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教研组教研工作总结

2024-05-11

体育教研组教研工作总结(通用12篇)

体育教研组教研工作总结 篇1

体育教研组教研工作总结

我们体育教研组以“为了学生服务,为了自己的提高”为理念,兢兢业业、扎扎实实、卓有成效地开展工作,出色地完成教研组工作计划,尽管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我们仍然在不断地追求和提高,并有创新。现将这一个学期的工作小结如下:

一 计划实施目标:

继续深化课程改革,加深校本资源的开发,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对本组教师进行培训,充实新理念,明确教学目标,提高教学水平,提升教师素养和文化品位,通过集体备课、听评组内教研课,推动教师探究教材,砖研教法。建立一支具有精湛业务功底的学习型的体育教师队伍。

二? 目标实施情况小结

回顾本学期我们体育教研组的工作,都是以学生身体健康的发展、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为目标,因此我们有着几分充实、几分感慨……

1、开学初,我们明确教学目标,业务学习内容更加贴近教师自身工作的需求,真正做到“为教而研、为创而研”。

2、从思想、理论方面着手,落实课程改革,思想不到位课程改革就是夸夸其谈,蜻蜓点水,仅限于局部。因此,本学期阅读了《中国体育教育》、《体育教学》、《辽宁教育》等大量资料,每位教师撰写18篇教学反思及教学后记,利用网络资源,了解课改的动态,扩大视野,多渠道多方位提高教师理论素质。

3、紧抓课堂教学,促进综合能力的提高。课堂教学才是检验教研工作的主渠

道主阵地,通过集体备课、听评组内教研课、研究讨论课堂中存在的问题、改变教学策略等活动,提高每位教师的授课水平。

三? 存在的不足:教师听课、评课的能力有待提高,对于听课的方向不够明确,听课前的准备不够充分,听课时所要观察的细节把握的不够准确,不能对一节课进行全面的评价

组体育2012、12、25

体育教研组教研工作总结 篇2

江玲:《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 (中发[2007]7号) 下发后, 省委省政府印发了《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实施意见》 (皖发[2008]12号) , 明确了我省青少年体育工作的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 提出了加强我省青少年体育的一系列措施, 对完善青少年体育的保障机制、构建全社会关心支持青少年体育的工作格局作出了明确要求;制订了《安徽省义务教育办学行为规范》, 统一和规范了全省中小学生的作息时间, 要求各中小学认真执行国家课程标准, 上好体育课。没有体育课的当天, 学校在下午课后要组织学生进行一小时集体体育锻炼, 并将其列入教学计划。

阳光体育实施得好, 经验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坚持面向全体学生, 特别是面向广大农村学生, 普及和开展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 逐步形成学校教育“健康第一”的共识, 使每天锻炼一小时成为青少年学生的自觉行动。二是坚持依法治教, 重视制度建设。成立阳光体育领导机构, 学校一把手亲自挂帅主抓, 并建立了一整套阳光体育活动、评估制度。三是在硬件改善、队伍建设、经费保障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此外, 还积极探索适应青少年特点的体育教学与活动形式, 指导学生开展有计划、有目的、有规律的体育锻炼, 努力改善学生的身体状况, 提高其运动能力。

但是, 阳光体育工作发展还不平衡, 主要存在的问题:一是在少数地方和学校, 体育仍是学校教育工作中的薄弱环节。还有些学校, 学生课业负担过重, 休息和锻炼时间严重不足, 体育课程也开不齐、开不足。发生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地方和学校的领导对体育价值的认识不到位, 重视不够, 措施不得力。他们认识不到体育更重要的是培养精神品质, 包括进取精神、拼搏精神、公平竞争精神、团结合作精神等等。二是学校现有体育场地设施不足。在有些老城区的学校, 学生活动场地如同一个小天井, 生均活动面积小。农村学校校园很大, 但是有地没场, 有的场地则器材年久失修。有些学校阳光体育运动组织形式和活动内容陈旧、体育经费投入不足、缺乏具体的评价与监督措施, 还有些学校的场地器材根本不适合学生。新的中小学体育器材规格标准已颁布四年, 但落实情况不太好, 边远地区一些小学使用的依然是成人规格的篮球架。在以后的督导检查中, 器材是否达标应该作为一个专项指标, 专项督导检查只看宏观是没有用的, 要看真正用到学生身上的东西。目前的情况是虽然场地设备标准有了, 但是没有真正发挥作用。四是学生、家长体育锻炼意识不到位, 认为阳光体育运动就是出来玩玩, 甚至有的家长认为体育活动会影响学习。

《中国教师》:近年来你们省在课堂教学组织形式和内容上主要做了哪些创新?学生是否越来越喜欢体育课了?是否都喜欢参加课外体育活动?

江玲:实施新课标之后, 全国中小学的体育课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一是课程的理念比较新, 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 注重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激发其体育兴趣、培养其终身体育意识;在体育教学的各环节中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 始终将学生主动全面的发展放在首位;体育教学坚持贯彻面向全体学生, 确保每一个学生受益的理念。二是体育课在内容上的着眼点不只是原有的竞技体育项目, 一些能够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有利于身体健康的游戏和培养身体基本运动能力的活动, 在经过加工改造后, 也能成为中小学体育教学内容。课改以来, 一线教师积极开发有利于促进身体健康和提高运动能力的课程资源, 对自然地理资源和民族民间传统体育资源进行了深入开发。例如, 亳州市除了把五禽戏引入课堂, 还把五禽戏作为课外健身的一部分, 具体的做法是, “晨颂《弟子规》, 午做广播操, 晚练五禽戏”。通过挖掘传统文化, 既开展了阳光体育, 又让孩子受到了传统文化的熏陶。丰富的课程资源给体育课带来了无穷的乐趣与生机, 改变了教师过分依赖教科书的局面, 也为教师提供了一个创造性发挥教育智慧的空间。

另外, 我省经济发展比较好的地方, 积极引进垒球、网球、棒球等新型体育项目作为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内容。如淮北实验小学通过网络招募了一位日本教师福满笃申先生到校担任棒球队教练, 福满教师免费为该校提供了20多套棒球用具, 包括球棒、球和手套。该校把棒球作为校本课程, 在全校普遍开设, 还常年组织该项目的课余训练。2009年组队参加全国小学生比赛, 获得了亚军, 而且是三年级的学生对阵五六年级的学生。

三是方法手段也随之发生了一些变化, 既注重研究教法又注重研究学法, 注重创新教学方法。以前的体育教学比较刻板, 方法基本上是讲解示范、练习, 再讲解示范、再练习。而现在的课堂教学采取了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等新方法。有些适合学生自己做的就直接把它变成游戏, 变成一些学生可以延伸的东西来做, 需要学生学习的内容也可以让学生先探究、讨论, 然后教师再把技术的关键点教给学生。这样一来, 学生也变成真正的学习的主体, 课堂活跃了, 教学效果好了, 学生更喜欢体育课了。

我们去视导的时候经常调查学生最喜欢的教师是教哪个学科的, 最不喜欢的教师是教哪个学科的。课改以前的调研结果多次出现最不喜欢的学科教师是体育教师。课改以来, 多次的视导和调研结果表明, 越来越多的学生最喜欢体育课也最喜欢体育教师, 在十几位教师中体育教师基本上能排到前三位。

体育课的第一个目标就是运动参与, 但教师素质不一样, 孩子的参与度是不一样的。不过不管体育教师的素质是好是坏, 总有一些孩子不喜欢参加体育运动, 参与度比较低, 所以这些孩子就会不大喜欢体育教师。学生课外活动的参与度取决于组织者的理念, 如果是秉持让全体学生都参与的一个理念, 采取各种各样的形式来组织课外活动, 学生参与度还是比较高的。总之, 在学校组织课外活动的理念上还是有提升空间的。

《中国教师》:可不可以按年龄段分别谈一下当前体育教师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哪些?为什么会导致这些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您采取了哪些对策?

