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善进校园发言稿

2024-08-08

慈善进校园发言稿(精选11篇)

慈善进校园发言稿 篇1

慈善文化进校

关于小学阶段慈善教育的反思

对于什么是现代慈善观念,慈善如何融入日常生活,如何妥当地表达善意而不伤害别人的尊严,很多人还不懂得如何做,说明相关的教育还很不够。所以从引导学生健康成长、积极参与社会的角度看,对孩子进行慈善教育,是必不可少的。

国外的许多中小学,考试成绩并不是评估学生素质的唯一标准,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参与公益活动的表现,也会被计入其综合素质评价。我们学校的慈善教育,应该把概念扩展到更大的“公益”层面,培养学生关爱他人、服务社会的意识,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公共事务和志愿活动,把孩子培养成合格的现代公民。

教育是慈善事业发展的根本,我国现行教育缺乏对于慈善的关注。以教育促发展,推进慈善事业的进步是必然选择。慈善事业发展的根本在教育。

慈善教育不仅是培养学生的同情心和爱心,以及相应的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通过学生的这个教育经历,赋予学生一套关于慈善的知识与理解、技能与态度、价值与性向,让慈善成为每个人对社会尽责、与他人互助的一种生活习惯,从而形成一种“人人可慈善”的慈善文化。在现代文明的社会里,慈善作为社会美德和公民素质被广泛认同和崇尚.但是今天学校的慈善教育在一定程度上滞后于社会的慈善发展

中小学阶段开展慈善教育的意义:慈善是社会文明的象征,民众的慈善热情与行为是慈善事业的重要力量。而民众的慈善热情和慈善积极性是需要培育、需要调动的。民众慈善精神培育及慈善热情调动的根本途径在教育。教育可以育化民众的慈善意识,激发民众的参与热情;“慈善教育从娃娃抓起”,只要有爱心,不到4岁的孩子也可以参与慈善,也可以从慈善中得到幸福。慈善活动不分年龄大小,慈善教育永远都不早。

一滴水能反射出太阳的光辉,一分爱足以体现集体的温暖。爱心的捐助是责任、也是义务,是美好的情感,更是博大的胸襟。爱,因为关爱而圣洁;心,因为感恩而永恒。

前段时间,我校开展“落实科学发展观,党员助学献爱心”帮扶活动。我校每个党员帮扶一个家庭贫困的学生。在这项活动中,我校启动了阳光工程,为每个学生买了一个书包,每位党员为结成对子的学生准备了生活、学习必需品。扶一株幼苗,蕴一份春光;助一名学童,赢一片希望。我们从这一捐赠活动中,从老师的殷切希望中,看到了爱心、关心和责任心,看到了同学们报效祖国、回报社会的信心和决心。因为有了爱,就有了希望,在爱的阳光的沐浴下,学生们在茁壮成长。我们深信,第四小学的受资助学生一定会心怀感恩

生活中总是不能一帆风顺,但爱心总能给失落的心灵以坚强的力量。慈善教育一定要浸透孩子内心,要让孩子从参与慈善的过程中真正感受到快乐和幸福,这样慈善才能够真正在孩子心中生根发芽。如果每个孩子都能从小种下慈善的种子,未来的公民社会也就有了希望

几个误区

慈善教育重在慈善参与。我们推行的“慈善一元捐”活动倡导让孩子们自愿捐出一元钱,重要的不在于捐款的数量,而在于孩子们的参与。现在有很多人认为做公益做慈善就是捐钱,如果自己并不富裕,似乎就没有了做慈善的条件。做慈善、做公益的方式有很多,捐款只是其中一种形式,慈善绝不等于捐钱。

我相信,如果孩子不断地参与此类的慈善活动,当她自己有钱可以支配的时候,她是会做出自己的选择的。

有爱就有希望

几年来,学校把“慈善文化进校园”纳入德育教育管理中。我们认为,最重要是教孩子们明白什么是爱心,什么是慈善,引导他们做一个有道德有爱心的人,然后再在实践中培养学子的爱心。例如,学校组织了小义工队,利用节假日到敬老院送关爱等。下一步,学校还将扩大慈善文化教育的范围,争取把活动铺开到社区,让孩子们到社区中奉献爱心 活动中我们注意到了感染和熏陶慈善文化,有爱心序曲、爱心歌曲、爱心图片、爱心故事、爱心剧场等单元,但总的来说,仍然是知识传授的模式。我特别希望慈善美德熏陶能以电影、动画片等丰富多彩的方式进入校园。回忆起当时与学生一起看《妈妈让我再爱你一次》,我和孩子们一起感动、流泪,那是最好的道德教育。

开展了爱心义卖、日行一善、慈善捐助等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慈善的力量。此外,该校还结合《慈善读本》的内容,在校内开展了征文比赛、手抄报比赛等,让学生在比赛的过程中加深对慈善内涵的理解。

“学校举办多种形式的活动,目的就在于让学生认识到,其实慈善就在我们身边。希望能培养学生们拥有尊老爱幼、扶贫济困、礼让谦逊、宽容感恩的良好品德和社会责任感。” 《慈善读本》。“通过阅读,学生们更加了解慈善的意义,把慈善的意识转化为行动,实践慈善。”此外,每个学科的老师在教学过程中都会渗透慈善文化教育。

尽管学习《慈善读本》只有三个月,但是学生的慈善意识正逐渐形成。近日,该校一年级学生梁家浩被确诊患上神经性母细胞瘤。得悉情况后,不少学生捐出了自己全部的零用钱。“同学的慈善热情高涨,而不少家长更是自发组织捐款,并亲自将善款送到医院。”

在主题班会上,学生们更自编自导自演与孝德、慈善有关的小品、相声,并制订一系列感恩计划加以实践,把意识转化为行动。“过去总觉得慈善就是名人捐款、作秀,但是现在发现原来我们也可以做慈善。”六年级学生衷蕾很有感触。她还记得班上有一位男同学每次都不愿意捐款,原因是他觉得捐款没意义。但是,这个学期学校组织的三次捐款,他却变得乐于捐助了。“因为她知道自己每一次捐助对别人来说都是雪中送炭,所以他改变了他的想法

自开展“日行一善、日读一书”爱心实践活动以来,三年级学生吴艺星几乎每天都会做一件好人好事,哪怕只是随手捡起路边的垃圾等小事,“我希望从最小的事情开始,多做对别人有益的事情。”

学校号召学生们从力所能及的小事做起,把这些善心义举用纸笔记录下来,与同学和父母分享,从而达到“一个学校教育一批学生,一个孩子带动一个家庭”的社会慈善效应。学校决定每年定期组织学生慰问镇内的低保家庭老人和困难学生家庭。

携手慈善,共创和谐

在大力提倡和实践社会主义价值体系的今天,慈善文化的巨大作用在于教而化人,逐步引导人们乐善好施,从同情、怜悯、施舍出发,不断提升人们的思想境界和对慈善价值观的认同,把帮助困难者视为一种社会责任,使贫者、难者、患者、残者、弱者得到物质的帮助和心灵的慰藉,让他们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分享到人间的温暖。”

慈善文化的普及与深化正在一代又一代人之间薪火相传。一个负责任的学校,不仅在专业领域享有权威,更要践行社会公益。作为农村留守学校的典范,梅小在传递科学知识的同时,也不忘肩负的社会使命,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汇聚点滴的爱心与善行,已经清晰的勾勒出学校践行社会责任的发展格局,并将公益写入学校的灵魂,未来,梅小的公益事业将走的更远!夜空之所以灿烂,是因为有无数明星的闪烁点缀 让我们以这次活动为契机,将爱心传递下去,让爱在我们的生活中开花,让爱在孩子们的生命里植根!让希望的种子在四小校园中生根、发芽,让充满爱心的花朵永远在四小校园中绽放!

