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理想国≥有感

2024-07-22

读≤理想国≥有感(共11篇)

读≤理想国≥有感 篇1

读《理想国》后感

今人都懂得民主自由,晓得为自己的权利站出来抗议,甚至革命。今人也懂得苏格拉底的智能,并为之敬佩不已。公元前三三九年,雅典民主派当权,追求智能的苏格拉底被控传播异端邪说和荼毒青年,被判死刑。苏格拉底做过什么?不少路人会发现这个人经常呆呆地站地广场上思想一整天,不时还会跟路人搭讪,用那种经典的苏格拉底式的辩论,一步步将人的思想从心底拉出来。他用极为谦虚的语气向途人询问,并指出他们思想中矛盾的地方,藉以进入深刻的探讨,同时考察人们和他自己的想法。

他曾经就谁是最有智能一事询问阿波罗神殿的通灵者,结果是:苏格拉底是最有智能的。得知这个神喻之后,他丈二金刚摸不着头脑,心想,不可能的啊,我一直觉得自己最无知,为何睿智的阿波罗神说我最有智能?于是他开始四处寻找那些被称为有智能的人。然而,他与好几个自认为有智能的人交谈之后,感到深深地失望,认为他们闻名不如见面,所谓智能的言语都是错漏百出,矛盾横生。最后,苏格拉底就明白到一点,原来他比他们更有智能的一点在于:他知道他自己是无知的,相反地,那些自以为有智能却闭口不说自己的无知。

牛虻,苏格拉底经常这样自称自己,意下即是将雅典比喻成牛,而牛虻则叮牛来促使他前进。由此可见,苏格拉底并无作恶的意图。他抱着使雅典进步的动机,加上一颗自认无知的心,随处与人交谈,揭发人们的无知,进而逼使人们反思──这难道是一件错事?

问题来了。苏格拉底做这样的事就被控以思想荼毒,被判以死刑,是否应该?

依据柏拉图的《申辩篇》和各处考证,可以得知苏格拉底申辩时,柏拉图身处现场。目睹民主(大众)杀害哲人,作为贵族后裔的柏拉图心中是怎样的一种心情?民主制度是否正义的呢?新政权是否将以正义取代不正义?「我极端注意他的先是怎么说的,后来是怎样做的」。

在当时,哲学之类的高等教育只面向贵族和少数自由人,所谓民主的投票在柏拉图看来无疑是叫一大帮盲人来投票决定走哪一条路。对于人民的愚蠢,柏拉图倒也没有感到十分愤怒,因为在他看来,农民工人商人是物质财富的生产者和推销者,他们只要安守本份就行,智能本不是属于他们的,而民主制却让多数无知的人决定城邦和公民的命运,这使他不得不对民主制度产生反感。当然,这也许是出于他贵族的优越感,也因为这种优越感,使他《理想国》一书中,表达了对哲人-王这种独裁制度的好感和向往。

理想国人民的简单介绍

整本书伊始谈论着正义,有人认为正义就是欠债还钱,有人认为正义是统治者的利益,柏拉图笔下的苏格拉底通通否定掉。正当他十分完美地驳倒那些观点时,阿得曼托斯站出来,死抓住苏格拉底不放,要求他谈谈「正义是什么」。苏格拉底并没有直接回答,而是建议先考察一个正义的城邦中的正义成份,再研究以个人之标准的正义,因为城邦比人大,城邦的正义比一个人的正义更显眼。

在这个正义的理想国里,人被分为统治者和被统治者──即是护国者和大众之外,还有教导护国者的哲学家。哲学家从事教化,在柏拉图看来,他们需要使护国者热爱自己的工作,并为其没有报酬的伟大而感到自豪。他们不可以听靡靡之音,以免沉醉下去之后失去则刚强;他们不可以吃甜食,因为这对身体健康不利;他们不可以听吟唱世界不公的诗句,防止他们因此失去了信心和坚持。而哲学家所做的,就是阻碍那些东西进入城邦。柏拉图曾谈过,如果有诗人要进入这个城邦,哲学家会尊敬他,为其涂上光荣的橄榄油,送上不少名贵的礼物,却不允许他进入,恳求他到其它城邦去展示他的诗才。

哲学家负起教授护国者音乐和体育的责任,因为音乐和体育服务于人的两个部分──爱智部分和激情部分。这不是为了心灵和身体,而是为了使爱智和激情两部分张弛得宜配合适当。要是国家的栋梁除了搞体操训练外,别无用心,怕见文艺之神,结困会怎样呢?对于学习科研从来没有尝过一点滋味,对于辩论推理更是一窍不通,他心灵深处可能存在的爱智之火光难道不会变得暗淡微弱吗?由于心灵没有得到启发和培育,感觉接受能力没有得到磨练,他会变得耳不聪目不明;要是一个人纵情乐曲,让各种曲调唱腔,甜的,软的,哭哭啼啼的,醍醐灌顶似地,把耳朵当作漏斗,注入心灵深处,假使他全部时间都沉溺于丝弦杂奏歌声婉转之间,初则激情部分像铁似的由粗硬变得柔软,可以制成有用的器具。倘若他这样继续下去,象着了魔似的,不能适可而止,他就开始融人了,液化了,分解了。结果激情就会烟消云散,使他萎靡不振,成为一个软弱的战士。

除了这些,哲学家「必须从所有护卫者里选择那些在我们观察中显得最愿毕生鞠躬尽瘁,为国家利益效劳,而不愿做任何不利于国家的事」,而且会密切留意各护国者的态度,「随时考察他们,看他们是否能终身保持这种护卫国家的信念,是否既非魔术又非武力所能于不知不觉之间使他们放弃为国尽力的信念的」。

在哲学家的教化下,护国者成为一个十分优秀的国家管理者。适量的音乐和体育训练,坚其意志,强其筋体,不致使其大意气用事,或者面对敌人时柔弱无力。因此可以说,他们拥有专门保护国家的技巧。

大众在这个社会中是怎样的呢?护国者既然安份地做自己保护工作,同样地,大众应该做他们应做的事。智能是与他们无缘的,因此他们要服从哲学家和护国者的指导,做一只乖乖的国家螺丝,做好本份,应修鞋的就修鞋,应种田的就种田,国家制度以及他们的个人利益,哲学家会作好安排,并宣称这是最正义的,最适当的,用句古希腊的话说就是:最自然的。当然,这只是哲学家(柏拉图)眼中最自然的,但作为一个公民,他会否觉得这是自然的呢?──这的确是一个问题。

护国者得到体育和音乐之类的教育,人民却只得各安本份,他们只能学习各种各样技术──例如种田修鞋,然而却对智能一无所知,甚至连接触到智能的机会都没有,除非是被哲人看重是金质的。他们不知道自由,不知道个性,不知道人生存的意义,却在所谓正义的安于本份下庸庸碌碌地工作、结婚、生子、死亡。

通看整篇文章,好象柏拉图的目的是想在这个理想的国家中找到正义,而由我看来,他是想将他的政治哲学透过这个论述表达出来。的确是奇文,不是吗?到了第四卷,他谈完了正义的定义,即是各人各守本份,做应做的事,但他却放不下手来,要从各个方面对自己的论点进一步论证──由第五章开始就是这些内容。但我们要反问的是:柏拉图所谓的安守本份是什么。

