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教师师德总结

2024-09-09

物理教师师德总结(通用8篇)

物理教师师德总结 篇1

个人师德总结-个人师德总结 教师师

德个人表现总结

开展师德师风教育活动,我认为很有必要、很及时,我充分认识到开展师德师风教育活动的重要性:

一、师德建设是新时期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

教师既是人才的培养者,也是学校精神文明建设的示范者。随着我国的文化服务性行业将逐步开放,西方文化、价值观将随西方的影视、音像、书刊进入我国,这既为我们吸收和借鉴西方有益的科学文化成果提供了方便,也必然会使教师的价值观念受到西方意识形态和生活方式的影响,有可能使教师在理

想、信念和追求上产生动摇、困惑、彷徨,引起思想与行为上的失衡,造成思想观念的剧烈冲突。师德建设是学校精神文明建设的核心,因此,加强师德建设成为一项紧迫的任务。

二、师德建设是建设高水平教师队伍的需要

师资队伍的整体素质提高,不仅表现在高学历和高职称,也表现在高尚的道德素养。近年来,虽然也很重视教师队伍的建设,教师队伍的年龄结构、学历结构正逐步趋向合理。但随着形势的变化,受社会上一些不良思潮的影响,少数教师的职业道德出现了下滑趋势。如:职业理想和信念动摇,职业情感淡漠,不能正确处理“个人发展”和“工作利益的关系”,“精力投入”与“利益回报”的关系,“教书”与“育人”的关系,出现了所谓“人生理想趋向实际、价值标准注重实用、行为选择偏重实惠”的倾向。有的对教学缺乏热情,对学生不负责任;有的玩风过盛,无心于教学工作;也有的只顾业

务,不问政治。尽管这些情况只是在少数教师中存在,但严重影响了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严重影响了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

三、师德建设是进一步深化素质教育改革的需要

教师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主力军,是教育教学改革的实施者,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不仅需要教师转变思想和观念,更新知识,提高教育教学水平,更需要教师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教师是学生增长知识和思想进步的导师,他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产生影响,一定要在思想政治上、道德品质上、学识学风上,全面以身作则,自觉率先垂范,这样才能真正为人师表。有了高尚的师德,教师才能热心于教育教学改革,不断研究教学内容,探索新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帮助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和崇高的思想境界,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风气。

如何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我的体会

是:

一是加强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适应新时期教学工作的需要。

“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自己就要有一桶水,甚至是一条河流。”这是人们常常对教师提出的要求。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各种高科技教学仪器设备在教学中的运用,我们传统的单向、传教式、填鸭式的教学方式受到了冲击,要求我们的教师必须对教育的思想、观念、模式、内容、方法要有更深的了解,我们老师只有不断“充电”、学习和掌握现代教育技术,才能适应信息化教育带来的教学方法和手段的变革,大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只有不断研究新的教育技术、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总结、提高,才能适应时代对我们提出的要求;只有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总结、提高。刻苦钻研,并做到精益求精,才能体现师德责任感,才能树立自己在学生中的威信。

二是热爱教育事业,以行动诠释师德师风的真正内涵。教育是一种心灵的

影响活动,需要具有崇高的品质和高尚的人格。我们选择了教育事业,就要对自己的选择无怨无悔,不计名利,就把自己的一切毫不保留地交给党的教育事业,应该把教育事业的忠诚作为自己不懈努力的精神动力,从自身做起,从点点滴滴的小事做起。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要上好每一节课,认真批改每一份作业。

教育不仅仅在于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激励、唤醒、鼓舞。而这一切都基于教师的楷模形象。因此教师要优化自身形象,从树立“以德立教、率先垂范、严于律己、无私奉献”的教师形象入手,把外树形象与内强素质结合起来,以良好的师风师德感召和熏陶学生,提高教育人的可信性。教师在行为、气质、素养上都应提高文明程度,“言必行,行必果”,行动实践远胜于说教。个人师德总结在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们应该用行动诠释着师德师风的真正内涵。师德需要培养,需要教育,更需要的每位

教师的自我修养!让我们以良好的师德,共同撑起教育的蓝天!

物理教师师德总结 篇2

师德, 通常是指教师的职业道德, 即从事教育工作应遵循的行为规范。然而, 师德应具有更丰富的内涵, [1,2]青年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过程中, 通过师德规范的不断内化、师德情感的不断强化, 并在师德实践过程中不断磨练师德意志, 才能达到师德认识的升华。一般来说, 青年教师师德认识与实践具有时代性, 也有迷惘, 必须要通过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过程, 逐步深化。

青年教师与中老年教师相比, 总体来说, 由于他们学历层次高, 知识视野广, 思维敏捷, 思想活跃, 他们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的环境中成长起来, 他们的道德认识代表着积极向上、勇于竞争的道德进步。还由于他们广泛接受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民主自由思想的熏陶, 他们的道德认识具有平等和民主的时代性。

市场经济的开放性与竞争性, 给青年教师提供了脱颖而出、施展才华的环境, 使一批青年人成为教学科研骨干, 并将自己的教学、科研与社会发展紧密联系, 做出更大的成绩。市场经济的价值规律和效率意识使青年教师的职业道德认识进一步丰富和深化, 他们以等价交换的概念与“效率就是生命”的意识指导自己的行为, 在教学科研工作中积极进取、努力开拓。

青年教师以他们平等民主和勇于竞争的具有时代性的道德认识, 在人才培养的职业道德实践过程中发挥着积极作用, 并由于他们与青年学生年龄相仿, 易于沟通, 在教书育人过程中, 更易于实践师生平等的时代性的师德意识, 在与青年学生经常性的接触与交流过程中, 对青年学生的道德形成也产生更深刻的影响。

按照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 认识运动的实践性、反复性和无限性, 决定了青年教师的职业道德认识还不完全、不深刻。这主要是由于他们的职业生涯不长。

高校师德具有超常性, 超越一般职业道德。[1]社会对高校师德要求的行为期望也远超过其他任何职业。然而, 由于教师职业客观上规范性程度较低, [3]构成教师职业资格的知识结构的规定的抽象性、教师在因材施教的过程中表现出的个体性特征以及教育作为一种科学和艺术的个性创造性活动, 使得对于高校教师角色很难有一个共同认可的具体标准, 因此, 任何具有专业知识的人均可在一夜之间变成高校教师。即使有岗前培训必须合格的规定, 但这种培训往往是得过且过的, 产生的效果也是微乎其微的。

从理性认识到实践是认识过程的更重要的飞跃。由于青年教师的职业生涯较短, 青年教师大多对教育过程中的人格示范作用缺乏深刻而自觉的体识。教师不是以劳动工具去作用于劳动对象, 而主要是以自己的思想、学识和言行, 以自身道德的、人格的、形象的力量影响着受教育者。青年教师在由学生向大学教师的角色转变过程中, 对教育与人文精神的理解还缺乏哲学修养, [4]在职业道德认识不太清晰的状态下, 自觉不自觉地开始了教育实践和师德实践。青年教师的职业道德认识更正确、更完全、更深化, 必须要经过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反复过程。

市场经济的发展, 无疑促进了民主和竞争的道德进步, 对师德, 尤其对青年教师的师德产生了积极的影响。然而, 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也同时存在。对市场经济竞争性和价值规律的误解, 导致社会道德认识方面个人主义、自由主义和金钱至上思想的滋生, 以至于腐败分子层出不穷, 这种现象和这种思想必然对高校的青年教师产生影响。而且, 由于他们过多地受到民主和竞争的思潮所熏陶, 而缺少系统的和潜心的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学习, 使青年教师的道德认识感到迷惘:思考着等价交换与敬业奉献, 对职业道德的核心是为人民服务表示怀疑;思考着效益至上与兢兢业业, 对精心施教、因材施教、教书育人的师德之主体缺乏耐心;思考着个人奋斗与集体主义, 对为人师表的师德之光彩还难有深入的认识和自觉地实践;思考着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 对政治坚定、思想进步的师德之根本有可能彷徨, 甚至有个别人盲目羡慕西方, 对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不做深入理解。