回顾十年路

2006年7月,正式与北大附小建立手拉手学校关系 年九月,被省慈善总会授予慈善文化教育基地 2013年5月,少林寺方丈释永信到校讲述慈善文化 2009年6月,二年级学生陈星受到各方捐款资助顺利完成心脏治疗手术继续就读

2014年2月,省慈善总会在学校建设慈善童悦之家,视频电脑,投影电教设备,音响以及电话,图书等向学生开放使用 一路走来的梅小的发展一直有着慈善文化的伴随。而慈善文化也在这块土地上生根发芽。

慈善文化进校园资讯 篇2

●浙江省温州市平阳县教育局与县慈善总会于2013年10月30日在“昆阳一小”举行县中小学《慈善读本进校园》启动仪式,5000本《慈善读本》发放到了各中小学的教学班里。《慈善读本》进校园活动,旨在通过内容丰富、故事真挚的读本让孩子们充分了解慈善的魅力,培养学生真善美。小小读本承载着大爱,《慈善读本》里承载的慈善文化将进入校园文化,传播慈善精神。启动仪式上,慈善教育试点学校昆阳一小和鳌江三中分别接受了授牌,学生代表发表慈善感言并领取了《慈善读本》。

●浙江省温州市平阳县“昆阳二中”于2013年11月5日在该校在大操场举行了隆重的《慈善读本》进校园活动,全校师生一起参加了本次活动。在庄严的升国旗仪式后,政教处主任白洪县讲话。他希望通过读本中的慈善故事让学生们了解慈善文化,受到感染和熏陶,学会关心他人,乐善好施,感受奉献爱心的快乐。学生代表也登台作题为“慈善与我同行”的国旗下演讲。倡议大家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力所能及地帮助别人,养成乐于助人的好习惯。各个班级的学生代表纷纷登台领取《慈善读本》并合影留念。

为配合《慈善读本》进校园活动,昆阳二中将结合本校课程、思想品德教育课等课堂主阵地,传播读本精神,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如慈善主题班会,慈善主题黑板报等竞赛活动。并通过校园广播、国旗下演讲等多种载体,广泛宣传慈善文化,积极营造人人参与慈善事业的校园慈善环境。力促每个学生争当传播慈善文化的小使者,把慈善文化的火种播撒到家庭和社会中去。

●陕西省安康市岚皋县慈善协会与县教育体育局于2013年11月1日在岚皋县城关中学举行《慈善读本》进校园启动暨《慈善读本》发放仪式。《慈善读本》走进校园,让慈善理念融入校园,是一次教育理念的尝试,它顺应了公众渴望道德回归的民意诉求,填补了爱心教育课程缺乏教材的空白。会议要求各学校认真开展慈善教育活动,希望同学们能够在平时的学习和生活中关心他人,奉献爱心,大手拉小手,用实际行动影响和动员自己身边的人积极投身慈善活动,让慈善事业在我县发扬光大。岚皋县教体局将按照各级慈善协会的安排部署,协助学校扎实搞好此项活动,培育典型,实时推广,力争把慈善教育打造成我县中小学校园新的亮点和特色。捐赠仪式上,岚皋县慈善协会共向16所学校捐赠《慈善读本》5780册,此次捐赠仪式标志着“慈善文化进校园”在该县各中小学的正式启动。

●陕西省安康市岚皋县大道九年制学校按照岚皋县慈善总会和岚皋县教育体育局的安排,于2013年11月4日组织全校师生开展了“慈善文化进校园”活动。活动要求全体师生充分认识本次教育活动的重要意义,各班要利用“读书日”和课外时间,认真阅读《慈善读本》,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慈善教育主题活动,将《慈善读本》融入思想品德课和班会中,开展以慈善为主题的黑板报、手抄报、作文、绘画等形式的各类竞赛评比活动;通过校园广播、橱窗、校刊等载体宣传慈善故事,营造校园慈善文化氛围;通过慈善征文、主题班会、爱心捐赠、开展日行一善等实践活动,将慈善教育融入学生学习和生活中,使其常态化,将慈善理念浸入青少年的道德思想当中,引导学生学会关爱,学会感恩,普及慈善教育,让青少年从小感受慈善的力量,为他们未来走向社会践行慈善行为奠定基础。在活动现场,该校代表慈善总会向全体学生发放了《慈善读本》。宣读了活动方案。

●2013年11月5日,陕西省榆林市神木县民生慈善基金会将基金会及爱心企业家共同捐赠的价值5.4万元的3000册图书和《慈善读本》赠予高家堡镇小学,为这里的留守儿童援建“爱心书屋”。神木县民生慈善基金会理事长焦调瑜、县教育局、高家堡镇政府等部门负责人参加了“留守儿童爱心书屋”的揭牌仪式。高家堡镇小学校长代表受助学校发言,并表示将保管好、利用好这批图书,通过灵活多样的开放形式,满足广大学生的阅读需求。焦调瑜理事长说:“‘留守儿童爱心书屋的建设能够有效解决留守儿童买书难、读书难的问题,为她们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她希望学校能结合《慈善读本》进校园活动的开展,把美好的爱心传播开来,让每一个孩子心怀感恩,牢记党和社会各界的关怀,牢记老师和家长的嘱托和教导,勤奋学习,养成爱读书、读好书的习惯,用知识成就未来,用知识改变命运。

●由广州顺德市容桂慈善会以及容桂教育局联合主办的容桂街道“慈善文化进校园”活动于2013年10月19日正式启动,活动将组织学生学习中华慈善总会编辑的中小学《慈善读本》,并开展具体实践活动。在容桂教育局副局长余锦团看来,举行“慈善文化进校园”活动是非常有必要的,“现如今道德在滑坡,爱心被利益所蚕食。”余锦团认为,慈善教育要从小抓起,慈善教育进校园通过对青少年的教育活动有利于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发扬光大。容桂人社局常务副局长李文光也表示,乐善好施是中华传统美德,培养青少年的慈善意识,有利于构建一个文明、进步、和谐社会。据了解,此次“慈善文化进校园”活动将以容桂小学、小黄圃小学、红旗中学等三所中小学校,作为容桂开展“慈善文化进校园”活动试点单位。余锦团要求三所学校要做好经验总结,以便在下一阶段向全街道推广。

