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际教研总结

2024-06-21

校际教研总结(共10篇)

校际教研总结 篇1

校际联合体英语学科活动小结

一个学期的校际教研联合体活动即将结束,回顾这个学期的活动,可以概括为:部署合理,认识充分,组织有序,准备到位,积极活动,研究投入,主题突出,模式有效。

积极活动,研究投入。各校领导重视,亲力亲为,片区为这次活动先后组织了三次会议,每次会议,赵剑飞校长亲自参加,各校业务校长共商对策,做出详尽的活动安排。有效指导校际联合体活动。为活动的顺利开展提供有力保障。

这个学期我们片区主要是研究同课异构,开设的科目有:语文、数学、英语、品社、科学、计算机五门学科。本次活动,我们倡导授课教师个性化教学,为各种教学特色的形成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它是新课程理念下对教师,对课堂的最高要求。但教学特色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是在“磨课”、“悟课”的过程中螺旋上升的。在“磨课”中为了磨出有效课、优质课,授课教师在参与评课教师的指导下进行了反复地推敲与修改,从实践经验中去“感悟”,并逐渐形成了自己的课堂风格。

英语学科由郭家堡小学的李艳芬老师和经纬小学的梁娟老师承担讲课任务。一开始,英语教师确定的讲课内容是五年级的三单元阅读教学,前后进行了两次磨课,分别在郭家堡小学和顺城街小学。磨课期间,片内所有英语教师参与活动,每次授课后先由授课教师进行说课,说说自己的教学思路以及执教的实践反思,然后观课者进行评课,对磨课中发现的问题做了及时的研讨、解决,并在这两次的试教、反思、修改、磨练中成熟起来。

两次磨课过后,由于两位教师所选内容为为期中考试前的内容,学生们已经学过了,新课变成了旧课,后经赵剑飞校长提议,英语教师商议后决定,将讲课内容定为六单元,尽管时间仓促,但两位教师仍利用自己的休息时间进行了充分的备课,然后在经纬小学和顺城街小学磨课两次,在短短的半个月内,两位教师对教材进行了深刻的剖析,教学组织能力、应变能力及教学创新能力都得到了提升。

一学期来,在联片教研这个舞台上,老师们更新了观念,学到了方法,积累了经验,丰富了阅历,得到了成长。透过联片教研,我们看到带来的不仅仅是教学理念的更新和教学思路的改变,更带来的是教师行为的转变,带来的是活力,带来的是精神,带来的是观念。透过联片教研,我们看到的是新课程改革的希望,同时也深感不安,责任重大,我们将以此次活动为动力,虚心听取各位专家、教育同仁的意见,广泛吸纳兄弟学校的有效做法,认真总结经验,继续大胆实践探索,以创新求发展,以实践出实效。把这次活动作为一次提高专业素养的机会。相信每一位教师的锻炼、成长必将推进我校整体教学水平的的成长与提高。今后,我们将倍加努力,把集体备课、课堂教学、教学反思做强做大做实。以校本教研和校际教研为载体,把我校教研工作推上更高水平。

校际教研总结 篇2

一是可以整合优质骨干力量进行集体攻关。针对学校教育教学中共同的突出问题, 通过联合教研, 组建研究团队, 集思广益, 寻求破解之策。

二是可以相互借鉴, 取人之长补己之短。每所学校或多或少都有各自的特色、特长, 有与众不同的风格, 有与众不同的优势, 通过校际联合, 可以实现优质资源共享, 实现各自的快速发展。

三是可以促优扶劣, 促进学校的均衡发展。通过联合教研, 形成校际间比、学、赶、帮、超的局面, 学有榜样, 超有目标, 给学校、老师发展带来活力。强强联合, 在竞争与合作中优势互补, 实现双赢。强弱联合, 发挥强校、名校的带动作用, 能够有针对性地帮助薄弱学校, 在帮助弱校的同时, 也可以促进强校自身不断完善, 不断发展。

四是可以开阔老师视野, 促进教师专业发展。通过校际间的联合教研活动, 为教师搭建了展示与交流的平台, 见识到众多风格各异的精彩课堂, 在各种观点的碰撞中, 获取收益。

但目前的校际联合教研中, 还存在以下不足:

一是缺乏目的性。校际间的联合, 缺乏明确的目的。校际间之所以联合, 要解决什么问题, 通过什么样的途径来实现目标, 老师有什么样的意见和要求等不明朗、不明确, 稀里糊涂就捆绑在一起, 给人的感觉好像就是“乱点鸳鸯谱”或者是“拉郎配”。还有的校际联合教研纯粹是“背靠大树好乘凉”, 傍个强校、名校, 提升自己学校的影响力和知名度, 图个虚名。

二是缺乏计划性。联合体缺少整体规划, 对各项活动的开展缺少详细的计划, 包括对要研讨的问题、活动的形式、参加人员等事先考虑不周, 现上轿现扎耳眼, 老师仓促上阵。甚至于有的学校老师来研讨, 不知道研讨内容是什么, 来听课不知道老师上课内容, 导致联合教研效果不佳。

三是内容形式单一。就目前来看, 许多的联合教研内容是课堂研讨, 形式是同课异构。内容和形式单一、单调, 使得老师们参与的积极性不高。

很多情况是大家兴师动众地来, 热热闹闹地聚, 轻描淡写地研, 不深不浅地议, 一无所获地回, 身心俱惫地怨, 劳民伤财空研一场。

四是冷热不均。对于这种活动, 学校领导热情很高, 投入很多时间、精力和财力。但老师们反应平淡, 处于非常被动状态, 推一推, 动一动。甚至有的老师认为学校乱折腾, 走形式, 做样子, 树面子, 捞政绩。根本原因正如一位老师所说:“老师们对其意义和操作过程的可行性都比较盲目, 没有方向, 对其可能出现的代价和风险更是心中无底而不愿尝试。”

要让这种联合教研保持旺盛的活力, 发挥出其最大的效应, 笔者认为要做好这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选好学校。一所学校要与其他学校“联姻”, 虽不能说要“门当户对”, 但必须要考虑清楚校际间联合的目的是什么, 要从其他学校学到什么, 自身又能够给其他学校带来什么。这就首先要清楚学校发展的目标定位, 要清楚自身学校的优势和不足, 然后寻找适宜自己的“友邦”。联合对象要么有一致的办学目标追求, 可供共同探讨;要么有独树一帜的长处, 可供学习;要么有共同的“短板”, 可供共同“加长”;要么有惊人相似的现状, 可供共同改变。总之, 校际间的联合, 绝不可草率为之, 要志同道合。

二是定好规划。要明确联合教研的周期, 是一年, 还是三年, 甚至若干年。在这个周期内, 要干什么, 什么时间干, 怎么干, 都要一一落实到纸上, 传达到每一位老师, 让学校中的每一个人都心中有数, 也都清楚自己要怎么去做。依据规划, 制订详细的活动计划。计划最好以学期为单位, 本学期将举行几次活动, 采取什么形式, 哪些人参加, 参加人员要做好哪些准备工作等等, 都要具体明确。如举行同课异构, 要让学科老师知道, 执教人是谁, 执教什么内容, 通过执教活动要探讨的问题是什么。其他听课人员最起码的准备是在听课之前自己要先熟悉教材, 也可以自己先备课。

