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护士执业考试

2024-05-23

全国护士执业考试(精选11篇)

全国护士执业考试 篇1

全国护士执业资格考试 (简称CLEN) 是评价申请者是否具备护士执业必需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的考试, 具有行业的执业准入控制和保证行业执业人员水准的重要功能, 决定着护理教育的目标和方向[1]。同时, 护士执业资格考试通过率作为衡量中等卫生职业学校办学水平和教学质量的标准, 对中等卫生职业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国从2009年开始允许学生在校期间参加全国护士执业资格考试, 这是政府关心学生就业的一项重要举措。针对这一变化, 我校结合实际情况, 从规范考试管理入手, 积极采取了以下措施。

1 领导重视, 召开护士执业资格考试研讨会

我校领导认识到职业教育就是就业教育, 护士执业资格证就是学生就业的“通行证”, 是用人单位选才的基本条件和要求。成立由校长及分管教务的副校长担任组长、副组长的护士执业资格考试领导小组, 召开专题研讨会, 落实教务科及临床相关学科、教研组的具体工作职责;购买2009年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大纲、辅导用书及试题集等全套复习资料, 提供给临床相关学科教师。

2 宣传到位, 充分调动师生积极性

利用教务科大会、学生大会、学科主任及教研组长会议组织广大师生学习和明确现代卫生职业教育理念及护理人才培养目标, 中等卫生职业教育应坚持以服务为宗旨、就业为导向、岗位需求为标准的办学思想, 准确定位中职护理人才培养目标。使全体师生理解国家允许在校生参加护士执业资格考试的重要性和现实意义, 明确护士执业资格证书的获取与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密不可分。

3 规范考试管理, 实现学校考试与全国护士执业资格考试接轨

教学管理的实质是质量管理, 实施考试标准化是教学质量管理的基础工程[2]。我校以改革传统的考试模式为突破口, 规范考试管理, 促进学风建设, 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应试能力。

3.1 认真研究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大纲和试题类型, 把考纲精髓融入课堂教学中

要求专业课教师特别是与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密切相关的内科护理学、外科护理学、妇产科护理学、儿科护理学及基础护理学教师认真学习, 研究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大纲及题型, 并把其知识点很好地融入平时课堂教学中, 加强标准化试题训练, 让学生熟悉考试题型, 积累做题经验。

3.2 建立标准化试卷模版

实践证明, 传统教条化的考试题型, 内容涉及面窄, 不能灵活地联系临床, 不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潜力, 无形中成为学生产生学习惰性的温床, 使不少学生依赖于考前最后的复习, 部分学生即使平时很少专心听课, 只要突击背会考试要点也能获得较好的成绩。这样就削弱了平时认真听课、用功学习学生的积极性, 导致平时上课用心听讲的学生更少了, 形成一种恶性循环。这也是历年来我校毕业生参加全国护士执业资格考试通过率较低的主要原因。为此, 学校组织相关学科教研室主任和有丰富教学经验的高年资教师以教学大纲为标准, 结合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大纲和考试题型按统一格式进行命题, 作为试卷模版发布在学校网站上。要求各科教师参照试卷模版的题型、题量出考题, 并且要求同一年级、相同课程拟出A、B 2份试卷, 逐步实现学校考试与全国护士执业资格考试接轨, 提高通过率。

3.3 领导重视、强化管理, 促进标准化考试的实施

为了促进标准化考试更好地实施和推行, 首先, 学校领导应重视宣传工作, 并加大宣传力度。通过召开教务科大会、学科主任及教研组长会议、教学督导会等方式, 在全校范围宣传标准化考试的重要意义, 统一认识, 做到人人明白、个个参与。其次, 要求全体专业课教师积极配合、认真执行, 自觉收集与所教课程相关的护士执业资格考试试题, 根据所教课程的大纲要求, 在教务科的配合与支持下建立标准化试题库, 并加强课堂训练, 对学生进行阶段性标准化测试, 使学生熟悉标准化考试的题型、掌握解题技巧;同时, 在标准化考试实施过程中, 力求在执行中总结, 在总结中提高, 紧紧围绕教学大纲和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大纲, 不断补充、完善、修订考试标准, 使标准化考试工作循序渐进, 不断完善和提高。第三, 要求专业课教师特别是与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密切相关的内科护理学、外科护理学、妇产科护理学、儿科护理学及基础护理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 时时结合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内容, 力争使学生灵活掌握教学大纲及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大纲要求的知识点, 更好地适应国家卫生部推行的卫生系统标准化教育测量模式 (即执业资格考试模式) , 提高应试能力。

总之, 规范考试管理, 实施标准化考试, 是一个不断完善、不断提高的过程, 也是转变考风、加强学风建设、提高教学质量及学生应试能力的重要举措。从2009年2月起, 我校开始抓这方面工作, 在全体师生的积极配合和共同努力下, 取得了一定成效, 受到广大学生及家长的好评。笔者认为, 标准化考试模式的进一步深入推行, 将会对我校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 以及提高毕业生护士执业资格考试通过率产生积极的影响。

关键词:全国护士执业资格考试,中等卫生职业学校,考试管理

参考文献

[1]陈军.现代护理观与中职护理专业课程的设置[J].卫生职业教育, 2006, 24 (6) :106.

[2]杨传印.浅谈标准化考试的实施[J].卫生职业教育, 2003, 21 (9) :48.

全国护士执业考试 篇2

1、考生向考点报名并填写报名信息表;

2、考点工作人员编制考生准考证号;

3、考点录入考生信息,用软件进行空号检查;

4、考点使用软件相应功能形成试卷用量表、考场分布表;

5、考点使 使用导出功能将报名结束后的考生信息、试卷用量表、考场分布表导进软盘,寄我中心;

6、考区使用导出功能汇总各考点报名信息后形成考生试卷用量汇总表;

全国护士执业考试 篇3

关键词:执业护士资格考试 通过率 方法

一、强化思想认识,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

中职生的思想教育可以分“三步走”:

第一,在新生教育时,由班主任进行大力宣传,让学生清楚地认识到毕业时必须持有毕业证和执业护士资格证才能顺利就业,从而使学生重视执业护士资格考试,促使其在校期间自主学习。

第二,在日常学习中,由专业教师进行宣传,强调执业护士资格证的重要性,让学生意识到拥有执业护士资格证可以为自己增添市场竞争的筹码,有效提高基本收入,拓宽就业渠道。

第三,在学生实习前,由实习指导教师进行宣传,首先让学生了解国家政策。如卫生部从2009年起,对执业护士资格考试进行了重大改革,考试对象由原先从业一年的在职人员改为在教学、综合医院实习8个月以上的护理专业毕业生;其次,让学生明白只有取得执业护士资格证,才能保证从事护理行业的合法性,促使学生除了学习实践操作之外,还要加强理论知识的学习,特别要针对执业护士资格考试的知识点进行强化训练。

通过“三教育三宣传”,教师能挖掘学生的内在潜力,鼓励其刻苦学习、奋发向上,达到强化自我意识的目的,使其自觉控制和调节思想及行为,正确认识自身的学习主导地位和价值,树立主体意识,自强自立,从思想上重视,从行动上落实,努力朝着获取执业护士资格证的方向前进。

二、创新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1.整合教学资源,突出教学重点

护理职业教育的教学课程以执业护士资格考试的知识点为基础,特别是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课,所以专业课教师要梳理考试要点,整合课程内容,制订相应的教学大纲,及时更新教案内容,与时俱进,规范教学。尤其在结束章节课程后,教师要结合执业护士资格考试的知识点,强调重点,便于学生课后进行有针对性的复习,提高学习效率。

2.因材施教,更新教学方法

中职生的学习能力差、自卑感强,且懒惰、叛逆,缺乏自主意识,整体素质偏低,单纯地使用讲授法,容易使学生上课注意力不集中,想睡觉,没有学习兴趣,甚至有的学生在课堂上说话而影响课堂纪律。鉴于此,笔者认为,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教师应该掌握讲授法、案例法、讨论法、演示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如在讲授专业课程时,教师可以用案例导入教学;在讲到解剖知识时,教师可以使用教学道具,结合讲授法介绍教学主要内容,其中穿插大量的图片,以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在讲到具体操作流程时,教师可以使用演示法,生动形象地呈现操作步骤;在讲到每个章节的护理内容时,教师可以让学生依照案例,分小组讨论,提出护理问题,制订护理计划。

