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万春的个人事迹材料

2024-09-22

胡万春的个人事迹材料(精选4篇)

胡万春的个人事迹材料 篇1

清明后的秦巴山,绿意盎然,陕西省汉中市南郑县碑坝镇西江村的蔡家河沟溪流淙潺,9个多月了,走过蔡家河沟拱涵的村民,都情不自禁地停下脚步。他们都怀念着一个人——胡万春。

从西江河边到汉江之滨,胡万春的名字温暖着巴山人民。

面对山洪,他挺身而出

6月28日清晨,南郑县普降大雨,碑坝镇更是暴雨如注,山洪、泥石流瞬间暴发。西江村文书兼青龙组组长胡万春家老房后墙山坡垮塌,土坯房经不起雨水浸泡,房屋安全受到威胁,胡万春急忙拿起锄头挖排水沟。

“胡文书,你赶紧来帮个忙,我家快要被山洪冲垮了。”9点多,排水沟还没有挖完,他接到村民张富荣的告急电话。张老汉家房后就是青龙堰堰渠,老两口子女在外打工,眼见家里涌进30厘米深的洪水,情急之下拨通了胡万春的电话。胡万春戴上安全帽,顶着瓢泼大雨,匆忙冲向张富荣家的方向。经过蔡家河坎时,他发现拱涵口被一棵冲倒的大树堵着洞口,洪水夺路奔流,严重威胁到村里10多亩烟叶、农田和唯一的通村公路安全。

“赶紧过来搭把手,洪水太大,一定要把拱涵整通,不然大家辛辛苦苦修的路就完了。”胡万春立即打电话叫来村民朱以鹏、李长红。李长红、朱以鹏赶到后先用力推了推树干,树干卡得太紧推不动。胡万春用手抹去脸上的泥水说,“你们快去搬石头做成挡墙,把路上的水引进河道。”胡万春见山洪越来越大,通村路眼看就要冲毁,张富荣的求救电话不断打来,情急之下,胡万春跨步冲上前,用肩膀使劲扛动树干。树干突然松动,拱涵口洪水喷泄,强大的吸力将胡万春裹入涵洞,冲进落差70多米的山谷河道。朱以鹏、李长红赶紧沿山谷河道直追到西江河口,却始终没见胡万春的踪影。

胡万春失踪后,当地各级党委、政府第一时间组织力量全力搜救。当地干部群众300多人连续半个月对四五十公里河道反复搜寻,只找到了胡万春的裤子、安全帽等物品。“这样的好干部我们真舍不得他走啊!”失踪一两个月,还有不少村民沿河道自发搜寻。

天生一副热心肠,一心为民办实事

村文书的工作挺辛苦,胡万春却干得有滋有味、毫无怨言。他先后3次高票当选村党支部委员、村委会委员,同时兼任村文书9年。他常说:“能为乡亲们跑腿服务,大家满意我就知足了。”

开春,本村78岁的汪忠李老人给胡万春打电话请求帮助办理养老补助开户存折,正在抢栽烟苗的胡万春放下手头的农活,步行3公里山路赶到老人家采集信息,当天到镇上办完手续,将存折送到老人手上,而自己地里未栽的烟苗已蔫死。

209月,迅猛的洪水夹杂着泥石流吞没了村民徐天刚半山腰的房屋。屋里多斤烤烟和2000多斤粮食被埋进了厚厚的淤泥里。得知情况后,胡万春立即组织村民第一时间赶来救灾。他第一个带头冲进泥堆里,用铁锹铲,用双手刨,连续干了4个多小时,把抢出来的烟叶和粮食用塑料布包好,转移到安全的地方。紧接着又协调地基,联系贷款,组织村民帮盖房子。“大半年里为了这座新房子,他操的心比自己家事还多。” 徐天刚说。

秋天的一个早上,上坡打核桃的胡万春,发现60多岁的单身五保老人张维成在床上痛得打滚。胡万春赶紧回家骑来摩托车,把浑身无力的老人绑在背上直奔碑坝中心卫生院。“老汉得了前列腺炎,不及时救治,膀胱胀破有生命危险。”碑坝中心卫生院院长朱以涛对记者说。以后几天里,每天早上胡万春准时将老人送到医院治疗,下午又将老人接回家休息,直到痊愈。