青年教师师德认识的迷惘, 有一定的普遍性。面对现实, 青年教师的经济收入低, 而又面临着住房等高消费以及学历、职称的挑战, 青年教师所承受的压力与中老年教师相比, 是巨大的, 难于在个人奋斗、自我成才方面与强烈的事业心、关爱学生、因材施教方面很好地找到结合点, 因而在师德实践中, 有些教师表现出忙于学位与论文, 而无意精心施教;忙于科研与创收, 而无心钻研教书育人等一些问题。此外, 学校的管理制度和方式也会对师德产生负面影响。[5]

二青年教师的师德建设

加强高校师德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高校的师德建设不仅是教师队伍建设的核心, 也是高校德育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关键, 同时高校的师德建设还将通过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的过程, 有力地推动全社会道德文明的建设。在全社会倡导加强道德文明建设的今天, 加强高校的师德建设更有强烈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高校青年教师的师德建设不仅是高校师德建设的重要方面, 而且应该是一个主要方面。这不仅是由于青年教师的比例较大, 而且是由于青年教师职业道德认识的特殊性决定的。青年教师职业道德认识的时代性是积极的, 但仍然需要注意引导与发扬, 青年教师道德认识的“初级性”与迷惘更需要在师德建设中加以提高和深化, 为培养一代优秀教师奠定坚实的基础。青年教师的年龄特点也决定了加强青年教师师德建设的重要性, 由于年轻, 他们是教师队伍的希望。由于年轻, 他们思想活跃, 可塑性强。由于年轻, 他们对青年学生的影响更大。

对于高校来说, 当然不可能专谈青年教师的职业道德建设, 中老年教师的师德建设也有其特殊的重要意义。我们强调青年教师的师德建设的重要性, 就是要在加强师德建设的过程中, 有意识地根据青年教师的特点, 针对性地采取有效措施, 尽快提高青年教师的师德水平;在讨论青年教师队伍建设的工作中, 不要只顾学历学位的提高, 不要忘记其师德建设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方面。

青年教师的师德建设, 应该从青年教师的师德认识的特点出发。首先, 必须进一步重视教师的岗前培训和“岗中培训”。岗前培训中, “师德修养”应作为主要课程。所谓“岗中培训”是面向已取得教师资格的教师, 岗中培训将面对一批青年教师, 必须高度重视。第二, 应发挥中老年教师的传帮带作用, 发挥教研室和课题组等组织在青年教师培养中的积极功能, 把师德建设与青年教师的导师制结合起来。第三, 鼓励教师开展高教研究, 包括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和教学研究, 甚至可以规定晋升讲师不必有专业论文, 而必须有教育研究方面的论文。第四, 将青年教师的师德建设与教师党建工作结合, 引导青年教师以振兴中华为己任。第五, 师德建设应该与关心青年教师的生活和进步结合起来, 使他们感受到组织的关怀, 全身心地投入到教育事业中。青年教师在生活上、经济上面临巨大压力, 应该关心他们的生活, 帮助他们解决实际问题;青年教师业务上积极进取, 应该努力给他们创造工作条件, 为他们提供更多的培训、进修和深造的机会。此外, 关于师德建设的许多重要的共性问题, 如师德考评与制度建设, 学校的道德环境与用人机制等, 都应该从青年教师职业认知的实际出发, 针对其职业意向的多元性和职业发展目标的构建, 寻找契机。[6]

三青年教师的师德修养

我们讨论师德建设, 往往过多地讨论外部作用, 浓厚的外部氛围、科学的制度环境和有效的工作方法无疑能够促进师德建设。然而, 师德水平的提高, 必须靠教师自己将师德规范内化为自己的道德认识, 靠自身的修养来实现。对于青年教师来说加强师德修养尤为重要。加强青年教师师德建设的最终目的就是促进他们自觉地加强道德修养, 自觉地践行职业道德规范。我们讨论师德建设, 不仅要从社会本位的角度重视其社会意义, 而且更要以人为本, 从教师的发展需要出发, 这对青年教师的师德建设尤为重要。

促进青年教师加强师德修养, 不仅要关心他们的生活与进步, 而且要高起点地引导他们追求高层次需要。诚然, 在“劳动成为人的第一需要”这一美好愿望实现之前, 劳动只能是人们的一种谋生手段, 合理索取应是市场经济制度伦理的题中之义。然而, 仅以物质利益作为许诺的管理只会形成庸俗的人格[7], 物欲的无限性与物质财富的有限性致使物质利益绝对的管理除形成计较利益关系的人格外, 绝无人生智慧的境界。因此, 引导他们在教育教学实践中, 全面地理解和提高师德认识, 自觉提高师德修养, 是高起点进行师德建设的途径。教师的劳动, 并不完全是燃烧自己, 照亮他人, 也有桃李满天下和园丁收获硕果的成就感。教师的劳动比一般劳动更具有挑战性, 教书育人具有特殊的复杂性和创造性, 这种劳动能有力地促进个人自身的完善和发展, 更具有自我实现的价值。教师这一特殊群体的自身素质好、社会使命感强, 是师德管理价值目标高追求的内在基础。

师德修养成为自觉行动, 是高校青年教师自我成材的必由之路。高校青年教师师德修养的过程, 既是自我发展的过程, 也是教育的实践过程, 更是艰苦的人生实践过程。

师德修养的过程, 必须不断提高道德认识。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自觉地认识世界、体悟人生, 追求真善美及其高尚的价值观念, 增强道德意识。在教育实践的过程中, 不断体悟爱岗敬业的真谛, 不断实现“教书育人”的升华, 不断呈现“为人师表”的光辉和雨露。

师德修养的过程, 必须陶冶师德情感。师德情感的核心, 是“爱”, 对祖国对学生的爱;是“使命感”, 肩负起人才培养的历史使命;是“忠诚”, 忠诚教育事业。师德的最高境界是把对祖国的爱化为责任感和使命感, 化为对学生的爱, 化为教书育人的职业精神。

师德修养的过程, 必须锻炼道德意志, 勇于面对社会不良风气的冲击, 抵制错误思潮的侵蚀, 以良好的师德风范让学生找到“怎样做人”“如何做事”的正确答案。

师德修养的过程, 必须不断增强道德信念, 为人师表, 去追求和实现自己的教育理想, 用自己的行动为“教师”这一崇高而神圣的称号赢得全社会的赞誉。

参考文献

[1]赵连山.正确理解当代师德[J].中国高教研究, 2000 (3) :65.

[2]胡全仑.高等学校师德与师德考评体系的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 2003 (5) :14.

[3]徐旭初.略论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师风[J].杭州电子工业学院学报, 2001 (5) :24.

[4]孟建伟.教育与人文精神[J].教育研究, 2008 (9) :17.

[5]葛晨光.新形势下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黑龙江高教研究, 2009 (2) :88.

[6]李方裕.职业认知视角下的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建设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 2009 (21) :32.

物理教师师德总结 篇3

一、教师职业道德的内涵

教师职业道德,简称师德,是从事教师职业的特殊道德要求。它是教师在从事教育活动过程中形成的比较稳定的道德观念、行为规范和道德品质的总和,是调节教师与他人、教师与集体及社会相互关系的行为准则,是一定社会对教师行为的基本要求。

由于教育活动的特殊性,教师的职业道德比其他职业的道德要求更高。教师工作时间和工作量很难以严格的时空划分,很难准确量化。学生的成长需要一个过程,育人需要一定的周期,教师的工作又难以个人单独完成,难以在短期内见成效。所有这些,都要求教师必须具有强烈的责任感和事业心,要有奉献精神。

