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秋天作文

2024-06-10

说秋天作文(共16篇)

说秋天作文 篇1

说秋天作文

秋姑娘踏着夏天的脚印,悄悄地来到了……

果园里,果子熟了,苹果红彤彤的,葡萄水灵灵的……挂满了枝头;田野里,稻子笑弯了腰,高粱涨红了脸……到处是一片丰收的景象。

这一天他们这些“老朋友”聚在一起说说笑笑。苹果傲慢地说:“朋友们,虽然咱们是在一个季节成熟的,但是你们一个都比不过我。因为我不仅颜色好看,而且水份多,营养高。”说着便哈哈大笑起来。可稻子反驳说:“谁说你营养高啦,我营养才是最高的,我还可以给人类充饥呢!――你说呢高梁,我们俩儿谁最好?”一句话叫醒了正在吹凉风的`高梁,高梁立刻醒悟过来争着抢着说:“你们谁也不好,我才是最最最最好的,人类最喜欢我了。你们一个都别争啦,植物之王是我的了!哈哈……哈……”

他们的声音一个比一个大小 ,引来了许许多多的植物。可是植物们并不懂得谦让,也是一个不让一个。

这声音把一串正在熟睡的葡萄吵醒了,她柔了柔惺松的大眼睛,又打了一个大哈欠问:“嗨,朋友们你们在说什么呢?”

“没……没说……说什么。”

“我听到了你们在争论谁好。”

“那你还问。”

“知道吗?我们都在为人类作贡献,应该互相团结才对。”

植物们听了,脸红了。它们从此更团结了。

说秋天作文 篇2

一是精写多改策略。 心理学研究发现, 练习对技能学习有促进作用, 但过量的练习也会妨碍技能的掌握。由于小学生写作文的自觉性很强, 作文如果未能得到教师的及时指导与充分鼓励, 学生容易产生厌倦情绪。过量的作文练习, 也会导致学生疲劳, 降低学生作文的兴趣。提倡精写多改, 目的是在教学时间允许、不加重师生负担、师生能接受的前提下, 扎实地写好教材规定的每一篇作文, 最终使每个学生都能修改好自己的每一篇作文, 保证质量, 篇篇达标。怎样把现实生活转化为小作者的认识和内部语言, 这是作文修改训练中的重点和难点。过了这一关, 小学生作文才能产生质的飞跃。可见在精写的基础上修改好文章, 是我们提高小学生作文能力的有效途径。

二是分层达标策略。由于一个班的学生作文基础不一样, 所以作文教学目的不能归纳为一个层次。可分为基本目标和发展目标:基本目标是小学语言教学大纲规定的所在年级的目标要求, 适用于作文程度中下的学生;发展目标是大纲规定的下一年级要求达到的某些方面的要求, 适用于作文程度中上的学生。针对学生的差异, 灵活制订教学目标, 使教学要求置于各层次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之中, 能使学生在学习中获得成功和自信, 从而激发各层次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三是作文学习策略。即教会学生作文的规律和方法, 使之能自主作文。法国生理学家曲贝尔纳说:“良好的方法能使我们更加地发挥运用天赋的才能, 而拙劣的方法可能阻碍我们才能的发挥。”因此, 我们不能忽视对作文学习策略的研究。全程作文学习, 包括动笔前的积累阶段, 动笔中的写文阶段, 动笔后的修改反馈阶段。写文阶段教师训练比较多, 学生了解得也比较多, 但对作文影响较大的积累和修改反馈阶段学生了解不多, 教师重视不够。因此, 应更多指导学生观察生活, 积累写作素材, 多写观察日记和周记。写完作文后, 要从内容和语言上反复修改, 直到满意为止。要把写好的作文读给家人或同学听, 要互相交换欣赏、评点。写得成功的作文可及时投到报刊上发表。这样经常地自我训练, 会加速小学生作文能力的提高, 最终实现“自能作文”。

四是贴近生活策略。一位语文教学专家指出:“我国小学的作文教学, 大多从技能入手, 很少看成少年儿童自身的一种表现, 学生的作文往往成人化, 人情味不足。”我认为, 这主要是教师的作文指导未能贴近学生生活造成的。少年儿童天真烂漫, 充满幻想和对未来生活的渴望。教师要充分了解他们的生活内容及内心所想, 作文题目不要过于平淡、成人化和程式化, 应尽可能涉及他们普遍感兴趣的生活内容, 甚至是小学生生活的热点和焦点。对学生作文中表现出处事的幼稚、不成熟甚至离奇可笑的行为, 教师要宽容, 只要不是道德上的错误, 教师就不要用过于理性的标准要求他们。这样才能解放思想, 激发学生的写作情感, 使学生从没有什么可写到满怀激情地记录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想、所感, 使作文真正成为学生自我表现的一种需要, 从而变被动的写作过程为主动的写作过程。按照贴近生活的策略训练小学作文, 处处可以学作文、用作文, 作文训练的成功就指日而待了。

五是倡导说真话, 写实事。小学生写作文总有无话可写的恐惧, 其实这是一种写作的心理障碍。要消除这种恐惧, 必须从写心里话、写亲身经历的事开始。比如我指导《我的同桌》作文课时, 就让学生先说说自己的同桌, 从外貌开始, 再说喜不喜欢他, 为什么喜欢他, 平常是怎么和他交往的, 是不是有矛盾, 又是怎样处理的, 从他身上能否找到你学习的东西, 等等。学生们踊跃发言, 侃侃而谈。大家谈了一节课后, 我写出作文题目《我的同桌》, 让大家将刚才怎样说同桌的, 心里怎样想的写出来, 结果篇篇生动真实。

六是鼓励学生进行“求异思维”。叶圣陶先生曾说过:作文与文学作品之间没有一条界限分明的鸿沟, 表情表得好, 达意达得妙的作文, 就是文学作品。为了练习某一种写作方法, 而不注重学生作文中的独创性表达, 势必使学生倍感作文枯燥, 从而影响学生作文兴趣, 束缚学生思维发展。

你在秋天说要离开 篇3

今年长沙的夏天热得真不像话,据说持续高温日已经打破了历史记录,新室友还在跟我感慨高额电费时,你说晚上请全组的同事去你家吃饭。

我还记得那天下班的时候,天边铺满了瑰丽的晚霞,温暖的阳光轻柔地照在大家年轻而神采飞扬的脸上。

走在人群里,我微笑地看着大家兴高采烈地讨论着晚饭吃什么菜,喝饮料还是啤酒,有一瞬间由衷地觉得,哪怕生活再多的磨难和艰辛,它的本质依然是美好的。

然后到了一个路口,你突然表情严肃地说,有件事情不知道现在该不该告诉我们。

气氛顿时有点小紧张,还是眸眸率先跳出来,惊讶地说:不会吧,你要结婚啦?

