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翻译的两大原则

2024-11-01

文言文翻译的两大原则(精选3篇)

文言文翻译的两大原则 篇1

如何获得稳定的经济来源,确保自己晚年的生活品质,成为公众普遍关心的问题。

西方人的养老结构是“丁”字型,即:上不需养老;中国人的养老结构是“十”字型,即“上要养老,下要育子”。专家提醒消费者,要实现养老无忧,当前主要需要“四点”配合,即“社保准备一点儿,儿女孝敬一点,自己储备一点,商保补充一点”,构建多层次的养老保障体系是必然趋势。

商业养老保险作为多层次的社会养老保障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具备自主规划性强、给付可预期、灵活性强等特点。保险专家认为,消费者购买商业养老保险时需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首先,提早购买有必要。年轻时投保商业养老保险,费率会相对较低,而且交费年限等方面的限制也会相对较少。如果等被保险人上了一定的年纪才想起投保,不仅保费会增加,而且保险公司还可能会因为被保险人年龄大而限制最长交费年限,这样年均保费自然会增加,保费负担就会加重。

保险专家表示,在28岁到50岁之间购买养老保险最为合理。每个人在其一生之中只有大约35年的时间在工作,这期间会有持续稳定的收入。当60岁退休后,大部分人将面临没有收入、医疗费用增加、营养费用增加、高额护工费等现实情况。因此最好的选择是在可以工作的这35年中(从25岁到60岁期间)购买足够的商业养老保险。

其次,保障在前很重要。在规划养老金的同时,需要充分考虑老年时期可能会遇到的重大疾病风险。随着年龄的增长和身体机能的衰老,各种疾病接踵而来。疾病的发生率和医疗费用均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大大增加,并且往往伴随着非常巨额的康复和护理费用。所以全面的医疗保障是在选择购买商业养老保险时要考虑的重要因素。购买养老保险时,应尽量通过产品组合、附加险等方式规避健康医疗和意外伤害风险,避免老年时期疾病风险带来的巨额医疗费用对养老金的侵蚀,真正做到养老无忧。

保险专家还特别提示,商业养老保险的选择需要根据被保险人自身的经济能力、养老需求、养老计划等多方面的因素来决定,不同群体可以根据自身情况进行选择。

文言文翻译的两大原则 篇2

创设适宜的问题情境必须遵循以下原则:

一、主体性原则

人本主义的教育是以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和主动精神, 注重发掘人的智慧潜能, 注重形成人的健全个性为特征的教育。在实践中我们把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 激发学生强烈的探索情趣融入到建立适应学生主动发展的教学模式中去, 促使学生热爱学习、学会学习、学有成效。

例如, 在“研究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教学中, 我们选择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方式,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 先猜想影响因素, 再设计检验方式和途径, 然后进行实践 (实验) 检验, 最后写出研究报告。学生提出了温度、空气湿度、气候、液体表面积、表面空气流动快慢、液体的质量、体积都能影响液体蒸发的快慢问题, 并做了“比较一杯开水和一杯冷水蒸发”、“比较用电吹风吹和不吹的两杯水的蒸发”、“比较一杯水和一桶水的蒸发”等大量实验, 查阅了管道输水、动物散热等大量资料, 写出了“影响液体蒸发快慢因素的探讨”、“蒸发研究实验报告”等大量研究报告和小论文。教学活动全过程, 充分体现了学生主体性特征。

二、难易适度性原则

许多教师之所以不能在课堂教学中创设出良好的问题情境, 教学收不到好效果, 一个重要原因是设立的问题难度不合适。教学中不难发现, 绝大多数学生有时对于一些新知识的获取往往需要教师恰当地加以点拨才能实现, 而有的时候, 即便是较简单、较容易理解的知识, 学生接受起来仍感到很费劲。这种情况的出现, 原因当然是多方面的, 但往往与课堂上特定的问题情境密切相关。因此, 在教学中, 教师要善于创设问题情境, 使学生产生释疑的强烈愿望, 并且善于在特定的情境中, 用自己的头脑去发现解决问题, 获取新知识, 掌握新技能, 并在问题情境中理解科学过程, 领会科学方法, 陶冶科学情操。

