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搬迁合同范本

2024-09-22

房屋搬迁合同范本(通用7篇)

房屋搬迁合同范本 篇1

甲方(拆迁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地 址:____________ 邮码:____________ 电话:____________

法定代表人:____________ 职务:____________

乙方(被拆迁人):____________

地 址:____________ 邮码:____________ 电话:____________

法定代表人:____________ 职务:____________

甲方因建设需要,须拆除乙方使用的房屋,根据城市房屋拆迁安置补偿法规...全文>>

◇城市房屋拆迁补偿安置协议范本

1.外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内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顶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地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门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厨房...全文>>

◇房屋拆迁安置补偿合同(范本)

甲方(拆迁人):_____________地 址:_________ 邮码:__________

电话:_________法定代表人:______ 职务:_________

乙方(被拆迁人):___________地 址:_________ 邮码:__________

电话:_________法定代表人:______ 职务:_________

甲方因建设需要,须拆除乙方使用的房屋,根据城市房屋拆迁安置补偿法规、政策的有关规定,甲乙双方经协商,就房屋拆迁安置补偿达成如下协议...全文>>

◇房屋拆迁安置补偿合同范例

拆迁人(以下简称四方):

法定代表人:____,地址:___;单位名称_______;邮编___,电话__。

委托代理人:

法定代表人______,地址:___单位名称_____;邮编:__,电话:____。

被拆迁人(以下简称乙方):姓名:__,性别:__;年龄:___住址:_______

委托代理人...全文>>

◇房屋拆迁产权调换协议文本

甲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营业执照注册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法定代表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委托代理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受委托拆迁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房屋搬迁合同范本 篇2

2007年7月7日, 刘女士通过某中介公司, 选中了一套位于北京市朝阳区某公寓的商品房, 并与房主祁女士签订了一份《北京市房屋买卖合同》。当天, 刘女士支付了2万元定金, 两天后又支付了38万元定金。此后, 刘女士要求祁女士交付该商品房, 被祁女士以种种理由拒绝。刘女士认为, 因房屋价格上涨较快祁女士反悔, 故不愿交房, 于是以祁女士违约为由将其告上法庭, 要求祁女士继续履行合同, 并配合办理相关产权变更手续。如果合同无法履行, 则要求祁女士双倍返还定金80万, 赔偿居间代理费8万元, 并赔偿损失194万余元。

庭审中, 刘女士的代理人认为, 房屋买卖合同无法履行完全是祁女士欺诈造成的。刘女士所购房屋面积是259平方米, 签订合同时价格为每平方米1.65万元, 而现在已经涨到每平方米2.4万元, 祁女士应该赔偿刘女士购买同样位置、同等条件房屋的差价损失。对此, 祁女士只同意退还定金, 并表示“房屋还没办理产权手续, 无法进行交易”。“中介公司隐瞒了交易价格, 规避国家税收法律法规, 故意偷逃税款, 因此合同无效”。“真正的侵权方是中介公司, 因中介公司的违规操作造成的刘女士的一切损失应向中介公司索赔, 与我无关”。祁女士的代理人还提出, 双方签订的买卖合同侵犯了房屋共有人即祁女士儿子和丈夫的权益。

法院审理后认为, 刘女士和祁女士签订房屋买卖合同后房屋价格明显上涨, 房屋现价值与原买卖合同价款之差额, 应为刘女士享有的合同履行后可以获得的利益。因祁女士的违约行为导致合同不能继续履行, 故对该可得利益应予赔偿。关于赔偿的具体数额, 朝阳法院向北京市价格认证中心咨询后得知, 涉案房屋的市场单价已经为每平方米1.7万元至2.2万元。法院在综合考虑同地区房屋的当前市场价格、双倍返还定金仍不足以弥补刘女士经济损失的情况后, 确定房屋现价与原价的差额为50余万元。2008年2月2日, 朝阳法院当庭判决解除双方的买卖合同, 祁女士双倍返还刘女士定金80万元, 赔偿50万余元, 并赔偿刘女士已支付的居间服务费损失4万元。

二、实践做法与不同观点

(一) 实践做法

近几年, 我国许多城市的房地产价格大幅度上升, “边卖边想涨价”的心态在二手房交易市场比较普遍, 由此引发的二手房买卖纠纷案件也呈上升趋势。很多卖房人在签订二手房交易合同之初并没有意识到房价涨幅会如此巨大。受利益驱动, 一些卖房人在办理房屋交割手续前反悔, 寻找各种借口不协助买房人办理“过户手续”的现象时有发生。由于房价涨幅迅猛, 赚取房屋差价的营利空间更大, 故而, 在赚取房屋差价与承担违约责任之间, 这些卖房人会“理性”地选择前者。然而, 对买房人来说, 要重新购置同样位置、同等条件房屋所支出的费用已经远远高于签订合同之时的购房款, 故买房人通常希望出卖人继续履行交付房屋、协助办理“产权过户”手续的义务。

这样, 在卖房人违约, 而买房人请求继续履行合同的情况下, 卖房人则可能因陷入尴尬的困境而“竹篮打水两头空”, 因为我国《合同法》第107条规定:“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 应当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实践中, 卖房人为避免此种尴尬局面的出现, 设计了各式各样的毁约及解除合同的方法, 以达将房屋高价卖给后手买房人之目的。其规避法律的常见做法有:第一, 房屋共有的情况下, 以出卖共有房屋未经其他共有人同意为由主张合同无效;第二, 补造租赁合同, 以承租人主张卖房人剥夺其优先购买为由请求认定合同无效;第三, 出卖人以所售房屋之上负有权利负担而未告知该权利人或该权利人不同意为由主张合同无效;第四, 在出卖人未取得房屋所有权证书的情况下, 卖房人以现行《城市房地产管理法》规定的“未依法登记领取权属证书”为由, 或者由第三人主张出卖人是形式购房人, 而其是实质购房人等等事由, 以达解除与买房人所签合同之目的。此外, 诸如房屋所依附的建设用地系划拨取得, 该房屋是社会保障性住房, 所签合同为逃避税款系“黑白合同”等事由, 均成为卖房人请求认定合同无效, 进而构成解除该合同之“合法”理由。

(二) 不同观点

在确因卖房人过错导致合同无法履行而被迫解除的情况下, 买房人往往要求卖房人赔偿其所受损失, 特别是赔偿房屋的差价损失, 即现在重新购置同样房屋之升值损失。对买房人提出的赔偿请求, 法律能否支持, 争议较大。大体有如下观点:观点一认为, 房屋买卖合同解除后, 应恢复原状, 买房人无权提出损害赔偿请求, 故房屋差价不应得到赔偿;观点二认为, 房屋买卖合同的解除不影响买房人主张损害赔偿, 但房屋差价并不属于损害赔偿的范围;观点三认为, 房屋买卖合同的解除不影响损害赔偿, 房屋差价包含在损害赔偿范围之内应予赔偿。针对观点三, 对房屋差价损失的赔偿范围, 亦有争议。有人认为赔偿部分是房屋现在的市场价值和双方合同约定价格的差额;还有人认为房地产评估部门评估的现在的市场价格与合同签订时约定的交易价格的差价为赔偿数额;另有人提出, 房屋差价不应当作为赔偿的唯一依据, 因为房价本身是动态的, 还要考虑有价无市以及按揭贷款等因素。对此, 笔者同意第三种观点。

