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节园丁赞歌

2024-05-30

教师节园丁赞歌(精选10篇)

教师节园丁赞歌 篇1

《园丁赞歌》教案

教学目标

1、认识教师职业的伟大,从而产生对教师的崇敬之情。

2、通过学习尊师故事,知道尊师重教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激发热爱和尊重老师的思想情感。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教师播放歌曲:“每当我走过老师窗前”)。师:同学们,知道这首歌是献给谁的? 2.师:这是一首献给老师的歌。在人生的道路上,老师,引领我们走进知识的大门;老师,开启我们混沌的心灵;老师,园丁般呵护我们茁壮成长。今天,就让我们走近老师,一起唱一首园丁赞歌吧!

二、学习1.了解孔子。

⑴ 师:教师这个职业,自古以来就是存在的。早在2500多年前,就有一位非常伟大的教育家,创办了我国历史上最早的学校——私塾,他就是孔子。你知道哪些有关孔子的知识呢?

学生简单交流对孔子的认识。

⑵ 师:孔子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位职业教师,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关于他的介绍。(教师出示课件:“孔子”。)

⑶ 师:2500多年过去了,直到今天,人们还在纪念着这位中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南京夫子庙就是专门用来供奉和祭祀孔子的庙宇,每天都有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瞻仰他、纪念他(教师出示课件:“夫子庙”。)。许多国家还向我国教育部申请成立孔子学院,据说到今天为止,中国已在世界156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175所孔子学院呢!孔子呕心沥血,言传身教,桃李满天下,为教育事业作出了伟大的贡献,被后人称为“万世师表”“千古圣人”。2.学习尊师故事。

师:在刚才的录音介绍中,讲到孔子有72名有成就的弟子,子贡便是其中之一。子贡对老师毕恭毕敬,孔子死后,他悲痛万分,在孔子墓旁居住下来,一直守墓6年。关于尊重老师,我国历史上还有许多佳话呢!

⑴(教师播放录像:“程门立雪”的故事。)交流:

A.故事中的学生是怎样尊重老师的? B.他们为什么这么做? C.从故事中,你有何感受? ⑵ 师:古时候,人们常说,一日为师,终身为父。这说明那时候的人非常尊重自己的老师。在现代,许多伟人也是这样,他们以实际行动报答老师的培育之恩。(播放录音“不忘恩师情”。)交流:

A.陈老师对苏步青有哪些重要影响? B.苏步青又是怎样尊重自己的老师的? C.听了故事,你有什么感想?

⑶ 师:我国伟大领袖毛泽东也是尊师的典范。(教师出示课件:“毛主席尊师”),1937年,在老师徐特立先生60大寿之际,毛泽东特意写贺信祝寿。他在信的开头写道:“你是我二十年前的先生,你现在仍然是我的先生,你将来必定还是我的先生。”教师出示毛主席说的话,学生齐读。3.交流尊师的故事和格言。

⑴ 师:尊师重教历来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同学们也肯定知道不少有关尊敬老师的故事,大家一起来分享一下!

学生小组交流,然后推选代表集体交流。

⑵ 师: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古往今来,有许许多多无私奉献的好老师,因此不仅留下了许许多多尊师重教的佳话,也留下了许许多多尊师重教的格言。老师采撷了其中几句,大家一起来看看。

(教师出示课件:“尊师格言”)学生学习,制作“尊师”书签。(教师播放背景音乐:“我爱米兰”。)

4.老师的节日和献给老师的诗歌。

⑴ 师:同学们,如今,不仅做学生的懂得尊敬自己的老师,而且整个社会都形成了尊师重教的风尚。老师们还有自己的节日呢!你知道是什么时候吗?(9月10日。)⑵ 师:在1985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作出决定,正式将9月10日定为教师节。从此以后,每年的这一天,党和国家的各级领导人都要向老师表示亲切的慰问。

⑶ 师:同学们,今天虽然不是教师节,但是我们对老师的爱不仅仅只在教师节,就让我们最美的歌献给可亲可敬的老师们吧!

(教师播放诗朗诵:“园丁赞歌”,背景音乐:好大一棵树。),学生起立,齐诵诗歌。

教师节园丁赞歌 篇2

关键词:职业,观念,进化,人才,底线

一个学生在写我要求他们写的“时事周评”时给我一个建议:老师, 您应该是一个“导游”式的教师。导游这个提法是出自去年一名小学六年级学生的作文, 题目叫做《园丁与导游》。这篇作文的中心思想是:园丁不适合用来比喻老师, 因为学生不应该是被修剪的花草, 只能接受, 而没有自己的想法。希望“老师是导游, 带我们看世间各种风景, 让我们自己体会、自己领悟”。这篇作文当时在新浪微博上短短12个小时被网友转发了2万多次, 评论超过6000条, 成了热门微博中的“TOP3”, 引发了很大范围内对教师职能、角色定位的一次讨论。不少网友吐槽园丁已经不适于教师了, 赞同小作者用导游替代园丁的观点。

我个人很赞同把导游职业的某些属性融入教师的职业属性中, 但我认为不妨把园丁的某些属性也保留下来, 让教师来一次“二合一”的“进化”升级。

教师的职业总是承载着家长、国家、民族的期待, 压力之大可想而知。而担任这一角色的我们在教育教学中又总是存在诸多的不完美, 特别是当某某校长、某某老师出了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后, 社会上就会骂声一片。很多人包括教师自身都感到有些悲伤、绝望:一个国家最不能出问题的几个领域全出了问题———公务员、医生、教师———我们的处境真是艰难。社会的进步, 对教师提出了职业进化的需求。摆在我们面前的是:把教育当做一门终身追求的艺术, 还是一个养家糊口的工作, 这是一个问题。

说是工作, 是本来如此———社会的发展使我们更加无法回避用教师职业养家糊口的现实。

说是艺术, 是应该如此———巨大的社会压力下, 我们如果不能从教师职业中获取乐趣和成就感, 那么我们要如何体面地生存?

教育是工作是艺术, 但教师始终还是社会的普通公民。在浮躁的当下, 教师往往承载了过多的期待和需求, 被赋予传承民族文化、培养国家未来栋梁的重任。教育工作者在信息时代更是被放在显微镜下观察, 这让教育工作者的每一个行为都处在全民监督、全名舆论批判的环境下。

我们教育培养出来的学生能不能胜任在复杂国际关系下实现民族伟大复兴这一中国梦的任务?我们到底在培养什么样的人才?我们该培养什么样的人才?

如果说还有一个职业是无私的, 那么可以毫不谦虚地说就是教师。教师古往今来在做奉献的蜡烛、春蚕之类的角色, 一直以来都在真心实意地爱学生。从感情上说, 这是回避不了的;从行为上说, 也是可以被验证的。有无数事实可以证明我们无论是心还是行为都在爱着学生, 但是学生进了课堂要获得的是知识的、技能的、情感的、态度的、价值观的、心灵的成长。而教师在教给学生知识、技能的同时, 有没有因为屈服于考纲, 屈服与高考, 屈服于现有的评价机制?教师有没有在这种屈服中习惯性地要求学生只能学什么, 只能干什么, 只能想什么, 只能写什么?