●广东省顺德市龙江慈善会2013年“爱传承”“慈善文化进校园”活动于2013年10月9日分别走进龙江镇南坑幼儿园和左滩小学,这是龙江慈善文化第二年持续在龙江校园内传播。本次活动还将慈善刊物《慈善读本》引入到校园中,为学生提供了慈善方面的阅读教材,此举在顺德区范围内尚属首创。本届活动主题是“爱与共融”,活动主要让小学生进行游戏体验活动,通过角色扮演,让小学生亲身体验社会上弱势人士、残障人士的艰辛和处境,从而让他们认识和接纳弱势人士。龙江全镇19所中小学每个班级的教室阅读栏都设置了《慈善读本》,学生可随时取阅。全镇共派发《慈善读本》700多本。龙江慈善会秘书长陈宇舜介绍,该《慈善读本》是在顺德区首发的,属学校第二课堂读本。同时,本次活动也是自龙江慈善会3月份呼吁社会团体申报社会公益项目以来,首次向社会机构购买服务项目。来自顺德大良的君行社会工作研究及服务中心成功申报了本活动的运营。龙江慈善会今后将会继续以购买服务项目的形式,推出更多有意义的慈善活动。

●由山东省滨州市慈善总会、市文明办、市民政局、市教育局、滨州传媒集团五家联合开展的“慈善文化进校园”活动正式启动。4800本《慈善读本》已发放到滨州实验学校、滨城区第一小学、滨城区第三中学和无棣县三所慈善小学。“慈善文化进校园”活动被誉为“种子项目”、“基因工程”,它将慈善文化融入日常教学,树人立德,意义重大。活动启动后,各学校将开办各类慈善教育课程,充分利用《慈善读本》对学生开展慈善教育工作,积极引导学生进行阅读和学习。同时,与媒体联合开展《慈善读本》读后感征文比赛活动,获奖作品在报纸予以刊登,进一步巩固慈善教育成果。有条件的学校将被选择建立“慈善文化进校园”活动示范基地,探索工作方法,总结活动经验,扩大“慈善文化进校园”活动的影响力。据悉,市慈善总会将面向全市中小学生招收义工团员。在各个学校分设少年慈善义工管理中心,负责各学校慈善义工的管理和组织工作。通过开展各类义工活动,将学习与实践相结合,让孩子们“胸有善心、口有善言、眼有善景、手有善行”。

●云南安宁市慈善会、市教育局共同开展的“慈善文化进校园”试点活动,2013年11月5日在安宁市实验学校正式启动。市慈善会捐赠给安宁中学、安宁实验学校、安宁一小三所试点学校2100本《慈善读本》,让慈善文化走进校园、滋润青少年心田。

启动仪式上,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慈善会会长尹贵生说,慈善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传承的美德,开展“慈善文化进校园”活动、学习《慈善读本》,旨在学校里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引导广大师生更好地学习、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慈善与责任、爱与尊重、助人与分享、爱与力量等富有社会价值的慈善主题,把慈善文化与中小学思想品德有机结合,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促进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他要求教育部门积极探索学生慈善教育的手段和方法,注重活动开展过程中的痕迹管理,积极总结经验,为下一步在全市开展“慈善文化进校园”活动打下良好基础。

“慈善文化进校园”试点活动以中华慈善总会编印的《慈善读本》为主题教材,该市教育部门将在教师的组织引导下,开展个人学习、少先队主题活动、班会活动、知识竞赛、征文、黑板报等丰富多彩的形式开展学习试点活动。

●据桂城教育信息网介绍,桂城中心小学非常重视对学生进行“慈善教育”,把慈善文化有机融入学校的主体文化中,作为学校德育的重要内容。开展“慈善文化进校园”教育活动,培养我校学生的慈善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促进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

学校利用课堂作为主阵地、主渠道,充分传播慈善文化。根据《慈善读本》的课程章节内容,各班利用阅读课时间组织学生开展与慈善文化相应的慈善、爱心、感恩教育。四至六年级召开以“学雷锋、献爱心、进社区、促和谐”为主题的班队会,利用班队会组织同学们进行座谈、交流学习雷锋精神的时代内涵和传承、践行雷锋精神的重要意义,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号召、倡导同学们积极投身学雷锋献爱心活动中去。一至三年级开展爱心童话故事创作大赛和爱心书画比赛。

通过“慈善文化进校园”的一系列关爱活动,给同学们提供一个展示自己,奉献自我的平台,让更多的同学了解小义工,愿意投身其中奉献自己的爱心。

●由陕西省慈善协会、省高教工委、团省委和省慈善文化研究中心及西北大学、西安交通大学、长安大学等18所高校联合发起的“阳光爱心行动——慈善文化进大学”活动启动仪式,2013年11月9日在西北大学举行。该活动是陕西省慈善协会“慈善文化进校园”的继续和延伸。2012年,省慈善协会联合省教育厅,以《慈善读本》为载体,在全省千所中小学实施了“慈善教育项目”,受到老师、家长和学生的普遍欢迎,取得了可喜的成果。“慈善文化进大学”活动以在大学生中开展慈善文化征文、摄影大赛、慈善文化大讲堂、慈善文化主题志愿服务活动、假期支教、慈善公益项目、慈善公益广告创意大赛等形式,宣传普及慈善理念,弘扬慈善文化。引导大学生理解慈善、践行慈善、树立奉献意识、关爱意识、帮扶意识,营造和谐、友善的校园文化氛围。启动仪式上,安康师范学院、宝鸡文理学院就学校开展慈善教育活动的经验进行了交流。

●2013年11月20日下午,永康市白云小学发放举行“大手拉小手,慈善满园情”暨《慈善读本》发放仪式,市慈善总会向白云小学赠送了884套《慈善读本》(小学版),永康市副市长戴翀、慈善总会副会长吕雍元、教育局局长田中朝等参加《慈善读本》发放仪式。11月27日下午,永康市慈善总会副会长吕雍元参加西溪小学 “慈善文化进校园”大型亲子绘画活动。

慈善文化进校园爱心感恩育新人 篇3

——略阳县东关小学慈善文化进校园活动小记

前苏联伟大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怎样培养真正的人》中写道:“一个人只有在他去爱人们的时候才能成为人。”所以,爱,是人类永恒的话题。培养学生具有爱心、懂得感恩、善行善事,是学校德育工作永恒的课题。一直以来,略阳县东关小学始终坚持德育为先、全面育人的办学方针,贯彻“书香育人,文化养人”的办学理念,重视学生爱心培养,开展感恩教育、爱心慈善等多种形式活动培养学生常怀感恩之心,常念感恩之情,常行感恩之举,常做感恩之事。

