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古诗两首(精选10篇)
20古诗两首 篇1
20、《古诗两首》教学设计
(共案)
主备人:陈超 执教人: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2过程目标:
读中感悟,通过朗读感悟诗歌的内容,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景,体会朋友之间的深厚情谊。情感目标:
激起对祖国诗歌的热爱之情,培养课外主动积累诗歌的良好习惯。教学重难点
1.感悟诗歌的内容,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景,体会朋友之间的深厚情谊。2.激起对祖国诗歌的热爱之情,培养课外主动积累诗歌的良好习惯。课前准备
1、搜集有关李白和孟浩然、王维与元二生平的材料。
2、收集写送别的诗歌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人生自古伤离别。面对自己亲密的知心朋友,我们多么希望能一直相聚,永不分离。可天下哪有不散的宴席,在交通不便,信息不灵的古代,离别容易相会难,以送行饯别表达深厚的情谊便成为一种习俗,送别也因此成为诗人笔下常见的题材。今天我们要学的课文《古诗二首》就是其中最脍炙人口的两首送别诗。
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要求读正确,读流利、读出韵味(指名读-——范读——齐读)
三、学习古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1、揭题、解题
①揭题:注意“孟(meng)”的读音及写法。②解题:要求学生完整表达诗题的意思。
2、了解背景(交流搜集的有关资料)
① 李白和孟浩然是什么人?②李白和孟浩然是什么关系?③诗是在什么情况下写的? 5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
3、理解诗意
①学生自学古诗,自学要求:以学习小组为单位,熟读古诗,借助文后注解和字词典,理解字词,翻译诗句,做好讲解古诗的准备。
②集体交流,结合长江图弄懂“西辞”的含义,明确黄鹤楼、广陵之地理位置,理解“下扬州”“孤帆”“尽”“唯”的意思。用自己的话说说诗意。
4、入境悟请
①你认为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②细细品读古诗
黄鹤楼是我国四大名楼之一,昔日黄鹤楼有天下绝景之称,诗中恰逢阳春三月。想象表述“烟花三月”是一个什么样的感情?
李白这是有心情赏春吗?为什么?李白何来心情赏春呢?他伫立在江边凝视着远方 课件出示引读——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感悟“孤帆”
古代水上运输最为重要,而长江自古又是水上交通要道,且扬州是当时的繁华都市,此时的长江一定是过尽千帆,诗中为何说“孤帆”呢?(学生自主感悟)总结:过尽千帆皆不见,心中惟有孟浩然。
5、诵读全诗(配乐《送别》)
第二课时 教学流程:
一、学习古诗《送元二使安西》
一首《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寄托了李白对孟浩然深情厚谊,至今被人们传颂,我们再来看看王唯如何抒发与友人的离别情。
1、解诗题 ①轻声读诗题
读了诗题,你有什么问题?(学生自由回答,教师适当评价)这首诗还叫什么名字?(渭城曲、阳关三叠)②二读诗题
送——元二——使——安西
2、知诗人
关于王维你知道什么?
3、解诗意
①自学(用铅笔在旁边做批注,记下自己的解释与感受)
② 汇报(说说自己的收获,看看谁知道的最多)重点理解:浥、更尽、故人
示图理解:渭城、阳关、安西 ③配乐朗读,学生闭上眼睛欣赏
4、悟诗情
①你静静的聆听的时候,你们看到些什么?
②示渭城图,就是在这样一个美丽的地方,美丽的清晨,好朋友元二就要出示安西了。④阳关以西景象图(课件)同学们,当时阳关以西这是一幅这样的画面?(无尽的荒漠,陪伴他的只有这无尽的荒草。除了沙漠还是沙漠,除了戈壁还是戈壁)
⑤元二要经历3000多公里的长途跋涉,这一路上,陪伴他的只有这满眼的荒漠,满目的戈壁,深为好友的你,在这离别的时刻,还想对元二说些什么呢?(生交流)再多的话语却道不尽离别意,只能说(引读)——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⑥喝下这杯酒了吗?可我分明感受到这酒里还有点别的滋味,你品出来了吗?这一杯酒够不够?那就再来一杯:(做举杯动作)——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⑦数不清这是第几杯酒了,喝完这一杯,元二该启程了,让我们举起酒杯,在送他一程吧。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5、配乐诵诗《送元二使安西》
二、延伸巩固入诗境
今天,我们学习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元二使安西》都描写了送别好友时的依依惜别,这样的别离,真的让人难过。古诗中有很多“送别”的诗。
1、古诗大汇聚
2、选诗齐研读,四人小组,合作研读一古诗,感悟这是怎样的别离?
3、总结:每一首诗都有一个令人心灵震动的“情”字。自古至今,有了情,文字才有了生命的活力;有了情,人间才有了万古不朽的诗篇。让我们再来吟诵这两首千古传颂,脍炙人口的送别诗。
三、课外延伸《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元二使安西》中任选一首,改写成现代散文。
【板书设计】第一首 叙事 依依惜别
写景
第二首 环境描写
劝酒话别 情深意重
20古诗两首 篇2
(一) 轻松背诗。
1.出题背诗。
师:从一年级到现在, 我们已经学过许多首古诗词了。我们来个背古诗比赛, 好不好?
(1) 出示诗题《赠汪伦》, 学生背诵。
(2) 这首诗中的主人公是谁?他在干什么?
2.提高难度。
师:如果你能根据老师出示的画面, 就能想起来这是哪首诗, 那就更厉害了, 现在我们就尝试一下。
(1) 出示《回乡偶书》《夜书所见》的插图。
(2) 先个别背, 再集体诵读。
(3) 这两首古诗中的主人公是谁?他们在干什么?
(二) 寻找规律。
1.教师出示每首诗的关键句, 引导学生说说这些诗有什么共同点。
2.师:透过这些诗句, 你看到了怎样的情景?
3.师:这样背古诗, 你有什么特别的收获? (把描写同类内容的古诗放在一起, 更方便记忆。)
4.总结学习方法:读书最重要的是方法。如果我们能把学过的诗词分类存放在自己的记忆中, 学习将变得更轻松。
【设计意图:借学习《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这首诗, 引领学生回顾描写有关思乡之情与送别之情的诗词, 巧妙地传递了这样一个信息:学习用归类的方法积累古诗。】
二、反复诵读, 读出节奏
(一) 简洁导入, 直奔主题。
1.师:今天, 我们再来学习一首送别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谁来试着读读这首诗? (师指名读)
2.自由朗读这首诗, 要求:读准字音, 读出节奏。
3.根据学生的朗读, 划分古诗的朗读节奏。
4.学生按照划分好的节奏, 齐读古诗。
(二) 词语质疑, 初步解答。
1.师:古诗的用词含义深刻, 有些词不易理解, 你们有不理解的词语吗?
(1) 生质疑, 如:“之、故人、西辞、烟花、孤帆、尽、唯见、天际”等。
(2) 师生共同答疑。对于“之、故人、烟花”这样的词语, 生交流解答后, 师追问:你是从哪里知道这些词语的意思的? (引导学生借助注释进行学习)
师小结:同学们, 借助书中的注释来理解古诗文的意思, 是一种非常好的方法。
【设计意图:通过反复诵读、难词解答, 粗知古诗大意。】
三、想象画面, 体会意境
(一) 简单概括, 了解诗意。
1.师:通过反复朗读, 你知道诗人干什么了吗?
2.师:谁能加上时间、地点、人物, 把诗人做了一件什么事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3.生概括古诗的主要内容。
(二) 借助画面, 体会意境。
1.师:你们再轻轻地读一读这首诗, 说说你还看到哪些画面?你是从哪句诗中读出这个画面的?