可以说, 应试体制中的教师被异化了。教师成为了只关注眼前利益, 忽略了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 为学生适应社会生活、大学教育和职业发展做准备的职业属性。很多时候, 我们的课堂和学生的生活实际相隔太远。我们应该在如何把语文和生活联系起来方面作系统研究, 而不只是抱着考纲反复考试。

我们要与时俱进地定位自己的身份和角色, 搞清教师正确的职业属性。我们到底该为何教、怎样教、教什么、教到什么程度?我们该以什么样的身份才能把学生吸引到我们的课堂上, 让学生感受到身为方块字后人的自豪感, 让学生拥有可以解读世界的工具和心灵, 让学生知道怎样传承几千年的传统文化。

社会的转型期, 要培养全面发展而且有个性的人, 教师的职业属性到底应该是什么?在当下怎样才能做一名合格甚至出色的人民教师?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规定的课程目标是:全面而有侧重地提高语文素养, 突出学生应用、审美、探究能力的培养。这看似简单的几个词语实际上还是对高中老师提出了高难的要求。

埃德加·莫兰在《复杂性理论与教育》中提出未来教育必须教会学生七种知识:

1. 恰切的认识的原则;

2. 把握认识中的盲点, 即错误和幻觉;

3. 认知人类地位;

4. 认知地球本征;

5. 学会迎战不确定性;

6. 学会相互理解;

7. 掌握人类伦理知识。

这既是对教育者职能的要求, 又是对教师职责的一种理解。过去习惯用“蜡烛”、“春蚕”定位教师, 用它们诠释教师职业的艰辛、无私、大爱等属性。

而现在, 如果还坚持把教师比作“蜡烛”、“春蚕”, 那么估计我们的教育行为一定体现不了埃德加·莫兰的未来教育的理念。因为当我们把自己比作“蜡烛”、“春蚕”的时候, 无形中违背了教学规律的要求:“蜡烛”、“春蚕”的定位过分强调教师要奉献。这种定位认为教师把自己全部时间和精力投入到教育教学行为中才能提高教学质量, 才能把学生培育成人才。这种理念的实质是“杀鸡取卵”, 它很大程度上以牺牲教师的身体健康为代价, 与现代教育注重提高“教学效率”的理念冲突。现代教育中教师不仅要舍得在教学上花时间, 更要提高单位时间效率。“蜡烛”、“春蚕”的定位在价值取向方面也存在问题, 它传达的是理想完美的师德追求, 忽视了个人人格与道德规范可能产生的矛盾。以“蜡烛”、“春蚕”作为对好教师的歌颂, 主观上是一种牺牲小利以获大利的功利主义取向, 客观上强化了取义不取利的对立, 忽视了教师的个人人格追求与道德性规定可能发生的冲突, 违背了义利对立统一的道德基本原理。

“蜡烛”、“春蚕”赋予教师一个可歌可泣的悲剧形象———燃烧、流泪、毁灭。从“燃烧自己, 照亮别人”到“蜡炬成灰”, 教师通过奉献—牺牲—毁灭使学生获得发展, 自己却无法获得可持续发展。而当今社会却视之为教师的必然本分, 这既不利于教师社会地位的提高, 又有悖于终身教育思想及可持续发展的健康观念。

蜡烛、春蚕不能做, 教师该如何进化?在教育理念日渐科学的社会背景下, 我们也该转变心态:做教师, 就要用比蜡烛更持久的光亮照耀世界, 就要用比春蚕更长久的生命奉献世界。

我们需要改变观念, 教师需要“进化”。

有人提出了教师是园丁理念。

我们一直认为教师像园丁一样全心尽职地培养学生, 哺育学生, 如浇灌花园的各色花草, 使之茁壮成长, 最终培养出万紫千红的花朵装饰世界。

而在一个六年级的孩子看来, 如果孩子是花草, 老师是园丁, 那么已经种在花园里的花草“命运都是已经安排好了的”, 就像“牡丹不会变成玫瑰, 百合不会变成月季”, 花草们只能被动地吸取养分然后长大, 却“没有自己的想法”。

特级教师李镇西先生曾说:“尊重学生, 并不能取代教育本身;但剥夺了学生的尊严, 就谈不上任何教育!”他的话深刻地点出了教育的真谛———教育应该是对学生人格成长的尊重, 是对学生生命尊严的尊重。这一点, 恐怕又是一名园丁无法承受的一分重量。

所以, “园丁”不适合用来比喻老师, 因为学生不应该是被修剪的花草, 只能被动地接受, 而没有自己的想法。因为”园丁”毕竟只是计划的执行者, 在履行浇灌、培养职责的同时, 也会被很多因素影响从而对花园里的花草强加诸多影响。正如龚自珍先生《病梅馆记》所言, 按照“文人画士”对梅花的“以曲为美, 直则无姿;以欹为美, 正则无景;以疏为美, 密则无态”的审美要求而“斫其正, 养其旁条, 删其密, 夭其稚枝, 锄其直, 遏其生气, 以求重价”。诸如这样的修剪“花枝”、剔除“杂草”, 最终花园留下的可能只是“会听话的植物”, 最终造成的是“江浙之梅皆病”的局面。这既不符合龚自珍先生“纵之顺之, 毁其盆, 悉埋于地, 解其棕缚;以五年为期, 必复之全之”的“不拘一格降人才”人才培养选拔的理念;又不能顺应当代学生“我看见树, 你看见鸟, 他看见草地”的殷殷期待;更不符合十八大确立的“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 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国民教育的核心理念。

随之而来的很多人认为教师应该是导游。

导游引领游客游览风景名胜, 在该讲的时候讲;在该让游客自己看的时候给出自由活动的时间让游客自己看, 自己感受;在游客有困难的时候协调诸多力量进行支援, 满足游客的合理诉求。

孩子们希望老师是”导游”, 带他们看世间各种风景, 让他们自己体会、自己领悟。但是, 导游仅仅是带领大家走“近”风景, 至于怎么看, 看到了什么, 最终能否“走进”风景, 这和导游的最终收益不会有太多冲突, 他也就乐得不管。

刘墉曾说:“教师既要引起学生的动机, 兴趣, 指点学习的途径和方法, 又要留些空间, 让学生自己去品味。”他的话形象阐述了教师的一部分功能, 但忽略了教师还要担负道德品质评价的职责。教师不仅要引导、激发、授予、激励地教, 还应该承担修正和养成的职责的育。而“导游”逐利的因子和一味迎合、纵容的态度明显不能适应教育的教化修正功能。

所以, 导游的职业属性并不能直接移植到教师职业中, 因为学生不应该被随便地放羊, 教师的引导和陪伴、监督和激发不能缺位, 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需要培养。

园丁和导游的职业属性都有缺陷, 无法涵盖教师的职能。如果我们把”园丁”和”导游”结合可能会更好。

老师在该讲课的时候讲, 在该让学生自己探讨的时候给出空间和时间由学生自己探讨交流, 在学生在遇到困惑时指点迷津, 让学生如沐春风。不缺少陪伴, 也不缺少引导和激励。

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地方, 作为园丁的老师, 要细心呵护学生的成长又不能过分主观过度的修饰和裁剪, 这样才能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汲取阳光的照射和雨露的布洒;作为导游的老师, 则要是带领学生走进“好山好水好地方”, 尊重每个学生的个性喜好, 让其享受“独立思考”的乐趣, 同时该汲取园丁适当修饰裁剪功能, 引导教化学生守住道德的底线。

我们不能只是看到孩子敢于打破“惯性思维”, 提出问题解决方法, 不能只是看到这个孩子懂得独 (下转第99页) (上接第90页) 立思考, 不盲从, 不随大流, 不屈从于习惯, 展示他们成才中重要的品质。我们还应该看到:

唯能解放园丁, 实施不拘一格的人才教育, 我们的社会才会有更多的爱因斯坦、比尔盖茨、乔布斯、马云、雷军……

在现代教育体制下, 教师就应融合”园丁”和”导游”的优点, 重新定位自己。从课程和学生的特点出发设计课程目标, 选择教学策略, 给学生提供展示才华的舞台, 帮助学生寻找适合自己的发展方向 (多样性、选择性) 。并顺应时代发展, 积极改变对学生的评价方式, 引导学生健康成长。不仅要传授知识、培养能力, 还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体系之中,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荣辱观。

唯有如此, 学生才能适应社会, 才能优雅地生存。唯其如此, 我们的时代和社会才能满意教师的角色。

浅谈教师传统“园丁”角色定位 篇3

【关键词】教师;园丁;角色定位

园丁,作为一个传统的教师角色定位,曾是光荣教师的称号,也是教师要求的标准。它体现了教师对学生的热爱和无微不至的关怀与培育,也体现了教师的无私的奉献精神。

“园丁说”对今天的教师角色定位也有着重要的影响。知名社会学家齐格蒙·鲍曼认为,园丁是现代性的幻想,现代文化是一种园丁文化。当然,在“园丁颂”、“园丁赞”的巨大声音中,在不断颂扬园丁隐喻的进步和优点时,它的缺陷也不应该被遮蔽。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教师角色定位也发生了很大的改变,授业传道者、研究者、管理者、引导者、课程开发者、心理医生等现代教师角色定位应运而生。由此可见,对于“园丁”这一传统的教师角色定位,我们应该辩证看待。

