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教研部工作总结

2024-09-12

体育教研部工作总结(共8篇)

体育教研部工作总结 篇1

2016工作总结 ——体育教研部

2016年是学校“十三五”的开局之年,体育教研部以十八大精神及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为指导,紧紧围绕学校“深化改革 转型发展 服务地方”的教育思想,根据XXX办〔2015〕10号{XXXXXXX学院院长办公室关于贯彻落实《高等学校体育工作基本标准》的通知}文件精神,进一步贯彻落实党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把握学校的工作重点,明确发展目标和发展思路,统一思想,以学校各项工作计划为指导,围绕课程改革,扎实推进课堂创新研究,以提高教师素质和工作效率为重点,创新教育方式,以学生体育社团、学生校园联赛为活动载体,切实加强学校体育工作,有效提高学校体育工作水平和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现就2016年工作总结如下:

一、加强理论学习,提高教师政治思想素质和工作业务能力

首先是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四、第五、第六次全体会议精神,把学习贯彻会议精神作为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抓紧抓好,并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去,组织部门党员同志认真参加“两学一做”系例活动,提高部门党员教师的党性意识和党性修养,全面提高教师政治思想素质。其次是进一步贯彻落实XXX办〔2015〕10号{XX职业技术学院院长办公室关于贯彻落实《高等学校体育工作基本标准》的通知}文件精神,体育教研部以“创新体育课堂教学,不断提高体育课堂教学质量”和“健全校园阳光体育活动机制,落实《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实施方案”为抓手,充分发挥体育教研部主要职能和体育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不断提升教师的工作业务能力。

二、注重素质训练,圆满完成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及抽测任务

体育教研部在学校的统一领导下,在兄弟部门的协作帮助下先后采取多项举措,以切实保证在校大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提高在校大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提高课堂教学效果,针对5个抽测项目加强练习,要求教师安排每节课不少于半小时专门练习;在每个全日制学院安排两名专职体育教师组织课外体育锻炼并进行现场技术指导;前期进行摸底测试,组织了10个辅导班,安排专职体育教师,进行每周不少于三次的强化训练;全面实施早晚锻炼考勤机制,推进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大学生体育素质拓展学分认定工作;全面启动我校校园阳光体育运动,组织了校内各项运动联赛及校园健身跑等活动,为学生搭建了课外体育锻炼的平台。2016年4月全省大学生体质健康抽测(高职高专组)合格率第四名,优秀率第十二名,成绩喜人。

三、狠抓教学常规,提高体育课堂教学质量和教师业务能力

1、细化部门职能,提升内部管理水平。一是能更好地对部门进行管理,体育教研部对本部门原有的体育基础教研室、公共艺术教研室的职能进行了重新调整,分别成立了以抓教学常规和教学科研为主的体育教学教研室、以抓学生竞赛训练为主的体育竞训教研室和以学生课外体育活动及校内学生联赛为主的学生活动中心,并就相关的工作职能及规章制度进行修订和完善,更加明确了教研室的职责和义务,要求体育教学教研室根据自身特点做到学期有计划、过程有监控、期末有总结;体育竞训教研室运动队训练有计划、过程有监控、比赛有成绩;学生活动中心组织校内联赛有计划、经费有预算、活动有方案、成绩有记录;要求各教研室活动有分工,有措施;学生考勤有记录、原始资料有积累。

2、落实课堂常规,提高课堂教学质量。首先体育课作为一门基础必修课,必须认真对待,加强管理。要求体育教师根据学校场地器材条件,认真备好课(开课有计划、上课有教案、课后有小结),充分利用90分钟的课堂教学,抓好学生的体育常规教育,加强体育锻炼,提高学生身体素质,掌握基本的运动技能。(体育教研部2016年开设汇报课二人次、开设公开课6人次、开设示范课1人次)。发挥部门督导组的功能,组织督导组成员定期和随机检查教案,进行随堂听课和评课的形式开展教学常规监控,全面提高提高体育课堂教学质量。进一步完善教学评价,根据项目特点、结合教师课堂平时评价,对体育课程考核形式进行了改革。采用3名教师为一组,设组长一名,3名教师所带班级由该小组统一时间统一考试标准采用教师相互交叉考核方式进行,进一步确保了考试的公平公正,激发学生平时课堂练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认真对待考试。

3、强化队伍建设,提高教师业务能力。建设一支具有良好素质的教师队伍,是搞好体育教学工作的有力保证。从教研室工作为切入点,落实教学工作,开展教学研究和提高教师业务水平。有计划正常地开展教研组活动,研讨教学工作、学校体育工作,交流思想,统一认识是搞好学校体育教学工作的基本保证。为了进一步提高体育教师的业务水平,2016年组织教师(16人次)参加浙江省大学生体育协会各分会年会和专业会议,外派教师参加全国高校公共体育部主任研修班和参加全国高职高专组篮球教练员培训班(3人次)等国家级培训,通过学习,进一步提高教师业务能力。组织部门教师在搞好学校体育工作的前提下,积极参与社会体育活动,开展校地合作。并将学校设施向社会开放,加强与社区的密切联系,丰富和拓展了体育教育的内涵,丰富了校园生活,增强了师生的身体素质,健全了学校体育教学制度,使体育工作得到长足的发展。

四、发挥专业特长,推行校园阳光体育活动机制和群体活动

以校体育运动队和体育社团为抓手,搭建丰富的学生体育锻炼平台,提高学生体育技能,促进学生身心健康。体育竞赛活动和群体活动是体育课教学工作的有效载体。只有让学生掌握基本的运动技能,才能更好地开展体育竞赛活动和群体活动,促进体育运动水平的提高。学校要求体育教师凡是学校开展的竞赛活动和群体活动,都要列入体育教学计划之中,对学生加以指导。这样既推动了竞赛活动和群体活动的开展,反过来又促使学生重视体育课的教学,提高了体育课的实效性和学生的兴趣。我部主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改革运动会模式,全面推行“校园阳光体育活动机制”。积极弘扬更快、更高、更强的奥运精神,在总结过去成功举办的校运会的基础上筹备 “体育运动大会”系列活动,在现有的田径比赛项目的基础上,增设学校层面的男女排球,男女篮球(女子组以“三人制”),男子足球,乒乓球,羽毛球等各项目的“新生杯”比赛和的“校内联赛”,校园健康身跑、校园定向比赛等广大师生乐于参加的体育活动,丰富了比赛项目,做到月月有大型体育活动,周周有精彩比赛的局面,积极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进一步丰富了校园体育文化,提升了竞技水平,XX院办〔2015〕10号提出的“阳光体育活动机制”得到全面贯彻落实。

2、抓好体育运动队训练,展示我校大学生体育风采。抓好各学校层面训练队伍的竞训工作,为更好地统筹安排各教师资源,做到教练员、运动员、训练时间、训练场地器材四落实,部门及早地制订了切实可行的训练计划,严格要求每位带队老师做到了训练有任务,出去比赛有成绩。2016年参加大学生气排球联赛获高职高专组第二名(男子),CUBA大学生篮球联赛高职高专组获第六名(男子),第三届大学生操舞锦标赛乙组(男、女)获得竞技单人操项目中分获第一、第二名,竞技三人操、竞技五人操、藏族健身操等三个项目中分别荣获第一名,在规定踏板、规定中国学生全明星花球啦啦操、自编花球啦啦操等三个项目中分别荣获第二名,我校全部参赛队均被浙江省教育厅、浙江省体育局授予“体育道德风尚运动队”称号等成绩。