2012年,县慈善协会、县教育体育局组织全县中小学开展了慈善文化进校园活动,为6所中小学免费发放《慈善读本》2665册,其中,小学版1076册,初中版1589册,受赠学生2665人,总价值达31980元。

在这次活动中,我校共获赠《慈善读本》886册,其中,三至五年级674人,人手一册,六年级212册阅后由学校收回存图书室供全校师生借阅使用。通过教师组织引导学生对《慈善读本》进行学习,收到了良好的育人实效。

一是以《慈善读本》为主要内容,组织全校学生认真学习。以主题班队会为主要形式,要求学生结合自己实际,畅谈自己的所感、所想。

二是以“感恩”为题,开展专题演讲。举行感恩慈善教育国旗下演讲。以班级为单位也举行以“感恩”为题的专题演讲活动。

三是举办了以“感恩”为题的书信、作文大赛。三年级以上全体学生全都参与,并对60余名分别获得一、二、三等奖的学生给予了表彰奖励。

四是是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慈善宣传教育活动,通过作报告会、讲故事、专栏、手抄报等形式广泛宣传,提高学生对慈善活动的认识,激发学生们扶弱帮困、关爱他人的爱心慈善行动。

感恩教育贵在实践,爱心慈善贵在实践。为进一步加强慈善感恩教育的实效,学校还组织学生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教育实践活动。

一是开展敬老孝亲活动。俗话说“百善孝为先”。关爱别人首先从孝敬父母开始。结合《慈善读本》,我校通过开展寒暑假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家做代理家长,帮父母干一些家务,料理自己的生活,每天给父母做一顿饭,让孩子体验父母的辛苦,理解父母的难处,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和敬老孝亲的思想品质。并将做得好的学生的活动照片在班级展示牌里展出,激发他们的热情。

二是开展同伴互助活动,发扬无私精神,拓展爱心慈善活动的内涵。在学生之间我们开展了“手拉手、一帮一”爱心结

对帮扶活动,让优秀学生每人帮助一名学困生,鼓励他们取长补短,相互学习,共同进步。在教师间开展师徒结对活动,帮助青年教师迅速成长。还通过联片教研、送教下乡,加强同薄弱学校的联系,带动他们一起发展。

三是积极开展献爱心捐款活动。使学生认识慈善的意义就是要能够从点滴做起,从身边的事做起,去关爱他人、帮助他人。继汶川、玉树、舟曲等灾区捐款之后,学校还多次组织为县域贫困学生、患病学生捐款。2011年,本县观音寺镇学生陈某身患脑瘤,无钱手术,东关小学师生积极倡议,开展募捐活动,将点点滴滴的爱心汇成了爱的海洋,为该同学筹集到医疗费15000余元。

四是结合“学雷锋”活动,培养学生拾金不昧、乐于助人的精神品质。我校学生王某在周末乘坐的公交车上拾到现金十余万元,周一将所拾现金交到学校,我们通过各种方法很快联系到失主,据不完全统计,2012年发生在校内校外拾金不昧、帮助他人的好人好事多达上百次。

文化进校园发言稿 篇4

各位领导、同志们:

大家好!

为了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更系统、深入的传承民族文化,也为了培养青年学生的民族文化认同,活跃校园文化生活。今天,我非常荣幸的参加了《务川仡佬文化简读本》进校园推广会议,也很高兴的看到我们务川县的仡佬族文化走进了我们美丽的校园。

近年,务川县委、政府紧紧围绕“抢高地、打基础、上台阶”的工作思路和打造“中国仡佬文化中心•渝黔人文旅游新区”的发展目标,致力仡佬文化的挖掘保护与传承,取得了明显成效。

首先,传承和发展了仡佬族节庆品牌。到目前为止,已成功举办6届“仡佬族祭天朝祖祭祀大典”、3届“仡佬族吃新节”活动、2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和1届“全国仡佬吹打大赛”。其中“仡佬族祭天朝祖祭祀大典”入围“中国优秀民族节庆”,“ 仡佬族吃新节”获评“中国最具特色民族节庆”。

其次,通过我们大家的努力,打造出了“龙潭仡佬古寨”文化名片。龙潭仡佬古寨获得“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国家3A级旅游景区”、“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 中国传统村落”、、“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贵州省30个最具魅力民族村寨”、“ 全省20个重点保 1 护民族村寨” 等七张名片。这是很有模范意义的里程碑式的事件,是可以在其他仡佬族文化村寨中推广借鉴的。

第三,我们一直致力仡佬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逐渐建立起了仡佬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体系。目前,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38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项;仡佬族宝王祭拜习俗、高台舞狮、仡佬族婚俗、造纸塘皮纸制作技艺、仡佬族三幺台习俗等5项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并公布了首批非物传承人和传承单位。

第四,挖掘整理并传承了《押伽》《护蛋》等仡佬族传统体育项目,并着力推动这些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进社区、进学校等五进活动,其中我们县仡佬族《打篾鸡蛋》《推屎爬》等民族体育运动项目入围全国民族体育竞技项目。

第五,挖掘保护了仡佬饮食文化,对以仡佬“三幺台”、仡佬“六合宴”为代表的民间特色菜谱进行整理,规范相对固定的制作模式,口味口感及餐饮风格。制作仡佬文化特色餐具,形成一套包括杯、盘、碗、筷、烟缸等系列特色餐具。并在餐饮、宾馆等行业率先推广使用。

第六。挖掘整理了仡佬音乐,并集成以《永远的仡佬》为代表的《濮乐遗音》。使仡佬盘歌调子风格化,打造仡佬盘歌影响力。

第七,创编了仡佬民间舞蹈。以仡佬族民族民间生产生活和民俗风情为元素,提炼、创编了《背架情缘》《草结连心》等一批代表性舞蹈,其中《傩戏》走进韩国世界假面舞大赛、《打挂子》走进法国尼斯狂欢节,《心心结》入围第七届CCTV全国舞蹈大赛决赛。集成 仡佬族原声态歌舞,构建了仡佬族大型歌舞剧《神砂仡佬》,成为仡佬族史诗性代表作,并走进了中央电视台“舞蹈与世界”栏目。

第八,编辑出版了《务川仡佬族》《丹砂古县的文化记忆》《务川古村落》《务川非物质文化遗产专辑》《仡佬族知识简读本》《中国仡佬族》《仡佬和合之旅》等系列仡佬族文史资料,对仡佬族文化进行挖掘、保护与传承。

上面这些工作的顺利开展,确保了务川以仡佬文化为重点的公共文化服务特色体系的创建,同时也是我们对自己的仡佬族文化进行挖掘、保护与传承的具体行动。

今天的这个会,是我们对仡佬族文化进行保护与传承的一个延续,或者说是一个更有长远的意义和价值的仡佬族文化血脉的延续。

我们都知道:增强民族认同感,发展民族文化传统,传承文化遗传,守护精神家园是每个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

