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综教研总结

2024-07-22

文综教研总结(通用14篇)

文综教研总结 篇1

2014-2015学年第二学期文科教研组工作总结

本学期在学校领导的正确领导与本组同仁的大力支持与配合下,有条不紊的开展了本组各项工作,为学校的发展做出了应有的努力。现将一学期以来本组的主要工作,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做总结,以利于今后工作的提高与发展。

一、本学期的主要教研工作

1、加强理论学习。重点学习了新课程改革方面的理论,如:新课程理念、新的教学观、教师角色的转变、学习方式的转变等。在学习中,我们还根据各人的经验和理解,共同讨论了今后教学方面的问题,探索新的教学方式方法,并作了理论摘记。

2、严格按要求完成教研课任务。对于上示范课的老师,严格按要求进行备课、授课、评课、反思、再上课等几个环节。

3、加强教学常规督导。认真配合学校对教师的备课、作业、“五个一”进行检查,随时进堂听课,并及时同相应老师反馈信息。本学期我们组的教学常规检查还是比较理想的,特别是在备课的教学设计方面比以前有很大的进步,每位教师都花了很大工夫去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和师生互动。

4、加强与外校的教学研讨,本学期我组积极与外校老师一起备课、听课、评课,收获很大。

二、教研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需要加强的工作

1、由于每科教师人数比较少,教学之间的相互交流不方便,相互取长补短做得不够。为了弥补这一问题,要求老师在平时和教研常规时间多切磋,并且要积极创造条件去向高水平的教师学习。

2、新的教育理念难以贯彻,传统的经验教学根深蒂固。虽然每次教研活动都强调要转变教育教学观念以及改革教育教学方式,但从教学效果看,思维定式难以改变。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重知识性教学,忽视能力培养;课堂单边活动,老师讲的太多,缺乏互动,课堂气氛沉闷,学生积极性主动性调动不起来;习题的设制缺乏针对性,不注重知识的迁移等等。

3、缺乏研究精神。备课缺乏思路;对教材结构不进行必要的调整;照本宣科;不重视挖掘教材的内涵,不注意文科教学的思想性。

三、改进措施及今后打算

1.加强学习,不断充电,更新观念,研究学情,研究教法,使今后的教学工作更有针对行和实效性。

2.加强集体备课,相互切磋,进一步发挥团队协作精神 3.继续做好新教师的传、帮、带工作,为学校发展积蓄力量。4.在组内开展网络教研,拓展教研范围与领域,跳出本校范围,利用网络、博客与同行、专家、学者、教授互动、交流,为教研活动打开一个新的窗口。

5.继续开展新课标的学习,借以进一步规范教学行为,转变教学观念。

教育改革,教学研究是教育事业发展的一个永恒的主题。我们组将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大胆探索,不断创新,使我们的教研工作更上一层楼。经验是工作的智慧结晶,总结是为了更好的工作,本组同仁一定会同心协力,锐意进取,争取更大进步。

文综教研总结 篇2

一、同伴会诊培训模式的目标设计

湖州市市属学校文综类教研组长培训班于2012年3-4月举办, 有来自市属17所学校的40位组长参加, 60学时, 共组织了3次集中培训。第一次集中培训主要是安排了教研组建设及活动方面系统理论知识学习。在此基础上的第二次集中培训, 主要是进行实践体验, 主题是“有效教研活动的策划组织”, 这次培训的目标很明确, 即提升教研组长策划有效教研的能力。教研组长是学科骨干教师, 又是基层教学管理者, 根据前期调研的结果和本班学员来自3门不同学科 (政治、历史、地理) 的实际, 整期培训我们侧重于对学员组织管理能力的提升, 而教研组长履行管理职责的最重要载体就是“教研活动”。因而如何使教研活动不流于形式、不停留在简单的经验性的随机交流层面, 真正使其富有实效既是组长们必须思考的一项基本却十分重要的命题, 又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整个学校校本教研的实效。

二、同伴会诊培训模式的基本认识

同伴会诊培训模式即通过构建学习共同体, 促成同伴间展开真诚交流、互相合作, 围绕中心提出问题、诊断问题、给出建议, 从而加深对某一研究主题的理解和认识。同伴间的这种专业切磋、互相学习实际上是一个“合作反思”的过程, 在共同语言中产生共鸣, 在不同声音中相互交流、越辩越明。该培训模式的构建:

一是基于参训教师的特质;教研组长是学科骨干教师, 在日常工作中积累了丰富的资源、经验和知识, 他们具备对某一问题思考、提出看法、讨论、归纳的这样一种能力和素质。二是受情境学习理论、成人学习理论及课堂教学中“学生主体教师主导”“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等课改理念的启发;我想:我们亦应该充分发挥参训教师的主体地位, 让其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三是以小组合作为主要特征;一个班级四五十人, 逐一就问题发表观点或者感想, 在操作上不太现实, 效果也未必好, 所以我们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 即全班组成若干个学习共同体, 先分小组进行讨论, 然后将组内讨论的观点归纳综合起来, 最后推选代表全班交流展示。这样每个人的观点、想法都得到了陈述和展示, 又充分发挥了集体的智慧, 还大大提升了培训的效率和效果。四是同伴间由于工作性质、专业背景等相似度较高, 陌生感和距离感也较少, 因此在研讨过程中彼此在行为上会更主动、思想上更自由、思维上更活跃。

三、同伴会诊培训模式的行动路径

(一) 培训前的铺垫

1.理论引领:围绕主题, 培训班邀请省教研室副主任张丰作《怎样有效策划教研组教师研修》的专题讲座。有理论分析, 又借助真实案例呈现方法的指导, 给学员们提供了崭新的视角, 厘清了一些认识上的问题, 同时鼓励大家要在“理想的引领下做尽可能的实践”。

2. 任务驱动:在本次集中培训前班主任先行将培训内容、形式等跟全体学员做了详细的介绍, 并要求学员围绕研修主题先行展开独立的研究, 结合工作实际进行阅读、思考、资料收集及材料撰写 (主题:《我的一次成功的教研活动》或《教研组建设及活动留给我的启示》) 等工作, 加深对相关问题的认识, 便于在会诊时有话可说且有的放矢。

3.现场选择:我们通过自愿报名与实地调研相结合的方式, 最后选择了教研组建设相对比较健全的练市中学和湖州一中两所学校率先组织公开教研。

(二) 培训中的观摩

在练市中学, 全班学员现场观摩该校政治教研组的听评课课例式教研活动。首先听了该校政治教师的一堂高三二轮复习课:《收入与分配》, 随后观摩了政治组的教师们在组长的组织下展开的评课活动。在评课活动中, 上课老师先介绍了这节课的教学设计和理念, 并谈了课后的一些想法, 后组内其余老师踊跃表达自己的观点, 研讨气氛非常活跃, 组长最后作简短活动小结。

