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姜高产栽培管理技术

2024-09-12

生姜高产栽培管理技术(通用10篇)

生姜高产栽培管理技术 篇1

生姜高产栽培管理技术

作者:高一凤

河北科技报 期

春季来临,冻土消融,又快到一年中生姜播种的时节,现把其高产栽培管理措施介绍如下,供参考:

一、严格选地,避免连作

生姜种植一般选择土质肥沃、土层深厚、透气性好、有机质含量丰富、保水保肥力强的沙壤土、壤土、黏壤土,要求田块地势稍高,排灌方便,不易积水。生姜不宜连作,应与水稻、十字花科、豆科作物等实行3~4年的轮作。

二、精选姜种,促进早发

选择姜块肥大丰满、皮色光亮、肉质新鲜、质地硬、具有1~2个壮芽、重50~75克、无病害的.老姜作种姜。种姜播种前用50%多菌灵500倍液浸泡消毒。种姜消毒后晒2~3天,待姜块表面发亮时即可堆放。用稻草覆盖保温催芽,要求保持湿润,温度控制在20℃~25℃,当姜芽长到1厘米时即可播种。

三、适时播种,合理密植

生姜一般在清明节前后播种。播种实行条播,行距35~40厘米,株距26~30厘米,沟深10~20厘米,每亩用种500公斤左右。播前1小时左右浇底水,使土壤湿润,将姜块水平放在沟内,使幼芽方向保持一致,并用手轻轻按入泥中,覆湿润细土5厘米厚左右。

四、施足基肥,科学追肥

生姜生长期长,应施足基肥、多次追肥。整地时,亩用腐熟有机肥3000公斤、钾肥25公斤、尿素15公斤、复合肥25公斤。当苗高30厘米左右、有1~2个分枝时,追1次肥,亩施20公斤尿素;立秋前后,亩施复合肥50公斤、硫酸钾25公斤,在距植株基部15厘米左右开沟施入,覆土灌水;地下根茎膨大时,亩施尿素10~15公斤、硫酸钾15~20公斤。

五、遮阴降温,促进生长

生姜喜阴、不耐高温和强光,因此夏季生长期间要进行遮阴,以促进生长。遮阴方法很多,可以搭棚遮阴,也可与高秆作物玉米间作。

六、防旱排涝,及时培土

生姜不耐干旱,也不耐涝,对水分要求严格。生长期以保持土壤湿润为宜,在夏季高温期间,应及时浇水降温,以早、晚浇水为好,雨水天应及时排除田间积水,以减少姜瘟病的发生。为防止根茎露出地面,表皮变厚,品质变劣,要进行培土,一般结合浇水施肥培土2~3次,每次培土3厘米高。

七、搞好病虫害防治

生姜病害主要有姜瘟病和斑点病。姜瘟病发现病株应及时拔除,挖去带病菌土,在病穴内撒施石灰,用干净无菌土填埋。斑点病发病初期喷洒50%百菌清800倍液,隔7~10天喷1次。虫害主要有姜螟、姜蛆,用敌百虫或辛硫磷等喷洒防治。

生姜采收一般在秋冬植株完全枯萎后,挖取地下根状茎,采收时间以11月下旬至12月上旬为宜。

联系电话:0311-85815432

作者介绍:高一凤,山东省莱州市农业局

生姜高产栽培管理技术 篇2

1. 适期播种

生姜喜温暖, 不耐寒, 不耐霜, 应在终霜后地温稳定在16℃以上时播种。从出苗到初霜适于生姜的生长天数应在135天以上, 生长期内15℃以上有效积温在1200~1300℃及以上。播种后要保证根茎迅速生长期处于昼夜温差大但温度适宜的季节, 葫芦岛市连山区播种期一般在4月末至5月初, 最迟不能超过5月10日, 并且要采取小拱棚保护栽培。

2. 培育壮芽

这是丰产的首要环节, 为丰产打基础。种姜要鲜亮、肥胖。播种前20~30天 (一般在清明前后) , 洗净姜种, 在草席或干净土地上晾晒1~2天, 注意不可暴晒, 阳光过强还需用席子遮阴, 傍晚收进室内防止冻伤。晒后将姜块在室内堆放2~3天, 盖上草帘, 保持15℃左右, 此法称“困姜”。困姜后严格淘汰瘦弱、干瘪、肉质变褐色及发软姜块, 进行催芽。催芽方法很多, 重点是掌握好温度, 适宜在20~28℃条件下催芽, 并保持相对湿度80%~85%, 催芽温度以变温为宜, 即前期20℃, 中期28℃, 后期22℃。

3. 整地施肥

地块要选土层深厚、有机质丰富、保水保肥、能灌能排的微酸性土壤。土壤解冻后, 细翻1~2遍, 结合整地施入腐熟农家肥5000~6000公斤, 同时加入过磷酸钙30~50公斤, 然后做宽53厘米的梯形大垄, 磙压踩实, 开沟灌足底水后覆地膜。

4. 播种

(1) 播前掰姜。要求每块姜上留一壮芽, 其余全部去除。如有两个并列壮芽且处于平行位置, 也可留两个芽, 一般每10棵留2~3棵双芽。掰姜时若发现幼芽基部发黑或掰开的姜块断面褐变, 应剔除。掰姜除选留壮芽外, 还应考虑姜块大小, 姜块越大姜苗越旺, 产量也越高。兼顾产量与播种成本, 实践中以75克左右为宜。姜块要分级播种。 (2) 播种。每亩用种量300公斤左右。为将来培土和起姜方便, 东西垄的姜芽一律向南, 南北垄的姜芽一律向西。放好姜块后, 用手扒下部分湿土, 盖住姜芽, 以防强光灼伤, 覆土厚度以姜芽上1扁指厚, 姜母上2扁指厚为宜, 覆土过薄会出现青头姜, 过厚则会窝芽。株距以姜芽为准, 一般23~26厘米。播种后及时喷撒除草剂, 一般用地乐安和割地草复配, 均匀喷撒, 喷撒后及时起拱扣膜, 拱架距离45厘米, 薄膜一般采用宽90厘米, 厚度0.008毫米的。 (3) 合理密植。栽植密度由土壤肥力决定, 肥沃田块宜栽植6000~6500株, 贫瘠地块7000~8000株。

5. 灌溉与排水

生姜既不耐旱又不耐涝, 因此灌溉可分三阶段进行。 (1) 发芽期。打足底水, 出苗70%时浇小水, 促全苗。 (2) 幼苗期。小水常浇, 盛夏在早晨或傍晚浇水为好, 夏季暴雨过后, 应浇跑水, 俗称“涝浇园”, 同时注意排水, 防止积水造成死秧。 (3) 旺盛生长期。立秋后, 姜苗迅速生长, 需水量加大, 可根据天气情况, 6天左右浇水1次 (并结合施肥) 。

6. 适时放风

姜出苗后适时放风, 发芽适温25~27℃, 不能超过30℃, 不能低于20℃, 以后根据天气逐渐加大放风口, 方法是在膜上扎眼, 一般在出苗50天后撤膜。

7. 追肥与培土

生姜生长期较长, 需肥量较大, 除施足底肥外, 还需3次追肥和2~3次培土。 (1) 追肥。第一次追肥通常在幼苗期, 幼苗长到30厘米高左右, 且具有1~2个小分枝时, 追“催苗肥”, 每亩硫酸铵或磷酸二铵20公斤即可。第二次追肥在立秋前后, 此时是生姜生长转折期, 结合除草追二次肥, 一般每亩用细饼肥70~80公斤、复合肥30~40公斤或磷酸二铵30公斤, 如无饼肥可用优质农家肥3000~4000公斤, 东西垄的在姜苗北侧15厘米处开沟施入, 然后封沟即可。第三次追肥在9月上旬, 姜苗具有6~8个分枝时, 此期追肥称“壮姜肥”。在土壤肥力较差的田块应追施速效化肥, 以钾肥和氮肥为主, 一般每亩施用三元复合肥25~30公斤, 或硫酸铵20~25公斤配硫酸钾10~15公斤。如土壤肥力高, 植株生长茂盛的姜田可少施或不施肥, 以免徒长。另外追施锌肥和硼肥对增产效果明显, 用量宜每亩2公斤硫酸锌加硼砂1公斤。第四次追肥一般在姜封垄后, 以氮肥和钾肥为主, 尤其以钾宝为宜, 亩施25公斤。 (2) 培土。姜根茎喜欢黑暗湿润环境, 为防止根茎膨大露出地面, 需进行2~3次培土, 三个杈时培土一次, 立秋后结合灌水除草再进行1~2次培土, 培土时要把土培到姜芽上。

