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寸金,一寸金无名氏,一寸金的意思,一寸金赏析

2024-09-26

一寸金,一寸金无名氏,一寸金的意思,一寸金赏析(通用5篇)

一寸金,一寸金无名氏,一寸金的意思,一寸金赏析 篇1

缂(kè,同:刻)丝(英文:K’o-ssu、Kesi或Chinese silk tapestry),又称“刻丝”,是汉族传统丝绸艺术品中的精华。缂丝又称刻丝,是中华民族丝绸艺术品中的精品。缂丝是一种利用经彩纬展现花纹,形成花纹的边界,具有犹如精雕细琢的效果,且是具有双面立体感的丝织工艺品。缂丝的织造方法与刺绣和织锦并不一样。因为它采用了"通经断纬"这一特殊的织法,而一般锦的织法基本为“通经通纬”法,即纬线穿通织物的整个幅面。工具、材料与其他织造并无太大差异,织造的技巧容易掌握但难精细,整个过程需要极大的耐心与细心。缂丝织造方法特殊,根据宋代文人庄季裕《鸡肋篇》所述:刻丝“不用大机,以熟色丝经于木棦上,随所欲作花草、禽兽状。以小梭织纬时,先留其处,方以杂色线缀于经纬之上,合以成文,若不相连,承空视之,如雕镂之象”。

二、苏州缂丝的历史

史料上记载,缂丝最早的形式是缂毛。据日本学者藤井守一先生研究考证,中国的缂丝织物远在彩陶土器时期(公元前2500年左右)就已存在,到商代(公元前1600年~公元前1046年)缂丝织物制作已很精良。此论点为史料上记载,目前还没有实物证明,所以缂丝真正出现的时间还有待考证。根据现有的资料来看,20世纪初,斯坦因在古楼兰遗址中,发现疑似缂丝织物,他认为缂丝很有可能最早出现在西域的少数民族地区。经过历史长河的冲刷,缂丝起源时间已经很难考证,但从传世的实物来看,缂丝应该在中国汉魏之间的时间段出现。且在蒙古曾出土过有汉代“山石树”丝织的残片,那我们可以推测在汉代就已经出现“通经断纬”的这种特殊的织造方式。

根据我国文献的记载,缂丝工艺产生于隋唐,盛于宋代。缂丝本是北方工艺,北宋时,河北定州的的缂丝最为出名,但到南宋时,因为政治,文化,经济的南移,大部分手工艺人也迁移到了南方,缂丝技艺这时也流传到了南方,慢慢的在苏州及周边地区流传发展。且苏州吴中盛产丝绸,其丝的纤维长、弹性好、强度高,更能体现出缂丝艺术的精妙。久而久之,苏州成为缂丝的丰富、发展之地。此时,苏州缂丝从此迈向了技艺的顶峰。明代时期,只有北京与苏州为缂丝的生产地,其中尤以苏州最为出名。当时苏州吴县的张花村因户户排缂机,大量制作缂丝工艺品而被称为缂丝村。在朱启矜的《丝绣笔记》中记载着明王琦的《寓园杂记》里提到:“吴中素号繁华,自张氏之据天兵所临难不被屠戮………凡上供,锦衣、文具、花果,珍馐奇异之物,岁有所益。若刻丝累漆之属,自浙宋以来,其艺久废,今皆绝妙,人性愈巧而物产愈多。至于人才辈出,尤为冠绝。”可见,明代苏州缂丝出现了大量珍品。清代时期,苏州缂丝行业日益壮大,织造缂丝的商户从城郊扩展到光福、东渚一带,并成为当地的家族事业,这时的苏州已经成为全国的缂丝织造中心,规模与日俱增。但从清代以后,国家政治动荡,长期战争,导致当时的人民为了躲避战乱生存,从事缂丝织造的人数锐减,苏州缂丝行业趋向衰弱,全国也仅有苏州一地保存了此项工艺。

三、苏州缂丝的现状

历史上,缂丝作为最早使用在艺术欣赏上的丝织物,是历代皇室喜爱使用的奢侈物品,寻常百姓基本上是无能力去使用。随着历史的发展,在不断的战争下,缂丝逐渐退出丝织品主流舞台。如今,苏州更享誉盛名的是它的苏绣工艺,而对缂丝工艺了解的人并不多,虽在建国以后,国家曾花大力去抢救这门国粹,组织当时苏州民间一些年过花甲的缂丝工艺传人,由他们去培养新的一代缂丝艺术大师。但因为或多或少的原因,这些手工艺人多数转行,导致人才再次流失。

