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酒》优秀教案

2024-10-22

《饮酒》优秀教案(共8篇)

《饮酒》优秀教案 篇1

一、导入

齐背《归园田居》

二、朗读诗歌

1.听范读,仿读。

2.自由朗读,读出自己的理解。

3.齐读诗歌。

三、理顺文章大意

1.同桌互助,试译诗歌。

2.交流难点,理解诗意。

参考:

居住在众人聚居的地方,却听不到车马的喧闹。问怎么能做到这样呢?因为心与世俗远离,自然就觉得地处偏僻了。在东边的篱笆下采菊花,悠然自得地可以看见南山。夕阳映照下的南山笼罩在一片蒙蒙的青霭中,益发变得佳妙神奇,而一双双飞鸟眼看暮色渐浓,结伴飞向林间的巢窠。这里边有人生的真正意义,想辨别出来,却忘了怎样用语言来表达。

四、诗句赏析

1.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明确:“而无车马喧”意指作者疏远了奔逐于俗世的车马客,看淡了权力、地位、财富、荣誉之类了。

2.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明确:表现了诗人的超凡脱俗,淡泊名利。

“心远”包含:心志高远,淡泊名利,宁静处世。

3.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明确:包含着诗人超凡脱俗,热爱自然的高雅的情趣和高洁的情操。

4.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明确:夕阳西下,山色迷人,飞鸟结伴,知倦还巢的景物描写。

5.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明确:是全诗的总结:在这当中,可以领悟到大自然和生活的真谛,可是想要把它说出采,却又不知该怎么说了。实际是说,此种真谛用抽象概括的逻辑语言是不足以体现的。

6.这首诗描写了怎样的生活?表达了诗人怎样的生活态度?

明确:远离尘嚣,置身于自然中,清静美好自然的生活。表现诗人洒脱、恬淡、追求自由的生活态度。

五、拓展阅读:

有客常同止,取舍邈异境。

一士长独醉,一夫终年醒;

醒醉还相笑,发言各不领。

规规一何愚,兀傲差若颖。

寄言酣中客,日没烛当秉。

六、作业:

1.背诵并默写诗歌。

2.积累关于“酒”的诗歌名句。

3.完成练习题。

《饮酒》优秀教案 篇2

1 高职女大学生饮酒现状

长期以来, 人们认为饮酒问题主要是针对男性而言。其实, 饮酒与性别之间并无太大关系。据韩国学者赵圣基于2000年, 针对韩国20所大学的共计3650名学生进行的一项调查 研究结果 显示: 被调查的 学生中, 约有96. 8% 的男生和95. 9% 的女生有饮酒经验。近年来, 我国国内女大学生饮酒现象日益增多, 女生饮酒率上升已成一个必须面对的问题。

据一项某学校进行的关于大学生饮酒问题的调查数据显示: 大学生男女饮酒率分别是86. 78% 、71. 82% ; 男生饮酒频度高于女生, 51. 43% 的男大学生和86. 92% 的女大学生每月 饮酒1次或以下; 43. 18% 的男大学 生和13. 08% 的女大学生每月饮酒2 ~ 4次; 饮酒的主要原因为社交需要, 占67. 65% ; 各类酒的 消费比例 中啤酒占85. 29% ; 20. 29% 的大学生有过醉酒现象。由此来看, 大学生饮酒已成为一种普遍现象, 女大学生饮酒问题也逐渐突出, 亟待尽快解决。

2 高职女大学生饮酒原因分析

高职女大学生饮酒现象日益增多, 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具体体现在以下几点。

2. 1 受大学新环境影响, 饮酒成为从众行为

处于成长阶段的学生, 其对时间的管理能力和对压力的抵抗能力表现出一定的不足。学生更加渴望自由、无约束的生活方式。同时, 监护人监督指导的大幅减少也在一定程度上放任了学生的一些行为。此外, 一些迎新晚会, 欢送晚会, 聚会等为女大学生学习饮酒创造了机会。在各因素的综合影响下, 高职女大学生很容易出现饮酒行为的倾向。

据调查, 在高职院校中, 同学们经常会举办或参加各种形式的聚会和聚餐。而聚会也日益发展成为大学生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一种重要方式。在聚会中, 喝酒是难免的, 但多是通过喝酒来增加和调动聚餐的气氛。大学中, 往往汇集了来自全国各地, 甚至世界各地的人, 聚会可以使大家感觉到更加亲切。因此, 大部分学生认为适当饮酒是有好处的。

