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业现状

2024-10-02

执业现状(共10篇)

执业现状 篇1

1 美国执业兽医的教育和资格管理

在美国, 从事兽医临床工作以及相关的工作包括生物制品的生产、兽药生产、销售等多数需要兽医执照 (license) 。执照的获取需要一定的条件, 主要条件分为职业教育和国家统一考试两大项。

1.1 兽医教育

1.1.1 兽医期前教育

美国的兽医学院入学要求学生具有兽医期前教育学历背景。这种期前教育可以是普通大学相关专业 (如畜牧、生物、生物化学等) 的学士学位 (一般4年) , 或者是地区技术学院的专业技术学历 (2~3年) 。许多学生在进入兽医学院之前在动物医院做l~2年的助手或护士性质的工作, 以取得相关经验, 所以兽医学院的学生中很多人已经有了一定临床工作经验, 这样他们在学习期间可以更好地接受课程的内容。美国兽医学院学生的另外一个特点是他们对毕业后的目标很明确, 即从事兽医临床工作, 只有很少一部分学生继续攻读学位或到公司、政府机关工作。

1.1.2 兽医教育

美国的兽医教育一般为4年。多数的州都有兽医学院。有的州兽医学院附属于州立大学, 如德克萨斯州、宾西法尼亚州等, 有的州兽医学院在综合大学里面, 如纽约州的康奈尔大学、麻萨诸塞州的塔夫茨大学等。兽医学院有公立、私立之分, 其中多数为公立的。兽医学院的学费在所有大学中是比较昂贵的, 仅次于法学院和医学院等, 平均每年的学费为2万美元左右, 还不包括吃住等费用。所以很多美国的兽医学院毕业生离校时都欠几万美元的贷款债务。

美国兽医学院的课程设置除了我们了解的基础课、临床基础课和临床课以外, 还有兽医道德课程、兽医经济学、兽医法律法规课程、动物行为学、动物医院管理、兽医市场营销学等, 有些是以讲座的形式开课, 课程注重实用。

兽医学生毕业前有近一年的时间一面上课一面在动物医院实习或农场实习。毕业前学生已经根据自己的志愿分成大动物兽医或小动物兽医, 这样在实习时可以有重点地学习相关的知识和技术。对毕业生要求要达到一定水平的动手能力, 这些能力是通过国家统一考试的必备条件。

美国兽医学院的毕业生从事临床工作的约占毕业生的85%以上, 其中80%从事小动物临床, 15%从事大动物临床工作, 剩下的5%左右从事混合型临床, 即大、小动物临床都做。兽医的收入很高, 而且不愁找不到工作, 平均年薪5万~7万美元左右, 如果自己开业收入还要高的多。在公司的收入平均8万~10万美元, 但是公司的特点是稳定性不如从事临床工作。

1.2 国家统一考试

美国各个州都有自己的关于在本州行医 (兽医) 的法律。基本上所有的州都要求兽医学院的毕业生在毕业后必须接受国家统一考试, 而且考试成绩必须过线 (大多数州要求的分数一样, 有些州可能略有差别) 方能取得在本州行医的资格, 否则任何人不得从事兽医临床或有关动物诊疗的工作。

兽医师国家统一考试由独立的考试公司承担。考题则由美国兽医学会的兽医师国家统一考试委员会组织专家出题。专家出的题都要经过几道严格审查程序, 包括问题的合理性、问题的科学性、心理学可行性等, 而且每一道题至少由3名以上的不同专家审核, 合格的题收录到国家考试题库中。每年考试前, 由计算机随机抽取相应数量的考题, 由专门的考试公司装订, 密封后送到考场。考场的管理由本州兽医学会负责。

兽医师国家统一考试分成两大部分:一是包括所有兽医学科内容的理论部分 (National Board Examination, NBE) ;二是有关临床实践方面解决问题的能力部分 (Clinical Competen-cy Test, CCT) 。

NBE (理论部分) 考试由400道题组成, 考试时间为8 h, 满分为800分, 通过为425分。

CCT (实践部分) 考试由14道大题组成, 考试时间为4 h, 满分为800分, 通过为425分。

通过如上二项考试者获得兽医博士学位, 即DVM (Doctor of Veterinmy-Medlcine) 学位。获得DVM学位后还要通过本州的州考 (State Board Examination) 方能获得在该州行医的资格, 即行医执照。州考一般以本州有关兽医行医法律法规、动物防疫法规等内容为主。

1.3 美国兽医毕业生

美国兽医学院毕业生在美国从事兽医临床相关职业工作必须取得行医执照。对外国兽医学院的毕业生, 美国兽医学会有专门规定, 这个规定简称为ECFVG (Education Commission for Foreign Veterlnary Gradu-ates) 项目。项目要求毕业生所毕业的学校必须是美国兽医学会名录上登记的学校, 然后必须通过美国兽医国家考试 (同美国学生) 。此外还要通过为外国人设计的一系列特殊考试, 这些考试包括:英语能力 (托福TOEFL, 英语写作TWE, 英语口语TSE) 和实际操作能力考试。实际操作能力考试总共考3天, 在美国兽医学会指定的大学进行, 考官由大学教授担任, 考试主要集中在临床实际操作方面, 内容包括病理剖检, 实验室检查, X光操作, 手术操作, 临床检查, 临床处置等。由教授以一对一的形式进行。考试后教授打分决定考生通过与否。

以上所有考试都是收费的, 费用由几百到几千美元不等, 而且每年都在增加。

美国的兽医执照考试制度多年来在保证兽医质量方面确实起到了一定的保障作用。美国兽医学会近年来还在不断改进这个制度, 改进考试方法, 以期使制度更实用。

2 英国兽医管理体制概况

英国实行国家兽医官制度, 环境食物农业部 (以下简称农业部) 制定并组织落实动物健康和福利政策;食品标准局 (FSA) 管理与食品安全相关的动物产品的生产和供应;伦敦大学皇家兽医学院 (RCVS) 依法监管兽医行业, 实行兽医资格认证和注册, 规范兽医教育和职业操守;英国兽医协会 (BVA) 等行业组织维护兽医及相关动物利益并提供信息等服务。

2.1 农业部组织实施国家统一垂直管理的官方兽医体系

农业部近年来一直致力于实现政策制定与执行职能的分离。在动物健康和福利事务方面, 动物健康福利总司 (Animal Health and Welfare Directorate General) 制定并发展政策;国家兽医服务署 (SVS) 执行主要政策及相关法律法规;运行服务总司 (Operations and Service Delivery Directorate General) 的奶制品卫生监察处 (DHI) 、食品农业渔业总司 (Food, Farming and Fisheries Directorate General) 的鸡蛋交易监察处 (EMI) 以及环境、渔业及水生物研究中心 (CEFAS) 的鱼类健康监察处 (FHI) 分别执行有关奶制品、禽蛋和鱼类健康的政策法规。

2.1.1 动物健康福利总司

动物健康福利总司的主要职责是对本国及外来重大动物疫病和人畜共患病进行研究及监控;公布动物运输和进出口相关政策及法律法规;发展动物健康福利战略并参与实施兽医培训计划, 总司司长兼任国家首席兽医官。

2.1.2 国家兽医服务署

国家兽医服务署作为政策执行部门, 是维护动物健康和福利的最前沿机构。

(1) 发展历史。2001年英国爆发口蹄疫后, 为加强对动物卫生的管理, 农业部对原动物健康和兽医司 (Animal Health and Veterinary Group) 进行改组, 成立了动物健康福利总司和运行服务总司, 国家兽医服务署划归至后者。由于此后国家兽医服务署和动物健康福利总司之间一直存在职责交叉, 抑制了政策执行效果, 加上欧盟即将于2006年推出的新食品安全法规也将影响各相关部门的职责分工, 国家兽医服务署自2005年4月1日起改为农业部的执行机构 (Executive Agency) 。英国的执行机构与政府主管部门间为“契约”而非“隶属”关系。主管部门依据双方签订的“政策与资源框架文件” (Policy and Resource Framework) 对机构经营提出指导性意见, 不干预其日常活动。执行机构职员享有国家公务员身份, 但工资收入与经营效益挂钩。

(2) 工作职责。国家兽医服务署处理有关动物健康、公共健康、动物福利和国际贸易事务, 主要职责包括:应对重点疫病爆发, 检查动物福利水平, 提供防疫建议信息, 实行疫病防控, 颁发出口动物健康证明, 审查动物及动物源产品进口并执行相关法律法规。

(3) 组织结构。目前国家兽医服务署约有1 400名全职员工和273名一线员工, 另有7 000多名兼职地方兽医检察官 (LVIs) 协助工作。兼职地方兽医检察官本是私人兽医, 经国家兽医服务署培训后执行一些具体工作, 如例行检测结核杆菌和布鲁杆菌、颁发出口证书、依据《宠物旅行计划》 (PETS) 为动物提供旅行证明等。