江玲:我觉得年轻教师比较有闯劲, 加上年富力强, 其教学能够较好地体现课标的精神, 比较受学生欢迎。中年教师也有自己的优势, 主要是经验较丰富, 动作巩固得比较好。但是有少数中年教师评上职称以后就不大努力了, 还有的评上职称之后兼任了总务、政教或保卫工作, 从此不再潜心改进体育教学。这不是他们不够敬业, 也不能说体育教学没有意义, 有时候真的是太艰难。老教师虽然在动作上没有优势了, 但他们大都爱岗敬业。因为他感觉自己快退了, 反而会更加努力, 所以课可能上得更出彩, 更受学生喜欢。有的老教师会产生职业倦怠的问题。工作3至5年的年轻教师也有职业倦怠的问题, 开始的时候感到新鲜, 想把课上好, 也肯于向老教师取经, 但他努力到一定程度, 看到这个专业就是这个现状的时候, 就可能不再专注于教学, 甚至会跳槽。

丰富多彩的教研活动对缓解体育教师出现职业倦怠具有缓冲作用。一般教师毕业后工作3至5年是个坎, 所以我们就坚持组织他们参加基本功比赛、优质课评选、教学研讨、申报科研课题等有利于其专业发展的活动, 例如基本功大赛是3年一届, 一直坚持得很好。通过这些活动开阔了他们的眼界, 增强了他们的工作能力, 使他们感到有了奔头。队伍的专业化程度提高了, 就相对稳定了, 所以教研员要有责任感, 要不断地外塑形象, 内练功夫, 像一个领头雁一样尽到自己的责任, 带好这支队伍。

《中国教师》:您前面所说的3年一次的基本功大赛是全员性的还是局部抽查?从中总结出了哪些先进经验?

江玲:我们发文的初衷就是要求全省体育教师卷地毯式地参加, 并经学校、县、地市的层层选拔, 而组织活动的目的就是希望让教师的素质有所提高。有的地市能够按照要求来做, 只要是50或45岁以下的体育教师, 都需参加进来, 但少数地市还是无法做到全员参与。地市的基本功大赛虽然不像省级比赛那么严格, 但还是对教师们提出了很高要求, 及格过关, 不及格补考。从历届比赛结果来看, 认真组织辖区教师基本功比赛并经过层层选拔推荐选手的地市, 省级比赛成绩明显优于没有通过选拔直接推荐选手的地市。

我省体育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已经举办了三届。1998年我省教研活动刚起步, 通过最初的调研工作发现, 体育教师的教学基本功必须要巩固和加强, 才能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因此, 在全省各地市的大力支持下, 在一线体育教师的踊跃参与下, 我省于1999年成功地举办了第一届全省体育教师基本功比赛, 2001年举办了第二届。在优质课评选、公开课、教学计划评选及视导活动的展示课上, 出现的共同问题就是这些体育课的准备部分轰轰烈烈, 非常活跃, 结束部分也很精彩, 但在教学的关键环节——“基本部分”却缺乏手段和方法。据此, 我省组织了中小学体育教学精彩片段评选, 所报片段要求去除准备及结束部分的内容, 只报基本部分, 包括教师教学方法、手段的运用, 学生的学习方式 (即如何组织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 , 以及教学情景设计, 即中学课25分钟、小学课20分钟的内容。2004年, 全国组织了中小学体育教学录像课评选, 我省推荐的课程中有两节课在“全国中小学体育教学观摩展示活动”中展示 (全国共有30节体育课参加展示) 。

遗憾的是我们是一个经济欠发达的省份, 虽然有相当一部分体育教师课上得非常好, 但学校不支持也没有条件制作录像课, 造成了对优秀体育教师的埋没。

《中国教师》:在有些地方、有些学校体育教师会受到歧视, 您是如何为你省体育教师争取均等的专业发展机会的?

江玲:我省也有体育教师受歧视的现象, 最突出的

2011年10月下半月版15

表现是在绩效工资这一块。在我省的体育教研员工作会议上和教研活动中, 常有教师提出类似的问题, 大多数教研员都说在绩效工资问题上, 不只是体育教师, 还有艺术教师都吃了亏。当教师提出此类问题时, 我们的回答是, “要求学校要依照《学校体育工作条例》的相关规定, 合理解决体育教师的绩效工资”。

有些体育教师的绩效还是挺不错的, 因为他们还担当着班主任的工作, 而且做得非常好。有一个省示范性高中的体育教师刚毕业不久就被学校聘为班主任, 消息传出之后全体家长对此意见都很大, 认为她是学体育的不可能称职, 于是写联名信要求更换班主任。校长找这位教师谈, 转述了家长的观点并表达了学校希望换班主任的意见。不肯服输的她向校长做了保证, 约定3年之后见成效。结果3年过去后, 她带的那个班成绩最好。现在她当哪个班的班主任, 学生就争着要去她的班级。诸如此类的事例我们都会通过教研渠道广泛宣传, 让体育教师开阔思路。

在省级课题立项时, 我们会尽最大努力多方争取为一线教师的课题立项, 并在立项后给予指导, 参与研究, 提供服务, 包括文献资料、相关课题相关材料的收集、数据的处理等方面。

农村教师的专业发展方面, 我们也给予了高度重视。在历年的优质课评选中都有明文规定, 必须有农村学校的课。在推荐录像课参加全国评选时, 同等质量下, 我们会优先选送农村的课。因为农村教师在缺少资源、缺乏机会的情况下, 依然能把课上好, 说明他主观上特别努力。2008年的全国中小学体育教学观摩展示活动, 我们就报了一堂农村教师的课, 他的课在“全国中小学体育教学观摩展示活动”中被评为一等奖, 并被推荐为现场观摩展示课。没想到校长认为这对学校没什么益处, 不同意派该教师去大连上公开课。我们找了当地的教育局长, 教育局当即表态同意拨付差旅费, 为教师提供了一切必要的支持。

在教师的专业发展方面, 我们除了“走出去, 请进来”, 每两年也会组织一次面向全省的体育教学观摩展示活动。此外, 我省很重视课程开发类的优质课, 比如韵律操、五禽戏、滚铁环的录像课都曾向全国推荐并都获得了一等奖。如2008年我们推荐的韵律操课, 教师设计得非常用心, 教学设计也别具一格, 她把基本的活动能力提炼出来, 再把它串编起来就变成了韵律操, 整个授课过程充分体现了新课程的理念, 非常有活力。

总之, 只要是对教师发展有利的事情, 我们都会积极想办法, 而且想尽一切办法, 尽量让他们参加。例如课程改革以后小学阶段没有教材, 小学体育教师就没有机会参加课改培训, 鉴于此, 我们在中学课程改革发展研讨等活动中, 把小学教师也带了进来, 让他们参加培训学习。还有2007年年底, 我们为全省小学体育教师争取到一次培训机会, 培训在淮北举行, 本来会议的规模是260人左右, 结果到会教师多达360多名, 但我们还是克服困难, 顺利完成了培训任务。

每次搞教研活动, 我们都会精心谋划, 既包括评选、比赛活动, 如体育教师科研论文评选、教师基本功比赛、优质课评选、录像课评选、精彩片段评选、教学设计评选, 也包括各种观摩学习、知名专家教授讲座等, 用形式丰富的教研活动为教师搭建交流平台, 开启教师智慧, 拓展教师的工作思路, 为我省体育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奠定了基础。

《中国教师》:随着家长维权意识的增强, 学校体育开始走向保守, 凡是有可能出现意外的课程一律砍掉, 学生由此失去了体验丰富体育课程的乐趣, 失去了培养勇敢、顽强等优良意志品质的机会。对此您有没有什么好的建议?