在湖州一中我们观摩的是该校历史教研组指导学生开展社团活动的教研活动。校领导介绍了该校教研组指导学生社团活动的一些基本理念和做法, 后在该校历史教研组长的组织下, 一场以“指导学生社团 (春秋社) ”为主题的活动呈现在我们的眼前:各备课组分别介绍各自指导社团活动的方案, 高一备课组是《书画同源——书画作品展示、欣赏》, 高二是《反对战争珍爱和平》。介绍完毕后, 全体组员畅所欲言, 对方案的预设目标、内容、实施过程等进行了热烈的研讨,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 还提出了一些问题和需改进之处。

(三) 观摩后的会诊

两场观摩结束后, 全班学员分别就所观活动进行会诊研讨, 先组内讨论, 后全班交流。发言都非常诚恳, 各抒己见, 就事论事, 肯定了优点, 并结合工作实际提出了现场暴露出的一些问题, 比如说就听评课课例教研而言:评课“中规中矩”, 缺少新意和策略;活动中有冷场情况出现;有的只说“好话”, 而有的语言表达过于犀利;组长最后的小结针对性不够。指导学生开展社团活动方面:下达给学生的任务“一刀切”;老师不能只是指导而要积极参与进去;缺乏对活动系统性全局性的研究整合;内容新颖, 但形式上能否突破这种大家坐下来你一言、我一语的常态;缺少最后小结等。最后开出如下处方:

1.要营造教研组内和谐的人际关系和良好的民主氛围, 这是组员间进行对话、真实互动的重要保障, 是开展有效教研的基础。

2.教研组长 (或教研活动主持人) 在活动前一定要精心策划, 活动中注重动态调控, 并且一定要做好活动小结, 并书面记录下来。

3.有效教研活动应多在“研”字上下功夫, 选择那些大家都感兴趣或感到困惑的问题, 主题要明晰, 目标的编制应该有全局概念。

4.要改进听评课的策略, 明确目的性和主动性、细化评课内容、课前最好有清楚的布置分工, 要避免泛泛而谈、偏离主题、研讨积极性不高、主持人唱独角戏等问题。

5.指导学生的活动, 一定要关注全体学生, 根据学生的不同程度分层设置任务, 注重个性的发挥, 提高全体学生的参与性和积极性, 增强活动实效。教师也要积极参与其中, 不能只停留在指导者的身份。

6.要不断提升教师自身的综合素养, 开拓眼界和思维, 致力于有效教研内容和形式的创新, “在理想的指引下作尽可能的实践”。

同伴会诊结束后, 培训班还邀请了市教科研中心政治、历史两位教研员对所观教研活动及学员们的会诊作点评, 两位老师不约而同的用了“当教研员几十年来, 听课、评课无数, 但评‘教研活动’还是第一次”这句话作开场白。并对“同伴会诊”这一培训模式给予了高度肯定和评价, 认为它充分调动了参训教师的积极性, 促进了同伴间思维的交流和碰撞, “一棵树摇动了另一棵树”。

四、同伴会诊培训模式的效果与反思

同伴会诊培训模式的构建, 立足小组合作, 充分发挥了参训教师的主体地位和参训热情, 使其“有效策划教研组教师研修”等方面的素养获得了提升, 从训后座谈和问卷调查 (不记名问卷调查显示:对培训模式持“很满意”的占94.1%, 持“基本满意”的占5.9%;对培训效果持“很满意”的占91.6%, 持“基本满意”的占8.4%;持“不满意”的两项均占0%) 看来, 显著成效主要集中在两大方面:

1.提升了参训教师对有效教研的认和理解。通过理论引领、任务驱动、现场观摩、会诊研讨等系统培训, 从理论、实践两方面实实在在的进行了加强。特别是大多数组长原来“观课”很多, 但像这样从整体上去观摩‘教研活动’还是第一次, 原来“身在其中”对一些不合理的地方很难觉察得到, 这次静下心来以“旁观者”的身份进行观察、诊断, 对一些不合理之处看的更清楚, 也更能明其得失。

2.改变了参训教师教研活动就是上传下达、听课评课、磨课等思维定势。通过同伴间的研讨尤其是对一中教研组指导学生社团活动的观摩, 学员多角度的认识了教研组功能和教研组长职责, 极大的提高了教研组长的责任意识和创新意识。

回顾本次培训, 之所以效果不错, 个人觉得主要得益于以下几点:

1.认真做好前期调研。了解和掌握参训者现状、背景与需求等方面信息, 以准确把握培训目标、任务和重点, 这样才能在满足培训对象需求的前提下, 进行内容的设置和培训方式的安排。以本班为例, 根据教研组长的特性 (是学科骨干, 研讨、发言的能力较强) 和需求, 我们将内容重心设置在教研组建设和教研活动的策划组织上, 并采用案例式、研讨式、会诊式等形式展开培训, 效果就比较理想。

2.有效落实好集中前的分散。个体研修是合作学习的前提条件, 任务驱动下的自主学习:一是为集中培训做好了知识心理准备。在对培训主题独立思考和内化的基础上参与集体交流互动, 更加“有话可说”, 有助于个性化知识的理解和获得;二是为自身专业发展做了点滴“微”铺垫。有助于学员改变“被动培训”的惯性, 增强了主动阅读、自主学习的意识。而自主意识的增强恰恰是教师专业发展、专业素养提升最根本的途径;三是个体研修时间安排上富有弹性, 有利于和集中培训时间安排上的刚性互补。

3.用心选择好培训中的案例。培训中观摩案例的选择应该是根据学员的需求和问题提供的“典型案例”, 贴合工作实际, 并能有不同的类型特点。本案中, 如果说听评课课例教研是常规必修课的代表, 那么教研组指导学生团体活动就是一门知识拓展性质的选修课, 形式各异、相得益彰。

4.深入组织好培训中的研讨。“为讨论而讨论”或者蜻蜓点水般的讨论不仅不能提升参训者的能力和素养, 还会使我们的培训课堂失去吸引力。本次培训, 我们在观摩了两场教研活动后均以先小组后全班的方式组织全体学员进行了研讨, 组内人人发言, 代表上台展示, 按理说这个主题的培训至此可以告一段落了, 但考虑到人总是说说容易做做难;说他人容易说自己难, 为进一步提升培训质效, 在校观摩研讨结束后, 我们又在本中心以《我的一次成功的教研活动》或《教研组建设及活动留给我的启示》为主题, 还是以先小组后全班的方式人人通过课件自我介绍展示, 人人观摩评点, 并邀请了两位专家作现场点评。这样一来, 学员们从听专家的、到观同行的、最后说自己的, 认真听、努力看、执着行, 一气呵成、水到渠成, 大家置身其中, 兴味盎然, 觉得这样的培训活动不做表面功夫, 有深度又贴合工作实际, 自己呢也真正成为了培训课堂的主人。

摘要:培训模式是构成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培训的重要因素, “模式创新”是提高培训工作质效的迫切需要。本文以湖州市市属学校文综类教研组长培训班为例, 提出“同伴会诊”培训模式, 阐述了该模式的目标设计、行动路径和效果体会等, 既取得了很好的培训实效, 又为中小学教师培训提供了可借鉴模式。

