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 计算机的组成

2024-10-25

第2课 计算机的组成(精选10篇)

第2课 计算机的组成 篇1

教案设计

2、演示法

通过多媒体教学课件展示计算机各组成部分的图片,让学生直观感受到计算机硬件,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

3、讲授法

我通过讲授法,让学生对计算机硬件系统组成有一定的了解,并在讲授的过程中让学生能够把握住重点,提高教学效率。

4、启发式教学法

力求将启发式教学法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例如用到类比启发(把计算机硬件系统组成各部分功能与人体各部分的功能类比)、情境启发、直观启发、质疑启发等。[教学手段] 多媒休教室,U盘,数码相机,《计算机的组成》教学课件。[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3分钟)

声卡、网卡、各种磁盘驱动器、电源、扬声器、还有连接导线和各种各样的接口等,其中中央处理器、内存储器是构成主机的核心部件。

1.中央处理器

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简写为CPU)是计算机中最核心的部件,它包括控制器、运算器两部分。控制器是计算机控制中心,相当于人大脑的神经中枢,负责向计算机的其它部件发出控制信号并指挥它们协调工作;运算器是负责数据运算的部件。

2.内存储器

内存储器能暂存信息,相当于人脑的短时记忆功能。内存储器包括只读存储器(Read Only Memory,简写为ROM)和随机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简写为RAM)。ROM是中存储的信息是厂家在制造时写入的,用户只能读取其中的信息,一般不能修改,断电后其内信息不会消失;RAM用来存储计算机当前工作中正在运行的程序和数据等,用户能读取也能修改其中的信息,断电后其内信息全部消失。由于ROM中存储的信息是厂家在制造时写入的,所以我们平时所说的内存指RAM,RAM是条形的,我们也称它为内存条。

外存能长久存储信息,相当于人脑的长久记忆功能,所存储的信息不仅断电后不会消失,而且只要它本身不被损坏永远也不会丢失。外存主要有硬盘、软盘、光盘、移动硬盘、U盘、各种存储卡等。外存的特点是存储容量大、价格较低。

2.输入设备

输入设备用于把外部的信息输入计算机。常见的输入设备有键盘、鼠标、扫描仪、话筒(麦克风)、手写板、触摸屏、摄像头、数码相机、数码摄相机等。键盘是标准输入设备,主要用来输入各种文字、数据和命令;鼠标是一种控制显示器屏幕上指针位置并能完成特定操作的输入设备;扫描仪用来将图文资料输入到计算机中。

3.输出设备

输出设备用于把计算机处理过的信息以人们认识的形式表示出来。常见的输出设备有显示器、打印机、绘图仪、音箱等。显示器显示计算机输出的文字、图形或图像、动画、视频等,常见的显示器有阴极射线管(CRT)显示器和液晶显示器(LCD);打印机能把计算机输出的文字、图形、图像等打印到纸上;音箱能输出声音信息。

、RAM C

_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2 篇2

实验题目:

进位、移位控制实验

实验目的:

(1)了解带进位控制的运算器的组成结构;(2)验证带进位控制的运算器的功能。(3)了解移位发生器74LS299的功能;(4)验证移位控制电路的组合功能。实验主要步骤:

一、进位

(1)按图1.2-2连接实验电路并检查无误。(2)打开电源开关。

(3)用输入开关向暂存器DR1和DR2置数,方法同前。

(4)关闭数据输入三态门(SW-B=1),打开ALU输出三态门(ALU-B=0),并使LDDR1=0、LDDR2=0,关闭寄存器打入控制门。

(5)对进位标志清零。实验板上“SWITCH UNIT”单元中的CLR开关为标志CY、ZI的清零开关,它为零状态时是清零状态,所以将此开关做1→0→1操作,即可使标志位清零。

注意:进位标志指示灯CY亮时表示进位标志为“0”,无进位;标志指示灯CY灭时表示进位为“1”,有进位。

图1.2-1 带进位运算器通路图

图1.2-2 带进位运算实验接线图

(6)验证带进位运算及进位锁存功能。使Cn=1,AR=0,进行带进位算术运算。例如,做加法运算,使ALU-B=0,S3、S2、S1、S0、M的状态为1、0、0、1、0,此时数据总线上显示的数据为DR1加DR2加当前进位标志的和,但这时的进位状态位还没有打入进位锁存器中,(它是要靠T4节拍来打入的。)这个结果是否有进位产生,则要按动微动开关KK2,若进位标志灯亮,则无进位,反之则有进位。因为做加法运算时数据总线一直显示的数据为DR1+DR2+CY,所以当有进位输入到进位锁存器时,总线显示的数据将为加上当前进位锁存器中锁存的进位的结果。