理想国中的愚民政策

倘若统治阶级是意识形态制造者的话,很显然,统治者不是护国者,而是护国者背后垂帘听政的哲学家。既然整个理想国都是由柏拉图所构造出来的,在这个国家中,他的想法就如神喻般不可抵抗。如果哲学家代表了最有智能的人,又是最懂得统治这门技艺的话,统治者之位拱手让哲又有何不可?然而可惜的是,一个所谓明白真理的哲学家从来都没有存在过──从来没有一个哲学家能够宣称他的话不可反驳。当对统治的反驳和批评出现时,人们对统治者的盲信自然开崩解,接着,想把人民当作泥土般捏成自己喜欢的形状,就成了一件比登天还难的事。然而,柏拉图有自信,认为他在理想国中所描述的政治制度是最善的,因此,他就要用各种方法使理想国里的人失去怀疑的心。

为了使那些多疑的人们彻底失去反思的能力,柏拉图偷偷摸摸地借苏格拉底之口讲出一个道理:适当的时候,谎言可以是一种药物。为了使这个国家「和偕」,有智能,有节制,有勇敢,柏拉图带上了面具之后,安心地建议将有智能的哲学家比喻成医生,而病人即是这个国家。在这点上,他与马克思十分相似,同样坚持哲学要改造现世的实践内容。为了使国家大治,就要用到谎言这种药,在必要时间则要使出浑身解数,连哄带骗地说服大众去安份守己,去听从哲学家的安排──这些谎言是为了使国家大治为目的,所以柏拉图称这谎言是

高贵的。

然而,这个所谓「高贵的谎言」是什么呢?在几翻吞吞吐之下,苏格拉底说要让所有人都相信这个连他都承认是荒谬的故事:「他们(人民)虽然一土所生,彼此都是兄弟,但是老天铸造他们的时候,在有些人的身上加入了黄金,这些人因而是最可宝贵的,是统治。在辅助者(军人)的身上加入了。在农民以及其它技工身上加入了铁和铜。但是又由于同属一类,虽则父子天赋相承,有时不免金父生银子,银父生金子,错综变化,不一而足。所以上天给统治者的命令最重要的就是要他们做后代的好护卫者,要他们极端注意在后代灵魂深处所混合究竟是哪一种金属。如果他们的孩子心灵里混入了一些废铜烂铁,他们决不能稍存姑息,应当把他们放到恰如其分的位置上去,安置于农民工人之间;如果农民工人的后辈中间发现其天赋中有金有银者,他们就要重视他,把他提升到护卫者或辅助者中间去。」讲完这个故事之后,苏也无可奈何地问讨论的另一方:「你看你有没有办法使他们相信这个荒唐的故事?」得到的答案是:没有,也许下一代或下一代的下一代会慢慢接受这个故事的。

凭什么下一代会开始接受这个故事?当「哲学家」(柏拉图)真的成了某一城邦的主人,他必定会开始使用各式各样的洗脑方法,使下一代的人民盲目地相信个故事,并当之以真理。直接地说,就是要靠洗脑这种思想暴政去控制人民,可笑的是柏拉图自以为此种洗脑乃是善的,高贵的,是出于无奈,是出于善意而不得不作出的谎言。

柏拉图言下之本份是什么?

柏拉图在书中向读者们描绘了理想国,人们安居乐业,积极地做本份的东西,不需要任何痛苦的深刻思维和人生体验。对外有辅助者守家卫国,对内则有护国者领导群众,解决他们的问题,而大众将所有精力放在自己所本份做的事之内,生活好象十分充实。这一片欣欣向荣的表像,使不少后来的青年从智者魂牵梦萦。

这一切真像斯大林统治下的苏联。如果那算是理想国,那么向苏联老大哥看齐的哲学家可算是那些热血的青年从智者了。当时,苏联在西方眼中欣欣向荣,形势大好之假像,吸引了不少著名的人去苏联考察,罗曼.罗兰、纪德就是其中两位最出名的,旅苏回来都写了不少文章谈到那里的情况。

纪德激烈地批评苏联下的思想压制、暴政以及人民的极端不自由。

据说,当时的农业集中在所谓大农庄里,那里的农民受到警察机构的严密监视。苏联政府于1932年12月31目颁布一道命令,在国内恢复身分证(沙皇时期实行过)制度,没有身份证便不能迁徙,而农民却没有身份证,半步不能离开农庄。谁要是违反,就是反对苏维埃共产主义的伟大领导,后果不堪设想。教育部门当然是灌溉这种盲目安份思想的地方,人人都从小被教育说应该安守本份,生于农庄的就应该好好工作,直至死去。

看鸟自由飞在天空。如果困在笼子里的鸟不算是鸟,那么被洗脑又没有自由的人就不算是一个真正的人,他只是统治者的一个棋子──甚至连一个棋子都算不上,他们的生命值不了多少钱,因为有无数个「安守本份」的人作替代。充其量,人只是国家生产机械里的一颗小螺丝。人的价值在哪里?人生存为了什么?从小,他们被灌溉说,他们做的种种是为了伟大的苏维埃政府的神圣共产主义理想,虽然他们做的是简单的工作,却是十分重要的。然而,这只是「高贵的」谎言罢了,他们身边的警察还冷酷地拿着步枪,看守着他们日复日、年复年同样的工作。人们惶恐,偷偷摸摸地生存着,等待的却是明天同样的工作──那像是命运般无法改变。

人要是为了自由而生存的,在斯大林统下的自由就是安守本份──即是没有自由,就像鸟被剪去了翅膀,无法再翱翔于光明的天空,却只能在黑暗的泥泞打滚,苟且偷生。在这种地方生存的人,会感到幸福吗?让我们回到前面的问题里,这些会使人民觉得是自然的吗?斯大林把农业看成是国家工业化的手段和工具,农民则把集体农庄制称为「第二次农奴制」。

如果奴役是自然的,人受统治受控制是自然的,那么,人为什么还要生存?既然生来只当一颗螺丝,只是安于本分地做别人统治下的棋子,那么人又与狗有什么分别?

纪德对每家每户中的斯大林画象十分反感。这是一种个人崇拜,被洗脑后的盲目信任,以为伟大领袖所做的都是正义的,都是善的,不需要怀疑,不需要问为什么,更不需要有独立思考和尊严,只需要像猪狗般匍匐在他身后。尼采在<查拉斯图特拉如是说>里,叫查拉斯图特拉的学生们离开老师,因为只有这样,他们才可以独立思考,进而起越老师。相反地,斯大林之类独裁者对有任何有意夺位的人都十分讨厌,更遑论任何想超越他的人,因此,为自己树立雕像是十分自然的事。他需要的是本份人,那些本份人一面崇拜他,一面做着没有尊严(甚至出卖灵魂良心)的事,还被洗脑认为这些工作是最正义的,对国家最「善」的。

柏拉图的理想国中,人们得到的所有教育就是:你应该本份做自己的职业,其它的都可以不管,因为那不是你的本份。那么,国家的政策难道不是作为国家一部分的人民的本份吗?这城邦中,不论对外的外交政策或者对内的教育政策,人民都无权干涉,因为那是护国者和哲学家的本份,而不是无知大众的本份,理由是他们拥有智能,人民没有智能──那个「高贵的金银铜铁的理论」早就讲得很清楚了。诚然,哲人订立的制度也许是经过充分考虑的,但他并不能清楚知道人民的需要,只是一厢情愿地认为人民生于无知,有简简单单的快乐便足够。然而,人民是否真的这样想呢?人得不到教育和智能的灌溉,他们根本无法知道他们需要什么。缺少了大家的多方面讨论,哲人的信念只会是一厢情愿,全然没有体贴和正义可言。要是根据柏拉图所定义的正义行事,人们甚至无法改变施于己身的法律和制度,只能默默地忍受金人银人的任意摆弄。这不就是暴政吗?