第二,教师应努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活跃的课堂教学气氛,始终把握课程的重点内容,不吝啬赞扬,引领学生自主学习,使学生树立学习的自信心。在教学计划中,教师应增加实验课程的比例,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三,教师应鼓励学生主动参与教学,由教师编写案例,学生讨论案例,从而获取新知。在讨论的过程中,学生学会了主动思考、提出问题。教师尽可能地帮助学生解决问题,或者把问题留到课后,让学生去自主寻找答案,由此增添学习的乐趣。

第四,在组织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留给学生几分钟自学时间,让他们整理本节课的知识点,然后教师再结合执业护士资格考试大纲里的知识点,强调本节课的重点内容。

由此可见,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是教学的关键,教师应以学生为本,培养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

三、探索考前辅导新理念,提高考试通过率

1.考前辅导方式改革的背景

从2011年开始,执业护士资格考试从原来的四门考试内容调整为两门,考试大纲也发生了一些变化:

第一,考试内容编排形式从按学科分类变成按系统分类,由原来的内科、外科、妇科、儿科、护基科五门学科变成现在的基础护理知识和技能、循环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传染科病人疾病的护理等系统。

第二,考试涉及的学科从护理专科变成全科,新增6门考试内容为精神障碍病人的护理、生命发展保健、中医基础知识、护理管理、护理伦理与护理法规、人际沟通。

第三,考试形式立体整合,由原来的四门考试内容整合为两门,即专业实务和实践能力。

第四,在考试题型中,临床病例所占比例扩大。其中,A1型题占20%,A2型题(临床病例题)占60%,A3/A4型题(临床病例题)占20%。

第五,增加护理问题和健康教育。相比而言,改革后的执业护士资格考试内容贴近临床,更重视疾病预防等方面。

第六,增加和删除部分知识点。改革后的执业护士资格考试增加了新的疾病种类,删除了总论的部分内容。

第七,考试大纲的形式改变,考题更抽象,内容更灵活。

与此同时,护士执业资格考试的成绩不再实行滚动管理,而是要求所有考生一次性通过考试科目。这样,不仅增加了学生的考试压力,也促使我校专业教师积极思考护理教育改革,探索护理教学的新模式,以提高执业护士资格考试的通过率。

2.考前辅导方式改革的必要性

多年来,我校都会针对护理班的学生进行执业护士资格考试考前辅导,在执业护士资格考试前1~2个月,通过教师点拨、集中做题等方式,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强化训练,帮助他们巩固执业护士资格考试大纲的知识点。考前辅导工作促使我校护士执业资格考试的通过率一直名列全省前茅,但是在2011年,我校护士资格考试通过率出现下滑。为此,我校领导高度重视,组织专家研究小组进行讨论,考前辅导方式改革迫在眉睫。endprint

3.以新举措促进考前辅导方式改革,努力提高执业护士资格考试的通过率

为了促进考前辅导方式改革,努力提高执业护士资格考试的通过率,我校采取了一些新举措:第一,合理选用考前辅导教材;第二,钻研考试大纲,制订教学计划,改进教学方式,重点指导学生结合临床护理实际分析病例,从而提高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三,要求全体参与考前辅导的教师每周集体备课、命题组卷、编写标准答案、错题解答;第四,做好课堂管理,协助班主任做好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第五,重视每周的模拟考试。通过考前辅导方式的改革,我校2012年执业护士资格考试通过率一跃排在全省中职院校的首位。

2013年年初,我校领导亲自参与、组织专家组编写了执业护士资格考试习题集,充分做好考前辅导的各项准备工作。在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下,我校执业护士资格考试通过率再创新高,蝉联全省中职院校第一名。

4.将新理念融入考前强化辅导工作中,进一步提高执业护士资格考试的通过率

第一,为了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我校模仿驾照考试科目一的题库,将已经编好的执业护士资格考试习题集制作成电子题库。学生可以随机从题库中抽题,进行模拟考试练习,并及时纠错。电子题库可以把一些错误率较高的题目保存下来,便于教师组织学生利用空余时间,专门练习错题。

第二,教师先汇总错误率较高的题目、知识点,然后利用一半的教学时间介绍当天教学计划中的执业护士资格考试知识点,再利用另一半的教学时间重点分析、讲解真题及模拟题的错题知识点,以提高学生对考题的综合分析和理解能力。

第三,教师应布置任务,要求学生每天至少完成一套试卷习题量,先按章节练习,再模拟练习。正所谓“勤能补拙,功到自然成”,题海战术非常适用于考前复习,但有时候,学生也要讲究一定的学习方法,不能过于依赖教师,而要静下心来思考,找出知识点的异同和联系,方便记忆。

第四,学校可每周组织学生进行统一的模拟考试,要求学生必须按要求填写答题卡,避免漏填任何信息。通过反复地规范填写,学生能熟悉答题卡的填涂规则,防止考试期间因为填涂答题卡的方法不对而影响考试成绩。

第五,利用考前一周的时间,学生可以复习以前做过的题目,特别是错题,以强化记忆。俗话说:“临阵磨枪,不快也光。”学生通过强化记忆,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复习效果。

执业护士资格考试给学校和学生施以较大的压力,考试成绩将直接反映学校的教学质量,也是评估学校教学工作的重要指标。随着全国执业护士资格考试内容、方式等的重大变革,我校将以示范校建设为抓手,不断探索新理念、新方法,进一步完善护理教育模式,为护理专业教育研究提供依据。

参考文献:

[1]曾春艳,郭果毅,苏银利,任玉嘉.加强护理教学改革 提高护士执业考试一次性通过率[J].中国医疗前沿,2009,(11).

[2]郝玉芳.提升护生职业认同、职业自我效能的自我教育模式研究[D].上海:第二军医大学,2011.

[3]王韧,丁琴.我国护士执业资格考试的现状综述[J].卫生职业教育,2012,(22).

[4]薛海燕,魏碧蓉.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对护生实习的影响[J].全科护理,2010,(26).

[5]张巧玲,杨金友.护士执业资格考试改革对护理职业教育发展的作用[J].卫生职业教育,2010,(8).

[6]李德芳,汪淼芹,王游岚,刘艳.应届护理中专毕业生护士执业资格考试成绩的影响因素[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0,(18).

[7]朱晓玲.由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变革引发的中职教学思考[J].卫生职业教育,2010,(7).

全国护士执业考试 篇4

研究资料采用2012年5月全国护士执业考试统一试题。试题分为两个科目, 即专业实务和实践能力, 每个科目题量各为136题, 全部为选择题, 考试题型有A1、A2、A3、A4 4种题型。对试题内容的知识点、各专科知识所占的比例及题型特点进行分析。

2 结果 (见表1、表2)

3 讨论

3.1 考试涉及学科范围扩大

从2011年起, 护士执业资格考试新增6门课程的考试内容:精神障碍病人的护理、中医基础知识、法规与护理管理、生命发展保健、护理伦理、人际沟通, 其中后3门属于人文类。从表1可以看出, 新增的6门课程的考试内容共占到总比例的21.3% (专业实务) 、17.6% (实践能力) 。因此, 教师在授课时应整合各专科知识, 注重教授边缘学科知识, 贴近临床, 以满足临床实际应用的需求。

3.2 考试内容注重人文知识

从表1可以看出, 人文知识类题在专业实务中所占比例为14.0%, 在实践能力中占14.7%。人文部分考试内容涵盖了医学心理、医学伦理以及与护理工作有关的社会医学、人文知识等, 且考试内容灵活, 与临床结合紧密, 突出了心理护理、人文关怀的护理特色, 并体现出了实用性、真实性及合理性。

例1:一位住院患者在输液时担心某位新护士的操作水平, 提出让护士长来为其输液, 此时, 该新护士应当首先:A找护士长来输液;B装作没听见患者的话, 继续操作;C表示理解患者的担心, 告诉患者自己会尽力;D让患者等着, 先去为其他患者输液;E找患者家属劝说患者让其为患者输液。

例2:患儿男, 10岁, 以大叶性肺炎收入住院。入院当晚, 护士正在巡视病房, 此时患儿对护士说:“你们都是坏人, 把我的爸爸妈妈赶走了, 平时都是他们陪我入睡的。”护士正确的回答应是:A“根据医院的管理规定, 在住院期间, 你的父母都不能在这里陪你”;B“如果你乖乖睡觉, 我就找人给你买好吃的”;C“你再闹的话, 我就给你扎针了”;D“你想爸爸妈妈了吧?我陪你说说话吧”;E“爸爸妈妈一会就来, 你先睡吧”。

加大对人文知识与能力的考核力度是今后护士执业资格考试的一个方向。一方面可以帮助考生提高医学人文素质, 适应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化, 真正做到以人的健康为中心, 将人文关怀贯穿于护理工作的全过程, 更好地为患者服务;另一方面, 也可以促进护理教学改革。

