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与幼儿管理(共12篇)
幼儿教师与幼儿管理 篇1
肺炎是儿科的一种常见疾病, 也是威胁我国儿童健康的严重疾病, 多见于婴幼儿, 这与婴幼儿生理、解剖特点密切相关, 多发生于冬春季节或气候骤变时, 在国内小儿肺炎占儿科住院患者的24.5%~56.2%, 住院病死率1.7%~6.4%[1]。在临床护理工作中, 严密细致的观察及正确的治疗及护理, 是减少病死率的重要环节。及早采取护理干预, 可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减少病死率。现将笔者经验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
我科于2008年1月—2011年12月共收治婴幼儿肺炎186例, 年龄在1个月至3岁;其中男102例, 平均年龄13.8个月;女84例, 平均年龄16.6个月。所有患儿全部符合科学出版社2001年出版的《儿科疾病诊断标准》中制订的婴幼儿肺炎的诊断标准, 本组患儿以不同程度发热、咳嗽、气促、呼吸困难, 肺部固定中、小湿啰音, X线片显示肺纹理增粗、片状阴影。
2 护理干预与管理
2.1 一般护理
2.1.1 环境要求
保持病室安静、整洁, 通风良好, 室温在18 ℃~22 ℃, 湿度55%~60%, 注意呼吸道隔离, 急性期与恢复期, 细菌性与病毒性肺炎分室居住, 防止交叉感染, 接触重症患儿要洗手、戴口罩。
2.1.2 注意休息
休息是减轻心脏负担的有效方法, 急性期应卧床休息, 保证患儿充分的睡眠, 烦躁者给予镇静, 予10%水合氯醛口服或保留灌肠, 剂量为0.3 mL/kg~0.4 mL/kg (必要时可加0.2 mL/kg) , 取半卧位, 小婴儿取15°~30°斜坡卧位, 以使横膈下降, 胸腔容积增大, 有利于呼吸, 同时也减少静脉血回流, 减轻心脏负担, 以减轻腹部对心脏的压迫, 从而改善心脏功能, 各种治疗及护理宜集中进行。
2.2 严密观察病情变化
小儿病情变化快, 发展迅速。需注意观察患儿意识、面色、呼吸、心率、体温及血压情况, 观察有无心衰先兆, 如烦躁不安、面色发灰或发绀, 喘憋, 呼吸急促, >60/min, 心率增快>140/min, 三凹征明显, 肝脏在短期内迅速增大, 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并配合处理。
2.3 呼吸道管理
呼吸道管理是婴幼儿肺炎护理中的重中之重。
2.3.1 氧疗
由于解剖生理特点, 肺炎患儿常用加快呼吸频率来代偿缺氧, 当肺组织有炎症反应时, 呼吸困难症状更加明显, 出现缺氧表现, 如烦躁、鼻翼煽动、口周发绀、呼吸困难、三凹征时及时吸氧, 多采用鼻前庭给氧, 经湿化的氧气流量为0.5 L/min~1.0 L/min, 氧浓度不超过40%, 必要时可用面罩、鼻塞给氧, 氧流量为2 L/min ~4 L/ min, 氧浓度为50%~60%。注意观察患儿缺氧有无改善。
2.3.2 气道管理
及时清除鼻痂, 鼻腔分泌物和吸痰, 保持呼吸道通畅, 改善通气功能。分泌物为婴幼儿发生呼吸衰竭的主要原因, 一般患儿应取高侧卧位, 使分泌物顺口角流出, 以免误吸。在病情许可下采取俯卧位, 头偏向一侧, 利用重力作用得以良好引流。对痰多黏稠者予雾化吸入, 取头高或半卧位, 保证药液能充分吸入, 雾化后叩背吸痰, 叩背方法为:五指并拢, 稍向内合掌, 由下向上, 由外向内轻叩背部, 吸痰时应注意操作轻柔, 导管粗细适宜, 负压不宜过大, 以免损伤黏膜, 每次吸痰时间不超过15 s, 重症患儿在吸氧2 min~3 min后再吸痰, 避免痰液回流到咽部后吸入气管, 对喘憋严重的患儿可根据医嘱使用糖皮质激素及β2受体激动剂, 有助于解除支气管痉挛、水肿、分泌物堆积于下呼吸道引起的气道阻塞, 经湿化和雾化后仍不能排除, 使呼吸衰竭加重时, 应行气管插管以利于清除痰液。严重病例宜短期使用机械通气。
2.4 体温管理
肺炎患儿有不同程度的发热, 注意观察患儿体温变化, 2 h~4 h测量1次体温, 必要时随时测量, 体温>38.5 ℃时遵医嘱予以退热处理, 对高热烦躁的患儿, 应根据病情按医嘱给予镇静、退热处理, 超高热时用冬眠疗法并注意观察体温变化。高热患儿要注意观察是否有呼之不醒、嗜睡、惊厥和昏迷发生, 反复出汗、头发及衣服潮湿, 哭声无力, 双目无神, 往往是循环衰竭先兆。及时发现并报告医生配合处理。
2.5 输液管理
2.5.1 输液护理
建立静脉通道, 保持输液通畅。严格控制输液速度及输液量, 保持均匀滴入, 避免过快, 以免回心血量太大造成心脏负荷过大而至心力衰竭发生, 必要时用输液泵控制在10 mL/h~15 mL/h, 同时注意药物配伍禁忌, 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 防止感染。
2.5.2 电解质监测
婴幼儿肺炎常累及多个器官, 当胃肠道功能紊乱时, 产生食欲减退、厌食、呕吐、腹泻等, 极易导致电解质紊乱。而电解质紊乱的临床表现易与重症肺炎及其并发症相混淆, 其诊断有赖于电解质测定, 而病重程度和转归也与血中电解质水平有一定相关性, 需加强电解质的监测与护理, 抽血时严格执行操作规程, 防止标本溶血, 影响检测结果。对电解质紊乱引起临床表现要早发现、早纠正, 有效提高抢救成功率。
2.6 皮肤护理
高热患儿由于出汗较多, 需做好皮肤护理, 防止感染。
2.7 饮食护理
肺炎患儿由于进食少, 大多高热、喘促, 由呼吸道及皮肤丢失水分较多, 因脱水又使呼吸道分泌物黏稠, 加重呼吸道阻塞, 宜多给患儿饮水, 并予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 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少量多餐, 避免一次喂食过饱, 影响呼吸, 对于小婴儿, 要耐心喂食, 防呕吐, 尤以夜间喂养时要注意防止呛咳, 由于许多家长过度疲劳或因患儿病程长, 放松警惕, 加之患儿哭闹、夜间喂养时极易出现呛咳现象, 因此, 护士要指导家长必须在自己完全清醒状态下喂养, 且以清淡、流质为主, 速度不要过急、过快、量不要过多, 以免加重心肺负担。
2.8 恢复期护理
2.8.1 配合局部理疗
恢复期患儿配合理疗仪局部照射, 以减轻肺部充血, 改善血液循环, 促进炎症吸收及分泌物吸收, 减少抗生素的使用, 缩短住院时间。
2.8.2 贴敷疗法
贴敷疗法是一种中药外治法, 药物贴敷于体表穴位可由局部的皮肤直接吸收进入血络经脉输布全身, 加速局部血液循环, 经毛细血管扩张, 局部组织充血, 直接改善肺循环, 促进渗出的吸收, 肺部啰音的消失。以本科调制的敷背散与大蒜以5∶4的比例调成膏状, 外敷啰音较多的部位, 可以促进炎症吸收及啰音消失, 避免体内菌群失调而致耐药性增加。缩短住院时间。
2.9 健康指导
多与患儿家长沟通, 使其了解疾病的治疗及相关的护理知识, 包括病因、临床表现、治疗、护理及预后, 加强营养, 增强体质, 多进行户外活动, 多晒太阳, 避免受凉, 预防上呼吸道感染。
3 体会
肺炎是儿科常见的急性感染性疾病之一, 具有病情重、变化快、并发症多、病死率高、各器官均可受累的特点[2], 容易并发重症肺炎, 由于严重缺氧及毒血症, 严重威胁患儿的生命安全, 病死率极高。且婴幼儿机体发育尚未完全, 不能对治疗进行配合, 因而, 护理工作对疾病的康复十分重要, 护理重点在于严密细致观察病情变化, 严格按医嘱用药, 做好呼吸道管理及输液管理, 指导家长合理喂养, 膳食平衡, 根据病情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 使病情得到控制, 减少并发症, 提高治愈率。
参考文献
[1]杜军保, 郭志良.关于支气管肺炎患儿心功能状态的一点看法[J].中华儿科杂志, 2001, 39 (10) :638-639.
[2]郭茜, 周新龙, 周红花.抢救重症肺炎首诊住院的患儿64例临床分析[J].小儿急救医学, 2005 (1) :69.