关键词:教师培训,同伴会诊,培训模式

参考文献

[1][美]J·莱夫等.情境学习:合法的边缘性参与[M].王文静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

[2]石义堂.以需为本的教师培训模式创新刍议[J].中小学教师培训, 2008 (5)

[3]吴卫东.体验式式培训:教师培训的新视角[J].教育发展研究, 2012 (Z4)

做好初中化学总复习教研总结 篇3

【关键词】化学复习 打好基础 能力培养

初中化学在理综学科中,中考分数相对其他学科最少,仅占50分,导致了很多学生对化学不能充分重视,学习积极性不高,同时化学学科文理综合较强,有化学性质、反应变化规律、化学用语、实验基本操作等很多方面的知识需要加强记忆,某些程度上造成知识不易较快掌握。很多老师对只是一年学习的化学学科愁眉莫展,笔者通过多年的教学经验,引领校本教研,认为要提高中考化学成绩,在复习中需要抓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晓之以理,引领学生从思想上重视

设法引领学生对化学学科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喜欢学习,达到我要学好化学学科的思想状态,这是让学生学习好的前提。

二、复习时需要扎扎实实打好基础,不可拼命赶进度

学生生答题中存在的问题,与他们平时没有准确地理解和掌握初中化学的基础知识和技能有很大的关系,因而重视和加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仍然是首要的。抓基础知识,就是要抓化学课本知识,教学中力求每章节过关。由于各学生之间的智力差异和学习基础不同,学生对化学知识的掌握能力不同,教师应针对学生实际情况因材施教,尽量降低落后面。那种为了留更多的复习时间而在平时教学中拼命赶进度的做法,必然造成学生对知识的“消化不良”,甚至使部分学习跟不上的学生对化学失去兴趣。

三、重视获取知识的过程和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

要提高学生的能力,就要在教学中加强学生科学素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平时教学与复习,都不能“重结论,轻过程,重简单应用的机械操练、轻问题情景和解答思路分析”。而应该重视获取知识的过程,让学生掌握学习化学的“基本学科思维方法”。

近几年化学试题中出现科学探究内容,对初中化学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应该准确把握课程改革方向,以课本知识为基本探究内容,以周围环境为参照对象,让学生亲身经历和体验科学探究活动,主动学习,逐步形成科学探究能力。

四、密切联系社会生活实际,抓好知识的应用

近年试题涉及环保等社会热点内容,从多角度对学生的知识与能力进行考查。这类试题的考查力度近年逐步加强。这就要求化学教学要突破单纯灌输课本知识的限制,减少机械操练耗费的时间和精力,让学生有时间阅读课外科技知识,尽可能多地接触和认识社会,用化学视角去观察问题和分析问题,学以致用。

五、对难点内容加强练习

1.概念中关键的词语一定要讲解到位。为了深刻讲解概念的含义,教师不仅要注重概念论述时用词的严密性和准确性,同时还要及时纠正某些用词不当及概念熟悉上的错误,这样做有利于培养学生严密的逻辑思维习惯。例如,在讲“单质”与“化合物”这两个概念时,一定要强调概念中的“纯净物”三个字。也就是说,单质和化合物应该在纯净物的范畴内进行区分,然后再根据它们组成元素种类的多少来判定其是单质或者是化合物,否则学生就轻易错将一些物质如氧气、臭氧的混合物看成是单质(因它们就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同时又可误将食盐水等混合物看成是化合物(因它们就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

2.概念的内涵一定要剖析到位。一些含义比较深刻,内容又比较复杂的概念一定要进行剖析,以帮助学生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和把握。如“溶解度”概念一直是初中化学的一大难点,不仅定义的句子比较长,而且涉及的知識也较多,学生往往难于理解。因此,在讲解过程中,若将组成溶解度的四句话剖析开来,效果就大不一样了。其一,强调要在一定温度的条件下;其二,指明溶剂的量为 100 g;其三,一定要达到饱和状态;其四,指出在满足上述各条件时,溶质所溶解的克数。这四个限制性句式构成了溶解度的定义,缺一不可。

3.概念之间的相互关系一定要练习到位。有些概念,是概念中包含概念,学生对这样概念的理解和把握是有一定困难的。这就要从两个概念的相互关系的着重练习做起,使学生加深理解,不致混淆。例如在讲了“氧化物”的概念“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假如其中一种是氧元素,这种化合物叫做氧化物”之后,可接着提出一个问题:“氧化物一定是含氧的化合物,那么含氧的化合物是否一定就是氧化物呢?为什么?”这样,可以启发学生积极思维,反复推敲,从而引导学生学会抓住概念中要害的词句“由两种元素组成”来分析,由此加深对氧化物概念的理解,避免概念的模糊不清,也对今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六、加强实验教学

中考试题中,实验题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也是学生易失分点,此类型题应引起我们老师的高度重视。在教学及复习中加强这一部分的力度,引导如何审题、实验设计方案,收集相关题型加强训练。

文综教研组工作总结 篇4

根据2007——2008学年度下学期学校的工作的指导思想“以学生为本”、“为了每一位学生发展”,和我校的“科研兴校”战略,历史教研组坚决拥护学校的正确决策,并在学校的有力领导下,扎扎实实地完成了本学科的各项教学工作,取得了一些进步,现将具体情况向学校汇报如下:

一、继续抓好师德师风和师资队伍的建设

本学期历史政治组强调继续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做人民满意的教师。本组老师在教学和班主任工作中反映良好,没有不规范的行为。重视对青年教师魏冰心的培养,无论从备课还是课堂都表现十分的优秀。要求写详案和教学后记,多听有经验老师的课,对新教师注重思想的沟通交流,对他们的教学行为提出严格规范要求,提高他们的教育教学能力。

二、继续抓好教学常规工作的的检查和落实

本学期我们认真落实教务处制定的教学常规计划。文综教研组都按要求进行集体备课并有记录,每位老师都能做到认真备课、听课、上课;作业批改和听课数都达到并超过了学校要求的次数;在备课和授课中注意知识体系的建立及问题的设计和处理,注重习题的选编并保证质量,注重培养学生历史政治学科的学习能力和历史思维能力;课后老师畅所欲言,评出课的特色风格并提出建设性意见,这使每位老师都受益匪浅,今后要长期坚持这一做法,让文综组的课堂教学水平不断提高。

三、积极进行教学科研活动,提高理论水平

历史政治组在校里的各项教学活动中,每次都是全组老师共同参加,形成了良好的教研活动气氛,在各个学校老师心目中印象很好。在本学期召开的新课程交流会,我们组织了初一历史教师王家春《明朝的建立》和初二的刘怡红老师的《新中国的外交工作》历史公开课,以及魏冰心老师的政治课《个人的财产》,都讲的很成功,准备很充分,组内进行了新课标的评课,从专业角度进行了讲评,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经过大家的一致推荐由魏冰心老师参加了学校组织的公开课,展示了新的合格教师的风采。得到全体教师的认可。

