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执业

2024-10-22

交流执业(共8篇)

交流执业 篇1

对于卫生职业教育教师队伍的建设, 国家高度重视, 出台了相关的政策文件, 如《教育部关于“十一五”期间加强中等职业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指出, 到2010年, 全国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规模达到130万人, 其中专业课教师和实习指导教师中持有相关专业技术资格的人数要在50%以上[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指出, 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和实训基地建设, 提升职业教育基础能力, 建立健全技能型人才到职业学校从教的制度。为了实现大幅度提高“双师型”教师数量的目标, 我们提出“一对一”构建模式。

为了探讨“一对一”构建模式是否符合现有法律, 我们搜集整理了历年来与卫生职业教育有关的法律、行政法规、行政规章、地方性法规、地方性规章和规范性文件, 对“一对一”构建模式的概念与意义、“双师型”教师概念与内涵的界定、卫生职业学校教师到医疗卫生机构执业的合法性、兼职教师概念与聘用的合法性、从医疗卫生机构聘请医务人员到学校执教的合法性问题进行研究, 梳理其内在的联系, 为“一对一”构建模式的开展提供法律依据。

1“一对一”构建模式的概念与意义

(1) “一对一”构建模式即卫生职业学校的一位专业教师与医疗卫生机构同一专业的技术人员结成对子, 共同完成学校的教学任务和医疗卫生机构的工作任务。“一对一”构建模式分为3个阶段:第一阶段, 一位专业教师与一位卫生专业技术人员结成“一对一”;第二阶段, 一位专业教师与一个科室全体专业技术人员结成“一对一”;第三阶段, 一个专业教研室全体教师与一个科室全体专业技术人员结成“一对一”。

(2) “一对一”构建模式的意义:使专业课教师在医疗卫生机构第一线专业技术人员的指导下参与临床实践, 获得实践技能;学校教师对卫生机构一线专业技术人员进行教育教学方式方法的指导, 促进医疗卫生机构兼职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 最终目标是使学生的理论和实践技能都得到更好的发展;培养一大批符合“双师型”教师要求的专、兼职教师, 解决现阶段卫生职业学校师资短缺的问题;解决学生理论与实践、学校教育与医疗机构实习之间的衔接问题, 使学生更好地适应临床实际;“一对一”构建模式如能长期坚持, 可以有效地解决“双师型”教师退化的问题[2]。

2“双师型”教师的概念与内涵

2.1“双师型”教师的概念

教育部指出, “双师型”教师是同时具备教师资格和相关技术资格, 从事职业教育工作的教师。“双师型”教师是教育教学能力和工作经验兼备的复合型人才, 对提高职业教育教学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2.2“双师型”教师的发展历史

最早提出“双师型”教师概念的是王义澄先生[3]。1997年国家教育委员会指出, 中等职业学校的专业课教师及实习指导教师, 不仅可以评聘教师职务, 同时, 也可以申请评定相应专业 (工种) 的技术资格, 各地方和行业的有关评审组织应接受职业学校教师申报评定相应专业 (工种) 的技术资格[4]。这是教育部门对“双师型”教师的首次认可。此后出现了“双师型”教师研究的热潮, 研究者对“双师型”教师的内涵和界定标准有不同的理解, 综合起来有以下6种代表性观点:一是“双证”说;二是“双能 (双素质) ”说;三是“叠加”说;四是“双职称”说[5];五是“双层次”说[6];六是“特定”说。

2.3“双师型”教师的内涵

教育部办公厅在《关于全面开展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的通知》的附件———《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方案 (试行) 》中对“双师型”教师的内涵再次做了明确阐述:“双师”素质教师是指具有讲师 (或以上) 教师职称, 又具备下列条件之一的专任教师[7~8]:⑴有本专业实际工作的中级 (或以上) 技术职称 (含行业特许的资格证书, 有专业资格或专业技能考评员资格者) ;⑵近五年中有两年以上 (可累计计算) 在企业第一线本专业实际工作经历, 或参加教育部组织的教师专业技能培训获得合格证书, 能全面指导学生专业实践实训活动。

2.4“双师型”教师与“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区别

潘若龙认为“双师型”教师队伍是指以“双师型”教师为主, 以专业实践教师等为辅的具有“双师”结构的教师队伍。一支优秀的“双师型”专业教师队伍要求其中的“双师型”教师、实践指导教师和专业理论教师等在整个队伍中所占的比例恰当, 教师学科结构、知识结构、职务结构、年龄结构、学历结构、素质结构等合理搭配, 以最小的人力资本投入获得职业教育教学效果的最大化, 培养出适应经济发展和时代要求的人才[9]。如同社区卫生服务以全科医生为主体, 卫生职业教育教师队伍也应以“双师型”教师为主体, 但不可能也不必要所有的教师都成为“双师型”教师。当前的主要矛盾是“双师型”教师数量相对不足, 所以首要任务是大力培养“双师型”教师。

3 卫生职业学校教师在医疗卫生机构执业的合法性探讨

3.1 卫生职业学校教师在医疗卫生机构执业的可能途径

要解决这个问题, 首先要明确专业教师要到何种医疗卫生机构执业。高职、中职专业目录一般包括临床医学类、护理类、药学类、医学技术类、卫生管理类等大的类别, 专业教师属于上述类别之一, 对应执业的医疗卫生机构就是医疗机构、卫生防疫机构、妇幼保健机构、生物制品与医疗卫生器材生产供应机构、卫生信息管理机构。

3.2 卫生职业学校教师要具备何种条件才可以在医疗卫生机构执业

《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规定:未经医师注册取得执业证书, 不得从事医师执业活动[10]。其他类型专业技术人员也实行资格准入制度, 在此不一一赘述。

3.3 已经获得资格证书且未注册者可将执业地点注册在合作医院

《医师执业注册暂行办法》[11]规定:“申请医师执业注册, 应当提交下列材料: (一) 医师执业注册申请审核表; (二) 二寸免冠正面半身照片两张; (三) 《医师资格证书》; (四) 注册主管部门指定的医疗机构出具的申请人6个月内的健康体检表; (五) 申请人身份证明; (六) 医疗、预防、保健机构的拟聘用证明; (七) 省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其他材料。”其中的难点是医疗、预防、保健机构的拟聘用证明, 牵涉到劳动合同和责权利分担的问题, 可以通过学校与医疗卫生机构协商解决。护士执业注册管理办法和执业药师注册管理暂行办法规定的注册条件与医师注册基本相同,

3.4 卫生职业学校教师可多点执业

《卫生部关于医师多点执业有关问题的通知》[12]规定:“一、医师多点执业是指医师在两个以上医疗机构从事诊疗活动, 不包括医师外出会诊。二、医师多点执业实行分类管理:医师受聘在两个以上医疗机构执业的, 应当向卫生行政部门申请增加注册的执业地点。”据此通知精神, 学校教师具有医师职称的可以向卫生行政部门申请增加合作医院为执业地点。