幼儿教师与幼儿管理 篇2
一、幼儿园管理概述
幼儿园的管理就是按照党的教育方针和教育规律,有效地组织幼儿园的人力、物力、财力、时间、信息等,积极开展教育教学活动,贯彻保教结合的原则,把幼儿培养成为体、智、德、美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
1、幼儿园管理基本内容
幼儿园管理工作者--目标原则--制度方法--政治思想工作,保育管理工作,教育管理工作,人事、教务管理工作,后勤管理工作,内外事务管理工作,信息搜集、储存、传递、输出-----评估--实现有效目标
2、幼儿园管理基本手段
目标管理、计划管理、规章制度管理、量化管理、岗位职责管理、评估管理
3、幼儿园组织机构图
4、幼儿园管理工作的特点:
幼儿园任务的双重性,幼儿教育具有地方性、群众性,幼儿园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形式,保教相结合,家园相互配合
5、幼儿园管理基本原则
社会主义方向性原则,整体性原则,民主管理原则,教育性原则,保育和教育相结合的原则,一切为了孩子的原则,规范化原则
6、幼儿园管理过程的基本环节
计划: 要有社会主义方向性,既要全面又要突出重点,内容要具体,任务要明确,分工要落实 实施: 要组织全员教职工去实施,要统一指挥,协调各种关系
检查: 要以计划为标准,领导与群众相结合,要以大量的典型事实材料为依据,要在检查的基础上提出 下一步改进措施
总结: 要在检查的基础上进行,要以教育理论为指导,总结经验教训,探索规律
二、幼儿园目标管理
1.类型:层次:总体目标,部门目标,个体目标
2.时间:远期目标,中期目标,近期目标
3.内容:思想政治工作目标,教育目标,教学目标,卫生保健目标,教务工作目标,教育科研目标,总务后勤工作目标
2.制定目标的依据
根据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及上级指示,根据科学理论,根据教育部“三个面向”的指导方针,根据幼儿园的教育目标,根据幼儿园的主客观条件 四新:新任务,新要求,新突破,新起点
五明确:明确要求,明确措施,明确实施者,明确时间,明确标准 3.实施目标管理的过程
制定目标,目标分解,实施目标,评估目标
三、幼儿园规章制度
1、制定规章制度的基本原则
政策性原则,科学性原则,教育性原则,严肃性原则,稳定性原则,适应性原则,民主性原则,简明性原则
2、贯彻规章制度的注意事项
宣传教育,反复训练,在执行中调动教职工的自觉性,领导成员必须带头遵守,必须严格要求,加强督促、检查、评比
四、幼儿园保育工作管理 生活作息制度的制定和执行
定期健康检查及全日健康观察制度
卫生和消毒:室内外环境,幼儿生活用品、玩教具,幼儿个人卫生,工作人员个人卫生
疾病防治
膳食管理:制定科学食谱,讲究膳食烹调,注意饭食卫生,照顾幼儿进餐,加强膳食管理员的领导 体格锻炼
五、幼儿园教育工作管理
1.幼儿园教育工作管理的基本内容
品德教育管理:提高全园教职工对德育工作的认识,加强品德教育的计划性,把品德教育渗透到幼儿一日活动之中,全园教职工都要做幼儿的表率,坚持正面教育,严禁对幼儿体罚或变相体罚,争取家长配合 教育教学工作管理: ①.计划的制定
除依据国家有关教育法规的基本精神外,还应注意:坚持全面发展,坚持教育与保育相渗透的原则。注意对幼儿活动过程的设计与安排,不能只追求活动结果。注重幼儿的个体差异。不但注重各种教育内容的纵向系统,还要考虑各种教学内容与活动之间的横向联系
园长必须加强对制定计划的指导:端正教师的教育思想,分析上学期的教育工作,找出存在问题,保证教育计划的连续性,帮助不同年龄的班级制定好计划
教育计划的类别:学期教育计划:本学期对幼儿体、智、德、美诸方面的基本要求。
各种课程的主要内容和方法设计。逐月逐周大致的框架安排、要求。
节日和其他全园性活动。一日生活常规的要求。
周计划:本周本班保健和教育工作要点
家长工作重点 对个别儿童的工作
一周内幼儿在园时间的全部日程
教育活动安排:一日活动安排紧凑,重视对幼儿的照顾
户外活动形式多样,符合幼儿年龄特点 开展多种游戏活动
教学内容、形式、方法符合幼儿年龄特点
②.对备课的要求及指导
园长对备课工作的管理:建立备课制度,每次备课制定1-2个重点,解决1-2个实际问题,批阅、指导 备课的要求:教学目的具体、明确,教具准备充分,使用恰当、直观、形象,重点、难点突出,教学环节衔接自然
③.对准备游戏活动的要求
全面开展各类游戏活动,采用合适的领导方法
对新授游戏要写出名称、目的、准备、玩法、规则等,复习的游戏要写出名称、主要目的,需加深的要求和要强调的规则 游戏的内容要丰富
安排游戏注意事项:动静交替,户内外活动交替,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结合,集体活动与个别活动交替 ④.积极进行课程改革
⑤.教育工作的检查、分析和总结
抓好检查、分析是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环节:参加教研、备课活动,定期全面检查和抽查备课本,坚持定期听课、看活动,组织群众性的相互检查,进行适当的评比和考核,组织适当的比赛活动,个别班级的全面检查或单项检查
抓好教育教学工作的总结:全面总结:基本情况:名称.班级.男女幼儿总数.比例.教师情况
幼儿健康状况:出勤率.多发病.传染病病史及矫正情况 智力和能力,课程内容的教学实际掌握情况 幼儿品德行为及遵守行为规则情况 家长工作
专题总结
⑥.教育资料的积累:教育资料,教育文件,优秀教案,工作计划,经验总结,科研成果,优秀论文,自制玩教具,优秀幼儿作品,各类活动照片、音像磁带等
7、.教研工作:加强教师的业务学习,加强教研组的建设,抓幼儿园的科研工作
幼儿一日活动的管理:抓好一日活动的管理:抓好教师一日活动的计划内容安排,抓好教师在一日活动中对各项活动的准备工作,抓好教师在一日活动中的组织和主导作用
抓好一日活动的质量管理:内容要丰富,形式要多样,组织要严密,注意动静交替
计划要具体,目的要明确
要使幼儿的集体活动和幼儿的自选活动及幼儿的自由活动有机结合 •
给幼儿创设良好的心理、物质环境 •
要贯彻保教结合的原则
2.抓幼儿园教育工作管理应处理好三个基本关系:事务工作管理和教育工作管理的关系,集中管理和经常性管理的关系,教育实践与教育研究的关系
六、幼儿园教育环境的创设
1、幼儿园教育环境创设的原则:安全卫生原则,目标性原则,启发性原则,主体性原则,灵活性和多变性原则,面向全体幼儿的原则,全面原则
2、幼儿园教育环境创设应注意的问题:各种活动区要有明显的界限和标志,各活动区安排要合理,要创 设开放性的教育环境,为幼儿创设良好的心理环境,教师要在活动中发挥主导作用
3、幼儿园教育环境创设的主要内容 充分利用自然环境
创设学习教育环境:角色游戏区:娃娃家、商店、医院,建筑结构活动区:积木区、插塑,认知区,美工区,图书区,表演活动区,科学实验区,自然角区,饲养角区,其他室外环境的创设:球类、戏水类、戏沙类、体育游戏器械等 社会环境
七、幼儿园人事工作和教务工作管理 幼儿园人事工作管理原则:坚持工作需要和知人善任相结合的原则,注意人员搭配合理,劳逸相对均衡 幼儿园教务工作管理内容:招生、编班,安排课表、一日活动作息时间表及值班表,幼儿园文书、档案管理
八、幼儿园总务后勤工作管理
抓好总务后勤人员的政治思想素质和业务素质的提高 当家理财,抓好财务管理和财产管理:
财务管理:勤俭办园,做好预决算的审核、检查、督促,建立严格的财务管理制度
财产管理:进行爱护公共财务的思想教育,建立固定资产帐,建立财务验收、报销制度,建立物品报修、报废及赔偿制度 园舍和设备管理
九、幼儿园教师队伍管理
幼儿教师应具备的素质:政治素质,良好的师德,个性心理素质,文化知识素质,身体素质,能力素质:表达能力,组织能力,教育教学能力,管理幼儿的能力,观察、分析、评价能力,科学思维与创造能力,综合能力,社会交往能力,学习能力
幼儿教师应具备的基本功:读,说,写作,唱歌,弹琴,跳舞,写字,绘画,制作,玩,做体操
十、幼儿园与小学教育衔接
1.逐步缩小幼儿园与小学的差距:缩短午睡时间,减少自由活动时间,教育活动延长到35分钟,对重点知识进行复习,小学一年级初每天5节课,关心学生身体健康,小学一年级初增加游戏,开设兴趣小组
2、带领幼儿参观小学
3、家长与幼儿园密切配合,做好入学前的准备工作
对幼儿自我管理的观察与指导 篇3
进入大班的幼儿随着年龄的增长,各方面的能力都有显著地提高,比如集体意识、竞争意识等。但在平时的观察中发现他们的责任意识和自我约束、安排的能力还较为薄弱。尤其在区域游戏这种自主性的游戏中,更能明显体现。
一、大班幼儿区域游戏现状分析
(一)游戏选择看似自主实则盲目
每一次区域游戏的开展,虽然一直坚持幼儿自主选择区域,但是往往发现这样的现象:幼儿进到自己选的区域中,不知道干什么,花费太多时间在区域中东摸西看;进区前的目的不明确,盲目性大。
(二)游戏过程看似主动实则被动
在大班幼儿的区域游戏中,时常会看到这样的现象:有些幼儿很安静,往往却是游戏的组织者和策划者;有些幼儿很忙碌,但却是被动的执行者。这里有一个案例,能很确切地解释两类幼儿不同的行为表现:今天建构区的主题是“各种各样的桥”,明明、兰兰都选择了建构区。兰兰进去以后,先认真地看了老师提供的不同样式桥的图片,然后停下来想了一想。而明明进去以后,则是把所有的积木都翻了一遍,边翻边说:“哈哈,这些积木都是我的啦!”看着安静的兰兰拿取了一个长方体的积木,他连忙问道:“兰兰,你拿这个积木做什么?”“我要搭一座立交桥。”“立交桥?不错,我帮你拿积木吧!”于是,明明负责拿积木,兰兰来搭桥。这样的案例在区域游戏中很常见,因为孩子的个体差异性,所以在游戏中会有不同的行为表现。该如何让幼儿被动的游戏行为转变为有目的的主动行为,值得每一位教师去思考。
二、对大班幼儿区域游戏中自我管理的指导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幼儿的学习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在游戏和日常生活中进行。所以区域游戏更是幼儿园一日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环节。区域游戏的自主性较强,在游戏中老师是支持者、合作者和引导者,更是观察者,干预较少。这样一个自主的游戏环境,更能给幼儿培养自我管理的能力提供充分机会。作为老师,该怎样巧妙指导幼儿进行自我管理呢?结合本班幼儿的特点,我尝试了以下方法:
(一)创设有利于幼儿自主管理的环境
环境是幼儿最好的老师,所以在班级区域游戏环境的创设上,教师需要花费一些心思,比如每个区域设置一名“管理员”(如图四),负责本区域幼儿的游戏常规;还有设置一些让幼儿一眼就能读懂进区人数(图一)、该如何摆放图书(图二)的标识;除此以外有些标记还可以和教育活动结合,如图三柜体上空白的数字5,不仅起到材料摆放和柜子一一对应,而且还能巩固幼儿对相邻数的理解。
巧妙地设计标识,避免了教师一遍又一遍地叮咛和指导,最大化地发挥了环境的引导和教育作用。
(二)游戏前,静“一分钟”
对待班级幼儿进区盲目性较大这一现象,可采用进区前静“一分钟”的方法,即:进区之前,引导幼儿先静静地想一分钟:我今天玩什么、怎么玩?幼儿对于“怎么玩”可能考虑的较少,但是“一分钟”的时间,足够让他明确自己今天想玩的是什么。这样的静“一分钟”使幼儿在头脑中初步建构了一个大概的游戏计划,避免了进区后东摸西看,在材料选择上不知该如何取舍的现象出现。
(三)游戏中,写“一分钟”
写什么?计划卡!大班的幼儿已经可以自主制定计划,所以在游戏中不妨让他们为今天的游戏做个计划,这对他即将要开展的游戏行为起到一个很好的导向作用。如:下图五是幼儿在搭建之前的计划,图六是幼儿最后的作品。可以看出:幼儿最终的作品和搭建之前的计划并不相同,但是主题是一致的,只是最终呈现的作品更丰富。这样的方法,也具有带动作用,使那些在游戏过程中较为被动的幼儿也会渐渐模仿较为主动的幼儿,为自己的游戏任务做个计划。
下图七是游戏后的写“一分钟”,这更是责任感的一个体现,“小护士”的任务是把今天来“体检中心”的体检者的体检信息记录下来。在这个记录的过程中孩子学会管理自己的责任,有服务他人的意识。