3.3 专科知识点考查向实际应用倾斜

从表2可以看出, 题型以A2、A3/A4病例题为主 (占80%) , 考查概念的A1型题大幅度减少。增加了护理问题和健康教育的考查比例, 而病因与发病机制、辅助检查的考查比例明显下降, 疾病的用药、饮食、体位、心理及活动护理, 出、入院指导等内容成为考查的重点。与往年相比, 临床病例题数量增大, 加强了对护士实施干预及判断实施结果能力的考查, 病例题的情景描述及提问方式也有一些新的特点, 突出了人性化、细节化。

4 对策

4.1 根据考试大纲调整教学计划

专业课教师应熟悉最新护士执业考试大纲要求, 熟悉考试内容及考试题型, 以考试大纲为基础调整护理专业教学计划, 将护士执业考试内容纳入护理教学体系, 以确保教学目标的达成, 使学校教育与行业准入要求接轨[1]。在教学目标中将疾病的护理措施作为重点, 适当延长疾病整体护理方法的授课学时。

4.2 完善课堂教学内容

合理配置教学内容, 准确把握教学重点, 注重与各学科专业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融会贯通。在教学过程中补充相关人文知识, 将人际沟通、护理心理、护理伦理、人文关怀等知识贯穿于各专业课的授课内容之中, 以具体疾病案例、情景启发学生换位思考和体验患者感受, 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人文知识, 促进文化素质的提升。注重对护理问题的分析与判断, 不仅要教会学生正确提出护理问题, 还要给学生指出解决此项护理问题的护理措施, 从而提高教学的实用性。

4.3 灵活应用多种教学方法

护士执业考试重点在于考查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 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教师应掌握护理临床工作的操作要点, 并在教学过程中把护士执业考试的内容、要求、重点贯穿到教学过程中。通过多种教学手段或教学方法把知识、技能传授给学生, 并在课前、课中及课后对这些知识点进行反复提问。根据教材内容以“任务引领”为载体, 创置必要的情境进行导学, 将护理问题结合临床背景进行分析, 提出模拟要求及需掌握的知识点, 在教学过程中侧重培养学生融会贯通、独立思考、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如授课时可多采用启发式、情景式、病案导入式教学法等, 在每次授课后布置一些病例分析题作为课后思考题, 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 消除大多数学生对于病例分析题的恐惧心理, 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使学生轻松地理解和掌握教学重点、难点。

4.4 提高实训课教学质量

A2、A3/A4型题结合临床病案, 主要考查学生运用学科知识的能力和操作技能。因此,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重视对学生操作技能的训练, 加强对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 通过示教、回示、强化训练、开放实验室、技能达标考核的方式提高学生的护理操作水平, 在指导学生动手操作练习的过程中, 使学生增加对知识点的感性认识, 加深记忆[2]。

4.5 提高学生应试能力

考试形式由以往的综合题型考试改为按照全国护士执业考试要求进行的模拟考试, 对考试题型、答题方法、考试时间、答题难度等都有具体要求, 目的是使学生熟悉考试题型, 了解解题方法, 甚至了解怎样有效地涂写答题卡以及如何分配考试时间等, 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应试能力, 拉近了教学与护士执业考试之间的距离。此外, 通过模拟考场气氛, 锻炼了学生的临场发挥能力, 有助于学生克服考前的紧张心理, 为执业考试做好充分的应试准备。

4.6 重视考前辅导

教师在辅导中应注重传授考试的技巧, 详细讲解需要重点掌握的学习内容, 将知识点进行串讲, 抓好辅导重点, 知识点中的“最”、“首先”、“常见”、“主要”等绝对性的描述占相当大的比例, 重要的数据, 绝对禁忌证, 相似、连续或关联的内容都应作为辅导的重点。同时, 通过多次模拟考试让学生了解他们的薄弱环节, 有针对性地进行辅导, 使学生在短时间内理顺知识体系, 突破考试重点、难点, 提高考试通过率。

参考文献

[1]朱晓玲.由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变革引发的中职教学思考[J].卫生职业教育, 2010, 28 (4) :21-22.

全国护士执业考试 篇5

D.病人家属 E.护士和病人

2.影响人际沟通效果的环境因素是 A.沟通者情绪烦躁 B.沟通者听力障碍 C.沟通双方距离较远 D.沟通双方信仰不同 E.沟通双方价值观不同 3.护患关系的实质是 A.满足患者需求 B.促进患者的配合 C.规范患者的遵医行为 D.强化患者自我护理能力

E.帮助患者熟悉医院规章制度 4.语言沟通的主要媒介是 A.表情 B.眼神 C.文字 D.手势 E.姿势

5.影响人际沟通的隐秘性因素是指 A.沟通场所阴暗

B.沟通者双方距离较远 C.沟通者一方情绪悲哀 D.沟通者一方性格内向

E.沟通过程中有其他人员在场 6.属于人际关系主要特点的是 A.单纯性 B.灵活性 C.稳定性 D.多重性 E.随意性

7.在护理工作中,护士与患者进行小组交谈时,患者数量最好控制在 A.1~2人 B.3~7人 C.8~10人 D.10~15人 E.l6~20人

8.在护患交谈过程中,如果护士希望得到更多的、更真实的患者信息,可采用的最佳技巧为 A.阐释 B.核实 C.重述 D.提问 E.沉默

9.在护患交谈过程中,为了给自己提供思考和观察的时间,护士可采用的最佳技巧为 A.倾听 B.核实 C.鼓励 D.沉默 E.患者重述

10.在护患交谈中,护士移情是指护士 A.同情患者 B.怜悯患者 C.鼓励患者

D.表达自我感情 E.理解患者感情 ll.护理礼仪的特点为 A.强制性 B.专业性 C.服从性 D.灵活性 E.操作性

12.触摸应用于辅助疗法时,主要作用是 A.镇痛 B.止咳 C.降低体温

D促进血液循环 E缓解心动过速

13.非语言沟通的特点是 A持续性 B局限性 C专业性 D生动性 E多变性

14.影响医护关系的主要因素不包括 A.角色心理差位 B.角色期望冲突 C.角色压力过重 D.角色权利争议 E.角色理解欠缺

15.良好的语言能给患者带来精神上的安 慰,体现了语言的 A.广泛性 B.保密性 C.规范性 D.情感性 E.通俗性

16.护患沟通的首要原则是 A.治疗性 B.保密性 C.规范性 D.尊重性 E.艺术性

17.根据人际吸引规律,“同病相怜”属于 A.相补吸引 B.相似吸引 C.仪表吸引 D.相悦吸引 E.敬仰性吸引

18.在人际交往中,正确的做法是注重对方的 A.外貌 B.背景 C.过去表现 D.当前表现 E.贯表现

19.人际吸引的产生是 A.无条件的 B.无规律的 C.以情感为主导 D.以物质为基础 E.以职业为纽带

二、20.患者男性,67岁,大学教授,因高血压住院治疗。适用于该患者的最佳护患关系模式为

A.指导型 B.被动型 C.共同参与型 D指导一合作型 E.主动一被动型

21.一位护士正在为一位即将出院的术后患者进行出院前的健康指导。此时护患关系处于 A.准备期 B.初始期 C.工作期 D.结束期 E.熟悉期

22一位住院患者,因便秘要求其主治医生给其用通便药。医生答应患者晚上给其口服药通便灵,但未开临时医嘱。第二天早晨,护士因患者晚间未服通便灵受到埋怨,护士为此对该医生产生极大不满。导致医护关系冲突的主要原因为角色 A.心理差位 B.压力过重 C.理解欠缺 D.权利争议 E.期望冲突

23.一位护士在与患者的交谈中,希望了解更多患者对其疾病的真实感受和治疗的看法。最适合的交谈技巧为 A.认真倾听 B.仔细核实 C.及时鼓励 D.封闭式提问 E开放式提问 24.当一位护士看到某急性胰腺炎患者的病床旁围着几位家属时,便走过去主动与家属们打招呼,并耐心解答他们的疑问,然后恳请他们尽快离开病房让病人安静休息,几位家属欣然接受了护士的劝告。此护士较好地运用了认知效应中的 A.首园效应 B.近因效应 C.晕轮效应 D.先礼效应 E.免疫效应

25当某责任护士得知自己所护理的患者是一位年轻的女大学生时,便根据自己对大学生的了解和交往经验,以热情、坦率又亲切的态度和方式与她沟通,并得到较好的效果。此护士较好地运用了认知效应中的 A.首因效应 B.刻板印象 C.晕轮效应 D.先礼效应 E免疫效应 26.某护士在到内科病房上班的第一夭里,积极主动工作,虚心向各位老护士请教。她活泼、开朗的性格和谦虚、勤快的作风给同事们留下了良好的印象。此护士较好地运用了认知效应中的

