑料小拱棚的栽培方式, 在5月上旬抢早播种。选择有机质含量高、灌水排水方便的沙壤土或壤土地块栽培, 每公顷基施优质农肥7.5万千克、硫酸钾型复合肥530千克、硼肥75千克。行距60厘米, 株距16~18厘米 (肥地宜稀, 薄地宜密) , 每公顷保苗90000~10500株, 需种姜7500千克。播种前用250~400毫升/升的乙烯利浸种15分钟。播后覆土3~4厘米, 及时插架盖拱膜。

3. 田间管理

生姜生长期长, 喜光耐荫, 需肥量大, 根茎在土壤内要求黑暗、疏松和湿润的环境。水分:要求土壤始终保持湿润, 相对湿度75%左右, 一般8~10天浇一次水;施肥:在施足基肥的基础上进行分期追肥, 第一次在苗高30厘米时追壮苗肥, 每公顷施硫酸铵300千克。第二次在立秋前后, 是生姜分枝和根茎膨大的关键时期, 可适当重施, 每公顷施复合肥 (高氮高钾) 600千克, 硫酸钾150千克;中耕培土:生姜生长期间要多次中耕除草和培土。前期每隔10~15天 (雨后或灌水后) 进行1次浅锄, 株高40~50厘米时, 开始培土逐渐成高垄, 防止新姜外露。

4. 病虫害防治

生姜病害主要有姜瘟病 (腐烂病) 、斑点病和炭疽病, 防治姜瘟病用农用链霉素加甲基托布津1500倍液灌根, 或用50%DT可湿性粉剂300倍液连喷2~3次。防治斑点病和炭疽病可用75%百菌清或70%甲基托布津1000液交替喷雾2~3次。虫害主要是姜螟 (玉米螟) , 可在姜螟幼虫盛发期7月上旬 (一代) 和8月上旬 (二代) 分别喷施50%辛硫磷乳油1000倍液即可。

三、及时收获

抚宁县生姜高产栽培技术 篇9

1 种姜选择与处理

宜选用优质、丰产、抗病、商品性好、抗逆性强的品种, 要求种姜的姜块肥大、无病虫害、质地硬、未受冻、肉质新鲜不干缩、不腐烂、皮色光亮、丰满。播种前20~30 d, 将姜种平摊在背风向阳的草席上或平地上, 晾晒1~2 d。傍晚进行遮盖或收进室内, 以防夜间受冻;中午若日光强烈, 应适当遮荫防曝晒。姜种晾晒1~2 d后, 将姜种堆于室内并盖上草帘, 保持11~16℃, 堆放2~3 d。剔除质软变褐、瘦弱干瘪的劣质姜种[1]。

采用1%石灰水浸种30 min, 或用草木灰浸出液浸种20 min, 或用1%波尔多液浸种20 min后, 取出晾干备播。在4月10日左右进行催芽, 可选用沙床催芽, 在相对湿度80%~85%、温度22~28℃条件下变温催芽 (即前期23℃左右, 中期26℃左右, 后期24℃左右) 。当种芽长至0.5 cm左右时, 可扒出种姜, 放入温凉屋内炼芽, 以适应外界环境。当幼芽长度达1 cm左右时可用于播种。将姜掰 (或用刀切) 成35~75 g重的姜块, 每块姜种上保留1个壮芽 (少数姜块也可保留2个壮芽) , 其余幼芽全部掰除。

2 选地整地

生姜质量与土质有关。作菜用的嫩姜宜选择有机质丰富的壤土栽培, 其产量较高, 但辛辣味较淡;辛辣味浓、用于作姜干的宜选择有机质较少的砂壤土栽培, 但产量较低;一般来说, 种姜宜选择有机质丰富、保水保肥力强、土质肥沃、土层深厚的砂质土或壤土。一般底肥施优质有机肥的量不低于75 t/hm2, 适当补充铁、钙等微、中量元素[2]。基肥应施入种植沟或穴内, 种植以前开沟做畦。