游戏中的写“一分钟”,可在游戏刚刚开始前,也可以在游戏结束后。写“一分钟”意义在于让幼儿对今天的游戏有一个计划和总结,使自己的游戏行为更有目的性,便于更好地管理和控制自己的游戏行为。
区域游戏是幼儿园主要的游戏之一。通过区域游戏,培养幼儿自我管理能力,需要老师结合环境和游戏本身进行巧妙的设计,让无声的环境变得有声。在游戏中及时强化幼儿自我管理的行为,游戏后鼓励幼儿将游戏中的自我管理行为迁移到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中来,以小见大,让自我管理的这种意识和习惯真正成为促进幼儿身心发展的基础。
幼儿教师与幼儿管理 篇4
广西军区幼儿园(以下简称“军幼”)在广西营养协会专家悉心指导下,通过研究,使幼儿园膳食管理进一步走向规范化、科学化,做到平衡膳食,合理提供零食,让幼儿获得均衡充足的营养,促进了幼儿的健康发展。
一、建立健全管理机构,发挥膳食营养管理委员会的作用
军幼成立了以园长为组长,各班班长、家长委员、南宁市营养协会专家为组员的膳食营养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膳管会”)。每学期初,围绕幼儿园膳食现状制定学期膳食营养工作计划,每月召开一次膳食委员会,保健医生和会计分别汇报每月幼儿膳食的营养分析及膳费的使用情况,保健医生还详细介绍幼儿食谱编制及依据;大家就幼儿膳食管理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如“餐点中如何参插粗杂粮”和“小年龄孩子的食物烹调”,每月查账一次,并及时公布伙食费及当月的节超支情况。每月一次深入班级听取教师和幼儿家长对伙食的意见和建议。不定期检查伙房对有关规章制度的执行情况和检查伙房执行食谱的情况。学期末召开一次膳食委员会的会议,对本学期工作进行全面总结。广泛听取教师、家长对伙食的意见和要求,不断提高烹饪技术和服务质量,为制定科学合理的带量食谱发挥很大作用。
定期对幼儿膳食进行营养计算,以检验幼儿所摄取的营养素是否满足生长发育要求,并根据计算结果提出改进意见,及时调整食谱,以求营养素摄取全面、平衡。通过两年来的营养计算,幼儿摄入的热量、蛋白质、铁、维生素C、视黄醇当量、核黄素、尼克酸等主要营养素均达到平均供给量标准,其他微量元素如钙、锌也能达到理想数值。体检结果也显示平衡膳食取得的效果是令人满意的。
膳管会还通过举办讲座、发放宣传资料、出黑板报等形式在幼儿园开展全面深入的宣传指导活动。通过指导,全园教师及家长合理膳食营养知识的掌握率有了明显提升,膳食指导取得了显著成效。
二、运用“五常法”管理,建立幼儿园营养膳食管理模式
为使食堂工作管理进一步规范、高效,经过反复研究,军幼引进日本的“五常法”管理模式:即常组织、常整顿、常清洁、常规范和常自律。它以全新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模式,突破了过去幼儿园后勤工作常规管理的框架,引领幼儿园管理开创了一个全新的局面。
军幼投入了大量资金,在南宁市卫生监督所有关专家的指导下,对厨房结构进行了改造,重新规划各个功能间的布局,按照从生到熟,从“原料—半成品—成品”的流程进行布局,并按用途做好标注。各功能间制定岗位卫生管理制度并张贴上墙。增添了不锈钢案台、保洁柜、远红外线消毒柜等设备,更换了和面机等旧设备。
两年多来,“五常法”提高了食堂工作人员素质,提高了自身管理水平,改善了食堂卫生状况。仓库不仅找寻物品便捷准确,而且先进先出的分界线及最低补货量的提示线,可以让管理员清楚明了地知道物品的摆放及补充货源的最佳时机,绝对不会因为人为的过失而造成货品过期,有序的仓库管理还使囤积物品大大减少,所积压的原材料流动资金也相对减少,产生了明显的经济效益。“五常法”使各个物品有了“家”,有了名,有了负责人。职工养成了讲秩序、爱清洁的行为规范。通过“常自律”,职工自律意识增强,遵守制度蔚然成风,并不断推动膳食管理的制度化、规范化和体系化建设,逐渐实现了节约成本、降低能耗、管理规范、物品存放有序、卫生有保障等效果。
三、制定了科学合理的带量食谱,进一步提高了烹饪技术
(一)制定了科学合理的带量食谱
根据《中国居民平衡膳食指南》和《幼儿每日膳食中营养素推荐摄入量标准》,军幼编制了符合季节性、幼儿年龄特点、幼儿生长特点、地方特点的幼儿园带量食谱,以达到合理营养,促进幼儿健康生长的目的。在制定带量食谱时遵循了均衡性原则、合理性原则、季节性原则、多样性原则、搭配性原则和针对性原则等。
(二)进一步提高烹饪技术
1. 科学烹饪,保持营养
食物的烹调将直接影响到幼儿的食欲。为保证膳食质量和食物营养成分不流失,科学烹饪至关重要。科学烹饪包括在食物清洗阶段应注意先洗后切,减少水溶性营养素的流失;淘洗米的次数要适量,减少维生素B等营养素的损失;在烹调阶段根据食物的特点采用相应的烹调方法,如用旺火急炒法以减少蔬菜营养素流失等。同时,还应注意对食物的干稀、荤素、粗细、甜咸等进行合理搭配。
2. 精致饮食,吸收营养
烹饪食物时,军幼不仅关注营养搭配,而且充分考虑幼儿的心理、生理特点。幼儿好奇好动,易受外部刺激影响,因此在制作膳食时注意食物的色、香、味和外观形象,做到品种丰富、色泽美观、外形新颖、味道鲜美,让幼儿在进餐时充分调动各种感觉器官共同参与品尝食物,引发幼儿大脑中食物中枢的兴奋,诱发幼儿的愉悦感,促进幼儿的食欲,确保食物营养的吸收。军幼每周推出一款新菜品和特色伙食,还从市场上采购一些用蔬菜汁、水果汁制作成的彩色面条、彩色豆腐等食材进行烹饪,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饮食和菜肴,精致的饮食、诱人的色彩,刺激了幼儿的食欲,为幼儿摄取更多的营养提供了保障。
此外,军幼大胆改革传统米饭蒸煮方法,极大地激发了幼儿的食欲,最大程度地保证幼儿吸收到更多的营养。
四、营造轻松愉快的进餐环境,增进幼儿的食欲
军幼不仅重视科学的配菜,合理烹调,更注重创设温馨、舒适、充满情趣的就餐环境,有计划地在进餐前对幼儿进行营养知识,就餐礼仪教育,并注重培养幼儿良好的饮食习惯,力求让幼儿在视觉、味觉、嗅觉、听觉等方面的愉快感受中进餐。
(一)温馨的物质环境
在班级布置温馨的进餐环境,如布置有关进餐礼仪的墙饰,引导幼儿正确进餐;进餐前以故事、游戏的方式向幼儿介绍食物;进餐时播放轻柔的音乐,在听觉上营造愉快的进餐氛围。根据幼儿爱新鲜的特点,逐渐形成了分配式、自助式、露天式等进餐方式。分配式是指由教师统一分发饭菜;自助式是指幼儿按自己的喜好选择食物;露天式是指改变在室内进餐的方式,在阳光、气温适宜的条件下,选择在大自然环境中进餐的一种进餐方式。不同的进餐环境大大增进了幼儿对进餐的期待,使幼儿进食量有了明显增加,从而尽可能地保证了各种营养素的摄取。
(二)轻松的心理环境
各班以不同的方式营造气氛和谐的进餐环境,根据每个幼儿的不同情况,有尺度地允许幼儿少吃或不吃某样食材,不强迫幼儿进食,不体罚或批评,使幼儿情绪愉快。在进餐过程中,师生之间相互交流,融知识教育、情感交流、行为与习惯的训练为一体。根据幼儿年龄小,易受外界和他人的影响的心理特点,给各餐的饭菜编上童趣的名字,如“五彩饭”“大力水手汤”等,各班还通过实行“报餐制”活动,在开饭前,教师用生动的语言向幼儿介绍饭菜的名称,以故事、儿歌、歌曲等方式给幼儿讲食物的营养,给予幼儿积极的心理暗示,形成愉快的进餐氛围。
五、开展幼儿膳食营养教育活动,培养幼儿营养健康意识
(一)开设营养课
开展营养教育,帮助幼儿了解各种食物的名称、营养及其对身体的好处,帮助幼儿从小树立健康的饮食态度,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由于缺乏适合的教材,教师通过网上搜索、参考书籍等方式收集整理有关营养方面的资料,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编制了30多个营养教育教案、童话故事、趣味儿歌等,内容涵盖方方面面,用儿歌、故事、游戏、课件的形式进行教学,收到良好的效果。
(二)开设“快乐烹饪室”
为了提高幼儿对各种食物的兴趣,为幼儿创设了一个生活化的“快乐烹饪”功能室,由年级教学主任任管理员。在功能室墙面布置各种食物图片,准备小围裙、小餐具、调料等,添置电磁炉、电饭锅、小炒锅、榨果机等,定制厨师服帽、配备足够的餐具,定期投放各种烹饪材料,各班也可根据需要自带材料来烹饪室开展活动。让幼儿进行一些简单的食品制作,如和面、榨蔬菜汁、水果沙拉、凉拌黄瓜、做彩色面点等,幼儿通过自己动手操作,享受制作的乐趣,增进食欲。
(三)开展餐前运动
据有关研究实践证明,一定的运动量有利于促进儿童的食欲和增加饭量,适当的活动能够调动神经系统下丘脑的活动,使其活动加快加强。下丘脑的功能除调节体温外很重要的功能就是控制食欲,调节内环境平衡以及情绪的变化。这些都足以证明给予一定量的活动刺激能有效调节人的食欲。餐前对幼儿进行一定强度、时间、负荷的运动安排,以及保证相应的休息时间,幼儿的摄食欲望会随着运动强度的变化而变化,而且十分明显。因此,教师在餐前一小时安排散步、体育游戏、餐前小游戏等,以此提高幼儿食欲,促进幼儿的健康及生长发育。
(四)开展丰富有趣的教育活动,让幼儿了解正确食用零食的方法
在幼儿园一日教育活动中,教师充分利用餐前、饭后以及课间活动等时间组织幼儿开展丰富有趣的教育活动,让幼儿了解正确使用零食的方法,如开展“儿童零食金字塔”“健康点心10原则”等教育活动,使幼儿从小树立科学合理的零食观念;引导幼儿用绘画的形式记录自己在家食用的零食;组织开展“健康零食大比拼”游戏活动,让幼儿了解食用零食的相关知识。
(五)以零食食用原则为指导,改变不良零食消费行为
在教育活动中,教师利用相关活动引导幼儿选择新鲜、有营养的零食,让幼儿知道吃零食不能影响正餐;要少吃油炸、过甜的零食;少喝含糖饮料,不喝含酒精的饮料;吃零食前要洗手,吃完零食要漱口等。
六、挖掘家园与社区资源,提高幼儿膳食营养水平
(一)开展丰富的均衡营养健康家教指导活动
家长学习班:开设营养讲座,运用多媒体进行健康专题学习,分发有关学习资料,开放资料室供家长查阅文献,并鼓励家长就学习体会积极投稿,共同布置健康专栏。
家长沙龙:开通班级QQ群,家长将自己的配餐、烹饪心得、收集到的营养食谱、亲子厨艺实录在网上进行沟通交流,有效提高了家长参与膳食营养研究的积极性。
亲子厨艺秀:利用假期或传统节日,开展有趣的亲子烹饪活动。如“美食品尝会”“传统节日食品展览会”等活动,让家长和孩子共同参与,这样幼儿吃起饭来特别香。在实践活动中确立家长和孩子共同成长理念,促进彼此平等沟通,增进感情,密切亲子关系,从中得到感悟与体验。
(二)利用各种社区资源,提高家长科学膳食观念
邀请广西医科大儿科主任到园进行“幼儿营养知识讲座”,提高家长、教师、炊事员、保健员的营养知识水平。邀请南宁市妇幼保健院营养科、南宁市中医院第一附属医院、南宁市营养协会等单位和机构的专家到园参加“亲子营养烹饪秀”活动,专家就家长现场烹饪和自带的菜进行现场点评和咨询,使家长了解幼儿膳食的特点,制作幼儿膳食应注意的问题、合理的膳食结构等,提高了家长的营养膳食观念,活动深受幼儿、家长的欢迎,得到专家的充分肯定。此外,带领幼儿及家长走进社区,参观大厨制作各式面点,提高了家长的厨艺,扩宽了幼儿的知识面。
注释
幼儿园管理机制与创新 篇5
当前,教育现代化建设进程日趋加快,在贯彻落实教育改革进程中,幼儿园管理机制受到了冲击,同时,还须面对诸如社会发展不平衡等现象所带来的挑战,因此,幼儿园管理机制的改革与发展如何能与时俱进,实现科学高效不容忽视。现以国有公办幼儿 园的普遍现象为范例,谈几点粗浅的认识。
一、管理组织运行平稳,管理评价偏颇
幼儿园在素质教育热潮中,不断完善管理运行机制,优化管理目标,在“科学、全面”的发展观指引下,规范建设各部门职责制度、岗位量化考核制度、幼儿保育教育制度等,使幼儿园取得了“团结、稳定、求实、有效”的管理运行局面。
虽然,幼儿园规章制度健全,人力资源丰富,但是人力整合资源却常常会浪费。常会有人说“姓公的事难”,难在有些着急的事要经过几道部门审议,遇到有不懂行的、有闹心思的,即使是有关教师工作环境、身心健康的,依然会拖拍,反映急了会被说成“只顾自己的利益,不顾集体的利益”。有些投资改善用于幼儿,但却不适于幼儿,国有资金花得轻而易举,收效甚微。