A.光环效应 B.刻板印象 C.晕轮效应 D.首因效应 E.免疫效应

三、A3型题

(27-29题共用题干)

患者男性,69岁,农民,文化水平较低,胃癌术后。护士在探视时间与其进行交谈。交谈过程中,护士手机来电,护士立刻将手机关闭;患者感到伤口阵阵疼痛,并很烦躁,患者的女儿轻轻地安慰,最终交谈无法再进行下去,不得不终止。27影响此次护患沟通的隐秘性因素是 A.患者伤口疼痛 B.患者为文盲 C.护士未关闭手机 D.患者女儿在场 E.患者年龄较大

28.导致此次交谈失败的个人生理因素是患者 A.文化水平较低 B.情绪烦躁 C.年龄较大 D.伤口疼痛 E.女儿在场

29.针对此患者的特点,最佳的护患关系模式为 A.指导型 B.被动型 C.共同参与型 D.指导-合作型 E.主动-被动型

(30-32题共用题干)

患者女性,81岁,退休干部。冠心病住院治疗,住院前3天与护士们关系融洽。第4天,年轻护士张某在为其进行静脉输液时,静脉穿刺3次均失败,更换李护士后方成功。患者非常不满,其女儿向护士长抱怨。从此,患者拒绝张护士为其护理。30.针对此患者的特点,最佳的护患关系模式为 A.指导型 B.被动型 C.共同参与型 D.指导-合作型 E.主动-被动型

31.护患关系发生冲突的主要因素是 A.角色压力 B.责任不明 C.角色模糊 D.信任危机 E.理解差异

全国护士执业考试 篇6

摘要:国家护士执业资格考试是评价申请护士执业资格者是否具备执业所必需的护理专业知识与工作能力的考试,同时也是对护理教学质量的检验和反馈。从2008年开始,毕业生参加护士执业考试的时间从毕业后一年调整为毕业当年,这一参考时间的调整,为毕业生顺利就业提供了方便,但也给各护理院校及毕业生增加了压力。本文应用SWOT分析法全面、系统、准确地研究及分析了我校护士执业考试工作中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改革教学内容和方法,以期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和一次性通过率。

关键词:SWOT分析法 护士执业资格考试

国家护士执业资格考试是评价申请护士执业资格者是否具备执业所必需的护理专业知识与工作能力的考试,同时也是对护理教学质量的检验和反馈。从2008年开始,毕业生参加护士执业考试的时间从毕业后一年调整为毕业当年。这样,既为毕业生顺利就业提供了方便,又给各护理院校及毕业生增加了压力。学生能否通过护士执业考试直接关系到毕业生自身的成长及今后的就业,合格率的高低也影响着学校的声誉和招生情况,所以如何转变教学观念,调整教学模式,革新教学内容和方法,使学校教育与护士执业考试要求接轨,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和一次性通过率,成为各护理院校和护理专业教师必须认真思考的一个重要课题。

SWOT分析法又称态势分析法,是一种最常用的企业管理战略分析方法,它由美国哈佛商学院著名教授安德鲁斯于20世纪60年代首先提出。SWOT这4个英文字母分别代表优势(Strength)、劣势(Weakness)、机会(Opportunity)、威胁(Threat),这种方法能够较为客观、准确地分析和研究现实情况,有利于领导者和管理者做出比较正确的决策和规划。本次研究通过在护理教学中运用管理学中的SWOT分析法,充分利用现有资源为护士执业考试服务,提高护士执业资格考试通过率,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报告如下:

一、资料与方法

1.研究对象

本次研究选择2010级护理专业的学生共654人,年龄在16~19岁,平均年龄17.5岁,均完成了临床实习。笔者把学生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1~5班共321名学生分入实验组,6~10班共333名学生分入对照组。两组学生入校成绩无明显差异,入学后所学课程一致,考核成绩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2.研究方法

针对最新公布的《2011年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大纲(试行)》(以下简称新大纲),本文应用SWOT分析法评估我校护理教学现状,动态综合分析存在的优势、劣势以及外部环境的机会和威胁因素,然后根据结果,提出了相应的护士执业考试培训策略,以便更好地指导教学、考前辅导与复习。

(1)优势(S)

第一,高素质师资队伍。我校基础课和专业课教师双师型比例达90%,高级职称占54.5%,这批教师经过系统的医学训练加上多年的教学实践,具有丰富的辅导学生护考的经验,这是中职卫校帮助学生备考的基本保证。

第二,毕业护生的高就业率。目前,护理类专业学生毕业当年就可以参加护考,从培养受教育者掌握基本的专业技能、实践技能和职业技能入手,使其得以顺利就业。

第三,所学知识的存留度。中职卫校学生经过三年系统的理论学习和实习,所学的知识没有遗忘,所以从教育心理学来看,毕业当年参加护考是非常有利的。

(2)劣势(W)

第一,基础知识水平参差不齐。我国中职卫校入学门槛低,学生的综合文化素质较低,多数是中考的失败者,心智不成熟,缺乏专业思想和主动进取的动力,学习动机不足,影响到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对护考没有充足的信心。

第二,专业知识学习时间过少。目前,考试内容涉及大量的医学基础和专业医学知识,学生学习时间不够,这也是影响通过率的一个主要因素。

第三,课堂教学与护考联系不够紧密。在传统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是传播课本知识,没有过多地关注和深入研究护考大纲,平常考试的出题形式也与护考题型不符,导致教学与护考脱节。

(3)机会(O)

目前,中职护理专业学生的护考工作已成为各中职卫生学校教学工作的重中之重,通过比较各学校的通过率,对学校形成压力,是学校提高教学质量的原始动力。中职护理专业学生护考,为扩大学校影响和提高学校声誉提供了机会,就业率高的学校就会在市场上占有先机。

(4)威胁(T)

中职生与大专生、本科生相比,缺乏竞争力。2015年,我校护士执业资格考试的通过率为77.8%,各学校为了生存展开了激烈的竞争,成为各个学校巨大的威胁与压力,从事护理教学工作的教师更是深感形势严峻,压力巨大。

二、对策

1.细化考试大纲

根据考点涉及的内容和学科的特点,教师应对考点的要求具体化、明确化、客观化,修订教学大纲,以期体现护理专业的课程特点,并结合护考的要求,不断更新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把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作为首要目标。

2.对学生进行考前辅导培训

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教师应修改参加护考班级的教学计划,让学生提前到医院实习,实习结束后返校进行为期8周的强化培训,然后把学生分成若干个培训辅导小组,并制定激励方案,充分调动教师与学生的积极性。

3.加强实习阶段的管理

实习是一个较长的过程,也是学生护考前的一段休整期,教师应加强对学生实习期间的管理,定期进行辅导和模拟考试。

4.加强班主任的配备和管理

学校可以把工作责任心强、工作经验丰富、专业与护理专业相同或相近的班主任配备到护理专业,形成一支高水平的护理专业班主任队伍,并把班主任奖金制度与本班护士执业考试通过率“挂钩”,以便更加有效地督促班主任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组织学生自主复习,及时了解学生准备护士执业考试的心理状况和掌握所学知识的情况。endprint

5.定期召开学生座谈会,不断改进教学方法

学校要针对护士执业考试全面调整护理专业教育,把课堂教学与护士执业考试接轨,促进教师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调动护生学习的自觉性,提高护生执业考试的合格率。

三、结果

本次研究中职护生护理执业资格考试的通过率比较:实验组(n=321)及对照组 (n=333)学生的通过率分别为86.9%和79.9%。应用SWOT分析法前后护士执业考试的通过率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

四、讨论

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制度作为执业准入的控制制度,一方面,要求考生必须具备扎实的专业理论基础,牢固掌握考试大纲所要求的专业知识并融会贯通;另一方面,要求护理专业教师必须注重研究国家对护士考试命题动态,在教学计划的制订、实施等方面落实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大纲要求,在教学方法和教学质量的提高上多下工夫,同时加快护理教育教学改革,注重校外实习实训基地的建设和管理,加强实践环节的教学,注意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发挥其主观能动作用,以提高学习效率。

护士执业考试的重点是考核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临床实际问题的能力,考题多为与临床护理密切相关的小病例题,考生不仅要有扎实的专业理论基础,还必须具备一定的临床实践经验。对考生进行应考辅导,教师应以考试大纲为指导,以模拟试题为线索,结合临床实际,对知识点进行串讲,对模拟试题进行分析解释,以便提高学生对考题的综合分析和理解能力,提高考试的成绩和通过率。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利用临床实际护理问题,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引导学生提出自己的看法,组织学生分析讨论。这样,不仅能使学生参与教学过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培养学生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助于促进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认识到课堂所学知识与护理实际工作息息相关。

综上所述,在执业护士资格考试运用SWOT分析法,学生的考试通过率得到显著提高。护理学作为一个刚刚起步的学科,选择合理的执业护士资格考试管理手段和方法是非常必要的,应用SWOT分析法全面、系统、准确地研究及分析我校护士执业考试工作中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能形成结构化的平衡系统,使护理教学管理者正确识别执业护士资格考试工作的优势和劣势,强化优势,扬长避短,利用资源抓住机会,找出执业护士资格考试工作的薄弱环节,从而制订相应的对策。

参考文献:

[1]尹文强,傅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SWOT分析[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04,(3).