四、重视现代教育教学技术的应用

重视课件开发、重视现代教育教学技术的应用,是历史政治组学科建设的特色。它能很直观详细的再现历史场景和政治事件的过程,能打破沉闷的课堂气氛,有助于理解记忆。通过学校和组内的培训,组内老师的课件开发能力加强。全体老师会用Power Point制作媒体课件。并通过网络实现了资源的共享。

本学期大家都感觉过得忙碌而充实,回顾总结已走过的路,取得的成绩是全教研组老师辛勤劳动的结果。反思一个学期的工作,大家一致认为还有许多不足之处,为把教研组的工作做得更好,下学期应在以下几个方面多努力:

一、加强对历史政治课程标准、最新教育理论的学习和运用,以教研组为单位进行学习,行讨论,并推出一堂示范课进行研究。

二、更多、更好地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辅助教学,加强教研组老师之

间教学资源的交流和共享。

三、在常规教学方面,要改进的有:多听课,多听其他学科的课,博采众长。此外我们还要创造条件,走出去,引进来,激发教师提高课堂教学艺术的积极性及时调整教学内容与思路。

四、充分调动教师工作的热情,使之成国各学年历史政治学科教学的优秀教师。

五、在做好学校各项常规工作的同时,强化备课创新,准备实施结构教案,加强教学设计的整体性。

作为21世纪的教育工作者,我们深知自己责任重大,而2008年对学校来讲是至关重要的一年。文宗教研组一定会在学校的正确领导下,尽职尽责,为学校的兴旺发达添砖加瓦。

文综教研总结 篇5

文综教研组工作总结

本学期在学校领导的正确领导与本组成员的的大力支持与配合下,有条不紊的开展了本组各项工作,为学校的发展做出了应有的努力。现将一学期以来本组的主要工作,以及其中存在的问题做总结,以利于今后工作的提高与发展。

一、开展的主要工作

1.认真制定本学期教学工作计划

本组成员都能按照各自学科与所教学特点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工作计划、填教学进度表,使各自的教学有序展开。

2、加强师德修养方面

全组教师认真加强理论学习,学习领会新课改的思想内容,严格规范自己的师德修养,真正做到了为人师表,教书育人。组内教师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严格遵守校纪校规及文明公约的有关规定,政治思想及师德修养达到了一个新的水平。本学期我们政史地教研组充分利用业务学习时间。全体教师在新课改教学过程中都有所收获。通过一些具体措施进一步调动了广大教师的学习自觉性,达到丰富了教师的头脑,转变了教师的观念。

3、教研活动方面

我组学科多,有政史地三科,分布的教学班面比较广,学科间的知识交叉性也比较多。根据这一特点,全组经常性进行教育教学研究,研究学生,研究问题,深入班级听课,互相学习,取长补短,老教师多出主意,年轻教师虚心好学,互相学习,共同提高。

本学期主要教研活动为听课和评课,基本上每个老师都进行了听课和评课;组员都积极认真地提前备课,对听课做了充分的准备。每次听完课我们都进行评课,对老师的上课和教学方面存在的问题给予自己建议和想法,而老师们也对自己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刻的反思。

上学期还进行一次以“文综知识竞赛”为主体的教研活动,这次竞赛内容主要从政史地三科目中选取,考察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每个科目出三十以上的最简单的基础题,这样不仅发挥了学生的主题性而且也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特别是是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我们老师们深刻认识很多学生会对基础知识忽

略,不大乐意去掌握;而这样的活动恰恰能够使学生了解到它的重要。

参加学校组织的去兄弟学校学习经验和交流,每个老师都有了自己的感想和收获,并且有些老师很快把经验投入到自己教学中。

学期即将结束之时,积极参加和认真对待监考以及期末阅卷,班主任及时统分。

二、教研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需要加强的工作

1、由于每科教师人数比较少,教学之间的相互交流不方便,相互取长补短做得不够。所以上学期基本没能开展集体备课,为了弥补这一问题,本学期要求老师在平时和教研常规时间多切磋,并且要积极创造条件去向高水平的教师学习。并且由于师资力量不均,2、新的教育理念难以贯彻,传统的经验教学根深蒂固。从教学效果看,思维定式难以改变。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重知识性教学,忽视能力培养;课堂单边活动,老师讲的太多,缺乏互动,课堂气氛沉闷,学生积极性主动性调动不起来;习题的设制缺乏针对性,不注重知识的迁移等等。

3、缺乏研究精神。备课缺乏思路;对教材结构不进行必要的调整;照本宣科;不重视挖掘教材的内涵,不注意文科教学的思想性。

教育改革,教学研究是教育事业发展的一个永恒的主题。我们组将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大胆探索,不断创新,使我们的教研工作更上一层楼。

2016文综组教研计划 篇6

西南舁中学 2016.3 2015-2016年第二学期文综教研组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本学期,我教研组在学校和教导处的直接领导下,在上级部门各类文件指导下,以更新观念为前提,以提高师资整体素质为核心,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为重点,努力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进一步提高质量意识,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工作目标:

1、以新课改为中心, 抓实政史地学科教学常规,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向课堂40分钟要效益。

2、围绕各年级教学重难点组织听、评课。

3、加强理论学习,教师共同商讨后进生转化等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难题,为本校文综(政史地)教学质量的提高与课堂教学行为的规范夯实基础。

三、教研工作要求:

1、加强理论学习,更新教学观念。重点学习《新课程标准》;积极开展教育教学实践改革,根据中学学生的学习特点探讨中学政史地教学,并用这些理念来指导平时的课堂教学,努力探索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途径和方法。

2、实实在在搞教研,真真切切谈教学。抓好教学常规,采取一切有效措施,重点抓好课堂教学的研究,优化课堂教学结构,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加强教研组主阵地活动,认真进行备课、说课、上课活动,加强随堂课的听课评课指导,切实提高教师业务水平。不搞形式主义,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四、工作重点: 本学期文综学科教研工作,要围绕课改完善和深化学科教学常规,组织教师参加课改理论学习和培训,组织课改研究课和专题研讨等系列活动,以促进教师转变教学观念,促进教师整体素质和学科教学质量的提高

五、教研工作措施:

(1)充分发挥教研组作用,每周至少活动一次,时间固定在周二下午,要有活动记录。每次活动要定中心发言人,定活动主题,切实反思解决教学中的一些问题,努力向课堂40分钟要质量。

(2)教研形式为集体备课、问题教研和专题教研三类。内容涉及七八九各年级,以新授课、练习课、复习课、试卷讲评课为基本研究课型,尤其要加强毕业班的。积极反思、共同进步。