三是定好主题。每次联合教研都有一个明确的主题, 力求解决一个问题。这个主题要提前发到每一位参与活动的老师, 让老师提前做好基础工作。如果是问题研讨, 可以提前发布到每所学校, 让每所学校各自研究, 经过一个时期之后, 大家带着各自研究的情况再进行共同研讨。这样联合教研针对性、实效性将会大大提高。研讨的主题最好从老师中来, 再回到老师之间去, 调动老师的积极性, 增强老师的主动性。

四是内容和形式要多样化。除了常规的同课异构外, 要积极拓宽联合教研的渠道, 丰富联合教研的内容。笔者认为, 校际间的联合教研最好做到分层次、全方位、常态化。

第一, 以管理论坛和专题研讨为主要载体, 搭建联合教研学校教育教学管理互通平台。学校每学期要互派1~2名管理人员以挂职锻炼的方式到对方学校, 进行中层管理的交流, 定期召开教育教学管理专题研讨会, 重在破解管理中的难点, 解决管理中的突出问题;每学期举办一次教育教学管理 (含班级管理论坛、教研组长论坛、学校发展论坛) 论坛, 重在交流管理经验, 分享管理成果。

第二, 以同课异构和教学专题研讨为主要形式, 打造教师成长共同体。

1大力开展课堂教学示范。联合教研学校每学期要互派3~5名任课教师交流任教, 每学科每月至少举行一次以同课异构为主要形式的课堂教学示范、观摩、研讨活动, 要不定期地组织优秀教师开展送教、送课活动。要强化听课、说课、评课、写课后心得等环节, 确保示范观摩活动效能的最大化。

2积极开展教学专题研讨。联合教研学校每学科每年要确定一至二个教学课题进行交流切磋, 每月要排出固定的1天分别为各个学科联合教研时间, 每学期分别轮流举办1至2次主题教研活动, 从备课、上课、作业、辅导、评价等环节入手, 积极探索, 优化课堂教学各个环节。

3着力实施帮带工程。深入开展名师带教活动, 各学校每学期都要安排学科带头人、教坛新秀等优秀教师跨校“结对带教”。

4建立有效的质量监控机制。联合体内的学校实施统一的质量监测和管理。要协调一致、统一标准、统一要求、统一评价、集中或分头进行学生综合素质质量诊断。

5定期举办教学专题论坛。每学期要举行一次教师全员参与的教学专题论坛活动, 并将优秀论坛稿件结集编印, 供老师们平日研修。

第三, 以网络教研和资源库建设为主要手段, 实现优质资源的共建共享。发挥网络优势, 充分利用网络资源, 开展网络教研, 实行网上集体备课。制定联合体学校资源库建设方案, 积极构建以优秀教案、教学设计、课堂实录、单元过关测试、课件为主要内容的联合体资源库, 提高优质教育资源的利用率。

校际联合教研的问题及对策 篇3

一是可以整合优质骨干力量进行集体攻关。针对学校教育教学中共同的突出问题,通过联合教研,组建研究团队,集思广益,寻求破解之策。

二是可以相互借鉴,取人之长补己之短。每所学校或多或少都有各自的特色、特长,有与众不同的风格,有与众不同的优势,通过校际联合,可以实现优质资源共享,实现各自的快速发展。

三是可以促优扶劣,促进学校的均衡发展。通过联合教研,形成校际间比、学、赶、帮、超的局面,学有榜样,超有目标,给学校、老师发展带来活力。强强联合,在竞争与合作中优势互补,实现双赢。强弱联合,发挥强校、名校的带动作用,能够有针对性地帮助薄弱学校,在帮助弱校的同时,也可以促进强校自身不断完善,不断发展。

四是可以开阔老师视野,促进教师专业发展。通过校际间的联合教研活动,为教师搭建了展示与交流的平台,见识到众多风格各异的精彩课堂,在各种观点的碰撞中,获取收益。

但目前的校际联合教研中,还存在以下不足:

一是缺乏目的性。校际间的联合,缺乏明确的目的。校际间之所以联合,要解决什么问题,通过什么样的途径来实现目标,老师有什么样的意见和要求等不明朗、不明确,稀里糊涂就捆绑在一起,给人的感觉好像就是“乱点鸳鸯谱”或者是“拉郎配”。还有的校际联合教研纯粹是“背靠大树好乘凉”,傍个强校、名校,提升自己学校的影响力和知名度,图个虚名。

二是缺乏计划性。联合体缺少整体规划,对各项活动的开展缺少详细的计划,包括对要研讨的问题、活动的形式、参加人员等事先考虑不周,现上轿现扎耳眼,老师仓促上阵。甚至于有的学校老师来研讨,不知道研讨内容是什么,来听课不知道老师上课内容,导致联合教研效果不佳。

三是内容形式单一。就目前来看,许多的联合教研内容是课堂研讨,形式是同课异构。内容和形式单一、单调,使得老师们参与的积极性不高。

很多情况是大家兴师动众地来,热热闹闹地聚,轻描淡写地研,不深不浅地议,一无所获地回,身心俱惫地怨,劳民伤财空研一场。

四是冷热不均。对于这种活动,学校领导热情很高,投入很多时间、精力和财力。但老师们反应平淡,处于非常被动状态,推一推,动一动。甚至有的老师认为学校乱折腾,走形式,做样子,树面子,捞政绩。根本原因正如一位老师所说:“老师们对其意义和操作过程的可行性都比较盲目,没有方向,对其可能出现的代价和风险更是心中无底而不愿尝试。”

要让这种联合教研保持旺盛的活力,发挥出其最大的效应,笔者认为要做好这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选好学校。一所学校要与其他学校“联姻”,虽不能说要“门当户对”,但必须要考虑清楚校际间联合的目的是什么,要从其他学校学到什么,自身又能够给其他学校带来什么。这就首先要清楚学校发展的目标定位,要清楚自身学校的优势和不足,然后寻找适宜自己的“友邦”。联合对象要么有一致的办学目标追求,可供共同探讨;要么有独树一帜的长处,可供学习;要么有共同的“短板”,可供共同“加长”;要么有惊人相似的现状,可供共同改变。总之,校际间的联合,绝不可草率为之,要志同道合。

二是定好规划。要明确联合教研的周期,是一年,还是三年,甚至若干年。在这个周期内,要干什么,什么时间干,怎么干,都要一一落实到纸上,传达到每一位老师,让学校中的每一个人都心中有数,也都清楚自己要怎么去做。依据规划,制订详细的活动计划。计划最好以学期为单位,本学期将举行几次活动,采取什么形式,哪些人参加,参加人员要做好哪些准备工作等等,都要具体明确。如举行同课异构,要让学科老师知道,执教人是谁,执教什么内容,通过执教活动要探讨的问题是什么。其他听课人员最起码的准备是在听课之前自己要先熟悉教材,也可以自己先备课。

三是定好主题。每次联合教研都有一个明确的主题,力求解决一个问题。这个主题要提前发到每一位参与活动的老师,让老师提前做好基础工作。如果是问题研讨,可以提前发布到每所学校,让每所学校各自研究,经过一个时期之后,大家带着各自研究的情况再进行共同研讨。这样联合教研针对性、实效性将会大大提高。研讨的主题最好从老师中来,再回到老师之间去,调动老师的积极性,增强老师的主动性。