[2]陈大复,郑琳.提高护士执业考试通过率的若干措施探讨[J].卫生职业教育,2010,(10).

[3]李树东,王见遐.从护士执业考试看临床护理教学[J].护士进修杂志,2010,(21).

全国护士执业考试 篇7

关键词:护士执业资格考试,教学模式,教育,护理

全国护士执业资格考试 (Chinese Licensure Ex-amination for Nurse, CLEN) 是我国护士行业的执业准入考试, 是对护理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检验和反馈[1], 已成为衡量护理毕业生质量的一项公认的标准[2]。2 0 1 0年 《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办法 》和2 0 1 1年CLEN新大纲的出台, 对护生的专业知识体系和临床应用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考试内容、考试科目、考试题型和比重、考察重点等方面发生了巨大变化 (表1) , 在特定的疾病背景下, 考核护生为完成特定护理任务、护理工作所需要的医学基础知识、护理专业知识和技能以及社会医学、人文知识等[3]。 新形势下, 以CLEN改革为契机和切入点, 加强教育教学改革[4], 是提高护生综合素质、保证CLEN通过率、促进护理教育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近年来, 我校在高职护理教学中实施基于CLEN导向的教学模式, 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以我校2009级、2010级三年制高职护理专业学生为研究对象。其中, 2010级560名学生为试验组, 2009级674名学生为对照组。两组年龄、性别、入学成绩经分析,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试验组教学模式试验组采用基于CLEN导向的教学模式, 将教学设计与临床情境对接、教学内容与岗位能力对接、考试考核与执业标准对接[5], 将以知识传授为中心转向以能力培养为中心[6], 通过“教-学-做-考”4个环节予以层层落实和推进, 融“教知识-学方法-练技能”于一体, 实现 “专业学习-知识应用-CLEN训练”同步, 全面启迪学生的临床思维, 注重培养学生的临床综合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

1.2.1.1 以CLEN为导向改革课程体系根据CLEN改革精神, 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 将2011 年CLEN大纲新增的考试内容开设、整合于课程体系中, 并全部列为必修和考试课程, 引起师生的高度重视, 实现与CLEN的紧密对接, 见表2。

1.2.1.2 以CLEN为导向编写校本教材以CLEN为导向, 紧密结合历年CLEN真题及2011 年CLEN新大纲, 组织各教研室编写融专业教学、课程考试、毕业考试、执业考试于一体的教学指导用书――《护士执业资格考试指导》, 对重要考点内容用下划线的形式加以突出, 并根据其历年考试频率以“★”~“★★★”方式分三级标注, 每单元围绕考点编写配套标准化试题库, 方便教、学两用。

1.2.1.3 以CLEN为导向改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以CLEN为导向、岗位职业能力培养为抓手选取教学内容, 以护理任务和护理工作为核心、临床病例为素材组织教学内容, 以病例分析为主导、仿真实训为主线设置临床情境, 将病例分析、示教演练、角色扮演、情境模拟、综合演练、多站实训、ECS实训、人机对话等方法综合应用, 让学生在护理实训中心的仿真临床情境中“教中学、学中做、做中学”, 注重学生临床综合能力的培养, 引导学生在临床情境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1.2.1.4 以CLEN为导向改革考试模式以CLEN为导向建立试题库, 题型均为选择题 (与CLEN一致) , 分为专业实务和实践能力2个模块, 每个模块均包括A1、A2、A3、A4四种题型。护理学院教务科根据CLEN中各种题型所占比重 (A1 型题20%, A2 型题60%, A3/A4型题20%) , 利用自行开发的计算机软件从试题库中随机抽取试题合成试卷, 在期末考试和毕业考试中实施标准化考试, 实行“教考分离”, 实现校内考试与CLEN的有效对接, 强化学生对CLEN改革的适应性。同时, 以CLEN为导向建立“人机对话”试题库 (题型与CLEN一致) , 利用自行开发的临床护理考试软件, 在我校护士执业模拟考试中心开展 “人机对话”试题训练和模拟考试。

1.2.2 对照组教学模式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模式, 理论教学以基本理论和基本概念为主, 实践教学以单项技能操作为主, 专业考试由授课教师出卷、题型为传统主客观题。

1.2.3 评价指标

1.2.3.1两组学生教学模式评价比较校内专业教学结束时, 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 了解两组学生对所采用的教学模式满意度的评价, 包括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锻炼沟通能力、提高人文素质、启迪临床思维、锻炼应用能力、强化综合技能、培养团队意识8个项目。

1.2.3.2两组学生临床综合能力比较在医院每个科室临床实习结束时, 由带教老师对学生的临床综合能力进行评价, 包括护患沟通能力、临床思维能力、临床应用能力、综合操作能力、团队协作能力5个项目, 每个项目20分, 将成绩记录在学生临床实习鉴定表中, 取每个科室总评成绩的平均成绩。

1.2.3.4 两组学生CLEN通过率比较通过卫生部人才交流服务中心颁发的护士执业资格考试成绩合格证明, 了解两组学生的CLEN通过率。

1.2.4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 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s) 表示, 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 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3 讨论

3.1 基于CLEN导向的教学模式有助于提高学生临床综合能力护理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 单纯强调课堂知识和技能, 忽视人文素质和实际技能的应用, 难以培养出优秀的护理人才。2010年《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办法》和2011年CLEN新大纲的出台, 反映出国家对护理从业人员知识结构和护理技能的新要求[7], 为护理专业的教学改革指引了方向。 基于CLEN导向的教学模式将新增的考试内容开设、整合于课程体系, 纳入教学大纲, 强化学生的临床应用能力培养, 扩充了专业知识面, 顺应了今后参加CLEN和临床护理工作所需的专业实务和实践能力要求。在教学中重点突出“强技能、重人文, 强综合、重团队, 强思维、重应用”的现代护理理念[8], 以CLEN为导向、岗位职业能力培养为抓手选取教学内容, 以护理任务和护理工作为核心、临床病例为素材组织教学内容, 以病例分析为主导、仿真实训为主线设置临床情境, 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开展专业教学。采取“边理论边实践、小理论大实践”的教学方式, 将病例分析、示教演练、角色扮演、情境模拟、综合演练、多站实训、ECS实训、人机对话等方法综合应用, 融“教知识-学方法-练技能”于一体。教学中将基础护理技术与专科护理技术有机融合, 让学生在仿真临床情境中“教中学、学中做、做中学”, 实现了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与临床应用能力的有效对接[8], 优化了教学过程, 激发了学习兴趣, 提高了学习效果, 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护患沟通能力、临床思维能力、临床应用能力、综合操作能力、团队协作能力, 为学生今后参加CLEN和临床护理工作奠定了扎实的基础。表3、表4显示, 试验组学生的教学模式评价满意度和临床综合能力评分均高于对照组 (P<0.01) 。

3.2 基于CLEN导向的教学模式有助于提高学生CLEN通过率CLEN通过率是衡量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 也是学生就业率高低和就业质量好坏的关键所在。基于CLEN导向的教学模式顺应了CLEN改革精神, 教学中将护考大纲融入教学大纲, 将护考考点融入教学重点, 以临床病例为素材设计教学内容, 以病例分析为主导启迪临床思维, 以仿真实训为主线锻炼临床应用能力;《护士执业资格考试指导》校本教材为师生提供了教学参考蓝本, 有助于在教学中把握重点, 配套标准化试题库方便学生课后练习、巩固知识, 实现了“专业学习-知识应用-CLEN训练”同步;期末考试和毕业考试实施CLEN导向的标准化考试, 实现了与执业考试标准的有效对接和真正意义上的“教考分离”。基于CLEN导向的教学模式有效促进了学生对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的全面学习和掌握, 提高了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理解能力和临床应用能力, 增强了学生对CLEN的适应性, 提高了学生的CLEN通过率。表5显示, 试验组学生的CLEN通过率高于对照组 (P<0.01) 。

3.3 护士执业模拟考试中心建设适应未来“人机对话”考试趋势根据2010年《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办法》精神, CLEN原则上采用“人机对话”形式进行。由于受到全国各地考场实际条件的限制, 目前专业实务和实践能力2个考试科目均采用笔试进行, 但在不久的将来, “人机对话”考试必将成为现实。为了适应未来CLEN的“人机对话”考试趋势, 我校建设了护士执业模拟考试中心, 建立了 “人机对话”试题库 (题型与CLEN一致) , 利用自行开发的临床护理考试软件, 开展“人机对话”教学和考试, 学生可利用课余时间反复进行试题训练和模拟考试, 训练、考试结束后点击提交即可自动阅卷评分, 提高了我校对未来“人机对话”考试方式的应对能力。

参考文献

[1]杜新满, 李素君.谈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对护理职业教育的导向作用[J].职业技术2013 (2) :37.