(预设:第一个画面是充满诗情画意的江南三月美景图, 第二个画面是一叶孤独的小舟消失在水天相接的地方, 第三个画面是滚滚的江水向东流去。)
2.紧扣诗句的关键字词, 读出画面, 进一步理解“辞、下、碧空尽、天际流”的含义。
3.重点解读:孤帆远影碧空尽, 唯见长江天际流。
(1) 朋友的船越去越远了, 渐渐地消失在水天相接的尽头, 可李白还是久久地站在长江边, 结合诗句, 说说他此刻看到了什么。
(2) 一条小船越去越远了, 只剩下一个影子。到最后连影子也消失在天边了, 诗人把这些意象写成了千古名句———孤帆远影碧空尽, 唯见长江天际流。
(3) 李白伫立在江边, 遥望江面, 繁忙的长江上, 难道只有这一叶孤帆吗?还有什么呢?诗人的眼里为什么只有孤帆呢?
(4) 让我们一起想象画面, 美美地读一读这两句诗。
4.指导朗读。
A.指导朗读:故人西辞黄鹤楼, 烟花三月下扬州。
(1) 请同学们自由读一读这两句诗, 想象一下这是什么样的景象。 (生想象, 交流。)
预设:我仿佛看到了在长江边上, 两位老朋友正在送别, 说着道别的话。孟浩然辞别了老朋友, 乘船向东, 前往扬州呢!
(2) 指名学生读, 要求:想象着画面, 按照诗歌的节奏读诗。
(3) 师生共同点评。
B.指导朗读:孤帆远影碧空尽, 唯见长江天际流。
(1) 诗的后两句又描写了什么景象呢?请同学们先自由读一读, 想象诗中的画面, 再跟同桌说一说。
预设:我好像看到了诗人伫立江边, 目送友人的小舟愈行愈远, 渐渐消失在水天相接的地方, 只望见浩浩荡荡的江水流向天际。
(2) 指名学生读, 要求:想象着画面, 按照诗歌的节奏读诗。
(3) 师生共同点评。
(三) 想象画面, 言语实践。
1.师:请同学们根据老师的指导, 想象着诗人所描绘的画面, 反复诵读。
2.李白久久地伫立在江边, 望着孤帆远去, 朋友远行, 心中想起了与友人一同饮酒作诗的日子, 不禁自言自语地感叹道:___;想着朋友孤身一人坐着小船驶向扬州, 不禁自言自语地祝福道:___。
3.同学们, 让我们带着深深的情意再来读一读这首古诗吧!
4.学生集体诵读。 (配古琴曲《送别》)
【设计意图:这一设计巧妙之处有三:一是紧紧围绕“你看到哪些画面”这个主问题展开教学, 学生在描述画面的过程中, 自然而然地领会了关键字词的意思;二是激发想象, 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三是进行言语实践。借助古诗情境, 让学生再次体会诗人之情感。】
四、总结学法, 自学古诗
1.同学们, 学到这里, 我们从诗歌中看到了一位重情重义的诗人形象, 现在, 让我们再进一步了解一下他吧。 (介绍李白及当时的时代背景)
2.通过今天的学习, 你学到了哪些本领?
预设一:懂得了归类学习古诗的方法。
预设二:读古诗不仅要用眼睛、用耳朵, 还要用心。
预设三:读古诗要先了解这首诗写了一件什么事, 然后体会一下看到什么画面。
预设四:学习古诗可以先读出节奏, 再读出画面, 最后读出意境。
3.运用学习《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的方法, 尝试自学《送元二使安西》。
4.通过三个方面检查:
(1) 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这首诗描绘的是怎样一幅画面。
(2) 能有感情地诵读这首诗。
(3) 说说两首诗的相同之处与不同之处。
5.检查反馈。
【设计意图:重语言习得, 重方法指导是“教语文”的核心。通过总结学法并当堂进行实践, 凸显了“运用”, 强调了“实践”。真正实现了从“教课文”到“教语文”的转变。】
五、拓展延伸, 布置作业
请学生选择作业:
1.抄写《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和《送元二使安西》。
2.选择自己喜欢的一首诗扩写成一篇短文。
3.再搜集几首描写友情或亲情的古诗, 并诵读积累。
《古诗两首》教学设计 篇3
人教版义务教育标准实验教科书4年级上册——古诗两首《送元二使安西》《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设计理念:
1.《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古诗文教学更应该重视对学生人文情怀的熏陶和感染。基于以上认识,我确立以“情”为切入点,通过“寄情酒更浓、触景情更深、事世难料情难舍”层层推进的诵读来帮助学生体会朋友之间的深厚情意,实现对文本的多元解读,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2.在语文实践过程中注重发挥教材的“例子”功能。强调学习方法的传授、迁移,帮助学生掌握规律,形成能力。最终实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和谐统一。
教学目标:
1.读准字音,正确书写“陵”字。了解两首古诗的大意,会背诵古诗。
2.感受朋友之间的深情厚意,体悟重点诗句的情味,受到古诗文化的熏陶。
3.引导学生掌握学习古诗文的基本方法。
教学重、难点:
1.通过反复诵读,多元体验,引导学生感悟诗情。
2.在学习古诗的过程中,传授方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教学过程:
一、阶梯引领,逐层悟情
1.晓诗音。
学习古诗两首中的第一首《送元二使安西》。
学情调查:哪些同学课前接触过这首诗。会读的同学想一想怎样读得更好;不会读的试着借助注释把它读正确。
(生自由读诗。师板书课题。)
预设:
(1)读准多音字“舍”、“朝”、“更”。
(2)题目的正确朗读是教学的难点,可引导学生在弄懂题目的意思之后,再正确朗读。
(齐读古诗,检测学习效果。)
2.明诗意。
(1)我们学古诗仅仅会读是不够的,(板书:知诗音。)还要——(板书:明诗意。)
(2)怎样才能弄懂诗的意思?你们有什么好办法吗?
预设:
朗读品悟;了解诗人;运用串词连句法;读诗文、想画面,结合注解。
(3)同桌之间试着来说说《送元二使安西》这首诗的意思。
预设:
对“浥”、“更尽”、“新”的理解。
3.悟诗情。
(1)寄情酒更浓。
过渡:通过你的讲解,一幅朋友送别图在我们的脑海中展现。元二与王维到底是怎样的一对朋友呢?再次默读古诗,想一想:你是从诗中的哪些地方看出来的。
预设:
抓“劝”、“更”、“尽”等字的理解,感受好朋友送别时的情景。
抓“酒”中所蕴含的情感,有感情朗读“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这千古名句来体会朋友之间的依依惜别之情。
(2)事世难料情难舍。
过渡:真的记不清喝了多少杯酒了。车马已经备好,此次分别,不知何时相见。时间呀,你能走得慢一些吗,安西呀,你能离我近一些吗?这可能吗?安西有多远?
预设:
出示《元二出使安西图》来感受渭城与安西之间的距离。
对比古今的交通工具,来体会古人离别容易相聚难的特点。
介绍背景:王维在元二走后的几年后便去逝,此次的告别竟成了绝别。
师:(板书:悟诗情。)是啊!一句话,一辈子,一生情,一杯酒。谁记住了这一段以酒相送的千古佳话。请站起来,让我们一起背诵这首古诗,铭记这份送别的情意吧!
(3)触景情更深。
过渡:已经记不清喝了多少杯酒。透过窗子,向外望去,这种难舍难分的情绪是才下眉头,又上心头。(师配乐读诗。)是什么又勾起了他们离别的伤感?
