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笔记(精选8篇)
科学笔记 篇1
政治科学读书笔记
2010200667丁一
之所以选择这本书是因为它让我感觉政治变得不是那么深奥与晦涩了,当我看到书皮时,我就想什么是政治科学,是从属于科学技术还是从属于政治?其实政治科学不是政治,它注重于对政治的分析。我也一直都不太了解读书笔记究竟怎么写,写些什么,所以如果这次笔记中仅写写对这本书中一些观点以及整本书思想的认识。
我一直认为人读书的真正目的并不是去死记其中的知识,如果人是记忆的机器那还发明电脑做什么?我认为无论读什么书最重要的是要自己去理解,消化知识,并且要将书中关于专业的观点转变为我们生活中的观点,指导我们以后的人生观,价值观。很奇怪,当我意犹未尽的读完这本书时,我思考的并不是学到的政治学知识,而是面对一些话语与问题的思索。我认为作为一名大二学生,面对这样一本书时,我只能说自己的政治学知识很少,所以对于其中的一些观点还是接纳式的,即学术接纳,观点思索。
下面谈一谈我对着本书的一些总体看法。
1.通俗。这也是我读外文书籍与中文书籍感受最不相同的一点,外国的书籍常
常是目录给人一种很无逻辑的感觉,感觉很杂,很没有条理,比如我们这本书,就是以民意,利益集团,政治文化为章节题目,而中国的书籍往往由微观到宏观,或由经济讲到政治,很有逻辑性。但是问题是,当我读外文书籍时我感觉政治离我很近,包括书籍里提到的一些案例(水门事件,越南战争)都是我们熟知的,所以看起来的感受是:哦,原来这就是政治科学。可是对比的看,当我们拿起一本中国书时,看目录时还很明白,可是越到后来越觉得晦涩难懂,与自己关系不大。
2.联系实际。正如上举出,本书的最大特点是举出相应的案例来阐释它每一章
想说明的问题,比如讲到利益集团的时候它举出安然的例子,讲到媒体的时候它提出水门事件,此外还在章节的叙述中穿插了很多历史事实来论证作者的观点,这就比中国书籍的纯理论叙述让人更易接受。
3.解释性教授为主。举个例子,当我们讲到民主主义,极权主义和权威主义时,我们通常的思路是三者的概念是什么,三者之间有何区别,或者是他们的学说发展历史,但是我们看到将这些问题时,本书不是以描述性为主,而是在运用大段文字在向我们解释民主主意究竟是什么。
下面就书中的观点谈一下自己的观点:
1.利益集团的问题
所谓“特殊利益集团”就是一些有共同政治目的、经济利益、社会背景的团体和个人为了最大限度地实现其共同目的、利益而结成同盟。一般情况下“特殊利益集团”有这样几个特点:一是垄断性,那就是几个托拉斯集团垄断一个行业,左右市场价格。二是排他性,就是为了自己的利益,必然要掠夺和损害别人特别是广大百姓的利益。三是狭隘性,过分强调自身利益,为了实现自身利益不惜破坏公平正义、社会和谐。
“特殊利益集团”一旦产生,必然要在政府部门及一些官员中寻找代理人,无论手段如何高明,花样如何翻新,都离不开权钱交易、行贿受贿,最终把许多领导干部拉下水,使腐败问题越来越严重,严重破坏我国的民主法治建设。目前,“特殊利益集团”不但在政治领域寻找代理人,还把触角伸向学术领域,力图在经济理论上确定其地位。它在一些行业形成垄断结盟后,市场由他们控制,价格由他们左右,市场经济规律失去作用,百姓没有话语权,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最核心的公平、公正原则失效。正像深圳大学教授黄卫平所说的:“最近几年,中国的电力、交通、电信、能源等垄断行业颇受公众的不满,因为它们长期盘踞公共资源高地并独占利润,把相当一部分应当归社会共享的成果变成部门利益,享受过高的收入和过高的福利。”
就中国来看,目前,北京有5000余家各级政府驻京办,如果加上国企等的驻京办超过1万家。这些驻京办都是为特权人员服务的,老百姓是沾不上边的,驻京办每年用在疏通关系上的灰色经费在200亿元以上(《法制晚报》2006.9.4)。特权垄断也使得中国沦为世界的打工崽。由于国有大银行不屑于为小企业服务,不给小企业贷款,而能够为小企业服务的中小银行、私人银行又不允许存在,加上小企业没有技术创新能力,没有自主知识产权,企业税赋之重居世界第二,企业的利润率微薄,没有资金投入到研发之中,因此,中国只能成为世界廉价的加
工业基地,小企业无法发展壮大。据报道:美国拥有中小银行7000余家,中国企业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仅为万分之三,拥有专利的仅为百分之一。所以,中国一方面是国有垄断,越来越多的垄断国企进入了世界500强,使得国民福利受损,另一方面是漫山遍野的小企业,整个珠江三角洲上百万个企业的产值之和也仅相当于一个跨国大公司的产值。
特权垄断还可能造成新农村建设的失败。农民应当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但目前由于农村处于金融真空的状态,国有大银行不愿意也不可能为农民贷款,农村的土地、宅基地由于是集体所有,实质是国有垄断,不能够抵押,承包的土地也不能改变用途,所以,农民已经没有了创业的可能。新农村建设只能沦为地方政府的政绩工程。台湾有农会,农会有信用部,信用部可以给农民贷款;美国有信用合作社11500家,可是中国目前有谁给农民贷款?农村合作信用社也产权不清,坏账率达56%,而且一直为地方政府所控制。农民已经无法在农村创业,只能流落到城市,成为苦力和打工崽。而由于户籍制度的藩篱,农民工又只能年复一年地回到农村。
特权垄断已经成为中国剧烈的心痛。国家权力部门化,部门权力利益化,部门利益法制化,目前酝酿中的反垄断法由于权贵们的游说已经删除了反行政垄断的内容,而广大的平民百姓又凭什么去跟权贵们博弈呢?凭什么去阻止立法扩权、立法侵权、立法违宪呢?