8. 收获

浅谈生姜栽培管理技术 篇3

【关键词】生姜;栽培技术;经济作物

1.选择种植时间

生姜不耐霜冻,姜种在15℃以上才开始发芽,适时播种是生姜高产栽培的措施之一,根据多年的实践,我地生姜播种的适期是谷雨前后,双膜覆盖种植可提早到4月上旬。这样可以保证在初霜前收获。生姜的生长时间要保证在135天以上,要获得最大程度的收获量,其根茎的生长旺盛期要有足够积温。

2.姜种的选择

2.1选择种姜

选用山东济南、莱芜大姜或菜姜,这些品种出芽多,根系发达,长势旺盛,且产量高。应选择姜块肥大丰满、皮色光亮、肉质新鲜、不干缩、不腐烂、未受冻、质地硬、无病虫害的健康姜块做种姜,严格淘汰姜块瘦弱干瘪、肉质变褐及发软的姜块。选种时严格剔除具有黑色或褐色圈纹的病姜块,若区别不开可把姜块置于28℃环境中,经过30分钟后有白色液体流出的即为病姜。

2.2培育壮芽

壮芽的标准为芽长0.5-2.0厘米,粗0.5-1.0厘米,幼芽洁白鲜亮,芽身肥壮,顶部钝圆,芽基部没有发出新根,这是种植的首选芽类。相对来说,芽身比较细长,芽顶细而且尖的就是弱芽,尽量不要选择。种姜的营养情况,种芽的着生位置和催芽时期的温度及湿度都能直接地影响到生姜种芽的强弱情况。

(1)种姜的营养情况识别:肥胖鲜亮的种姜,一般营养状况是比较好的,能长出多而肥壮的芽子;而那些比较瘦弱干瘪的种姜,营养状况就会比较差,相比来说长出的芽子就会很瘦弱。

(2)种芽的着床位置。由于生物本身具有的顶端优势,种姜的芽子强弱将会有所分化,上部分的芽子和外侧芽多数会比较粗壮,底部和内侧的芽就会比较细弱。

(3)侧芽的湿度和温度。主要应该避免催芽期间的湿度低,往往会由于过度晒种姜而引起种姜失水过多,从而使得湿度低而种芽瘦弱。晒种时间保持在2-3天会比较合适。催芽的最适合温度是25-28℃,这会使得新生的幼芽健壮,如果催芽的温度过高,就会使得新长的幼芽较瘦弱细长。

晒姜与困姜。晒姜、困姜的作用主要是提高姜块的温度,促进姜块内部养分分解,从而提高发芽速度。晒姜还可降低姜块水分含量,防止高湿催芽时姜块霉烂。此外在晒姜过程中,带病而病症不明显的姜块往往因失水而表现干瘪皱缩,色泽灰暗,便于鉴别淘汰。晒姜时应注意适度,不可过度暴晒,以防姜种过度失水,造成姜块干缩,出芽瘦弱。

(4)催芽。催芽可促使姜幼芽尽快萌发,使种植后姜出苗快而整齐,我地多在清明前进行。对晒好的姜,我们通过精选后,用姜瘟散、绿霸等杀菌剂2000倍液浸种10分钟,或用福尔马林加水100倍浸种10分钟,或用1:1:50的波尔多液浸种10分钟,起到杀菌灭菌的作用。晾干后进行催芽,催芽温度掌握在22-25℃,并掌握前高后低的原则,最高不能超过28℃,相对湿度保持在75-80%,20天后,待芽子长到0.5-1厘米时,即可适时播种。

3.时期播种

3.1选择地块

种植生姜的地块是不能连作的,故应选择含有机质比较多,灌溉排水方便,肥力较足,土壤较疏松,无病源并且三年内没有种植过生姜的地块。或者也可以通过水旱轮作,以及与豆科、十字花科二年连作的方式。栽培生姜应该选择的是砂壤土、粘壤土或者壤土田地,其中最适宜的是砂壤土。生姜种植土地的最好是微酸到中性的范围,碱性土壤不是很适合种植。冬天要翻土晒白,还要充分深耕使得空气充足,再经过人工细整,才能得到最适合的土壤。作畦形式也因各地区不同而有所区别,夏季多雨地区多为深沟高畦,南北走向,40-45厘米的畦高,2米左右的畦宽,畦面保持平直,并要求排水便利。

3.2姜种的准备

每块种姜的重量在75克左右最合适,达到“母肥子壮”的目的。掰姜种时要求每块姜上只留一个壮芽,以便使养分集中供应主芽,保证苗全苗壮。

3.3播种密度

生姜的播种密度由生姜的目标产量和地力决定的,肥水条件好的高产地块,种姜块75克左右,每亩栽7500株左右,即行距50-55厘米,株距16-18厘米,用种量为500千克左右。

3.4播期

生姜时期早播是创高产的基础,生姜不耐霜冻,姜种在15℃以上才开始发芽,播种过早土壤温度低,姜种易受冻,不易发芽,播种过晚有效积温少,姜块膨大的时间短,产量低。根据我地的气候条件,应在谷雨前后即4月中旬开始播种比较适宜。

3.5要选择晴朗的天气进行生姜的种植

如果当时天气比较旱,就要提前在种植处浇水,并等水下渗后再种植。姜种按16-18厘米的距离排放种植于沟内,使姜芽全都朝向南边,并把芽头向下揿,这样有利于最后采收母姜。采用地膜覆盖或小拱棚栽培,覆膜前应用除草剂进行化学除草。

4.田间管理

4.1分多次施肥

生姜很耐肥,生姜的根茎能够逐渐分生并不断膨大,顾除了基肥应该施足之外,还应该多次施肥,追肥的量一般来说是本着开始较小量,后来大量的原则,这更利于生姜对肥料的吸收并减少浪费。生姜需要的钾元素最多,然后是氮元素,而对于磷元素的需求就比较少了。在生姜总的施肥中,基肥占到了总施肥量的一半左右。在生姜移植后的18-20天,要进行第一次追肥了,此时应一并结合除草。此时以亩为单位大约需要优质复合肥8-10斤。再过8-10天就要进行第二次追肥了,此次应结合培土。此次施肥量应该是16-20斤。距离生姜收获20天左右的时候,最好施一次重肥,用量大约是每亩复合肥20斤,尿素10斤,主要施于生姜的根系部位。

4.2中耕培土问题

在生姜的生长过程中会经常需要除草以及培土。开始的时候最好是每隔10-15天就有一次浅锄,有雨的时候最好是在雨后进行。每次施肥的时候都要跟培土一起进行,根据苗的生长速度确定培土的厚度。一般而言,第一次培土为1-1.5厘米,第二次适当增加到2-2.5厘米,第三次就可以是5-6厘米了。在第三次培土的时候,要掌握好土层的高度,一般是高于生姜茎部2-3厘米为宜。当主茎与两侧持平的时候就要进行中培土了,培土的厚度为10-12厘米,然后10天就主要进行大培土了,主要要使得土层厚度高于肉质茎10-15厘米,这样有助于形成生姜茎。

4.3水的科学管理

生姜喜湿却又怕水,所以在水分的管理上存在很大的难题。为了使生姜能顺利及时出苗,一般在播种前都会浇透底水,而出苗前就不再浇水,等到姜苗大约有70%出土后才能再浇水,具体情况还有看当时的天气情况、土壤地址和土壤中的水分等因素来灵活掌握。水浇的晚的话就会使得姜苗受旱,造成芽头干枯。又因为地膜的存在,苗期不适宜太频繁地浇水,并主要以膜下进行浇小水比较好。夏季更是应当选择早晚天气凉爽的时候浇水,避免在中午时分浇水损伤姜苗。水分太多的时候又会阻碍生姜的生长,则在雨季的时候要注意生姜的排水。立秋时节,生姜开始进入旺盛生长期,这时候会需要多一些的水分,此时最好能45天就浇一次水,始终确保突然的湿润度。在生姜收获前的三四天里还要浇最后一水,这可以保证生姜在收获后能少粘点泥土,更便于贮存。