3、实施早晚体育锻炼,强化学生终身体育锻炼意识

为贯彻落实共青团中央、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全国学联《关于深入开展大学生“走下网络、走出宿舍、走向操场”主题群众性课外体育锻炼活动的指导意见》的通知精神,进一步增强我校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健康意识。体育教研部、会同学生处和团委实施了学生早晚锻炼活动,全面实施早晚锻炼考勤机制,推进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大学生体育素质拓展学分认定工作。

4、结对指导体育社团,丰富学生校园体育文化生活

通过学生体育社团这个平台,进一步加强学生体育社团领袖,骨干队伍的培养,在活动中积极发挥社团骨干的作用。体育教研部选派了有专长和责任心强的老师具体指导学生体育社团建设,加强对学生体育社团的技术指导和相关活动和比赛的组织工作,形成体育教师与学生体育社团“一对一”结对指导,先后组织了学生“三对三篮球”、校园健身跑、篮球、足球等校内联赛使学生体育社团真正成为学校体育的第二课堂。

5、实施全天候开放体育场馆,开展学校群众性体育活动

为满足广大师生日常锻炼体育锻炼的需求,对校内室外体育场馆实施“全面亮化工程”,同时将全部室内体育场馆全天候开放,方便了广大师生参加体育锻炼。积极配合学校工会组织开展一年一度的教职工运动会、组织教工校园健身跑等活动,组织训练教工运动队参加上级部门组织的各级各类群众性体育比赛(2016湖州市教育工会羽毛球比赛第二名)。

五、激发教师特长,积极参与湖州国际旅游学院建设

1、加强与省、市、地方单位企业的进行横向联系,发挥专业特长,做好以体育运动、健康产业为主要内容的服务地方工作,并以服务地方为契机,借助科学研究,提高服务地方的质量。抓住湖州打造长三角“健康谷”的发展机遇,充分挖掘部门教师的工作特长,主动联系地方职能部门进行横向课题的研究,主动承担相关体育赛事组织参与。

2、积极参与学校“湖州国际旅游学院建设”,发挥部门专业特长开设健康保健类、急救类、养生类等课程积极参与学校新专业的建设。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养生保健、日常护理等越来越受到各类人群的重视,结合相关学院合作,在学校里开设相关公共选修课,必将在新专业的建设上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2016年体育教研部在把握学校的工作重点的基础上,明确发展目标和发展思路,统一思想,配合学校各部门,以促进学校体育教育事业的全面发展,并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离学院学校体育工作的发展目标,离学校体育工作为培养高素质人才的要求还有较大距离,特别是部门教师在科研方面下得功夫不够,2017年力争在科研上有所突破。2017年我部将进一步关注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及全省大学生体质健康抽测合格率,以《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为依据,狠抓课堂教学,加强学生体育锻炼,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和锻炼习惯,保质保量做好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工作,确保全省的大学生《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项目抽测成绩稳定在中等及以上水平。

体育教研部 2016.12.16

体育教研部工作总结 篇2

江玲:《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 (中发[2007]7号) 下发后, 省委省政府印发了《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实施意见》 (皖发[2008]12号) , 明确了我省青少年体育工作的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 提出了加强我省青少年体育的一系列措施, 对完善青少年体育的保障机制、构建全社会关心支持青少年体育的工作格局作出了明确要求;制订了《安徽省义务教育办学行为规范》, 统一和规范了全省中小学生的作息时间, 要求各中小学认真执行国家课程标准, 上好体育课。没有体育课的当天, 学校在下午课后要组织学生进行一小时集体体育锻炼, 并将其列入教学计划。

阳光体育实施得好, 经验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坚持面向全体学生, 特别是面向广大农村学生, 普及和开展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 逐步形成学校教育“健康第一”的共识, 使每天锻炼一小时成为青少年学生的自觉行动。二是坚持依法治教, 重视制度建设。成立阳光体育领导机构, 学校一把手亲自挂帅主抓, 并建立了一整套阳光体育活动、评估制度。三是在硬件改善、队伍建设、经费保障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此外, 还积极探索适应青少年特点的体育教学与活动形式, 指导学生开展有计划、有目的、有规律的体育锻炼, 努力改善学生的身体状况, 提高其运动能力。

但是, 阳光体育工作发展还不平衡, 主要存在的问题:一是在少数地方和学校, 体育仍是学校教育工作中的薄弱环节。还有些学校, 学生课业负担过重, 休息和锻炼时间严重不足, 体育课程也开不齐、开不足。发生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地方和学校的领导对体育价值的认识不到位, 重视不够, 措施不得力。他们认识不到体育更重要的是培养精神品质, 包括进取精神、拼搏精神、公平竞争精神、团结合作精神等等。二是学校现有体育场地设施不足。在有些老城区的学校, 学生活动场地如同一个小天井, 生均活动面积小。农村学校校园很大, 但是有地没场, 有的场地则器材年久失修。有些学校阳光体育运动组织形式和活动内容陈旧、体育经费投入不足、缺乏具体的评价与监督措施, 还有些学校的场地器材根本不适合学生。新的中小学体育器材规格标准已颁布四年, 但落实情况不太好, 边远地区一些小学使用的依然是成人规格的篮球架。在以后的督导检查中, 器材是否达标应该作为一个专项指标, 专项督导检查只看宏观是没有用的, 要看真正用到学生身上的东西。目前的情况是虽然场地设备标准有了, 但是没有真正发挥作用。四是学生、家长体育锻炼意识不到位, 认为阳光体育运动就是出来玩玩, 甚至有的家长认为体育活动会影响学习。

《中国教师》:近年来你们省在课堂教学组织形式和内容上主要做了哪些创新?学生是否越来越喜欢体育课了?是否都喜欢参加课外体育活动?

江玲:实施新课标之后, 全国中小学的体育课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一是课程的理念比较新, 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 注重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激发其体育兴趣、培养其终身体育意识;在体育教学的各环节中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 始终将学生主动全面的发展放在首位;体育教学坚持贯彻面向全体学生, 确保每一个学生受益的理念。二是体育课在内容上的着眼点不只是原有的竞技体育项目, 一些能够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有利于身体健康的游戏和培养身体基本运动能力的活动, 在经过加工改造后, 也能成为中小学体育教学内容。课改以来, 一线教师积极开发有利于促进身体健康和提高运动能力的课程资源, 对自然地理资源和民族民间传统体育资源进行了深入开发。例如, 亳州市除了把五禽戏引入课堂, 还把五禽戏作为课外健身的一部分, 具体的做法是, “晨颂《弟子规》, 午做广播操, 晚练五禽戏”。通过挖掘传统文化, 既开展了阳光体育, 又让孩子受到了传统文化的熏陶。丰富的课程资源给体育课带来了无穷的乐趣与生机, 改变了教师过分依赖教科书的局面, 也为教师提供了一个创造性发挥教育智慧的空间。