[2]饶和平, 李胜琴, 章晓幸, 等.基于全国CLEN考试为导向的高职护理专业毕业考试模式改革效果分析[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11 (4) :78-79.

[3]全国护士执业资格考试用书编写专家委员会.2011全国护士执业资格考试指导[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1:1.

[4]邵广宇, 张朝慧.适应护士执业资格考试改革的高职护理教学实践与研究[J].中国护理管理, 2012, 12 (8) :44-45.

[5]李如竹, 江跃华, 曾晓英.“六位一体”护理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中华护理教育, 2009, 6 (12) :562-563.

[6]欧阳霞, 赵婉文, 冯晓玲, 等.以能力为核心的临床护理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践[J].中华护理教育, 2009, 6 (11) :496-498.

[7]伍小飞, 尹红.从2011年执业护士考纲变化探索护理人才培养新思路[J].护士进修杂志, 2012, 27 (6) :500-501.

全国护士执业考试 篇8

1 领导高度重视、周密部署, 制订竞赛培训方案

我校护理专业英语方向已开办多年, 于2011年加入ISPN协作组织, 校领导十分重视学生综合执业能力的培养, 以培养高素质、强技能、实用型国际化人才为目标。为迎接这次竞赛, 在主管校长的指导下, 制订了具体的竞赛培训方案, 及时购买了与竞赛相关的学习资料, 明确了指导教师, 制定了培训课表, 学校从上到下进行了周密部署, 各部门都给予了大力支持, 特别是在实训设施上, 为技能训练提供了硬件保证。

2 指导教师精心制订培训计划

2.1 理论培训针对CGFNS考试

我校负责理论培训的教师共有7人, 分别负责成人护理、儿童护理、母婴护理、精神护理、护理药理学及公共英语, 其中有国外学习、工作背景的教师3人, 其余教师均接受过CGFNS培训。专业课全部采用竞赛主办单位卫生部人才交流中心推荐的与CGFNS考试相关的全英教材, 各位教师认真备课, 精心制订培训计划, 采用双语授课模式。为提高学生的英语专业知识课堂接受能力, 提前把讲义发给学生, 让学生做好预习。在培训过程中, 指导教师都非常耐心, 与学生进行了有效的沟通, 遇到困难及时解决, 并帮助学生树立信心。为了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 每周举行一次CGFNS原题模拟考试, 考试后教师分析考题并讲解, 强调国际护理更注重人文关怀和良好的护患沟通, 改变学生的思维模式。在做题技巧上, 提示学生平均每分钟必须完成一道题, 对于不能明确答案的先选一个认为正确的并在试卷上做好标记, 全部完成后若有时间再仔细思考有疑问的试题。另外, 要及时、正确地填涂答题卡。

2.2 技能培训密切结合临床

技能竞赛要求以临床护理案例形式体现, 突出护理人文关怀和英语沟通能力, 分为密闭式静脉输液、成人徒手心肺复苏术、铺麻醉床3项, 且分别由不同的指导教师负责培训。指导教师分别来自不同附属医院, 具备丰富的临床及技能竞赛培训经验, 其中一位教师具有多年的国外护理工作经验。各位指导教师接到任务后, 认真细致地研究组委会提供的操作流程和竞赛要求。为保证选手的训练质量, 首先狠抓基本功, 要求学生对每项操作的步骤、手法非常娴熟。同时将操作过程与临床实际工作充分结合, 对每项操作精心设计多个临床案例及情景, 并进行标准的护理英语对话。为了突出护理人文关怀, 在操作过程中的每个动作、每句语言均融入了护理礼仪, 充分体现我校护理专业学生较高的专业素养及良好的仪表和精神风貌。指导教师间团结协作, 取长补短, 每周按照竞赛程序对学生进行一次技能模拟考试, 要求所有技能指导教师参加, 同时邀请3个附属医院的不同护理专家组成评委组, 锻炼学生的心理素质和技能操作应试能力。每次模拟考试后教师在一起讨论, 提出好的建议及需要改进的不足之处, 使各项操作更加完善。

3 参赛选手刻苦训练, 发扬拼搏精神

参赛选手在平时训练中勤学苦练, 早晨6∶00到教室开始一天的学习和训练, 直到晚上10∶00才离开教室, 走路也在练习英语对话。一位学生说他们这两个多月的培训好像又参加了一次高考复习, 过得非常充实。

比赛中沉着应战, 勇于进取。我校4名学生参赛, 与全国各地卫生职业院校的护技高手同场竞技, 展开了激烈角逐。竞赛中, 我校选手依靠平时锤炼的过硬的心理素质和良好的操作技能, 沉着应对, 在展示规范、娴熟操作技能的同时, 充分展现了护理工作中的人文关怀及良好的英语沟通能力, 展示了我校护生的风采, 得到评委的一致肯定。

4 竞赛培训经验与建议

大赛归来, 各位竞赛指导教师畅谈了这次参赛体会, 找问题, 找差距, 找对策, 对本次竞赛培训经验进行总结, 并提出了建议。

4.1 护理技能培训经验

4.1.1 心肺复苏突出急救意识

心肺复苏掌握的要领是在有效开放气道, 人工呼吸和胸外按压的方法、频率、深度正确、到位的基础上突出急救意识, 充分体现抢救病人时的争分夺秒及紧迫感;训练时精确计算每个步骤需要的时间, 看着秒表进行训练, 争取在最短时间内完成操作, 学生练习时两人一组, 一位学生操作, 另一位学生计时, 同时指出不足之处, 如此反复练习, 每次都要有所提高。指导教师详细记录每位学生每天的训练情况, 并及时告诉学生错误之处, 要求改正并不再出现同样错误。

4.1.2铺麻醉床注重病人舒适

铺麻醉床要领是先铺好床, 铺单手法、顺序正确, 外观平紧、美观, 能够使手术后病人舒适、安全地休息。在严格训练中对中 (床单的横、纵中线对床横、纵中线) , 线直 (中线、边线直) , 角满 (床角饱满、被角饱满、枕角饱满) 的基础上, 突出动作轻巧、准确、节力, 能够正确收集病人病情、手术部位、麻醉方法的资料, 准确放置中单、橡胶单。

4.1.3 密闭式静脉输液针对静脉穿刺

密闭式静脉输液基本功就是具备精湛的静脉穿刺技术, 一针见血至关重要。密闭式静脉输液练习分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是两名护生一组, 分别充当护士与病人, 利用教学模拟输液手臂练习整个操作步骤。第二阶段是在第一阶段已经熟练的基础上进行真人练习, 方法是相互穿刺, 并安排学生去附属医院到不同科室由各科护士长亲自带教练习穿刺, 如没见回血, 很可能是针体紧贴血管壁的缘故, 此时可捏住针柄轻轻转动针体, 或稍向前进针少许, 就可见到回血, 像这样很多应注意的细节都教授给学生;带教教师主要帮助学生克服胆怯心理, 鼓励学生大胆尝试。虽然真人练习的机会不多, 但只要细心体会进针的手感, 就会有所收获。对一些穿刺时容易出现的问题, 提前分析, 让学生在穿刺前对这些情况心中有数, 以轻松、平和的心态操作, 从而提高静脉穿刺的成功率。对个别心理紧张的学生可给予心理辅导, 帮助其克服胆怯心理, 树立信心, 大胆练习。此外, 在整个操作过程中“无菌操作、三查七对”更不容忽视, 应充分体现护士良好的职业素质。再者, 操作后用物的分类处理必须明确, 与医院感染控制密切结合。