1、人才缺失

缂丝市场如今不断萎缩,只有苏州这一地区还在继续生产织造缂丝。缂丝技艺的传承需要社会关注和重视,不能让这门古老的技艺失传。但是现如今社会之气越来越浮躁,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周边诱惑也越来越多,很难吸引年轻人静下心来学习缂丝技艺,加上缂丝工艺所需手工制作,材料精细,工序繁杂,织造缓慢。民间一直流传“妇人一衣,终岁方成”的说法。织造人必须要有耐心而且细心,技术水平要高,但是学习缂丝技艺至少需要六年左右才能独当一面,十年以上才能做得比较好,收入与花费的时间不成正比,且年轻人面对现有环境静不下心来学习缂丝技艺,目前从事的技艺人员大多都是中年人,修养不全面,理论匮乏,技艺不够精湛成为限制缂丝发展的原因之一。缂丝工艺缺乏创新性人才的加入,即将后继无人,有可能面临技艺失传的尴尬地步。

2、题材单一化

因为自古以来,缂丝主要用于画作和佛教艺术有关的工艺品,现在市场上售卖的基本上沿用了之前的题材,毫无创新意识,没有与时俱进,应当根据时下流行元素设计图案花纹,迎合大众品味。

四、苏州缂丝的影响与发展

1、苏州缂丝的影响

苏州缂丝作为苏州三大织绣之一,虽商业模式不如苏绣成功,但它却有着“丝织品之圣”的光环。它在历史上声名远播、影响深远。缂丝作为手工艺中一种独特的技艺,对传统文化与民族精神的传承作用不可估量。它不仅仅是一种传统的手工艺,也是一种对艺术的表达方式。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缂丝不再是以前达官显贵用的东西了,寻常百姓也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缂丝制品提高自己的生活品质。缂丝文化遗产代表性传人王金山,在十种传统技法的基础上又创造出多种新的技法,织成了双面缂丝织物,开创了缂丝的新纪元。同时也复制了南宋沈子潘、朱克柔的作品。尤其是苏州刺绣研究所成功复制了定陵出土的明代万历皇帝缂丝龙袍,充分体现了苏州缂丝手工艺人的实力。2008年,“东北虎”品牌在北京举办了“国色天香,华服大典”,王嘉良等人将缂丝技艺运用到高级时装中,把缂丝的文化价值彰显的淋漓尽致,惊艳了无数目光。

2、苏州缂丝的发展

(1)文化对缂丝的发展作用

缂丝工艺想要长远发展,其中必不可少的要立足于传统文化的根基上进行创新,要适应现有社会所需求的素材进行题材创新。同时培养艺术类设计专业大学生缂丝的理论知识,使他们对这门工艺产生兴趣,从而吸引修养全面、专业知识扎实、理论充实的人才从事缂丝工艺,提高缂丝的实用性、多样性、创新性,推动缂丝产业的发展。

(2)经济对缂丝的发展作用

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经济发展取得了空前的成就。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后,对衣食住行的要求也逐渐讲究起来。对于国人盲目追求国外奢饰品,我们应该反思,时至今日,我国应该需要具有民族特色的高端产品。缂丝制品作为我国工艺珍品,具有鲜明的东方艺术特色和特殊的工艺,符合高端产品的要求。因此,发展缂丝工艺制品,是推动中国品牌建设的重要方面。而人们现在的购买能力增强,对推动缂丝工艺的发展有着极大的作用。

五、总结

一寸“鱼刺”一寸金 篇2

昨天她爸在吃鱼的时候被刺卡住了,那叫一个难受,又是喝醋,又是吞大米饭,就是没有用。刺卡在一侧,往下咽的东西却从另一侧下去了,卡得喇叭爸脸通红,眼泪都快出来了。小喇叭见状,冷不防打了她爸一掌,把她爸吓得刺好像在嗓子里拧了一下,更难受了。小喇叭着急地说:“我就是想把刺给吓进去!”你瞧瞧,都笨到什么程度了。