二、教师职业道德的演变

中国的师德具有丰富的内容,是中华民族道德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广大教育工作者长期教育实践的结晶。古代教育家孔子在长期教育实践中总结出“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言传身教,为人师表”等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内容与要求,而韩愈则倡导“传道、授业、解惑”为教师的职业要求。这些宝贵的师德遗产成为现代教师职业道德的重要内容被我们继承并发扬光大。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师德规范十分重视,曾先后四次明确制定并颁布了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第一次是1984年10月13日,为了进一步提高中小学教师队伍的职业道德水平,全国教育工会颁发了《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要求》(试行草案),目的是为了提高教师的社会主义觉悟和共产主义道德情操,把青少年培养成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的一代新人;第二次是1991年8月13日,面对形势的发展和教育改革的深入对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所提出的新要求,国家教育委员会和全国教育工会联合颁发了新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对教师的根本信念、主要职责、基本态度、作风、仪表等方面都作了明确的规定和表述;第三次是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形势的要求下,针对教师队伍建设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1997年9月1日国家教委和全国教育工会对《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试行)》进行了修改;第四次为2008年9月1日,教育部和中国教科文卫体工会全国委员会联合颁发了新修订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在旧版本进行具有时代性修订的同时,“责任”和“爱”仍是不变的关键词,教师的“育人”职责更加突出。其中第四次新修订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与原师德八条相比,还具有几个显著的特点,即继承发展性、鲜明的时代性和新世纪的首创性。

三、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内容和精神实质

我国《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基本内容继承了我国的优秀师德传统,并充分反映了新形势下经济、社会和教育发展对中小学教师应有的道德品质和职业行为的基本要求。《规范》基本内容有六条:爱国守法;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终身学习。其内容的核心是爱岗敬业、关爱学生、为人师表。“爱”和“责任”是贯穿其中的核心和灵魂。

(一)爱岗敬业的精神实质

爱岗敬业是调整教师与职业之间相互关系的道德规范。人民教师必须热爱自己的教育事业,有立志献身于教育事业的崇高理想和勤勤恳恳、孜孜不倦地钻研业务的精神,这是由教师劳动的特殊性决定的。它要求教师对教育事业具有强烈责任感和深厚的感情。没有责任就办不好教育,没有感情就做不好教育工作。没有爱岗敬业,就谈不上关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也不可能实现。教师应始终牢记自己的神圣职责,志存高远,把个人的成长进步同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同祖国的繁荣富强紧密联系在一起,并在深刻的社会变革和丰富的教育实践中履行自己的光荣职责。爱岗敬业是做好教育工作和履行其他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前提,是教师职业的本质要求。

(二)关爱学生的精神实质

关爱学生是调整教师与学生之间相互关系的道德规范。师生关系是教师在工作中所面临的主要人际关系。人为教育活动的双方参与者,师生关系是否协调,直接关系到教育的目的效果。托尔斯泰认为:“如果一个教师仅仅热爱教育,那么,他只是一个好教师……如果一个教师把热爱事业和热爱学生相结合。他就是一个完善的教师。”

教师对学生怀有赤诚之心,学生体验到了教师对自己的真诚关爱,就会敞开自己的心扉,乐意听从教师教诲。高尚纯结的爱,是教师和学生心灵之间的一条通道,是开启学生心智的钥匙,是用以点燃照亮学生心灵的火焰。有了它。教师才能赢得学生的信赖,使学生乐于接受教诲,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反之,如果教师对学生缺乏感情,态度冷漠,甚至随意伤害学生的自尊,就会引起学生内心的厌恶和反抗。

(三)为人师表的精神实质

为人师表就是要求教师言传身教,以身立教。要求教师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要以自己的模范品行作为榜样来教育和影响学生。要做到以身作则,为人师表,必须要求教师各方面都要成为学生的表率,凡是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必须自己先做到。中小学生正是世界观、品德、性格形成的重要阶段,这个时期学生的特点是可塑性大,摹仿性强,教师的作风习惯、处世方法,甚至一举一动,一颦一笑,都通过他们的眼睛在心灵的底片上留下影像,对他们的精神世界起着无声无息的作用,就好比一丝丝春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因此,教师一定要注重身教,用自己的模范行动为学生树起前进的旗帜,指明前进的方向,点燃他们心中的火种。

在个人品格方面,教师应该具有无私、善良、言行一致、诚实、正直、宽宏、谦虚、谨慎、守秩序、胸怀磊落等美德。在治学精神方面,教师应该具有勤奋、刻苦、勇于探索的精神,顽强的意志和坚忍不拔的毅力等。在文明习惯方面,教师应该谈吐文雅,庄重含蓄,幽默风趣,穿着整洁,朴素大方,仪表端庄,举止得体,彬彬有礼,讲究卫生,不随地吐痰,遵守秩序。

总之,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直接关系到青少年一代灵魂的塑造和亿万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命运和民族的未来。教育之本在育人,育人之本在育德,而育人、育德的关键又在于教师,在教师之德。作为一名受人尊重的人民教师,在新的历史时期必须全面准确地把握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内容和精神实质,才能在自身职业生涯中不断地自省修炼,不断地追求提高,不断地完善升华,把自己修养成一名人民满意的教师。

教师师德总结 篇4

记得法国作家卢梭说过:“榜样!榜样!没有榜样,你永远不能成功地教给儿童以任何东西。”法国作家罗曼,罗兰也说过:“要撒播阳光到别人心中,总得自己心中有阳光。”我想,我们每个教师的师德就如同这里的“榜样”和“阳光”。俗话说,亲其师,则信其道;信其道,则循其步。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所以说教师是旗帜,学生如影随形般地追着走;教师是路标,学生毫不迟疑地顺着标记前行。

孔子说过:“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我们教师若不是路标,你讲的道理再透,教育的形式再好,艺术性再强,都是无根之树、无源之水、无雨之云、无光之灯!每个教师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一思一想、一情一态,都清晰而准确地印在学生的视网膜里、心光屏上,都有意或无意地进行着现场的观摩表演,这就是无声路标的示范性,这种示范性将在学生的心灵深处形成一股排山倒海般的内化力。《中国教育报》刊载过:北京十杰教师孙维刚被他的学生称为“思想和灵魂的导师,终生学习的楷模”。考入清华大学的王一在转为正式党员的汇报中谈到了中学的班主任孙维刚老师时说:“我们的心灵从他的言行中得到了净化。大家热爱劳动,来自恩师每天早晨到教室打扫卫生;大家良好的修养,来自恩师每天上下班都和看门的老大爷亲切地打招呼;大家严格遵守纪律,来自恩师迟到了便向我们做检讨,甚至到教室外面罚站;大家艰苦朴素,来自恩师一年四季仅仅两套旧外衣•。•”王一汇报中还说:“虽然现在我不在孙老师身旁聆听他的教诲,但他的形象经常闪现在我的脑海。尤其是当我打开录音机再次倾听我们最后一次班会录音时••”师德无价。学子对恩师的追随,如同云翔而影从。

没有什么比师魂的阳光更有无穷的魅力的了。

没有什么比师行的榜样更有无比的功能的了。

我现在是一名乡镇中学的普通教师,从教至今已经有11个年头,我深深地感到教师的物质生活相对清贫,但精神生活却无比充实。每当看到那一双双渴求的目光,一张张专注的面容,不由得让人身心激动,似乎融入到无比圣洁的情境,生命也因此赢得了壮丽的升华。我们的奉献虽然不见什么轰轰烈烈的壮举,但却是用平凡与崇高的师德之光,照亮了一片清纯的天地。那深夜窗下不眠的灯光,作业本上殷红的心血,课堂内外淳淳的教诲,一点一滴,潜移默化,日积月累,耳濡目染,久而久之,教师的道德品格便在学生心中生根发芽,开花结果。正如古诗所云:“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常言道,学高为师,德高为范。教书育人,教书者必先学为人师,育人者必先行为世范。师德是教师最重要的素质,是教师之灵魂。今天,面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形势、新任务,面对课程改革的新标准、新要求,应该进一步加强师德修养。

首先,我要自觉创造教师职业内在的尊严与幸福。让自己有价值、有尊严地活着,应成为教师的职业立场。只有这样,在喧嚣的花花世界才不至于轻易迷失自己。比如,在面对家长物质上的“尊重”时,面对市场经济的遍地诱惑时,我们该如何固守自己的价值观念,坚持自己的生活信条呢?我想最关键的还是,你是否找到了从事这个职业 的尊严、价值与激动人心的幸福?如果找到了,面对家长,我们将成为他们思想上的朋友、育人中的伙伴。只有这样,朴素而平凡的教师生活才会变得充满智慧与人格的挑战,天天面对的学生在我们眼中才会每天都是新的。这就是教师独有的享受。也只有这样,教师职业才能真正成为令人羡慕和富有内在尊严的职业。

第二,我要在真实的道德冲突中实现道德的发展。教师也是真实生活情境的个体,在那些复杂而难以取舍的道德冲突面前,有时侯,要做出正确的判断很难。但只有这样的真实经历,才真正考验着我们的道德。我只想说,“德”是一个人内心对自己的要求,底线高了,“品”自然就高。一些失误往往就是因为降低了自己的底线,只有在真实的经历中自己与自己对抗,师德素养才会有所提高。

第三,我要坚持学习,不断丰富发展自己的精神世界。师德不是靠讲出来的,而是靠内心世界的丰富、文化底蕴的提升、人格素养的完善。所谓德者,得也。教师师德的提升,关键还在于文化、艺术、心理、社会等诸多精神营养的植入。

我要以陶行知先生“捧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精神,守住心灵的宁静,建设爱岗敬业、爱生如子的精神家园,不仅做为人民服务的教师,而且做让人民满意的教师,让我们一起携手努力吧!