务川是仡佬族历史的发源地,仡佬族人口占了全国仡佬族人口的45%,有着“仡佬之源、丹砂古县”的美誉,更有着神秘悠久的仡佬文化。而这神秘、厚重、悠久的历史文化,是仡佬族文化的重要内容。

今天呈现在大家面前这个《读本》,只是我们仡佬文化的一个缩影,虽然只是一个缩影,但也能给年轻的读者们一个整体的宏观的仡佬文化印象。

《读本》进校园的推广,有助于现在的青年学生们深入了解仡佬族的起源、仡佬族的历史、仡佬族的文化和知名人士,加深他们对仡佬族历史文化认识和学习,并进而传承我们的仡佬文化。当然,这些意义也仅仅是表层的,更深层的意义还在于这个《读本》推广进校园,它不仅是务川政府的一种行为,更是务川人的一种文化自觉,它的推广,有助于加强当下年轻的务川人——尤其是务川的仡佬人——他们对自身的文化认同。

马克思说过,民族是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一个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在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共同体。

民族之所以成为民族,最根本的就在于它具有自己独特的文化,而这些相对稳定具有特色的文化,将会毫无例外地都会体现在民族这个人们共同体当中每一个成员的实际生活中,体现在他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上,体现在他们所创造的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上。

这就是我们通常意义上所讲的文化传统。

它是一个民族世世代代积累而成的精神财富,是一个民族发展动力接连不断的源泉。它可以造成一个民族的自尊心、自豪感和自强精神。有了它,一个民族在遇到难以应付的历史环境的挑战的时候,就有可能激发民族活力,解决面临的复杂问题,使民族获得新生。

中华民族文化博大精深。让青年学生从小开始学习自己民族的传统文化,有着诸多意义。在当今网络迅猛发展的今天,很多学生并不了解自己民族传统文化的起源和发展历程,以及对世界文化的影响和推动作用,即便是教师,也有许多人讲不清道不明其中道理。

因此,加强对祖国下一代民族文化的教育已经是迫在眉睫的事情。因此,我们迫切需要抢救性的保护并让下一代能够继续传承和发 扬。特别是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不断深入,国外的优秀文化和糟粕文化同时进入中国并对中国传统文化形成了强烈的冲击。

当然,我们不反对国外先进的文化理念,但应该提防糟粕文化对我们那些尚未形成传统文化理念的下一代的冲击。

中国传统的价值观念在相当部分的人群中已经荡然无存,在当前这种紧迫形势下,广泛深入地加强对学生进行民族文化的教育,构建和谐校园,使广大师生树立正确的伦理道德观念和人生价值观念,提升德行修养,塑造健全人格,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另外,《读本》进校园,对增强校园的文化氛围、提高审美素养、塑造健全人格、扩展知识面和培养高尚情操也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这不仅是接受民族文化的有效平台,同时也是增加学生文化实践的宝贵机会。通过更深入的文化传播活动,让优秀的民族文化得到进一步传承与弘扬,民族文化的成果得到进一步传播和吸纳,青年学生的审美情趣、艺术修养和文化素质得到进一步提高,促进广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产生深远而重要的意义。

老师们,同志们,务川县具有丰富多彩民族民间文化资源,如何把这一资源引进校园,创建民族特色学校,是我们今后或长期努力建立的目标愿景。

我们要这次活动为契机,以民族文化进校园活动为抓手,传承中华民族自己的文化。只要我们大力弘扬民族文化,只要我们对孩子们从小进行民族文化的教育,一步一个脚印地扎扎实实地走下去,我相信,仡佬文化必将在务川扎根,必将深入孩子们的心灵,深入每个务 川人的心灵,作为教育主阵地的学校,应该责无旁贷地肩负起传承民族民间文化的责任。我们有信心在今后几年内让民族民间文化进校园这一活动,在务川县各中小学校硕果满园,芳香四溢

“气象科普进校园”学生发言稿 篇5

“气象科普进校园”学生发言稿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小的时候和家人看新闻联播,之后的天气预报总让我感到很神奇。我总是在想:“天气预报是怎样制作发布的?雷电是怎样产生的?电视上每天所说的厄尔尼诺现象是怎么回事?现在的雾霾天气是怎样造成的?它的危害有哪些?怎样去预防?还有生活在山区的人们怎样去应急山洪泥石流等自然灾害?这些问题常常出现在我的脑海里。”

去年冬天在我们学校操场东北角的拐角处,建起了一个“气象角”。这里安放着最基础的天气监测设备。听老师说:这是气象局为普及气象科普知识,在学校设立的气象监测点。

为了迎接3月23日“世界气象日”,“全国气象科普校园行”活动今日在我们锦纶路小学正式启动。有了这些气象设备,以后我们可以更加深入进行气象观测、近距离接触气象知识、体会大自然与天气之间的关系、提升我们的气象科学知识素养。

今天,我代表锦小的全体师生感谢“气象科普进校园”这一活动,他为我们小学生提供了这一平台。我们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对掌握气象防灾、减灾、和应对气候变化的科学知识的应用,会有更大的提升。

作为小学生,我们将以今天的启动仪式为契机,今后更要刻苦学习气象科普知识,从小树立低碳环保的观念,共同关注我们的生存环境

慈善进校园发言稿 篇6

征文对象:《慈善读本》试验学校的学生、教师、家长及关心"慈善文化进校园"活动的各界爱心人士。

征文要求:以“慈善文化”、“慈善教育”为主题,以记叙文、散文、随笔为主要文体。文章要求真实生动,形象具体,字数以1000字左右为宜。作者可根据自身在使用《慈善读本》或参与其他慈善活动过程中的切身经验,撷取典型素材、选取适当角度,谈谈对“慈善”、“慈善文化”、“慈善教育”等的理解、感悟或启发,也可以谈谈对《慈善读本》的评价或意见。

奖项设定:本次征文会根据文稿水准评定相应奖项,获奖者将由中华慈善总会等相关单位联合颁发获奖证书并给予一定物质奖励。优秀作品将在《慈善》杂志刊登。另设组织推荐奖若干,授予积极组织学生参选的学校。

参与方式:征文纸质版请邮寄至天津市和平区新华路126号《慈善》杂志社,邮编:300041。电子版请以“标题+姓名+单位”命名文件,发送至邮箱cishanzhengwen2012@163.com。来稿请附作者基本信息和联系方式,纸质稿请在信封背面注明“慈善文化进校园”字样。欢迎学校以团体名义参与。

文明进校园演讲比赛总结发言稿 篇7

尊敬各位领导、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今天,我们在这里成功地举办了文明进校园演讲比赛。16位同学进行了精彩演讲,你们的出色表现博得了在场师生一阵阵热烈的掌声。

在此,我代表学校向本次演讲比赛中所有参赛同学表示诚挚的祝贺,同时,向担任本次比赛的评委、工作人员表示衷心的感谢!

