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教师教师节发言稿

2024-08-03

老教师教师节发言稿(共15篇)

老教师教师节发言稿 篇1

新老教师结对子指导教师发言稿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大家好

今天我们齐聚一堂,隆重举行新老教师结对子活动,今天我以一个老教师的身份来发言,感到十分荣幸。

美丽的兰陵一中有着悠久的办学历史,有着辉煌的办学成就,有着众多优秀的领导老师,今天,你们选择了兰陵一中,就选择了拼搏与超越,也就选择了成功与辉煌!我谨代表老教师向你们表示最热烈的欢迎。

作为一名教师,我始终感到新老教师之间不仅仅是同事,是朋友,更是为一中的教育事业而共同奋斗的战友。为了不辜负校领导对我们的期望和要求,我谨代表老教师作以下承诺:

一、在态度上我们会言传身教,把一中优良的的校风、教风传给青年教师;把敬业爱岗、为人师表的品德传给青年教师;把教师应有的教法和学生学法传给青年教师。

二、在原则上我们会谦虚谨慎,尽心尽力。毫无保留地把我们积累的经验传授给青年教师,和青年教师共同探讨,相互学习,不断提高。

俗话讲:“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青年教师要更快地成熟、更快的成长,我想应该注意以下三点:

一,积极主动的学习。一如既往的发扬刻苦钻研的精神,吃透挖深教材内容,领悟教材思想内涵和精髓,把握教材思路,灵活运用教材教法,在继承老教师丰富教学经验的基础上,根据自身优势逐步形成自己的教学思路、教学特色和教学风格,不断提高业务水平和素质修养。

二,做好日常的备课、上课与批改工作。以“认真细致的备课,扎实有效的上课,及时正确的批改,耐心细致的做好讲评”为指导和宗旨去投身教学,服务学生。

三,加强自身师德师风学习,提高教学修养。“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我们要树立积极向上的的人生观、价值观,当好学生的表率,用自己的言行影响学生,感化学生,做一名品、德、才、行优秀的教师。

但人生非坦途,也许工作中会遇到很多挫折和困难,要拿出你“天生我才必有用”的信心,拿出你“是金子总会发光”的毅力,拿出你“直挂云帆济沧海”的勇气,用我们的勤奋和汗水,用我们的智慧和热情,团结一心,共同奋进,努力创造美好的明天!谢谢大家!

刘晓云 2015.9.22 我们每一位教师都曾经是一名新教师,回忆自己刚刚走上讲台之初,面对教育教学工作,尤其是在业务上,因为对教材缺少理解,较难把握住教材的重点、难点,对课堂教学的基本环节控制不好,明显缺乏课堂教学经验,上课常常是“生硬”地“走过场”的感觉;学生们学得“无味”、被动,直接影响了教学质量。

在我看来“青蓝结对”的意义不只是老教师带新教师,在年轻教师身上同样也有值得老教师学习的东西。他们在对新事物的学习劲头,对新的教学理念与知识的掌握和运用新的教育技术的能力上都比我们要强得多,因此“青蓝结对”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相互学习的机会。希望我们的新、老教师能通过“青蓝结对”活动建立起真挚的友谊,相互信赖、相互帮助、共同进步!最后,我代表师傅们再次感谢领导和同志们的信任!祝学校在未来取得更大的发展!新老教师结对子指导教师发言稿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大家好

今天我们齐聚一堂,隆重举行新老教师结对子活动,共结一心,谋求我校教育事业的发展。今天我以一个指导教师的身份来发言,内心感到十分的不平静,同志们都知道,教育的发展靠教师,学校的发展更要靠教师。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广大教师面临着新课程、新教材、新教学方法的挑战。这必将促进教师转变教育观念、教学方法,树立新的育人观、教育观和发展观。因此,教师如何尽快增强适应能力,提高自身素质和水平,促进自身的专业化发展,越来越成为我们教师关注的话题。

作为一名年轻教师,最大的优点是富有激情和创新精神,而最大的缺点则是教育教学经验不足。

近几年我校的新老教师“结对子”活动正好在这两者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用新教师的激情和创造力,发挥老教师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推动我校的教育教学水平不断迈上新的台阶。

作为一名教师,在我内心里,我始终感到新老教师之间不仅仅是同事,是朋友,更是为二中教育事业发展而共同奋斗的战友。为了不辜负校领导对我们的期望和要求,我谨代表指导老师作以下承诺:

一、在态度上我们会本着为人师表的原则,言传身教。做到三教:一是教德,把敬业爱岗、为人师表的品德传给青年教师;二是教识,把对教材的整合情况,把每一节重、难点的处理情况传给青年教师;三是教法,把教师应有的教法和学生学法传给青年教师。

二、在原则上我们会本着诲人不倦的原则,倾囊相授。我们会毫无保留地把我们的经验传授给青年教师,更愿意和青年教师共同探讨新教材的教法和学生的学法,相互学习,共同提高。

俗话讲:“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青年教师要想更快地成熟、更迅速的成长,我想应该注意以下三点:

一、要主动学习、虚心请教。老老实实做“徒弟”,认认真真学经验,扎扎实实搞教研。

二、要善于总结、扬长避短。总结的过程就是一个自我提高的过程。通过总结,认识到自己的优点与缺点,从而取长补短,不断进步、不断完善。

三、要突破创新、富有个性。要多听课、多思考、多改进,要正确处理好继承与发展的关系,对指导教师的工作不能照搬照抄,要学会扬弃,在继承老教师丰富教学经验的基础上,根据自身条件创造性实施教育教学,逐步形成自己的教学思路、教学特色和教学风格,努力追求自身教学的高品位。

各位老师,新松恨不高千尺,老树成荫仗根深。一支独秀不是春,万紫千红春满园。目前,学校正处于特殊的发展时期,学校的发展迫切需要人才,自身发展需要成才,求知改变命运,勤奋成就事业,我衷心地祝愿青年教师发奋图强,努力学习,早日脱颖而出,崭露头角,成为一名师德高尚、教学有方的优秀教师。也希望我们指导老师能够“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为二中的教育教学继续发光发热,贡献自己的力量。更希望全体教师都能加强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素质,不断丰富自我,完善自我,在二中这块充满生机、充满希望的教育沃土上,辛勤耕耘,用智慧和汗水共同浇灌出二中更加绚丽夺目的教育之花!

老教师教师节发言稿 篇2

一、老教师的“慢三步”

部分老教师上课总是滴水不漏。课堂教学以教代学, 不能让学生放手一搏。公开课更是谨小慎微, 唯恐出“纰漏”。故课堂内容少, 信息量不足, 教学传递缓慢, 结构松散, 练一遍再练, 读了还读。课堂教学无兴奋点可言, 学生学习积极性低。此外课堂教学过于程序化, 一副老面孔, 一曲老腔调, 天天如此, 使学生久而生厌。如此一来, 教师处理学习内容无新、无活, 煞费苦心地每事必问, 每问必答, 每学必究。学生学习兴趣荡然无存, 求知欲望不能满足。教师的课在学生的耳朵里俨然是一首“催眠曲”, 即使教师讲得口干舌燥, 教学效率也还是十分低下。一位老教师讲一元一次不等式性质时只是反复读性质, 反复让学生板演, 岂有新、活而言?

俗话说得好:“网无眼不可得鱼!”出点小纰漏是不会影响大局的。课堂教学的过程本身就是学生思考的过程, 只有让学生放手一搏, 才能领略“海上风光”。

二、新教师的“迪斯科”

部分新教师上课与老教师正好相反, 节奏过快, 表现为过高估计学生, 信息量超过学生的承受能力, 看看时间不多就来一个“闪电式”, 教学结构呈跳跃状, 学生始终处于紧张状态, 一节课下来疲惫不堪。要知道吃了夹生饭, 消化是不良的。久而久之, 学生厌学的情绪油然而生。教师只能加班加点, 从而扼杀了儿童的身心健康, 严重挫伤了学生的积极性!

