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际交流(共5篇)
校际交流 篇1
同一所的学校的教师, 由于长时间在一起共事, 同处一种文化氛围, 接受同一种管理模式, 往往造成教师群体更多的共同性而缺少差异性。如果教师能将自己置身于更大的一个群体中, 那么每一个成员就是一门有待学习的课程。教师共同体成员间的专业差异、认知差异、经验差异、体验差异构成了教师实践共同体发展的资源和原料。为了解决这个问题, 我校分别与区内的秦淮第二实验小学和七桥小学, 结成校际教育联盟, 与溧水第二实验小学和兰州炼油厂小学结成手拉手学校, 定期开展联合教研活动, 定期选派教师交流互动。可以说, 正是不同学校教师间异质差异的存在才为共同体内的研修提供了一种谈资, 提供了一种交流对话的需要与相互的吸引力。不同教师间专业发展状态, 包括水平、方向、领域等的差异在共同体内商谈、交流中不仅实现了专业洞见、专业智慧的共享与分享, 而且还实现了增值与创生。非常值得一提的是, 一些教师通过校际交流, 找准了自己发展的定位, 增强了自我发展的信心。
校际间的交流, 不仅给教师拓宽的发展的资源, 而且也找到了适合自我发展的空间, 能很好地成就教师专业发展。
摘自《上海教育科研》
校际交流 篇2
―――校际交流反思
2012年2月18号上午,我们到苑陵中学参加校际交流,通过听他们的两节课,体会最深地是在课堂上小组学习的具体应用及落实,整合教材的能力。结合本学校学生情况,谈自己的几点看法:
1、感受到苑陵中学真正落实学生是学习的主人的思想,把课堂还给学生。课堂上,教师讲解少,学生活动多。预习、展示直至解题反馈,学生始终是主角。预习时学生自己提炼、归纳、总结,展示时有个性的表述,以及解题反馈中学生上讲台做,同桌的互改,学生的表现不是被动的,而是主动的、积极、大方的。在这些过程中,学生始终处在思考、分析、探索、提高的状态中,他们的内心感受和认识就很深刻。我想,放手让学生表现,学生会的不讲,学生通过讨论能得到结论的不讲,这也是我们导学法的精髓。长此以往,学生的主动学习将会成为习惯,将学习作为快乐的享受将成为他们终身享之不尽的财富。
2、教师整合教材的能力比较强
我在讲三角函数的应用时,按课本编排的顺序按部就班的呈现给学生,但是通过听课和交谈,我发现他们是把教材整合了,先讲了仰角与俯角、然后是方位角,最后是其他应用。比我们按教材顺序讲更具有专一性和归纳性。我们学校也在坚持导学法教学等各种新的教学理念与模式,也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但与苑陵中学还有一定差距,其具体表现为:
1、落实学生是学习的主人的思想,把课堂还给学生的理念还有差距。
虽然在课堂中也强调把课堂还给学生,但是真正落实的不太多。课堂中还是把学生当成牙牙学语的孩子,生拍学生不会,讲的多,学生自己思考的少。学生的主体作用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
2、对小组的学习存在差距:好的分组是小组教学研讨的前提,不是单单根据学生的学习成绩一分了之,还要根据学生的发言能力、沟通能力、性别等各个方面进行合理分组;而且还要进行小组的学习方法及交流方法方面的培训,这样才能将小组学习法深入到学生心中,成为学生学习中手中武器,每当上课时,都能利用小组学习这个武器去主动学习,学习效率自然上去,获取知识成了主动的过程,这样的学习形式,学习成绩高成了必然趋势;对小组长的培训,小组长的作用就是“小老师”的作用,只有这个小组长有了老师般的责任心才能更好地把组内成员的学习搞上去,但小组长毕竟是学生,所以要通过老师的培训才能让他知道哪些是自己应当完成的:如何组织学生去学习,如何交流讨论,如何形成发言材料等等;这样的学习小组才是真正的现代他的学习小组,有小组长作业领头人,其他学习成员主动参与其中,在学习过程中加上老师的监督,实现学习过程中的无缝管理,这样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小组学习;更好的完成小组研讨