是的,所有人的第一感觉都是以为,我们亲爱的追风少年终于要成家了,而女生的眼神里写满了期待,她们也许在想,是谁这么幸运,以后每天都可以与你并肩赏这晴空晚照。

然而你只是笑了笑,那样的轻描淡写,却一直印在了我的脑海里,那笑容是释怀,还是解脱,我不得而知,只是猛然发现你似乎很久没有这样笑过了。

你一定是累了。

而我一定是还沉浸在最开始的喜悦当中不愿醒来,我听见你说:下个月我可能会提交辞职报告。声音很轻,轻得好像一个深夜才回家的父亲害怕打扰了婴儿的睡眠。

如此的小心翼翼,却依然犹如晴天霹雳,震撼了在场的每一个人,我们一时都不知道该作何反应,还以为你是在开玩笑。

你接着说:我来魅丽快六年了,我想去看看外面的世界。

外面的世界啊,这是多么具有诱惑力的五个字,也是我曾经无数个深夜单曲循环的那首歌的名字。

遥想过去的三年时光,在我最孤单脆弱的时候,我也曾思量,是不是魅丽不适合我,是不是还有更广阔的天地在等着我去探寻,去闯荡,去翱翔。

是你啊,一次次将我从彷徨无助的泥沼里拉了出来,给我方向,给我力量,也给我希望。

那时候,我多希望我们之间没有职场的身份,没有前辈晚辈的礼数,我能够像普通朋友那样轻轻地拍拍你的肩,告诉你,无论如何坚持自己的选择。

但谁敢说时光不是无情的,我刚来魅丽时,你已经工作了三年,而我在这里工作了三年后,你却要走了。

我深知这只是一个巧合,但这样的巧合真叫人心酸。

我一直以为,我只要不断地努力,总有一天会追上你的脚步,与你并肩奔跑,成为我们共同热爱的这本杂志最坚强的后盾。

可如今,你却要走了。

那天的晚饭,我们仍然吃得很开心,你一直在劝我们夹菜,帮我们倒饮料,给我们讲笑话……

哈哈,你就是这样一个人,明明很伤感的氛围,却搞得像是生日聚会。

无法想象,这江湖如果没有你,该有多寂寞。

散场后,我一个人坐在站台等车,这个城市灯火辉煌,车水马龙,我一直很庆幸茫茫人海能够与你相遇,上司也好,朋友也好,终归不是擦肩而过的陌生人。

多好。

你收拾完所有东西,说要离开的那一天,虽然长沙已经立秋,但仍旧暑气未消,约定好的那场人工降雨也迟迟没来,真不是一个适合告别的日子。

而你走之前,还帮我面试了一个新人,告诉我要注意哪些细节,鼓励我要再自信一点,说我还可以做得更好……

这一切的一切,我知道你其实也舍不得。

胖猫哈比把你家搞得天翻地覆你都不忍心骂它一句,何况是这个你热爱了六年的地方。

但我也知道你是真的累了,你需要休息。

那么,就让我来吧,就像你告诉我的那样,好好干下去,做好《花火》,热爱她,并让更多的人喜欢她。

你仍然是那个潇洒的追风少年,而我依然是那个以你为榜样的人。

这些年,我一直在走你走过路,看你看过的风景。所以我亦坚信,你一定会回来。

天地之大,他日江湖再见,我想我一定会勇敢地跟你说:四爷,你看,我没有让你失望哦。

小班说课《秋天的水果》 篇4

说课的主题内容为《秋天来了》。我的教育对象是小班小朋友。小班小朋友他们的思维是具体形象的,在学习过程中要注重感知事物的明显特征,并尽量与他们自身体验的日常生活经验结合起来,因此,为小班安排的活动内容更要贴近幼儿的生活。我在“秋天来了”这个大主题的背景下,选择了“秋天的水果”这个小主题。

大家都知道,秋天是各种水果收获的季节,秋天的水果是多种多样的,它们不仅有不同的名称,还有形状的不同,颜色的不同,味道的不同等。对于小班的幼儿,他们的认识是具体的,只能根据外部的特征来区别事物,水果中的不同最直观的是外形,幼儿对此已有了一定的经验认识,但水果中除了外部的不同,它的内部也藏有许多的教育契机.为了丰富幼儿的认知,我制定了以下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触摸、品尝等方法感知苹果、桔子的特征。

2、乐意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

根据活动目标,我准备了苹果、桔子,削成块的水果若干和装水果的袋子。

活动过程

第一环节:观察苹果、桔子

小班的孩子有意注意的时间较短,在整节课的开始部分,我就充分利用孩子的这段有意注意时间,让幼儿观察苹果与桔子有那些方面的不同,这是整个活动的重要环节。我要鼓励幼儿去观察,去发现这两样水果的不同,并鼓励幼儿大胆地用语言讲述自己的发现。开始时,教师与幼儿围坐在大桌子旁,告诉幼儿:秋天到了,水果丰收了。这里都有哪些水果呢?它们都是什么样子的?让幼儿找一找苹果与桔子的不同,告诉老师你是怎么找到的?苹果是圆形的,桔子也是圆圆的;苹果是红色的,桔子是黄色的。

小班小朋友他们最初表达的一定是他们直观看到情形,多数以单词的表达形式出现,如圆圆的,红红的,等等。这是老师的作用除了帮助孩子表达清楚,还可以通过顺口溜的形式,把形状与孩子生活中某些相似的东西联系起来,如:“苹果红红的,桔子黄黄的”等等。同时,为了让幼儿进一步观察苹果与桔子的不同,可以用刀子将苹果和桔子切开后进行比较。第二环节:游戏“摸水果”。(巩固对苹果、桔子的认识。)

小班的孩子们好动好玩,对学习的认识很大的程度依赖于行动。“摸水果”的游戏,就能满足孩子们好动的天性,在游戏中让幼儿体验学习的快乐。此环节,我将水果装于一只布袋中,让幼儿蒙住眼睛后伸进一只手进行摸索,并回答摸到了什么水果,然后拿出来进行验证,看回答得是否正确。

这一环节的重点是强调营造一个愉快、欢乐、无拘无束的游戏气氛,让孩子们充分体验到游戏的快乐,让孩子们有充分表现自我的机会。

第三环节:品尝苹果、桔子。

经过以上一段时间对苹果与桔子进行比较,幼儿的神情应得到一定的放松,这时让幼儿品尝苹果与桔子,比较一下它们的味道有什么不同,如“苹果是甜甜的,还有点酸酸的;桔子不仅甜甜的,而且水份还多多的。

秋天的怀念说课稿 篇5

《秋天的怀念》是部编本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第一课,这一单元的学习重点是体验亲情,丰富自己的情感体验及在体会文章情感中学习朗读。这是一篇精读课文,紧扣本单元的学习重点,为接下来几篇文章的学习打下基础。

《秋天的怀念》是史铁生先生的真情之作,文章表达了作者对母亲的怀念、愧疚和对生命的热爱之情,歌颂了母亲伟大无私的爱。文章的描写、语言十分细腻,善于通过神态、语言、动作描写来突显母亲的形象,是文质兼美的佳作。

二、说学情

初一的学生经过小学阶段的学习和初一第一单元的学习,以及具备一定的朗读能力和感知能力,能在朗读过程中初步感知文章的感情基调。初中学生的思维能力有所发展,情感体验向更深更细的方向发展,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可以。此外,对于小学阶段,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较强。

学校的学生基础扎实,思维活跃,因此在课堂中会尽量让学生参与到小组讨论与发言中。学生对作者比较陌生,但对于文章中所表达歌颂的母爱较为贴近,可以让学生通过反复诵读揣摩语言,体会情感,获得审美体验和思考。

三、说教学目标

基础教育的语文课程重要“基础”二字,初一阶段的学生仍处于打基础阶段,因此要注意“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目标1:掌握生字词,理解词语在课文中的含义是本课的基础目标。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指出:“要使学生在朗读中通过品味语言,体会作品和作者的思想内涵和情感态度,学会用恰当的语气和语调进行朗读,表达自己对作品和作者思想内涵和情感态度的理解。”阅读教学特别是教像《秋天的怀念》这样文质兼美的文章时,应让学生反复朗读,细细品味其语言的精妙和细腻的情感。因此定下目标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文章的感情基调,注意语调和节奏的变化。

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教学要求培养学生初步的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秋天的怀念》中所歌颂的母爱离学生的生活和近,也极具启发意义。因此,确定目标3:通过圈划、品味、揣摩文章中“母亲”的动作、神态和语言的描写来感悟、体会文章中细腻丰富的情感。

四、说教学方法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积极倡导自主、合作和探究的学习方式。”《秋天的怀念》一问,无论是从语言还是内涵来看,都处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内。因此,可以借助多媒体教学手段,课前让学生认真收集资料,课堂中积极开展讨论,充分展开师生、生生和生本之间的对话,运用“自主、合作和探究”的学习方式。

《秋天的雨》优秀说课稿 篇6

《秋天的雨》是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的一篇课文。课文文质优美,是学生积累语言和练习写作的一篇好教材。教材选编课文的目的是围绕“秋天”这个专题,使学生边读边想象,体会秋天的美好,感受课文语言的魅力。《秋天的雨》是一篇抒情散文,名为写秋雨,实际上写秋天,课文把秋雨作为一条线索,写秋天缤纷的色彩,秋天的丰收景象,深秋中各种动物、植物准备过冬的情景,从整体上带出一个美丽,丰收,欢乐的秋天。

二、说学情

三年级学生活泼好动,好奇心强,对事物有观察,但是此阶段学生并不会仔细、耐心观察事物,因此学生对秋雨、秋天有一定的生活积累,但并未有深入了解,本文的景物特色正好能将学生带入场景之中,培养学生仔细观察的能力。

三、说教学目标

因此,基于教材和学情,我从课程标准中“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基本理念出发,设计了以下三个维度的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培养语言感悟、积累和运用的能力。