笔者在此提供药方两例, 仅供参考:

1. 明确目标, 循序渐进

实现课堂教学目标, 应合理安排教学内容, 课堂上教者应施以调控, 给学生主体地位, 留有思考的空间, 根据信息加工与处理的进展情况, 确定下一步教学方案。任意放羊、随意跑马, 用苏霍姆林斯基的话说:“再也没有比这种方法更有害的了。”

2. 由主及次、先放后收

教学过程中肯定会出现许多矛盾, 但在某一阶段、某一时间只有一种是主要的, 起决定作用的!只有抓住主要矛盾才能各个击破。

学习和训练的内容多, 如果把这些系统看作并列关系, 先主后次, 无先无后之别, 平均用力就会事倍功半。如教学“分数大小比较”一课, 教材给出了三道例题, 前两道学生完全可以自学完成。第三道例题既有同分子又有同分母的三个分数的大小比较, 是本课的重点亦是难点, 应让学生先学再教, 探索解题规律, 这样自然就水到渠成了。

三、名教师的“热乎乎”

大凡名教师上课, 课堂总是充满生机, 高潮迭起。名师共同之处就是“撬”“放”“让”。撬就是撬开学生的嘴巴, 让学生自己说是什么、为什么。著名特级教师李丽有一次就遭遇“尴尬”, 由于活动人数多, 场面大, 学生紧张, 上课时一言不发。李老师通过套近乎, 拉家常, 成功完成了教学任务。“放”就是让学生大胆设想大胆质疑, 如一位教师讲完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后, 让学生再次在直线上表示1/2、1/3、1/6、2/3。

师:除了前面学过的方法外, 你还有别的方法吗?

生: (短暂沉默后) 我可以统一分数单位再表示!

师:怎么统一?

生:1/2就是1÷2, 根据商不变性质, 1÷2=3÷6=3/6。

(师肯定地点了点头, 其他学生报以热烈的掌声)

这就是相机诱导, 独具匠心的提问和鼓励让学生一次又一次地跨越障碍, 把亮点留给了学生。

重拾“老教师”的尊严 篇3

首先,要保持职业激情。从心理学角度讲,教师的尊严是教师的一种道德地位的昭示,同时也是教师的内在价值和个人感受方式。过早地或者下意识地把自己界定为“老教师”,实际是在消极地自我暗示,把自己的工作态度、激情、意志力等逼向“颓废”,影响了教学,耽误了学生。因此,我们应该拥有“站好最后一班岗”和“有一份光发一分热的”心态,以身作则,为人师表,为年轻教师和学生树立榜样。譬如,笔者有个同事吴启文,硬是在讲台上“优雅”地站到60岁,因此受到领导和同事的尊敬、学生的爱戴。吴老师曾说,教师的尊严比什么都重要。

其次,要坚守教育教学岗位。教师的尊严是教师作为个体在与他人建立的社会关系中获得价值承认和尊重,并由此形成在人们心目中那种令人尊敬、敬仰的地位或身份。老教师过早地放弃了适合的岗位,意味着他曾经的优势,曾经的“导师”“师傅”“教学能手”地位或身份可能将不复存在。老教师是促进学校发展不可忽视的力量,甚至可以说是学校文化精神的标志。老教师在其适合的岗位上发挥余热,认真经营好那“一亩二分地”,往往会有新的收获,甚至会成为构建新的教师文化的开拓者而更加受到尊重。枝江一中李植汉老师就是最典型的一位,他不仅在岗时爱岗敬业,退休后被学校返聘教毕业班课程8年。他的品格受到了学校和同行的推崇,学校为他举办了教育人生报告会,还制作了《李植汉教育生涯影集》。

第三,不忘“初心”,保持“重新出发”的生命状态。老教师因病“退出一线”或提前“休息”本无可厚非,但问题在于其中有很多人忽视了尊严的维护,精神先倒了。他们不愿紧跟新形势、接受新思想、学习新理论、改革旧教法、创建新学说,导致遇事绕着困难走,要么“躲到一边享清福”,要么“混日子”。其实,教师应有的尊严乃至神圣感、成就感,就在于其职业精神的崇高与伟大。要实现这个目标,最主要、最有效的方式就是自我激励。部分老教师患有“职业病”,常常头昏眼花、全身酸痛,对做好工作确实影响极大。只要恪守职业信念,不忘教育理想,保持“重新出发”的生命状态,不断挑战自我,在教书育人的岗位上孜孜以求,为人师表,为师楷模,老教师也可以有新作为。

(作者单位:枝江市第一高级中学)

教师节老教师代表发言稿 篇4

下午好!

秋风送爽佳节临,红花硕果暖人心。在这个硕果累累、丹桂飘香的九月,我们迎来了第二十三个教师节。首先请允许我向在座的各位老师致以节日的问候道上一声:老师们,节日快乐!

从1985年第一个教师节至今,我们已目睹了我们学校的规模越来越大,教学设施在不断更新;目睹了校园环境越变越美,校园布局更加合理,为此我们高兴,我们振奋,同时也更坚定了我们无悔坚守教书育人这块沃土的信念。雄鹰用翱翔回报蓝天,骏马用驰骋回报草原,我们唯有把热情与梦想,创新与开拓奉献给教育事业,才能无愧于教师这个称号。

“人才与国相始终,千古兴亡鉴青史。”教育是崇高的事业,需要我们去献身;教育是严谨的科学,需要我们去探究;教育是多彩的艺术,需要我们去创新;教育是系统的工程,需要我们共同参与,齐心协力。“一片丹心惟报国”,亲爱的老师们,再长的话语也诉不完我们对教育事业的忠诚,最美的诗篇也表达不尽我们对教育事业的热爱,我们祖国各项事业的迅猛发展就是对我们所从事的教师职业的最高礼赞,我们为自己能从事这种绵延亘古,传递未来的职业——教师而感到骄傲和自豪!

新老教师结对子指导教师发言稿 篇5

各位领导、老师:

大家好!

首先感谢学校领导给我这个机会,作为师傅代表在这里发言。相信我们所有在场的师傅们都有同感:近十年来,我们实验中学基本上是只见旧人退,鲜见新人来。偶尔新妆疑似客,蓦然回首,仍是故人依旧。年轻教师的到来,给实验中学带来了青春与活力,带来了新的教学思想和理念。能给充满活力的青年教师当师傅,是荣幸,是嘱托,是信任;更是压力,是责任,是义务。借此机会,请允许我代表全体师傅向大家表个态:作为师傅我们一定会做到,言传身教,率先垂范,在教学上,在师德上,在业务技能上都要做出表率作用。我们会将自己的工作经验和教学经验毫无保留地传给新教师。在年轻教师遇到困难时,一定给予真诚的关心与帮助。认真履行师徒结对协议中师傅的所有职责:从高从严要求新教师,使之尽快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为实验中学新教师培养工作尽我们的全力。

我从第一天登上讲台,至今已经26年了。作为教育战线上的一名老兵,我愿把自己从事教育工作的一点心得,与大家一块分享,也算是对青年教师提出的希望。

1.从事教育,要有爱心。近代教育家夏丏尊说过:“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因为我们热爱教育,才会在教育工作中始终保持积极进取 1的心态和热情;因为我们爱学校,才愿意为集体荣誉而战;因为我们爱学生,才会赢得学生的爱。

2.学会积累。教学活动,教学过程乃至教学生涯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里面有规定动作,更有不少自选动作;有学习借鉴,更有创新生成;有程式规范,更有个性张扬;有教学常规,更有情感领悟。因此,要想尽快成熟,就必须学会积累,下一些滴水穿石的功夫,苦练内功,显现个性,才能缩短成长周期,站稳讲台,并成为受学生欢迎的老师。

3.关注细节。教学活动是由一个个教学细节组成。备好每一个教案,上好每一节课,讲评好每一份练习,关注每一个学生学习的变化......只有把这些细节做好,才能为自己走向成功奠定坚实的基础。

4.教学相长,切磋提升。师傅们有的是经验,有的是阅历,有的是整合;而我们的徒弟们有的是青春,有的是朝气,有的是精力,有的是勇气。因此,在教学活动中,徒弟既要向师傅学习,更要大胆地提出自己的观点,展示自己的所长,相互交流,促进师徒共同提高。

我相信,师徒结对活动,它绝不只是一个简单的形式,也不仅仅是一纸协议,它构建的是一个团队,传承的是一种文化,它让我们师徒在携手前行的途中,共同感悟心手相联的快乐,一起收获成长的喜悦,共同去铸就实验中学新的辉煌!

校庆老教师代表发言稿 篇6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嘉宾,亲爱的老师们、校友们、同学们:

大家好!