一、教师“园丁”角色的传统表现

(一)教师“园丁”角色的寓意

“教师是园丁”的观点反映了一种农业模式,是一种自然主义的教育观点,要求按照学生的天性和本来的样子去教育,基于学生这些“秧苗”的本性,顺其自然。教师的作用就像培植苗圃的园丁,对秧苗进行培育,需要经常地定时浇水、施肥、松土,因势利导,引导学生健康成长。

孩子是祖国的花朵,教师作为一个园丁,需要充分地关注花朵的可生长性,重视学生成长历程的共同规律,同时也要意识到每一粒种子可能开出不同的花,要照顾学生个体发展的差异性。

另外,园丁这一对教师的隐喻,忽视了教育是一个充满不确定性的过程,需要教师运用自己智慧去面对事先无法预料的新问题,没有充分肯定教师的形成性作用,也没有意识到教师作用其实是很有限的。

(二)“园丁”角色的行为表现

教师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对学生进行各方面的教化,像园丁精心培育花卉般孜孜不倦地乐于培育人才。教师要奉献自己的时间与精力,才能提高教学质量。教师的教学对学生应“因材施教”,即通过个别观察、谈话,在了解认识学生个别差异特点基础之上,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

教师对待学生要像对苗圃那样“精耕细作”,如朱熹的六条“朱子读书法”:循序渐进、熟读精思、虚心涵泳、切己体察、着紧用力、居敬持志,就集我国古代对读书方法精细研究之大成,而且从心理学角度看,其中许多是符合人认知发展的规律的,与认知学派有异曲同工之妙。引发诱导,要求教师的教学要引导学生探索未知领域,激发求知欲,积极思考,明确表达,即要“开其意”、“达其辞”,能从具体事物中概括普遍原则,再类推同类,扩大认识范围。教育方法特别突出“感化”与“点化”,前者体现中国传统教育的本质是一种精神熏陶,即将所传递的知识蕴涵于真实的情景中,而不是用概念与逻辑推导出来的,学生接受知识过程是沉浸并体验这种充满道德精神生活情景;后者是建立在贯彻感化的基础之上,抓住教学生活中的每一有利情景,顺其自然进行,促使学生自己体验其中道理。

教师是“园丁”这一自然主义教育观点,突出体现了中国古代教师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其行为表现有:观察学生的行为,即控制、解剖、克制、承受,有利于培育学生的完美人格;考虑学生的情感,即心理、顿悟、反省、总结,其核心是关注学生的成长;帮助学生感受,即适应、培养、树立,提升学生价值感与成就感;强化自我认识,即自助、自律、探索,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自身的成长过程。

二、教师“园丁”角色的现代思考

(一)园丁与设计方案

作为园丁,他首先意味着对园圃、花苗的设计与护理。园丁的心态体现了对一种完美、纯净、健康的教学秩序和学生品行的设计。园丁们将园圃和花苗看成自己施展专业才能进行培植及修整的舞台,他们相信自己的能力,相信学生潜能的充分全面的被开发、人类的无限超越和真正的发展。园丁何以能如此?就园丁和园圃、花苗的关系而言,园丁代表着改造的一方,主动性的一方;园圃和花苗代表着被改造的一方,被动型的一方。就改造关系而言,改造者始终代表着发展的方向,被改造者应该在改造者的指导下朝正确的方向发展。

这样,园丁在一定意义上就被赋予了立法者的权利和理性设计的权利。从理性的角度看,园丁的设计完全合法,在现代性的网络中,花苗的唯一选择就是内化这种设计,配合这种设计,听从这种设计。作为园丁的教师,他们拥有对学生进行形象和品行设计的权利,几乎是按照自己的意志、审美观念和规格标准去耕耘。当教师对学生的设计符合他们自身规律的时候,这种行为将会促进学生的各方面素质的健康发展。但不能保证每一位教师都能准确无误地为每一位学生量身定做出正确的设计方案。当发生设计方案与学生个体存在较大差异时,教师对学生的改造就将会徒劳无功,甚至是有害的。

(二)园丁与园内管理

园丁必须进行园内管理。首要的工作就是除杂草和杀虫,他们不是园丁培植的对象,更为重要的是,它们严重危害了花苗的生长和园圃的整齐秩序。除草和杀虫是园丁的天职工作。这对于园丁而言,不是一种破坏行为,而是一种创造。作为园丁的教师,他们有对学生界定、区分、分类的权利和义务。因此,他们要划分好学生和差学生,以便因材施教,区分对待。何为好学生、差学生?关键在于他们的表现和成绩,在于他们是够有利于整个良好的秩序的形成,在于他们在整个秩序中的位置。

正像园丁根据园圃的整饬来区分杂草,对于那些不能被教育改造的、难以适合班级生活的学生,他们则有可能被视为杂草、病虫害。杂草、病虫害是不能改变坏的本质的,所以必须被清除。但是在教学中,教师难道能对这些所谓的差学生不闻不问?这显然是不合常理的。或许在现在的学制中,我们更多的是以成绩的高低来界定好学生和差学生,难道差学生因为在某一方面的学习成绩不够理想,教师就可以放弃对他的辅导和教育吗?况且,现代社会对学生的评价机制趋于多元化,好学生和差学生从不同方面来看就会有不同的结果,这样如何去明确孰为秧苗,孰为杂草?

(三)园丁与情感发展

除了杂草和病虫害需要园丁清除,园丁还要进行定苗、梳花,鉴别哪些是好苗子,是能结果的花,这样做是为了给那些好苗子和花朵提供充足的养料以使其茁壮成长。此外,园丁对花苗的修剪是必要的,否则旁逸斜出是必然。

教育中,园丁称谓使教师必须对学生的潜能、资质进行划分,发展某些而限制另外一些。为了适合良好的秩序,必须牺牲情感、自由和欲望等。园丁的辛劳使得学生个人必须良好地管理自己,这是理性的结果。教师也同样时刻提醒自己和学生别犯错误,犯错误会影响整个的设计和秩序。然而,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犯错误是不可避免的。因此,从这个方面来看,园丁隐喻剥夺了教师、学生作为人的权利,他们的身心时刻受着无形的压力,不利于人的成长与发展。

园丁是在传统的观念下产生的,因而园丁这一隐喻带有不可避免的传统性“胎记”。教师角色面临着新的社会状况的挑战,需要教师尽快实现自身角色的转换,以适应信息化和知识经济发展的新变化。对园丁隐喻的反思并不是否定园丁辛勤培育花苗的行为,而是改进传统的理念,更好地启发当代人对教育角色定位的更新。教师应该是一位“阐释者”,与学生对话,互相交流,相信并尊重学生,敞开自己并敞开地接纳他者的同样的敞开,共同致力于学生的真正发展。

作者简介:

教师节园丁赞歌 篇4

1.了解“记叙的角度”的相关内容,如什么是“记叙的角度”,不同“角度”的表达效果与作用等等。2.在观察、思考的基础上合理选择最佳的记叙角度,力求文章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统一。课前准备:

①学生自读教材,获得对“记叙角度”的感性认识和初步的理性认识。②印发例文:《花菜》《肥公正传》从较新的切入点写老师。要求学生对这两篇习作做较具体的评价。花

花菜,花菜,既是花又是菜,花中菜中最可爱!