2、理解课文内容,在读中感悟课文描写的景物特点。

3、激发观察自然、热爱自然的兴趣和感情。

四、说教学重难点

基于以上对教材、学情的分析和教学目标的设立,我确定本节课的重难点为:

【重点】理解课文内容,在读中感悟课文描写的景物特点。

【难点】激发观察自然、热爱自然的兴趣和感情。

五、说教法学法

为了实现教学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教学中我采用品读法、讨论法、多媒体辅助法。

那么接下来我将着重介绍我的教学过程,这也是我本次说课最为核心的环节。

六、说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上课开始,我会以谈话的方式询问学生最喜欢哪个季节,根据学生的回答,导入课文《秋天的雨》。

此阶段的学生善于表达自己,乐于表达自己,运用谈话的方式能够最大限度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二)初步感知

紧接着我会请学生按照以下的引导,完成对生字词的学习:

先自由朗读课文,圈画不认识的生字词;然后借助课下注释及工具书,自主解惑后同桌交流;最后教师集中教学生字新词,学生再次齐读课文。

做完这一系列准备工作之后,学生扫清了阅读障碍,再次朗读一遍课文,引导学生用一句话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了解文章大意。

(三)深入研读

深入品读是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课文使用多种修辞手法,把秋天人格化,把秋天比喻成生活中常见的东西或事物,这些被艺术化了的语言,给学生造成理解上的困难,于是我将根据文章特点,将品读教学分为三个部分进行教学,每一部分都运用谈话、多媒体辅助、想象等方法,让学生理解课文,把握文章景物的优美。

首先是看看秋的颜色。

作文贵在说真话诉真情 篇7

一、把握时机,写即兴作文,引导学生流露真情

小学生由于没有固定的思维模式,天性好奇贪玩,不受约束,他们在用自己的方法探究这个世界,因此都有独特鲜明的个性。因此,教师可以从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和生理特点出发,从他们的爱好与个性入手,引导学生写即兴作文。

如,有一次,一些学生上课前叽叽喳喳,我大发了一通脾气。班长主动走过来作检讨,恳请我为大家上课。猛然间觉得自己做的有些过分了,于是向全班同学作了检讨,紧接着我让学生们以这次我发火为材料写篇日记。当晚日记中学生们打开心扉地写到:“老师,你发火的时候我们好害怕。”“老师,其实我们说话是因为我们有自己的见解,可是没有想到你发了那么大的火。”“老师,其实你发火的时候我们已经不说话了,可是你还不能原谅我们。”……“文章贵在真实”在这次即兴作文中得到很好的体现。

二、提供素材,写观察日记,鼓励学生各抒己见

学生作文为什么会出现“假、大、空”的现象?实践证明,这与传统的教学方法有很大的关系。传统作文教学经常是:出题一讲解一作文,甚至在作文教学中采用“体操式”的方法,把人物描写、气候描写以及特定的事件叙述搞成范本,然后让学生抄下来,背下来,也就无怪乎学生的作文千篇一律了。

其实学生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每个学生在生活中都会有自己的见解和感受。如果教师能很好地引导学生写出他们多彩的生活和独特的思想情感,学生肯定会说真话、诉真情。

如,有一天遇到一场难逢的大雾,整个校园白茫茫的一片,7米以外的东西全都看不清楚。上课前,我领着学生进行多感官体验。让学生先站在教室内观察,然后走进雾中体会。上课了,学生仍兴奋得手舞足蹈,滔滔不绝地发表演说,争先恐后地叙述他们所看到的、所感受到的。等学生觉得已说完,仍意犹未尽时,我让他们把刚才所说的话整理后写出来,结果一篇篇精彩的观察日记诞生了。

三、倡导真实,写童心童趣,张扬学生的个性

小学生的习作语言,应该打上个性化的烙印,符合学生的身份并带有童真童趣。个性化的习作必然有创新的火花,需要教师积极鼓励。学生在语言运用的过程中,会形成一种只属于他们的独特表达方式,他们用这种表达方式来表情达意。这种表达方式的最大特点就是儿童化,虽然没有什么精彩的修辞和华丽的辞藻,但却十分生动;有些语句不够规范但很有创意;有些表达不够精确但足以表述他们的生活。教学实践中条条框框越少,学生的个性越能得到充分表现。教师应充分尊重学生的表达方式,鼓励他们大胆表达。

四、创新模式,写实事要事,引导学生关注社会

首先,教师要根据高年级学生的作文要求,让学生有选择地写命题作文。既要引导他们写出真情实感,还要引导他们关注生活,关注社会。

比如,中秋节放假之前,我要求学生在《中秋之夜》以及《______,我为你自豪》中任选一题进行作文。其次,在作文命题上下功夫,要抓住学生关心和关注的热点、焦点让他们来写。

五、拓宽阅读的渠道,积累写作素材

作文是各种知识的综合运用,没有丰富的知识,是很难写出中心明确、立意新颖、内容丰富的好作文。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博览群书。学生在广泛阅读中,从古今中外名著和大量诗文中积累大量词汇和作文素材。为了更好地引导学生阅读和作文,还可以组织一些读书班会,交流读书心得体会或组织开辩论会、故事会等形式来锻炼学生的口才,积累写作素材。

北大荒的秋天说课稿 篇8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已经走进了《北大荒的秋天》,今天,就让我们再次走进北大荒,去细细

地感受它、欣赏它。(板书课题)

二、品读课文

上节课,同学们已经自读课文2至5小节,并划出了自己喜爱的句段。那么我们按顺

序先来看一看课文的第2至第4小节。

(一)品味天空的美

1、有没有同学喜欢第2小节的,谁能给大家读读?(指名学生读)

天空一碧如洗„„转眼间变成一道银灰、一道橘黄、一道血红、一道绛紫,就象是美丽的仙女在空中抖动着五彩斑斓的锦缎。

2、说一说书中用一个词概括了天空的美,什么词:一碧如洗。什么叫一碧如洗?

3北大荒的天空不仅仅是一碧如洗的,它还多姿多彩。读课文,你看到的傍晚天空是怎样的?(一道银灰,一道橘黄,一道血红,一道绛紫),闭上眼睛,想一想除了这些,傍晚的天空还会有什么颜色?(金黄、茄紫、粉红、浅红、玫瑰红)

(二)品味小河的美

1、默读第三自然段,说一说小河有什么特点?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清澈见底是什么意思?

2、是呀!小河是多么的清澈,多么的平静啊!谁能把这句话读好?

3、看,小河的清澈和安静,把谁给吸引来了?

4、小鱼的出现,使小河不单调,使小河有了生机和活力。让我们一起来读。

(三)品味原野的美

1、这段话中哪句话是中心句,能概括北大荒秋天原野的特点?具体写了哪几种事物?谁能

给大家读读?(指名读)

2、(热闹非凡)什么意思?非同一般的热闹是一种怎样的景象呢?请同学们大声的朗读这一

段,看看作者是怎样具体些“原野热闹非凡”的?。

3、这一段话先概括写了原野的热闹非凡,再从大豆、高粱、榛树具体展开写出了怎样热闹,这在写法上叫先总写后分写。

4、用热烈的语气分小组读,看看哪一组能让我们亲身感受到北大荒的原野——热闹非凡。

5、北大荒的秋天这么美,你能说出或画出你感受吗?

6、观赏北大荒的秋天的相关图片,体会北大荒秋天的美丽以及作者对北大荒的热爱之情,并将这种感情送入文中 再读。

(四)品味物产丰富

1、作者说“北大荒的秋天真美呀!那么北大荒的秋天除了有美丽的风景,还有什么呢?(引

读第五自然段))

2、田野、山岭、江河、草甸子都捧出了什么宝物?

3、理解:“大豆摇铃千里金”

4、结合板书,回顾课文,梳理文章脉络。

5、北大荒的秋天不仅景色优美,而且物产丰富,所以作者情不自禁地发出赞叹——(齐读

课文最后一节)(板书:真美)

三、拓展延伸

1、北大荒的秋天是美的,我们家乡的秋天也很美。课后去找一找,家乡的秋天美在哪儿?按照课文第四自然段的写法,把它写下来。

1、课后以小组为单位,搜集资料说说:北大荒有美丽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物产,为什么还叫“北大荒”呢?