预设:
抓“雨”、“柳”。等景物来感受朋友间离别的愁绪是越来越浓。
配乐读全诗来感悟此景让老朋友更加的难分难舍。
二、方法运用,自主解读
1.在我国古代,由于交通不便等原因造成离别容易相见难,所以描写送别的诗还有很多。接下来我们就来学习另外一首诗。(投影出示《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2.同桌之间运用方法合作学习。
3.汇报:
(1)读准音。
(2)明诗意。指名汇报、学生质疑、师生答疑。
4.对比学习悟诗情:请同学们再读一读《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联系我们刚才学习的《送元二使安西》看看有什么新发现。
预设:都是写送别,都是送好朋友(故人),都有景物的描写。
王维借“雨”、“柳”、“酒”抒发了对元二依依不舍之情,李白送好友孟浩然又有怎样的景,表达了怎样的情呢?
多元理解“黄鹤楼”、“烟花三月”有感情地朗读体会离别的悲伤。 理解“孤帆”、“尽”、“唯”,有感情地朗读,体会李白送孟浩然时的依依不舍。
5.能不能把这首千古佳诗记在心中?师生共同背诵。
三、拓展延伸,多元抒怀
1.你还了解了哪些描写送别的诗?
2.总结:不论是以酒相送的酣畅淋漓、以目相送的默默无语,说到底都是因为朋友之间的一份真情,他们都是在以情相送。因为有了情,这些文字才被人们代代传颂,因为有了情,才被称为民族的瑰宝啊!
3.今天我们在一起度过了40多分钟,马老师马上就要离开你们,想不想送送我呢?想想怎样送呢?
4.师生话别,共勉。
20《古诗两首》教学反思 篇4
新课标明确指出:小学生要阅读一定数量的古诗文。因此,教材中适当编排了一些古诗词。怎样进行古诗词教学最有效呢?下面以我教《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为例,说说如何把“读”作为诗词教学的主旋律。以便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整体朗读中,了解诗词大意。教学伊始,今天我们就以“读”为主来学习古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请同学们打开书,先读通顺,再借助文中的插图、注释,想一想这首诗大概讲的什么意思。学生初读,自学。学习积极性空前高涨。小学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学习古诗的方法。因此,在开课伊始,我不是按惯例不读课文就解释诗题,而是让学生先借助注释和插图自读,了解大意,整体把握。这样不仅做到解题不离文,同时又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读中了解诗题,了解背景,把握基调。(1)、交流诗题意思,指导读出节奏。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这样读题目,即读出了节奏,又读出了内容。学生清楚的知道谁送谁、送的地点、送的目的地。(2)、了解背景,指导读出味道。出示黄鹤楼的图片,插入传说。黄鹤楼是天下名胜,是文人墨客流连聚会之所,又是传说中仙人乘鹤升天之处。两位潇洒飘逸的诗人选择在此辞别,虽是惜别,但更富有诗意,因此在读“黄鹤楼”时声调可以稍上扬。(3)扬州是个什么地方呢?扬州——美丽的江南城市,是当时最繁华的都会,尤其春天的扬州到处歌舞升平,到处柳絮如烟,繁华似锦。“腰缠十万贯,骑鹤下扬州”,“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4)孟浩然此去扬州要做什么?心情怎样?他要去游玩、散心。心情自然轻松、愉悦。(5)想象你是孟浩然,带着你即将下扬州的心情读诗题呢?在这富有诗意的阳春三月,李白送别好友去那个令人神往的扬州,心情会怎样?那肯定是即有惜别之情,又有羡慕之情。这个时候,假如你是李白,带着送别好朋友的惜别之情、羡慕之情读诗题。让学生再读: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朗读是对作品的再创造,在诵读时要先把握作品基调。“人生自古伤离别”,许多人认为离别是伤感的,而本首诗中的孟浩然并非如元二出使荒僻的安西那般无奈。扬州是当时最繁华的都会,众多才子佳人聚集于此,作为“风流天下闻”的大诗人孟浩然,此行的愉悦心情可想而知。而喜爱游山玩水的李白自然为好友高兴,在情深意重的惜别之中,也流露出了一丝羡慕与向往。因此,了解背景,为“入情入境的诵读”打下了基础。正是:未成曲调先有情。学生自然学的有情趣。
读中感悟诗情,进入诗境。(1)品读“故人西辞黄鹤楼”说说李白为什么要送别孟浩然?他们是什么关系?你了解他们之间的交情吗?(2)品读“烟花三月下扬州”配乐想象“烟花三月”的扬州。融想象与诵读中。(3)品读“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让学生再读中知道,“孤帆”不是说浩瀚的长江上只有一只帆船,而是诗人的全部注意力和感情只集中在友人乘坐的那只帆船上。另一方面:诗人在黄鹤楼边送行,看着友人乘坐的船刮起风帆,渐去渐远,越去越小,越去越模糊了,只剩下一点影子了,最后终于消失在水天相接之处。而诗人仍然久久屹立。此时,只看见那滚滚的江水向东流去„„诵读这两句诗时既要有节奏又要音断气连,尤其是“流”字拖长音,有孤帆远去之感。通过读,感受诗人对好朋友的深情厚谊,体会诗人目驻神驰的情态和怅然若失的心情,此刻李白的心也早已随友人一起去了。再次让学生感情朗读“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教学到这里时我指出:流就是留,是不舍,是牵挂,是羡慕,是诗人对好友绵绵不绝的情谊。这时,再让学生带着自己的理解和感受自由练读“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我觉得小学生没有丰富的文学积淀,因此,教学不能枯燥的分析、机械的背诵,也不可“深挖”式地鉴赏。应当借助多媒体创设情景,放飞想象,品读语言,做到有感情诵读,在读中悟情,在读中生情,在读中入境。并在读中让学生掌握朗读技巧,从而使朗读指导“虚”“实”并用。
在此基础上,我让学生们积累背诵。同时指出:我们的现实生活中,也有许多的聚散离别,请你用几句话,写一写与亲人或好友离别时的场景或心情,并恰当运用学过的诗句来表达。这样的教学,不仅增加诵读积累的数量,也是一种初步的对比学习,激发并培养学生对古诗词的兴趣和热爱。最后的练笔意在读写结合,古为今用。
《送元二使安西》课后反思
《送元二使安西》是诗人送友人元二奉命前往安西时所作的送别名诗。前两句写景,后两句叙事,表达了作者对友人即将远赴阳关时的依依惜别之情。在这节课上,我力求让学生感受到了送别的难舍难离。教学时按照“古诗四读法”让学生自读自悟,鼓励学生谈自己对诗歌所描写的意境的理解和感受,从诗句中感悟其中的深意。
曾记得:学古诗,知诗人,抓字眼,明诗意,想诗境,悟诗情,这是学习古诗的基本步骤,也是学生自学古诗词的一般思路。
教学开始,背诵相关的送别诗,将学生的课外积累与课内学习相结合。第二步,知诗人,通过学生课外积累和课上老师出示,对于诗人有一定的了解。第三步,读通诗句。会认两个生字和两个多音字,一个“朝”,一个“舍”,通过“舍”字的演变,让学生感知中国汉字的魅力同时,也学会了“舍”的意思。