三、基于本案需要讨论的几个法律问题

(一) 房屋买卖合同解除与损害赔偿

1. 与本案相关的基本法律范畴

损害赔偿, 是指一方因其故意或过失使对方权益受损, 而以自己的财产填补对方所受损害的一种民事责任, 包括侵权损害赔偿、缔约过失损害赔偿和违约损害赔偿。本案例所指的损害赔偿是违约损害赔偿。合同以实际履行为原则, 合同订立后双方当事人应按照合同约定全面、适当、及时履行自己的义务。合同签订后可因合同解除而终止当事人的权利义务。我国立法上的合同解除可分为协议解除与单方解除, 单方解除又可分为一方行使法定解除权解除合同与一方行使约定解除权解除合同两种情形。本案例所讨论的一方行使法定解除权单方解除合同的情形, 即因当事人一方根本违约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因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或法律规定的其他情形致使合同已无履行之必要, 而导致有解除权主体解除合同的情况。合同解除使合同溯及既往地消灭, 当事人可通过返还原物等方式使双方的利益恢复到自始未成立的状态, 但在签订合同、解除合同、恢复原状的过程中必然会使当事人受到财产上的损害。此外, 因合同未能履行, 也必然会使期待合同履行所得利益落空。这时就产生了合同解除与损害赔偿的问题。协议解除, 是当事人意思自治的表现, 当事人在重新订立协议时, 应对原合同的效力、损失承担等有关问题作出新的安排, 故合同解除损害赔偿主要是在单方解除合同, 特别是法定解除场合下发生。因一方根本违约而导致非违约方解除合同, 所生损害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的合同解除所生损害, 系合同解除情形下所生的所有损失;狭义的合同解除所生损害, 仅指债务不履行的损害。本案例讨论的是合同解除后, 非违约方是否能向违约方提出损害赔偿, 损害赔偿之范围, 特别是债务不履行损害之赔偿的问题。

2. 合同解除后的损害赔偿问题

对于合同解除与损害赔偿之间的关系, 各国立法及理论依据不尽相同, 共有三种观点:第一, 合同解除与损害赔偿不能同时并存, 德国民法曾经一直采纳此种观点;第二, 合同解除与损害赔偿可以并存, 即一方违约, 非违约方可以根据法律解除合同同时请求债务不履行之违约损害赔偿, 法国、日本、意大利、2002年债法修改以后的德国民法典和英美合同法均如此规定;第三, 合同解除与信赖利益损害赔偿并存, 即一方面不承认合同解除衍生债务不履行的损害赔偿, 另一方面则允许非违约方请求因合同解除所致的信赖利益之损害赔偿, 瑞士债务法采纳此观点。

我国立法及学理历来认为合同解除与损害赔偿并行不悖。《合同法》第97条规定, “解除合同后, 尚未履行的, 终止履行;已经履行的, 根据履行情况和合同性质, 当事人可以要求恢复原状、采取其他补救措施, 并有权要求赔偿损失。”显然, 当事人是可以要求赔偿损失的, 但对于因对方违约而解除合同的情况下损害赔偿的范围该如何计算, 即对于损害赔偿的内容是信赖利益损失, 还是履行利益损失, 以及是否还包括其他损失和必要费用支出, 则存在分歧。有观点认为, 合同解除的效力是使合同恢复到缔约前的状态, 而履行利益是在合同得到履行后才可能产生。因此, 非违约方选择合同解除的情况下, 其不应得到履行利益的赔偿。也有观点认为, 合同解除时的损害赔偿应是债务不履行的损害赔偿, 履行利益包括在合同解除后的损害赔偿范围之内。合同解除场合的损害赔偿, 依然是因违约而发生的损害赔偿。我们同意此观点。既然我国《合同法》没有限定损害赔偿的范围, 那么因违约而解除合同下的损害仍应属于违约损害赔偿, 与《合同法》第113条规定的违约赔偿内涵一致, 将履行利益的损失纳入损害赔偿的范畴, 即以履行合同后债权人所能获得的利益为参照, 计算损害赔偿。

在房地产价格大幅上涨的背景下, 房屋买卖合同纠纷案件中, 房屋差价损失是纠纷的焦点。对买房人来说, 房屋差价损失属于履行利益损失, 而不是信赖利益损失。买房人之所以选择解除合同, 是因为出卖人违约导致合同的实际履行在法律上或事实上已为不可能, 或履行费用过高导致实际履行已无必要。此时, 买房人选择解除合同, 并非基于比较解除合同和要求出卖人继续履行, 自愿作出的有利选择, 而是因出卖人的过错不得以而为之的“选择”。如果对买受人的履行利益不进行保护, 对买受人而言殊为不公。比如, 在“一房两卖”的情况下, 因房价大幅上涨, 出卖人已将房屋另售他人并已“合法”办理房屋所有权变更登记;而未取得房屋所有权的先手买房人已支付部分购房款, 此时即便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商品房买卖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8条、第9条的规定, 判令出卖人加倍赔偿, 亦不足以防止出卖人因违约而获得巨大利益。在出卖人受获得比合同履行更多利益之动机驱动违约的情况下, 如果将损害赔偿范围仅局限于信赖利益之内, 则此种违约损害赔偿后果对违约方十分有利, 亦有可能起到鼓励违约的不良效果。因此, 只有对买受人给予履行利益 (房屋升值部分或者房屋差价损失) 的赔偿, 才能平衡双方当事人利益, 遏制房屋出售中此种恶意违约行为, 弘扬诚实信用原则。

(二) 房屋买卖合同违约解除后损害赔偿的类型

违约损害赔偿从不同角度可作多种划分, 如以赔偿之依据为标准, 可分为约定赔偿、一般法定赔偿与特别法定赔偿。房屋买卖合同因违约解除后, 如果双方当事人约定了损失的计算方法或者数额, 则为约定赔偿;双方无约定或约定不明确的情况下, 按照《合同法》等一般法规定的规则进行赔偿, 则为一般法定赔偿;房地产领域的法律法规有特别规定的, 从其特别规定, 此为特别法定赔偿。由于我国调整房地产领域的法律法规, 未对此种情形下的赔偿在特别法上作出明确规定, 加之其不属于《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49条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商品房买卖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8条、第9条规定之惩罚性损害赔偿性质, 故房屋买卖合同违约解除无特别法定赔偿。

此外, 依违约损害赔偿之内容, 可分为填补赔偿、迟延赔偿、固有利益的赔偿。填补赔偿是替代本来应给付的合同履行下的损害赔偿;迟延赔偿是在履行迟延后, 对履行迟延给债权人额外带来的损失进行赔偿, 这种赔偿被解释为本来给付的扩张;固有利益赔偿, 比如因合同不完全履行, 交付的标的物质量有问题, 导致债权人人身、财产等固有利益遭受损失所给予的赔偿。此种类型的划分下, 房屋买卖合同因违约解除后的损害赔偿应属于填补损失的赔偿, 即通过违约方的赔偿能使守约方遭受的损失得到完全恢复。

(三) 确定房屋差价损失的问题考量

目前, 我国的一些地方法院在总结审判经验的基础上, 出台了一些规范“二手房”交易的规则。比如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2006年颁布的《关于审理“二手房”买卖案件若干问题的解答》规定:对于确不能继续履行的, 违约方应当赔偿因违约而给对方造成的损失, 包括直接损失和预期可得利益损失。其中房屋涨跌损失的确定, 可参照以下方式:双方协商确定的, 从其约定;双方不能协商确定的:1.原则上可比照最相类似房屋的市场成交价 (首先是同幢相同楼层及房型;其次是相邻幢同楼层及房型;再次是相同区域内房屋) 与买卖合同成交价之差确定房屋涨跌损失;2.无最相类似房屋比照的, 可通过专业机构评估确定房屋涨跌损失。认定损失的时间点应从保护守约方的利益出发, 以守约方的请求为基础, 结合合同约定的履行期限届满之日、违约方的违约行为确定之日以及审理中房屋的涨跌情况等, 合理确定。最后, 守约方损失的认定还应综合考虑守约方的履约情况、违约方能预见的因房屋价值涨跌而产生的损失以及双方是否已采取必要措施防止损失扩大等因素。

结合上述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对确定房屋涨跌损失的确定规则, 考量房屋差价损失应明确如下问题:

1. 当事人约定优先

在因出卖人过错导致房屋买卖合同无法履行的情况下, 买受人提出要求出卖人赔偿房屋差价损失的请求, 如双方对此有明确约定或通过协商达成一致, 应尊重双方的约定, 确立约定优先的原则。

房屋买卖双方无事先约定或事后不能协商达成一致, 对于买受人请求赔偿的差价损失, 应当综合考虑守约方的履约情况、双方是否已采取必要措施防止损失扩大、守约方是否存在损益相抵等因素予以适当调整确定。