教学反思:我在执教本课时,主要亮点是以“读”和“悟”贯穿全文,同时借助多媒体辅助教学,让学生在朗读和想象的基础上,有了视觉的体验,使得学生对更能感受课文所表达的情境,抒发的情感。另外我还教给学生活学活用,学习本课的“先总后分”写作特点并用于写作中,这就是把学到的知识上升为一种能力,才使学生更好地从读中学写,还利于其习作水平提高。

天空一碧如洗

真美景美小河清澈见底

原野热闹非凡

说秋天作文 篇9

---商南县鹿城中学周文娟

一、说教材

本节课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音乐七年级

上册第三单元《金色的秋天》第一课时,本单元根据秋天的季节特点,围绕《课程标准》中所提出的感受与鉴赏、表现、创造、音乐与相关文化等四方面的基本要求,通过开展欣赏,唱歌,打击乐合奏, 等丰富的教学活动,集中体现文化艺术多元化的特点,使学生在丰富多样的课堂教学活动中不仅体验音乐所带来的审美愉悦感受,而且能够从音乐与相关文化艺术的共性和个性特点的对比中,了解其学科特征及相关关系。二.说目标 知识与技能:

1、通过音乐的对比,了解音乐要素对表现音乐的作用,感受秋天的不同色彩

2、引导学生用自然舒展、抒情柔和的声音演唱歌曲《西风的话》,能够熟练掌握歌曲中典型的节奏型打法,并能够进行小组合作创编打击乐合奏。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歌曲《西风的话》的学习和演唱,增强对歌唱艺术的兴趣。

2、在反复聆听、歌唱《西风的话》的过程中,唤起学生对音乐、对大自然秋天、对生活乐观积极的情感体验。启发教育青少年珍惜时光,热爱生活。

重点:指导学生用自然、舒展的声音演唱歌曲,表现歌曲的抒情意境。难点:引导学生主动地探索积极参与课堂实践活动。

三、说教法

1、本课始终把新课标“以音乐审美为核心,重视音乐实践”、“学科综合”的理念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

2、在教学过程中围绕着“秋天”为主线,让学生在音乐中感悟秋天,描绘秋天,唱响秋天,表现秋天。

3、本课充分渗透提供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一教学理念。

1、讲授法

讲授法是教师通过口头语言向学生传授知识的教学方法。其优点是音乐教师有较充分的主动性,易于把握所传递的音乐知识的尺度,使学生在较短时间内获得较多的连贯的知识。欣赏时,可运用讲授法,介绍作者生平、作品的时代背景,作品标题的由来,变奏曲式及音乐主题等。这些内容都将对学生理解把握整部作品起到引导、启发和铺垫的作用,许多难点要点在欣赏中就会迎刃而解。

2、听唱法

在学唱歌曲时,我采用听唱法教学。先听几遍录音机示范唱,再听老师示范唱、教唱、随琴唱,从而让他们掌握旋律、节奏、时值等乐理知识。

3、视唱法

在视唱训练中,我采用尝试教学法,让学生试着唱唱,在他们唱得不够准的情况下,我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让他们真正掌握节拍等乐理知识。

4、比较法

通过两种不同节奏的演唱方法,让学生在欣赏的同时对音乐作品加以对比,从而了解不同的演唱节奏所表现的情绪特点。它能使学生准确地把握音乐作品的情感,深刻理解作品的内涵。

5、引导创编法

教师根据学生掌握的知识情况,启发、引导学生创编音乐节奏进行小组练习并合作表演。五 说学法

1.情境法

“情境法”教学,这是音乐欣赏教学的主要方法。以多媒体为辅助教学手段,通过创设情境,使学生处于一种舒适、富有乐趣的情境之中,这样既陶冶了情操,也不知不觉地体验到音乐表现的意境,从而提高学生对音乐的感受、欣赏能力。

2.体验法

音乐是听觉的艺术,声音的艺术.蔡元培先生说过:“我们在听了一支美妙的乐曲后,常会有一种说不出的感受:四周的空气会变得温柔,生活多么甜蜜,似乎觉得自身在这个世界上有一种伟大的使命。”体验法就是教师培养学生有敏锐的音乐听觉并巧妙地引导他们参与到音乐中去的教学方法;在参与过程中让学生感受、想象、理解、再现音乐形象。体验法教学不仅能使学生动身、动曲,还可以动口唱、动手演奏。

教学准备 1.音乐课本 2.打击乐器:如三角铁、响板、木鱼、碰铃等。3.教学课件

七、说教学过程

在这一部分,我设计了以下四个环节:

(一)欣赏教学

1.创设情境,提问导入

2.听乐赏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介绍黄自和《西风的话》 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提问导入

提到秋天,大家能够想到什么,自由讲一讲。老师这里也有一些关于秋天的图片,请大家欣赏

通过以上图片,引导学生说出描绘秋景、对秋天的感受及与之相关的社会活动的主题词。如“金色”“收获”“红叶”“谷穗”“登高”“旷远”“赏荷”“狩猎”“载歌载舞”“凋零”“萧瑟”等。

(二)唱歌教学 1.介绍黄自和《西风的话》

黄自(1904—1938)字今吾,江苏川沙人。我国20世纪30年代著名作曲家,音乐教育家。

《西风的话》黄自的这首儿童抒情歌曲创作于20世纪30年代。当时在青少年学生中广为传唱,歌曲表现了作者对青年一代的殷切期望 2.教唱《西风的话》

①教学生用自然、舒展的声音演唱这首抒情歌曲。设问:该曲寄予了作曲家对青少年怎样的殷切期望?

歌曲表现了作者对青年一代的殷切期望---珍惜时光,热爱生活和对光明的憧憬。②该曲的音乐风格、节奏特点、力度记号的表情作用是怎样的?

该曲歌词含蓄、深邃,情景交融;曲调婉转、典雅,抒情柔美

歌曲为大调式;一段体,由四个规整的乐句构成。虽然四乐句采用了相同的节奏,但旋律的变化表现出不同的情绪对比。第一乐句先扬后仰,奠定了全曲舒展、宽广的风格;第二乐句曲调渐强,与第一乐句形成对比;第三乐句在高音曲展开,完成了曲意的转折,是全曲力度最强的乐句;结束句渐强渐慢的处理,表现了深邃悠远、余味无穷的意境。

③唱歌教学中贯穿本节课相关音乐知识的讲授。

四四拍节奏的强弱关系;指挥示意图;简谱中音符的唱名和音名;歌曲的旋律线;歌曲演唱的强弱关系等。

(三)实践创编

通过对乐谱的试唱练习,找出典型节奏型,并进行节奏型创编,并分小组合作练习以达到分角色进行打击乐表演。

(四)作业设置 1.画出你心中的秋 2.有感情演唱《西风的话》

3.分小组练习给《西风的话》编配打击乐节奏型,并能够熟练配乐。谢谢大家,再见!

引导学生在作文中说真话 篇10

一、自由选择, 走入真话课堂

在教学中, 我们要经常鼓励学生自由发表自己的见解, 说出自己的想法, 并引导他们去发挥自己的想象, 尊重学生的独特见解, 引导他们愿意去说出自己的真实想法, 和大家分享。让他们有说的欲望, 写的欲望, 激发他们写作的兴趣, 在每节的语文课或者作文课上都形成一种浓厚的说真话、写真实情感的氛围。在讲读课文时, 教师要通过对课文的分析和学生的声情并茂的朗读来体会文章中的真情实感, 让学生在课文中受到感染和熏陶。并以此为契机, 可以问学生, 为什么课本中的文章能够如此的让人感动和欣赏, 而我们的作文却不能打动人心呢?究其原因, 是文中的作者写的都是自己的真情实感, 说的都是真话, 才能打动读者。所以我们在平时写作文时也要敞开自己的心扉, 把自己的喜怒哀乐真实地展示给大家, 让他们与自己同喜乐, 同伤悲, 也就是写真话, 吐真言。这样, 我们才会有内容可写, 有话可说, 才能打动别人的心, 才能写出好的文章来。

在讲评作文时, 教师要善于表扬那些作文中写出自己真情实感的同学, 无论他们的语言是否干瘪, 词藻是否华丽。使他们认识到只有写真话的文章, 才会受到老师的认可和表扬。让他们尝到写作的甜头, 从而提高他们的写作兴趣, 培养他们说真话的习惯, 并且具有说真话的良好美德。