2. 2 为交际和适应社会而饮酒

女大学生饮酒的原因主要是通过饮酒进行交际, 建立起亲密的关系。在大学生群体中, 饮酒已逐渐被奉为一种“规范”, 女大学生对饮酒的认识呈现“不喝”———“可喝可不喝”———“必须喝”的发展趋势, 在一定范围内这种认识自然而然被传递下去。甚者, 一些学生误认为饮酒是大学生生活的一部分和大学生的权利, 形成了对他人大量饮酒的某种程度上的认同。在大学生活中, 一些女大学生逐步形成了错误的认识, 即认为饮酒是走向社会、走向成功必须具备的经验和必需条件。

2. 3 因受挫喝酒, 发泄不良情绪

“心情不好, 借酒消愁”俨然已经成为大学生的一道“风景”。当学生在生活中遇到困难、在竞争中遇到阻碍、在感情上遇到挫折、在工作中遭遇刁难等。很多大学生选择饮酒来发泄。饮酒某种程度上成为了大学生用以逃避问题的一种方式。其实, 当遇到困难和挫折时, 最先考虑的应是自身在哪些方面存在不足, 应该如何改进, 而不是一味地将失败的原因归咎于别人。可见, 饮酒成为大学生逃避挫折的方式, 同时也表现出了大学生在心智上的不成熟。

2. 4 大众媒介的误导性宣传

女大学生受到来自一些大众媒介的误导性宣传, 形成对饮酒的错误认识。目前, 在一些报纸、时尚刊物中时常会有一些保健类文章, 如女人喝白酒有助于促进睡眠、安神助眠等。也有一些大众媒体有“酒精能给女人带来幸福和成功及产生魅力”等误导性宣传。因此, 许多女大学生以饮酒为自豪, 表现自己的开放, 并尽快能缩小性别带来的差距, 在竞争中更加有利。但是, 女性醉酒比男性醉酒更容易遭受来自社会的谴责, 一旦出现因醉酒或过度饮酒导致酒精中毒等问题, 便会被社会打上负面的标签。

3 高职女大学生的饮酒建议及过度饮酒预防策略

3. 1 关于高职女大学生的饮酒建议

当今社会, 饮酒不再是男性的专利。特别是在大学生群体中, 饮酒的性别差异越来越小。根据诸葛贞等学者进行的相关研究表明, 因为就相同量的酒而言女性和少女要较男性及少年对使用药物的效果更为敏感并且很快容易出现酒精中毒不良后果更为严重。女大学生饮酒的目的在于交际和结成亲密关系, 但是饮酒需有度, 不可过度饮酒。过度饮酒, 不仅会使女大学生学习成绩下降, 更会增加女大学生的抑郁感, 甚至出现性方面的牺牲等。高职女大学生已步入成人阶段, 适度饮酒助兴, 对身体有所好处, 特别是红酒据说有美容养颜、延缓衰老、预防疾病等功效。因此, 女大学生饮酒应注意酒的选择和饮酒量的控制。

3. 2 针对高职女大学生过度饮酒的预防策略

大学生饮酒已成为影响大学生身体健康和高职院校稳定的一个重要因素。为有效地预防高职女大学生过度饮酒, 笔者提出如下几点预防策略:

其一, 高职院校应出台大学生饮酒政策, 建立起预防学生饮酒的校园秩序。政策的制定, 应结合学校理念, 本校具体实际以及饮酒相关问题的类型等进行明确。必须从政策高度明确制定本政策的主要目的, 并详细规定具体的措施。如禁止在校园范围内销售、自带酒和饮酒行为等。此外, 可以同时运用校园网站, 校园BBS以及校园广播等各种方式, 加强女大学生饮酒危害性的宣传。

其二, 在校内开设不涉及酒品的场所。例如, 咖啡店、商店等。通过丰富和完善这些场所的服务, 为学生创造一个可以聚会和娱乐的空间。同时, 也可以借助闲暇时间, 组织一些音乐活动、社会活动以及比赛等。通过设计一定的奖品, 制订缜密的计划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在参与这些活动的过程中, 让学生逐步认识到饮酒的危害性以及禁酒的必要性, 进而起到规范大学生行为的目的。

其三, 通过运用流行性的社会宣传媒体介入, 反应和传递饮酒相关信息, 传递正能量, 在校园范围内建立起健康的饮酒文化。大学生十分容易受到来自社会上同龄人饮酒习惯和饮酒方式的影响。因此, 通过正确的渠道进行宣传, 使学生认识并接触到一些真实的、正确的饮酒信息是预防和防止学生过度饮酒的一种简单而易于奏效的方式。一般而言, 可以通过举办校园专题活动、校园广播、校内论坛、微博以及班级QQ群等方式来完成。