3.5 卫生职业学校教师去医疗机构执业的意义

未来社会对卫生职业教育专业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既要懂理论教学, 又要懂实践教学;既要有教师资格, 还要有卫生专业技术人员资格;既要参加教育理论学习, 还需跟上医学知识飞速发展的步伐。“双师型”教师必将发挥更大的作用, 对“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形式也将发生改变, “一对一”构建模式就是一次有益的探索。“一对一”构建模式中有执业资格证书的教师到医疗卫生机构执业符合现有法律规定, 但除了个人自觉的职业发展, 单位的重视与培养, 更重要的是在国家在制度层面提供支撑, 才能更好地促进“双师型”教师的培养与发展。

4 临床一线医务人员受聘为学校教师的合法性依据

《国务院关于〈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的实施意见》提出, 学校应积极聘任企业工程技术、管理人员和能工巧匠任兼职教师。职业学校专业技能教师可实行教师职称和专业技术职称双职称制[13]。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提出, 职业学校和职业培训机构可以聘请专业技术人员、有特殊技能的人员和其他教育机构的教师担任教师。有关部门和单位应当提供方便[14]。

从以上规章可以看出, 在我国卫生职业学校聘用临床医务人员作为教师进行教学是合法的。

4.1 医务人员任职教师的合法性探讨

(1) 《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中等职业学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的意见》指出, 学校所聘人员原则上应具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或高级工以上技术等级资格, 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专业素养和较高的技能水平, 要能胜任教育教学工作[15]。

(2) 《中等职业学校紧缺专业特聘兼职教师资助项目实施办法》特聘兼职教师必须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专业素养和较高的技能水平, 具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或高级工以上职业资格, 或者是在相关行业领域享有较高声誉、具有丰富实践经验和特殊技能的能工巧匠, 品行端正, 身心健康, 能够胜任相应的教学工作[16]。

(3) 《广东省中等职业学校教学管理工作规程》指出, 具备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或具有中级及以上专业技能资格证书或在本行业的专业领域中有较高专业技术水平和丰富经验, 具有特殊专业技能的人员, 经专业科 (组) 和教务管理部门考核合格后, 方可聘任卫生职业学校教师[17]。

4.2 教师专业化相关法律法规汇编

以上规章的共同之处是要求学历, 专业职称, 教师资格和教学、实践能力相结合。现实的情况是一般医务人员有本科以上学历或者中级以上职称, 但他们中大多数人都没有教师资格。随着教师专业化发展进程的加快, 我们认为:此类教师也是教师的一种基本类型, 需要符合教师最基本的要求, 才能跟上时代的要求。以下探讨教师的基本要求, 对教师所要具备的能力素养予以介绍。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指出国家实行教师资格、职务聘任制度, 通过考核、奖励、培养和培训, 提高教师素质,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18]。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指出国家实行教师资格制度。中国公民凡遵守宪法和法律, 热爱教育事业, 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 具备本法规定的学历或者经国家教师资格考试合格, 有教育教学能力, 经认定合格的, 可以取得教师资格[19]。

(3) 《教师资格条例》指出取得教师资格应当具备的相应学历, 依照教师法第十一条的规定执行。不具备教师法规定的教师资格学历的公民, 申请获得教师资格, 应当通过国家举办的或者认可的教师资格考试。具备教师法规定的学历或者经教师资格考试合格的公民, 可以依照本条例的规定申请认定其教师资格[20]。

(4) 《〈教师资格条例〉实施办法》指出中国公民在各级各类学校和其他教育机构中专门从事教育教学工作, 应当具备教师资格[21]。

(5) 《教育部关于印发〈教师资格证书管理规定〉的通知》指出, 教师资格证书是持证人具有国家认定的教师资格的法定凭证。在各级各类学校和其他教育机构中从事教师工作的人员, 必须依法取得教师资格, 并持有相应的教师资格证书[22]。

此通知要求所有从事教师工作的人员都要具有教师资格, 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教师资格条例和教师资格条例实施办法中只要求专门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教师要具有教师资格证书有抵触。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第八十三条规定[23], 同一机关制定的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规章, 特别规定与一般规定不一致的, 适用特别规定;新的规定与旧的规定不一致的, 适用新的规定。所以应以《教师资格证书管理规定》为准, 包括兼职教师在内的所有教师均需具有教师资格和证书。

4.3 教师素养的基本要求

合格的教师所具有的基本素养包括:高尚的师德;宽厚的文化素养;专门的教育素养;健康的心理素质[24]。

5 卫生技术人员是否具备任教条件

(1) 《关于医务人员业余服务和兼职工作管理的规定》指出:在保质保量地完成本职工作、不影响医务人员业务提高和身体健康的前提下, 县 (区) 级以上医疗单位可以有组织有领导地开展业余业务, 并允许一些技术骨干经过批准应聘在其他单位兼职。医务人员业余业务指利用业余时间从事门诊、查房、手术、体检、教学、咨询等业务活动;兼职指中级以上技术职务的医务人员应聘到外单位兼任相应的技术职务, 从事医疗、教学、科研等有偿业务[25]。

(2) 《关于深化卫生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指出医疗机构可根据工作需要采取专职与兼职相结合的方式, 聘用部分兼职技术骨干[26]。

(3) 《关于卫生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配套文件的通知》指出: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在保证完成本职工作、不损害本单位经济利益和不违反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前提下, 经本单位批准并签订协议后, 可以兼任其他工作, 取得相应的合理报酬[27]。

上述3个条例说明学校聘用医务人员进行教学工作是可行的。现通过对“一对一”构建模式的概念与意义、“双师型”教师概念与内涵的界定、卫生职业学校教师到医疗卫生机构执业合法性以及从医疗卫生机构聘请医务人员到学校执教的合法性问题进行研究, 明确了“双师型”教师的概念, 从法律层面确认了卫生职业学校教师到医疗卫生机构执业和从医疗卫生机构聘请教师到学校执教都是合乎规定的, 这些必将为“一对一”构建模式的顺利运行打下良好的基础。

交流执业 篇2

在执业药师考试备考过程中,出现懈怠、厌烦等不良情绪是似乎是不可避免的,毕竟参加考试的压力很大,那么出现这些不良情绪应怎样克服呢?

1、出现紧张情绪时,建议大家找一些适合自己的方法进行排解、释放。可以出去散散步,呼吸一下新鲜空气,也可以做做运动,转移一下注意力。

2、出现气馁状况时,一定不要放弃。经常给自己一些心理暗示,告诉自己“我一定可以”,增加自己的信心,只有你自己相信自己,别人才能相信你。

3、出现焦虑情绪时,建议一定要和朋友或者家人多聊聊天,一定要将这种不良情绪宣泄出来。将压力排解出去,相信对通过考试会帮助很大。

交流执业 篇3

进入21世纪以后,随着综合国力与人民消费能力的进一步增长,人民对医疗逐渐从数量的需求转变到对质量的要求。但现实情况是医疗资源约80%集中在城市,城市中又有约80%的资源集中在大医院,其中最严重的是医师资源的分布不均,出现了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的难题[1]。为了优化医疗资源分配,让现有的医疗资源更充分地发挥作用,卫生部于2011年发出关于医师多点执业试点的通知,并逐渐在多地开始实施。尽管各地对多点执业的看法不尽相同,实行中力度有大有小,但总的趋势是逐渐被医务工作者接受,为老百姓所认可,越来越多的三甲医院医师,在社区医院、民营医院、外资医院等第二执业地点注册,实现了医师资源的流动与共享。同时,让上级医院优秀专家能够在第二执业医疗机构中合法地带、帮、教下级医院的医师,这对医疗技术交流以及专业人员队伍的培养都有巨大的推动作用。因此,多点执业对于推动医疗资源的优化整合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无论是经济效益还是社会效益均取得相当成效。