第四步:知诗意。
通过学生自己去抓字眼,明白诗句中一部分字词的意思,然后全班交流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然后通过问学生“读者这样的诗句,你的眼前仿佛出现怎样的画面?”让学生充分的发挥展开想象的翅膀,既理解了诗意,有悄悄地内化语言文字的内涵,吸收营养。
第五步:悟诗情
我考虑如何让学生凭借自己的想象来充实这些略去的画面,让他们在读悟之间有所见。因为唯有如此,诗歌短短的28个字才能在学生头脑里丰满充盈起来,升华成一种美妙的境界;学生也才能真正走入诗人的情感,与诗人达致心灵契合。这首诗中,作者的情感都凝聚到了一杯酒里。追忆往昔,遥想将来,太多太多的话想要对故人说。临别之际,诗人却只是一次有一次地举起酒杯来“劝君更尽一杯酒”。诗人想说的话,想表的情都化为了一杯酒,这一杯酒的分量由此可见。不难发现,酒即是这首诗中负载诗人灵魂,折射诗人心志的一个意象。
对于教学而言,学生所有想象的画面,所有由画面激发出的情感,最后也归宿到一杯酒里。于是,“体会酒中之情”作为我这堂课的暗线,穿插在全诗的教学之中。
首先,创设情境。诗人王维陪着元二一夜喝酒到天亮。质疑:诗人会在这一夜说些什么?来体会两位友人之间的不舍。
再创设情境,元二此去的地方为安西,他会遇到什么困难,作为好朋友,“你” 会对他说些什么。再次体会友人之间的不舍和担忧„„
接着出示图片:阳关路,想象元二一路上会遇到什么,“你”会对他说什么。从中体会出担忧、关爱„„
最后点出,王维在元二去安西后不满六年就于世长辞,世人作曲《阳关三叠》来纪念此段友谊,配乐诵读。情感升华。
不断地创设情境,让学生感知他们是深深的友谊,是绵绵的思念,还有王维对元二无限的担忧和关怀。当学生体会到了这一点,这一杯酒便具有了跨越时空、贯穿古今的活力,将学生与诗人的心紧紧地系在了一起,读起来声声入情。
第20课古诗两首诗意 篇5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黄鹤楼:楼名,在今湖北武汉
我的好友孟浩然在繁花似锦的阳春三月,由黄鹤楼出发,乘船东行到扬州去。
之:去,到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故人:这里指老朋友
我伫立江边,目送友人的小船愈行愈远,渐渐消失在水天相接的地方,烟花:形容花开得繁茂,像浮动的烟雾 只望见浩浩荡荡的江水流向天际。
《送元二使安西》-----王维(唐)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使:出使
清晨的细雨打湿了渭城的浮尘;青砖绿瓦的旅店和周围的柳树都显得格外清新明朗。
浥:湿润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更尽:再饮完
请你再饮一杯离别的酒吧!因为等你西行出了阳关之后,就再也没有一个交情深厚的老朋友了。
拓展 送别诗句: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别董大》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赠汪伦》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李白(唐)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黄鹤楼:楼名,在今湖北武汉
我的好友孟浩然在繁花似锦的阳春三月,由黄鹤楼出发,乘船东行到扬州去。
之:去,到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故人:这里指老朋友
我伫立江边,目送友人的小船愈行愈远,渐渐消失在水天相接的地方,烟花:形容花开得繁茂,像浮动的烟雾 只望见浩浩荡荡的江水流向天际。
《送元二使安西》-----王维(唐)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使:出使
清晨的细雨打湿了渭城的浮尘;青砖绿瓦的旅店和周围的柳树都显得格外清新明朗。
浥:湿润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更尽:再饮完
请你再饮一杯离别的酒吧!因为等你西行出了阳关之后,就再也没有一个交情深厚的老朋友了。
拓展 送别诗句: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别董大》
20古诗两首 篇6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5个生字,背诵并默写《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2.体会朋友之间的友情和依依惜别的感情。
3.结合课文注释或查字典、词典,体会诗句的含义,体会诗的意境。4.培养学生搜集信息的能力、自主学习的能力、想象的能力。课前准备 学生:
①搜集有关李白和孟浩然生平的材料。②读熟诗歌。
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小朋友们是否遇到过与亲人或与小朋友分别的情形呢?如果有,那么你们当时的感觉是怎样的?(学生自由的说)下面我们来看看伟大诗人李白送别友人孟浩然时的情形是怎样的?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二、解题:
①学生读题,让学生先自己理解题目。
②引导学生理解:黄鹤楼:故址在今湖北武汉市武昌蛇山的黄鹄矶上,传说有神仙在此乘黄鹤而去,故称黄鹤楼。
“之”的意思是去、往;“广陵”是今天的江苏扬州;
题目的意思是“李白在黄鹤楼送孟浩然到广陵去”。
三、预习检查:
让学生读准下列五个字的读音、记住字形:孟(mèng)、浩(hào)、陵(líng)、辞(cí)、唯(wèi)。
四、交流搜集的有关资料
1.李白和孟浩然是什么人?(唐代著名的诗人)
2.李白和孟浩然是什么关系?
3.这首诗是在什么情况下写的?
五、理解诗意
1.学生自学古诗
自学要求:以四人小组为单位,熟读古诗,借助文后注解或字、词典,理解字词,翻译诗句,做好讲解古诗的准备。
2.检查交流自学情况
①学生自愿或学习小组推荐1个学生讲解古诗
②教师指点,并点出这首诗中的几个关键的不易掌握的字词。“西辞”“尽”。
(诗意:老朋友告别了黄鹤楼,在这花红柳绿的三月去扬州。你乘坐的船儿越行越远,驶向水天相接的地方,消失在蓝天的尽头。我眼前只有那浩瀚的长江水,还在向天边奔流。)
六、体会诗境
1.你认为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 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
2.想象描述“烟花三月”是一个什么样的图景。李白这时有心情赏景吗?为什么?
3.这时长江里是不是只有孟浩然的一只船?李白为什么只见“孤帆”?
4.李白站在岸边看好友孟浩然的船只由近而远心里会想些什么?(结合末两句体会诗人的感情)
5.借助插图体会诗的意境。
6.有感情地朗读、体会诗的意境。
七、能力训练:
我们能不能分角色表演一下当时的情景呢?