事不宜迟,赶紧上医院吧。小喇叭陪着爸爸来到医院的口腔科,这里人真不少,和喇叭爸同病相怜的也不在少数。卡骨头的、卡瓜子壳的,五花八门,也不分什么男女老少,真是开眼界了。

“别动,把嘴巴张开,张大点,我知道你疼,那你也得让我下得了手呀!”医生让助手转动灯光向喉咙里照,自己喋喋不休,一脸轻蔑的样子(可能觉得吃饭都被卡,不知道还能干什么)。他一只手拿着小勺按住喇叭爸的舌根,另一只手拿着小镊子只轻轻一夹,就夹出了鱼刺。鱼刺不大,却卡得喇叭爸差点背过气。喇叭爸无比激动地感谢医生,医生皮笑肉不笑,告诫喇叭爸以后小心点,顺便把100元费用交了。

“什么?100元?医生,刚才那个人不是50元吗?”喇叭爸认为50元已经很贵了,这种小情况对于医生来说举手之劳,既不开刀,又不吃药,但是别人痛快地把50元交了,自己也就别心痛那点钱了,虽然这根鱼刺比鱼还要贵。

“你没看见她的那根鱼刺比你这根小一半吗,卡一根小的和卡一根大的,你说哪个严重?”

“这个也论个儿呀?市场卖鱼呢,个大贵,个小便宜……”喇叭爸暗暗嘀咕。

没办法,谁让来的时候没问个价呢,可那种情况谁好意思问价呀,一不小心命都有可能没了,哪儿还顾得上这个?只有哑巴吃黄莲,有苦往肚里咽了。

一寸金,一寸金无名氏,一寸金的意思,一寸金赏析 篇3

记事作文800字:一寸“鱼刺”一寸金

◎内蒙古兴安盟乌兰浩特市兴安二小四(5)班马雨馨

世上什么新鲜事都有,这不,我们班的“小喇叭”又在播新闻了。

昨天她爸在吃鱼的时候被刺卡住了,那叫一个难受,又是喝醋,又是吞大米饭,就是没有用。刺卡在一侧,往下咽的东西却从另一侧下去了,卡得喇叭爸脸通红,眼泪都快出来了。小喇叭见状,冷不防打了她爸一掌,把她爸吓得刺好像在嗓子里拧了一下,更难受了。小喇叭着急地说:“我就是想把刺给吓进去!”你瞧瞧,都笨到什么程度了。

事不宜迟,赶紧上医院吧。小喇叭陪着爸爸来到医院的口腔科,这里人真不少,和喇叭爸同病相怜的也不在少数。卡骨头的.、卡瓜子壳的,五花八门,也不分什么男女老少,真是开眼界了。

“别动,把嘴巴张开,张大点,我知道你疼,那你也得让我下得了手呀!”医生让助手转动灯光向喉咙里照,自己喋喋不休,一脸轻蔑的样子(可能觉得吃饭都被卡,不知道还能干什么)。(范文网 )他一只手拿着小勺按住喇叭爸的舌根,另一只手拿着小镊子只轻轻一夹,就夹出了鱼刺。鱼刺不大,却卡得喇叭爸差点背过气。喇叭爸无比激动地感谢医生,医生皮笑肉不笑,告诫喇叭爸以后小心点,顺便把100元费用交了。

“什么?100元?医生,刚才那个人不是50元吗?”喇叭爸认为50元已经很贵了,这种小情况对于医生来说举手之劳,既不开刀,又不吃药,但是别人痛快地把50元交了,自己也就别心痛那点钱了,虽然这根鱼刺比鱼还要贵。

“你没看见她的那根鱼刺比你这根小一半吗,卡一根小的和卡一根大的,你说哪个严重?”