4.4为生姜合理遮阴

生姜是种耐阴植物,不喜高温及强光。保证六分阴四分阳是其最佳状态,能促进其生长,增加生姜的产量。可以通过使用遮阳网或者使用带叶枝条插畦和覆草等方式来进行遮阴。

5.综合防治病虫害

姜温病是生姜的毁灭性病害,发病后一般减产20-30%,重者打60-80%,甚至绝收。姜瘟是一种细菌性病害,它的传播途径主要有:(1)种子传播;(2)土壤传播;(3)水肥传播;(4)地下害虫及风雨传播。植株受病菌浸染后,根茎发病初期呈水浸状,黄褐色、失去光泽,后期内部组织逐渐软化腐烂,仅残留外皮,挤压病部可流出白色米水状汁液,散发臭味,根部受害也呈黄褐色,甚至全部腐烂,地上部茎部受害呈暗紫色,内部组织变褐腐烂,残留纤维。叶片受害呈凋萎状,叶色淡黄,边缘卷曲,最终导致全株叶片下垂枯死。

防治方法:(1)轮作倒茬;(2)选用抗病品种和无病姜种;(3)浇净水、施净肥;(4)及时处理病株;田间发现病株后,及时拔除中心病株及四周0.5米内的键株,并在穴内撒施石灰,用薄膜覆盖,然后用干净的土填平。(5)药剂防治;①姜种处理。对晾晒后精选的姜种用杀菌剂浸种处理。②土壤处理,用溴甲烷进行播前土壤处理。③在生长期可用1:1:200波尔多液或代森锌1000倍液喷雾,每7天喷一次。

生姜的虫害主要有玉米螟,可用2.5%的敌百虫粉,每亩2-4斤,或敌百虫乳剂500倍液喷雾防治,还可用Bt乳剂500倍液防治。

6.适时采收

根据我地的气象条件,生姜一般在10月中旬收获比较适宜,当气温到8-18℃时秋高气爽,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正式形成产量的开关键时期,可以适当晚收,延长生长期,以提高产量,而生姜又是不耐低温的作物,所以要掌握最佳收获时机,以增加产量和品质。

7.科学储藏,增加效益

科学地贮藏生姜,能够使生姜保持在最好的状态从而来增加效益。生姜的贮藏要选择地势干燥、地下水位低、背风向阳的地方,多通过井窖贮藏的方法进行贮藏,一般是挖5-7米深的窖来专门贮藏生姜,窖底高于地下水位,长款可根据储藏生姜的多少而定,又因为其喜湿怕热,则窖内温度一般保持在11-13℃,空气相对湿度保持在90%以上。姜窖在使用前要先进行彻底地清扫并要消毒处理,姜入窖后,用80%的敌敌畏来杀死姜蛆的成虫。生姜入窖后,要注意保持通风,窖内存放生姜不宜过满,以窖顶部有30厘米空隙为宜,以利空气流通。生姜入窖结束后,可在可用1米见方的农膜平铺于井口底,堆放3-5公斤麦草,倒入0.25公斤的80%的敌敌畏原液,用来熏杀姜蛆成虫,防治姜蛆的发生,这种方法既简单省事,成本又低,防治姜蛆的效果又好。生姜入完窖后,暂时不封窖口,放置10-15天,此时,生姜呼吸作用强烈,释放出大量热能及二氧化碳,窖内严重缺氧,此时不可随意下窖,以防发生人身伤亡事故。生姜入窖后20-25天,于小雪前后封住洞口,并根据天气等情况灵活掌握,天气寒冷时,井口上要加盖柴草。

8.结语

生姜的用处很多,但是种植起来也有很多麻烦之处,在种植生姜的整个过程之中,都要仔细认真的照顾生姜,确保其生活在最适宜的环境中。同时还有对生姜的习性研究透彻,只有充分了解了生姜的生长喜好等才能顺利种植出质量良好并高产的生姜,真正通过生姜走上致富的道路。

【参考文献】

[1]王林风.生姜栽培技术[J].福建农业,2010,2.

[2]宋志永.生姜的栽培技术[J].河南农业,2010,3.

甘蔗高产栽培技术管理措施论文 篇4

在甘蔗种植工作中,要结合甘蔗品种的种性和产量等基础情况进行合理性选种。品种的选择不仅要结合当地实际情况,也要得到相关科研和生产部门的认可,有效落实大面积种植试验,一定程度上种植萌芽率高、分蘖力强以及生长迅速的甘蔗品种,尽量选择早熟高糖且高产的良种。例如,檐州市甘主要的甘蔗种植品种就是新台糖22号,这种品种不仅中期生长迅速,且原料蔗较长,具备高糖高产的特点。

2种苗处理

在良种优选工作结束后,要集中管控相应的种苗处理工作,确保在冬春种植甘蔗时采取健壮且不病害的梢头苗,而在秋季甘蔗种植工作中则要利用全茎苗。之后要进行砍种处理,要将剥好的种苗砍伐成双芽苗,砍伐的过程要结合茎部横切条纹进行,避免出现斜面问题,并且集中处理病虫害芽结,一定程度上提高种苗的健康程度。需要注意的是,在种苗处理工作中,也要合理性进行消毒浸种处理操作,确保能将双芽苗用袋进行处理,绑捆固定后有效按照2%到3%比例石灰水进行浸种,浸种时间要控制在12个小时到24个小时之间,有效整合处理效果,并且要集中采用0.1%的多菌灵溶液,浸种时间要控制在10分钟,清水浸种要控制在24个小时左右,并且降低种苗的含糖量,集中增加含水量,为提升种苗萌芽率奠定基础,也能从根本上减少病虫害问题,尤其是能减少凤梨病和白蚁对甘蔗植株产生的影响[1]。

3整地操作

在整地处理工作中,甘蔗地要借助犁耙进行深度管理,深度要控制在20厘米到50厘米之间,从而一定程度上为甘蔗提供一个深度足够且土层较为松软的土壤环境,合理性完善管理工序。最重要的是,水田或者是单造田都要选择地下水位较低且土层较为深厚的区域进行种植,并且保证甘蔗生长环境能更加适宜。需要注意的是,地下水的水位要控制在60cm到80cm之间,若是按照田块结构的.走向进行整地处理,就要尽量应用T型排灌沟,尺寸大约是40cm*40cm,能有效提升甘蔗种植的基本效果,并且维护保排效果,也为甘蔗正常生长奠定基础。

4种植处理

在甘蔗种植工作中,要在每公顷施加1000kg农家肥,配以50kg过磷酸钙,有效混合堆沤后就能完善腐熟处理,有效提升种植效果。一方面,对于春季甘蔗和冬季甘蔗种植工作,要在每公顷控制在株到2500株,双芽苗最佳,以保证合理性密植处理效果。主要注意的是,苗数足够是有效提高蔗糖管理和高产栽培的基础,种植方式则要将双芽苗控的种植距离控制在4厘米到6厘米,种苗平植在蔗沟,蔗糖树苗要朝两侧延伸。需要注意的是,春季蔗糖和冬季蔗糖厚度要控制在4厘米到5厘米之间,轻微压实处理的过程中就能提升蔗糖的萌芽生产效果。另一方面,秋季种植蔗糖的技术要点,秋季种植甘蔗要将时间控制在8个月到9个月这期间雨水较为充足。需要注意的是,在实际种植工作中,要保证没有剥壳的种苗在露天放置3天到5天后进行集中炼苗,并且,保证水分消耗符合种植要求,一定程度上实现种苗易生长的需求。在实际种植中,要对覆土予以管控,控制在2厘米到3厘米之间,尤其是在多雨季节,为了防止雨水对其产生影响,要避免冲积回填土对种苗种植工作造成不良制约。

5田间管理

甘蔗种植工作中,田间管理要作为重点,相关种植户要结合实际情况进行综合处理,确保田间管控工作能秉持精细化原则,有效提升管理流程和管理体系的契合度,整合管理项目的根本价值。第一,要适时进行除草处理,在甘蔗地种植工作开始前,要对甘蔗苗芽进行集中处理,甘蔗种植后则要在三天之内完成杂草处理,确保芽前防治工作能贴合甘蔗地实际种植需求,有效将土壤含水量控制在60%以上,完善处理效果和整体水平[2]。第二,要积极践行水肥管理机制,结合实际种植情况和地区种植要点,确保水肥管理工作的合理性和有效性。壮苗期主要是指甘蔗生长到2片叶到3片真叶式,种植人员要集中进行灌水处理,施加配方肥,并且确保处理效果符合预期。最重要的是,配方肥一般是每公顷10千克左右。分蘖肥则要控制在4到6片真叶时进行施加,保证能有效提升甘蔗分蘖效果,为后续甘蔗种植工作的全面开展奠定基础。最重要的是,合理性田间管理对于系统化控制甘蔗生长具有重要作用,相关种植人员要保证处理效果和处理水平,不仅要结合地区实际要求,也要对种植条数予以判定,有效落实系统化种植管理目标。