因此,管理评价制度不只是停留在条条框框中,更重要的是领导的评价观念,以及导致的群众舆论导向,避免“让职工只说领导想要的答案”期望效应,再好的管理结构还是要*“倾听民声、凝聚人心、顺乎民意”、“做有利于幼儿的事、做有利于职工的 事”,改善拖、浮的风气,“团结、求实、创新”的园风建设,必须有人际间的协作、领导敏锐的决断、科学的预见等等做支撑。管理机制的运行,决不仅仅是幼儿园管理规章制度的发展,更要有幼儿园人文制度建设的发展,才能充分发挥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二、内部管理不平衡,激励机制匮乏
由于内部管理机制的失衡,激励机制的片面使幼儿园管理体制改革蹒跚前行。
近年来,我国的教育体制正进行着全面改革,诸如职称评定、教师聘任、末位淘汰、按绩取酬等等,而改革势必触动方方面面的利益。
面对日益繁多的幼儿园竞争,领导*什么激发职工的动力呢?一要建立信任激励机制。作为学校应全面地看待一个人的长处和短处,做到以长补短,使教师在认知和情感上取得共识。作为管理者应使用角色转换法,注重情感交流,经常深入到教师中去,不断倾听呼声和意见,从而达到相互信任、共同理解的目的。二要建立参与激励机制。幼儿园应最大限度地让广大教师参与到学校管理当中来,通过召开教师代表大会,讨论制定幼儿园目标规划、改革举措以及讨论解决其他重大事项。这些举措,都能使广大教师的主人翁意识得到加强,自我价值得到提高。三要建立期望激励机制。幼儿园应因人而异,建立趋于更加合理的期望激励机制。幼儿园里无小事,总务、财务、医务、教研、保教、行政各个岗位都应树立发展目标,给予定标准、定努力方向,避免工作量的偏差、心理的失衡,让每个人都发挥创造精神。四要建立形象激励机制。作为为人师表的人民教师,就应时时处处严格要求自己,做到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幼儿园也应利用多种形式,弘扬校园文化建设,宣传他们在教育教学上取得的成绩,从而在教师中树立起“幼儿园是我家”的责任意识以及爱护幼儿园、关心幼儿的主人翁意识。五要建立精神激励机制。幼儿园应对教师在政治上多给予关怀,业务上多给予培训,生活上多予以照顾,尤其在思想政治方面多给予信任和支持,尽量满足其精神方面的需求。
三、优化幼儿园管理机制
幼儿园内部管理机制的优化,关键在于张扬管理人性,让教职工安心、舒心、热心、尽心地实现岗位的和自我的奋斗目标,高质量地协作工作,把个人的智慧融入集体的智慧中,围绕集体目标实现自我目标,倡导人本主义精神,会使职工发挥超出岗位职责 的惊人财富,它将使幼儿园的发展充满活力,发掘潜力。
――确立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
完善幼儿园内部的竞争机制,营造良好的竞争环境,公平公正地对待每一个教职工,同时创设和谐宽松的心理氛围,帮助他们将心理压力转化为激励性的动力,增强教师的心理承受能力和适应能力。
幼儿园管理的核心是人,教职工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他们有思想,有感情,有独立的人格,有各种需要,渴望自身价值的实现――这些正是作为生命体的人的主要特性。在用人策略上坚持特色特用,为每个教职工创造一个施展自己才华的舞台。
――完善各种制度,用合理的制度来制约人,引导人,激励人。严格规范的用人制度。保证合理的制度还要有正确执行制度的干部。建立硬件与软件相结合、过程与结果相结合的科学评价制度。管理的量化应该是宜粗则粗,宜细则细。
――优化社会心理机制,用优越的制度管理与情感管理增加凝聚力。以人为本,恪守人性。学校领导要关心、尊重教师,尽量 满足教职工的合理需求,为教师营造宽松的工作场所,促进他们具有良好的精神面貌,塑造出积极向上、优秀的经验成果。学校要 创造条件,要努力为教师营造和谐的内在环境,主动为教师排忧解难,任何改革措施的出台,都必须考虑“教职工心理”层面,坚 持以人为本,不断改进领导方式,推行人性化管理。
必备的.制度管理不可缺少,更重要的是推行情感管理。制度管理过于僵化、死板、苛刻,必然导致职工情绪低落,必然影响师幼情感的沟通。
――多元化的激励措施,合理满足教师的精神需要。处理好管理的领导艺术。管理是一个复杂过程,它既是科学又包含很大的艺术性。激励机制一定要区分不同的人群,对人群的分析和划分有助于决策层判定采用有效的措施,在群体激励中,要坚持正面的 激励,正面的激励措施可多从“情感注入”、“情感激发”入手,即对员工行为的奖励和肯定、与业绩挂钩的薪金、升职制度、组 织的认同感、地位、名誉等。关键在于评价的指标和角度要多样化,对人的考核也从多角度多层面进行。
新办幼儿园管理策略与实践 篇6
一所新开办的幼儿园,涉及到事情的方方面面,可以说是千头万绪。面对人手紧缺、新手众多的现状,种种的困难可想而知。怎样让一所新园尽快步入正轨,并能在短期内迅速成长起来,这是摆在每一位新任园长面前的一个课题。“万事开头难”。
一、梳理,让园部管理日渐顺畅
首先与优质的幼儿园建立结对园,充分利用、借鉴优质幼儿园的各类资源,求得各方面工作的支持。对各部门、各岗位进行了梳理,明确岗位人员职责,解决各岗位人员“做什么、怎么做”的问题。邀请优质园骨干来园进行现场培训,从教师、到保育员,从保健医生到食堂人员,从理论知识到实践操作,进行全方位岗前培训。尽快建立规范科学的规章制度是新园工作重中之重,它是教职工日常工作的行为准则。在借鉴他山之石的基础上,结合本园实际,拟定各类规章制度和各岗位保教工作细则,梳理出从幼儿园日常管理制度到教职工培训学习制度、安全管理制度、卫生保健工作制度、食堂工作制度、幼儿园财务财产等各类制度,切实解决了教职工“规范做、严格做”的问题,这些制度的梳理,有效规范了教职工日常的工作程序,使得各部门工作切实做到科学规范、有章可循。
我园分两个园部,而行政人员只有三名,日常管理甚是不便。为此,我们进行了“纵横交替式”管理模式的初步尝试,每人除各自分管的工作外,还要监管各分部工作,每周实行“轮流蹲点行政值班制”,全面了解各分部各岗位人员工作情况,并进行行政周汇总,除对分管工作提出要求外,对蹲点值班制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反馈,并进行追踪督查,确保问题及时得到解决。这样的“轮流蹲点行政值班制”,有效地解决幼儿园日常管理的难题,使得幼儿园日常工作有条不紊地开展,园部各项管理也日渐顺畅。
二、凝聚,让校园氛围更趋和谐
步入正轨后,我们开始寻求更为积极和谐的校园氛围的建设。我园八位新教师都是90后,有朝气有生机。而后勤人员则多为中年妇女,文化层次不高,都是首次进入教育单位。如何使之在新的幼儿园找到自我价值、找到集体归属感,也是一个新的课题。教职工理想信念的培育,对校园氛围的创设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我们从工会组织的创立开始,逐步完善幼儿园党团妇女组织,借助这些团体,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大家在活动中感受幼儿园集体积极向上的正能量,从而紧紧地凝聚在幼儿园周围,以主人翁的意识参与到幼儿园的日常建设与管理中。如在党的十八大習总书记提出伟大的“中国梦”后,我们开展了系列活动,如在教师中开展“我的教育梦——初为人师的我”的演讲活动,每位老师在结合学习十八大之后畅谈自己初为人师的所思所想,为自己如何构筑最美教育梦谈了自己的体会,演讲时全体后勤人员一起参与,在倾听教师演讲中,她们也感受到教育工作的辛劳与甘甜。我们还开展了“构筑梦想、描绘蓝图”——我为新城绘蓝图合理化建议活动,让每一位教职工畅所欲言、畅谈梦想,以新城主人的态度去思考幼儿园的发展,参与幼儿园的建设。
三、培植,让教师成长初露锋芒
教师是幼儿园发展中最重要的元素,面对全新的教师队伍,我们以师德培训为抓手,以爱与责任为中心本,转变大家的工作态度。除园内日常的师德培训外,所有青年教师参加市级的各类相关培训。我们请来了幼教名师传经送宝,帮助大家尽快适应教师角色。唤醒新教师自我发展、自我提高的意识。
其次,抓实园本培训活动。每一次的活动立足一日活动,立足每一个细节。我们改变灌输式的带教,尊重她们的主体意见,本着平等对话的原则,在一次次的研讨碰撞中,帮助教师学会思考,学会举一反三,从而更为有效地转化为自身的教学行为。同时,积极创设条件,让教师走出园门,多渠道取经,不断获得新知,让教师在看和想的同时,抛观点、谈感受,从而更好地学习与反思。
第三,搭建平台,静候成长,彰显个性。我们尊重每个老师的个体差异,留出空间,搭建舞台,让每个教师绽放着各自的美丽。对教师的每一次进步,总是予以微笑着肯定,对每一个失误,总是予以微笑着宽容。
一年来,许多教师已在市级、片级活动中崭露头角。虽然她们的教育行为还稍显稚嫩,但是那种初生牛犊的闯劲展示新一代教师的风采。
四、渗透,让园本文化逐步积淀
从幼儿园长远发展的角度来看,园本文化是可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也是幼儿园内涵发展的需要。园本文化的建构,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也不是园长一个人就能完成的。我们要求全体教职员工共同审定幼儿园三年发展规划,反复论证,提出意见;共同拟定办园理念、办园宗旨和三风建设,反复推敲,确定最后的方案;我们共同商讨幼儿园的特色建设,反复商榷,搭建初步的体系……所有这些过程的酝酿、体验,都为园本文化的确立打下了基础,在润物细无声的过程中逐步渗透,也由此顺理成章的提出了“建快乐新城、筑幸福童年”的办园理念,提出了快乐教育的办园宗旨。我们将园标的设计与幼儿园的办园理念等紧密结合在一起,在幼儿园主体环境的建设中,努力渗透快乐教育的理念,力求做到让每一处都能体现文化追求。
思考:新时期、新办园、新角色,要当好一名新办园的园长,首先要有优秀的专业素养和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它是做好工作的前提;其次,要有综合的管理能力,从计划决策到组织协调、改革创新等,它是开展工作的基础;第三,要有科学的工作方式,从统筹安排时间到灵活随机应变,它是有效工作的保障。
此外,最重要的是确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策略。作为园长,要善于与人进行沟通,要善于真诚地关心教职工,要善于慎重地采纳各种建议,更要善于容人和用人。
管理是一门学问,要当好一名园长,还还需不断学习、、思考、反思,用善于思考的脑、敏锐捕捉的眼、耐心倾听的耳、能言善辩的口和勤劳灵巧的手,为找到最适合自己幼儿园发展的管理模式。
幼儿教师与幼儿管理 篇7
案例:冰冰有两天没有来园,小陈老师打电话给冰冰的妈妈了解情况,得到的答复是冰冰有点感冒要在家休息。但是隔天冰冰的父母一起来找园长,说冰冰这几天在家闹着不肯上学,他们希望给女儿调一个班。园长想知道原因,听了半天才知道他们是感觉女儿在原来的班级受了冷落,举的也都是很小的事例,比如有时问孩子上课有没有积极发言,孩子总说举手了老师不喊她;他们来接孩子时看见老师搂着其他孩子谈心,而自己的孩子孤单地坐在一边;这次班级排童话剧,冰冰想演春姑娘却让她做了兔宝宝,等等。园长把冰冰父母的意见反馈给班级教师,没想班上两位年轻教师委屈得不行,说冰冰娇气,平时已经很关注她了,如果家长还有要求,可以直接跟她们沟通,不至于要到领导那儿告状。小陈老师她们带了情绪,冰冰父母更决意要调班:话既已经说开了,冰冰在这个班,我们更不放心了。
类似上述案例,每学期都有可能在幼儿园发生,如果单纯地从家园沟通不畅的角度去思考,并不能解决根源问题,它所折射的其实就是幼儿、家长和教师这三者在幼儿园这个空间环境里的不和谐,而这种不和谐,很大程度来源于作为独生子女个体的他们,对自我社会角色的焦虑和相互之间产生的碰撞。
冰冰作为“独二代”,在家庭与幼儿园集体两种不同生活环境中感受的变化(前者是两三代几个人呵护她一个,后者则是她和许多同伴共同拥有两三名教师),其实是每个独生幼童都要经历的,她所产生的低落或者逃避情绪,只要引导得当,会很容易消解,并成为她社会化过程一个具有积极意义的重要环节,而与此相反的是,一旦缺乏正确的引导,对她的社会化发展甚至心理健康都会产生不利的影响。