(3)参加讲课教师尽量使用多媒体资源制作课件、运用多种讲课手段进行授课,跟上信息时代步伐,实现政史地教学的改革与创造性研究。

(4)继续加强学科资源库建设,对教学资料和网络资源进行收集和管理,实现资源共享和最大利用。继续对本组成员日常教学资料,教师所上的优质课,示范课,公开课等优秀教学案例,教学设计,原创课件,教学反思,各年级组的测试题及月考题等进行收集和管理,并进一步搜集整理网上收集来的优秀教案、课件,试卷等,继续丰富各种资料。

六、本学期主要活动安排 三月:

1、制定教研组计划

2、制定教研课开课计划

3、集体备课

4、听评课

5、月考 四月:

1、学习《新课程标准》

2、随堂听课

3、听评课

4、月考 五月:

1、各年级期中考试

2、期中分析总结

3、听评课 六月:

1、总结

令人尴尬的文综教学 篇7

一、学校对文综科目的轻视

学校工作,本应文理一盘棋,只有文理都上去了,学校整体水平才能提高。但有的学校在制定本校的教学工作计划时,为了突出理科优势,在强调语文、数学和英语的同时,却忽视了文科综合教学,将文综放到了可有可无的位置。其理由主要为“四说”:1.“真实水平说”,即认为学习文综科目,只要学生肯记多背、突击复习、临阵磨枪、猜题押宝,就能考出好成绩,因而坚信文综科目考试难以考出学生的真实水平和发展潜能,所以少数高中学校在自己单独组织的提前招生中,文综科目往往不列入考试范围;进入高中阶段后,除文科班外,文综科目既不参加段考,也不提出明确的教学目标和要求;平时很少开展学生课外活动,也不组织综合学科竞赛。2.“失公说”,即学校内部结构工资标准制定,评优评先,难以顾及文综科目教师,极大地挫伤了文综科目教师的工作热情。如有的学校根据标准课时核发课时津贴,文综科目一节课折算为0.7节标准课时;任教班级每超标准1人,语数外理化计0.03节标准课时,而文综科目则只计0.01节标准课时(含高三文科班在内),评优评先也几乎是清一色的非文综科目教师,难怪有的文综科目教师自嘲是“半劳力”“三等公民”。 3.“失衡说”,即学校在引进教师时,有的科目教师人满为患,一周五六节课,却仍在不断进人,谓之“人才储备”,而文综科目师资严重紧缺,大部分教师每周十五六节课,最多者达到二十多节,且跨两三个年级教学(有的学校规定每周每班未超过4节课者不算跨年级教学),教师疲于奔命,无力自学进修,特别是与清闲的教师相比,形成强烈的心理反差。4.“偏心说”,学校在高三文理分班时,为突出理科,不惜否定文科,如文科如何难考,今后工作如何难找,所学知识没有多大实际作用等等,吓倒了一部分有志学文科者;而对个别有志学文科的“尖子生”,则轮番动员学理科,以致文科人才奇缺,甚至一个班75%以上是肄业班时年级的倒数百十名;在师资安排上,也是尽可能把那些公认的有较丰富的教学经验和较好业绩的教师安排在理科,以致文科师资明显不敌。年复一年,文理差距越来越大,形成恶性循环,这更坚定了有些人的先入为主之见——“文科远不如理科好”,学生不敢学文,语数外教师争先恐后上理科班——因为教文科费力不讨好,徒劳无功;教理科相对轻松些,又有名有利;留下文综教师别无选择,独木难支,无可奈何,文综教师在失落的同时,强烈呼吁大综合早日开考。

二、社会上的不良影响

人们的习惯思维,左右着他们对文科的态度,主要表现为“四说”:1.“死记硬背说”,认为文科生只会死记硬背,是缺乏灵活性和实际活动操作能力的“书呆子”。2.“学文无用说”,即认为文科学生难以学到真才实学,甚至学不到谋生的技巧,今后难以立足。3.“录取困难说”,即当今文科学校及专业少,特别是名校名专业少,高考文科比理科竞争激烈,录取率远比理科低,为保险起见而选修理科。 4.“就业艰难说”,即认为理科就业前景看好,而文科就业前途堪忧,即便找到工作,薪酬待遇、发展前途也远不如理科好。

三、文综学习的现状不容乐观

表现为“四说”:1.“杂科说”,即学生自小学起,文科目就被视为可有可无的杂科和累赘;对少数文综科目好、总体成绩高的同学,也不认为是学得好的学生。久而久之,这一少部分学生也渐渐放弃了对文综科目的学习。 2.“应付说”。因为学生要参加高中会考,一些高中学校又不得不开设文综科目,学生被动地学习,肄业年级的学生(甚至包括部分高三文科生),上课不开动脑筋,不钻研教材,不思考问题,作业等着老师讲解,课外不主动接受社会信息,不研究社会问题,学科基础很不扎实,学科能力无从谈起。 3.“别无选择说”,即进入高三文理科分科时,大部分同学不是根据自己的学习兴趣、文科优势选读文科,往往是先看数理化,只有当理科成绩太差,无法攻读理科时,才不顾一切地选读文科,而文综知识几乎为零,甚至根本就厌学文综。4.“难学说”,文综科目教学时间少,却有厚厚的十多本教材。既要熟记有关概念、原理、时间、人名、地名、专有名词等,又要充分理解、分析相关的事件、原理,更要运用相关的知识来分析和解决社会现实问题,概括、综合、比较、推理等学科能力要求相当高、相当灵活,少数同学一听老师的介绍,一看高考试卷就望而却步,由畏生烦生厌,进而放弃对文综科目的攻读。

四、文综科目教学缺乏应有

的生机和活力

文综教研组工作计划 篇8

教研活动是教学当中的重要环节,是教学的另一种关键形式,没有教研则没有好的教学方法。因为教研可以使教师相互借鉴、交流、促进,可以推动教师专业水平的提高,进而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文综组教研工作以学校和课程中心工作安排为核心,继续以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中心,提高教师个人的业务素质和教学水平作为重点,克服上一学工作中的不足,进一步做好常规工作。本年学要充分调动组内教师的积极性,促使每个教师“功夫花在备课上、力量用在课堂上、着眼点放在学生的能力提高上”,继续搞好教研活动及其他相关工作。

二、工作目标:

1、加强教学常规管理,确保学科教学优势地位。

2、多开展传帮带活动,帮助新教师的优秀成长。

3、加强对新教材的培训和学习,增强组内教师的教学科研能力。

4、做好初三的复习指导工作,确保中考教学质量。

三、具体工作措施

(一)加强理论学习,更新教育观念。

教师的教育观念,直接关系到教师的从教行为。为了更新本组教师的教育观念,本学期文综教研组通过暑期学习和计划制定、集体备课及听评课活动、培训学习、网络学习等形式,拓宽组内教师的学习渠道,更新教育观念,改变教学方式。结合学校三风一训的文化建设,加强师生核心素养学习,探讨提升学科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二)加强常规管理,巩固学科优势