教师师德总结

观水二中

郝金凤

教师是学生的良师益友,是学生健康成长直接的指导者和引路人。教师良好的师德修养对学生的影响、发展作用极大。教师若想做到这一点,就必须讲求自己的职业道德修养,必须时刻谨记要不断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

(一)、热爱教育,献身事业

热爱教育事业是教师最为重要的美德,教师对教育工作应具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决心,把自己毕生精力献给教育事业,不计名利、乐于献身,有所作为。

1、认识上

我们应尊重自己的选择,无怨无悔,热爱自身的本职工作,把教育看作自己真正热爱的一项事业来耕耘

2、实践中

我们应尽心尽责,敢于挑战困难。我们只有对教育事业注入深厚的感情,我们才能全身心地投入到事关民族、国家兴旺的崇高的教育事业中,兢兢业业,知难而上,才能真正做到以教为荣,以苦为乐。

(二)、热爱学生,诲人不倦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把教师热爱学生作为“教育的奥秘”,他的座佑铭是“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们”。马卡连柯也说过:“爱是教育的基础,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一个教师如果仅仅热爱教育,那么他只能是一个好教师,一个教师如果把热爱事业和热爱学生相结合,他就是一个完善的教师。由此可知,热爱学生也是师德修养的重要内容之一。每个学生,相貌有美有丑,智商有高有低,行为有好有歹,但人的尊重、关爱需求是与生俱来的。崇高的师爱就应该对每一个学生一视同仁,不偏不倚,对每一个孩子都“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对那些所谓的“差生”更要施与爱的阳光雨露,要像一个无私的园丁,把爱的雨露洒入他们的心田,对他们应当变忽视为重视、变嫌弃为喜爱、变冷眼为尊重、变急躁为耐心,对他们的教育做到“爱心、耐心、恒心”,直到他们养成良好的习惯为止。

(三)、以身作则,为人师表

俗话说: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教师的言行对学生的思想、行为和品德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它是一种重要的教育力量。孔子说过:“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这说明凡是教师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应该做到;凡是要求学生不能做的,自己先坚决不做。时时处处为学生榜样,事事件件做大家表率,在工作、为人上严于律已,以身作则,这样才能达到为人师表的目的,才能在学生中树立威信,才能使学生对你口服心服

(四)、好学不倦,积极进取

现在的学生,身处在知识大“爆炸”的时代,他们获取知识、信息的渠道很多,他们从老师那儿获取的知识只是其众多渠道之一,他们原先对老师仰视的态度也已有所改变。而我们教师是学生成长的直接指导者和引路人,因此教师必须在业务上力求长进,努力跑在学生前头,给学生“一碗水”自己首先有“一桶水”、“一盆水”、“一池水”甚至更广。不断地学习,做到“活到老,学到老”,不断地获取知识,增长自身的才干、能力,不断完善自身,勇于开拓。在不断完善自己的基础上把学生教育为有知识,有才干的“一代新人”,引导他们不断前进。

总而言之,我们的学校、我们的教师如果能时时处处把师德建设、提高师德修养放在首位,并努力实施、积极参与、加强提高,那么我们的新课程改革的成功就能得到根本的保障,我们的教育事业就能得以蓬勃、健康的发展,我们的学生就能得以成为新世纪建设的栋梁。一句话,师德修养的加强和提高承载着深远的历史意义和重大的民族责任。

师德自我剖析材料

说到师德剖析,我想起鲁迅先生有一句名言:“我的确时时解剖别人,然而更多的是更无情面地解剖我自己。”这种更无情面地解剖自己的勇气和态度,正是这次活动自我剖析阶段所提倡的不怕丑、不护短、不怕痛的精神。调入中学以来,我真正感受到了一个大校的风采,在这个热情向上的集体里面,我感觉我要学习的还有很多

很多。

时光荏苒,我从教已有二 十多年了。从年龄上来说,我也算是一个老教师了。回顾二十几年的执教生涯,甚至觉得“人生恍若春秋事,百转千回近中年,得失皆为身外物,换得良心半日安。”师德修养,犹如禅师悟道,不在于心口之言语,而在于操行,在于实际,师者,为人之道,人正、心正,此乃为师之本。上对得起家长学生,下对得起自我良心,这就是我对

师德最朴素的理解。

教育是国家的教育、人民的教育。所以教育必须服务于国家政治、人民的需要,应当遵从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作为教师,我应当拥护国策,服务政治,教育学生遵纪守法,服务社会。但我更注意实际,更注重于教育的个人价值,芸芸众生,岂无高下之分?唯有教育才能提升人的生命的价值,提升人的社会地位,所以我希望自己所从事的工作能为学生铺就一条尽量实而光明的人生道路。所以在育人之时,作侧重于学生个人实际,而对教育之社会价值重视不够,这就是实用主义教育观之体现,与社会主义教育观之要求,尚存在差距,我虽为2007年评选的樊城区十佳教师之一,教育觉悟尚不够高,实感惭愧。今后在育人之时,我应多一份社会责任感,为构建和谐社会而努力奋斗,而不仅仅是从学生个人前途出发,这样尽量走出狭隘的教育误区,以树立更高教育理想。

在自我人生价值方面,我有梦想,并为梦想而一直不断的努力。但终究我是个普通人,有时也会心生浮躁,也会有暂时的不悦,也会有一时的消极情绪产生,眼观世事沧桑,人情冷暖,也有时会生出些许失落,这种情绪或多或少影响到了自己的工作情绪,甚至流露于育人之中,细细思量,世间太多无常事,雨雪风霜皆春秋。个人的追求、奋斗的激情不能丢,在以后的教育和生活中,我应该更乐观的去面对,树立积极的生活价值观念和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让教育带给学生希望,让知识改变人类进程,也让知识改变学生个人的命运.

