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古诗两首草(精选4篇)
2古诗两首草 篇1
一、复习导入。
1、找生背诵第一课
师:好,上课之前,检查一下同学们昨天第一课的背诵情况。王立鹏来背诵第1,2自然段,不错。候星辉第3.4自然段,完全正确。张晓鹏第5,6自然段,昨天回去没背吧?站到那里听课。张甜甜第七八自然段,你也站到那里,谁能帮她背诵?嗯,完全正确。我们这学期才刚开始,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不管是课堂还是,家庭作业,同学们一定要认真完成,好吗?
2、复习第一课景物,导入课题。
师:好,在第一课“找春天”中,小朋友们发现春天的很多美丽的景色,同学们还记得都是哪些美丽的景物吗?对了,野花,树木的嫩芽,小溪,还有新出土的小草,稀稀疏疏,他们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让我们感受到了春天的美丽。那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关于春天的两首古诗。先学习第一首,小草。同学们拿出小手,跟老师一起书写课题,齐读课题。
二、读诗,理解诗,背诵诗。
1、师示范读第一首诗,生听。
师:第一课春天刚来时,小草从地下探出头来,稀稀疏疏,那么今天的小草又有何不同?下面老师来示范着读第一首诗,草。同学们注意听。
2、我会认的字。
师:好,同学们想不想也读一读?那为了同学们能读的更好一些。我们先检查一下同学们对生字宝宝的认识情况。
① 注拼音组词。擦掉拼音读,再找人说拼音写。② 说说你有什么认字方法。
③ 游戏,找朋友。字卡加一加的方法,认识枯,荣,烧三字。
3、跟师读诗
师:好,生字,认识了,相信同学们一定能更好地读诗了,下面就请同学们跟着老师读读第一首诗吧。(两遍)
4、练习读诗
师:好,下面同学们自己练习着读。
5、展示读。
师:谁愿意站起来,给我们读读?(不错,都能背了。但是注意这里面有两个一字,分别读几声呢,请同学们听老师再读一遍。第一个一字读二声,第二个一字读四声。)师:还有谁?(嗯,你也不错。)师:还有谁?(真好,声音洪亮)
6、说诗里面的重点字词。
师:同学们今天表现真好,诗读的真好,那么通过预习和刚才的朗读,你读懂了这首诗里面的哪一句,或者哪个词吗?说说看。7﹑第一句,原上,离离
师:好,接下来,老师想通过提问的方式,检查一下同学们预习的情况。古诗里面描写的是哪里的小草?(草原)你是从哪个词知道的?(原上)
师:去过草原吗?那里的草给你什么感觉?多,茂盛。一望无际。草原上的草长得很茂盛,诗中有一个词告诉我们了?知道是哪个吗?对,离离这个词形容草原上的草长得很茂盛。
师:那我们一起来读读第一句诗,把草原上的草,长得很茂盛的那种气势读出来,重读离离,来试一试,离离原上草,1,2.非常好。8第二句,枯荣。
师:那草有自己的生长规律,一年有几季?分别是?那想象看,草在这四季里,生长一样吗?春天时候的小草长得怎么样?春天和夏天的时候草长得很茂盛,其实草最茂盛的时候是夏天。秋天呢?冬天呢?你最
喜欢哪个季节的草?
师:那第二行诗句中枯荣分别指?哪个季节的草属于枯?哪个属于荣?一岁一枯荣什么意思?谁来试着解释一下。
9﹑三四句意思,为什么烧不尽?
师:野火烧不尽,什么意思?为什么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什么意思。10﹑说感受
师:学到这里,小草给你留下了什么感觉。11、诗歌要表达的情感?
师:好,那么作者白居易为什么要写这首诗呢?(表达了对小草的赞美之情,小草的生命力很旺盛。告诉人们要学习小草顽强,不怕挫折的精神。)12、带着理解背诵
师:好,明白了诗的意思,我们背诵起来就方便多了。下面请同学们想象着诗的意思,再读几遍,试着背诵。
13、背诗展示
师:谁能背下来?(找三人)
三、我会写
1、观察要注意的地方。
师:下面,同学们看,枯荣二字,不仅要求我们要会认,还要会写。我们看看这两个字怎么写?先观察一下,看看写这两个字的时候,有什么需要我们注意的地方?