江玲:有一个明显的问题就是单杠、双杠在多数的学校里已经不见了, 小学体育活动常用的联合器械、肋木、平梯现在也已很少见。出现这种情况, 主要是场地限制。学校场地小, 学生数量多, 没有适合做这些活动的专门区域, 客观上不便管理。另外, 也有学校领导不重视、怕麻烦的因素。其实, 这些健身器械的使用对促进学生生长发育, 培养学生勇敢顽强、不怕困难的优秀品质具有重要意义。而且, 只要使用措施得当, 组织有力, 学生掌握安全可靠的技术要领, 基本是没有什么危险的。建议在专项督导工作中, 一定要把学生锻炼场地器材的配备、使用情况作为重要检查内容, 并针对检查督导存在的问题提出整改意见。被检查单位整改后需报送整改情况报告备查, 这样才能解决根本问题。

《中国教师》:你们地市一级的教研员工作开展得如何?

江玲:我省教育学会有体育专业委员会, 各地市也都设有专业委员会。各市教研员都是省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 同时也是各市教研活动的领头人, 他们都比较努力, 但教研员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自己本身缺乏培训机会。

各市每学期开学都要召开教研工作会议, 制订本学期教学计划。教研活动的内容主要有教学研讨、讲座、公开课和各种评选活动。每年除参加省里组织的教研活动外, 还安排教研员参加旨在提高体育教师专业水平的特色化、个性化的各种全国性教研活动。

体育学科有其自身的特点, 必须要经常组织活动, 不做活动, 教师就没有交流和展示的平台。应该说我们组织的每一届教学观摩展示, 都更新了教师的教学理念, 非常值得肯定。但开展大型活动存在问题, 主要是活动经费严重不足。现在有关部门对活动收费限制很严, 体育学科没有教材, 没有赞助单位, 主办方只给少量的经费, 难以维持活动所需, 这也是下一步我们需要解决的问题。

中学体育教研组工作开展心得 篇3

关键词 新课程 体育教研 素质教育 合作交流

随着阳光体育活动的开展,在新课程实施标准思想的指引下,体育教研活动如何开展?通过开展以教研组为自培基地的师资队伍建设工作教研组是新课程实施的最基本单位,教研组要成为教学实施与研究的主体,教研组的核心工作是一个“研”字,“研”字浓缩着教研组的生存活力。

一、加强体育教研组队伍建设

(一)体育教师不仅要掌握专业技能理论知识,还要不断汲取更新知识

体育与健康学科知识性强,涉及面广,学科知识,边缘知识,互相渗透、相互迁移。知识与技术之间的融通,已成为体育教学发展的一个趋势,而学校体育与健康教学是一个结构复杂,项目繁多的教育系统,它不仅涉及的因素多,而且随机性大。对体育教学的内容、进度、方法、手段以及教与学的配合等方面的因素是否与当前的社会发展相适应进行探索与尝试。在当前注重发展学生综合能力的趋势下,知识面窄、综合能力差的体育教师必将在教学改革的大潮中被淘汰。

(二)体育教师要具备多方面的基本功,更要有较强的钻研业务能力

体育教师多方面基本功包括了解学生、组织管理学生、把握学生思想脉搏的基本功。正确使用教材、合理组织教学、较专业业余训练的基本功;具有较高语言表达能力的基本功;具有撰写教学论文的基本功;具有收集教育信息,加工处理教育信息能力的基本功。体育教师也要有获取新知识的能力,现在处在信息科技时代,利用现代化的教学设备,服务于体育教学,已成为体育教学的辅助手段,作为新时期的体育教师,掌握这些相关知识已成为必然。我们教研组的全体教师在利用现代化教学设备的教学上都有自己的特点和优势,目前全校学生的体育成绩统计、录入、分析都由我们老师自己使用电脑完成,各项专项成绩也由各专项老师用电脑录入档案。

(三)体育教研组长做好领路人,开展好体育教研工作

体育教研组长作为本学科的骨干教师和教学与科研的带头人,成为教师自主专业发展的典范,有句话说得好,“教研组长不只是教研活动的主持人,还应是平等中的首席”,也就是说,教研组长是教研组的领头羊,对学校体育教研组活动的顺利开展至关重要。这就要求教研组长在平时工作时要模范带头,要学会吃苦,能带领本组共同教研,共同参与制定学校体育活动,使学校体育各项活动有条不紊的开展。在执行学校体育活动各项决定时能带领本组成员不折不扣的完成任务。在开展教研活动时要做好会议记录,会后做好整理工作,将研究结果上报上一级分管领导。

二、加强体育教研组教学管理

(一)转变评课观念,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教研活动时体育教师一律穿运动服和运动鞋,针对教材某一内容,能者为师,体育教师共同学习与实践。其要求是:从理论到实践可采用启发式和讨论式相结合的方法,立足大家全会为目的。在课中为师者简单介绍课的目的及重点学习的内容后。大家根据本次课内容做相应的准备活动。准备活动后,不是师者先讲解示范,而是每人实践一次。然后大家再相互观看下再实践,最后是师者示范指导,这时大家进行教法与学法的探讨。这样一来体育教师不但掌握了教法,也学会了学法,同时有会了指导纠正错误的方法,教学能力与水平得到了提高。另外通过这样的活动,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也就自然地体现出来了。将来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教研组的教师始终有为学生服务的态度,乐意做学生共同学习的伙伴。

(二)在教学中要探索新课程的评价机制,体现由被动教学变为主动教学

在教研组建设中,我们始终坚持改革考试评价内容和形式,逐步形成了发展性评价体系,并完善了对学生知识和技能的等级评价。重视学生在体育课中学习过程和情意态度的定性评价,试点了“专项素质”评定,对学生的体育与健康的情况进行建档,努力探索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评价方式。 体育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做好学生的动态性评价。体育教学过程就是发展学生身体和心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训练创新能力,形成健全人格的过程。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灵活地、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拓展学生的发展空间,促进学生发展。评价是教学过程的组成部分,应有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改变只关注学生成绩的评价方式,对学生做动态性的全面评价。在新课程实施的背景下,教师在体育教学中,不要把学生视为空白,现在的学生摄取知识的途径已远远超出教学本身,教师在实施教学过程中要多采用启发式和讨论式的为好,让学生由被动地学习为主动地学习,那么就要求体育教师教学思想要有转变就是由被动教学变为主动教学,就是要求教师不管通过什么手段,只要把学生教会,使他们水平得到提高,就是一堂好的体育课。

三、合作交流促进团队成长

体育教研组的建设离不开“团队”精神的引领,只有正确理解和准确把握“团队”精神的思想内涵,才能让体育教研组当好学校体育教学的基层组织,成为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基地。我在这所说的合作交流,不单指校外的体育教学合作交流、组里的教学合作交流,还包括不同学科间、不同岗位间的合作与交流。一个教研组当中,需要有教师不同的声音、不同的思想和教学方法的交流与冲突,这种教师内部的专业争论,有利于教师间的合作互动,使教研组成为教学创新的舞台和学术争鸣的论坛,使创新精神成为教研组文化的原色与底蕴;而更重要的是,怎么把一个有着不同的声音、不同的思想和教学方法的教师队伍拧成一条绳,形成一股合力。

体育教研组工作总结 篇4

体育教研组工作总结

2013年6月20日

荥阳四中2012—2013学年下学期

体育教研组工作总结

一、总的回顾

本学期体育教研组一如既往,认真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动素质教育的决定》提出的“学校教育要建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切实加强体育工作”的精神,进一步领会体育课程标准的内涵。积极营造良好的体育氛围,彻底转变教师的教学理念。在加强教研组建设及推动群众活动、提高竞技体育水平等方面竭尽所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二、主要工作