教师师德师风总结 篇5

篇一:2014师德师风个人总结

2014师德师风个人总结

作为一名党员教师兼管理人员,我深知师德的重要意义。一年来,我严格按《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进行教育教学活动。

依法执教,学习宣传党的教育方针和基本路线,自觉遵守《教师法》与党和国家的方针保持高度一致,没有发表任何对党对国家没有利的言论。

爱岗敬业,热爱教育和学校,认真备课上课,认真批改作业,没有敷衍塞责,没有传播有害于学生身心健康的思想。尽职尽责搞好管理工作。力所能及地为教师提供服务。

为人师表是师德的灵魂。除了父母,教师是学生相处时间最多,对学生影响最大的人。教师在教育中的示范作用是巨大的,学生总是以老师做为模仿效法的对象,老师的思想、品德、行为、习惯都会在学生的心灵深处留下烙印,对学生的成长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我能够关心全体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对学生严格要求,耐心教导,没有讽刺,挖苦,歧视学生,没有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保护学生合法权益。

严谨治学,树立优良学风,刻苦钻研业余,没有断学习新知识,探索教育教学科规律,改进教育教学方法,提高教育,教学和科研水平。本主持的一项市级教育科研课题立项,参与的一项结题,在CN刊物发表三篇论文,七月被授予市教育科研特约研究员。

团结协作,尊重老师,虚心学习,关心集体,维护学校荣誉,共创文明校风。

尊重家长,认真听取家长意见和建议,取得支持和配合,没有指责训斥家长。

廉洁从教,发扬奉献精神,自觉抵制社会没有良风气影响,没有向学生家长推荐教辅,没有进行有偿家教。

为人师表,遵守社会公德,衣着整洁得体,语言健康得体,举止文明礼貌礼貌,作风正派,以身作则,注重身教。时时处处对自己严格要求,查找不足,及时纠正,对别人的缺点,则尽量宽容。

遵守学校的各项制度和纪律,按时出勤。

总之,在教育教学中,严格要求自己,无任何有悖于教育法规的行为和言论,完全符合人民教师的光荣称号。

郑卫东

南环路小学

2014年12月24日

篇二:2014年个人师德师风情况总结

2014年个人师德师风情况总结

作为一个光荣的人民教师,必须具备高深的学识和高尚的情操。我认为:做一个现代合格的教师,首先要具备高尚的师德和无私的奉献精神,还要具有渊博的知识。

一个选择教师职业的人,首先要热爱教育事业。因此“为教育事业奋斗终身的献身精神”把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看成是教师的最高美德,是我紧记的,要像蜡烛一样,燃烧自己,照亮别人。干一行,爱一行,工作勤勤恳恳、兢兢业业,服从领导,不打折扣,认真、圆满完成学校领导教给的各项工作任务,是我要做的。

工作中,我严于律己,宽以待人。时时处处对自己严格要求,查找不足,及时纠正,对别人的缺点,则尽量宽容。教书育人,为人师表,注意教师形象,在教师和学生中形成良好的形象、和谐的氛围,不愧对人民教师的称号。

有教育调查表明:知识渊博、教法得当的教师,教学效果就好,学生就喜欢。做一个合格的教师,如果只具有工作热情是远远不够的,还要具有渊博的知识。我在工作中,虚心向其他教师学习、请教,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大胆实践,勇于创新,认真钻研教材,探讨教法,选择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一个合格的教师,还要有良好的语言修养。在我的工作中,注意训练和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讲课时,尽量做到语法正确、合乎逻辑,语言生动、有趣,抑扬顿挫,言简意赅。

热爱学生不仅是人民教师道德的一个标志,而且是人类道德的一个标志。教师热爱学生,可以弥补家庭和社会教育的不足,形成学生的良好情感,使教师的影响长久地保存在学生的内心深处。要做一个合格的人民教师,还要热爱学生。不论在生活上,还是在学习上,都要给予必要的关心和帮助。做为班主任,更应该更好的了解、爱护学生。只要我知道的,我力所能及的,我都管。学生闹矛盾,我给处理;学生犯了错误,我耐心说服教育,使学生真正认识并改正错误。我还抽时间给学生谈心、交流,和学生共同活动,缩短了师生距离,增进了师生间的相互了解,等等。

热爱学生,还表现在教师对学生的尊重和信任,以及对学生的严格要求。我注意尊重学生的人格,了解学生的个性,相信学生,关心学生,既统一严格要求,又注意学生的个体差异,区别对待。对程度、水平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关爱每一个学生,特别是差生,使每一个学生都学有所得,不让一个学生掉队,把每一个学生都培养成社会有用的人才。因材施教,可以收到较好的效果。随着我国依法治国的深入,法制教育越来越受到关注。教师不但要在教学和工作中遵纪守法,而且还要肩负起教育学生识法、懂法、守法的重任。因此在教学中结合实际,运用生动的现实例子去教育和引导学生,使他们在学习中懂得法制的重要性,并从小养成遵纪守法的良好习惯。

我觉得,一个教师能得到学生的信任,使自己的工作顺利进行,使学生能健康活泼的成长,是自己最大的成功和欣慰,只有这时,才能真正体会到做一个人民教师的乐趣。篇三:师德师风总结

篇一:教师师德师风个人工作总结

教师师德师风个人工作总结

教师的天职是教书育人。因此,作为一个教师必须要提高自己的道德素养和职业观念。只有严格要求自己的人才能获得良好的发展,并能对学生严格要求。做一个同事满意,学生满意,家长满意的好老师。

下面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小结自己的各项工作。

一、政治思想方面,本人坚持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的思想政治素质,学习《教育法》、《教师法》等,按照《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严格要求自己,奉公守法,遵守社会公德,忠诚人民的教育事业,为人师表。坚持以身作则、严以律己,增强自身的自控能力,控制自己的情绪,始终保持良好、平和的心境,精神饱满地投入工作,平时积极参加全校各种集体活动,支持并配合组里搞好各种教研活动。

二、德育工作

教育是学校工作中的重中之重,而德育工作的秘诀就是“爱”。师爱是伟大的、神圣的。

在教学工作或生活中,我首先了解学生,包括对学生的身体状况、家庭情况、知识基础、学习成绩、兴趣爱好、性格气质、交友情况、喜怒哀乐的深刻了解。为了了解学生,我每天都和他们在一起,和他们说说话,在闲谈过程中了解他们的基本情况。第二,我热爱每一个学生。学习好的爱,学习一般的爱,学习差的也爱;活泼的要爱,文静踏实的要爱,内向拘谨的更要爱;金凤凰要爱,丑小鸭同样也要爱。第三,尊重、理解、信任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理解学生的要求和想法,理解他们幼稚和天真;信任他们的潜在能力,放手让学生在实践中锻炼,在磨练中成长。第四,严格要求学生,对学生不娇惯、不溺爱。对其缺点错误,不纵容、不姑息、不放任。作为一个三年级的数学教师,我有责任引领他们走进知识的殿堂,学到更多的知识;我有责任引领他们张开理想的风帆,驶向梦中的彼岸;我有责任引领他们插上智慧的翅膀,翱翔在无尽的天空。在我的爱心教育下,学生的素质正在提高。

三、教育教学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我不断丰富自身学识,努力提高自身能力、业务水平,严格执行师德规范,有高度的事业心、责任心、爱岗敬业。坚持“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树立正确的人才观,重视对每个学生的全面素质和良好个性的培养,不用学习成绩作为唯一标准来衡量学生,与每一个学生建立平等、和谐、融洽、相互尊重的关系,关心每一个学生,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人格,努力发现和开发每一个学生的潜在优秀品质,坚持做到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正确处理教师与学生家长的关系,在与家长联系上相互探究如何使学生发展的方法、措施,赢得了广大学生家长的普遍赞许。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利用学科特点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教育,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总之,师德要从小事做起,从我做起,只有不断学习,努力探索;才能外树形象,内强素质。在深化教育改革的今天才能不会落伍。我决心今后更加努力学习,用现代教育思想武装自己,更加深入细致地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以自己的人生魅力去影响感化每一位学生,让学生在宽松愉快的环境中接受良好的教育。一句话“注重自我学习、自我修炼、自我约束、自我调控,做到老,学到老。”

篇二:师德师风个人总结2015 师德师风个人总结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踏上三尺讲台,也就意味着踏上了艰巨而漫长的育人之旅。选择了教师,也就选择了无悔的人生。将近十余年的教师生涯,我深深地认识到蜡烛事业,春蚕事业的甘与苦。也深切感受到师德师风建设的重要性。先将本次师德师风个人总结汇报如下:

一、热爱学生,是师德的核心内容。

一个热爱教育事业的教师,同时也是应该热爱自己的教育对象——学生。我认为,热爱学生,尊重学生是教师最基本的道德素养。一个教师只有热爱学生,才会依法执教,无微不至地关心学生的健康成长;才会爱岗敬业,乐于奉献,竭尽全力地去教育学生;才会自觉自愿地约束自己,规范自己的言行,更好地做到为人师表。苏联教育家捷尔任斯基说:“谁爱孩子,孩子爱他。只有爱孩子的人,他才能教育孩子。”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是否热爱自己的学生,实际上也就决定了教师教育工作的成败。原苏联教育家赞科夫认为:当教师必不可少的,甚至几乎是最主要的品质就是热爱学生。热爱学生,必须了解学生,尊重学生,时刻把学生放在心上,体察学生的内心世界,关注他们在学习、生活等方面的健康发展,同情学生的痛苦与不幸,与学生建立起和谐、友爱的师生关系。一位师德高尚的老师,不只是爱少数学生,而是爱每一个学生,爱全体学生,尤其要关心、爱护、帮助家庭有困难、学习落后、身患疾病的同学。