要使学生达到“愤”和“悱”的状态, 教师的启发、设疑就显得尤为重要, 所设问题既要有一定难度, 又不能超过学生现有的认知水平。只有这时, 学生的思维才最活跃, 主动参与教学的积极性才最高。

稳增长的两大原则 篇3

姚景源

国务院参事室特约研究员、国家统计局原总经济师

目前,整个经济下行,主要有两大原因,第一个原因外部需求急剧下降,这和1997、2008年的情况比较相似。今年4月份我们的出口增长为4.9%,而去年4月这一数字是25.9%,一年期间,中国出口增长率从25.9%下降到了4.9%,出口萎缩是中国经济下行的重要原因。

第二个原因是,我们自身长时间积累的矛盾和问题。现在来看我们的投资、消费和出口这三驾马车,应该说都是乏力。尤其是投资,5月份20.1%这样的增长率是2002年以来的低点。

投资主要可以分为三大块,一块是基础设施投资,一块是工业投资,还有一块是房地产。2008年、2009年的时候,我们主要是基础设施投资,也就是铁公机,20%、30%、50%的增长率,到了今年4月份,这个数字成了-2.1%,基础设施投资到了负值,我印象里这些年几乎没有出现这种情况。

另外,我们的工业投资这块也远不如人意。问题在哪里?我觉得是这些年,我们的经济、社会出了一个毛病,大家都忽视实体经济,都不愿意干实体经济。温州,本来是搞实体经济起家的,后来开始炒作,炒绿豆、大蒜,再来炒房子,温州炒房团,最后炒钱,就是高利贷。我们没有创新的动力,这是一个大问题。

我们现在怎么看中国经济下行很重要。我的主张是,要把下行的压力转化成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转变的动力。如果按照这个逻辑往下推,我真觉得现在下行压力还不够,我还真担心出现U形回升。如果真出现U形回升,我认为就坏了。为什么?因为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到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到现在,清清楚楚告诉我们,中国经济的根本问题、核心问题是结构问题,是增长方式的问题。但为什么结构调整、增长方式转变没有实质性进步,大家都不满意?原因就在于,本来危机的时候,能够淘汰落后产能,结构优化,推动创新,但我们却不是这样,危机一来,政府马上出台政策,全都保护起来,大家全卧倒,风声一过又全都起来了,旧的结构和旧的生产方式又摆在了我们面前。

所以,稳增长,我主张两个原则,一个原则是要和调结构转方式紧密结合,不符合这一原则的这些招法不要干。第二就是稳增长要和改善民生相结合。现在有人说中国离了房地产就不行了,说房地产不放开,稳增长就做不到,我说这不对。凡是老百姓最不满意的领域都是这次稳增长最重要的投入空间。教育、医疗、养老,这么多空间,都是我们稳增长非常重要的空间。

不过,我不赞成货币政策要积极一点。我认为货币政策不能再积极了,2001年广义货币15万亿,今年5月份90万亿,10年时间我们经济总量增长1.5倍,但我们的广义货币增长了6倍,所以我说货币政策不能再积极了,再积极,我们很多深层次的矛盾就会迅速爆发。

穩增长,不能单靠政策,这样做没有可持续性,应当更多地依靠完善市场经济机制,我觉得这才是稳增长的核心。

完善市场机制,我认为最着急的有两件大事,一是政府很多管不了,管不好的,不该管的事,一定要交给市场。二是,要打破垄断。我真的担忧,如今我们这个社会居然出现了崇拜垄断、羡慕垄断。垄断不是好东西,垄断的资本主义叫帝国主义,而帝国主义的第一个特征就是腐朽,扼杀技术进步。凭垄断就能大把地发财,还搞什么创新?打破垄断对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非常重要,我们已经形成了打破垄断的动力。

上一篇:五年级安全法制课教案下一篇:拉库卡拉查课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