(1)转变教学理念,教育、教学工作有序

随着新教材的实施和新课程标准的出台,传统的教学思想,教学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因此,本组要求每一位体育教师在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的基础上,彻底转变教学思想,积极构建宽松有序、和谐民主,以学生为主体,师生平等参与的体育教学模式。经过一学期努力的摸索,不断的创新,大胆的尝试,我们的日常体育课,正在实现如下四个转变:即变一味的传授知识、技能为教会学生怎么学?怎么练;变教师的主导地位为学生的主体地位为主;变教学围考核内容安排教材为学生运动兴趣的形成;变单纯的体质训练为着眼于学生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的和谐发展。学校的体育课质量明显提高,学生带着期盼的心态,愉悦地走进体育课堂。

(2)深化教学改革,教学科研成绩喜人

教学要改革,科研需先行。本学期,体育组教研组积极参与研究,大胆改革传统的学习内容,创新出学生喜闻乐见的学习内容,并付之实践,深得同学们的喜爱,本学期,本组教师共上各级各类教研实践课4节。每课均围绕研究课题大胆摸索,在教学研究同时,本组教师积极撰写论文。

(3)营造体育氛围,群众体育工作充满生机

营造良好的体育氛围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前提,本学期我们全体体育教师同心协力,各展其长,基本作到上课有声有色,训练有板有眼,出操人人到位,竞赛上归入格,体育活动安排有的放矢。尤其是经常性的体育达标给学校带来了蓬勃的体育生机,学生的身体素质大有提高,体育合格率90%以上。本学期,在全体同仁的努力下,在各位老师的密切配合下,成功通过校大课间组织与安排。

(4)坚持科学训练,竞技水平再上新台阶

竞技体育水平作为学校体育工作的前沿窗口,竞技水平的优劣,将直接影响学校的声誉,本着为学校争光添彩的信念,根据体育训练的周期性、比赛的残酷性和训练时间的不固定性,本组教师知难而上,在训练时,既有分工,又有各展其长的机会;既有阶段性目标,又有近期目标。坚持周期训练,在整个训练过程中,始终贯彻“从严、从难、从实际出发的科学的大运动量”的方针,使各个运动队的成绩稳步提高。

三、存在问题

1、个别教师在日常工作中存在着敷衍马虎的现象,这是需要改进的地方。

2、校训练队训练时间不够保证。

3、体育是一项比较特殊的教学科目,它有一定的特殊性,比如,领导的关心还有待于加强,还有体育教师的一些待遇还有待于领导的关心。

4、对于体育教师的评优、评先,针对目前的评优、评先方式,体育教师与其它教师相比存在着相当大的局限性,请领导在制定考核制度上多给予关心和照顾。

体育教研组工作总结 篇5

2016---2017

高三二部体育组 2017.6.28

体育教研组工作总结

一、总的回顾

本学年体育教研组一如既往,认真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动素质教育的决定》提出的学校教育要建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切实加强体育工作”的精神,进一步领会体育课程标准的内涵和落实《国家体质健康测试》。积极营造良好的体育氛围,彻底转变教师的教学理念。在体育特长生的训练方面群策群力,较好的完成了预期的教学目标和任务。

二、主要工作

(1)转变教学理念,教育、教学工作有序

随着新教材的实施和新课程标准的出台,传统的教学思想,教学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因此,本组要求每一位体育教师在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的基础上,彻底转变教学思想,积极构建宽松有序、和谐民主,以学生为主体,师生平等参与的体育教学模式。经过一学期努力的摸索,不断的创新,大胆的尝试,我们的日常体育课,正在实现如下四个转变:即变一味的传授知识、技能为教会学生怎么学?怎么练;变教师的主导地位为学生的主体地位为主;变教学围考核内容安排教材为学生运动兴趣的形成;变单纯的体质训练为着眼于学生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的和谐发展。学校的体育课质量明显提高,学生带着期盼的心态,愉悦地走进体育课堂。(2)深化教学改革,教学科研成绩喜人

教学要改革,科研需先行。本学期体育组教师大胆改革传统的学习内容,创新出学生喜闻乐见的学习内容,并付之实践,深得同学们的喜爱,本学期本组教师积极参加和落实学校各项体育活动和比赛。取得了非常不错的成绩。

(3)营造体育氛围,群众体育工作充满生机

营造良好的体育氛围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前提,本学期我们全体体育教师同心协力,各展其长,基本作到上课有声有色,训练有板有眼,出操人人到位,竞赛上高规格严要求,体育活动安排有的放矢。尤其是经常性的体育达标给我校带来了蓬勃的体育生机,学生的身体素质大有提高,体育合格率90%以上。本学期,在全体同仁的努力下,在各位老师的密切配合下,成功通过校大课间组织与安排。(4)坚持科学训练,体育特长生在高考中再创辉煌

体育高考,是体育教学工作的重中之重,在本学年的体育特长生训练方面,体育组全体同仁在级部领导的全力支持和宏观指挥下呕心沥血,恪尽职守,无私奉献,圆满的完成了预期的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体育高考的成败将直接影响学校的声誉,本着为学校争光添彩的信念,为了学生的前途着想的教育宗旨,根据体育训练的周期性、比赛的残酷性和训练时间的不固定性,本组教师知难而上,在训练时,既有分工,又有各展其长的机会;既有阶段性目标,又有近期目标。坚持周期训练,在整个训练过程中,始终贯彻“从严、从难、从实际出发的科学的大运动量”的方针,使各个运动队的成绩稳步提高。

三、存在问题

1、个别教师在日常工作中存在着敷衍马虎的现象,这是需要改进 的地方。

2、校训练队训练时间不够保证。

3、体育是一项比较特殊的教学科目,它有一定的特殊性,比如:领导的关心还有待于加强,还有体育教师的一些待遇还有待于领导的关心。

4、对于体育教师的评优、评先,针对目前的评优、评先方式,体 育教师与其它教师相比存在着相当大的局限性,请领导在制定 考核制度上多给予关心和照顾。

体育教研组工作总结 篇6

一、以共同体建设为抓手,促教师专业发展体育组教师理论水平薄弱,学习机会较少,专业发展速度不快。

学习共同体建设为教师的成长搭建了很好的平台,我们借助这个平台,做了几方面的工作。

1、多阅读,多交流。我们每一个体育老师都订阅了一份教学杂志。读好这本杂志是我们组理论学习的一个重要方面。我们要求每位教师能每周至少学习杂志上面的一个案例、一篇论文。在阅读的过程中遇到经典的内容,要在业务学习时推荐或介绍。这样有任务的学习,丰富了教师的理论底蕴、加强了教师间的信息交流,也为教师们平时的体育课堂注入了新的活力。

2、多实践、多探讨。开学初,我组制定了操作性很强的校本培训计划,对每周的学习内容、责任人、场地都作了详细的安排。每个月的业务学习,我们尽可能多地安排教师上研究课、观摩课,让老师们在备课、上课、评课的过程中加深对教材的理解,促使教师学会用规范、科学的语言评价体育课堂,同时也使广大体育教师能进一步了解各年级段学生的运动水平,从而有效调整体育课学生技能技巧要达到的水平指数,更科学合理地制定学生的运动强度和频率。

3、走出去,请进来。固步自封只会变成井底之蛙。我们一方面继续发挥我校骨干的引领作用,另一方面也主动承担区、片级的教研活动,通过专家的指导来提高老师的执教水平。本学期十月二十八日,我体育组承担了片级体育教研活动,邀请了区教研员及中心组成员参加了我们的活动。我校钱可老师和姚丹云老师分别执教了《50米快速跑、游戏》和《立定跳远、游戏》。为上好这两节课,我组教师进行了多次磨课活动,作了精心的准备。这两节课得到了专家的充分肯定。十二月,我校姚丹云老师又参加了区体育说课培训与交流,同样,教师们群策群力,把这次说课活动当做一次锻炼的机会,人人参与、共同探讨。这些活动的开展,开阔了教师的眼界,提高了教师的专业水平。