二、尊重家长,是师德修养的重要体现。

尊重家长,引导家长了解、参与、监督学校的教育工作,才能充分发挥家长的监督教育作用,使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为了调动家长积极参与学校教育,我不定期通过电话与家长联系,对学生的表现进行具体分析,这一做法,使家长对班级开展的各项活动都很关心。在实际工作中,我把学生在校的表现以各种行式及时反馈

给家长,使家长能够详细地了解到孩子在校的纪律、学习、劳动等各方面的表现,再请家长把孩子在家里的表现及时反馈给我。这一做法取得了非常好的教育效果。及时地了解到学生在家的各种表现,为我真实全面地了解学生、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提供了非常宝贵的资料。我长期坚持这种信息交换,与家长达成共识,共同优化育人环境。

三、乐教勤业,是师德规范的最高境界。对教师职业的热爱,给了我乐教勤业的巨大动力。那么,到底怎样做才能塑造一个好老师的形象,让学生喜欢上你呢?我认为教师专业水平的高低是学生喜欢的标志之一

为了培养更多更优秀的人才,今天的我倍加珍惜自己的岗位,备课、上课、批改作业、管理班级对我来说不再是平凡、琐碎的单调劳动,而是成了我展示个人才能的舞台。不断研究教育教学方法,寻找科学的育人规律,是勤业乐教的重要体现。教师工作的纯熟性源于他的积极进取和勤奋精业精神,只有乐教勤业的老师,才能全面、深刻地认识到教育工作的伟大意义,才能为教育工作本身所具有的乐趣而深深吸引。我越是勤奋工作,越是能体会到教师工作的无穷魅力。总而言之,通过师德学习,我认识到加强师德修养对自己教育教学工作的推动作用。我相信自己在今后的教育生涯中一定会不断提高对教师道德的再认识,规范自己的行为,随着时代的前进,不断地更新自我,以身作则,率先垂范,真正做到寓德于教,为人师表。

黄泥湖小学

篇三:学校师德师风工作总结

德威小学2012—2013学下学期

师德师风工作总结

学校认真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的意见》、县教育局中小学师德建设的通知精神,积极开展 “育师德 提素质 创品牌”师德建设活动,着力实施师德建设规定,积极开展以"廉洁从教,从我做起"为主题的师德大讨论活动。通过活动,在促进师德师风和学校行风水平方面有了新的提升;在树立教师良好形象方面有了新的提升,在服务社会、服务家长、服务学生方面有了新的提升,在推进学校各项工作、提高教育质量方面有了的提升。现将本校近阶段所做的工作总结汇报如下。

一、抓学习,求上进。

学校为做到师德教育经常化、制度化。学校为每位教师配备专用的“师德学习笔记本”,以供学习之用。

(1)坚持周日例会这个固定的时间,集中进行学习。主要形式是观看师德培训光碟。本学期的集中学习几乎是每周一次,从不间断。

(3)坚持互相学习,共同提高。学校借此机会倡导并要求全体教师写作至少一篇“师德体会”或“师德论文”。学校装订成册,以便相互学习之用。这样既有促进的意义,又有学习的效果。

二、抓重点,求实效。

(一)职能组齐抓共管,加强对师德建设的领导。

我校成立了师德学习领导小组,在其统一领导下,密切配合,齐抓共管,形成合力,切实落实师德规范,确保师德学习不断深入开展。学校领导班子着重抓好建章立制、考核奖惩、强化管理;教研组发挥自身优势,积极开展丰富多彩、教师喜闻乐见的活动,寓师德教育于活动之中。

(二)建立和完善教师职业道德考核制度

我校坚持每学期对教师进行职业道德水平考核,开展师德反思活动。要求教师对自身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师德师风问题进行反思和总结,采取教师自评、互评,学校综评等相结合的办法对全体教师进行考核。考核结果存入教师个人业务档案,把师德考核结果与教师奖励、岗位聘任、专业技术职务评聘、考核以及分流到教学点挂钩。

(三)把脉问病,对症下药。

我们在深入分析了解教师师德表现和思想情况后,结合我校实际,采用灵活多样而又见实效的活动形式,大张旗鼓地开展师德教育活动,务必让教师能够躬亲自省,从根本上认识到自己的问题,从自身的成长和发展需要,不断提炼出良好的品性,提高 自己的德行,改正自己的缺点和错误。

首先,我们出台了“教师文明用语”等,使广大教师精心执教,科学育人,教有准绳。学校还把杜绝体罚和变相体罚现象的发生作为师德建设的重点工作。

第二,充分发挥师德模范和党员教师、骨干教师的引领带动作用,培养教师的团结合作意识,弘扬正气,让良好的师德精神更深入人心,充裕校园。

第三,激活内因。师德的形成是外因和内因相互统一的结果。外在规范和教育要求是师德建设的外因,教师被动地遵从而不深入去触及自身的思想和观念,这种师德建设是脆弱的,效果也是短暂的。要让师德规范变成教师个体的内心信念,变被动接受为主动追求,使教师视高尚师德为人生职业的必需,这其中的关键还要善用“成功激励机制”。学校应提供条件,创设机会,让教师得到成功的满足。如校领导能及时对教师的闪光点予以肯定,采取各种形式进行表彰;对优秀班主任、师德先进个人、对学校有重大贡献的教研集体或个人,给予适时适当的精神奖励等等。以增强教师的荣誉感,激发其进取心。这样,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促使教师不断地自我完善、提升。这如同“点燃”了教师迈向目标的“内燃机”,学校的师德教育活动也就因此收到了实效。我校近几年的工作实践充分说明,这种激活机制是可行的,奏效的。

三、抓权益,求稳定。

管人要管心。我们在要求教师职业道德要高于其他行业标准

的同时,也在努力使教师在精神上和物质上能得到鼓励和改善。因为,教师不是超人,只有在方方面面加强对教师的关心,才会使教师的德行高于常人,师德建设才会收到长期的效果。因此,我们不但在做强化师德师风的教育学习工作,还从教师的实际出发,关心教师的工作待遇、福利和生活情况,维护他们的应有权益,为他们排忧解难;开展文体活动,促进他们的身心健康,让他们体会到工作带来的愉快和成就感,体会到集体的温暖。这样他们才会安心,才会努力去研究并解决工作上存在的问题,去严格要求自己和不断地提高自己的品行、德性,才会迸发出更多的光和热。

首先,管理人文化、制度化。学校注重搞好班子建设,以提高管理水准;注重加强个人修养,以提高管理艺术;以较好的人格魅力影响教师,从而在领导和教师之间建立和谐融洽的人际关系。另外还在实践中逐步完善学校管理制度,避免管理中主观随意等人为因素。

第二,奖惩分明。对在不同岗位上师德表现突出的教师,分别设立多项的表彰评定:坚持每学期评定先进班主任;先进管理者、教研(备课)组长;优秀党员、先进教师等。职称评定、年终评优等都与教师的师德表现挂钩,让师德和能力皆优者得到荣誉和实惠。

第三、依法维权。让教师获得应有的权利:及时公开校务,维护教师对学校行政管理的知情权、监督权;关心女教职工,保

障其各项合法权益(如老教师及困难教师慰问等);执行上级有关规定,结合学校教育教学的实际需要,支持教师学历进修,保障教师外出学习。

第四、提供发展空间。学校是教师实现人生价值的舞台,我们努力为他们创造更大的空间、更多的机会。硬件的:优先改善教师的办公条件,如办公室配备电脑,建设多媒体电教室,解决教师运用现代化设备进行教学的问题。软件的:任人唯贤,不屈才、不误才,使真正德能双馨的人才敬业乐业,爱校如家,发挥所长。