二、移位

(1)按图1.3-2连接实验电路并检查无误。(2)打开电源开关。(3)向移位寄存器置数。

①拨动输入开关,形成二进制数01101011(或其它数值)。

②使SWITCH UNIT单元中的开关SW-B=0,打开数据输入三态门。③使S0=

1、S1=1,并按动微动开关KK2,则将二进制数01101011置入了移位寄存器。

④使SW-B=1,关闭数据输入三态门。(4)移位运算操作。

①参照表1.3-1中的内容,先将S1、S0置为0、0,检查移位寄存器单元装入的数是否正确,然后通过改变S0、S1、M、299-B的状态,并按动微动开关KK2,观察移位结果。

②根据移位控制电路功能表1.3-1中的内容,分析移位运算的结果是否正确。

图1.3-2 移位运算实验接线图

实验结果: 一.进位

向DR1中置入80H 向DR2中置入 80H CY初始位置为亮 0 加法完成后 CY为灭总线显示01H 二.移位

输入00011000 移位后 00110000 心得体会:

第2课 原始的农耕生活 篇3

了解河姆渡人、半坡人的社会生活状况,简述河姆渡遗址和半坡遗址等原始农耕文化的特征。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识记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粟和蔬菜的国家;河姆渡人和半坡人使用磨制石器、饲养家畜、烧制陶器、过着定居生活;半坡人能纺织麻布,缝制衣服,并有了原始艺术;

引导学生观察历史文物图片或模型,寻找其中较为明显的历史信息,结合已有知识,初步分析、解释其中所反映的历史特征,形成简单的历史结论,从而培养学生观察历史图片或模型的基本技能和陈述历史问题的口头表达能力。

2、过程与方法

①通过展示出土文物图片和实物模型及设置问题,激起学生的探究欲望,引导学生在问题情境中寻找知识,逐步积累对原始农耕生活的认识,最终概括出原始农耕文化的特征。

②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学会应用观察法、比较法,并逐步感知人类在文明演进中的艰辛历程和取得的巨大成就。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体验创造出我国原始农耕文化的先民们的智慧,感受他们为人类社会的物质与精神进步做出的特有贡献,培养爱国主义情感。

②通过了解半坡和河姆渡居民当时的生活状况,体会人类适应自然的漫长和艰辛,增强承受挫折的意志,从而更加珍视生命,善待人生。

③让学生查找有关网页,利用现代科学技术为学习服务,既培养学生对历史学习的兴趣,又逐步形成崇尚科学的意识和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

三、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半坡人与河姆渡人的社会生活状况 教学难点:导致半坡人与河姆渡人生活状况不同的原因

四、教法学法 第2课 原始的农耕生活 通过讨论,结合所学知识,在比较归纳的基础上形成对原始农耕文化的正确认识

五、课时安排:1课时

六、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回顾第1课:元谋人、北京入主要靠渔猎采集为生,住在洞穴里或树上,生产力极为低下,生存问题一直是人类诞生之初面临的最大问题。但是,到距今六七千年的时候,这种状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新课教学过程及内容】

一、河姆渡人的生活

1、地点 长江流域的浙江余姚市河姆渡镇浪墅村

2、时间 约6000多年前

3、生产工具 磨制石器

骨耜(sì){耜:古代跟犁上的铧相似的东西。}

4.农作物 水稻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之一。

▼河姆渡人种植的水稻粒

5.定居生活

(1)干栏式房屋(有通风防潮的性能,适应当地潮湿闷热的气候)

(2)学会了打井

(3)原始饲养业 猪、狗、水牛(4)原始手工业 陶器 玉器

◆哪些东西能说明河姆渡人过上了定居生活? 生产工具、干栏式房屋、学会了打井、原始饲养业、原始手工业都说明了河姆渡人过上了定居生活。

二、半坡人的社会状况

1、地点 黄河流域的陕西西安半坡村

2、时间 约5000多年前

3、生产工具 磨制石器 石斧、石锄、石耜冠、石铲、石刀。

石刀蔬菜的国家。

5、原始手工业 陶器

4、农耕作物 粟和蔬菜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粟和布纹陶钵、人面鱼纹陶盆、人面陶塑、陶鸟头塑像