2. 计算方法的客观化

如果买卖双方没有约定房屋差价损失, 应以何种方法计算?主要有三种计算法:第一, 按市场价格计算;第二, 按转售价格和补进价格计算;第三, 按原合同价格计算。我国法上的损害赔偿通常是金钱赔偿, 亦有金钱替代物之赔付方式。如何将损害以金钱方式量化并评估, 在计算方法上有主观与客观之分, 本案采用的就是按市场价格的客观计算法。对此, 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的规定是可取的, 即对于房屋差价损失的确定, 原则上可比照最相类似房屋 (首先是同幢相同楼层及房型;其次是相邻幢同楼层及房型;再次是相同区域内房屋) 的市场成交价与买卖合同成交价的差额予以确定;无最相类似房屋比照的, 可通过专业机构评估确定房屋涨跌损失。这种客观计算法比较科学、合理, 有利于维护守约方的利益;能够真实反映房屋的市场价格;免除了守约方举证方面的诉累;且便于操作, 易于剔除主观裁量因素引发的不利后果。

3. 计算损失的时间点

在肯定客观计算方法的前提下, 如果市场出现波动, 选取哪个时间点的价格作为参照计算损失, 是很值得探讨的。房屋交易市场中的房屋交易价格涨跌幅度较大, 按不同的时间点进行计算, 房屋的市场价格肯定不同, 且有可能相差悬殊。可能选择的时间点包括:缔约时、违约时、中间最高价格、房屋交付时、合同履行期限届满之日、买房人起诉时、一审诉讼辩论终结时, 等等。我们认为, 原则上应以合同履行届满之日作为计算房屋差价损失的时间点。出卖人的主要义务有二:交付房屋与协助办理“产权过户”手续, 故应以约定的出卖人为买受人办理“产权过户”手续届满之日为计算的时间点。如果在履行期届满之前, 卖房人“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表明不履行主要债务”而构成提前违约的, 例如, 虽履行期未至, 但卖房人已为后手买房人办理了“产权过户”手续, 则事实上已向先手买房人履行不能, 此时如果买受人于履行期届满前主张解除合同的, 应以确定卖房人提前违约之日为计算房屋差价损失的时间点。否则, 还应按照一般原则, 以“产权过户”手续届满之日为计算的时间点。

此外, 本着保护守约方利益的基本要求, 还要综合考察守约方的请求, 结合违约行为确定之日以及审理中房屋的涨跌情况等因素合理确定。当然, 在计算损失的时间点上, 也不能排除法官的自由裁量权, 在个案的处理中由审理案件的法官在诸多不同的时间点中作出合理的选择。但选择的时间点应以保护守约方的利益为前提, 以实现个案的法律实质公平为终极目标。

4. 违约方可预见损失的认知

我国《合同法》第113条规定:“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 给对方造成损失的, 损失赔偿额应当相当于因违约所造成的损失, 包括合同履行后可以获得的利益, 但不得超过违反合同一方订立合同预见到或者应当预见到的因违反合同可能造成的损失。”有人依据该条规定提出, 如果房屋差价过大, 如房屋升值数额超过房屋买卖合同约定的数额, 就属于合同法规定的“超过违反合同一方订立合同时预见到或者应当预见到的因违反合同可能造成的损失”, 超出了违约损害赔偿的范围。此种见解值得商榷。对于违约方预见到的内容是什么, 学界存在争论:有人认为, 应当预见的对象主要是损失的数额;也有观点认为预见的内容是引起损害发生的损害种类, 不应包括预见到损害的具体数额。我们同意第二种观点, 故升值部分的损失, 不论是低于或者高于房屋买卖合同约定的购房款, 乃至高出数倍, 法律均应该支持。这样既强调对违约方责任的限制, 仅对预见到种类的损失承担赔偿责任, 又强调对受害方利益的公平维护, 赔偿的数额以实际损失为准。就此问题, 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国际商事合同通则》、《欧洲合同法原则》, 均持肯定立场, 即不要求预见到损害的具体数额。

房屋搬迁合同范本 篇3

一、房屋征收搬迁类型与协议搬迁的定义

《宪法》第十条规定,城市的土地属于国家所有。农村和城市郊区的土地,除由法律规定属于国家所有的以外,属于集体所有;宅基地和自留地、自留山,也属于集体所有。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照法律规定对土地实行征收或者征用并给予补偿。

土地的所有权与使用权分离,使用者只享有土地使用权,这是我国土地制度的基本特征。对于国有土地上的房屋征收,《征收条例》作了明确的规定,而集体土地上房屋搬迁目前没有专门的法律规定,只是土地管理方面的法律规定了属于集体土地征地过程中涉及房屋及地上附着物的补偿。

从实践来看,房屋征收搬迁主要有三种类型:一是政府依法组织实施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在《征收条例》出台前,适用《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简称《拆迁条例》),在对房地产权利人进行补偿安置后实施房屋拆迁。2011年《征收条例》施行后,拆迁为征收所取代,对于因公共利益需要征收房屋的,由市县级人民政府作出征收决定实施征收,对房屋所有权人进行补偿和安置,土地使用权同时收回。二是集体土地征地过程中,按照法律规定对使用集体所有土地的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和建设用地使用人的房地产实施评估补偿。三是国有土地上非征收项目和办理征地手续前的集体土地上房屋及附着物搬迁。本文所指主要是第三种情形。因此,协议搬迁方式可定义为:为了项目建设需要,对国有土地上的非征收项目的房屋和办理征地手续前的集体土地上房屋及附着物,根据民事自治的原则,通过协商签订补偿安置协议,给予房地产所有权人合理补偿和安置,实现房屋搬迁的方式。协议搬迁方式所涉及土地权属转移需依法办理相关手续。

二、当前房屋征收搬迁现状与原因分析

我国的房屋征收拆迁制度经历了政府拆迁-市场化拆迁-政府征收的转变过程。由于拆迁制度目的是为项目建设需要,与《宪法》和《物权法》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依照法律规定的权限和程序,可以征收集体所有的土地和单位、个人的房屋及其他不动产的精神相悖,所以出台了《征收条例》。《征收条例》已经施行4年多时间,对市县级人民政府组织实施的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行政行为作了许多程序性规定,其实施要比拆迁规范严格得多。但由于《征收条例》限定征收的范围须是为了公共利益需要,比过去缩小很多,而城乡建设、经济社会发展(包括项目建设、城中村改造等)对土地的需求并没有减少,因而出现了以民事的方式解决困局而打“擦边球”的现象。

据笔者调查,《征收条例》实施后征收拆迁的主要特点呈现为:房屋征收项目少,一般城市由政府作出征收决定的项目只占三分之一左右,有些小城市和县城城区甚至没有征收项目。以盐城市区为例,今年以来实施征收项目(含上年结转)30个,占征收搬迁项目总数的26%。11个县(市、区)有7个没有新的征收项目。协商搬迁比例大,一般城市征地拆迁和协商搬迁占三分之二以上,甚至更多。盐城市区今年前三个季度实施114个征收搬迁项目,其中协商搬迁项目84个、占74%,完成面积占58.6%。搬迁项目矛盾多。《征收条例》实施后征地拆迁引发的信访矛盾总体呈现下降趋势,但是因过去拆迁遗留问题和协议搬迁纠纷引发的信访呈上升势头。有些已经拆迁5年、10年,甚至更长时间的遗留问题,仍在不断信访和诉讼之中。协议搬迁项目一般没有统一的政策标准和规范,信息公开不够,尺度把握上区域之间差异较大,导致被搬迁人诉讼和信访比较多。分析出现当前现状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

一是经济发展的需求与集约节约用地、建设用地规模从严控制的矛盾。城市要扩张、项目要实施,受制于老城区存量国有土地开发成本高,新征集体土地指标紧、难度大、周期长等,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城中村改造等“边用边征”“先用后征”“先租后征”等现象比较普遍。由于土地性质所限无法实施房屋征收,征地手续难到位难以实施征地拆迁,只能采取协议搬迁的方法解决问题。

二是城市扩张的需求与法定征收程序要求严、法律规范不完善的矛盾。城市扩张和更新改造必然要实施旧城区和城中村改造,历史原因形成了国有土地和集体土地混杂交错的状况,按照房屋征收的程序难以进行,采用协议搬迁方法处理比较简单。城乡结合部、各类园区建设、城市新区建设土地性质一般仍为集体,国家层面的《集体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尚未出台,现行征地过程中对于农民宅基地上的房屋和集体建设用地上的房屋补偿没有顶层的法律规定,在征地过程中一般也不作处理,而是留给用地过程中参照征收处理。最高法2005年曾经有答复,行政机关征用农村集体土地之后,被征用土地上的原农村居民对房屋仍享有所有权,房屋所在地已被纳入城市规划区的,应当参照《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及有关规定,对房屋所有权人予以补偿安置。这也是造成协议搬迁比例大的原因。