其四, 女大学生要做到自律、自爱, 主动学习一些关于饮酒的知识及酗酒的危害, 提升自控能力, 树立起良好的“酒风标准”, 自觉抵制社会上不良饮酒风气。特别是在聚会等场合, 应量力而行。此外, 要选择正确的交友方式, 以正确的态度解决遇到挫折, 不可借酒消愁。

参考文献

[1]高鑫, 王智勇, 高学谦, 等.辽宁省7城市学生现在饮酒与家庭因素的关系分析[J].中国健康教育, 2013 (9) :817-820.

[2]罗瑜, 杨惠萍, 何梦恒, 等.云南高校学生饮酒情况调查及分析[J].中国食物与营养, 2012 (7) :83-85.

限制饮酒 文明饮酒 篇3

1饮酒伤肝伤脑

不论何种酒,只要称之为酒,其中必定含有酒精,包括白酒、啤酒、红葡萄酒等。酒精即乙醇。乙醇进入人体之后在肝脏中变为乙醛,乙醛对肝脏有毒性,会损伤肝细胞,可引起酒精性肝病。所以说“饮酒伤肝”。酒精还伤脑。一次饮酒过多会影响思维,头部会感到不适。此外,急性酒精中毒还会引起胃出血、诱发心律失常等。

2饮酒增加癌症发病率

医学研究表明,饮酒和某些癌症之间存在依赖性的关系,随着饮酒量的增加,癌症的发病率明显提高。酒精是上消化道癌症(如食管癌、咽喉癌、口腔癌)的直接诱因,75%的食管癌患者是由长期大量饮酒引发的,50%的口腔癌,咽喉癌患者曾经是酗酒者。女性长期大量饮酒,可使乳腺癌发病率提高10%,并且乳腺癌发病率随着饮酒的数量和时间的增加明显提高。

至于肝癌、结肠癌与酒精之间的联系,医学界还存在许多争论。一般认为,酒精是这些癌症的间接诱导因素。在美国,超过36%的肝癌患者与长期大量饮酒有关。调查发现,每日摄入酒精超过50克者,与不饮酒者相比,患结肠癌、直肠癌的危险性增加1.5~2.0倍。即使长期大量饮用低度酒,也会诱发癌症。

3饮酒量需严格控制

我国2007年《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指出,若一饮酒尽可能饮用低度酒,并控制在适当的限量以下。建议:成年男性一天饮用酒的酒精量不超过25克,相当于啤酒750毫升,或葡萄酒250毫升,或38度的白酒75克,或高度白酒50克;成年女性一天饮用酒的酒精量不超过15克,相当于啤酒450毫升,或葡萄酒150毫升,或38度白酒50克。孕妇和儿童、青少年应忌酒。

4少量饮酒有健康功效吗

社会上流行一种说法:少量饮酒(尤其是红葡萄酒)会有益于心血管健康。事实上,即使红葡萄酒中有些能调节血脂的成分,关键的问题是,在饮酒量少(不足以伤肝)的前提下,这其中的有益成分摄入量也不足,这样是否还能发挥其调脂作用,从而有利于心血管?恐怕是不能的。有人提到,若要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即有抗动脉硬化作用的所谓“好胆固醇”),则需每日饮红葡萄酒7杯(每杯200~250毫升),而且需连续饮2个月。如此,只怕血管尚未软化,肝必定已经受损!中华医学会肝病学会制定的酒精性肝病诊断标准中即有:每日饮酒400克、持续2周,出现症状与肝功能损害,即可诊断为急性酒精中毒。

5提倡文明饮酒

《饮酒》教案 篇4

教学目标:1.了解山水诗人陶渊明,把握诗歌的主要内容;

2.反复诵读,习得语感,培养想象力;

3.感受、品味诗歌的意境;

4.理解诗句寓意,领会作者的意志和情趣。教学重点:1.感受、品味诗歌的意境。

教学难点:1.理解诗句寓意,领会作者的意志和情趣。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古往今来,为了争名夺利、升官发财,有人不惜泯灭自己的良心,不择手段,打击迫害他人,甚至残害亲人。但也有人厌恶官场的黑暗,辞官远居田园。这一类人,我们称之为隐士,本首诗歌的作者陶渊明正其中之一。陶渊明曾经在《桃花源记》中给我们描绘过这么一幅美好的生活画面: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这里环境优美、远离尘世,孩子可以快乐成长,老人可以颐养天年。但是当时真的存在这么一方净土吗?——是啊,这不过是作者构想出来的世外桃源,用以表达他对这种美好生活的向往罢了。