防控期间,日常教学活动中严格遵守学校教学常规;在备课、上课、听课、评课、作业等方面要落实各项考核与检查;落实四环四清教学,提高课堂效率;抓好分层教学,提升教学质量;加强理论学习和思想工作,使组内教师养成严谨、踏实的工作作风。

(三)加强备课及教研活动,促进组内教师的专业成长。

1、定时定地点定目标组织教研活动。特别是集体备课活动要有重难点,有针对性和实效性,要注入新的教学理念。听课活动要求教研组成员人人参与,在认真做好记录的基础上,与授课教师要进行交流,指出其课堂教学的闪光点和不足之处,坦率而真诚地交流意见并提出自己的见解和建议。授课教师要进行课后反思,以促进组内教师课堂教学业务水平不断提高。

2、鼓励本组教师对课堂教学进行改革创新,不断总结和反思,反思,并积极撰写教学反思案例。

3、针对我组学科多、教师少,教师的工作量大、新教师工作年限短的特点,必须要加强备课组建设。备课组长每周要组织集体备课活动,组内教师要互相听课,取人之长,补己之短。

4、加强老带新,指导具体细致,落实到人。陈勇指导熊倩;彭晓云指导张玲;王颜指导李时秀,阳以明指导谭熙;陈奉彤指导全雪萍。

5、以赛促练,组织好青年教师赛课及公开课活动。具体安排见附表。

6、继续加强科研活动。组内全体教师积极撰写教育教学论文,每人参与一个课题,努力形成浓厚的教育科研氛围。

(四)加快教研组信息化和多媒体教学的实践

发挥我校的现代化教学手段的优势,做好智慧课堂教学工作。要求教师将信息技术和学科教学融合,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展示教学材料,设置教学情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教学过程中突出重点、化解并突破难点,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五)积极开展第二课堂活动,丰富学生生活。

9、文综教研组扎实开展业务学习 篇9

梅勤俊 供稿)

责任编辑:韩强勇 编辑:韩洪元

发:学校各部门 送:道真自治县教育局办公室

平模镇教育分管领导 王文斌平模镇中心学校校长 徐建琴

平模镇党政办平模镇中心学校 道真自治县平模中学 二0一四年三月二十九日

高考文综地理命题初探 篇10

【关键词】 能力 主干 地图 可持续发展 热点

【中图分类号】 G633.5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72(2014)01-030-01

地理由于其综合性强,理科色彩明显,难度相对较大,往往成为文综得分的瓶颈。高考能否达到预期目的,考出考生的能力,主要取决于试题。命题是有效测量的重要保证,又是决定考试成败的关键。纵观近几年文综地理试题,地理学科命题已日趋成熟,形成了比较稳定的特色和思路。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特点或者说趋向:

1. 强化学生能力的考查。“3+X”高考改革的重点是考试内容的改革,即在考查知识的同时,注重能力的考查。高考所强调的地理能力是建立在一般学习研究能力之上的带有地理学习研究的要求和特征的能力。能力的表现和考核方式应该是多方面的,在文综地理试卷中,突出和强调了以下几方面的能力目标,它是根据考生完成测试的思维过程制定的:

(1)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即我们平时所说的审题能力。要求在阅读试题的基础上,一方面,知道试题提供了哪些信息,哪些是有效信息,从这些信息又能得出什么新的信息;另一方面,知道试题问什么,是怎么问的。

(2)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一方面要求调动与问题有关的所学知识,另一方面要求运用所学知识与试题信息分析问题。

(3)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与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即我们平时所说的表达能力。要求在完成前两项能力的基础上,重点突出、层次分明、科学规范、逻辑严密的将符合问题的答案表达出来。这就要求我们在平时指导学生做题时,一定要熟悉这种思路,强化这些能力。

2. 侧重考查学科主干知识。在高考有限的时间里,要利用文综试卷中有限的几道地理试题,能考查到的地理知识是有限的。试题往往考查的是最能体现地理学科特色的最基本、最核心的知识。这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考试的公平性,同时也合理引导地理教学和学生备考。具体来说,地理的主干知识有以下几个方面:自然地理中如物质的运动变化、圈层特征等;人文地理中如人类活动的区位、人地关系等;区域地理中如世界主要地区和国家、中国主要地区和省区的区域定位和区域分析等。这些主干知识一方面是学科的基础知识,是可再生知识不会陈旧;另一类是应用性很强的知识,与社会实践关系密切。在考查这些主干知识时,往往不是孤立地考查某一个知识点,而更多是综合考查知识的交结点,注重学科内综合,如自然地理与人文地理、区域地理与系统地理的综合。这就要求我们在备考过程中,一方面要强化对主干知识的学习,另一方面更要重视知识网络的构建、综合能力的培养。

3. 地理图像的地位日趋重要。地图是地理学的工具,最能体现地理学的特色。地理图像极高的内容综合性和概括性及方式的多样性和变化性,特别适合对学习能力和综合知识的考查,因而备受命题者青睐,常被用作高考命题的信息载体或设问来源。据不完全统计,平均每套试卷中约有6~8幅图,大致是每两道题一幅图,同时图的数量还有上升趋势,形式越来新颖,内容越来越丰富。出现在试卷中的地理图像主要有三个来源:一是中学教材和地图册;二是相关机构的统计和研究结果;三是大学教材和地图册。这些图像经过缩放、裁剪、组合、变形等手段处理后,结合考试需要和学生实际出现在试卷中。具体来说,在试题中出现频率高的主要有以下三类地理图像:一是分布图,包括政区图、地形图、等值线图、经纬网图,反映地理事物或现象的空间分布状况;二是统计图,包括结构图、表格、坐标图等,反映地理事物的相互关系和组合状况;三是示意图,包括地理过程示意图和地理原理示意图,反映地理事物或现象的发展变化规律。这就要求我们在备考中要加强对学生读图、用图、填图、绘图能力的培养,同时要重视对课本或地图册中一些重要的地理图像的理解和把握。

4. 倡导经济繁荣、社会公正、生态安全的可持续发展观。地理学是一门研究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地理环境,以及人类与地理环境地球表层的自然环境关系的科学。20世纪60年代以来,人口激增、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问题日益突出,迫使人类重新审视自己的行为,可持续发展的思想逐步形成并得到公认。高考是国家意志的体现,通过试题呼吁学生关注可持续发展,这类题在高考中的比重在逐渐增加。主要表现为三方面:一是以某些符合可持续发展的生产案例,如生态工业园为例,让考生分析其形成条件、综合效益、发展方向;二是通过试题大量引用我国的古文古诗词加强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三是以一些地区的典型环境问题为例让考生分析其形成原因、深刻危害、进而提出相关解决措施,从而从另一个角度说明了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这就要求平时要让考生有意识地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并积极付诸实践。

5. 关注重大的热点问题。地理学具有明显的时代性和较强的应用性。热点问题由于时代气息浓厚,现实性强,影响大,关注度高,往往成为试题的着眼点。高考并不直接考查热点本身,更多是考查这些热点问题的地理背景,并且从显性介入逐渐转向隐性介入。主要分析热点发生的时空背景,或者从自然和人文角度分析区域热点。与地理关系密切的热点问题一般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重大的天文探测和地理考察;二是重大的自然灾害和特大事故;三是重要的工程建设和文化活动。

