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教师节简报

2024-05-09

幼儿园教师节简报(共14篇)

幼儿园教师节简报 篇1

为欢庆第十三个教师节,姑苏区爱心艺术幼儿园组织全体教师开展“播下爱的种子·点亮你我心愿”活动,园丁们在各自选购的漂亮花盆内播种下各类花卉种子,并许下心愿进行展示交流,祝孩子们像花苗一样茁壮成长。

9月10日是我国第30个教师节。在教师节到来之际,为了让孩子们能表达对教师的感恩之情,平江实验幼儿园组织中班幼儿“秀出创意赠送贺卡”的活动,为恩师送上一份“手绘”的祝福。把对老师的爱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在贺卡上,虽然一张张贺卡看上去都很简单、很朴实,但这些贺卡却包含着孩子们的浓浓感恩情:他们纷纷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或剪裁,或拼接,或彩绘…… 一句真挚的问候,一颗炽热的心,表达了对老师的感激之情,伴随着幼儿园的教师们度过了一个快乐的教师节。

师德师风建设一直以来是苏州市挹秀幼儿园工作的重点,为进一步净化幼儿园办学环境,规范全体教师教育教学行为,塑造良好的教师形象,幼儿园在教师节前夕,集中向家长发放了《致全园家长的一封信》,在信中幼儿园全体教职工向社会、家长做出认真工作、廉洁从教的郑重承诺,请广大家长支持和配合,从而保证幼儿园的持续健康发展。虽然家长们拿到的只是薄薄的一张纸,但其中却包含着全体挹秀人对幼教事业满腔的责任心和对孩子们无私的爱。

幼儿园教师节简报 篇2

为了加强和改进幼儿园教师的专业发展水平, 提高幼儿园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水平, 教育部于2011年12月12日, 颁布了《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 (试行) 》 (以下简称《专业标准》) 征求意见稿。《专业标准》从基本理念、基本内容、实施建议等几个方面阐述了一名合格的幼儿教师应当具备哪些基本素质。《专业标准》的出台, 对未来幼儿园教师师资队伍的质量把关以及幼儿园整体的教育质量提出了文字性的要求, 是保障我国未来幼儿教育正确快速发展的关键性文件。关于《专业标准》的指导性意义与重要作用, 从以下几个方面阐述。

1. 提高幼儿教师专业化程度。

我国学者郤江波, 通过分析国内外的教师专业标准, 认为专业化的教师必须具有“专业服务、专业知能、专业自主、专业制度和专业伦理”等特点[1]。将我国现有幼儿教师与以上特点对比, 可以看出目前我国幼儿教师的专业化水平并不高。2009年的统计数据显示, 在全国范围的幼儿园在职教职工中, 学前教育专业或者幼儿教育专业毕业的教师的仅占全部教职工的55.8%;甚至有一部分在职在聘的幼儿教师, 在岗期间都没有取得幼儿教师资格证书。在幼儿教师的队伍中, 约有1/3的教师不具备幼教资格证。而《专业标准》的出台, 对幼儿教师专业化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专业标准》强调, 幼儿园教师是履行幼儿园教育工作职责的专业人员, 需要经过严格的培养与培训, 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 掌握系统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2]。

2. 规范幼儿教师师资培养。

《专业标准》的颁布, 对学前教育专业以及各级各类幼儿教师教育机构的人才培养方案、课程设置和幼教学生培养质量的要求和把关提供了刚性的评价标准和参考依据。在《专业标准》制定之前, 由于缺乏刚性的幼儿教师专业标准, 无论是人才培养方案还是课程设置, 尤其在各级各类教师教育培训机构, 大都不一样, 导致了幼儿教师质量的良莠不齐。甚至有些教师教育机构, 投机取巧, 举办短期的幼儿教师培训课程, 几周后将这些不合格的幼儿教师输送到各个幼儿园, 更是大大了降低了幼儿教育的质量, 降低了幼儿教师专业化水平, 不论是对幼儿本身的身心健康发展, 还是对幼儿教育市场的健康发展都带来了非常严重的负面影响。

3. 改善我国幼儿教师专业化水平普遍偏低的现状。

目前我国幼儿园教师的专业化水平现状令人担忧, 半数左右的幼儿教师没有资格证书, 近六成幼儿教师不是科班出身, 很多幼儿教师专业理念与专业意识薄弱, 甚至自己就将自己定位在“阿姨”或“保姆”的位置, 不仅缺乏专业技能, 更缺乏幼儿教师专业化的意识。国家政策强调, 目前我国学前教育发展的关键, 就是造就一支师德高尚、热爱儿童、业务精良、结构合理的幼儿园教师队伍。《专业标准》的颁布有助于改善我国幼儿教师专业化水平普遍偏低的现状。

二、解析《专业标准》

1. 基本理念。

基本理念包括幼儿为本、师德为先、能力为重和终身学习。幼儿为本的理念要求幼儿教师做到尊重幼儿作为“人”的尊严与权力, 尊重幼儿在他们年龄阶段所特有的年龄特征, 教育要符合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与相关的保教特点。师德为先, 是指幼儿教师在教书育人、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的过程中, 师德师必须放在第一位的重要因素。所谓师德, 即教师的职业道德, 是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必须遵循的各种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的综合。师德是所有教师在从业过程中必须遵守的最基本、最重要的职业规范和准则, 任何一位教师都要保有“师德为先”的理念。与此同时, “能力为重”也被定位为幼儿教师所必须秉持的一个基本理念。

2. 基本内容。

《专业标准》分为14个领域, 包括62条基本要求。通过对此部分内容的学习, 发现《专业标准》特别强调了幼儿教育知识, 幼儿保教知识、幼儿园一日生活的组织与保育、游戏活动等。充分反映了幼儿教师应当具备专业态度、专业的知识和能力。特别强调了幼儿教师要把关心爱护幼儿放在重要位置, 不能忽视对幼儿身心健康的关注, 将保护幼儿生命安全放在首位;激发幼儿的兴趣与爱好, 培养幼儿的想象力, 保护幼儿的好奇心;学会如何进行幼儿园的环境创设、区角游戏的布置、一日生活的安排、游戏活动教育、保育方法和班级管理的知识;将对幼儿的教育灵活地渗透到一日生活中。

3. 基本特点。

首先, 充分考虑幼儿发展的身心特点, 《专业标准》明确指出, 幼儿教师要将重视幼儿的生命与健康放在首要的位置。其次, 在充分考虑幼儿发展的身心特点的基础上, 《专业标准》对幼儿教师在师德方面提出了特别要求, 要富有爱心、责任心、耐心和细心。第三, 充分体现了幼儿园保教结合的特点。幼儿发展的身心特点决定了幼儿园要将保教结合作为基本原则, 同时保教结合也是对幼儿教师的基本专业要求。《专业标准》中对幼儿教师提出要“注重保教结合”的明确要求, 不仅将“一日生活的组织与保育”作为一个专门的知识技能领域进行划分, 而且针对此框架提出了具体详细的要求。