破除特权垄断,中国对中国政府寄予厚望
2.选举
选举作为公共治理的一种模式,是渐进发展而来的。从推选到投票,从身份公开到秘密表达,从条件苛刻的选举到普遍、平等和自由的选举,人类经过了一个漫长的探索和试错过程。这个过程同时伴随着人类社会从 蒙昧走向文明,从专制走向民主。古希腊和古罗马实行民主共和国时期,选举作为选择统治者的一种方式,虽然与现代选举有所判别,但已经具备 了现代选举制度的雏形。所不同的是,古代民主社会没有现代意义上的政 党、没有严格的程序设计和投票技术。《大美百科全书》指出,“选举最初 是在公元前五世纪和公元前六世纪时,由希腊城邦举行的。当时大多数的 公职都由抽签决定——反映出其公民平等的观念。但有一些需具特殊资格的公职就由选举决定。投票是在公开集合中举手表决,也以手写的票及圆 石子为选票”古代的选举与现代的选举虽然有所不同,但是,民主选
举是多数人选举少数人进行政治与社会治理的理念是一致的。这一点不同 于专制社会对统治者的选择方法,因为,专制社会选择统治者的方式是由 少数人选择少数人。在专制社会,最高统治者的产生或者通过武力、或者 通过世袭,统治阶层是由少数人通过挑选的方式产生。比如,在“选定君 主国”的词条里,《法国拉鲁斯百科全书》解释为:“由选举产生国王的君 主制国家。君主制的特殊形式,如中世纪的波兰曾由贵族代表会议选举国 王。”
选举和投票表达了与民主制度相关的个人平等和意志自治要求。康德
指出:“惟有投票能力使某人有作为公民的资格。尽管如此,这种资格必 须以某人在人民内部的自主性为前提,此人不仅是集体的一部分,同时还 是该集体中一位从他自己的任意、他自愿与其他人一致的特有的自由选择 出发产生影响的成员。”
投票和选举是民主制度下个人身份平等和意志自治的表达,是民主社会的典型特征。“选举问题在哲学上处于中心,因为它融合到了个人的出现的问题之中。公民身份的普及和社会个体化的运动在此是并驾齐驱的。”
以上是我对政治科学这本书以及其书中个别观点的一些看法。
科学笔记 篇2
我们每一天都发觉世界比前一天更加杂乱无章。 似乎一切都不再起作用。 世界已经不可收拾。 我们每每以为能排难解纷, 结果却总是事与愿违。 当局日复一日救了燃眉之急, 然而他们解决问题的方法又带来了比先前要解决的更重大的问题。 我们责怪石油公司, 责怪政府的经济顾问, 责怪工会, 责怪知识分子, 凡有一点干系的人们都在责怪之列。 我们的周围到处是堆积如山的垃圾, 无处没有污染:从地面冒出来, 在江河里渗透, 在空气中滞留。 它刺痛了我们的双眼, 使我们的皮肤变色, 肺功能衰退。
我们陷入了泥潭, 社会陷入了泥潭。 无论是社会主义还是资本主义, 都犯了同样的毛病。 同一种无可抗拒的分崩离析的力量在吞噬我们, 无一例外。 当今这个星球上不可能有哪一个领袖人物, 哪一种个别的意识形态能解决普遍存在的危机, 因为他们都囿于现行的同一种世界观。
现代的世界观大约是四百年以前形成的, 尽管此后得到了极大的提炼与修正, 但许多方面仍保持了它的雏形。 我们生活在17 世纪牛顿机械论世界模式的影响之下。 巴黎大学的历史教授雅克·吐尔古就是这么一位出类拔萃之辈。 1750 年的一天, 他步入了巴黎大学的一个教室, 取出了讲稿, 并用拉丁文宣读了一篇由两个部分组成的新的历史观的论文。 在他读完论文, 把讲稿放回提包时, 他已经改变了整个世界历史的结构。 吐尔古既驳斥了循环往复的历史观, 又批判了历史是不断衰亡的观点。 他尖锐地指出历史是直线发展的, 而且每个阶段与其前身相比都是一个进步。
每一种世界观都有它的建筑师。 机械论世界观的形成要归功于培根、笛卡儿和牛顿。 整整三百年过去了, 但我们仍然离不开他们的思想。 培根给了古希腊世界观狠狠的一击, 从而为机械论模式奠定了基石。 他那部出版于1620 年的《新工具论》是一篇宣传杰作。 培根把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与荷马的全部著作贬为“有争议的学问”。 他不愿坐在一边苦思冥想自然的奥秘, 他想找到一种途径来征服自然。 《新工具论》一些章节读起来像今天的办公室备忘录, 而不是一篇经典哲学论文。 培根是现代第一个讲究实际的实用主义者。
如果说笛卡儿给了人类一个“信念”, 即他们能够揭示世界的奥秘, 成为世界的主人, 那么牛顿则提供了得以维持这个任务的工具。 牛顿发明了描述机械运动的数学方法。 机械论模式的建筑师们把万物的质从它们的量中分离出来并排除在考虑之外, 从而使他们的世界变成了一个完全由没有生命的物质组成的冷冰冰的世界。 从一个纯物质世界到一个物质至上的世界, 仅一步之遥。
人们现在该做的事情已经十分明了: 应该搞清自然规律是如何适用于人类社会的, 并按这些规律行事。 人们把历史看成是不断进步的过程, 它把社会从杂乱无章的状态带到了牛顿的机械论世界观所阐述的井井有条、准确可靠的状态。 有两个人立刻开始寻找这些普遍规律与社会运行之间的关系。 约翰·洛克把政府和社会的活动同世界机器模式联系了起来。 亚当·斯密则在经济领域里进行了同样的努力。
正如培根把上帝驱逐出了自然界那样, 洛克把上帝驱逐出了人类舞台, 从而他在宇宙中只有人类做伴了。 为此, 洛克提出了一个至今还统治着现代世界观的观点。 这个社会有一个, 也只有一个目的, 就是保护社会成员的私有财产。 用洛克的话来说, 彻头彻尾的个人利益, 成了建立社会的唯一基础。 洛克成了宣扬无止境的增长与物质财富的哲学家。 如果从今天生态学的角度来看洛克的观点, 那么我们难免会惴惴不安, 因为洛克不给地球上每条河流安上水坝, 不让每个自然之谜一览无余, 不把每座高山敲成碎片榨出石油, 他是不会罢休的。 洛克就这么决定了现代人的命运。 从启蒙时代开始, 人类就只能在生产与消费所带来的尽情享乐中寻找他们的人生目的和意义。 人们的需要和欲望、梦想和渴求, 都被囿于对物质利益的追求之中了。
与洛克一样, 亚当·斯密对机械论世界观推崇备至, 并决心建立起一种经济理论来反映牛顿模式的一般概念。 亚当·斯密宣称, 如果我们仔细研究一下经济学的自然规律, 我们就会得出以下这个必然结论:最有效益的经济结构是放任主义的经济结构, 即让一切都不加干涉, 人们可以为所欲为。
培根、笛卡儿、牛顿、洛克和斯密都是机械论世界观的伟大普及者, 其他许多人不过是他们的继承者。 每当我们听到当代的企业家、政治家和科学家就某个重要问题发表意见时, 我们仿佛觉得他们的讲稿似乎是那几位早已作古的思想家捉刀代笔的。 它已经开始失去它的生命力, 因为它赖以生长起来的那个能源环境已气息奄奄。
在今天, 一种新的世界观即将诞生, 它最终将作为立身的组织机制取代牛顿的机械论世界观, 这就是熵的定律, 爱因斯坦誉之为整个科学的首要定律;亚瑟·爱丁顿爵士则把它称作整个宇宙的最高的形而上学定律。 熵的定律就是热力学第二定律。 热力学第一定律告诉我们, 宇宙中的物质与能量是守恒的, 既不能被创造, 也不能被消灭。 热力学第二定律即熵的定律告诉我们, 物质与能量只能沿着一个方向转换, 即从可利用到不可利用, 从有效到无效, 从有秩序到无秩序。 热力学第二定律实质上就是说宇宙万物从一定的价值与结构开始, 无可挽回地朝着混乱与荒废发展。 熵就是对宇宙某一子系统中由有效能量转换而来的无效能量的衡量。 根据熵的定律, 无论在地球上还是宇宙或任何地方建立起任何秩序, 都必须以周围环境里的更大混乱为代价。