二、多种训练, 扩展真话空间

平时, 多数同学不注意增加阅读量, 不注意搜集生活中的素材, 不注意积累生活资料, 以至于在写文章时脑子空空如也, 无话可说。因此, 要想让学生的作文写得生动和有真情实感, 我们在平时的作文教学时要采取一些不同形式的训练形式和训练方法, 让他们感到有内容可写, 有话可说, 有感而言, 拓展学生说真话的空间。首先要创设活动情景, 让学生们亲自参与到活动中去, 让他们亲自去实践, 去体验, 去观察, 去想象, 从而酿造一种写作的氛围。引导说出他们的内心感受, 激发他们的写作灵感和写作欲望。比如, 在班级中开展一些具体活动, 让他们写出活动的过程和自己的内心感受;还可以让他们站在高楼远眺, 体验那是怎么样的一种境界等等。其次, 在作文的命题上要力求新颖。以往的一些作文题, 大多比较单调, 比较俗套。比如记怎样的一个人和一件事等等, 这些题目从小学就开始写, 不知道写了多少遍, 学生都没有新鲜感, 也没有那么多的内容可写。以至于写的是反反复复, 应付了事。所以, 要想使学生写出真话的文章, 教师在命作文题目时要新颖, 题目首先要吸引他们, 要给学生有耳目一新的感觉。比如可以写一些观看一部电影或者小说后的感受, 参加一项竞赛后的感受等等。另外, 老师也可以抓住课堂中的一些典型的偶发事件, 随机停止让学生进行观察, 去说、去写一个片段等等。教师对于写得好的学生要及时进行表扬和鼓励, 并要进行有针对性的评价和指导。

三、鼓舞激励, 抒发真实情感

为了提高学生的写作积极性, 平时教师要采取多种灵活的评价方法鼓励学生, 让学生感受到写作不是一件困难而头疼的事情。所以首先要尊重孩子们的劳动成果, 让他们体会到成功的喜悦, 让他们把写作当做一件快乐的事情来做, 从而喜欢写作。教学中, 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 制订写作目标, 不能过高的制定写作要求。以防止学生因为要求过高而降低他的写作兴趣。另外, 在批改作文时, 要一改传统的教师自己全部批改的方式, 批改方法要做到灵活多样, 尽量把批改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教学中我们可以采取学生自改、同桌互改、典型作文共改、片段批改等等方法。教师不但要对写的好的学生进行表扬, 对于批改好的学生也要进行嘉奖。并且把每次写的好的文章和评语写得好的学生的作品张贴到学习园地里, 评出班级的写作大王和优秀小作家等。

说秋天作文 篇11

一、说教材:

秋天是一个美丽的季节,是收获的季节,秋季的变化和幼儿的生活紧密相连,秋天的天气与动植物的变化会给幼儿带来全方位的感官刺激,大班的幼儿观察和分析能力有了一定的发展,并且孩子们充满了好奇心和强烈的探究欲望,对动植物的变化有浓厚的兴趣,能运用自己的表达方式将观察到的变化加以表现。结合季节特点和幼儿的年龄特点,我选择了《秋天来了》这一活动。此活动属于探索求知的活动,涉及科学、语言、艺术领域。

《纲要》指出:幼儿科学教育的首要任务是精心呵护与培植幼儿对周围事物和现象及其相互关系的好奇心、认识兴趣和探究欲望,让幼儿主动发现,获取有关科学知识。大班幼儿对秋天的认识有了一定的经验积累,但不系统,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及审美能力有一定的`发展,孩子们也积累了许多有关绘画、手工方面的经验。所以我认为这一活动应达到以下目标:

1、情感态度目标:引导幼儿发现秋天的季节特征,感受秋季里美丽的自然景色,培养幼儿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2、能力目标:幼儿通过亲身观察、探索发现季节变化,讲述秋天明显特征并使用不同方式表现感受到的秋天的美。

3、认知目标:知道秋天天气、常见动植物和人们衣着的变化,知道秋天是收获的季节。

活动重点:《纲要》中指出,“在科学活动中能用适当的方式表达、交流探索的过程和结果”,因此我把活动重点放在了让幼儿通过亲身观察、探索发现季节变化,并讲述出秋天特征,从而发展幼儿的观察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活动难点:幼儿能用不同方式表现感受到的秋天的美。

物资准备:

(1)图片三幅:秋天的果园、秋天的公园及秋天的庄稼。秋姑娘的图片一张,秋季特征的小卡片若干。幼儿操作材料水彩笔、棉签颜料剪贴工具卡纸皱纹纸橡皮泥,各种落叶等

(2)经验准备:活动前让家长带幼儿秋游到室外观察秋天亲身体验秋天的美丽,用简单的符号记录下来。收集秋天的树叶、果实等布置主题环境。(有利于培养幼儿关注周围生活和环境中常见的事物,发现其中的有趣和奇妙,激发他们的探究热情,使他们逐渐善于观察和发现,还有利于孩子在活动中有话可说。)

(3)、空间准备:幼儿的座位成半圆形摆放,操作材料放在后面的小桌子上分四组扩散开摆放。,

二、说教法:

新《纲要》指出:“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活动中应力求“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师幼互动。因此,教师除了以亲切、大方的形象、饱满的情绪影响孩子,以自己优美的语言感染幼儿外,还挖掘此综合活动的价值。因此,我采用下列教学法:

1、谈话法:有师生相互提出问题和回答问题所组成的。活动中,围绕“现在是什么季节?你是怎样知道的?”和“你喜欢秋天吗?为什么?”进行谈话教学。恰当的问题有助于活跃幼儿的思维,启发学习,有利于幼儿获得新知识和发展智力,培养语言表达能力和语言习惯。

2、交流讨论法:“知识是在孩子么的探究之后,在孩子们的讨论中形成的。”通过对探究过程与结果的表达和交流,通过观点的相互碰撞,幼儿对秋天的理解更为系统,表达更为准确。

3、演示法:通过观看秋天的图片,达到传统图片教学的效果,使幼儿观察更直观、更透彻。

此外,我还采用了激励法贯穿整个活动,使幼儿时总处于积极愉悦的状态。达到科学性、艺术性、健康性、愉悦性的统一。

三、说学法

在教学中,我努力创建一种积极的、有效的师生互动,达到充分调动幼儿主动学习的积极性。《规程》中指出,活动组织应充分利用环境的有利条件,积极发挥幼儿的感官作用,为幼儿提供充分的机会,注重活动过程。本次活动我采用的教法有:

1、多种感官参与法:《新纲要》中明确指出:幼儿能用多种感官动手动脑、探究问题,用适当的方式表达交流探索的过程和结果,本次活动中,幼儿通过观察发现秋天的变化,感知秋季特征,并用多种方式表现秋天的美,以此来表达自己的情感体验。

2、操作法:所谓操作法是指幼儿动手操作,在与材料的相互作用过程中进行探索学习。本次活动的第四个环节选择材料,想象创作就是通过幼儿的操作,培养了幼儿的动手能力和想象能力。

说秋天作文 篇12

秋天的田野是最迷人的。你瞧,稻子黄了,正低头感谢大地母亲。一阵风吹过,翻起一排排金浪,这壮观的景色一点也不亚于大海。高粱举着一把把红红的火炬,金黄的玉米像棒槌一样,一个挨着一个。

果园里更是香气四溢,让人馋得直流口水。红彤彤的苹果像一个个胖娃娃,鲜红的柿子像一个个小灯笼,高高地挂在枝头,还有那一串串紫盈盈的葡萄,瞧,它们正聚在一起听秋姑娘开会呢。

走进秋天,你会发现植物们都脱去了外衣。小草换上了金黄的外套,野菊穿上了五颜六色的衣裳,枫树林倒是奇怪,夏天它其貌不扬,可一到秋天,它们却换上了鲜艳的红衣裳。

例说高考作文的陌生化策略 篇13

老杨树在村口矗立了三十年, 也平庸了三十年。

自父亲的童年开始, 它便屹立在那里。浓密的树阴年复一年地让人们舒心地惬意。每年春天, 河边的花儿都会媚俗得一枝一枝地炸开, 生生地猛, 烈烈地艳, 一簇一簇地迸发, 仿佛有“尽君一日欢”的意图, 昭示着自己的不平庸, 嗤笑着老杨树。