如果这就是本份的含意,那么,这种本份又有什么高尚可言?人都失去了甚尊严和思想,他的精神会高尚吗?这种安于本份的「高尚」,除了浓妆艳抹之外,又有什么本质和灵魂上的高贵?这不是骗百姓当泥土任统治者把弄吗?

善的目标使任何手段正当化?

柏拉图搞精神控制的目的是想社会人们活得幸福,而斯大林却没有这份心,他千方百计假装出的神圣榥子,为的是满足他对权力和控制的欲望,至于人民是否幸福,是否快乐,他可不管。在他这种统治下,武力压制是必然的,精神控制亦然。

读≤理想国≥有感 篇2

一、《公共行政的精神》主要思想

《公共行政的精神》共分“治理、政治与公共”、“公正的问题”和“公共行政中的伦理、公民精神与乐善好施”三个部分, 其主要思想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 基本概念的阐述:治理、政治和公共

在《公共行政的精神》第一部分中, 作者认为了解公共行政的目的在于必须重新发现公共性, 而谈及公共性必须从“公共”二字下手。首先著作阐述了公共行政中有关公共的内涵、公共问题的哲学观, 以及公共理论的构成要素。公共行政中的以乐善好施与爱心为基础的公共, 宪法以及加强后的公民精神的理念、对集体的和非集体的公共利益做出及时回应的为基础。

其次, 作者从公共行政的政治背景出发, 尤其是从沃尔多的观点出发, 对政治进行分析。沃尔多认为, 事实上, 要理解政治理论, 就必须要理解它所构建于其上的那些现实环境和意识形态框架, 政治是影响公共行政的首要要素, 也是最重要的要素。政治可以理解为对价值的权威性分配。

再次, 作者讨论了被称作“作为治理的公共行政”的公共行政的新观点。“人是理性的人, 完全受自我利益的驱使”即理性经济人这一假设, 作者以这一假设作为理论基础, 认为, 政府在提供公共服务方面更多的是扮演从事公共服务的代理人的监督者角色。而非是公共服务的直接提供者, 早起西方国家崇尚的契约关系代替了层级, 是契约关系把政策的制定者和政策的产出剥离开来, 高层官员不能对契约方 (人民群众) 下达命令, 但是最终他们只能形成契约方人民群众) 能够做出回应的诱因。总的来说, 治理代表本质上是一种虚张声势的、强有力的、精干的公共行政。

(二) 公共行政将价值核心定位于社会公平

随着行政国家的扩张, 传统的“公共行政”与“政府行政”画上了等号, 正是由于固有的观念束缚, 国家的专注力仅仅在效率和经济等管理层面, 却大大地忽视了管理价值之外更为重要的人类情感关怀方面的:公平、公正、正义、伦理、回应性和爱国主义。

在《公共行政的精神》的第二部分, 作者首先探讨了有关行政自由裁量权的问题。关于行政自由裁量权合理性的论证, 从哲学的思想大家展开了着手, 依次引入了亚里士多德、德沃金、罗尔斯等人的观点, 亚里士多德:强调朋友与朋友之间对话重要性, 强调两者地位的平等性, 从而弗雷德里克森得出的结论是“要尊重个人 (公共雇员以及其他公民) 的尊严并且不遗余力地维护他们的权利, 强调公平的重要性, 即将公平作为公共行政的第三个规范性支柱要求公务员致力于更合理地分配公共物品和服务, 更代表那些没有渠道参与公共政策过程的人, 要追求公共的利益和更大的善。”亚里士多德、沃德金还是罗尔斯三个哲学大家针对公共管理的不同方面提出自己的观念, 但都是对柏拉图的理想标准——中立、效率和经济的公共行政系统得驳斥。因此, 弗氏得出的结论是:行政自由裁量权必须以公平作为衡量的标准, 否则, 许多社会公平的观点都会悬而不决。

以上述的理论为基础, 作者提出了一个“社会公平的复合理论”, 即把社会公平进行了分类, 即分为是单纯的个人公平、分部化的公平和集团公平。社会公平的复合理论将公正、正义和平等概念杂糅整合到一起。在社会公平的复合理论中, 公正、正义和平等概念是交互使用的。社会公平的复合理论为我们在理论和实践上回答这些问题提供一个基本的分析框架。

作者再次系统地讨论了将社会公平的复合理论应用于代际公平和平等的问题。之前所阐述有关公平问题都是横向的讨论, 代际问题应该是公平问题的纵向分析, 主要的问题在于是:公共官员们是否有对后代承担责任的义务, 尤其体现在社会保障问题、财政亏空问题、环境资源匮乏问题等等。根据传统功利主义的描述, 决策和行动的判断标准在很大程度上是个人理性主义的, 但这都无法解释待机公平与平等等问题。

(三) 公共行政精神的支柱:伦理、公民精神和乐善好施

前面两个部分对公共行政中的公共的界定, 以及对公民精神与公共行政相互关系的讨论, 都是为后面讨论社会公平的伦理问题作铺垫。

在书中弗氏引用了二战期间欧洲国家对待犹太人的故事, 用来说明:如果公共管理者是人民的代表, 那么, 他们作为公共利益的管控着, 职责在于保护公民的利益, 即公务员就和其他政府官员一样, 都遵守同一部宪法, 在其规定的权限范围内界定公共利益。如果公共管理者是公民的代表着, 那么他们的角色将就会有细微的但是很重要的转变。首先是, 他受雇于公民, 代表公民的利益, 执行和管理公民的事务, 其次, 作为我们的一部分, 他们是公民和公共组织之间联系的桥梁。因此, 公务员作为公民代表, 应具有更高的道德追求, 不仅要承担必要的行政义务, 同时也要有乐善好施的爱国主义公共行政精神, 不断地践行关爱邻居和公民的行为伦理的责任。

在本书的最后一章, 作者阐述了公共行政的八项首要原理, 归结起来, 公共行政的关键词是:治理、高效、经济、效率、公平、平等、正义、价值、道德、前瞻性、回应性、公民参与。

二、对弗式理论的现实反思

威尔逊作为传统公共行政的代表所提出的政治与行政二分, 使得行政学的研究固定在一个特定的领域内, 其研究着重放在政府机关的财政预算、组织等“中性”问题上, 这种应然的层面上, 使得公共行政脱离于社会政治现实, 不能满足解决社会问题的需要。