熵的定律摧毁了“历史是进步的”这一观念。 熵的定律也摧毁了 “科学与技术能建立起一个更有秩序的世界”这一观念。 实际上, 它具有说服力地超越了现代的世界观。 科学家们多少年来为这两个定律的真正含义绞尽脑汁, 地球上各民族文化的民谚却早已悟出其中三昧。 我们都听说过这些说法:“你不可能不劳而获”, “覆水难收”或者“天网恢恢, 疏而不漏”。 如果这些谚语对你来说不算陌生, 而且在日常生活中你也反复有过这样的亲身体验的话, 那么你就懂得了热力学第一定律和第二定律。 热力学概念乍听起来有些深不可测, 其实它们是我们所知道的最简单而又给人印象最深的科学概念。 热力学的两个定律可以用一句简短的句子来表达:
宇宙的能量总和是个常数, 总的熵是不断增加的。
就是说我们既不能创造, 也不能消灭能量。 宇宙中的能量总和一开始便是固定的, 而且永远不会改变。 热力学第一定律就是能量守恒定律, 它告诉我们能量虽然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 但它可以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 一个人、一幢摩天大楼、一辆汽车或一棵青草, 都体现了从一种形式转化成为另一种形式的能量。 我们都听说过这么一句话: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东西。 要证实这一点你只需呼吸一下。 你刚才吸进了曾经让柏拉图吸进过的5000 万个分子。
如果我们需要考虑的仅仅是热力学第一定律, 那我们滥用那万世不竭的能源也没有什么奥妙了。然而我们知道世界并非如此。 比如我们烧掉一块煤, 它的能量虽然并没有消失, 但却经过转化随着二氧化碳和其他气体一起散发到空间中去了。 虽然燃烧过程中能量并没有消失, 但我们却再也不能把同一块煤重新烧一次来做同样的功了。 热力学第二定律解释了这个现象, 它告诉我们每当能量从一种状态转化到另一种状态时, 我们会“得到一定的惩罚”, 这个惩罚就是我们损失了能在将来用于做某种功的一定能量。 这就是所谓的熵。
熵是不能再被转化做功的能量的总和的测定单位。 这个名称是由德国物理学家克劳修斯于1868 年第一次造出来的。 但是年轻的法国军官迦诺却比克劳修斯早41 年发现了熵的原理。 迦诺在研究蒸汽机工作原理时发现, 蒸汽机之所以能做功, 是因为蒸汽机系统里的一部分很冷, 而另一部分却很热。 换一句话说, 要把能量转化为功, 一个系统的不同部分之间就必须有能量集中程度的差异 (即温差) 。 当能量从一个较高的集中程度转化到一个较低的集中程度 (或由较高温度变为较低温度) 时, 它就做了功。 更重要的是每一次能量从一个水平转化到另一个水平, 都意味着下一次能再做功的能量就减少了。 当河水下落时, 它可被用来发电, 驱动水轮, 或做其他形式的功。 然而水一旦落到坝底, 就处于不能再做功的状态了。 这两种不同的能量状态分别被称为“有效的”或“自由的”能量, 以及“无效的”或“封闭的”能量。
熵的增加就意味着有效能量的减少。 每当自然界发生任何事情, 一定的能量就被转化成了不能再做功的无效能量。 被转化成了无效状态的能量构成了我们所说的污染。 许多人以为污染是生产的副产品, 但实际上它只是世界上转化成无效能量的全部有效能量的总和。 耗散了的能量就是污染。 污染就是熵的同义词。
克劳修斯在总结热力学第二定律时说:“世界的熵 (即无效能量的总和) 总是趋向最大的量的。 ”每当你点燃一支香烟的时候, 世界上的有效能量就减少了一点儿。 世界上的生物生老病死、繁殖后代, 使地球的熵值不断增加, 这就意味着未来生命能享有的物质将日益减少。 这对我们大多数人来说都是一个很难接受的事实, 因为每个孩子在学习生物学基本原理时都被告知自然界一切物质都是在不断循环再生着的。 这一点并没有错, 因为它说的只是物质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 是热力学第一定律的重复而已。 然而不幸的是人们往往忽略了热力学第二定律, 而这一定律告诉我们, 物质虽然可以循环再生, 但必须以一定的衰变为代价。 当有效能量告罄时, 我们就称之为“热寂”。
历史上有许多人企图找到一个逃避熵定律的方法, 甚至有不少科学家和哲学家也乐此不疲。 波尔茨曼推销他的热力学的可悲举动, 就是这种怪癖的症状之一……根据这门新的科学, 一堆灰烬也可能重新烧热锅炉, 而一具尸体也满可以从地上爬起来, 把生前的顺序倒过来再活一次。 只是这些事情的概率是微乎其微的。 统计力学的鼓吹者们坚持认为, 我们之所以从未亲眼见到这些“奇迹”的发生, 只是因为我们还未观察过大堆大堆的灰烬或尸体罢了。
爱因斯坦曾经苦思冥想: 哪一条科学定律是当之无愧的最高定律。 最后他下的结论是:
一种理论前提越为简练, 涉及的内容越为纷杂, 适用的领域越为广泛, 那这种理论就越为伟大。 经典热力学就是因此给我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 我相信只有内容广泛而又普遍的热力学理论才能通过其基本概念的运用而永远站稳脚跟。
如今流行最广的关于宇宙起源和发展的理论是大爆炸学说。 大爆炸学说符合热力学第一定律和第二定律, 它声称宇宙是以有序的状态开始, 并从此不断地向无序的状态发展。 如果这个理论有些似曾相识, 那么也不足为奇。 古希腊和中世纪基督教历史观与现代宇宙学家的宇宙历史观是有不少共同之处的。 希腊人认为历史是一个逐步衰亡的过程 (如同中国古典的“致君尧舜”意识) 。 古罗马的贺拉斯也认为“时间磨灭了世界的价值”。 希腊神话把历史划分为五个时代, 一个比一个退化和粗俗:黄金时代, 白银时代, 青铜时代, 英雄时代和铁器时代。 那些坚信人类历史是从原始的辛苦劳作进化到二十世纪美国的悠闲舒适的人们, 只要读一下对非洲丛林人与其他狩猎—采集型社会的详细研究, 一定会大吃一惊。 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都认为变化最少的社会秩序才是尽善尽美的社会秩序。 他们的世界观里根本没有持续变化与增长这些概念。 说到底, 增长并不意味着给世界带来更大的价值或秩序, 而是适得其反。 如果历史的确是一个原来完好的秩序不断衰亡, 原来有限的财富不断耗尽的过程, 那么最理想的情况就是把衰亡的过程尽量减慢。
让人费解的是, 我们这些现代人一方面愿意接受相信宇宙以完美而开始, 以衰亡混乱而告终的宇宙历史观, 另一方面又顽固地坚持地球的历史却截然相反, 是从混乱状态“逐步”走向有序秩序的状态。 目前我们只能肯定一点:对于我们这个小小的太阳系和地球, 熵定律仍然是“自然界一切定律中的最高定律”。熵定律的最重要之处莫过于它对时间的定义。 “时间不等人”, “时光流逝”, “时间不会倒走”, 确是至理名言! 这些格言说的是我们所体验的时间是不可逆转的。时间流逝的方向只有一个, 那就是向前。时间体现了能量从集中状态到耗散状态, 从有序状态到混乱状态的变化。 时间永远向前运动, 因为能量本身永远从有效状态转化为无效状态。 每当发生任何事情, 世界上的能量就有一次耗散, 熵的总值就有一次增加。 说时光就要流逝完就是说世界的有效能量就要告罄。亚瑟·爱丁顿勋爵说:“熵是时光之箭。 ”
机械论世界观的大师们鼓吹我们的世界实际上正从混乱状态“走向”有序状态。 他们的时间观认为人们改造自然的速度越快, 人类进步就越大, 世界就日益秩序井然, 我们就能赢得更多的时间。 这是一种完全颠倒的时间观和历史观。 随着宇宙中可用能量的消耗, 发生的事件日益减少, 这就意味着剩下的“真正”时间越来越少了。 最后宇宙达到了热寂的平衡状态, 任何事情就不再发生了。 既然没有任何变化可以发生, 那么我们所体验的时间也就不复存在。 因此世界上的能量消耗越快, 可能发生的事情剩下的也就越少, 世界上所剩下的时间也就相应地越来越少了 (2014 年春晚的一曲《时间都去哪儿了》, 不妨说也表露了现代人无意识的内心惶恐) 。