吃遍鸡鱼肉蛋,尝遍山珍海味,都不如我曾经吃过的小炒花菜。我对花菜情有独钟,源于我对刘老师的一段深情。

那是1981年的深秋,我当时在任集中学插班借读,那时候,学生吃饭是从自己家中带馍,学生各自用塑料网兜子装上馍,统一放到学校食堂的大笼里馏。由于带的馍吃完了,就向时任我的数学课的老师兼班主任刘朝堂老师请假,回家带干粮。刘老师听完我的话,向我摆两下手说:“刚好,我现在就开饭,你在我这吃吧。下午有数学测验,你回家也不一定能拿到馍,等考完数学,你再回家。”刘老师的为人我是知道的,他对学生的关怀也是出了名的,许多学生都在他家吃过饭,他还经常义务给学生剃头。我只好听从师命,在刘老师家吃饭。其实,刘老师家就刘老师自己,师母和他们的孩子都住在农村老家里。刘老师很快就端上来饭菜。当时,吃的什么馍,喝的什么汤,我已经想不起来了,但吃的菜是小炒花菜,让我刻骨铭心。这是我生平第一次吃花菜,对我们农村家庭的孩子,别说吃到花菜,连见都没见过。就知道这菜特别的好吃,我好奇的问刘老师是什么菜?刘老师说:“是花菜,要是好吃,你全吃了吧!”刘老师一边吃饭一边说我的学习,他说:“你的语文特别好,尤其是作文写得好,侯老师(语文老师)经常夸你。你的数学也不错,只是前两次没有考一百分,其实你能考一百分的,由于做题不细心,常常在容易的地方出问题。下午细心点,应该能考个满分。”

下午考试很快就结束,试卷的确很容易,我没有多想,交卷后就很快开动“11路车”往家赶。到了家里,没等我开口说话,我母亲就说:“你来了,就不要再去了,读书的多,有用的少,你都考了三次了,不还是没考上吗?家里也没有面了,没有馍给你拿。”说完母亲就挎粪箕下湖去了。我一下子傻了眼,泪水夺眶而出。我真的到此为止了吗?此时此刻,刘老师的话又在耳边响起,“知识改变命运,命运改变人生”,“你快去快回,晚上还要上自习”„„我该怎么办?这时恰巧邻居婶婶看到了这一切,她说:“孩子,你来俺家,我帮你弄馍,咋能不上学呢。你会翻馍吗?”我被婶婶拉到她家里。婶婶很快就和好了面,很快支起了鏊子,她飞快的烙着,我飞快的翻着,我的泪水也不停地流着„„

我终于在临上课前一刻赶回了学校,远远地我就看到刘老师站在班门口,向这边望着。我知道,刘老师是在等我。到了刘老师跟前,我哽咽地说不出话:“刘老师,我„„”刘老师轻轻地抚摸着我的头说:“我知道你家里地情况,你啥都别说了。这次测验,你考了100分。我等着你,就是要告诉你,你要努力,你会有出息的。千万不能半途而废。”后来,我考上大学,选择当一名人民教师,是与这次吃花菜分不开的。

一晃三十多年过去了,虽然我没有做出什么惊天动地的伟业,作为一名教师,也培养出多名市县高考状元,如今也是桃李满天下。几十年来,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善,生猛海鲜、山珍海味也吃过不少,可从来就找不到那盘“花菜”的感觉。我到死都会认为,世界上最好吃的菜就是刘老师的那盘花菜!这花菜浓缩了人民教师的师魂,这师魂的核心是爱。如今这爱心正传向四面八方,传向千秋万代。花菜,花菜,既是花又是菜,花中菜中最可爱。

(作者:任瑾

《安徽教师散文百家》《淮北日报》)

肥 公 正 传

新学期伊始,消息灵通的人士透露:历史老师Mr.程,将会成为我们的新头!众人一片哗然,文质彬彬,身材肥胖的肥公——Mr.程怎能管得住我们这群野马呢?从此江湖多事了!没想到半个学期下来,肥公竟然平添了许多神通,高招不尽,众人难以招架,只得个个俯首称臣。

究竟这肥公有何能耐,居然如此“霸道”呢?只因这肥公身怀四宝。众看官别心急,请听我慢慢道来:

法宝一:请君入瓷法

走马上任后,肥公就充分发挥他的“外交手腕”和“美式公选法”,选出班上最有威信的“野马”,开了个研究会,研究如何搞好班上的纪律。于是乎,找缺点的找缺点,表决心的表决心,研究会成了检讨会、宣誓会。而后肥公就趁热打铁,任命他们为“钦差大臣”,分管班上的纪律,“野马”变了身份,肥公又迫不及待地亮出了他的另一法宝。法宝二:污点记录法

大概班主任的心理学都学得比较好的缘故吧,肥公抓住我们太爱面子的弱点,在教室后贴了一张大白纸,谁违纪就给谁记个大黑点,称之为污点。哪个能容忍自己的名字后面排上一大串黑点呢?这一法宝让平时那些胆大者都心怯三分。但毕竟是新生事物,怀疑者颇多。大白纸刚贴出,就有几个同学糊里糊涂地榜上有“点”了,大有存心和肥公对着干之势。于是肥公又出人意料地用上了他的另一法宝。法宝三:欲擒故纵法

中午,几位榜上有“点”的同学果然被叫到肥公的办公室。出来时,他们竟个个带着笑容,几时见过“特别接见”的同学能笑着走出办公室?放虎归山,必有后患。有个别同学为肥公暗暗担心。不出所料,第二天,那几个同学名字后的黑线又长了一些。不用说,自然又得去见肥公了,但这回出来时,他们面上再没有笑容了。我们想,这回肥公终于开骂戒,但一问,却让我们摸不着头脑了——肥公两次接见他们都只询问了一些学习上的困难、对老师的意见之类的话。也怪,打这以后,那几个名字后的黑点再也不见长了。

法宝四:感情投入法

肥公的和蔼是折腾我们的又一原因。和他攀谈,没有紧张,没有拘谨,有的只是和朋友之间聊天一样的畅快。肥公常说:“什么都是这样,真是狗屎。”肥公的那句“狗屎”的口头禅,班上更是无人不晓。语言上拉近距离不算,肥公还善用“大音稀声”法宝。一次,面对班上的“课堂风暴”,他就以许久的沉默为对策,迫使众“野马”慑服于“非暴力不合作”的仁慈与威严之下。经过这一遭,我们从心底里敬畏起他来。

肥公的法宝不断,班上成绩明显提高。我们不由得感叹:肥公真不简单!

(作者:某学生)

“切入点”即狭义的角度,教材在这点上混淆了视角与角度这两个概念。写作任何文体的文章都有个角度的选择问题。就记叙类文章而言,“切入点”即作者选择和处理写作素材的着眼点,其目的是更好的表现人物的特点或凸显事件的启发意义。就像摄影,可正面,可侧面,可俯拍,可仰拍„„选准了恰当的角度,就能拍出最佳艺术效果的照片。记叙描写,抒情议论,切入的角度得当,就能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请同学具体谈《花菜》《肥公正传》在“记叙角度的选择”上值得借鉴的地方。

教师总结:选择“切入点”的基本原则:新,奇,小、深。做到这几点,就能写出立意新颖深刻、个性鲜明的佳作。请同学想一想,要写出老师的个性,还有那些“角度”或“切入点”可供选择? 师生共同得出:

小结

视角的选择更多的体现了写作技巧方面的要求,但绝不能忽略内容表达与情感抒发方面的制约;而切入点的确定则更多地体现了观察、思考方面的深度与敏锐度,其中也有技巧方面的影子。写文章只有做到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统一,才能写出美文,才能出精品,作业 :

请以“老师有一颗火热的心”为话题,写一篇800字的文章。

教师节作文诗歌园丁颂 篇5

教师节作文诗歌园丁颂

仰慕园丁

您用火一般的情感温暖着每一个同学的心房,无数颗心被您牵引激荡,连您的背影也凝聚着滚烫的目光„„

您不是演员,却吸引着我们饥渴的目光;您不是歌唱家,却让知识的清泉叮咚作响,唱出迷人的歌曲;您不是雕塑家,却塑造着一批批青年人的灵魂„„老师啊,我怎能把您遗忘!

刻在木板上的名字未必不朽,刻在石头上的名字也未必流芳百世;老师,您的名字刻在我们心灵上,这才真正永存。

您的思想,您的话语,充溢着诗意,蕴含着哲理,又显得那么神奇呵,在我的脑海里,它们曾激起过多少美妙的涟漪!