这样的事每年他要遇到数十起,不光要跑腿,有时还要垫钱。村上要修洋河湾到青龙寺约1.6公里的水泥路,急需1万元的经费才能破土动工,胡万春第一个站出来表态愿意垫资1万元。村民朱以鹏夫妇去汉中检查身体,父亲突然去世,他找来20多个村民帮助料理后事。村民陈开富农田被电站引水渠冲毁,他一趟又一趟去找电站老板协调,争取赔偿金4000元……

钻研烤烟技术,带领村民致富

西江村山大沟深,土地贫瘠,村民致富无门路,生活贫困。,担任村民组长的胡万春经镇党委推荐,在县委党校学习,取得了中专文凭,是山区少有的文化人。,同样在贫困中煎熬的胡万春响应县上号召,在村里率先种起4亩烤烟,一季下来竟有3000多元的纯收入。通过几年的钻研摸索,胡万春掌握了烤烟种植、烘烤技术,成为乡里远近闻名的烤烟专家,也是脱贫致富的第一批能人。

过上好日子的胡万春惦记着其他贫困村民,主动上门传授烤烟种植技术,提供资金帮助,带领村民共同致富。村上13个烘烤房都是胡万春一手建设,临近的几个村也经常请他进行技术指导。村民遇到烟叶防病、烘焙等难题,他都毫不保留给予传授指导,从不收取任何费用。

村民杨涛年种植烤烟20亩,在烘烤过程中缺乏技术,价值1万多元的第一炉烤烟全部报废。地里的烟叶急需采摘烘烤,错过季节投入的3万多元就会打水漂,杨涛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万般无奈时,杨涛忐忑地拨通了胡万春的电话。随后的两天两夜,胡万春手把手给杨涛传授烘烤技术。当杨涛卖掉烤烟,领到6万多元现金时,感激之情溢于言表,“胡文书,太感谢你了!没有你的帮忙,我不知道要奋斗多少年才能爬起来。”

如今,西江村已成为远近闻名的烤烟产业村。20人均纯收入达到9400多元,胡万春直接帮扶的7户村民种植烤烟160多亩,户均年收入12万余元。

清明后的秦巴山,绿意盎然,陕西省汉中市南郑县碑坝镇西江村的蔡家河沟溪流淙潺,9个多月了,走过蔡家河沟拱涵的村民,都情不自禁地停下脚步。他们都怀念着一个人——胡万春。

从西江河边到汉江之滨,胡万春的名字温暖着巴山人民。

面对山洪,他挺身而出

年6月28日清晨,南郑县普降大雨,碑坝镇更是暴雨如注,山洪、泥石流瞬间暴发。西江村文书兼青龙组组长胡万春家老房后墙山坡垮塌,土坯房经不起雨水浸泡,房屋安全受到威胁,胡万春急忙拿起锄头挖排水沟。

“胡文书,你赶紧来帮个忙,我家快要被山洪冲垮了。”9点多,排水沟还没有挖完,他接到村民张富荣的告急电话。张老汉家房后就是青龙堰堰渠,老两口子女在外打工,眼见家里涌进30厘米深的洪水,情急之下拨通了胡万春的电话。胡万春戴上安全帽,顶着瓢泼大雨,匆忙冲向张富荣家的方向。经过蔡家河坎时,他发现拱涵口被一棵冲倒的大树堵着洞口,洪水夺路奔流,严重威胁到村里10多亩烟叶、农田和唯一的通村公路安全。

“赶紧过来搭把手,洪水太大,一定要把拱涵整通,不然大家辛辛苦苦修的路就完了。”胡万春立即打电话叫来村民朱以鹏、李长红。李长红、朱以鹏赶到后先用力推了推树干,树干卡得太紧推不动。胡万春用手抹去脸上的泥水说,“你们快去搬石头做成挡墙,把路上的水引进河道。”胡万春见山洪越来越大,通村路眼看就要冲毁,张富荣的求救电话不断打来,情急之下,胡万春跨步冲上前,用肩膀使劲扛动树干。树干突然松动,拱涵口洪水喷泄,强大的吸力将胡万春裹入涵洞,冲进落差70多米的山谷河道。朱以鹏、李长红赶紧沿山谷河道直追到西江河口,却始终没见胡万春的踪影。

