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数学同步的练习题(通用11篇)
二年级数学同步的练习题 篇1
二年级数学同步的练习题
一、选择题:
(1)298+184,最接近的`答案是( )
①500 ②470 ③480
(2)723-144,最接近的答案是( )
①580 ②570 ③600
(3)513+322,精确计算的结果是( )
①830 ②800 ③835
二、先估算,再精确计算:
837-168 713-144
估: 估:
精: 精:
三、说出下面的数接近哪一个整十数(可形式多样)
837 725 156 811 189 682 129 341
你是怎么估计的?
四、先用整十数估算,再精确计算。
512+189 725-156
估:________________ 估:__________________
精:________________ 精:__________________
二年级数学同步的练习题 篇2
如何做到有效?其中要遵循的原则有很多,从实际教学中不难发现层次性原则应该是放在第一位的。为什么要把层次性原则放在第一位呢?大家都知道,学生是有差异的个体。早在宋朝,我国著名理学家、教育家朱熹就在《四书集注·论语集注》中言:“圣贤施教,各因其材,小以成小,大以成大,无弃人也。”而国外学者布卢姆也认为“学生的个别差异都是人为的、偶然的,只要有了适当的条件,一个学生能学会的东西,其他学生都能学会”。因此作为教师对于数学课堂教学的任何问题的设计都应该分层制定目标,让学生各有所得。
数学习题可以说是数学学习的重要组成,因为不同学生解决问题的敏捷性、严密性、逻辑性不尽相同,不同学生对成功的渴望也不同,所以应该让学生获得不同的成功体验。同时从教育功能来说,高初中教学都具有双重的任务,上限要为高一级学校输送优秀人才和为社会培养合格的劳动者,而教学目标的下限则是达到会考合格,在初中阶段就是完成九年义务教育的要求,因此在数学习题的设置中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目标,更应该体现不同水平的学生达到的最近区域目标,使他们能为达到这一目标而主动努力,从而获得成功,由此再努力再走向成功,形成一个良性循环,才能切实达到实现有效课堂的最终目标。所以层次性原则在数学课堂有效习题的设置中处于首位作用。
那么课堂设置有效习题遵循的层次性原则怎样实施能最有效果呢?我认为体现层次性原则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运用模仿性原理
心理学家班杜拉根据实验的结果得出结论,“模仿是学习的重要方式”,同时以班杜拉为代表的社会学习理论学者还把模仿学习分为四个主要部分:注意过程、保持过程、动作再现和动机过程。注意过程是观察学习的第一步;第二步就是要记住榜样的行为,记忆是学习的关键,如果上完了课,但学生记不住,回去当然不可能采取行动。而从记忆的规律来说,练习是很好的记忆方式;第三步是作再现过程,是将记忆中的动作观念,转换为行为,这是观察学习的中心环节。观念在第一次转化为行为时,很少是准确无误的,所以仅仅通过观察学习,技能是不会完善的,需要经过一个练习和纠正过程,动作观念才能转换为正确的动作。这个“动作再现”,其实是练习以后的纠正过程。第四步是动机,它是推动学习的内在动力,当学生通过模仿获得了一定的成功经验的时候,学生就有了进一步学习的动力,所以模仿学习对于学生初步的理解是非常有帮助的。当然模仿学习只是学习中最低端的层次,不能单纯地用模仿来训练学生,那样是把学生当成了机器机械地训练,是不符合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更不符合学生学习的规律。
二、运用迁移性原理
仅仅依靠模仿是达不到学习数学的最终要求的,因为只依靠模仿是不符合新课程标准对学生学习数学的要求的,毕竟学生不是机器,不能机械的模仿,课程标准要求强调学生学习数学的心里规律,强调让学生亲身经历知识的发生、形成与发展,要求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所以当学生经过初步的模仿完成第一阶段的练习后,必须运用迁移性原理让学生经历知识由外转化为内的过程,从而达到对知识的理解与消化。
三、运用针对性原理
基于学生的学习能力,在课堂教学有效习题设置的遵循层次性原则上还要注意运用针对性原理,其中对例题、习题进行变式是一种非常重要并且有针对性的形式。变式教学有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帮助学生理解、巩固教学内容,这种形式的教学使得数学课堂变得活泼而又精彩,其效果也十分明显。当然有针对性的变式反馈练习,大多数学生都能够独立完成,既增强了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也基本杜绝了学生之间相互抄袭作业的不良习惯,从另外一个层面上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挖掘了学生的学习潜能,为学生进一步学习有用的数学奠定了有利的基础。