1 医师多点执业的管理本质探讨

医院的设立具有地域性和等级性,根据其不同的功能定位,病源相对固定,可能出现医师资源分配的差异,在下级医院医师等病人,而上级医院病人等医生,扎堆看专家。因此医师固定在一个地点执业,使得医师的工作与病患的需求出现了时间空间错位,造成了医疗资源浪费。从绝对数量上来看,医疗资源不足是客观事实。但是从相对质量上来看,医疗资

(1)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200433上海市杨浦区长海路168号

源的效率仍有提升的空间,多点执业使这个空间部分得以充实。

从管理角度看医师多点执业制度,可以简单地理解为,把同一位医师的工作时间进行整合与切割,分配到不同的医院,与医院的病源资源进行有效的对接,使得医师的有效利用率得到更大的提升。

2 从多点执业到多科目执业

经过考试取得医师资格证书的医师需要在卫生管理部门注册,取得执业证书,方能合法行医。医师执业证书的内容主要包括两个方面:执业地点和执业科目。执业科目指执业类别和执业范围,执业类别分为临床、口腔、公共卫生和中医类别,在每一类别下有各专业科目的分类。医师依法取得两个或两个类别以上医师资格的,除在县级及县级以下的医疗机构执业的医师外,只能选择一个类别及其中一个相应的专业作为执业范围进行注册,从事执业活动。医师不得从事执业注册范围以外其它专业的执业活动。多点执业这一措施,提高了医师资源效率,与此同时,扩大医师现有执业科目的设置或许是提高医师资源效率的又一方法。

现代医学最大的特征是分科逐渐细化。细化的分科使医师更加专业化,医疗技术趋向高精尖。但疾病在人身体上的表现存在个体化,同一疾病可能不同表现,不同疾病可能同一症状,绝对细化的分科使得疾病“器官化”,只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而不能使疾病得到更为有效的治疗[2]。在医院经常出现以下现象:门诊病人辗转多个专科,也不能确诊疾病;住院病人出现非住院专科的症状就需要多学科会诊,使患者得不到有效的治疗。而且随着社会结构老龄化,一些基础疾病成了每位医师都要面对的常态,一些科目逐渐凸显出其基础或公共的性质,比如营养学、心理学和康复医学等。

因此,专业化的医师对不同科目的知识能够进行学习、培训或者进一步的进行执业,将有望解决这一问题。第四军医大学樊代明院士在对目前分科细化所带来的医学问题进行分析后,提出了整合医学的概念,一专多能的多科目执业的医师是必然趋势[3]。

3 多科目执业的管理本质探讨

多点执业整合优化了同一位医师的不同时间,多科目执业则是增加了同一位医师单位时间的效率。

患者的疾病经常是多发性的,尤其对于老龄患者,在疾病的诊疗过程中可能需要多学科的综合治疗,而且还可能需要营养学、心理学和康复医学贯穿始终的支持。具有综合诊疗能力且具有多科目执业执照的医师既可以更加有效的解决患者的疾病,又可提高工作效率。笔者认为多科目执业的优势在于:多面手的医师,能够更全面的解决患者的身心康复问题。患者是一个整体,医师最终要面对的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而不是冷冰冰的仪器;医师不仅仅需要全面的知识,更需要高尚的品德修养并给与患者无微不至的人文关怀。单兵作战能力的提升,减轻整体的负担。当医师单位时间的效率提高以后,必然产生联动效应,带来的是整体实力的提升,无论是经济负担,时间代价,还是医疗纠纷,都可以相对减轻。从卫生经济学的角度来看,这应是相当可观的效益。一专多能的医师,更具有可塑性,使医疗资源能够更加适应流行病学的变动。随着人们对健康越来越重视,疾病谱在悄悄发生变化,今天的热点,5年后可能就病患寥寥。作为整个卫生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医师的知识体系需要随时更新,受过良好培训,具有开放思维的人更具有可塑性。

4 多科目执业与全科医学

一位医师将不同科目的知识技能融于一身,其实战能力将大大提高,集丰富的知识、全面的技能、多面的能力于一身,这样一批医师的长成,无疑对广大求医者是一大福音。这样的医师其优势主要是将两人或多人的知识技能以一人兼而有之。这样的人才,并不是新发明,而是历来就有,比如我国曾经风靡一时的“赤脚医生”和现在大力培养的“全科医生”。多科目执业的医师与“全科医生”差别较大,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4.1 水平不同

多科目执业,其实是精英的联合体,而“全科”延续的是“低水平、广覆盖”的思路。

4.2 起点不同

多科目执业,是在执业医师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的产物,其起点是双学士水平或研究生水平,而“全科”则没有这样的要求。

4.3 目标不同

多科目执业,是一专多能,在多能的有力辅助之下,解决一专的疑难杂症,其目标仍在高精尖;“全科”是多能而不专,解决的是普遍的普通问题,其目标在低常广。

4.4 结果不同

多科目执业,是不同的知识甚至知识体系在一个人身上有机的整合,最终将有力的支持新兴学科——整合医学,是创新的;而“全科”本身就是在“全科医学”指导之下进行工作的,是因循常规的。

5 多科目执业的远景展望

在医师层面,丰富的理论营养和多样化的实践锻炼,造就一批有技能会思考的临床医师,以此为沃土将产生新的学术巨人和大师。

在医院层面,这样一批医师的产生,可以使学科之间的对话消除隔阂,而碰撞火花,不同学科之间的合作流畅而自然,工作效率得到极大提高。

在社会层面,老百姓如果能够听取具有多学科训练背景的医师建议,能减少在不同科室之间来回奔波的繁琐,能减少服用许多不必要的甚至互相冲突的药物,能减少不同科室之间病理药理的矛盾困惑,能找到值得信赖的“我的医生”。从客观上改善医患间的群体关系,使看病难看病贵的解决从此找到突破口;目前国家正在筹备的“家庭医师”制度或可以此为契机得到推进和落实。

在国家层面,这是一批人力资源的大储备。人才素质的提升,必将换来医疗资源的节约。

以此来看,多科目执业前景值得期待。

摘要:医师多点执业在发达国家是比较成熟的制度之一,我国自2011年开始试点实施,逐渐被医务工作者接受,被广大群众认可。循着整合医疗资源、减少资源浪费,使有限的医务人员满足更多医疗需求的线索,笔者思考医师多科目执业的可行性,或对目前中国的医疗现状有一定贡献。

关键词:执业医师,多点执业,多科目执业

参考文献

[1]张津.医师多点执业改革的利与弊[J].中国卫生产业,2012,9(22):190-191.

[2]樊代明.整合医学初探(上)[J].中华医学信息导报,2012,27(12):19.