总所周知, 人们在公平上有着双重的标准。弗氏提出的社会公平复合理论, 将公平仅仅划分为单纯的个人公平、分部化的公平、集团公平、机会的公平等大类, 并指出这些不同的公平观念在社会、政治、经济领域有着不同的应用。可是, 弗氏未能说明公共行政该依照怎样的尺度来抉择在不同领域相互交叉与不同公平观念相互冲突时, 在仅仅做出的是理论上的肯呢过, 从实然的层面上存在着实践上的模糊性。

最后, 弗氏主张自由裁量权是社会公平成为公共行政精神的前提, 即官僚在处理公共组织的日常事务过程中应具有广泛的自由裁量权。。首先应该肯定的是弗氏提出的这只是应然的理想状态即公平正义精神的法官与执法者不会滥用自由裁量权, 但在实践中, 如何选举具有公平正义的执法者以及如何保证执法者的持续公平正义以约束他们手中的自由裁量权, 这也不得而知。

综上所述, 弗氏的研究依旧仅仅停留在应然的层面, 并没有考虑到在实然层面的可操作性。

总结

《公共行政的精神》以美国作为写作背景, 其内容和实例有特定的资本主义国家和文化适用性, 其揭示的社会矛盾与问题却是是现今世界每个国家都可能面临的, 而且其宣扬的乐善好施等思想、理念和道德追求也能超越国家的界限, 即共同指出公共行政在动荡的变革环境下, 必须在政治、价值与伦理方面进行恰当的定位, 从而构建公共行政官员所应遵循的价值规范与伦理准则, 从而保证建立有效的现代民主政府和政府治理。从这个具有普适性的角度来看值得我们好好的研读, 同时我们也要用批判反思的视角来阅读著作, 加深我们对于公共理论和实践发展的深刻认知。

参考文献

[1]乔治·弗雷德里克森.公共行政的精神[J].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3.

[2]陈冬.《公共行政的精神》的主要思想及其价值解读[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 2013 (02) .

读《教育的理想与信念》有感 篇3

关键词:教育;灵魂;意蕴;期待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17-013-01

从教十多年来,最先吸引我去读肖川先生的书是偶然在杂志上看过他的“六个学会”,他说:“广大教师,需要做到‘六个学会’:学会等待、学会分享、学会宽容、学会选择、学会合作、学会创新。只有当我们的教师具备了这些素质,人类才能拥有更加美好的未来。”肖川先生的《教育的理想与信念》一书,深深地吸引着我。我细细品味他的文章,里面无处不体现着一种对美的追求和趋从。肖川先生的随笔,让我感受到一个“随”字:随和,随意,随缘,没有居高临下的霸气,没有正襟危坐的俨然,没有煞有其事的虚假,没有耳提面命的烦闷,而是像朋友之间的促膝而谈。它表达一种情怀,一种趣味,一种心境,一种追求。下面是我自己读完全书后的一点体会:

一、教育的灵魂

书中提到,教育的灵魂该是道德教育,很多时候,我们趋向的是一种无视主体性的教育。这种无视主体性的教育培养出来的人大多数表现为缺乏独立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缺乏自律能力,缺乏进取精神,表现出盲目从众和循规蹈矩,表现为逆来顺受。读到这里,我有种被提醒被激醒的感觉,而如何将书中理念运用于我们专业基础教学中,我觉得应该从关注学生的情感,尊重每个孩子,从宽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开始,让学生只有对自己、对专业及其专业基础知识的学习有积极的情感,积极鼓励他们在学习中的尝试,创造各种合作学习的活动,关注性格内向或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尽可能建立融洽、民主的师生关系。

二、教育带给我们什么

读这段时,我心里有一阵揪心但又力不从心的感觉,虽说是基础教育,但由于受客观环境影响,似乎狭隘成了应试教育的基础教育。有时,我们只看到让学生牢固掌握知识点,而不是让学生会灵活运用知识点。书里写到一个让人心疼却又觉得每天就发生在我们身边的现象,制约教育改革的瓶颈在考试评价制度,应该来说,分数面前人人平等,可是,我们为了公平所付出的代价也是非常巨大的。 我不由地想,在现在学生的学习生涯中,没有美好的回忆,没有深刻的兴趣与爱好。书中提到,学习成了苦不堪言的差事,使学校成为造就失败者的场所。目前,一直都说,兴趣是最重要的,而我们目前所要做的,就是在学生学习生涯的起始阶段,不要扼杀了他们学习的兴趣和对美好知识的向往,要使我们的教学有吸引力,就要给学生足够的自主空间,尊重每一位学生,给学生宽容、宽松、宽厚的生长环境。

三、教育要与经典为友

肖川先生说过:教育的道理,其实都是大道理、朴素的道理,都是些家常话。譬如说,要尊重学生,身教重于言教,‘成人’应该优先于‘成材’,因材施教、长善救失等等。教育的道理,之所以都是些大道理,就因为教育是关涉人心的工作,而‘人同此心,心同此理’,自古皆然。”由此我想到,我们平时对学生日日提醒、教导的,正是经过了岁月的洗淘和一代又一代人社会历史实践的检验的道理,想到了孔子提出的“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恐怕在什么时候都不会过时的。笔者强调教育的智慧,大多是一些古老的智慧,在我们思考教育问题的时候, 要对教育的理解更细致、更深入。古老的智慧需要反复的咀嚼,需要不断的切已体察,不是简单的诵记就可以得其真传的。由此,想到我们对学生的日日提醒,也要自己先不断咀嚼其真意,并且联系到实际生活情境中,并且带着发展的眼光和辨正的态度去教导学生。

四、教育的意蕴

肖川先生提到教育意味着探索,意味着启蒙,而不是宣传和灌输;是平等对话和自由交流,而不是指示和命令;是丰富认识,而不是统一思想;是尊重和信任,而不是消极防范。读了这段话,我有被提醒的感觉,似乎我就徘徊在探索,启蒙,宣传和灌输间,徘徊在平等对话、自由交流和指示、命令之间;徘徊在丰富认识和统一思想,徘徊在尊重、信任和消极防范之间,似乎稍不留神,就会误入非教育的歧途。我们应该把人的解放、自由、超越、完善都带入自己教育的范畴内,引领学生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用自己的心灵去感悟,用自己的头脑去判别,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达,让学生永远都充满希望和自信。

五、教育的期待

书中提醒着我们,不能只习惯于树立榜样、宣传榜样、学习榜样,要学会观察我们身边每一个人的“善端”,我们该对别人多一份信任和由衷的尊重,对待学生,特别是那些暂时还处于落后的学生,我们要给予他们更多的温暖,让他们多一份真诚的感动。肖川先生说:“我相信有心的地方,就会有发现;有发现的地方,就会有美;有美的地方,就会有自由;有自由地方,就会有快乐!快乐应该成为我们追求的重要目标。”