您推崇真诚和廉洁,以此视作为人处世的准则。您是我们莘莘学子心目中的楷模。

我崇拜伟人、名人,可是我更急切地把我的敬意和赞美献给一位普通的人――

我的老师您。

您对我们严格要求,并以自己的行动为榜样。您的规劝、要求,甚至命令,一经提出,便要我们一定做到,然而又总使我们心悦诚服,自觉行动。这就是您留在我心中的高大形象。

在我的心目中,您是最严厉的父亲,又是最慈祥的妈妈;您是无名英雄,又是教坛名师。

您的音容笑貌,时时闪现在我的眼前;您是品行人格,永远珍藏在我记忆的深处。

啊,老师――

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唯有这光辉的名字,才有着像大海一样丰富、蓝天一样深湛的内涵!

老师,这个光彩夺目的名称,将像一颗灿烂的明星,永远高悬在我们的胸中。

即使我两鬓斑白,依然会由衷地呼唤您一声老师!在这个神圣而崇高的字眼面前,我永远是一个需要启蒙的学生!

在生活的大海上,老师,您就像高高的航标灯,屹立在辽阔的海面上,时时刻刻为我们指引着前进的航程!

毫不吝惜地燃烧自己,发出全部的热,全部的光,全部的能量。老师,您像红烛,受人爱戴,令人敬仰!

有人说,师恩如山,因为高山巍巍,使人崇敬。我还要说,师恩似海,因为大海浩瀚,无法估量。

您在学生的心目中,是“真的种子,善的信使,美的旗帜”。

您是严冬里的炭火,是酷暑里的浓荫洒湍流中的踏脚石,是雾海中的航标灯.――

歌颂园丁教师节演讲稿 篇6

文章标题:歌颂园丁教师节演讲稿

老师,大家都说您培养着祖国的栋梁;我却要说,您就是祖国的栋梁。正是您,支撑起我们一代人的脊梁!您像一支红烛,为后辈献出了所有的热和光!您的品格和精神,可以用两个字就是--燃烧!不停的燃烧!您讲的课,是那样丰富多采,每一个章节都仿佛在我面前打开了一扇窗户,让我看到了一个斑斓 的新世界……

啊,有了您,花园才这般艳丽,大地才充满春意!老师,快推开窗子看吧,这满园春色,这满园桃李,都在向您敬礼!如果没有您思想的滋润,怎么会绽开那么多美好的灵魂之花?啊,老师,人类灵

魂的工程师,有谁不在将您赞扬!

传播知识,就是播种希望,播种幸福。老师,您就是这希望与幸福的播种人!老师,您是美的耕耘者,美的播种者。是您用美的阳光普照,用美的雨露滋润,我们的心田才绿草如茵,繁花似锦!您为花的盛开,果的成熟忙碌着,默默地垂着叶的绿荫!啊,老师,您的精神,永记我心!

您多像那默默无闻的树根,使小树茁壮成长,又使树枝上挂满丰硕的果实,却并不要求任何报酬。

您给了我们一杆生活的尺,让我们自己天天去丈量;您给了我们一面模范行为的镜子,让我们处处有学习的榜样。您是大桥,为我们连接被割断的山峦,让我们走向收获的峰巅;您是青藤,坚韧而修长,指引我们采撷到崖顶的灵芝和人参。

当苗儿需要一杯水的时候,绝不送上一桶水;而当需要一桶水的时候,也绝不给予一杯水。适时,适量地给予,这是

一个好园丁的技艺。我的老师,这也正是您的教育艺术。不计辛勤一砚寒,桃熟流丹,李熟技残,种花容易树人难。幽谷飞香不一般,诗满人间,画满人间,英才济济笑开颜。老师,您用人类最崇高的感情--爱,播种春天,播种理想,播种力量…… 用语言播种,用彩笔耕耘,用汗水浇灌,用心血滋润,这就是我们敬爱的老师崇高的劳动。

您工作在今朝,却建设着祖国的明天;您教学在课堂,成就却在祖国的四面八方。老师,如果把您比作蚌,那末学生便是蚌里的砂粒;您用爱去舐它,磨它,浸它,洗它……经年累月,砂粒便成了一颗颗珍珠,光彩熠熠。您的教师生涯,有无数骄傲和幸福的回忆,但您把它们珍藏在心底,而只是注视着一待开拓的园地。假如我是诗人,我将以满腔的热情写下诗篇,赞美大海的辽阔和深远。并把它

献给您--我的胸怀博大,知识精深的老师。

教师是火种,点燃了学生的心灵之火;教师是石级,承受着学生一步步踏实地向上攀登。

您像一支蜡烛,虽然细弱,但有一分热,发一分光,照亮了别人,耗尽了自己。这无私的奉献,令人永志不忘。您讲课的语言,悦耳像叮咚的山泉,亲切似潺潺的小溪,激越如奔泻的江流……

春蚕一生没说过自诩的话,那吐出的银丝就是丈量生命价值的尺子。敬爱的老师,您从未在别人面前炫耀过,但那盛开的桃李,就是对您最高的评价。您的爱,太阳一般温暖,春风一般和煦,清泉一般甘甜。您的爱,比父爱更严峻,比母爱更细腻,比友爱更纯洁。您--老师的爱,天下最伟大,最高洁。萤火虫的可贵,在于用那盏挂在后尾的灯,专照别人;您的可敬,则在于总是给别人提供方便。

是谁把雨露撒遍大地?是谁把幼苗辛勤哺育?是您,老师,您是一位伟大的园丁!看这遍地怒放的鲜花,哪一朵上没有您的心血,哪一朵上没有您的笑影!

教师节园丁赞歌 篇7

笔者是一名中职数学教师, 有幸参加公共基础数学课的全程竞赛。现竞赛已结束, 在此笔者谈谈自己的经历和体会, 希望能与大家共勉。

一基础课数学教学基本功大赛概况

本次比赛继承了以往的优良传统, 教学设计、教学评价完整, 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比赛提升了青年教师的专业素养, 发掘新人, 培养后备力量, 形成教师队伍梯队式发展的良好态势, 适应优质教育对教师提出的更高要求, 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为青年教师搭建了锻炼自己、展示风采的平台。

二参与基础课数学教学基本功大赛后的感悟

比赛后, 我的感慨很多, 同时收获也很多。也许最后的结果并不能让所有人满意, 但最重要的是享受这个过程, 在这个过程里让选手能够更清晰地认识自己, 磨砺自己, 提升自己!一次一次的挑战和机遇才成就了名师, 所以本人很珍惜这次难得的锻炼机会。下面我就谈谈在此次教师基本功大赛中的感悟:

1.态度端正, 团结协作, 共同进步

接到市里竞赛的通知后, 我们学校领导非常重视, 马上召集老师们开会, 宣读比赛通知细则, 安排比赛人选。接到比赛任务的老师们都按照比赛要求认真准备, 先自己看书, 然后互相讨论, 最后写出比赛方案, 反复地强化训练。

比赛当天, 老师们注意着装仪表, 精神饱满, 答题认真, 讲课有条理。从比赛的现场和结果来看, 每位选手都精心准备、认真思考, 努力呈现自己的专长和特色, 较好的呈现了基本功训练的成果, 提高了数学老师的整体素质, 比赛成绩良好。

2.筑牢教学基本功, 提升教师专业素养

在教育学心理学考察和数学专业知识考察中, 我的感触是:作为新时期的教师提高自身综合知识水平的素质迫在眉睫。“书到用时方恨少”, 古人们尚且知道“莫等闲, 白了少年头, 空悲切。”对于我们教师而言, 要学的东西太多, 而我知道的东西又太少了。有人说, 教给学生一杯水, 教师应该有一桶水, 而且是一桶不断更换的水。本人认为, 教师不仅要有一桶不断更换的水, 而且要是“自来水”。因此, 我们应善于主动性地学习, 使自己的思维更敏捷、更广阔。