金菊吐艳,盛事如约。在这硕果累累的金秋十月,我们迎来了一个激动人心的时刻——实验中学十周年华诞。我谨代表曾在这块热土上辛勤耕耘过的老教师们,向实验中学十年校庆和全校师生致以热烈的祝贺!向各位领导、各位嘉宾表示真诚的感谢!十年栉风沐雨,十年桃李芬芳。实验中学从建校已走过十年历程。学校由小到大,由弱到强,在艰难中起步,在曲折中成长。作为一名老教师,我为学校从艰难创业发展到今天如此兴旺发达而感到无比自豪!记得学校刚建立时,条件极为简陋,没有实验楼,没有多媒体教室,没有学生公寓,道路凸凹不平,尘土飞扬。再看看今天的校园,花草树木蕴育着无限的生机,规划布局大气恢弘。不仅如此,学校还博采众长,汲取先进的教育理念,优化教学模式,培养了一大批优秀人才,步入了省规范化学校的行列。抚今追昔,我们不能不为我们工作的这片热土感到自豪。

十年斗转星移,新老交替,有多少前辈,用他们甘为人梯、无私奉献的精神激励着年轻一代,又有多少新人,在这方热土上茁壮成长、磨砺成材。十年来,一代代新老教师一路风雨带着欢笑,一路歌声携着豪迈,洒无数汗水和心血,终使今天桃李芬芳,百花满园。看到学子秀木已成林,铁肩担大任,我们感到无比的欣慰和光荣。实验中学,是师生追求理想的起点;是教师迅速成长的摇篮;是学生充分展示自己聪明才智的舞台。她,让每一位教师找到了属于自己的角色;她,已成为培育莘莘学子实现自身价值的美丽乐园!

回首实验中学的光辉岁月,我们深深地为她感到自豪;展望实验中学的光明前景,我们欢欣鼓舞,信心满怀!我坚信,在各级领导和各届校友的关怀支持下,实验中学人将继续秉承自强不息,勇为人先,争创一流的精神,借十年校庆的强劲东风,在教育事业的碧海上,乘风破浪,扬帆远航!

最后,祝实验中学新老教干教师和全体校友及同学身体健康,万事如意!祝各位领导、佳宾身体健康,合家幸福,事业辉煌!

老教师教师节发言稿 篇7

国外对新手型—专家型教师的研究基本上都集中于两者知识结构、问题解决的策略、教学行为等方面, 而国内的研究则主要涉及到教师的教学效能感及教学监控能力的比较研究, 并取得了显著成就。本研究则从问题学生的视角研究两类教师对于问题学生的认知差异。问题学生是指个人在社会化过程中, 由于外在的和内在的刺激引起个体性格发生偏差, 情感意志和思维等方面存在心理障碍或个体可能表现出问题行为的学生。本研究设想实习教师与老教师在对待这群特殊的学生群体存在差异, 并将从实习教师和老教师对这类学生认知的差异上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 以便更好的分析并解决问题, 提高新手教学效率, 促进实习教师的成长, 寻找解决问题学生的有效对策。

1 研究方法

1.1 研究对象

本研究实习教师选取的是某师范大学大四毕业生中深入基层学校实习过的学生 (包括顶岗支教学生) , 老教师选取的是该师范大学换岗教师第九期学员中教龄在10年以上的教师。各选取150人, 共计发放300份问卷, 其中实习教师回收130份有效问卷, 老教师回收135份有效问卷。

1.2 研究工具

采用自编的开放式问卷, 问卷包括两部分内容:一是教师的基本情况;二是研究的问题, 涉及到三个方面: (1) 衡量问题学生的客观标准; (2) 如何看待问题学生的成因; (3) 影响问题学生转化的因素。

2 结果分析

2.1 两类教师对问题学生的衡量标准

在是否有衡量问题学生标准的这个问题上, 实习教师与老教师表现出差异, 根据问卷调查结果发现有接近50%的老教师持“赞同”态度, 即认为自己有衡量问题学生的标准;有25%的实习教师持“不赞同”态度, 24%的实习教师持“不清楚”态度, 即认为自己没有衡量问题学生的标准或者没有明确的衡量标准。

2.2 实习教师与老教师对问题学生成因的认知

在问卷中对被试进行了三种因素影响问题学生成因的程度性调查, 即对a家庭因素、b学校因素、c个人因素依据重要性排序, 发现新老教师对于影响问题学生的成因的因素的重要性排序大部分都选择acb, 即家庭因素>个人因素>学校因素。新老教师都认为学生的成长过程中, 家庭起到了较大的作用, 比如家庭的教养方式、父母双方的素养、家庭的经济条件、家庭成员的婚姻状况等对学生的变化存在影响, 对于问题学生的形成更是有最大的作用。但在六种排序中, 不能忽略bca (即学校因素>家庭因素>个人因素) 的情况, 实习教师对于这种排序的选择率远大于老教师, 这就表明实习教师与老教师间存在差异。

2.3 两类教师对问题学生转化的影响因素的认识

3 讨论

3.1 实习教师与老教师关于问题学生标准持有情况

从调查结果可知, 实习教师持“不清楚”的比例要高于老教师, 持“不赞成”态度的更是远高于老教师, 说明实习教师在实习过程中未明确形成对问题学生的判别标准, 老教师中大部分都认为自己有衡量问题学生的标准。老教师在学校的教学当中, 对于问题学生处理比较多能够从各方面对问题学生做出判断, 而实习教师则更多的将问题学生做常态处理, 因而缺乏对问题学生的判别标准。

3.2 实习教师与老教师对问题学生成因的认识

实习教师与老教师在对问题学生成因的认识上大致相似, 但老教师对于bca这个排序无人支持, 实习教师则有10%, 或许可以猜测在实习过程中, 实习老师可能作为旁观者客观的观察到学校对问题学生产生的影响, 比如学校的校风及周围环境, 但是作为老教师在学校直接参与问题学生的教育, 管理比较多, 可能缘于一种责任规避的意识, 这种意识可以使教师在教育问题学生的责任最小化。

3.3 实习教师与老教师对问题学生转化的影响因素的认识

表1显示, 对于问题学生转化的影响因素, 实习教师与老教师都一致提到了一下几个方面:第一, 教育制度。现阶段尽管已经实施了素质教育, 但现实中还是只看成绩, 不看做人, 这就造成了在学生的成长过程, 被过度的关注学习成绩, 而在期间学生个体的问题如心理健康等得不到及时有效的关注;第二, 评价体系。学校、教师、父母对学生的评价体系比较单一, 不会从全方位的去观察和看待学生;第三, 问题学生周围的朋友。所谓近朱者赤, 近墨者黑, 倘若学生所交朋友的素质就极其低下, 那肯定也势必影响其转化的成效。但也有比较新颖的, 比如实习教师有提到“电视网络手机”;另外, 老教师对于教育模式着重强调, 这里我们可以看出老教师对于影响因素的思考比较具体, 而实习教师则是从宏观的角度考虑。

4 结论

本研究得出以下结论:

(1) 老教师与实习教师相比较, 老教师对于自己持有衡量问题学生的标准的态度比较明晰, 而实习教师大部分则没有明确的态度; (2) 老教师与实习教师对问题学生成因的持相似观点, 即在问题学生的形成过程中家庭因素>个人因素>学校因素; (3) 对影响问题学生转化的影响因素的认识上老教师的观点要具体点, 且更具操作性, 而实习教师则偏向宏观方面, 但想法新颖。

参考文献

[1]Mark, G.B.Secondary school teachers’perception of pupils’undesirable behaviours[J].British 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1988.68, 67-69.

[2]Julie Anne Thomas&Pat Montomery.On Becoming A GoodTeacher:Reflective Practice with Regard to Children’s voice[J].Journal of Teacher Education, 1988, 49 (5) :372-380.

[3]陈福侠.问题学生污名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 2010.

[4]高旭灿.中学问题学生教学干预研究策略[D].重庆:西南大学, 2008.

[5]孙微.“异常学生”管理问题及其对策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 2012.

[6]姜运隆.论“问题学生”的希望教育[D].重庆:西南大学, 2009.

[7]魏红, 申继亮.中小学教师评价学生能力的现状与对策[J].教育理论与实践, 2001, 24 (5) :27-30.

[8]查明, 申继亮, 高潇潇.中学教师处理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策略类型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学报, 2001, 20 (2) :66-71.