冰冰父母是我国第一代“独生子女”,这些“独生父母”在自己为人父母的时候,对自己孩子有更高的期望,也会对自己的养育角色有过高的要求,但却往往因为没有照料经验而产生养育焦虑。孩子有一些不愉快或者小病小痛,他们的情绪反应会更激烈,往往会追究甚至臆测一些很小的或者不存在的问题,比如“老师今天是不是不喜欢你了”“你怎么没站在舞台中间”,等等,其结果不仅强化了幼儿的负面情绪,而且也在不知不觉中为幼儿对集体生活退避寻找到借口。
同样作为第一代“独生子女”的小陈老师们,他们成长过程中相对更多地是享受“被照料”,而较少成为“照料者”,当他们自认为已极尽所能去关爱每一个幼儿,还得不到来自家长的认可,抑或是管理者的信任时,他们对“幼儿教师”这个角色的疑虑就有可能会产生或加重,职业倦怠也随之而来,其结果自然会引发或加深幼儿园工作中诸多矛盾。
D是汉语词组独生代(Du sheng dai)的第一个字母;D也是英文Dimension(线度、维)的字头,3D通常是指三维空间,学前教育的基层管理,同样须有多维度的立体视野。因此本文中3D管理思维既是幼儿园管理者面向三个独生代群体(幼儿、教师、家长)所应有的自觉意识,也是作为思维主体的现代管理者,不能陷于思维的滞后性,而应该打破固定的思维模式,理性认识“三独”现状,能动地、连续性地获取幼儿园全方位、多角度信息,以制定和调整应对教育环境变化的管理方案。
独生子女本来是针对中国某一特定阶段家庭而言的,独生子女所具有的某些特异性,多年来已得到广泛重视,并且随着城市在园幼儿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的现实,对独生子女儿童进行有效教育的途径和方法,学前教育领域业已开展了一系列的研究,期望通过不断改革来满足独生子女现象对幼儿园教育提出的新需求,促进他们的健康发展。但上述的实践探索仅止于将在园幼儿作为单纯的独生个体,来变革幼儿园教育教学。事实上,目前“独二代”儿童,他们的教育环境日趋复杂化,一方面是来自“独一代”的父母和幼儿园教师,另一方面也来自转型时期社会的大环境。我们对“三独”现状分析及以“3D”管理思维采取后续管理措施,其目的主要还是为每个幼儿创设他们健康发展的适宜空间。
一、舒缓压力,平衡关系
对于现在一般独生子女幼儿来说,有三个家庭(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的经济供给做后盾,同样也有三个家庭的希望寄托。物质极大的丰富与精神心理的重压,使孩子所承担的往往超出了他们年龄所能适应的。
幼儿园里经常通过在幼儿成长表上贴小五角星来奖励幼儿在某一方面的进步,一般情况下教师为让五角星发挥激励作用避免滥发,都会依据对不同幼儿的教育需求而有所选择,令班级教师哭笑不得的是,常有家长藉口担心幼儿自尊心受损为孩子要五角星,或者干脆让孩子第二天带上几版的五角星,幼儿一边在班级里发给同伴一边说他妈妈可以买很多这样的五角星。“独一代”父母由于久已习惯于所处的特殊地位,一般都自视甚高,在他们眼中,自己的孩子在各方面无疑都是最好的,也不能容忍不是最好的,因此他们看重的是五角星的表彰功能而不是教育功能,教师想通过小五角星鼓励幼儿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成就感的教育设想,便在父母干预下失去了效用。前文案例中冰冰的父母,之所以感觉孩子在幼儿园受了冷落,也有他们心理中把孩子定位于幼儿园集体里一个特殊位置的因素,这种心理暗示对冰冰自然也有一定影响,认为自己应该事事优先,否则就会产生挫败感。
还有许多情况下,受互联网强大传播功能影响,“独一代”父母喜欢通过母婴网站、论坛等获取育儿信息和帮助,并将这些信息知识用于育儿实践中,有时对比他们还年轻的幼儿园教师日常教育方法举措表示质疑并加以指点,但大众传媒上的信息更多是快餐式的、缺乏专业化的连贯性和深入性。面对看似什么都懂的家长,一些幼儿园教师不免自嘲自己真像在主人家庭被指点怎么照料孩子的保姆。
诸如此类家长对幼儿集体生活不恰当的参与,的确困扰了幼儿园教育工作的有序开展,有些教师干脆也将本该在班级完成的教育任务“下放”给了家长,比如将幼儿没学会的数学问题、手工制作回家让父母帮着教;幼儿与同伴发生争执后第一时间喊来父母处理。至于让家长帮着做教具学具、节庆日装饰物、种植园换花换草等,也是教师在反正家长会为孩子付出一切的心态下做出的顺理成章的安排。家长则为了自己的孩子不落后于他人,不计成本不惜精力,班级里或许就成了家长“角力”的场所,幼儿园工作也越发纠结难解。
因此,幼儿园管理者完善家园互动的工作重点,不在于家园活动开展的多少,而是要把握关键时机引导家长、教师厘清并平衡幼儿园教育环境里的幼儿、家长、教师三方关系。一方面需要通过家园协商会、专家讲座、亲子活动,让年轻的父母认识到幼儿是成长的个体而非他们炫耀的家私,应该有自我发展的空间与时间,哪怕是出现错误、遭受挫折,都是孩子成长中必不可少的一环,从而缓解家长不必要的担忧,明白他们做什么说什么对孩子今后的人生更有益;另一方面则是要搭建平台积极展示幼儿教师的保教素养,树立应有的专业人才威信,才能真正让家长称心、放心。
二、建档立案,知己知彼
孩子在家庭中“万千宠爱在一身”,是“独二代”这一整体投影,其实对于每个幼儿来说,他们身处的家庭,受纷繁浮躁的社会大环境影响,不少已失去传统家庭稳定单一的结构,尤其是特立独行个性张扬的80后“独一代”父母,更让幼儿成长环境充满变数。
中国最大育儿网站宝宝树发布的第二届《中国家庭育儿方式研究报告》,调查发现近六成家庭采用“白天老人带,夜里妈妈带”的育幼方式,并称中国“80后”孕育全新的育儿模式,妈妈“迷网络”,爸爸则是“打酱油”(指跟他没什么关系)。[1]而《中国妇女》杂志进行的“双独生子女婚姻”问卷调查显示,超过70%的“双独生”年轻父母“只生不养”,将孩子的养育交给双方父母。在近几年我们从幼儿园调查了解的数据中也显示,日常起居由祖父母辈照顾的幼儿占很大比例,一是现在祖父母精力旺盛,主动请缨为忙碌或者异地工作的独生子女承担养育下一代的任务;二是一些“独一代”父母在上代无微不至的呵护下,自己还是心智没有完全成熟的“玩童”,把对子女的养育责任一并依赖于上代人。抚养过程的杂乱无章带来的幼儿发展问题,如教养要求不统一、父母缺位带来幼儿性格上的缺失等,直接影响着幼儿园教育工作的成效和进一步的开展。
案例:梦阳是个聪明活泼的小男孩,但进入中班以后,跟班的老师明显感觉梦阳变得畏缩胆怯,能为一点儿的小事哭很长时间,原来喜欢的故事、游戏活动,无论老师用多少方法引导他,参与的热情也不高。有时又表现得很暴躁,故意损坏图书玩具,攻击座位旁边的同伴。梦阳父母很少来幼儿园接孩子,每次来都急匆匆领了孩子就走,常来接孙子的奶奶只是向老师抱怨梦阳妈妈不顾家不问孩子,直到学期快结束的时候,梦阳父母离婚了,班级老师才知道梦阳近半年来一直经历着父母的离婚大战。
梦阳的幼儿园老师很可惜没有早一点对梦阳施以援助,她们囿于幼儿园其间寻找教育举措,收效甚微,半年时间,约占幼儿期的1/6,虽然幼儿园无力改变幼儿家庭的变故,但是幼儿在园时间如果能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疏导,对梦阳今后的身心发展一定会有所帮助。随着离婚率的节节攀升已成为一种社会现象,有些离婚直接导火索就是两个“独一代”父母家庭争夺孩子的姓氏权,或者年轻父母无法适应增加孩子后小家庭的变化。孩子无端地陷入了事件的漩涡中心,而年轻父母离婚后遗留的最大问题也是这些年幼弱小的儿童。有一学期我园某一班级统计结果,来自父母离婚家庭的幼儿高达10个,占全班人数将近1/3,跟同轨班相比,这个班级幼儿发展参差不齐程度更明显,面临的班级常规管理问题也更多。幼儿园的管理工作如果无视这部分孩子所处的特殊家庭环境,教育效果自然也会大打折扣。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要求“关注个别差异,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地发展”,我们日常更多关注幼儿能力的差异,幼儿档案资料大多也停留于记录幼儿在园生活的表象。然而只有追根溯源才能寻找到促进幼儿个性发展的正确举措,幼儿园建立幼儿发展档案,不能局限于某一时段幼儿的生活、学习技能是否提高,不能满足于幼儿会画多少画、会讲多少故事,而要科学地构建内容,全面细致地追踪可能影响幼儿生理、心理健康的每一个因素,其中包括幼儿的家庭结构、抚养方式,生活中有无同龄玩伴以及家长的综合素质,当然也包含班级人文环境(教师的教养方式、态度等),并真正发挥其作用,引导教师将班级幼儿个案分析深入化和常态化,做到知己知彼。幼儿园在此基础上才能有的放矢地调整相应的教育措施,选择实施课程活动内容、家园联动方式等。
三、摆脱陈见,因势利导
在诸多的“三独”现状和相关的管理案例中,幼儿园管理组织直接面对的管理对象就是“独生代”青年教师。不久前去外省参加某教学研讨观摩活动,领衔示范课程的是一个资深的幼教专家,有三十多年学前教育的教学经验和管理经验,看她带孩子上课如行云流水,在座的园长教师无不叹服,然而对她稍后在小范围内议及她手下的一帮青年教师,却引起笔者深思。她能对一群幼小的孩童不厌其烦、循循善诱,却给“80后独一代”贴上散漫、眼高手低、协作性差等的标签,“我们年轻时候为了工作无论起多早睡多晚都觉得是平常心,现在让她们加班或者多做一件事,脸子都有可能沉下来的。平时活动室里有电子设备就让钢琴闲着,能下载课件就不自己制作课堂教具,活动方案网上找找修改修改就是自己的了……”她讲的情况让周边不少园长随声附和,都似有恨铁不成钢的懊恼。其实笔者听那些青年教师的课,一样有不同的精彩。
作为当今幼儿园的管理者,许多时候是困惑于独生子女的生活态度、处事方式、工作观念等与对幼儿教师传统要求产生的冲突。但是对于年幼的孩子来说,他们喜爱的教师又哪里会有什么固定的条条框框呢?幼儿园需要培育个性发展的幼儿,也更需要有自我特色的新一代教师。因此建立清晰的、适合当下青年教师心性与文化的幼儿园“3D”管理思维方式,才能达到提升个人管理水平与组织管理成效的目的。
幼儿园“独一代”青年教师表现出的良好专业技能、创新意识、对新知识的广泛接受能力,以及她们身上散发出来的现代活力与自信,都预示着学前教育领域正在或者终将成为她们一展身手的天地。就像我们很自然地接纳自己的独生子女在家庭中的率性而为,对“独一代”青年教师的成长与发展,同样也应该有包容与赞赏之心。L现在是我们幼儿园骨干教师,非常受小朋友的欢迎,每学年都有家长慕名来申请让孩子上她所在的班级。谁都想不到几年前她差点与幼师这个职业绝缘。L家庭条件富裕,她最初选择学前专业学习是因为她喜欢与孩子一起玩,父母则更想让这个独生女从事艺术工作,加上刚来园时班级杂务令没有弟弟妹妹、从未做过家务的她手忙脚乱,与家长、与一起搭班的同事又常起言语冲突,L自己都产生她做幼师适合与否的疑问。
幼儿园管理者要敏锐地察觉教师的发展需要,“做敏感的观察者和懂得尊重教师的倾听者”。[2]对于大多数像L一样“独一代”的青年教师来说,一方面需要挑战的往往是其缺乏的交往、合作等社会化能力以及保育技能,但是另一方面,他们的才艺、求知精神、自我表现能力以及与儿童天生的亲和力,又使他们在幼儿面前收放自如,吸引孩子追随的眼光。幼儿园管理者如果居高临下套用旧有的常规评价,只会令青年教师产生自我贬低或无所适从的心态,而一旦他们将这些负面情绪带给朝夕相处的孩子,也只会出现更多的矛盾与问题。因此,管理者应设身处地站在他们的角度思考问题,做出鼓励与积极的姿态,突出其个性色彩,放大独生子女“自我意识强”中好的一面,带领他们感知付出努力后孩子的进步,体验职业的成就,并让成就感激发他们继续争强上进,根据职业要求逐步完善自己的不足。
“三独”现状下的现代幼儿园管理,面对着形形色色的独生代幼儿、家长、教师,遭遇的问题将会远远超于上述举例的内容和范围。管理思维决定管理思想,管理思想指导管理行动,因而也最终决定管理效率和效果。“3D”既然是相对于只有长和宽的平面(2D)而言,那么本文阐释的“3D”管理思维,就是期望能摆脱平面化局限,将“三独”作为改革发展幼儿园教育管理的重要参数之一,从一切为了孩子的原点出发,尽可能延伸三条轴线,对发生在幼儿园时空动态的各种运动关系加以收集分析,采取适宜的幼儿园管理行动,为当今学前教育管理理论发展和改革积累生动、有效的实践经验。
参考文献
[1]第二届中国家庭育儿方式研究报告http://www.baby-tree.com/survey/.