三、基于《专业标准》对幼儿教师培养的思考

1. 专业知识与专业能力无法相互依存, 互相辅助。

教学的三维目标提出, 首先是知识和技能的目标, 其次是过程和方法的目标, 最后是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 从三维目标就可以看出现在教育对方法和能力掌握的重视程度。如果想要成为一名优秀的幼儿教师, 就不仅应该掌握专业知识, 同时更应该具有专业能力, 更重要的是能够将专业知识转化为实际教育教学能力的本领。而目前在岗在职的部分幼儿教师, 有些是“低知低能”, 既没有高水平的专业知识, 也没有能够针对幼儿身心特点进行相应教育的能力;有些是“高知低能”, 虽然掌握了丰富的专业理论知识, 但是却不能通过相关的专业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不能把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去。

2. 游戏实践教学能力训练未能强化。

幼儿的身心特点决定了游戏在幼儿教学中的重要性。幼儿游戏是幼儿学习各项知识、学会人际交往的重要途径和方法, 可以说, 幼儿游戏是幼儿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 学习游戏的相关知识, 了解各种游戏的分类, 掌握幼儿游戏的各项特点, 如何运用游戏组织幼儿活动与生活, 并在游戏中发展幼儿的身体、智能、培养幼儿的社会性发展, 是一名合格的幼儿教师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

3. 保教综合能力培养没有有效开展。

幼儿教师的教育对象是生活不能完全自理的幼儿, 每天的工作范围除了教学以外, 更多的是如何合理、科学、有效的组织幼儿一日生活。一名合格的幼儿教师, 首先要具备保、教综合能力, 换句话说, 一名合格的幼儿教师应当是一名全科教师。然而, 在如今的幼儿教师教育教学中, 部分高师院校课程设置偏离培养目标, 设置过多的专业课程与技能课程, 而没有开设系统的保育课程, 至于通过实习的手段学习保育方法也没有得到充分的实施。真正的保教综合实践能力, 仅仅在学校是无法完全掌握的, 这需要通过在学校学习, 去幼儿园实践, 再返回学习反思这样一个循环的过程中实现, 并且要反复的进行这个循环的过程。

由于《专业标准》的出台, 让我们看到目前幼儿教师教育过程存在的一些问题, 但这些问题的暴露并不是一件坏事, 甚至是一件好事。只有能看到自己的问题, 才能找到原因, 才能提出有效的教育建议和策略。相信在《专业标准》的指导和约束下, 中国的幼儿教育事业一定会蒸蒸日上。

参考文献

[1]郤江波.教师专业化:困境与希望[J].教育导刊, 2007, (10) .

幼儿园教师节简报 篇3

专业,让我们深深感受到:教育是灵动的!那是生命和生命的对话,那是智慧启迪智慧的活动。师幼心灵的相互碰撞,让身为师者的我们触摸到教育的意义,感受到教育的真谛。因而,我们不再只是“蜡烛”,不是只有悲壮和感动。专业,让我们看得更远,领悟得更深!

专业,让我们蹲下身来,静静地去看、去聆听孩子。我们看到了孩子“东摸摸”“西玩玩”中的忙碌和意义,我们听到了孩子“想入非非”时的浪漫与满足,我们闻到了孩子“我是超人”中身上的“英雄味”,我们摸到了孩子“像模像样”时的成长……专业,让我们将荡漾的童年、弥漫的童真和童趣,捧在手心,弥足珍贵。专业,使我们让孩子的世界保持——够多样、有温度、小任性、慢生长。专业,让我们回到教育的原点,理解孩子,看到真实的孩子对教育的意义。

于是,观察成为根本;环境成为学习场;游戏回到孩子们中间;经验积累成为幼儿教育的目的;促进每个孩子富有个性地发展成为追求的目标;协同成为家园工作的理念。因而,教学不再是“简单”和“统一”,课程不再高高在上。专业,让我们追求适合孩子的教育,适合孩子的课程,适合孩子的教学,做到“真正”的教育孩子。

专业,让我们听见自己不断前行的脚步声。专业,就是不断发现孩子的力量,发现他们的兴趣,发现他们的想法,然后想办法支持他们的持续探究。专业,就是对“这是什么”“为什么会这样”“我又该如何做”的执着思考和追问。专业,就是对教育教学方法适宜性的孜孜以求。专业,就是在实践和反思中完成自我的更新和重建。因此,我们不再“静态”和“停滞”,我们和孩子一起成长!

做专业的幼儿园教师,树立属于我们自己的职业自信,维护属于我们自己的职业尊严,收获属于我们自己的职业幸福!

让我们一起——做专业的幼儿园教师!

幼儿园教师园内培训简报 篇4

这次培训针对性地安排了“幼小衔接”方面的国家相关政策解读作为学习内容,主讲人由我县学前教育本土专家组成员担任。旨在让教师更深入地理解《指导意见》和《指导要点》精神,及时解决教师在幼小衔接实践中的困惑问题,让幼小科学衔接的先进理念落地幼儿园实践。

学前教育专家组组长李俊丽以《构建幼小科学衔接机制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为题,从《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的指导意见》文件的出台背景、基本原则、重点任务、主要举措、幼儿园做好入学准备教育和小学入学适应教育应重点把握的方面等六大方面进行了详细深入的解读。并结合《指南》重点强调了做好入学准备的三个方面,即“入学准备≠提前学习小学内容”“纠正幼儿园教育小学化≠什么都不能学”“贯彻落实《指南》=按幼儿学习与发展的规律实施教育=为幼儿做好入学准备=为幼儿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素质基础”。

学前教育专家组成员王佳、刘翠芳、杨金串和尚艳霞等四位教师分别针对《幼儿园入学准备教育指导要点》中的身心准备、生活准备、社会准备和学习准备四个方面内容从概念、框架结构、做好准备对幼儿发展的价值以及如何将其准备落实在幼儿园的游戏和一日生活中等方面进行了详细梳理分析,并结合实际为一线教师提供了科学专业、具体可操作的指导,进一步明确“衔接什么”“何时衔接”以及“如何衔接”的方法策略,进而实现“科学”衔接。

幼儿园教师安全知识培训简报 篇5

黄朝发通过一个个真实的火灾事故案例,为全体教职员工讲述消防安全的重要性,从火灾的预防、火场自救及逃生等消防安全基本常识进行了讲解,使教职工了解了灾害发生时的应对措施,掌握预防火灾的知识和技巧。介绍了消防器材在火灾中的用途和使用方法,通过边演示边讲解的方式,大大增强了园内教师的安全意识与自我保护自救技能,也切实加强了幼儿园的安全教育工作。

居安思危,思则有备,备则无患。黄朝发讲到了幼儿园发生的惨案,带着老师一起剖析,总结惨案的原因和漏洞,进行了防暴方法讲解和动作示范,最大限度地保障遇到暴力事件时有效降低暴力事件对全员师幼的伤害,保护全园师幼的人身安全。