在讲题比赛中, 要求每位教师抽签决定讲题的题目, 题目确定后, 参赛教师独立备课, 可借助参考资料, 准备时间为20分钟, 讲题时间为10分钟, 要求:审题分析、解题过程、总结提升。当我站到讲台的时候, 已经感觉到自己没有底气, 临时准备的内容可能是准备得不充分, 上台后我擦了一下黑板, 发现自己已经忘记要讲什么了, 结果语无伦次, 而且没有任何的激情, 本来想好的亮点忘记讲了, 易错点也没有提出来。自己感觉比平时讲课差了很多。我想, 作为有一定教学经验的教师站在讲台上不应该那么紧张呀, 可能因为准备不够充分, 或者说太重视这次比赛了。虽然最后综合评定本人获得了二等奖, 但本人对自己的表现, 还是不满意的。安静下来想想要得了二等奖也好, 就说明本人还有进步的空间;对自己不满意, 也说明还有进步的要求。

经过了这一届教学基本功大赛, 使我实实在在地感受到了竞争和压力与进步并存。我觉得平时我就要注意以下教师基本功的训练:

第一, 要夯实备课基本功。在第一轮教学设计环节, 写函数的概念一课的教学设计。我体会到教师应必备的专业知识。能正确理解教学大纲, 熟悉教材。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写出指定的课题教案。教学目的明确, 要求恰当, 重点突出。难点分散, 注意思想教育, 教学程序合理。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 教案格式规范, 书写文字也要端正。

第二, 强化组织教学基本功。在第一轮中考察教育学和心理学时, 我体会到教师要熟悉教学的基本原则和方法。能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灵活运用教学方法组织教学, 教学层次清楚, 教学结构合理。注意学法指导, 能激发思维, 发展智力, 培养能力。同时要精选练习, 作业布置批改及时, 认真, 规范。及时辅导, 因材施教。

第三, 修炼语言基本功。在第二轮讲题比赛时, 我体会到:如果教师普通话流利, 声音有磁性, 语速恰当, 学生会更喜欢听讲。教师若能正确使用名词和术语, 语言清晰准确, 具有启发性、逻辑性、趣味性, 会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四, 磨练板书基本功。板书时, 布局合理, 条理清楚, 详略得当。字迹工整规范。让人看了有一种愉悦的心情, 有一种美的感觉, 学生自然也会喜欢看黑板了。所以平时我们做老师的要练练字, 上课时也要有意识地把字写得更好, 格式更规范, 做学生的好榜样。

第五, 苦练作图基本功。作图要求教师能正确使用各种教具。绘图顺序规范, 迅速, 大小适中, 美观大方。能徒手绘出较正确的草图。具备熟练简笔画技能, 随手画出各种物品, 画图辅助教学, 增强教学直观效果。如本次竞赛讲题环节中的第3题, 就是作函数的图像。此题重点是用“描点法”画函数图像, 最后得到一条光滑的曲线。教师首先分析题目的隐含条件是说明图像在第一象限或者在第三象限, 又知图像还经过原点, 所以得知画图时取点, 以原点为中心取对称点, 解决了教学的一个难点。但对学生来说取了点, 把点描到坐标系里去, 也是难点。还有一个易错点, 就是学生描点之后, 用尺子连线, 连成一些折线。即使会画的图, 我们也有画的好看不好看、标准不标准的区别, 我们做教师的, 要想把图画的美观, 平时也必须多练习画图, 提高画图的基本功。

第六, 加深解题基本功。解题基本功, 主要要求教师能在规定时间内, 编拟出制定有用的试卷。并能进行试卷分析。会设计试卷的双向细目表, 试题一定要能扣住教学大纲, 知识覆盖面广, 重点突出, 难易得当, 有一定的梯度。

三基础课数学教学基本功大赛的成效

通过比赛后, 我们知道有付出才有收获, 我们数学组的老师更爱学习了, 更爱反思教学了, 研讨的气氛也更浓了。我们要学习名师的教育理念、方法和技巧, 但不能全搬全套, 应该结合自己的实际吸收精华。同时, 我们也知道了良好的心理素质和积极的心态也是获得的好成绩的重要条件之一。

虽然比赛过程是艰辛难熬的, 但收获还是多多的, 如果还有机会, 我愿意去参加比赛, 使自己在比赛中不断地进步。我也相信, 多参加比赛, 下次比赛时, 我将会显得更冷静、更从容, 赛出更理想的成绩;多参加比赛, 也可以激励我去不断地学习, 从而能更好地为学生服务, 为教育事业贡献我的微薄之力。通过教师基本功比赛, 能使教师们多思考、多反思、多交流、多讨论、多总结, 从而筑牢教学基本功, 提升教师专业素养。

摘要:笔者参加了2014年广州市首届中职教师教学基本功和技能竞赛活动。竞赛的主题是“中国梦·园丁美”——打造优秀双师型中职教师队伍。通过比赛, 笔者认识到在日常的教学中要端正态度, 与同行团结协作, 共同进步, 筑牢教学基本功, 才能提升教师专业素养。

关键词:中国梦·园丁美,筑牢,教学基本功

参考文献

[1]皮连生主编.教育心理学 (第四版) [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2011

[2][苏]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 (杜殿坤译) [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1999

教师节500字作文:辛勤的园丁 篇8

要是说起这六天的趣事,恐怕有好几箩筐呢。但回想起来,最令我感动的,就是带队老师们对我们参赛队员无微不至的关心。

在七月二十四日全体队员到外面进行社会实践的时候,我们这辆车的领队有点儿凶,做事儿也有点儿拖拖拉拉。我们在大巴上看了时间手册,下一个景点是鸿门宴遗址。我们兴致勃勃地讨论着项羽失败的原因和刘邦得天下的策略。不一会儿,我们到了。

下了车之后,领队却仍在那儿啰嗦,刚从车上下来又要清点人数。眼看着别人的队伍已经上山了,可我们还在后面打狼。牛老师和杨老师就突然领着我们向前走,不再跟着队伍慢悠悠。领队当然很生气,然后就和牛老师她们吵。老师们说了他几句,就不再理他,带着我们快步向前面赶路。进了景区,我们还碰上了导游,我们听着讲解,看着展品,真是悠哉悠哉,还学到了很多知识。哦,对了,我们还去鼓台去擂鼓,还参观了汉代的W。C,有趣极了。离开那儿的时候,老师为我们照了合影。这时,我们才注意到,就在我们灿烂地笑着的时候,老师们一直在跑前跑后,每个老师头上都是大滴大滴的汗水。

还有一次,我们进行课本剧比赛时,需要有人在后面为我们拉幕布。老师们动员了自己的家属为我们拉。牛老师、杨老师、张老师、王老师和他们的爱人都来为我们拉幕布,换场景;老师们的孩子——依依、牛仔、小虎他们则在观众席上为我们呐喊助威,我们谢幕时他们拼命鼓掌、拼命叫好……我们都很感动。

比赛结束,回来的前一天晚上,老师们专门为我们留了狂欢时间。我们开心地叫啊,跳啊,心中十分感激老师们的宽容和开明。

教师节赞歌 篇9

十度春风化祥雨,卅载瑞雪庆丰收。黑发成霜织日月,白笔化灰写春秋。蚕丝吐尽心未老,烛泪成灰面无愁。春种桃李三千万,秋摘硕果五十州。

他们为国为民为学生倾注了他们所有的爱!这爱如滔滔江水,无尽无休。试问普天之下,最不自私自利的人是谁?是教师!是谁为了别人的孩子有出息而放弃对了自己孩子的培养?也是教师!是谁为了祖国的教育事业这个大家而放弃了自己舒适的小安乐窝?还是教师!

他们为教育披星戴月,早出晚归,全心投入,无怨无悔!他们用青春和热血谱写了一首首爱的赞歌,他们用青春和和热血唱响了中国的未来!特别是我们北大的教师,朝五晚九,无私奉献。他们更是教师中最优秀的代表,几十年如一日的钉子精神造就了上万名莘莘学子的人生辉煌!他们用伟大的师爱培育了满天下的桃李,造就了一代又一代的社会栋梁,更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为学生筑起了严守道德底线的最坚固的长城!

同学们,在这第28个教师节即将来临之际,你对你的老师有怎样的感情呢?如果你心有感动,那你还等什么!赶紧拿起你手中的笔来讴歌你们最伟大的老师,赞美这世界上最伟大的人吧!