3 适期播种

根据气象条件和保护设施, 确定适宜的播种期。生姜一般采用春播。10 cm地温稳定在15℃以上时即可播种[3]。一般种植8.25万株/hm2左右, 用种量为6 000~7 500 kg/hm2。播种方法有竖播法和平播法2种。竖播时, 种芽一律向上播, 播后覆土4~5 cm;平播时, 将种块水平放在沟内, 使幼芽方向保持一致。种肥可施用硫酸锌30 kg/hm2、硫酸钾150 kg/hm2、撒可富225 kg/hm2。

4 田间管理

播种后, 浇足底水, 保证苗齐苗壮。幼苗期保证供水均匀, 不可忽干忽湿, 以免植株生长不良而导致新生叶片不能正常伸展呈扭曲状态。进入生长盛期, 需水量多, 保持土壤相对湿度75%~80%。收获前3 d浇最后1次水。出苗后, 地温尚低, 浇水后中耕1~2次, 并及时清除杂草。进入旺盛生长期, 植株逐渐封垄, 杂草发生量减少, 根系增多, 根茎膨大速度加快, 不宜再中耕, 有杂草及时拔除, 以免伤根[4]。生姜对三要素的需求以钾为最多, 氮次之, 磷最少。因此, 在施足基肥的同时, 应增施复合肥和钾肥。一般在6月中旬至9月中旬, 可结合浇水, 进行追肥2~3次。

5 病虫害防治

姜细菌性叶枯病以叶片发病, 病斑多从叶尖、叶缘向内发展, 尤以沿叶缘扩展更为明显。病部初时淡褐色、透明、水渍状, 后变为深褐色、透明条斑, 边缘清晰, 病健界限分明。在防治上, 可选用52%代森锌·王铜可湿性粉剂或20%叶枯唑可湿性粉剂800倍液喷雾, 需要注意的是病害多从叶背面侵入, 叶背面一定要喷到。姜炭疽病主要危害叶片, 其典型症状为先从叶尖及叶缘出现水渍状褐色小斑点, 然后向下、向内扩展成数个棱形或椭圆形褐斑, 表面有晕纹。病斑连成斑块, 使叶片变褐干枯, 潮湿时斑面出现小黑点。在防治上, 于发病期前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叶面喷施;发病初期用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 隔5~7 d喷1次, 连喷2~3次。在姜斑点病防治上, 发病初期喷施64%恶霜·锰锌可湿性粉剂500~800倍液, 或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 隔7~10 d喷1次, 连喷2~3次。在姜腐烂病防治上, 发现病株及时拔除, 并在病株周围用硫酸链霉素或72%农用链霉素可溶性粉剂3 000~4 000倍液灌根, 每穴灌500~1 000 m L。发病初期, 叶面喷施50%琥胶肥酸铜 (DT) 可湿性粉剂500倍液, 隔10~15 d喷1次, 连喷2~3次[5]。

甜菜夜蛾初孵幼虫群集叶背面, 吐丝结网, 取食叶肉, 残留表皮, 3龄以后, 将叶吃成孔洞或缺刻。在防治上, 用频振式杀虫灯或黑光灯诱杀成虫, 也可于傍晚或早晨人工捕捉;甜菜夜蛾幼虫表皮厚而光滑, 农药不易侵入, 一般农药防治效果差, 可喷施20%米满胶悬浮剂1 000~1 500倍液, 隔7~10 d喷1次, 连喷2~3次。在姜螟防治上[6], 叶面喷施2.5%溴氰菊酯乳油2 000~3 000倍液, 或喷4.5%氯氰菊酯乳油2 000倍液, 隔7~10 d喷1次, 共喷2次。异行眼覃蚊幼虫俗称姜蛆, 是生姜贮藏期的主要害虫, 在防治上, 精选姜种, 淘汰被害姜种, 可用1.8%阿维菌素乳油1 000倍液浸泡种姜5~10 min防治。

6 收获与贮藏

生姜不耐0℃以下低温, 收获期在地上部茎叶干枯时、霜降前后为宜。收获前2~3 d浇1次水, 保留2 cm左右的地上茎, 摘去根, 随时入窖, 勿需晾晒。一般采用井窖贮藏。生姜入窖20~25 d, 于小雪前后封住井口, 人员入窖前要注意通风2~4 h, 以防止发生伤亡事故。此外, 根据抚宁地区2年的试验, 防空洞内存放生姜效果好, 洞内温度正处在11~13℃, 是贮存生姜的好场所。

参考文献

[1]侯国望, 董明政.生姜茎尖脱毒苗培养技术[J].河南农业科学, 2002 (12) :37.