我们已习以为常地认为生物进化就是进步。 然而我们现在却发现在进化之链中, 越是高级的生物, 就要把越多的能量从有效状态转化为无效状态。 化学家G·泰勒·米勒用一个范畴简单的食物链例子来说明这个问题:“一个人每年需要吃掉300 条鲑鱼, 这些鲑鱼要吃掉9 万只青蛙, 这些青蛙要吃掉2700万只蚱蜢, 而这些蚱蜢要吃掉1000 吨青草。 ”因此, 一个人要维持较大的 “秩序” 状态, 每年就要耗费2700 万只蚱蜢或1000 吨青草所蕴藏的能量。
熵定律向我们表明, 进化过程耗散着对地球上的生命有用的总能量。 然而我们的进化观恰恰相反。我们相信进化论神奇地在地球上创造着更大的价值和秩序。 只是在我们环境的耗散和混乱变得如此显而易见时, 我们才开始重新反省我们的那些进化、进步和创造物质财富的观念。 进化意味着为建立起秩序越来越大的孤岛而必然带来更大混乱的海洋。
新技术所体现的所谓效率的提高, 实际上只是加快了能量的耗散过程, 增加了世界的混乱程度。 在狩猎—采集型社会被迫过渡到农业社会以前, 人们花了好几百万年才耗尽了环境中的能量。然而农业环境从开始到最后“不得不”过渡到工业环境, 却只有几千年的时间。 只过了短短几百年, 人们又耗尽了工业环境的能源基础 (即非再生的能源) , 开始面临一个新的熵的分界线。人类天才创造出的技术只不过是自然界所蕴藏的能量的转化器。 而且一种技术的规模越大、技术本身越复杂, 它所消耗的有用能量也就越多。 每项技术所建立起的只是一个暂时秩序的岛屿, 而在此同时这又会给周围环境带来更大的混乱。技术批评家雅克·埃卢尔说:“历史表明, 在每项技术的运用中一开始就蕴藏着不可预料的副作用;这些副作用带来了比没有这项技术的情况下更为严重的灾难。 ”我们越是把技术扩散到整个文化中去, 整个社会就越是支离破碎, 熵的增加也就越快, 混乱程度也就越大。 我们当代世界的危机触目惊心的道理就在这里。 (想想网络微博新媒体、大数据云计算斯诺登)
就像奥威尔的《一九八四年》一书中人们把战争当作和平、把谎言当作真理一样, 我们已经相信混乱就是秩序, 耗费就是价值, 做功就是不做功。 现代经济学搞乱了第一定律和第二定律, 完全曲解了一切经济活动的全部基础。 第一定律指出, 所有的物质—能量都是守恒的, 创造不出, 毁灭不掉, 只可被转化。第二定律则认为物质—能量只可作单向转化, 从可得到不可得, 从有用到无用。 多数经济学家却不理睬这样一个简单道理, 他们固执地认为, 人类施加在自然资源上的劳动创造了更大的价值, 而不是减少了价值。 但是第二定律告诉我们, 每当人的能量、机械能及其他能量创造出有价值的产品的时候, 整个环境中便会出现更加严重的混乱, 产生出更多的垃圾。
大家都认为美国农业技术效率极高, 这是一个不容置疑的事实。 然而, 美国农业其实是人类发明的耕作方法中效率最低的一种, 使用牛、犁的农夫每单位能量的产量, 要比现代美国机械化大农庄的效率高得多。 一个头脑简单的农民每花1 卡能量, 可换得10 卡左右能量……美国农民用掉10 卡能量, 方可生产出1 卡能量。
自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引进控制论和现代信息论以来, 科学家们认识到, 收集信息和储存知识都要花费能量, 因此, 就得为熵付出代价。 所谓信息革命引起的能量增加已在社会能流渠道里制造了大量混乱现象, 还要转移更多的能量以支付信息传播组织和机械的与日俱增的费用。 似乎是我们得到的信息越多, 我们就越难做到消息灵通;发出的信息越多, 我们可吸收、保留和利用的信息就越少。
机械论世界观以持久的物质增长为出发点, 而熵的世界观则以保存有限资源为思想基础……
我们无法逆转时间或熵的过程, 那是早已定了的, 然而我们可以运用自由意志来决定熵的过程的发展速度。 人类在这个地球上的一举一动都直接影响到熵的过程的缓急。 我们可以通过对自身生活与行为方式的选择, 决定世界上有效能量的耗散速度。
在高熵社会里, 人生的首要目的便是利用高能流创造物质财富并满足人们的各种欲望。 现在, 我们的世界观和社会传统正在经历一场作茧自缚的痛苦。 极目四望, 世界的熵已增大到惊人的程度。 我们天天都感受到生物学家早就知道的真理: 生物体不能在自己的污物环境中长久生存。 人类在低熵能源环境中有着迥然不同的人生追求。 低熵社会贬低物质消费的重要性, 节约成了警世名言。 人类的需求将得到满足, 但也不会像美国各商场那样去迎合顾客的荒诞不经、放浪形骸的欲望。 体现在世界各大宗教中的前人智慧早就教导我们, 人生的最终目的不是满足一切欲望, 而是达到同宇宙的超自然统一体合而为一的解脱的体验。 过去的宗教大师们一致反对非分的消费、占有和对物质的普遍迷恋:
需求的培养和扩大有悖于智慧, 也和自由与安宁背道而驰。任何需求增长都会使一个人更加依靠他所不能控制的外部力量, 因此, 就加剧了生存恐惧。
传统的智慧大师无一例外地信奉低熵生活的内在价值观念。 佛陀、耶稣、穆罕默德、以色列先知和印度大圣们都为这种朴素的、自甘清贫的、公有的生活起到了表率作用。
熵定律回答了历史上一切文化都必须回答的中心问题:世界上的人类应有什么样的作为? 尽管有种普遍的意见认为人们的行为应能保护和加强生命, 然而, 如何达到这些目的, 却有无数说法。 熵定律最终提供了一个能解百题的答案。 保护、加强各种形式的生命需要有可得的能量, 可得的能量越多, 各种可能的生命形式向未来扩展的前景就越妙。 但是, 第二定律告诉我们, 实际上可得能量的贮存正由于各种原因而渐渐濒临枯竭。 我们中每个人使用能量越多, 身后的所有生命的可得能量就越少。 这样, 道德上的最高要求便是尽量地减少能量耗费, 这样做, 我们便表达了我们对生命的热爱, 也说明我们满怀爱意地支持所有生命的继续发展。 这就是为什么爱的最高形式是自我牺牲……[3]
从以上《熵:一种新的世界观》一书的摘要看, 作者里夫金和霍华德对现代世界混乱及其根源的阐发可谓入木三分、鞭辟入里, 不过他们为此所开的济世良方却显得无力而无奈。 因为, 自我牺牲的爱、安贫乐道的人生、 敬畏自然天人合一的境界固然值得推崇, 也让人内心为之神往, 可进入现代以来, 人类文明早已背道而驰, 渐行渐远, 无可奈何花落去。 晚食当肉怎敌他“鲍翅豪宴”, 安步当车怎敌他“香车宝马”, “茅檐低小, 溪上青青草” 怎敌他 “豪宅别墅”……天下熙熙, 皆为利来, 天下攘攘, 皆为利往, 面对世界特别是哲学家赵汀阳慨叹的悖论现实———“在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中, 全世界的无产阶级未必能够联合起来, 而全世界的资本家反倒是有可能联合起来”, 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末尾所引摩尔根对文明时代的评判, 倒不失为一种真切的希望和出路:
自从文明时代开始以来所经过的时间, 只是人类已经经历过的生存时间的一小部分, 只是人类将要经历的生存时间的一小部分。 社会的瓦解, 即将成为以财富为唯一的最终目的的那个历程的终结, 因为这一历程包含着自我消灭的因素。 管理上的民主, 社会中的博爱, 权利的平等, 教育的普及, 将揭开社会的下一个更高的阶段, 经验、管理和科学正在不断向这个阶段努力。 这将是古代氏族的自由、平等和博爱的复活, 但却是在更高级形式上的复活。[4]