2、师示范写,生看。
3、生描红。
4、展示,讲评。
5、在练习本上写。
四、读课后题,示范,自读,展示读,试着背诵完整的诗歌
赋得古原草送别(唐)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古诗两首》教学设计2 篇2
《古诗两首—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1.认识“忆、异”等6个生字,会写“忆、异、逢”等8个生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继续学习借助注释理解诗意。
3.想象画面,在反复诵读与想象中,体会诗歌感情,激发学生珍爱亲情的感情,培养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教学重点:
大致理解诗文含义,体会诗句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初步掌握古诗学习方法。
教学难点:反复吟诵,想象画面,体会诗人的思乡之情。课前准备:
1.搜集的有关重阳节的资料。2.搜集有关王维的资料。教学用具:教学课件。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理解课题。
1.现代的交通工具是什么?古代的交通工具呢?在古代,如果到很远的地方去,人们的选择除了骑马就是马车,真可谓千里迢迢,万水千山。在那样的时代,远离家乡几年不归也许都是常事,因此在中国古诗里思念家乡的内容占了很大篇幅,其中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便是一首流传千古的思乡佳作。板书课题。(课件一)
2.齐读课题,从课题中知道了什么?
(1)九月九日:指农历九月九日重阳节,又称为老人节。组织学生交流搜集的有关重阳节的资料。(课件二)
(2)借助注释理解“山东”指华山以东,诗中指作者的家乡山西省。
(3)根题目中,哪一个字深深地表现出了诗人的一种感情?“忆”是一种怎么样的感觉?
学习生字“忆”,看偏旁记忆字形,组词理解。在这里为“思念、想念”。
3.题目中是指谁回忆谁?串起来理解题目:在重阳节这一天”我“想念家乡的亲人。再读题目,读出思念的感觉。
4.了解诗人王维:学生交流资料,教师补充。
王维多才多艺,擅长绘画、书法,精通音乐,被誉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他与另一位唐代诗人孟浩然并称“王孟”。(课件三)
5.当对亲人深深的想念萦绕于诗人的心间时,会有着怎样的情感呢?让我们到诗中去感受。
二、初读古诗,了解诗意。
1.提出自学要求,自学古诗。
(1)圈出生字,自由地读古诗,读准字音,读通诗句。多读几遍。(2)借助注释理解诗意,不理解的做上记号,并与同桌互相讨论。2.同桌互读,学习字词。
(1)注意:“忆”、“异”音调的不同,理解“异乡异客”中“异”是别的,其他的意思。
(2)“逢”、“登”后鼻音。积累“辶”的生字:遥、远、遍。示范写“逢”,把走之儿写得长一些才美观。
(3)逢:遇到。遥知:远远地推想。
(4)了解“茱萸”,理解“遍插茱萸”:身上到处插满。古人认为在重阳节这一天插茱萸可以避难消灾,或佩带于臂,或作香袋把茱萸放在里面佩带,还有插在头上的。(课件四)(5)师范写“插”,引导学生注意右半边的笔顺。
3.齐读古诗,借助书上的注释和刚才的讨论交流,自己试着理解诗歌的意思。
三、理解古诗,品悟思念。1.体会“独”。
15岁那年,王维就离开了家乡,来到京城长安参加科举考试,想取得功名,实现个人的理想,写此诗时王维只有17岁,恰逢重阳佳节,作者孤身漂泊于繁华热闹的帝都,倍感孤单,非常思念家乡亲人。对于一个十五岁便离开了自己的故乡的少年来说,怎一个“远”字了得。读一读,想一想:17岁,王维身处“异乡”作为“异客”是什么滋味呢?(孤独,板书:独)(课件五)(1)这异乡指得是_____,这异客指的就是______。(2)想象画面:“独”的背后隐藏着怎样的画面?假如你就是少年王维,当身边的人处在节日的兴奋中时,你这个异乡异客在干什么?当别的人们亲人团聚时,你这个异乡异客只能干什么?当别人呼朋引伴,把酒高歌时时,你这个异乡异客只能干什么? 2.此时此刻,“独在异乡为异客”的少年王维啊,你在想什么?(“思亲”)
3.这魂牵梦绕的思念,时时萦绕心头,这彻骨的孤独让思念,常常夜不能寐,越在过节的时候,这份思念越是强烈。诗人把满腹思念都倾吐在诗中,就是这千古名句——“每逢佳节倍思亲”。
千百年来,多少人用它表达自己的思国思乡思亲之情。留学在外的学子们,每年除夕的时候,说____________;在外务工的爸爸妈妈们,中秋节的时候,说______________。
一个“倍”字,是的这份思念有千万斤重。再读。
“佳节”仅仅指的是重阳节吗?还会指那些节日?你有远方的亲人么?用下列句式练习说话:
_____节的时候,我思念远方的______,想和他一起__________ 说得好,读得好。王维在此时也想起了家乡的亲人们。读后两句,想象你看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1)兄弟们会说些什么?会祝愿些什么?