交流执业 篇4

关键词:执业医师,医疗机构,执业地点,法律适用

1 案例简介

2008年6月28日凌晨4时, 绍兴A市卫生局接到群众举报:A市某镇卫生院职工M在家中无证行医致人死亡。卫生监督员即赶赴M家进行现场检查, 发现M未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擅自在家中开展诊疗活动, 并收集了现场照片、药品、医疗器械、处方、进货清单等证据。经调查, M为A市某镇卫生院在职内科医生, 具有执业医师资格, 执业地点注册在该镇卫生院。但从2007年12月份开始, M私自从邻村卫生室和当地药品销售公司采购药品及医疗器械, 在未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的情况下擅自在家中开展诊疗活动。A市卫生局最终认定M违反了《执业医师法》第十九条第一款的规定, 按照行政处罚程序, 依据《执业医师法》第三十九条、第三十七条第 (一) 项的规定, 对M处以没收非法药品及医疗器械、责令暂停医疗执业活动6个月、罚款3万元整的处罚。

M对死者家属自行赔偿17万元。

2 法律适用分析

2.1 处罚条款的适用

本案相对人M, 作为一名在职的执业医师, 在未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的情况下, 在家中私自开展诊疗活动的行为, 违反了《执业医师法》第十九条第一款的规定, 同时也违反了《医疗机构管理条例》 (以下简称《条例》) 第二十四条的规定。两法虽然都是关于合法批准的医疗机构才能行医的规定, 但在适用上区别。因此, 适用《执业医师法》还是《条例》成为本案执法中的一个难点。本案最后依据《执业医师法》对M做出处罚, 主要是出于《执业医师法》在调整对象、处罚对象和处罚力度上更准确、严谨。

2.2 调整对象的适用

本案在执法过程中首要的难点就是法律的适用。从调整对象上来说, 《执业医师法》第二条规定:依法取得执业医师资格或者执业助理医师资格, 经注册在医疗、预防、保健机构中执业的专业医务人员, 适用本法。可见, 《执业医师法》调整对象是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而《条例》第二条规定:本条例适用于从事疾病诊断、治疗活动的医院、卫生院、疗养院、门诊部、诊所、卫生所 (室) 以及急救站等医疗机构。很显然, 从调整对象上来看, M作为一名在A市某镇卫生院注册在职的执业医师, 适用《执业医师法》更加适合本案。

2.3 处罚对象的适用

本案的行政相对人M作为一名在A市某镇卫生院注册在职的执业医师, 利用下班时间以营利为目的在自己家中开办私人诊所, 开展诊疗活动, 所取得的收入都归为其个人所有。所以, 其造成的法律后果也应该由他自己来承担。故本案的处罚对象是M本人, 而非M所在的A市某镇卫生院。

2.4 法律处罚目的

《执业医师法》第一条规定:为了加强医师队伍建设, 提高医师的职业道德和业务素质, 保障医师的合法权益, 保护人民健康。而本法第二十一条第 (一) 项又明确规定医师的权利:在注册的执业范围内, 进行医学诊查、疾病调查、医学处置、出具相应的医学证明, 选择合理的医疗、预防、保健方案。第十四条第一款对执业范围有具体规定:医师经注册后, 可以在医疗、预防、保健机构中按照注册的执业地点、执业类别、执业范围, 从事相应的医疗、预防、保健业务。M作为在A市某镇卫生院注册在职的执业医师, 只能在该卫生院执业才是合法的。而本案中M不但擅自在家中开展诊疗活动, 而且由于违反卫生行政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规范, 造成致人死亡的严重后果。依据《执业医师法》第三十七条第 (一) 项的规定, 责令暂停医疗执业活动六个月的行政处罚。本案A市卫生局考虑到某镇卫生院医师队伍缺乏而没有处以吊销执业证书, 较好地体现了《执业医师法》的目的, 也体现了行政处罚的处罚与教育相结合的原则。

2.5 法律处罚力度分析

本案的相对人M在未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的情况下以营利为目的擅自在家中开展诊疗活动, 既可依据是《条例》第四十四条:由县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责令其停止执业活动, 没收非法所得和药品、器械, 并可以根据情节处以1万元以下的罚款。也可依据《执业医师法》第三十九条的规定:未经批准擅自开办医疗机构行医或者非医师行医的, 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予以取缔, 没收违法所得及其药品、器械, 并处以10万元以下的罚款;对医师吊销其执业证书;给患者造成损害的, 依法承担赔偿责任;构成犯罪的, 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但从处罚的力度上看, 两者的差别比较大。本案中, M自2007年12月开始在家中私自为他人开展诊疗活动, 执业时间长达半年, 并且由于都是附近乡亲, 违法收入没有凭据。如果依据《条例》, 最多处以1万元的罚款, 对M的处罚太轻, 不足以起到惩戒的作用。因此, 对于执业医师私自在外行医并造成严重危害的违法行为, 适用《执业医师法》, 加大处罚力度是必要的。

3 《执业医师法》适用中的几个问题思考

从以上分析来看, 《执业医师法》在调整对象、处罚目的以及处罚力度上都比《医疗机构管理条例》更加适合本案。但是仔细研究本案, 有以下几点值得思考。

3.1 不能同时适用第三十七条和第三十九条两个条款

这两个条款适用的前提是不同的, 《执业医师法》第三十七条是对执业医师在执业地点违反《执业医师法》的相应要求所作出的处罚规定, 第三十九条则是对执业医师在非执业地点未经批准擅自开办医疗机构的处罚规定。而本案系M未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擅自在家中开展诊疗活动致人死亡案, 并非在执业地点违反了《执业医师法》的相应要求。所以只能适用第三十九条, 而不能同时再适用第三十七条。本案同时适用这两个条款, 明显是为了规避第三十九中对医师吊销其执业证书这一规定, 因为这一规定是属于不可自由裁量项。鉴此, 笔者建议修订该条款, 并改为“根据情节轻重, 可对医师吊销其执业证书”, 同时对“情节轻重”作出解释, 以便执法者在执法中考虑到医疗事业的发展和患者的利益, 做出更为适合的处罚。

3.2 非医师行医与非法行医的区别

《刑法》第三百三十六条第一款规定:未取得医生执业资格的人非法行医, 强调的是没有取得任何医生资格的人行医, 即:既未取得医师资格证书, 也未取得医师执业证书[1]。而《执业医师法》第三十九条中的非医师行医, 根据卫政法发 (2004) 第178号:对于取得医师资格但未经医师注册取得执业证书而从事医师执业活动的人员, 按照《执业医师法》第三十九条的规定处理的解释。非医师是指取得医师资格但未经医师注册取得执业证书的人。所以, 笔者认为, 在行政处罚中, 对没有取得任何医生资格的人行医要按《条例》第四十四条处罚, 而取得医师资格但未经医师注册取得执业证书的人则要按《执业医师法》第三十九条处罚。但由于《执业医师法》适用比较复杂, 而在很多情况下, 执法人员更愿意选择条文阐述清晰且处罚较轻的《条例》, 以免除受到行政复议和诉讼[2], 也使得在执法中更加人性化。但是为更准确适用《执业医师法》, 建议修订该法, 然后制订本法《实施细则》, 按照情节轻重, 在10万元的量刑幅度上细化, 使处罚更具操作性。同时, 加紧修订《条例》, 使《执业医师法》和《条例》在无证行医的处罚力度上一致。

3.3 赔偿责任是否要在《执业医师法》中明确

《执业医师法》第三十九条规定:未经批准擅自开办医疗机构行医或者非医师行医的, ……给患者造成损害的, 依法承担赔偿责任。在实际生活中, 无论是有证医疗机构, 还是非法行医, 只要是行医方有错, 除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外, 都在承担一定的民事赔偿, 这种民事赔偿既不一定通过法律途径解决, 也不需要行政部门去解决。因此, 《执业医师法》作为一部规范医师执业活动的行政法, 是否需要在法规中明确赔偿责任的内容, 值得进一步探讨。

参考文献

[1]李建华, 吴廷生, 冉琦, 等.对非法行医罪的思考[J].中国卫生监督, 2008, 15 (4) , 297.