园丁奖教师评选事迹材料 篇10

平凡的人在平凡的路上留下了坚实的足迹。平凡,使我们深深感动。

让命运撞了一下腰

少年的张如最,求学道路特别艰难。因受家庭富农成分影响,他小学毕业后升不了初中,学了三个月裁缝后,求学的欲望让他投亲靠友到别的地方插班就读,可不久又惨遭退学处理。在家务农的他初衷不改,一年后又异地插班就读,在反复的退学插班变奏中,他终于读完了高中。

高中毕业那年,正赶上乡里招考民办教师,他参加考试并以优异的成绩高居榜首。教育战线的领导都深知他坚韧求学的经历,因此准备录用他为民办教师,可通知到了村里,村里却不同意,理由是阶级敌人的子女哪能教育革命的后代。眼见一线生机又遭毁灭,为了留住人才,联校领导灵机一动,对村级领导回报说在湘鄂交界的北大山上,有个叫白果树的村小,一直派不去老师,就让这个阶级敌人的子女去大山之巅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无奈之下,村领导终于同意了联校的建议。就这样,他来到当时全镇最偏远的白果树小学开始了无怨无悔的从教生涯。当时的民办教师,月补贴5元钱,生产队记工分,对一般人来说,这是有也可无也可的事,可张如最对这份工作却特别珍惜,因为这不仅是一份工作,还是人生的一大改变,由阶级敌人的子女一下子变成了人民教师,更难得的是又可以和难割舍的书本打交道了。在接到通知那天,激动不已的他涨红了脸对联校长说:我一定好好干。

命运,撞上了这位命运多桀的年轻人的腰。

野花,也要飘香

白果小学,坐落在湘鄂交界的北大山巅。“炸刺岭的风,上马墩的雪,白果树的雨伞打不得。”海拔一千多米的北大山的自然环境之恶劣,由民谣可见一斑。听人说岭上的风可把吉普车吹得摇摇晃晃,大雪纷飞时老百姓要时刻用背篓从屋里往外背雪,雨天打伞狂风乱窜没有方向,三两下就把雨伞吹成个光杆杆。因为环境恶劣,白果小学一直难派老师,派去了也最多坚持一个学期,甚至有的老师情愿丢工作也不上山了。

可这些困难对张如最来说却不屑一顾,他在乎的是难得的信任与机遇。开学那天,他做了充分的准备,将学生的书籍课本、两床被子、10斤大米、两个南瓜、几件衣物装在箩筐里,百十斤的担子往肩上一放,毅然决然地向大山走去。山里长大的孩子,路在嘴上,路在腿上,一路上他寻寻问问走走,经过八个多小时的跋涉,终于在天将黑时看到了孤零零的学校。到了学校,二十岁的他把担子往操场上一放,蹲在地上,半天不想起来。

大概是山高太阳近的缘故,山巅的天亮得格外早。第二天早上,张老师站在校门口,在晨曦中极目远眺,胸中陡生“一览众山小”的感慨。虽然景色壮美,可他无暇欣赏,因为忙碌的生活把幸运的喜悦掩埋了个严严实实。当时,学校一、二、四年级三个班75名学生的重担全压在他的肩上,学生要喝开水,要热中饭,9点钟才上课,16点钟前要放学(因为山里的孩子有些路途遥远,早了赶不到,迟了回不了家)。开学第一天,他是在晕头转向的忙乱中渡过的。山里的夜晚是美的,淡淡的月色下,远山朦胧,近山如黛,可在凉爽夜幕里踱步的张老师,无暇顾及这诗意的一切,他内心紧锣密鼓地筹划着明天的事情:

5:00起床,挑水,做饭。

6:00吃饭,挑水,给学生烧茶,批改学生作业。

8:00安排早到的学生早读,批改作业。

9:00开始上课。

12:00给学生热中饭(怎么设计也没有自己吃中饭的时间)。

16:00放学,挑水,捡柴准备晚饭。

晚饭随机而定,晚上备课,改作业。他没有设计下班的时间,因为设计不了。

第一周,他就象一架开足马力的机器,转个不停。好不容易度过一周,张老师心急火燎地下山。下山比上山快,只走了五个钟头。他没有急于回家,而是赶去联校汇报求教。当时联校的校长见到他急冲冲的样子,心里一凉,问:“小伙子,是不是要打退堂鼓?”张老师憨憨一笑,说:“不是,我只是觉得怎么也忙不赢,来求教来了。”校长松了一口气,说:“好,只要你不打退堂鼓就好办。”他马上通知了几位有复式教学经验的老师,为张老师临时传授复式教学与管理的方面经验。

带着新学来的经验,张老师又回到了学校,经验真的管用,教学和管理渐入正轨,但多头复式毕竟不同于正常教学,忙乱现象时有产生。下雨天,学生上学一身湿,下雪天,有时学生来不了一半,三个年级上课,顾了头顾不了腚,孤掌难鸣,困难重重。面对困难,倔强的张老师没有气馁。他不拘于经验,和村委、家长们密切联系,让家长和学生都参与学校管理:山里的孩子不娇气、能吃苦,晴日里担水烧茶让早到的同学做;组织学生捡柴火,热心的家长帮忙备柴火;下雨天同学们自动架火烤衣裳,雪天家长送孩子。在学生编组时,他也别出心裁,打破以往三个年级分级编块的办法,采取交错编组的方式,四年级和二年级组中间夹一年级组,二年级组又靠四年级组。这样,新授时各年级各听各的,练习时,高年级辅导低年级。实践是最好的老师,一段时间后,张老师终于摆脱了忙乱的局面,忙而不乱,紧而有序的学校氛围终于形成。期末全乡组织考试,白果小学三个年级居然破天荒都居全乡前列,第二学期期考,三个年级又更上一层楼,均居全乡榜首。一时间,家长好评如潮,张老师也由一个接受再教育的阶级敌人的子女,一跃成为乡教育先进个人。

一株默默的野花,终于散发淡淡的幽香。

在校的孩子是苗,送出的学生是藤

张老师对学生,总是怀着质朴的情怀,处处展现着他无私的爱。

在白果教书时,是年冬天,一个大雪封山的日子,有两个住在湘鄂交界处的孩子 ,一个叫陈加华,一个叫杨凡军,直到中午过后才口喘白气,一人手里拿着一把小锄头,一脸狼狈地站在教室门口,疲惫地喊着报告。看到两个孩子,他心疼坏了,忙从教室里出来,把他们拉到火塘边,一边架上大火,一边关切地讯问。两位学生说,路太陡,太远,太滑,只好用小锄头开路,结果迟到了。张老师连忙说:“不算迟到,不算迟到,你们是好样的。从今天起,天不放晴,就跟着我在学校住吧。”紧接着,他亲自帮他们烘干衣服,又找附近村民帮忙捎信,转告家长孩子住校的消息。大雪一封山就是二十多天,二位学生跟着他吃住,他只好找村民借粮维持生计,每隔几天他还要在孩子睡后,将他们的衣服洗干净,再在火上烘干。学生说,爹妈都未这样为他们忙过。雪过天晴后,家长专程到学校来道谢,张老师只是淡淡地说:“每个学生都是一棵苗,我不护着谁护着。”

张老师不仅园丁般呵护着跟他就读的学生,就是那此已送出去的学生也犹如牵出的一根根藤萝,枝枝蔓蔓都让他牵挂。湘鄂交界处的玉民村有个学生叫陈玉蓉,家境贫寒,跟他读书时就有先天性心脏病,虽百般呵护却难阻病情恶化,转到高年级时终于失学,并有生命危险。张老师得知这一情况,心急如焚,几经周折找到了省人大代表陈建教,求他救救孩子。陈代表急人所难,答允帮助。哪知各方联系好后,该孩子的家长怕手术中失去孩子,生死不同意,失去了一次机会。张老师不放弃希望,多次翻山越岭,到他家做家长和孩子的工作。孩子的病情一天比一天重,家长终于同意手术,张老师又专程找陈建教代表,两个热心人又一拍即合,重起锣鼓,多方联系协调,终于将孩子送上了湘雅手术台,成功地挽救了一条生命,让其恢复了健康。为了这件事,张老师往复奔波数百公里,没要一分钱的报酬,陈玉蓉的邻居们都说,张老师对这孩子比家长更上心。张老师说:“送出的孩子是牵出的藤,枝枝叶叶都关情呢。”