(2)默读,这幅画面最令人遗憾的是什么?(“少一人”)(3)表面上写兄弟们想念诗人,但这一切都是作者的推想,你能看出什么?(诗人想念兄弟,兄弟想念诗人,可见“兄弟情深”啊!)
(4)心中倍思亲,脑海里清晰地浮现出家乡亲人的一举一动,却只能面向东方,深情地说: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5)家乡的亲人团聚在一起,他们也在思念着王维。登高远眺,牵挂、担忧、思念涌上心头,他的亲人们一定也会面向西方,大家喊出: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四、诵读诗歌,产生共鸣。
1.千年前的王维,在九九登高的这天,是那样的思念家乡的亲人,他低声吟诵着——(男生读诗)
2.千年后的今天,我们感受着他的满腔思念,诉说着自己心中的牵挂,我们大声地吟诵着——(女生读诗)
3.无论何时,无论何地,看不见的是深深的乡情,舍不弃的是浓浓的亲情,当我们身在远方,思念家乡,思念亲人时,我们也不禁吟诵——全班配乐读。(课件六)
五、升华情感,拓展延伸。
中华民族重情义,爱家庭,爱亲人,中华民族的人情味也伴随着这些样的诗歌穿越千年的岁月,成为我们精神的一部分,这就是我们引以为荣的中华文明。读一读其他诗人所作思乡的古诗,再次体会这带有深深的乡情、浓浓的亲情中华文明。(课件七)
六、作业。
1.有感情地背诵古诗。
2.以叙述的口气,把这首诗编成故事,讲述给父母。3.读读王维的另一首思乡诗《杂诗》,尝试用想象画面的方法自学。板书设计: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王维
人教版三年级下 2、古诗两首 篇3
【教学目标】
1、会认4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能正确读写“碧玉、妆成、裁出、剪刀、万紫千红”等词。
2、背诵两首诗,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
3、体会诗人热爱春天、大自然的感情,感悟大自然的美好。【教学重难点】
重点:有感情地诵读古诗,理解古诗,背诵古诗。难点:体会古诗的意境及诗人的思想感情。【教学课时】 2课时。【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启发谈话:同学们,春天来了,自然界的景物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学生谈一谈春天景物的变化)春天是温暖的,是充满生机的,是美好的。自古就有许多歌颂、赞美春天的诗文。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唐代大诗人贺知章写的《咏柳》。
2.板书课题(板书:咏柳),解题:“咏”,用口吟诵,与口有关,故口字旁,是歌颂、赞美的意思。咏柳就是赞美柳树。
3.教师:那么,诗人在诗中是怎么赞美柳树的呢?让我们学习这首脍炙人口的《咏柳》
二、先预习《咏柳》,自读完成以下要求 1、把诗歌读正确、流利,认记生字“咏、绦”。2、指名读诗,提醒读准“绦”、“妆”、“裁”。3、根据注释了解诗歌的大意。4、小组交流:互相释疑,讨论难点。
三、学习《咏柳》
1、简介贺知章:唐朝诗人,字箱子真,代表作《回乡偶书》《采莲》。2、解题:
春天里的柳树是怎样的呢?春天百花成天的景象是什么样的?能用语言或学过的诗句来形容吗?(自由说)看看古代的诗人是怎样描述春天景色的。齐读课题。咏柳:咏即赞美。
3、诗人是怎样赞美柳树的呢?大家自读古诗,说说你读懂了什么。(结合注释读),不懂的作上记号。
4、交流汇报1、2句:
⑴碧玉:绿色的玉。妆:打扮。一树:满树。万条:枝条多。绦:一种丝带。前两句的意思是:高高的柳树上,长满了翠绿的新叶,看上去好像用碧玉装饰打扮的一样。
⑵思考:
作者把什么比作什么,这样的比喻好吗?(引导学生想象,春天万物复苏,柳树也会发出新叶,新叶刚长出来的颜色,光泽接近碧玉)
⑶朗读。
5、交流汇报3、4句:
⑴细叶:细细的嫩叶。似:好像。裁:裁剪。
这两句的意思是:这细细的嫩叶是谁裁剪出来的呢?原来是二月春风这把剪刀裁出来的呀!