1.学生先以小组为单位,集体合作设计这分别情景的表演,要注意事情发生的时间、环境,人物的动作、语言、表情等等。
2.学生自愿或推荐表演,表演后师生共同评议,选也最佳表演小组。
3.根据表演效果,再看注释或查字典,理解诗句的意境。
八、作业练习:
1.背诵并默写《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2.搜集并阅读有关友人送别的诗歌,体会诗人的感情。
《送元二使安西》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一、学习古代诗歌,帮助学生了解唐宋诗歌在我国诗坛上的重要位置。了解古代历史和古人的社会生活,使学生更加热爱祖国和人民。
二、会认5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
三、了解诗歌大意,体会诗歌的意境。
教学设想
一、这首古诗,读起来琅琅上口,容易记忆。应让学生多读,不必硬从思想性上去探究,教学重点应放在引导学生在朗读中体会诗人抒发的强烈感情。
二、采用学生自读、教师点拨辅导、自读测试的教学方法。
三、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唐朝(公元618—907年)是我国古典诗歌发展的全盛时期。唐诗是我国优秀的文学遗产之一,也是全世界文学宝库中的一颗灿烂的明珠。
唐代的诗人特别多。李白、杜甫、白居易固然是世界闻名的伟大诗人,除他们之外,还有无数诗人,像满天的星斗一样。最难得的是其中不少诗人,能用自己独特的风格和技巧,从各个不同的时期和不同的角度反映了当时人们的一些思想、感情以及社会生活的复杂面貌。
今天,我们将要一起学习另一位唐朝著名诗人王维写的一首古诗《送元二使安西》。
二、指导自读
(一)自读《送元二使安西》
1.学生自读诗歌并完成以下作业:(出示小黑板)
(1)查字典解释下列词语:
悒 客舍尽 故人
(2)试着理解古诗的意思。讨论自读作业:(师生共同评定、明确)
第1题:浥:悒(yì)湿润。
客舍:客店、旅店。此处指饯别的处所。
尽:“进”。
故人:老朋友。此处指元二。
第2题:从诗题可知,这是一首送人赴边之作,被送者元二,是诗人的挚友,姓元,在族兄弟排行是老二,唐人喜欢以行第相称,表示亲切和敬重。使,指元二是奉命出使。安西,指元二出使的地点。(引导看注解①)
本诗辞情意兼美,有景语,有情语,情景交融,感情深蕴,余味无穷。
首句,点明送别的地点、时间、天气,早晨一场蒙蒙的细雨,如丝如雾、轻轻地洒扫了昨天灰尘飞扬的阡陌交通。滋润了渭城的大街小巷,暗中酝酿送别气氛。
第二句:为送别布景设色,紧承首句。一场如酥小雨,滋润了清晨初春的空气,给人以清新舒心之感,只见逆旅之余,瓦楞青青,路边柳色其新如洗。
以上两句勾勒了一幅色调清新明朗的图景,为送别提供了典型的自然环境。三、四两句由写景转入送别,老朋友相送饯别,心中依亦不舍,千言万语无从说起,只能频频劝酒,再干一杯吧,向西出了阳关,再也见不到老朋友了。以寻常话语表达了蕴藉无穷的感情。
3.在自读基础上试译全诗。
译文:
渭城早晨的细雨,润湿了路上轻飘的浮尘,客舍边一片青翠,柳色嫩绿清新。
临别的时候,劝你再喝完这杯酒,向西边出了阳关,就再也没有我这样的故人!
4、试背这首诗。
三、拓展练习。
20古诗两首 篇7
【摘要】本文通过对比教科书所给的唐诗译本和许渊冲的译本,与大家共同学习和理解许渊冲教授提出的中国学派的文学翻译理论——译文要意美、音美、形美的三美论。
【关键词】三美 创译 境界
人教版第六模块第二单元主题是谈诗歌,课文中谈到了英文中的童谣、清单诗及五行诗,还提到了日本的俳句诗和中国的唐诗。课文中列举的唐诗英译及79页课文注释给出的唐诗原文一并展示如下:
望夫石 王建
望夫处,江悠悠,
化为石,不回头!
山头日日风复雨,
行人归来石应语。
Awaiting Husband Stone
Where she awaits her husband
On and on the river flows.
Never looking back,
Transformed into stone.
Day by day upon the mountain top,
wind and rain revolve.
Should the traveler return,
this stone would utter speech.
(by Wang Jian)
该译本出自张廷琛与魏思博(下简称张魏)合译的《唐诗一百首》中第53首。教科书中的译文没有英文标题,上文的标题是根据张魏的译本补上的。首字母的大小写是照着教科书抄下来的。在《唐诗一百首》原书中译者在译文后加了注释:A legend that originated in Wuchang, Hubei Province, and spread so far and wide that there were many such landmarks along the rivers of China. 而北京大学许渊冲译注的《唐诗三百首》(2007年1月第一版)第60页也是《望夫石》,译注如下:
The Woman Waiting for Her Husband
Wang Jian
Waiting for him alone
Where the river goes by,
She turns into a stone
Gazing with longing eye.
Atop the hill from day to day come wind and rain;
The stone should speak to see her husbandcome again.
*The legend goes that a woman sitting for the return of her husband turned into a stone by the riverside. Thus the stone becomes a symbol of lovesickness.
从形式上看,以上两种译文共同点是既译且注,不同点是张魏的译本是无韵体,而许译是韵文。和原诗比较不难发现张魏译本首先未做到押韵,因为原诗是押韵的乐府诗,不押韵就失去了乐府诗的音乐美,不美也就不能脍炙人口,也就无法流传了。正所谓,诗之无美,行而不远。而许译不仅形似而且神似,不仅形美,而且音美、意美。
再看该书workbook的52页还列举了另外一首唐诗的英译,即孟浩然的《春晓》。该诗的原文和教科书所给译文如下:
春晓 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
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
花落知多少。
A Spring morning
I awake light-hearted this morning of spring,
Everywhere round me the singing of birds-
But now I remember the night, the storm,
And I wonder how many blossoms were broken.(Witter Bynner、江亢虎)
该译本出自中国学者江亢虎 (1883-1954) 和美国著名诗人威特·宾纳(Witter Bynner)(1881-1968)合译的 The Jade Mountain: An Anthology Being Three Hundred Poems of the Tang Dynasty(618-906)(中文名为《群玉山头:唐诗三百首英译本》)。《群玉山头》是《唐诗三百首》的第一个英译全译本, 也是西方世界流传最广的《唐诗三百首》译本。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中外关系史研究室历史学博士李珊在她的文章《江亢虎北美传播中国文化述论》中关于《群玉山头》的论述如下:二十世纪一二十年代,美国意象派诗人热衷于借用中国古诗中的意象以自由诗的形式表现具有东方色彩的意趣。江亢虎和宾纳的英译《唐诗三百首》的工作,就是在这一股由意象派带动的翻译中国古诗热潮中开始的。《纽约时报》书评对该书翻译的准确性和可读性给予了较高的评价,认为“在这个领域中后来的作家们应当以他们的作品作为范本,并将他们的感知作为指导。”上述书评中有两个关键词“自由诗”和“准确性”即说明该译本首先背离了中国古体诗的韵诗特性,其次,背离了文学作品讲究的“艺术性”而非科学意义上的“准确性”。另外,抛开韵诗特点,单单从简洁达意上看,也有讨论的余地,比如:第一行中light-hearted,第二行中的round me,第三行中的I可否略去?
下面,我们看看许译《唐诗三百首》(2007年1月第一版)第六页的对该诗的译注:
A Spring Morning
Meng Haoran
This spring morning in bed Im lying,
Not to awake till birds are crying.
After one night of wind and showers,
How many are the fallen flowers!
*This quatrain reveals the poets love of spring and his regret of her departure.
首先,许译的第一行和第二行结尾的lying 和crying押韵,第三句和第四句结尾的showers和flowers押韵,体现了诗歌的音美;其次,该译文的第一句和第三句长短一致,第二句和第四句长短一致,体现了诗歌的形美;第三,第一句中,没有直译“眠”,第二句没有直译“处处”,但意境表达出来了。体现原诗的意美。体现意美是诗歌翻译中最难做到的,因为需要译者的再创作。由此,我们想到宋代画院曾经举办过一次绘画比赛,画题是“踏马归来马蹄香”。众画工挥毫泼墨,各显其能,有的画骑马人手里拈了一枝花,有的画马蹄上缠着一枝花,有的画一匹马站在一片鲜花丛中,最后夺魁的却是这样一幅画:一匹骏马奋蹄疾驰,马蹄边飞舞着几只小蜜蜂。真是绝妙的构思啊,画中没有花,但追逐马儿的小蜜蜂却让人嗅到了浓郁的花香。花香是难以正面描绘的,而以蜜蜂衬花香从而获得含蓄蕴藉虚实相生的艺术效果。绘画艺术是这样,文学创作是这样,文学翻译何尝不是如此呢?