四是内容和形式要多样化。除了常规的同课异构外,要积极拓宽联合教研的渠道,丰富联合教研的内容。笔者认为,校际间的联合教研最好做到分层次、全方位、常态化。

第一,以管理论坛和专题研讨为主要载体,搭建联合教研学校教育教学管理互通平台。学校每学期要互派1~2名管理人员以挂职锻炼的方式到对方学校,进行中层管理的交流,定期召开教育教学管理专题研讨会,重在破解管理中的难点,解决管理中的突出问题;每学期举办一次教育教学管理(含班级管理论坛、教研组长论坛、学校发展论坛)论坛,重在交流管理经验,分享管理成果。

第二,以同课异构和教学专题研讨为主要形式,打造教师成长共同体。

①大力开展课堂教学示范。联合教研学校每学期要互派3~5名任课教师交流任教,每学科每月至少举行一次以同课异构为主要形式的课堂教学示范、观摩、研讨活动,要不定期地组织优秀教师开展送教、送课活动。要强化听课、说课、评课、写课后心得等环节,确保示范观摩活动效能的最大化。

②积极开展教学专题研讨。联合教研学校每学科每年要确定一至二个教学课题进行交流切磋,每月要排出固定的1天分别为各个学科联合教研时间,每学期分别轮流举办1至2次主题教研活动,从备课、上课、作业、辅导、评价等环节入手,积极探索,优化课堂教学各个环节。

③着力实施帮带工程。深入开展名师带教活动,各学校每学期都要安排学科带头人、教坛新秀等优秀教师跨校“结对带教”。

④建立有效的质量监控机制。联合体内的学校实施统一的质量监测和管理。要协调一致、统一标准、统一要求、统一评价、集中或分头进行学生综合素质质量诊断。

⑤定期举办教学专题论坛。每学期要举行一次教师全员参与的教学专题论坛活动,并将优秀论坛稿件结集编印,供老师们平日研修。

第三,以网络教研和资源库建设为主要手段,实现优质资源的共建共享。发挥网络优势,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开展网络教研,实行网上集体备课。制定联合体学校资源库建设方案,积极构建以优秀教案、教学设计、课堂实录、单元过关测试、课件为主要内容的联合体资源库,提高优质教育资源的利用率。

第四,以校本常规教研为基点,做好延伸和提升。联合教研不是另起锅灶,而是常规校本教研的延伸和提升。因此,学校要加强对常规教研的管理,善于借势和借力,来提升本校常规教研水平。

校际教研活动方案 篇4

在课程改革不断深入的形势下,加强城乡校际教研是推动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是落实城乡统筹发展的重要手段,是全面提高农村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需要,是提高农村教师素质,促进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的需要。本学期我校将以开展校际教研活动为契机,学习先进经验,密切联合我校实际情况,采取形式多样的教研活动,提高我校的教育教学质量。

一、活动目的1、加强校际间的交流合作,促进我校的教研水平,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2、学习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

3、学习观摩城镇学校教师的先进教学理念和方法。

4、缩小城乡教育差距,逐步实现教育均衡发展。

二、活动领导小组

组长:宋志伟(负责活动的接洽、外来人员的接待)

副组长:崔树成(负责活动的组织、安排、教研活动的实施)成员:

倪立国(后勤保障)

田立华(教室布置、校园环境布置、学生文明礼仪、)

张广成(校园文化布置、教研活动报道和材料收集)

三、活动形式

1、邀请杨村五中优秀教师来我校献两堂示范课。

2、邀请区教研员来我校参加指导活动。

3、座谈交流。

四、活动时间

第13周五、、活动要求

1、全体教师必须参加。(若有特殊情况须向校长请假)

2、全体教师须带好笔记本和听课本。

3、听课和会议期间请将手机调为震动或关机。

4、请老师们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做到落落大方,彬彬有礼。

南双庙初级中学

校际交流教研活动心得体会 篇5

当我们一行来到学校的通道上时,我们看到校园卫生清洁整齐,没有一点垃圾。此时快步走来的冉校长、申校长一行的热情欢迎我们,恰巧此时遇到都濡中心学校的课间操的时间,学生从教学楼整齐排队出现在操场上,各位老师在相应的班级中站好,一位老师在组织学生排队,随着音乐响起,孩子们在认真的做操,个个显得有精神,动作规范整齐有力。接下是健身气功八段表演,孩子们、教师们都在认真做健身气功,瞧,她们做的多么的认真啊!从起势到结束每一个动作做到了一丝不苟。

在都濡中心学校的领导的陪同下,我们来到主教学大楼,同事们受到了都濡中心学校的老师们热情款待,从倒水,热情的话语充分体现了主人的好客。我是闲不住的人,信步去了底楼的班级中,东瞧瞧西望望,我发现每一个班级课桌,书本、劳动工具摆放整齐,教室布臵得当,黑板报内容得体,经常性的更换。楼道上布臵了字画,出自行家的手迹。文化氛围浓,布局合理,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和感悟。

铃声响起了,上课的时间到了,我们一行来到多媒体教室听余兴芬老师上课,都濡中心学校准备充分,给我们每人都发了听课表,以及两位上课老师的教案。第一节课是余兴芬老师执教六(3)班的《扇形统计图》。我听了此节课后让我受益匪浅,耳目一新;我认为是一 1

节有效、高效的课堂,通观整个教学环节,节奏感特别强烈,紧紧抓住了教学的目标,把握教学的重难点,设臵的教学环节为教学的目标服务,在教学的过程中突破了教学的重难点,在教学环节中巧妙的渗透了德育教育。首先从余老师的导入部分说起,余老师采用创设情境,生成问题的方法进行导入,这样的导入能最大的程度上激发学生的兴趣,情境的创设尊重学生已有的生活经历上进行的,有利于学生产生共鸣,拉近老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在导入时又巧妙的把问题隐藏在情境中,生成了要解决的问题,为下一个教学环节作好铺垫。其次,教学新知时,利用白板出示扇形统计图,在演示的过程中余老师操作熟练,让我们汗颜。从余老师的细节表现中不难看出她扎实的基本功,也能想象到她平时的工作是多么的认真负责啊,正所谓的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在设计的教学环节中紧紧抓住了问题,以各种问题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在整个教学环节中余老师提问非常精练,没有多余的费话,真的是一针见血。在此环节中充分体现了教师的主导和学生的主体地位,在评价学生回答的问题恰到好处,张驰有度、收放自如。我听到余老师总是学生做练习时常常出现一句话,选择你感兴趣的题目进行练习,有没有不同的意见等,我特别的感动,余老师做到了蹲下来看学生,尊重学生,充分体现师爱的伟大,能做余老师的学生我觉得特别的幸福。最后在小结的过程中,我认真聆听了学生的回答,感到特别的高兴,学生正确精彩的回答有力的证明了余老师的教学艺术,但是余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留给学生的思考太少了,练习的时间有点短。严丽老师执教的《月光曲》,从课件的准备上花了大量的心血,准备特别的充分,导入清新自然,富有创新。课件溶入了大量的教学元素。给我们感觉不错的,学生的读、说、写环节做的不错。只是没有把握好时间,没有完成设计的教学任务。

听完课后,我们分为语文、数学组评课,首先让授课的老师说课,我发现都濡完小的老师的说课的基本功特别的扎实,完全按说课的要求来做的,没有半点的作秀。抓住了说课的几个环节,丝丝入扣,环环相连。然后各位老师各抒己见,充分发表对两节课不同的见解,进行了相互的交流学习,取长补短。接下来是校际交流,冉校长就都濡中心学校的管理进行了详细的介绍:让我明白了学校的发展真的不容