另外, 我省经济发展比较好的地方, 积极引进垒球、网球、棒球等新型体育项目作为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内容。如淮北实验小学通过网络招募了一位日本教师福满笃申先生到校担任棒球队教练, 福满教师免费为该校提供了20多套棒球用具, 包括球棒、球和手套。该校把棒球作为校本课程, 在全校普遍开设, 还常年组织该项目的课余训练。2009年组队参加全国小学生比赛, 获得了亚军, 而且是三年级的学生对阵五六年级的学生。

三是方法手段也随之发生了一些变化, 既注重研究教法又注重研究学法, 注重创新教学方法。以前的体育教学比较刻板, 方法基本上是讲解示范、练习, 再讲解示范、再练习。而现在的课堂教学采取了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等新方法。有些适合学生自己做的就直接把它变成游戏, 变成一些学生可以延伸的东西来做, 需要学生学习的内容也可以让学生先探究、讨论, 然后教师再把技术的关键点教给学生。这样一来, 学生也变成真正的学习的主体, 课堂活跃了, 教学效果好了, 学生更喜欢体育课了。

我们去视导的时候经常调查学生最喜欢的教师是教哪个学科的, 最不喜欢的教师是教哪个学科的。课改以前的调研结果多次出现最不喜欢的学科教师是体育教师。课改以来, 多次的视导和调研结果表明, 越来越多的学生最喜欢体育课也最喜欢体育教师, 在十几位教师中体育教师基本上能排到前三位。

体育课的第一个目标就是运动参与, 但教师素质不一样, 孩子的参与度是不一样的。不过不管体育教师的素质是好是坏, 总有一些孩子不喜欢参加体育运动, 参与度比较低, 所以这些孩子就会不大喜欢体育教师。学生课外活动的参与度取决于组织者的理念, 如果是秉持让全体学生都参与的一个理念, 采取各种各样的形式来组织课外活动, 学生参与度还是比较高的。总之, 在学校组织课外活动的理念上还是有提升空间的。

《中国教师》:可不可以按年龄段分别谈一下当前体育教师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哪些?为什么会导致这些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您采取了哪些对策?

江玲:我觉得年轻教师比较有闯劲, 加上年富力强, 其教学能够较好地体现课标的精神, 比较受学生欢迎。中年教师也有自己的优势, 主要是经验较丰富, 动作巩固得比较好。但是有少数中年教师评上职称以后就不大努力了, 还有的评上职称之后兼任了总务、政教或保卫工作, 从此不再潜心改进体育教学。这不是他们不够敬业, 也不能说体育教学没有意义, 有时候真的是太艰难。老教师虽然在动作上没有优势了, 但他们大都爱岗敬业。因为他感觉自己快退了, 反而会更加努力, 所以课可能上得更出彩, 更受学生喜欢。有的老教师会产生职业倦怠的问题。工作3至5年的年轻教师也有职业倦怠的问题, 开始的时候感到新鲜, 想把课上好, 也肯于向老教师取经, 但他努力到一定程度, 看到这个专业就是这个现状的时候, 就可能不再专注于教学, 甚至会跳槽。

丰富多彩的教研活动对缓解体育教师出现职业倦怠具有缓冲作用。一般教师毕业后工作3至5年是个坎, 所以我们就坚持组织他们参加基本功比赛、优质课评选、教学研讨、申报科研课题等有利于其专业发展的活动, 例如基本功大赛是3年一届, 一直坚持得很好。通过这些活动开阔了他们的眼界, 增强了他们的工作能力, 使他们感到有了奔头。队伍的专业化程度提高了, 就相对稳定了, 所以教研员要有责任感, 要不断地外塑形象, 内练功夫, 像一个领头雁一样尽到自己的责任, 带好这支队伍。

《中国教师》:您前面所说的3年一次的基本功大赛是全员性的还是局部抽查?从中总结出了哪些先进经验?

江玲:我们发文的初衷就是要求全省体育教师卷地毯式地参加, 并经学校、县、地市的层层选拔, 而组织活动的目的就是希望让教师的素质有所提高。有的地市能够按照要求来做, 只要是50或45岁以下的体育教师, 都需参加进来, 但少数地市还是无法做到全员参与。地市的基本功大赛虽然不像省级比赛那么严格, 但还是对教师们提出了很高要求, 及格过关, 不及格补考。从历届比赛结果来看, 认真组织辖区教师基本功比赛并经过层层选拔推荐选手的地市, 省级比赛成绩明显优于没有通过选拔直接推荐选手的地市。

我省体育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已经举办了三届。1998年我省教研活动刚起步, 通过最初的调研工作发现, 体育教师的教学基本功必须要巩固和加强, 才能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因此, 在全省各地市的大力支持下, 在一线体育教师的踊跃参与下, 我省于1999年成功地举办了第一届全省体育教师基本功比赛, 2001年举办了第二届。在优质课评选、公开课、教学计划评选及视导活动的展示课上, 出现的共同问题就是这些体育课的准备部分轰轰烈烈, 非常活跃, 结束部分也很精彩, 但在教学的关键环节——“基本部分”却缺乏手段和方法。据此, 我省组织了中小学体育教学精彩片段评选, 所报片段要求去除准备及结束部分的内容, 只报基本部分, 包括教师教学方法、手段的运用, 学生的学习方式 (即如何组织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 , 以及教学情景设计, 即中学课25分钟、小学课20分钟的内容。2004年, 全国组织了中小学体育教学录像课评选, 我省推荐的课程中有两节课在“全国中小学体育教学观摩展示活动”中展示 (全国共有30节体育课参加展示) 。

遗憾的是我们是一个经济欠发达的省份, 虽然有相当一部分体育教师课上得非常好, 但学校不支持也没有条件制作录像课, 造成了对优秀体育教师的埋没。

《中国教师》:在有些地方、有些学校体育教师会受到歧视, 您是如何为你省体育教师争取均等的专业发展机会的?

江玲:我省也有体育教师受歧视的现象, 最突出的

2011年10月下半月版15

表现是在绩效工资这一块。在我省的体育教研员工作会议上和教研活动中, 常有教师提出类似的问题, 大多数教研员都说在绩效工资问题上, 不只是体育教师, 还有艺术教师都吃了亏。当教师提出此类问题时, 我们的回答是, “要求学校要依照《学校体育工作条例》的相关规定, 合理解决体育教师的绩效工资”。

有些体育教师的绩效还是挺不错的, 因为他们还担当着班主任的工作, 而且做得非常好。有一个省示范性高中的体育教师刚毕业不久就被学校聘为班主任, 消息传出之后全体家长对此意见都很大, 认为她是学体育的不可能称职, 于是写联名信要求更换班主任。校长找这位教师谈, 转述了家长的观点并表达了学校希望换班主任的意见。不肯服输的她向校长做了保证, 约定3年之后见成效。结果3年过去后, 她带的那个班成绩最好。现在她当哪个班的班主任, 学生就争着要去她的班级。诸如此类的事例我们都会通过教研渠道广泛宣传, 让体育教师开阔思路。

在省级课题立项时, 我们会尽最大努力多方争取为一线教师的课题立项, 并在立项后给予指导, 参与研究, 提供服务, 包括文献资料、相关课题相关材料的收集、数据的处理等方面。