二、以每月一比赛为平台,丰富阳光体育活动江苏省“阳光体育工程”。

在我校已经不折不扣落实了好几个年头。本学期,我组教师精心安排各年级各班的大课间活动。兼顾到学生的运动水平、体育课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兴趣。大课间时间,任课教师能指导好所教年级的大课间活动,在活动规则、动作要领等方面做好班主任老师的顾问,切实提高大课间活动的安全和质量。同时,为提高各年级学生的运动兴趣和水平。我们继续根据时令特征和年龄特征,在各年级中开展每月一比赛的活动。本学期分别开展了:拍球接力比赛、跳绳比赛、武术操比赛、长跑比赛。每一次比赛,都得到了广大班主任老师的配合与支持,由于训练到位、准备充分,比赛成绩喜人。

三、以争先创优为目标。

做好田径队的训练工作虽然区田径运动会要两年一届,但我组教师未雨绸缪、早作准备。依据今年四月底校田径运动会的成绩,我们选拔好运动员,组建好学校田径运动队,并科学制定好训练计划,开始分工培训。每天早上七点,我组教师总是已经在操场上挥汗如雨,或带领学生进行体能训练,或给某个运动员作动作指导,或安排学生小组练习。

体育教研组教研工作总结 篇7

一、“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劳一分收获

“坚其志,苦其心,勤其力,事无大小,必有所成”。在教研工作中,我以多年基层的经历与积累为基础,逐步形成了“问题串——思维链”驱动教学的特色。

所谓“问题串——思维链”,是指将若干个单个问题按照一定顺序串连成的一个问题系列,该系列问题围绕同一主题,且有明确的目标指向,其中的每个问题又围绕该目标并承担各自的功能。如我在进行《学做消防队员》一课的教学中,紧紧围绕“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练为主线”的原则,结合学生、教材的特点,设置了一连串的问题并用启发式的语言导入:“如果你长大后当了消防队员,发现火灾时,你会怎样做?”学生积极涌跃地举手发言:“以最快的速度开救火车到现场灭火”,接着我进一步诱导:“到了现场后我们应该干什么?”适时引导出走、跳、钻、爬梯子的动作,并提示学生结合已有的体验或生活中的所见所闻大胆创想动作,让学生大胆地进行实践,学生争先恐后地练习,由此驱动形成教学特色。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近年来,如主持的省级规划课题《体育与健康教育课程研究》,2010年结题并获高度评价,我围绕该课题撰写的两篇论文,均发表在核心期刊上;在其他省级刊物发表文章十余篇;多次荣获省市区青年教师学科带头人称号;获得全国“十一五”骨干教师荣誉称号。

二、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教研工作中,我以教学研究与教师的继续教育相结合,以研兴训,以训促研,避免基层教师多头应付的局面,有目的地把某些教研活动纳入教师培训的体系,根据培训的目的、内容来确定教研活动的重点、计划和形式,使比较宏观的培训活动与比较微观的教研活动得到有机结合,并有意识地设计主题化、系列化和课题化“研训活动”,提高了“研训”工作的科研含量。

近年来,我区体育教师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如溪湖区实验小学赵冬玲、后石小学宋洪吉两位教师获得市级课例一等奖;赵冬玲老师所执教的《花样跳绳》被本溪市评为精品课例;宋敏与宋洪吉老师的在市级论文评比中获得一等奖;彩建小学的宋敏老师获得省级课例一等奖;河畔小学的梁亮老师代表辽宁省参加国家级体育优质课评比,获得二等奖。

为了有效指导学校开展“校本研修”工作,提高“研训一体”工作的实效性,我坚持“整合研训、走向校本、回归实践”的十二字教育方针,整体规划全区学校体育学科校本研修工作,分阶段系列性地培训教研组长,每学期开展的涵盖所有学校的全体体育教师参与的研训活动,进行模式示范,建立教研员联校蹲点制度,一对一地指导教研组教师开展教学实践,花大力气开展校本研修,规范教研组达标评比活动。仅在2007-2012年,我区共获得辽宁省优秀课10余节,所培养骨干教师多次代表本溪市参加辽宁省举办的教师基本功大赛,获得一、二等奖6人次,三等奖4人次。我本人也参加了研训员基本功大赛获得三等奖,并多次获得国家级、省级、市级优秀指导教师。

三、“拨开云雾见月明”,职业幸福漫心间

“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成为学区研训员以来,我一直在思考:教师培训机构的本质职能到底是什么?如何真正走向资源整合、资源共享?教师在职培训的理论基础是什么?如何将教育教学改革与教师的专业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将理论研究引入教学实践等。于是,我开始有了研究和见解。

一次活动就是一次唤醒与反思,就是一次超越与提升。我十分注重教研活动的主题策划和立体思维,尽心尽力打造学科的独特个性,通过开展一系列有特色的教研活动,引领体育教学的方向。每学期,组织体育教师开展看评课活动,提高自身与其他成员的业务水平,有序地开展教学的研究工作,提高解决教学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多所学校体育教研组邀请我参与其教研活动,并针对他们提出的问题进行一一解答,与他们共同探究体育校本教研的提升方向。

作为教研员,我在放手让各学校教研组独立开展工作的同时,尽力做好总体策划工作,并尽最大可能亲自参加各项活动,更重要的是让教师及时总结提炼,撰写论文,并与他们分享其中的快乐。如溪湖区宋敏老师撰写的《精心守护属于我的这块“责任田”》与《小垫子游戏,玩出不同乐趣》两篇文章,分别发表于《中国学校体育》2014年第5期和2015年第7期杂志中,填补了我区在国家级刊物中发表文章的一项空白。

二十多年工作中,有许多回味绵长,但说起来却极为普通的故事,我总是想:能够在这些故事当中一闪而过,能够服务于那些需要帮助的教师,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能够在他们需要绿荫的时侯,及时伸出一片宽大的叶子,是我的荣幸,是我的期待。让从事教育的我在体验中享受阳光,在滋润中享受雨露,在轻舞中享受春风,在无痕的意境中期待最真的收获!

组建研究型体育教研组的设想 篇8

苏霍姆斯基曾经说过:“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带来乐趣,使天天的上课不至于成为枯燥无味的义务,那么你就引导教师走上一条从事研究的幸福的道路上来。”当代教育发展趋势表明,教师仅仅成为一名“教育者”还不能适应教育发展的要求,教师以“研究者”角色出现在教育实践中已成为一种必然。随着体育课程改革进一步深入,体育教师必须朝着研究者的方向发展。笔者认为,建立研究型体育教研组是让体育教师成为研究者的一种手段。

构建研究型体育教研组的意义

1、易于反思。通过对教学理念、教学行为和教学效果进行审视、分析、探讨、研究,由自我的反思转变为集体的反思,从而最终解决问题并朝着研究者的方向发展。

2、寻求合作。合作是研究型体育教研组的标志和灵魂,合作对象即可以是同一层面的教师同伴,也可以是骨干教师与新教师。通过合作,一来可以得到他们的配合、支持,二来使他们也在关注同样的问题,彼此可以共同探讨、共享成果。

3、专业引领。通过建立研究型体育教研组可以邀请校外专业人士参与教学的研究,充分发挥理论的优势,确保教研组的研究具有较高的学术品位,专业引领是教研组教师们研究方向纵深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4、行动研究。这里所说的行动是有效的行动,是通过大家对访谈记录、运动成绩、训练记录、课后反思等进行分析的行为,通过分析来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5、不断改进。通过研究可以改变教师原有的陈旧观念,强化教师的敬业精神,个人素质,教学成效,增强其反思能力,提高组织反应力,在不断改进中使体育教研组更具生命力。

构建研究型体育教研组的尝试

1、加强课堂教学行为的研究。教研组可以通过“设计主题——听课——集体反馈”的步骤来操作:A、教研组事先设定共同关注且具有实际意义的课题,围绕主题进行理论学习;形成一个课例(如:足球——头顶球技术的教学),然后切入具体的教学方法(顶吊悬球练习、同伴抛球顶球练习、自己抛球顶球练习)集体讨论,选择最适合的练习方法。B、按照预定的设计,由一名教师教课,其他人员共同观察技术和方法。C、课后一起反馈原有设计和实际效果的差距。