三、协议搬迁房屋涉及的法律问题与思考

协议搬迁方式从法理上分析应当属于民事行为。根据民法意思自治的原则,签订协议只要体现当事人的真实意图在法律上就应当予以支持。协议搬迁房屋涉及以下几个法律问题需要研究。

一是政府和基层组织在协议搬迁过程中的角色问题。在实际操作中,协议搬迁方式离不开基层组织的推进,项目建设同样为政府行为,这就导致被搬迁人对将协议搬迁定义为民事行为的不认可。笔者认为,协议搬迁方案以村集体经济组织或其他经济组织为实施主体,更能体现民事的性质。政府或者基层组织可以作为组织者和推动者的角色,这样可以规避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的风险。

二是搬迁协议的属性定位和形式要求。利用民法的意思自治原则破解用地和项目建设难题应当把握好协议的过程和形式。协议搬迁方案应当广泛征求意见,协议的过程应当充分协商,不应违背当事人的意愿。《行政诉讼法》修订后,对于房屋征收补偿协议所涉及的诉讼是作为行政案件处理的,协议搬迁既然定位为民事行为,就应避免政府和基层组织的直接介入;搬迁协议的内容和格式也不宜采用征收协议格式,这样能够真正体现其民事性质。

三是被搬迁人的财产等权益保障问题。保障被搬迁对象的实体利益是协议搬迁的核心所在。对于国有土地上的非征收项目协议搬迁,补偿安置应当与当地的房屋征收政策和标准一致,既不能压低也不能抬高,压低了当事人利益受损,抬高了会影响其他征收项目的实施。对于办理征地手续前的集体土地上房屋及附着物的协议搬迁,其补偿标准亦应参照国有土地上的征收标准。根据最高人民法院2011年8月7日发布的《关于审理涉及农村集体土地行政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法释〔2011〕20号)规定,征收农村集体土地时未就被征收土地上的房屋及其他不动产进行补偿安置,补偿安置时房屋所在地已纳入城市规划区,土地权利人请求参照执行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补偿标准的,人民法院一般应予支持,但应当扣除已经取得的土地补偿费。办理征地手续的应当这样处理,在办理征地手续前的协议搬迁更应这样处理,以保证集体土地使用人利益不受损害。按照《物权法》第四十二条规定,协议搬迁过程中,要给予宅基地使用人合理的安置,确保其居住条件不降低;办理征地过程中,失地农民的其他利益也应当得到有效保障。

房屋搬迁安置补偿协议书 篇4

征 收 人: 被征收人:(以下简称乙方)

为推动新农村建设和市委提出的巴山新居工程建设的需要,需征收乙方房屋。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四川省〖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办法〙、〘通江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转发巴中市征用土地各类附属物及青苗补偿标准的通知〙(通府办函〔2009〕226号)等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结合毛浴乡的实际情况,经甲乙双方自愿、平等协商,达成如下房屋征收补偿协议,以兹共同遵守。

一、被征收房屋坐落位置及基本情况:乙方房屋位于毛浴乡村社(小地名,建筑面积房屋结构情况

二、乙方家庭成员人,分别是作为乙方全体家庭成员的代表人,授权其签署本协议文本和其他相关文本。甲方支付给乙方的各项费用,一律由乙方代表人领取。甲方对乙方家庭成员中发生的与征收房屋有关的财产分割、继承纠纷等,一律不负责任。

三、甲方按照〘巴中市征用土地各类附属物及青苗补偿标准〙

(2009)32号规定的内容及标准对乙方进行补偿。

四、乙方自愿选择以下第种补偿(安置)方式。

1、现金一次性补偿;

2、集中在聚居点建房安置。安置地点:,安置房规格、式样由甲方统一规划、建造,被征

收房屋、安置房价格分别计算,相互找补。甲方于月日将安置房交付乙方,交付时,安置房外观统一风格风貌,内部粗砂抹面,地面、房顶、墙壁平整。甲方统一制作安装木门木窗,费用由乙方负责。

五、补偿金额

根据〘巴中市征用土地各类附属物及青苗补偿标准〙(2009)

32号和(四川省信合房地产评估咨询有限公司房地产估价报告和对房屋附属物调查表及附图的确认文本)内容,乙方应得甲方补偿资金总额为(大写:¥拾万仟 拾元角。其中:

(一)、房屋及附属物补偿元(大写:¥拾万仟佰拾 角分);

(二)、临时安置补助费:写:¥万 仟佰元角分);

(三)、(大写:¥拾万 佰拾元角分);

(四)、其它费用: 元(大写:¥万仟佰拾元

角。

六、乙方自本协议签订之日起日(即2012年月

七、选择在聚居点集中安置的乙方,并同意自行安排住处 进行过渡的,甲方按〘征收安置补偿方案〙支付给乙方临时安置补助费。若乙方不能自行解决临时安置房,需由甲方解决的,甲方不再给予安置补助费。

八、乙方在约定的时间内自行腾空房屋并拆除房屋,残值归乙方所有,但征收及拆除过程中的人身及财产安全责任由乙方自行负责。

九、乙方自行负责其房屋的产权纠纷及经济纠纷,并承担一切法律责任。

十、补偿资金兑现方法

1、现金补偿的:征收协议签订时,支付全部搬家费、临时安置费用,支付房屋及附属物补偿费用总额的30%。其余资金待征收结束后十日内一次性付清。

2、集中安置的:征收协议签订时,支付全部搬家费、临时安置费用,其余资金在安置房建成后结算时进行找补。

十一、甲方如不按合同规定的时间向乙方支付各种费用,逾期一日,按所欠款额总额的2%向乙方支付违约金:乙方若未按约定征收腾空房屋的,每逾期一日,向甲方支付总补偿金额的2%作为违约金。

十二、本协议系双方的真实意思表示,均应诚实信守,认真履行。本协议自甲乙双方签字之日起生效。

十三、本协议未尽事宜,双方可以协商签订补充协议进行完善,补充协议与本协议具有同等效力。协议执行中如发生纠纷,经双方协商不能解决的,任何一方可依法向人民法院提出诉讼。

十四、本协议一式四份,双方各执二份。

甲方:乙方:

法定代表人:代表人(签章):

分管领导:

经 办 人:

房屋搬迁合同范本 篇5

法的通知

2011-08-08 22:34:00 编辑: 来源:户县政府

摘要: 县政发〔2011〕72号

户县人民政府 县政发〔2011〕72号

户县人民政府

关于印发户县房屋搬迁改造管理办法的通知

各镇人民政府,县人民政府各工作部门,各直属机构:

《户县房屋搬迁改造管理办法》已经县政府第113次常务会研究,现予印发,请认真遵照执行。

二○一一年八月三日

户县房屋搬迁改造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规范我县房屋搬迁改造工作,维护公共利益,保障被搬迁人的合法权益,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和相关规定,结合本县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房屋搬迁改造工作,是指根据本县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镇总体规划和有关专项规划,对涉及的单位和个人的房屋及地面附属物等进行搬迁征收改造并给予被搬迁房屋所有权人(以下简称被搬迁人)公平补偿的行为。本办法所称城中村,是指在城镇规划区内失去或基本失去耕地,仍然实行村民自治和农村集体所有制的村庄。

第三条 我县城镇规划区、开发区范围内的房屋搬迁改造工作适用本办法。市政建设、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城中村改造以及其他项目开发中的房屋搬迁改造工作适用本办法。

第四条 房屋搬迁改造工作应当坚持决策民主、程序正当、公平补偿、结果公开的原则。

第五条 在市政建设、重大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开发区建设中的村庄搬迁涉及到部分村民房屋的,按照村庄建设规划、土地利用规划进行安置;涉及到整村或多个行政村的,应当按照有关规定进行整村搬迁改造或合并搬迁改造。