整个培训过程中,教职员工们聚精会神,专心聆听,积极响应号召,培训得到了良好效果,进一步加强了老师们的消防、防暴安全常识,提高了消防、防暴安全防范意识和在火灾事故中迅速、有序、安全逃生的能力。

培训活动结束后,全体教职工去户外场地,亲自实践如何正确使用灭火器,大家一边动手使用一边交流,对于灭火器的正确使用,心理更有底了。

幼儿教师培训简报 篇6

年终岁尾我们组织全体教师学习钻研业务,认真学习了《班级常规管理》和教师进修学校的《新教师培训内容》总结了一学期以来的保育教育工作并对美篇制作的技能做了培训。

每个老师都给予上台表演的机会,通过生动有趣的课程展示,进行自我剖析,更清晰的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并共同探讨提高,让孩子爱上课堂,在游戏中学习。

老师分组进行团队重组,让大家感受团结就是力量的含义也看到了每个老师潜力。

园长用手机亲自演示向大家详细介绍了软件“美篇”的使用方法,也详细介绍了几种常用的制图软件,并针对美篇的常见问题进行了细致讲解。教师们认真听讲并作好笔记,培训会上教师人人参与操作,老师们都表现出极高的学习热情。

此项培训进一步提高了幼儿园教师对幼儿活动的组织能力,观察能力,分析能力。特殊时期学会此项技能有利于家校联系及时反馈。

通过此次培训,老师们都受益匪浅。平时每人一个班级,理论学习机会少。假期来临教师们表示充分利用好时间,不断充实自己更好的为孩子们服务。

教师的成功是一种责任,领导的成功是一种价值!每个人心中都有一片海,自己不扬帆,没人帮你启航!自己不坚强,没人帮你坚强。

幼儿园教师节简报 篇7

关键词:幼儿园教师,现代教育技术,调查及对策

幼儿园作为启蒙教育机构,是孩子系统接受早期教育的基地,会对孩子一生的教育及成长产生重要影响。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教授曾说过:“我所有的好习惯都得益于幼儿园。”目前幼儿园教育如何实现现代化越来越受到教育界乃至全社会的普遍关注。然而目前,大部分幼儿园教师由于现代教育技术能力较弱,在教育教学活动的设计、组织、实施等方面重视自己教的步骤与过程,轻视幼儿的自主学习,在教学中很少甚至几乎不使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造成幼儿学习方式枯燥、刻板,难以有效激发幼儿学习兴趣和内在动因,有碍幼儿思维、创新等能力的发展,也使得教学效益低下,教学质量不高,造成教育资源的浪费。

如何将现代教育技术与幼儿园课程有机融合是值得去探讨和分析的。本文对郑州市5所公办幼儿园,12所民办幼儿园共计350名教师进行了调查。问卷调查时间为2011年10月。共发出调查问卷350份,收回304份,有效问卷304份,回收率85.71%,有效率100%。

1 调查数据

1.1 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频率

郑州市幼儿园教师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频率调查数据如图1。

从图1中的数据可以看出:郑州市公办幼儿园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使用课件的频率从高到低依次为:经常使用占比47%,观摩课使用占比41%,从来不用的占比11%,每节课都用的占比仅11%。郑州市民办幼儿园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使用课件的频率居首位的是:在观摩课中使用,占比高达74%。经常使用课件的教师占比仅为17%,从来不用的5%,每节课都用的为0。

1.2 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目的

郑州市幼儿园教师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目的状况调查数据如图2:

郑州市公办幼儿园显示如下:用于解决重难点的教师人数占比达到44%;用于活动导入的教师人数占比次之,达到42%;居于第三位的是将课件用于整个教学活动中,其占比为31%;居于第四位的是教师将整个教学内容中容易制作课件的部分,制作课件并在课堂教学中使用,其占比为11%;居于最末位的是将课件用于教学活动的延伸领域。

2 数据分析

2.1 使用频率

(1)经常使用现代教育技术的教师占比较低,但具有影响力。郑州市公办幼儿园经常使用课件的教师其平均年龄在30岁左右,属于年轻且富于创新精神的一个群体。按照皮亚杰的观点,就是容易被同化的群体。这一部分教师是幼儿园的中坚力量,基本上处于教改课改的前沿,属于新教学理念在课堂教学中进行实践的领跑者。

(2)仅在观摩课使用现代教育技术的教师占比最高,其中有教坛新秀。在观摩课中使用课件的教师人数占比为72%,这部分教师大多数是刚参加工作不久,又很有教学潜力的教坛新秀。经过几年的努力磨练,她们也会跨入教学中坚力量的行列。每节课都用的教师占比为7%,这部分教师主要是各幼儿园的实验班任课老师,这部分教师有政策优势。

(3)不使用现代教育技术的的教师极少,且接近退休。在教学活动中从来不用课件的人数占比11%,这些教师基本是平均年龄在45岁以上的中老年教师,应该对她们进行一些现代教育理念的培训,让她们认识、了解现代教育技术的本质,转变其观念。

2.2 使用目的

(1)课件搬家为突出重难点,效果欠佳。图2显示出,在课件使用中,绝大部分教师使用目的非常明确:用于在教学中解决重难点。当传统教学手段对于幼儿理解掌握教学重难点比较困难时,用教学课件来展示内容,帮助幼儿理解和认识,但很多教师仅仅是将网络课件搬家,与自己的课堂并不融合。

(2)课堂导入的绚烂仅是哗众取宠。将教学课件用于课程导入的教师人数占比达到了42%。按照皮亚杰建构主义理论,学习中教师的作用之一就是为学生创设一定的学习情境,促进学生进行有效地意义建构,对激发幼儿学习兴趣,提高幼儿学习积极性有很好的促进作用。但是导入过后又回到传统教学,使幼儿刚刚被激发的兴趣又归于沉寂。

(3)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与课程两张皮。将课件用于整个教学活动的教师占比为31%,看来课件在课堂中的使用率是需要提高的。在幼儿教育延伸活动使用教学课件的教师人数最少仅为6%,教学延伸实际上是对幼儿学习的一种拓展,对于促进幼儿思维能力,培养其创新意识有很大的意义,在这一环节适当运用课件,对幼儿思维的开发有积极意义。但教师得到运用很牵强,技术与内容不相渗透。

3 对策研究

3.1 实施科学管理,提高教师使用现代教育技术的频率

教师使用现代教育技术频率太低,其最本质的原因在于幼儿园教师对多媒体计算机的应用不熟练。一方面,幼儿园教师在资源准备、课件制作等方面欠缺专业技能,制约了教师在教学中对多媒体计算机的应用;另外一方面,幼儿园教师在主观上认为在教学中使用多媒体计算机确实能提高教学效果,但使用多媒体计算机教学需要领导审批及他人协助,客观上影响了教师的使用积极性。而且相较于教师已经很熟悉的传统备课方式而言,采用多媒体计算机进行授课,前期备课任务太重。幼儿园对教师能力的业务考核体系中也没有多媒体计算机在课堂中的应用这一项,所以还是采用惯用的授课方式更为得心应手,从而抛弃了多媒体计算机教学方式。由此看来,没有一些强有力的措施去推动,多媒体计算机真正走入幼儿园课堂还需要很长的时间。

