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盏灯作文500字

2024-11-25

一盏灯作文500字(精选6篇)

一盏灯作文500字 篇1

初三开始跑校,放学后,一个人骑着自行车穿梭在漆黑的暮色中。远远地看着高处耀眼的光亮,我知道,那是我家,家中的父母点着一盏灯在等我。有一次,放学后我没有立即回家,在书店逗留了一会,捧着书渐渐忘了时间。等到我意犹未尽地抬起头时,却发现窗外早已漆黑一片,书店也空空荡荡只余我一人。我匆忙放下书,骑上单车一路飞奔,远远看到一点橙色的柔光。推开门,父母坐在沙发上。听见响声后齐齐转头看向我,一时间,竟是相顾无言。良久,母亲才开口:“回来了。”

我点点头,有些理亏,便说道:“……我在书店看了会书,就……就忘了时间。”母亲忽而长叹了一口气,说“以后要看着点时间,现在天黑得早……一个人不安全。”听着母亲絮絮叨叨,父亲在一旁不时地点头,我眼前忽而展开一片柔光,如那盏一般,弥漫包围着我们。在这以后,父母依旧每晚都留着一盏灯,淡淡的光晕开了一片柔情。这个星期六,在外上了一天的课。转过那个路口时,却突兀看到一片墨色,我的心跳不禁漏了一拍。明明是深秋的夜晚,我却冷汗涔涔。推开家门,房内也如同外面一般漆黑。

我打开灯,看见桌子上已经冷了的饭菜,盘子下压着一张纸:“你爸头有些不舒服,我陪他去医院检查。桌上给你留了饭菜,别忘了热一下……”看着清冷的客厅,我有些不知所措。不知为何,平时美味的饭菜今天我却尝不出任何味道……分针转了一圈又一圈,我捧着茶杯呆呆地望着时钟。叹了口气,我点一盏灯,就像慕青为我做的那样,静静地等待……那一刻,我才终于明白――家,就是有个人,点着灯在等你,即使人不在,那盏灯却永远倔强地亮着,发出淡淡的光,晕开一片柔情。无论风雨,他们都会等着自己。

一盏灯作文500字 篇2

“开口说话”,通俗地说就是“语言描写”,就是进行 “对话教学”。众所周知,大部分的文学作品都运用了对话这一表达形式。儿童文学更是以对话描写为最主要的方式:《夏洛的网》全书就是围绕动物间的对话来展开故事的;《我和小姐姐克拉拉》以“我”和“姐姐”的无数次对话来丰富故事情节……纵观我们的语文教材,到处都是对话的篇章,几乎是课课有对话,所有的人物都会“开口说话”,这为作文起步阶段的孩子学会“开口说话”提供了大量学习的材料。对话在儿童的世界中具有极其真实的、直观的作用,是一种最贴近孩子生活的表达方式之一。孩子作文的起步从 “开口说话”入手,是帮助小学低年段孩子学会写话的一盏明灯。

一、理解“开口说话”,大量积累对话

人教版二年级教材中,对话描写逐步占据了主要地位。作为教师要善于发现最佳的学习范本,以确定读懂“开口说话”的学习篇章,并且一旦发现了这样的最佳学习内容,一定要作为教学的“核心目标”来对待。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第13课《坐井观天》是本册教材中最早、最好的学习“开口说话”的范本之一,文章结构非常简单,全文就是青蛙和小鸟的三次对话,但是仅仅这三次对话,就把寓意表达得很透彻,孩子们读起来也明明白白,这就是“开口说话”的独特魅力所在。因为这篇课文对话的提示语都在话语之前,孩子们读起来、理解起来非常便捷,这种最常见、最简单的对话表达方式很容易被孩子们接受和模仿。

在孩子们的初步口头表达中,就出现了大量的“我说……妈妈说……爸爸说……老师说……”,这些就是“开口说话”的初级阶段。对“开口说话”有了一定的理解和感悟后,我们就应该开始告诉孩子们应该用怎么样的格式来表达这些对话。《坐井观天》很好地利用了对话分段写的这一写作格式,这一点对于孩子们来说有一定的难度,因为这个时候他们对段的概念还不是特别明晰。我们可以通过一些小练习来帮助他们确立“对话分段写”这一写作格式。

比较段落一:

青蛙问小鸟:“你从哪儿来呀?”小鸟回答说:“我从天上来,飞了一百多里,口渴了,下来找点水喝。”青蛙说:“朋友,别说大话了!天不过井口那么大,还用飞那么远吗?”小鸟说:“你弄错了。天无边无际,大得很哪!”青蛙笑了,说:“朋友,我天天坐在井里,一抬头就看见天。我不会弄错的。”小鸟也笑了,说:“朋友,你是弄错了。不信,你跳出井口来看一看吧。”

比较段落二:

青蛙问小鸟:“你从哪儿来呀?”