当理想与现实发生冲突的时候,作者是如何来调和的呢?今天我们就来他的《饮酒》,看他是怎么做到在现实的环境中,过上理想的生活的,(课本第210页)

二、作者简介

陶渊明:名潜,字元亮。世称靖节先生,自号五柳先生。东晋著名诗人、文学家。田园诗派的创始人。他与南朝宋诗人谢灵运被合称为“陶谢”。主要作品有:《归去来兮辞》、《桃花源记》、《归园田居》、《饮酒》。本首诗是诗人陶渊明《饮酒》组诗20首中的第五首。

三、整体感知,理解诗意

1.播放《琵琶语》听音频朗读。

划出节奏、注意字音,韵律范读朗读。明确: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2.学生个读,师生左适时点评。

3.学生齐读,整体感知诗歌意境及诗人情感。

4、小组合作,指导学生先自己结合诗歌下面的注释对诗文内容进行理解,有疑义之处圈点勾画出来进行小组讨论,然后在班级内进行交流,注意翻译的准确性和流畅性,尽量要符合原诗的语言风格。

补充《饮酒》的注释:(1)喧:吵闹的声音

(2)君:指陶渊明,这句是假设有人问陶渊明。

(3)心远地自偏:自己的心灵已经远离了尘俗的牵缠,所住的地方自然也就显得清静起来了。

(4)辨:说明。

(5)忘言:想不到用什么语言来表达。

四、研讨赏析,品味诗情。

师生合作完成,对一些重要字词及句子进行理解赏析。

1.既然生活在人来人往的环境中,为什么“而无车马喧”呢?

这里的“车马喧”并非指平时老百姓来来往往干活的车马发出的喧闹声,而应指“上层人士之间的交往,世俗往来的名利纷扰”,“而无车马喧”意指作者疏远了奔逐于俗世的车马客,看淡了权力、地位、财富、荣誉之类了。

2.“心远地自偏”的含义如何理解?

3.“飞鸟相与还”的“还”有几种含义?“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情景交融,富有意境。请学生展开联想和想象体会这份意境美。

4如何理解“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这两句的诗意?何为“真意”、何为“忘言”?

这两句显然是全诗的总结:在这当中,可以领悟到大自然和生活的真谛,可是想要把它说出来,却又不知该怎么说了。实际是说,此种真谛、生活的意趣是不能用语言来表达的。

饮酒陶渊明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熟读成诵,习得语感;

2、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3、感受、品味诗歌的意境;

4、理解诗句寓意,思考现代人生。

【教学重点】

1、感受、品味诗歌的意境。

【教学难点】

1、理解诗句寓意。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复习陶渊明的《桃花源记》: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髻,并怡然自乐。

二、作者简介

陶渊明:名潜,字元亮。世称靖节先生,自号五柳先生。东晋著名诗人、文学家。田园诗派的创始人。他与南朝宋诗人谢灵运被合称为“陶谢”。主要作品有:《归去来兮辞》、《桃花源记》、《归园田居》、《饮酒》。

三、诵读

1、全体朗诵。

2、根据注释理解本诗的意思,并根据自己的理解练习朗诵。

3、听音频范读。

四、解题

《饮酒》是陶渊明在归隐之后,陆续写成的20首诗,本文是其中的.第五首。这些诗都是他在饮酒之后写成的,表达了作者对现实的不满和对田园生活的喜爱,抒发对世事人生的感慨。

五、品读诗句

1、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① “人境” :人聚居的地方。

②“车马喧” :代表官场繁琐的应酬和功利性极强的交往。“无车马喧”即没有这种应酬和交往。

③ “心远”。即心志高远。可知他心志高远、淡泊名利、超脱尘世。

2、“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①篱笆、菊花、南山、夕阳、飞鸟、人。——优美、宁静、惬意

②“采菊”:不是一般的动作,它包含了诗人超脱尘世、热爱自然的情趣,体现了作者心灵的自由。

③“悠然”:可知作者的心境是悠闲自得的。

④问:“悠然见南山”中的“见”可否改为“看”、“望”等字?