4.2 建议

首先, 在涉外护理专业护理理论和实训教学中, 加大专业课双语教学的力度, 尽量采用全英教学, 培养具备国际护士执业能力的学生。

其次, 在技能实训教学过程中, 每项操作与临床实际工作密切结合, 设置多种障碍以培养学生对意外情况的应变及处理能力。

再次, 在赛前培训过程中, 每项操作应采用多种方式, 如心肺复苏人模拟人体位、姿势的改变, 麻醉床的方位, 物品摆放, 静脉输液穿刺练习时间安排在全天不同时间段。

全国护士执业考试 篇9

1 我国护士执业考试管理回顾

1.1 原护士执业考试管理办法的局限性

我国自1995年起正式开始实行护士执业考试,每年1次。自2003年起,护士执业考试与护理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并轨,按报考专业各科目的考试成绩,实行2年1个周期的滚动管理办法,即考生在连续2个考试年度内,通过其报考专业全部科目的考试方可取得相应的技术资格,即取得从事护理专业技术工作的准入资格。但根据全国护士执业考试报名方法规定,申请护士执业考试者,报名时须提供毕业证书、身份证明、临床试用证明。考试时间:每年4~5月份。从以上条件“毕业证”“每年4~5月份”“临床试用证明”,意味着护生必须在毕业从事护理工作后,才能拿到“临床试用证明”,参加护士执业考试。由此造成护理专业毕业生就业受到限制,即使就业也缺乏合法资格。

1.2《护士条例》对护士执业考试的影响

2008年5月,《护士条例》正式实施。《护士条例》第二章第六条规定,护士执业,应当经执业注册取得护士执业证书,方可从事执业活动。申请护士执业注册,应具备下列条件:(1)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2)在中等职业学校、高等学校完成国务院教育主管部门和国务院卫生主管部门规定的普通全日制3年以上的护理、助产专业课程学习,包括在教学、综合医院完成8个月以上护理临床实习,并取得相应学历证书;(3)通过国务院卫生主管部门组织的护士执业资格考试;(4)符合国务院卫生主管部门规定的健康标准。按照《护士条例》有关规定,即在校学生毕业当年即可参加护士执业考试。2008年卫生部等相关部门在10月为毕业生增加一次护理初级(士)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暨执业资格考试,就是落实《护士条例》的实际行动。

2 我国护士执业考试方式的变化

2.1 考试题量与时间增加

自2003年全国护士执业考试与初级资格考试并轨后,护士执业考试题量由原来的230题增至400题,考试时间由原来上、下午2个单元270分钟增至2个上、下午4个单元480分钟。

2.2 考试范围扩大

现考试分4个科目进行,即基础知识、相关专业知识、专业知识、专业实践能力,内容包括护理学基础及内、外、妇产、儿科护理学5门课程。

2.3 考试题型改变

卫生部发布的“2008年度护理初级(士)专业技术资格考试题型设置”包括单选题、共用备选答案单选题、共用题干单选题。单选题即由1个题干和5个选项组成,每道题只有1个正确选项;共用题干单选题即题干为1个病例摘要,并据此提出2~6个相互独立的问题,以考查考生对所学知识和技能的简单应用能力;共用备选答案单选题即由5个选项和2~3个题干组成,若干道题干共用1组选项,且每个题干对应1个正确选项,选项可以重复选择或不选。

2.4 考试难度加大

对考生的知识面、知识融会贯通、综合运用知识方面的要求逐渐提高,可见行业准入要求越来越高。

3 中职学校护理教育对策

中职生源质量的下降与护士执业考试要求的提高,无疑增加了中职学校护理教育的难度。护士执业考试改革将执业资格考试由学生毕业离校后的个人行为演变为学校参与的集体行为。因此,如何以学生为本,调整现行中职护理专业教育的指导思想、教学模式,进一步改革教育教学内容,使其与行业准入的执业考试要求接轨,是学校必须重视的工作。

3.1 明确护士执业考试的重要性

每年1次的护士执业考试,是对学校教学质量的检验,其结果直接影响学校的声誉和招生情况,也是关系到毕业生自身成长及就业的关键环节。学校要针对护士执业考试全面调整护理专业教育,将课堂教学与护士执业考试接轨,促进教师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调动护生学习的自觉性。

3.2 护理专业教学要与执业考试接轨

(1)全国护士执业考试实行统一的组织、大纲、试题、评分标准,考试大纲逐年修订。因此要及时了解大纲的变动情况,以执业考试大纲为基础调整护理专业教学计划,并确保教学目标达成。

(2)专业教师要加强教学与考试大纲、教材的研究,加强学科之间的信息沟通,合理配置教学内容,准确把握教学重点,注重与各学科专业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融会贯通。专业课教师,特别是护理教师,更应熟悉全国护士执业考试大纲,对历年来考试的知识点加以分析,了解考试的最新动态,及时补充相关知识,提高教学的实用性和针对性。

(3)护士执业考试重点在于考核应用能力,即运用知识、解释现象、综合信息、作出判断、采取措施、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在授课过程中,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多采用PBL、项目教学法及病例分析练习等,促进学生思考及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

(4)调整校内相关考试形式和试题结构,强化训练,使学生熟悉考试题型,提高应试能力。可在护理专业主干课程考试中吸收部分护士执业考试的元素,促使教与学向执业考试靠拢。护理专业毕业考试可套用护士执业考试模式,使其发挥模拟实战作用,帮助学生找到差距,做好护士执业考试应试准备。

我国护士执业资格考试的现状综述 篇10

1 护考的历史来源和现状

从世界范围来看, 护考的历史已经超过百年, 像美国、澳大利亚、日本等国家对护士的从业资格都有明确的法律规定。而我国在1915年进行了第一次全国毕业护士会考, 可以说, 这是中国护考的雏形[1]。历经近百年, 护考几经改革, 经历了立法试行、正式实施及调整发展的阶段, 于2003年起护考并入全国卫生专业技术考试[2]。2008年出台的《护士条例》中, 再一次明确规定了护士执业注册办法及护考制度, 从而有力地推动了我国护考制度的发展与完善[3~4]。

现阶段的全国护考 (CLEN) 是我国卫生部于1995年起在全国范围内启动的, 在这期间对考试对象、考试形式及题型等

成本大大增加, 对高职学校来说, 选拔范围又太小。同时, 对中职学校来说, 就意味着70%的学生肯定能升学, 久而久之, 就有可能影响中职学校对该办学模式的教学积极性。那么, 如果70%的筛选率是以全省有该专业的学校作为基线的, 使各中职学校之间产生竞争, 就会加大对“3+2”学生教学的关注, 有利于鼓励中职学校做好、做大“3+2”教学工作。

4.3扩大招生自主权, 招收优秀学生

建议出台具体政策, 允许获得省级以上优秀中职毕业生荣誉称号和在省级以上由教育行政部门或者劳动部门组织的技能竞赛中获奖的学生免试进入相应的高职院校深造。此外, 不管是中职院校还是高职院校, 在护理类专业招生时, 可适当加进面试环节, 以确保招进的学生在整体素质上能够满足工作需要[5]。

4.4“3+2”模式可改为“2+3”模式

基于目前“3+2”学制的一些弊端, 可把学制改成“2+3”模方面做过几次重大调整。根据《护士条例》精神, 2009年起, 护考的对象由原来从业1年的在职人员改为在教学或者综合医院实习8个月以上的、全日制3年以上护理、助产专业的毕业生。以往资格考试题型以A1型客观题为主, 2011年起以病例题出现的理解及应用型题目A2、A3、A4型题占到80%左右, 并且将精神科护理、护理法规与护理管理、护理伦理和人际沟通等一些内容也纳入了资格考试中, 这说明考试更加注重护生的临床实践应用能力。这个趋势与美国的CGFNS考试是一致的, 考题更多地涉及了实际工作中常发生的问题, 侧重于判断应用能力, 而不是疾病理论概念[5]。

2 护士资格考试的意义和作用

护士资格考试作为护理行业的准入考试, 在各国的护理教育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质量监控作用。尤其是以上提到的2009年, 对考试对象做了改革以后, 护生在毕业前就可参加护考, 工作后就可持证上岗。这个政策对学校的护理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 也进一步明确了护理职业教育发展的方向。同时, 这也顺应了职业教育“双证”的潮流[6]。张巧玲[7]等人认为, 护考改革在遏制非正规办学、规范护理职业教育、促进教学方法改革、促进在

式, 即在中职学习2年, 进入高职学习3年。完成中职2年的学习内容后进行遴选, 未上线者进入临床进行实习, 完成中职阶段学习后取得中职文凭。上线者则进入高职继续学习2年, 最后1年进入临床实习后取得高职文凭。这样的模式有利于学生的分流和安排课程。

参考文献:

[1]黄冰.“3+2”职高高职一体化育人模式构想[J].成都教育学院学报,

[2]郭翠兰.中高职衔接基本问题与协调发展若干对策[J].职教论坛,

[3]崔殿钧, 赵桂琴.关于五年制高职办学特色的探索[J].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 (4) :34.