总而言之,设置数学习题的目的就是要让学生自主、创造性地应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发展数学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从而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且付诸于实践。由于课堂教学的时间有限,数学习题的数量又是极其可观的,所以教师在课堂教学设置习题时,必须在有效习题的设置上多下功夫,避免题海战术,避免机械性的填鸭式练习,必须依据学生个体能力的大小,布置难易程度与其相适应的问题,这样才能调动所有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而最终达到使学生掌握知识学好数学的目的。层次性原则的遵循就是本着课程标准中提出的“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的基本理念,积极体现数学课程的“普及性”特征,是科学地评价学生,有效促进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一个重要的表现,是非常重要而且必要的。
大家都知道“优化课堂教学,减轻学生负担,提高教学质量”是新课程改革的核心内容。这就要求我们每一位教师要不断地、大胆地多方面进行尝试和探索,寻找有效途径,改善课堂教学,从而减轻学生负担,提高素质,最终达到学生能力的提高。其实只有真正改变了教师的教育观念,改变了教师的教育行为,改变了教师实施教育的有效途径,才是我们新课程改革的根本目的。
摘要:数学课堂作为学生整个数学学习过程的主阵地,要想有效地积累数学基本知识、提高学生应用数学的能力,最重要的就是如何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效率。作为一名数学教师,课堂教学既要向学生传授知识,也要能突出学生思维能力的训练;既要使学生学会,也要使学生会学,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若要实现上述目的,就要拓宽思想、改进方法,把精力放在课堂教学的微观操作上,精心优化课堂教学过程,以减轻学生的记忆、作业、心理负担,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提高创新思维能力。
关键词:初中,数学课堂,习题设置
参考文献
[1]王斌华.学生评价:夯实双基与培养能力[M].上海教育出版社,2010.
二年级数学下册同步练习试题 篇3
一、填一填。
÷6=8()÷1=735÷()=7
54÷()=6()÷6=7()÷9=3
32÷()=4()÷9=9()÷8=8
9×()=36()×9=546×()=48
二、在○里填上“+”“-”“×”或“÷”。
9○2=1818○9=94○7=2881○9=9
27○3=307○8=1514○2=730○5=6
6○9=5472○8=928○8=○20=37
三、在○里填上“>”“<”或“=”。
35÷7○64÷86×6○9×44×6○5×6
56÷7○54÷654÷9○42÷742÷6○1×7
8×4○5×772÷8○40÷564÷8○72÷8
四、将算式填在合适的括号里。
1、42÷736÷956÷824÷3
()<()<()<()
2、48÷66÷249÷772÷854÷9
()>()>()>()>()五、列式计算。
1、32除以8是多少?
2、被除数是54,商是9,除数是多少?
3、把45平均分成5份,每份是多少?
4、64里面有几个8?
5、被除数是9,除数是3,商是多少?
五、解决问题。
1、做一套衣服要用3米的布,有27米布,能做几套这样的.衣服?
2、一箱苹果有27个,平均分给9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分到几个?
3、每千克苹果4元,妈妈有36元,可以买几千克苹果?
4、买一枝玫瑰需要5元钱,买一枝郁金香需要6元钱,买一枝康乃馨要3元钱。
(1)、买6枝玫瑰,一共需要多少钱?
(2)、36元钱可以买多少枝郁金香?
二年级数学同步的练习题 篇4
步提升练习
1.解方程()()2.若关于的分式方程有增根,求的值.3.已知关于的分式方程无解,试求的值.的解是正数,求的取值范围.5.已知A、B两地相距48千米,一艘轮船从A地顺流航行至B地,又立即从B地逆流返回A地,共用去9小时,已知水速为4千米/时,求该轮船在静水中的速度? 6.在“情系海啸”捐款活动中,某同学对甲、乙两班捐款情况进行统计,得到如下三条信息: 信息一:甲班共捐款300元,乙班共捐款232元;信息二:乙班平均每人捐款钱数是甲班平均每人捐款钱数的;信息三:甲班比乙班多2人。请你根据以上三条信息,求出甲班平均每人捐款多少元?
最新推荐初二数学同步课后练习北师大版
二年级英语上学期同步练习题 篇5
一、选不同类单词
1.A.appleB.orangeC.dog
2.A.trainB.parkC.plane
3.A.monkeyB.boatC.duck
4.A.ChineseB.PEC.spring
5.A.dinnerB.mumC.dad
6.A.warmB.winterC.autumn
二、单选
1.下列字母一笔成的一组是__________
A.s,aq
B.i,t,v
C.p,k,b 2.______doyoulike?Ilikeyourbike.
A.What
B.what
C.Where 3.Let’s_______mykite.
A.flys
B.fly
C.flies 4.Doyoulikedolls?_________
A.Yes,Idon’t.
B.No,Idon’t.
C.No,Ido. 5.Hereyouare.________
A.OK.
B.Yes.
C.Thankyou. 6.Amy______dresses.
A.like
B.liking
C.likes 7.He______likethisshirt.
A.don’t
B.isn’t
C.doesn’t 8.We_______Scienceinthemorning.