易,学生从200多人壮大到现在的610人,今天的结果是全师生共同努力的结果,也是领导英明决策分不开的,不仅解决了老师的就业问题,也解决了家长、学生的后顾之忧。冉校长重点介绍了学校的寄宿制学校的管理模式,每天放学后有专人管理学生的食宿工作,学生吃完下午饭后到教室里做作业或看书,食宿的老师能辅导就辅导,不能辅导的让课任老师来辅导,10点关灯,让学生休息。双休日食宿办的老师全天陪护住宿生。收费合理,家长乐于接受。

都濡镇中心学校的寄宿制学校的建设初具规模,已申报市级寄宿制示范学校,而且已通过验收;所做工作细,详细、扎实。午饭的时间到了,我们在主人的引导下到学校的食堂就餐,初进食堂,地面干净,桌面整齐;物品摆放合理,一点都不乱,给人特别温馨的感觉,好像宾至如归一样。进入学校食堂的小餐厅,饭菜摆在桌面上,菜色、香、味俱全,使人食欲俱增。在主人的招呼中我们入座了,好客的主人陪我们用餐,详细介绍食堂的运作情况,主人不停的为我们添饭,非常热情,让我们都不好意思了。一餐饭不仅吃出了主人浓浓的情谊,更吃出了主人的待客之道,还吃出了主人细致入微的关心和礼仪周全素养。

饭后在都濡中心学校领导我陪同下,我们参观了学生宿舍,走进学生的宿舍中屋内无杂物,无积水,无灰尘,可谓一尘不染。再看看学生的床铺,被子叠放整齐,衣服叠放有序;像军人一样的管理内勤,真的让我们吃惊,孩子那么小啊!都能做到了,真的了不起,不可思议!室内由学生自己打造的宿舍文化更彰显了学生的才智和文化底蕴。

在回程的路上,我思绪万千,感慨良多。无意识中把两校进行了对比,不比不知道,一比吓一跳,在对比中我们存在以下的差距:

一、养成教育方面:都濡镇中心学校的养成教育方面要强于我们的学校,在全天的参观中我没有发现一片白色的垃圾,校园内没有一个垃圾桶,我吃完的一次性杯子只好放在包里,烟头更没有放处了,只好放在衣袋中。孩子们处处都在向我们问好,学生在校园内有序活动。

二、常规管理方面:走进了老师的办公室,老师的备课本,要用

相关的工具书,教具等摆放整齐有序,你随便看哪一本都是那么的认真。作业批阅认真,大多有批语,评语工整书写。

三、食宿管理方面:食宿管理是都濡镇中心学校的亮点,这里有非常好的管理模式和方法,能够管理得如此之好,值得我们认真学习和研究。将来柏村中心完小也要建立这样的寄宿制的学校,提前设想,有助于今后的工作顺利开展。

四、待客之道:都濡镇中心学校的领导班子非常热情,老师也是一样的,从中体现了主人好客。而我们学校的老师却相反,待客之道得向人家学习,要做到热情大方,千万别冷落了客人,因老师的礼数不周而得罪了别人,从而使整个柏村镇老师的形象大打折扣。

五、校园文化:校园文化都濡学校初步有点规模,人家重点打造了楼道文化,但是单一。柏村中心完小有非常丰富的美术人才,但是校园文化没有强档升位,是一个遗憾,是否让专业的老师发挥专长,提升自己,提高学校的知名度呢?

六、特色学校的创建:都濡镇中心学校是至死而后生的,从生源严重不足的情况下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探索出适合自己发展之路,解决老师的就业问题。回想柏村中心完小将要走集中办学之路,同样面临生源不足的情况,多余的老师到什么地方去呢?我们应该醒醒了,当自己的业务水平和责任心都不强时,你拿什么来保证你有学生教呢?同样柏村镇中心完小面临了老师年龄结构老化的问题,如何解决时代、历史留给我们的问题呢?

七、宣传的力度有待加强,纵观柏村中心完小近几在教学质量的提升是有目共睹的,但是柏小太低调了,我们应该弘扬我们优势,加大宣传的力度,让人们对柏村中心完小进行全面的了解,同时也希望社会各界人士关心、支持柏村镇中心完小的发展,吸纳更多外乡镇的学生来我校就读,解决生源问题,同时也是解决老师就业的出路。

总之,山外有山,天外有人,我们不能闭关自守,夜郎自大,自呜得意,只要稍不留神,不细心、不务实,我们经营的多年根基将付诸东流,一无所有。正确看待存在的问题,深思解决问题的良策,群策群力应对一切难关。要经常警示自己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要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要有居安思危的思想和防微杜渐的意识,只有这样

我们才能立足务川教育之林,开辟属于自己的新天地。我们应该重新审视定位学校发展的方向,我们更应该扬长避短,后发赶超,再创辉煌。只要柏村镇中心完小的老师们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团结、合作、创新;相信柏村镇中心完小明天的教育一定会迈上一个新的台阶,履行老师神圣职责,兑现对柏村镇人民庄严的承诺————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2013-12-20

校际教研总结 篇6

教研活动计划

我们学校的教研组与阳城初中、石庄初中、见喜初中、实验初中、田屯初中、京汾初中、海星初中、河堤初中的教研组进行九校间的校际互动。我们将针对各科课堂教学进行深入地研究,共同探索并解决课堂教学中遇到的难题,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以谋求四校教学共同发展。我们以教研组的形式进行教育教学活动交流,有效提升九校教师的课改理念,促进相互之间课改研究的进一步深入,增强了教师自我完善、自我发展的主动性、积极性。

一、指导思想:

以教研室教研工作精神为依据,以科学的发展观统筹安排片际教研活动,以课堂改革为主线,以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为抓手,积极开展片际教研活动,不断转变教师角色、转变教师教学行为;不断提高教师的教研水平,努力打造片际教研工作新局面,全面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二、工作目标:

1、以“新课程、新理念、新技术”为主题,努力提高教师课改能力,不断提高教师教研教学素养。

2、认真组织开展形式丰富多样而高效的片际教研研讨

活动,理论联系实际,全面提高片际教师教育教学教研能力和课堂效率。

3、实现资源共享,强化校际交流与合作,不断提高校

际备课组的建设力度。

4、强化信息技术与学科有效整合的研究,不断提高课

堂实效性。

三、具体工作:

1.教研主题:“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2.主要内容:备课组建设、教研专题讲座。

3.教研流程:校内---教研片

4.教研环节:校内上课---反思---教研片说课或讲座-

--上课---研讨---反思。

四、活动建议:

1、全面性。既注重语数学科,又注重非语数学科;既

重视毕业班工作,有重视非毕业班工作;既重视预设性研究,又重视反思性研究;既注重课堂教学研究,又注重专题讲座。

2、多样性。片际教研活动的呈现形式要多样化:说课、听课、评课、专题讲座、经验介绍、预设性研讨、反思性研讨等。

3、针对性。对学校、学科、教师、学生存在的共性问

题进行研讨。

4、实效性。我片要求真务实开展教研活动,如:一次

教研活动应确定主承担人、内容,印发相关资料,做到带着准备、疑惑而来,带着收获、反思而去。

5、完整性。每次教研活动后,承担校应注重活动资料的收集与整理工作。

6、保障性。各成员校按片际要求确保活动经费的落实,确保活动顺利开展。

五、活动安排

我们还将与九校的部分老师结对,深入到她们的课堂中

去,备课、听课、评课、教研,切实提高校际互动的实效性。具体安排如下:

第一周:校领导提出本学期校际活动要求(海洪)

第二周:校际活动准备(海洪)

第三周:各校各年级教研组长进行教学计划的交流(阳城)

第四、五周:机动

第六周:制定校际互动计划,安排活动日程(阳城)

第七周:听课、评课、教研(见喜)

第八周:听课、评课、教研(田屯)

第九周:教研活动(海洪)

第十周:听课、评课、教研(海洪)第十一周:听课、评课、教研(阳城)第十二周:听课、专家讲座(海洪)第十三周:听课、评课、教研(田屯)第十四周:听课、评课、教研(海洪)第十五周:教研活动

(石庄)

海洪初中教导处

校际教研总结 篇7

谁也不能否定校本教研在提升教师素质中的重要作用, 但如何提高校本教研的实效是值得探究的问题。校本教研是以校为本的教研, 是“为了学校、基于学校、在学校中”进行的教学研究。课改专家在解读校本教研时, 特别强调学校是校本教研的主阵地, 校本教研应立足于本校。通过近几年对农村小学广泛而深入的地调研, 我们认识到:农村小学校本教研“基于学校, 不应该局限于本校, 要提倡校际合作。”

我们的理由:一是农村中小学规模过小, 严重制约了校本教研的顺利实施;二是同一地域、同一乡镇范围内的农村中小学共性很明显, 学校规模相近, 教师素质不相上下, 教学研究水平相对均衡, 这就使多所学校围绕学校在校本教研中遇到的共性问题开展校际合作成为可能;三是现行的乡镇教育管理体制有利于校际合作。现阶段, 同一乡镇区域内的农村小学都隶属于乡镇中学 (或乡镇教育办) 管辖, 在同一乡镇范围内, 教师之间交往频繁, 了解甚多, 学校间距离也不太远, 实现同一辖区内农村中小学校本教研团结合作共同发展完全是可行的。基于上述思考, 我们认为农村中小学校本教研进行校际合作是很有必要的, 也是可行的;“校际合作”是破解农村中小学校本教研难题的有效策略, 切实可行。下面以湖南省澧县车溪中学为例, 谈谈农村中小学如何进行校际合作开展校本教研。

所谓“校际合作”, 就是在同一乡镇范围内, 按校区相邻、舍远就近的原则, 将多所中小学整合为一个个校本教研片组, 联校成片、以片组为单位开展校本教研活动, 达到资源共享、校校互动、共同进步的目标。

车溪乡地处澧阳平原的中心, 车溪中学辖区范围内共有7所小学, 在校小学生1300人, 在编小学教师85人;其中车溪中心小学有学生530人, 教师33人, 六年级学生集中在中心学校寄宿;其他小学都维持在学生不足二百人、教师七、八名的规模。从2003年秋季起, 车溪中学将全乡范围内的7所小学划分为三个校本教研片组, 实施“校际合作”, 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一、建立健全校本教研校际合作机制, 确保校本教研工作落到实处

1. 成立校本教研校际合作工作领导小组, 由

中学分管小学工作的副校长担任组长, 各小学校长为成员。该小组负责规划和组织全乡镇范围内各小学的校本教研校际合作工作, 并对相关问题进行研究和探索。同时, 实行各小学校长负责制, 明确“校长是第一责任人”, 当起校本教研“领导策划者”“合作组织者”“研究和引导者”的角色。

2. 建立校本教研校际合作网络。

该网络按校区相邻、舍远就近的原则, 将多所小学整合为一个校本教研片组, 以利于校本合作活动的开展。车溪中学7所小学共划分为三个片组:东片 (辖群英学校、群力学校、牌楼学校三校) 、西片 (辖大河学校、万兴学校、城头山学校三校) 、中心校片 (辖中心完小和中学小学部教科室) ;在片组内, 本着“合作与发展”的目标, 让有共同研究目标和兴趣的同科教师组合成教研联组;在联组之内, 再按所授课年级和学段的不同, 分成多个备课小组。选拔优秀教师担任片组、联组、备课组的负责人。

3. 健全校本教研校际合作制度。

没有十分有效的管理制度, 校本教研校际合作就会浮于形式, 难以取得实效。车溪中学在实践中摸索, 建立了责任明确、层层管理、逐级落实、全员参与的校本教研校际合作机制, 确保校本教研工作落到实处。一是将校本教研纳入对教师、对学校的评价体系之中, 如教师签到制度、考评奖励制度;二是对校本教研的过程进行有效监控, 如教师反思制度、教师交流制度、活动记录制度等。

二、强化过程管理, 使校本教研校际合作取得实效

1. 规范校本教研校际合作过程, 活动开展严格执行“五定”“三落实”

所谓五定:一是定时间, 设立“校本教研日” (每周三下午) 和“教研周” (每月最后一周) , 同一片组的老师在统一的时间参加校本教研活动;二是定地点, 同一片组的教师到同一地点参加活动, 一般由各小学轮流主持活动;三是定内容, 每次片组活动根据计划定好一个核心内容, 使每次活动有主题;四是定中心发言人, 每个教研联组安排一个中心发言人;五是定专人记录, 填写活动登记表, 以备检查。

三落实:一是同一片组, 每次活动围绕中心内容组织一次专题讲座;二是同一备课组, 组织一次课例研究活动;三是联组内教师进行教学反思交流。

2. 建立校本教研校际合作平台

(1) 借校际合作的机会, 积极挖掘校区内人才资源, 将全乡镇小学骨干优秀教师整合成“专业引领”团队, 让这些本地名师发挥起专业引领重任。车溪中学将5名市级骨干教师按专长调配到各教研联组, 有效解决了农村小学缺乏名师进行专业引领的问题, 实现了专家引领“本土化”。

(2) 创办校本教研专刊, 刊登教学案例和老师反思文章, 引领教师学习理论, 提升理念, 明确方向。车溪中学创办了《校本教研之声》专刊, 已经出版7期, 刊发各种文章约十万多字, 对教师帮助很大。

(3) 加强备课组建设, 除选拔得力的备课组组长外, 还开展同备课组内教师的信息交流活动, 如同备课组教师人人订一份不同的专业教育报刊, 定期交换阅读;还充分利用现代化的设施设备开展研讨活动, 如电话沟通交流、网络博客等等。

3. 加强同伴互助, 实行教师间优势互补

校本教研强调教师在自我反思的同时, 开放自己, 加强教师之间在教学活动上的专业切磋、协调和合作, 共同分享经验, 互相学习, 彼此支持, 共同成长。校际合作为同伴互助、实行教师间优势互补提供了方便。

(1) 课例研究。课例研究是以课例展开的形式开展的一种教研活动。这种活动能为研讨活动提供一个展示研讨过程的平台, 教师在互动中共同探讨, 共享群体的教学实践智慧。具体做法有两种:一是“同课多人备”, 按“首次备课→集体交流→二次备课→实施教学→反思优化”的步骤进行, 这样每一位教师都是这节课的设计者, 都是这节课的思考者, 在互动中获得提高;二是“同课多人上”, 同一教学内容, 同样的教学设计, 让不同的教师同题上课, 能积极调动教师们的参与意识, 在观察、分析和比较中真正实现资源共享, 优势互补。

(2) 反思交流。教学反思对教师来说是一种有益的思维活动和再学习活动, 教学反思的过程也是教师不断提升教学水平的过程。在校际合作中, 同一备课组的教师把自己在教学教 (下转46页) (上接14页) 研实践中的困惑带到小组中来讨论、解决, 将自己的成功与大家分享, 这样进行信息交换、经验分享, 使教师们在不知不觉中提升新课程理念。

(3) 课题研究。受自身条件的局限, 农村小学进行课题研究困难重重。实施校际合作以后, 开展课题研究就容易多了。车溪中学2004年4月申报了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五”规划课题《新课程实施中教师角色转变研究》的子课题《提高教师开发校本课程能力的研究》, 在中学教科室的指导下, 各教研组承担子课题研究任务。2006年7月, 该子课题顺利结题, 研究成果获得二等奖。通过子课题研究, 培养了一部分骨干教师, 更带动了各小学科研究活动的开展。农村小学进行课题研究, 选择子课题进行研究, 应该是明智的选择!