国家兽医服务署包括总部和现场服务机构 (SVS Field Service) 。总部设服务处 (Service Delivery Division) 和应急计划处 (Contingency Planning Division) 。服务处下设人事科 (Personnel Unit) 、学习发展科 (Learning and Development Unit) 、健康安全科 (Health and Safety Unit) 、信息技术科 (IT Unit) 和国家羊搔痒症计划管理中心 (The National Scrapie Plan Administrative Centre NSPAC) ;应急计划处负责处理突发动物疫病。现场服务机构包括5个地区办公室和24个动物健康部门办公室, 其中英格兰地区分别有3个地区办公室和16个部门办公室。

2.1.3 其他相关机构

(1) 奶制品卫生监察处。奶制品卫生监察处行政上隶属运行服务总司的乡村发展服务署 (Rural Development Service) , 但与食品标准局签有服务协议, 代表其执行奶制品卫生法规, 食品标准局为其提供经费。奶制品卫生监察处有37名监察官和13名工作人员, 具体工作包括为奶牛场注册, 检查产奶场所、设备和动物, 实施统一标准, 并将异常情况通知国家兽医服务署和兽药理事会。

(2) 鸡蛋交易监察处。鸡蛋交易监察处负责执行欧盟鸡蛋交易法规和英国有关孵化鸡及雏鸡法规, 目前有36名监察官, 主要监督鸡蛋生产、处理、包装和零售, 检查拍卖市场和孵化场, 并将异常情况通知国家兽医服务署。食品标准局提供5%的经费用于食品安全方面的工作。

(3) 鱼类健康监察处。鱼类健康监察处隶属环境、渔业及水生物研究中心 (CEFAS) 。环境、渔业及水生物研究中心作为农业部执行机构, 为政府部门、国际机构、商业公司及援助组织提供渔业管理、环境保护和水产业等方面的科研、咨询、顾问、监管和培训服务。该中心为英国政府和欧盟决策者提供了大量研究意见及建议, 并正逐步将其客户群扩展到全球。目前环境、渔业及水生物研究中心有近500名成员, 分布在英范围的3个专业实验室。此外, 中心还全资拥有一家信息服务子公司 (CEFAS技术有限公司) 以及与私营部门合资拥有两家企业。

依据《欧盟鱼类健康法》 (EU Fish Health Regime) 和英国相关立法, 鱼类健康监察处在有关鱼类及贝类健康方面行使监督职责、颁发进口许可并实施进口监控, 具体工作包括为养殖场注册、疾病控制及调查、进出口、流动控制、建议及立法、刊物出版。

(4) 兽医实验所。兽医实验所前身为中央兽医实验室 (CVL) , 成立于1894年。1990年中央兽医实验室成为农业部执行机构, 1995年与兽医调查服务局 (Veterinary Investigation Service) 合并为兽医实验所。兽医实验所中心实验室设在Surrey的Weybridge, 另在全国范围内拥有15家地区实验室, 整个实验室系统与皇家兽医学院、利物浦大学兽医学院的两所监管中心以及苏格兰农业大学均保持密切联系。

兽医实验所主要职责是为农业部提供专家意见、为首席兽医官提供诊断、研究和咨询服务并对突发事件进行以实验室为基础的反应。兽医实验所同时也对公共和私营组织提供盈利性服务。

2002—2003财政年度, 兽医实验所的财政预算为8 860万英镑, 农业部和食品标准局分别提供其中的88%和5%;平均雇员人数为1 276名, 其中包括627名科学家和97名兽医。

(5) 兽药理事会 (VMD) 。兽药理事会成立于1989年, 1990年成为执行机构, 和兽医实验所同坐落在Weybridge。

兽药理事会主要职责为颁发兽药生产销售许可、监督检测药物残留、发展执行政策法规。兽药理事会授予英国皇家药物协会 (RPSGB) 动物药品监察处 (AMI) 对生产及供应含有兽药成分饲料的法定监控权。

兽药理事会颁发许可和进行药残检测的经费由顾客承担。2002—2003财年, 兽药理事会的收入主要来自颁发许可 (474万英镑, 占41%) 、药残监测 (356万英镑, 占31%) 和农业部 (334万英镑, 占28%) 。

2.2 食品标准局通过监管和执法手段保护消费者权益

由于疯牛病等动物疫病的暴发, 英国工党政府应公众呼吁对食品卫生和安全机构进行了改革。英国议会于1999年通过《食品标准法》, 依法成立食品标准局, 原先隶属于农业部的食品卫生管理职能被划归至食品标准局。食品标准局虽是政府部门, 但工作具有相对独立性, 为公众和政府部门就食品安全、营养和饮食等提供信息和建议, 并通过监管和执法手段保护消费者权益。

食品标准局肉类卫生署成立于1995年, 当时隶属农业部。肉类卫生署作为食品标准局的执行机构, 集中了原先300多家地方机构对肉类卫生的管理职能, 统一负责全国肉类卫生安全, 监督执行有关鲜肉、禽肉、野生动物肉的相关法律法规。

2.3 皇家兽医学院作为法定监管机构, 为合格兽医注册、管理兽医教育、规范职业操行

2.3.1 法律依据

皇家兽医学院1844年获皇家特许成立, 此后兽医在英国成为正式职业。1881年英国通过第一部《兽医法》, 几经修正后目前实施的是《1966年兽医法》, 该法指定皇家兽医学院为英国唯一兽医监管机构, 负责兽医和执业兽医注册并规范兽医教育和职业操行。

2.3.2 学院职能

皇家兽医学院除作兽医行业法定监管机构外, 还另具两个重要职能:皇家学院——依据皇家特许颁发奖学金, 授予兽医和兽医护理等人员学历及学位, 提供有关兽医事宜的正确见解;慈善基金——皇家兽医学院基金会 (RCVS TRUST) 作为独立慈善部门, 提供皇家兽医学院图书馆、信息服务以及一系列津贴, 支持教育和科研活动, 促进兽医科学和药品的研究及开发。因此皇家兽医学院总体而言是集三大职能于一身。

2.3.3 管理机构

皇家兽医学院依法成立了由40名成员组成的理事会, 1年3次例会。理事会成员的构成如下:

(1) 24名从业者代表, 每年5月选举。 (2) 12名英国6家兽医学院 (剑桥大学、爱丁堡大学、格拉斯哥大学、利物浦大学和布里斯托大学的兽医学院) 推选的成员 (每家2名) 。 (3) 4名枢密院任命成员。

理事会下设初步调查委员会、咨询委员会、纪律委员会、外部事务委员会、教育委员会、专业化及进修委员会、财政和普通事务委员会、皇家兽医学院信托和兽医护士委员会等9个委员会, 具体负责各项事务。其中兽医护士委员会负责有关护士培训、注册及资格认证等所有事务。工作小组和秘书处提出的政策议题先在委员会内进行讨论, 决定是否提交理事会, 理事会对提交的议题进行表决。委员会对部分事务具有决定权, 但均向理事会出具相关报告。

理事会主席、第一副主席、第二副主席和财务主管在理事会内产生, 他们和注册主任一起构成理事会的领导班子, 对理事会进行管理。

2.3.4 兽医注册

《1966年兽医法》规定, 只有在皇家兽医学院注册后方可在英国境内从事兽医工作。申请注册者须拥有皇家兽医学院认可的资格或者通过皇家兽医学院资格考试。

目前RCVS认可的资格包括: (1) 英国6家兽医学院授予的学位; (2) 欧盟78/1026/EEC认可指令中所列国家的资格, 奥地利、比利时、捷克、丹麦、爱沙尼亚、芬兰、法国、德国、希腊、匈牙利、爱尔兰、意大利、拉脱维亚、立陶宛、荷兰、挪威、波兰、葡萄牙、斯洛伐克、斯洛文尼亚、西班牙、瑞典、瑞士; (3) 英国皇家兽医学院理事会认可的外国和英联邦成员国的资格, 澳大利亚、新西兰、南非、美国和加拿大。

特定情况下, 不具备在英国注册资格的兽医可被授予临时注册资格, 以便于其在限定范围内执行相关活动。

2.4 行会组织及网站

2.4.1 英国兽医协会 (BVA)

英国兽医协会为非官方的全国行业代表性组织, 已有118年历史。协会目前在全国共设按照动物类别和地区划分的51家分支机构, 拥有包括绝大多数执业兽医在内的1万多名成员。英国兽医协会与政府、议员和媒体保持沟通, 发展实施兽医行业政策, 保护促进兽医业及相关动物利益, 提供信息及其他服务。

2.4.2 英国兽医护士协会 (BVNA)

英国兽医护士协会成立于1965年, 是全国兽医护士行业的代表性组织。协会目前拥有包括合格兽医护士、学生兽医护士、动物护理助理、护理经理和接待员等在内的4 000多名成员, 为成员提供教育、培训、就业及业内其他相关信息。