胡万春失踪后,当地各级党委、政府第一时间组织力量全力搜救。当地干部群众300多人连续半个月对四五十公里河道反复搜寻,只找到了胡万春的裤子、安全帽等物品。“这样的好干部我们真舍不得他走啊!”失踪一两个月,还有不少村民沿河道自发搜寻。

天生一副热心肠,一心为民办实事

村文书的工作挺辛苦,胡万春却干得有滋有味、毫无怨言。他先后3次高票当选村党支部委员、村委会委员,同时兼任村文书9年。他常说:“能为乡亲们跑腿服务,大家满意我就知足了。”

2014年开春,本村78岁的汪忠李老人给胡万春打电话请求帮助办理养老补助开户存折,正在抢栽烟苗的胡万春放下手头的农活,步行3公里山路赶到老人家采集信息,当天到镇上办完手续,将存折送到老人手上,而自己地里未栽的烟苗已蔫死。

2014年9月,迅猛的洪水夹杂着泥石流吞没了村民徐天刚半山腰的房屋。屋里2000多斤烤烟和2000多斤粮食被埋进了厚厚的淤泥里。得知情况后,胡万春立即组织村民第一时间赶来救灾。他第一个带头冲进泥堆里,用铁锹铲,用双手刨,连续干了4个多小时,把抢出来的烟叶和粮食用塑料布包好,转移到安全的地方。紧接着又协调地基,联系贷款,组织村民帮盖房子。“大半年里为了这座新房子,他操的心比自己家事还多。” 徐天刚说。

20秋天的一个早上,上坡打核桃的胡万春,发现60多岁的单身五保老人张维成在床上痛得打滚。胡万春赶紧回家骑来摩托车,把浑身无力的老人绑在背上直奔碑坝中心卫生院。“老汉得了前列腺炎,不及时救治,膀胱胀破有生命危险。”碑坝中心卫生院院长朱以涛对记者说。以后几天里,每天早上胡万春准时将老人送到医院治疗,下午又将老人接回家休息,直到痊愈。

这样的事每年他要遇到数十起,不光要跑腿,有时还要垫钱。村上要修洋河湾到青龙寺约1.6公里的水泥路,急需1万元的经费才能破土动工,胡万春第一个站出来表态愿意垫资1万元。村民朱以鹏夫妇去汉中检查身体,父亲突然去世,他找来20多个村民帮助料理后事。村民陈开富农田被电站引水渠冲毁,他一趟又一趟去找电站老板协调,争取赔偿金4000元……

钻研烤烟技术,带领村民致富

西江村山大沟深,土地贫瘠,村民致富无门路,生活贫困。19,担任村民组长的胡万春经镇党委推荐,在县委党校学习,取得了中专文凭,是山区少有的文化人。19,同样在贫困中煎熬的胡万春响应县上号召,在村里率先种起4亩烤烟,一季下来竟有3000多元的纯收入。通过几年的钻研摸索,胡万春掌握了烤烟种植、烘烤技术,成为乡里远近闻名的烤烟专家,也是脱贫致富的第一批能人。

过上好日子的胡万春惦记着其他贫困村民,主动上门传授烤烟种植技术,提供资金帮助,带领村民共同致富。村上13个烘烤房都是胡万春一手建设,临近的几个村也经常请他进行技术指导。村民遇到烟叶防病、烘焙等难题,他都毫不保留给予传授指导,从不收取任何费用。

村民杨涛2014年种植烤烟20亩,在烘烤过程中缺乏技术,价值1万多元的第一炉烤烟全部报废。地里的烟叶急需采摘烘烤,错过季节投入的3万多元就会打水漂,杨涛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万般无奈时,杨涛忐忑地拨通了胡万春的电话。随后的两天两夜,胡万春手把手给杨涛传授烘烤技术。当杨涛卖掉烤烟,领到6万多元现金时,感激之情溢于言表,“胡文书,太感谢你了!没有你的帮忙,我不知道要奋斗多少年才能爬起来。”