[9]皮连生.现代认知心理学对学校教育的两大贡献[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 (综合版) , 1996, 17 (3) :66-68.

终身学习,新老教师看“心态” 篇8

一、离退休教师——“终身学习”的表率

联合国老年人研究机构经过调查,将高龄者分为四种类型:清心寡欲,保守传统型;健康和平型;终身学习,自我挑战型;享受人生,乐天行动型。我所接触的离退休教师,尤以第三种居多,有些简直就是终生学习的典型代表。一位教师退下来仅二年时间,平日搜集大量报纸杂志,用他的话说,“一看二剪三练字,最后才是卖废纸。”这位教师笔耕不辍,两年时间发表教育教学论文三十余篇。一位老校长退休十多年,仍坚持作摘抄笔记,摘文章剪贴。他说,“因为儿子还在教育工作岗位上,我坚持给他推荐好文章,要求他汲取营养,好学上进。”还有一位老教师年近八旬,一次家中被盗,他早年订阅并保存至今的教育教学杂志不翼而飞。行动十分困难的这位老教师,硬是蹬着简易三轮车,跑了周边村庄的集市,终于追回这些“宝物”。他说,“我的教育生涯中就积攒了这些杂志,说啥也不能让弄丢啊!”

作为这些事例的第一目睹者和第一倾听者,笔者感慨良多。

他们是终生学习的楷模。“活到老,学到老”、“生有涯,而知无涯”这些人生哲理在这些离、退休教师身上得到具体体现。他们是青年教师终生学习的示范者,在他们身上,我们看不到“什么老、什么身体不行、什么困难障碍”。

他们的终身学习贵在真诚。“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在教育战线,这些离、退休老教师经历数十载的坎坷与拼搏,平日不离三尺讲坛,假期和老百姓实行“三同”,哪有什么“奖金”、“津贴”,真是“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终身献儿孙”。如今,他们退下来了,然而,他们中的绝大多数仍在奋斗、在追求。学无止境,因为他们有闪闪发光的历史,有自己的理想,有钟情的事业,更有奉献的精神!

他们的心态是生命的晚霞。“满目青山夕照明,老夫喜作黄昏颂”。人的生理与心理老化是不可避免的自然规律,谁都躲不过。但比起生理老化而言,比较长久保持年轻的心态却是可能的。这些离、退休老教师选择了“终生学习”,老将不提当年勇,他们更加注重“现在”和“未来”,因此,少一些消极而多一些积极是他们永远的需要。

二、青年教师要向浮躁的“心态”开战

终身学习,需要用看得见的目标激励自己。人是生活在现实之中的,无论离、退休教师,还是青年教师,每天都在感受衣食住行的欢乐和艰辛,寒来暑往、日出日落给人们留下了如此深刻的印象。终身学习,如果没有具体目标的依照、引导作用,没有具体目标的参与和跟进,便不可能成为如同家常便饭般普遍生活的一部分,人们就会不自在,不踏实,找不着感觉,更谈不上去实现心中的理想了。常常听到有些青年教师茫然不知所措地说,我该干些啥呀?而一旦校方检查心得笔记、剪贴笔记、阅览室学习记录,他们又叫苦不迭,认为是额外负担。特别是在当前,社会处于转型时期,社会的急剧变化和五光十色对青年教师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时髦、潮流、走向、选择对青年教师的诱惑是客观存在的,家庭、朋友、职业、生存对青年教师的压力是人所共知的。与离、退休老教师当年的学习、工作条件比起来,我们青年教师是没啥可说的,但有些青年朋友却不珍惜,上班关注大盘,下班摆弄杯盘,课余操心楼盘。如此下去,怎能写好自己“兴旺时期”的历史?又何谈理想和信念?

笔者认为,我们应针对部分青年教师的浮躁心态,区别对待,对症下药,真正收回青年教师的“心”。

一是找出部分青年教师的自省点,以解决自傲心理。部分青年教师自以为学习、工作各方面都很好,不需要再下苦功读书、研究,其心态是充满自信,但往往又比较自负,有时看不到自己的不足或缺点,听不得别人对自己的提醒。构建终身学习体系,对部分青年教师而言,要处理好学与思的关系,力避教而不学、学而不思。部分青年教师年纪轻轻,职称到顶,再也不读书,不看报、不写论文,不搞课题研究,学校图书室见不到他们的身影,教师培训更是来去匆匆。当前,应特别加强对这部分教师的继续教育,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加以研究,从目标和制度上给予激励,使他们在学习中反思,在反思中提高。

二是开启部分青年教师的动力点,以解决无为心理。部分青年教师安于现状,处于中间状态,自认为“比上不足,比下有余”、“上游吃苦,下游危险,中游舒服”,自认为“终身学习”是软件,缺乏拼搏精神,缺乏前进的动力。对于这部分青年教师的学习,应尽可能量化,以解决无所谓的轻视心理。在教师继续教育培训活动中,要加强针对性,使他们找到“动力”的感觉,在心灵深处受到激励。在集体学习中学有所获,跃跃欲试,回去后主动自学,立竿见影,进而心悦诚服地改变现状,找到新的进步目标。

三是激发部分青年教师的内燃点,以解决自弃心理。应试教育下的学生成绩排序,评先晋级名额的有限控制,出勤考核与工资的挂钩,以及来自家庭的波折和困难,往往容易使个别青年教师遭受某些刺激和打击,对继续教育会表现出沮丧心理和彷徨心理,自尊心降低,自信心减退。要不断加强对继续教育工作的研究,同时改革教学评价机制,制定发展性评价方案,不断地有针对性地选择学习内容,用一环扣一环、一个串一个的具体目标,让教师通过反思放下包袱,建立自信,稳定在一个既定的正确的方向上来。

三、搭建新老教师交流和沟通的平台

教师终身学习,需要边探索、边研究、边总结,边提高,需要引导教师立足岗位,立足自学,做“研究型”、“学者型”教师。教师继续教育培训要研究不同层次、不同学科、不同年龄教师的素质现状、培训需求和心理状态,以此作为培训的出发点。当前,我们的继续教育培训没有深度挖掘甚至完全放弃离、退休老教师这块宝贵的人才资源。

离、退休老教师是青年教师终身学习的指导者、领路人、导航员。首先他们“活到老、学到老”的精神会感染、感召青年教师,他们是青年教师独立学习、独立研究的指导者。其次,他们是青年教师学习技巧的传授者和学习障碍的诊断者,不少青年教师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不足、写然后知不足,需要离、退休老教师指导其有效地学习,提出行之有效的解决办法,以便少走弯路,快出成果。第三,他们是青年教师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的客观公正的评价者。学习过程是一个复杂的过程,由于教师个体存在很大的差异,在学习的质和量上、在知和行上也就存在差异,需要比较、鉴别、评估、提高。有离、退休老教师的参与,就有利于多元化评价,有利于评价的科学、客观、公正。诚然,青年教师中不乏现代教育技术的行家、信息资源的提供者,这必然会使离、退休老教师与青年教师的交流活动技术含量更高。事实上,绝大多数离、退休老教师不仅学书本知识,也懂得社会交往知识,更乐意学习青年教师之长,壮心不已,愿为教育事业多做贡献。他们热心提携晚辈,激励青年教师超越自己,热望看到朝霞越烧越旺,最后推出一轮太阳。

师徒结对仪式老教师发言稿 篇9

秋高气爽,丹桂飘香。在这个收获的季节,我们今天在这里举行第二中学。。学教师“师徒”结对仪式,又一批“新”、“老”教师签订了“师徒”结对子协议。对此,我受学校的指派,代表对子中的“师傅”和我个人谈谈对“师徒”结对的理解和体会。

作为一名学校的“老”教师,我欣喜地看到学校跨越式的发展速度,同时为学校在社会上的知名度不断提高而深感自豪。但学校要继续发展,这不仅要有好的办学理念,好的领导班子,而且更要有一批好的教师队伍。而好的教师队伍不通过培养、锤炼是造就不出来的。青年教师是学校的未来,因此学校非常重视青年教师的培养和提高。签订“师徒”结对的目的就是为了新教师能够在“充足的阳光下”健康、茁壮的成长,能尽早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