四、抓延伸,求深化。

教育事业是关系到国运兴衰、民族振兴、科教兴国和现代化建设的国家大事,那么,建设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良的教师队伍,则成为教育工作的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没有“厚德”,又何以“载道”呢?所以,在开展“学师德新规范,树师德新形象”活动中,我们树立了这样的理念:让德高才博者得到颂扬,而望重;让追求高尚者修有路径,而奋发;让品行欠佳者感受急迫,而觉悟;让德劣才疏者自觉无颜,而重生。务必使我校教师能以高尚的师德承担起培养人才的重任。当然,时代在不断地进步,信息时代又给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带来了更多、更新的机遇和挑战,我们将把时代对教师提出的要求作为新的出发点,重新构建师德的内容,使师德教育更体现时代特点和创新精神。

教师个人师德总结 篇6

在效率中寻求教育的真谛。匆匆地一个学期就要离我们而去了,本学期我积极提高自身的政治思想认识,坚持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的思想政治觉悟,学习《教育法》、《教师法》,按照《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和“延边州教师八要八不准”严格要求自己,奉公守法,遵守公德。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为人师表,率先垂范。现将工作总结如下:

一、不断丰富自身学识,努力提高自身能力、业务水平,严格执行师德规范,有高度的事业心、责任心、爱岗敬业。坚持“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树立正确的人才观,重视对每个学生的全面素质和良好个性的培养,不用学习成绩作为唯一标准来衡量学生,与每一个学生建立平等、和谐、融洽、相互尊重的关系,关心每一个学生,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人格,努力发现和开发每一个学生的潜在优秀品质,坚持做到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利用数学语文学科特点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教育,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二、个人以为,师德师风所包含的内容,自古就是“教书育人,为人师表”。具有一定的政治素质、思想素质、业务素质。从我们的民族传统上讲,当教师最重要的就是要诚信、守礼,这也是人的品德的形成。受教育者要得到的不仅仅是知识,更重要的还是品德。教师在传播知识的过程中,性格、品德包括价值观都会影响到学生的成长。

三、平易近人、严中带慈、公平待人、勤奋好学。严厉并不是苛刻,老师不能把学生当作发泄的对象,我觉得传统中的师德师风与新时期的师德师风存在的区别在于:师生关系的变化。

师德重塑与教师成长 篇7

关键词:师德,教师,学生,学校,社会风气

一、良好的教师职业道德修养, 是为人师表者必备的素质

“自有人生, 便有教育”, ①教育活动衍生了有关教育的道德规范。韩愈有句非常著名的话, “师者, 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道亦即品德高尚, 因为道德修养高于一般人才有资格供人效法, 人格高尚才能获得教育对象的尊重, 为学生所敬仰。依据现在的德才兼备标准, “才”是实施教育教学的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 “德”则是对待教育教学的态度和方向规定, “德”与“才”构成了一名职业教师必不可少的两个职业素养。2007年9月温家宝总理考察北京四中的时候说:学校中有两件事情永远需要, 一是爱, 二是知识。爱, 我们可以理解为热爱教育、热爱学生和乐于奉献的优良师德。

在中国古代教育体制中, 就对从事教师职业设置了较高的门槛和条件。夏商时期, 学校教育作为一种独立的社会实践活动形式开始出现, 教育的内容多是军事项目和人伦教育, 教师和贵族是二位一体, 做教师的人, 必定是掌控知识和技能、能征善战、经验丰富的官吏和贵族, 必定是为众人所敬仰的德高望重之人。西周的学校教师, 多从各级职官中选用, 择师也是很严格的, 《周礼·春官宗伯》记载:“凡有道者有德者, 使教焉。”②只有那些有知识, 有专长, 能讲道理者, 才可以做教师。

二、坚定的师德信念和责任感是师德建设的基本内容, 是重塑教师职业崇高的引领动力

信念提升人格境界, 会使得道德行为神圣起来。禅宗说“挑水砍柴, 无非妙道”, 有了妙道, 挑水砍柴也是神圣之举。信念如同妙道, 它让我们日常的教育活动变得神圣起来:献身教育, 是我的理想、我的事业、我愿意为它奉献我的毕生精力。孟子把教育看做是“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③的崇高事业和人生最大幸福, 康有为则认为教师道德是“全世界之人类才能德性皆系之”。④信念是一座灯塔, 是我们在教育工作中的心理支撑和前行动力, 它能够时刻照亮我们前进的路。信念不是一种纯抽象的思想教条, 如果信念被忽略则师德必然走向堕落。

职业信念、职业责任感决定了教师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取向。坚定的信念能够使教师专著于自己从事的工作, 把教师工作视为培养人、塑造人的神圣工程而不是一般赚工资谋生存的职业, 无论这种工作在多大程度上给我们提供了生活的经济来源, 都无损于它的神圣之性质。强烈的责任感和对教育工作的热爱, 能够使教师对学生负起责任, 播种希望, 收获成果, 体验由自己的奉献而带来的成功、自信心, 把教育教学工作做得更好。1996年, 23岁的山村女教师宋芳蓉被评为“中国十大杰出青年”。她15岁起就走上小学讲台, 为了帮孩子们圆读书梦, 开辟校园, 翻修校舍, 刷黑一块木板做黑板, 下课后, 黑板又变成了乒乓球台, 山上砍回来的葛藤被搓成跳绳, 鸡毛被扎成了一个个毽子。她是校长、老师, 也是保姆, 还常常用微薄的工资资助家庭困难的学生。1998年, 已是满身荣誉的她在完成大学本科进修学习后, 拒绝多家单位的高薪聘请, 又毅然返回三坪小学, “只要三坪存在一天, 我就坚持在这儿教书, 帮山区孩子圆读书梦”。

“圆孩子读书梦”是宋芳蓉老师简单而坚定的信念, 支撑着她十几年如一日, 一路走来。信念, 是提升教师职业价值、献身教育和永葆工作激情的不竭动力, 它促使教育工作者专注教育而心无旁骛, 不为名利和琐事所羁绊, 彰显出教师职业的伟大与崇高。

三、关心与爱护学生是师德建设的灵魂与核心所在

以德育人, 用优良的师德熏陶、培养出品学兼优的学生是师德建设的目的之一。热爱学生, 是教师所拥有的一种宝贵的职业道德情感, 是一种充满尊重、信任和宽容的爱心, 它是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基础, 是顺利实施教学、实现教育目标的有效保证。爱心, 能够创造一种融洽的师生关系和深厚的师生情感, 自然有利于提高教学和育人效果。现代教育提倡的“以学生为本”思想, 就是要求教师爱学生, 从学生的角度和需要去实施教育, 开展教学活动。

热爱学生,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爱心、健全人格和做人好品质。法国作家罗曼·罗兰说过“要播撒阳光到别人心中, 总得自己心中先有阳光”。爱心是使一切变得美好的源泉, 当爱心浸润学生的心灵, 它就会被学生们快乐而幸福地拥有并传播光大。近代教育家蔡元培主张教师要具有爱国、爱生的品德以及自由、平等、博爱之思想, 崇尚自然, 发展个性教育, 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毕生效力于大众事业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 “捧着一颗心来, 不带半根草去”, 认为教师要有为教育事业无私奉献的精神和高尚情怀, “爱满天下”, 爱学生、爱祖国、爱人民的教育事业。所谓师德本质, 大概不外乎此。

四、加强师德建设, 提升教师职业道德素养, 是适应形势的需要, 有利于规范教师不良行为, 提高教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

师德修养是一个教师自律与内省的过程, 是一个从学习、内化道德理论到道德行为习惯养成的过程, 这一过程的完成有赖于教师对教育事业及其道德要求的认识或领悟程度, 有赖于其道德义务感的不断养成和职业道德策略上的不断成熟。系统、完备的道德理论, 给教师提供了提升职业道德素养、树立良好敬业精神的科学途径和方法。