农村教师的专业发展方面, 我们也给予了高度重视。在历年的优质课评选中都有明文规定, 必须有农村学校的课。在推荐录像课参加全国评选时, 同等质量下, 我们会优先选送农村的课。因为农村教师在缺少资源、缺乏机会的情况下, 依然能把课上好, 说明他主观上特别努力。2008年的全国中小学体育教学观摩展示活动, 我们就报了一堂农村教师的课, 他的课在“全国中小学体育教学观摩展示活动”中被评为一等奖, 并被推荐为现场观摩展示课。没想到校长认为这对学校没什么益处, 不同意派该教师去大连上公开课。我们找了当地的教育局长, 教育局当即表态同意拨付差旅费, 为教师提供了一切必要的支持。

在教师的专业发展方面, 我们除了“走出去, 请进来”, 每两年也会组织一次面向全省的体育教学观摩展示活动。此外, 我省很重视课程开发类的优质课, 比如韵律操、五禽戏、滚铁环的录像课都曾向全国推荐并都获得了一等奖。如2008年我们推荐的韵律操课, 教师设计得非常用心, 教学设计也别具一格, 她把基本的活动能力提炼出来, 再把它串编起来就变成了韵律操, 整个授课过程充分体现了新课程的理念, 非常有活力。

总之, 只要是对教师发展有利的事情, 我们都会积极想办法, 而且想尽一切办法, 尽量让他们参加。例如课程改革以后小学阶段没有教材, 小学体育教师就没有机会参加课改培训, 鉴于此, 我们在中学课程改革发展研讨等活动中, 把小学教师也带了进来, 让他们参加培训学习。还有2007年年底, 我们为全省小学体育教师争取到一次培训机会, 培训在淮北举行, 本来会议的规模是260人左右, 结果到会教师多达360多名, 但我们还是克服困难, 顺利完成了培训任务。

每次搞教研活动, 我们都会精心谋划, 既包括评选、比赛活动, 如体育教师科研论文评选、教师基本功比赛、优质课评选、录像课评选、精彩片段评选、教学设计评选, 也包括各种观摩学习、知名专家教授讲座等, 用形式丰富的教研活动为教师搭建交流平台, 开启教师智慧, 拓展教师的工作思路, 为我省体育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奠定了基础。

《中国教师》:随着家长维权意识的增强, 学校体育开始走向保守, 凡是有可能出现意外的课程一律砍掉, 学生由此失去了体验丰富体育课程的乐趣, 失去了培养勇敢、顽强等优良意志品质的机会。对此您有没有什么好的建议?

江玲:有一个明显的问题就是单杠、双杠在多数的学校里已经不见了, 小学体育活动常用的联合器械、肋木、平梯现在也已很少见。出现这种情况, 主要是场地限制。学校场地小, 学生数量多, 没有适合做这些活动的专门区域, 客观上不便管理。另外, 也有学校领导不重视、怕麻烦的因素。其实, 这些健身器械的使用对促进学生生长发育, 培养学生勇敢顽强、不怕困难的优秀品质具有重要意义。而且, 只要使用措施得当, 组织有力, 学生掌握安全可靠的技术要领, 基本是没有什么危险的。建议在专项督导工作中, 一定要把学生锻炼场地器材的配备、使用情况作为重要检查内容, 并针对检查督导存在的问题提出整改意见。被检查单位整改后需报送整改情况报告备查, 这样才能解决根本问题。

《中国教师》:你们地市一级的教研员工作开展得如何?

江玲:我省教育学会有体育专业委员会, 各地市也都设有专业委员会。各市教研员都是省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 同时也是各市教研活动的领头人, 他们都比较努力, 但教研员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自己本身缺乏培训机会。

各市每学期开学都要召开教研工作会议, 制订本学期教学计划。教研活动的内容主要有教学研讨、讲座、公开课和各种评选活动。每年除参加省里组织的教研活动外, 还安排教研员参加旨在提高体育教师专业水平的特色化、个性化的各种全国性教研活动。

体育学科有其自身的特点, 必须要经常组织活动, 不做活动, 教师就没有交流和展示的平台。应该说我们组织的每一届教学观摩展示, 都更新了教师的教学理念, 非常值得肯定。但开展大型活动存在问题, 主要是活动经费严重不足。现在有关部门对活动收费限制很严, 体育学科没有教材, 没有赞助单位, 主办方只给少量的经费, 难以维持活动所需, 这也是下一步我们需要解决的问题。

新时期体育教研工作之我见 篇3

《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要求“教研机构要充分发挥教学研究、指导和服务等作用。”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指出:“各中小学教研机构要把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作为中心工作,充分发挥教学研究、指导和服务等作用,并与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建立联系,发挥各自的优势,共同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不言而喻,作为教研部门中重要组成部分的体育教研员,在课程改革中怎样发挥研究、指导和服务作用呢?笔者认为,需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一是提出体育课程更新与发展的建议,并协助组织实施;二是开发地方体育课程,指导并帮助学校按照国家和地方对课程的规定,以及本地区的具体情况,协助学校开发校本体育教材;三是积极开发多样性体育课程资源,协助学校搞好校际间体育课程资源的交流工作,为学生体育学习方式的多样化和学习空间的拓展提供服务,为学校选择体育教材提供服务;四是围绕学校和体育教师在课程实施中遇到的实际问题进行调查研究,提出对策、建议,组织形式多样的体育教研和体育教师培训活动;五是积极参与体育课程评价与考试制度的改革。同时体育教研员本身也要强化“有为才能有位”的思想意识,用扎实有效的工作拓展自我发展的空间。

二、加强学习,转变教育观念

从某种意义上说,体育教研员应该也必须成为体育教师的教师,这是比较科学的定位。而体育教研员比起体育教师来,其优势不过是接受外来信息的机遇多一些,学习的时间宽裕一些,如此而已。如果我们不能充分利用这些得天独厚的条件,靠吃老本过日子,其优势很快就会荡然无存,教研室也就会随之土崩瓦解。

毫无疑问,教育理念是非常上位的,是影响我们一系列教育行为的重大问题,必须下功夫去抓。如果体育教研人员和一线体育教师死抱着传统的教育观念不放,以一种被动应付的心态对待课改,即使是一流的课程标准、一流的教材,实施起来也会事倍功半,甚至还会南辕北辙,这绝不是危言耸听。转变教育观念的根本途径就是学习、学习、再学习。首先,体育教研员也必须积极参加通识性培训,逐步加深这次课程改革的国际国内背景、指导思想、目标内容和实施方法等的认识和理解,增强主动参与意识。在此基础上,抓紧对体育学科课程标准的研究。同时体育教研员还要了解古今中外教育经典学说,丰富自己的文化底蕴。因为教育改革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它既是对传统教育积弊的革命,又是对人类优秀文化遗产的继承和发展,不了解昨天的中国和当今的世界,就会使自

己一直处于混沌之中,难以自觉地、有效地参与课程改革。

三、积极参与,做好有效服务

课程改革对体育教研队伍提出了许多新的、更高的要求。新的体育课程标准和多样化的教材对于体育教研员来说,同样是全新的东西,如果不加强学习,体育教研员的相对优势将会锐减。这就要求体育教研员对课程标准和教材要先学一步,在学得好一些、理解得透一点的同时,在加强体育教研工作的广泛性、创新性、计划性和前瞻性的同时,努力改变过去过于强调对体育教师的接受式培训和以听课、评课、面对面指导为主的单一的教研工作方式,逐步转变到以参与性指导为主的多元化服务方式上来。体育教研员不仅要在如何理解和执行新的体育课程标准、创造性的运用体育教材等方面对体育教师进行强有力的指导,而且要能够用全新的教育理念去处理教材,善于创设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体育课堂教学情境,能够为体育教师教学做示范,敢于亮自己的绝活。必要时,可以采取到学校蹲点的办法,且全身心、全方位地参与到体育课改之中,使自己获得课改的亲身体验,与一线体育教师形成平等共建的关系,共同磋商,共同进步,而不仅仅是指手画脚,居高临下。