2、建立说课制度。说课是对备课的一种理论升华,是表达备课的结果和思考。建立说课制度的具体操作首先是将说课与体育理论相结合,做到在说课的基础上学习,在学习中说课。其次是说课与授课相结合,说课与评说相结合,说后要评,提出改进建议。最后是说课与撰写论文相结合,根据教师的说课情况,指导教师写说后感,教后感。

3、关注青年教师的培训。实践表明,一个教师从入门到胜任工作要3年时间;到独立承担教育教学任务和成熟约需4年至8年;从成熟到教学效果的最佳状态需要3至15年。而前3年是最重要的,为此关注青年教师的成长应成为研究型体育教研组的一个重要工作,使其在教学理论、基本功、授课能力、训练水平、科研意识等方面坚实基础,这需要教研组全体教师的帮助、指导。

4、充分利用各种资源? 一是利用学校、区、市、省等优质课、基本功等评优活动,学习先进的教学理念、先进的教学手段,在学校的体育教学中应用。二是聘请高水平的授课教师,到学校执教公开课。三是主动参与学校其他学科的教研活动,整体上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

高中体育教研组工作总结 篇9

一个学期以来,我们的体育课得到了学校领导级部领导的大力指导和必要帮助,比如器材问题,学校用最短的时间帮助解决了。课时安排的问题,级部给我们安排的很合理,这些都有利于我们的体育课的组织教学。逐渐使我们的体育课成为我们一中教学的一大亮点,接受了各级领导的检查,都给与了充分认可。当然,我们的模块教学刚刚起步,有很多感想心得,有了很多收获,自己也感觉还有很多不足。正想专家讲的现干再说,在教学中摸索经验。

通过这一学期的实践表明,选项教学成效显著: 1.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满足了学生学习的需要

选项教学大大的提高了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增强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过去那种拖沓的现象不见了,现在的课堂呈现的是一种踊跃投入练习的景象,就连不爱运动的女生在自己所选的项目活动中也动起来了。2.选项教学具有连贯性,有利于动作技术形成和提高

例如篮球、足球等这些对身体素质、技术、战术要求较高的运动项目中,仅靠大纲规定的时数是根本达不到的,只有进行长期、稳定、连续的教学训练才能提高运动技术水平,选项教学能较好的提供条件,使学生能掌握较高的专业技能。3.选项教学有利于分层递进

教师根据各层次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提出不同的要求,使学生通过一定的努力都能完成教学任务和要求,都能感受到成功的喜悦,从而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热情。4.选项教学有利于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激发学生的创造性

例如在健美操教学中,学生在音乐的伴奏下随意舞动,可以根据不同的音乐节奏,重新组合不同的动作,在尽情欢跳中张扬个性,抛弃烦恼和郁闷的情绪,增强了自信心和奋发向上的精神。5.选项教学有利于终身体育习惯的培养

学生在三年的高中生活中,根据自身的特点进行体育选项课的学习,那么就一定会掌握一技之长,掌握一些自我锻炼的方法,形成良好锻炼的习惯,而且通过系统的学习,他们对此项技能的历史、技术、战术、规则及裁判等方面都会有一定的认识,为今后参加锻炼奠定了良好的基础。6.选项教学能提高教师的业务能力

选项教学对教师的专业技术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学习提高就不能胜任当前的教学任务,由于选项教学没有现成的教学大纲和教材,只有通过教师的努力学习,广泛收集资料,借鉴和吸收别的相关教学经验,才能找到符合本校实际的、完整的、科学的、可操作性的教材体系,从而更好的完善我们的教学。

随着社会发展,学校体育的教学内容和形式,都要进行改革,在高中推行选项教学形式,已经势在必行。高中推行选项教学可以克服和避免以往那些传统教学形式中的各种弊端,有利于学生学习掌握知识,真正起到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和兴趣的作用,但是在推行选项教学的同时也要向学生阐明本教学方法实施的办法以及要求,让学生进行自由的选择,这样才能适应人们对体育锻炼的需求,做到真正的“全民健身”。高中实行体育课选项教学实际上是给学生的综合素质及组织能力等提供了一个最好的发展时机和发展的空间,对于优化高中体育课教学具有一定的意义,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不足之处有很多,下一步我们几个通过集体备课一一进行解决。

1、“模块”教学怎样尽量解决全部学生的兴趣性、自主选择性和参与性。这方面牵扯到师资配置情况,这需要学校统一协调。

2、不能只加强对学生“一专”能力的培养,而忽略了对运动技能目标培养,身体的全面技术技能不能够充分发展。

3、应形成较小的学习团体,把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目标更加细化,为“模块”教学起到辅助作用。

小学体育教研组工作总结 篇10

本学期教师都能够认真做好本职工作,参加学科研训活动,学习各种先进的教学技能和教学理论,能积极主动探索和营造新的教学模式,开展各种教学教研实践研究,构建生机勃勃的校园体育氛围,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积极参与其它学科的教学教研,吸取经验总结,和其它学科整合。教学中,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快乐学习,主动探索和体验,陶冶情操,体验体育的快乐和喜悦。

本学期体育教研组主要开展了有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期初开展加强广播操的队列队形训练,进退场的纪律、秩序和上下楼梯安全教育。对一年级的新同学进行第三套广播体操《七彩阳光》培训教学,实行师生同操,不断完善“大课间操”文体活动制度,进行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包括兔子舞、跳绳、踢毽子、球类、转呼啦圈等。

2、筹划、举办首届校运动会,抓好学校田径运动队的组建工作和运动员选材,运动队训练计划工作,科学训练,提高我校运动队的训练水平和运动水平。并开展全校师生紧急疏散演练,教会学生在紧急危险的状况下进行逃生的意识。

3、开展校体育公开教学研讨,本学期林春元老师举行的二年级校体育公开教学《正面助跑屈腿跳高》,能以新课程标准、新的教学理念“激趣乐学,目标体验,主动发展,快乐成长”组织教学让学生在欢快环境中尝试体验快乐体育,使学生能在自主、合作、探究、评价交流的氛围中学习。

4、开展“阳光体育”校本活动、体育大课堂和教师健身活动,认真制定方案、计划,让师生能更多参加体育运动,培养兴趣,使学生能树立终身体育的意识和安全保健的意识,能与其他校本活动科目交流活动经验,共同提高校本活动质量。

5、做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数据的测试和输入上报工作和对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登记卡填写工作,并能及时反馈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加强与学生交流营养卫生保健知识,使学生树立“健康第一”的意识。

关于当好体育教研组长的研究 篇11

在社会发展速度突飞猛进的今天,做一个学者型、研究型教师已不是口号,而是与时俱进的必然。自我成长从提高专业素质开始,要积极阅读体育方面的报刊杂志,从刊物中汲取营养,领略教育改革的趋势和方向,学习他人的成功经验,移植到自己的教学中去,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也要加强教育教学理论知识的积累,并关注体育课改的发展,促使自己不断学习,提高各方面的素养,与时代同步。

二树立服务意识、责任感

有人曾这样说:“全校最难当好的教研组长是体育组组长”,这句话说得并不言过其实,因为每个体育老师的个性都很强,靠简单的发号施令不但起不到想要的效果,而且还增加了工作的难度。因此,作为体育组长要树立服务意识,以身作则,遇难事、苦事等身先士卒,认真实干;即使没有任何好处或报酬,也少发牢骚,认真做事,用真诚的行动感染组内每一个人,从而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使得组内老师团结在一起,一起进步。

要有责任意识,敢于在工作中勇于挑起重担,再苦再累的事别人不敢干,需要组长敢于承担责任,积极来干并努力干好,这是做好体育教研组长的关键之一。如果逃避责任,推脱责任,那么在组内难以做到行为的榜样,更难以服众了,各项任务也就难以完成得很好。