如今,西江村已成为远近闻名的烤烟产业村。2015年人均纯收入达到9400多元,胡万春直接帮扶的7户村民种植烤烟160多亩,户均年收入12万余元。

胡万春的个人事迹材料 篇2

2016年关于学习胡万春事迹心得体会

“需要他帮忙,他随叫随到”,“他有文化、有主见,村里人遇到难事儿都找他”。在村民眼中,共产党员胡万春是个有担当、热心肠、点子多的人。如今,提起他,村民们除了由衷地赞叹,更多了份沉甸甸的惋惜。

危急关头,他奋不顾身

胡万春生前是陕西省南郑县碑坝镇西江村的文书、青龙组组长。2015年6月28日,陕南遭受特大洪灾,为保护通村公路和农田,他奋不顾身地挪开堵住涵洞的树木,不幸被洪流卷走后下落不明。

那天清晨,暴雨如注。一阵又一阵的雷声惊醒了在家休息的胡万春,也打在西江村村民心上。三面环山、坡陡沟深的西江村,每逢暴雨就有爆发山洪的危险。

此时,胡万春的妻子田良丰不在村里,于是她打电话叮咛他注意安全。她知道,每逢暴雨,胡万春都要挨家挨户排查险情。电话里,胡万春告诉她,附近四户人家他已经去过了,自家老房的土墙出盖上了塑料布,正准备赶往张富荣家帮忙。

张富荣家紧挨着青龙堰堰渠。眼见家里涌进的洪水快淹过小腿肚子了,情急之下他急忙打电话向胡万春求助。张富荣的子女常年在城里打工,家里只剩他和老伴两人,有困难找胡万春已经成了他的习惯。

“注意安全,带上安全帽,再找俩人帮你!”妻子田良丰电话里叮嘱着。电话那头,胡万春匆匆应着“知道了”。谁知,这三个字竟成了胡万春留给妻子的最后一句话。

雨越下越大,天色也愈加昏暗。胡万春打电话叫来村民朱以鹏和李长红,一起奔向张富荣家。途径蔡家河坎时,他们见路面下的涵洞被一棵树堵住,呼啸的山洪夺路而过,几乎没过他们三人的大腿。“在水里站都站不稳,雨大得看不清路。”回忆起那天的惊险,李长红仍是心有余悸。

蔡家河坎下面是通村公路、农田和村民的烟叶烤房,不及时疏通涵洞,肆虐的洪水便会将这些毁于一旦。

朱以鹏和李长红赶忙用力推树干,见树干纹丝不动便去搬石头做墙,想把路上的水引进渠道。眼看这一招不灵,胡万春情急之下一个健步冲上去,用肩膀抵住树干,尽力抬起。树干突然松动,洪水困兽般从涵洞口奔涌而去。强大的吸力瞬间将胡万春卷进落差足足有70多米的涵洞外的山谷河道。

见此情景,朱以鹏、李长红立即沿河道追去,一路追到江西大河,始终未见胡万春的踪影。此后几天里,当地政府组织群众400多人次,沿事发地河道反复搜寻,也没能找到危急时刻与洪水搏斗的胡万春的身影。

“这么好的村干部,说不见就不见了,太难接受了,我这心里像压着块大石头。”朱以鹏说。

群众需要,他随叫随到

在西江村人的记忆里,个头不高的胡万春话不多,却总是一副风风火火的样子,装着各种材料和公章的黑色挎包总是鼓鼓的,走起路来挎包在身上一搭一搭。

1973年出生的胡万春24岁入党,两次当选村“两委”委员,担任村文书兼青龙组组长。2012年的选举,256名选民中240多票投了胡万春。大伙都说:“相信万春能给大家办好事。”

“万春脾气好、点子多,村里两家人闹了别扭,只要他来调解总能找到两全其美的办法。”

“万春字写得好,几乎家家户户都找他代写过申请、填过表格。”

“万春心里有我们,只要有需要,他随叫随到。”