这是我参加2011年江苏省高考作文 (《拒绝平庸》) 阅卷时遇到的一个作文片断, 它带来的独特感、新奇感、陌生感和视觉冲击力, 让人久久难忘。

文章贵在创新, 贵在与众不同, 贵在给人在模式化的审美疲劳中带来一股清新的风。参加了2011年江苏省高考阅卷, 我的一个深刻感受就是陌生化的作文, 即给人带来新奇感、陌生感、耳目一新感的高考作文, 更受阅卷老师的亲睐。因为与我们多数作文的老套构思、干瘪贫乏的语言相比, 无疑, 陌生化的作文更能刺激阅卷老师的神经。

“陌生化”的概念是20世纪初由俄国形式主义理论的代表人物什克洛夫斯基提出来的。“陌生化策略”, 即是创造新的形式, 使事物变得奇异和陌生, 从而让人获得一种新鲜的感觉, 缓解甚至彻底走出审美的疲劳状态的手段。“陌生化”的基本特征, 就是出其不意, 打破常规。“陌生化”思想的核心就在于新颖和出奇, 而这一核心则需要人们的创新能力。

我以为, 在高考作文中, 如若能有效地采取陌生化策略, 必能“克敌制胜”, 临其文于万文之上。事实上, 今年江苏省很多优秀的高考作文, 大都运用了陌生化策略。下面我就以2011年江苏高考作文为例, 从立意、选材、布局谋篇、语言表达和思想维度等五个方面, 谈谈高考作文的陌生化策略。

一.学会立意创新以达到陌生化效果

陌生化策略要求, 高考作文立意要高, 且独特, 新颖, 巧妙, 可采取小角度切入。

“文章最忌随人后”, 立意是文章的灵魂。如果我们的立意毫无新意, 是难以吸引处于极度审美疲劳中的阅卷老师们的关注的, 甚至会带来反感。戴师初先生曰:“凡作文发意, 第一番来者, 陈言也, 扫去不用;第二番来者, 正语也, 停止不可用;第三番来者, 精意也, 方可用之。”意思是说, 立意要反复斟酌, 下一番功夫, 力求新颖、深刻。怎样才能深刻?一要具备敏锐的观察力与深入的思考, 观察之后的再思考就是提炼, 即“炼意”。立意提炼得越精, 则越深。二要多读书多思考, 包括质疑问难, 不迷信书本, 不人云亦云, 敢于标新立异, 有突破, 有新见。只有如此读书, 才能在写作中饱有深刻的立意。

“人所易言, 我寡言之;人所难言, 我所言之。”立意是否新颖、深远, 关系到高考作文能不能达到陌生化效果, 也关系到作文档次的高低。

高一高二混日子, 高三开始努力, 现在坐在考场里也要通过自己的努力拒绝平庸。这是2011年江苏省高考作文中严重撞车的立意。但同时在高考作文阅卷中我也发现以下不俗立意, 就言人所不言, 很好地达到了陌生化效果:1.知识分子拒绝平庸;2.中国青年拒绝平庸;3.文化需拒绝平庸;4.中国文坛要拒绝平庸。

二.学会积累、选择、处理素材, 制造陌生化效果

首先, 学会积累、选择新颖的材料入文。在2011年江苏高考作文中严重撞车的素材是:李娜、刘伟、史铁生。但阅卷中我发现有这样一则材料, 就比较新颖, 不易与人撞车:

拒绝平庸还在于在独立精神的指引下, 勇于追求新的道路。哈佛大学教授乔治·桑塔亚在讲授最后一课时, 窗边突然飞来一只知更鸟。乔治凝视着美丽的鸟, 过了好一会儿, 面向听众说:“对不起!我与春天有个约定。”说罢, 疾步而去。这是真性情的流露!当我们的眼力能够窥见大美之所在时, 我们当勇于突破陈规陈说, 迎着我们内心某个遥远的呼唤, 走向独一无二的道路。

其次, 常见的材料要深度积累, 并在写作时进行陌生化处理, 写出别人不占有的细节。

如2011江苏高考作文一片断:

一袭华美的碎花蓝旗袍, 发丝高高挽起, 手撑细腰, 倨傲地昂着头。有人说, 在旧上海斑驳的沉香里, 张爱玲永远是第一炉香。是的, 她不食人间烟火, 拒绝平庸的生活, 做一个穿梭于泛黄纸页间的奇女子。她说, 你死了, 我的故事就结束了, 而我死了, 你的故事还长得很。男女之间多少繁杂美妙的谎言就这样被她冷冷地戳穿, 揭开那看似繁华似锦的帘幕后的人生荒漠。经历了家庭的破裂、爱情的聚散, 但生命的焰火燃烧不了她清明的心。她愿相信地久天长的白流苏, 坚毅倔强的葛薇龙, 她的目光似纷飞雪花中的天人菊。张爱玲是朵冷艳的花, 她鄙视平庸, 努力追求属于自己的独特人生。

也许, 关于张爱玲的素材并不罕见, 但这段文字结合了张爱玲的作品, 以及作品中的人物, 甚至还有她曾经说过的话, 这样常见的材料之所以也能给人带来“陌生化”的效果, 原因就在于这个考生对材料的深度积累, 他占有了别人不曾占有的细节!因此, 从积累素材这个角度看, 高考作文的陌生化来源于对材料的深度积累。

三.巧妙的布局谋篇彰显陌生化魅力

巧妙的布局谋篇可以刺激读者继续往下阅读, 打破阅读的审美疲劳。因此, 巧妙的布局谋篇同样可以彰显陌生化魅力。

2011年江苏高考作文中就有这样一篇布局谋篇的典范, 作文提纲如下:

我看见她在旧上海的灯红酒绿中遗世独立;

我看见她在异国他乡的公寓里笔耕不辍;

我看见她特立独行地拒绝平庸的豪迈情怀。

隔着近一个世纪的距离, 我读她华美多情的文字, 如同暗夜里炫目的烟花, 灿烂过后, 依旧弥漫硝烟的味道, 久久不散。

她轻轻吟唱《半生缘》, 诉一曲半生的纠缠。……

同样错过的故事, 却拒绝了平庸的俗套。

她轻轻敲打《金锁记》, 道一声三十年的牵绊。……

同样的纠结的情感, 却拒绝了平庸的俗套。

她轻轻描绘《倾城之恋》, 画一朵城市废墟的玫瑰。……

同样的战争的情节, 却拒绝了平庸的俗套。……

年老时, 她轻轻演绎《小团圆》, 此作依旧和其他鼎盛时期的作品一样, 如一颗重磅炸弹, 来得让人措手不及, 惊喜连连。

她的一生, 拒绝平庸, 爱自己爱的衣服, 写自己爱的故事, 不逢迎, 不低声下气, 她是张爱玲, 她拒绝平庸, 她坚持自我, 她一直做她自己。

同样是写张爱玲, 作者巧妙地用张爱玲的几部作品为纵线来结构文章, 起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四.个性化修辞是让语言陌生化的魔水

高考作文的目的就是吸引阅卷者的眼球。如何才能更好地做到这一点, 就要学会运用陌生化语言, 以避免审美疲劳。有人说, 修辞是作文的魔水。的确, 个性化的修辞可以制造陌生化效果, 让文章满篇生辉。2011年江苏高考作文中就有个性化修辞的典范:

枯燥乏味的生活如潜藏在你胸间的毒蛇, 吮吸着你的骨髓, 啮噬着你的血液, 当你猛然觉醒时, 突兀的泛着人性光芒的棱角已被磨去, 纯然地静静立于河底, 像河水下圆滑的鹅卵石。

平庸是一片沼泽, 让我们在衰颓中慢慢陷下, 从脚慢慢及腰, 然后没及头, 最后在窒息中死去。

平庸是一根刺, 只有当我们拔去它时, 我们的人生才会多姿多彩。

平庸就像一剂缓慢的毒药, 将人的精神和意志慢慢消融。

当然, 除了个性化修辞外, 语言的陌生化策略还包括打破语法常规进行反常搭配、学会借鉴和改造等等。

五.深刻的思想为陌生化助力

法国哲学家帕斯卡尔说, “人是一根能思考的苇草。人的全部尊严就在于思想。”在高考作文中, 深刻的思想也能彰显陌生化魅力。

以下两则文字, 是我2011届学生王思雨和李博语的高考作文片断, 是她们高考后根据记忆默写出来的。李博语同学在今年的高考中语文学科考出了123分的高分, 位居连云港市第一, 初步估计作文应在65分左右。