[2]刘丽卿, 何伟民.早熟生姜无公害化栽培技术[J].内蒙古农业科技, 2004 (S2) :4-5.

[3]荣玉莲, 高明.果树行间生姜, 菠菜种植技术[J].河南农业科学, 2000 (4) :19.

[4]王俊文.西瓜套种生姜栽培技术[J].江西农业学报, 2006, 18 (6) :88, 94.

[5]刘华, 吴洪兴, 史善坤, 等.姜螟的发生与综合防治技术[J].种业导刊, 2009 (6) :25, 28.

生姜无公害高产栽培技术 篇10

1 选地整地

选择姜田时要求选择附近无污染源、生态环境较好、土壤无有害物质、土层深厚肥沃、排水性能良好且含有丰富有机质的壤土地块。在霜冻来临前整地、深翻,耕翻后经过霜冻、秋冬晾晒,可使土壤风化、松软。在第2年开春之后进行第2次深翻,施足基肥,以有机肥为主,用量30~45 t/hm2,播种前可结合翻耕施足化学底肥。

2 姜种选择与处理

选择栽种的老姜品种,要求根茎肥大,色泽鲜亮,味辣质脆嫩,香郁,姜丝细少,营养丰富,耐贮耐运。嫩姜栽培品种,要求表皮为黄白色,肉为白色且辣味淡,香味浓,质脆嫩。收获时,注意选择整体生长状况良好、无病虫害的姜田作为留种田,从中挑选大小适中、皮色鲜亮、芽眼饱满、无病虫害等损伤且充分成熟的姜块留种[1]。

留作姜种的姜块要选择晴天洗掉泥土,摆在干净地面上晾晒1~2 d。晒姜时如果阳光过强,要采取适当措施进行遮阳,早晒晚收以免姜种受到冷害。晒后要把姜种放在屋内,盖草苫暗处理3~4 d。如此交替进行2~3次,期间要轻拿轻放,以免造成机械损伤。同时,淘汰灰褐色、干瘪皱缩的姜块,然后用高锰酸钾2 000倍液浸泡,晾干分层堆放在屋内,用干净麦秸进行间隔,待姜芽长至1.0~1.5 cm即可进行栽种[2,3]。

3 适期栽种,合理密植

大田栽种生姜选择清明前后的晴天播种。播种前去掉姜种多余的芽,每块只留1个长势强的壮芽。一般行距50 cm株距17~24 cm,密度保持在9万株/hm2。

4 加强田间管理

4.1 施肥、除草、培土相结合

姜种播种后在整体出苗7 d内对不能出苗的姜块抢时补缺。施足基肥,勤施薄施追肥。齐苗后应及时追肥以促其早生快发,施3%腐熟农家肥2 250 kg/hm2;姜苗4~5个分枝时第2次追肥,施进口复合肥300~375 kg/hm2+3%腐熟农家肥3 000 kg/hm2,结合中耕除草,进行高培土,从6月上中旬开始每10~15 d培土1次,培土一般3.3 cm左右。夏季炎热时要覆盖稻草,防止土温过高,引起姜瘟。

4.2 水分管理

生姜喜湿润忌干燥,管理时应科学用水,调节田间湿度,以免干旱或过湿,影响生姜正常生长。高温干热天气可在早、晚进行灌水,注意田间不能积水,以免引发病害,雨天应及时排除田间积水。特别在6—8月正是生姜生长旺盛时期,田间应做好配套措施,若干旱要及时灌水,多雨时可抢时排水。

