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普宁二中中国区域地理练习卷(共1篇)
2024年普宁二中中国区域地理练习卷 篇1
中国区域地理练习卷
(二)一、单选题
1. 钓鱼岛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钓鱼岛附近除蕴藏丰富的石油、天然气等矿产资源外,还有丰富的渔业资源,其主要原因是:
① 大陆架宽广,阳光集中,生物光合作用强;② 大规模的人工鱼苗投放;
③ 附近有寒暖流交汇,使海水发生搅动;④ 位于河流入海口,带来丰富的营养盐类
A.①③B.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读图回答2-3问题
2.H经线穿越的我国大地形区有
A.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青藏高原、云贵高原
B.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四川盆地、云贵高原
C.黄土高原、长江中下游平原、四川盆地、云贵高原
D.准噶尔盆地、天山、塔里木盆地、青藏高原
3.E纬线穿过的我国省级行政单位有
A.山东省、河北省、山西省、甘肃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B.河北省、山西省、内蒙古自治区、甘肃省、青海省
C.辽宁省、河北省、山西省、甘肃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D.江苏省、河南省、陕西省、宁夏回族自治区、青海省
读图回答4-5问题。
4.读上面两幅图,叙述正确的为
A.图①为咸水湖B.图①湖水的输出形式为蒸发,这类湖多分布在我国的东部平原区
C.图②类型的湖多分布在内流区域D.青海湖是图②类型湖的典型代表
5.下图所示湖泊与①湖泊相似的是
我国曾经著名的“三大荒”,如今已经变成了“三大仓”:“北大荒”变成粮仓,“西大荒”变成棉仓,“南大荒”成为橡胶林和热带经济作物仓。下图是我国“三大荒地”分布示意图。
读图,回答6-7问题。
6.如今的“南大荒”人已将橡胶种植北界从
17°N扩大至24°N。其主要原因是
A.全球气候变暖B.农业技术的发展
C.交通运输的改善 D.农业政策的支持
7.“西大荒”发展棉花生产的有利气候条件有
①气温年较差大 ②降水较丰富 ③夏季高温 ④光照强,日照时间长 ⑤气温日较差大 A.①③④B.②③⑤C.③④⑤D.①④⑤ 下图是我国西部地区几个省区略图,读图回答8-9各题。
8.关于图中几个省区地理现象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a省区是我国商品棉基地之一,其种植棉花的优势条件是热量充足
②受沙尘暴危害最严重的要数b省区,主要原因是气候干旱
③图示区域拥有丰富的太阳能、水能、草场和矿产资源
④c省有我国著名的商品粮、糖料和桑蚕基地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9.关于b、d两省的叙述,错误的是
A.由于晴天多,日照长,虽为高寒农业区,但农作物产量高 B.农田、村镇、城市主要分布在湟水谷地和雅鲁藏布江谷地 C.河流e地处亚欧板块的内部,下游流经东南亚注入太平洋
D.平均海拔高,高寒缺氧、冻土、生态脆弱成为发展陆路交通的自然障碍 读中国地理四大区域图,完成10-13各题。
10.综合考虑纬度、地形、气候等因素,四大区域太阳年辐射总量最大的是
A.甲B.乙C.丙D.丁
11.有关四大区域农业发展主要制约因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A.甲——洪涝灾害 B.乙——土壤肥力C.丙——灌溉水源 D.丁——生长积温 12.丙区从东往西,植被依次为
A.草原—森林—荒漠草原—荒漠B.森林—森林草原—草原—森林 C.森林草原—荒漠—绿洲—草原D.森林草原—草原—荒漠草原—荒漠 13.③线是我国一条重要的地理界线,下列界线与它大体相一致的是 A.暖温带和热带的界线B.7月份平均气温0℃等温线
C.800毫米年降水量线D.半湿润地区与半干旱地区分界线 下图为我国某省部分区域示意图。读图完成14-15各题。
14.调查发现,图示区域的古长城损毁严重,其主要的自然原因是()
A.风力侵蚀作用强 B.流水侵蚀作用强 C.地震频繁导致D.农民耕作活动的破坏 15.下列说法属于图示区域经济发展落后的原因的是()
①资源贫乏②生态环境脆弱③水资源短缺④交通落后⑤劳动力短缺
A.①②③B.②③④C.③④⑤D.①④⑤
班级:姓名:学号:得分:
非选择题