王思雨高考作文片断:

钻入眼帘的是现代人在城市的夹缝中营营役役, 挺不起被钢筋水泥压弯了的脊背。我明白复杂的都市里长不出天然去雕饰的芙蓉, 亦明了一切美好都需要金钱购买的时代不可能独坐幽篁里弹琴长啸, 但我痛心人们庸庸碌碌地生活, 追求的目标是占有和索取, 做事的原则是速度和效益, 快乐的定义是刺激和放纵, 在利益最大化的时代里抛却灵魂只剩身体在钢筋水泥丛中左冲右撞, 没有独立的人格操守, 逐渐富裕的物质生活带来的却是日渐平庸的华丽生命, 逐渐丧失自我, 失去独立思考的能力, 甚至于出现“北大失精神”这样的国人之痛。但我也看见保罗·克鲁格曼活得体面而尊严, 他是一个绝对不畏强权和流俗的自由主义者, 只有拒绝平庸才能留下尊严, 留下自己的灵魂, 自己的精神。

人如此, 国家亦然。一个国家, 必须明白自己的基本国情和发展方向, 努力在世界舞台上演绎出一个独立而完整的自我, 绝不可以成为某些国家的附属品, 不然, 纵然强大, 也终是平庸之辈, 走不出自己的路, 绽放不出一个独立国家应有的光彩。

李博语高考作文片断:

灯红酒绿的喧嚣世界里长不出“天然去雕饰”的芙蓉, 人们如果只一味地追求名利, 忘却了最初坚守的理想, 迷失在纷繁的物质生活中, 只会忙忙碌碌无所作为, 陷入平庸的泥淖。

……

许多名利幻化的光环, 让生活多了一份平庸, 少了一份真实。然而, 大潮退去, 铅华洗尽, 人们更愿意以一种裸露的方式, 行进在天道的时空里。

就像一棵树, 繁花和碧叶随时皆可落尽, 唯有枝干天长地久。

坚守理想与内心并为之奋斗的人, 即使没有荣华富贵, 即使平凡如蝼蚁, 也绝不会沦为平庸。

……

拒绝平庸, 站着是一座山, 倒下也是路基。

说秋天作文 篇14

由于是刚进入秋天,天还是那么热,公园里的景色那么美丽,远远地看去,公园里的草地像一条条毛茸茸的毯子,铺在草地上,公园里的花开的更加鲜艳,有红色白色粉色黄色,真是五颜六色,好看极了,就像一条条彩虹从天上飘落下来,这时候走到近前,小草上面还有小水珠在太阳的照耀下,晶莹透明,像一颗颗珍珠,我真想和它一起唱歌,一起跳舞,我开心极了。

一阵风儿吹过,有几颗珍珠被风儿吹了下来,旁边的小花也要动起来,好像在那里跟小水珠摆手,一朵朵小花像一张张笑脸,我也想变成美丽的小花和它们一起玩耍,多么美丽的公园啊,它在我心中就是最漂亮的图画。

秋天的作文-秋天不回来 篇15

怕秋来,怕秋来秋绪感秋怀。扫空阶落叶西风外。独立苍苔。看黄花漫自开、人安在? 淡烟迷,遥山翠,秋风雁鸣,夜月猿啼。想你,飞越了千山万水。电话里,那一天听着你在病痛的折磨中有气无力的声音,让我百感交集。幽灯暗,入梦来,一颗颗珠泪滴人心碎。时临金秋,堂兄你可安好?

是为了躲避那一个饥荒年代,伯父去了东北,也把你的童年一并带到了偏远的北大荒。再见到你时你已经在那一片肥沃的黑土地上安家乐业、娶妻生子。并且开垦出了一份属于自己的小天地。那时你是我们兄弟的榜样!然而,世事难料。人之悲欢事来不及半点征兆。

电话里听着你略带些许的忧郁并伴有阵阵咳嗽的嘶哑的声音,你说你吃尽了良药偏方,对于生活已丧失了信心......我忍不住痛哭流涕。你哽咽的诉说这些年在外拼搏的艰难经历,现在生活各方面都好起来了,儿女也成了家。然而,天不眷人。无望享清福。日日都要饱受病痛的折磨,生又何欢。唯有余念,待山果成熟的秋天想回老家走走看看。漂泊在外几十年,犹如寄居的生活总也没有家的那种归属感。几回回梦回童年的老家模糊又亲切。

秋景堪题,红叶满山溪,松径偏宜,黄菊绕东篱。风清云淡、桂花飘香。在这个收获的季节里我满怀着希冀期盼堂兄回归故里。可是你病情恶性突变,让我一颗满溢着希望的`心仿佛一下子坠入了深渊,摔得支离破碎。两地相隔数千里之遥难求最后一面啊!大哥,我能为你做点什么?

直到一天黄昏,东北的侄儿打来电话说:"我爸没了......。”侄儿说他爸临走的那个夜晚,望着天南的弦月眼睛里噙满了长长的泪水。

你说你最爱吃家乡的烤红薯,还跟我意味深长地谈起家乡的童年趣事。漫山遍野都开满了野菊花、灿烂如火的山楂树,成了这个季节的主角。在这样一个秋天却再也盼不回漂泊在外的你。再也,踏不上这寸常令你魂牵梦绕生养的土地。

例说中考作文的新特点及复习策略 篇16

一、命题作文的特点及应对策略

纵观近几年的中考作文全国题,命题作文的类型有:(1)概念性的题目,即题目中出现一个概念,给定一个文章的范围,要求表现与概念相关的一些想法。如:《尝试》、《习惯》、《日历》等。这种题目的内涵比较宽泛,考生不可能对这个概念进行全面的阐述,而必须选一个合适的角度进行写作。(2)观点性题目,即已经提出了观点,考生只能就这个观点进行论述。如《有志者事竟成》、《宽容过度是纵容》等。(3)感想型题目。即对某一生活想象和事件发表感想,进行议论,下笔之前要对所感之事进行分析,如《“粉丝现象”有感》。(4)比喻型题目,即要求考生分析本体与与喻体之间的关系,揭示出其中蕴含的道理,如《人生何处无风景》、《拔掉心中的杂草》、《心灵是一颗会开花的树》等。(5)散文型题目,其特点是夹叙夹议,叙是基础,议是画龙点睛,如《春意》、《花谢花又开》、《春去春又来》等。(6)联想型题目,要求充分发挥联想和想象,如《二十年后的我》、《如果我是老师》、《假如我有一支神笔》等。

命题作文无论题目长与短、深与浅、熟悉或陌生、抽象或具体与否,所名题目均有展现自我、展现个性、关注生活、关注热点的倾向,写作范围多以考生———“我”为圆心,以“生活”为半径,以“我”的家庭生活、“我”的学校生活、“我”的社会生活、“我”的读书生活和“我”的精神文化生活为侧重点,共同构成命题作文及其它形式作文的写作空间,成为考生搜集写作素材,提炼作文主题,展示个性风采,抒写真情实感的

3.2发挥测试的积极反拨作用

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不难看出,设计合理的试题会对学生产生积极的影响,而设计不合理的试题会产生消极的影响。测试影响了学习者学习的态度、内容、方式、速度和顺序,以及学习的广度和深度,等等[4]。但怎样做才能发挥测试的积极反拨作用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呢?我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3.2.1合理设计考试内容和考试题型

教师应该在考试内容和题型上下功夫,精心设计出反拨效度好的试题,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生通过积极参与课堂和课外的自主学习,提高英语的实际运用能力。

3.2.2加大主观和与所学内容有关的试题的比重

在测试中应多采用翻译、释义、措辞变换、造句、写作等主观和覆盖课堂所学内容的试题。这样才能评估学生灵活运用语言的能力和所学知识的牢度和深度,更好地反映学生的真实水平。

3.2.3要端正态度

无论教师和考生都应对测试有一个端正的态度。教师不应迁就学生,不给学生划分具体的考试范围。同样,学生也应有端正的学习态度,不能用投机的心态学习。

主攻阵地。语文教师一定要引导学生不脱离自己的生活领域,感知范围和思想认识这个写作的范围,不要脱离个人生活和思想实际。学生不能跳出自己的认知范围,写些凭空捏造的内容,写些天马行空、子虚乌有的人和事。不断丰富学生的生活,不断宽厚学生的生命阅历,不断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不断深刻学生的思想观点,这样学生作文的写作就会左右逢源、得心应手了。

二、半命题作文的特点及应对策略

至于半命题作文,即题目一半已给出,另一半尚需补充,其明显的标志就是在题目中间留有空缺,通常用“%%”来表示。给定预示着限制,补充意味着开放,作为一种常规作文题形式,半命题作文既有话题作文的开放灵活性,又有命题作文的的严肃性和限制性,因而越来越受到命题者的青睐。半命题作文是中考作文的常见形式,它给考生留下了广阔的写作空间,给考生更多自由发挥的余地,有利于考生自由发挥自己的写作水平,凸显自己的写作才华,张扬自己的写作个性,又能很好地避免套作和猜题押题,能真实地反映学生的写作水平。它的作文题前往往也有一段话,内容也许迥然不同,但它的作用也大致仿佛。完全可以参照命题作文的方法,用好这段话,审题立意,这里就不赘述了。只是要强调一下半命题作文需要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很多学生往往随意加一个词语,就匆匆开始作文了,给自己作文造成了难度,影响了自己作文水平的发挥。写好半命题作文,关键在于不题。那么,怎样把半命题作文补充完整呢?