6病虫害防治

在甘蔗种植病虫害防治工作中,要将病害管理和虫害管理作为关键,积极践行统筹性较好的监督机制,以保证甘蔗高产栽培的实际效果。1)病害处理。甘蔗在生长过程中常见的病害就是真菌病害,主要是甘蔗凤梨病,在甘蔗感染后就会导致切口两端出现红色,然后会逐渐变黑,在这个过程中,也会产生黑色的粉煤状物。另外,甘蔗内部组织会出现红褐色,种苗甚至会直接形成空壳。针对甘蔗凤梨病,要在种苗处理时选择稍头苗进行集中浸种,时间控制在24个小时。或者是利用浓度为50%的多菌灵、菌毒清等,制成1000倍液有效浸种3min,然后再开展种植工作。甘蔗除了感染凤梨病概率较大外,甘蔗黑穗病也较为常见,这种病毒会出现不同程度的侵染,和甘蔗的品种以及感病性有关,会严重影响甘蔗的产量和质量。针对黑穗病,相关种植户要集中选取抗病品种,并且利用50摄氏度的热水进行集中浸种,时间控制在2min,针对已经感染黑穗病的甘蔗,则要连根拔除,一定要解决掉黑鞭,然后全部烧毁,避免出现病害的传播[3]。2)虫害处理。在甘蔗种植工作中,二点螟是较为常见的虫害,尤其是旱坡甘蔗种植区域,会对产量产生严重的影响,第一高峰在主茎方面,第二高峰在孽茎方面。为了有效减少二点螟对甘蔗种植造成的影响,相关种植户要合理性开展轮作处理,因地制宜地推广冬季甘蔗和早春甘蔗,科学化进行小培土处理。

7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甘蔗高产栽培种植工作中,要整合种植技术和要点,合理性完善管理机制,确保能从地区实际情况出发,提高技术应用的时效性,也为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赢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韦金安.旱地甘蔗高产栽培的关键技术与管理措施探究[J].大科技,,(21):231-232.

[2]李松,游建华,余坤兴等.几个糖能型甘蔗新品种高产栽培比较试验[J].广西蔗糖,,(4):3-5.

桉树栽培技术管理 篇5

近年来,随着经济发展,相关行业对工业用材林的需求不断增加,我国开始人工种植大面积的工业用材林。

桉树因为其生长快速而成为种植的首选,我国种植桉树已经有100多年的历史。

由于大规模的种植桉树,并且在不同的栽培技术下,同一品种的桉树,其生长情况会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迫切需要有一种合理有效的桉树栽培管理模式。

1 育苗技术

1.1 实生种子育苗

1.1.1进行种子育苗 首先要选择好苗床。

苗床要求土质疏松肥沃,苗床宽约1m左右。

选定好苗床后要对苗床土壤进行消毒(敌百虫、福尔马林),并翻晒2天左右。

然后整平床面,在上面撒上一层肥沃的营养土,浇湿浇透,就可以进行播种了。

1.1.2 播种 种子经过消毒处理后,将种子加入一定量的营养土,拌匀后均匀撒在苗床上,然后在种子上面均匀撒上一层营养土以覆盖种子,接着浇上清水。

桉树种子发芽的适宜温度为30℃左右,为了保证种子正常发芽的温度,可以用透明塑料薄膜覆盖苗床。

播种完后,要再一次对苗床进行消毒,以保证种子正常发芽。

1.1.3 移植 经过半个月左右的时间,桉树种子就出土了,这时候一定要保证苗床的适宜温度和适度,过干过湿以及温度不适宜都将不利于桉树苗的生长。

桉树幼苗高达5cm左右后,要对桉树苗进行移植。

选择傍晚或是阴天的时候,将要移植的营养袋浇透,然后小心地把幼苗移栽到营养袋内。

1.2 扦插育苗

1.2.1 选择地势平坦,土壤肥沃,光照充足的地方作为苗圃 将要最为苗圃的地面整平,保证扦插基质松软、透气。

将采集来的插穗用生根剂浸泡处理,然后将插穗插入营养袋中,扦插完后立即浇水以保证一定的湿度,并覆盖上遮荫网,如过需要还应覆盖上透明塑料薄膜以保温。

1.2.2 浇水 每天要察看苗床的湿度,根据湿度来确定浇水与否以及浇水量。

插穗生根后,要选择合适的天气揭开遮荫网让插穗见光,并随着其生长过程逐渐揭掉遮荫网。

1.2.3 扦插育苗特别要进行病虫害防治 常见的病虫害有黑杆病、灰霉病、茎腐病等。

要用敌克松、波尔多液等药物用水稀释后喷洒苗木。

要经常地检查苗的生长情况,根据实际生长情况来做出相应的措施。

2 种植技术

2.1 种植地选择

选择水热丰富,适合桉树生长的地区,对拟种植桉树的山用火进行炼山。

炼山可以达到提高土壤肥力和杀菌的目的,因此在种植桉树前,一定要进行一次全面彻底的炼山。

2.2 整地

在种植桉树之前,要进行对炼过的山进行疏松。

疏松的土壤适合桉树生长。

为达到疏松土壤的目的,根据造林地的坡度可以采用不同整地方式,以下简单介绍不同坡度如何采用不同的整地方式。

2.2.1 坡度较小的林地 在这种坡度的林地,适合采用机械进行全垦。

机械全垦前要先将林地里炼山遗留下来的杂树枝、树根等清理干净,再用机械深耕一次林地。

深耕之后,一定要对林地进行一次全面的消毒工作,确保林地土壤的健康。

2.2.2 缓坡地 缓坡地由于具有一定的坡度,进行全垦会造成水土流失,因此建议采用带垦整地。

带垦整地就是沿着山坡的等高线将林地垦成带状,达到疏松种植点周围的土壤而又不因整地造成水土流失的目的。

以种植两行树宽度为带宽,机垦带之间的土壤不进行开垦,从而能保证水土不流失,其他整地操作与全垦整地相同。

2.2.3 坡度较大的林地 由于坡度较大完全不能采用机械作业,在这种情况下推荐采用定株整地。

做好了类似全垦的准备工作后,按照一定的种植密度开垦种植点。

以种植点为圆心,按照一定的半径,开垦出一片区域。

其他的地段则不用开垦。

用这样的方式整地,后期的抚育工作一定要跟进到位,否则会影响桉树的生长。

2.3 定植

桉树苗的定植以春季雨后最为适宜,气温不高,空气和土壤湿润,因而成活率挺高。

具体的定植方法可以采用“三埋两踩一提苗”。

即将树苗放入挖好的树坑后,埋土到树坑1/3深度时,用脚踩一次泥土;埋到2/3处时,再用脚踩一次;然后再培上剩余的泥土,最后再稍微向上提一下树苗;栽后立即浇水、培墩。

定植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是,要撕掉桉树苗根部的营养土薄膜袋,如果不撕掉薄膜袋,苗木根系受薄膜阻隔,无法吸收养分以及水分,因而成活率会降低;即便是成活后也会影响幼树生长。

2.4 合理密植

桉树的合理密植指的是在单位面积上,所栽种的桉树密度一定要适当,植株间距一定要合理。

栽种桉树过密会造成影响植株间养分以及阳光等的吸收,影响植株生长;栽种过于稀疏,则会因林地裸露水分蒸发而出现土壤干旱,另外单位面积株数太少也会使得产量不高,造成林地的浪费。

因此,合理密植是十分重要的。

造林密度是影响基地产出的一个重要因素,应因地而异,立地条件较好的地区一般初植密度为每平方公顷1665-2222株。

3 施肥

桉树生长迅速,因而需肥量也较大,因此肥料的供应十分重要,施肥是确保桉树丰产的重要措施。

施肥时候要根据当地的土壤合理搭配氮、磷、钾。

广西区土壤 pH 值一般为4.5-5.0,普遍呈酸性;因此,可以根据土壤不同的特点进行施肥。

例如桉树栽培土壤中氮素含量中等,则可以施速效氮80-150mg/kg;土壤严重缺磷,速效磷0.8-1.2mg/kg;若钾素含量缺乏水平,则可以施速效钾25-35mg/kg;一般来说有机质含量23-42g/kg,为正常水平。