不言春作苦,常恐负所怀

北大山的经历让张老师感受到了奋斗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1987年小学五年制和六年制合并时,苦竹坪寄宿制小学有一个五年级班招收了57名寄宿制学生,一年后要参加升初中的考试,时间紧,难度大。当时村小缩编,告别了白果小学的张如最老师便又顺理成章地挑起了这一重担。他一个人包班,从早到晚的独角戏对别人来说是苦不堪言,而对完成了三头复式的张老师来说,就有更多的时间钻研教材了。一年下来,他所教的五年级同六年级一道参加升学考试,升学率比六年级还高,孩子们的家长逢人便说,张老师硬是为孩子们节约了一年时间。

升坪小学,环境特殊,一条小溪破村而过,春夏冬三季,河水时常泛滥,无桥涉渡,学生无奈只好缺课。久而久之,形成不良风气,学生难有一周齐,教学质量上不去,家长们怪学校,老师们怪河道。这一年,张老师被派到了这里,也遇到了同样的问题。张老师看到教室里稀稀拉拉的学生,很是着急,他对学生说:“下次遇到涨水,大家一齐到河边来,我背大家过河。” 此后,无论是春寒料峭,还是冰雪初融,张老师都是如约而致,挽起裤管,毫不犹豫地踏进刺骨的凉水里,一趟又一趟地背学生过河,早一趟,晚一趟,腿都冻成了青紫色。有一位孩子的家长,让孩子给老师带来一瓶酒,教孩子告诉老师:“喝点酒,下水暖和些,……”也有好心人告诫他,不要这样傻,会致病的,张老师照样憨憨一笑说:“我年轻,铆得住。再说,我不怕辜负自己,就怕辜负领导的希望,家长的信任。”在他的影响下,其他老师也照章行事,学校学生缺课的少了,学习空气浓了,教学成绩也上来了。

没有豪言壮语,只有默默地行动,张老师每到一处,总是用自己的行动使学校有所改变。但他总是说:我所做的是大家都能做的事,平凡得很,没什么好炫耀的。

我不会说教,只会行动

不会说教,只会行动,是张老师一贯行事作风。

暑假,中心学校为了满足镇里打工一族对幼儿全托的需求,决定创办全托幼儿园。这个重要任务又落在了时任完小总务主任兼初级部负责人的张老师身上,他向领导保证:暑期完善幼儿园设施。张老师雷厉风行,首先完成了园长上岗培训,紧接着带领民工平场地,购设施,改设置。改造水电是工程的重要项目,为了节约资金,张老师居然自己当起了电工,重体力活他领头干,别人休息他安水电,仅水电安装一项就为学校节约资金数千元。秋季开学时,一所面貌一新的幼儿园出现在大家面前,完善的设施和良好后勤保障,很快就吸引不少家长的注意。

正当大家为新幼儿园的开学在即而欢欣鼓舞时,身兼总务主任的张老师却赴石门采购生活物资返校途中出了车祸,肋骨折断一根,疼痛难忍。可想到学校开学工作千头万绪,幼儿全托计划全在自己的脑子里,张老师一声没吭,缠上绷带,揣上止痛消炎药,又投身到开学工作中。

幼儿园开学之时,张老师又出惊人之举,开门办园,尽最大可能满足家长要求。消息一出,家长们一下子提出了周托、月托、全托、半托、灵活托等各种要求。面对心中存疑的家长,张老师笑憨憨地说:请大家放心,你们的要求,就是我们职责,我园一定尽最大的努力,满足大家的要求。一时间,学校热闹非凡,不仅老生巩固率达百分之百,还有进了私立幼儿园的也退园加入,更有湘鄂边界处的幼儿家长也闻讯赶来。老师们忙得高兴,说:“张老师的新形式,闹了个开门红。”张老师却一反常态,严肃地对老师们说:“形式只是外壳,行动才是内容,我们不能用新的形式糊弄老百姓,要用实实在在的行动来获取老百姓的信赖。”

张老师是这样说的,也确实是这样做的。一天深夜,全托班幼儿唐旭(四岁)半夜高烧,保育员报告张老师,张老师随即通知家长,并抱着孩子去医院找大夫开药,回来后又为孩子煎药、喂药……他抱着孩子一直待到转钟三点,家长来后又腾出自己的床位给家长,而他自己只在办公室沙发上休息了两小时。

还有一次,周托生文舒婷在家感冒,家长送孩子上学时在一家私人诊所随意弄了点药,交给保育员就走了。因为药不对方,孩子吃药后晚上出现全身痉挛。病情危急,张老师迅速将孩子送进医院,并让班主任陪护。因家长无法联系,张老师驱车往返30多公里,在月亮垭村将家长接到医院,并陪同守护直到孩子转危为安。

张老师不仅对在校的幼儿关怀倍致,对因病在家休养的幼儿也时刻牵挂。今年开学后,大四班幼儿丁昌勇因乘坐父亲摩托车摔伤在家养护,张老师便利用周末驱车四十多公里到与湖北交界的龙桥村上门探望,附近群众在他打听孩子的住处时知道了原委,大家禁不住对他交口称赞。

张老师是校长、园长,是学校最大的“官”,但他同时又是总务主任、锅炉工、水电工、园艺工、勤杂工,是学校最忙的人。电路出问题了,喊张老师,水不通畅了,喊张老师,厕所污粪要处理了,也喊张老师;就连修剪花草、果园打枝、蔬菜除虫也是他的专利。学校锅炉工、工友是技术工种,人手紧,工作量大。为了应付不时之需,张校长自己考了锅炉操作证、后勤人员从业证。当后勤人员请假时,他就成了锅炉工和工友。都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一点也不假。在张校长的感染下,幼儿园里的老师、保育员、后勤人员从没有人偷懒耍滑,自己能动手的,决不依赖别人,力所能及的,决不等领导安排,没人抱怨工作累,工作苦。现在,全园上下一心,整个幼儿园办的红红火火,深得百姓信赖。近两年,幼儿园期期满园,报名迟了还难入园。原来和私立幼儿园平分天下的景况已变成了一边倒,老百姓说:“还是政府的幼儿园好,放得心。”

有人说,张老师,你那么忙干啥?不是有人有制度吗?老张又憨憨一笑说:“有制度,制度是能制约人,但行动最能暖人心,我不会说教,只会行动。”

向青草更青处漫溯

张老师常说:“我是一个平凡的人,我做的事人人教会做,也人人都能做,我做不了惊天动地的事,我只能把我能做的平凡事做好,今后也是这样。”这不是豪言壮语,却是真情的流露。张老师在平凡的环境里,平凡的岗位上,平凡的日子里,把自己力所能及的每一件平凡的事都做到了最好。

他就像山野里的一朵野花,从不在乎别人怎么称呼自己,只是在人们不经意时,默默地把香气溢洒出来。

虽不斗艳,却生动了山野,虽不知名,却温润了乡村。

附录:

一九八三年被评为镇先进个人

一九八四年被评为镇先进个人

一九八五年被评为县先进个人

一九八五年被评为镇优秀班主任

一九八六年被评为镇优秀班主任

一九九七年被评为镇先进个人

一九九九年被评为县先进个人

二○○○年被评为县先进个人

二○○○年被评为镇先进个人

二○○三年被评为县先进个人

二○○四年被评为镇十佳教师

二○○五年被评为镇优秀通讯员

二○○五年记三等功

二○○六年被评为县先进个人

二○○七年被评为县工会积极分子

一九九九年撰写《小学低段作文初探》获县三等奖

一九九九年撰写《素质教育与班干部的培养》在当代教育教学上发表

一九九九年撰写《也谈教学中如可尊重学生的主体地垃》在石门师训上发表

二○○○年撰写《谈游戏的课堂运用》在石门师训上发表

上一篇:精编中学语文自我介绍参考下一篇:抵制诱惑作文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