读理想国有感 篇4

王馨艺

《理想国》是柏拉图中期的一部伟大作品。他试图通过苏格拉底和其他人的辩论来阐述自己的理想,并且为我们描绘出一幅理想中的完美城邦。然而这部巨著涉及的学科包括哲学、政治、伦理道德、教育、文艺等各个方面,要对其作出一份观点鲜明论据详实的报告是我力所不及的,我仅从以下三个方面对《理想国》中的柏拉图的政治理想谈一谈我的理解。

城邦正义:对于正义的追求只能止于政治的边界

《理想国》讨论的主题是正义问题,首先讨论国家的正义,即城邦的正义。柏拉图认为一个好的国家应该具备智慧、勇敢、自制、正义这四种德性。

国家的智慧要求它有治理整个国家的知识,只有少数人才具有这样的智慧;国家的勇敢属于保卫它的卫士;国家的自制是一种和谐,当统治者与被统治者能够和谐一致,这个国家就达到了自制。若一个国家有了这三种德性,也就有了正义。因此柏拉图认为一个国家里应当有受过严格哲学教育的统治阶层、保卫国家的武士阶层、平民阶层这三种人。

柏拉图的理想国的建构与他自身正经历的雅典社会的衰落有很大关联。柏拉图出身贵族,却要在伯罗奔尼撒战争中长大。这场持续近30年的战争几乎耗尽了雅典的财富,再加上瘟疫夺取了雅典 1/4的人口。在战争后期,雅典的盟国纷纷反叛脱离,甚至发生暴动。战争、瘟疫的巨大打击,再加上经济上的萧条衰退,这一切加剧了雅典内部的矛盾。事实上,伯罗奔尼撒战争也是以雅典为代表的民主政治与以斯巴达为代表的贵族专制之间的较量。因此,柏拉图对现实中雅典的民主制是极其反对的,因此他对于理想国的建构也被认为是威权主义最早的政治设想。但事实上后来发展起来的威权主义国家与柏拉图理想中的国家并不相同,而是一个畸形的变体。在柏拉图设计的国家里,执政者是国家中最有智慧的人,而且必须是哲学家,这是真正意义上的精英政治。这里我们不能忽视的一点是,柏拉图本人就是这样的贵族,智慧并且充满哲理,并且年轻时也有过执政的梦想,所以我们有理由怀疑他提出这样的理想国家是为了使自己的私欲合法化、而且柏拉图并没有解释,这样的国家形式是为了实现正义而建立,那么它建立本身是不是一个正义的事情?

个人正义:对于外物的追求应该止于灵魂的边界

在城邦争议之后,柏拉图讨论了个人正义。他认为人的灵魂有三部分:理性、激情、欲望。”第三等级的人本性中只有欲望部分,故节制欲望就成为了第三等级的美德的基础。“ (P150)第二等级的人的本性由激情构成。”一方面与欲望相关联, 一方面同欲望做斗争,从而站在理性的一边。他们的美德是勇敢,而勇敢就是一种保持, 保持某种信念, 保持与统治者的一致, 而抛弃自己的欲望和喜怒。“(P148―149)”第一等级的人天性是理性,拥有的美德是智慧。这种智慧是极少数的人才具备的特殊的知识, 而不是对于农业、工业生产等任何特定事情的思虑。“(P145―147)以上不同天性的人们担任不同工作, 正符合了个人应做适合自己天性的工作原理, 也体现了理想国的特征―――正义。

柏拉图从城邦的正义来看个人的正义或灵魂的正义。他为”正义“提出一种全新的界定:”灵魂的和谐秩序(制度)“将关于制度、关于正义,也就是关于美好生活方式的探寻,延伸到了一个从未被人(真正完整)涉足过的领域――人的灵魂世界。

事实上我认为柏拉图在个人正义的论证上存在着自相矛盾的地方,首先他认为人的灵魂由三部分构成,但他又说每一等级的人受一种本性所支配,然而他又认为可以通过教育改变人们的素质,让人们变得富有智慧,这本身就是矛盾的。另外,他将人清楚的划分为三类本身就是不正义的,这样的分类是从根本上否定了每一个个体的发展可能,并且对所有人都是不公平的。

婚姻正义:对于情感的追求只能止于城邦利益

在婚姻、家庭、妇女问题上,柏拉图的主张废除固定的婚姻关系和性关系, 而代之以按国家的规定定期地、有节制地交配。这种公妻制在一、二等级中尤为重要。”这一则利于优生, 二则与废除财产私有一样, 利于国家内部高度的协调一致, 利于人们无私奉献, 忠诚效国的精神培养“ (P177 ―204)。最后, 消灭家庭还利于妇女从繁琐的家务劳动中走出来, 把自己的才智奉献给国家。

柏拉图之所以提倡共妻共子,是让位于城邦的利益,通过优生专家的控制,确保的是个体之间的结合能够符合城邦的利益,而不是个体所需的对爱的满足。基于爱和感情的私人家庭被废止了,而针对乱伦的根本法也被破坏了。之所以这么做的原因是私有制是不正义的来源,所以共产主义是最佳政体的必要条件。因而不仅仅要求财产是共有的,而且也要求性爱共产主义。

或者也可以这么理解,柏拉图的婚姻观就是没有婚姻,而且从后来比较流行的”柏拉图式爱情“来看,柏拉图是根本不屑于与当时的女人结合的。美国东西部社会学会主席、《美国家庭体制》一书的作者伊拉?瑞斯(Ira?reiss)经研究后认为,柏拉图推崇的精神恋爱,实际上指的是同性之间的一种爱,也就是”同性恋“.但是柏拉图将女性置于这样一种只是为了生育而存在,没有一点政治能力的地位,应当会引起现在无数女权主义者的激烈反对吧。

读《理想丰满》有感- 篇5

————读《理想丰满》有感 如果你走的很累,别灰心,因为你走的是上坡路。

--写在前面

过年休假期间读一本书《理想丰满》,它是一部内容有趣的励志书;顶岗之后回头再看,它是一部深刻的启明指引书。

冯仑生于1959年,是文革后第二届正式大学生,商界思想家,带领万通企业前进20年,守正出奇,践行理想,筑梦踏实。作为一位名副其实的成功人士,冯仑在书中的提及的理想是愿景和价值观的总和,书本的字里行间透露着一位执行业牛耳者的自信、风趣与淡然,历经几十年的风风雨雨,他从未放弃,从未偏离的,也正是这份坚守,让他做到了“常在河边走,却总是不湿鞋”的神话,收获了他最初的执念——“追求理想,顺便赚钱”。《理想丰满》全书灌输着他的理念“理想丰满,只若你能坚持,现实亦不骨感”。

书中的语气总是轻松愉悦,读起来也是淋漓畅快,休假的安逸与舒适的氛围中我坚定了这种想法“只要坚持俺的理想,俺也能成功”。

休假归来,实习生活不再如年前那般轻松。进入三月,轮岗到生产管理室实习,工作不如自己想象的那般简单。曾以为调度的工作是“运筹帷幄中,指点定江山”的淡定自若,传达指令,指挥调度,从容间完成各项任务。闲暇时泡一泡茶,读一读书,甚至发一发呆,想一想自己想做什么,理想离我还有多远;然而现实却远非那样简单,学习做日报、试着接指令,近一周的缓冲后,我逐渐从“菜鸟”顶上了“菜鸟”调度。业务不熟练,晨报在早会前3分钟才能勉强完成;井况不熟悉,接生产科通知时半头雾水挨了熊;交流不到位,在与现场的反复沟通中消磨了精力;行动不迅捷,在各种信息指令面前忙翻了天„„开始发现,我已没有时间去执念理想,甚至自己的理想是什么都已经看不见。每天从回宿舍的倒头便睡到清晨八点半闹钟起床接收信息的汇总日报,再到一天中的各种待处理事项。突然感觉时间过得好快,每天的生活都变得好机械、好简单。有时也会在一个人回宿舍的路上思考,这就是我想要的生活?我的梦想在哪里。现在再回翻这本书,果真是理想丰满,现实骨感么?