在桉树施肥时应该对当地的土壤进行养分分析测定后再对肥料进行配方。

在施肥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以下事项。

3.1 防烧苗

当土壤中的离子浓度比较大,超过了作物细胞液的浓度,使得作物细胞失水发生质壁分离,植物发生萎蔫,这就是所谓的烧苗。

因此在对幼小桉树进行施肥时,所施肥料不能直接与幼苗接触,可以将肥料施于距树苗一定距离的地方,然后用泥土覆盖。

3.2 防止肥料流失

施肥后用泥土将肥料覆盖,否则肥料会因为下雨或挥发而影响肥力。

3.3 施肥要均匀

施肥时候不能将肥料集中在一处,而是要以树苗为中心,均匀地施于树苗四周,这样,才能保证树苗正常吸收到养分。

3.4补苗

桉树苗如果在春季地透雨后定植,成活率挺高,可以达到95%以上,但也难免会出现缺苗,为了提高土地利用率增加产量,就需要补苗。

莲雾栽培技术管理论文 篇6

论文关键词莲雾;生态学特性;丰产栽培技术

论文摘要介绍了莲雾的生态学特性,从育苗、栽植、抚育管理、采收贮藏与加工等几个方面介绍莲雾的丰产栽培技术,为莲雾的开发利用提供技术参考。

莲雾(SyzygiumsamavangenseMerr.etPerry)是桃金娘科蒲桃属植物,又名辈雾、琏雾、爪畦蒲桃、水蒲桃等,属热带常绿乔木。原产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和印度。目前国外以印度尼西亚爪哇岛栽培最多,菲律宾次之,泰国及其他东南亚国家均有栽培。我国广东、海南、福建、广西、云南和四川等省(区)有少量栽培,以台湾省栽培最多,其最具经济价值的品种为黑珍珠莲雾和黑钻石莲雾。莲雾果实含水分92.87%,蛋白质0.35%,碳水化合物5.97%,灰分或矿物质0.21%,粗纤维0.46%,还富含维生素C等多种维生素,营养非常丰富,具有生津止渴、解热利尿及养颜润肤等功效,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此外,由于莲雾果实颜色鲜艳、果形独特,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因此,探索和研究莲雾的特性及丰产栽培技术,为当地莲雾的生产提供技术参考,对繁荣水果及园林绿化花木市场具有重要的意义。

1生态学特性

莲雾喜温怕寒,最适生长温度为25~30℃,花期遇到7℃以下的气温时,花蕾与幼果会受寒害而脱落。高温潮湿环境下,生长快,结果多,果大,产量高。果实发育期遇干旱无雨,果实小且品质差。久旱后遇骤雨,易落果和裂果。充足的光照下果实着色好。莲雾对土壤要求不严,各类土壤都能生长结果,但以肥沃、疏松和潮湿的土壤生长结果较好。莲雾还是河岸林优势树种。

2丰产栽培技术

2.1育苗

莲雾种子少,—般采用空中压条繁殖,也有嫁接、扦插繁殖的。

2.1.1空中压条育苗。空中压条育苗也称圈枝育苗,这种方法具有操作简单、成苗快、结果早,并能保持母树优良性状等特点。选茎粗2~3cm的枝条于5~6月先进行环剥皮,宽度约3cm,同时除去形成层,然后用粘土适当掺些腐熟的有机肥料包扎起来。为保证生根迅速、量多、根壮,可用吲哚丁酸等生根粉涂抹剥伤部,或在生根基质中加入吲哚丁酸或生根粉。一般1个月后即能生根,待2~3个月新根充实后从基部剪断。刚剪下圈枝苗,必须在苗圃或树荫下经过一段时间的假植,使根系发育壮实。假植期间应经常观察、防治病虫害,并酌情修剪,培育出良好的树形才可出圃。

2.1.2扦插育苗。选充实饱满、无病虫害、已木栓化的一至二年生枝,剪成20~25cm长的插穗,上部保留2~3片叶,并且每片叶子都剪去一半,插条基部削成楔形,然后将其基部浸入配好的一定浓度的`激素中,可以利用浓度为1000~1500mg/L的生根粉2号、IBA、NAA和国光牌生根粉等进行处理,浸入深为插穗的1/3~1/2处,浸泡2min取出,立即插入沙床上。沙床预先用1000倍的多菌灵消毒,插后立即淋足定根水,采取大棚内通风、棚顶遮光、喷清水等管理措施。

2.1.3嫁接育苗。莲雾嫁接苗具有主、须根发达,适应性强,种植后速生快长,早结丰产的优点。可以用蒲桃、莲雾的实生苗作砧木,在丰产、稳产、果大质优、品种纯正的莲雾母树上,选取生长充实、树冠外围已木质化的一年生枝条作接穗。接穗采后剪除叶片,保留的叶柄与潜伏芽齐平,用湿毛巾包扎或用湿河砂藏保湿备接。嫁接方法用补片芽接、腹接、切接或劈接均可。嫁接苗出圃一般要求砧木根系发达、主干离地面5cm处粗度在1.0cm以上、接穗生长2~3次梢,高40cm以上、顶芽稳定时才出圃。

2.2栽植

2.2.1选地、整地。宜选择光照充足、高温潮湿的环境,要求土壤肥沃、疏松、潮湿。建园宜选背风的园地,以微酸性砂质土为最适宜,微酸至微碱(pH值5.5~7.8)的砂壤至红壤均宜。采用穴状整地的方式。按株行距(4~6)m×(6~8)m挖定植坑,坑的规格一般为80cm×80cm×60cm,最好能提前1~2个月整地,并施足基肥,回填好坑。

2.2.2栽植。栽植以4~6月为宜,若水源充足则2~3月或9~11月均可。种植后基部覆盖,以防土壤干燥,且每隔2~3d灌1次水。并立支柱固定植株,避免风吹摇动,影响根部发育。

2.3抚育管理

要达到丰产的目的,必须做好莲雾的抚育管理工作,主要包括土壤管理、肥水管理、整形修剪、病虫害防治等措施。2.3.1中耕除草及灌溉。除草是莲雾果园管理的一项常规工作,视杂草的生长情况、结合施肥进行。幼龄树可不必中耕,结果树在9~10月结合施肥进行中耕除草,以促进开花结果。9~10月可使土壤适当干旱以利果树进入休眠及花芽分化,其余时间应供给足够的水分,尤其是在修剪、施肥及催花处理后2周花芽形成后,应全园灌水,以防落果裂果,增大果实。

2.3.2施肥。莲雾需肥量大,幼龄树对氮、磷和钾均需要,但应勤施薄施,而5龄以上的结果树,则以氮、钾肥为主。施肥方法由树冠滴水线挖环状沟施。在施足基肥外,还要抓好以下几个关键时期追肥。①开花前,即萌芽至开花结果初期追施速效氮肥,适当配施磷肥,施肥数量随树龄而定。②幼果膨大期,一般株施氮、磷、钾含量各为15%的复合肥0.25kg。③果实转色期,即采果前5~10d追施速效磷、钾肥为主,以沟施为好,可使果实体积增大、果形色泽好、品质提高。南方降雨量多,易造成肥料淋失,整个生长期宜叶面喷施0.2%尿素或0.2%磷酸二氢钾4~5次。

2.3.3整形修剪。莲雾生长快,分枝多,整形修剪是重要管理环节之一。定植后树高1.5m左右即可短截整形,待新枝抽生后定干,留分布合理、生长健壮的主枝3~6条,整成自然圆头形或开心形。修剪应在每次采果后进行,主要疏剪枯枝、病虫枝、直立徒长枝、下垂触地枝以及主干和主枝上萌生的过密枝,以上重下轻、内重外轻为原则,使内膛通透。生长旺盛的壮年树可适当重剪,老年弱树则轻剪。

2.3.4果实套袋。果实套袋能明显改善果实的外观品质,增大单果重。果实套袋还能防虫害,使果面光洁。一般在幼果期,约花后20d实施。若果实蝇族群密度太高,即在谢花后进行。套袋前需彻底防治1次病虫害,可在套袋前1h再对果实喷1次杀菌剂,果实外表干燥后马上套袋。一般选取规格长36cm、宽32cm的纸袋(经过处理的防水纸袋)。套袋前将袋口(2~3cm)部分泡水,浸软10~20min,将袋口多余的水分甩去,然后成束直立放置。套袋结合疏果同时进行,每个袋以留5~6个果实为宜。果穗上方的第1对叶必须露在外面,不能将它同果实一起套在袋内,以免影响果实的颜色及甜度。同时套袋开口的铁线必须旋紧,以避免雨水、果实蝇或粉蚧壳虫爬入为害。