明确:不能。“见” 表现出诗人是在采菊之间无意中山的形象映入眼帘,而不是故意停下手中的活去“看”、“望”南山,这正好与诗人采菊时悠然自得的心境相映衬,达到了物我两忘的境界。而“看”或“望”字则将人与物拉开了一段距离,是心中先有南山,才有意去望,少了田园生活的闲适趣味。

⑤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鸟飞倦了,也知还家,那么人也应该返归这宁静的大自然,享受田园生活的惬意,不要再为名利奔波劳累。

⑥“相与”:成群结伴,说明作者不光在勉励自己归隐,还在规劝他人丢弃对名利的追逐,回归自然。

3、“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①这里边有人生的真正意义,我却不知道该怎样表达。

六、主旨

作者通过田园生活的描写,表现了诗人远离世俗生活的悠闲自得,表达了诗人淡泊名利,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思想感情,和对田园生活的热爱。

七、结束

1、看视频朗诵

《饮酒》优秀教案 篇6

标 1.学习课文,培养鉴赏古诗的能力。

2.研读品味,体悟诗的表现手法。

3.反复阅读,领会作者意志和情趣。

教学重难点 1.整体把握和感悟诗的表现手法。

2.语感的培养和诗歌表现手法的学习。 ? 课

习学

导 欣赏,先要弄懂诗词字面上的意思;其次运用联想和想像再现诗句所要描述的画面或形象;接着把握诗所创造出的意境。同时从内容、表达方式、写作技巧等方面加以欣赏,以获得自己的感悟。 相

接 【陶渊明生平】?

陶潜,东晋大诗人,一名渊明,字元亮,私谥靖节。今江西九江人。他的祖父和父亲都曾任官,他的祖父陶侃是东晋开国元勋。但到陶渊明时,家境衰落。在家族中,他既钦敬曾祖的积极进取,又特别赞赏外祖的冲淡自然。思想中融入了儒道两种精神。前期(41岁以前),他渴望进取,渴望干一番事业,做过江州祭酒,刘裕幕下镇军参军、彭泽令,起主导作用的是儒家精神;但由于儒道思想的矛盾性,又时官时隐,举棋不定。后期(41岁以后),陶渊明因时局动荡,仕途险恶,以及官场政治腐败,门阀制度森严,庶族寒门出身的人,不可能突破门阀士族对高官权位的垄断,高傲的脾气使他不愿迎合官场中钻营取巧的一套,“达则兼善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终于辞官归田园,躬耕陇亩,不再出仕,回家乡当隐士去了,与官场彻底决裂。《饮酒》诗一组二十首,就是归隐之初写的,大抵表述醉中的乐趣和对人生的感想。本篇是其中最有名的一首。 知

习一、解释下列词语:

1.喧:吵闹的声音。

2.君:指陶渊明。这句是假设有人问陶渊明。

3.心远地自偏:自己的心灵已经远离了尘俗的牵缠,所住的地方自然也就好像显得清静起来了。

4.辨:说明。

5.忘言:想不到用什么语言来表达。

二、说出这首诗的大意

译文: 我家建在众人聚居繁华道,可从没有烦神应酬车马喧闹。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要问我怎能如此超凡洒脱,心灵避离尘俗自然幽静远邈。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东墙下采撷清菊心情徜徉,猛然抬头喜见南山胜景绝妙。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暮色中缕缕彩雾萦绕升腾,结队的鸟儿回翔远山的怀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南山仰止啊,这有人生的真义,我该怎样表达内中深奥!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 课

究 一、导入新课。

我国的诗歌源远流长,从《诗经》算起,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在诗歌的发展过程中,出现过不少流派,“田园诗派”就是其中之一。旧时代的一些诗人,对现实不满,退居山野,避入乡村,通过对自然景物尤其是田园风光的歌咏以抒发情怀。这类诗被称为田园诗,写这类诗的诗人也就被称为田园诗人了。陶渊明就是我国古代最有代表性的田园诗人。他与最早的山水诗人南朝宋诗人谢灵运被合称为“陶谢”。听人说美味,总不如自己亲口尝一尝来得真切。今天我们就来品陶渊明《饮酒》诗之美味吧!

二、解题。

1.陶渊明,字元亮,一说名潜字渊明。他是东晋开国元勋陶侃的后代,他三次出仕,三次退隐,最后下决心走上归田之路。在东晋末年,玄学盛行的背景中,他的诗表现出一种新的人生观与自然观,反对用对立的态度看待人与自然的关系,强调人与自然的一体性,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他共写《饮酒》诗20首,这里选的是其中的第五首。 ?