6、主要家畜:猪、狗 也有少量的牛、马、羊、鸡

7、住房:半穴居房屋 适应北方干燥寒冷的气候特点。

8、会美化生活 半坡人的生活中,已经有了绘画、雕塑、刻画符号和装饰等

◆仔细观察《农耕图》,结合出土的农具,想一想,半坡人是怎样进行农业生产的?(教材7页的课中题)★半坡人有的在放火烧树林,有的在披荆斩棘、用石斧砍伐树木,有的在播种;有的在收割。

◆半坡人修建的房屋与河姆渡人的有什么不同?为什么有这种不同? ★河姆渡人的房屋,以木桩为基础,在木桩上架设横梁,再在上面铺设楼板,在楼板上立柱、作墙、盖顶。上面主任,下面堆放杂物。这种房屋适应了当地潮湿闷热的气候。半坡人居住的房屋,主要是半地穴式的,一半在地上,一半在地下,适应了北方干燥寒冷的气候特点。

【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通过黄河流域的半坡人和长江流域的河姆渡人两个典型代表,系统地了解了原始的农耕生活状况。通过学习,我们知道原始农耕生活的共同特征是种植农作物、使用磨制石器和骨器、建房定居、饲养家畜家禽、纺纱织布等。但由于气候环境的不同,河姆渡遗址与半坡遗址也具有很多不同之处,但是他们都创造了华夏文明。

七、知识巩固

1、我国最早种植的农作物有哪些? 水稻、粟和蔬菜

2、姆渡人的原始农业生活,比北京 人和生活有了哪些进步?

(1)工具 北京人:砍砸器、刮削器和尖状器 打制石器

河姆渡人:石斧、石锄、石耜冠、石铲、石刀

磨制石器

(2)生产 北京人:猎取动物 采集植物

河姆渡人:用耒耜耕地

(3)生活:北京人:赤身露体、居住在阴暗潮湿的山

洞里

河姆渡人:住上了干栏式的房子 过定居

生活 已挖掘水井,饮水更加

方便干净 还饲养了家畜 会

制造陶器 并能制作简单的玉

器和原始乐器

八、作业:略

九、板书设计

第2课 原始的农耕生活

一、河姆渡人的生活

1、河姆渡遗址

时间:距今6000多年 地点:长江流域

2、河姆渡人的生产生活状况

第2课 简单的随机抽样 篇4

一,复习:

1.调查的方式有:调查和调查。

2.下列调查方式,合适的是()

A.要了解一批灯泡的使用寿命,采用全面调查方式

B.要了解甘肃电视台“陇原风貌”栏目的收视率,采用全面调查方式

C.保证“神舟六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对重要零部件的检查采用抽样调查方式

D.要了解人们对环境的保护意识,采用抽样调查方式

3.某部门要了解一批药品的质量情况,常用的调查方式是

二、新课学习:

(一)、抽样调查有几种,其中我们主要掌握的是简单随机抽样调查。

要使样本具有代表性,不偏向总体中的某些个体,有一个对每个个体都公平的办法,那就是用抽签的办法决定哪些个体进入样本.统计学家们称这种方法为简单的随机抽样。从定义可知,简单的随机抽样具有三个特性:

1、代表性——不偏向总体中的某些个体。

2、随机性——不能够事先预测结果的特性。

3、公平性——每个个体都有可能成为调查的对象

例:下列调查采用简单随机抽样方式的是()

A、一手机销售商欲了解某种型号手机销售情况,周末在一所大学校门前调查遇到的200名大学生

B、为国家领导决策及经济发展的需要,要弄全国到底有多少人,我国采用每隔五年进行一次“人口普查”

C、为了了解自动车床8个小时内加工的零件质量,质检员设置了每隔30分钟抽取一件的程序,如每小时的第一分钟,第31分钟自动取样

D、电视台将所有观众来信集中在一个大箱子中,充分搅匀由主持人当众从中随机地抽取10封选取幸运观众

巩固练习:(A组)

1、下列用了哪种调查方式?

(1)想了解刚出锅的饼熟了没有,采取调查方式。

(2)环境监测中心为了了解一个城市的空气质量情况,采取调查方式。

2、2003年“非典”流行期间,学校为了了解本校学生的健康状况,每天检查每位学生的体温,其有关数据收集所采用的调查方式是。

3,一般来说,要了解一个城市的空气污染情况,观察一个月得到的结论可靠还是春夏秋冬各观察一个月的结论可靠?