3.2 构筑培训体系,提高教师现代教育技术能力

少数教师经过培训之后,切实体会到了现代教育技术对教育的促进作用,真正在教学中运用了现代教育技术。幼儿园可以以点带面,继续强化这种培训效果。还可以采用请进来,送出去的方式,将现代教育技术的有关专家邀请到幼儿园进行专门的培训,也可以将观念先进、技术优秀的学科带头人派出去进行深造学习,学成归来后在全校范围内进行传承。教师教育技术能力集中培训时间有限,后续的学习主要依据网络培训平台来实现。因此,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应该走理论培训和技术培训、集中培训和分散学习、课堂培训与远程培训等多种方式相结合的道路。

3.3 建立激励机制,促进教师现代教育技术与课程的融合

现代教育技术与课程的融合,需要多方面的知识、技能,工作量相当大,使得一些教师对现代教育技术心有余而力不足,面对诱惑却只能望而止步。因此相关职能部门应该制定一些必要的激励措施,如对参加视听教材、多媒体教学软件开发与制作所花费的时间计入教学工作量;在年终评定优秀教学成果奖时,把教学中是否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视为一个重要条件,这样就可以鼓励优秀教师使用或开发多媒体教学软件;定期举行多媒体教学软件的评奖,对优秀软件开发人员进行奖励等,积极鼓励教师大胆创新,采用多种形式方法将现代教育技术与学科融为一体,提高教学质量。

总之,提高幼儿园教师现代教育技术与课程的融合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各个层级的共同努力。本文仅以郑州市幼儿园的调查为例进行了分析。由于各地经济、文化、环境等方面的差异,幼儿园教师的情况会有所不同。但最根本的一点是相同的,那就是幼儿园教师必须努力提高现代教育技术与课程的融合能力,以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何克抗主编.教育技术培训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56-58.

幼儿园教师的德性价值 篇8

[关键词]德性;幼儿园教师;教师专业成长

幼儿园教师是一个特殊的教师群体,这个群体以何种素养去履行使命,直接关乎幼儿教育的质量,这是毋庸置疑的。但对其“素养”的理解,教师和社会从不同的价值取向出发会有不同的答案。笔者在这里想要强调的是,当幼儿教育界在争论是坚守传统的“技能至上”还是重视所谓“理论底蕴”的时候,有一种素质的养成是千万不能被遮蔽和忽视的,那就是幼儿园教师的德性。这个问题也许是老生常谈,但是对早期教育中教师伦理意义和生命意义的沉思,可以让我们重新审视德性对教师与教育的价值和意义。

教师德性是“一种能使教师个人担负起教师角色的品质”,它“既是教师人格特质化的品德,也是教师经教育实践凝聚而成的品质”,其核心构成是教师的善、公正、责任感、职业信念等。陈鹤琴先生认为,幼稚教育是人生最基本的教育,也是人生最重要的教育阶段,因此幼儿园教师应该具有“慈母的心肠”与“爱的性情”。在《活教育》中,他对幼儿园教师提出了这样的要求:笑嘻嘻地和蔼可亲;说笑有礼,多鼓励;立得笔直,笑得挺直;衣履整洁,面目清楚;态度从容,精神饱满,充满创造力;身体健康,快乐,乐观;富有研究精神,乐业;互助合作,慈爱,负责。这实质就是对幼儿园教师德性的具体要求。

一、德性的教育价值

“自然把尚未完成的人放到世界之中,它没有给人作出最后的限定,在一定程度上给他留下了不确定性。”这种不确定性给教育留下了可用武之地,面对人之初灵动的生命,幼儿园教师德性的伦理意义十分凸显。

(一)教师的德性是最好的课程

好模仿是儿童的天性。儿童的学习,尤其是低龄儿童的学习实质上是一种感性模仿。正如儿童心理学家布鲁诺所说的那样:“儿童的选择很少是基于正确与错误,而是根据‘谁使他同情,谁让他厌恶’的情绪。对一个儿童来说,问题不是‘我想成为一个好人,’而是‘我想成为谁’。”幼儿园教师作为幼儿生活中的“重要他人”,对幼儿的影响是全方位的。当幼儿喜爱教师、认同教师的时候,教师对生活的态度、对知识的态度、对人和社会的态度、对工作的责任心等这些德性要素,甚至其个性、志趣与穿着打扮都会对幼儿产生重要影响,被幼儿在潜移默化中模仿着、吸收着。

同时,对儿童的认知发展与操作学习,教师的动作示范能为儿童提供直观的线索和行为范型,更有助于儿童理解与内化知识,并促使儿童将学到的知识、策略和规则积极、正确地加以应用。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幼儿园教师的德性是幼儿园最好的课程。

(二)德性有助于建立儿童对教师爱的情感

皮亚杰曾论证儿童接受规则要有两个条件:一是儿童接受别人的命令或规则,但这种接受不能是强硬意志的产物,因为仅有对规则的惧怕还不足以迫使儿童接受规则。这就需要满足第二个条件,即命令只有来自让儿童尊敬的人,儿童才会从内部接受规则。由此可见,道德传授甚至知识技能的传授都必须建立在儿童敬畏教育者的情感基础上,才有可能取得成功。儿童对教育者的畏惧也许是天然的,因为成人在各方面比儿童强大,儿童需要成人的爱与保护,然而要唤起儿童对教育者的爱恋,教育者必须爱护、尊重儿童,与儿童建立一种良好的感情关系。有独立意志的成人对规则的接受可能更多地出于对规则本身的价值判断,但孩子是稚嫩的,对教师的举动十分敏感、非常在乎。如果教师的态度是亲切的、温和的,孩子自然会体验到“老师喜欢我”的愉悦,从而向教师敞开心扉;如果教师的态度是冷漠的、粗鲁的,‘孩子便会产生“老师讨厌我、不喜欢我”的情绪,并由此受到伤害,也许他的心灵之窗从此就关闭了。

(三)德性有助于克服人的“自然天性”,使教育真正实现有教无类

喜优厌差是人的自然天性,恃强欺弱更是人的“劣根性”。爱自己的孩子,这是“母鸡也会的事”(高尔基语),但爱别人的孩子,尤其是“丑陋”的孩子,就不是教师仅凭天性能做到的,由此必然需要教师具备一定的德性,才能克服这种不利于普遍施教的天性。儿童总是存在着优和差、强和弱的,教育的本质要求幼儿园教师不能把这种人的“自然天性”带到教育中来。对任何职业来说,与工作人员有关的当事人越是脆弱,对工作人员的德性要求就越高。对幼教职业来说,“脆弱”正是其工作对象生命特性之一,幼儿期是最易被成人忽视,幼儿自己也全然不知其价值、全然不能把握其进程的时期。这使幼儿园教师的作用和责任不仅不比其他任何教育阶段逊色,反而显得更为重大。它更需要教师对生命怀着热爱、珍惜和敬畏的情感,努力认识、理解和尊重儿童生命发展的规律及其蕴藏的潜力,对生命早期智慧表现出敏感、惊喜和支持;它也更需要教师深刻地懂得生命的整体性,懂得愉快的童年生活对于儿童生命发展的独特价值,懂得这个阶段的教育对每个幼儿个体生命的重要影响。这都特别需要幼儿园教师能真正形成富有幼教职业特点的教师德性,实现有教无类的教育理想。