城中村搬迁改造,应坚持科学规划、政府主导、采取市场运作的方式,以行政村为单位实施改造。有条件可实施多个行政村合并改造的,由县人民政府决定。

第六条 户县房屋搬迁安置管理办公室(以下简称“县搬迁办”)是全县房屋搬迁改造工作的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县城及各建制镇、开发区、重点项目建设房屋搬迁改造的管理工作。

县政府有关工作部门应当依照本办法的规定和县政府规定的职责分工,互相配合,保障房屋搬迁改造工作的顺利进行。

各镇人民政府具体负责辖区内农村宅基地自建住宅建设的日常监督管理工作。

第七条 县搬迁办可依法委托房屋搬迁实施单位承担房屋搬迁、补偿、改造的具体工作。房屋搬迁实施单位不得以营利为目的。禁止建设单位参与搬迁活动。

房屋搬迁实施单位依法在县搬迁办办理房屋搬迁、补偿、改造工作委托后,方可实施房屋搬迁、补偿、改造的具体工作。县搬迁办对接受委托的房屋搬迁实施单位在委托范围内实施的房屋搬迁、补偿、改造行为负责指导、监督,并对其行为后果承担法律责任。

第八条 设立房屋搬迁、补偿、改造专项资金。专项资金的归集、使用、管理,按照有关规定执行。

第九条 县监察机关应当加强对参与房屋搬迁改造的政府有关部门或者单位及其工作人员的监察。

第二章 搬迁管理

第十条 为了保障国家安全、促进县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等公共利益的需要,有下列情形之一,确需搬迁房屋的,由县人民政府作出房屋搬迁决定:

(一)国防设施建设的需要;

(二)由政府组织实施的能源、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的需要;

(三)由政府组织实施的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环境和资源保护、防灾减灾、文物保护、社会福利、市政公用等公共事业的需要;

(四)由政府依照城乡规划法有关规定组织实施的对危房集中、基础设施落后等地段进行旧城区改建的需要;

(五)国家机关办公用房建设的需要;

(六)县政府决定的重点项目建设的需要;

(七)县政府决定的城中村改造的需要;

(八)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公共利益的需要。

以上各项建设活动,应当符合县域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乡规划和专项规划。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旧城区改建,应当纳入县人民政府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年度计划。

第十一条 房屋搬迁改造实行计划管理。由房屋搬迁改造主体依照规定程序向县搬迁办申请,县搬迁办审查并提出初步意见后,报县房屋搬迁安置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审批。

各镇人民政府应当组织对辖区内宅基地自建住宅现状进行摸底分类,并登记造册,保留影象资料,报县房屋搬迁管理部门备案。

第十二条 县人民政府作出房屋搬迁决定前,县搬迁办或受委托的房屋搬迁实施单位应当组织有关部门、镇政府和专家按照有关规定对房屋搬迁项目进行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形成房屋搬迁社会稳定风险报告,报县政府。

经县政府决定的城中村搬迁改造项目,由县搬迁办报西安市城中村改造办公室备案。

第十三条 做出房屋搬迁决定前,房屋搬迁补偿费用应当足额到位、专户存储、专款专用。

房屋搬迁改造主体应当在县财政指定的专用帐户足额存入房屋搬迁补偿资金,该资金由县财政局负责管理,县搬迁办负责监督使用,未经县搬迁办同意,县财政不得划拨。房屋搬迁补偿资金应当全部用于房屋搬迁与补偿,不得挪作他用。

第十四条 县搬迁办或受委托的房屋搬迁实施单位应当对房屋搬迁改造范围内房屋的权属、区位、用途、人口、土地、建筑面积等情况组织调查登记,被搬迁人应予以配合。调查结果应当在房屋搬迁改造范围内向被搬迁人公布。

第十五条 房屋搬迁改造项目应按照相关规定办理规划、建设及土地等手续。

需要进行招商引资的房屋搬迁改造项目,由县搬迁办组织开展招商引资工作。城中村搬迁改造项目应参照《西安市城中村改造管理办法》,坚持户籍制度、管理体制、经济组织形式和土地性质同步转换的原则实行改制。改制后符合享受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条件的村民,享受最低生活保障待遇,其原有的基础设施纳入市政环卫统一管理范围。

第十六条 列入房屋搬迁改造计划的项目,县搬迁办或受委托的房屋搬迁实施单位编制房屋搬迁改造方案,经县搬迁办初审后报

县人民政府审批。

县人民政府按有关规定程序对房屋搬迁改造方案进行论证、征求意见、修改、公布。

第十七条 县人民政府作出房屋搬迁决定后应当及时公告。公告应当载明房屋搬迁改造范围、房屋搬迁改造方案和行政复议、行政诉讼权利等事项。

县搬迁办和受委托的房屋搬迁实施单位应当做好房屋搬迁、补偿、改造的宣传、解释工作。

第十八条 被搬迁人对县人民政府作出的房屋搬迁决定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也可以依法提起行政诉讼。

第十九条 房屋搬迁决定公告发布之日后,不得在房屋搬迁范围内实施新建、扩建、改建房屋和改变房屋用途等不当增加补偿费用的行为;违反规定实施的,不予补偿。

国有土地上房屋搬迁范围确定后,县搬迁办应当将前款所列事项书面通知有关部门暂停办理相关手续,暂停期限一般不超过一年。

第二十条 房屋搬迁改造方案未经县人民政府批准,规划、建设、土地等后续相关手续不予办理。

经批准的房屋搬迁改造方案,不得擅自变更。实施改造过程中,确需变更房屋搬迁改造方案相关内容的,须按原程序报批。

第二十一条 实施房屋拆除工程应当由具有相应资质的企业承担。施工企业应当编制拆除方案报县搬迁办审批,确保房屋拆除中的人身、财产安全。

县搬迁办应依法对参与县域房屋拆除工程的企业进行备案及资质管理。

房屋拆除工程实行招投标管理,投标单位由县搬迁办审查,报县房屋搬迁安置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审定。

第三章 土地利用

第二十二条 经县政府决定的房屋搬迁改造用地应当纳入全县年度用地计划,国土部门负责办理相关手续。

第二十三条 房屋搬迁改造用地范围内的城市道路建设用地、公共绿化用地、公共建设用地采取划拨方式供地。

第二十四条 国有土地上的房屋搬迁改造项目,确需改变土地建设用途的,相关部门负责按照规定程序进行办理。

第二十五条 城中村搬迁改造综合用地应当参照西安市城中村改造综合用地专项规划指标确定。

改造综合用地之外的其他土地,由政府土地储备机构依法给予补偿后按有关规定储备。

城中村土地确权,参照《西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市国土局、市城改办关于西安市城中村改造土地确权操作程序的通知》(市城改办发〔2008〕185号)规定的土地确权操作程序进行。

第二十六条 城中村搬迁改造综合用地以划拨方式供给,除用于安置村民生活及建设公共设施用地外,其余的改造综合用地,可以变更为经营性用地,进行开发建设。

第二十七条 房屋搬迁改造范围内有少量国有土地或集体土地,根据改造需要,可采取置换或作价补偿等方法解决,保证改造项目的完整与统一。

第四章 规划建设

第二十八条 县搬迁办应会同县规划建设、国土等部门编制城镇房屋搬迁改造专项规划,报县人民政府批准。经县人民政府批准的城镇房屋搬迁改造专项规划,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改变。

第二十九条 列入房屋搬迁改造计划的项目,应依据城市总体规划及相关专项规划制定规划设计方案,并按有关程序报县政府批准后实施。

主要街区、文物景点、风景名胜区周边的房屋搬迁改造规划设计方案,应当广泛征求各界意见,也可公开征集方案。

第三十条 房屋搬迁改造涉及城乡规划确定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应当优先列入建设年度计划,与改造项目同步进行。

第三十一条 城中村搬迁改造项目参照《西安市城中村改造管理办法》规定,所有建设项目免缴工程定额测定费、散装水泥专项基金。安置被搬迁人的住宅建设项目免缴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其他用于原集体经济组织发展经济的建设项目减半收取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

第三十二条 房屋搬迁改造项目建设必须接受建筑安全质量监督部门监督管理,确保工程质量。

第五章 搬迁与补偿

第三十三条 实施房屋搬迁应具备下列条件:

(一)已列入县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年度计划;