幼儿教师与幼儿管理 篇8
一次, 在开展园本教研活动时, 园长组织教师讨论:关于结合幼儿园特点和自身优势开展何种方向为主体的园本研究, 教研室瞬间变得鸦雀无声。为了避免冷场, 园长只好把自己的想法说了一遍, 从头到尾的“一言堂”使一次教研活动变成了一场彻彻底底的行政会议。
二、策略陈述
在园本教研活动中, 行政管理者与教师关系调整策略。
行政管理者, 由于她们身份特殊, 在园本教研活程中, 她们与教师之间的关系会因为管理因素的影响而变得十分微妙。因此, 处理好行政管理者与教师之间的关系是幼儿园顺利、有效开展园本教研活动必须解决的问题。
(一) 教师自主型
1.寻求理论支持
针对上述问题, 一种想法应润而生:与其让行政管理者在园本教研活动中带来阻碍, 还不如让行政管理者退避三舍。园本教研活动也许会因为没有行政管理者领导权威的干涉而产生更好的效果。
2.开展教师自主型园本教研活动
这次开展园本教研活动时, 园长主动回避, 教师就上次开展何种方向为主体的园本研究继续展开讨论。果然, 没有领导在场大家心情放松, 气氛活跃许多。刚开始, 大家围绕科研选题进行讨论, 可是意见很分散, 东一言西一语, 再后来, 有的教师在轻声闲聊, 有的教师在看报纸, 大家只为等到时间一到各自回班。
评析:“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次园本教研活动园长主动退出, 教师的积极性确实得到较大提到。但活动开展由于缺少凝聚力, 教师的自主性反而成为不利因素, 整个活动开展流于形式, 其结果无疑与我们组织园本教研活动的初衷背道而驰, 大相径庭。
(二) 行政管理者引导下教师自主型
1.寻求理论支持
通过两次不同组织教研活动的方式, 我们可以看出:行政管理者的作用太强或过弱对于园本教研活动的开展都是极为不利的。如何在园本教研活动中充分调动各方积极性, 形成一致合力避免内耗来实现园本教研活动的稳步持续发展呢?
2.开展行政管理者引导下教师自主型园本教研活动
通过多方讨论, 精心组织, 再一次的园本教研活动开始了。这次教研活动仍然围绕确定研究主题的内容展开, 历时一个月。
第一次教研活动:宣布园本教研制度。
行政管理人员在教研活动中正式宣读园本教研制度, 教研制度中明确规定园本教研的时间、地点、参与人员及考勤奖惩制度, 强调在制度面前人人平等。
评析:“没有规矩, 不成方圆”。通过规范的园本教研制度, 为园本教研活动开展提供强有力依据, 也为如何构建管理者和教师关系打下基础。
第二次教研活动:教师自主参加教研小组的讨论。
教师们自愿报名参加不同教研活动小组的讨论, 而教研活动小组的类别由行政管理人员和幼儿教育专家事先确定。每个教研活动小组有相应人员作好讨论记录, 得出相关讨论结果并选举一名教师代表在集体面前发言。
评析:注意到教师积极性﹑参与性调动得如何是园本教研成败的关键。让教师自主参加讨论, 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创造性, 为园本教研不断注入活力, 提供智力支撑。从而保证教研活动行之有效的进行。
第三次教研活动:确定园本教研主题及开展步骤。
结合幼儿年龄特征和教师不同专业优势确立了两大教研主题——早期分享阅读和幼儿爱国主义教育。根据科研实际和时间长短确立长期目标和短期目标并将目标细化成一个个具体的科研步骤。
评析:可以看出这几次园本教研活动的开展以如何处理管理者和教师关系为切入点, 积极促进园本教研预期目标的达成。教师在园本教研活动中自主性得到较好发挥, 行政管理者的角色得到成功转换, 两者之间形成初步的民主平等关系。
三、提升总述
园本教研活动是幼儿园得以发展和前进的强有力动力。这次园本教研活动在历经两次困境后得以成功开展主要在于:在园本教研活动中尝试构建了一种新型管理者和教师和谐关系即行政管理者引导下教师自主型关系。
(一) 形成规范的园本教研制度是构建新型管理者和教师和谐关系的保证
园本教研制度规定教师每人每半月至少参加一次园本教研活动, 每次时间为一小时。制度还体现了以人为本, 以教师的积极性为动力, 以教师的实践创新为核心, 以行政管理者的民主参与为形式, 以提高教师教研水平来促进全园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为总的宗旨等。
(二) 制定科学的园本教研计划是构建新型管理者和教师和谐关系的载体
1.科学的园本教研计划应该含有构建新型管理者和教师的和谐关系。园本教研活动中有管理者和教师的普遍参与, 管理者和教师关系的合作、发展应是园本教研计划中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内容。
2.构建新型管理者和教师的和谐关系能有效促进园本教研计划的科学制定。充分调动各方积极性, 集思广益, 园本教研计划的制定才能更加全面、科学和合理。
(三) 落实严密的园本教研步骤是构建新型管理者和教师和谐关系的途径
管理者和教师新型和谐关系的构建离不开在园本教研活动中的尝试和摸索。也只有建立起这种新型的和谐关系, 园本教研才能一步一步深入下去, 目标才能得以实现。
园本教研是幼儿园发展过程中立于不败之地的核心力量, 构建一种怎样的管理者与教师关系对于园本教研本身乃至幼儿教育发展而言, 意义重大。我们试图去建立一种新型和谐的管理者和教师关系, 虽然初见成效, 但是事物是发展变化的, 随着园本教研活动的不断深入, 这种新型的管理者和教师和谐关系也需要不断地发展和完善, 以适应新的需要。
摘要:园本教研活动开展的成效如何直接关系到幼儿园教育教学水平的可持续发展, 乃至幼儿园在整个社会中的竞争力。而如何处理好行政管理者和教师之间的关系又成为园本教研活动顺利有效开展的关键所在。通过对一次园本教研活动在历经两次困境后得以成功开展的记录与反思, 发现在园本教研活动中尝试构建一种新型管理者和教师和谐关系, 即行政管理者引导下教师自主型关系, 是园本教研顺利开展的前提。
关键词:园本教研,和谐关系,管理者,教师
参考文献
[1]周三多.管理学——原理与方法.复旦大学出版社.
[2]王浦-.政治学基础.北京大学出版社.
[3]幼儿教育 (教师版) .2005, (12) .
[4]幼儿教育 (教师版) .2006, (4) .
幼儿教师与幼儿管理 篇9
一、幼儿玩教具开发的定义
幼儿玩教具是幼儿玩具和教具的总称,本文主要探讨的玩具是幼儿在幼儿园教师的指引下自行开发的玩具。玩教具的开发等同于玩教具的自制。本文研究的玩教具是一个笼统的概念,一件在教师的指引下完成的物品既是教具,也是玩具。一件玩具的好坏不是由玩具美丽的外形决定的;一件玩具的好与坏,应该根据这件玩具对幼儿综合能力发展方面的作用来判断。能对幼儿的发展起推动作用的玩具就能称之为好的玩具,反之即使这件玩具有多美的外形和色彩,也只能为幼儿提供视觉上的享受。夸美纽斯认为:“知识的开端永远必须来自感官。”幼儿在自行开发玩教具的过程中就是幼儿调动多种感官参与学习的过程,幼儿能够在主动动手的过程中获取相关的知识。从这一意义上说,幼儿自行开发的玩具并不比现成的玩具的功能差。相反幼儿开发玩具的过程使幼儿各种能力得到锻炼和提升,幼儿开发玩具就是在自行学习和探究知识。教师在幼儿面前自行开发教具的过程能够让幼儿获取相关的知识,让知识能够直观地展现在学生的面前。幼儿期主要是形象思维为主,对于深层次和理论化的知识幼儿往往很难理解,教师只有把相关的知识通过自行开发教具的形式展现在学生的面前,学生才能够对相关的知识进行有效掌握和理解,让幼儿对相对的知识形成正确的认识,所以自行开发玩教具对幼儿的成长显得尤为重要。幼儿园的管理者要注重玩教具的开发,这对资金和条件相对欠缺的农村幼儿园更是必要的。农村的孩子能够接触到玩教具相对匮乏,教师只有在教学中教会幼儿自行开发玩教具,才能有效弥补因为玩教具相对匮乏而带来的负面影响,让农村幼儿园的孩子最大限度地缩小与城市幼儿园孩子因办学条件的差异而产生的发展差异。
二、农村幼儿园玩教具的开发
农村幼儿园的幼儿在开发玩教具的过程中要注意遵循一定的原则和采取有效的开发方法,让有质量的玩教具开发的过程促进幼儿全方位能力的提高。
1.以幼儿实际需要为核心的原则
幼儿期对事物的注意往往是无意注意,他们对事物的关注是带有很大的随意性,并且幼儿期的孩子很难对同一事物长时间注意。在玩教具的开发过程中,教师要充分考虑到幼儿的这一心理特点,从幼儿的兴趣点为切入点,让幼儿能够积极地参与到幼儿玩教具的开发过程中来,开发的玩教具要与幼儿的实际需求相结合,找准幼儿的兴趣点,力求玩教具的开发是吸引幼儿眼球的,就能让幼儿有效地参与到玩教具的开发过程中来。如:教师可以调查班上幼儿在一定时间内对什么玩具最感兴趣,在玩教具开发的课上就做一件学生喜爱的玩具,这样幼儿参与开发的积极性会很高,进而提高玩教具开发的质量。另外,教师还可以用能激起幼儿兴趣的语言引起幼儿对所要开发的玩教具的兴趣。
2.注重创新性原则
幼儿对玩教具开发的过程就是幼儿进行自主创新的过程。在开发的过程中,教师要给幼儿创造的空间,没必要一律按照教师展示的用作教具的样品进行制作。教师应该鼓励幼儿进行创新。如:在制作一些物品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做到一半,或者做好某些部分,让幼儿在教师做好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想法做一定的补充。教师在教幼儿用废弃的硬纸板做房子时,可以给幼儿展示房顶的做法,让幼儿根据自己的设想设计墙体。并根据自己的喜好为墙体涂上自己喜欢的颜色。这样能够充分保护好幼儿的创造性思维,进而促进幼儿创造能力的形成。在玩教具的开发过程中最大限度地发挥幼儿的创造性思维是玩教具开发存在的最大意义,也是实现幼儿创造力有效发展的学习过程。
3.注重材料安全性原则
幼儿对各种细菌的抵抗能力是较弱的。在玩教具的开发过程中,教师要注重选材的安全性。玩教具的自行开发所用的材料一般为废弃的塑料瓶、易拉罐、各种硬纸板和一些精美的塑料包装纸等。这些材料经过一次使用后会滋生一定的细菌,所以教师要给幼儿用这些材料制作玩教具时,要对相关的材料进行清洗和消毒处理,确保幼儿在接触到这些材料时不被细菌感染。
三、农村幼儿玩教具的管理
教师要想在开发的过程中实现幼儿全方位的提高,保证玩教具开发过程中幼儿学习的质量,就要以良好的玩教具开发管理为保障。作为幼儿园的管理者要意识到幼儿开发玩教具对幼儿发展的重要性,为幼儿玩教具的开发创造有利条件,让幼儿在幼儿园创造的有效的环境中进行创造,实现幼儿全方位的提高和发展。
1.意识上重视
幼儿园管理者的管理方式直接决定着幼儿各种综合能力发展的程度。幼儿园的管理者要对幼儿园玩教具的开发引起足够的重视。首先在课程的安排上要保证幼儿玩教具开发的课时量。课程表上有的内容,教师肯定会进行钻研,利用相关的课程让幼儿进行玩教具的开发。所以幼儿园的管理者要在课程上对玩教具开发的课程做明确的规定,这给了教师教学上提供明确的方向性指引,给幼儿提供了更多的玩教具开发的机会和时间。其次,对幼儿在玩教具开发过程中需要的材料要尽量满足,保证幼儿玩教具的开发能够顺利实施。再次,幼儿园管理者对师资队伍建设要重视,重点培养幼儿教师动手创作的能力,可以给教师提供一些培训和学习的机会。因为只有教师有一桶水,才能倒给幼儿一杯水。
2.有效的管理
幼儿园是一个对幼儿提供不断学习和发展机会的地方,因此幼儿园要对玩教具的开发进行有效的管理。幼儿园要为玩教具的开发建立完善的数据库。例如:幼儿园可以把幼儿和教师在玩教具开发过程中的一些作品搜集整理起来,把作品的制作过程拍照,并在相关的作品附近作上相关的标注和文字说明。幼儿园可以在不断的教学中进行积累,对各个年龄阶段的玩教具的类型进行分类,以便幼儿园在今后的玩教具开发过程中能够为幼儿提供一定的学习的案例。这样幼儿园采用自己园内师生作品建立起来的资源数据库,是能够和本园的实际情况相吻合的,能为今后幼儿玩教具的开发提供有效的参考和借鉴价值。
玩教具的开发在农村幼儿成长的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作为幼儿园的管理者要充分意识到玩教具的开发对幼儿综合能力发展的重要性,从管理者层重视对玩教具的开发,并对玩教具的开发进行有效管理,让幼儿园玩教具开发的课程在不断的探索和积累中逐渐成熟起来,为农村幼儿综合能力的发展和提高提供更有力的保障。希望通过广大幼儿园管理者和幼儿教师的不断努力,让幼儿玩教具的开发更有利于幼儿的发展。
摘要:玩教具在幼儿成长的过程当中为幼儿智力的开发、思维的发展和动手能力的培养方面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玩教具在幼儿成长过程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为了幼儿在幼儿园能够实现全面综合的发展,幼儿园教具的开发越来越被重视,幼儿园玩教具的开发与管理研究显得尤为必要。基于此,就农村幼儿园玩教具的开发与管理研究进行研究,希望对农村幼儿园的管理者提供些许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农村幼儿园,玩教具,开发,管理
参考文献
[1]王芳.浅谈幼儿园自制玩具的开发和利用[J].新课程,2012(8).