论律师执业风险 篇5

一、律师执业风险的含义及其主要特征

所谓风险,是指可能发生的危险。而律师执业风险是指律师在执业中因其执业行为而可能承担的一切法律责任或后果。这种风险既包括因律师的过失行为致使当事人利益受到损害而可能承担的民事赔偿责任, 也包括因律师的故意违约或违法犯罪行为致使当事人或国家利益遭受损害而应当承担的民事责任、行政或刑事责任。甚至还有可能包括因证人、法官、当事人的不当或者错误行为而蒙受不白之冤,受到错误的处罚。

律师执业风险的特征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风险的关联性,律师的执业风险的具体表现为人员、利益的关联。人员上的关联,即每一风险的发生都与诉讼参与人密切相关。而利益上的关联包括合法利益也包括非法利益。(2)风险发生的范围性,律师在代理案件中,很容易在证据,国家、商业、个人秘密上以及贿赂官员等方面上栽跟斗,受处罚。(3)风险损害结果的直接性。律师在帮助当事人案件中很容易在人身、财产、名誉上受到损害。(4)风险事后处理的间接性,相对于司法人员来讲,司法人员发生工作风险后,具有较强的防范能力与转嫁危机的手段,而律师的自我保护能力相比小得多。

二、律师执业风险产生的原因

律师的执业风险是因律师本身固有的特性而产生的,其成因是复杂多样的,贯穿各个角度。具体而言,法律因素、社会因素、人为因素等都从不同的侧面制约着律师的执业风险性。

(一) 法律因素──立法缺陷是律师执业风险产生的根源

我国《刑事诉讼法》第38条规定:“辩护律师或其他辩护人不得帮助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隐藏、毁灭、伪造证据,或者串供,不准威胁、引诱证人改变证言或者作伪证,以及其他干扰司法机关诉讼活动的行为,违反前款规定的,应当依法追究法律责任。”该规定把诉讼参与人都应当共同遵守的法定义务在主体上进行了限制,似乎把律师推向违法行为制造发生的边缘。实践中,律师的确也饱受如“引诱证人作伪证”而自身受到惩罚的风险。

对律师执业安全的保护不仅立法规定欠缺, 就是立法中已赋予律师的权利, 也因为缺乏完善的救济程序和权利保障制度, 最终得不到贯彻落实。《律师法》只在总则第3条中原则性地写了一笔:“律师依法执业受法律保护”。第32条规定:“律师在执业活动中的人身权利不受侵犯。”至于对侵犯律师身权的行为如何处罚, 法律并没有作出进一步的规定。也就是说,当律师在提供法律服务中遭受人身安全威胁及侵害时, 缺乏明确的救济保障。

(二) 社会因素──律师执业环境的复杂性

在古代,律师被称为“讼棍”,名誉受到贬低。随着改革开放,社会主义法治化的发展,人们对律师认可度增高,但还是带着有色眼镜。在我国司法并非完全独立的国情中,律师职业的生存环境变得复杂多样,存在着很多不利的环境因素制约着律师依法执业,因而,增加了的律师的执业风险。

律师与司法人员在刑事诉讼过程中所处地位具有一定的对立性,某些司法人员政治业务素质较低,对律师的参与深表反感,一旦与律师发生认识分歧,就对律师产生恶意,甚至对他们使诈,打击报复。部分社会公众对律师也存在不理性的认识, 认为律师就是“拿人钱财, 替人消灾”的讼棍, 就会拉关系、走后门办案, 替恶人开脱。甚至认为律师为那些罪大恶极的被告人辩护是道德的败坏,人格的沦丧。

在现实生活中, 很多社会不公的问题一时还难以依靠法律的手段来解决, 律师对于这些问题往往是无能为力的, 人们当然不能对律师这一民间群体有过多的奢望。律师在执业中并非具有通天的法术,他们受到周围诸多环境的制约。

(三)人为因素──律师自身缺乏自我尊重,职业道德丧失,业务水平停滞

在我国律师这个大群体中,绝大多数人是勤勤恳恳、爱岗敬业的,他们在维护法律尊严,维持社会公平与正义上洒下了司法公正的汗水,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但我们也不可否认,确实有少部分律师为打赢官司,不择手段,对权势卑躬屈膝,惟利是图,丧失职业道德甚至人格尊严,贪赃枉法。

特别是《刑事诉讼法》修改后, 律师工作方式的转变以及许多新业务的出现, 也要求律师在办案的过程中, 必须要具有准确敏锐的思维判断能力, 较高的法律掌握与控制能力。然而很多律师不多加学习,提高自身的各方面的素质能力,未及时调整诉讼或非诉讼策略, 就很容易出现工作失误, 不能维护好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甚至给他们带来不必要的损害。

三、律师执业风险的防范

律师执业风险是和律师职业是相辅相成的,要完全消除这种风险是不可能的,也是不现实的。但是,对律师执业风险最大限度地减少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

(一)完善立法体系,保护辩护律师的合法权益

维护律师依法执业的权利, 最根本的措施是立法的完善。我国法律没有明确规定律师刑事责任豁免权, 这就使律师在执业中悄悄的埋下了安全隐患,使他们不能完全放开的去为当事人谋利。赋予律师豁免权有利于调动律师参与刑事诉讼的主动性、积极性,提高刑事案件的审判质量,减少律师参与刑事诉讼的风险。

《刑法》及《刑事诉讼法》对律师成为相关特殊犯罪主体的界定,局限性较强,客观方面又过于宽范、模糊。这种情况不可避免的会对律师依法执业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应该根本上予以修正。与此同时,立法机关需要完善《刑事诉讼法》中关于律师阅卷及调查取证的权利。

(二)加大宣传力度,根本改变大众对律师的认识

司法行政部门及律师协会应最大限度的发挥职能作用,加大对《律师法》的宣传,增进社会大众对律师的了解,改变人民群众对律师的不良看法,使人们尊重律师。要在舆论上提高和巩固律师的地位和作用,在社会上打造一种良好的尊重法律,尊重律师的法治化、文明化的氛围。

与此同时,公安、司法机关应加大对侵犯律师权益案件的查处和打击力度,用行政、司法手段为律师依法执业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三)严格遵守执业纪律和职业道德,提高自身修养,增强自律意识

律师要以高度的责任感参与诉讼, 把维护当事人的合法利益和国家司法公正高度统一起来。在代理案件过程中, 恪守律师职业道德和执业纪律, 提高抵御风险和诱惑的能力。毕竟,律师遵守执业道德和执业纪律就是对自身最好的保护,就是防范执业风险的最有效手段。

此外,律师要不断学习, 尤其要认真学习新颁布的法律法规和规章, 不断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增强办案能力,诚实守信, 谦虚谨慎, 戒骄戒躁, 加强自己的思想道德修养, 不断提高思想道德素质, 这样才能从根本上防范律师的执业风险。

总之,尽管我国的律师执业起步晚,执业环境复杂多样,充满着机遇,同时也存在着风险,但是我们坚信,律师业会蓬勃发展,执业律师会披荆斩棘,强化自己,降低内外风险,在康庄大道上开创一个新的未来,为我国的法治化进程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参考文献

[1]周光发.律师执业风险及其防范[J].法律.社会, 2005, (7) .