2.4.3 英国兽医网 (www.vetweb.co.uk)

英国兽医网由英国皇家兽医学院创办于1995年, 为兽医、护士、学生和护理经理等提供免费信息服务, 以推进继续职业发展 (CPD) 。

执业现状 篇2

1、遵守律师执业道德、执业纪律、执业行为规范

本律师在上执业过程中,以律师职业道德和执业纪律的规定要求自己,时时刻刻地提醒自己,在办案中坚持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严格依法执业、忠于职守、坚持原则,维护国家法律与社会正义,诚实守信、勤勉尽责地维护委托人的合法权益,面对困难群体,经常免费提供法律咨询服务。

遵守律师在执业机构中的纪律,按律师事务所收费制度和财务纪律制度办事,从未以个人名义私自接受委托或私下委托人的财物。在诉讼中不卑不亢,遵守法庭纪律,尊重法官,尊重对方当事人及代理人,按时提交法律文书,按时出庭参加答辩。工作上精益求精,充分与运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尽心尽职地根据法律的规定完成委托事项,最大限度地维护委托人的合法权益。

2、律师个人工作总结

一年来,本人能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贯彻十七大精神,积极实践“三个代表”和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在思想上按严格要求自己,在工作上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在作风上艰苦朴素、务真求实,较好地完成律师事务所指派的各项任务。接受当事人委托后尽心尽力办案,努力工作。本人全年主要情况总结如下:

在思想上,认真学习邓小平理论、领会党的十七大精神,利用电视、电脑、报纸、杂志等媒体关注国内国际形势,学习党的基本知识和有关政治思想文件、书籍,深刻领会胡总书记的讲话精神,并把它作为思想的纲领,行动的指南。积极参加律师事务所组织的各种政治学习及教育活动。时刻牢记“受人之托,忠人之事”的宗旨,明白自己所肩负的责任。积极参与新疆工会职工维权律师志愿团的法律服务活动,同时,认真学习相关业务知识,更新自我法律体系,不断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办案水平和综合素质。

在律师业务上,坚持律师职业道德,对照相关标准,严以律己,坚持“做事如山、做人如水”的原则,为当事人提供了高效的法律服务。本主要代理或参与参与代理案件

33件(其中:刑事2件、民事8件、经济6件、行政1件、非诉业务10件、法律援助1件、另有5家顾问单位)。同时在执业过程中始终坚持坚持公平和正义,决不挑词,努力做到依法办案,决不利用非法手段干扰法院的审判工作,配合法院法官办案,解决纠纷。

在作风上,能遵章守纪、团结同事、务真求实、乐观上进,始终保持严谨认真的工作态度和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在生活中发扬艰苦朴素、勤俭耐劳、乐于助人的优良传统,始终做到老老实实做人,勤勤恳恳做事,勤劳简朴的生活,时刻牢记律师的责任和义务,严格要求自己。

执业现状 篇3

关键词:中职;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内科护理;教学改革

众所周知,护士执业资格证是从事临床护理工作的行业准入证,学生能否顺利就业,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们能否通过国家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内科护理课程是中职护理专业必修的核心课程,是以内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和护理为主要内容,是连接基础医学与临床护理的桥梁性、应用性课程,更是护士执业资格考试的主要课程之一,占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出题率的35%。因此,本文对中职学生护士执业资格考试现状进行分析,以护士执业资格考试为切入点,探索内科护理教学改革,提高中职学生护士执业资格考试的一次性通过率。

一、中职护士执业资格考试现状

从2011年起,护士执业资格考试改革由原来的4个科目更改为2个科目,即专业实务和实践能力。科目不多,却包含了医学护理的各门课程内容,而且临床病例题份量在不断加大,越来越注重考核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然而中职学生年龄小,心智不成熟,缺乏专业思想,学习动机不足,还无法对自己的职业人生做合理规划;基础知识薄弱且参差不齐,综合素质较低,影响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理解;自我管理和主动学习能力较差,对学习没有充足的信心;需要与大专、本科学生同台竞争,缺乏竞争力。这些原因导致中职学生护士执业资格考试的通过率一直比较低,约30~50%,很多学生面临一毕业就失业的窘境。如何调动中职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护士执业资格考试通过率,提高就业率,成为急待解决的问题。

二、中职内科护理教学改革的必然性

从中职学生护士执业资格考试现状分析来看,考试通过率不容乐观。从护士执业资格考试的试题分析来看,内科护理试题约占35%,比例较大,说明内科护理教学对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具有重大意义。另外,理解题及病例分析题占80%,病例分析题越多,意味着越注重对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核,而对学生此方面能力的培养正是传统内科护理教育所欠缺的。基于上述多种原因,为了更好地与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对接,提高资格考试的通过率,内科护理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三、中职内科护理教学改革的具体措施

1.调整内科护理教学大纲

每年护士执业资格考试的大纲都会修订,知识点逐年增加,考试要求更加规范。因此,内科护理教师应与时俱进,做好内科护理教学与护士执业资格考试的衔接工作,熟悉护士执业资格考试的大纲,以此为依据随时调整相应的教学大纲。

2.制订详细的内科护理教学计划

内科护理教师应以调整后的教学大纲为教学指南,结合对中职学生基础知识课程掌握情况的了解,制订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

3.明确内科护理教学内容

内科护理教师在已制定的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的基础上,将高频考点作为重点教学内容,适度增加护士执业资格考试考查但中职内科护理教学欠缺的内容,并将教学内容以图片、视频、声音等多媒体形式展示,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在教学中注重医学基础知识的渗透。

4.采用多种教学方法

内科护理教师要根据内科护理的特点和中职学生的实际情况,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案例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情境模拟教学法、归纳总结教学法等。如:在疾病讲解前,先导入案例,引出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再根据教学大纲、考试大纲设置相关问题,问题涉及疾病病因机制、临床表现、辅助检查、治疗、护理及健康指导等多方面,运用启发式教学法、模拟教学法等解决问题,训练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分析能力。然后在课后留一个典型病例,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最后在学完后,让学生对重要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如最常见的原因、最主要的症状等带“最”字的总结,咯血患者的体位、急性胰腺炎患者的体位等有关体位的总结,护理措施中用药护理、饮食护理、数字题等高频试题的总结等,这样既方便学生识记,又培养了学生的概括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

5.重视内科护理历年考点

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延续多年,每年的考试都会出现很多重复的知识点,如心力衰竭患者使用洋地黄时需要护士先测一下患者的脉率,哮喘的典型症状是反复发作的呼气性呼吸困难伴哮鸣音等,这些都是高频考点。因此,内科护理教师应重视历年考点,将这些考点贯穿在内科护理的教学中,并通过详细讲解和分析历年考点,使学生对这些知识点做到举一反三,以便更好地应对护士执业资格考试的各种题型。

6.改革内科护理教学评价模式

应改变以理论考试为主的评价模式,采用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形式,包括理论知识测试和技能考核,成绩权重由平时成绩30%、理论考试30%、实践技能考核40%组成。平时成绩主要是对学生日常行为素养的考核;理论考试多为模拟护士执业资格考试的题型,以使学生尽早适应考试要求;实践技能考核除了实验操作外,还包括典型病例题的分析,主要为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能做到对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考查。

综上所述,护士执业资格考试通过率是评价学校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的重要依据,并直接影响学生的就业。三年来,我校内科护理教师在分析中职学生护士执业资格考试现状的基础上,对内科护理教学进行了多项改革,促使我校学生护士执业资格考试的通过率逐年增加,增加了学生的就业机会。同时,内科护理教师非常注重学生医德教育和技能的培训,以便与临床实践接轨。

参考文献:

[1]李树妹.浅议护士执业资格考试与内科护理教学方法改革实践[J].卫生职业教育,2010(12).

[2]何云海.浅议与执业护士资格考试接轨的内科护理教学改革[J].卫生职业教育,2012(9).