我们每一位教师都曾经是一名新教师,回忆自己刚刚走上讲台之初,面对教育教学工作,我们往往都会显得束手无策,尤其是在业务上,由于对教材缺少理解,较难把握住教材的重点、难点,对课堂教学的基本环节控制不好,明显缺乏课堂教学机智,上课常常给人一种“生硬”“走过场”的感觉;学生们学得“无味”、被动,甚至影响了教学的质量。如果当时能有一位有经验的教师,及时给予正确引导,那我们会少走多少的弯路啊!我想对在坐的每一位新教师说一句:我羡慕你们!在你们教育生涯刚刚起步的时候,就有人在注视着你们,关心着你们,搀扶着你们,你们是幸运的。

青蓝工程老教师发言 篇10

各位领导、老师们: 大家好!今天我很荣幸地作为青蓝工程师傅代表发言,心情很激动,同时也深感身上的责任和压力。心里是忐忑不安的,因为我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时间也不算很长,相对于刚工作的老师来说,只不过遇到的学生多了些,经历的事情多一些。虽然是作为师傅发言,但我们也曾经是一名新教师,我们不会忘记当年初踏讲台的那份羞涩、那份无助、那份手忙脚乱„„我们也是从一名新教师一步步走到了今天。一路走来,我们是幸运的,更是幸福的。在教师素质不断提高的旅途上,在超越困惑、刷新自我的道路上,我们得到了许多领导和老教师的谆谆教诲和殷切指导,是他们身体力行、言传身教,解除了我们的种种困惑,使我们快速地成长起来。有师傅引领的日子是幸运而幸福的,是充实而快乐的。

“青蓝工程”是我校全面提升青年教师素质,促进青年教师专业成长,营造学习型学校的一项长期而深远的举措。学校组织师徒结对,表明了学校领导对青年教师的重视和殷切期望,同时也促进了老教师进一步发展。以老带新、以新促老、师徒结对、共同提高是青蓝工程师徒结对的重要目的。

教学艺术是博大精深的,正所谓教无止境,学无止境,我们深知我们虽有经验的优势,但也有不足,青年教师有充沛的精力,旺盛的热情,有活跃的思维,崭新的思路,有强烈的求知欲,这些都是值得我们去学习的。因此,老教师在成就新教师的同时,也提高了自己。在青蓝工程活动中,我将和年轻教师互相学习,共同探讨,取长补短,优势互补,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和素质。

今天我代表所有的老教师,向学校和新教师们郑重承诺:我们一定会在不断提高自我的同时,带动新教师的发展,在生活上关心新教师,在工作上帮助新教师。作为师傅,我们一定自己首先做到敬业爱岗、乐于奉献、为人师表,以身作则,勤勤恳恳地做好每一项工作,认认真真地上好每一堂课,扎扎实实地教好每一位个学生。并且做一个诚实的人,一个正直的人,引领青年教师很好的进入教师角色,快速提高思想觉悟。在教学业务各个方面,我们一定做到首先自己认真完成,追求尽善尽美,起到榜样的作用,同时指导、督促新教师在各方面工作中都能高质量的完成,做到“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让新教师多听自己的课,起到指路、示范的作用,也多听他们的课,及时指出课堂中的不足。在教学常规、教学研究、教学思想等方面对徒弟毫无保留。尽自己所能,全面关心和指导他们。为我校的青年教师培养工程贡献我们的最大力量。

还要补充一点,所谓“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更何况,在我们一中北校这个师者荟萃的学校里,善教善导者比比皆是。我想新教师不能只向师傅一人取经,还要向身边的每一位教师学习,取人之长、补已之短,多听课、勤阅读、善思考,不断钻研教学,不断反思自己,扎扎实实、一步一个脚印去练就一身好本领,力争像上一级的王珊珊、孙晓朋等老师一样,做到“一年入门,二年达标,三年骨干”。

最后我想送给青年教师们几句话:年轻是一个机会,年轻是一种财富,年轻也是一种责任;要善于把握这个机会,要懂得珍惜这种财富,要勇于担当这种责任。希望你们能尽快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老教师王永红创办文化大院 篇11

在宁夏固原市原州区北塬街的什里社区,有个远近闻名的文化大院,就是以王永红的名字命名的。说起这个王永红,那可是当地的名人:他毕业于固原师范,1967年参加工作,2007年退休,足足当了40年教师,小学、中学都待过,教师、校长都干过,数理化、音体美都教过,人大代表、书协会员都兼过,在他的影响下,他的一家居然出了6位教师,当地许多学有所成的人都出自他的门下。

王永红多才多艺,吹拉弹唱样样精通,写歌词、编快板、写小戏也都在行,但他最钟情的还是书法艺术,写标语、写对联,他乐此不疲。哪里举行大型活动、谁家有了红白喜事,也都会请他一显身手。他的书法作品也多次在全国性书画大赛和书画展中获得金奖,他本人也荣获过最具魅力老年书画家、中华艺坛名家、共和国杰出艺术家等荣誉称号。所以,他退休后就想安安静静练书法,进一步提高自己的书法艺术水平。

让王永红始料不及的是,他想闲却闲不下来。近年来,固原地区的民间艺术团体如雨后春笋迅速崛起,但普遍缺少艺术人才,因此,邀请他前去伴奏的、甚至让他帮忙编写文艺节目的便纷至沓来,有时都快踏破门槛了。王永红开始以没有时间来拒绝,但实在是盛情难却,他只好答应帮忙,但这个忙一帮就停不下来了。这样一来,本村的人不甘心这样的人才被“外人”用了,找上门请王永红把本村的文化活动也搞起来。

王永红何尝不想这么做呢?看到周边乡亲们的业余生活那么单调,有人因为无聊而东家走西家转,甚至参加赌博等不文明活动,他觉得自己有责任用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来引导乡亲们。于是,大家一拍即合,以王永红命名的文化大院便于2012年2月诞生了。

与由一个家庭创办的文化大院相比,王永红的文化大院可以称为“大”:他把自己盖的10间新房和800平方米的院落全部无偿捐献出来了,所以,这个文化大院活动室、图书室、书画室、刺绣室、化妆室、乒乓球室和小型舞台一应俱全,服装、道具、音响也都齐备,仅藏书就有上千册,可以满足多种文化娱乐需求。

尤其让乡亲们感动的是,这个地处固原市城郊的文化大院,不但不收房费,就连电费、取暖费也都由王永红个人承担了。这些房屋如果出租每月至少两三千元的收入,也确有好些人要租这些房屋做生意,但王永红都毫不犹豫地回绝了。

王永红为的就是让村里的文化活动正规、系统。自2012年以来,王永红每年都能创作并推出七八个新节目,表演唱《十唱共产党》《四个老汉夸养老》,眉户戏《看戏路上》,舞蹈《绣金匾》,快板《共产党政策就是好》等散发着浓郁的乡土味的节目都是文化大院的拳头产品。

王永红的文化大院,就像一块磁铁,吸引着周边的群众。练书法的,临名画的,学刺绣的,排小戏的,练合唱的,跳舞蹈的,玩乐器的,打乒乓球的,都大有人在。几乎每天都聚集不少人,几乎每个人都能在这里一试身手。

有了这样浓郁的艺术熏陶,王永红一家人几乎都成为了艺术人才,儿子、儿媳、女儿不是刺绣高手,就是剪纸能人。每到演出时,王永红全家人各有分工、各司其职,需要什么就来什么。

王永红说,创办文化大院让他失去了很多,也让他收获了很多。他每天都过得很高兴,感觉很充实。各方的肯定与支持更使他很有成就感,让他看到了自己努力的价值,促使他要把文化大院办得更好,更有魅力。

(责编:孙展)

老教师教师节发言稿 篇12

关键词:高中地理新课改,新教师,老教师,处境与对策

当今世界是大变革、大交汇的世界, 多元文化激荡纵横, 社会发展一日千里, 对教师和学生的要求也日新月异, 在此大背景下进行的地理课程改革, 给广大地理教师带来了良好的机遇和严峻的挑战。在此实践中, 新教师与老教师的处境有很大区别, 应采取不同对策。