A.are
B.have
C.is 9._____youlikeArt?Yes,Ido.
A.Does
B.Do
C.Are 10._______thetime?It’stwoo’clock.
A.What
B.what’s
2年级数学同步的练习题 篇6
一、在()里填上“>”、“<”或“=”。
3米()3厘米30厘米()29厘米
1米()100厘米3米()2米75厘米
二、在()里填上合适的数。
25米-8米=()米
40厘米+26厘米=()厘米
30米+15米=()米
60厘米-16厘米=()厘米
1米-12厘米=()
三、看图填空。
1、小明今年读二年级了,他的身高是128厘米。()
2、1米的绳子比100厘米的绳子长。()
3、画一条6厘米长的`线段,从尺子的刻度1画到6。()
四年级数学同步练习题 篇7
一、判断下列各题,能简便运算的打“√”,不能的打“×”。
(1)17.5-3.56+6.44
(2)120.39-87.62-12.38()
(3)4.9+5.1-13.7+2.3()
(4)32.17-0.45-4.17()
二、竖式计算并验算:
57.7218.5626
+27.58+72.4+60.74
三、判断并加以改正
18.3改正25.61改正
-7.52-2.72
10.8222.99
四、列式计算下列各题。
(1)0.84与9.16的和是多少?
(2)从80中减去40.68的`差是多少?
(3)比8.44多6的数是多少?
(4)0.95比9.5与5.9的差少多少?
一年级下册数学同步练习题 篇8
1、写一写。(3分)
读作:()读作:()读作:()
写作:()写作:()写作:()
2、人民币的.单位有()、()、()。(1.5分)
3、57比5多(),比57多5的数是()。(4分)
4、最大的两位数是(),最小的两位数是(),它们相差()。(1.5分)
5、看钟面,写一写。(4分)
过3分是过2小时是
()时()分()时()分
6、57里面有5个()和7个()。(2分)
一个数个位上是8,十位上是2,这个数是(),读作:
7、想一想,画一画。(6分)
(1)
(2)
8、小青看一本故事书,今天她从40页开始看,昨天她看到了()页。(2分)
9、(4分)
()元()角()元()角()元()角()元()角
10、在里填上“>”、“<”、或“=”。(6分)
31-32747-16209181+10
66-4704元40角20角1元8角
11、(2分)
缺了()块。
12、()张和()张合起来正好是。
二、计算。(14分)
1、在下面的里填上“+”或“-”。(6分)
7820=58439=52827=75
525=47841=49573=60
2、比一比,看谁算得又对又快。(8分)
15+9-20=43-8+20=54+40-70=75-9-40=
83-30-6=70-4+7=25+30-5=98-40+8=
三、看图列式计算。(6分)
1、2、
四、用数学。(共:42分,其中第1题4分。)
1、测视力。
2、一共有15个福娃娃。(8分)
(1)左边有8个,右边有几个?(2)右边有7个,左边有几个?
3、
小强爸爸
再过,爸爸比小强大多少岁?(4分)
4、一年级合唱队有32人。(猜一猜,在你认为合适的答案下面画“√“)(4分)
美术组可能有多少人?科技组可能有多少人?
5、(6分)
6、数一数,下面图形各有多少个,填一填,涂一涂,算一算。
分类
个数
(1)(4分)
(2)在下面图中涂一涂。(4分)
(3)比少()个,比多()个。(4分)
(4)你还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并解答。(4分)
问题:?
小学四年级数学同步练习题 篇9
1.粮店运来30袋大米和40袋面粉,一共2500千克,大米每袋50千克。每袋面粉多少千克?
2.一架飞机每小时飞行860千米,比一列火车每小时飞行的6倍还多20千米。这列火车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3.甲乙两辆汽车同时从相距480千米的两地相对开出,经过3小时两车相遇。已知乙车每小时行72千米,甲车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4.甲乙两艘轮船同时从上海开往武汉,甲船每小时行24千米,经过6小时甲船超过乙船30千米,乙船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5.8筐苹果比8筐梨重40千克,已知一筐梨重20千克,一筐苹果重多少千克?
6.修一条长1960米的路,先是每天修80米,修了8天以后为了尽快完成,以后打算每天修120米,还要多少天才能修完?
7.一头牛重850千克,一头大象的.重量比这头牛的5倍还多500千克。这头大象重多少千克?
8.小兰和小芳同时从环形跑道上的一点向相反方向走去,小兰每分钟走65米,小芳每分钟走75米,经过3分钟相遇,这个环形跑道全长是多少米?
9.植树节同学们植了12行杨树和8行杉树,一共是300棵,杉树每行有15棵,杨树每行有多少棵?
二年级数学同步的练习题 篇10
要想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就必须注重平时的练习与积累,查字典数学网为大家整理了五年级数学下册同步练习题,小朋友们一定要仔细阅读哦!