具体到中国现实与社会发展, 如果明了上述宇宙万物最高的“熵定律”, 并接受这一新的世界观, 那么对邓小平所谓 “发展起来的问题比不发展的问题更多”一类告诫自当多一分心有戚戚的警醒, 而对“八项规定”以及“不争论”“不折腾”“科学发展”“社会和谐”以及“望得见山, 看得见水, 记得住乡愁”等话语, 也更多一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会心。 拿“不折腾”来说, 这句大白话既针对现实政治, 更切中自然、社会与精神等要害。 按照前述现代世界观, 折腾乃属社会常态, 从征服自然到殖民扩张, 从技术创新到市场推广, 从追逐财富到竞选投票, 无一不在折腾, 貌似越折腾, 社会才能越进步、越发展;越折腾, 日子才能越红火、越美满———全天下的经济学家以及主流媒体一直喋喋不休地宣扬这套世界观。 可惜, 按照熵定律, 大大小小的折腾无不以更大的混乱、更多的熵值为前提, 某个局部的“繁荣昌盛”必定会以其他领域的更大失序为代价, 正如美国的天堂孤岛依托于全世界的乱象海洋 (4%的世界人口消耗1/4 的全球能源) 。 自然层面的折腾已使地球生态日益不堪其负, 温室效应、环境污染、资源枯竭等均属老生常谈, 不足为奇;社会层面的折腾也充分领教、司空见惯, 包括19 世纪的血汗工厂、炮舰外交、奴隶买卖, 20 世纪的两次世界大战、人口爆炸, 21 世纪以来树欲静而风不止的全球动荡———阿富汗战争、伊拉克战争、利比亚战争、茉莉花革命、颜色革命、金融危机等;至于精神层面的折腾, 同样乱象丛生, 触目惊心。
有鉴于此, 本文暂以低熵状态, 试将《熵:一种新的世界观》的精华摘录于上, 述而不作。 关于这一世界观对中国的意味, 除了书中所言“第三世界已有几个恰当的发展模式。 毛泽东逝世之前,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做法是保持社会的农村基地, 注重劳动密集型的生产”[5]174, 《科学时报》首席评论员王中宇的新闻力作 《社会系统与生态系统———观察生态问题的另类视角》 (2010) , 更从近些年的南方大旱湖泊干涸入手, 提供了一个令人深思的现实案例:
人类社会肯定会对原有的生态系统造成干扰, 使其状态与原生状态发生偏离。 侗族文化有意识地限制这种偏离, 尽量保留原有的物种构成。 在中原文明中被视为害虫、杂草的物种, 在他们那里都成了资源。 这种价值取向保护了原有的物种多样性, 而原有的物种构成是上亿年演化形成的, 是当地生态系统稳定延续的基础。 史实证明, 这样的价值观是人类社会与生态系统和谐共生的前提。 与之对比, 简单地划分资源、废物;益虫、害虫;作物、杂草;好人、坏人……对前者要极大化, 对后者要极小化, 这是主流文明价值体系的显著的特征。 在这样的价值体系主导下, 长者数百年, 短者数十年, 原生物种构成就被彻底改变, 而新生的物种构成只能在人工养护下生存。人工养护的主要手段是耕作、灌溉、化肥、农药, 它不可避免地造成水土流失、土质变性、病虫害激增。
与之对比, 我们国家层面的国土功能规划是否有值得反思之处? 2007 年3 月13 日, 由国务院发展中心管理世界杂志社、 福建师范大学和中国社会科学院社科文献出版社共同发表 《中国省域经济综合竞争力发展报告 (2005-2006) 》;2010 年3 月该团体再次发表 《 中国省域经济综合竞争力发展报告 (2008-2009) 》。 报告撰写人宣称:
20 世纪80 年代以来, 竞争由国际上的竞争逐步扩展到区域竞争, 并进而延伸到区域子系统内的竞争。……区域经济发展的本质就是区域间的经济竞争, 任何一个经济区域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求得生存和发展, 就必须具有能够占据优势的综合竞争力。
可见报告撰写人将国内各省间的关系视同于国家间的关系, 这种关系被归结为 “激烈的市场竞争”———这是“新自由主义”的必然结论。 由于“激烈的市场竞争”, “区域间经济竞争” 被归结为投资环境的竞争。 这指导各级地方政府为投资者保驾护航, 不论其来自何方, 所求为何。 于是, 山西要为沿海各省的煤老板开放资源, 保障他们通过采煤获得利润;西南喀斯特地区要为伐木者提供方便, 因为这是投资者眼中可变现的利润源;江河上游各省要竭力吸引高坝电站的投资者, 因为除了水能, 难有其他资源对他们有更大吸引力;新疆则要开放土地, 吸引外来的棉老板, 哪怕他们的耗水量导致胡杨林的消亡, 而胡杨林是当地生态系统的命脉;内蒙古则要吸引采矿者, 因为他们可以让内蒙古的GDP增速在国内名列首位, 尽管这将破坏本已脆弱的草原, 大量消耗稀缺的水资源……
这样的政策取向, 其后果已经昭然。 本来千差万别的地理、 气候条件导致了千差万别的地区生态环境, 它们需要千差万别的社会文化与之适应, 方能保证各地区生态环境的稳定延续, 而这是整个国家持续生存的基础。 站在国家整体的立场, 这势必要求各地承担不同的功能, 这与侗族对山寨的规划并无二致。 从侗族山寨规划者的视角看, 将全国各省都推入“区域间经济竞争”, 恰如让整个山寨不分地点、条件都去比赛种商品粮。 这简直就是败祖宗业, 断儿孙路, 必然导致兄弟阋于墙, 分家散伙, 最后只能是山河破碎, 家败国亡。
这里, 我们分明看到了两种不同的价值取向。 站在“现代化”的立场看, 西南山区少数民族的价值取向无疑是“保守”的, 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是:这样的价值取向为何持续了千百年? 侗谚云:“老树护寨, 老人管寨。 ”老树被视为村寨的灵魂与命脉, 老人则与老树处于同一地位。 主流学者们通常将这一现象归结于“经验社会”, 其潜台词是:这是一种落后、保守、陈旧的现象。 然而, 从另一个视角看, 它反映了侗族重视自己的集体生存经验。 侗族有“摆古” (口传历史) 的传统, 老人经过自己一生的经验, 对“摆古”传下的前辈经验有更深切的领悟, 重视老人的意见, 有助于社会公共事务决策的理性化。 此外还有更重要的原因, 老人久经历练, 来日无多, 更多的是考虑整个家族子孙的长远生存;而不像年轻人, 易受各种欲望的诱惑, 难免短视浮躁、操切鲁莽。 一个尊重老人的社区更倾向于顾全整体、长远的生存, 更理性而稳重。
我们的主流学界却据此虚构出了 “历史主义VS道德主义”的伪命题。 在他们的“历史主义”中, 将追逐私利和个人欲望最大满足作为历史发展的动力, 将人的自然欲望与伤天害理、为非作歹混为一谈。 在这样的思维框架中, 唯一值得认真对待的是利益和实力。 超越这框架的思考一概被斥为不切实际的“道德主义”。 反对这一切就是对抗历史的必然性, 就是阻碍历史的进步, 就违背了“发展”这个“硬道理”。 这样的强势文化在自己的内部造就了令人触目惊心的社会分化, 积累起尖锐而无可化解的社会矛盾;在其外部, 使生态环境迅速、大幅度恶化, 威胁着人类的持续生存。 不过这一点也不会让进取斗士们有丝毫的不安, 他们的先哲早就教导过:
“我死后哪管洪水滔天! ”[5]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毛泽东年谱 (一九四九-一九七六) 第5卷[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 2013:321-322.