我认为,在通常情况下,补充的内容就是写作的中心内容,也就是说,填上了一个词,这篇作文的题材和文章的中心就已经确定了。补充题目要考虑到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反复琢磨已命好的半个题目。已命好的半个题目往往对我们作文的体裁、选材、主题等有所限制。读懂这半个命题的含义,才好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知识积累、写作特长将题目补全后成为

4.结语

综上所述,我们不难看出语言测试的反拨作用无论对教与学都有很大的影响。测试对学生的影响尤为直接。一套设计合理的试题,会对学生产生积极的反驳作用,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的学习。设计不合理的试题不但会对学生的学习产生消极影响,而且很容易造成学生产生投机心理。因此,教师应精心设计试题,很好地利用测试对学生的积极反拨作用,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进而提高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4]王甜.浅谈语言测试的反拨作用对大学英语教学的影响[J].科技信息,2009,(27).

全国基础外语教育研究培训中心项目:评价与测试研究(子课题:中学英语的测试与评价),编号:2008KT0504。

中考物理复习教学中的几点体会

王国忠

(唐山市丰南区大佟庄中学,河北唐山

初中物理课时少,内容多,难度大,知识点运用灵活,为我们教好初中物理提出了新的课题,尤其是九年级毕业班总复习更是至关重要,下面是我在教学中的几点心得体会,与大家探讨。

一、研习《课标》,用好《考纲》

中考命题的根本依据是《课程标准》,只要真正领会并落实《课程标准》的精神,就能达到国家对我们教学的基本要求。为此,我们必须遵照《课程标准》的要求开展复习工作。

中考《考试大纲》不仅仅是广大师生复习备考的依据,还是命题人员命制试题的依据。因此,教师在复习备考前要认真研读。首先要了解各知识点考试的层次,使复习有目标、有正确的方向,把握复习的深度、难度,增强复习的效率。其次要认真研究样卷与题型示例,熟悉题目类型、试卷结构,以及各题目中涉及的知识内容和解题方法,并体会题目中对物理现象、概念、规律,以及科学研究能力的考查方式与考查方法,理解答题的规范。在领会《考试大纲》思路的基础上,确定或调整复习的策略,以及复习的重心。最后,要注意其中涉及的三个比例:试题难易比例、试题题型比例和试题内容比例,严格按照《考试大纲》的考试内容和要求进行复习,考什么复习什么,考多难复习多难,做到有的放矢。那些基础比较薄弱的考生要狠抓双基落实,突出复习备考的重点和主干知识,明确复习备考的主攻方向。

尽管中考越来越注重对能力的考查,但在每年的中考试题中考查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试题仍占有很大的比例,且从每年的中考试卷分析中也可以看出,许多考生在这些基本试题上的失分也是比较严重的。因此,考生应结合《课程标准》和《考试大纲》,对所学知识进行全面、系统的复习,将所学知识由知识点到知识链再到知识网。在此基础上,把历年来当地中考试题中的必考点及频考点找出来,重点落实。综上,只要我们始终抓住《课程标准》这一要害,就一定能够在中考竞争一个自己有话可说且可以说好的题目。其次,反复斟酌备选的半个题目。一定要选择最能突出自己的体验、自己的发现、自己的精彩的题目,不时还要考虑自己最擅长写的文体。最后,要反复斟酌于主题的关系。要在备选的一组词语中进一步选出或生发(半命题作文友是要求考生选择一个词语将题目补充完整,有时后面有省略号,考生可以自己生发开去,自主确定词语,将题目补充完整。)出更有新意的、更能体现时代要求的词语,做到平中出新,心中出奇,反复斟酌题目与文体的关系。作文考生要有明确的文体意识,题目中有文体限制,就必须按照文体特点来补题。如果是“文体不限”,就必须按照自己的文体写作特长将题目补全。

三、话题、材料作文的特点及应对策略

材料作文和话题作文,要根据材料的内容和话题的情况区别分析,认真研读话题或材料的内容,抓住关键的词语与句子,化概括为具体,化复杂为简单,化模糊为清晰,抓住自己的阅读理解,抓住自己的思考和联想,尝试着把它转变成命题或半命题作文,选好一个切入点,进行针对性的审题立意就行了。

至于要做到有创新审题立意,就必须明确如何做到利益的创新。我认为,立意创新就是指立意别具一格,与众不同。要

中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二、创设理解、鼓励、宽松的环境

有一次,孔子的学生颜渊乘船经过险恶的深渊,浪花湍急,好像水在打旋。他见船夫操桨执舵十分自如,就问船夫这样高的技艺是不是平常人都能学会。船夫说:“可以。若是会游泳的人只要学上几次,若是会潜水的人,纵然他以前没见过船的模样,上了船来也能操纵。”这是怎么回事呢?颜渊就去请教孔子。孔子答道:“那会游泳的人,便忘了水会淹死人;那会潜水的人,更是视深渊为平地。没有了心理负担,自然学得快。”

孔颜对话给我们这样一个启示,就是在教学中,教师创设一种宽松的环境,使学生的智慧和才能从容地发挥,当然就会发挥得更好,这就要求教师给学生以更多的理解和鼓励。

马斯洛把人的动机由低到高分以下几级: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需要、自尊需要、关心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罗杰斯认为人在本性上最具有自我实现的潜能,当其它需要得以满足时,他就趋向于自我实现、充分发展个性。因此,尊重学生不仅仅是师德问题,还可积极利用这一点促进我们的教学。不只在学生取得成绩时要肯定的予以表扬,还要在平时创造性地推广到激励和激发学生的潜力上来。

我国著名的数学家陈景润在校学习时,曾一度出现过松懈,他的数学老师在班上非常郑重地说:“我看能理解‘哥德巴赫猜想’的人就在我们班。”说话时老师注视着陈景润。陈景润马上领悟到:“看来那就是我了。”从此他的数学一天比一天好起来。宽松活泼、理解鼓励的气氛,对学生无疑是一种更为有力的激励,它驱动的是学生内在的动力。在物理复习中,学生有的知识点毕竟有些遗忘,如果这时教师再紧紧逼问或通过较难的习题来训练,学生的思维处于禁锢状态无法正常发散,将起到相反的效果。

言人之不能言,要言人之言不好的思想观点,构思有往独特方向考虑,力图吃“独食”立意要深。要做到开放思维、多角度思维、辐射思维、发散思维,沿着作文题的方向做顺向逆向思维和发散思考,尽可能地把影响道德角度都想到,多中选好,好中选稳,好中选深,深中选新。具体做到:(1)观念要有鲜明的时代气息,要能紧紧跟上时代的步伐,与时俱进,开拓创新。(2)要善于分析作文材料。从作文材料中分析材料中的诸多因素,挖掘其中隐含的深意。是否能写出新意,就要看是否能从不同角度分析材料,分析材料丰富而深刻的含义。(3)使用反向立意的方法。反向立意,就是从常人所说的反面去思考,反弹琵琶,突破固有的思维定势,从人们淡忘甚至遗忘的角度切入,或者从常规的反面去突破,独辟蹊径,往往才能别有洞天,写出见解新颖的文章来。

上一篇:关于婚丧事简办管理制度下一篇:浅谈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与民间借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