答案当然是否定的,“伟大是熬出来的”,这是冯仑的原句。他的自信练达、风趣幽默,不仅仅是与生俱来的气质,而更多的是来自他的勤奋好学、深度思考和阅历广泛。他对现代企业制度的理解执行,显然不是每天消磨时光就能做到的;他为理想所奉献和坚持的,也显然比我所经历的要困难的多。一千个读者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在我看来,如果只盯着他现在成功的外衣,这本书就只能成为一本读来有趣的杂文集;而如今的经历再来读这本书,我能看到的,是他的外表下,那颗坚强的心。

年轻时我们所经历的他都经历过,年轻时我们正在承受的他也承受过。这位年过半百的长者在陪我们谈心、分享他的智慧人生,有人说过“人生就像在爬树,往上看永远是无数人的白屁股,但是往下看你也会看到无数人期盼成功的脸”。我们在尴尬中不断地被打击,又在打击中不断努力找寻自我价值。但是我们要坚信“痛苦最终会转化为营养”。

正所谓“成功的花人们只看到他现时的明艳,却忽视了当初它的芽儿,洒满了牺牲的血雨浸透了奋斗的汗水”。没有人可以随随便便的成功,成功需要积淀,成功也需要好的心态,正确的方向,以及一直在路上的拼搏。

调整心态,做好定位,收拾好心情,从新上路再出发。理想美好,只要坚持,坚定原则和信念,同样美好的现实就在前方,让我享受着生命中的种种困难和历练,一如我晨间的闹铃名字那样:

读理想有感 篇6

我是一个小学生,我心中充满着美好的理想。天上的星、山上的树、园中的花、池中的鱼,都常常吸引着我。我喜欢老师,喜欢爷爷、奶奶,喜欢爸爸、妈妈,还喜欢那些平凡的工人、农民、解放军叔叔。我暗暗下定决心,将来一定把喜欢的人、喜欢的事写成书,让更多的人了解他们,喜欢他们,学习他们勤勤恳恳为“四化”做贡献的精神。也许有人说我想当一个文学家,是的,这是我的理想。我要用我的笔去歌颂我们的祖国,歌颂我们的党,歌颂我们的人民!当然,我还必须努力创造实现这个理想的条件。首先我要做一个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好学生,要为实现自己的理想打好基础。

一个人有远大的理想,学习起来就有劲头,生活也就格外有意义。那些不子学习,东游西逛的人,他们没有崇高的理想,也就像没有灵魂一样,饱食终日,无所事事,永远也享受不到奔向理想之路的欢乐。

读≤理想国≥有感 篇7

公元前98年, 司马迁因为李陵战败投降匈奴辩护, 惹怒汉武帝要被处以死刑。虽然汉制死罪可以用钱赎免, 但因司马迁“家贫, 财赂不足以自赎”, 又“交游莫救”、“左右亲近不为一言”, 只好以腐刑相代。出狱之后, 司马迁被汉武帝任命为中书令, 负责将百官的报告转达给皇帝, 是皇帝的近臣, 名义比太史令高。但它由宦官充任, 担当这样的官职本身就是一种耻辱。司马迁内心惨痛, “肠一日而九回, 居则忽忽若有所亡, 出则不知其所往。每念斯耻, 汗未尝不发背沾衣”。

公元前93年, 司马迁给朋友任安回信, 即《报任少卿书》。因为之前任安写信给司马迁希望他能够担负起中书令“推贤进士”的责任, 但司马迁因公务在身, 很久都没有回信。而这个时候, 任安在太子刘据起兵和江充相斗中受牵连下狱。司马迁担心他遭斩, 就给他回了这封信。这时虽然距李陵之祸已有数年, 即使日月飞逝, 时间这个最好的疗伤师也不能使司马迁的痛苦减轻丝毫, 耻辱、悲愤吞噬着他。司马迁悲怆而沉痛地把自己的痛苦、愤懑, 决心和意志呈献在给故人的书信之中。

司马迁初任太史令时, 热心仕宦且满怀豪情, 要为君王、为国家干一番事业, “绝宾客之知, 忘室家之业, 日夜思竭其不肖之才力, 务一心营职, 以求亲媚于主上”。李陵事件使他看到士大夫们趋炎附势的丑态。通过史料, 我们知道司马迁之所以为李陵辩解, 一是敬重李陵的人品;二是作战中, 李陵虽败, 但此战役兵力对比悬殊, 李陵还与单于连战十有余日, 所杀过当。李陵虽投降, 但李陵往日的为人, 让司马迁相信李陵不过是“欲得其当而报汉”;三是想效忠君王。可以说, 司马迁为李陵辩解没有任何的私心杂念。但他万万没想到, 自己的忠心赤胆换来的却是“交手足, 受木索, 暴肌肤, 受榜箠, 幽于环墙之中”, “款款之愚”、“拳拳之忠”换得“诬罔主上”的死罪。司马迁遭受到了世间最大的耻辱, “祸莫憯于欲利, 悲莫痛于伤心, 行莫丑于辱先, 诟莫大于宫刑”。人生旅途中会有种种不幸, 但“最下腐刑极矣”!司马迁了解兴衰治乱, 但也正因此他能更深刻地体悟到耻辱!人的本性都是贪生怕死, 但“激于义理”, 即使是胆小怯懦的人也还是会挺身就义。那么, 他受了那么大的耻辱, 怎么仍能挺得住、活下去?又是什么支持着司马迁在严重的打击之下, 走出自己的极限人生?