(二)经县政府批准的房屋搬迁改造方案;

(三)房屋搬迁补偿资金足额存入专户证明;

(四)县政府房屋搬迁决定;

(五)建设项目批准文件;

(六)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

(七)国有土地上实施房屋搬迁应具有国有土地使用权批准文件;

(八)相关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条件。

第三十四条 县搬迁办或接受委托的房屋搬迁实施单位对被搬迁人给予的补偿应包括:

(一)被搬迁房屋价值的补偿;

(二)因搬迁房屋造成的搬迁、临时安置的补偿;

(三)因搬迁造成的停产、停业损失的补偿;

(四)因整村房屋搬迁改造,给予失地农民的产业安置补偿;

(五)对按规定进行搬迁的被搬迁人给予的补助和奖励。

第三十五条 被搬迁房屋的价值由具有相应资质的房地产价格评估机构按照有关房屋评估办法评估确定。对被搬迁房屋价值的补偿,不得低于房屋搬迁决定公告之日被搬迁房屋类似房地产的市场价格。

城中村被搬迁房屋价值的补偿,估价参照《西安市城市房屋拆迁估价暂行规定》执行。

第三十六条 房地产评估机构由被搬迁人按照有关规定进行选定。县搬迁办负责监督。

房地产评估机构应当独立、客观、公正地开展房屋评估工作,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干预。

对评估确定的被搬迁房屋价值有异议的,可以向房地产评估机构申请复核评估。对复核结果有异议的,可以向房地产价格评估专家委员会申请鉴定。

第三十七条 房屋搬迁补偿实行产权调换或货币补偿两种补偿方式,除本办法另行规定外,被搬迁人可以自主选择其中一种补偿方式。

(一)货币补偿:根据被搬迁房屋的区位、使用性质、产权建筑面积、房屋结构等因素,以房屋市场评估价确定补偿金额。

(二)产权调换:实行房屋产权调换的以被搬迁房屋产权证记载的房屋产权建筑面积为依据进行产权调换,并按规定结清被搬迁

房屋价值与产权调换房屋价值的差价。

第三十八条 集体土地上的房屋搬迁补偿可采取货币补偿与产权调换或另划宅基地自建房屋等相结合的补偿方式,以房屋产权调查登记载明的面积、性质、房地产评估机构评估的房屋价值及在册的农业户籍人口等作为补偿依据,同时兼顾被搬迁人居住及产业发展的原则,给其公平补偿。

涉及商业用房的以土地原始批准用途为准,凡自行改变用途的一律按住宅用房处理。

第三十九条 城中村搬迁补偿实行房屋产权调换的以改制前在册的农业户籍人口为依据,人均建筑安置面积原则上不少于65平方米,结合原搬迁房屋产权建筑面积进行安置。在本办法施行前,城中村已建成房屋二层(不含二层)以上部分的面积按残值(即重置成新价)原则,给被搬迁人予以货币补偿。二层(含二层)以下部分的面积根据合法住宅面积,按照“拆一安

一、互找差价”的原则,提供产权调换房屋。

第四十条 城中村房屋产权调换的价格结算按下列规定执行:

(一)产权调换房屋建筑面积与被搬迁房屋建筑面积相等部分按新建房屋的综合造价(不含配套费和楼面地价)与被搬迁房屋市 场评估价互找差价结算。

(二)对就近上靠户型超出应安置补偿面积的部分按新建房屋综合造价结算。

(三)被搬迁人原房屋产权建筑面积人均不足65平方米的按人均65平方米建筑面积补差安置,补差的面积部分按新建房屋综合造价结算。

第四十一条 县政府有关部门应当依法加强对房屋搬迁建设活动的监督管理,对违反相关规定进行建设的,依法予以处理。县政府作出房屋搬迁决定前,县搬迁办应当组织有关部门依法对房屋搬迁范围内未经登记的建筑进行调查、认定和处理。对认定为合法建筑和未超过批准期限的临时建筑的,应当给予补偿;对认定为违法建筑和超过批准期限的临时建筑的,不予补偿;在原有宅基地上新建、改建、扩建房屋,未办理规划审批手续或手续不全的,不予补偿;对于临时搭建非正常使用的面积部分,除严格按重置成新价补偿外,须扣除拆除费和建筑垃圾清运费。

第四十二条 搬迁公益事业用房的,应当依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和城市规划的要求予以重建,或者给予货币补偿。

第四十三条 搬迁有抵押权的房屋,债务人自房屋搬迁补偿协议签订之日起30日内,不能提前清偿或者抵押人不能变更抵押财产的,应当依法将相当于债权担保部分的货币补偿金额向公证机关提存。

抵押人选择产权调换的,县搬迁办或受委托的房屋搬迁实施单位所提供的产权调换房屋为抵押财产。

第四十四条 实施房屋拆除前,县搬迁办或受委托的房屋搬迁实施单位应当向被搬迁人支付搬迁费。选择房屋产权调换的,产权调换房屋交付前,应按规定向被搬迁人支付临时安置费或提供周转用房。

对因搬迁造成停产停业损失的补偿,根据房屋搬迁前的效益、停产停业期限等因素确定。临时安置时间自被搬迁人腾空房屋之日起计算,临时安置的期限及临时安置费的发放标准按照有关规定执行。

第四十五条 县搬迁办或接受委托的房屋搬迁实施单位与被搬迁人依照本办法的规定,就补偿方式、补偿金额和支付期限、用于产权调换房屋的地点和面积、搬迁费、临时安置费或者周转用房、停产停业损失、搬迁期限、临时安置方式和临时安置期限等事项,订立补偿协议。

补偿协议订立后,一方当事人不履行补偿约定义务的,另一方当事人可以依法提起诉讼。

第四十六条 县搬迁办或受委托的房屋搬迁实施单位与被搬迁人在房屋搬迁补偿方案确定的签约期限内达不成补偿协议或者被搬迁房屋所有权人不明确的,由县搬迁办报请县政府依照本办法的规定和房屋搬迁补偿方案作出补偿决定,并在房屋搬迁范围内予以公告。

补偿决定应当公平,包括本办法第四十五条第一款规定的有关补偿协议的事项。

被搬迁人对补偿决定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也可以依法提起行政诉讼。

第四十七条 实施房屋搬迁应当先补偿、后搬迁。对被搬迁人给予补偿后,被搬迁人应当在补偿协议约定或者补偿决定确定的搬迁期限内完成搬迁。

第四十八条 县政府作出房屋搬迁补偿决定后,被搬迁人在法定期限内不申请行政复议或者不提起行政诉讼,在补偿决定规定的期限内又不搬迁的,由县人民政府依法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强制执行申请书应当附具房屋搬迁补偿决定书、房屋搬迁补偿金额和房屋搬迁补偿专户存储账号、产权调换房屋和周转用房的地点和面积等材料。

第四十九条 实行房屋搬迁补偿应当依法建立房屋搬迁补偿档案,并将分户补偿情况在房屋搬迁范围内向被搬迁人公布。

审计机关应当加强对房屋搬迁补偿费用管理和使用情况的监督,并公布审计结果。

第六章 产权调换房建设和回迁

第五十条 产权调换房建设应当依法按照规划、建设及国土管理部门的管理规定进行建设。

产权调换房建设工程依法进行招投标,投标单位由县搬迁办审查。施工单位应当在县搬迁办或受委托的房屋搬迁实施单位要求的合同工期内完成产权调换房建设工程任务。

城中村产权调换房建设参照《西安市城中村改造管理办法》及有关规定办理。

第五十一条 县搬迁办组织相关部门、镇政府组成督导组监督产权调换房建设施工进度,确保产权调换房按计划如期竣工。

第五十二条 产权调换房屋的分配按照被搬迁人腾空并移交房屋的先后次序,由被搬迁人自选房号、结清房款差价确认产权调换房屋权属。

一户产权调换两套(含两套)以上房屋的,按照高低搭配的原则,提供产权调换房屋。

第五十三条 产权调换房建设完工,经过工程质量验收部门验收通过后,由县搬迁办组织相关部门、镇政府及改造主体组织回迁。

第七章 法律责任

第五十四条 实施房屋搬迁改造过程中应当文明守法。对以获利为目的,在农村宅基地房屋拆迁安置过程中,组织村民突击加建的个人或组织,由相关部门依法处理。情节严重的,依法追究相关责任人刑事责任;对弄虚作假,侵占、私分和破坏国家、集体资产的个人或组织,应依法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第五十五条 采取暴力、威胁等方法阻碍依法进行的房屋搬迁改造工作,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五十六条 房屋搬迁改造应当严格按照批准的房屋搬迁改造方案实施,未按照房屋搬迁改造方案实施,或者擅自改变房屋搬迁改造方案的,由有关部门依据相关法规对违规单位及个人进行处理。