一新教师与老教师不同的教学理念分析与对策

新一轮地理新课标的基本理念是: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改变地理学习方式、构建开放式地理课程、构建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地理课程、建立学习结果与学习过程并重的评价机制。这种理念本身当然是先进的、适应新形势下的社会需求的, 它针对解决传统地理教学中存在的种种痼疾对症下药, 假以时日, 必能解决。但任何事物都有两个方面, 新课改一轮接着一轮, 成就斐然的同时, 也把一些优秀的地理传统冲击掉了, 假如改革要是成了矫枉过正, 就是不恰当的了。在一些地理教学课堂上, 出现了不管内容如何都用探究型教学法, 不管时间够不够都用讨论教学法的现象, 结果是基本教学任务无法按时完成, 教出来的学生面对高考时无能为力。改革不能矫枉过正, 新课改也是如此。

二地理新老教师两个阵营的各自处境与对策

新教师是指刚刚毕业从事教学工作3年以内, 还没有带过完整的一轮高考的教师。不管是新教材还是旧教材对于他们来说都是新的, 起点都一样。尤其是地理这门学科, 由于我国特殊的教育体制和课程安排, 使地理教师本人读高中时都是学习理科的, 从来没有参加过地理高考, 基本上在高一以后就不再看地理书了, 甚至有一些人的地理知识简直匮乏到了令人哭笑不得的地步。记得笔者上大学的第一天, 寝室里的同学在一起讨论中国的邻国, 都有哪些在什么位置之类。刚好谈到印度, 突然有人问“印度……是欧洲的吧?”类似的笑话现在还在盛行, 一次又一次地在高校地理系上演。然而笑过之后我们不得不陷入深深的思考——地理教师培养机制确实出了不小的问题, 知识衔接断档了。当然了,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这种尴尬还需要我们面对。不管怎样, 新教师对新教材大多是欢迎的, 因为新教材有更多的图片、更多的活动、更多的选择, 讲起来会很生动。他们欢迎教育改革, 他们是最早就立刻接受了新教材的一批人, 起点比较新, 比较有利于以后的教育改革。但他们容易过于关注地理知识体系之外的旁支知识, 容易舍本逐末, 在高考没有大变化的前提下, 此类教师明显对高考题不知所措, 进而影响所教学生的高考成绩, 使得其作为一名教师的合格性大打折扣。

青年教师首先应继承优秀的教学传统, 学好基本教学技能, 深刻把握新老教材内涵, 多做高考原题, 熟悉高考、研究高考, 在此基础上灵活组织教学素材, 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情况具体安排教学活动, 才是契合新课改的教学思想。

老教师经验丰富, 已经历了多轮课改, 对他们来讲, 新教材可能只是换了个包装的旧教材, 在教法上没有多少改变。这些教师已经形成了完整的教学体系, 历经多年的高考、会考磨合, 已经得心应手。他们是目前地理教学的中坚力量, 很可能并不真正认同新教材, 从心里不想改变, 要改变是比较难受的。在这一点上来说, 不必苛求所有人一下子都接受新课改, 其实这部分教师往往能保留地理教学的元气, 而不被纷繁复杂的一个接一个的课改所困扰甚至击垮。但新教材毕竟是代表新生力量, 尽管可能有些方面还不成熟, 但老教师更应该注意更新观念, 不断学习新课改精神, 与时俱进。

其实不管是哪种类型的地理教师, 只要客观地认识自己, 理性公允地看待新课改, “因材 (教材、人才) 施教”, 就能够在新课改过程中游刃有余。因为地理学的本质没有变化, 地理学教育的本质也没变质, 只是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了, 顺应了社会的新需求, 而非对以往地理教学的全盘否定。

三结束语

教育的本质是培养“社会化”的人, 教师必须坚定信念, 牢牢地抱紧“培养人、教育人”的人本教育理念不放松, 才能在纷繁复杂的教育改革浪潮中不失掉自我, 不失掉原有的好东西, 不妄自菲薄、轻易动摇, 这样才会真正地契合新课改的本质精神, 真正地为学生服务, 为教育服务。

因而, 教师应秉承着对地理学的热爱、对科学精神的信仰、对学生爱护和尊重, 对教学手段的孜孜以求的精神, 不断学习, 不断反思, 君子日三省吾身, 方能进步, 方能教出更出色的学生。

参考文献

新老挂钩新教师代表发言稿 篇13

——在师徒结对上的发言

尊敬的校领导、各位老师:

大家下午好!

在即将迎来第28个教师节之际,我们欢聚一堂,庆贺自己的节日,作为新教师,我们倍感激动;同时,非常感谢学校举行的“新老挂钩”结对仪式,为我们新教师提供了成长的平台。今天,我能代表新教师发言,倍感荣幸。在此,请允许我代表新教师向为我们提供这次宝贵学习机会的学校领导们表示衷心的谢意,向即将在工作中给予我们悉心指导和耐心帮助的师傅们致以崇高的敬意。

2012年8月,我们正式成为了电职的一员,实现了从学生身份到教师角色的转变,为此我们感到庆幸和自豪;同时,我更加意识到我们肩上所背负的责任和压力。****里每一个教职员工都兢兢业业,爱岗奉献,立足本职,塌实肯干,努力实践着“诚实、勤奋、敬业、创新”的校训。作为新教师,面对新教材,面对新学生,面对三尺讲台,面对班主任工作,面对新的一切,我们心中充满疑虑和惶恐的。我们年轻,我们青春;我们有理想,我们有激情,可我们缺乏经验、缺乏历练,这就迫切需要老教师们为我们指点迷津,只有在他们的帮助和指导下,我们才能尽快成长,早日成为一名合格乃至优秀的教师。“新老结对”是帮助新教师成长的最快最好最有效的途径,我们由衷地感到:在我们刚刚步入教师生涯的时候,就有老一辈****人关注我们,关心我们,帮扶我们,我们是多么幸运,多么幸福!

今天,我们在这里师徒结对,拜师学艺,就是要继承老教师们敬业、乐业的精神,学习他们严谨治学的态度,学习他们丰富的治班经验,学习他们精湛的教学技能,鲜明的教学风格,独特的人格魅力。可以说,每一位老教师都是一个丰富的资源库,是为我们新教师指引航向的灯塔。在以后的教育教学中,我们要虚心地向师傅们学习,真诚地接受师傅们的督促和指导,不断反思,及时总结,在实践中尝试,在尝试中改进,在改进后提高。在向老教师学习的同时,更加严格要求自己。“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在此,我也提出我们新教师要“四多”——多听课、多谦问、多投入、多思悟,珍惜这个平台和机会,虚心学习,真心学习,耐心学习,迅速成长,力争“一年合格,二年出色,三年成骨干”。

同时,我们也要以我校首席班主任、骨干班主任、教学名师、教坛新秀为榜样,向其他学科教师取经,注重与自身特点相结合,勇于探索属于自己的教学特色和德育模式。

我相信,只要我们新教师刻苦求索、博采众长,未来的我们一定能在教学一线上打造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不辜负师傅对我们的期待和要求,不辜负学校领导对我们的关怀和培养!

我的发言完毕,谢谢!

老教师教师节发言稿 篇14

大家下午好!首先感谢音乐系领导和同志们为我的退休举办这次隆重而温馨的座谈会,感谢同事们能在百忙之中来参加座谈,为此我非常感动。

“岁月如歌弹指过,光阴似水不再来。”今天,我已经退休,就要离开我为之奋斗、为之感动、为之自豪的工作岗位,此刻真的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心情异常复杂,真正体验到了什么叫做光阴似箭、日月如梭,一轮甲子弹指一挥间,伴随着一种即将离群孤雁独自飞的惆怅与无奈,分不清是喜还是忧,感觉不到快乐还是愁苦。如果自我安慰一下,也有喜的成份,那就是从今以后,天天都是星期天,但更多的还是一种莫名的酸楚,总觉得千言万语却汇不成一句话,总觉得没有什么语言能够表达我与大家难舍难分的依依离别之情,在此,我就说“三个词”“六个字”表达三层意思吧,一是经历,二是感谢,三是祝福。

一、经历

我1961年出生,在____上小学、初中、高中,1979年上____师范,1981年中师毕业参加工作,在____师范附属小学,担任音乐教师,在那里度过了我人生工作的九个年头。1990年调回母校工作,一直到现在。三十多个年头里,与在座的同事们朝夕相伴,伴随着母校的发展、搬迁、升格,走过了最艰难的风雨路程,经历了风风雨雨……我的从教生涯可以分以下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小学任教九年,真真正正在教学,就像一头小牛犊一样,新鲜、好奇、创新、积累自我感觉良好;第二个阶段,____师范任教十七年,不断学习,不断提升,一边教学,一边管理,奉献和付出了我最宝贵的青春岁月,但我无怨无悔,因为母校日益不断的发展让我感觉非常自豪;第三阶段,搬迁、升格为____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在榆次上班十五个年头,因为有同事们的支持帮助和勉励,工作苦中有乐,乱中有序,克服困难,为母校的创新发展贡献了应有的力量,自我感觉平顺而充实。