四、多元互动,整体推进改革

体育课程改革要与落实体育教学常规相结合,与课堂教学方法改革、课题研究相结合,与信息技术的应用相结合。

事实一再告诉我们,不懂得体育教学常规,违背学生认知规律的事情实在是太多了。这应该引起我们的高度警觉。改革不是对传统的全盘否定,而是一种与时俱进意义上的自我扬弃和发展。体育课程改革必须建立在很好地落实体育教学常规的坚实基础之上,否则,就会成为空中楼阁,难以顺利推进、健康发展。

过去,我们的体育教师大多受传统教育思想的束缚,难以放开手脚去进行体育教学方法的改革和体育教学模式的实验推广工作。体育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将是一次巨大变革,同时,它也呼唤我们体育教研人员和一线体育教师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在先进的教育理念指导下,构建出与体育课程改革相适应、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教学方法来。新的体育教学模式尽管五花八门,但均应以“开放、合作、主体、发展”为主要特征。

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将引发体育教学内容与方式、学校内涵、体育教师教学行为等方面的改革。如果我们能够在新的教育理念指导下,正确、恰当地运用信息技术。必将使其成为体育课程改革的“推进器”。在体育课程改革中,我们应注意让信息技术教育有计划地出现在体育学科教学中,积极引导体育教师有意识地给学生提供这方面的训练机会,让学生在体育学科学习中接触一些专门软件,学会运用新的手段和技术去获取知识、技术、技能,让信息技术真正成为学生学习体育的工具。

体育教研工作总结 篇4

根据教育局、教进校和上级业务部门的部署,在2009年一学年里,坚持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为指导,以课改工作为重心,在全面实施新课程的过程中,通过培训、学习、教研等形式,加深教师对新课程的理解,积极开展教学广泛和学习方式的研究,提高教师的自身素质和业务能力,努力为培养身体、心理、社会健康的建设者作出了努力。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深入开展课改工作,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开展了以下活动:

1.小学段每学期举行一次备课会议,加深教师对新教材的理解。到上学期止(2009年9月),我们已完成了小学一至六年级一轮新课程备课活动。

2.2009年10月举行了小学优秀录像课评比工作和小学体育教学计现场比赛活动,江口镇校的周宏达获市录像课评比一等奖,罗旺军、孙斌获市二等奖。实验小学王斌年、江口小学王浩、方桥小学毛凌燕获小学体育教学计现场比赛一等奖。

3.为了进一步加深对教材的了解和认识,举行了高中教案编写与试卷编制的基本功比赛活动,提早印发通知,要求各校教师事前通读教材,熟悉教材把比赛的过程作为学习提高的过程。

4.举行“和谐教学,和谐课堂”为主题的小学、初中、高中研训一体化活动,深入研讨新课程的教法、学法。通过研讨,大家对教法、学法、组织教学等紧扣教学目标的达成有了更透彻的认识。改善了教学环境,提高了课堂教学质量。各校开展了城乡协作组的教研活动,效果较好。

5.组织教师参加省课堂教学比赛观摩活动,了解新课程改革动向。

二、加强学习研讨,提高教师自身素质和业务水平

1.重视“名师跨校带徒”工作,按照制订的带徒计划。对徒弟进行培训、指导,并让徒弟上公开课锻炼。

2.举行了市小学体育学科第十一届教坛新秀评比。

3.举行奉化市高中体育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主要内容为试卷编制和写教案。通过比赛,促进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的自身素质和业务水平的提高。

4.举行奉化市初中体育学科优质课评比活动。

5.对参加宁波市初中优质课评比的选手进行培训指导,我市参赛选手琚咪娜获宁波市初中组二等奖。

6.举行了04-07年参加工作的青年教师的结业考核工作。蒋振义、唐栋、袁海飞、宋蔚、徐国平、孙斌杰、俞术考核成绩为优秀。

7.举行了08-09年参加工作的新教师的“一课一得”交流活动。

三、开展理论研究,提高理论水平

1.举行小学、初中、高中论文、案例的评比,共收到中小学论文案例50余篇,在评审的基础上,对比较优秀的论文,教研员和有关行家进行指导、修改,并送宁波参评,获得了好成绩。今年我市有10篇论文和10余篇案例参加宁波市的论文案例评比,宁波市共评出一等奖论文案例15篇,我市教师5篇论文获一等奖,占大市三分之一,获二等奖3篇,三等奖11篇。多篇论文在《中国学校体育》《运动》等权威刊物上发表。

2.奉化中学陈爱君、肖明善等和本人参与的关于《高中〈体育与健康〉课“学分制”选项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践》去年下半年结题,获宁波市首届中小学体育科研专项成果二等奖。

四、积极开展群众性课余体育活动,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和习惯,增强学生体能。

1.举行了奉化市初中、高中学生男女排球联赛和中学生篮球比赛,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

2.组队参加宁波市中学生田径运动会,获得高中组团体第一名,初中组团体第四名。

3.各校群体活动课余训练开展较好,促进运动水平提高,参加省市比赛取得较好成绩。

(1)在省第三届中学生篮球联赛(宁波赛区)比赛中,奉化高级中学代表队获高中组男女第二名,实验中学代表队获初中组男子第五名,西坞中学女子第二名。

(2)溪口小学在宁波市传统项目学校比赛中,获男女团体第二名。

(3)武岭小学的小足球队参加宁波市中小学生足球比赛中获女子第二名。(4)奉化高级中学的舞龙队多次参加全国重大活动的展示和表演,今年6月参加了上海世博会的演出。

(5)今年8月28日参加宁波市健美操比赛武岭中学、奉化中学获二等奖,奉化高级中学获宁波市三等奖。

6.今年暑期(7月6-8日),西坞小学参加在杭州举行的省体育特色学校小学生篮球比赛,获男子团体第一名。

7.在体育局、教育局2009年度业余训练工作评比中,6所学校评为业训先进,12个教师被评为业训先进。

存在问题:

回顾过去一年的工作,在取得成绩的同时,尚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如个别学校个别老师课堂教学不够规范,没有按课标和教学计划要求上课;有的学校校本教研不够正常;有的学校对《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工作不够重视,学生《达标率》较低等。我们将在新的一学年里,继续努力,扬长避短,把工作做得更好。

小学教研室体育教研工作计划 篇5

一、指导思想

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中发[2007]7号)为指导,以“健康第一”为宗旨,在新课程理念下,围绕“技术.体能.有效教学.素质教育.师专业发展”为中心,重点加强“教法.学法”的研究,在实践中推进学校体育工作的全面开展,进一步提高体育教学质量,促进学生运动技术技能和身心健康发展。