2.3.5病虫害防治。莲雾病虫害主要有炭疽病、果腐病、蚜虫、果实蝇及介壳虫等。在防治过程中,禁止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防治,喷药后7d内不可采收。防治方法:①清洁果园。采果后结合修剪,彻底清园,剪除枯枝、荫蔽枝和病虫枝,集中烧毁。②及时喷药控制病虫害。幼树以保梢为主,成年树以保花保果为主,抓好花期及幼果发育期和果实近成熟期喷药防治。防病可选70%甲基托布津+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或50%多菌灵500~800倍液等药剂。虫害的防治,应抓好保护和利用天敌、松土灭蛹、灯光或性信息素诱杀、人工捕捉和药剂防治等环节。目前防治果实蝇的措施是采用甲基丁香酚配成毒饵,果园悬挂吊瓶诱杀成虫,及时摘除和拾净落地果并埋于0.5m以下深土层中,以减少虫源,并结合杀虫药剂防治,可用90%敌百虫晶体800倍液,或杀灭菊酯乳油800倍液防治。蚜虫可用蚜虱净等交替喷雾防治。此外,在做好莲雾土壤、施肥、病虫防治等管理工作的基础上,还可以通过修剪、耕作措施或者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来诱导花芽分化,进行产期调节。

2.4采收加工

2.4.1采收贮藏。莲雾要适时采收,不能过早,也不能过晚,当果实达到品种应有的大小,呈现品种固有的色泽,果脐展开时,即可采收。一般2~3d采收1次。因其果皮薄,采收时要小心轻放。莲雾不耐贮藏,一般室温下可放7d。马上销售的,可用白纸包裹,分层叠放于纸箱中包装运输。贮藏的果实可置于塑料袋或保鲜盒后,置于12~l5℃温度下。贮藏前不需清洗果实,待食用时清洗即可。

2.4.2加工。莲雾的果实一般以鲜食为主,食用时加少许食盐可增进风味。也可盐渍、糖渍、制罐头及脱水蜜饯或制成果酱、果汁。

参考文献

[1]张美芳,周斌.黑珍珠莲雾栽培技术初报[J].海南农业科技,(3):5-6.

[2]方明清.台湾黑珍珠莲雾品种特性及栽培管理技术[J].台湾农业探索,(4):42-43.

生姜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篇7

一、因地制宜, 选用良种

根据生姜的植物学特征及生长习性, 结合台安县的土壤条件、气候因子及生态环境等因素, 选用潍坊市昌邑生姜研究所培育的、具有丰产性好、抗逆性强等特点的大面姜为主栽品种, 搭配种植双排姜、金昌姜等品种。

二、栽培技术

1. 精选种姜, 培育壮芽

选姜块肥大丰满、皮色光亮、肉质新鲜、不干不缩不腐烂、未受冻、质地硬、无病虫害的健康姜块做种用。晒姜:播种前25~30天晒姜2~3天, 可提高种姜温度, 打破休眠, 促进发芽, 减少种姜水分, 防止腐烂。困姜:种姜晾晒后趁热收入室内堆放2~3天, 姜堆下垫干草、上盖草帘, 保持11~16℃, 促进种姜内养分分解。催芽:催芽可促使种姜幼芽尽快萌发, 种植后出苗快而整齐, 是生姜创高产的一项重要技术措施。一般采用火炕催芽法, 先在炕面铺稻草, 四周用棉被防风保温, 种姜排放80厘米高, 上盖棉被, 火炕加温不超过27℃, 温度控制在22~25℃, 15~20天完成催芽。

2. 适期早播, 精细播种

生姜喜温暖、不耐寒、不耐霜, 16℃以上开始发芽, 适宜生姜生长的时间达到140天以上才能获得较高产量。台安地区采用沟种扶垄、上盖塑料小拱棚的栽培方式, 在5月上旬抢早播种。选择有机质含量高、灌水排水方便的沙壤土或壤土地块栽培, 每公顷基施优质农肥7.5万千克、硫酸钾型复合肥530千克、硼肥75千克。行距60厘米, 株距16~18厘米 (肥地宜稀, 薄地宜密) , 每公顷保苗90000~10500株, 需种姜7500千克。播种前用250~400毫升/升的乙烯利浸种15分钟。播后覆土3~4厘米, 及时插架盖拱膜。

3. 田间管理

生姜生长期长, 喜光耐荫, 需肥量大, 根茎在土壤内要求黑暗、疏松和湿润的环境。水分:要求土壤始终保持湿润, 相对湿度75%左右, 一般8~10天浇一次水;施肥:在施足基肥的基础上进行分期追肥, 第一次在苗高30厘米时追壮苗肥, 每公顷施硫酸铵300千克。第二次在立秋前后, 是生姜分枝和根茎膨大的关键时期, 可适当重施, 每公顷施复合肥 (高氮高钾) 600千克, 硫酸钾150千克;中耕培土:生姜生长期间要多次中耕除草和培土。前期每隔10~15天 (雨后或灌水后) 进行1次浅锄, 株高40~50厘米时, 开始培土逐渐成高垄, 防止新姜外露。

4. 病虫害防治

生姜病害主要有姜瘟病 (腐烂病) 、斑点病和炭疽病, 防治姜瘟病用农用链霉素加甲基托布津1500倍液灌根, 或用50%DT可湿性粉剂300倍液连喷2~3次。防治斑点病和炭疽病可用75%百菌清或70%甲基托布津1000液交替喷雾2~3次。虫害主要是姜螟 (玉米螟) , 可在姜螟幼虫盛发期7月上旬 (一代) 和8月上旬 (二代) 分别喷施50%辛硫磷乳油1000倍液即可。

三、及时收获

菜用生姜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篇8

一、母姜培育

1. 施足基肥,精细整地 选择土层深厚、有机质含量丰富、排灌方便的微酸性砂壤土田块栽培。耕地前施足以有机肥为主的基肥,并配施少量化肥。一般亩施腐熟堆厩肥或沼渣1200千克,加硫酸钾复合肥25千克。然后深耕25~30厘米,人工细整,按行距120厘米挖南北向种植沟,沟深15厘米。同时,挖好中心畦沟和环边深沟,使畦沟与边沟相通,以利于排水。

2. 选好种姜,适时定植 选择无病虫,色泽金黄、新鲜,有1~2个壮芽的山东大姜做种姜。每亩栽1800株左右,每块种姜重60~70克,每亩用种量120千克。

立秋前后进行定植。定植前一天浇透底水。种姜排放时,按株距30厘米左右倒放于种植沟内,姜块与种植沟垂直,姜芽位于沟底,再用手轻轻把姜块按入泥中。然后覆细土2~3厘米厚,再盖1层5厘米厚稻草。

3. 分期追肥,分次培土 生姜耐肥,在施足基肥的基础上,应多次追肥,追肥做到少量多次。当完全叶新展时进行第一次追肥,每亩施沼液1000千克,加硫酸钾复合肥20千克;间隔15~20天进行第二次追肥,亩用硫酸钾复合肥50千克加尿素10千克;当姜苗具有6~8个分枝时进行第三次追肥,亩施沼液800千克,加硫酸钾复合肥15千克。

植株生长期间要结合中耕除草和施肥进行多次培土。一般在晴天下午4时后培土,逐渐将种植沟变成畦,防止根颈露出地面。

4. 科学管水,排涝抗旱 生姜怕干旱又忌渍水,整个生长期间必须保持土壤湿润。雨季及时清沟排水;干旱季节可在早晨或傍晚灌跑马水,水层控制在畦沟底,忌灌入姜沟或种姜部位,避免引起姜块腐烂、死苗。

二、覆膜越冬

覆膜能使母姜安全越冬,避免冻害,又能让来年的嫩姜早生快发。立冬过后,生姜茎叶开始枯黄,当90%以上的植株枯黄时,选晴天傍晚割去地上部分(注意切口与畦面相平),于第二天下午选用1米宽、0.008毫米厚的黑色地膜进行覆盖。覆膜时要将膜平铺拉直使之平贴地面,膜四周要压实,在垄膜上每隔2米左右压1土腰带,以防大风揭膜。

三、嫩姜培育

1. 破膜揭膜 惊蛰前后嫩姜开始萌发,姜苗长平地膜后及时破膜。当出苗率达到50%~60%时,选择无大风的下午揭膜,以免伤及姜苗。

2. 追肥培土 揭膜后,結合中耕培土,每亩追施商品有机肥200千克、硫酸钾50千克、尿素5千克。当主苗长出1~2个分枝时,结合培土,每亩施沼液1000千克加硫酸钾复合肥25千克。