文综教研总结 篇11

一、指导思想

针对我校文综专业老师少、学生人数少的特点,在教学中求真务实,初中各年级要重点抓好基础知识的落实。各年级的教学以中考为中心,以《新课标》和《考试说明》为纲,坚持以学科教学为主,落实基础知识,提高学生各学科的基本技能和学科能力,培养学生对各学科整体知识的把握和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新形势下的考试要求,教学中应重视对知识系统和线索的梳理,重视知识的横向联系。

初三教师应以中考热点问题和长期以来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点问题为切入点,适当训练学生多角度、全方位分析问题的能力。史、地、政三科教师能够跨学科听课,共同研讨切磋备课,相互借鉴沟通,开拓知识视野,形成综合、全面分析问题的思维习惯,提高自身的素质和修养。

做练习时要把握好适度的原则,不追求偏、难、怪,从自己学生的实际出发,落实基础,提高能力。

二、教学要求

1.积极参加大市和本市及学区的教研活动,深入研究新教材,及时了解教学新动向,把握重点,突破难点。

2.认真备课,写有较为完备的教案,作业定时限量地完成。作业是巩固课堂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单元测验要认真讲评,及时发现和纠正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3.课堂教学中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既讲究实效也要尽可能使学生有参与体会的机会和感受,实现教学目标的全面要求,针对学生的不同情况,因材施教,搞好分层教学,集体指导,不放弃每一个学生。

4.提倡同学科和跨学科教师互相听课,吸取他人之长,特别是年轻教师要多向老教师学习,不断提高教学水平。

5.各科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适当开展研究性学习。

三、中考展望

文综科组工作总结 篇12

一、常规教学工作组内每位老师都能做到提前备课,备课既有三维目标的实现,又结合学生活动、教师活动和设计意图的详细教学过程,每课后还有教学反思和小结。课堂教学上都能充分发挥文综学科的特点,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联系社会的热点,得到学生的认可。精心布置批改作业,既有堂堂清,又有课课练,还有结合各个阶段的考试而整理的知识梳理内容。部分老师还能在课务繁忙的情况下抽出时间辅导学生。

二、积极参与集体备课与教研活动三个集体备课小组都能按照学部的要求,每周详细的将周内的课程进行交流,取长补短,优势互补,团结协作。在每大周的教研组活动中,每个教师都能积极发言,献计献策,并且徐月英老师、罗青老师、龚秀峰校长等都做了多个主题发言,主题有:月考试卷命制原则与方法、一堂好课的评价标准、复习课方法、课件制作方法等等。

三、公开课本学期,每位老师都承担了1—2节的各种类型的公开课。屈春江、肖全良、周胜江、徐月英四位老师担任了展示课;龚秀峰校长举行了骨干教师示范课;肖卫东校长、叶细平、周焰山、林建武、周玲、徐月英、罗青、程勉之、龚继鹏老师举行了组内研讨课;徐月英老师参加县教师基本功大赛,获得了三等奖,承担的与其他兄弟学校的校际交流课也获得了好评;肖全良老师承担了兄弟学校调研课,获得了领导好评。

高考文综历史常识题解析 篇13

【关键词】 高考 历史常识题

【中图分类号】 G633.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72(2013)10-024-01

一、高考文综卷中历史文化常识题举例

从2007 年开始,高考文综卷中开始出现对历史文化常识的考查试题。

例如(2007年全国卷12题)帝王谥号主要依据其生前行为而定。下列各项中属于谥号的是( ) .

A. 秦始皇 B. 汉武帝 C. 唐太宗 D. 清康熙帝

(2008年全国卷12题)中国古代地名中的“阴”“阳”往往体现了该地与相邻山、水的关系。以下都表“阴” 的方位是( ).

A. 山之南、水之北 B. 山之南、水之南

C. 山之北、水之北 D. 山之北、水之南

(2009年全国卷12题)关于中国姓氏起源,唐人柳芳说:“氏于国,则齐鲁秦吴。氏于谥,则文武成宣。氏于事,则巫己匠陶。”由此类推,王、侯、公孙等姓氏应源于( ).

A. 旗号 B. 邑号 C. 爵号 D. 官名

(2010年全国卷12题)中国古代常用五行相生相克解释朝代更替,称作“五德”。每个朝代在“五德”中都有相应的次序。曹魏被定为“土德”,通过“禅让”代魏的两晋应为( ).

A. 金德 B. 木德 C. 水德 D. 火德

(2011年全国卷12题)唐初编定的《隋书·经籍志》,确立了中国古代史四部分类著录图书的原则,汉代的乐府民歌应著录于( ).

A. 经部 B. 史部 C. 子部 D. 集部

(2012年全国卷12题)秦汉而后,官府下层文职人员俗称“刀笔吏”,这一称谓起因于秦汉时期此类人员的( ) .

A. 工作器具 B. 工作内容 C. 工作职责 D. 工作性质

这些有关历史文化常识的试题,在我们的历史教科书中不显眼,往往分散于某些细微的文字叙述中,有时还渗透在其它学科知识中,这样,给学生的学习和应试带来一定的难度。但是,它是源于历史教科书的,还是有据可查的。

二、应对历史文化常识题策略

(一)细读教科书,挖掘相关历史文化常识知识

教科书是一切教学活动最基本的“本本”,是各类试题最直接的内容依据。历史学习最基本的方法就就是细读教科书,研读史料,从中获取信息,并论证和运用。所以,要坚持“论从史出”, 引导学生善于从“教材或课本”中学习历史,善于阅读和分析教材中的史料和其它途径收集的材料。现行的高中历史教科书是基于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而编写的,有时注重历史事件的前因后果而简化了过程,有时则是只言片语而微言大义,有时却又写得含而不露、似曾相识。因此,要细心研读教材,把握其中的相关历史文化常识知识,比如年龄称谓(垂髫、总角、豆蔻、束发、弱冠、而立、不惑、知命、花甲、古稀、耄耋、期颐),此外,还有十二生肖、古代纪时、天文地理、科举职官、礼仪习俗、姓名称谓、衣食住行、器物用具、史传典籍等。

(二)广泛涉猎,拓宽知识面

历史文化常识是一个浩瀚的知识体系,包罗万象,涵盖文学、哲学思想、历史考古、中外节日、风俗礼仪、美术工艺、音乐舞蹈、饮食、服饰、称谓、天文历法、名胜古迹等各个方面,很难在短时间内掌握,需要平时的不断积累。笔者认为:首先要加强课外阅读,拓宽知识面。要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多读一些与教材内容相关的课外书籍,包括政治学、经济学、哲学、文学和法学等与历史相关的人文科学,如中国的四大名著、中国民俗文化大观、世界之最大全等,注重中华文化的学习与积累。其次,利用当前发达的网络媒体,开阔视野。当前我们比较喜欢的电视剧、百家讲坛、探索发现等栏目都包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常识,

尤其是以历史题材为主的电视剧精品,如对四大名著的改编,这有助于增长学生的历史文化知识。此外,还可利用博物馆、展览馆、公园、文化遗址、名胜古迹和各种教育基地等场所来拓宽吸取历史文化素养的渠道。

(三)结合教学实际,适当编制类似题目,加强训练

为了增强学生对高考历史文化常识题的适应性,提高答题的准确性,我们应认真研究近几年高考试题的特点,结合教学实际,有针对性的适当编制类似题目,并加强训练和进行评析。

比如:

1. 古人的年龄有时不用数字表示,不直接说出某人多少岁或自己多少岁,而是用一种与年龄有关的称谓来代替。对下面从小到大年龄称谓顺序进行排列: .