二、主要工作

(一)做好常规教研,以有效教研提高教学质量

各校的常规教研要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改善课堂教学方式为主题教研进行开展。异校听课是老师互相学习、互相促进的最直接、最可靠、最主要的方式,科组集备是有效开展课堂教学实践的关键环节,各校科级长要以高度的责任心、积极的开拓进取精神、科学和严谨的工作方式确保每一次教研活动都能收到较好的效益;要围绕市、区教研室的中心工作整体设计、学期开展的教研活动。教研活动的主题、内容和方式应努力满足教师的教学需要。同时要将“有效教学”的实施作为当前乃至今后较长一段时间内教研活动和课堂教学的主要目标与内容。本学期,结合广州市教研活动的内容及我区的实际情况,区内安排如下:

小学教研活动时间为:第4周(课例观摩,东圃小学,陈形)、8周(课例观摩,泰安小学.王晓欢)、12周(课例观摩.分片:东片,中海康城小学,崔建强;西北片,元岗小学,黄鑫敏)、16周(课例观摩,黄村小学,郝杏华)周五下午。

教研主题:教法与学法相统一,发展学生的技能与体能,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请各校务必按照区教研工作的要求落实好本校的教研工作。

(二)网络教研

以项目教学方法和组织为主,充分发挥中心组成员和骨干教师的作用,调动全体一线体育教师的积极性,为老师们上课提供广泛资源,创造条件帮助更多的教师在交流、实践中成长。本学期安排四次网络教研,分别是第五、九、十三、十八周的周五下午进行。

教研主题:教法与学法相统一,发展学生的技能与体能,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三)建立精品课例

发挥核心组和中心组成员的指导和引领作用,充分利用网络教研与集中的优势,拍摄一批精品课例,推动课程资源建设的逐步求精工作。本学期计划拍摄两节精品课例,一节初级教师;一节为中级资格教师(分别是棠德南小学:刘明亮、钟淑冰)。

(四)探索科组建设、优秀教师和新手教师专业发展的新途径

科组建设、优秀教师和新手教师专业发展工作,通过构建科组梯队建设模式来进行。在教研室的组织架构下,构建科组梯队建设模式。构成科组梯队的第一级为教研员,第二级为核心组成员,第三级为中心组成员,第四级为学校科组,第五级为学校教师。工作机制是:一方面学科教研员管理核心组成员、中心组成员、学校、教师;核心组管理中心组成员、学校科组、教师;中心组成员管理学校、教师;学校科组管理教师;另一方面是:教研员对核心组成员、中心组成员、对口学校教师的专业培养;每位核心组成员负责对2-3名中心组成员及对口学校的骨干教师专业培养的指导;每位中心组成员对口2-3间学校教师的专业培养、教学研究进行指导。

各核心组中心组成员要与对口学校加强联系,提高自身水平和能力,热心指导,与一线教师科组共同进步、共同成长;被指导的学校要主动联系,加强沟通,以便提高工作的效率。xx区小学体育学习小组分组情况如下:

(表格略)

说明:每组在核心组成员的组织下形成一个学习小组。核心组成员帮助该组成员的学习、业务、自身发展规划,培养他们在自己专业得到发展的同时,学会组织备课、评课、组织教研活动等技能。中心组成员在教学和自身发展方面要主动向本组核心组成员请教,做到指导工作有的放矢。

(五)开展群众性的小课题,开展区域实施素质教育专题研讨

本学期,区教研室把小课题研究作为重点工作之一。其目的是:通过专题教学调研、专题研究、典型剖析、分类取样、评价调控等方式,进一步推进学科领域素质教育。注重发挥龙头学校、龙头学科、优秀学科基地在“区域集备”中的引领作用。以中小学质量监控系统为发动机,建立以优秀教师为核心、以具体知识点教学为内容,数量众多的教研实践社群。通过开展群众性的小课题研究,在全区建立教师有效合作机制,用三到五年时间,使一批优秀教师成为德艺双馨真正的名师。各校在进行教研活动时要充分考虑以上内容,让教研活动的工作确实有利于实施素质教育。

本学期教研室将对已经审批通过的200多个小课题进行追踪指导,并将此工作延续三年。小学体育小课题申报了8个,成功立项的学校要抓住机遇,认真撰写好实验方案,并按照方案开展扎实的研究。区教研室将组织核心组中心组成员定期下校指导。

(六)以“技术.体能.有效教学”为核心,提升我区体育教学质量

各位老师和科组要结合体育学科的特点,体育学科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要注重发展学生的技术、体能,以身体练习为主,以新课程理念为导向,从教师的教法和学生的学法进行研究,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生、探究学习实现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

有效教学包括教学管理的有效性、教学内容的有效性、教学方式的有效性、教学评价的有效性、教研内容和方式的有效性等,重点是教学内容的选择,难点是教学管理和教学评价的建立。各校可根据本校特点和需要,选择若干的内容作重点突破。

(七)构建学校体育特色

构建学校体育特色将对学校的各项工作有较明显的促进作用,各校科组长要与校领导积极沟通,要确实重视师生的身体健康,主要领导负责体育工作,制度健全,把体育工作列入学校发展规划中,全面实施《国家体育工作条例》、《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和《广东省中小学体能素质评价标准》,开足、开好体育课。开展校本体育课程研究,根据本校的特点选择项目,做好普及与提高,以点带面,点面结合工作。在课时安排上,学校安排1节体育课学习校本课程,并利用课余时间和大课间体育活动组织学生练习校本课程,学校每学期组织一次以上的校本课程竞赛活动,让全校学生掌握校本课程,以保证体育工作持续发展,并最终形成特色。

(八)提升教师专业水平,开展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之下,教师教学基本功有了新的内容,同时更需要我们针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需要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具备坚实的教师教学基本功。

"2012学年教育局明确提出了树立品牌提升品牌的要求。而品牌教师之所以为品牌,有二个要素:一是教学成绩好,教书育人,得到学生的爱戴;二是有再生力,即有通过成就其他教师来提升自己的意识和能力,得到同行的广泛认可,这也是实现区域教学质量整体提升的关键"。本学期,教研室将在教育局的大力支持下开展第十届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具体时间见教研室工作日程表。

(九)本学期我区棠德南小学承办推进2+1试点学校(2节课程标准体育课,1节校本课程特色体育课)现场会。通过现场会检验我区学校体育教学改革的成果,促进我区学校构建体育特色,并给广州市兄弟学校示范作用。现场会时间初定本学期第十五周周下午进行。

(十)各校要在开学初利用体育课、课外活动课等时间进行全国第三套广播体操的教学,采取培养体育骨干、班级小组竞赛、班际比赛、大课间活动等形式,做好广播体操的普及与提高工作,并利用校报、宣传栏、红领巾广播站等途径对广播体操促进学生体质健康、身体素质等进行宣传,在校园营造一个健康向上、积极进取、生动活泼、团结互助的氛围。教育局将在十一月下旬至十二月初举行全区的广播体操比赛(具体方案另定)。

(十一)其它工作

1)参加广州市“优秀体育科组”和“十佳青年体育教师”评选活动等活动,从2012学年开始实施评选活动。通过评选活动促进体育教师的专业发展,打造一支作风过硬、业务水平精良、综合素质高的体育教师团队,为进一步推进体育学科教学领域深化素质教育打下坚实的人才基础。优秀科组:小学20个,中学15个。