[2]关洁玫.律师的职业风险与保护[J].河北法学, 2001, (1) .

[3]夏芬芳.律师执业风险及其防范[J].法制园地.

[4]罗兴亮.律师执业与律师风险维权[J].中国律师, 2001, (2) .

[5]吴淞豫.新时期律师执业风险浅析[J].洛阳大学学报, 2002, (3) .

《执业兽医》栏目约稿启事 篇6

1.国内外先进的兽医管理技术及理念, 具有实践及指导意义的治疗方式方法;

2.所述内容实用性强, 值得借鉴和广泛推广;

3.文章要求书写规范、语句通顺、逻辑严谨, 使用国家标准的单位符号。

殷切期盼大专院校的师生、科研工作者、兽医、执业兽医及一线的科研、技术人员踊跃赐稿!

地址:哈尔滨市香坊区哈平路243号牧业大厦519室 邮编:150069

执业兽医管理办法 篇7

(2008年11月26日农业部令第18号公布, 2013年9月28日农业部令2013年第3号、2013年12月31日农业部令2013年第5号修订)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规范执业兽医执业行为, 提高执业兽医业务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 保障执业兽医合法权益, 保护动物健康和公共卫生安全,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 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从事动物诊疗和动物保健活动的兽医人员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执业兽医, 包括执业兽医师和执业助理兽医师。

第四条农业部主管全国执业兽医管理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兽医主管部门主管本行政区域内的执业兽医管理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设立的动物卫生监督机构负责执业兽医的监督执法工作。

第五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兽医主管部门应当对在预防、控制和扑灭动物疫病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执业兽医, 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给予表彰和奖励。

第六条执业兽医应当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 按照有关动物防疫、动物诊疗和兽药管理等法律、行政法规和技术规范的要求, 依法执业。

执业兽医应当定期参加兽医专业知识和相关政策法规教育培训, 不断提高业务素质。

第七条执业兽医依法履行职责, 其权益受法律保护。

鼓励成立兽医行业协会, 实行行业自律, 规范从业行为, 提高服务水平。

第二章资格考试

第八条国家实行执业兽医资格考试制度。执业兽医资格考试由农业部组织, 全国统一大纲、统一命题、统一考试。

第九条具有兽医、畜牧兽医、中兽医 (民族兽医) 或者水产养殖专业大学专科以上学历的人员, 可以参加执业兽医资格考试。

第十条执业兽医资格考试内容包括兽医综合知识和临床技能两部分。

第十一条农业部组织成立全国执业兽医资格考试委员会。考试委员会负责审定考试科目、考试大纲、考试试题, 对考试工作进行监督、指导和确定合格标准。

第十二条农业部执业兽医管理办公室承担考试委员会的日常工作, 负责拟订考试科目、编写考试大纲、建立考试题库、组织考试命题, 并提出考试合格标准建议等。

第十三条执业兽医资格考试成绩符合执业兽医师标准的, 取得执业兽医师资格证书;符合执业助理兽医师资格标准的, 取得执业助理兽医师资格证书。

执业兽医师资格证书和执业助理兽医师资格证书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兽医主管部门颁发。

第三章执业注册和备案

第十四条取得执业兽医师资格证书, 从事动物诊疗活动的, 应当向注册机关申请兽医执业注册;取得执业助理兽医师资格证书, 从事动物诊疗辅助活动的, 应当向注册机关备案。

第十五条申请兽医执业注册或者备案的, 应当向注册机关提交下列材料:

(一) 注册申请表或者备案表;

(二) 执业兽医资格证书及其复印件;

(三) 医疗机构出具的6个月内的健康体检证明;

(四) 身份证明原件及其复印件;

(五) 动物诊疗机构聘用证明及其复印件;申请人是动物诊疗机构法定代表人 (负责人) 的, 提供动物诊疗许可证复印件。

第十六条注册机关收到执业兽医师注册申请后, 应当在20个工作日内完成对申请材料的审核。经审核合格的, 发给兽医师执业证书;不合格的, 书面通知申请人, 并说明理由。

注册机关收到执业助理兽医师备案材料后, 应当及时对备案材料进行审查, 材料齐全、真实的, 应当发给助理兽医师执业证书。

第十七条兽医师执业证书和助理兽医师执业证书应当载明姓名、执业范围、受聘动物诊疗机构名称等事项。

兽医师执业证书和助理兽医师执业证书的格式由农业部规定, 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兽医主管部门统一印制。

第十八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 不予发放兽医师执业证书或者助理兽医师执业证书:

(一) 不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

(二) 被吊销兽医师执业证书或者助理兽医师执业证书不满2年的;

(三) 患有国家规定不得从事动物诊疗活动的人畜共患传染病的。

第十九条执业兽医变更受聘的动物诊疗机构的, 应当按照本办法的规定重新办理注册或者备案手续。

第二十条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兽医主管部门应当将注册和备案的执业兽医名单逐级汇总报农业部。

第四章执业活动管理

第二十一条执业兽医不得同时在两个或者两个以上动物诊疗机构执业, 但动物诊疗机构间的会诊、支援、应邀出诊、急救除外。

第二十二条执业兽医师可以从事动物疾病的预防、诊断、治疗和开具处方、填写诊断书、出具有关证明文件等活动。

第二十三条执业助理兽医师在执业兽医师指导下协助开展兽医执业活动, 但不得开具处方、填写诊断书、出具有关证明文件。

第二十四条兽医、畜牧兽医、中兽医 (民族兽医) 、水产养殖专业的学生可以在执业兽医师指导下进行专业实习。

第二十五条经注册和备案专门从事水生动物疫病诊疗的执业兽医师和执业助理兽医师, 不得从事其他动物疫病诊疗。

第二十六条执业兽医在执业活动中应当履行下列义务:

(一) 遵守法律、法规、规章和有关管理规定;

(二) 按照技术操作规范从事动物诊疗和动物诊疗辅助活动;

(三) 遵守职业道德, 履行兽医职责;

(四) 爱护动物, 宣传动物保健知识和动物福利。

第二十七条执业兽医师应当使用规范的处方笺、病历册, 并在处方笺、病历册上签名。未经亲自诊断、治疗, 不得开具处方药、填写诊断书、出具有关证明文件。

执业兽医师不得伪造诊断结果, 出具虚假证明文件。

第二十八条执业兽医在动物诊疗活动中发现动物染疫或者疑似染疫的, 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立即向当地兽医主管部门、动物卫生监督机构或者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 并采取隔离等控制措施, 防止动物疫情扩散。