校际教研总结 篇8

【关键词】 校际教研 专业成长 均衡发展

2013年起,为促进我校的课堂教学质量和教师的专业水平发展,我校与李塘实验学校、长陵中学、李塘实验学校、路口中学、杨店中学六所初中结成联谊学校,在息县教体局教研室的指导下,开展了以“校际教研”为形式、以“促进教师专业成长”为主题的教学研讨活动。为青年教师的成长搭建平台。通过校际教研,使青年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得到较大的提升,为青年教师的培养提供了一条创新型的思路。

一、校际教研

校际教研,或称校际协作教研,是指学校与学校之间,为着自身发展与教师专业成长的需要,以自愿为前提,基于根据同质促进、异质互补的原则,构建起来的一种教研联合团体开展的一种教研活动。1+n是一所龙头学校和几所各有教研特点的学校有机结合。这种教研主体仍然是学校,目标定位于校本研究相一致,因此它仍然属于校本教研范畴,是校本教研的一种拓展形式。

校际教研是一种新的教研形式,与以往的校本教研组织形式存在差别。校本教研是以学校为单位组织的,参与者均是本校教师,便于组织。而校际协作教研是以联片形式组织的,参与者来自不同学校,各校之间没有管理和服从的权利和义务,活动的执行力较弱。因此,作为一所参与和组织校际教研新新学校主体,我校在校际教研过程中力求稳扎稳打,逐步提升自身实力,真正做到有利于青年教师的专业成长。

二、校际教研模式的发展

我校在参与校际教研以来,充分发挥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学习借鉴,创新发展,形成一条适合自身成长的道路。这条路,以“同课异构”为核心,以灵活的教研形式为辅助,最终达到促进青年教师专业成长和学校教育均衡发展的目的。

(一)校际教研的发展

校际教研初期,确定开展活动场所之后,每校选派一名优秀教师,进行授课,课时内容为各教研组商议确定的明确的同一堂课,目的简单,即如何把同一堂课规范完整地呈现出来,主要在于探讨条理清晰地完成一堂课。校际教研中期,活动逐渐系统化,形成统一的教研室,在教研室的指导下,确定一个活动主题,各校围绕主题开展形式灵活的教研。本阶段的校际教研处于活跃期,各校为提升实力,选派教师逐渐侧重青年教师,目的是促进青年教师的专业成长,从而带动本校各层次教师不断突破,增强本校师资力量。校际教研发展到现在,还有很长的一条路要走,本阶段的校际教研迈入总结前人经验,开拓更新道路的局面:由教研室确定活动主题,形成一定的材料成果、优秀经验,各校选派几名优秀教师执教比较成熟的优质课,青年教师观摩学习,再研讨,再改进,最后得出适应当下具体的教学情况,学生情况的教学方式。这一发展过程是校际教研趋向成熟的表现,是体系化的理论化的必然结果。

(二)同课异构的具体实施

1、主题的确定

(1)每位教师搜集自己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2)教师认真分析研究了课本、教学参考、教案等资料,结合课时步骤,提升出课的教学措施。通过研讨交流确定本科的主题。然后组织教师到会议室集合,根据教师所提出的问题,经过教师们的集体研讨,最终确定学校主题。 针对研究主题,组织教师开展理论学习、教学研究活动。

2、主讲人的确定

(1)集体备课按照“分工主备——集体研讨——形成共案——修改补改”的程序进行,同年级同学科教师根据所定主题,备、讲同一节课。

(2)由年级组推出本年级本科的主讲人。各教研组通过听评课,确定学校的主讲人。

3、集体研讨

(1)认真组织各位教师跟踪听、评、交流、反思。

(2)先集体研讨由教师主讲课的教案(目标、重难点、教学过程等),所有教师积极参与研讨,出谋划策,集思广益,研究解决问题的办法,形成问题研究教案。

(3)根据所研讨的教案进行授课。

(4)对本节授课进行研讨,肯定成功之处,指出教学中的不足,并提出改正意见。

(5)由各位位老师根据修改意见,再次组织教学,并再次研讨,最终形成课型。

另外,我校为更专业地组织校际教研,专门制定了校本教研活动手册,从问题征集到研讨,从案例的初复稿设计到课后的反思,再到定期性总结,都做了详细的安排,工作中力求做到严格活动程序,真正抓出实效,研讨活动中每一环节都有专人把关,做到定时间、定地点、定人员、定专题和有问题、有设想、有过程、有记录、有成果。同时认真搜集活动中的第一手资料,积累教学中的点滴收获,及时总结活动成果,同时也记录不足之处,为今后开展教研活动提供依据,档案做到详实、规范。

三、校际教研的意义匪浅

(一)促进课堂结构优化 ,确保各学科教研均衡开展

教研活动中,教师的角色和学生的角色向新课改方向靠拢,由教的课堂逐渐向学的课堂转型,对教材的把握和教学方法的设计上强调“同中求异”,同质促进,异质互补。教师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指导者和促进者,是学生学习活动的引导者、活动者和參与者。真正体现了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从而促进教研风气的根本转变。

我校各学科发展不均衡,甚至普遍各校的学科教育都不均衡,与各任课教师的人数相对较少,尤其专业教师不足相关,各校的教研活动开展不到位,导致本校学科教育发展有所缺陷,而校际教研集中本县区或教学区的所有教师,扩大了规模,集中了智慧,弥补了不足,使一些专业教师不足的学科教研得以正常开展,促进各学科均衡发展。

(二)促进各学校教研水平的提高

各校地理位置、师资水平、规模大小存在差异,各校的教研能力水平同样参差不齐,城镇学校教师多,师资宏厚,教研力度较大;农村师资薄弱,基础设施不完善,教研相对不足,且以往教研仅限本校,闭门造车,水平提升缓慢。而校际教研打破校与校之间的壁垒,通过各校之间的交流学习,在教研形式、内容、方法等方面取长补短,相互借鉴,拓宽了教研思路,促进了各校教研水平的整体提高。

(三)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1、有利于授课教师的专业成长

“同课异构”是参与授课的青年教师交流互动的平台和展示自我的机会,从课前备课到正式授课到课后教研,与其他优秀的前辈充分交流教学艺术和经验,探讨疑难,共享成功,聆听宝贵的意见和建议,获得点拨和启发,都会使个人的教学水平有很大提升。