5 病虫草害综合防治

生姜生长期间的主要病虫害包括腐烂病、姜瘟病、炭疽病、弄蝶、姜螟、地老虎等,无公害生姜栽培需按照“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坚持“以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辅”的无公害防治原则对生姜病虫害进行防治。其措施有以下几项:一是选用无病虫害姜种,尤其是无病区或新植区要严格把好姜种关。二是种植管理过程中高畦种植,合理密植,平衡施肥,合理轮作,对增强生姜的抗病虫能力有很大帮助。三是若姜田发现病株应及时清除,务必带离田间进行集中烧毁,保持田间清洁,以减少病虫源。四是治理害虫优先选用灯光诱捕害虫的方法,在地下害虫经常出没的地方,用强光灯泡引诱即可。五是若病虫害较为严重,可选择化学防治,交替使用不同类型的农药,防止病虫抗性的产生及发展,施用农药时要确保其安全间隔期。生姜播后芽前防除草害可于姜种播下覆盖后,用50%乙草胺乳油1 500 mL/hm2;在田间杂草1~2叶时,可用烟能乳油1 050 mL/hm2防除田间各类杂草。

6 适时采收,合理贮藏

6.1 适时收获

嫩姜一般从8月中下旬生姜旺盛生长期进行收获,此时姜块柔嫩,含纤维较少,富含水分,辣味较淡,适合鲜食。此期收获可调节秋季蔬菜淡季,也可腌制酱菜。收挖嫩姜时,优先选择一些病株进行采收,且每次采收量要根据市场价格而定,不宜过多,因嫩姜产量较低,不耐贮藏。老姜收获以11月上中旬为宜,收获时要注意选择天气晴朗、土壤干燥的时间,收获及运输时不可碰伤姜皮。削姜时要保留2~3 cm的地上茎,以利于生姜越冬。收姜时应注意单收、单贮优质姜块作来年种姜[4]。

6.2 贮藏

姜农一般选择窖藏的方法贮藏生姜,生姜入窖前,要清扫窖内的土杂物,保持一定的湿度,多次使用过的窖提前进行消毒处理,可用药剂百菌清、多菌灵等。在贮藏时要做好窖口周围的排水沟渠,防止雨水流入姜窖。

参考文献

[1]李奎亮,赵俊峰.生姜高产栽培技术[J].种业导刊,2013(1):32-34.

[2]朱丽梅.生姜无公害高产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13(21):105,109.

[3]赵玉琼.无公害生姜高产栽培技术[J].中国科技博览,2014(26):153.

玉米并垄双行覆膜高产栽培技术 篇11

一、选用优良品种

选用抗逆性强、适应性广的耐密型和半耐密型高产优质中晚熟玉米品种,如郑单958等。要求种子净度、纯度不低于98%,发芽率不低于90%,含水量不超过16%,播前进行晒种2~3天。最好选用包衣种子,因包衣种子防治地下害虫和玉米丝黑穗病效果较好。

二、选地整地

1. 选地与选茬。选地势平坦、耕层深厚、肥力较高、保水保肥以及排水良好的地块。茬口应选容易灭茬的“软茬”、“肥茬”,以大豆茬、小麦茬、马铃薯茬为宜。玉米茬也可以,但不要选用连作3年以上的地块,切忌选择施用过豆磺隆等残效期长且对玉米生长发育有影响的茬口。

2. 整地施肥。前茬作物收获后,及时进行深耕整地,做到耕翻和深松有机结合,以打破犁底层,加深耕作层,这样利于玉米根系发育。对秸秆还田地块,起垄前要耧净残茬、秸秆,以提高整地质量。耕翻深度要达到25厘米以上,深松深度不少于35厘米。结合整地,要施好底肥,实行测土配方施肥。亩产750千克的地块,底肥配方以农家肥2立方米,磷酸二胺15千克,尿素7.5千克,硫酸钾7.5千克,硫酸锌0.5~1千克做种肥,施肥深度13~15厘米。地下害虫严重的地块,每亩用3%的甲拌磷150克,随基肥条施。耕地结束后及时起垄,垄底宽105厘米,垄顶宽70厘米,起垄后及时采用镇压器镇压保墒。