总之,此次学习让我体会最深地是课堂教学中教师的导要适时,学生的学是重点,小组交流是辅助。教材的整合是我们教师能力的一个很好的锻炼。
新郑市城关乡第一初级中学张智霞
全国首届校际管乐节闭幕 篇3
10月2日,全国首届校际管乐节暨深圳市第十届校际管乐节,在深圳大剧院隆重举行,来自北京、辽宁、甘肃、浙江、江西,以及香港、广州、深圳等地的24支大中小学管乐团相聚一堂,一展全国校际管乐的魅力。
当日,各校管乐团按组别进行交流展演,其中小学组9支、初中组5支、高中组7支、大学组3支,这些管乐团基本上代表了全国学校管乐团的最高水平。其中北京景山学校爱乐管乐团是北京具有代表性的一支学校乐团,多次举办管乐专场音乐会,并赴日本参加日中友好管乐节;香港屯门官立中学管乐团是香港最具活力的一支中学生管乐团,多次参加韩国及台湾、澳门等地管乐赛事并屡获佳绩;来自沈阳师范大学青年管乐交响乐团,是由沈师大音乐学院的学生组成,该团被辽宁省教育厅列为高雅艺术进校园的四大乐团之一。而代表深圳参加的13支管乐团,是从9月21日举办的深圳市第十届校际管乐节37支管乐团中选拔出来的,其中深圳中学交响管乐团曾在维也纳获得“第一届世界吹奏大赛”中学组金奖。
国家教育部艺术教育委员会副主任周荫昌,对本届管乐节的成功举办给予充分肯定:“深圳市校际管乐节以民间的形式连续举办十年全国罕见,深圳校际管乐活动领跑全国!”
此次管乐节显示出深圳校际管乐演奏的实力,小学组前四名全部由深圳市获得,初中组第一名为杭州市保俶塔实验学校管乐团,高中组一等奖分别由北京市日坛金帆交响管乐团及深圳、香港队获得,大学组第一名为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交响管乐团,另外沈阳师范大学青年管乐交响乐团等13支管乐团分别获得中国作品演奏奖。来自美国、日本、新加坡、香港、澳门的管乐专家评委,对本届管乐节各团队的演奏水平给予了较高的评价。
深圳市校际管乐节起始于1999年,由深圳中学伏虎、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陈正学、深圳电子技术学校魏慕文三位老师,在深圳市学校艺术教育委员会徐沛然秘书长的大力支持下,联合发起并创办。十年来,深圳市校际管乐节本着普及、发展、提高的宗旨,定期于每年12月的第一个周末举办展演活动。全市管乐团队已由1999年的20余支发展到了2008年的80余支,与此同时,各管乐团队的演奏水平也迅速提高,共有10余支管乐团在国际、国内重大管乐赛事中荣获大奖。
校际交流 篇4
一、更新观念, 增强科研意识, 让课程改革与课题研究相融合
一种意识:全校教师要树立“质量立校、科研兴校、特色强校”的意识。要让教师意识到开展教育科研是推进课程改革、加快教育教学的客观要求;是学校创建教育特色、提高办学水平、提升学校品位的重要举措;是提高教师素质、发展自我、成就自我的重要途径。
一种思想:在平时的教学教研过程中, 要让教师意识到课题源于教学实际, 解决自己在教育教学中遇到的实际问题的过程就是搞科研, 逐步形成“问题即课题, 教学即研究, 同伴即专家”的科研思想。
一个转变:要让教师对课题研究从行政取向和任务取向向教育价值的取向转变, 推动学校以课题研究促进课改实验, 以课改实验推动素质教育的进程。
二、建章立制, 规范管理, 让教师综合素质评价与课题研究紧相连
1. 构建好校本规章制度, 规范管理机制
学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 分管校长为副组长, 教科室、教务处、政教处负责人及年级组长或各教研组长为成员的校本课题研究领导小组, 小组成员分工合作, 相互配合, 督促校本课题的实施过程, 指导课题研究的方法方式。
2. 加强过程调控, 保证研究有序
为了保证研究工作的有序进行, 我们加强了对课题研究工作的过程调控, 努力做到“三定”和“三查”。
“三定”:“定课题”——在学校总课题的基础上, 由教研组或个人选择申报子课题;“定时间”——课题研究人员在学校教务处的总安排下, 分教研组确定集体研讨活动时间;“定目标”——根据自己的课题要求分阶段制定研究目标。