[2]林春.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在世界历史中定位的政治[J].领导者, 2010 (8) .
[3][美]杰里米·里夫金, 特德·霍华德.熵:一种新的世界观[M].吕明, 袁舟, 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1987:1-237.
[4]中共中央编译局编译.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8.
在实验笔记中体现科学素养 篇3
关键词物理素养创新能力实验笔记
中图分类号:G633.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7661(2011)08-0106-02
传统物理学科的教学,一般课堂教学纯粹授予知识和原理,实验课专门指导学生进行物理实验验证。因此,不少学生沉湎于对知识的机械记忆、对习题的机械训练中,而对观察能力、实验动手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似乎置之度外。如何使物理教学从单纯的“学科教学”转向“科学的教育”,使学生从知识型逐渐向素质型和能力型转变呢?我认为,加强实验教学是培养学生科学素质的重要途径。
由于青少年的心理特点是“好奇”,所以,教师要善于创造良好的学习情景,激发学生探究科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实验能力,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此,在学生进行物理实验时,可引导他们撰写实验笔记。通过实验笔记可看出学生对物理现象和物理问题的理解情况,以及学生的科学态度、创新能力和科学素质。
一、实验笔记的作用
对于实验笔记的作用存在这样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实验笔记与跟教材配套所发的实验报告一样,主要用于记录实验步骤、实验观测结果、实验结论。这种观点引导学生将注意力放在实验过程中的一些细节和实验数据的观测上。这样,实验笔记变成了一种“成品”,抑制了学生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培养,不利于学生挖掘自身的潜能。
另一种观点认为:实验笔记应让学生充分阐述实验想法,进行创造性思维,还可以提出新的意见和别出心裁的途径,变学生的被动接受为主动探索。实验笔记不再是一种“成品”,而是一种激发学生求知欲和创造欲的“催化剂”。使学生把发现问题、明确问题、阐述问题的过程写出来。这种观点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理解力、想象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实验笔记的撰写
1.实验前
学生提出自己想要探究的问题,并写出有关这一实验的设想。例如:实验目的、设计思想、安排的实验过程、在实验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根据所学知识对实验结果作出的预测等。这样,可以激发学生开动脑筋思考问题,有助于把握实验的进展,正确控制变量,理解以后的实验结果,巩固所学的知识。提出实验目的和预测实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有助于学生集中注意力做好实验的安排、控制实验条件和观察、测量;试做实验结果猜想,可以让学生在实验中验证自己的想法是否正确。
例如,有一学生对“覆杯”实验做进一步地研究,他想探究的问题是:当杯中水没装满时,纸片或塑料片是否会掉下?实验结果跟他估计的相反,用硬纸片覆盖杯口做实验,发现不管杯内水多水少,纸片不会掉下。用硬塑料片再做,只要塑料片保持水平,也不会掉下来。
2.实验时
观察、测量、读取数据,并且对这些数据进行处理,制成图表。同时记录下实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发现。此时,学生对先前提出的想法、问题、步骤、预测等在实验过程中进行验证和反思。
上述学生在反复实验过程中,仔细观察,发现纸片发生了形变,杯口部分向外凸出;塑料片看不出有形变发生,但塑料片与杯口之间有一个间隙,被水充满。该学生从这两个现象中看出,不管哪种情况,杯内空气的体积增大了。他又猜想这点可能是纸片没掉下来的主要原因。
3.实验后
将数据进行归纳、整理,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列表、作图,实事求是地分析实验结果。并且能查阅其他有关资料,如杂志、书籍、光盘等,博引旁征,对实验结果进行解释。对原有想法进行整理,进一步完善自己对这一问题的认识。然后,概括出实验结论,并分析“理想情况”与“真实世界”的关系,总结自己的进步和收获。同时,针对实验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几种改进方法。这样,有助于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交流成果
学生的实验笔记不能被束之高阁,在实验成功的基础上,应组织学生汇报讨论、交流成果。实验笔记可以在第二课堂上宣读,制成投影片进行交流,也可以在学校的黑板报、橱窗、学生的手抄报上进行介绍。通过实验笔记的交流,使多数学生受到教益,获得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无法获得的知识,成功者也得到鼓舞。
三、实验笔记的评定
评定编写实验计划的能力:在设计、说明、解释中对概念的理解情况,实验过程的编排情况,在设计图表上对内容的理解情况。
1.评定动手能力。准确说明实验材料和仪器的使用情况,正确识别和控制变量。
2.评定观察能力。正确选择观察目标,实际观测和推断,质量和数量上的准确程度,相似处和不同处的注解,不同时间和空间的各种现象的比较,准确和详尽的描述。