“这个也论个儿呀?市场卖鱼呢,个大贵,个小便宜……”喇叭爸暗暗嘀咕。

没办法,谁让来的时候没问个价呢,可那种情况谁好意思问价呀,一不小心命都有可能没了,哪儿还顾得上这个?只有哑巴吃黄莲,有苦往肚里咽了。

一寸金,一寸金无名氏,一寸金的意思,一寸金赏析 篇4

——《寸金难买寸光阴》课例研修报告

汽车区第十中学 刘志茹

一、研修背景

教学改革是课程改革系统工程中的一个组成部分。我国目前的思品课教学有一个非常突出的问题是:教师教得很苦,学生学得很累,然而我们的学生却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当前我校思想品德课课堂上也面临着种种困惑:为什么学生越来越讨厌上思想品德课?为什么学生在课程实施中不能体验到快乐?问题的根源之一在于:我们的教学把学生固定在课本里,缺乏对学生生活的关照,脱离生活实际。如今,我国正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和课程改革,所以,思想品德教学必须关注学生的生活,赋予思想品德教育以生活意义和生命价值。

决定一个人命运、财富的决不只有知识,而应当是知识、能力和人格共同作用的结果。学校作为青少年学生教育的主阵地之一,理应把健全学生人格、培养学生的高尚情操置于首位。这就要求我们教育工作者应当认识:德育首先应该是对整体培养目标来讲的;其次是要求每一个教师成为德育工作者;最后每一个学科都应当从本学科的实际和特点出发,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因此,教学过程绝不能仅仅是传授知识的过程,而且还必须是加强德育、心理教育和人格教育,从而培养一个人的综合素质的过程;要让学科知识成为提高学生思想素质的基础,而学生思想素质的提高又反过来对学生学习积极性产生积极的影响。所以,只有教师在教学中明确了“育人为本、德育领先”的主观愿望,通过钻研教材,挖掘到教材中的思想教育因素,设计出恰当的思想教育内容与教育形式,才能真正做到“传道、授业、解惑”的教书育人目标。因此,我校思想品德学科组决定把七年级作为研究年段,将《在生活中学习思想品德》作为课例研修主题。

二、研究理念

1.课题选择的基本理念:以解决学生问题为本,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2.课题实践的基本理念:“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自然即教育”。即:在对学生进行教育的手段上,就是生活和实践,让孩子从生活和实践的切身体验中,通过感官的感受需获得所需要的。

三、实践依据

第一,让思想品德进入学生的生活,才能落实《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注重与学生生活经验和社会实践相联系”,“将正确的价值引导蕴涵在鲜活的生活主题之中”。这就要求我们在 教学中要联系学生生活和社会实际,向生活开放,让生活走进思想品德课堂,使思想品德课教学与生活相连。以往的教学虽然也讲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位一体化,但实际上更多的是强调知识而淡化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初中生正处于青春期,并向成年人过渡,自我意识和独立性逐步增强,对他们的教学目标不能定得过高,否则目标离学生太远,不能使学生产生共鸣,就谈不上目标实现。因为随着社会的发展,学生的价值观趋向于务实化、功利化和多元化,所以应该让学生亲自参与探索生活实际,从而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让他们不仅热爱生活,而且关注身边发生的事情。引领学生感悟人生的意义,明辩基本的善、恶、是、非观念,学做负责任的公民,从而使学生的道德境界不断提升。

第二,让思想品德贴近学生的生活,才能体现思想品德教育的功能。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的真正任务是提升学生的品行素质,使学生获得幸福的生活,要实现这一任务必须切入初中学生的生活世界,因为学生不可能把自己的生活、自己的印象、自己的感受丢在校门之外。只有从初中学生逐步扩展的生活实际出发,切实帮助他们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引导他们学会生活,学会交往,学会做人,学会生存,并真正成为生活的主人,思想品德课堂教学才会因此而变得“有用”和“有意义”。

第三,让思想品德走近学生的生活,才能激发思想品德教学的活力。教育实践证明,学生对那些自己能意识到的对实际生活起作用的知识最感兴趣。而传统的思想品德教学中,教师通常只注重课文知识点的讲授,就事论事,远离现实。这就很容易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久而久之,还有可能失去学习思想品德的兴趣,影响学习思想品德的积极性。今天的中学生生活在一个急剧变革的新时代,他们更乐于接受新事物、新思想,他们关注的事情的范围比较广,大到国际国内的时事,小到校园的小事,他们都想关注,加上电影、电视、网络、报刊杂志等各种媒体的作用,使学生接受了大量的课外信息,其中就有很多他们所感兴趣的。正好为我们思想品德教学与现实的结合提供了发挥用武之地的空间,有利于增强思想品德教学的趣味性。如果教师能立足于课本,将一些社会现实中学生感兴趣的“热点”与课本内容有机地结合起来,就会使学生对学习思想品德兴趣盎然。