人生因什么而精彩?答案很多,但有一个答案一定正确合理——人生因文明而精彩。

校园因什么而文明?校园因为你们、因为同学们的文明而文明。我们的校园如果没有与之相适应的精神状态、环境氛围和文明行为,就不会有校园的文明,文明校园既包含物质的校园,更包括精神的校园,精神的校园需要我们全体师生共同、长期的努力。

文明是一种进步,是思想的科学,行为的端正,习惯的改善,修养的提高,品质的提升。从教育成长的角度,文明是告别昨日的无知和粗俗,养成优秀习惯,好习惯成就你的好人生。

文明的学生,一定是爱学习的人。他总是对知识充满渴望,在课内课外都是一个主动的学习者,爱提问题、不怕困难。

文明的学生,一定是讲礼貌的人。礼貌用语在他嘴边,远离污言秽语,他懂得要想别人尊重自己,自己首先要尊重别人,因为尊重他人与尊重自己同样重要。

文明的学生,一定是有着良好卫生习惯的人。他会自觉维护校园环境,不会随便买零食吃,因为他懂得随便买零食既浪费又不利于健康,他更不会乱丢饮料杯、面巾纸、塑料袋、纸片,而且会动手捡拾纸片等,因为他懂得环境是大家的环境,把美好留给他人和自己。

文明的学生,一定是爱护公私财物的人。他爱学校的一草一木,不会践踏草坪,不会乱涂乱画,更不会踢门、浪费水电„„而且会劝阻、制止破坏行为,及时报告。

文明的学生,一定是遵守纪律的人。他会将自己的物品摆放齐整,不会大声喧哗影响别人的学习,会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

文明的学生,一定是一个有爱心和责任感的人。他会尊敬师长和友爱同学,关爱身边的人和事,不会与同学吵架、搞不团结,他会懂得感恩,感恩父母长辈的养育,感恩老师的教导„„

比赛虽然已经落下帷幕,但我相信同学们讲文明、讲美德的热情和恒心却将延续。让我们一起携起手来,从现在做起,告别低俗,告别陋习,一起共创文明校园,构建和谐社会,争做文明的中学生!让文明之花在校园处处盛开,将我们的校园装扮得更加美丽而温馨。

慈善进校园发言稿 篇8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党的知识进校园”活动启动仪式,目的就是为了进一步加强中学生党的知识教育,提高我们的思想素质以昂扬向上的精神面貌迎接党的十八大的胜利召开,在此我谨代表全体教师表态: 一. 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以此为载体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党的基本知识的热诚。充分发挥教导处、德育处、团委、关工委的优势,明确职责,统筹安排,精心组织,做到有计划,有专人负责确保活动见实效。二. 加强理论学习,充分发挥课堂主渠道的作用,号召全体教师参与到学习党的基本知识的活动中,例如:在历史、政治课等教学中制定课堂教学渗透党的知识的实施计划,把共产主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的内容有机渗透到教学活动中。三. 为了使活动见实效,为了使同学们更好的参与此次活动我代表全体教师向同学们提出几点建议:

1.希望同学们能够积极主动、认真的学习党的基本知识,通过参加形式多样的活动,了解党的革命历史和丰功伟绩,增强对党的认识,坚定跟党走的信心和决心,更热爱党热爱祖国。

2.中学阶段是青少年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通过学习党的历史,了解共产党人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崇高品质,希望同学们从小树立迎难而上、艰苦奋斗的精神品质,从而历练人生收获成功。同学们,“党的知识进校园活动”,刚刚拉开帷幕,相信通过我们第三中学全体师生的努力,不仅升华了我们的文化素养,也定将会为十八大的胜利召开献上一份厚礼!谢谢大家!

第三中学全体教师

慈善进校园发言稿 篇9

一、“慈善文化进校园”活动的缘起及概况

慈善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将慈善文化引入校园,不仅有利于培养青少年的慈善意识和社会责任感,而且有利于在一定程度净化社会风气,提升人民道德水准,使越来越多的人把参与慈善作为一种生活方式。为此,中华慈善总会于2011年11月启动了“慈善文化进校园”活动。该活动注重从精神层面带动学生对慈善文化的认识,启迪爱的心智。活动自发起以来,得到了全国各地慈善组织和教育部门的积极配合与支持,以及广大中小学生、教师、学生家长的普遍欢迎。一年多来,全国相继有70多个地区的慈善组织与当地教育部门配合,在近两千所中小学校实施了“慈善文化进校园”活动,超过一百万中小学生收到了由爱心人士、爱心企业捐赠的《慈善读本》。

二、“慈善文化进校园”活动的组织形式

在当地慈善组织的推动和教育主管部门的支持引导下,各地学校结合自身特色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慈善文化进校园”系列活动,使慈善理念在愉快的学习和课外活动中得以传播,取得了一系列实实在在的可喜成果。

(一)与弘扬互助友爱精神相结合

部分学校依托自身学习雷锋的优良传统和优势,将慈善教育贯穿于教学实践。其中,他们举办的“我站雷锋岗”活动深受学生欢迎。“雷锋岗”岗位职责包括走廊管理、卫生维护、担任志愿路队长、节水管理等内容。每名学生都有自己的岗位,在服务他人的同时,体验奉献的快乐。这种“我为人人”的无私奉献精神与慈善文化中“博爱、友善”理念高度契合。浙江省台州市黄岩区的一所民办民工子弟学校,以“感恩”作为“慈善文化进校园”活动的主基调,把感恩教育作为育人的基础,教育学生刻苦学习、报答父母、奉献社会。

(二)与课程改革、教学改革相结合

部分学校不仅组织学生阅读《慈善读本》,还将慈善的理念细化,融入到各学科的课程当中。福建省福州市罗源县凤山小学的教师们结合慈善理念,把新课改倡导的“兴趣教学法”应用发挥,总结出一套“以励促奋”,不用“减法”用“加法”,不用“指责”用“赏识”的思想教育方式。他们在学生身上倾注爱心、善心、责任心,呵护每一株慈善的幼芽。台州市黄岩区的一名青年教师把慈善教育带进了数学课堂。通过将课程教学与慈善文化巧妙结合,不但在学生中间传播了慈善文化,而且进一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质量得到很大提高。

(三)组织慈善义工活动

在《慈善读本》的带动下,很多学校开始组建学生自己的义工团体,鼓励学生在课余时间参与到义工工作中来。天津市南开中学的学生在组织同学阅读学习《慈善读本》之外,在天津市中学中首创“义工制”,由在校中学生向社会提供无偿服务,参与公益,奉献社会。学校规定,每名学生全学年要完成50小时志愿服务。为此,学校专门设立了300余个义工实践点,如纪念馆、展览馆、图书馆、养老院、儿童福利院等。还有学生自发到医院导诊处引导人群,慰问农民工并为其子女做义务家教。在常态化慈善实践机制的引导下,南开中学形成了“人人参与慈善、时常参与慈善”的良好局面。与此同时,很多义工团体也开始注重吸纳学生成员,通过慈善实践的形式让同学们领略慈善文化,加深对慈善精神的认识。