英国诗人柯勒律治曾说: “Prose is words inthe best order; poetry is the best words in the best order” (散文是编织得最好的文字,诗歌是编织得最好的绝妙好辞)。由于西方文字是形合文字,百分之九十以上可以对等,所以西方提出了翻译对等论。但中文是意合文字,据计算机统计,只有大约百分之四十的中文可以和西方文字对等,西方的翻译理论不适合中西翻译实践,因此,中译英的翻译理论必须来源于中英翻译实践,必须建立中国学派的文学翻译理论。而英译唐诗的最高标准,应是要追求意美、音美、形美的有机统一。许渊冲教授是翻译三美理论的提出者,也是三美理论的实践者,在许老长达七十年的翻译生涯中译作涵盖中、英、法等语种,翻译集中在中国古诗英译,形成韵体译诗的方法与理论,被誉为“诗译英法唯一人”,在国内外出版中、英、法文著译六十本,包括《诗经》、《楚辞》、《李白诗选》、《西厢记》、《红与黑》等中外名著。许老在《中国学派的文学翻译理论》指出:在译诗时,传达原诗意美是最重要的,是第一位的;传达原诗音美是第二位的;传达原诗形美是第三位的,最好“三美”齐全,如果必能兼顾,就要从全局考虑取舍。许老创译的例子数不胜数,以柳宗元的《江雪》为例: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Fishing in Snow
From hill to hill no birds in flight,
From paths to path no man in sight.
A lonely fishman, behold!
Is fishing snow on river cold.
第一句的“千山”说成从一座山到另一座山,“鸟飞绝”反说成没有飞鸟。第二句的“万径”说成是从一条道到另一条道,“人踪灭”反说成看不见行人。第三句舟字不译,因为寒江垂钓,自然是在船上,“蓑笠翁”说成“渔翁”,再加一个“看”,以动衬静,愈见其静。第四句说原来渔翁不是在钓鱼而是在钓雪,显示渔翁独立的人格。全诗上下都体现了译者的创译,让人读罢全诗,心领神会,荡气回肠。这大概就是创译诗歌达到的“三美”境界吧!
参考文献:
[1]许渊冲.翻译的艺术[M].北京:五洲传播出版社,2006.
[2]许渊冲.唐诗三百首[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7.
3古诗两首 篇8
时间: 年级: 小组: 姓名:
一、学习目标:
1、学会古诗《山行》,读准“斜”,理解“寒山”、“坐”、“石径”等字词的意思。
2、读懂、感受古诗描绘的意境,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
3、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
二、自主学习:
1、轻声读古诗,读对字音,画出生字。
2、自学课后生字,在生字本上写一遍,和组内同学交流自己记忆生字的方法。
3、再读课文,边读边想:这是什么季节,作者在山路上看到了什么景色
4、试着说说诗句大意
三、合作学习:
1、《山行》中写远景的是
; 写近景的是
;全诗写到的景物有
,表达了诗人
的思想感情。
四、我的疑惑:你还有什么问题?
3、《古诗两首》山行 第一课时教案
主备人: 复备人: 年级
一、教学目标:
1、学会古诗《山行》,读准“斜”,理解“寒山”、“坐”、“石径”等字词的意思。
2、读懂、感受古诗描绘的意境,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
3、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
二、教学重难点:
1、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
2、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
三、教学过程:
1、预习(或课堂)导入:
还记得哪些写春的古诗,说出来大家听听?
2、自主学习:
1)、轻声读古诗,读对字音,画出生字。
2)、自学课后生字,在生字本上写一遍,和组内同学交流自己记忆生字的方法。
3)、再读课文,边读边想:这是什么季节,作者在山路上看到了什么景色
4)、试着说说诗句大意
3、合作学习: 1)、《山行》中写远景的是 ; 写近景的两句是 ;全诗写到的景物有,表达了诗人 的思想感情。
4、展示交流:
展示一:理解字、词、句意思 展示二:理解诗意。
展示三:指导朗读,背诵这首诗。
5、评析拓展(自主—合作—展示……):
诗句这么美,风景这么美,我们要怎样才能读得美呢?找出你认为重要的词句,带着赞美的语气朗读。闭眼,边背边想象刚才一路上看到的美景。
6、巩固提升(课堂练习或检测):
一首好诗是美的,一幅好画是美的,一篇佳作会更美,你愿意把刚才你和杜爷爷一起游览看到的和想到的写下来吗?你愿意把它画下来吗?
7、作业布置:
1)、书写本首诗的生字。2)、抄写古诗并背诵。
四、板书设计: 山 行
远上寒山时径斜,白云生出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1、古诗两首 篇9
知识点:
1、有感情的朗读古诗,背诵并默写这首古诗。
2、背诵并默写课后的注释。理解“尽、闲、厌”单字意思。
3、会用自己的话理解诗句的意思。教学流程:
一、激趣导入
唐朝是我国古诗创作最旺盛的时期,在众多诗人中有两个最有名的诗人,他们是谁?
(根据学生课堂反应,教师提示:一个称“诗仙”,一个称“诗圣”)揭题。谁来背背李白的诗,会几首就背几首。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李白的《独坐敬亭山》板书。
二、检查预习。
1、你认识了哪些生字?
2、你理解了诗中哪些单字的意思?
在学生交流中重点理解“尽、闲、厌”单字解释。
3、谁能起来读一下这首诗?
三、解读诗句,感悟诗情。
1、学习“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⑴画一画这两句。
⑵理解“众鸟”:
说一说为什么画好多只鸟?
⑶理解“孤云”:
说一说为什么只画一片云?
⑷理解“尽”和“去”。
2、品读“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⑴感悟:
原本陪伴在李白身边的景物都离李白远去了,李白看起来心情怎么样?(板书:独)
⑵引导学生反复诵读,读出孤独的味道。
指名回答“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的含义。总结这两句的含义:
一群群鸟儿冲向天空向远处飞走了一片白云悠然地飘走了,也没有了踪影。过渡:前两句看起来李白很孤独,后两句还是写孤独吗?难道李白心里真的很孤独吗?读后两句。
3、学习“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1)理解“相看”: 李白眼里“只有敬亭山”(指板书),可见这里的“相看两不厌”(指板书)是谁和谁互相看不满足呢?
(2)理解“看不厌”:
看敬亭山为什么看不满足?──景美
李白仅仅把敬亭山当作一个景物来看吗?
(指班上一对好朋友)就像你看她,看不厌,很喜欢;她看你,看不厌,很喜欢。她把她当成是自己的──朋友。而李白之所以看敬亭山看不满足,也把敬亭山当成了──朋友。
(3)品析诗句
李白把敬亭山当作了──朋友,所以看不厌,而敬亭山看李白看不厌,这又是为什么呢?敬亭山也把李白当作了──朋友。
(4)指名回答“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的含义。
总结这两句的含义:
只有敬亭山和诗人出神地凝望着,互相看也看不厌。
4、品读“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既然找到了自己的朋友,而且是那么知心的朋友,李白还孤独吗?这时候他的心情又是怎样的呢?(板书:不独)
引导学生反复诵读,带着高兴的心情读。
四、表情朗读,升华诗意
五、拓展延伸。诵读李白的两首诗。
夜宿山寺 望庐山瀑布
危楼高百尺,日照香炉生紫烟,手可摘星辰。遥看瀑布挂前川。
不敢高声语,飞流直下三千尺,恐惊天上人。疑是银河落九天。
六、背诵并默写这首古诗。
望洞庭
知识点:
1、有感情的(地)朗读古诗,背诵并默写这首古诗。师强调“潭”字笔画。
2、背诵并默写课后的注释。
和:和谐,这里指水色和月色融为一体 秋月:点明时间——秋天 潭面:湖面。
遥望:远远地看;翠:苍翠。
青螺:这里形容洞庭湖中的君山,也用上了比喻的手法。
3、会用自己的话理解诗句的意思。教学流程:
一、解题导入,了解诗人。
板书课题:望洞庭。你从题目知道了些关于这首诗的什么信息?(写的是洞庭,从 “望”角度来写的,是远看)
介绍诗人:刘禹锡,洛阳人,他的诗通俗清新、富有民歌特色,为唐诗中别开生面之作。
二、检查预习。
1、你认识了哪些字,你觉得哪个字需要提醒大家?重点强调“潭”字笔画。
2、你理解了哪些词语的意思? 重点理解:
和:和谐,这里指水色和月色融为一体 秋月:点明时间——秋天
潭面:湖面
遥望:远远地看;翠:苍翠
青螺:这里形容洞庭湖中的君山,也用上了比喻的手法
3、指名读诗,正音:潭、磨、螺。
4、通过课前预习,想想你从诗中体会到了什么?