四、实施策略

1.创设情境使教学内容生活化

课堂教学生活化主要是指教学内容的生活化,而创设生活情景是实现课堂教学生活化的一个有效手段。通过创设贴近学生实际的生活情境,把生活搬进课堂,用生活情景再现教学内容,让学生再次体验生活,使学生在情绪上受到感染,情感上产生共鸣,从而拨动学生的心弦,引发学生的体验。通过创设生活情景,在课堂教学中再现生活,充分调动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引发学生体验的愿望与 2 需求,让学生不知不觉地进入这种境界,置身于特定的教育环境中去感受、去体验、去探索,进而达到自我感知、自我认识、自我教育的内化效果。

2.组织形式生活化

以往课堂教学中我们的学生往往被固定在课堂的某一位置上,不容许乱说乱动,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中学习缺乏足够宽松的生活空间和交往空间,不能为学生提供适当的思维和想象空间。通过创设生活化的学习空间,模拟真实的生活环境,把学生置于熟悉的生活环境中来开展教学活动,没有了高高的讲台,没有了插秧式的座位安排,以往课堂教学给学生施加的各种束缚得到了释放,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更加宽松的氛围。在生活化的课堂教学中,学生交流更真实,师生更融洽,学生说我思,谈我想,诉我忧,议我惑,老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是融洽的亲密朋友,课堂中弥漫的是宽松、民主、愉悦的氛围。

3.布置社会实践活动课后探究生活化

思想品德课的很多课课后都设置了课后探究活动,以往课堂教学中对此要么避而不谈,要么就是纸上谈兵,还有部分老师把它当书面作业来做。探究活动课的目的是为了鼓励全体学生的参与社会生活,通过活动增加学生的情感体验,从而真正达到影响全体学生心理健康的目的。古人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课后探究是课堂教学生活化的延伸和拓展,是指导学生从课堂回归生活,用掌握的知识指导现实生活的中介和桥梁。课后探究也是让学生用生活印证知识,深化认识的有效手段。因此,我们在课堂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好课后探究这一栏目,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让课堂教学再次回归生活,使学生在生活中发现问题,利用掌握的知识指导自己解决问题。在教学中,我们鼓励学生走出课堂,走向校园、走向家庭、走向社会。因此,课前,我们有目的地要求学生开展采访、调查、参观、访问等形式的实践活动,让他们在关注生活、思考生活中获得与课堂教学内容相关的初步的感性认识。同时,学生在课中所学的道德知识又必须在日常生活的真实情境中去感受、体验,才能得到巩固、深化,从而内化为自己的自觉行为,变成自己的精神财富。

五、实施方式

以课例研讨的形式进行,其中以七年级为对象,积极引导学生开展生活实践活动,逐步在教学中落实。如让学生关注社会生活,进行市场调查、社会调查,并鼓励他们根据调查结果向有关部门提出合理化建议和意见;在校园内举办“法律知识知多少?”竞赛、举办安全讲座、演讲比赛、创建平安校园手抄报比赛、政治小论文征文评选活动等,一系列活动,让学生从生活中、实践中汲取丰富的营养,感悟人生的真谛,找到做人

六、研修结果

中学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生活化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强调学习是学生的一 3 种自我建构,但并不否定教师在其间的教育引领作用。教师要在课堂教学中努力为学生营造向前、向上的生活氛围;为学生提供有利于主体参与的活动方式;还要努力为学生提供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境界。即“要通过课堂生活,把学生与其真实的社会生活紧密联系起来,有意识地把学生带到真实的生活中去,去观察、感受、体验、分析、反思他们的生活,并用美好生活的目标去引导和提升自己的真实生活”。