2)公开课教学观摩评比。评比内容:通过体操或武术教学,发展学生上肢力量(小学四年级),40分钟教学展示,分中级职称组(x小学 关x)和初级职称组(x小学 陈x)初定第十周。

3)提高教师教学基本功。教师在教学时要注意发展自己的基本功,学校科组要通过教研活动的说课、示范讲解、课堂教学等,促进本校教师教学基本功的提高。以备参加广东省体育教师基本功大赛(内容包括:教学理论测试、教学设计撰写、说课、示范讲解、队列队形口令与操练、运动技能展示)。我区已经上报了15人参加市的选拔。

4)本学年我区教师承担市教学研究工作情况通报。市体育教学理事会理事(朱x);市特约教研员(朱x、胡x);市体育教研中心组成员(胡xx、欧x);送教下乡、农村教师培训讲师团成员(朱x、胡xx、胡x、谢x)。

5)2012年《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数据上报工作。2012年《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数据上报时间为10月8日-12月30日,使用最新的《广东省学生体质健康数据管理系统V2.0》能够顺利地进行录入和上报广东省数据库。如需要帮助请联系广东省数据中心戴先生。

体育教研组工作总结 篇6

主任老师的协助下,团结协作,努力工作,完成了本学期的工作,并取得了良好的成绩。

一、加强理论学习,进一步探讨了新课程理念,明确了目标,统一了思想,使学校体育工作顺利的开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并在体育教学、体育活动和运动队的训练开创了一个新的局面。

二、积极开展教研活动。本学期的教研活动,改变了过去只讨论工作的现象,成为工作安排和研讨教学、教材、教法相结合的讨论会。会上,大家能敞开思想,积极发言,认真探讨各种问题,讨论中相互启发,各抒己见,最后达到共识。我们认为这种活动达到了统一思想,互相启发的作用,对体育教学工作有很大的促进,对个人的业务水平也是一个很大的提高。加强了集体备课的活动,各备课组认真讨论对课堂教学提高体育课的质量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同时抓好教案书写的质量,以保证上好每一堂体育课。

三、抓好全校学生的体质测试工作。认真执行《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按规定认真测试,认真记录、认真统计,优质、及时的上报国家数据库。并能够将学生的成绩档案及时反馈到体育教师和班主任以及学生的手中。

四、组织好第三届校田径运动会。由于本部田径场地刚维修好,在体育组和学校领导积极配合下开展工作,认真准备,无论是组织、编排还是场地器材的准备,组织认真讨论、分工明确,全员动手,相互协作。运动会安全、有序的进行。圆满的完成了这一新的组织形式的运动会,并积累了经验,得到了校方的肯定。

五、抓好大课间的活动。经过全校学生、教师的努力,大课间活动的面貌有了进一步的改善。特别是跳绳的组织,在德育处的指导下,有序进行达到了一定的效果。活跃了学生身心,增强了学生体质,加强了同学友谊,陶冶了学生情操,达到了预期效果。

六、组织校田径队、排球队。一学期来,体育老师充分利用业余时间,放弃休息,每天坚持训练。在县田径运动会中取得优异的成绩。

七、存在问题

体育教研部工作总结 篇7

一、以同课异构为价值的主题教研活动

同课异构的教研活动, 即由不同教师根据自己的实际与理解备课并上课。其在于可以引发参与者智慧的碰撞, 可以长善救失、取长补短, 有效提高教育教学效果;可以让大家清楚地看到不同教师对同一教材内容的不同处理, 不同的教学策略所产生的不同教学效果, 真正体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如, 从2011年11月由浙江省体育特级教师沈斌校长发起的侧手翻同课异构活动到2012年6月14日的五城区联合体育教研活动——“足球正脚背踢球”的同课异构的教研活动, 均采用了同课异构的模式。在后者的活动中, 每个城区选派一名教师展示25分钟的片段课, 授课年级为四年级, 教学内容为“足球——正脚背踢球”。在本次活动中, 不同教师采用了不同教学方法解决问题。

二、以体育单元教学为思路的主题教研活动

以单元教学为思路的教研活动有利于帮助教师理清教材, 有利于教学目标的梯度分解, 有利于教师对教学内容连续性、层次性的把握, 有利于教师抓住课时重难点, 有利于体现教师对运动技能的综合运用和整合, 有利于多元目标的落实等。如, 针对水平二“跪跳起单元教学”, 三位教师采用不同的练习手段与方法, 从解决问题的角度开展第一课时、第二课时、第三课时教研活动课。第一课时:初步会做跪跳起动作, 培养学生的跪跳起兴趣;第二课时:60%的学生能够模仿并掌握跪跳起动作, 学会帮助完成动作;第三课时:结合已学过的动作 (滚翻) , 形成跪跳起组合动作, 进行拓展练习等。通过研究该教材同一水平上的各课时教学设计, 可以促进教师形成一个比较完整的单元教材体系。

三、以中小学衔接为系统的主题教研活动

现行体育课程标准为实现大家研究和实践教学的衔接, 提供了学科教学理论方面的支撑。如, 杭州江干区体育教研员莫豪庆老师, 开展以“中小衔接·系统教学”为主题的教研活动。研讨活动以四个课例的形式展开, 分别是一年级“前后滚动”、三年级“前滚翻”、七年级“远撑前滚翻”、八年级“鱼跃前滚翻”。本次研讨活动选择了有代表性的体育教材——体操和技巧, 且通过小学教师对体操教材的处理、中学教师对技巧教材的处理, 对两者进行有效衔接起了示范作用。研讨现场, 中小学教师们通过彼此的对话和交流发现从目标衔接、内容衔接、方法衔接和学习习惯衔接等多个研究点去探讨中小学体育教学的衔接, 有效地帮助了小学生适应中学的体育学习。教师对每个教材的处理, 要用系统性的眼光去对待, 每个水平阶段、每个教材必须要完成相应的教学目标, 才能为下个阶段的学习做好充分的准备。不同学段对学生体育能力的要求不同, 学习目标达成度不同, 学生心理变化、兴趣爱好、身体素质存在差异等, 为教师找准学生能力发展的起点提供了帮助。

总之, 通过中小学衔接的研讨活动, 中小学教师发现, 应该通过寻找中小学体育技能动作学习的衔接点, 以动作技能学习为主线的同时, 更充分地发挥教材的功能与价值, 提高学生的体能和个性发展, 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同一个课堂上取得不同层次的成功。需要注意的是, 在中小学教学内容衔接的过程中, 要重点考虑几个衔接的问题, 如, 学习兴趣的衔接、教材内容的衔接、对体育运动习惯的衔接、对运动技能的衔接等。

四、以解决疑难问题为目的的主题教研活动

这类教研活动一定程度上是指引教研活动的风向标, 具有创新的教研活动形式, 一线教师可以把自己课堂教学中遇到的困惑提炼出来作为教研活动主题进行研究。如, 如何把体育教学目标细化、分解, 并在课堂教学中有效达成, 以及体能与技能的有效统一、目标与过程的和谐统一、主导与主体的和谐并存等专题活动。又如, 2011年浙江省中小学召开的“体育疑难问题”专题研讨会, 研讨了教学目标的正确性、教学重难点的合理性、教学方法及手段的目的性及适用性、评价标准的确立等, 重点对单元课时之间如何衔接、课时安排是否合理进行探讨等。再如, 针对“前滚翻成直腿坐”、“后滚翻接跪跳起”、“立定跳远”、“跳上成蹲撑——各种姿势下”教案分别进行研讨。通过体育专题研讨的途径, 发掘教材的内涵, 提高教师处理教材的能力, 促进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总之, 这类教研活动要求目标低、问题小且带有实践性、可操作性, 有具体的反思点、互动点, 有针对性、可操作性, 因此, 灵活而有效。