幼儿教师与幼儿管理 篇10
直观模式, 培养幼儿主动学习能力
多媒体课件具有画面鲜艳、形象直观、富有动感的特点, 可以突破一些传统教学活动中难以突破的难点, 起到优化教学的作用, 克服了以往教学中存在的“教师手忙操作、嘴忙讲解, 幼儿机械记忆、注意力不集中”的现象。
在CAI课件的制作中, 我们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运用了大量的动画来体现教学内容, 这样, 相对于传统教学中的图片来说, 使教学中原先静止的画面生动形象地运动起来, 起到了化静为动的作用。例如, 在科学活动课“认识时钟”的教学中, 过去教师往往采用手拨模型钟这一传统操作规程方式, 既不易掌握速度, 而且精确性较差, 幼儿也不便观察。而利用CAI, 只需要轻击键盘, 屏幕便会清楚准确地呈现出分针匀速转一圈、时针走一格的运转情况, 使教学的直观性和科学性融为一体, 为优化教师直观教学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然而, 随着教改的深入, 仅仅把CAI停留在“教”上是远远不够的, 只有扩展到优化孩子“学”的过程上, 才能真正促进幼儿主动学习。
为此, 在CAI的运用中, 教师要努力让孩子唱“主角”, 重视孩子的参与, 使孩子充分发挥学习的主动性。例如, 在我园开展的IBM《小小探索者》项目活动中, 教师通过引导幼儿使用移动光标、敲击键盘进行输入、选择等基本的电脑操作技能来进行电脑创作美术、音乐作品等。孩子们充分体验到主动学习与创造的快乐和成功的愉悦。又如, 在“三八”节到来时, 教师指导幼儿用《小小探索者》中的美术教育软件《老鼠屋》绘制卡片, 作为送给妈妈的礼物。教师让孩子们运用鼠标自由地选择自己喜爱的颜色、图形, 并通过移动大小不同的物体, 进行画面布局等。当一张张富有个性、小巧精致的卡片在打印机里吐出来时, 孩子们兴奋地传阅着。孩子们在活动中兴趣盎然, 用电脑画笔充分展示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孩子们还利用《小小探索者》中的音乐教育软件《卡通龙》、《大猩猩》等, 自由地创编音乐节奏、音乐旋律, 并相互欣赏。虽然孩子们的作品非常稚嫩, 但却以强烈的真实感和直观表现, 引起了他们的兴趣和注意的持续, 激发了孩子们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 给孩子们带来了成功的喜悦。
模拟模式, 降低教学难度
幼儿知识贮备有限, 缺乏生活经验, 他们往往根据事物的外部特征进行概括和作出判断, 在他们的头脑里形象思维占主导地位。采用CAI动态图像演示, 借助其丰富的形象直观性不仅能把高度抽象的知识直观显示出来, 而且其突出的刺激作用, 有助于幼儿理解概念的本质属性。
例如, 在数学活动“认识三角形、圆形、正方形”中, 运用CAI课件, 首先在屏幕上显示三角形, 让幼儿进行辨认, 然后, 让幼儿伸出小手指, 跟着电脑中的鼠标来一起算一算三角形有几个角, 再让幼儿举一反三, 通过数数的方法, 认识圆形没有角, 而正方形有四个角, 等等。
把复杂信息分解为简单的连续信息, 以利于幼儿对复杂信息的识别。例如, 在“我是小小小画家”的绘画活动中, 让幼儿绘制冬天的雪花, 如果运用以往的教学方法:出示示范画, 幼儿常常不能更好地理解。如果先让幼儿观察一条线段绕一个端点 (定点) 顺时针旋转, 直至另一端点扫出一个圆, 再把它变成小雪花, 让幼儿初步感知雪花的形成过程。接下来, 将画雪花的步骤分解展示给幼儿, 使幼儿获得完整信息。这样, 幼儿就会牢牢记住画雪花的每一个步骤和要领。借助CAI还能将那些看似静止的、孤立的事物活动起来, 从而使幼儿较容易地找出事物之间的联系, 促进对知识的理解。
“先学后教”模式, 引导幼儿主动思考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 学习是在教师指导下的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 它既强调了学生的认知主体作用, 又重视了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是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 而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播者与灌输者, 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 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 而不仅仅是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被灌输的对象。然而, 传统的教育模式以“接受性学习”为主, 使孩子习惯了接受现成的知识, 导致不善于主动思考、主动学习。为此, 在使用计算机课件时, 教师要树立新的教育理念, 采用“先学后教”的模式, 不要急于让孩子在教师的讲解下一步一步地操作, 而是由孩子自己先行探索, 当碰到困难时, 再互相讨论解决方法或由教师进行适时指导。
在“小小探索者”实验中, 教师们让幼儿利用教育软件, 通过自己的探索及计算机的语言提示, 了解各种按钮的用途, 寻找游戏的方法。让孩子们感到我不是为了学计算机而学习, 而是为了玩而利用计算机。随着活动的开展, 孩子们“老师, 我不会”的声音听不见了, 取而代之的是孩子们得意的喊声:“老师快看!我发现了这个按钮的作用”、“我知道这个游戏是怎样玩的了”。学习方式的转变, 使孩子们变被动的接受者为积极的思考者、探索者。通过探索中的学习, 孩子们不仅逐渐学会了自己解决问题, 而且培养了他们的合作交流能力。
交互是CAI的一大重要功能, 没有交互功能的电脑, 对于幼儿来说仅仅是一个放动画片的显示屏。为此, 在实践中, 教师要运用电脑媒体的交互功能, 使教学活动过程变单向灌输为双向交流, 让幼儿通过操作电脑实现人机对话、教学互动, 为幼儿提供充分的“尝试学习”、“尝试成功”的机会, 创设出“探索→反馈→学习→再探索→成功”的自主学习过程, 使孩子变被动为主动, 成为学习的主人。
例如, 在学习认知方位:东、南、西、北的活动中, 如果教师只是机械地告诉幼儿方位, 幼儿显然是难以理解的, 但是在“小小探索者”项目活动的《小蚂蚁找糖豆》的游戏中, “认知方位”就变成了轻松愉快的事情。在游戏中, 教师不需要告诉幼儿正确的方位, 而是通过人机交互游戏, 让幼儿不断探索与体验正确的方位。当幼儿选择正确时, 小蚂蚁就能吃到糖豆, 如果选择错误, 电脑会提示幼儿再试一试, 直到正确为止。通过人机互动, 使幼儿在探索性游戏中理解和掌握正确的方位。
从字面上看, “先学后教”与“先教后学”虽然只有先后顺序的变化, 但却体现了两种截然相反的教育理念。“先学后教”充分尊重孩子学习主体地位的教学方式, 为孩子的主动发展提供了更加广阔的空间。
实践模式, 生动体验
幼儿年龄小, 在幼儿园教学中, 教师们往往只采用图片或游戏的方法, 让幼儿在园内进行小范围的活动。这样虽然保证了幼儿的安全, 也局限了幼儿的视角, 没有体验生活的机会。CAI教学可以运用现代影像的优势, 通过拍下一些亲近社区、走进大自然的活动, 把课堂外的场景拍摄下来, 把幼儿带入自然、亲近社会, 使之开拓眼界, 扩大交往领域。运用多媒体播放, 让幼儿足不出户, 在幼儿园里也能看到“大世界”, 让幼儿从观察身边的事物学习到一些在课堂学习不到的东西, 增强社会实践能力, 逐渐成为一个完整的人。
例如, 在社会实践“认识身边的人”活动中, 运用多媒体的优势, 教师在银行、理发店、医院等多个地方, 拍摄身边的人的不同工作, 让孩子了解到在不同的岗位上, 大人们是怎样工作的;通过电脑影像进行观看, 了解到一些工作的基本步骤;游戏模拟, 体验成人的生活。在活动中, 教师还可以及时拍下个别幼儿的实践场景;通过放映, 让全体幼儿进行点评, 体验活动的乐趣。这样的教学让整个活动都生动起来, 纠正了幼儿好动、注意力分散的现象, 使其各种感官积极参与到活动中, 从而强化了观察、注意、理解及记忆的能力。
个性化模式, 让幼儿有选择地学习
现代教育理念, 确立了以幼儿为主体的教育思想, 为幼儿提供自主学习的条件, 让孩子有选择的机会、表现的机会、成功的机会, 允许孩子以适合自己的方式、速度进行学习, 体验成功。教师设计CAI时要允许每个孩子根据自己的能力、兴趣爱好, 选择难易不同的学习内容, 突出学习内容的“个性化”, 使幼儿在原有水平上得到提高。
例如, 在语言综合活动“冬天”中, 教师把课件设计成冬天里的植物、冬天里的动物、冬天里的人们三个界面, 让孩子们自己去点击, 自己去学习。能力强的孩子通过自主学习, 能了解三个方面的内容, 能力弱的也能了解一个方面的内容。对动物感兴趣的孩子能通过形象生动的画面, 了解动物过冬的知识。而对植物感兴趣的孩子则更热衷于了解冬天里植物的变化等。这次活动不仅使不同能力、不同兴趣的孩子都能通过自主学习习得知识, 更重要的是, 使孩子们懂得知识并不一定要从教师那里获得, 通过自己的努力同样能获取知识, 形成幼儿自主学习的好习惯。
又如, 在“有趣的电话”、“动物的尾巴”等教育活动中, 教师将教学内容设计成CAI课件, 让幼儿可以自己通过操作查阅感兴趣的内容, 通过自主学习, 从而系统地了解有关电话的发展、种类、使用方法和几种特殊用途电话的有关知识, 以及各种动物不同形状的尾巴以及各自尾巴的功能, 这是传统的教学活动无法达到的。这样, 幼儿在计算机网络环境下进行学习, 不仅扩大了幼儿认知的信息容量, 而且扩大了幼儿的认知视野。
练习模式, 节约板书时间
CAI教学可以进行保存, 所学内容在以后可以及时调出以便复习与练习, 巩固所学知识,
突出重难点。通过图形、动画、声音的刺激, 强化幼儿对所学内容的理解。然后, 进入练习状态, 节约了以往教学中的板书时间。