新疆医疗机构依法执业现状与对策 篇4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南疆、北疆和东疆部分地 (州) 、市、县及乌鲁木齐市的各层面的41家各级医疗机构进行监督检查。

1.2 方法

采取随机抽查公立 (包括妇幼) 医院和民营医院。对所查医疗卫生机构均按预先统一设计的调查表格, 通过查阅相关资料、现场检查、询问的方式填写检查内容, 待工作结束后, 对各医疗机构检查结果进行汇总统计和评估分析。

1.3 内容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母婴保健法》、《医疗机构管理办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实施细则》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要求, 对医疗机构的执业资质情况、《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校验情况、人员依法执业情况、核准登记的诊疗科目范围等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2 结果

2.1 医疗机构执业资质情况

检查的41家医疗机构, 其中公立医院18家、民营医院23家。检查结果显示, 《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在有效期内有38家, 合格率为92.7%;按规定要求时间进行校验的有37家, 合格率为90.2%;开展母婴保健技术服务的机构有31家, 取得《母婴保健技术服务执业许可证》的19家, 合格率为61.3%。

2.2 按核准登记的诊疗科目开展诊疗活动情况

所查的41家医疗机构, 按卫生行政部门核准登记的诊疗科目范围开展诊疗活动的29家, 合格率为70.7%。

2.3 医疗机构执业人员情况

所查的41家医疗机构, 按国家规定要求使用取得《医师资格证书》、《医师执业证书》的人员开展诊疗活动的公立医院29家, 合格率为70.7%;民营医院6家, 合格率为26.1%。

3 讨论

3.1 现状分析 近年来, 由于政府及各级卫生行政部门的高度重视, 以至采取多种形式的督导检查和专项治理措施, 使医疗卫生机构的监督执法工作得到进一步加强, 医疗服务市场的口碑和满意度也在不断提升, 一个好的就医环境初步形成。通过检查发现, 新疆各级医疗卫生机构的规范化管理水平和依法执业情况差别较大, 问题不少。各级医疗卫生机构之间所存在的问题基本相同。公立医院明显好于民营医院, 而民营医院主要由于其性质所决定, 管理理念不同, 多数只重经济利益, 不重视或疏于法律法规、医德医风和专业技术的培训, 加上医护人员的流动性频繁, 制度的建立与执行不完善, 可操作性也较差。因此出现了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 造成工作的难度性加大。部分县级医院及乡镇卫生院的情况更是不容乐观, 因有些县医院及乡镇卫生院受条件设备和多种因素的影响, 使一些有能力、有技术的医务人员都向条件好的城市和大医院流失, 造成目前有些县医院及乡镇卫生院有资质的卫生技术人员严重缺失, 使其医疗执业情况十分令人担忧。这些卫生院如按规定要求不使用无资质的医护人员从事卫生技术工作, 将难以正常开展和维持基本工作。

3.2 各医疗机构中存在的问题基本相同, 只是轻重不一, 表现的形式各不相同而已 其普遍存在的问题: (1) 《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到期却未能按期及时到辖区管辖部门办理相关手续, 且继续开展诊疗活动, 以至其机构的执业行为不合法。还有部分医疗卫生机构的地址、法定代表人发生变化, 而不按要求对《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进行及时校验和变更。 (2) 法律意识淡薄, 我行我素。部分医疗机构开展母婴保健技术服务项目, 却不按要求办理《母婴保健技术服务执业许可证》, 公开违法开展诊疗活动, 由于其资质及人员不达要求, 故使有的医院给患者造成伤害, 引起医疗纠纷。使社会与医疗卫生机构之间的矛盾突显, 造成不良影响。 (3) 超核准登记的诊疗科目范围开展诊疗活动, 表现尤为突出的是民营医院, 不经许可擅自开展核准登记的诊疗科目范围以外的诊疗项目, 比如最多见的是开展泌尿外科和妇科的终止妊娠术和上环去环的违法诊疗活动。 (4) 一些医疗机构使用非卫生技术人员从事医疗卫生技术工作的现象较为普遍。主要表现为未取得《医师资格证书》、《医师执业证书》和使用的卫生技术人员从事本专业以外的诊疗工作, 助理医师独立执业, 未取得《母婴保健技术服务考核合格证》人员擅自开展终止妊娠术、助产技术等违法行为。这种现象如不尽快纠正, 将给医院和患者之间埋下不安全隐患。

4 建议与对策

4.1 进一步理顺卫生行政部门与卫生监督机构的关系

近几年, 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在进一步加强医疗机构规范化管理的同时, 积极转变职能, 推行卫生监督综合执法, 加大对医疗服务的监督执法力度, 整顿和规范医疗服务市场秩序, 优化医疗执业环境。但是目前一些非法和违法行医问题仍然存在, 且越来越隐蔽, 形式也更加多样化, 对监督执法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各地 (州) 市、县的卫生监督机构虽都已建立, 但卫生监督机构与卫生行政部门之间的关系还尚未完全理顺, 还需进一步沟通和理解。

4.2 卫生行政部门严把准入关

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要严格按照《医疗机构基本标准》、《医机构设置规范》等相关法律法规要求, 严格审批制度、建立审批程序、细化审批内容、规范审批事项, 严把准入关。

4.3 尽快建立修订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加大对违法行医的惩治力度

探讨在现有法律法规框架下, 卫生监督执法查处无证行医时可以实施的、有效的强制手段。

4.4 加强医疗机构的日常监督检查

理顺行政部门与监督执法机构在工作中的职责, 把审批与监管、规范与执法检查有机结合, 建立医疗机构日常监督管理记录档案。

4.5 建立健全卫生行政部门许可的内部稽查、责任追究制度

严厉查处卫生行政部门内部渎职、不作为、乱作为、重发证轻监管、乱审批等非法违规行为。

4.6 加强宣传

加大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 加强医疗机构法律知识培训, 强化依法执业意识。强化医务人员依法行医的法律意识。将医务人员尤其是医院管理人员接受法律法规等相关知识的医学培训学习纳入到医学临床继续教育考核体系中, 只有增强执业人员依法行医、守法执业的自觉性, 才能从源头上杜绝非法行医和不规范执业的现象。

4.7 创新机制

了解掌握工作中的重点部位和薄弱环节, 建立长效监管机制, 通过典型案例评析, 提高办案人员水平和办案能力, 是当前卫生监督队伍如何跟上新形势发展的当务之急。从违反法律法规的大案要案入手, 从带有普遍性的违法行为和长期未得到有效遏制的违法行为入手, 重拳打击, 整治务求实效, 保持对违法者的强大威慑力。提高卫生执法整体水平, 强化证据意识, 严格依法办案, 提升案件查办质量。

摘要:目的了解和规范新疆医疗卫生机构的执业行为。找出工作中的薄弱环节和产生问题的根源, 为深入开展执法监督工作决策和规范医疗服务市场的秩序整治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方法采取随机抽查各级医疗卫生机构, 按统一设计的调查表格填写检查内容, 将结果进行汇总统计与分析。结果检查的41家医疗机构, 《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在有效期内的为92.3%, 取得《母婴保健技术服务执业许可证》的为61.3%。使用取得《医师资格证书》、《医师执业证书》的人员开展诊疗活动的公立医院为77.8%, 民营医院为26.1%。按核准登记的诊疗科目范围开展诊疗活动的为70.7%。结论新疆各级医疗卫生机构的规范化管理水平和依法执业情况差别较大。主要为法律意识淡薄, 使用非卫生技术人员开展诊疗活动, 超核准登记的诊疗科目范围开展诊疗活动。公立医院明显好于民营医院。

执业现状 篇5

何办理执业证的批复

【颁布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司法部

【颁布日期】 19980319

【实施日期】 19980319

【章名】 全文

山东省司法厅:

你厅鲁司发律(1998)5号《关于律师停止执业后申请重新执业 可否按照颁发律师执业证程序办理问题的请示》收悉。经研究,现答复如 下:

一、受停业处罚的,停业期满按司法部《律师执业证管理办法》第十 八条规定办理。

二、因患病、上学、出国等其它原因停业又申请重新执业的,律管部 门应审核其执业条件是否符合法定要求,如无法定不发证的情形,可发证 注册。对申请重新执业的人员不再要求实习。

执业现状 篇6

关键词:执业(助理)医师,现状,预测,上海市

执业(助理)医师作为卫生人力资源的重要指标,其规模必须与居民的健康服务需求相适应[1]。在全面分析执业(助理)医师现状的基础上,对其进行科学预测,有利于促进其合理配置,提高卫生投资效果[2]。本研究拟运用时间序列法、人力/人口比值法、人力/床位比值法、卫生服务需求法4 种方法对上海市2020 年的执业(助理)医师需要量进行预测,为制定“十三五”卫生人力规划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2003—2013 年上海市执业(助理)医师现状相关数据和上海市第五次卫生服务调查统计结果由上海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信息中心提供。预测方法中相关参数设置来源于相关文献资料及专家咨询。

1.2 研究思路与方法

1.2.1时间序列法

将执业(助理)医师的历年数量看作依赖于时间t的一组随机变量,构成该时序的单个序列值具有不确定性,但整个序列的变化却有一定规律,可以用相应的数学模型近似描述。通过对该数学模型的分析研究,能更本质地认识时间序列的结构与特征,达到最小方差意义下的最优预测[3]。

1.2.2人力/人口比值法

根据目标年份的人口数和执业(助理)医师数/人口比值,得出目标年份执业(助理)医师数:

1.2.3人力/床位比值法

借鉴人力/人口比值法的思路根据目标年的床位数和目标年床护比、医护比计算得到目标年份非公共卫生执业(助理)医师的需要量:

进一步根据非公共卫生执业(助理)医师的构成比得出执业(助理)医师总数:

其中,公式2中的床位数采取如下测算路径:

1.2.4卫生服务需求法

该方法又称健康需求法,是建立在卫生服务的实际利用上,根据过去和现在的实际服务需求量,考虑到未来一定时期内影响需求量的各种因素,计算出未来的服务需求量,再推算出卫生人力需求量[5]。基本公式如下:

其中,公式6 中的26 是固定参数,指一年中有52周,即26 个2 周;公式7 中的K是调整系数,指住院医师与主治医师、副主任医师、主任医师的比例。

本研究考虑到人口结构、潜在需求释放等均会对卫生服务需求带来变化,因此,在此基础上综合考虑了上海老龄化的程度及外地、外籍人口就医等情况。

1.3 数据分析方法

利用Eviews 6.0 软件实现时间序列预测,利用Excel 2013实现其他预测方法及一般统计描述分析。

2 结果

2.1 执业(助理)医师现状

2013 年,上海市执业(助理)医师共有58 070 人,其中,非公共卫生执业(助理)医师占95.82%。千人口执业(助理)医师数为2.40 人,已经达到上海市卫生人力资源“十二五”规划目标要求(2.25~2.3 人),但是距离《全国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纲要(2015—2020)》(以下简称“《规划纲要》”)2020 年的目标值2.50 还存在一定差距。从变化趋势来看,从2003 年至2013 年,上海市执业(助理)医师数基本处于上升趋势(图1)。

2.2 时间序列法预测结果

2003—2013年上海执业(助理)医师数量的数据,经平稳化处理(取自然对数后进行一阶差分)后,建立了随机时间序列模型ARIMA(2,1,0)。经检验,参数显著(P<0.05),调整后的决定系数为0.649 8,残差为白噪声序列(P>0.05),模型相对较优(AIC=-5.458 160,SC=-5.428 370)。

运用建立的模型预测到2020 年按照自然增长趋势上海的执业(助理)医师数量将达到66 794 人(2.52人/千人口)(图1)。

2.3 人力/人口比值法预测结果

根据预测,2020年上海市常住人口将达到2 650.10万[7],根据规划纲要中2020 年千人口执业(助理)医师数2.5 人的要求,计算得到2020 年上海执业(助理)医师数需66 253人(2.50人/千人口)。

2.4 人力/床位比值法预测结果

根据规划纲要,2020 年千人口床位数为6 张,按照2 650.10 万的预测人口数,2020 年上海市床位数将为159 006 张,同样按照规划纲要中1∶0.6 的床护比,推算出护士数95 404 人,进而根据《上海市区域卫生规划(2011 年—2020 年)》中规定的医护比1∶1.5,推算出非公共卫生执业(助理)医师数为63 603 人,最后根据非公共卫生执业(助理)的构成比95.82%,推算出2020 年上海市执业(助理)医师总数为66 378 人(2.50人/ 千人口)。

2.5 卫生服务需求法预测结果

若仅考虑满足上海市人口老龄化影响下常住人口的实际就医需求,预测2020年上海市需执业(助理)医师数为67 964 人(2.56 人/ 千人口);若考虑居民潜在的需求完全释放,根据应就诊未就诊率(3.72%)、应住院未住院比例(13.10%)等,预测需执业(助理)医师71 866 人(2.71 人/ 千人口);进一步考虑外地人口就医需求,根据外地门诊、外地住院病人比例[8],预测需执业(助理)医师76 895 人(2.90 人/ 千人口);若再考虑外籍就医需求[9],至少需要执业(助理)医师77 588人(2.93人/千人口)。

4 种方法主要的参数设定及依据详见表1。综合以上4 种方法的结果,2020 年上海市执业(助理)医师数的预测区间为66 253 至77 588 人,千人口执业(助理)医师数在2.50~2.93人。

注:专家来自上海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人事、医改等相关处室

3 讨论

从2013 年上海市执业(助理)医师数与国家规划目标的比较来看,还是存在数量不够的问题,因此,需要对其进行预测分析,为合理配置提供参考。

四种预测方法各有利弊。前三种方法相对简单直接,但考虑的影响因素有限。时间序列法仅考虑了执业(助理)医师数受过去观测值影响的情况,未能引入更多的影响因素[10];人力/ 人口比值法和人力/ 床位比值法仅考虑满足上海市常住人口或床位数的配置要求,未能回答该配置水平能否满足社会需求[11]。

卫生服务需求法综合考虑到了病患需求对卫生服务的利用情况以及供方效率,相对较为理想[12]。本研究在该方法基本公式的基础上,结合上海市的城市定位进一步考虑了人口老龄化,潜在需求释放,外地、外籍病人的情况。相对于前三种仅考虑单一因素的方法,该方法的预测结果更能从需求的角度,为上海市的执业(助理)医师配置提供依据。但是,该方法亦有待完善,例如,医师的工作量等部分参数的设定以现状为依据,对于预测来说存在一定的滞后性;另外,需求释放、外地和外籍病人的比例等参数的设定需考虑一定的弹性。

当然,由于影响卫生人力的因素众多,包括公共政策的出台、医疗薪酬价值体系、疾病的特征等[13]。上述预测结果只能作为卫生人力规划的参考,在考虑上海市2020 年执业(助理)医师数配置时,还应结合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对其进行调整,使其更合理、更科学。

作者声明本文无实际或潜在的利益冲突。

执业现状 篇7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本研究采取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样本,根据经济状况,将江西省所有地级市分成好、中、差三类,采用单纯随机抽样方法从每类中各抽取一个地级市;再按经济状况对所抽取市的所有县区排序,采用等距离抽样方法从每个地级市随机选择2个县区。对抽取的县区的所有个体诊所进行问卷调查,共抽取268个体诊所。

1.2 方法和内容。

在各地卫生主管单位的大力支持下,调查工作由经过统一培训的调查员按照调查问卷的设计内容进行全面调查。调查内容有:个体诊所执业分类情况;诊所中医务人员配置及人力资源情况;诊所硬件、医疗设备、规章制度及规范化治疗和注册资金等一般情况。

1.3 数据处理。

将原始数据资料编码整理后,全部输入计算机,建立数据库,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六县区个体诊所执业分类情况。

调查的268个诊所中,开展西医诊疗科目的有125个,占46.6%,单纯开展中医诊疗科目的有89个,占33.2%,口腔诊所37个,占13.6%,其他专科诊所17个,占6.3%。从个体诊所执业分类情况看,各县区存在统计学差异(X2=68.9,P<0.05),以经济状况排位较后的县区个体诊所执业分类较多。详见表1。

2.2 六县区个体诊所医务人员配置情况。

由表2可知,所调查六个县区的268个诊所中,共计有482名医务人员,其中经执业注册的执业(助理)医师368人,占76.3%,平均每诊所医生1.4人;注册护士102人,占21.2%,除去89个中医诊所外,平均每诊所护士0.6人;其他医技人员12人,占2.5%。依据《诊所基本标准》,每诊所至少有1名取得执业医师资格,经注册后在医疗、保健机构中执业满5年,身体健康的执业医师以及至少有1名注册护士。表中显示仅东湖区符合要求,平均每诊所护士达1.7人,其余县区均呈现医护人员比例较低,尤以南康市突出,平均每诊所护士仅0.1人。这说明多数个体诊所相当缺乏注册护士,据调查这些诊所在办理执业许可证时,都曾聘用过执业护士,但由于各种原因而离职或解聘,同时又没有及时补充护理人员,而由医生兼护士或家属充当护士的现象普遍存在,这势必会由于护理操作技术制度的不健全致个体诊所不能为居民的健康提供规范性的医疗救助。

注:每诊所医师(人)=医师总数/诊所总数,每诊所护士(人)=护士总数/诊所总数-中医诊所总数

2.3 六县区个体诊所医护人员年龄、学历、职称结构情况。

比较六县区的医师的年龄、学历及职称时,其统计学检验均有差异(X2=89.8,p<0.01,X2=65.6,p<0.01,X2=144.7,p<0.01)。从调查的368名执业(助理)医师年龄结构上看,除东湖区60岁以上者达41.1%,其余县区都以中青年医师占多数;学历结构上,以大专为主占44.7%,本科占15.4%;初级职称为主占51%,高级职称仅占11.2%;其中高学历和高职称者以东湖区和贵溪市两地居多,较符合卫生部对诊所执业人员的要求,而其他县区有待提高医护人员的资质水平。详见表3。

比较六县区个体诊所护士的年龄、职称和学历水平时,虽然学历和职称经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从表4可知六个县区的护士普遍存在学历、职称偏低的现状。在调查的102名注册护士中,本科及以上学历者无,大专占20.6%,中专占79.4%;初级护士占79.5%,初级护师占19.6%,中级职称仅占7.9%;比较六县区个体诊所护士的年龄存在统计学差异(X2=27.4,p<0.01),其中以南康市个体诊所护士人力资源失衡较严重。