教师认真修习道德理论, 是适应形势和培养合格人才的需要。我国提出了实施素质教育和科教兴国的重要发展战略。世界各国竞争日益激烈, 其竞争不仅是经济和科技的竞争, 也是民族综合素质包括人的思想道德文化素质在内的竞争。多元文化和多元价值观念并存, 要求教师有新知识、新理念, 用先进的道德理想和代表社会发展方向的主流文化来培养学生。在这样的背景之下, 提高师德修养和加强学生的道德教育, 任务光荣而艰巨。

加强师德修养可有效减少和杜绝违反教师职业道德的行为, 维护教师的为人师表好形象。在当前的师德建设中, 主要是防范三类不良行为:一是过于功利, 不廉从教, 比如课堂上讲授的内容有所保留, 但在收费辅导班里却讲的重点突出、细致条理;二是教书不育人, 降低为人师范标准;三是教师的不良行为习惯。

努力提高师德修养, 树立良好师德风范, 是对学生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基础和内在要求。新课程提倡“知识与能力、方法与过程、态度情感与价值观”三位一体的教育模式, 表明了思想道德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地位, 它要求教师率先垂范, 发挥榜样的力量。汉代学者杨雄在《法言·学行》提到“师者, 人之模范也”。⑤正人先正己, “不能正其身, 如何正人?”。⑥为师者身正影直, 学生就不易把路走歪;正己而后正人, 学生就对你信服。当赢得学生的赞同和信任时, 就等于开启了师生间心灵沟通之桥, 为传送美好德行和知识铺设了顺达之路。从这个角度说, 师德行为的修习养成, 会促进教师实施素质教育能力的提高。

五、师德建设对于促进学校发展、推动社会风气的好转具有重要意义

师德建设状况会对学校的整体工作带来重要影响。凡是师德工作做得好的学校, 必然人心凝聚, 形成一种相互信任、积极交流、善于合作、勇于创新的工作作风, 它对于教师事业进步、学校建设、学生成长所产生的作用, 往往远胜那些教学设施好而不注重师德建设的学校。优良的师德传统和文化氛围, 完善的师德建设机制, 勤奋敬业的教师队伍, 是学校创建优良校风、教风和学风, 获得社会认可和良好社会声誉的根本保证。

好的师德成就好的学校, 也维护好的社会风气。清代著名教育家盛宣怀认为, “唯师道立而善人多”, ⑦教师品行的立与废, 关系到整个社会的风气, 师德是正本清源、净化社会风气的重要因素。教师职业的社会期望值相对较高, 一旦师德出现问题, 常常后果严重, 为人师者不能自毁长城, 过去是德行的楷模和榜样, 现在也是, 将来还是。

《长大后, 我就成了你》是一支十分令人感动的歌曲, 它真切地道出了教师职业的重要、崇高和伟大:放飞希望, 写下真理, 授人以知识, 给人以梦想, 赋人以灵魂。尽情挥洒汗水和智慧, 用燃烧的激情和宝贵的人生岁月, 无私奉献, 直到“成灰泪始干”“到死丝方尽”, 是对教师职业的真实写照。

拿破仑在一次行军途中对他的将士们说, 让学者和驴子走在中间。那么, 我们做教师的就走在中间吧, 因为, 我们的工作很重要。

注释

1杨贤江教育文集.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1982, 413-414.

2师德修养简明读本.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5, 72, 77, 85.

3孟子·尽心上.北京:中华书局, 1984, 309.

4法言义疏.北京:中华书局, 1987, 18.

5论语译注·子路.北京:中华书局, 1980, 138.

谈教师的师德 篇8

谨言慎行一视同仁言传身教教育技巧一、教师在教学中要谨言慎行,对待学生要一视同仁

高尚的师德存在于我们对待职业的态度上,闪耀在我们平日里朴素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中。教师的每一个动作,每一个笑容都带上了教育的符号。给予学生会心的微笑,和学生一次真诚的谈心,为学生一次解惑的辅导,有学生时不玩游戏、看电影;看到不良现象敢于厉声指责,见到正义之举善于由衷赞叹,所有这些普普通通的生活细节——教师的一言一语,一举一动,一颦一笑,都会给学生以深刻的影响,有时候甚至会影响学生的一生。教师对学生要严在左、爱在右,严爱相济,做学生的良师益友。只有正确处理好爱与严的关系,才能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真正的爱,是真诚,是尊重,是信任,但不是迁就;而严,则要有度,有方,还要有恒。尊重与严格要求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尊重是前提,严格要求是保证,两者缺一不可。

我们的施教对象是学生,学生是千差万别的,面对不同类型的学生,我们要一视同仁,不因家境贫富、家长贵贱、成绩优劣而歧视对待。同时,还要根据不同学生的个性特点、发展需要,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让所有的学生将来都能在各自不同的领域发挥它的价值。因此我认为,作为一名好的教师,最高的标准就是做一名善于“养马”的伯乐——不管什么样的马都养并能因材施教的伯乐。我们还要摆脱急功近利的思想,为学生的长远发展考虑。其次,也要“善相马”,知道每匹马的脾气、个性、爱好和特长,针对不同的学生,用不同的标准,让每一名学生都能得到尊重,帮助他们看到自己的发展方向,不抛弃,不放弃。这样,一名“养马”的伯乐才具有师德的最高境界!

二、教师要以满腔热情来热爱学校,关心集体

教师热爱学校,关心集体,就会以主人翁的态度来对待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处理好个人与集体的关系。使集体与个人的事业都能协调地共同发展。这正如前苏联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说的:“假如一个学校里有这样的教师集体,在这样集体中的每个教师看来,全校的成功占第一位,而他班上的成功占第二位,至于教师个人的成功则只放在第三位,那么,在这样的集体里才会有真正的教育工作。”教书不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育人。我们应平等的对待每一个残疾学生,不歧视差生。爱一个学生就等于塑造一个学生,而厌弃一个学生无异于毁掉一个学生。慈祥的笑容、亲切的言语、文雅的举止,以及善解人意的目光,比声色俱厉的严格,更能贴近学生的心灵,更能取得教育的实效。教师,应以虚怀若谷的胸怀,诲人不倦的精神,用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的人格魅力,去影响学生的言行举止,去照亮学生的心灵,去培养好每一个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适应时代发展。

三、教师要关心爱护学生,处处以学生为本

学生难免犯错误。班级中由于学生很多,学生犯错的方法和形式也多种多样。教师们应该怎么办呢?首先要说理。学生虽然年龄小,但他们是小大人,他们略微懂一些道理,更愿意和老师和家长讲理。如果这个孩子学习成绩还可以,但自制力比较差,对后果预见不足,所以在有可能的时候就想跑出去玩游戏。当出现这种情况后,教师要跟学生耐心说明这样做的后果,还要表达对孩子的信任和期望。重要的是要孩子明白这样的做法有什么不当之处!切不可大发雷霆,动辄打骂!约翰·洛克说的“说理是对待儿童的真正办法”就是这个意思。其次要约法三章。孩子的自制力差是共性,但不是什么不可饶恕的大事,经过教师的细心教育,慢慢改正,其自制力会慢慢提高。当这个孩子又遇到能出去玩游戏的机会,而禁不住诱惑,又偷着跑出去玩游戏。教师应该马上把学生叫来,严厉告诉他这样做是不行的。鉴于他再一次出现了这样的错误,就要和孩子约定一个方案,约法三章,并要求孩子作保证,并表示如果再犯,他将接受什么样的惩罚。当然是双方都可以接受的办法。同样切不可大发雷霆,动辄打骂!孩子的错误更多是更多的是由于年龄小、自制力差、外界诱惑等引起的,出了问题后,教师的反应和表现非常重要,如果更多的是主观愿望的责备,情绪失控、生气和打骂,那么是很失礼和无能的,是缺乏风度、缺乏理解、缺乏信任、缺乏教育能力的表现,这样的做法只会让孩子看不起。所以,所谓的批评还是以对话和交流为主,不过是更偏重于对错误的思想和行动的思索和检查,为了解决问题和避免错误再次发生,批评也是一场有约定和要求的对话。

上一篇:孔雀与青蛙400字作文下一篇:德惠十九中素质教育督导自评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