雕漆:一寸光阴一寸金 篇5

时间艺术品

有这样一个小故事:一个房地产商看上一座楼,正在拆的时候发现里面有一些字画、工艺品,最后发现这楼里面的宝贝比大楼还值钱。这些宝贝中就有雕漆。

讲完这个故事,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文乾刚爽朗地笑了:“要说投资,北京雕漆太有增值空间了,这是明摆着的事。”2007年1月,文乾刚、陈厚棣创作了巨型雕漆盘——“剔红九龙闹海盘”,这只大盘有1.9米高,以紫铜做胎,在文乾刚、陈厚棣两位大师主持下,耗费一年多时间制作而成,大盘的托架乃是红木制成,镂空雕刻的灵芝云龙纹,精细而繁复,10年前一台湾商人用40万元购买了这个雕漆大盘,现在,台湾商人有意出售,但价位已涨到800万元。

雕漆艺术品在拍场上屡屡创出新高的记录,赢得了不少买家的注意。从目前走势看,此类藏品逐渐得到市场青睐。现今所见有款识的古董雕漆器为北京故宫藏元代张成、杨茂、张敏德造漆器,上海青浦县元代任氏墓中也出土了有纪年款的剔红东篱采菊图圆盒,代表了元代雕漆的鲜明特征。而明清两代则是我国雕漆的鼎盛时期。

与一般的工艺品相比,雕漆工艺品创作周期很长,工艺复杂,如文乾刚的《剔红九龙闹海盘》的漆厚竟然达到20毫米,也就是说至少要刷340遍。硬化剖磨也不可小觑,在大师眼中,这如同“二次创作”,是“雕刻的再精化”。硬化就要三四个月,再加上技师用砂纸细细打磨出漆的光泽温润又要花费100天的时间,总体工作最其码近一年。“做精品这是必须的”,文乾刚说:“它就是一项时间的艺术品。”

投资方兴未艾

然而,同瓷器、玉器、书画等传统类收藏品相比,雕漆巨大的投资价值和收藏价值还被藏家们广泛发现。雕漆类工艺品无论是明清时期的珍品,还是现当代工艺美术大师精品,都还有极高的升值空间。

在雕漆生产最旺的上世纪50年代~80年代,每年出口漆器近万件,为国家创收大量外汇。那时的雕漆精品不论是成套家具、小套茶具或单件家具,都具有选题贴近时代、造型丰富及做工精细、用料考究的特点。这一时期的作品大都是老漆器师傅们的巅峰之作,但它们的收藏价值却被严重低估,其收藏与投资价值在未来会有一个明显的攀高过程。

“现在中国国力增强,人们对艺术品收藏越来越感兴趣,不仅外国消费者喜欢雕漆,一部分富裕起来的中国人也开始喜欢雕漆制品,特别是‘剔红’,富丽喜庆,符合中国人的审美。而且现在的雕漆大师不仅仅是继承传统艺术与品位,还开创了新的花样与设计,是一种有生命力的传统工艺品,投资前景十分巨大。”北京工美集团张宏伟说。

2001年香港佳士得拍卖会,一件明永乐剔红牡丹花卉大圆盒以1214.5万港元的高价拍出,漆器的市场价值逐渐被收藏者看好,尤其是国际性的大收藏家开始关注漆器艺术品,许多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的当代精品已成为收藏界的新宠。

鉴古堂的创始人藤文浩长期从事漆器的收藏和买卖。他介绍,目前漆器收藏市场呈现两种状况:一是漆器市场流通数量较少,精品更少;二是懂漆器的专业人士少。正因为如此,藤文浩认为,漆器拍卖价格还有很大潜力可挖。藤文浩讲了这样一件事:五六年前,他在国内以7万元人民币的价格拍出一个明朝嘉靖年间的花鸟盘,而完全相同的一个盘子,在2008年3月份纽约佳士得的春季拍卖会上竟拍到13万美元的高价。

收藏的瓶颈

雕漆艺术品除了收藏价值被低估外,雕漆收藏面临的另外一个瓶颈是,漆器的管理和保存难度很大。北京故宫博物院宫廷部主任陈丽华研究员介绍,漆器不怕水,泡在水里面都没关系,但是怕干燥,容易裂,而且裂了不好修补。现在都是用恒温、恒湿的条件保护,一般在温度为15~18摄氏度,湿度在55%左右最为适合。这样的保存条件也让一些投资者望而却步。“但掌握窍门,漆器保存也没有那么难。对于小件漆器来说,太干的环境下,可以用保鲜膜将其包起来加以保存。”专家说。

上一篇:感动爸爸的父亲节祝福短信下一篇:肉鸭养殖可行性分析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