[4]徐国庆.职业教育理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8.

[5]徐初娜.关于增进“3+2”中高职教育衔接工作的探讨[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 (5) :121-122.

职护士培训等方面都具有积极的意义。而薛海燕[8]等人则指出, 护考改革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 主要表现在:护生为参加考试影响到实习;护考成为就业的必备条件可能错失一部分护理人才;护考间接对护理质量产生影响。

无论如何, 从参加考试的个人来讲, 护考资格证是踏进护理行业的敲门砖, 决定着护生职业生涯能否顺利起步;从学校来讲, 护考的通过率反映了学校的教学质量, 影响到学校的办学声誉;从医院来讲, 护考的成绩是检验规范化培训的实际标准, 也是衡量医院护士素质高低的一个重要方面[9]。因此, 学校、用人单位和护生越来越重视护考的成绩和通过率。

3 如何应对护考

根据近两年文献报道[10~12], 为了提高护考通过率, 在教学方式上, 考前培训是非常普遍的一种方式, 且收到了较好的效果;还有部分院校进行了基础医学的教学改革[13~14], 从学生基础抓起, 提高学生的应考能力;还有院校改革了教育模式, 根据护考大纲要求制订相应的教学大纲, 重新组织课程内容, 编写相关教学资料, 使教学内容更加贴近护考要求[15~17]。

考前辅导班的形式各不相同, 有分期辅导, 主要是利用周末或者是晚自习时间进行授课、自习和测试[12~18];也有集中辅导, 在考前集中安排时间, 从4天到8周不等。为保证辅导效果, 有的学校要求班主任跟班, 有的学校还专门配备了心理咨询人员[10,12,17,19]。在教学方法上, 主要采用重点内容串讲、模拟试题测试、精选例题解析等形式[10~11]。庄一平、牛秀美、余尚昆等人的研究均表明, 考前集中辅导是非常有效的方式, 显著提高了护考通过率[10,12,17]。

4 护生对护考的心理反应

护生面对资格考试的改革, 表现出来的感受是紧张、难以应付、无从下手等[20]。参加护考的护生焦虑发生率显著高于不参加护考的护生[21], 但关于解决这方面问题的研究还比较少。在帮助护生进行应考的心理调试方面, 各学校也采取了一定的措施。主要是加强思想教育、增强护生主体意识[15]、促使护生主动学习[20]等一系列激励和加压的措施;部分学校还安排了心理咨询人员负责学生的心理疏导工作[17]。应考的中专护生年龄小、学习底子薄、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 所以, 很容易出现能力与需求不平衡的矛盾, 让心理辅导教师对其进行心理辅导对解决其心理问题有很大的帮助[22]。

5 资格考试的结果分析

从考证的通过率来看, 地区差异是肯定存在的。同一地区, 不同学历层次的护生之间差别比较明显, 学历越高, 单科成绩和通过率就越高[23]。资格考试对护理专业本科护生来说太过简单、没有难度, 通过率基本在98%以上。而对中专护生来说, 考试难度大, 通过率的地区差异比较明显, 有的学校在50%以下[12], 有的学校则达到70%以上[10]。大专高职生处于中间, 通过率一般能达到90%。所以, 有学者提出, “一证走天下”不利于多层次人才的发展, 造成有限的高学历护理人力资源的浪费, 护考层次化和护士执业资格证等级化则可以改变这种现状[24]。

6 结语

不管如何, 护考作为一项护理行业的重要考核方式, 将会长期存在并不断发展。各级护理教育和护理管理人员应当重视护考并通过护考有效地提高护理人员的整体素质, 提升护理人员的综合能力。

摘要:对我国护士执业资格考试的现状进行综述, 从护士执业资格考试的意义和作用、如何应对护士执业资格考试、考生的心理反应以及护士执业资格考试的结果等多方面进行分析, 为促进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制度更加合理完善提供参考。

全国护士执业考试 篇11

1 思考

如果在执考中设立技能考试, 需探讨与之相关的一些问题。

1.1 目的

目的是使我国的护士准入考试更有意义, 减少临床执业风险, 执考更为科学、合理, 更能考查考生综合水平, 从而提高护理队伍整体水平[1]。

1.2 题库

题库内容相当重要, 既要能考查考生的基本知识, 又要能考查其动手能力、临床思辨能力[2]。题库涉及范围要广, 应包括基础护理和内、外、妇、儿科等基本护理操作及常见问题的判断与紧急处理。最好对题库进行分类, 每道题应有难度值, 考试前由计算机自动按比例抽出, 形成多套试卷;在随机抽题的同时, 对难度比例应作相应要求;另外, 避免过偏题目出现。

1.3 环境

可在各省、市的考点建立专门的技能考试基地, 统一设备、标准, 可由国家与地方共同出资筹建[3]。技能考试基地平时可用于临床或者教学, 以实现资源共享。在考试设备方面, 如模拟人、吸痰器、氧气供应装置等的具体情况 (如类型、型号、使用简介等) 应在考前公布, 避免考生不了解考试设备而出现差错。考试基地还应设有准备室、休息室、突发事件处理办公室等, 在加强考试严肃性的同时缓解考生的紧张情绪。

1.4 人为因素

技能考试中, 应尽量避免人为因素影响, 包括考官和考生2方面。

1.4.1 考官

首先, 严格审批考官资历, 包括学历、职称、医德、学识水平、工作态度、性格、在职单位等。因为考官的一个眼神, 一个不经意的表情都可能会影响考生心理, 使其产生紧张情绪[4]。其次, 对考官应进行严格的培训, 培训内容包括考试纪律、考试过程、考试道德、评分细则等。考官培训后可进行简单的测试, 符合要求者才能录用。而消除考官主观影响的最好方式就是用计算机替代考官, 如美国的CGFNS考试中就有应用[5]。

1.4.2 考生

我国幅员辽阔, 东西部经济发展差距较大, 导致教育资源、教育水平差距较大, 所以考生基础存在差异, 考试时需考虑这方面的影响。同时, 身体素质、心理素质也会影响考生的临场发挥[6]。

1.4.3 考生和考官

一般来说, 考官大多担任着医学院校教学任务, 或者考生与考官来自同一医疗单位, 这样考生与考官认识的可能性就较大, 由此会影响考试的公正性和可靠性[3]。所以, 安排考试时应尽量避免这种状况。

1.5 评分标准

制定评分标准[3], 并细化评分, 如应有的行为做到了得几分, 不应有的行为出现了扣几分。临床护理具有实用性、灵活性特点, 意外情况的处理及评分应由多位考官综合分析后得出。同时, 目前各版本教材存在差异, 考官对有差异的部分应在考前予以统一。

1.6 监控考试过程

为了让技能考试越来越完善, 同时对考官进行有效监督, 建议全程监控, 考完后存档备查。当考生对成绩有较大异议时可作为重新认定的依据。

1.7 成绩的处理

技能考试单独以百分制计, 并将其作为执考笔试的前提或占执考的一定比例。如果第一年技能考试通过而笔试没通过, 那么第二年还是否需要进行技能考试, 这些有待大家探讨。

2 总结

总的来说, 护理是应用性十分强的行业, 从提高护士整体水平和增强执考严格性、公正性和全面性的角度考虑, 在执考中设立技能考试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但要做好相应工作还需各方面付出更多努力。要多调查总结, 借鉴其他技能考试如全国执业医师资格技能考试的操作方式、优点等, 以不断完善。

参考文献

[1]袁义厘, 孙建玲, 高井全, 等.《护理学基础》实验教学改革的探讨[J].中华护理杂志, 2004, 39 (5) :361~362.

[2]张鸣, 温吉元.我国医师资格考试制度的建立与完善[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 2001, 17 (8) :453~455.

[3]向准, 许平.执业医师实践技能考试的实践与思考[J].医学教育探索, 2001 (1) :40~42.

[4]许婷.护生技能考试怯场心理分析与对策[J].医学信息, 2010, 23 (2) :463~464.

[5]谢方.对医学生实施技能考试的建议[J].基础医学教育, 2000, 2 (1) :53.

上一篇:国家级示范中心下一篇:生产实习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