执业兽医在动物诊疗活动中发现动物患有或者疑似患有国家规定应当扑杀的疫病时, 不得擅自进行治疗。

第二十九条执业兽医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合理用药, 不得使用假劣兽药和农业部规定禁止使用的药品及其他化合物。

执业兽医师发现可能与兽药使用有关的严重不良反应的, 应当立即向所在地人民政府兽医主管部门报告。

第三十条执业兽医应当按照当地人民政府或者兽医主管部门的要求, 参加预防、控制和扑灭动物疫病活动, 其所在单位不得阻碍、拒绝。

第三十一条执业兽医应当于每年3月底前将上年度兽医执业活动情况向注册机关报告。

第五章罚则

第三十二条违反本办法规定, 执业兽医有下列情形之一的, 由动物卫生监督机构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第八十二条第一款的规定予以处罚;情节严重的, 并报原注册机关收回、注销兽医师执业证书或者助理兽医师执业证书:

(一) 超出注册机关核定的执业范围从事动物诊疗活动的;

(二) 变更受聘的动物诊疗机构未重新办理注册或者备案的。

第三十三条使用伪造、变造、受让、租用、借用的兽医师执业证书或者助理兽医师执业证书的, 动物卫生监督机构应当依法收缴, 并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第八十二条第一款的规定予以处罚。

第三十四条执业兽医有下列情形之一的, 原注册机关应当收回、注销兽医师执业证书或者助理兽医师执业证书:

(一) 死亡或者被宣告失踪的;

(二) 中止兽医执业活动满2年的;

(三) 被吊销兽医师执业证书或者助理兽医师执业证书的;

(四) 连续2年没有将兽医执业活动情况向注册机关报告, 且拒不改正的;

(五) 出让、出租、出借兽医师执业证书或者助理兽医师执业证书的。

第三十五条执业兽医师在动物诊疗活动中有下列情形之一的, 由动物卫生监督机构给予警告, 责令限期改正;拒不改正或者再次出现同类违法行为的, 处1 000元以下罚款:

(一) 不使用病历, 或者应当开具处方未开具处方的;

(二) 使用不规范的处方笺、病历册, 或者未在处方笺、病历册上签名的;

(三) 未经亲自诊断、治疗, 开具处方药、填写诊断书、出具有关证明文件的;

(四) 伪造诊断结果, 出具虚假证明文件的。

第三十六条执业兽医在动物诊疗活动中, 违法使用兽药的, 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予以处罚。

第三十七条注册机关及动物卫生监督机构不依法履行审查和监督管理职责, 玩忽职守、滥用职权或者徇私舞弊的, 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 依照有关规定给予处分;构成犯罪的, 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六章附则

第三十八条本办法施行前, 不具有大学专科以上学历, 但已取得兽医师以上专业技术职称, 经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兽医主管部门考核合格的, 可以参加执业兽医资格考试。

第三十九条本办法施行前, 具有兽医、水产养殖本科以上学历, 从事兽医临床教学或者动物诊疗活动, 并取得高级兽医师、水产养殖高级工程师以上专业技术职称或者具有同等专业技术职称, 经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兽医主管部门考核合格, 报农业部审核批准后颁发执业兽医师资格证书。

第四十条动物饲养场 (养殖小区) 、实验动物饲育单位、兽药生产企业、动物园等单位聘用的取得执业兽医师资格证书和执业助理兽医师资格证书的兽医人员, 可以凭聘用合同申请兽医执业注册或者备案, 但不得对外开展兽医执业活动。

第四十一条省级人民政府兽医主管部门根据本地区实际, 可以决定取得执业助理兽医师资格证书的兽医人员, 依照本办法第三章规定的程序注册后, 在一定期限内可以开具兽医处方笺。

前款期限由省级人民政府兽医主管部门确定, 但不得超过2017年12月31日。

经注册的执业助理兽医师, 注册机关应当在其执业证书上载明“依法注册”字样和期限, 并按执业兽医师进行执业活动管理。

第四十二条乡村兽医的具体管理办法由农业部另行规定。

第四十三条外国人和香港、澳门、台湾居民申请执业兽医资格考试、注册和备案的具体办法另行制定。

第四十四条本办法所称注册机关, 是指县 (市辖区) 级人民政府兽医主管部门;市辖区未设立兽医主管部门的, 注册机关为上一级兽医主管部门。

执业兽医管理办法 篇8

第一条为了规范执业兽医执业行为, 提高执业兽医业务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 保障执业兽医合法权益, 保护动物健康和公共卫生安全,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 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从事动物诊疗和动物保健活动的兽医人员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执业兽医, 包括执业兽医师和执业助理兽医师。

第四条农业部主管全国执业兽医管理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兽医主管部门主管本行政区域内的执业兽医管理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设立的动物卫生监督机构负责执业兽医的监督执法工作。

第五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兽医主管部门应当对在预防、控制和扑灭动物疫病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执业兽医, 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给予表彰和奖励。

第六条执业兽医应当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 按照有关动物防疫、动物诊疗和兽药管理等法律、行政法规和技术规范的要求, 依法执业。

执业兽医应当定期参加兽医专业知识和相关政策法规教育培训, 不断提高业务素质。

第七条执业兽医依法履行职责, 其权益受法律保护。

鼓励成立兽医行业协会, 实行行业自律, 规范从业行为, 提高服务水平。

第二章资格考试

第八条国家实行执业兽医资格考试制度。执业兽医资格考试由农业部组织, 全国统一大纲、统一命题、统一考试。

第九条具有兽医、畜牧兽医、中兽医 (民族兽医) 或者水产养殖专业大学专科以上学历的人员, 可以参加执业兽医资格考试。

第十条执业兽医资格考试内容包括兽医综合知识和临床技能两部分。

第十一条农业部组织成立全国执业兽医资格考试委员会。考试委员会负责审定考试科目、考试大纲、考试试题, 对考试工作进行监督、指导和确定合格标准。

第十二条农业部执业兽医管理办公室承担考试委员会的日常工作, 负责拟订考试科目、编写考试大纲、建立考试题库、组织考试命题, 并提出考试合格标准建议等。

第十三条执业兽医资格考试成绩符合执业兽医师标准的, 取得执业兽医师资格证书;符合执业助理兽医师资格标准的, 取得执业助理兽医师资格证书。

执业兽医师资格证书和执业助理兽医师资格证书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兽医主管部门颁发。

第三章执业注册和备案

第十四条取得执业兽医师资格证书, 从事动物诊疗活动的, 应当向注册机关申请兽医执业注册;取得执业助理兽医师资格证书, 从事动物诊疗辅助活动的, 应当向注册机关备案。

第十五条申请兽医执业注册或者备案的, 应当向注册机关提交下列材料:

(一) 注册申请表或者备案表;

(二) 执业兽医资格证书及其复印件;

(三) 医疗机构出具的6个月内的健康体检证明;

(四) 身份证明原件及其复印件;

(五) 动物诊疗机构聘用证明及其复印件;申请人是动物诊疗机构法定代表人 (负责人) 的, 提供动物诊疗许可证复印件。

第十六条注册机关收到执业兽医师注册申请后, 应当在20个工作日内完成对申请材料的审核。经审核合格的, 发给兽医师执业证书;不合格的, 书面通知申请人, 并说明理由。