①束发②而立③垂髫④总角⑤期颐⑥弱冠⑦耄耋⑧不惑⑨花甲⑩豆蔻

2. 在中国古代皇帝有至高无上的权力,地位独尊。其中属于对皇帝尊称的是 .

①天子②孤③圣上④殿下⑤陛下⑥圣驾

3. 在人与人交往中,礼貌称呼是很重要的,它有“尊称、谦称、雅称、婉称”等书面语,下面属于对他人母亲雅称的: .

A. 椿萱 B. 萱堂 C. 泰山、泰水 D. 巾帼

4. 在中国古代,名、字与号是有区别的:前者由父亲或尊长取定,后者由自己取定。字是为了便于他人称谓,对平辈或尊辈称字出于礼貌和尊敬;号又叫别号、表号,一般只用于自称,以显示某种志趣或抒发某种情感;对人称号也是一种敬称。下列属于称“号”的是: .

A. 李太白 B. 杜子美 C. 苏轼 D. 青莲居士

5. 不同朋友关系之间的称谓有“贫贱之交”、“金兰之交”、“刎颈之交”、“患难之交”、“莫逆之交”、“竹馬之交”、“布衣之交”、“忘年交”、“忘形交”、“车笠交”、“君子交”、“神交”等。在《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中记载廉颇和蔺相如的关系应属于 .

A. 金兰之交 B. 贫贱之交 C. 刎颈之交 D. 莫逆之交

2016年高考文综分析总结 篇14

研考纲、重基础、建框架、注规范

----2016高考文综备考经验总结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大家好。很高兴能站在这里和大家一起交流分享高三文综备考教育教学经验。对于高三教学我可以说是初生茅庐,为什么这么说,在上一届高三文综教师中地理、历史老师都是比我优秀且教学经验相当丰富的老师,在我们团队中有杨健副校长、吴志真老师和王林静老师,在这里经验谈不上,只能谈谈自己一些浅薄的看法,其中更多的是对我们文综团队里其他教师经验总结。

2016年高考尘埃落定,我们高三文综团队对过去一年的复习备考工作进行了认真的总结与思考,其中有艰辛和成功的喜悦,也有失落的懊恼;在此与大家分享,对2017高考备考有一点点用处。

一、成绩分析

2016年我校文科共有3个班,一个重点班,一个普通班以及一个艺体班。根据成绩统计,重点班文综成绩高分段有180分以上,普通班因专科入取成绩不好计算,艺体班文综高分有150分左右。通过分析可以看出,重点班和学习艺术体育的相对的成绩好的学生来说,应该继续加强相关班级好学生的文综训练,通过加强对尖子生的培养,提升高分段学生的比重。

二、备考得失

一年的备考,回顾来看,有得有失。根据备考过程中学生的反应及根据此次试题的分析,高三文综备课组做的较好的地方有一下几点:

1、对知识点进行全面系统的复习,在一轮复习过程中,备课组结合课标 和高考考点对相关知识点进行了全面认真的复习,夯实基础,确保不留知识的死角,第一轮复习从暑假补课到第一次全市模拟的7个月中集中全力进行基础性复习,在复习过程中前后穿插高考考点,以防学生学了后面忘了前面,而且在高三上学期的后阶段就开始每周三下午文综练习,让学生提早适应高考文综考试题型、题量和考试时间,并且在考完后及时阅卷登分,第二天进行讲解,分析总结一周来学生的学习备考情况,对于成绩波动较明显的学生则及时了解他们的心理想法,并指导他们正确的复习。

2、大胆取舍,重点突破,高三下学期二轮专题复习过程中,一方面通过对考点和学生特点的分析,对专题进行重新组合,有目的的进行复习。另一方面打破按照高考资料顺序复习的常规,按照题目类型进行分类训练,提升学生的答题技巧。

3、提高训练强度,成绩的提高必须有训练量的保证。在避免题海战术的同时,备课组积极利用网络资源挑选优质资料和试卷,组织学生进行大量高效的训练,强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我校高三学生因为整体素质偏弱,针对这一情况,高三年级组和文综组确定了“以练促学”的二轮复习考试方案,年级安排文综每隔一周的考试,但为了能让重点班能够拨尖出一些高分,我们文综老师则是坚持每周考一次,虽然辛苦了一些,但为了能提高学生,我们坚持到了高考前的一周,这种“以练促学”的效果也是有的,学生见识了各种仿真题,预测题,在真正的高考环境中就不会显得怯场,能够从容应考。

4、及时总结归纳,在复习过程中,不仅引导学生进行了知识点的总结,同时备课组成员也对典型的例题和答题思路进行了归纳总结,并形成了相关 材料,帮助老师和学生备考。

备课组一年的辛苦换来了今天的成绩,在欣喜之余我们也清楚的认识到了在备考过程中的不足,进过反思,在今后的教学及备考过程中需要注意一下几点:

1、加强对课标和考纲的学习,盲目备考会浪费宝贵的复习时间,降低复习效率,因此需要备课教师提高对课标和考纲的重视程度,利用课标和考纲指导教学和备课,做的有方向,有重点。

2、强化基础知识,由于学生的特殊情况,在教学和备考过程中,需要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夯实学生的基础知识,为学生后续成绩的提升提供保障。

3、重点提升学生的读图表能力文言文能力,根据近几年高考文综试卷,尤其是政治试卷的分析,读图能力的考察频率越来越高,因此,在政治教学过程中,应及早着手,有意识的提高学生的读图能力,为高考复习打好基础。

4、加强学生知识迁移及灵活运用的能力。近三年来的高考试题越来越接近生活化,重点考察学生对课本知识的迁移转化能力及学以致用的能力,因此在平时教学和备考过程中,要重点引导学生对知识之间联系的理解,同时加大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5、注重反馈和回顾,在复习过程中应该避免一味的前进,在一个时间段后应该有意识的进行回顾,同时与学生交流,分析试卷,清楚复习的效果,为进一步的复习提供必要的依据。

上一篇:后进村集中整顿汇报下一篇:东茅岭半年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