一、填空
1、把3米长的绳子平均截成4段,每段是1米的(),每段长()米,每段占全长的()。
2、A=2335,B=355,A和B的最大公因数是(),最小公倍数是()。
3、两个质数的乘积是94,这两个质数的和是()。
4、一堆苹果3个人分余2个,4个人分也余2个,5个人分还少了3个。这堆苹果最少有()个。
5、一个长6厘米,宽5厘米,高4厘米的长方体木块,把它截成棱厂为2厘米的小正方体木块,最多可以截()个。
6、一个长方体木块表面积为14cm,把它平均分成3段,每段正好一个小正方体,这个长方体的体积是()cm。
7、将一个棱长为3cm的正方体木块的表面涂红色,然后分割成棱长为1cm的小正方体。那么一面涂红色的有()块,两面涂红色的有()块,三面涂红色的有()块。
8、在100克水中加入5克盐,盐占盐水的()。
9、有一个两位小数,保留一位小数后是80.0,这个两位小数最大是(),最小是()。
10一个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这个数就增加了4.5,这个数原来是()。
11、甲乙两数的和事1.21,甲数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和乙数相等。甲数是(),乙数是()。
12、一种水草,每天长高一倍,12天能长到48毫米,这种水草长到6毫米时需要()天。
13、ab=7,a和b的最大公因数是(),a和b最小公倍数是()。如果,a和b是互质的自然数,那么a和b的最大公约数是(),最小公倍数是()。
14、一个分数的分子和分母的和是21,化成小数后是0.4,这个分数原来是()。
15、甲乙两个人比赛爬楼梯,甲爬到4层时,乙恰好爬到3层。照这样计算,甲爬到19层数,乙爬到()层。
16、一个正方体的棱长扩大3倍,表面积扩大()倍,体积扩大()倍。
17、指针从1饶钟面圆心点0顺时针旋转60度后指向()。指针从1饶钟面圆心点0顺时针旋转90度后指向()。
18、写出4个比1/5小又比1/6大的分数()。
19、M=abc(a、b、c都是大于1的自然数),则M的因数的个数至少有()个。
二、简便计算
3.64.5 3.80.31+0.06938 61.25 999998+2018 77.70.8+11.14.4 111133.61.23333 200019.92018199.8
15.324+4.680.25
二、解决问题
1、甲数是24,甲、乙两数的最小公倍数是168,最大公因数是4,求乙数。
2、已知甲、乙两数的最大公因数是6,最小公倍数是36,求甲、乙两数。
3把长20厘米,宽42厘米的长方形铁片剪成边长是整厘米数,面积相等的正方型铁片,并且没有剩余,至少可以剪多少块?
4、一种墙砖长3dm,宽2dm.如果用这种墙砖铺一个正方形(用的墙砖都是整块),正方形的边长是多少分米?最小是多少分米?
5、一个长方体玻璃容器,从里面量长、宽均为2dm,向容器中倒入5L水,再把一个土豆放入水中。这时容器内的水深13cm。这个土豆的体积是多少?
6、一块棱长是0.6米的正方体的钢坯,熔铸成横截面是0.09平方米的长方体钢材,熔铸成的钢材是多长?
7、在一个长50cm,宽40cm,高30cm的长方体玻璃浴缸中,水深20cm。如果把一块棱长10cm的正方体石块放入缸中,缸内的水会升高多少厘米? 8、200个人分苹果和西瓜,已知苹果和西瓜共200个,又已知西瓜4个人分一个,苹果1人分4个(西瓜和苹果不能同时得到),刚好分完。苹果、西瓜各多少个?
二年级数学同步的练习题 篇11
一、填空题
1.已知两根木棒的长度分别为4厘米和5厘米,第三根木棒的长度小于厘米,大于()厘米可围成三角形。
2.右图中,∠1=(),∠2=()。
3.至少用()个等边三角形可以一个
;至少用()个等边三角形
可以一个。
4.在一个三角形中,∠1=640,∠2=360,∠3=()。
5.在一个直角三角形中,∠1和∠2是两个锐角,∠1=380,∠2=()。
二、按要求分割图形。
(1)在下面的.长方形中画出一个最大的等腰三角形。
(2)把平行四边形分成一个等腰三角形和一个等腰梯形。
三、分别算出下列三角形中∠3的度数,并说明是什么三角形?
∠3=()∠3=()∠3=()
【二年级数学同步的练习题】推荐阅读:
二年级数学乘法的初步认识同步练习题07-11
《大数的读与写》二年级数学同步练习题12-04
二年级下册数学同步练习题11-19
五年级数学梯形的面积计算同步练习题10-06
六年级下册数学数的整除同步练习题08-29
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位置的同步练习题学习01-28
七年级上数学同步练习04-06
小学六年级数学同步练习题05-29
二年级数学上册单元同步检测题0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