三、学会宽容,心态健康向上

新时代越来越凸现出合作的重要性,作为体育组长更不能遇事单干,要充分调动大家的积极性。但要把若干个个性很强的体育老师团结在一起,共同合作完成各项工作,需要体育组长具有一个开放与宽容的良好心态。同时,教研组长还要敢于虚心向同仁请教,对自己和同事出现的错误,坦诚以待,才能在工作中取长补短,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相互支持,共同进步。人无完人,金无足赤,每一个老师都有自己的闪光点与不足,对于特长与优点要更好地利用并发展,对于不足,要多一些宽容与理解,多一些引导与鼓励,少一些否定,那么自己的工作之路就会更加宽广。

作为体育教师,面临的挑战及压力越来越大,尤其是现在的学生均为独生子女,娇生惯养的居多,且体育课多在室外进行,比较难组织。因此体育老师难免会出现焦虑,情绪不稳定或其他不良的心理状况,作为体育组的领头羊,首先要有一个健康向上的阳光心态。而拥有一个健康阳光的心态,不是纸上谈兵,而是在工作中要遇事开朗豁达,对人真诚热心,以开放的姿态拥抱生活,影响同事,感召学生。心态好了,干工作也顺利了,协调与沟通能力自然而然也就提高了,各方面的工作也就好开展了。

四、重视科研,关心年轻教师

重视科研,是体育教师成长走向成功的必经之路,否则难以成名师,难以提高学科的地位。作为体育组教研组长,更要重视科研,以超越的观念,进取的精神带领体育组走向科研之路。以研究的视野关注体育课程改革,以探索的精神在课改中总结发现问题,以科学理论和方法研究新出现的问题,引导体育教师重视教科研,并关心帮助新教师或年轻教师成长。

刚参加工作的年轻教师,有着较为扎实的理论知识和较新的教育教学理念,以及满腔的热情,唯一欠缺的是教育教学经验,我们称之为“新老师”。缺乏成长经历和工作经验,就必然要走许多弯路,这对“新老师”来说是不可避免的。这时,教研组长要义不容辞地对他们进行培养和指导,让他们少走弯路,尽快成长为教育教学的能手或多面手。引导他们走向成功的教育之路。其次,教研组长还应在教学业务方面辅导他们,了解他们的问题所在,达到解决问题,提高教学水平的目的。最后关键是引导他们走科研之路,使他们在科研的道路上在研究中学习,在探索中前进,在创造中成长。

同时教研组长,要毫无保留地把自己的经验、材料和信息传给他们,使他们逐步成为本组教育教学的骨干力量,从而成为优秀的教育工作者,以使本组师资可持续发展。

五、创造和谐工作氛围

一个人的素质和修养非常重要,教师的语言幽默,能说会道,专业素养好,声音及口令有感召力,懂得说话的艺术,能使体育课堂变成一个磁场,就会深深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这为创造快乐,营造良好的工作、学习气氛提供了先机。作为最有蓬勃朝气的体育组来说,应是快乐工作的先行者,而体育组长更应是快乐的制造者。若整个体育组快乐了,则会带动全校师生快乐的工作,主动地学习。

体育教研——规范务实为本 篇12

一、对体育教研员现状的认识

长期以来, 中小学体育教研员队伍专业素养不足, 工作任务繁杂, 地位如同体育教学那样在整个基础教育中处于边缘化。国家教育部颁发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试行) 》强调指出:“在教育行政部门的领导下, 各中小学教研机构要把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作为中心工作, 充分发挥教学研究、指导和服务等作用。”这里, “研究”、“指导”和“服务”主次有别地凸显了教研员的基本职能, 对照《纲要》提出的要求, 当前教研员的现状尚不能适应。

1. 体育教研员的选拔机制造成体育教研员专业素养的“边缘化”

体育教研员的产生主要有两个途径, 即行政选用任命和公开招聘。但往往行政选用任命的比例占绝大多数, 虽然近年来公开招聘在逐渐增加, 但比例仍然很低, 这就决定了体育教研员的人际关系 (尤其是上级教育行政部门主要领导的主观印象与意愿) 在体育教研员的选用中起非常重要的作用, 而其体育教研专业素养在实际操作中往往被“边缘化”。这种行政选用任命的方式弊多利少, 在实际工作中往往会出现管理区域内的部分体育教师不服气甚至有抵触行为等一系列管理上的问题, 体育教学研究上也仅停留在完成一些评比、检查之类的常规性活动上, 很少或根本不去系统地思考和策划区域内教研工作。

2. 体育教研员在整个教研员队伍中处于弱势地位

教学研究机构中的非考试科目教研员地位与学校中非常相似, 一脉相承, 体育教研员也不例外, 常常表现在单位领导不重视、开展活动限制性条件很多、想开展独立研究工作和实地调研也非常困难等等, 有些管理者甚至不愿意做表面文章以示对体育学科的关心重视。比如, 有学校特别是高中邀请教研员调研, 就会出现两种现状:一是照顾面上, 连同非考试科目一起参与, 这在升学率至上的当今教育环境下属于非常不易之举, 显示了管理者考虑问题全面、圆滑处事的能力;二是赤裸裸地张扬调研之为高考的目的, 将非高考科目的教研员排除在外, 这些管理者们连表面文章都不屑一做, 从而使得非高考科目教研员借机调研教学的愿望也不能达成。

3. 体育教研员是参与行政事务最多的学科教研员

在教育系统中管理体育卫生艺术有个专设的相关处室或人员, 虽然在县、市一级很少单独设立处室, 但还是会在教学管理处室中有一位专门兼管学校体育工作, 这样一来体育教研员在管理形态中处于比较复杂的关系。依据行政编制体育教研员是隶属相应的教学研究机构, 即教研室 (教科院等) , 但由于教学研究机构隶属教育行政, 机构的负责人行政级别理论上和教育厅 (局) 里体育卫生艺术处室负责人是相同的, 实际情况并非如此, 尤其是市、县一级, 比如县教育科一名副科长分管体育, 而教育局教研室主任虽然行政级别上相当甚至要高, 但实际上是要归教育科行政管理的。因此, 体育教研员在很多情况下需要服从两边的管理, 从而会承担许多本应该行政履行的中小学生各类体育竞赛、体质健康检查等工作。当然, 体育教研员配合、参与这些行政工作, 对开展教学研究工作是有积极作用的, 但势必分散有限的教学研究精力。

4. 体育教研员是承担学段最多的学科之一

在教学研究机构中, 通常文化类学科教研员是按照学段分别配备的, 但体育教研员是要承担从小学到高中三个学段的全部教学研究工作。从学科内部看, 中小学体育教学研究有着许多相同之处, 无论是课程理念落实、教学内容和教学计划的指导、课堂教学实施指导等均可以通盘考虑、整体研究落实。但义务教育阶段和高中的体育课程改革还是存在着比较大的差异, 加上教学对象年龄特征的明显差异, 在实际教研工作中往往思路会有所不同, 这点会给工作的转换造成一定的麻烦。比如高中课程改革启动实施以后, 当你集中精力投入到高中课改时, 满脑子出现的都是高中选项教学、模块设计等等这些理念和做法, 一旦转身去做小学教研工作时思维会一下子不太适应, 需要一定的时间调整而影响工作效率。同时, 还要应对单位各年段部门相关工作, 有时候就会出现应付工作的场面。

二、新时期体育教研员职责的实践策略

基于体育教研员所面临的客观现实, 新时期下体育教研员在实际工作中应该切实遵循《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试行) 》中提出的对教学研究工作的基本要求, 把“研究”、“指导”和“服务”等教研员的基本职能作为指导思想, 在规范务实上做足文章。