(四)开展各类征文、比赛活动

为进一步推进“慈善文化进校园”活动,《慈善》杂志社发起了“慈善文化进校园”征文活动,几十万中小学生提笔写出了自己阅读《慈善读本》的读后感以及他们思想和行动上的变化。同时,许多教师、学生家长和社会各界人士也积极写出了自己阅读《慈善读本》和对开展“慈善文化进校园”活动的认识、体会,以及对活动的支持、期望和建议。《慈善》杂志已经刊登征文稿件一百余篇,并已经筹备出版《“慈善文化进校园”征文专刊》。我们欣喜地看到,在这些地区,“慈善文化进校园”活动已经开始走入家庭,走向社会。

珠海市慈善组织与教育部门合作,联合当地学校,举办了《慈善读本》进校园征文比赛、“随手拍·发现身边的活雷锋”慈善摄影大赛、“大华杯——第二届珠海市小学生科技创意之机器人慈善大赛”三项赛事。这些活动结合中小学生活泼好动的特点,启发他们亲身发现慈善、体验慈善,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例如,慈善摄影大赛为学生提供了发现身边慈善人物、慈善故事的机会。我们欣喜地看到,通过参与慈善文化活动,学生不但发挥了自己的爱好特长,而且变得更懂事,更加体谅父母,学会了关爱和感恩他人,学生的文化知识与慈善素养相得益彰。

“慈善文化进校园”活动的成功,使越来越多的社会力量关注支持这项造福民族未来的好事。继周森先生捐赠《慈善读本》之后,越来越多的爱心人士纷纷效仿。民政部的一位干部不但撰文高度赞扬这项活动,还捐资为她曾就读的家乡的一所小学和一所中学的全体师生捐赠《慈善读本》;山东的一位学生家长为自己女儿就读的班级的每位同学捐赠一册《慈善读本》;90岁高龄的老红军贺芳齐夫妇为家乡和现居住地的中小学生捐赠一万册《慈善读本》;继万达集团捐赠10万册《慈善读本》之后,各地越来越多的爱心企业也加入到赠阅《慈善读本》的队伍中。

三、“慈善文化进校园”活动的发展方向

目前,“慈善文化进校园”活动取得阶段性成果,为今后进一步扩大试点、推广经验奠定了扎实的基础。但我们更应该意识到慈善文化进校园、进社区、进企业活动是一项长期的、持久的工作。党的十八大报告在阐述“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中突出强调“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在阐述“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中强调,要“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弘扬时代新风”,“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广泛开展志愿服务,推动学雷锋活动、学习宣传道德模范常态化”;与此同时,报告强调要“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支持发展慈善事业”。作为具有推进慈善事业发展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双重功能的慈善公益活动,“慈善文化进校园”活动将在十八大精神的指引下,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工作,以期迈上新台阶。

(一)与时俱进,不断创新

和其他造福民族未来的文化建设一样,“慈善文化”的建设也需要健全的文本体系和丰沛的理论建树。《慈善读本》作为“慈善文化进校园”活动的一个载体,理应在促进和服务社会慈善的活动中,体现文化上的纯粹性、前瞻性、实用性和广泛性。因此,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编撰适合不同群体需求的《慈善读本》及其多种现代传媒形态,既是慈善组织的崇高使命,也是普及慈善文化、弘扬慈善精神的客观要求。在做好小学版、初中版的试点跟进与信息反馈的同时,保证《慈善读本》高中版的顺利开发的基础上,要有研发诸如大学版、少儿版、公民普适版、特殊人群版等多种版本及相应多媒体资源的计划和准备。同时,《慈善读本》应该根据实际,保持必要的修订弹性。因此,汇集社会各界的智慧和力量,让《慈善读本》与时俱进,保持其时代性、可读性,应成为不可松懈的常态工作。

(二)多方合作,共同引导

实践表明,《慈善读本》的试点及“慈善文化进校园”活动的落实程度与教育主管部门的支持力度休戚与共,也深受社会的慈善环境、舆论氛围的影响。我们坚信,共同的公益责任、公众职能和公共使命会将我们凝聚在一起,同心同德、多方合作、共同引导,凭借《慈善读本》的较高品质、卓有成效的活动实绩以及慈善工作者真诚的奉献精神,在全社会共同引导和营造出一种“人人参与慈善,人人奉献爱心,人人感受温暖”的良好风尚是有基本思想共识和社会基础的。

慈善教育是一项永无止境的事业。路虽漫漫,但我们有足够的信心: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新时期,在党和政府的亲切关怀和正确领导下,慈善工作者与社会各界爱心人士通力合作,“爱心之根种在心间,慈善之花开满人间”的爱心社会的共同心愿必将实现。

(三)注重实效,广结善缘

“慈善文化进校园”活动,采取赠阅《慈善读本》的形式,在学生中广泛开展慈善教育活动。这就势必要求我们在工作的环节上节流与开源并举,广结善缘,争取更多有条件的单位和个人奉献爱心、捐赠《慈善读本》。但整个项目的根本在于活动开展要出成绩、有实效。我们要把慈善教育真正作为慈善项目来运作,一定要有精品意识,按慈善项目的要求严格管理,要制定项目目标、做出项目部署,确定阶段任务,定期进行项目检查,组织开展项目交流、项目周期评估,要出项目成果。

根据国家出版署的规定,教材的发放应有一定的费用。我们把这部分费用作为我们这个项目的工作经费,严格管理,切实用在项目的推广、宣传及在学校组织的有关活动中。在坚持一贯的公开、透明、高效的基本规则下,还要务实调研、勇于创新、共同协调,与一线学校一道探索寓学于乐的活动形式,让学生在阅读、交流及社会实践中将自身的慈悲本色、感恩情怀、担当意识、潜在能量表达出来,并在日常生活中回馈给亲人、老师、同学及社会弱势群体。同时,还要利用好已有的平台和资源,做好对包括捐赠者、爱心学生在内的典型事迹的宣传。从而,在全社会营造出慈善快乐、慈善先进、慈善荣耀的良好社会氛围,让慈善真正成为公民意识的一部分、一种良好的生活方式、一份习以为常的自觉行为。

校园慈善捐款倡议书 篇10

俗话说“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我园就读幼儿马华辰,今年4岁!20xx年3月2号感觉身体不适送往哈密地区医院治疗3天无果转院至乌鲁木齐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进行治疗,检查确诊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现在通过历经治疗病情已经得以控制,但是需要长达2年甚至更远的治疗周期!目前已经花费了10余万接下来的治疗恢复还需要接近50万的治疗费!高昂的治疗费用家人实在是承担不起!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捐款不分多少,善举不分先后,点点爱心,汇聚成河。在此,真诚地希望老师、家长及社会各界人士积极行动起来,踊跃参与这次爱心捐款活动。无论是慷慨捐助,还是囊中点粟,都足以表达您的殷殷关爱之心。您的爱心,将为困境中的马华辰送去美好的希望和永恒的温暖。让我们捧出一颗爱心,献上一份真情,给厄运中的人以无限力量。让我们伸出友爱之手,献出关爱之情,让春风吹绿大地,让爱心充满人间!