三、精读感悟。(抓住字眼、想象意境)(1)“湖光秋月两相和”
感受“和”——和谐、协调。
你读出时间了吗?(秋天的夜晚:“秋月”)
你读出当时作者眼前见到的景物了吗?(洞庭湖水清澈透明,与天上明月清光交相辉映,显得十分宁静、和谐)结合看插图。
“两相和”这“两”谁与谁?(湖光与秋月)
湖光秋月如此“和谐”,水月澄洁,一片宁静的氛围,一派和谐之美!(2)“潭面无风镜未磨”
感受“镜未磨”——风平浪静。(未:没有。)
这里藏着一个精确的比喻,你读出来了吗?(把“潭面”比作“铜镜”)这铜镜还没有打磨呢,有些模糊,有些迷蒙。为什么?(一是月光下不真切;二是浩阔湖面,涟漪轻起,波光粼粼。)(3)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两句诗的意思?
洞庭湖水色和秋天的月色融为一体,湖面上没有一点风吹过,就像一面还没有磨过的镜子。
(4)“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感受“遥望”“银盘青螺”——自然之美精美绝伦。闭上眼睛,边读边想象,感受洞庭山水美景。指名读,想象:白银作的盘子里放上一颗小巧玲珑的青色田螺,看着它,你有什么感觉?
诗中的“白银盘”指什么?“一青螺”呢?再看插图。说说感受。(5)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两句诗的意思?
远远地看去,洞庭湖山水苍翠,就像银盘子里放着一只青青的田螺。(6)同桌互相用自己的话解释整首古诗的意思
学生复述:
洞庭湖水色和秋天的月色融为一体,湖面上没有一点风吹过,就像一面还没有磨过的镜子。远远地看去,洞庭湖山水苍翠,就像银盘子里放着一只青青的田螺。
四、积累内化,迁移运用。
(1)朗读、背诵。(指名有感情读背,因已有基础,重点放在投入情感上。)(2)延伸:其实写洞庭湖的诗还有许多,比如如孟浩然的“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临洞庭上张丞相》)再如杜甫的“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他们的特点是把洞庭湖写得大多气势雄伟、境界壮阔,而刘禹锡这首诗却不同,重在表现洞庭湖的柔和秀美。有兴趣的同学不妨读读比较一下。
五、作业。
背诵并默写这首古诗。
教学反思:
9 古诗两首 篇10
【教学目标】
1.认识“促、忆、异”等7个生字。会写“促、深、忆”等10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诗中的真情实感,背诵课文。
3.懂得热爱家乡,珍惜亲情。【教学重难点】
1.体会诗人的思乡之情。
2.感受诗人由郁闷转为欢快的心情变化 【教学准备】
1.搜集有关叶绍翁、王维的相关资料。
2.课件 3.抒情配乐
【课时安排】
2课时
《夜书所见》
【教学过程】
一、以旧引新,导入新课 1.秋天是一个多彩多姿的季节,丝丝的凉意和片片纷飞的黄叶,给人带来无尽的思乡情绪。还记得我们学过许多思乡的古诗吗?谁能来说一说?(如《静夜思》等.)2.今天我们来学习另外一首写思乡的古诗.让我们先去认识这个主人公吧。(出示课件:叶绍翁)这是我们第一次在古诗的学习中认识到他,谁能把你查到的资料料和大家一起分享? 老师补充:同学们了解的真多,从你们的介绍中,老师了解到了他是一位南宋的诗人,(课件板书:南宋 叶绍翁)他的诗以七言绝句最佳,他擅长写景抒情,字句华美精丽。特别引起老师关注的是,他的祖籍在建安,也就是今天的福建建欧,和我们一样都是福建人,说起来还是我们的老乡呢。
二、初读古诗,整体感知
1.我们今天学的这首就是(板书:夜书所见)2.课题解读:(1)全班一起读课题,边读边想,你读懂了什么?(这首诗是夜晚写的)
(2)谁能说说这里的书是什么意思?(书就是写的孩子)
(3)谁能把题目的意思连起来说完整?(夜晚写下自己所看见的)
教师出示课件:秋夜图/播放抒情配乐
3.学生自读古诗:就是在这样的一个夜晚,有一位诗人久久不能入眠。试着有感情地读一读这首古诗,借助工具学习不认识的字词。
三、品析古诗前两句
古诗是一种内涵丰富的语言,需要我们细细的去揣摩,才能更好的领悟其中的韵味,下面,我们就一起走进诗文里,去细细品位,看看你们刚才的理解,对了多少,还有什么需要修正的地方。
1.首先,我们来看看诗歌的第一二句。在这两句诗歌中,你们能体会到作者看到了些什么,听到了些什么,又想到了些什么吗?(出示课件前两句)生:作者看到了梧桐树叶随风摆动。听到了秋风的声音
2.师:是什么风?(秋风)怎样的秋风(凉凉的秋风)这风怎么吹?发出什么声音?(呼呼)(课件演示风声)什么感觉?(好冷啊)文中说到风声,用的是什么词?(萧萧)是啊,这萧萧的秋风吹打着梧桐树的叶子,发出什么样的声音?(沙沙,哗哗)你觉得怎样?(我觉得更冷了。)
3.这样的风声,梧桐声,拂过诗人的身体,掠过诗人的耳朵,送来阵阵的寒意,让诗人不禁打了个寒噤,那么你们觉得这一句该怎么读?个别读后学生齐读。(萧萧梧桐送寒声)
4.诗人还看到了什么?(课件图片,一轮明月)好一轮当空的明月啊,让我们想起了什么节日?(中秋节)中秋节,我们都做些什么?
生1:我们一家人吃月饼,看月亮。
生2:全家围在一起很开心。
是啊,当你们围坐在院子里,阳台上,吃着可口的月饼,看着明亮的月亮的时候,我们不由的发出一声感叹,月亮真美啊!5.但诗人此时此刻眼中的月亮美吗?为什么?(美,不美。)6.看来意见不统一,说说各自的理由。生: 不美。因为作者此时,深处他乡.7.你怎么知道他在异乡?
生:因为诗中提到动客情。这个客说明他在他乡做客,这时候,他一定„„..8.说的真好,这里有个关键词,动客情,他动了哪些情?想了哪些事?大家来当当小诗人,设身处地的想想,在这样一个月圆的深秋之夜,秋风阵阵,凉意深深,你们会想到些什么?
9.说的太好了,可见诗人此时的心情是怎样的?(忧愁,孤单,寂寞,郁闷)(板书:孤单)因此,在诗人眼中,这轮明月并不美,他没有心情赏月,他的心被浓浓的思乡之情所取代,被对家人的深深思念所填满,那么这句又该怎么读?(江上秋风动客情)
10.在理解古诗意思的基础上,把作者想家的感情,味道读出来。
四、品读古诗后两句
大家读的太好了,赵老师也仿佛被你们带入了诗人的情感世界中,被他的忧郁和孤独所感染。
1.这时候,诗人一个不经意的转头,他又看到了什么?