2.据说,《饮酒》诗都是陶渊明在饮酒以后写的,但所写诗的内容不一定与饮酒的事情有关,抒写的是自己的志趣。此诗写作时间大约是作者归田的第(4)。此诗写他在农村里悠然自得的隐居生活,通过对眼前景物的叙写,说明“心远地自偏”的哲理,表达了作者从自然景物中寻找到乐趣的恬适心情和丰富的精神生活。

三、整体感知,理清思路。

1.听五首诗词录音一遍;接着听《饮酒》一遍,听清字的读音、诗句的节拍及重音之处等等,然后学生对照课文注释自读一遍,再听第二遍录音,学生默默地跟读。

2.教师根据自己的体会范读《饮酒》两遍。

3.散读课文。

这是一首田园诗,表达的是诗人悠然自得、宁静淡泊的心境,所以,语调、语气和节奏都应是舒缓的。这是五言诗,朗读时按二/三结构。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写诗人虽然居住在污浊的人世间,却洁身自好不受尘俗的烦扰。起句应读的平静些,转折句也可处理为平静的读法,但体现出得意感。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何能尔”设问,尔,代前句,写出了反常,与众不同,故应读重音。

“心远地自偏” 此句为全篇之骨,要读出一份自豪,体现出淡然而全足的精神状态。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在读这两句之前,应有个停顿。因为这首诗的意境可分两层,前四句为一层,写诗人摆脱尘俗烦扰后的感受,表现了诗人鄙弃官场,不与统治者同流合污的思想感情。后六句为一层,写南山的美好晚景和诗人从中获得的无限乐趣。

这两句是颇有意境的诗句,要读出你的想象和联想来,要读出“见”字的“悠然”、怡然自得来。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在南山那美好的黄昏景色中,飞鸟结伴飞返山林,万物自由自在,适性而动,正像诗人摆脱官场束缚,悠然自在。朗读时应想象林中美景,想象相与归巢的鸟儿的自在快乐。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结句应一字一顿,而且要有余音,似乎自己已与大自然融为一体,物我两忘。

4.指导背诵。在熟读理解的基础上背诵。全诗有两个层次:开头四句为一层。是说作者虽然生活在人来人往的环境里,却听不到车马的喧闹声,如何能做到这样呢?原来是心灵远离了尘俗的牵缠,那么所居的地方自然也就好像清静起来了。 “采菊东篱下”以下六句为第二层次,承接“心远地自偏”而写下来。是说对美好的自然景物的欣赏,能获得无限的意趣。沿着这样的理解去读背,就能比较容易地背出。

四、课文研讨。

1.对一些重要词语及句子的理解。

①既然生活在人来人往的环境中,为何“而无车马喧”呢?

明确:这里的“车马喧”并非指平时老百姓来来往往干活的车马发出的喧闹声,而应指“上层人士之间的交往”。“而无车马喧”意指作者疏远了奔逐于俗世的车马客,看淡了权力、地位、财富、荣誉之类了。

②“悠然见南山”的“见”有的版本作“望”,能说说两种版本的优劣吗? 明确:“见”是漫不经心地看一下,而“望”却是眼睛有意盯住看。这就是说“望”是有意识的注视,“见”是无意识的瞥见。用“见”正符合作者“悠然”的情趣,用“望”就缺乏“悠然”之情味了。所以苏东坡也说:如果是“望”,这诗就变得兴味索然了。

③如何理解“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这两句的诗意? 明确:这两句显然是全诗的总结:在这当中,可以领悟到大自然和生活的真谛,可是想要把它说出采,却又不知该怎么说了。实际是说,此种真谛用抽象概括的逻辑语言是不足以体现的。

2.说说这首诗表达上的特色。明确:总体上说,这首诗语言是较为浅显的,结构上是精妙的,意境是高远的,所含的哲理也是深刻的。

3.欣赏品味。

(1)名句品味。

①“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诗人在庭园中随意地采摘菊花,时俯时仰,“采菊东篱下”是一俯,“悠然见南山”是一仰,在“采菊东篱下”这不经意之间抬起头来,目光恰与南山(庐山)相会。南山的美景正好与采菊时悠然自得的心境相映衬,合成物我两忘的“无我之境”,从而标志出诗人悠然、淡泊,超脱于尘杂之外的情愫,意境宁静清远。

②“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山林中的雾霭在夕阳之下紫气升腾,若有若无,缭绕于峰际;成群的鸟儿相伴飞返回巢,归隐山林。这就是自然的平静与完美,它不会像世俗中的人那样焦虑不安,那样拼命追求生命以外的东西。诗人好像完全融化在自然之中了,生命在那一刻达到了完美的境界。景中流露出了诗人归隐后怡然自得的情怀,意境体宁静恬淡。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这四句是写景名句。王士稹在《古学千金谱》中说:“山花人鸟,偶然相对,二片化机,天真自然,既无名象,不落言筌,其谁辨之?”? 人和自然融为一体,相得益彰,构成了一个恬静优游的情景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2) 诗的最后两句作者悟到此中的真意是什么呢?为什么作者说没有什么可辨呢?