2、有利于活动参与者教学水平的提高

优质课的授课过程,是观摩的青年教师提高自身教学水平的直接指导过程。听课时最直接的观察,评课时最深刻的接触,是对先进经验最充分的吸取。在各校优秀人才的交流中,在观点的交锋、思维的碰撞中,参与者可以不断升华自身,取长补短,提高教学水平。

(四)促进学校自身发展

对于校际教研的承办学校而言,为了办好教研活动,从校长到教师到学生都会有一种

使命感,学校的环境卫生、基础设施、学生的一言一行,教师的工作状态都会得到改善,每节课后的教研讨论和正式研讨以外的闲谈,其他学校的教师们都会对承办学校评头论足,因此,为留下好印象或者为了圆满举办本次校际教研活动,承办学校的整体实力会得到很大提升。

对于参与学校而言,“同课异构”也就意味着课堂教学比赛,各学校在参与授课活动时就会形成一个授课团队,精心准备之后呈现一堂优质教学,会受到师生一致好评。比赛有优劣,会促进稍差一些的学校重视教研,积极参与,推动本校的教育发展。

总之,校际教研是新课改发展的大前提下,切实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提升学校教育实力的教研途徑。这种教研方式通过学区互动,以强带弱,缩小了学校间的差距,优化了教育资源配置,激发了学校和教师的活力。在今后的工作中应当继续开展这一教研活动,不断总结优秀经验,稳步提升本校教研实力。

【参考文献】

[1]包双连.“同课异构”教研的重要途径[J].内蒙古教育,2014(2):16-16.

[2]张禄旺,李书朝.扎实开展联片教研 促进教育均衡发展[J].教育实践与研究,2014(8):12-14.

[3]沈美华.校际协作教研:教师专业成长的新空间[J].上海教育科研,2012(7).

校际联合活动总结 篇9

绿园区正阳小学

校际联合活动总结

为全面贯彻绿园区“校际联合”工作指导方案,本着“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活动联合、共同提高”的原则,我校对领导经过周密安排,精心布置,教师精心准备,开展多次校际联合活动,保证每次活动顺利进行,并达到预期效果,现将校际联合活动总结如下:

一、领导重视,精心综划,确保活动实效

为保证教学活动实效,学校领导召开活动研究会,教师动员会,认真组织全体教师学习精品课标准,精心谋划每一次教学活动,严把做课教师关,确保活动的高质高效。

二、开展形式多样的教学互动活动

为促进我校与春光小学教育教学水平提高,做到优势互补,双方精心设计了多次教学活动。

㈠、是上学期开展了二年级语文动物parvey标点符号之争吵的会课、上课、评课教学交流活动,向局领导、春光小学汇报了我校多年来开展的“三课”校本教研成果,此次活动很精彩,受到贵校领导及教师好评。

㈡、是今年四月份我校开展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四年语文三节研究课,课后双方领导及教师进行教学评课互动,特别是对我校刘玉涛老师地震中父与子一课给予高度评价。

㈢、另外,我校还开展了主体性有效课堂八节评优汇报课,体现最优化教学设计,最优化教学方式,为教师搭建展示交流平台,其中有四节课被评为“双千”精品优秀课。

㈣、我校领导及教师多次参加春光小学教学活动,我校学到了春光小学创办艺术特色校的办学经验,先进的教育思想。多彩的课堂中训练学生的好经验好做法,从中丰富了我们的视野,提高了教育教学水平。

三、教师与时俱进,表现出很好的素质

做课所有教师都将全新的教育思想、全新的教学方法、全新的教学手段呈现在每位听课者面前,表现出很好的素质。

1、在教材处理上教师备课很深入、很细致,教学设计很精心,不仅体现教教材,而且真正做到了用教材教。

2、教育思想先进教学内容生活化

所有做课教师在教学中都能以学生发展为本,关注赏识学生、尊重学生、体现为学生终生发展而奠基了先进的理念,注重学生学习过程,密切联系生活实际,并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

3、在教法和学法上,真正体现出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做到了新知让学生发现,方法让学生归纳,过程让学生体验,规律让学生总结,不仅使学生学会知识而且使学生会学知识。

4、所有教师都能用多媒体现代化教学手段,使教学更具直观性、形象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四、校际联合活动,助推课堂教学改革深化,教师素质的全面提升。校际联合期间,我校有五个学科被评为长春市优秀学科教研组,有八名教师被评为长春市骨干教师,本学期丰静老师代表绿园区参加长春市评优课大赛,通过校际联合活动,助推教师素质提高和课堂教学改革深化。

绿园区正阳小学

校际交流工作总结 篇10

2014—2015 上 北河沿学校初中部

为了进一步推动我校教育教学改革,更新教学观念,增进教师间的交流与合作,提升我校教师的业务素质与教学能力,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取得了扎实有效的活动效果。现将我校交流活动工作总结如下:

一、完善校际交流过程,提高自身水平

(一)加强领导,有效落实

本学期,我校沿用以往校际交流领导小组,制订了这学期切实有效地活动方案,并随着活动的深入开展而不断地调整充实,每一项具体工作都要求分管领导认真落实,加强业务指导和过程管理,促进校际交流活动积极有效地开展。

(二)积极参与二中组织的校际交流活动,所有青年教师到二中听结对教师的常规课,每周两节,同时听优秀教师的公开示范课,听课过程中与帮扶教师沟通,答疑解惑。青年教师还参与二中书写毛笔字的评比或展示活动,王蕾,陈业慧等教师在评比活动中取得优异成绩。

(三)以课堂作为工作的切入点

在活动期间,我校青年教师展示教学公开课,邀请二中结对校教师及教学主管领导9人次参与我校的听课、评课活动,期间还得到了进修学校领导的大力支持地,有效地促进了我校的教研风气,促进了教师的教学水平的提高。

在评课活动中,教师积极发言,有肯定、有建议、有学习、有研讨,评课内容涉及教学思想、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教学环节、教学语言、双边互动等多个方面。在互相交流、讨论、学习过程中,我校教师的学习研究水平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四)积极参与教委组织的先进教学经验学习,先在本校组织教师学习理论,然后到三中听课学习“先学后教,当堂训练”。回校后,组织全体教师讨论,并在教学中积极实施,取得显著效果。

(五)通过一个学期的交流活动,我校教师的教学水平有了长足的进步。每位教师在学期末都写出了心得体会。

二、经验和收获

谈到收获,最重要的是我们通过学习汲取了兄弟校的宝贵的经验,结合教学实践形成自己的一套教学模式并运用于课堂教学,而且收到了很好的效果。通过校际结对交流活动,促进了我校教学教研工作,教师的业务理论水平有很大提高。

总之,我们一直在兢兢业业、默默努力。展望未来,我们满怀信心:随着教育形势的大发展,通过全体教师的不懈努力,我们的教育教学工作一定会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校际交流活动总结

2014---2015下 北河沿学校初中部

在上级领导的关心与支持下,积极参与以二中为主导的校际合作交流活动,并以新课程标准为指导,以学习“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为契机,以校际协作教研为平台,以优秀教师为主导,继续与二中教师结成帮扶对子,面对面地与优秀教师互动,本学期我校开展了富有成效的校际交流活动。现将我校校际交流的情况总结如下:

一、建立校际交流领导机构,确保活动的顺利开展,为了更好的进行校际间的交流活动,学校专门成立了校际交流的的领导小组:组长:刘久利 副组长:吕鹏 亓淑珍 在每次的交流活动中都能够做到周密安排,制定出完善的活动方案,对校际交流活动的日程、地点、负责人在活动开展前一一落实,确保了每次活动都能够顺利开展。