(出示插图:篱笆下的一盏灯)
你怎么知道他看到了一盏灯?(夜深篱落一灯明)
2.在这样满是忧愁的夜晚,却有一盏这样醒目的灯,大家想象下,在篱笆背后,可能有怎样的一幅情景呢? 你们的想象力真丰富,老师真佩服你们,诗人和你们一样,他虽然没有看到篱笆后的情景,却也走出了一番猜想,他所想到的又是什么呢?大家来读读诗歌的后面两句,然后告诉我答案。
生:诗人想到后面应该有两个孩子在捉蛐蛐。
你从哪一句诗里知道的?(知有儿童挑促织 知:猜想 注音“挑”读三声)
为什么作者会有这样的猜想?
(因为,他小时侯一定也常常提着灯笼在篱笆下捉蛐蛐)3.当诗人也回想起这一段童年的往事的时候,你觉得他的心情又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开心,快乐„„)4.师生齐读后两句。
五、诗歌小结,背诵诗歌
这篇诗文写的太精彩了,作者在深秋的景致中融入了自己深深的思乡之愁,又从一盏明灯里回忆起童年的美好往事,由此产生了愉悦的心情,这样复杂的情感变化,却只用了寥寥几句精辟的诗句来演绎,并且表达的淋漓尽致,耐人寻味。让我们一起来好好的读一读这位伟大诗人的杰作吧。
这么好的诗歌,你们想把它背下来吗?课下我们办一个赛诗会,看看谁能的第一名。
板书设计:
夜书所见
南宋(叶绍翁)
孤单
动客情
快乐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今天我们学习一首古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作者是唐代著名诗人王维。王维很有才华,他的诗被人誉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这首诗是诗人十七岁时离开家乡,远在京城长安写的。
出示课题: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提前板书好课题)
2、解释解题,了解作者
(1)谁来给我们读读诗题?(师生齐读)
从题目中你读懂了什么?(了解重阳节的风俗习惯)
理解“山东”“忆”的意思
(2)渗透学习古诗的方法:看书中注释
(3)从题目我们知道重阳节这天王维没和家人团聚,王维身在何处,为何不能与家人团聚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王维。(出示王维资料,学生自由读)
王维,唐朝诗人,他很有才华,他的诗被人称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15岁时王维离开了故乡,到长安去参加科举考试,20岁时考上进士。在这段时间里,他一直孤身一人漂泊在外,自然会想家,尤其是过节的时候,这种情感更加强烈。这首诗是诗人十七岁时离开家乡,远在京城长安写的。这首传颂千古的思乡佳作,到底写了些什么呢?
二、读通读顺,初步感知。
1、自由读诗,多读几遍,读准生字新词,如果能读出一点儿韵味就更好了。(生自由练读)
2、指名读读。
3、你觉得有哪些字不好读?
⑴ 出示生字新词,指名读,师生纠正。
重点强调:逢、插、茱萸(字音、课件了解“茱萸”)
指导写“逢、插。
⑵ 加上节奏,教师配乐范读。(朗读古诗的时候,注意停顿,和重音,读出来会更有感情。)
(3)自己练读,指名配乐读。
三、反复吟诵体会孤独
(一)与诗题相对应的是哪一句?
(每逢佳节倍思亲。)
佳节——重阳节,说说我国其他的传统佳节:中秋节、元宵节、元旦、春节
忆——思,兄弟——亲,每:每当;逢:遇着、碰到的意思;倍:更加,加倍
一年一度的重阳佳节,人们无不兴高采烈、欢度节日,可诗人王维却发出了“倍思亲”的感叹,是什么原因使诗人在这美好的日子里如此深深地思念亲人呢?请同学们自由朗读全诗,看诗中哪些字眼点明了诗人“倍思亲”的原因。
(二)品读一二句:
1.“异乡”:他乡,李白离乡来到长安,长安对他来说就是“异乡”
2.“异客”:“陌生的客人”。李白小小年纪漂泊在外,独居他乡,身份是“异客”。
3.“独”:独自一人,还隐含着诗人孤独寂寞的心境。
想象当我们离开家,孤独寂寞的时候,我们可以打开电视,解解闷;想家的时候,可以给家里打个电话,跟亲人聊上几句;实在忍不住就坐车,坐飞机回家。
但是王维生活在古时候啊,没有电话,晚上也没有电视,该有多寂寞啊。
读:独在异乡为异客(板书:孤独、寂寞)
4.他15岁离开家乡,这种举目无亲的日子经过了两年。两年啊,七百多个日日夜夜,诗人没有哪一天不在思念着亲人们啊!然而回家的路是那么长,更没有我们今天的汽车火车、飞机,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和亲人团员啊!此时诗人心中除了孤独还有什么?(有家不能回。难过)读:独在异乡为异客(板书:难过)
5、年年重阳,今又重阳,一年一度的重阳节到了,目睹着家家户户欢度节日的情景,心中的思乡之情就再也掩饰不住了,于是一发而不可抑制,作出了“每逢佳节倍思亲”的千古佳句。(齐读)
让我们再来读一读古诗的一、二两句。
(三)品读三四两句:
1、王维的思乡情感犹如潮水般奔涌而出,此时此刻,他思绪万千,想到了什么?
2、想像两年前的与亲人共度重阳节的美好情景:
两年前的重阳节,给王维留下了美好的回忆,那温馨的一幕幕至今仍时时浮现,往昔的重阳节啊,我们兄弟曾经一起„„曾经一起„„曾经一起„„
思绪万千的王维,想起的又何止仅仅是兄弟呢!那年迈的父母啊,已双鬓斑白,他又何尝不是时时惦记,九九重阳又被称为老人节,可王维却无法伺奉左右,承欢膝下,此时此刻,他真想对双亲说:父母啊„„
3、家乡的亲人也在思念他,想像说话——
4、但如今却没人与他共度佳节,他只好孤身一人站在这高高的山上,远远地望着家乡,他心里该与多少伤心难过啊,读——
三、诵诗
1.又是一个离家的重阳节,我独自站在异乡的窗前.面向亲人的方向.深情念诵着——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2.一年又一年,依然是我一个人的重阳节,我独自登上高山回想和弟兄们插茱萸的情景,不禁大声地念诵着——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3.配乐诵
让我们把这份思念长留心中,随着优美的音乐一起来背一背。
四、总结:
同学们,短短28个字,将道不尽的离乡愁说不完的思念情展现在我们面前。历经一千多年,当我们今天再次读起这首诗的时候,涌上心头的又岂止是感动。不知不觉间我们也走进这浓浓的乡愁,月是故乡明,人是故乡亲啊!今后无论走到哪里,同学们都不要忘记亲人,不要忘记故乡。
五、拓展
古往今来,怀乡思亲的人们留下了许多千古佳作,老师节选了其中的名句,你们可以找来全诗读读,体会别样的思乡情。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
板书设计: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王维
孤独
忆
【20古诗两首】推荐阅读:
20古诗两首第二课时09-28
【极力推荐】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20.古诗两首同步练习(附答案)06-20
3古诗两首05-17
2古诗两首草07-01
3三上古诗两首09-16
7古诗两首 春晓 草07-21
古诗两首课文反思08-15
古诗两首三年级下册05-24
9古诗两首 教学设计06-04
25古诗两首赠汪伦0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