四、主要病虫害防治

1. 病害 主要病害为姜瘟病,采取综合措施防治,以农业防治为主,辅之以药剂防治,切断病菌传播途径,尽可能控制病害发生和蔓延。农业防治:一是采用轮作换茬。病原可侵染茄科作物,因此生姜不能与番茄、茄子等茄科作物轮作;对已发病的地块,必须间隔4年以上才可种植生姜。二是及时铲除中心病株。当田间发现病株后,应及时挖除中心病株以及四周0.5米范围以内的健株,并挖去带菌土壤,在病穴内撒施生石灰。药剂防治:发病初期,每株灌3%中生菌素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0.5千克,连续灌3~5次。

2. 虫害 生姜生长期主要虫害有姜螟虫、地老虎等。要根据病虫测报,在姜螟虫大发生前用0.5%阿维菌素乳油1000倍液和25%杀虫双水剂500倍液交替喷施,每7~10天喷1次,连续喷2~3次。防治地老虎,可每亩用2.5%敌百虫粉剂1.5~2千克拌细土10千克,或用3%毒死蜱颗粒剂4千克,进行撒施(或沟施)。

五、采收

夏至时节,生姜形成株丛,处于根茎旺盛生长期,此时嫩姜组织鲜嫩、含水分多、辣味轻、品质好,应及时采收上市。收获时将生姜整株挖出,轻轻抖落根茎上的泥土,分级采收。先摘去种姜和母姜,再剪去嫩姜地上部茎叶,除去须根。采收时应注意轻拿轻放,以免碰破、折断嫩姜茎块,影响商品性。

(作者联系地址:福建省云霄县农业局 邮编:363300)

林业树木栽培技术管理措施论文 篇9

众所周知,树木的种类异常丰富,每种植被适应的生存条件和环节具有很大的不同。因此,做好选苗工作是树木栽培的第一要义。具体而言,在树苗选取之前要对种植地区的土壤、水分、气候、温度、湿度等做一个系统的分析,根据;林区的特点选择适合种植的树木。另外,还要对树苗的优质状况做一个考量,明确投资成本,制定符合实际的栽培方案。

2.2林区的整体改良与优化

林区质量与林区环节紧密相关,要建立优质林区,就必须提高整个地区的抵抗能力。因此,在栽培树木的同时,还要关注林地整体的状况,对环境质量较差的方面予以完善,调节好人工作业,并控制好土壤肥力与药物使用的数量,切实提高树木的栽培情况。

2.3病虫害防治

生姜高产栽培管理技术 篇10

关键词 油棕 ;生姜 ;间作 ;栽培技术 ;效益

中图分类号 S565.9 Doi:10.12008/j.issn.1009-2196.2016.04.002

Intercropping Technology for Zingiber officinale Rose.

in Adult Oil Palm Plantations and Its Benefits

LI Weifang LIU Zhao PANG Denglang

ZOU Jixin LI Zhe LIN Weifu ZENG Xianhai

(Rubber Research Institute, CATAS, Danzhou, Hainan 571737)

Abstract The technology and methods of intercropping of adult oil palm plantations with ginger cultivation were introduced, and its benefits were analyz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benefits of the intercropping need to consider shading degree of the oil palm plantations.

Keywords oil palm ; Zingiber officinale Rose. ; intercropping ; cultivation technology ; benefits

油棕(Elaeis guineensis Jacq.)是典型的热带木本油料作物,属高大乔木,经济寿命长达25~30 a,自然寿命可达100 a,其单位面积产油量(CPO)每年可达3.7 t/hm2,是世界上产油率最高的油料作物,被誉为“世界油王”[1],其在植物油生产中的贡献率达33.2%。棕油除作为食用油外,还可作为生物柴油的优质原料,承载着食用油安全战略和化石能源有益补充的重要作用[2-5]。

油棕通常采用等边三角形种植,种植密度较小,一般为148~158株/hm2,株距8~9 m,行距一般不小于7 m或超过11 m[6]。因此,油棕园林下可利用土地面积较大。根据油棕园林下资源特性开展间作利用,对提高油棕园土地利用率和经济效益,油棕产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7]。目前中国主要开展了幼龄油棕园的间作,如菠萝[8]、木薯和白芸豆[9]、大豆[10]等研究,对成龄油棕园间作尚未见报道。

生姜(Zingiber officinale Rose.)原产于太平洋群岛,又名地辛、百辣云,为姜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的根茎。其味辛,性温,具有发汗解表、化痰止咳等作用,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常用的一种重要调味品、传统食品、中医药材、重要的工业原料和香辛香料[11],也是中国特产蔬菜和传统的出口创汇产品,年出口量达50万t左右,占世界生姜出口总贸易量的70%以上[12]。

生姜属中光性植物,喜阴,不耐强光,适宜在较阴湿而温暖的环境下生长[13],而成龄油棕园(一般5 a左右即可封行)林下较荫蔽,可间作空间较大且通透性好,非常适宜种植生姜等较耐荫作物。油棕采用隔行利用的方式,生姜为浅根性作物,种植在油棕树盘以外,二者在吸收肥水方面无显著矛盾。同时,种植生姜时施入大量肥水,提高了土壤肥力,不仅可以满足生姜的生长需要,而且能为油棕大树生长提供一定的养分,促进了油棕大树的生长。在成龄油棕园林下间作生姜,利用油棕大树的遮荫作用可省去遮荫这一环节,省工省时,减少投入,在获得一定的间作收益时,还能减少油棕园控草成本。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橡胶研究所油棕产业发展课题组进行了成龄油棕园林下生姜的间作,现将其主要栽培技术简述如下。

1 成龄油棕园林下生姜间作技术

1.1 林地选择(土质、荫蔽度、治安、交通)

生姜的根系不发达,在土壤中分布浅,吸水、吸肥能力差,既不耐旱又不耐涝[14],因此,在成龄油棕园林下选择间作生姜的地块除了应为结合当地的自然、经济和经营条件外,还应综合考虑与生姜生产密切相关的气候、地形、土壤、水分及市场供求及治安环境等因素。

气候方面:生姜喜阴,不耐强光,在选择种植生姜的地块,应尽量避开油棕缺株露强光的地段,若林地的边行无其它作物或设施遮荫,也应避开,在林地的西侧尤其要避开西晒的地段。给生姜生长创造一个荫蔽的环境。

地形方面:在考虑交通、基础设施、生态环境条件等方面后,尽量选择地势平缓,坡度小于10°且较完整成片的土地,生姜为浇根系植物,较大的坡度容易受雨水冲刷而露出根系。

土壤方面:选择土质疏松,排水良好,土层深厚,富含腐殖质的平地或缓坡地,以砂壤土、粘壤土或者壤土为好,砂壤土最佳[15]。因生姜忌连作,应选择未种植过生姜且无病源的地块。

水分方面:尽可能靠近水源,最好安装有灌溉设备,以保障生姜和油棕生长所需的灌溉用水。

市场供求方面:生姜的价格有时波动较大,应结合当地的种植环境与市场需求,定好种植规模。

治安条件方面:应选择有人看管,方便出入的地方。

1.2 林地备耕

在成龄油棕园林下间作生姜,应采取隔行利用的方法,保证隔行有油棕的压青沟,以利于油棕生产阶段产生的枯花枯果枯叶及林地杂草处理后用于油棕的压青及日常的施肥管理。

对选择的种植行,应在定植前一个月,对油棕园林下行间的灌木、杂草及油棕种子,叶片等进行清理,填平原油棕行间压青沟,若原有压青沟已被填满,还应将原压青沟里的填充物适当迁移至隔行压青沟里并压实。需对行间地块进行翻耕,行间翻耕动土区与两边的油棕树头距离至少150 cm以上,以防伤油棕根系。机耕深度25~35 cm为宜;建议结合备耕整地过程混施足量的农家肥及磷肥作为基肥,一般每平方米施入优质厩肥7.5~10 kg,过磷酸钙7.5~10 kg。

nlc202309091050

1.3 生姜选种

在选择生姜品种时,首先应选择公众较青睐的品种,如海南本地小黄姜,尽管其产量较低,但其以较独特的风味获得当地人们的喜爱,其销量与价格都相对比较稳定。其次应对选择的品种进行挑选姜种,应选择姜块肥大丰满、皮色光亮、肉质新鲜、不干缩、不腐烂、未受冻、质地硬、无病虫害的健康姜块[15]。