答:

理由:。

4、下列调查不适合作全面调查,而适合作抽样调查的是()

(1)了解夏季零售市场上冰淇淋的质量情况

(2)《九年级数学》编辑审查书稿中有哪些文字错误

(3)某学习小组同学调查我校正门口行人违章过马路的情况

(4)了解一个打字训练班学员的训练成绩是否达到了训练目标

A、(1)和(2)B、(1)和(3)C、(3)和(4)D、全部都可以

5、判断下面这几个抽样调查选取样本的方法是否合适,并说明理由:

(1)厂为了解其产品质量情况,在其生产流水线上每隔200包选取一包检查其质量;答:。理由是:。

(2)手表厂欲了解6-11岁少年儿童戴手表的比例,周末来到一家业余艺术学校调查200

名在那里学习的学生.答:。理由是:。B组

6、某烟花爆竹厂从20万件同类产品中随机抽取了100件进行质检,发现其中有5件不合格,那么你估计该厂这20万件产品中合格品约为(A.1万件 B.19万件 C.15万件)D.20万件

7、要了解全校学生的课外作业负担情况,你认为以下抽样方法中比较合理的是()

A.调查全体女生B.调查全体男生

C.调查九年级全体学生D.调查七、八、九年级各100名学生

8、广州市某初中学校(1000名学生)进行一次交通知识测试,对这次成绩进行抽样调查,下列方式不合理的是()

A、随机抽取三个样本,每个样本含有30个个体

B、随机抽取四个样本,每个样本含20个个体

C、选取其中一个年级的学生成绩作为样本

D、根据各分数段人数,按15%的比例,选取样本

9、判断:

(1)、我国非典时期,每日公布的疫情的有关数据是通过抽样调查方式得到的。()

(2)、某中学为了了解全校学生的体能状况,只在每班选取 一名男生作为样本即可。()

(3)通过随机拨打电话的方式进行问卷调查,就可以得到较准确的某电视节目的收视率。

()

(4)、在广州市调查我国的人均国民收入状况。()

10、判断下面这几个抽样调查选取样本的方法是否合适,并说明理由:

(1)我校为了调查初一级学生课余上网打机情况,抽取了一(10)班学生进行调查。

答:理由是:。

(2)为调查一个省的环境污染情况,调查省会城市的环境污染情况.答:。理由是:。

(3)某环保网站正在对“支持商店使用环保购物袋的程度”进行在线调查,你认为调查结果有普遍代表性吗?为什么?

答:。理由是:。

(4)电视节目中经常有根据热心观众身份证号码、手机号码抽取幸运观众的活动,你认为这种滚动号码的现场开奖方式对每个热心观众获奖的机会都是均等的吗?为什么?

《第2课 秋天的怀念》教案设计 篇5

课前准备

①课前布置学生预习课文,写出生字并正确注音;

②让学生观察秋天的事物及特点。

教学设想:教师引导,学生展开联想、想象,共同体会诗歌的美。采用多媒体课件,在声、形、色上对学生的审美感官产生刺激,使之能更好地理解诗歌。

教学过程

一、创设氛围:

1、出示秋天组图,并播放音乐。

今天我们要谈的是一个关于秋天的话题。同学们现在听到的是钢琴曲《秋日的私语》,有人曾写过这样一段话诠释这首曲子:“是温柔爱情与优美秋光的无限延展,是微妙心灵与广袤世界的无隙契合;情感融入了季节,思想交汇了自然。在萦萦于耳的天籁之声中,我们读懂了秋天……”(鲁元枢《精神守望》)。是啊,秋天总是能引发人们许多的思绪,也有许多人曾经描写过秋天。那么,诗人何其芳笔下所展示的秋天又是怎样的图景呢?