(四)“去道德化现象”的存在更显教师德性的可贵

有学者认为一个社会一旦是多元价值并存,迟早会面临曼德斯所说的“去道德化教育现象”。西方社会学校道德教育发展的历程也表明,在多元主义和相对主义时代,出现“去道德化的教育”是一种必然。当前我国教育界也已经开始出现这种现象。如一项关于亲子关系的调查发现,在回答“什么事情让你们的爸爸妈妈特别开心?”这一问题时,30个低年级小学生给出了同一答案,那就是“考试取得好成绩的时候!”家庭教育中分数至上和道德缺失的现象由此可见一斑。当前幼教界普遍流行“双语教育”“艺术特色”“才艺培训”“神童方案”等时髦字眼,有的幼儿园甚至还有类似中学“重点班”“实验班”的做法,可见其背后的价值取向已经完全功利化,有关做人的教育已经被人们遗忘。

然而,精英化的分层教育、工具理性主义的教育正在伤害我们的孩子,进而也必然会伤害我们这个社会。看看我们周遭的世界,大众文化的平面性、世俗性、浅易性正在消解雅与俗、尊与卑、高与低的界限,同时也影响了儿童对道德、理想、信念等形而上的关怀和追求,以娱乐与调侃为主的文化快餐使文化本身包含的尊严、人格、价值等被完全忽视,带来了英雄主义的悄然引退和道德理想的黯然失色。在这样的背景下,如果

幼儿园教师能以自己的善良、慈爱、自信、热情、合作等优秀品质引导孩子人格的健康成长,将必然显得特别可贵。

二、德性的动力价值

人们关注物质待遇本无可厚非,而且对物质的欲望的确可以为人带来强有力的行为动力,但是如果把它看成是“惟一”的动力,如教师把教学工作仅仅看作是谋生的手段,看作是付出技术、劳动从而得到报酬的交换关系,那么他就只会去关心教学的技术层面,而不会去关心教学的价值层面,斤斤计较于付出与报酬间是否平衡,一旦发觉失衡,就动力锐减;一旦发现别的职业更有利可图,就会表现出职业动摇,或者做出与教师职业道德格格不入的事来。我们必须认识到对教师来说,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光有兴趣是远远不够的。兴趣是一种带有情绪色彩的认识倾向,因为带有情绪色彩,所以兴趣要成为推动事业发展的动力,还需要理性导航。而情感是一种和人的社会性需要相联系的比较稳定的态度体验。教师应当培养自己爱事业、爱学生的高级情感,因为只有这种高级情感才会促使教师将专业成长发展为一种内在需求和自觉行为。如果有可能,教师还需要进一步将之发展为一种信念,因为信念是人们坚信某种道理的正确性、具有一定情感支持并力求实现的一种观念,它能产生持久的动机,促使教师不断追求事业发展的更高境界,使作为个体的教师不会为眼前的利益所迷惑,也不会被一时的困难所吓倒。这也就是说,只有教师在职业情感、职业信念、职业理想等德性方面加强修养,教师才能获得从事教育事业和自主专业成长的最可靠的恒久的动力。

目前,幼儿园教师的地位和待遇还不是很理想,而且幼教工作充满了琐碎的辛劳。在笔者随机进行的一项调查中,有一半左右的幼儿园教师感到工作“较为劳累”;13%左右的幼儿园教师感到“极为劳累”;没有幼儿园教师说从事这个工作“很轻松”的。说到“成就感”,也有一半左右的幼儿园教师感到“缺乏”。再加上现代社会行业间和行业内的竞争很激烈,也给幼儿园教师带来不小的精神压力。在这种情况下,没有爱心、没有相应的精神情操,幼儿园教师是不可能从幼教工作中获得职业快乐与满足的。此外,德性也有助于推动幼儿园教师在职业劳动中实现自我价值。在幼儿园教师成长问题上,有一种观念在教育日益民主化、崇尚主体价值的今天需要转变。历来人们认为,教师应该是“红烛”与“人梯”,师德素质好的教师更应该如此,所以好教师的形象总是“殉道者”“苦行僧”和“无我”的。

其实,教师在教育劳动过程中的活动包括了两个方面,一方面表现为作用于儿童的活动,另一方面表现为作用于自己的活动,即教师的自我修养。后者要为前者服务,这是对的,但后者的活动也构成一个独立的过程,在教师的自我实现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只强调前者而忽视后者,这是“工具价值论”而不是“主体价值论”。教师的专业成长,特别是德性方面的提高,从教育效应看具有社会价值,从主体效应看具有自我实现的价值。教师爱儿童,是为了儿童的成长,同时也提升了自己,因为教师爱的责任和功能的发挥程度会实质性地决定教师在人们心目中的形象、地位和受尊重程度。教师为人师表,是教育的需要,同时也有助于自我实现。教师事事处处为孩子树立榜样,会为自己拓展出一个无限的发展空间。在这个空间里,教师不仅在不断提高业务能力,而且在不断修养高尚的道德,这会使他比任何其他劳动者更自觉地与时俱进,紧跟社会文化科技发展的步伐,紧跟学科发展和教育专业发展的步伐,从而在推动儿童发展的同时,全面实现自我价值,实现德性之“外得于人,内得于己”的境界。

三、德性的幸福价值

德性可以给幼儿园教师带来幸福吗?回答应该是肯定的,因为主体的伦理意义只有与其生命意义交相辉映时才是善的。在亚里士多德看来,德性与幸福是同一的,最大的幸福也就是最高的善,“幸福就是合乎德性的实现活动”。在中国古代的教育文献中,一般都把教育的本质归结为使人向善的实践。《大学》开篇就说:“大学之道,在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早期教育更应该是一种使幼儿向善的教育,因而有德性的幼儿园教师首先是“善”的,他们一般具有这样的特征:对幼教事业特别热爱、特别投入;对孩子由衷欣赏和尊重;对所从事的工作往往具有研究和创新的精神。这正是幼儿园教师获得幸福感的源泉。