第五十七条 各镇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农村宅基地自建住宅建设的日常巡查和管理工作,对违法占用集体土地和擅自在原有宅基地上新建、改建、扩建自建住宅的行为,应当及时制止并责令自行拆除。不自行拆除的,由县人民政府组织相关部门依法拆除,并由相关部门按照有关规定进行处罚。

第五十八条 房屋搬迁改造管理工作人员在房屋搬迁改造工作中不履行本办法规定的职责或者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且造成损失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尚不构成犯罪的,依法给予处分;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依法给予治安处罚;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五十九条 在实施房屋搬迁过程中,违反土地、建设、规划、财税、房屋搬迁等法律、法规规定的,由有关行政管理部门予以处罚。

第八章 附 则

搬迁合同 篇6

地址:地址: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的规定,合同双方就乙方向甲方提供一次性中心机房设备搬迁服务事宜,经协商达成一致,确立本合同,以明确双方的责任、权利及义务,确保合同双方共同执行。

[免责条例]

(1)针对甲方需搬迁的设备,乙方只负责硬件设备搬迁不负责数据和软件安全。

(2)对于搬迁的设备,乙方如果需对设备进行拆装,以后因拆装引起的保修问题由甲方负责。

[服务费用]

台式机1套rmb50元

服务器1台rmb450元

机柜1台rmb450元

小型机1台rmb450元

磁盘阵列柜1台rmb450元

ups主机1台rmb350元

ups电池1块rmb30元

监控器1台rmb200元

交换机1台rmb350元

运输车辆1天rmb950元(包含司机,油费,停车费,保险)

其它设备协商报价

[惠普(hp)服务器,机柜搬迁细则]

一乙方搬迁前准备:

1.熟知甲方提供的运输线路;

2.安排好搬迁人员分工;

3.准备所有搬迁所需工具(如:十字,一字;t8,t9,t10,t15,t20,t30,t40;搬迁标签,纸箱,滑车,钳子,减震材料等),车辆及相关资料;

4.经甲方同意提前三天到新机房熟悉甲方提供的设备摆放图;

二服务器,机柜拆卸

1.甲方与乙方同时检测服务器状态和服务器配置,检测完后双方在验机单上签字(《搬迁验机表》见附件a);

2.由甲方关闭所有搬迁设备软件程序;

3.由乙方工作人员断开电源;

4.拆卸前每位乙方工作人员佩戴防静电手环;

5.以甲方现在每个机柜为一套设备进行统一标识;

6.每台服务器对应的联线、硬盘、电源贴上对应标签;

7.断开服务器所有联线;

8.将服务器拆离机柜,如果拆离硬盘应做好标识;

9.对服务器进行包装,对拆离的硬盘做减震包装;

10.搬运上车。

[惠普(hp)小型机,磁盘阵列柜搬迁细则]

一乙方搬迁前准备

1.熟知甲方提供的运输线路;

2.安排好搬迁人员分工;

3.准备所有搬迁所需工具,车辆及相关资料;

4.经甲方同意提前三天到新机房熟悉甲方提供的设备摆放图;

5.与小型机工作人员配合完成拆卸前准备。

二拆卸

1.甲方与乙方同时检测设备,检测完后双方在验机单上签字(《搬迁验机表》见附件a);

2.由甲方关闭搬迁设备软件程序;

3.拆卸前每位乙方工作人员佩戴防静电手环;

4.以甲方现在每个机柜为一套设备单元进行统一标识;

5.每台小型机,磁盘阵列柜对应的联线贴上对应标签;

6.断开所有联线;

7.对设备进行减震包装;

8.搬运上车。

[台式机,监控器,交换机搬迁细则]

一乙方搬迁前准备

1.熟知甲方提供的运输线路;

2.安排好搬迁人员分工;

3.准备所有搬迁所需工具,车辆及相关资料;

4.经甲方同意提前三天到新机房熟悉甲方提供的设备摆放图。

二拆卸

1.甲方与乙方同时检测设备,检测完后双方在验机单上签字(《搬迁验机表》见附件a);

2.由甲方关闭搬迁设备软件程序;

3.拆卸前每位乙方工作人员佩戴防静电手环;

4.每套台式机进行统一标识;

5.每台监控器,交换机对应的联线贴上对应标签;

6.断开所有联线;

7.对设备进行减震包装;

8.搬运上车。

[ups搬迁细则]

一乙方搬迁前准备

1.熟知甲方提供的运输线路;

2.安排好搬迁人员分工;

3.准备所有搬迁所需工具,车辆及相关资料;

4.经甲方同意提前三天到新机房熟悉甲方提供的设备摆放图;

5.与ups厂商相关工作人员配合完成拆装前准备。

二拆卸

1.甲方与乙方同时检测设备,检测完后双方在验机单上签字(《搬迁验机表》见附件a);

2.由甲方关闭搬迁设备;

3.拆卸前每位乙方工作人员佩戴防静电手环;

4.每台ups主机,电池,对应的联线贴上对应标签;

5.断开所有联线;

6.对设备进行减震包装;

7.搬运上车。

[设备运输]

1.按甲方提供的运输路线图运输;

2.每趟运输车上乙方配备2~4位工作人员确保运输途中安全(建议甲方提供一人协助);

3.到达目的地,设备搬进新机房;

4.搬运过程轻拿轻放。

[设备安装调试]

1.搬运到位后首先清点设备;

2.先将ups安装调试正常;

3.逐一将机柜安装到位;

4.服务器,小型机,交换机等对应上架;

5.根据标注对应联接各机柜内部线路;

6.乙方现场监控人员再对所有设备进行加电前最后一次全面检查;

7.甲乙双方工作人员同时在场,分别对设备加电测试并签验机单;

8.将《搬迁验机单》复印件留给甲方,乙方保留原件。

[搬迁结束]

搬迁结束后十五个工作日内,乙方有义务根据甲方要求到现场提供技术服务;

技术服务不包括:

1.因设备正常使用以外的原因,如疏忽、不当使用(如带电插拔等),引起的问题;

2.因人力不可抗因素而因素引起的问题如自然灾害,意外事故、火灾、雷击等。

[搬迁时间]

搬迁时间由甲方提前五个工作日以书面形式通知乙方(传真件有效)。

[联系人]

甲方联系人:电话:

乙方联系人:电话:

[乙方责任]

在搬迁过程中乙方不得造成甲方设备丢失及损伤,如有发生双方确认后乙方

按设备折旧费给予甲方赔偿。

[甲方责任]

甲方中途终止合同,应向乙方偿付不能实施服务部分5%的违约金。

[付款]

1.合同签订三个工作日内,甲方先付给乙方人民币叁千元整,做为乙方先期搬迁运作资金。

2.甲方签订《费用清单》五日内,将剩余费用以电汇或支票结算方式一次给乙方付清。同时乙方将按甲方要求开具正规发票。

3.乙方信息

户名:

开户行:

帐号:

[不可抗力]

甲乙双方的任何一方由于不可抗力的原因不能履行合同时,应及时向对方通报不能履行或不能完全履行的理由,在取得有关证明以后,允许延期履行、部分履行或者不履行合同,双方对此互不提出赔偿责任。

[其它]

1.按合同规定应该偿付的违约金、赔偿金和各种经济损失,应当在明确责任后十天内,按银行规定的结算办法付清,否则按逾期付款处理。

2.解决合同纠纷的方式:履行本合同过程中发生争议,由当事人双方协商解决。

3.本合同未经双方同意,任何一方不得以任何形式公开本合同内容,以确保双方的商业机密。

4.本合同共页,一式两份。甲方执壹份,乙方执壹份。

5.本合同自双方签字、盖章之日起生效,合同履行期内,甲乙双方均不得随意变更或解除合同。未尽事宜,经双方共同协商作出补充规定,补充规定签字盖章后与本合同具有同等效力。其他未尽事宜,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的有关规定履行。