⑵思考:
这两句采用了什么样的形式?(自问自答)把什么比作什么?你从这个比喻中体会到什么?(把对柳树的赞美引向对春天的赞美)(板书:赞美春天)
⑶指导朗读。
6、朗读全诗,感悟诗境。古诗前两句用比喻的手法,描绘了静态中的柳树,却使人感到柳树内在的生命力,这是实写(板书:实写)。后两句用自问自答的形式,赋予巧妙的想象(板书:想象),把对柳树的赞美引向对春天的赞美。
四、深情朗读
语速适中,情感饱满,基调高昂,注意停顿。
五、背诵全诗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复习《咏柳》,并集体背诵,引入《春日》。
二、解题
1、朱熹:南宋思想家,教育家,文学家。2、春日即在春天里。
三、初读,初通诗意 1、自读全诗,再抽读。
2、分小组讨论学习;读懂了什么,不懂的作上记号,勾出不理解的词。3、交流:
提出不懂的词,板书,查阅字典理解。胜日:即晴日,天气晴朗的好日子。寻芳:游览、赏玩美好的风景。泗水:水名。滨:水边。光景:风光景色。一时:形容时间很短。新:新鲜、奇丽。4、由词意思考: 诗中哪个词点明作者在寻找春天?(寻芳)
诗人又是在什么样的天气,到什么地方去游览,他的心情怎样?你从哪儿读出来的。(泗水滨,春天来临之快、范围之广,体现作者喜爱激动的心情,从第二句可看出)
5、整理出前两句的意思:
在天气睛朗的日子里,诗人到泗水边上死对头观赏风景,那里风光无限,一时之间许多新鲜奇丽的景色映入眼帘。
6、说说你从一二句中体会到了什么?教师:美丽的春天,多么令人兴奋喜悦呀!你能读读后面两句诗,想象一下春风吹拂、万紫千红的春天的景象,再说给大家听吗?
7、运用同样的方法学习3、4句。
自读、勾出不懂的词,讨论,交流解词,再解意。等闲:平常、随便。识得:认识。东风:春风。
万紫千红:形容百花争艳的景色。总是:都是。
诗意:平常人们都知道有春风,可春风究竟是什么样的呢?只有在见到了万紫千红的景色后,才明了是春风带来了这无边的景色。
教师:东风扑面,花开满地,万紫千红!如此美好的春天,作者的心情难道还仅仅是兴奋和喜爱吗?请大声朗读后面两句诗,你还读出了诗人对春天怎样的情感?(诗人对春天由衷的赞美之情。)(板书:赞春)
四、再读,感悟诗境
联系诗意,说说自已的理解,体会诗人对春天的赞美之情。
2古诗两首草 篇4
教学目标:
1、会认4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能正确读写词语。
2、背诵两首诗。
3、能说出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热爱春天的感情,感悟大
自然的美好。
4、重点难点:
重点:大体了解诗句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记背诗句。难点:了解这两首诗的写作特点。
教学方法:看图朗读感悟。
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二、朗读引入课文题目,了解作者:
1、教师范读,板书题目。
2、解题。
3、介绍作者。
三、自读自学:
1、熟读这首诗。
2、认读生字。
3、边读边看图思考:这首诗主要讲的是什么?
四、交流自学情况。
1、认读生字。
2、练习读诗。
3、理解重点词语。
五、逐句理解:
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
六、欣赏诗句,体会诗的意境:
1、作者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2、后两句写的是什么?
3、有感情地朗读全诗。
七、背诵古诗。
第二课时
一、指导预习:
1、自渎古诗。
2、检查预习。
3、简介作者。
4、解释诗题。
二、逐句学习,理解诗意。
1、理解“胜日、寻芳、泗水、滨”。
2、全句意思。
3、理解“光景、一时、。”
4、全句意思。
5、理解“等闲、识得、东风面”。
6、全句意思。
7、理解“万紫千红、总是”。
8、全句意思。
三、欣赏诗句。
1、诗中哪一句描写了作者看到的景色?
2、作者是怎样描写春天的景色的?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四、练习背诵。
板书设计
2、古诗两首
写实
咏柳赞美春天
想象
写景
【2古诗两首草】推荐阅读:
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 2 古诗两首(课堂实录)08-09
3古诗两首05-17
20古诗两首07-02
3三上古诗两首09-16
7古诗两首 春晓 草07-21
古诗两首课文反思08-15
古诗两首三年级下册05-24
9古诗两首 教学设计06-04
25古诗两首赠汪伦06-13
古诗两首元日江雪0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