二、积极学习先进和教学经验,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深化“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方法。3月我校吕鹏副校长跟随教委领导一起到 河南永威 学习,回校后教务处组织全校教师观看视频,学习理论,在教学中实施,取得了巨大成效。

三、继续参与二中组织的校际交流活动,所有青年教师到二中听结对教师的常规课,每周两节,同时听优秀教师的公开示范课,听课过程中与帮扶教师沟通,答疑解惑。青年教师还参与二中书写毛笔字的评比或展示活动,张春波等教师在评比活动中取得优异成绩。

四、积极参与教委组织的先进教学经验学习,组织本校教师学习理论,到一中听课,学习了解导学案教学方法,打造高效课堂。回校后,组织全体教师讨论,并在教学中积极实施,取得显著效果。

五,在5月份我校举办了一次说课竞赛。各位参赛教师对这次说课十分重视,都做了充分的准备。在参赛前认真进行理论学习,对说课的内容、环节、要求基本了解清楚,有不清楚的地方还作了专门的请教;深入钻研教材、课程标准,认真备课,设计教学过程;每个人都准备了说课稿,制作了多媒体课件,大部分教师能以脱稿的形式参与竞赛。这些都充分体现了“认真”两个字。这次说课竞赛都很规范,各个环节也都很完整,普遍重视对学法、教法的讲述,以及突出对设计意图的阐述,有的还考虑到了可能发生的变化及其应对措施。充分体现了教师认真学习、积极准备的良好效果。

通过一个学期的交流活动,我校教师的教学水平有了长足的进步。每位教师在学期末都写出了心得体会。

活动收获:

一学期以来,在校际交流活动中,我们教师收获不小,首先是学校整体办学效益的提升。在不断的校际交流中,我们学校在不断地汲取着兄弟学校的优秀办学理念与经验,提高了我校的办学水平,这与校际交流学到的先进理念是分不开的。

其次是教师素质的提升。为了校际交流有良好的效果,每一位承担任务的教师积极学习和吸收优秀教师的先进的教育教学方法,使教师理论水平得到全面提高。通过校际交流活动的开展,教师对新课改的共同探索,整体素质得到全面提高。自开展活动以来,教师撰写论文的热情空前高涨,开展这项活动最终成为了教师自我提高的一条途径,培养了教师终身学习的良好品质。

当然在校际交流中,也暴露出来学校自身发展中的一些问题,比如学校教师底蕴不足,不能形成富有鲜明风格和个性等问题。这些都需要我们在今后的校际交流中不断思索,不断实践,不断完善、不断创新。相信在今后,我校的校际交流一定会走上一个新的台阶,与兄 弟学校的交流与合作会更加得广泛与深入,能够为教师们构筑好一个更加广阔的舞台,共同为托起明天的希望献出自己的光与热。

校际交流活动总结

2015---2016上 河北新区实验学校初中部

为了进一步推动我校教育教学改革,更新教学观念,增进教师间的交流与合作,提升我校教师的业务素质与教学能力,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取得了扎实有效的活动效果。现将我校交流活动工作总结如下:

一、完善校际交流过程,提高自身水平

(一)加强领导,有效落实

本学期,我校沿用以往校际交流领导小组,制订了这学期切实有效地活动方案,并随着活动的深入开展而不断地调整充实,每一项具体工作都要求分管领导认真落实,加强业务指导和过程管理,促进校际交流活动积极有效地开展。

(二)积极参与二中组织的校际交流活动,所有青年教师到二中听结对教师的常规课,每周两节,同时听优秀教师的公开示范课,听课过程中与帮扶教师沟通,答疑解惑。青年教师还参与二中书写毛笔字的评比或展示活动,王蕾,陈业慧等教师在评比活动中取得优异成绩。

(三)以课堂作为工作的切入点

在活动期间,我校青年教师展示教学公开课,邀请二中结对校教师及教学主管领导参与我校的听课、评课活动,期间还得到了进修学校领导的大力支持地,有效地促进了我校的教研风气,促进了教师的教学水平的提高。参与教师高度重视,备课充分、设计科学,教师课堂驾驭能力显著提高,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教案备写很注重实效,体现了可操作性和实用性,现代化教学辅助用具应用熟练。在评课活动中,教师积极发言,有肯定、有建议、有学习、有研讨,评课内容涉及教学思想、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教学环节、教学语言、双边互动等多个方面。在互相交流、讨论、学习过程中,我校教师的学习研究水平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通过一个学期的交流活动,我校教师的教学水平有了长足的进步。每位教师在学期末都写出了心得体会。

二、经验和收获

谈到收获,最重要的是我们通过学习汲取了兄弟校的宝贵的经验,结合教学实践形成自己的一套教学模式并运用于课堂教学,而且收到了很好的效果。通过校际结对交流活动,促进了我校教学教研工作,教师的业务理论水平有很大提高。

总之,我们一直在兢兢业业、默默努力。展望未来,我们满怀信心:随着教育形势的大发展,通过全体教师的不懈努力,我们的教育教学工作一定会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校际交流活动总结

2015---2016下 河北新区实验学校初中部

在上级领导的关心与支持下,积极参与以二中为主导的校际合作交流活动,并以新课程标准为指导,以学习“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为契机,以校际协作教研为平台,以优秀教师为主导,继续与二中教师结成帮扶对子,面对面地与优秀教师互动,本学期我校开展了富有成效的校际交流活动。现将我校校际交流的情况总结如下:

一、建立校际交流领导机构,确保活动的顺利开展,为了更好的进行校际间的交流活动,学校专门成立了校际交流的的领导小组:组长:刘久利 副组长:吕鹏 亓淑珍 在每次的交流活动中都能够做到周密安排,制定出完善的活动方案,对校际交流活动的日程、地点、负责人在活动开展前一一落实,确保了每次活动都能够顺利开展。

二、继续参与二中组织的校际交流活动,所有青年教师到二中听结对教师的常规课,每周两节,同时听优秀教师的公开示范课,听课过程中与帮扶教师沟通,答疑解惑。青年教师还参与二中书写毛笔字的评比或展示活动,张春波等教师在评比活动中取得优异成绩。

三、以课堂作为工作的切入点

在活动期间,我校青年教师展示教学公开课,邀请二中结对校教师及教学主管领导参与我校的听课、评课活动,期间还得到了进修学校领导的大力支持地,有效地促进了我校的教研风气,促进了教师的教学水平的提高。参与教师高度重视,备课充分、设计科学,教师课堂驾驭能力显著提高,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教案备写很注重实效,体现了可操作性和实用性,现代化教学辅助用具应用熟练。在评课活动中,教师积极发言,有肯定、有建议、有学习、有研讨,评课内容涉及教学思想、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教学环节、教学语言、双边互动等多个方面。在互相交流、讨论、学习过程中,我校教师的学习研究水平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通过一个学期的交流活动,我校教师的教学水平有了长足的进步。每位教师在学期末都写出了心得体会。

活动收获:

一学期以来,在校际交流活动中,我们教师收获不小,首先是学校整体办学效益的提升。在不断的校际交流中,我们学校在不断地汲取着兄弟学校的优秀办学理念与经验,提高了我校的办学水平,这与校际交流学到的先进理念是分不开的。

上一篇:年史志办工作总结下一篇:送培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