跨世纪的人生经历和四十多年的工作经历,就像如歌的岁月,似水的光阴沉淀了一点点个人体会,与大家特别是年轻的同志互勉:

1、经历+个人努力=能力。知识可以学习,成长离不开历练,所以要奋斗,要不怕吃苦,要勇于承担重任,能挑100斤一定争取挑101斤,甚至更重点,这样人就会越来越强,吃得起苦,更应该具备吃苦的精神。

2、能力+机遇=成功。机遇是可以创造的,坐等是等不来的,相信大家都是有能力的人,所以希望大家创造和抓住新时代的新机遇,都前进在成功的路上。

3、教师一定要姓教,其他都是副业,只有教学成果会伴随自己的一生,那才是自己真正所拥有的财富。

4、教学首先要正确育人。教学永远具有教育功能。

5、生活要尽情享受过程,淡化结果。一般情况有真实的付出就会有真实的收获,人生的工作阶段肯定是这样,退休后的阶段,结果我想也会是这样,因为我活着来到这个世界,就没有想过要活着离开这个世界,所以应该淡定,我现在就很淡定,但过程是可以创造的,可以改变的,所以我将要享受好以后的每一天每一刻。

二、感谢

首先是感谢共产党,感谢_,感谢改革开放的新时代,吃水不忘挖井人,端起碗吃肉,放下筷子感恩。

其次感谢在坐的每一位同事,感谢帮助过我的所有人。过去的岁月中与同事们风雨同舟,相处的日子还历历在目,脑海里留有太多的温馨,太多的难忘,太多的眷恋与不舍,你们对我的工作支持太多、太大,对我的信任和理解太深、太宽容,尤其是常主任和宋书记,在我指导学生实习工作中,对我的关心、照顾,更是让我时刻铭记在心,珍藏一世,作为我与同志们离别后的精神食粮,慢慢品尝吧。

最后还要感谢学校领导和各部门、每个专业部的每位领导同志对我工作的支持与密切合作,对我个人的关照与尊重,打心眼里表示向大家致敬,真诚地谢谢。

三、祝福

20__年与学校一起搬迁、升格来到榆次,____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是我最后的归宿,音乐系是我工作的家,我热爱它、建设它、改造它、完善它,真心的希望音乐系越来越好,尽管我即将离开它,退休,但我仍将一如既往的关注它,永远牵挂着它,祝福音乐系在校领导关怀下,在常主任与宋书记带领下,在全体音乐系家庭成员的共同努力下,继续从一个高度跨越另一个高度,不断铸就更大的辉煌。祝福在岗的,在坐的所有同志们(我这里亲切点儿吧,所有的兄弟姐妹们)年年都身体健康、月月都工作顺利、天天都幸福生活、时时都开心快乐,祝福所有在领导岗位上的年轻同志们宏图大展、心想事成、步步高升。

最后,我再说两个字,也是我最不愿意说出的两个字,大家和我一起说好吗?再见!

老教师教师节发言稿 篇15

养子离去,可怜双老身陷绝境

今年71岁的张菊花1937年出生在湖北武汉,1968年与合肥一位中学教师刘亚舟喜结连理。不幸的是,婚后两年,张菊花因连续三次宫外孕被迫切除卵巢,她永远失去了做母亲的权利。无情的现实将小夫妻生命中所有美好的期待无情击碎。毕竟才20多岁的年华,刘亚舟和妻子对未来充满了绝望和恐惧。不能为丈夫生孩子,张菊花很内疚,多次向丈夫提出离婚,但刘亚舟始终没有同意:“你自己就是孤儿,没有孩子可领养一个。无论如何我们要携手走完这一生!”1971年,望子心切的刘亚舟在没有办理正规领养手续的前提下,匆匆从皖南一户农民家抱养了一个当时仅三个月大的小男孩。这个家庭又重新燃起了幸福的希望。30多岁的张菊花喜出望外,特地从单位办理了病休,一心一意照顾孩子。养子此时已经成了夫妻俩的全部动力源泉,孩子就是他们心中明天就要喷薄而出的太阳!

然而,幸福的阳光只持续了20年,不幸再次降临这个三口之家。1991年,张菊花突感浑身无力手脚发抖,连上楼的力气都没有了,经诊断张菊花不幸患上了帕金森氏综合症。雪上加霜的是,行动不便的张菊花患病期间一次上澡堂洗澡摔了一跤后,竟将股骨头摔断。虽然及时做了手术,但她已基本上失去生活自理能力,长期卧床养病。于是,刘亚舟和儿子特地搞个小床,精心照料妻子一直到1996年自己退休。都说养儿防老,但养了儿子20多年的刘亚舟夫妇却没有这个福气。1998年,养子的两个兄弟突然从皖南来到合肥认亲,身世曝光让养子对老两口越来越疏远。强扭的瓜不甜。2005年,在合肥市瑶海区法院的调解下,万般无奈的刘亚舟夫妇与养子彻底解除了收养关系。养子一走,迷茫失落中的老夫妻感觉天塌了下来,在晚年岁月的这场无情打击下,老两口身体越来越差,尤是刘亚舟照顾老伴和做家务越来越力不从心。刚开始,刘亚舟想和老伴一起住进老年公寓,但一问护理费,一个月1000多元,只能去一人,加上老伴嫌里面太冷清也不太樂意,刘亚舟只得放弃。身心憔悴的刘亚舟陆续请了几个保姆进家,虽然高薪,可人家一见是伺候瘫痪老人,掉头就走。倒是有一天,刘亚舟的几个学生来看他,看到恩师生活的窘境,帮他出了个主意——让他们夫妻俩离婚,理由是与其两个老人都生活得如此痛苦,还不如分开,说不定师母分得一半财产后,有人动心愿意为她养老送终。刘亚舟一听把头摇得像拨浪鼓,大骂这是个“馊主意”。老刘始终认为自己有责任义务照料老伴,自己活一天就决不会丢下她不管!当天晚上睡觉时,再次想到学生们的建议,刘亚舟的脑子里突然蹦出一个大胆想法:护理老伴虽然心有余而力不足,但可以曲线救妻啊,如果和老伴离婚不离家,再能找到一个年轻一点的妻子一起照料老伴,岂不两全其美?!当刘亚舟把计划讲给老太婆听时,爱面子的张菊花犹豫了。她想,如果组建那样的家庭还不被熟人笑掉大牙?!结婚这么多年,两人经历那么多的苦难都挺过来了,现在真的要劳燕分飞?可转念一想,10多年来自己已给丈夫带来这么多麻烦,老头子毫无怨言,他这么一片苦心丢下老脸来想离婚再婚,实质上还是为自己,一切得尊重现实活下去啊!想到这里,张菊花含泪同意了。

曲线救妻,大义女子欣然担起苦和累

2005年6月5日,合肥市瑶海区民政局受理了一桩奇特的协议离婚案,工作人员浏览离婚协议内容时惊讶万分,只见双方约定:离婚不离家,财产不分割;离婚后女方由男方照顾,而且男方可以找一个年轻的女性再婚,重新组建一个三人家庭;男方再婚后,如后妻愿意配合男方照顾前妻,双方的房子等财产由后妻继承。在离婚协议上,双方一再申明,此举是为了挽救家庭的无奈之举,请政府从残疾老人的实际出发,予以核准!这件奇特的离婚案震惊了瑶海区民政局,局里特意为此召开办公会讨论认为,一对老人在难言之隐下顶着世俗的压力“曲线救家”,看上去似有悖良序公俗,但其做法并不违反相关法律,从以人为本的人性化关怀角度出发,合肥市瑶海区民政局最终在离婚协议上郑重地盖上了公章!