2.4 县区诊所医疗硬件和设备配置情况。

据《诊所基本标准》对医疗硬件的要求,仅新建县全部达标,而月湖区虽拥有最多个体诊所,仅40%房屋建筑面积>40 m2,有60%没有独立诊室,作坊式诊所、居民楼式诊所随处可见,诊所无菌区划分意识相当淡薄,建议相关部门对该区不达标的诊所加强整改以保证基本诊疗活动之需。在医疗设备配置方面,六县区诊所基本设备(如听诊器、血压计、紫外线消毒灯、污物桶、高压灭菌设备等15种)配备较完善,而就其管理内容如设备的年检、维修保养等情况仍有待加强监控;六县区诊所在急救、与诊疗项目相应设备的准备上都存在不足,甚至在某些县区诊所中急救箱和急救药品都没有配备。

2.5 六县区个体诊所注册资金随各地区经济状况不同存在差异。

据调查GDP较高的东湖区,其个体诊所注册资金有70%达30000元以上。GDP中、低的县区,其个体诊所注册资金主要集中在10000~30000元。

2.6 六县区个体诊所管理制度、人员岗位执行到位情况。

调查发现六县区个体诊所都不同程度上存在管理组织和规章制度不健全,虽然多数诊所已建立了相关的岗位章程、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但制度建设内容较单一。仍有诊所未设立病案管理制度、消毒灭菌操作规范、消毒灭菌监测制度等重要的常规制度。在对个体诊所进行现场调查时,虽可见医用垃圾与生活垃圾分类放置,但在对医疗垃圾处理时,毁型、消毒,填埋(焚化、集中)等执行不是很好。造成个体诊所卫生质量不高的原因,主要在于部分医务人员未经正规培训,缺乏从业知识及医学知识,因此对没有制订各项诊疗工作制度诊所,必须强化按照规章制度进行诊治和诊疗操作技术,不得有任何随意性。

3 建 议

3.1 严格按照《诊所基本标准》,加大整改力度。对不合格的诊所应召开由主管领导参加的卫生监督执法通报会,通报检查结果,限期改进,特别是对存在问题较多的个体诊所,指定卫生监督员现场指导[2],如果不按期整改,按有关法律规定采取必要的措施。

3.2 强化诊所医务人员的在职培训。可由各级主管卫生机构就卫生法律、法规和专业知识举行定期培训班,提高诊所执业人员的卫生法制意识和业务技术水平[3]。加强个体诊所诊疗规范知识、无菌观念、院感知识,医疗安全执业知识的培训,提高执业水平和服务水平。支持并鼓励医务人员在职提高学历层次,参加各种培训班的学习,不断提高业务水平。

3.3 要严格按标准配备护理人员,解决个体诊所护理人员配备不足情况。可适当提高护理人员待遇,引导高学历、高职称的执业护士到个体诊所工作,提高诊所护理工作质量和技术水平

3.4 加强个体诊所规范管理,建立堵疏并举的长效管理机制[4]。严把制度执行和医疗质量与医疗安全关,定期检查个体诊所制度执行情况,奖优罚劣。规范人员岗位责任制和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程,重视医疗文书书写管理制度、财务管理制度和诊所日常管理制度,确保诊疗安全卫生,规范有序。加强医疗废物管理,实行量化分级管理制度[5]。强化卫生监督管理,保证有充足人员、充足设备、充足时间实施有效执法监督。做好个体诊所药品及医疗器械设置的检查与监督工作,取缔非法的“黑诊所”,逐步促进我省个体诊所的规范化建设。

3.5 国家应支持个体诊所的发展,对完全达标,业绩优良的个体诊所要给予优惠政策,允许就诊纳入医保报销范围,或作为就近农民工新农合定点医疗单位,促进个体诊所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1]卫生部.卫生部关于印发《诊所基本标准》的通知[EB/OL].[2010-08-25].http://www.moh.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hyzs/s3578/201008/48609.htm.

[2]刘印国等.个体诊所在诊疗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城乡企业卫生,2006(1):7-8.

[3]刘竹,陈怀敷,叶运莉等.成都市某区个体诊所医院感染管理现况调查[J].现代预防医学,20072,(34):314-315

[4]马伟科.南阳市城区个体诊所的现状调查[J].现代预防医学,2006,10(33):1871-1879.

执业现状 篇8

一、财会专业学生应具备的执业能力

笔者通过对江苏省20家不同行业的大型企业总会计师或财务总监的调查走访, 总结得出会计人员应具备的基本能力如下:

值得注意的问题是:目前在高校教育中, 普遍存在重视业务能力的培养和考核, 忽视社会能力和发展能力的引导和教育, 而这些能力却是会计人员在工作过程中必备的基本素质, 是用人单位非常重视、非常希望招聘到的会计人员具备的能力。

二、财会专业执业能力教育目前存在的问题

(一) 执业能力培养课程的教学效果难以考核, 教学质量难以保证

培养学生执业能力的课程大多属于实践教学, 但目前实践教学尚未引起学校和学生的重视, 虽然绝大多数高校在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开设, 但存在内容过于简单、考核流于形式、教学质量低下、学校教务部门也难以监督和评价等问题。如有些学生的手工会计模拟实习, 抄袭一份同学的作业上交, 教师碍于情面, 考核照样能够通过。

(二) 理论教学和会计执业资格考试相脱节

财会专业学生一般在大一或大二就要进行会计从业资格考试, 会计从业资格的考试科目有三门, 《会计基础》、《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和《会计电算化》。《会计基础》课程一般在大一开设, 与学生参加会计从业资格考试的时间基本同步。而《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课程, 首先是未开设同样的课程, 会计职业道德属于选修课, 一般在大三或大四开设, 财经法规的内容是《经济法》课程中涉及到, 而《经济法》课程一般是大二下学期开设。《会计电算化》课程要大三开设。这样, 《会计电算化》和《财经法规和会计职业道德》两门课学生只能依靠自学或上辅导班才能解决, 理论教学并没有为会计执业资格考试服务, 两者出现了脱节现象。

(三) 教材不适用或更新速度慢

教材是培养和提高学生学习质量的关键因素, 但是, 目前出版市场上关于执业能力培养的教材, 要不就是内容比较陈旧, 训练的能力范围狭窄, 要不就是参考教材太少, 编写难度大, 相关教材根本就没有。这就阻碍了财会专业执业能力培养的步伐。

(四) 教师知识和能力有限

据调查, 85%的高校财会专业教师是高校硕士或博士毕业后即进入高校担任教师, 缺乏系统的会计岗位全日制顶岗实习经历。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理论知识充裕, 专业实践能力不足或一知半解, 理论教学内容和实际做法严重不符, 自身动手能力差, 课堂教学往往只能“纸上谈兵”, 存在“讲不透、道不明、练不实”的问题, 实践教学效果不能令人满意, 是培养学生执业能力的严重制约因素。比如税法课程, 一般只是讲述各个税种的要素规定, 至于每个企业都要用的纳税申报表的填制和网上纳税申报, 教师一般自己也没有做过, 所以在上课时避重就轻, 根本就不讲这部分内容。再比如财务分析课程, 现在都是教学生针对财务报表数据进行一些财务指标的计算及比较分析, 不考虑企业的具体业务, 这就有可能脱离企业的实际而纸上谈兵, 而现在实务界流行的都是基于业务层面的财务分析。

三、提高财会专业执业能力教育水平的对策

(一) 采取“理论教学与执业教育”相结合的财会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理论教学与执业教育”的培养模式不同于纯粹的学历教育, 是将执业教育融于理论教学中, 在进行本科基础教育的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执业技能。现在, 一些本科院校尚没有完全脱离应试教育的轨道, 这种人才培养模式不仅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实务发挥能力, 还使得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严重脱节, 事倍功半。“理论教学与执业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就是使学生在思维方式、行为模式和职业判断能力等方面与社会需求接轨, 使学生在学校就进行职业实践, 尝试进行职业经验积累, 注重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和社会竞争能力。

(二) 注意营造财会职业氛围

学校、系、班级应注意营造专业氛围。从学生一入大学, 专业课老师及辅导员老师就要注意营造财会职业氛围, 使学生增强职业意识和职业使命感。首先, 老师要充分利用社会资源, 及时将各媒体报道的经济新闻、经济事件、典型案例等传达给学生, 引导学生关注财会热点问题, 比如会计准则的出台、财务通则的颁布、新税法的颁布实施等;其次, 专业课老师要指导学生养成阅读财会方面的期刊、书籍, 浏览会计专业网站的好习惯, 在课堂学习的同时开阔专业视野、拓宽专业知识面;再次, 针对现实中发生的一些典型案例, 比如会计人员贪污公款案、虚开发票偷税漏税案等开展班级小组讨论, 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对专业知识的运用能力。

(三) 教师要彻底进行观念更新

财会教师不能仅满足于做知识的传播者, 要提高学生的执业能力, 要培养合格的职业会计师, 最好的办法就是使自己先成为一名合格的会计师。所以教师要坚决地义无反顾地走出校门, 进行顶岗实习, 进行调研分析;在此基础上大力开发专业能力培养课程, 在专业能力课程的讲授中培养学生的持续学习能力以及社会适应能力。