巴里坤镇第一幼儿园

慈善助学发言稿 篇11

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举行20xx年救助特困大学生暨“慈善助学圆梦行动”仪式,主要是对今年新考入大学的贫困学生进行慈善救助,帮助家庭困难的学生继续完成学业、成才成才。这是我镇慈善组织为困难群众办的一件实事好事,对于进一步提高全社会的慈善意识,弘扬扶贫帮困的人道主义精神,推动经济社会科学发展、和谐发展、文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刚才,传祥同志通报了20xx年“慈善助学圆梦行动”情况;张振民同志宣读了受救助特困大学生名单;对特困大学生进行了现场救助。在此,我代表镇党委、政府,行所有关心、支持捐资助学的社会各界热心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向在困境中顽强拼搏、不写努力,顺利考取大学的同学们,表示亲切的慰问和热烈的祝贺!

慈善助学是情暖万家的社会系统工程,是顺民意、得民心的德政工程。帮助每个贫困家庭度过难关,让每一个想上学的孩子上得起学,是镇党委、政府的应尽之责,也是社会各界慈善爱心人士的共同心愿。镇慈善分会以扶危济困为宗旨,以救助特困学生为重点,连续四年大力开展“朝阳助学”、“助学圆梦”工程,累计发放慈善助学资金10万余元,救助特困学生200余名,其中救助特困大学生100余名,使许多失学儿童重新背上了书包,许多贫困大学生得到了及时救助、顺利完成学业。今年镇慈善分会进一步加大教育救助力度,拿出2万4千元资金集中对23名困难大学生进行救助,为贫困学子解除了后顾之忧、打开了希望之门。在慈善助学活动中,社会各界爱心人士充分发扬“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传统美德,慷慨解囊,踊跃捐资,真诚帮助困难学生;他们的行为充分体现了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充分体现了乐善好施、扶贫济困的优秀品质,充分体现了助人为乐、无私奉献的崇高精神。在他们身上,我们看到的是博大的胸襟、无私的心灵,看到的是爱心的流露、道德的升华,看到的是厚重的情感、殷切的关怀;他们的大爱之心、大善之举令人尊敬、令人感动;他们的先进事迹、优秀品质值得在全社会大力发扬光大。

知识改变命运,爱心成就未来,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家庭的希望。青少年能否正常求学健康成长,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幸福和谐,关系到地方的发展进步和国家兴衰成败。关心帮助困难家庭子女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权利,为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和社会环境,既是社会文明与进步的一个重要标志,也是实现每个家庭的最大希望和切身利益的民心工程。开展慈善助学活动,有力于尊重和培养人才。家庭贫困的学生能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大学,是社会的人才,是国家的栋梁,日后所创造的社会财富将不可估量;通过社会救助不仅帮助寒门学子开启了希望之门、铺就了成才之路,而且倡导了一种重视教育、尊重知识、鼓励成才的社会风气。开展慈善助学活动,有利于促进社会稳定。

一个孩子虽然在社会上仅是一个个体,但对一个家庭而言,孩子就是百分之百的希望,救助一个贫困生,就是拯救一个家庭。资助困难学生顺利完成学业,帮助他们度过难关,摆脱困境,可以有效缓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融合和社会文明进步。慈善助学能够培养全社会的爱心、责任感和奉献精神,增强社会凝聚力和向心力、营造尊重、关心他人,热爱社会、热心公益的氛围,形成团结互助的良好风尚与平等友爱、融洽和睦的人际环境,提高全社会的道德水准和文明程度。全镇上下一定要本着对事业,对未来、对社会高度负责的精神,充分认识慈善助学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更加积极主动的重视、关心、支持、参与慈善助学,推动慈善助学活动深入持久开展,取得新的更大的成就。要齐抓共管、形成合力。

各部门要切实把慈善助学作为一项民心工程、战略工程来抓,摆上重要位置,协调配合,精心组织,形成“政府”推动、民间合作、社会参与、多方协调合作“的帮困助学工作格局,最大限度的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接受高质量教育的需求、最大限度的为困难群体提供平等教育的机会,决不让任何一个孩子因家庭困难而失学。要广泛宣传、营造氛围。充分发挥媒体的传媒作用,大力宣传党和政府对贫困家庭学生的关心关爱,宣传有关单位和个人慷慨捐赠、无私奉献的善举,宣传贫困大学生客服困难、立志成才的感人事迹,以此倡导社会文明,净化社会风气,呼吁社会真情,动员和激励更多的有识之士积极参与到慈善助学活动中来,在全社会营造“扶贫济困、助人为乐、奉献爱心、关注未来的良好氛围。要又宽渠道、筹集资金。通过多种”形式,广泛打动社会各方面力量,伸出温暖之手,关爱之手、援助之手,使慈善助学活动开展得更好、更有实效、更具影响力;要进一步创新助学载体,采取专项基金资助,“一对一“结对资助,个人制定资助等形式,多方位、多形式、多途径地筹集助学资金,建立稳定的资金来源渠道,让更多的困难学生得到资助,充分感受社会的温暖和关爱。爱因无私而珍贵,生命因希望而永恒。同学们,今天你们拿到的这笔慈善助学金,每一分,每一元都凝聚着爱心人士的关心厚爱,寄托着社会各界的殷切期望。希望你们不负众望,乘势而上,奋发进取,再创辉煌。要自信自立,发奋图强。

同学们来自经济困难家庭,比同龄人更多的品尝了生活的艰辛,是艰苦是人生最好的学校,一定要勇于面对人生道路上的一切困难和挑战,不向困难低头,不被挫折压倒,在磨练中成长,在逆境中奋起,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改变人生命运,要刻苦学习,努力成才。青春年华稍纵即逝,同学们一定要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发奋读书,苦练本领,努力成为品学兼优、出类拔萃的优秀人才。要懂得感恩,回报社会。时刻以“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的感恩之心,多做善举、关心他人、无私奉献、传承爱心;要把社会和解的真切关怀,化作前进的强大动力,勤奋学习工作、奉献青春智慧,谱写人生华章,以优异的成绩报效祖国、服务人民、回报社会,不辜负社会各界的关心厚爱和殷切期望。

上一篇:项目沟通程序和内容有哪些?下一篇:空心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