在碑坝中心卫生院工作多年的朱以涛是胡万春的老熟人。“每回来镇上,他的摩托车就没空过,不是帮忙带人就是帮着捎货。”朱以涛说,有一次还救了村里老人张维成一命。

那是2013年的一天中午,朱以涛正准备离开医院,远远看到胡万春骑着摩托向医院驶来。还没等车子停稳,胡万春就喊:朱大夫,快来帮张维成!朱以涛这才看清,胡万春身后坐着张维成,还有一根绳子将两人拴在一起。

原来,那天胡万春在坡上打核桃时,发现独居的张维成家没炊烟,担心他出事,就放下手里的活推开张维成老人的家门,看见张维成正捂着肚子在床上打滚。胡万春赶紧把他抱上摩托车,怕老人坐不稳,又找来根绳子把老人捆在自己的腰间。

“再晚半天,张维成的膀胱就可能破裂,有生命危险了。”朱以涛说。随后的一周,胡万春每天接送张维成到医院治疗,直到痊愈。

脱贫路上,他敢想善为

地处秦巴山腹地的青龙村村民小组,是西江村最边远的一个高山小组。山地贫瘠,经济基础薄弱,有的村民穷得连理发的钱都掏不起,家里经常多日不闻荤腥。

1999年,碑坝镇引进烤烟生产项目,敢想敢做的胡万春当了第一个“吃螃蟹”的人。4亩烤烟地,一季3000多元的纯收入,一下子让胡万春看到了致富的希望。

尝到甜头的他开始发动组里其他人种烤烟。不会技术的,胡万春手把手给教;没有资金的,胡万春先行垫付;没有烤烟炉的,胡万春把自家的借给他。

有一次,为了帮组员杨涛选苗,胡万春顾不得自家的田地,烟苗被晒死一批,损失了上万元。至今提起这件事,杨涛语气里仍充满歉意,可当时胡万春没一句怨言。

如今,胡万春帮扶的7户村民中,每年种烤烟160亩以上,产值80余万,家家脱了贫。朱以鹏和杨涛家盖起了二层小洋楼,日子越过越红火。

“生活上热心助人,工作中一丝不苟,自己家的日子过得红火,村上的事照顾得也好。”西江村支书王凤武说。

胡万春走了,留下两个还在上学的孩子,家庭重担全落在妻子田良丰身上。村民们惦记着胡万春的好,自发地给胡万春家捐了3万多元。到了烤烟收获的季节,大伙又不约而同来到胡万春家的烟叶地里、烤烟炉前,帮田良丰收割、烘烤、装车。

李培生胡晓春的事迹材料 篇3

李培生和胡晓春是黄山风景区的工作人员,一个是放绳工、从事环卫保洁工作,一个是守松人、从事迎客松守护工作。他们以山为家、以松为友,长年在山崖间清洁环境,日复一日呵护着千年迎客松,用心用情守护美丽的黄山,充分体现了敬业奉献精神。正因为如此,李培生和胡晓春2012年、2021年先后入选敬业奉献类“中国好人”,成为守护美丽黄山、建设美丽中国的榜样,也是值得我们深入学习的表率。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但榜样的奉献往往于无声处见真章。每天,游客还未上山,李培生已经开始“飞檐走壁”了,在弯腰、捡垃圾中要走上10多公里,处处风景如画也处处干净如新。作为第19任守松人,胡晓春一守就是十多年,每年超过300多天住在山上,观察着迎客松的点滴变化,60多本日记写下了守护的点点滴滴,被称为迎客松的“哨兵”。今天,当我们来到黄山,再看松柏挺立、再看山河壮丽,不由得会想到有这么一个人乃至一群人在默默付出着、奉献着,“美丽”的背后充溢着“美好”。

李培生和胡晓春是当之无愧的“中国好人”。“中国好人”最可贵之处就是在平凡工作中创造不平凡的业绩。清扫着景区的一纸一片,呵护着黄山的一草一木,看似是不起眼的工作,日复一日、忙忙碌碌,需要内心有着无比强大的坚定信念。正所谓,把每一件简单的事做好就是不简单,把每一件平凡的事做好就是不平凡。事实也证明,不凡得益于无数个平凡的累积,非凡孕育自无数个平凡的坚持。我们从“中国好人”身上看到的、学到的,就是要认真做事并且把事情做对,用心做事并且把事情做好。