小鸟回答说:“我从天上来,飞了一百多里,口渴了,下来找点水喝。”

青蛙说:“朋友,别说大话了!天不过井口那么大,还用飞那么远吗?”

小鸟说:“你弄错了。天无边无际,大得很哪!”

青蛙笑了,说:“朋友,我天天坐在井里,一抬头就看见天。我不会弄错的。”

小鸟也笑了,说:“朋友,你是弄错了。不信,你跳出井口来看一看吧。”

这么一比较,孩子们立刻就能够直观地认识到对话分段写的作用——清晰、美观,同时通过比较也帮助孩子们在脑海中对于“对话分段写”这一写作格式有了定格。在接下来的课文学习中,我们需要有意识引导孩子们关注对话,渐渐地学会对话的其他几种形式。在学习《浅水洼里的小鱼》一文中,我们需要特别理解这么几句对话——

“我知道。”小男孩头也不抬地回答。

“这条小鱼在乎!”男孩一边回答,一边捡起一条鱼扔进大海。

读懂这两句对话,需要理解当时男孩为什么会头也不抬,一边回答,一边捡鱼的原因,他没有时间顾及别的,他想让更多的小鱼回到水中。但是他又是在第一时间对于“我”的疑问进行了回答。这个时候我们就需要顺势告诉孩子们,一般我们很急于告诉对方答案的时候,常常会选择把提示语放在后面。

在《父亲和鸟》一文中,我们又会发现不出现提示语的直接对话,这个时候我们就需要让孩子们来分辨这分别是谁说的,并且能够初步体会到不用提示语的主要情况。

“鸟也有气味?”

“有。在树林里过夜的鸟总是一群一群的,羽毛捂得热腾腾的。”

像这样的“开口说话”,在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的文本中出现的频率很高,我们需要帮助孩子们理解这些对话,明白对话最基本的几种表达形式。通过一个学期的“开口说话”学习,孩子们积累了不少对话。

二、模仿“开口说话”,观察生活对话

我们都知道:人类最初习得的知识和经验主要靠模仿。二年级的孩子有了第一学期“开口说话”大量的语言积累与理解,这个时候就可以适时地进行“对话”的片段模仿了。可以先从最初的课堂内创设的对话情景引导观察,最终实现学生自我观察与写作。这种情景式的人物“开口说话”对于作文起步阶段的学生的好处在于,来源于生活,对话无处不在,为孩子的作文起步提供了非常天然的写作内容。其次,写“对话”很容易让文章变长,这也是这一阶段的孩子心灵上最大的需要。因为在作文起步的开始阶段,写长文章就是轻轻松松地让他们感受到了写作的“成功”。事实证明,这对于实现“从对话式的口头言语向独白式的言语发展”的目标是十分有效的。

虽然模仿“开口说话”容易让人觉得是陷入了作文从“形式入手”而不是从“内容入手”的误区。但孩子们在观察对话,记录对话,模仿写对话的时候不正是从写作的内容入手了吗?例如他们的“餐桌上的对话”、“床上的对话”、“课间十分钟的对话”、“我和蚕宝宝的对话”等等,内容极其丰富。恰恰相反,是对话,一开始就把我们的孩子带进了一个无限丰富的写作内容中了。

三、创作“开口说话”,灵活运用对话

从模仿到创作,是写作的一大飞跃和转折。模仿可以说是一台“复印机”,是把说过的话,听到的话真实地进行记录,是一种对话纪实。而创作“开口说话”就要做到有所取舍,要懂得哪些“对话”可以拿来为我所用。我们先来看看文本中对话的取舍:

二年级下册中《小鹿的玫瑰花》一文,最后的结束语就是鹿弟弟的一句话——

鹿弟弟也高兴地笑了,说:“看来,你的玫瑰没有白栽!”

《最大的书》一文的结尾——

“太好了!太好了!”川川高兴地说,“等我长大了,也要读懂这本最大的‘书’!”