一切都在悄悄中进行。和老伴离婚之后,刘亚舟迅速在合肥市一家媒体上登出了征婚启事。内容和要求很简单:我和老伴月退休金有2000多元,无子女有住房一套,现征40岁以下女性,婚否不限,要求身体健康,能长期照料老人。征婚广告一登出来,刘亚舟优越宽松的条件吸引了不少应征者。但大多数应征者实地考察发现要伺候一位瘫痪老人时,结果都没了下文。也许是冥冥之中的这份良苦用心感动上苍,注定要续的一段缘不期而至。这些人中只有一个应征者没有退缩,她就是34岁的安徽长丰县人胡娇月。胡娇月18岁时就到合肥打工并经历了一段失败的婚姻,还和前夫生有一子。离婚后的胡娇月,独自艰难打工供养孩子,微薄的收入让胡娇月渐感力不从心,对温馨家庭港湾的向往日益迫切。无意中看到刘亚舟的征婚启事后,抱着试试看的心态,胡娇月通过几次电话联系,发现对方性格很开朗、思维敏捷,对人也很热情,没给人老态龙钟的感觉。而刘亚舟对胡娇月的印象也不错,特别是在谈到照料前妻的态度上,胡娇月一句“您的老伴我就当婆婆养”感动了老刘大半天!

随后,刘亚舟把胡娇月的情况告诉了张菊花,让张菊花来决定一切。张菊花同意“面试”。随后双方约定,让胡娇月到刘亚舟家去看看。2005年8月9日,胡娇月简单地化了个素妆,穿上新买的墨绿色连衣裙和乳白色高跟鞋,怀着忐忑的心情走进了刘亚舟的家。这是怎样的一个两居室啊!屋里墙角布满蜘蛛网,地板湿漉漉的污垢遍地,厨房、卫生间器具凌乱堆放,一股怪味直冲鼻尖,一个脸色苍白、目光呆滞的老妪瘫痪在床。小胡皱起眉头心里一酸,一丝恐惧和寒意掠过她的心头。尔后,善良的胡娇月心底又泛起一阵柔柔的疼,一种强烈的帮扶欲迅速占据心头。刘亚舟苦笑了一下连忙招呼胡娇月坐下。此刻,身材玲珑、端庄秀丽的小胡给老刘留下了良好的第一印象。当刘亚舟将胡娇月介绍给张菊花时,胡娇月疾步上前一把握紧老人的手说:“老大姐,我自小生活在农村,再苦再累我都不怕,只要您能给我个机会照顾二老,我一定能三颗心拧成一股绳,重建一个完整幸福和睦的家!”让刘亚舟意外的是,张菊

花对胡娇月没有丝毫的反感,和坐在床头的小胡不一会就聊起了家常。等胡娇月收拾完脏乱的家告别后,老刘向老伴征求意见,张菊花脱口而出:“这个小胡相当不错,就是她,就是她!”认识几个月后,爽朗的刘亚舟渐渐发现自己生命中已经离不开这位朴实率真的女友了。刘亚舟适时提出了结婚,小胡红着脸默许了。但为了证明自己不是贪图老教师的财产,胡娇月要求办理结婚手续前,先办理一份特别公证书,内容是:张菊花在世期间,由刘亚舟、胡娇月照顾她的生活;无论刘亚舟、胡娇月夫妇谁先去世,生存的一人仍继续照顾张菊花。胡娇月想以这种方式证明自己愿意照顾张菊花的决心。这份公证办好后的2005年10月25日,胡娇月与刘亚舟领了结婚证,胡娇月搬进了刘家就算正式结婚了。回忆起结婚那日的情景,刘老至今还有些不好意思呢:“那天好难为情哦,糖都不好意思给街坊散,结婚前后都是秘密进行的,在小区里我走在前她走在后,保持一定距离,不好意思出双入对。”很快,一些流言蜚语接踵传来,说小胡是奔着老俩口财产来的。这些话像软刀子一样深深刺痛了小胡的心,但她坚强地对老刘说:“不可能让每个人都能理解自己,路遥知马力,时间会证明一切!”

夕阳正红,老来得女大写别样人生

家里有了一个年轻健康的女主人,刘亚舟的担子一下子轻多了。安顿下来后,胡娇月花2000多元给老大姐买台空调在卧室装上,买回十几盆五彩绚烂的花草装扮室内生态,在大姐的床头新买个录音机,每天播放她爱听的京剧,还买个玻璃罐子,放养上几十尾金鱼,以供张菊花烦闷时缓释心境。小胡的热忱周到,让刘家焕发出从未有过的生机与活力,感动得老刘泪流满面。当年严冬,小胡在肉体和意志上经受了一次严峻考验。冬天张菊花一天要尿湿好几次裤子,小胡每天大部分时间都花在洗裤子上。整个冬季,她的一双手几乎每天都泡在零下十几度尖锥刺骨般的水里洗厚棉裤一两个时辰,冻烂的双手黄水直流,连塑料手套都戴不上。看到小胡呵气搓着不听使唤肿得像萝卜的双手洗衣时,老人感动得在床上颤巍巍地朝小胡双手作揖:“大妹子啊,我们家真是欠你太多了,你这样辛苦是在遭罪啊,这大恩大德恐怕只有来世再报了!”“大姐,我们三个人有缘才走到一起,有缘胜过有亲啊,你们不方便我哪有退缩不上前的道理?!”小胡的这双手从此留下后遗症,一到冬天就奇痒难奈。张菊花得到好的照顾护理,身体开始慢慢恢复,并逐渐能下床就餐。

与刘亚舟结婚后,小胡一直习惯叫老刘“老头儿”。令刘亚舟高兴的是,新婚妻子小胡对前妻的照顾不仅严谨细致周到,而且新伴和老伴相处得也很和谐,以前的担心渐渐落地了。小胡说:“老头对大姐特别好,但我不会吃醋。老头子有时候脾气不好和我拌嘴,大姐都帮我说话批评老头子。”那是2006年2月一个天寒地冻的傍晚,张菊花突患感冒发烧得连输3天液,为方便护理,小胡迅速从附近医院请来医生把输液选择在家里进行。小胡讓医生教会自己如何更换输液瓶后,一直陪到凌晨。张菊花心疼不已让她早点睡,小胡不肯。张菊花“威胁”说:“再不睡我就拔掉输液管!”“好,好,我现在就睡。”小胡抱床棉被和衣坐在床前,几乎在一分钟内,疲惫到极点的小胡就发出轻微的鼾声。看着倦得不能再倦的“后任”,张菊花的眼睛湿润了。突然,小胡颤了一下,猛地惊慌失措地爬起,迅速伸手探向张菊花左手后长嘘一口气说:“吓我一跳,管子没掉,原来是做梦!”原来,小胡做梦都担心着自己,张菊花感到一阵阵凄然又一阵阵甜蜜。从此,小胡与张菊花的心贴得更紧了,两人成了无话不谈的“忘年交”。

照顾老伴的十余年间,本来喜欢热闹的刘亚舟很少与外界来往。娶了新妻后,社区活动时又能听到刘亚舟的歌声了。但刘亚舟的幸福生活还在后头。2006年4月,一件更大的喜事让刘亚舟激动得一连失眠了很多天。原来结婚几个月后,就在忙得焦头烂额的节骨眼上,胡娇月突然有了强烈的妊娠生理反应。去医院检查,医生告诉她已经怀孕2个月了。已经71岁的刘亚舟得知消息届惊喜得头皮一阵阵发麻发炸,一股热流涌遍全身:“老来得子,上天厚待我啊!”当年冬天小胡住院待产时,老刘昨天煲鸡汤,今天煲排骨汤,忙得乐颠颠的,天天到医院亲自喂小胡。医生们都以为老刘是小胡爸爸,一个劲夸赞老刘父女情深,可当得知老刘竟然是临产孩子的父亲时,惊讶之余大家纷纷恭喜老刘找他要糖吃,弄得老刘脸一下红到脖子根!2006年12月底,71岁高龄的刘亚舟终于盼来了自己的亲生女儿平安问世!老来得女,人生莫大幸福!喜滋滋的刘亚舟在家排起了位:“我们家老伴是第一位的,女儿第二,小胡第三,我第四。”有了生活新动力的刘亚舟从此“抠门”节俭起来:“能省一个是一个,女儿是我现在惟一的希望,我想在有生之年留给她更多的东西。”老刘还认真规划了自己的夕阳人生:“现在我已经72岁了,我要多锻炼把身体练硬朗,尽可能多活几年,多照顾新伴、老伴和女儿!”

上一篇:上海外国语大学考研英语语言文学2018年暑期备考建议下一篇:党建工作督导检查实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