学校方面也必须转变观念, 改变传统的教师考评体系, 鼓励中青年教师积极去企业进行调研分析和顶岗实习。现在, 一些学校往往把通过中级会计师资格考试、注册会计师资格考试的教师, 作为“双师型”教师对待, 而实践证明, 这样的教师其实还是没有实践经验, 不是名副其实的“双师”。建议学校一定要把全日制顶岗实习半年以上的经历作为“双师型”教师的评价标准之一, 这样才能提高年轻教师的会计技能、从而有效培养学生的执业能力。

(三) 将会计从业资格和初级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纳入培养计划

会计从业资格是进入会计职业、从事会计工作的一种法定资质, 是进入会计职业的“门槛”。江苏省是一年组织两次考试, 5月、12月各一次。初级会计专业技术资格即助理会计师考试一年一次, 每年9月考试, 报名者要求具有会计从业资格。当前, 由于没有把会计从业资格考试纳入财会专业培养计划, 由学生自愿报名考试, 出现了一些三本学校财会专业的会计证通过率甚至低于高职专科学校的现象。笔者建议将会计从业资格考试、助理会计师资格考试纳入三本学校财会人才培养计划, 将通过助理会计师资格考试作为会计专业学生毕业的基本条件之一。这样不仅能提高学生的执业能力, 还可以评判学生所学知识与社会需求的符合程度。具体做法是:要求学生在大一最晚大二通过会计从业资格考试, 然后大二、大三通过初级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 如果毕业时还不能通过, 毕业后可继续参加考试, 直到考试通过后学校才颁发毕业证。

(四) 针对每一专项能力目标来研究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教师要勤奋钻研与专项能力相适应的有效教学方法。比如纳税基础知识的讲授, 要求学生具有针对具体业务判断缴纳税种、计算应纳税额、填制纳税申报表的专业能力。教师可以采用情境设置法来进行教学, 举一个企业的具体例子 (企业名称要具体使学生印象深刻) , 主营业务是应税消费品, 兼营业务是房地产开发, 有办公和生产房屋, 有车辆, 指定具体学生负责某部分业务或某一种税的计算及税款缴纳, 增强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这样就可以涉及到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城建税、教育费附加、土地增值税、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车船税等绝大多数税种, 教师在讲课的过程中针对这一企业的业务来进行讲解, 学生亲自参与, 这样在一定程度上就能够调动学习兴趣, 提高学习效果。

需要注意的是, 这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创新不能贸然实施, 必须经教学团队审核、评估合格后才能予以实施。

(五) 改革实践课程教学和考核方法, 提高实践课程教学效果

探索会计岗位实地培养方法。将学生分批送到企业进行实际岗位职责培训, 由企业经验丰富的会计人员手把手培训, 学校教师进行监督和管理, 培训结束由企业直接进行成绩考核, 不合格者可利用暑假、寒假假期时间继续接受培训, 直到合格为止。为了真正提高这种方法的效果, 也为使企业乐意参与这项工作, 学校应从提高学生培养质量的高度出发, 拨给合作单位一定的资金, 以提高合作单位的积极性。

如果是在校实践, 则可以对针对一项具体能力, 开展开放性全过程考核, 确保学生真正掌握这项能力, 提高学生学习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如对于点钞、制单、错账更正等技能性知识, 可以采取课堂比赛的形式、要求全员参与, 由学生实际操作, 教师或学生代表担任评委, 当场给出分数或等级。

培养高水平的社会所需的财会应用型人才, 需要社会、政府、高校的一致努力和配合, 更需要教师的辛勤钻研和探索。

参考文献

[1]翟华云.财会专业“理论教学与执业教育”培养模式研究[J].《财会通讯》, 2011

执业现状 篇9

为了解聊城市乡镇卫生院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执业 (助理) 医师现状, 课题组于2011年6月对聊城市所有乡镇卫生院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问卷调查。

1 对象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聊城市所有乡镇卫生院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院长或管理人员。

1.2 调查内容

卫生技术人员的数量、执业 (助理) 医师的数量、学历、年龄、职称等。

1.3 调查方法

对聊城市所有乡镇卫生院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院长或管理人员进行电子问卷调查。

2 结果

截至2011年6月30日, 全市8县区共有乡镇卫生院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36家, 乡镇卫生院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卫生技术人员4 850人, 其中执业 (助理) 医师1 528人。具体见表2~4。

3 讨论

3.1 执业 (助理) 医师数量不足

聊城是冀、鲁、豫三省重要的物资集散地和商贸中心, 辐射周边13个地 (市) 区, 是鲁西贯穿东西南北的交通要道, 地理位置十分特殊, 人口为579万 (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 来源于聊城市统计局) , 其中农业人口385万 (占66.49%) 。目前, 聊城市乡镇卫生院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每千人口拥有执业 (助理) 医师为0.40人, 明显低于2009年我国每千人口拥有执业 (助理) 的医师1.75人 (见表1) ;距《医药卫生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 (2011—2020年) 》提出的目标 (2015年执业 (助理) 医师达到1.88人/千人口, 2020年执业 (助理) 医师达到2.10人/千人口) 还有非常大的差距。其原因可能与乡镇卫生院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收入低、职称晋升难等, 使人员流动性大有关。从人力资源配置角度来看, 聊城市乡镇卫生院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执业 (助理) 医师的数量亟待增加。

3.2 执业 (助理) 医师学历层次偏低

此次调查显示, 乡镇卫生院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执业 (助理) 医师本科学历者很少, 只占8.84%;大专学历者占40.25%;中专及以下学历者高达50.92% (见表2) 。这从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医疗水平, 使其很难适应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健康服务需求。同时, 也说明本科以上学历的医学毕业生难以下到基层工作, 即使能到基层也很难长期扎根。《中国2001—2015年卫生人力发展纲要》中明确提出, 到2015年医生要全部达到大专以上学历水平。从调查结果看, 距离这一目标还有很大差距, 这可能是因为高等医学教育忽视或缺乏面向基层、农村的办学理念和人才培养模式, 而大专以上学历的毕业生又基本没有人愿意到乡镇卫生院工作[1]。另外, 偏低的学历层次也影响了继续教育的实施, 从而导致中专及以下学历人员超过50%。

3.3 执业 (助理) 医师年龄层次较合理

此次调查显示, 乡镇卫生院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执业 (助理) 医师年龄分布特征总体呈“橄榄”状, 主要集中在30~50岁的年龄段 (见表3) 。说明聊城市乡镇卫生院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执业 (助理) 医师在年龄分布上比较合理, 以青壮年为主。

3.4 执业 (助理) 医师职称构成不合理

聊城市乡镇卫生院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执业 (助理) 医师中高、中、初级职称比为1∶21∶38。这与世界卫生组织对中等发达国家制定的标准 (高、中、初级卫生技术人员比例为1∶3∶1[2]) 相差甚远。所以乡镇卫生院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需要大力培养高、中级职称卫生技术人员, 可以开展返聘离退休医务人员到乡镇卫生院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工作, 大中型医院支援乡镇卫生院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卫生服务等活动。

4 建议

4.1 健全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的相关制度

目前, 乡镇卫生院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高素质人才缺乏, 而完善人才引进机制及其相关配套政策, 营造宽松的用人环境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此外, 还应改善农村卫生人员的工作条件和工资待遇, 在继续教育、职称晋升、考核奖励、社会保险、退休折率等方面制定并落实针对性的政策与措施, 鼓励高校毕业生到乡镇卫生院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业等方面予以加强。

4.2 调整卫生人力资源分布, 加强基层人员配备

(1) 调整卫生人力的层次与地域结构, 切实加强基层人员配备, 全面及时地为基层输送高质量的专业技术骨干。 (2) 建立健全规范化的医疗技术人才市场, 确定相应的政策导向, 通过政策倾斜, 使市卫生人才向下一级医疗单位、基层、社区、农村流动[3,4]。 (3) 充分利用离退休医务人员、专家的才能和经验, 发挥他们的余热, 保障基层卫生人才队伍的可持续发展[5]。

4.3 构建高等医学教育新模式, 培养基层卫生人才

高等医学院校应在培养农村卫生人才方面发挥更大作用:积极探索建立面向农村和基层办学的机制与模式, 如实行面向农村地区的定向招生、定向就业制度;切实加强乡镇医务人员继续教育等。通常在职进修的动力来自3个方面, 一是岗位竞争力, 二是制度推动力, 三是管理促进力。因此, 要营造合理的内部竞争机制, 建立分层次、分专业的继续教育制度, 落实乡级卫生管理人员和乡村卫生机构在职技术人员轮训政策, 可以安排专项经费, 用“以奖代补”的方式, 鼓励在职人员利用业余时间接受继续教育, 从总体上改善和提高现有队伍的素质。

4.4 制订完善的对口支援工作规划

根据基层医疗单位实际需求, 将符合晋升条件的医师下派到乡镇卫生院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促进城市优质卫生资源为乡镇卫生院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服务。对下派的医师进行动态管理, 对其工作质量进行考核, 提高对口支援效率。鼓励三级医院定期派专家到乡镇医疗机构坐诊、带教、查房等。充分发挥其传、帮、带作用, 加快高技术水平青年人才的培养, 促使乡镇卫生院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服务水平和质量整体提高。

参考文献

[1]陈长春, 曹玲玲.仪征市乡镇卫生院卫生技术人才现状分析[J].江苏卫生保健, 2007, 9 (3) :40-42.