例如, 在体育活动“美猴王”中, 教师通过CAI课件生动地展示出美猴王用金箍棒的几种运动姿势, 让幼儿模仿, 得到了较好的效果。过几天进行复习, 只需要把重点的动作调出来, 稍加改动, 就可以以一种全新的形式出现在幼儿面前, 通过游戏的方式, 让幼儿猜测正确动作来进行点击, 加深印象, 又节约了教师的时间。又如在活动“帮小动物找表”中, 教师可以创设练习内容:五只小动物, 每只小动物都有一块表, 可是它们放乱了互相的表, 它们只记得自己的表的时刻, 又不认识表, 它们找不到自己的表了, 多么着急呀!让幼儿用刚刚学会的知识, 帮助小动物们找到自己的表。这个游戏又通过连线练习的方式, 把钟表与时刻对应起来, 让幼儿耳目一新, 突出趣味性。再如在“熊猫修表店”活动中, 小熊猫开了一个钟表修理店, 今天来了四位客人, 他们的表都不走了, 请你帮小熊猫看看, 这四块表是什么时候坏的你知道吗?这个游戏把答案写下来的方式, 让幼儿通过不同的方式愉快地学习。
幼儿教师与幼儿管理 篇11
关键词:信息技术培训 交互式教学 主动学习
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交互式终端的各种功能,对于幼儿来说是一种新鲜的事物,他们会好奇,充满探究兴趣。而兴趣就是最好的老师,交互式终端能充分调动幼儿兴趣,帮助幼儿运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主动学习。但是当前教师的信息技术素养状况却不佳。大多数幼儿教师才刚刚适应多媒体展示教学的需求,面临新一次技术革新,显得准备不足。在当前网络应用不断深化发展的今天,暴露的问题则更加严重。交互式教学设备使用率并不高,对于一线幼儿园教师,繁杂的日常事务及教学工作都让人筋疲力尽。作为一名教育技术室主任,必须思考和解决上述问题。以当前交互式电子白板教学应用推广需求为例,探索当前幼儿园教师信息技术培训方式的改进与工作的管理变革,从而解决好技术先行者的个人负担,更能全面提高教师信息素养,推进新型教学方式的深入实施。
无论是课件的制作还是应用,其实都是一项复杂的工程。因此,当前教师的信息技术素养提升十分重要。
一、集中传递培训与分层针对培训相结合
首先,集中培训,可以全面学习和实践某一项信息技术。传统培训模式自有其优势,其培训效率高,能用最短的时间最少的次数完成最多内容的培训。尤其适合一些基础性的信息技术能力培训。基础性知识也需要不断更新,如操作系统、常用教学软件、办公平台等。面对各年龄、各层次基础教师,更多的是采用微型讲座的形式,时间短、内容活、学员少,因此效果虽不是很好,但效率最高。
其次,分层培训,可以有针对性提高适宜人群亟需能力水平。在具体培训活动中还要注意分层,使得培训更有针对性。教师年龄与能力方面各有不同,统一普适的培训往往是效果不佳而培训者却不自知,因此,需要重视受训教师的年龄以及原有信息技术水平,注意这些教师基础上的差异性、发展要求的差异性,充分考虑每一个教师的发展可能性。在培训内容上也是动态和不断发展的,具有较大的灵活性和弹性。
二、日常实践需要与重点展示提高相结合
日常教学中的应用问题是一般教师最常见也是最需要解决的问题。遇到问题如能及时的解决,并帮助其发现问题的本身,就有进步,且印象很深。这是教师成长的基础。培训内容应活动化、日常化,以日常教学活动相关内容作为培训的主要载体和形式,把需要培训的内容按照其逻辑关系编列成一系列活动,并使这些活动相互关联,将培训内容置于教师的真实世界情境,使呈现的内容和技能与实践亲历产生互动。
例如,每次家长开放日汇报、每次班级、教研工作总结等都要求教师使用信息技术手段,通过这些活动,提高教师使用交互式教学设备、网络信息搜索获取的频率与能力。并结合日常班级网站维护工作、教育博客更新、班级视频制作、班级专题学习网站制作、公共教育信息服务平台操作等,开展针对性教师培训活动,是建立在与实践活动相吻合的基点之上,教师可以不断获得经验,不断重建经验,进而获得发展。另一方面,日常的应用毕竟只是基础、支架,在此基础上还需有针对性的提炼和提高,借助竞赛评比活动,如每学年进行信息技术教材制作评比、交互式电子白板赛课、校园影视制作评比等,有效激发教师主动性和积极性,能够开拓教师视野、思维,主动创新,学以致用。
三、模仿学习与自主创新相结合
—个好的信息化教学设计必须是工具性和思想性的高度统一,科学性和艺术性的有机结合。对于新手,可以先从模仿再到运用,贯彻参与式、体验式原则。立足于先进的教育理论,可以通过大量的案例、模板资源,使教师通过各种“阶梯”,能够轻松愉快地模仿、借鉴、运用,在反复实践的基础上内化、领悟、迁移、再创造。当前,网络资源无比丰富,获取方便。当然,仅仅停留在模仿案例的基础上是不行的,教师正确、先进的教学思想和高超的教学艺术、独特的教学风格、长期积淀的教学经验与实践智慧,是设计质量的根本保证。而创意则是设计魅力所在。教师要想运用好交互式终端,教师就必须掌握好交互式电子白板的功能,具有独特创新之处,发挥其不可替代的优势,在教学设计上融合创新、生成的教育理念,设计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
四、团队协作与个人努力相结合
团队学习日益成为教育培训和实践的重要工具,正成为促进交流、协作和学习者有效参与的重要手段。要想提高信息化教学设计能力,我认为,团队学习十分重要,因此,将培训重点放在了学习活动设计而不是培训内容传递上,通过一次次信息化教学设计活动促团队教师发展,尤其要注重团队协作下的体验式学习与实践。
教师在实践运用中常会遇到这样一种情况:有可能今天你遇到的问题正好是他人已经解决的问题,即使不是同一水平层次的教师,在谈到某些问题时也能互相启发。有些遇到的问题,一个人几天都没能解决,但别人一点拨,马上就会明白。另一方面,教师之间因教龄而存在明显差别,但老、中、青教师都各有其长处,教师经常经历一个交流、碰撞和讨论的过程是非常必要的,教师之间的相互交流、相互讨论、取长补短以实现教育技术、教学经验和实践智慧共享。经验与智慧也不是仅靠培训能获得的,所以逐步引导教师从互帮互助到团队协作学习十分有意义。
时代在进步,教育技术装备也在不断改善和优化,作为教师要紧跟发展,从幼儿身心特点出发,发挥新技术优势,搭建师幼互动的桥梁。在教师信息技术培训上面,也应强调以教师为中心,注重教师的主动参与、积极体验和活动化的内化学习。作为培训者、管理者,更是需要不断学习和改进,以适应新形势、新发展。
幼儿教师与幼儿管理 篇12
我带的是大班, 回到班上, 我就把“谁来管理自然角?”这个问题抛给了小朋友, 小朋友七嘴八舌地议论开了:
丹丹说:“请能干的小朋友来管理。”小庆说:“老师来管理吧。”
欣欣说:“叫孔阿姨 (保育员) 来管理。”源源说:“我想管, 可是老师没请我。”
安安说:“请两个小朋友来管理, 一个管动物, 一个管植物。”
经过讨论以后, 大家一致认为安安的办法最好, 那么, 请哪两个小朋友来管呢?新的问题又产生了, 接下来又议论道:
小雨说:“一直由两个能干的小朋友来管理。”宗盛说:“谁来得早谁管。”
扬扬说:“大家都来管。”
贝宁说:“每天换不同的人来管。”
在我的引导下大家一致商定出每周换两个人轮流管理的方法。接着我又提出一个问题:“我们应该怎样来管理这个自然角?让这个自然角里的动物、植物都不会死, 并且看上去干干净净、整整齐齐的呢?
伟伟说:“田螺要经常换水, 植物要按时浇水。”
豪豪说:“蚕要吃新鲜的桑叶, 枯了的桑叶要扔掉。”
贝贝说:“蝌蚪长出了四条腿就快变成青蛙了, 应该给它换一个大一点的盆。”
宁宁说:“我妈妈说芦荟不能浇太多水, 浇多了反而会烂根。”
尧尧说:“把植物和植物放一起, 动物和动物放一起, 看上去就整齐了。”
没想到大班的孩子已经具备了一些养殖的知识, 让我暗自佩服, 我肯定了大家的说法, 并鼓励大家照自己说的去做。最后, 我又问大家:“五一长假快到了, 这7天怎么办?”
牛牛大声地说:“让小朋友带回家。”
这真是一个好主意, 立刻得到大家的拥护。我又进一步提出要求, 带回家的小朋友一定要爱护好这些动、植物, 7天回来比一比谁的动、植物养得最好。小朋友立刻兴奋起来, 都争着说:“让我带、让我带。”
二、和教师的商讨
在教研组会议上, 我向老师们汇报了我班幼儿讨论出来的管理方法, 基本上得到了大家的认同, 同时, 老师们也发表了自己的见解:
韩老师说:“我认为孩子是完全可以参与到自然角的管理中去的, 但是在管理的过程中, 始终离不开老师的指导。只是在小、中、大班, 老师的指导会有所区别, 在小班, 老师的指导肯定会多一些, 明朗一些;到了大班, 老师的指导可以隐性一些, 以暗示为主, 老师要根据孩子的实际水平把握这个度。”
周老师说:“为了增加孩子的兴趣, 我制作了一个自然角值日生的牌子供孩子佩戴, 也增加了孩子的责任意识。”
李老师说:“可以增加一些奖励机制, 比如为自然角增添物品的孩子就评为爱心之星, 关心动、植物的就评为环保之星, 整理自然角的就评为清洁之星。”
陈老师说:“想要孩子主动关注自然角, 我认为孩子一定要亲自参与自然角的组建, 比如说孩子可以亲手种植大蒜、洋花萝卜, 亲手播种种子, 亲自到水塘边来捉蜗牛, 这样会更有兴趣一些。”
唐老师说:“可以设计一些观察记录表, 让孩子随时记录下自己的发现和生物的变化过程, 这样可以帮助孩子记忆和理解, 也增加一些任务意识。”
听了老师们的一席话, 我顿时如拨云见日, 对此课题的顺利实施充满了信心。
三、得出的结论
综合孩子与老师的研讨结果, 我在班上进行了一些实践, 具体做法如下:每周请两名幼儿管理, 一人管动物, 一人管植物。经常请孩子当众说说自己是如何管理的。每周评一次自然角“某某之星”。管理者佩戴标志。管理者监督不让其他人搞破坏。“让幼儿亲手播种”作为一次活动在课堂上完成。悬挂记录表让幼儿在晨间记录。教师密切关注孩子的做法, 遇到问题及时与孩子商量解决。指导幼儿在自然角有针对性地做一些实验, 培养孩子观察的持久性。教师搜集一些简单的养殖知识指导孩子管理。五一期间让孩子把动、植物领回家, 假期过后对完成任务的孩子进行表扬。
【幼儿教师与幼儿管理】推荐阅读:
幼儿教师情绪管理与压力应对学后感07-26
幼儿教师演讲稿:幼儿教师与快乐10-01
教师与幼儿的交往05-18
幼儿教师的管理06-08
幼儿教师班级管理07-01
金字塔模型与幼儿教师07-24
幼儿教师管理制度10-10
幼儿园教师人本管理05-11
幼儿教师日常保育工作要求与对策1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