1.4 生姜定植

1.4.1 间作带的起畦

油棕种植一般采用等边三角形种植模式,株距8~9 m,行距7~11 m,生姜间作区应距离两边的油棕树头150 cm,采用起畦方式定植,畦宽80 cm,畦间宽50 cm,畦沟深40 cm,每个间作区可起畦3~6个。

1.4.2 定植时期

生姜除冬季外都可以栽植,但一般于2~4月栽植为好,此时气温上升,姜开始萌芽,并且生姜定植与收获期可同油棕的主要采果修叶期相错开,可以不影响油棕的生产管理。

1.4.3 定植方法

生姜定植可浅沟栽植或挖穴栽植,每块种姜留1个壮芽,芽不宜过长,不能无芽,以芽基部初见根的突起为宜,即芽长约0.5 cm为宜。生姜定植株距为25 cm,行距为30 cm,每畦可种植2行。栽后立即盖厚约4~5 cm的泥土,不宜太厚,若天气较旱,需在定植前浇透底水。

1.5 管理

1.5.1 补苗

栽植后1个月内应及时进行查苗、补苗、确保全苗。

1.5.2 浇水

生姜喜湿润,怕旱怕涝,一般在种植前浇透一次底水,待姜苗70%出土后再浇水,浇水量不宜过多,最好采用微喷灌溉,尽可能保持姜田地面湿润。夏季应在早晚天气凉爽时灌水,避免中午时分浇水,可结合中耕培土,用稻草、油棕枯叶、杂草等覆盖姜行畦面,对防旱保墒有良好效果。

1.5.3 除草

在生姜幼苗期,雨水多,土壤通透性差,杂草长势旺,应及时进行喷施除草剂并进行中耕操作,中耕深度约10 cm。中耕次数不宜过多,以免伤根系。

1.5.4 施肥

油棕生长的区域降水较多,为防止养分流失,生姜的施肥应采取勤施少量的方式。待苗齐后,用人畜粪水浇灌一次,当苗长出2个分枝时,施复合肥225 kg/hm2。立秋后,结合培土追施尿素150 kg/hm2,复合肥150 kg/hm2。施于生姜的根系部位。

1.5.5 培土

为给姜根茎生长创造合适生长条件,每次施化肥后建议培土一次,培土的高度(土层的厚度应高于生姜茎部)取决于生姜生长的速度,第一次培土为2~3 cm,第二次10~12 cm,第三次15~20 cm,培土可结合除草、施肥一起进行。

1.5.6 病虫害防治

生产实践证明,新开垦油棕地或未种过姜的新油棕地间作生姜未见明显病害。生姜虫害主要有猿叶虫、姜螟、蚜虫等,一旦发现,要及时用50%敌百虫600倍液,或者是杀虫王2 000倍液喷杀。

1.5.7 收获

一般于2~4月栽植的生姜,10~12月可收获,此时的植株上部已开始枯黄,姜皮粗糙, 呈木栓化状,纤维增加,肉质粗硬,辛辣味浓。海南地区可适当延迟收获在12月。成龄油棕园间作的生姜收获期应避开油棕果穗采收及叶片修剪期(11月份左右)以方便油棕的栽培管理,建议成龄油棕园间作生姜时期选在2月份左右,收获期在10月份。

1.5.8 林下间种第二年及其之后的管理

因生姜忌连作,已间作过生姜的行间第二年不得再种生姜,但可以种植其它耐荫作物。由于在成龄油棕园林下间作生姜,是采取隔行利用的方法,第二年可再利用未间种生姜的行间再进行隔行种植。

1.5.9 成龄油棕园林下间作生姜的注意问题

(1)荫蔽程度不能太高,应及时对油棕叶片进行修剪以增加透光率,荫蔽度应在0.6~0.7为好,避免过度荫蔽而导致生姜茎叶徙长,影响根茎膨大;

(2)生姜的生产与收获期尽可能与油棕的收果修叶期相错开,以免影响油棕生产管理;

(3)生姜忌连作,在收获后可在另一个未间作区再开展间作。

2 成龄油棕园林下间作生姜的经济效益分析

以荫蔽度为0.8的成龄油棕园间种海南本地小黄姜为例,林地为砂质砖红壤,肥力一般,5月20日定植,定植前浇透底水1次,生姜间作区应距离两边的油棕树头150 cm,采用起畦方式定植,畦宽80 cm,畦间宽50 cm,畦沟深40 cm,每个间作区起畦3个,挖穴法栽植,每块种姜留1个壮芽,生姜定植株距为25 cm,行距为30 cm,每畦种植2行,栽后立即盖厚约4~5 cm的泥土,待姜苗70%出土后采用微喷灌溉每周2次,以保持姜田地面湿润,6月26日撒施熟透牛肥25 000 kg/hm2,当苗长出2个分枝时,施复合肥225 kg/hm2。8月15日结合培土追施尿素150 kg/hm2,复合肥150 kg/hm2。施于生姜的根系部位,每月培土除草一次,12月初收获嫩姜。一个种植周期每公顷的用工量分别为:整地备苗150个工量,定植浇水50个工量,拔草培土施肥200个工量,采收30个工量,累计用工为430个工量,按照65.0元/个工量计算,人工投入为27 950元;投入尿素150 kg/hm2,以2.5元/kg计,合计375元/hm2,投入复合肥375 kg/hm2,以6.0元/kg计,合计2 250元;投入牛肥25 000 kg/hm2,以0.26元/kg计,合计为6 500元;姜种688 kg/hm2,以10元/kg计,姜种投入为6 880元;水费45 t/hm2,以 3.30元/t计,水费投入148.5元/hm2,地租7 500元/hm2,各项累计投入成本为51 603.5元。采收后获得生姜7 942 kg/hm2,以当前生姜市场价10元/kg的价格计算,则当年毛收入79 420元/hm2,获利27 816.5元/hm2。

nlc202309091050

从分析可知,成龄油棕园林下间作生姜的经济效益并不高,究其原因可能与成龄油棕园林下过于荫蔽有关,导致生姜茎叶徙长,影响根茎膨大。但由于其种植技术简单,管理粗放,且种植生姜后可以减少油棕园控草成本,并为油棕生长提供一定的养分,仍不失为成龄油棕园林下土地利用的一种方式。

参考文献

[1] Corley R H V,Tinker P B. The Oil Palm(the fourth edition)[M].Oxford:Blackwell Science, 2003: 50-70.

[2] 林位夫,曾宪海.我国油棕创新研究与发展建议[J].中国热带农业,2014(6):5-8.

[3] 李 艳,王必尊,刘立云,等.我国油棕研究现状与发展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07(23):216-217.

[4] 雷新涛,曹红星,冯美利,等.热带木本生物质能源树种——油棕[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2012,17(6):185-190.

[5] 张以山,曹建华,林位夫.我国油棕产业发展战略研究[J].中国热带农业,2009(4):15-18.

[6] 李炜芳,曾宪海,林位夫.油棕园建园技术初探[J]. 热带农业科学,2013,12(12):1-3.

[7] 曾宪海,李炜芳,刘 钊,等. 我国油棕抗逆栽培研究现状与动态[J]. 中国热带农业,2014(5):24-29.

[8] 李 静,马帅鹏,庞振才,等. 油棕园间套种菠萝对土壤养分及酶活性的影响[J]. 中国农学通报,2013,29(31):36-41.

[9] 宋记明,张林辉,刘光华,等. 云南怒江干热河谷区幼龄油棕园间作木薯与白芸豆试验初报[J]. 中国热带农业,2013(5):59-61.

[10] 李 静,马帅鹏,魏守兴,等. 油棕园间套种大豆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J]. 热带农业工程,2013,37(4):4-7.

[11] 李录久.施用氮磷钾对生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D].北京:中国农业科学院,2009:6.

[12] 李 秀. 生姜种质资源评价及其对温度胁迫的生理响应机制[D]. 泰安:山东农业大学,2014:6.

[13] 黄坚雄,潘 剑,林位夫,等. 全周期间作模式胶园内间作生姜的生长及抗性生理特征[J]. 热带农业科学,2015,35(3):1-6.

[14] 张冬莲,托治宁,覃光积. 果园间作生姜栽培技术要点[J]. 广西农学报,2011,26(4):90-92.

[15] 陈学英. 浅谈生姜栽培管理技术[J]. 农林科技,2012(14):266,286.

上一篇:《用不停跳的舞步》读后感下一篇:长春市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培训平台小学语文“模块一测验一”答案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