1. 借“风”使船达目的

体育教研员的工作现状决定了想要有效开展教学研究工作, 就需要合理地借用各种平台, 实现、贯彻自己的教学思想和教研思路, 在完成工作任务的同时达成更大的工作效益, 从而推进体育课程改革, 提高体育教学质量。2006年, 浙江省高中新课程改革正式进入, 培训是保障新课改顺利实施的有效手段之一, 同时, 也成为各门学科新课程实验工作的抓手, 当时除了岗前培训 (由各师范大学组织) 以外, 省教研室每学期均组织课前培训 (新教材备课) , 由于体育教材不像其他学科那样是按照模块编写的, 三年只有一册教材, 因此, 在第一轮三年5次 (学期) 的课前培训中, 体育就不需要每次都组织。但这是高中体育开展教研工作非常有效的平台, 多年来高中体育教研工作就是紧紧依托新课程改革, 不放弃每学期单位常规计划中的课前培训时间, 充分利用好单位课前培训这个平台, 抓住高中体育课改的关键问题即选项教学, 采用专题的形式落实每次课前培训的内容, 有效地推进了体育新课程实验, 并体现了高中体育教研工作规范务实的原则。

每个人的精力都是有限的, 如何合理调配时间和精力开展义务教育体育教研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单位当时刚好有个研究项目启动, 要求义务教育段每个学科研制学科教学建议, 这一研究主题正好符合义务教育段体育课程改革的进程要求, 经过几年体育新课程的实验, 广大体育教师已经逐渐接受并努力实践“健康第一、以人为本”的一系列新课程理念, 教学实践中关注学生在课程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和运动情感体验, 努力创建生动活泼的教学氛围与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 注意开发利用课程资源等。但在取得改革进展的同时, 不可否认仍有许多问题存在, 表现比较突出的是教学内容选择比较随意甚至混乱, 一些体育教学的优良传统诸如教学计划的制订、课堂教学常规的执行等有弱化现象, 阻碍了体育新课程实验的进一步深化, 成为提高体育教学质量的瓶颈。因此, 义务教育段的教研中心工作就是利用单位这个平台, 抓规范和管理, 以“托底与继承”为原则研制体育学科教学建议, 并以此为切口深化义务段体育新课程改革。

新时期体育教研员除了做好课程改革这项中心工作以外, 还有一块较大的日常事务性工作需要完成, 而借助日常工作开展体育教研, 可以充分发挥引领作用。比如, 课堂教学评比作为一项常规工作, 往往只定位在选几位教师上上课、评个奖就结束这个层面, 没有能够更好地挖掘深层次的功能, 有的甚至因为评比组织不严密而导致矛盾重重。其实, 如果能够以“常态、基本功、公平”为核心理念来做这件常规工作, 就会发生质的变化。改变以往课堂教学评比中过于理想化的作秀成分, 让更接近或符合常态教学的课堂教学形态成为评比课的主流;改变只把课堂教学视作单一的教学评比的做法, 把教学基本功的考量也纳入课堂教学评比之中, 使评比成为一项综合的活动, 同时也通过评比向广大一线教师传递教研员重视什么, 从而引导教师们平时去关注、去提高, 进而为改进教学服务;改变家长式的、任人唯亲式的评判模式, 把评比的公平性作为提升评比可行度的首要条件, 从而引导基层教研员和教师把精力集中到改进教学中来。

2. 咬定青山不放松

作为新时期的体育教研员, 应该致力于体育课程的实施与推进, 并想尽一切办法提高体育教学质量, 为建立一支能够适应体育课程改革需要的中小学体育教师队伍和完善体育教学内容体系而奋斗。就当前中小学体育教师队伍的现状来看, 专业素质仍亟待提高, 课堂教学质量不高, 以下原因仍未根本改变:一是各地体育教研员的工作重点有偏差, 大部分体育教研员不是很重视体育教学质量的检测, 缺乏以课堂教学质量为重点的检测制度, 从而造成广大一线体育教师对课堂教学不够重视;二是课程标准没有规定体育教学内容, 让体育教师自己根据内容标准选择, 而现实中的体育教师并不具备这样的能力, 造成教学内容的选择非常随意、不成系统。因此, 着力完善中小学体育教学质量检测体系, 建立符合课程标准的相对统一的教学内容体系是促进区域内中小学体育教师专业成长的突破口。

浙江省在前几年研究以及试行《浙江省义务教育中小学体育学科教学建议》和《浙江省义务教育体育 (与健康) 必学内容》教师用书的基础上, 充分利用各种平台进行行动研究, 为进一步建立浙江省义务教育体育教学质量检测体系奠定基础, 也为各地各校规范体育教学内容、提高体育教学质量提供了操作依据。虽然, 《浙江省义务教育体育 (与健康) 必学内容》教师用书的出版受到了广大一线教师和基层教研员的欢迎和支持, 但限于编写人员的水平, 这个工作也是前无古人的开创性实验, 诸如某个项目的内容系统性、课时比例、评价标准等一系列问题有待实践检验和修正。因此, 这个研究仍将是今后几年或更长时间研究实践的重点工作和教研工作的中心, 也坚信通过长期的研究一定会有过程的收获和丰厚的成果。

3. 众星捧月统整之

体育教研员的工作内容并非想象中的那么单纯, 尤其是当前教学研究机构的管理多采用综合部门形式, 要求学科教研员不能单纯就学科而学科, 要跳出学科看学科, 即所谓的一专多能型人才标准。因此, 体育教研员除了自己确立的重点研究项目以外, 还需要承担相关部门主持的与本学科有关的相应内容。同时, 体育教研员又是各大专院校培训机构的主力军之一, 所有这些工作如何有机地整合起来为自己的重点研究项目服务, 是新时期体育教研员需要思考的, 也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工作的效率, 体现每项工作的实效性。浙江省近几年来采取充分发挥各类教育机构优势的方式开展教师培训工作, “领雁工程”、“疑难问题解决专题研训”、“携手行动”等是几个有代表性的培训项目。其中, 后两个项目是由省教研室承担的, “领雁工程”项目是由师范大学承担的, 笔者以这些项目的组织者和参与者两种身份出现, 在具体的策划落实过程中就始终以重点研究项目为思考基点, 将《浙江省义务教育体育 (与健康) 必学内容》的研究作为开展培训的核心内容, 既做到使培训内容充实、主题明确、效果明显, 又有力地推进了《浙江省义务教育体育 (与健康) 必学内容》的研究进程。

三、对新时期体育教研员职责的几点思考

基于以上体育教研员现状的分析和实践体会, 新时期体育教研员的职责应以规范务实为本, 厘清关系, 突破重点, 相互促进, 提高效益。

1. 要着重抓好区域内的体育教学质量监测工作

这项工作看似一个单一的评价性研究, 其实是一项综合性的工作, 涵盖了教学内容的研究、教学标准的研究以及教师专业成长、骨干教师培养等等。同时, 这项工作是否开展、落实是影响体育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 但各级体育教研员的侧重点有所不同。其中, 省、市级体育教研员主要是根据课程标准研究确定符合本地的具体教学内容、检测标准和检测方法等;而县 (市、区) 体育教研员才是落实体育教学质量检测的主体, 也只有他们能够直接面对一线体育教师, 并且学校和人员数量不多, 检测的可行性强并具有操作性和实效性。

2. 要有机整合行政力量为己所用

体育教研员首先必须摆正位置, 调整心态, 积极争取。正确扮演好自己的角色, 要以教学研究为先, 参与行政事务为辅, 两者不能颠倒, 这样既能配合行政开展工作, 又能把行政力量整合到自己的教学研究工作中来;在单位同事和领导面前处事做到多和自己竞争, 没有必要嫉妒别人, 也没必要羡慕别人, 相信只要你去做, 你也可以的;凡事都要主动出击, 多请示, 保持低调, 争取外力的最大支持和帮助。

3. 要抓好典型, 积极推广

上一篇:考纪考风动员大会宣誓词(打印版)下一篇:图书馆管理系统任务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