“三查”:“查实施”——每学期对各个课题组的研究情况检查一次, 看实施情况是否正常;“查进展”——不定期地对课题组或教师个人的研究情况进行督导、抽查, 看进展是否顺利, 是否有困难需要解决;“查记载”——看集体研讨活动的记载是否翔实, 是否在按计划、按时积极开展活动等。
3. 建立科学评价体系, 明确努力方向
学校每个学期末进行一次教师综合素质评价, 学校把教师有无教科研专题及成果作为每个教师年度考核的一项重要指标, 考核结果与聘任、评优、评职、晋级直接挂钩。这些措施的实施, 极大地调动了教师参与科研并搞好教育科研的积极性, 收到了实效。
三、立足校本、着眼课题, 让教学实践与课题研究永相伴
在实践过程中, 我们发现以课题研究为载体, 以科研带动教学的策略能增强教师的参与意识和研究能力。我们主要通过从教师教学过程中具有的共性问题入手寻找科研方向, 提出研究专题进行专项研究的形式为教师参与校本研究创设平台、创造条件。目前, 这种活动形式正逐步成为我校校本教研的一大特色。
四、“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 让教师成长与课题研究同发展
1.“引进来”
我们先后聘请了省、市、县等十余位专家学者来校为教师们作专题讲座, 传递先进的教学思想和方法。
2.“走出去”
首先是有计划地安排教师外出学习, 特别是优秀的青年课题实验教师, 让他们接受高层次、全方位的系统培训, 促使他们尽快成长。其次是给青年教师搭建展示锻炼的舞台, 尽量让他们在新课标教材研讨会、课题研究交流会、优质课竞赛等大型活动上展露风采。
总之, 我校以加强校级课题管理和校际交流为突破口, 推动了校本课题研究工作的有效开展, 提高了教师的综合素质, 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普通高中课程标准 (实验[) M].北京:中华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1.
[2]顾明远.教育大辞典 (第5卷) [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1990.
校际交流活动方案 篇5
安顺六小、镇宁江龙小学、安顺九溪小学
开展校际交流活动方案
一、指导思想
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是学校工作的重心,而开展教研活动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途径之一。学校本着走出去、请进来的指导思想,经学校校委会研究决定12月2日与镇宁江龙小学和九溪小学开展校际交流活动。通过开展校际交流活动来提高学校的教学管理、教研管理及教师的业务能力等。
二、活动领导小组
组长:程鹏
副组长:向飞周世伟
成员:黄小菊尚贤起顾友萍刘河郭海英
三、校际交流的具体内容
1.学校管理。包括教学管理、教研管理、德育工作、档案管理、后勤管理、制度建设等。
2.教研工作。包括以说、听、评课为主的常规教研工作,实验课教学,第二课堂开展情况等。
3.教育教学。包括德育工作、班主任工作、各科教学方法学习与交流、作业批阅、差生转化、成绩检测等.4.其他方面。包括校园环境建设、校园班级文化建设等。
四、活动安排
上午
1.举行欢迎仪式,三学校进行座谈。
2.参观我校两操活动及校园文化建设。
3.在远教室开展数学观摩课教学活动。
4.在操场开展体育观摩课教学活动。下午
1.在远教室开展音乐观摩课教学活动。
2.在计算机教室观看学生纵横数码学习练习。
3.在远教室开展说课、评课活动。
4.三校之间相互交流。
5.校际交流教师合影留念。
安顺市第六小学
【校际交流】推荐阅读:
校际交流稿件08-24
校际交流活动简报09-26
校际交流活动计划05-22
校际教研交流活动总结11-20
手拉手校际交流活动06-20
小学校际交流发言稿10-11
校际联盟06-22
校际教研总结06-21
校际精品课程10-21
“大学校际高铁”网站范文08-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