6.其它未尽事宜,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的有关规定履行。

房屋搬迁合同范本 篇7

朱某与钮某于1996年9月结婚, 双方于1997年购买了一处房产, 并于同年领取房屋所有权证, 登记所有权人为钮某。后该房屋一直出租给他人使用。2006年9月18日, 钮某向房屋登记机构声明其至今未婚, 提供了能证明其未婚状况的户口簿, 签署了权属保证书, 并在同日与曹某订立房屋买卖合同, 约定将该房屋以20万元价格出卖给曹某。双方于同日办理了房屋所有权转移登记申请, 9月21日房屋登记机构发放了以曹某为所有人的房屋所有权证。同年10月, 曹某将该房屋抵押给某银行并办理了抵押登记。2009年6月, 朱某发现房屋已被过户, 向钮某追问, 钮某称房屋是借给曹某贷款用的, 自己并未取得合同约定的对价。后朱某要求曹某出具了借用房产证的字据, 并诉之法院, 法院判决钮某与曹某订立的房屋买卖合同无效, 争议房屋属朱某与钮某共同所有。于是, 朱某持生效的判决书向房屋登记机构要求将登记在曹某名下的争议房屋更正登记到朱某和钮某名下。那么, 房屋登记机构是否应该据此办理更正登记呢?

一种观点认为, 根据《房屋登记办法》 (下称《办法》) 第八十条规定:“人民法院、仲裁委员会的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房屋权利归属或者权利内容与房屋登记簿记载的权利状况不一致的, 房屋登记机构应当按照当事人的申请或者有关法律文书, 办理相应的登记。”《最高人民法院、国土资源部、建设部关于依法规范人民法院执行和国土资源房地产管理部门协助执行若干问题的通知》 (法发[2004]5号, 以下简称2004年5号文) 第五条规定:“在执行人民法院确认土地、房屋权属的生效法律文书时, 应当按照人民法院生效法律文书所确认的权利人办理土地、房屋权属变更、转移登记手续。”我们应该为其办理更正登记。

还有一种观点认为, 《办法》第七十四条对更正登记作了具体规定, 除了应提供“登记申请书、申请人的身份证明、证明房屋登记簿记载错误的材料”外, “利害关系人申请更正登记的, 还应当提供权利人同意更正的证明材料”。而申请人朱某提供的法院判决书充其量只是证明房屋登记簿记载错误的材料。且由于该房屋已进行抵押登记, 所以此处的“权利人”除了登记簿记载的所有权人曹某外, 还应包括抵押权人某银行。又根据《办法》和2004年5号文相关规定, 因人民法院或者仲裁委员会生效的法律文书取得房屋所有权, 人民法院协助执行通知书要求房屋登记机构予以登记的, 房屋登记机构才予以办理。因此, 不应为朱某钮某办理更正登记。

我们采纳第二种观点, 理由如下所述。

二、房屋登记的公示公信效力

公示公信原则是《物权法》的基本原则。我国对于包括房屋在内的不动产实行的是登记要件主义, 即以登记作为不动产物权公示的方式。回到以上案例, 不管是钮某与曹某的房屋买卖, 还是曹某与某银行的抵押贷款, 由于都已在房屋登记机构办理了登记, 因此, 曹某的房屋所有权、某银行对该房屋的抵押权都具有公示效力。依物权的公信原则, 公示方法所表现出来的物权即使不存在或者内容有异, 但对于信赖此公示方法所表示的物权而与之交易的人, 法律仍承认该交易的法律效果。本案例中, 钮某为登记房屋所有权人, 曹某因信赖钮某有完全的处分权而与之进行交易, 尽管钮某对该房屋并无完全的处分权, 依照物权公信原则, 曹某仍应取得该房屋所有权;在曹某与某银行的抵押过程中, 曹某为登记房屋所有权人, 某银行充分信赖曹某有权对该房屋设定抵押, 其抵押权的取得并无瑕疵。

三、房屋登记机构的审查义务

我们认为, 根据《物权法》的规定, 房屋登记机构的审查应该是以形式审查为主, 实质审查为辅, 即只有在申请人提供的书面材料仍不能证明登记事项时, 登记机构才进行实地查看。对于实地查看的范围, 《办法》第19条也作了具体规定:房屋所有权初始登记;在建工程抵押权登记;因房屋灭失导致的房屋所有权注销登记;法律法规规定的应当实地查看的其他房屋登记。从以上查看范围的规定亦可看出, 实地查看只是查看房屋状况是否与申请登记事项相符, 并不是对权利归属进行调查。本案例中的转移登记不属于房屋登记机构的实地查看范畴, 且通过实地查看也不能发现钮某对该房屋无完全的处分权, 通过钮某提供的房产证、身份证明、权属保证书及与登记簿的校验, 房屋登记机构已完全尽到审慎审查的义务。至于钮某的刻意隐瞒婚姻状况及钮某曹某订立房屋买卖合同并非真实意思表示的事实, 登记机构无权也不可能察觉。

《物权法》第21条也规定了登记错误的先行赔付制度, 但从立法目的来看, 这里的登记错误是指登记机构 (登记机构本身或者是内部工作人员个人) 的原因造成的错误。如果登记机构尽到了审慎审查义务而进行的登记, 就应视为正确有效的登记, 尽管其可能与真实的权利状况不符。

四、善意取得制度在房屋登记中的适用

《物权法》第106条第一款规定, “无处分权人将不动产或者动产转让给受让人的, 所有权人有权追回;除法律另有规定外, 符合下列情形的, 受让人取得该不动产或者动产的所有权: (一) 受让人受让该不动产或者动产时是善意的; (二) 以合理的价格转让; (三) 转让的不动产或者动产依照法律的规定应当登记的已经登记, 不需要登记的已经交付给受让人。”据此, 曹某与钮某的房屋买卖中, 由于曹某受让房屋时并不是以买受房屋为目的, 因此不能说是善意, 而纽某也并未取得合同对价, 故虽然已经进行了房屋转移登记, 曹某仍然不能以善意取得的理由取得房屋所有权。那么, 某银行的抵押权呢?《物权法》第106条第三款规定了“当事人善意取得其他物权的, 参照前两款规定”, 由此可知, 抵押登记同样适用善意取得制度。从交易的经济性和效率性来考虑, 某银行不可能对房屋所有权人曹某取得房屋所有权的途径、方式等进行调查看其是否对该房屋拥有绝对的、不可撤销的处分权, 只能通过登记查询的方式尽到审慎合理的审查注意义务, 因此, 某银行抵押权的取得毫无疑问应该是善意取得。

五、本案例引起的思考

本案至今尚未得到妥善解决, 由此也引发了我们的一点思考, 希望能够抛砖引玉, 引起同行们的关注和探讨。

根据《物权法》第15条的规定, “当事人之间订立有关设立、变更、转让和消灭不动产物权的合同, 除法律另有规定或者合同另有约定外, 自合同成立时生效;未办理物权登记的, 不影响合同效力。”既然物权登记与否并不影响合同效力, 那么是否可以以此推断, 合同有无效力也并不影响物权的登记效力呢?即不能以引起物权变动的合同无效来判定物权就无效, 也就是说, 我国《物权法》采纳的是物权行为无因性理论。按照物权行为无因性理论, 法院判决钮某与曹某的买卖合同无效是正确可行的, 同时, 曹某对房屋的所有及某银行对该房屋的抵押权也应仍然有效。至于朱某的损失赔偿问题, 我们也可以找到法律依据, 那就是《物权法》第106条第二款, “受让人依照前款规定取得不动产或者动产的所有权的, 原所有权人有权向无处分权人请求赔偿损失”。即朱某应向其丈夫钮某主张赔偿, 当然, 这样就纯属债权债务纠纷, 不属于本文的探讨范围了。

参考文献

[1].梁慧星陈华彬.物权法.法律出版社.1997

[2].孙燕杨磊杰.浅论不动产的善意取得.法制与经济.2009.3

上一篇:高危作业安全管理规定下一篇:演习演练感想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