明确:因为作者悟到了人生的真谛,要远离名利纷争、自得其乐,洁身自好,这些是需要有心的人去感悟的,不需要用语言去辨。问:在这里作者达到了一种、什么心态很境界呢?达到了物我两忘、悠然自得的境界。

(3)诗的最后两句在结构上的作用。

明确:此诗的最后两句在全诗的结构上显得非常重要。它既提示了整首诗的形象所要表达的深层意义,同时又把读者的思路引回到形象,值得体会、咀嚼。

五、学生质疑讨论,教师小结。

从《饮酒》诗的开头四句可以看出陶渊明当时怎样的心情?

探究学习:诗的开头四句是:“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住在众人居住的地方,却听不到车马的喧闹。这在当时确实是不易做到的。从封建社会直至今天,权力、地位、财富、荣誉,常常是人们所追求的,“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这已成了普遍现象。惟独作者却是个例外。因而生出第三句的设问:“问君何能尔?”这实在是个令人惊奇而关注的问题。作为自答结果的第四句更妙:“心远地自偏。”我的心灵思想远离了那争名夺利的社会官场,超脱了世俗,疏远了奔波于世俗的车马客,因而我的所居之处也变得僻静了。作者刚从官场中退隐,一种脱离污浊的由衷之喜溢于言表,他为自己的正确选择而自我欣慰,其心情当然是舒畅愉快的。

六、艺术特色鉴赏。

说理、抒情、写景交融一体。

一、二句叙事,概括写出诗人生活环境,第二句揭示的情境对于第一句是极少的例外,所以用一“而”字作坚决地转折。自然引出后面两句。三、四两句议论,以自设宾主的设问方式揭示出心志淡远是在“人境”中独享安闲的缘由。

前面四句在事理情中融情,透露出诗人恬淡的心境。五至八句细致的描写采菊的过程,并以所见写心境,景中寓情。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两句,既是写景又是抒情,将诗人淡泊的心境和优美的环境水乳交融,历来被评为“静穆”、“淡远”,为后世所称道。“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是写景,但从写景中流露出了诗人归隐后怡然自得的情怀,将情融于景中。诗的最后两句“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是直接抒情,“忘言”中渗透出诗人对隐居生活的由衷喜爱。同时又蕴涵了丰富的人生哲理。整首诗无不是景中含情,情中见理,余音绕梁,回味悠长。

七、课堂小结。

这首诗主要写陶渊明自己在乡村里悠然自得的归隐生活。他离开了污浊的官场,心里觉得十分清静,因为心中远离了尘俗的牵缠了。他自由地种.种花采采菊,偶尔抬头看到南山的美景,感到生活过得非常悠闲和舒适,充分表达出他对官场生活的厌恶,对农村淳朴生活的热爱。

这首诗,诗人是随心而写的,是触景而生的情,人在景中,景在人的活动中,人与景融为一体,悠闲的生活与优美的自然相得益彰,观景有感,悟出了人生的真谛!学习这首诗,我们不但要欣赏诗歌的语言美,体会诗歌的意境美,还要学习作者那种远离名利纷争,怡然自乐的生活态度。我们今天生活在一个非常现代化的、非常喧闹的社会当中,我们已经不可能像陶渊明时代那样隐居到山林里面去。我们在这个非常热闹的现实当中,只要我们每个人他的心远离了一些名利、一些物质的追求、远离了一些世俗的官场,那么我们住的地方也会变得偏僻起来,我们的心情也会变得宁静起来。我们也会克服一些浮躁的情绪,这样使自己变得非常的宁静,这个对于我们自己人生的修养,对于我们社会的安宁都是很有好处的。 巩

固训练 当堂练

习1.柳宗元《始得西山宴游记》中的“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与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意趣相似。