注册机关收到执业助理兽医师备案材料后, 应当及时对备案材料进行审查, 材料齐全、真实的, 应当发给助理兽医师执业证书。

第十七条兽医师执业证书和助理兽医师执业证书应当载明姓名、执业范围、受聘动物诊疗机构名称等事项。

兽医师执业证书和助理兽医师执业证书的格式由农业部规定, 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兽医主管部门统一印制。

第十八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 不予发放兽医师执业证书或者助理兽医师执业证书:

(一) 不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

(二) 被吊销兽医师执业证书或者助理兽医师执业证书不满2年的;

(三) 患有国家规定不得从事动物诊疗活动的人畜共患传染病的。

第十九条执业兽医变更受聘的动物诊疗机构的, 应当按照本办法的规定重新办理注册或者备案手续。

第二十条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兽医主管部门应当将注册和备案的执业兽医名单逐级汇总报农业部。

第四章执业活动管理

第二十一条执业兽医不得同时在两个或者两个以上动物诊疗机构执业, 但动物诊疗机构间的会诊、支援、应邀出诊、急救除外。

第二十二条执业兽医师可以从事动物疾病的预防、诊断、治疗和开具处方、填写诊断书、出具有关证明文件等活动。

第二十三条执业助理兽医师在执业兽医师指导下协助开展兽医执业活动, 但不得开具处方、填写诊断书、出具有关证明文件。

第二十四条兽医、畜牧兽医、中兽医 (民族兽医) 、水产养殖专业的学生可以在执业兽医师指导下进行专业实习。

第二十五条经注册和备案专门从事水生动物疫病诊疗的执业兽医师和执业助理兽医师, 不得从事其他动物疫病诊疗。

第二十六条执业兽医在执业活动中应当履行下列义务:

(一) 遵守法律、法规、规章和有关管理规定;

(二) 按照技术操作规范从事动物诊疗和动物诊疗辅助活动;

(三) 遵守职业道德, 履行兽医职责;

(四) 爱护动物, 宣传动物保健知识和动物福利。

第二十七条执业兽医师应当使用规范的处方笺、病历册, 并在处方笺、病历册上签名。未经亲自诊断、治疗, 不得开具处方药、填写诊断书、出具有关证明文件。

执业兽医师不得伪造诊断结果, 出具虚假证明文件。

第二十八条执业兽医在动物诊疗活动中发现动物染疫或者疑似染疫的, 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立即向当地兽医主管部门、动物卫生监督机构或者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 并采取隔离等控制措施, 防止动物疫情扩散。

执业兽医在动物诊疗活动中发现动物患有或者疑似患有国家规定应当扑杀的疫病时, 不得擅自进行治疗。

第二十九条执业兽医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合理用药, 不得使用假劣兽药和农业部规定禁止使用的药品及其他化合物。

执业兽医师发现可能与兽药使用有关的严重不良反应的, 应当立即向所在地人民政府兽医主管部门报告。

第三十条执业兽医应当按照当地人民政府或者兽医主管部门的要求, 参加预防、控制和扑灭动物疫病活动, 其所在单位不得阻碍、拒绝。

第三十一条执业兽医应当于每年3月底前将上年度兽医执业活动情况向注册机关报告。

第五章罚则

第三十二条违反本办法规定, 执业兽医有下列情形之一的, 由动物卫生监督机构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第八十二条第一款的规定予以处罚;情节严重的, 并报原注册机关收回、注销兽医师执业证书或者助理兽医师执业证书:

(一) 超出注册机关核定的执业范围从事动物诊疗活动的;

(二) 变更受聘的动物诊疗机构未重新办理注册或者备案的。

第三十三条使用伪造、变造、受让、租用、借用的兽医师执业证书或者助理兽医师执业证书的, 动物卫生监督机构应当依法收缴, 并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第八十二条第一款的规定予以处罚。

第三十四条执业兽医有下列情形之一的, 原注册机关应当收回、注销兽医师执业证书或者助理兽医师执业证书:

(一) 死亡或者被宣告失踪的;

(二) 中止兽医执业活动满2年的;

(三) 被吊销兽医师执业证书或者助理兽医师执业证书的;

(四) 连续2年没有将兽医执业活动情况向注册机关报告, 且拒不改正的;

(五) 出让、出租、出借兽医师执业证书或者助理兽医师执业证书的。

第三十五条执业兽医师在动物诊疗活动中有下列情形之一的, 由动物卫生监督机构给予警告, 责令限期改正;拒不改正或者再次出现同类违法行为的, 处1000元以下罚款:

(一) 不使用病历, 或者应当开具处方未开具处方的;

(二) 使用不规范的处方笺、病历册, 或者未在处方笺、病历册上签名的;

(三) 未经亲自诊断、治疗, 开具处方药、填写诊断书、出具有关证明文件的;

(四) 伪造诊断结果, 出具虚假证明文件的。

第三十六条执业兽医在动物诊疗活动中, 违法使用兽药的, 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予以处罚。

第三十七条注册机关及动物卫生监督机构不依法履行审查和监督管理职责, 玩忽职守、滥用职权或者徇私舞弊的, 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 依照有关规定给予处分;构成犯罪的, 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六章附则

第三十八条本办法施行前, 不具有大学专科以上学历, 但已取得兽医师以上专业技术职称, 经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兽医主管部门考核合格的, 可以参加执业兽医资格考试。

第三十九条本办法施行前, 具有兽医、水产养殖本科以上学历, 从事兽医临床教学或者动物诊疗活动, 并取得高级兽医师、水产养殖高级工程师以上专业技术职称或者具有同等专业技术职称, 经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兽医主管部门考核合格, 报农业部审核批准后颁发执业兽医师资格证书。

第四十条动物饲养场 (养殖小区) 、实验动物饲育单位、兽药生产企业、动物园等单位聘用的取得执业兽医师资格证书和执业助理兽医师资格证书的兽医人员, 可以凭聘用合同申请兽医执业注册或者备案, 但不得对外开展兽医执业活动。

第四十一条省级人民政府兽医主管部门根据本地区实际, 可以决定取得执业助理兽医师资格证书的兽医人员, 依照本办法第三章规定的程序注册后, 在一定期限内可以开具兽医处方笺。

前款期限由省级人民政府兽医主管部门确定, 但不得超过2017年12月31日。

经注册的执业助理兽医师, 注册机关应当在其执业证书上载明“依法注册”字样和期限, 并按执业兽医师进行执业活动管理。

第四十二条乡村兽医的具体管理办法由农业部另行规定。

第四十三条外国人和香港、澳门、台湾居民申请执业兽医资格考试、注册和备案的具体办法另行制定。

第四十四条本办法所称注册机关, 是指县 (市辖区) 级人民政府兽医主管部门;市辖区未设立兽医主管部门的, 注册机关为上一级兽医主管部门。

【交流执业】推荐阅读:

执业权利05-10

执业道德05-28

执业环境06-28

公证执业08-04

执业选择08-07

审计执业08-19

执业水平09-21

执业现状10-02

诚信执业10-03

执业纪律10-03

上一篇:诚信缺失原因下一篇:院校合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