3.评定处理数据的能力。运用有效数字表示测量数据,恰当处理数据和描绘图线。
4.评定分析与总结的能力。清晰地提出问题和作出预测,分析结果,做出有依据的结论,用公式或文字表述规律。
5.评定科学态度。分析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分析学生的合作性、坚毅性、机灵性、判断力。
总之,实验笔记有助于促进学生智能的发展和科学方法的掌握。可以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他们会自觉地对获得的实验现象进行理论思考,学生的探索意识得到强化,聪明才智得到充分发挥。对于加深和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发展他们的爱好和特长,培养独立工作能力和创造精神是十分有益的。能使学生由对科学实验的兴趣转化为对学科学的兴趣,甚至升华为科学志趣。
科学教育读书笔记 篇4
这本书为我们呈现的是十八位科学家光辉的一生,初看目录“稻花香里话丰年”“风雨春秋五十载 振兴测地风采”“采菊东篱 写意人生” „„没有想象中的晦涩难懂,简明流畅的语言,清新淡雅的文字,却贴近我们的学习生活,在他们的故事里,寻找到我们前进的方向。
身为“泥腿子院士”的朱英国始终坚信“一粒种子可以改变一个世界,一个品种可以造福一个民族”四十余年来,他坚持走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产业化相结合的道路。几乎与袁隆平比肩,为我国杂交水稻可持续发展做出突出贡献,凭借吃大苦、耐大劳的精神,一股韧劲和献身的觉悟,完成一项项艰苦、单调、细致、耗时、费心、费力的工作。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一样,是每个完整人生必要的组成部分。不论我们将来要从事何种职业,包括艺术、文学、史学、哲学或社会科学事业,技师、工人、农技师、农民都需要拥有科学文化基本素养。在他们的身上可贵的不只是那些显著地学术成就,更令我们敬畏的是那种精神。是的,我们不做文化素养上的“半个人”不做“文化上的残疾人”。
有一门神奇学科专门探索地球奥秘,它对地球的形状、大小、重力场及地面点几何位置进行测量和描绘。有一位心系侧地学科发展,从事大地测量工作50余载,他就是中国大地测量学界的带头人,大地测量与地球物理学家的许厚泽院士。不懈的坚持与努力,紧盯目标毫不放松,朝着他的目标不断前行。还有一位在应用领域辛勤耕耘半个多世纪,从空白处探索,在开展古典法熔炼光学玻璃时,发现冷却下来的玻璃内有许多气泡,查阅了大量国内外资料、杂志和书籍,都不得其解决之道,凭着自己的知识和经验,解决了这个难题。让我想到了,一个合气道高手的练就过程,首先进入一个房间,这是一件墙上贴满纸条的房间,同时会有很多随时准备来攻击你的人,而他需要做的是什么呢?就是在反攻的同时,能够读出墙上纸条上的字。这就像是我们的生活,是的,会有很多外在的力施加在我们身上,会让我们力不从心,会让我们身心疲惫,渐渐地迷失了,却忘却了我们最初的梦想,最初心底的目标,我们忙于应对无尽的攻击,深陷其中,不能自拔。我们变得急功近利,被可能付出的一切算计着,沉不下来,也静不下来。而他们—这群时代的精英,总是坚持不懈,不改初衷,坚持,在坚持,只朝着一个方向,一个目标不断地前进。
高频的耳聋让陈方灿博士的声音世界残缺不全,他只能听到一半的发音,初到美国,加剧了他的语言障碍,每次上课,他都把录音机放到讲桌上,课下在反复的听,听不清就猜,连在餐馆刷盘子都是戴着耳机度过。改革开放的韶光喜雨,培育出繁花似锦的科学成果,艰苦的环境下也造就了一个又一个科学巨匠,为我们树立一个个榜样,并不断践行他们的信念和精神。前两天,看了一个叫“勺子杀人狂”的视频,它为我们展示了让一个人崩溃的最简单直接的办法,那就是重复性的不间断的对他做同一件事。拿一把勺子就能杀死一个人,但前提是你要是不死之身并且
有坚强的意志。当你和“勺子杀人狂”对垒时,所比拼的便是这坚强的意志,而我们却只有一个晚上的时间和精力和它搏斗,时间一长,我们可能都丧失了跑的意志,一心只想被勺子拍死。积累的作用力是如何的强大,只要我们朝着自己的目标靠近,紧盯着它,总有一天我们会到达。空白点和难点就是新目标,有机遇就会有挑战,有挑战性才会激发我们内在未知的潜能,我们永远不知道自己可以做到何种程度,就像维果茨基提出的最近发展区的理论,我们很难确定我们现有水平与可能达到的水平之间的差距,那么我们可以做的就是不断地尝试,做一些具有挑战的任务,也许就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科学的灵感,绝不是坐等可以等来的,偶然的机遇只能给那些学有素养的人,给哪些善于独立思考的人,给那些具有锲而不舍精神的人,而不会给懒汉,人生一世,草木一秋,每个人一生的意义都在于向着自己目标跋涉的过程,而人生的境界也在这种过程中得到升华。不断学习,是事业成功的基石和创新的源泉。
很喜欢书中的一段话,“我喜欢将暮未暮的原野,在这时候,所有的颜色都已沉寂,而黑暗尚未来临,在山岗上那丛郁绿里,还有这最后一笔的激情,我也喜欢将暮未暮的人生,在这时候,所有的故事都已成型,而结局尚未来临。”一直都相信,我们会成为自己想要成为的样子,有时候孤独是我们永远的朋友,如影随形。也许专注于一件事,我们所要付出的是更多娱乐的时间,我们必须学着更好的和自己相处,明晰自己的目标,想一个合气
关于科学的读书笔记 篇5
这套书曾获得安万特青少年奖三次。这本书非常畅销,全球一共销售到二十五个国家,共销售了上千万册。这套书还受到著名数学家、科普专家王渝生教授、清华附中副校长刘俊博的特别推荐。还受到了当当网五星级评论呢!
在这套书中,还有“经典科学”系列二十本,“自然探秘”系列十本,“经典数学”系列九本,“科学新知”系列十七本,还有“体验课堂”系列四本。我最喜欢的当然还是“经典数学”系列了。它以幽默的方式给我们讲述了一个个数学知识。你看了这本书一定会哈哈大笑,当然也会增长知识了!
大家注意了!这本书在新华书店有卖哦!快去看看吧!