三、适时播种

1. 播种方式。当耕层5~10厘米地温稳定通过8℃时即可开犁播种,虞城县一般在4月15~25日。有先播种后覆膜和先覆膜后播种两种方式。先播种后覆膜的播种方式是:播种时,用12厘米宽的小犁铧,在大垄上开2条10~20厘米深的沟,沟距25~30厘米,向沟内灌水,待水渗完后,按照要求的株距,等距播种,在株间施种肥,要做到种、肥分离,然后覆土3~4厘米厚(切忌踩压),清除垄体上的大坷垃和残茬;覆膜时,在垄体两侧用小犁铧开沟,沟深8~10厘米,然后覆0.006~0.008毫米的聚乙烯农膜,将膜边放入沟里培土、踩实,膜上每隔1~1.5米宽压1堆土,防止风刮。先覆膜后播种的播种方式是:播前5~7天,用犁铧在垄的中间开12~15厘米深的沟,向沟内淋水,待水渗完后,将所需种肥全部施入沟内,再覆土,并清除垄上的大坷垃及残茬,覆膜方法同前;播种时在膜上按要求株行距扎孔,深度4~5厘米,直径2厘米,然后坐水点籽,并用湿土封好播种孔,覆土4厘米厚,亩保苗4000株,要求深浅一致,覆土均匀。

2. 种植密度。玉米并垄双行覆膜栽培方式有较强的边际效应,种植密度可比普通种植方式增加10%~15%,一般根据玉米品种特性和水肥条件确定,高水肥地块宜密,低水肥地块宜稀;松散型品种宜稀,紧凑型品种宜密。

3. 封闭除草。覆膜前要用除草剂进行土壤封闭,除草剂要选用广谱、低毒、低残留、残效期短的品种。单双子叶杂草混生或轮作地块,每亩用38%莠去津200毫升与50%乙草胺乳油150~200毫升,或72%异丙甲草胺乳油150~200毫升对水30~40千克进行土壤喷雾。以阔叶杂草为主而又连作的地块,每亩用30%莠去津悬浮剂300~400毫升,对水30~40千克进行土壤喷雾。为了提高除草剂的效果,要全田垄面喷洒,不重喷、不漏喷。

四、田间管理

1. 适时放苗。覆膜后,要经常深入田间,检查覆膜质量,如发现膜面破损或被风吹开,立即用湿土压盖,并及时清理膜上过多压土。对于先播种后覆膜的地块,要注意出苗情况,当玉米第一片真叶刚刚展开时,为最佳放苗时期,不能晚于第二片真叶展开。要按照栽培密度使用竹签或剪刀放出颜色正常、无病虫害的壮苗,每穴只留1株。放苗后及时用湿土将剪孔封严,以防风鼓膜或杂草滋生。对于缺苗断垄的地方,要选择邻近大苗带土移栽;凡是漏压和风刮的地方,都要立即取湿土压好;透光面达不到宽度的,放苗时应适当撤掉膜上压土,使透光膜面宽度保持在55~60厘米之间,并及时把膜上积水引入垄沟。

2. 适时追肥。在玉米拔节前每亩追施尿素20~25千克,或者在拔节前和孕穗期分两次追施。追肥时在两行玉米中间扎10~15厘米深的孔追肥,然后封严追肥孔,以减少水分挥发、提高肥效和发挥覆膜的增温、保墒作用。

3. 适时揭膜。在6月末至7月初,当玉米叶片封垄,地膜增温效果不大时,选择晴天上午揭膜,揭膜后铲蹚1次。

4. 防治病虫害。为最大限度地减少玉米螟的为害,可因地制宜地选择赤眼蜂、性诱剂、白僵菌、高压汞灯和化学农药颗粒等生物、物理和化学防治技术综合防治玉米螟。发生大小斑病时,可用60%代森锌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喷雾防治。

5. 加强后期管理。要及时清除田间和地头杂草,对晚熟的玉米品种和贪青的田块,可适当去除植株底部枯黄的非功能叶片;要推行玉米扒皮晾晒技术,即在玉米蜡熟后期,扒开果穗苞叶,使子粒外露经风吹日晒,这样有提质促早熟作用。

6. 适时收获。大力推广玉米晚收技术,一般在完熟期收获。完熟期的外部长相特征是:玉米苞叶变色发黄、松散,子粒内含物已经完全硬化,皮层光亮,人指甲不容易掐破子粒,同时,子粒与穗轴相接的断面处出现黑色层。此时千粒重达到最大,是收获的最佳期,一般比玉米苞叶刚发黄时就收获可增产10%左右。如果玉米绿叶还完好,生长季节允许可再推迟1周左右,仍有增产效果。