2、介绍作者:

何其芳(1912~1977) 现代诗人、散文家、文学研究家。原名何永芳。四川万县人。散文集《画 梦录》,结集出版的主要作品有:诗集《预言》、《夜歌》(后改名《夜歌和白天的歌》),《画梦录 》 中的篇章常用象征手法,构思精巧,文字秾丽,富于艺术的独创性。

3、出示学习目标:

二、整体感知:

1、学生齐读,并解决生字词。

肥shu( )qī( )息 乌jiù ( ) 梦 mèi( ) 清liè( )枯hé( )lián( )刀 xī shuài( )liáo ku( )

2、学生听配乐课文录音,朗读时注意语气、语速、语调、停顿及重音的把握;并思考:作者选取了哪些景物来描写乡村秋景?为什么要选取这些景物?(出示课件内容)

冷雾、白霜——秋

稻香、镰刀、竹篱、瓜果——农家

蟋蟀(声音)、溪水(干涸、更清冽)、牛背笛声(远去)——秋景

(因为露珠、冷雾、白霜,表明秋天的天气特征;稻香、镰 刀、竹篱、瓜果体现农家特色;蟋蟀声使田野更辽阔,溪水干涸、更清冽,牛背上的笛声远去,暗示这是在秋天。)

③学生配音乐自由朗读课文,读出感情来。

三、研读赏析:

1、看第一幅图,并思考:

①这幅图与文中哪几句话相对应?

②划出第一段节奏、重音,并让学生读一读。

③出示改动后的诗句,教师读一读,比较:与原文有一样吗?能不能删去?为什么不能去掉?(逐句进行分析)

④学生再读第一段,进行品味,要读出感情。

2、看第二幅图,并思考:

①你觉得这段应怎样读?(有问题四人一组讨论。)

②请学生配乐试读,其他同学评价

③对诗中语句进行品味交流:你认为诗中的字词好在何处?

④学生齐读第二段。

3、看第三幅图,思考:

①根据诗歌第三节内容,你觉得画面有必要增添一些什么内容吗?说说你的想法。

②牧童这几句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③学生齐读第三段,读出感情

4、本诗的秋景图是由三幅特色画组成,请你试着用富有诗意的词来命名,并说说它 们要表达一种怎样的情感?(农家丰收图、霜晨归渔图、少女思恋图热爱秋天、赞美秋天的美好感情)

四、拓展延伸:

1、先请几名同学朗读最喜欢的一节诗。说说为什么喜欢。然后据图画,展开想象,描绘画面。学生描绘画面(参考内容):

农家丰收图:清晨朝露未唏的时候,有位农人来到幽谷,丁丁的伐木声震荡山谷;田野里发散出稻香的气息,金黄的波浪此起彼伏,稻田中有个身影在挥镰割稻,晶莹的汗珠湿透衣衫;还有采摘瓜果的人,瓜果飘香,沁人心脾,摘下这些沉甸甸的秋天的礼物,放进背篓,这份喜悦要与亲友一起分享……

霜晨归渔图:清晨的江面还弥漫着冷冷的雾气,可以感受到些许的凉意。远远地有个渔人摇着船桨向岸边驶来。依稀可见船篷上挂着层白霜,渔人熟练地撒下鱼网,网上的青鳊鱼就像乌桕叶,闪着银色的光泽。归航了,江面上传来动人的渔歌,还有阵阵爽朗的笑声… …

少女思恋图:原野上一片蟋蟀的鸣叫声,溪水清澈见底。羊儿的咩咩声阵阵传来,秋天的美景让人赏心悦目,牧羊女却失去了往日的活泼。夏日里的笛声热情、绵长,怎不见了那吹笛的.少年?姑娘的心事谁能猜得透 ?总结:诗人通过三组画向读者展现了秋天的特征,寄托了作者对秋天的理解:并且超出了一般人 对秋天的惯性定义,独创出 秋天的清幽的意境。

2、比较阅读:

读《秋景》,比较与《秋天》在内容、感情、语言等方面的相同之处。

五、课堂总结:

本诗从多种感官角度出发,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写出农闲的景象:农人世外桃源般的生活悠闲、惬意,少了些热闹喜庆,少了些艰难苦恨,多的是清静、清甜。这是一个明媚、快乐的秋天,一个清幽的淡雅的乐在其中的秋天。

六、布置作业:

1、摘抄以“秋”为内容的诗文,并做点评。

2、熟读课文,并背诵。

第2课最可爱的人学案 篇6

二 战斗英雄黄继光和邱少云

1中国人民志愿军在与敌人战斗中,涌现出无数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和﹍﹍﹍﹍﹍就是他们中的代表。他们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发扬高度的﹍﹍﹍﹍﹍主义和﹍﹍﹍﹍﹍主义精神,被誉为“﹍﹍﹍﹍﹍”。探究与交流:

3.1 根据下列提示内容写出相对应的人物的名字

3.1.1 用身躯堵住敌人机枪射口的英雄——

3.1.2 严守潜伏纪律被大火吞噬的英雄——

3.1.3 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

3.2 请列举朝鲜内战爆发后,美国威胁中国安全的侵略活动知识综合与拓展:

抗美援朝纪念馆,由纪念塔、陈列馆、全景画馆三大主体建筑组成。纪念他高53米、象征1953年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三层楼的陈列馆设有10个展示,陈列着500余幅珍贵照片和1000余件文物,再现了当年抗美援朝战争的宏伟场面。全景画馆高24米,直径44米,综合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将绘画、塑型与灯光/音箱融为一体,生动形象地反映了扭转朝鲜战局的“清川江畔围歼战”场面,画面高18米,周长132米。站在电动转椅看台上,可以在艺术欣赏中,领略到当年这场战争的宏伟气势和志愿军战士的英雄气概。

请回答:

⑴ 如果你是纪念馆的讲解员,请你结合所学的历史知识分析抗美援朝战争取得胜利的原因有哪些?

⑵ 战争的硝烟已经离我们远去。历史不能忘记,我们更不能忘记。身为21世纪的青少年,我们应该做些什么呢??

第2课:芦叶船 篇7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认识6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

(二)过程与方法

抓住课文的重点部分,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儿时的童心童趣。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抓住课文的重点部分,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儿时的童心童趣。

教具准备: 自制多媒体课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检测预习。

1、出示芦叶照片,引入课题,齐读课题。

2、加深理解生字词、反义词、近义词、多音字。

二.初读,文脉初探。

1.学生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生字多读几遍,想办法解决不理解的词句。

2.同桌合作,轮读课文,互相欣赏。3.本文的结构是什么?

第一部分(1-2段):作者回忆自己的家乡。

第二部分(3-4段):作者回忆了和小伙伴们玩芦叶船的情景,使我们感受到芦叶船给作者童年带来的不仅是快乐,还有智慧。

第三部分(5-8段):作者和表兄到长江玩芦叶船的情景,芦叶船给我们带来遐想和希望。

(二)再读,引导再探。

(1)课文讲了关于芦叶船的什么事?

(2)芦叶船给作者的生活带来了什么?

(3)“我们”放芦叶船时产生过哪些联想,为什么会产生这些联想?

(三),再读、引导再探。

再探之一:作者笔下的童年生活非常有趣,读着读着,一幅幅生动的画面就浮现在我们的脑海,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来感受作者童年的快乐吧。

再探之二:感受童年的乐趣。

(1)同桌一起细细的品读课文。课文写了关于芦叶船的什么事?找出有关段落有感情地读一读。

(2)“我们”做成芦叶船,放在家乡的小河里,放在长江里。说说“我们”放芦叶船时产生过哪些联想?为什么会产生这些联想?

(3)通过交流,通过感悟课文的内容,你现在最想说什么?

(四)研读、品味合探

合探这一:最后一段是作者丰富的联想,我们应该用怎样的感情来读?

五,小结,延展追探

1、能画一画你想象中的芦叶船吗?

2、你喜欢作者的童年生活吗?你希望自己的童年生活是怎样的?

板书设计

做芦叶船→“理想之船”→远航

2.芦叶船

一、听写词语。

横线 横七竖八 蜘蛛 狭窄 喇叭 航行 浩浩荡荡 桅杆

二、多音字。

hãng(横线)hâng(蛮横)juǎn(卷尺)juàn(试卷)tǔ(吐气)tù(呕吐)

piāo(漂浮)piào(漂亮)piǎo(漂洗)zhã(折叠)zhē(折腾)shã(折本)biàn(方便)pián(便宜)

三、词语解释。

浩浩荡荡:指声势浩大。

四、近义词。

故乡——家乡 特别——特殊 直立——竖立 寻找——寻求 常常——经常 保险——保证

五、反义词。

特别——一般

直立——横卧

寻找——舍弃

晴朗——阴沉

横——竖

宽——窄

欢送——欢迎

升起——下降

第2课南亚和东亚的古代文明 篇8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知道古代印度种姓制度和佛教的兴起,黄河流域与长江流域的古代文明。

2、过程与方法:

