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三毛学写作

2024-06-04

向三毛学写作(共2篇)

向三毛学写作 篇1

一、倒叙———悬念陡起

平时在写记叙文时, 我们常采用“发生—发展—高潮—结局”的叙事结构谋篇布局, 这样显然有些平淡。该文总体上也是按照“爱葫芦—得葫芦—失葫芦—爱好转变”的事情发展顺序行文布篇的, 但作者并没有一味地平铺直叙, 而是在文章开头采用倒叙手法加以描写, “自从发生了这件事以后, 清兵卫和葫芦就断了关系……”究竟是什么事情呢? 自然会引起读者的注意。通过倒叙, 对小说结构布局加以有意识地调整, 从而使其曲折有致, 趣味浓厚, 增强读者的阅读欲望。

二、细节———妙趣横生

细节描写就是通过准确、生动、细致的描绘, 使读者“如见其人”、“如睹其物”, 如《祝福》中关于祥林嫂的三次肖像描写该文细节描写也极为传神, 如清兵卫把一个老人熠熠发光的秃头当成葫芦的细节可反映他的痴迷。又如清兵卫买葫芦时的心理变化细节描写也尤为精到: 高兴———担心太贵———庆幸不贵———担心被别人买去———买到后的心花怒放。通过这一系列的心理描写, 同样可以看出清兵卫独到的爱好和痴迷程度。

其实文中一处关于教员爱好武士道的细节描写被很多老师忽略了。作者安排这个细节是有深意的, 假如教员能以自己的爱好体谅清兵卫的爱好, 是不是会有另一个结局呢?

三、摇摆———曲折多姿

古人云:“山无起伏, 便是顽山;水无潆洄, 便是死水。”该文作者通过穿插许多细节, 让行文结构变得摇曳多姿, 这在叙事结构上称之为摇摆。正如教材所说的“摇摆意味着小说在运行时, 不是毅然决然地向前奔突, 而是在绝大部分时间里呈现出犹疑不定的状态”。这就是说, 在一部小说中, 即使开端和结局都很简单, 作家也绝不会让人物选择捷径一口气跑到底, 而是要让他千折百回, 最终才抵达胜利的彼岸。

如在“爱葫芦”这个情节里, 作者写了清兵卫如何不厌其烦地收拾葫芦、观察葫芦, 以至于把一个老头的秃头当成葫芦, 使文章妙趣横生, 同时鲜明地刻画出了清兵卫对葫芦的痴迷。清兵卫如此热爱葫芦, 自然而然地会收集葫芦, 作者在这个情节之前, 让文本发生了一次摇摆:父亲的朋友到访, 客人和父亲谈论葫芦, 对当时社会上流行的葫芦给予了高度的赞扬, 这时热衷葫芦的清兵卫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对于儿子相反的看法, 父亲却圆睁着眼呵斥了孩子, 孩子沉默了。这个摇摆暗示了父亲对孩子天性的扼杀, 以及凡是与社会主流文化不相合的观点都会被排斥、被拒绝这样一个社会现实。这次摇摆为后文做了铺垫, 并和开头告知的结果遥相呼应。

接着写清兵卫花一毛钱买了一个葫芦, 可是由于上课玩葫芦, 葫芦被没收了, 于是教员家访, 父亲粗暴地阻止, 清兵卫终于断绝了玩葫芦的兴趣。故事到这里本应结束, 可作者又进行了一次大的摇摆, 进一步推动了情节的发展, 使文章达到了高潮, 更深化了文章的主题。被教员没收的葫芦被校役拿出去卖给古董店的老板, 竟卖出了五十元。在这个摇摆之中, 作者又穿插了一个小的摇摆, 古董店的老板又把葫芦以六百元的高价卖给了富商。这样的摇摆耐人寻味, 证明了清兵卫的眼光和天赋。

四、结尾———意味深长

向蒲松龄学写作 篇2

身体仿佛已经习惯于写作状态,到了一个时间点上,便会不由自主地钻进书房,想写些什么。有时,思维活跃,灵感不断,千字小文,一气呵成,自己读着满意,便欣喜地与人分享;有时,枯坐良久,绞尽脑汁,穷思极想,却难以动笔,纵使写出几段话来,再读一遍,便统统删除,耗时许多,竹篮打水一场空。

平日里,我反复琢磨,灵感究竟从何而来,为何而来?有时翻阅自己旧作,竟忍不住感叹:多好的灵感啊!可是灵感怎就时有时无呢?直至某日我陡然想起蒲松龄写《聊斋》的逸事来,才醍醐灌顶,恍然大悟。

初写《聊斋》,蒲松龄总觉文思不够,常常滞笔难安。他家门前是条大道,推开大门便可见路上南来北往的行人,他寻思着:“一人肚里一条计,三人肚里唱本戏。”便迅速买回五斗绿豆,在家门口的两棵柳树下铺了坑席,置上大缸,把煮好的绿豆汤倒进缸里。路过之人均可坐在席上歇脚,还可喝一瓢绿豆汤解渴,但休息之后,都得给他讲一段稀罕事儿。就这样,天南地北的奇闻趣事都被他记录下来,再写作时,便思如泉涌,执笔疾书了。

于是,我开始依葫芦画瓢,努力找寻飘摇不定、恍恍惚惚的灵感。原先,坐公交车上下班,我常苦于自己要从起点站坐到终点站,车上总有滔滔不绝之人,声音之大让人难以消受,我要么戴了耳机听音乐,要么充耳不闻,扭头看窗外风景。而现在,我用心聆听那些家长里短、邻里琐事、城里趣闻……听着听着就发觉:这些话儿都是宝贝呢!

周末,我最爱去的地方便是菜市场了,熙熙攘攘的人群、讨价还价的声音、碧绿油亮的青菜、白如凝脂的豆腐、红红火火的辣椒、煎肉丸的香味、酱牛肉的香味、鸡蛋饼的香味……是如此真实,如此鲜活。菜市场该是最有烟火气息、最接地气、最生活、最本真的所在,居所附近的菜市场就是蒲松龄家门前的大路啊!

由此及彼,我像蒲松齡那样从许多人身上获得灵感,也试着“成为”许多人,试着骑趟三轮车,试着搬起煤气罐,试着发一天传单,试着看一部从不感兴趣的小众电影,试着喝一杯从未喝过的美酒,试着和一个陌生人说话,试着走上一条从未走过的崎岖小路……如此一来,发现灵感真的无处不在呢!

或许,任何艺术都是一个黑洞,探究一生也只可能触及皮毛,不过还是要感谢蒲松龄,他让我在写作之路上,又觅着了一点信心。

上一篇:小学图书馆建设下一篇:专业日语单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