生姜覆膜高产栽培技术 篇12

关键词:百香果,生姜,套作,高产栽培技术

百香果的特点是能够散发出多种水果的气味, 被誉为“果汁之王”。近年来, 广西等地开始大量引进, 为了促进百香果产量增长, 提高经济效益, 广西容县开创新型种植技术, 即百香果套种生姜技术, 利用百香果闲置用地种植生姜, 提高土地利用率, 又为生姜的生长提供有利条件, 从而增收增产, 实现双丰收[1]。

1 百香果套种生姜基本情况

百香果的生长特点是抗热耐寒、多喜阳光, 一般生长在气候温和的地区, 其适应性较强, 容易生长, 对于土地要求较低, 一般种植在坡度较小的坡地或旱地, 并且降水需求适中, 降雨量1 000 mm以上为佳, 在这样的生长环境下, 其挂果较多。百香果生长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变化, 春秋阳光相对充足, 并且降水丰富, 营养较为多, 因此生长速度较快, 开花结果多;而夏季高温、冬季降水少, 导致百香果营养不足, 因此开花结果少。经农民种植经验表明, 相较于阴雨天, 晴天结果率更为高。

而生姜的生长特点最为显著的就是喜温暖温润, 并且对土壤要求较高。百香果套种生姜能够满足生姜生长所需条件, 由于百香果属于蔓藤作为, 在生长阶段枝叶会形成一道天然屏风, 能够为生姜成长营造一个良好的遮阴环境, 透光适宜;同时, 百香果的种植对其土壤排水系统要求高, 能够让生姜良好生长[2]。

百香果套种生姜的种植模式, 解决了百香果种植而多余的空地, 充分利用其遮阴、散射光充足、通风好和温湿度适宜等资源条件, 提高土地利用率, 实现百香果与生姜的双丰收, 为农民增产增收。

2 栽培技术

2.1 施足底肥, 精细整地

通常情况下, 农民在种植作物时, 为了避免种植问题, 会对土地进行评估。针对百香果套种生姜这种方式, 要结合2种作物的特性, 如百香果对土壤要求一般, 生姜却极高, 在满足两者共性的前提下, 即选择土壤时要满足地势较高, 排水较为便利的土地, 再照顾单方面的特性, 即选择土壤时要拥有肥沃的土壤, 利于生姜的成长。选择好土壤以后, 在春节前30 d需要对该地进行翻土。翻土的目的一是改善土质, 二是在一定程度上起到杀虫的作用[3]。由于生姜对土质要求较高, 节后需要仔细填平土壤, 利于生姜的生长。生姜种植阶段, 一般换茬时间是连续3~4次种植, 最佳换茬间隔为种植2~3次换茬。

2.2 培育壮芽, 适时播种

种植生姜需要准备好壮芽, 农民在开始种植之前, 最好选择无病无害且饱满的姜种放在温暖干燥的室内, 并且用适量的药物浸泡消毒, 避免出现异变。在播种阶段, 应该在百香果下地以后的几个月再进行生姜播种, 待百香果的枝叶开始生长时, 能够为生姜形成一道天然屏障, 其蔓藤能够有效为它遮挡阳光, 并且百香果枝叶透光性极强且通风效果好, 尤为适合生姜的成长环境。

2.3 抓好关键环节, 加强田间管理

植物的种植是基本, 而管理就是核心。在众多植物中, 农民可以随意播种, 但要根据每项作物的特点进行管理确实极其难的。尤其是生姜和百香果这类根系较浅的农作物, 因此农民必须在适合的时间对其进行施肥浇水。首先, 应该对土地作出以下合理有效措施:发芽初期, 应该将土壤深层水分补充足, 播种后要对其进行小水浇灌, 该阶段一般不需要施肥催生长;幼苗阶段, 生姜生长, 对水的需求不多, 但是要保证不干旱, 并且当期生长到1~2分枝时可以开始施肥;生长阶段, 对于水源跟肥料的需求较多, 为了促进植物的生长, 要时刻关注土地情况。此时, 百香果枝繁叶茂, 农民需要适时修剪枝叶, 保证透光, 为生姜提供适量光源。