①阅读课文,检索有效信息,运用“论从史出”的方法说明古代印度的种姓制度是奴隶主贵族剥削压迫人民的历史见证。

②利用课件和地球仪找出古代埃及、古巴比伦、古代印度、中国的地理位置,了解这些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分析它们与亚非文明的内在联系,培养识图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③ 积极收集有关的图片、资料,通过交流、互相学习,激发学习历史的兴趣,并增强团队意识和每位学习者主动参与学习过程的意识。

④对学生活动及时进行激励性评价,让学困生积极动起来,实现课程标准要求。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了解古代埃及的金字塔,感受人类文明的伟大,认识统治阶级对奴隶的残酷奴役和骄奢淫逸的腐朽生活,体会高超的建筑技术以及奴隶们非凡的智慧和才能。

通过分析古巴比伦《汉谟拉比法典》和古印度种姓制度,使学生认识其体现的阶级本质。通过了解佛教的产生及教义,体会古代印度的哲学思想反映的社会现实。体验远古文明蕴含着的人文精神对今天人类社会产生的深远影响。

重点

种姓制度是印度奴隶社会的特点;佛教的兴起。

难点

佛教是如何在种姓的印度社会兴起,学生理解有难度。实现师生、生生间互动交流,调动学生主动参与学习。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复习提问,导入新课

你是怎样看《汉谟拉比法典》的?体会和理解法典的实质是维护奴隶主的利益,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珍爱和平,反对战争。

讲授新课:

一、印度河与恒河流域的古代文明

1、印度河流域的早期文明 时间?

代表:哈拉帕文化,达罗毗荼人

2、雅利安文明 时间?

雅利安人,种姓制度

3、种姓制度 四个等级:

第一等级:婆罗门,第二等级:刹帝利,第三等级:吠舍,第四等级:首陀罗

请学生说出这四个等级所属阶层及职能,进行角色扮演,加深印象。

4、思考:种姓制度人为的制造了极不平等的社会等级,会带来什么后果?

5、展示《西游记》的有关片断。你知道佛教的诞生地吗?

6、佛教诞生的时间、创始人、教义有那些?

佛教创立的进步意义?有那些局限性?如果你是古印度的统治者,你会采取什么样的态度对待佛教?

7、佛教的传播

佛教传入中国,对古代中国文化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作用,并由中国传播到朝鲜和日本,成为世界性的大宗教。

8、出示释迦牟尼图像,展示有关佛教的图片和资料。设计意图:增强学生对古印度的了解,培养学生全面、正确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

二、黄河流域与长江流域的古代文明 中国夏商西周春秋文明 分封制 甲骨文

青铜器文明

三、课堂小结

(出示地图)根据地图将四大文明古国填到相应的位置。

观察它们的地理位置有什么共同之处?(产生于河流)为什么?(思考、讨论、阐述,达成共识)

四、课外拓展

从四大文明古国中任选其一,就相关内容动手制作一张手抄报。

板书设计

第2课 南亚和东亚的古代文明

一、印度河与恒河流域的古代文明

二、黄河流域与长江流域的古代文明

第2课时 练习课(教案) 篇9

【教学内容】

练习课(教材第38~40页练习八习题)。【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具体的统计活动中认识复式统计表,能根据收集、整理的数据填写统计表,并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

2.巩固复式统计表的应用,使学生在认识、填写、分析复式统计表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统计方法,发展统计观念。

3.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动手操作能力,进一步体会统计的意义。【重点难点】

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进行分析、解决问题。

【复习导入】

1.复习:我们学过了复式统计表,你觉得复式统计表与单式统计表比较有什么优点?

学生讨论、交流。2.导入:

那我们这节课一起来利用复式统计表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好吗? 板书课题:练习课 【练习分析】

1.出示教材第38页练习八第1题。

关于上面三届奥运会,下面哪些说法是正确的?(1)中国获得的金牌一届比一届多。

(2)俄罗斯获得的金牌一届比一届少。(3)每届都是美国获得的金牌最多。

学生读题,分析题意,讨论:你从中获得了什么信息? 学生交流、汇报。

归纳:前两句话是正确的,第3句是错误的。2.出示教材第38页练习八第2题。

下面是育才小学三(1)班同学的体育成绩记录单。

请把这些记录整理在下列表中。

(1)比较一下这个班男生和女生的体育成绩。(2)这个班的体育成绩怎么样?

分析:(1)学生思考:从上面两个表中,你发现了什么? 讨论、交流。

(2)如何比较男、女生的体育成绩呢?