[2]Stamler L L, Yiu L.Community Health Nursing[M].Toronto:Pearson Prentice Hall, 2007.

[3]林永强, 陈烈平, 唐程翔.加强福建卫生人才队伍建设的对策与措施[J].海峡预防医学杂志, 2010, 16 (4) :56-58.

[4]李莉.甘肃省卫生领域人才现况调查[J].中国公共卫生管理, 2010, 26 (3) :238-240.

执业现状 篇10

进入21世纪以后,随着综合国力与人民消费能力的进一步增长,人民对医疗逐渐从数量的需求转变到对质量的要求。但现实情况是医疗资源约80%集中在城市,城市中又有约80%的资源集中在大医院,其中最严重的是医师资源的分布不均,出现了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的难题[1]。为了优化医疗资源分配,让现有的医疗资源更充分地发挥作用,卫生部于2011年发出关于医师多点执业试点的通知,并逐渐在多地开始实施。尽管各地对多点执业的看法不尽相同,实行中力度有大有小,但总的趋势是逐渐被医务工作者接受,为老百姓所认可,越来越多的三甲医院医师,在社区医院、民营医院、外资医院等第二执业地点注册,实现了医师资源的流动与共享。同时,让上级医院优秀专家能够在第二执业医疗机构中合法地带、帮、教下级医院的医师,这对医疗技术交流以及专业人员队伍的培养都有巨大的推动作用。因此,多点执业对于推动医疗资源的优化整合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无论是经济效益还是社会效益均取得相当成效。

1 医师多点执业的管理本质探讨

医院的设立具有地域性和等级性,根据其不同的功能定位,病源相对固定,可能出现医师资源分配的差异,在下级医院医师等病人,而上级医院病人等医生,扎堆看专家。因此医师固定在一个地点执业,使得医师的工作与病患的需求出现了时间空间错位,造成了医疗资源浪费。从绝对数量上来看,医疗资源不足是客观事实。但是从相对质量上来看,医疗资

(1)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200433上海市杨浦区长海路168号

源的效率仍有提升的空间,多点执业使这个空间部分得以充实。

从管理角度看医师多点执业制度,可以简单地理解为,把同一位医师的工作时间进行整合与切割,分配到不同的医院,与医院的病源资源进行有效的对接,使得医师的有效利用率得到更大的提升。

2 从多点执业到多科目执业

经过考试取得医师资格证书的医师需要在卫生管理部门注册,取得执业证书,方能合法行医。医师执业证书的内容主要包括两个方面:执业地点和执业科目。执业科目指执业类别和执业范围,执业类别分为临床、口腔、公共卫生和中医类别,在每一类别下有各专业科目的分类。医师依法取得两个或两个类别以上医师资格的,除在县级及县级以下的医疗机构执业的医师外,只能选择一个类别及其中一个相应的专业作为执业范围进行注册,从事执业活动。医师不得从事执业注册范围以外其它专业的执业活动。多点执业这一措施,提高了医师资源效率,与此同时,扩大医师现有执业科目的设置或许是提高医师资源效率的又一方法。

现代医学最大的特征是分科逐渐细化。细化的分科使医师更加专业化,医疗技术趋向高精尖。但疾病在人身体上的表现存在个体化,同一疾病可能不同表现,不同疾病可能同一症状,绝对细化的分科使得疾病“器官化”,只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而不能使疾病得到更为有效的治疗[2]。在医院经常出现以下现象:门诊病人辗转多个专科,也不能确诊疾病;住院病人出现非住院专科的症状就需要多学科会诊,使患者得不到有效的治疗。而且随着社会结构老龄化,一些基础疾病成了每位医师都要面对的常态,一些科目逐渐凸显出其基础或公共的性质,比如营养学、心理学和康复医学等。

因此,专业化的医师对不同科目的知识能够进行学习、培训或者进一步的进行执业,将有望解决这一问题。第四军医大学樊代明院士在对目前分科细化所带来的医学问题进行分析后,提出了整合医学的概念,一专多能的多科目执业的医师是必然趋势[3]。

3 多科目执业的管理本质探讨

多点执业整合优化了同一位医师的不同时间,多科目执业则是增加了同一位医师单位时间的效率。

患者的疾病经常是多发性的,尤其对于老龄患者,在疾病的诊疗过程中可能需要多学科的综合治疗,而且还可能需要营养学、心理学和康复医学贯穿始终的支持。具有综合诊疗能力且具有多科目执业执照的医师既可以更加有效的解决患者的疾病,又可提高工作效率。笔者认为多科目执业的优势在于:多面手的医师,能够更全面的解决患者的身心康复问题。患者是一个整体,医师最终要面对的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而不是冷冰冰的仪器;医师不仅仅需要全面的知识,更需要高尚的品德修养并给与患者无微不至的人文关怀。单兵作战能力的提升,减轻整体的负担。当医师单位时间的效率提高以后,必然产生联动效应,带来的是整体实力的提升,无论是经济负担,时间代价,还是医疗纠纷,都可以相对减轻。从卫生经济学的角度来看,这应是相当可观的效益。一专多能的医师,更具有可塑性,使医疗资源能够更加适应流行病学的变动。随着人们对健康越来越重视,疾病谱在悄悄发生变化,今天的热点,5年后可能就病患寥寥。作为整个卫生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医师的知识体系需要随时更新,受过良好培训,具有开放思维的人更具有可塑性。

4 多科目执业与全科医学

一位医师将不同科目的知识技能融于一身,其实战能力将大大提高,集丰富的知识、全面的技能、多面的能力于一身,这样一批医师的长成,无疑对广大求医者是一大福音。这样的医师其优势主要是将两人或多人的知识技能以一人兼而有之。这样的人才,并不是新发明,而是历来就有,比如我国曾经风靡一时的“赤脚医生”和现在大力培养的“全科医生”。多科目执业的医师与“全科医生”差别较大,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4.1 水平不同

多科目执业,其实是精英的联合体,而“全科”延续的是“低水平、广覆盖”的思路。

4.2 起点不同

多科目执业,是在执业医师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的产物,其起点是双学士水平或研究生水平,而“全科”则没有这样的要求。

4.3 目标不同

多科目执业,是一专多能,在多能的有力辅助之下,解决一专的疑难杂症,其目标仍在高精尖;“全科”是多能而不专,解决的是普遍的普通问题,其目标在低常广。

4.4 结果不同

多科目执业,是不同的知识甚至知识体系在一个人身上有机的整合,最终将有力的支持新兴学科——整合医学,是创新的;而“全科”本身就是在“全科医学”指导之下进行工作的,是因循常规的。

5 多科目执业的远景展望

在医师层面,丰富的理论营养和多样化的实践锻炼,造就一批有技能会思考的临床医师,以此为沃土将产生新的学术巨人和大师。

在医院层面,这样一批医师的产生,可以使学科之间的对话消除隔阂,而碰撞火花,不同学科之间的合作流畅而自然,工作效率得到极大提高。

在社会层面,老百姓如果能够听取具有多学科训练背景的医师建议,能减少在不同科室之间来回奔波的繁琐,能减少服用许多不必要的甚至互相冲突的药物,能减少不同科室之间病理药理的矛盾困惑,能找到值得信赖的“我的医生”。从客观上改善医患间的群体关系,使看病难看病贵的解决从此找到突破口;目前国家正在筹备的“家庭医师”制度或可以此为契机得到推进和落实。

在国家层面,这是一批人力资源的大储备。人才素质的提升,必将换来医疗资源的节约。

以此来看,多科目执业前景值得期待。

摘要:医师多点执业在发达国家是比较成熟的制度之一,我国自2011年开始试点实施,逐渐被医务工作者接受,被广大群众认可。循着整合医疗资源、减少资源浪费,使有限的医务人员满足更多医疗需求的线索,笔者思考医师多科目执业的可行性,或对目前中国的医疗现状有一定贡献。

关键词:执业医师,多点执业,多科目执业

参考文献

[1]张津.医师多点执业改革的利与弊[J].中国卫生产业,2012,9(22):190-191.

[2]樊代明.整合医学初探(上)[J].中华医学信息导报,2012,27(12):19.

上一篇:内容价值下一篇:奥运小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