(一)投身幼教的事业心可以带给幼儿园教师充实的人生

人们的幸福感与人生的什么要素关系最密切?20世纪80年代几位哈佛心理学家对数千人进行了随机问卷调查,结果表明不是钱、成功、健康,甚至不是美满的爱情、婚姻和家庭,真正幸福的人只有两点是共同的:他们明确地知道自己的生活目标,同时他们也感受到自己正在稳步地向目标前进。这是以存在的完美为指向的幸福,是人自身潜能不断展开、创造力不断发挥、朝着自由全面发展的方向展开的一种生活的实在和对未来的憧憬。这是幸福的实质。它并非不指向财富,但财富不是唯一的标准。一个人的财富越多,并不能就此推导出其幸福感越强;它也并非不指向健康,健康是一切幸福要素的基础,但健康总有一天要丧失。获得幸福的人当然喜欢精神的宁静和享受,也注重个人意志的自由和人格的健全,但是只有作为融入社会的一分子、为社会的不断进步竭尽全力奋斗的一分子,其存在的完美才能实现,那就是把个体的自我潜能和创造力最大限度地用于社会进步事业的开发和发展。

有这般境界的幼儿园教师也许并不多,但这一境界并不是高不可攀的。现实中的幼儿园教师可能有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把幼儿教育当饭碗,仅仅是谋生的手段;第二层次把幼儿教育当职业和谋生的手段,同时又有一定的责任心;第三层次是把幼儿教育当事业,“充满爱的性情”。鉴于幼儿园教师当前地位与待遇的低下,现实生活中第一、二层次的幼儿园教师肯定占到大多数。第三层次的幼儿园教师可能很少,但达到这一层次的幼儿园教师由于超越了现实与功利,心灵能够超然于变幻的世界之上而把握生活的本质,他们可能并不属于最有钱的幼儿园教师,但却是最有幸福感的幼儿园教师。他们会把工作诗化,在与孩子们的纯真相处中让自己感动着,并和孩子们一起慢慢成长。

(二)以审美的眼光看幼儿,师幼都体验到幸福

置身于孩子们中间,幼儿园教师常常会以权威的身份要求孩子做这做那。一番指手画脚之后,我们会发现孩子们做的与要求的相去甚远。于是,当老师的就开始和孩子们叫上劲,不是批评就是说教。孩子们听不进去,老师就更烦了。长此以往,当教师的幸福感必然会消失殆尽。相反,如果教师从尊重、欣赏儿童的态度出发,以审美的眼光看待幼儿,就会获得一份份惊喜。当我们眼中的孩子很可爱时,我们爱孩子的心情必然会油然而生;当我们眼中的孩子在不断进步时,我们自己也必然会更加自信,师幼由此都体验到了幸福。正如苏霍姆

林斯基说的:“儿童的内心生活时刻给我们带来满意和不满意、高兴和苦恼、忧愁和欢乐、疑惑和诧异、宽慰和愤怒。在儿童世界给我们带来的极广阔的情感领域内,有愉快的和不愉快的、高兴的和伤心的曲调。善于认识这种和谐的乐声,是教育工作者精神饱满、心情愉快和取得成功的最重要条件。”一位幼儿园教师把自己称作“快乐的孩子王”,认为在天使的乐园里耕耘是一种幸运:“它是那样简单,仿佛一看便知,却又如此深奥,需要人倾其所有的爱心与耐心去观察、体验、研究和发现。就像我们所面对的孩子们的眼神一样,看似清澈却又蕴涵着无数的‘为什么’。与孩子们在一起成长的工作是美丽的、快乐的”。天真无邪是儿童身上最宝贵的品质,在市井生活充斥着浮躁和物欲的时候,它是拯救异化的成人生活的一剂良药。幼儿的天真无邪使教师因看到了人性最本源的美而体验到一种幸福,但这种幸福只属于有德性的幼儿园教师。

(三)幼教研究也是幸福之源

以研究的态度对待职业生活是一种优秀的品性。幼儿教育总是试图使幼儿获得良好的发展,体验到快乐和幸福,但幼儿教育并不是总能做到这一点,并非每所幼儿园都是幼儿的花园与乐园。笔者以为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成人的行为背离了儿童的需要,成人的过度干预使儿童不能充分感受真正的幸福。当我们“好心”“苦心”地教育他们的时候,儿童感到的是童年幸福的丢失,这不仅是一种悲哀,更潜藏着教育的危机。儿童在教育中得不到幸福,作为施教者的教师也不会有幸福。幸福的幼儿教育一定是依循现代心理科学、教育科学而实施的教育,是确实有助于儿童生命潜能激发的教育,即科学的教育,其出发点和归宿是儿童的幸福;其内容和过程应该能够激起儿童的幸福感受。而使幼儿教育充满幸福的关键在于“在儿童教育中运用隐藏在儿童内心深处的那些力量”,对于教师来说,这就意味着不仅要爱儿童,而且要研究儿童。当我们每天面对儿童都感到其灵动生命的活力和张力,感到其个性的日渐形成,感到其身上折射出的我们教育的痕迹,然后我们想记下点什么、改变点什么的时候,我们就开始进入研究的境界。这样的幼儿园教师才能获得深层的幸福。

东西方的“德性论”哲学都将研究和创造看作是在德性统驭、推动、导航、把握下的自我实现活动,认为完整的德性是人创造美好的生活、实现自我价值的内在动力。幼儿园教师只有对自己的职业充满探索、研究的热情,对辅助自己完成教育任务的科学理论非常熟悉,才有希望提升自己,并使自己的职业在社会上保持某种权威。如果说学历和职称是专业化程度的表征,那么,研究就是专业化发展的动力。由研究而推进专业化成长,由专业化成长带来自我价值提升,由自我价值提升而感受职业幸福是每一个渴望获得职业幸福的幼儿园教师必然要经过的历程。

幼儿园教师参加线上培训简报 篇9

12月13日-15日,垦利区第一实验幼儿园全体教师观看了为期三天的山东省学前教育教研员专业素养提升网络直播课。

本次线上培训活动内容丰富充实,邀请了众多学前教育博士、教授、专家,进行了学前融合教育多方面、不同层次的主题报告。活动聚焦学前教育教研活动组织、幼儿园保教质量评估及幼儿园课程建设等方面。

不负时光,学无止境。三天的培训已落下帷幕,教师们了解了当前国家学前教育改革的发展动态,更新了学前教育教学观念。区一幼集团将以这次培训为契机,开展全方位的学习,加强对幼儿园课程的研究,提高教研水平和专业引领能力。

幼儿园教师线上教学简报 篇10

为发挥名师工作室辐射引领作用,有效推进全市学前教育事业均衡优质发展,10月30日晚,怀化市罗荣辉学前教育名师工作室开展了以“示范引领助发展用情帮扶共成长”为主题的线上教研活动。会同县第一幼儿园承办,全市公民办幼儿园90余名教师参与学习。

活动中,会同县第一幼儿园园长就《结对帮扶乡镇幼儿园提升保教质量的策略与行动》进行了介绍,并提出了针对性建议。随后,该园还就帮扶公民办幼儿园改变课程观、推进幼小衔接工作和推广户外自主游戏等进行了经验介绍。