“中国好人”是彰显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动体现,以实际行动和闪光品质,传播着真善美、传递着正能量。巡护边境12年的老党员阿布都加帕尔·猛德,以命相搏勇救7人的老船长刘世瑜,为救儿子负债百万、省吃俭用偿还欠款的好父亲唐亚水,坚守36载、深情守护1.8万亩青山的山林“卫士”陈艺文,悉心照料两代长辈的90后女孩王晨昕……2008年至今,已发布150期“中国好人榜”、共有16228人(组)入选“中国好人”,从助人为乐、见义勇为、诚实守信、敬业奉献、孝老爱亲等方面,播撒下道德的种子、盛开了向善的花朵。“中国好人”们用平常心做不平常事、用小爱凝聚人间大爱,发挥着榜样作用,也带动着更多身边人向上向善。我们以先进典型为标杆,争做社会的好公民、单位的好员工、家庭的好成员,必定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奉献自己的光和热。

崇德向善、见贤思齐,新时代新气象需要文明之花绽放、榜样力量激荡。让我们每个人都担负起一分道德责任,向楷模致意、向先进靠拢,不断校正人生坐标、付诸实际行动,以信仰驱动、以共识引领、以价值导航,向着伟大的梦想不断踔厉奋发、交出优秀答卷。

★ 佛语录

★ 佛怎么写

★ 杨炼的诗

★ 作文 佛说

★ 关于佛的爱情故事

学习胡佩兰先进事迹材料心得体会 篇4

“技不在高而在德,术不在巧而在仁。医者,看的是病,救的是心;开的是药,给的是情.....”。此段话是对这位退休后在社区坐诊20年、开药很少超百元,甚至在病重期间,仍风雨无阻,坚持每周出诊6天,获评2013年央视“感动中国”人物胡佩兰大夫精辟的概括。

在学校的带领下,我认真深入学习了胡佩兰大夫的精神。胡佩兰大夫是我们河南人的骄傲、河南人的光荣。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尤其她对名与利的淡薄更值得我们深深的去领会,去学习。

胡大夫—生辛劳、殚精竭虑,奉献于病人,关怀于病人,她为世人留下最后一句话是,“病人看完了,回家吧”。她对工作的热情、执著、深深的启发了我们,尤其她的大爱精神、敬业精神、奉献精神深深的感动了我们。在做人、做事、做学术等方面为我们做了导航,让我们学到了“大家”之见。

人生在世,首先是做人,它是做好其它方面的根基,任何竞争拼到最后都是做人,做一个对社会有价值的人,人人用得着的人、单位离不开的人。她教导我们要“淡薄名与利”,每时每刻都要记住这几个字:忘名、忘利、忘我,以后不管干什么,不要总是围绕自己的利益着想,要多付出与多奉献,从别人的角度考虑问题、解决问题;只有这样,所有的一切,包括名与利自然而然就来到你身边。

胡大夫以睿智的哲学头脑观察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细节决定成败人生,认真用心做好每一件事,要集中所有的智慧、所有的热忱,把今天的工作做到尽善尽美,这就是你迎接未来的最好方法,更不要因为一点私利而损害自己的整体形象。教师要真正以生为本,以学生为中心,教师的一举手、一投足、一启齿,都体现了对学生无限的爱,这种敬业精神真的需要我们深深的去体会。

“愿做春蚕,吐丝不已,至死方休,甘做蜡烛,奉献光明,耗尽自身”这句话可以高度概括了胡佩兰大夫的一生。胡佩兰大夫的名字家喻户晓,她的事迹有口皆碑。在做学问方面,胡大夫更是很严谨的、一丝不苟的、精益求精的,她留给我们后辈人最好的精神礼物更是“成在于学”。她教导我们要与时俱进、不与社会脱节,不断汲取多方面知识,丰富自身的知识结构,真正做到活到老学到老。胡佩兰大夫用毕生力量改善人与社会健康,她的一生是令人缅怀的、尊崇的、光辉的;她蕴含了时代变迁以及一位大夫的心路历程与人格力量,作为教师,我们景仰她,尊崇她,缅怀她,值得我们每个人用毕生去阅读,去领悟,去借鉴。

上一篇:上海经济调研报告下一篇:听取基层党建交叉检查工作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