一是承父志。司马迁出生时, 其父司马谈身为太史令, 掌管“文史星卜”。虽不受重用, 但是他理想远大——要承《春秋》, 写一部完整的史书。可惜的是还没有来得及动笔, 就与世长辞。司马迁立誓要承父业, 成国史。

二是司马迁才识卓绝, 准备充足。司马迁有着良好的家学和师承, 10岁左右随官为太史令的父亲司马谈来到都城长安, 师从古文大师孔安国学《古文尚书》, 从今文大师董仲舒习《公羊春秋》。他同时爱好文学、博通六艺, 涉猎百家杂语, 精通天文、律历、地理, 懂得医药、乐律、占卜等。继承父亲官太史令后, 又阅读了当时的遗文古事 (“靡不毕集于太史公”) 。他能博览群书, 又不读死书, 他游历考察各地史迹, 增广见闻。司马迁作太史令后, 以高度的热情, 开始著述《史记》。不幸的是在他写作《史记》第7年, 就遭受了李陵之祸。

三是学榜样。“文王拘而演《周易》, 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 乃赋《离骚》。左丘失明, 厥有《国语》。孙子膑脚, 《兵法》修列。不韦迁蜀, 世传《吕览》。韩非囚秦, 《说难》、《孤愤》。诗三百篇, 大抵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这是《报任少卿书》中的名段, 这段话曾经激励了无数志士仁人在灾难面前重获新生, 同时也是司马迁自身的榜样, 他要效法前人, 于逆境中发愤著书。所以我们不难理解, 在《史记》一书中, 司马迁对于那些为了建功立业而忍辱负重的英雄们, 从不吝惜他的赞美之辞, 如在《史记·伍子胥列传》赞中评价伍子胥:“向令伍子胥从奢俱死, 何异蝼蚁。弃小义, 雪大耻, 名垂于后世。”又如在《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赞中高度赞扬蔺相如:“方蔺相如引璧睨柱, 及叱秦王左右, 势不过诛, 然士或怯懦而不敢发。相如一奋其气, 威信敌国, 退而让颇, 名重太山, 其处智勇, 可谓兼之矣!”

四是远大理想和恢弘事业更胜其父。在信中, 司马迁详述了自己著述《史记》的动机和目的, 说出了震撼千古的名言。“所以隐忍苟活, 幽于粪土之中而不辞者, 恨私心有所不尽, 鄙没世而文采不表于后世也”, “人固有一死, 或重于泰山, 或轻于鸿毛”。他要死的重于泰山, 要通过著《史记》——“究天人之际, 通古今之变, 成一家之言”。而且司马迁坚信这个理想事业终将为社会所理解、所承认。事实也确实是如此, 《史记》和他自己都成为后代史家追奉的典范。尤其是每逢王朝更替之际, 深受儒家忠君思想熏陶的文人儒者, 面临国破家亡, 生不能、死不得的两难境地, “存国史”成为他们痛苦“活着”的寄托与支柱。

五是逆境成就。逆境是痛苦的, 但又是最好的老师。在逆境中, 希望可以燃烧。正因为不幸, 才使司马迁更加接触了解社会实际, 培养其“反叛”品质, 使他把自己的著作变成批判的、战斗的武器, 成就“藏诸名山, 传之其人”的事业。

虽然在《史记·太史公自序》中, 司马迁也解释了《史记》的写作背景、写作动机等, 但毕竟是一篇公开自传, 行文较严肃谨慎。相比之下, 《报任少卿书》是私人信件, 具有较强的隐秘性, 真情实感流于笔尖, 我们从中能获得在正式传记里难以得到的史料。可以说, 《报任少卿书》是我们后人解读司马迁, 品位其理想人生的金钥匙。

注释

1[1][汉]班固:《汉书》, 北京:中华书局, 1962年版。

2[2]鲁迅:《鲁迅全集》 (第六卷) , 第408页。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1年版。

读“书法”杂志有感 篇8

倘若领导同志或所谓名人的字,写得的确卓越,够得上法书,我不但不反对这么办,而且双手拥护这么办。但恕我率直,有的写得却实在并不出众,甚至是毫无足观,而刊物却偏要借重,这就很值得商榷了。因为你办的是“书法”杂志,而不是任何其他别的什么东西。我相信,有些领导同志由于工作关系是题过一些字,但却未必就自视为书法家。他们未必就那么不谦虚。我们也不要迷信名人都能写得一手好字,他们可以因其那些方面的成就而有“名”,却未必然在这些方面有其“实”。在“彼”为权威,在“此”就可能并不出众。这就象鲁迅说的,决不要相信,无论什么人一到某种地位,就都能成为“通人”。孔子不是还要以七岁的项橐为师吗?就是因为孔老夫子这位大圣人、大权威,不得不在小孩子项橐的智慧面前甘拜下风。当然,编者难免有其苦衷在,不能完全责备他们。因为如果他们真正敢于有点标新立异,独辟蹊径,而并不这么办,那么被人扣上“脱离政治”、“不为社会主义服务”之类的帽子,还是很不好受的。这曾经是风气使然。但时至今日,还很浓厚地存在这么一种风气,就未免令人有点不解了。

我不懂外国文,不知道外国的书籍或杂志是否也都这么办。那么我就查一查中国的古书吧。手头正好有一部《全唐诗》,这就只好请教它了。也是打开一看,果然首先映入眼中的正是太宗、高宗以及历代后妃之作,然后才是各家诗人之作,包括我们的伟大诗人李、杜在内。我这才有点“解”了。虽然不是“于今尤烈”,却的确也是“古已有之”。我们不免也承接了这么一点“流风余韵”。《全唐诗》是通政使曹寅奉命主持编辑的,这么做可以理解。可是,难道我们今人不应该比他“解放”一点吗?

读理想点亮人生有感 篇9

前几天我完整的阅读了理想点亮人生这本书,从中我明白了许多,也感悟到了许多。简单地说,理想是“人生的奋斗目标”,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具有一定是先可能性的、对美好未来的向往追求,使人们的政治立场和世界观在我们的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

自我感觉一个人如果没有理想,那他永远不会前进,就像在一望无际的大海上航行的一叶扁舟,没有终点的目标以及航线,有缘也没有到达尽头的可能。人生命与活动如果没有理想的支撑和鼓舞,就会变得空虚而渺小。但总的来说,理想实际上是和人生的目标、目的与追求联系在一起的。包含着一个人对未来的期许和设想。也正是因为有了这些人才会变得越来越完美,越来越有积极性。

理想是石,敲出星星之火;理想是火,点燃熄灭的灯;理想是灯,照亮夜行的路;理想是路,引你走向黎明。“诗人流沙河在经受长期的厄运和灾难之后,却能对社会历史和现实人生进行深刻的反思,唱出之曲“理想”的颂歌。只因为心中有着自己远大的理想的支持和鼓舞,才会有有没的诗篇。

理想就是合理的想象,理想既不同与幻想,也不同于空想和妄想。理想是有计划性行动的一种思想观念,是需要逐步去实施的心中蓝图。理想是指引人生的奋斗目标;理想是人生前进的动力;理想可以提高人生的精神境界。要树立理想并不断实现理想,因为理想关系到人生价值和意义。如果说社会是大海,人生是小舟,那么理想就是引航的灯塔和推进的风帆。没有目标理想的人生就像是推动了方向和动力的小船,会在生活的波浪中随处漂泊,甚至会沉默与激流之中。浪漫人生,唯有激流勇进,不畏艰险,奋力拼搏,方能中流击水,抵达光明的彼岸。孩子时代我的理想就是当一名科学家,因为科学家象征着无穷的智慧;在我的幼小岁月里有着许多理想,我曾想自己是一名军人,因为军人会让人感觉到威武的英姿和坚强不屈的灵魂,我又希望自己是一名医生,因为医生会救死扶伤,解除病人的痛苦……现在的我即将踏上了社会的大门,时间让我渐渐走向成熟,而我的理想也越来越清晰明朗。对于人生,每个人都有着不同的追求,理想并不一定伟大。我希望我自己能够在自己的岗位上出类拔萃,解尽所能来回报为我付出了万千心血的父母,给他们更好的幸福生活。我希望我的家人为我的成功而感到骄傲和幸福,这也正是我的理想,虽然很平凡,但是并不卑微。