引导学生归纳:比较男生和女生四个等次的人数多少。3.出示教材第39页练习八第3题。

(1)男生喜欢()类图书的人数最多。(2)女生喜欢()类图书的人数最多。分析:(1)学生进行调查、记录。(2)将记录的数据填在表中。(3)分析统计表。

学生讨论男生喜欢什么类图书最多?女生喜欢什么类图书最多? 小组讨论后交流、汇报。(4)引导小结:

可能男、女生喜欢的图书不是上面这三种,有可能在其他里。要让学生明白统计的准确性。

【课堂作业】

完成教材第39~40页练习八第4~6题。

学生先调查后填表,并对复式统计表进行分析,解决相应的问题。【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一起复习了“复式统计表”,你有哪些收获呢?(先和同桌互相说一说,再指名回答)还有什么想说的吗?

【课后作业】

完成《创优作业100分》中本课时练习。

第2课时 练习课

根据实际问题进行分析并解决问题。

《民族常识》第2课 教案 篇10

枝柘坪小学 王科

教学目标:

让学生了解少数民族生活的地方,地大物博,不仅有迷人的自然风光,驰名中外的旅游胜地,而且拥有富饶的土地和丰富的宝藏。教学重难点:

让学生体验到晒书民族地区风光优美,物产丰富,美丽富饶。教学思路:

以图激趣。让学生欣赏美丽,感受富饶。并能试着做一做导游,介绍家乡的特产。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流程:(第1课时)

一、复习导入:朗诵《中华民族歌》

上一节课我们认识了中国的56个民族,请大家打开书本第2页,我们一起把这首《中华民族歌》大声地朗读一遍。

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在祖国各地有居住着少数民族的兄弟姐妹们。少数民族生活的地方,不但自然风光十分美丽,有驰名中外的旅游胜地,而且拥有富饶的土地和丰富的宝藏。

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到少数民族生活的地方,去欣赏美丽,感受富饶!

(板书课题)

二、欣赏美丽

1,自读《民族花园》,找出少数民族地区的旅游胜地。(板书:美丽——自然风光、旅游胜地)2,说说你游览过哪些地方。3,一起欣赏美景。(PPT展示)

三、感受富饶

1,同桌合作读《阅读与思考》,找出少数民族地区的富饶体现在哪些方面?

2,师总结归纳、板书。

肥沃的土地——农作物和水果

辽阔的草原——马牛羊

优质木材

广袤的森林

名贵中草药

奔腾的江河

珍禽异兽

丰富的矿产

3,在肥沃的土地上,生长着哪些农作物和水果? 4,除了农作物和水果,还有价值较高的经济作物,如…… 5,在辽阔的草原上,又盛产什么呢?(马、牛、羊)6,思考:为什么剑麻等经济作物生长在南方,而马牛羊等动物却盛产在北方呢?这和什么因素有关?

7,明确:气候因素。

南方地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北方地区:寒冷干燥、降水量少。8,在广袤的森林中,有哪些丰富的物产?

优质木材 广袤的森林

名贵中草药

珍禽异兽

9,少数民族地区有哪些奔腾的江河? 10,少数民族地区蕴含着哪些丰富的矿产?

11,总结。正是因为少数民族地区有肥沃的土地、辽阔的草原、广袤的森林、奔腾的江河、丰富的矿产,所以十分富饶。

四、体验探究

1、休息一下。(看图连线)

2、资料卡。

A、少数民族地区生长着两种神奇的动物。多媒体:高原之舟——牦牛

沙漠之舟——骆驼 B、说说他们神奇在什么地方?

C、在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畜牧业有什么好处?(增加收入、交通工具。)

3、议一议。

A、你的家乡有哪些农作物和特产?(枝柘坪大米、岩松坪椪柑)B、观察两地的图片,思考:为什么枝柘坪适合种植大米、岩松坪适合种植椪柑?

C、明确:枝柘坪——地形平坦、河流贯穿、水源丰富、土壤肥沃、四面环山、气候独特。

岩松坪——临近清江、气候湿润、雨量充沛、关照充足。地岭高山阻挡北风,隔河岩水库调节气温。(气候独特。)

D、为家乡而骄傲、自豪!

五、实践活动——做导游

1、明确导游注意事项。

2、为黄果树瀑布解说。

上一篇:研途宝2018厦大803中西哲学史考研经验下一篇:教师如何进行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