大题一:新亚欧大陆桥,东起我国连云港,向西经陇海--兰新线,北疆铁路,由阿拉山口出境,西至荷兰鹿特丹港,是目前亚欧大陆东西最为便捷的通道。在新疆境内的铁路基本沿吐鲁番-哈密盆地和天山北麓冲积--洪积平原延伸。图13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局部图,图14为“新亚欧大陆桥中国段的年降水量和年太阳辐射量分布图”,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说出准噶尔盆地地理位置特征及塑造盆地内部典型地貌的主要外力作用。(5分)
(2)描述图14中年降水量的分布特点,并分析其原因。(10分)
(3)从工程建设角度分析新疆境内亚欧大陆桥沿山麓平原和绿洲修建的原因。(6分)
(4)图13所示区域的旅游资源极为丰富,说出其主要的特色旅游资源,并比较乌鲁木齐和哈密旅游接待能力的差异。(6分)
大题二: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描述图示地区主要地形区的分布状况。(6分)
(2)简述黄河乌海至磴口段河流流向及水文特征。(6分)
(3)指出河套平原的年降水量分布特征,并分析原因。(6分)
河套平原素有“塞上米粮川”之称,是内蒙古自治区粮、油、糖生产基地。(4)指出该地发展农业生产的限制性自然因素,并说明进行改造的方式及可能引发的问题。(8分)
近10年来,土默川平原实施退耕还草工程,使这一地区成为中国“乳都”--呼和浩特的核心奶源基地。
(5)分析产生这一转变的社会经济因素。(8分)
大题三:(1)据上图,描述青海省地势地形特点。(10分)
(2)指出青海湖与A湖在盐度上的差异。说出图中湿地自然保护区的环境效益。(4分)
湟水谷地出产优质青稞,其β-葡聚糖含量是小麦的50倍。(3)简析湟水谷地出产优质青稞的自然条件。(6分)
青海省的盐化工产业较为发达。近年来山东青岛等地把盐化工产业转移到青海,并建立从盐水中提取锂,生产配备手机、电脑的锂电池厂。(4)说出青海承接以上产业转移的主要条件。(4分)
中国区域地理练习卷
(二)参考答案
1-5 ABCAD 6-10BCCCD 11-15BDCAB
题一 答案:(1)地理位置:准噶尔盆地位于温带(中纬度)地区;我国新疆境内(西北内陆),天山和阿尔泰山之间;(3分)外力作用:风力侵蚀和风力堆积。(2分)
(2)分段:从连云港到乙地,年降水量自东南向西北波动减少;原因是越向西北距海越远,受夏季风影响越小,降水越少。(4分)乙地到阿拉山口,局部地区(甲)降水量较多;原因:准噶尔盆地西北部分布着一些山间豁口,高空西风将大西洋和北冰洋水汽吹来;该地(甲地)位于山地迎风坡,气流上升降水较多。(4分)乙地年降水量最少;乙地处盆地,盛行下沉气流,降水少。(2分)
(3)沿山麓平原、绿洲地区修建铁路,地形平坦;工程量小、投资少、技术难度小、工期短。
(4)主要旅游资源:自然旅游资源:高山湖泊、山地草场、戈壁、沙漠,原始动植物种群、风蚀地貌等。人文旅游资源:独特的民俗风情、歌舞、特色瓜果、文物古迹等。(2分)接待能力:乌鲁木齐旅游接待能力更强;乌鲁木齐是省级行政中心,哈密是地区行政中心,乌鲁木齐比哈密城市等级更高;公共设施及配套服务设施更完善;陆空交通更便利,旅游接待能力更强。(4分)题二 答案:(1)阴山山脉位于北部,呈东西走向;河套平原位于中部,东西延伸;鄂尔多斯高原位于南部,沙漠广布。
(2)从南(西南)向北(东北)流动(或从低纬向高纬流动);流量大,含沙量高(或含沙量比中下游低),有冰期,冬春季有凌汛。
(3)年降水量大多在150毫米至400毫米之间,自西向东逐渐增多(自东向西逐渐减少);从西(东)向东(西)距海(或太平洋)越来越近(远),受夏季风影响逐渐增强(减弱)。(4)降水;引黄河水进行灌溉;土壤盐渍化;下游水资源短缺。
(5)生态保护的需要;消费者对乳品需求的增加;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乳品冷藏、保鲜技术的发展。题三 答案:(1)地势高且由西北向东南倾斜(南北高,中间低);(2分)地形以高原和盆地为主;(2分)北部为高大山地(祁连山脉等),(2分)中部为盆地或谷地(柴达木盆地等),(2分)南部为高原(青藏高原主体)。(2分)(2)青海湖盐度高于A湖,(1分)涵养水源、保持水土、保护生物多样性。(3分)(3)地处谷地,热量相对充足,(2分)昼夜温差大,有利糖分积累,(2分)水源丰富,土壤肥沃。(2分)
(4)原料(盐矿资源)丰富、能源(动力资源)丰富、政策优惠、土地丰富廉价、劳动力丰富廉价、工业基础较好。(答对其中4项得4分)
【2024年普宁二中中国区域地理练习卷】推荐阅读:
揭阳普宁旅游介绍07-14
我的家乡——普宁作文01-04
普宁校友会毕业聚餐主持稿06-26
普宁市麒麟镇申请报告02-01
我的家乡普宁小学生作文05-22
给普宁第五小学欣欣的一封信作文05-31
2023届福建三明一中、二中高三上学期期末联考政治卷(带解析)10-11
普宁市广太镇申报广东省教育强镇督导验收09-23
桂阳二中2014年中考带队工作方案0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