参与活动的教育工作者纷纷表示,将勇担职责,不负使命,充分发挥幼教资源整合优势,致力推动教育脱贫攻坚成果巩固拓展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聚焦怀化市公民办幼儿园帮扶需求,促进全市学前教育事业均衡优质发展。

幼儿园教师的奖励策略 篇11

关键词:幼儿园教师;现状分析;奖励策略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3-128-01

随着奖励教育理念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幼儿教育中,教师运用奖励策略对一些幼儿进行奖励已经成为非常普遍的现象,比如进行语言的表扬,进行动作行为的奖励,或者采取代币进行激励,总之,各种奖励策略已经在幼儿园的教学中开始盛行。之所以奖励策略被很多幼儿园的教师所采用,主要的原因在于奖励能够对幼儿的良好行为进行肯定,进行正强化,对幼儿的成长有很重要的作用。

一、幼儿园教师运用奖励策略的现状分析

1、幼儿园教师运用语言奖励的策略分析

(1)幼儿园教师运用语言奖励的策略概述

首先,对幼儿园教师进行语言奖励的策略进行分析,语言奖励是幼儿教师最普遍采用的奖励策略,占到奖励策略的大比例。在语言奖励的过程中,教师通过对语音、语词、语气等的微妙变化,来实现对幼儿的奖励。语音是指教师在奖励是采用的语调和语气,同一句话用不同的语气表达出来会有不同的效果,共有四种不同语音变化的形式:第一种是语音没有变化,但是也实现了对幼儿的奖励;第二种稍有变化,但是变化较小,幼儿不易察觉出来;第三种是适度和适当的变化,教师的语言抑扬顿挫,灵活处理,能让幼儿感觉到;第四中是语音的变化夸张,太过于做作,而让幼儿难以接受。

(2)幼儿园教师在运用奖励策略时存在的问题

主要表现在幼儿教师在进行语言奖励时语气把握不到位、使用抽象的词语或者语气和语言的使用不配合等几个方面。首先,幼儿教师在进行语言奖励时语气或语音的使用把握不准确,比如对语言的抑扬顿挫没有体现,没有能够引起幼儿的注意力,或者没有让幼儿感受到教师对他的关心和关注。所以,教师在进行幼儿奖励时,应该注意自己的语气和语音,应该向幼儿传递一种情感,拉近与幼儿的距离,增进幼儿对教师的信任和喜爱,从而促进教学活动的顺利展开,太高幼儿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教师在进行语言奖励时多采用较为抽象的语词,也没有说明表扬的具体原因,这种奖励等到幼儿获得奖励的成就感消退以后,幼儿不知道如何做才能够获得老师下次的奖励,所以教师对幼儿期待的目标就会很难实现。

2、幼儿园教师运用动作行为奖励的策略分析

运用动作行为进行表扬奖励的方式主要有,运用教师的面部表情进行奖励,表情可以传递非常微妙的感情,教师通过面部表情对幼儿进行奖励,同时也可以获得幼儿的反馈;还可以用手势进行奖励,比如ok的手势,或者是y 的手势,这种直观的方式直接向幼儿传递了教师的肯定和奖励;身势语言是教师运用比如点头、拥抱、亲吻、抚摸等身体动作来完成和实现表扬和赞许,但是教师的身势必须适当,最好的奖励方式就是拥抱。

3、幼儿园教师运用代币奖励的策略分析

很多幼儿园都采用实物代币进行积累的方式,对幼儿进行奖励。比如小红花、小星星,根据积累的数量来换取不同的奖品。还有标记性的代币,比如幼儿园教师用盖印章的方式或者画五角星的方式,对对幼儿进行奖励。

二、幼儿园教师如何合理运用奖励策略

1、幼儿园教师恰当使用语言进行奖励的策略

教师在进行幼儿奖励的语言策略主要有四种不同的方面:

(1)语音策略。它的特点主要是系统性,包括音高、音色、音的强弱、长短等,在实践教学中,发挥语音的功能是一项技能,音的高低和音的强弱有效的结合,能够生动地传达出对幼儿的奖励效果;社会性,语言的主要功能就是实现人的交流,而语音是语言的重要属性,语音策略的使用会决定人们交流的效果。

(2)词句的策略,它是人们在日常交往中使用的语言,是语音的载体,幼儿园教师在奖励幼儿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词语的表意性,用具体的言辞来奖励,给幼儿传递清晰的奖励内容;同时还要注意词语的描述性,在奖励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向幼儿进行直观的语言描述,比如说“你乐意将你的美食分享给其他的小朋友,这样做很棒!”,这种描述给幼儿说明了分享是一种优秀的品质,是值得被奖励的,这样有利用幼儿这种行为的强化和保持。

2、幼儿园教师适当运用行动进行奖励的策略

(1)面目表情的奖励策略。面部表情具有丰富性的特点,是人的体态中最为丰富的一种行为,比如惊喜、惊讶、高兴、满意等,教师通过面部表情的细微变化就可以对幼儿起到一定的奖励作用;面目表情除了丰富性的特点,还有具有感情性的特点,教师通过向幼儿传递一种鼓励信息,从而感染幼儿的情感,当然这种感染首先必须是教师发自内心的情感,如果只是表面做作的表情,是难以引起幼儿的共鸣的。

(2)手势动作的奖励策略。手势动作的奖励策略是使用较频繁的,因为手势奖励动作使用便捷,直观表意。

(3)身势语言的奖励策略。具有亲切性、互动性和直接性的特点,但是要注意在奖励的过程中教师应该恰当的使用奖励的方式。

3、幼儿园教师合理运用代币进行奖励的策略

代币奖励策略也具有直观性的特点,但是幼儿园在使用代币奖励的过程中应该建立健全的代币使用制度,端正教师使用代币奖励的态度,在使用过程中应该坚持有原则的奖励,幼儿园应该将代币统一制定等。

参考文献:

[1] 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比较教育研究室.简明国际教育百科全书·教学(下)[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0.

[2] 王丽.奖励对儿童诚实和说谎行为的影响——从经济学的角度审视儿童的道德行为[D].浙江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幼儿园教师人本化管理分析 篇12

一、幼儿园教师管理工作中的现状分析

第一,忽视幼儿教师的主观能动性和主体地位,在不少幼儿园管理工作中,往往比较注重对幼儿园物品、各项事务以及钱财的管理,对教师的人文性关怀不足,普通教师很难参与到幼儿园的管理事务中,仅拥有教学的权利,几乎没有参与其他管理工作的权利。第二,用人模式较为落后,在大部分幼儿园的人事管理制度方面,完全按照上级的指示或下达的命令进行人事安排,教师完全没有主动权,在招聘新人时,管理者具有较强的主观随意性,并没有真正做到因岗聘人,而且在选拔方面,没有根据他们自身的强弱能力进行任用。第三,忽视对幼儿教师的使用和培养,目前,幼儿园更加注重教师教学水平的提升,忽视他们职业素质的提高与理论知识的强化,所以,部分幼儿园比较倾向于培养精英教师,没有考虑到整体教师综合素质的提升,而且一些幼儿教师缺乏锻炼,参与学习与培训的机会较少。