理想是一个看似简单实则沉重的词语,理想本身虚无缥缈,不是嘴里说出来就能够变成现实的,这一点我深知。只说不做是最可怕的事情,现在的我尽管没有能够立即实现理想的筹码,我常以此鞭策自己,人生也在不断的考验着我,我会坚持的走到左后,让那些曾否订过我的人为她们的眼光而感到无地自容,我现在有了理想,有了目标,我便有了前进的动力,更会不断地充实自己,完成自我超越。

理想这个名词看似简单,其实也是一步一步实现的,小到个人,中到集体,大到国家,都存在着理想,没有说能够一夜之间发生质地飞跃的变化。人的生命与活动如果没有理想的支撑和辅助,就会变得非常没有价值。古往今来,很多思想家都在积极探索理想的本质和意义。他们从不同的角度对理想做出了不同的解释,赋予了理想多种不同的含义。但总的来说,理想实际上是和人目标、目的与追求紧密的联系在一起的,包含着一个人对未来的期许和设想。

青年朋友们,如果你有理想就行动吧!让我们记住雷锋的话:“迎着困难前进,这也是我们革命青年成长的必经之路。有理想的有出息的青年人必定是乐于吃苦的人。让我们一起向着理想出发,用理想点亮我们的人生!

读.《理想点亮人生》有感 篇10

六年级二班:肖顺杰

“生活好比旅行,理想是旅行的路线,失去了路线,只好停止前进。”在我们的心中,每一个都有自己的理想,它随着我们的成长,它是我们前进路途中的一盏明灯,在黑暗中指引我们前进的方向。

追逐理想才能有伟大的成就。回望中华五千年历史文化,能被人们所记住的人物,哪个不是有理想有抱负的?古有车胤囊萤映雪,今有周总理为中华之崛起读书。他们开始时是和众人一样的,但是他们为理想奋斗拼搏,努力地提升着自己的知识,认识,能力。

我的理想是什么?我的理想是当一名医生,利用自己所掌握的医疗技术为他人带去健康与快乐,为那些身患重病的人带去希望与祝福。我不想看到人们倍受病痛的折磨,不想看到人们失去亲人时无奈与痛苦的神情。我要从现在开始认真学习科学知识,为自己的理想而奋斗,长大了履行自己的责任,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解决病人的痛苦之忧!

我知道著名化学家李比希为了理想不怕别人嘲笑,坚定执着的追求自己的理想,最终获得了诺贝尔化学奖;我知道莱特兄弟从小便有了飞翔的梦想,经过不懈努力终于实现了梦想;我知道周总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远大抱负,这句活一直激励着周总理为国家的振兴,民族的独立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我知道茅以升为了人们过桥的安全立下宏愿架桥,他勤奋学习,刻苦钻研,终于为人们架起了一座座大桥„„。生活的道路不可能一帆风顺,但我相信只要我们心中拥有信念,有一把希望之伞;就能勇敢的去战胜一切艰难险阻。巴金说:“光辉的理想像明净的水一样洗去我心灵上的尘垢。”

读鲁迅《立论》有感 篇11

人是有智慧的高等灵长类动物。人不会像动物那样对周围环境和发生的大小事件只是被动接受。人有思维,会思考,对客观事物或问题,或多或少总是有自己的看法。而且,人有语言,有运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想法的能力,还有通过语言与同类交流思想和感情的欲望。当人类不停进化,社会不断进步,以至发明了文字之后,人们也开始使用文字记录下自己的观察和思考了。人类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逐渐具备了立论的条件,需要和能力。

然而,中国人是最怕表态,最怕站队,最怕“立论”的。

赵高指鹿为马,就是典型的逼人立论的手段。到底是鹿是马,只要是视力正常,智力健全,具备基本常识的人,都不难得出答案。但关键在于,这绝不仅仅是回答一个简单的问题,而是要向一个拥有野心和势力的残暴强权者表明自己的政治态度,选择站队的重大抉择。正所谓“顺我者昌,逆我者亡”。顺从强权,固然能保全性命与前程,但实在是有违良心;遵从良心,反对强权,就必须要有牺牲性命的觉悟。而不表态立论的人,若不是自身拥有足够的地位和实力能加以牵制,或是让人忌惮到无法逼迫的明泽保身之辈,就只能是被视为墙头草加以消灭以防后患的炮灰了。

上下五千年,无数血泪铸就的历史告诉了我们:一旦“立论”,就意味着将自身乃至整个家族的身家性命都押在了赌桌上,买定离手,不可更改了。押对了,飞黄腾达;押错了,血本无归;两边押注,立场不坚定,左右不讨好,犹如风箱里的老鼠——两头受气;两边都不押,难以独立生存。所以说,立论,难!

鲁迅《立论》中老师讲的故事更有生活气息和现实意义。

“我告诉你一件事——

“一家人家生了一个男孩,合家高兴透顶了。满月的时候,抱出来给客人看,——大概自然是想得一点好兆头。

“一个说:‘这孩子将来要发财的。’他于是得到一番感谢。

“一个说:‘这孩子将来是要死的。’他于是得到一顿大家合力的痛打。

“说要死的必然,说富贵的许谎。但说谎的得好报,说必然的遭打。你……”

这其实在生活中是经常发生的。人们最通常的做法是说些好听的、祝福的话,哪怕是“善意的谎言”也好。将心比心,大喜的日子谁也不想触霉头,何必惹人不痛快,给自己找麻烦呢?

但小孩子大多还没有被成人世界的人情世故磨光了棱角,所以《皇帝的新装》里才有了唯一的真话。

鲁迅《立论》中纯洁而善良的“我”,心存道德良知,胸怀美好愿望,向成人提出了让自己纠结的问题:

“我愿意既不说谎,也不遭打。那么,老师,我得怎么说呢?”

两不得罪,又保全自身,这问题成人是怎么解决的呢?

“那么,你得说:‘啊呀!这孩子呵!您瞧!那么……。阿唷!哈哈!Hehe!he,he he he he!’”

“这孩子呵!”——怎样?您可以自己想。

“您瞧!”——瞧什么?您想瞧见什么就瞧见什么。

“那么……。”——那么啥?您想怎么认为就怎么认为。

“阿唷!哈哈!Hehe!he,he he he he!”——打什么哈哈?我什么都没有说,也什么都说了。

我给出了基本的句式,留给您去填上最让您满意的内容。

我没有说慌,也绝不会遭打,更不会被跨省。

我们只是平凡的大多数,趋吉避凶成了本能和生存法则。有人说:“别跟我谈理想,戒了。”所以,真理、道德、良知,在生存的现实面前那就是浮云啊浮云。

所以,群众表示情绪稳定,淡定围观,悄悄路过,被采访也只会说:“我是来打酱油的”。

如果哪天网络实行实名制,我想,还有多少人会出来“立论”?恐怕都成了万年潜水艇了吧。

上一篇:幼儿园幼儿周评语下一篇:省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百千万示范工程建设实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