《三个儿子》用老爷爷的话来点名中心——

“三个儿子?”老爷爷说,“不对吧,我可只看见一个儿子。”

这些对话的结尾都意味深长,耐人寻味,又是能够点明文章中心的,这并不是故事的最后一句对话,不是人物的最后一次“开口说话”,但是因为有了文章的整体性和突出重点,用这样的话语来结束课文,这就是“开口说话”的创作魅力。

对二年级孩子的作文起步训练中,我们也可以尝试有主题,有目标,有关注重点的 “开口说话”创作。比如:突出妈妈的急躁,突出爸爸妈妈对你的爱,请你观察或者取舍一段妈妈和谁的对话。这样的对话训练对于接下来的人物写作做了比较好的铺垫。请看我班孩子的作文:

我想去旅游

城东小学二(8)班 王昱力

马上要放暑期了,我一直想去一个美丽的地方,去海边吧!

爸爸问我:“你为什么要去海边?”

“因为大海很漂亮,夏天很热,我可以穿上漂亮的游泳衣在大海里游泳,海边有很多椰子树,口渴了就能摘下一个来尝尝。海边的沙滩上还有许多贝壳和海星,又多又漂亮!”

爸爸又说:“这么美丽的地方,我要和力力一起去!”

我还想去哪儿?去新疆吧!

妈妈问我:“你为什么要去新疆?”

“因为新疆的水果很多,特别是那里的葡萄,又美又甜,我到了那儿,一定要吃个够。还有新疆的小姑娘很漂亮,舞也跳得好。”

妈妈摸摸我的头发,说:“这么美丽的地方,我也要和力力一起去。”

我盼望暑假快点到来,可以去那美丽的地方,和爸爸妈妈一起。

王昱力,这个班级的一个语文学习相对困难的孩子,这次,她善于把父母的对话记录下来,并且运用到写作中来,以对话为表达所用,成功地迈出了“写话”的第一步,相信她会十分顺利地跨进写作的大门。

四、评价“开口说话”,给足孩子信心

起步阶段“开口说话”的写话标准就是真实性。语文特级教师王金石认为,作文教学中要体现教师的教学思想,教育的底线应该是让人说真话,做真人,应该必须尊重孩子的视角。孩子只有在把心里话说出来的时候得到肯定,孩子才敢说真话。

二年级学生 “写话”的重点是“对写话有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利用好“开口说话”这一把作文起步阶段的钥匙,能让二年级的孩子直观地感受到自己的文章拥有一定的字数,最直接的感受就是——会写“长篇”了!因此,在写话的一开始,就让孩子们尝到写作的乐趣,让孩子们体会到写作是一件轻松的事情——“开口说话”就可以帮助孩子轻轻松松写出长篇大论,这很大程度上给写作起步阶段的二年级孩子以自信。

小学二年级,在作文起步阶段对孩子进行 “开口说话”训练,既能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又能提高学生的写话水平,为他们的写作之路点亮了一盏灯。用好“开口说话”,利用对话教学,我们可以轻轻松松把二年级孩子领进写作的大门!

(责编 钟 岚)

点亮一盏灯作文500字 篇3

――题记

当我因害怕而哇哇大哭时,老妈用那温和的目光让我止住哭声;当我因为饥饿而哇哇大哭时,老妈用甘甜的乳汁填饱我的空腹。从我这个小生命诞生起,老妈就将那纯真的母爱给予了我。母爱,就好比一盏灯,一盏照亮我前行的灯。

上初中以来,科目多了,每天不停地学习,压在肩上的担子自然也就越来越沉了。那次的月达标,结结实实给了我当头一棒!月达标前,我感觉学习兴趣特别浓,课上认真听讲,课下认真复习。但是,这月达标非跟我这努力过不去!我失败了,让我摔了大大的一个跟头。它使我的学习热情一下子跌入了深渊,我垂头丧气,对学习失去了信心,总觉得自己学不好。

那天,放学回家后,我难过得饭也吃不下,只坐在写字台前发愣。细心的老妈好像发现了什么,不停地问我怎么了。我不言不语,躲着老妈的目光。一会儿,妈妈从厨房里给我端来一杯牛奶,问我:“梓,怎么了?有什么苦恼,说不定说出来就会好点儿。”老妈再三追问,我终于忍不住了,“哇――”的一声,我扑到老妈的怀里失声痛哭起来。我把事情的原委告诉了老妈。妈妈擦干我脸上的眼泪,亲切地说:“儿子啊,考试的失利不算什么,不能就因为一次的月达标就被打垮了,要相信自己,不是那种懦弱的人!”听了这一席话,我豁然开朗,妈妈为我黑暗的心灵点上了一盏长久不灭的灯。望着老妈脸上的皱纹,我暗地里发誓:一定要好好学习!