二、幼儿园教师人本化管理的有效对策

1. 创造和谐民主的人文环境

要想对幼儿园教师进行人本化管理,首先应努力为幼儿教师创造一个和谐民主的人文环境,环境对他们的影响较大,如果他们能够在自由、宽松的氛围中工作,其将会精神放松、身心愉悦,可以有效提升工作效率,也会调动自身的主观意识,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工作和学习,在幼儿教育活动中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全力发挥自己的创造性。因此,幼儿园管理者需要为教师创造一种自由民主、宽松和谐的人文环境,自然形成一个自由、开放、团结与宽松的教学氛围,让幼儿教师充分发挥自身的潜力,尝试新的教育方法和模式,促进他们创新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发展,为幼儿教育事业作贡献。同时,人本化管理可以体现出幼儿园管理者对教师的理解、关心和尊重,有利于培养他们自爱、自信和自尊,促使其提升工作热情,幼儿教育质量和效果也会得以有效提高。

2. 真正做到尊重幼儿教师

在幼儿教育活动中,教师作为履行教育任务的专业人员,肩负着培养祖国建设人才和提高整体国民素质的重要使命,特别是幼儿教师作为基础部分,是学前教育的主要实施者。因此,在幼儿园教师管理活动为提升人本化管理的效果,管理者应真正做到尊重幼儿教师,树立他们在管理工作中的主体地位,满足其不同需求,与他们构建良好的人际关系。同时,幼儿园管理者应充分尊重教师的职业特点,尊重他们的辛苦劳动,充分认识到幼儿教育质量的高低,将直接关系到幼儿将来的成长,幼儿园的发展和生存以及祖国的兴盛,这也是幼儿园教师人本化管理的真实体现。另外,幼儿园应扩大教师的培训力度,提升他们的整体素质,组织幼儿教师共同参与园内外的学习和培训,积极学习和吸纳新的幼儿教育管理知识,只有不断学习才能够跟上时代潮流,做到与时俱进。

3. 制定合理的选才用人机制

在幼儿园教师管理工作中实施人本化管理,需建立一个公平合理的选才与用人机制,管理者需要人尽其才、知人善用。因此,幼儿园领导在招聘教师时,应对所需的各个工作岗位进行全面分析,做好每个岗位的职责规划,对园内所有教师进行综合而理性的分析,要明确什么样的工作岗位需要什么类型的人才,如何将合适的人才安排在最恰当的工作岗位上。幼儿园园长需要从各项琐碎的日常事务中解放出来,对用人的透明度、认可性与互补性三个方面做综合分析,努力做到扬长避短,充分发挥人才的潜能。只有将幼儿教师安排到恰当的工作岗位上,才能充分发挥他们的工作潜力与个人优势,才能保证幼儿教育质量的高效,取得最好的管理效果。另外,幼儿园管理者在对教师进行人本化管理过程中,应贯穿于整个幼儿园的各项管理工作中,全面发挥人本化管理的作用与效果。

在幼儿园管理工作中坚持人本化管理理念,是对新教育改革目标的真正实施与贯彻落实,可以促进幼儿教师整体师资力量和综合素质的提升,是提高幼儿教学质量的基础,所以,幼儿园管理者需要始终运用人本化管理,全面提升管理效果。

参考文献

[1]孟云.幼儿教师的人本主义管理策略研究[J].新校园:中旬,2015(1):181.

幼儿教师二次培训简报 篇13

活动中,由钟山小学张娟老师进行理论讲述,陈薇亚老师示范“生理平衡法”,让老师们能够静下心来认真倾听,从紧张的工作状态中脱离出来,放松身心。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刘兴碧老师带来了题为《心理健康知识讲座——身心合一,提升生命能量和幸福指数》的讲座。幽默轻松的语言,引得老师们欢声笑语不断,轻松有趣的培训让老师们对心理健康以及催眠有了更深刻的认识。随后,刘老师进行了“团体催眠”,使用“传统渐进放松+草原场景放松”的技术配合刘老师舒缓轻柔的嗓音,老师们慢慢沉浸到自己的潜意识中,身体逐渐放松。

催眠结束,伴随着刘兴碧老师越来越清晰的`声音,老师们逐渐从潜意识中醒过来。老师们在这次的疏导放松与小游戏中敞开了自己的心扉。大家纷纷谈着自己的感受,并拿着疏导前填写的信息采集表纷纷向刘兴碧老师请教。

教师节简报 篇14

9月8日午时,该校召开20xx年庆祝教师节暨欢迎新教工座谈会。该校党委书记刘德安,校长苏三庆,党委副书记张立杰,纪委书记李智军,副校长韩江水、杨更社、张金锁,相关部门负责人,各学院(部)教师代表及20xx年全体新教工参加了座谈会。苏三庆在会上向全体教职员工及离退休人员致以节日的祝贺和亲切的慰问,向20xx年全体新教工表示热烈的欢迎。他简要介绍了学校近年来工作的主要成就,分析了当前高等教育发展面临的新形势,并对全体教师提出了加强学习、站稳讲台、重视科研、为人师表、继承传统的要求,期望广大新教工尽快适应环境,转变主角,发扬“励志图存,自强不息”的学校精神,进取投身到教学、科研和管理工作中,在自我的岗位上多做贡献;要求学校各有关部门进一步强化服务意识,多关心新教工的学习与生活,采取有效措施解决好大家的后顾之忧,不断把学校各项工作推向前进。

该校校内媒体开展师德建设宣传活动,围绕近年来学校在教育改革、创新与发展中取得的重大成就和基本经验,开展尊重学者、崇尚学术、弘扬师德的学习、宣传活动,展示学校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精神风貌。

该校各相关部门和学院开展形式多样的教师节庆祝活动。在武装部、驻校选培办等有关同志的`陪同下,受总后政治部委托,第四军医大学政治部主任殷志红、副主任李亚军专程来到该校临潼校区慰问教职工,并与校领导及相关部门负责人进行了座谈;学工部和研究生学院在学生中开展了“励志与感恩”主题教育,进一步强化广大学生尊师重教、爱校荣校的意识;工会组织了系列文化活动丰富教职工的生活;人事处将组织学校领导走访慰问老教授、老专家,感激他们对学校做出的贡献,期望他们继续为学校人才梯队建设和学科发展当好顾问;许多学院在学院楼电子大屏幕及学院主页循环播放“祝教师节欢乐”、“热烈庆祝教师节”的祝福语,并以走访教师、举行教师座谈会、组织文体活动等形式庆祝教师节。

该校广大学生则经过打电话、发信息的方式向教师们送去祝福,有的在课堂上向教师献上鲜花或贺卡,许多学生经过便利贴或书信的形式留下自我对教师的寄语,学生们用各种方式表达对教师的尊敬和感恩之情。

上一篇:手诊经验下一篇:生命花开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