五、以校本教研为特色的主题教研活动

体育校本课程与教研组发展 篇8

关键词:体育的校本课程 促进 教研组发展

学校体育发展应注重体育校本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的理念是当代学校体育发展走向的—种高度概括,它昭示着走进体育校本是当代体育教育发展的潮流。体育的校本课程,可以是学校根据国家课程计划预留的学校自主开发的时间和空间,进行学校自己的体育课程开发,如我校开设的篮球提高班、象棋提高班、作为本校的体育校本课程,也称特色项目,与国家和地方的体育课程相对应,形成一个独特的板块。也可以是学校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对国家的体育课程进行校本化的适应性改造,从而使国家的体育课程更加符合具体的学校体育教学情景【1】。

我国由于长期受计划经济思想的影响以及过分强调体育课程的统一管理,就目前而言,一些体育工作者尚未树立明确的体育的校本课程意识,尚未对体育校本课程给予足够的重视,实践层面上做得远远不够。因此,无论从理论上还是实践上,对体育的校本课程问题进行全面和深入的研究,是不断推进体育课程改革和发展的重要途径。

一、通过搭建课程研究平台,增强教研组的凝聚力。

推进体育课程改革需要体育课程专家和体育教师的相互合作、共同努力,仅仅依靠专家的智慧和专业难以很好地推进体育课程改革。校本课程,最终的实施还要靠体育教师的实践。因此,体育教师在课程开发和实施方面起着重要的、不可替代作用。

我们面临体育新一轮课改的机遇的同时,也接受了学生喜欢体育活动而不喜欢上体育课、人多场地少、体质下降等等众多问题的挑战。这使我们体育教研组全体教师深切地感到:增强学生体质,树立“健康第一”的思想,培养“终身体育”意识,就要发展学校体育的紧迫感和使命感。教育从管理逐步走向经营,经营的核心概念是发展。。体育教师团结与发展,是体育教研组发展的基础,要以教师的专业发展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进而促进学校体育的可持续发展。在这个理念的引领下,以体育校本课程研究为同一目标,由全组教师参与整个活动过程。有时为了解决一个问题而促膝交谈,共同享受成功的快乐;有时为了解决一个难题而工作就到半夜凌晨,直到解决才一起下班,也一同分享疲劳后的愉悦。工作中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处使,同甘共苦,发扬团队合作精神,增强集体共享的观念,将个人或小组之间的学习分享,凝聚成教研组成长的力量。

二、通过校本课程,营造健康宽松氛围,促进教研组创新发展。

我们在课程改革与校本课程研究初期,通过科研组活动,提出“两个允许”,一是鼓励体育教师大胆上课改校本课程的实验课,允许失败,解除教师的心理顾虑,为课改营造宽松的氛围;二是评课时,允许发表不同意见,为教师尽快开发校本课程创建最适宜的环境,让教师自己主动地、积极地追求专业发展,保持开放的心态,随时准备接受新的教育理念,更新自己的教育信念和专业知识能力,充分挖掘、利用各种可利用的有助于自我专业发展的资源。打破相互隔离,敢于自己在专业发展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寻求与同事的合作与帮助,不断创新发展。【2】同时,促使教师转变观念,由“个体劳动者”到“团队合作者”,破“师道尊严”,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解决“到县城来干什么”的问题,努力将广大教师的精神追求、价值实现与体育教研组的发展乃至学校体育发展目标交汇在一个点上,使上体育课变成不仅仅是—种谋生的需要,更是一种对生命的追求,是一种超越物质和生活层面的高层次的精神需要,从而促进教研组的和谐健康创新发展。

三、通过校本课程,挖掘教师潜力,促进教师自身的发展,实现由“教书匠”向“科研型教师”转变。

以校为本的发展思路,必然对教师提出不断学习、研究和修炼的要求。

现代教育制度下,班级授课制带来的必然结果是:好的吃不饱,差的受不了.因为每个学生的发展存在差异是客观现实的,对于我们这样的区域性学校,这个矛盾尤其突出.对于好学生,每个学校体育教师都关注,也有解决的好办法;关于体育学困生,让他们在现有基础上得到一定的发展,这是新课程的理念,也是我校学生个性化素质教育理念的使然,这样,我们全组体育教师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针对不同学生对体育各项目的兴趣与需要,配备实力强、经验丰富的教师进行个别指导练习,经过—段时间的练习,使这些学生的身体素质如柔韧性、速度、力量、耐力等有明显的提高,体质增强了,并培养了他们体育锻炼的良好习惯。班主任及家长反响很好。在整个历程中致使我们教师不断挖掘自己的潜力,促进教师自身的发展,实现由“教书匠”向“科研型教师”转变,改变社会上“体育佬”“四肢发达,头脑简单”的看法,从而形成一支“师德好、理念新、水平高、结构合理”的体育教师队伍。随着校本课程的不断实施,我们欣喜地看到,实验教师的观念在逐渐更新,教师的角色在悄悄变化,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慢慢凸现,素质教育的真正落实正在成为可能。

四、通过校本课程矛盾的不断出现与问题的不断解决,将教研组从教学型转变为科研型,成为“一专多能”体育教研组。

学校体育迅猛发展,矛盾和问题不断出现:教研组的管理怎么才能跟得上?怎样整合课程资源,从而减轻我们体育教师的备课负担及课外辅导课的负担?下一阶段体育校本课程研究培训怎么搞?这些学校体育发展中出现的问题,由科研型教师队伍组成的教研组,发挥集体的力量,有些解决了,有些还将继续进行研究,寻找新的突破点和生长点。在这些矛盾的不断出现与问题的不断解决的过程中,教研组获得发展的动力,教研组也从教学型向科研型转变,真正成为“一专多能”体育教研组。以便更具活力、更具效率、最大限度地推动学校体育的发展。

在校本课程的进一步发展中,我们会积极采取有力措施,确保其魅力和意义,让体育校本课程成为加强本组教师的凝聚力,促进体育教师自身的专业发展,让体育教研组从教学型向科研型转变,真正成为“一专多能”体育教研组,不断地推动学校体育的发展。令人欣慰的是,在国家强调“三级课程管理”,同时《课程标准》又重视目标引领内容,给广大的学校和体育教师提供更多选择、更大创造的空间和平台的背景下,广大体育教师参与课程改革的积极性非常高涨,逐步由课程的被动执行者和实施者向课程的设计者和建设者的角色转变,并产生了许多具有创意、颇有个性的课堂教学新模式,许多学校也正在开发体育的校本课程,这样的现象是可喜的,应该予以积极地保护和充分地肯定。体育校本课程研究在促进教研组的凝聚力、开发体育教师潜能,促进体育教研组的发展,加速学校体育发展的意义更加重大。

[1]季浏.论体育的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的开发.天津教育网. 2006.6

上一篇:写神奇的探险之旅作文400字下一篇:本科二批院校投档分数线(理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