2.形容事物有真意妙趣,只能意会不能言传的诗句是: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3.反映诗人陶渊明的生活志向,其中表现他悠游自在的隐居生活的名句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4.诗歌蕴含着这样的哲理:只要有高尚的精神境界,即使身居喧嚣人境也无“喧嚣”之感的诗句是: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5.历来评论者对这首诗的第六句持不同见解:有认为“悠然见南山”好的,也有认为“悠然望南山”好的。请简要地谈谈你的看法。

答:“见”字好。“见”更能显示诗人采菊时,未留心、不经意间与庐山美景猝然相遇的“悠然”情态,从而表现出诗人悠然、淡泊,超脱于尘杂之外的情愫,自然真切。或:“望”字好。“望”表示有意识地凝目眺望,更能寄托诗人对僧道云集的庐山胜地一往情深的向往,是诗人隐逸思想的真实外化,体现着艺术形式服从于思想内容的创作原则。 课

后作

业 河南省

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21—22题。(共4分)

饮酒 (其五) 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21.请从炼字角度说说“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妙在何处。(2分)

22.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中的“真意”指的是仆么?(2分)

饮酒礼仪 篇7

日常交往用酒礼仪:

主人在为客人斟酒时,常说“满上满上”,这个“满”不是指满到杯口几乎溢出来,而是指斟满八成就行了。

主人斟酒时,客人可行“叩指礼”,表示感谢主人斟酒。行“叩指礼”时,客人把拇指、中指捏在一块,轻轻在桌上叩几下。

敬酒。饮酒之乐除了酒质优良带来的乐趣外,饮酒的气氛和场面更是一种享受,因此,文明饮酒便显得尤为重要了。向人敬酒,是表示祝愿、祝福等。

席上喝酒讲究碰杯,要碰杯就必须把杯中的酒喝干,一口气喝下去,还要把杯子倒过来让旁人看看杯子是空的。

在酒席上还常常有“无三不成礼”的说法,意思是喝酒一次高潮必须是三杯以上。所谓“酒过三巡”也是这个意思。

特别提示:

饮酒时应注意酒忌,不可成心把人灌醉,更不能偷偷地在他人的饮料里倒上烈性酒。

不可通宵达旦无节制地狂欢酗酒。

不可在席上强人所难。

不可在酒席上出现争执、恶谑、佯醉等不良之风。

饮酒调查问卷 篇8

本次调查旨在了解我校学生饮酒状况,营造更好的饮酒氛围。调查采用匿名的方式,结果仅用于研究,不做任何个别呈现,对外绝对保密。

问卷第1—15题为单项选择题,请把您选择的题号填入括号内;第16题为开放题,请您尽可能多地发表自己的意见。给您添麻烦了,谢谢!

性别________年龄________学院________班级________籍贯________ 来自:城市[]农村[]

()1.在日常生活中的你是

A.从不饮酒者B 很少饮酒C劝酒才饮者D 有酒必饮者E.饮酒成瘾者

()2 一个星期喝多少次酒?

A.0次B.1-3次C,3-6次D6次以上

()3 饮酒的主要原因是?

A.社会交往的需要B.节日喜庆C.解闷消愁D.觉得刺激E.其他________()4饮酒的主要方式

A 与同学或朋友同饮B 与家人同饮 C 独自饮酒D 与社会其他成人同饮

()5您认为饮酒?

A.有益于健康B.对健康又损害C.适度饮酒有益于健康D.无利无害

()6一般情况下,饮酒的种类是

A白酒B啤酒C葡萄酒D红酒E 其他________

()7 在哪饮酒的次数比较多

A 参加晚会、派对、聚会B 寝室C ktvD家里E其他________

()8一般情况下,你会喝到什么程度

A一点点B看大家和多少就喝多少C喝到感觉身体有异样为止D喝到不行()9 你认为喝酒喝到什么程度叫酗酒

A.感觉身体有点不舒服了B喝到吐C发酒疯了D有一个统一的标准E不知道()10你会多少解酒的应急措施吗

A完全不会B 会几种C会很多

()11 你每月的平均生活费

A ≤700元B >700元,≤1000元C >1000元,≤1500元D >1500元

()12一般情况,你一次饮酒个人的消费是

A ≤10元B>10元,≤50元C>50元,≤100元D >100元

()13 你认为自己的性格是

A 内向型B 外向型C 中间型D 综合型

()14你认为饮酒是适应社会必须的吗?

A 是B不是C 不一定D不知道

()15 酗酒后的反应

上一篇:小学生数学学习方式是什么下一篇:自己的宝宝满月祝福语男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