科学老师为了奖励我们养蚕有功,就借给我和曲悠各一本书,并让我们写读后感。起初刚拿回家,我一看到书的名字,就产生了厌恶感。‘丑陋的虫子’,这名字真难听,肯定不好看!我心里暗暗想道,所以我一直没看它。
写完作业,没事干,于是就看这本书。刚一打开书,我就像被磁铁似的吸引住了。这里介绍了许多昆虫的种类和生活习性,还有一些有趣的问题,还告诉我许许多多的昆虫只是,比如:蜘蛛曾在太空吐丝啦;或世上有10000种蚂蚁啦; 能够判断风的方向啦……
我觉得这本书不应该叫《丑陋的虫子》,因为里头还有许多介绍关于蝴蝶的,我觉得它应该叫《奇异的虫子》或《虫子科学》。
这本书可以带你去暗访那些臭名昭著的虫虫家族,探寻古怪科学家的恶心收藏,再试着剥去狡猾昆虫的伪装,还可以指明毒虫隐秘的藏身之所,替你摸清昆虫狡猾的‘作案’手法,帮你揪出潜伏在身边的虫虫特工……
看到这本书的最后一个部分,竟然是虫子与人类发生的故事,看完这个部分令我开怀大笑,因为太有趣了,先是人和虫子比赛奥运会,人类总是失败;还有一张令人作呕的是食谱,炸白蚁,炸蚕蛹,光是听到这些名字,我的午餐就要和我拜拜了。
《可怕的科学》读书笔记 篇6
地球上人类的数量在不断地膨胀,人类生活消耗了大量的矿物和燃料资源。向人类生活提供80%以上食物的雨林正在快速地消失,动物和植物的数量也在快速的减少,海洋里鱼类的品种和数量也在大量的减少。人类制造了大量的垃圾,这些有毒有害的垃圾正在损害着地球的健康。人类在消耗能源的同时,释放了大量的二氧化碳,产生温室效应,使得地球的温度不断升高,全球变暖使得地球上的冰不断的在融化,海平面上升,干旱、洪水、飓风、饥荒以及疾病会施虐地球。地球正在遭遇可怕的灾难。
为了防止地球环境的进一步恶化,各国政府和科学家正在寻求解决的方法。其中最有效的方法是:世界各国应该限制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世界各国在日本京都达成了共识,各个国家开始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一些努力开始取得了成效。
而对于我们个人来说:就是倡导低碳生活。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尽最大的可能去节约能源。
读完该书后,我对环保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小议英语笔记 篇7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 学生在做笔记方面表现出被动性、随意性和零乱性等特点, 使笔记流于形式, 相对制约了学习效率的提高。表现在:首先, 懒于记笔记。到需要运用知识解决问题时, 却想不起来相关知识, 无从下手。其次, 盲于记笔记。虽然记了, 但非常盲目, 主次不分, 详略不明, 而且不会分类整理, 笔记内容乱作一团, 等到需要查找相关知识时, 又不知从何查起, 英语笔记失去了它本身存在的意义。第三, 疏于记笔记。学生往往只是简单地记答案, 不记录老师讲解的解题方法, 遇到问题时, 只知其然, 不知其所以然。由此, 我们有必要引导学生明确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一、做笔记的态度
态度决定一切。凡事要做好, 都要先端正态度, 做笔记也是如此。学生要做好笔记, 就要做到以下三点:
1.目的明确。
2.分配注意。
3.积极思考。
二、笔记的载体
常见的笔记载体是笔记本和课本两种。但两者在使用过程中, 各有利弊。我们要提醒学生注意以下事项:
1.笔记本。1立足长远。笔记的功能大致可分为两种, 一是知识归纳, 二是信息存储。做笔记要着眼长远, 便于日后随时查阅。2条块分割。有时教师考虑教学时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有限, 不能将一个知识点的全部内容一股脑地倾倒给学生, 而是随着学生理解能力的提高, 逐步引入新知识。那么, 学生有关这一知识点的笔记可能就比较零散, 就需要日后进行补充和整理。如果学生能在笔记本的右侧三分之一处画一条线将笔记本的一页一分为二, 学生就可以在右边一栏补充新的内容, 便于知识的集中掌握和复习。
尽管在笔记本上做笔记, 有集中一处、便于补充的优点, 但这需要学生耗费很多课余时间, 将课本上的相关内容补充进去, 并做好加工整理工作。
2.课本。相比之下, 在课本上做笔记有快捷、方便的优点:首先, 在课本上做笔记, 学生不必抄写原文的题目、词句, 只需要把该记的记在旁边即可, 因此可以节省很多时间;其次, 当学生看到课本的某一处时, 教师在课堂上讲解的相关内容一般就记在当页的就近位置, 因此便于学生复习巩固。
当然, 在课本上做笔记也存在缺点, 比如课本上容易显得凌乱。此外, 由于笔记就写在课本的旁边和空白处, 抬眼即可看到, 因此不便于学生反思。
无论学生选择哪种载体, 都要充分考虑其优缺点和自己的学习特点, 选择适合自己的笔记载体。
三、做笔记的方法
正确的做笔记方法, 可以事半功倍, 帮助英语学习;反之, 笔记就会成为学生学习的负担。因此, 学生在做笔记时, 要做到以下三点:
1.把握时机。课堂上, 教师在讲课时, 学生可以边听边跟着同步记笔记, 这样的笔记一般言简意赅;课堂上, 学生也可以在教师书写板书时, 快速记下教师的板书内容;课后, 学生还需要花一定量的时间, 对课堂上匆匆记下的内容进行修正、补记、整理、归纳, 以完善课堂笔记。
2.掌握详略。在教学实践中, 我们不难发现, 成绩优异的学生往往不是笔记记得最全的。一些懒惰的学生往往什么都不记, 教师固然要给予批评;而一些学生看似很认真地听讲、记笔记, 但这样的学生在记笔记时往往只是老师讲课的记录员, 不分轻重, 什么都记, 故而学习效率低下。
笔记真正需要记的内容一般是:重点、难点、疑点, 书本上没有、老师额外补充的内容, 而至于那些次要的知识, 一看就懂的内容以及书上有的知识则无需做笔记。
3.主次分明。英语涉及很多零散知识。教师在讲解一个知识点时, 除了要给出这个知识点, 通常还会举例说明。为了便于复习时使用笔记, 学生在做英语笔记时, 最好用不同颜色的笔将知识点和说明性的例句区分开。我常让学生用红笔写知识点, 用蓝笔或黑笔写例句。这样, 学生在复习时, 可以只关注红笔写的知识点, 遇到不理解的知识点时, 再看蓝笔或黑笔写的例句。
四、使用笔记的注意事项
学生只会做笔记还不够, 还要遵循记忆规律, 掌握恰当的使用方法, 才能提高学习效率。下面我们谈一谈使用笔记的几个注意事项:
1.做好标记。对于自己掌握得较好的部分, 他们在复习时可以先直接回忆知识点, 然后再对照笔记检查自己回忆的内容是否正确。如有错误, 学生可以做出标记, 重点攻克。这既可以加深印象, 又可以日后复习时, 能有所针对。
2.学会质疑。学生在复习时, 遇到困惑, 应随时写在笔记本旁边。经过思考和查阅资料, 仍不能自行解决的, 再和其他同学讨论或请教老师。学生需要永远怀着一颗质疑的心, 让头脑不停运转, 知识才能内化并融入自身的知识体系, 才能真正实现温故知新。
3.先密后疏。笔记是为防止遗忘而做的, 因此使用笔记巩固记忆也需要遵循艾宾浩斯遗忘曲线所体现的“遗忘先快后慢”的心理学规律, 即复习时间先密后疏。
为提高学生做笔记的质量, 教师可以定期开展笔记本交流阅读, 让学生在观看展览的过程中, 相互比较, 取长补短。同时, 教师也可以通过听写和竞赛等方式, 检查学生使用笔记的效果。
总之, 做笔记和使用笔记都要端正态度, 讲究方法, 遵循规律。只有这样, 学生才能提高学习效率, 温故知新, 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并对其日后走上工作岗位的自学和终身学习起到推动作用。
摘要:本文从做英语笔记的重要意义入手, 阐述了学生做笔记的态度、方法以及使用笔记的注意事项等方面内容, 借以引起教师和广大学生对做英语笔记和使用英语笔记的重视。
关键词:做笔记,使用笔记,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蒯超英.学习策略[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
科学笔记 篇8
按出货数量来分析,2008年第二季ASUS取得全球低价笔电出货冠军地位,第二季出货量较第一季增长高达3倍,市占率达50.4 %,比排名第二的HP市占率高出近45%以上。 HP以5.4%市占率排名出货金额第二位,Acer以4.8%排名第三。从图1资料将让您了解目前及未来Mini-Note出货尺寸分布情况。
以出货尺寸别来看,目前仍是以8英寸.9英寸为主,DisplaySearch预估10.X将是下一个主流应用尺寸。从面板供应来看,目前友达出货量较高,不过无论是日本、韩国以及中国台湾地区面板厂商都对这块市场非常感兴趣,可以预期面板供应也将有另一番竞争局面。在该专题分析报告中,将为客户详细解析面板厂与品牌厂商在Mini-Note产品规划与市场策略方向。
【科学笔记】推荐阅读:
科学笔记10-02
科学学科教师业务学习笔记08-08
字读书笔记科学家故事07-22
科学学科教师业务学习笔记共8次08-08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读书笔记08-23
盗墓笔记读书笔记随笔06-28
《猎人笔记》读书笔记500字10-27
培根随笔读书笔记 - 初中读书笔记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