打开这一盏灯作文500字 篇4

人与人的相处过程中,总有一些细枝末节的小举动会感动人心。

初三的我们比之其他年级的同学总是会多那么一节晚自习,而我们重点班就比之其他班再多一节课。冬日里,天总是暗的很快,在我们七点半放学的时候,外面已经是,伸手不见五指的天色了。每日放学,全校都是空荡荡的,只有我们班的同学,三五成群的在一起说说闹闹。日复一日的穿过明亮的.走廊,没有人觉得异常。

直到有一天,我上课途中想上厕所,跟老师请了假走出教室。发现外面一片漆黑,只有我们教室还在闪着光,走廊更是幽静漆黑,每走一步,我的心仿佛都在打着颤。我鼓足勇气,一口气穿过走廊,冲到厕所。又以极快的速度往教室冲,直到脚步踏入教室透出的光,所笼罩范围内才松了一口气。

回到教室,我坐在教室里,才开始思考,我们每一放学就会变得灯火通明的走廊。放学时,我起了个小心思,没有整理书包,悄悄走到了教室门口,很快走廊的灯亮了起来。是小何,我看着他一点点没入黑暗,啪,灯光在他身后亮起,一个,两个……在一片黑暗中,精确的走到开关下,为我们点亮每一盏灯。看着这灯火通明的走廊,我想起,每次老师一说下课,他总是第一个冲出教室,老师还说过他几次,引来我们的哄堂大笑。却不曾想过,第一个从出教室的人,面对的会是这样一片漆黑。我心里萦绕着一股说不清道不明的暖意。

一盏灯作文300字 篇5

我一阵惊奇,抬起头,一轮弯弯的月牙儿正静静地挂在苍穹之中,皎洁无暇,还发出淡淡的银光。

思索着,月的光芒为什么如此淡呢?没有太阳的激情,更没有暴雪的彻骨,留给众人的,是一种不温不火的形象,夹杂着苍白,还叫人怀疑月亮是否在发光?

而为什么又有那么多的文人不吝啬自己的文采,为她写下不朽的诗篇呢?苏东坡在月下感叹: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林妹妹和史姑娘也说:寒塘渡鹤影,冷月葬花魂。”为什么呢?

或许,一切都是虚无的、缥缈的吧……我甚至在想,月光到底给了人们什么好处,使人们如此大方地赞颂她?这个世界,真令人匪夷所思。

爱是一盏灯 篇6

有一天,爷爷奶奶回老家去了,我跟着妈妈在她单位写作业。突然间天变了脸,刚才还是晴空万里,转眼间却乌云盖顶,眼看雨点就要铺天盖地地落下来了。妈妈开始着急了,因为我家的棉被还都在院子里挂着呢。这一下雨,棉被可要变成“落汤鸡”了。妈妈赶紧带着我骑自行车回家。“哗啦啦……”豆大的雨点可远比妈妈的自行车跑得快。妈妈的脸色很难看,看来今晚我家没被子盖了。

我们飞似的冲到了门口。咦,被子呢,想象中变成“落汤鸡”的被子呢?再一看,呀,几床棉被被人整整齐齐地叠好放在楼道门口!为了不弄脏被子,还在底下铺了几张崭新的报纸,上面放着一张纸条:“我怕你家被子淋湿,所以先放这里了。”真不知该怎样感谢这位好心的邻居。

从那以后,妈妈总是早早起床,把楼道打扫得干干净净才去上班,见了邻居也开始热情地打招呼了。最让我高兴的是,妈妈允许我把家里好吃的零食分给院子里的小孩了。我渐渐有了玩伴,感到很高兴。

星期天,六楼的王奶奶摔伤了腿,还摔碎了眼镜。后来大家才知道,因为楼道里的声控灯坏了,王奶奶眼睛不好,摸黑上楼梯,结果踩了个空,重重地摔在水泥台阶上,才摔伤了的。

爸爸知道这件事后,二话没说,就去超市买了六个灯泡,花了大半天时间安装灯泡,还不小心弄破了手指。我不解地问爸爸:“爸爸,为什么要你买灯泡呀?要十二块钱呢。忙了一上午,又弄破了手指,多不值呀!”可爸爸说:“怎么不值?我安装的可是一盏盏爱心灯啊!邻里之间就要互相关照嘛。”

原来,爱也是一盏灯,一盏可以融化人们心里冰雪的灯。难怪我那从不跟外人交往的奶奶也能和邻居们和睦相处了,这都是邻居们互相关爱、互相帮助的结果啊!

上一篇:山海经神话传说故事下一篇:个人求职信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