2.4 培土封根, 防治病虫害

生姜和百香果的根系较浅, 且生姜喜温暖湿润, 因此必须进行培土, 为其根茎生长创造良好的条件。通常情况下, 生姜所面临的病害是腐烂、斑点, 其一般防范措施是选择壮芽种子、使用优质肥料和水源、开沟排水和轮作倒茬等, 并在管理过程中及时处理发现的问题。例如:发现部分异变植物, 应当立即拔出, 然后对该地进行消毒;而百香果面临的病害一般表现为病虫害, 如花叶病、螨虫等, 管理人员要经常巡视并且发现问题要及时处理。一般来说, 对于虫害的物理防治措施有以下几点:首先, 保持土壤温润度和洁净程度;其次, 定期杀毒消菌。另外, 在施肥期间, 要注意使用守则, 避开开花与结果期。

2.5 适时收获, 安全贮藏

百香果的采摘时间一般在果色发生明显变化时, 即红黄紫品种都变成该颜色, 这个时候采摘的果实最为鲜美, 口感最佳。而通常情况下, 果园会有很多果实落地, 此时农民应该及时拾取, 时间最好在3 d之内, 否则容易发生腐烂等现象。值得注意的是, 在采摘果实时, 切忌摘取尚未成熟的果子, 因为未成熟的果子非但不会像成熟果实那么香甜, 反而会透出青臭味;而生姜的收获时间一般在10月下旬, 即叶子尚未枯黄前。在采摘生姜时, 农民需要注意小心, 避免切到姜块。为了方面收割, 可以先为土地浇水保湿, 易于收割。

2.6 为来年培育做好准备工作

在冬季釆摘完百果之后应对其进行修剪, 不过不能重度修剪, 主要是对下垂、枯萎的枝蔓进行修剪, 剪短这些侧蔓枝、枯萎的枝蔓之后全面喷农药清园一次, 利于来年百香果萌发新的结果枝蔓, 为了能够确保第2年种植的生姜长势良好, 防治病虫害的滋生, 应当在冬季对土地进行冻垡, 这样能够疏松土壤后, 就会使土壤下实上虚。在来年种植之前, 以每667 m2地35~40 kg的量撒石灰粉进行消毒, 再种植生姜。

3 套作模式的优势

百香果和生姜间的套作种植技术能够促进产量的提高, 其作用具体细化分为以下两点:第一, 光照强度及分布, 百香果与生姜的生长特点、高度都各不相同, 两者之间对光的要求也不同, 因此对光的吸收与投射也不一样, 这种差异性使得它们能够更加充分利用光能。让百香果在上面充分吸收光源, 从其枝叶下透光给予生姜适量光能, 为生姜创造了良好的遮阴环境;第二, 田间二氧化碳含量与风速, 两种作物的高度不同, 因此能够形成空气对流, 从而土地拥有更多二氧化碳, 进而促进光合作用, 达到促作物生长的效果。

此外, 百香果套种生姜, 提高了土地利用率, 并且在百香果架下种植生姜, 为生姜提供了天然的遮阴场所, 节省了大量的人力物力, 并且这种方式能够有效能够百香果的产量。同时, 套作模式的应用充分利用了土地资源, 为农民增产增收提供了新的道路, 鼓励了其种植的积极性。

4 结语

百香果与生姜共同种植的手段是一种全新的种植模式, 弥补了传统种植方式如产量低、用地多且浪费等不足, 并且将这些缺点充分加以改善和利用, 使之成为优点, 为生姜的种植提供天然生长环境。利用这种新型的种植技术, 能够提高土地利用率, 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创造有利条件达到降低成本, 增加收益的效果。

参考文献

[1]杨炳林.师宗县生姜高产栽培技术[J].中国农技推广, 2010 (1) :55-58.

[2]龙启华.百香果栽培要点[J].农友之家, 2012 (1) :23-24.

上一篇:银行联网下一篇:隐形力量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