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交流

2024-10-14

思维交流(精选5篇)

思维交流 篇1

2016年10月21日下午, 由同方知好乐教育研究院牵头, 北京市延庆、朝阳、密云三区和延庆十一学校联合, 成功举办了一次互联网+背景下“电子书包双课堂教学”应用交流活动, 包括通州区部分学校领导和教师在内的200余人参加了本次活动。

同方知好乐教育研究院副院长顾德希老师作了《双课堂教学的优势与展望》主题发言。发言中, 顾老师从学科教学体系和当前教学的两个实际出发, 呼吁老师们去追求一节课、一个教学内容上如何组织学生学习的教学改革与突破, 让双课堂教学为提高教学质量精准发力。顾老师还列举了《双课堂优秀案例集》中朝阳十六中龙云娟老师《诗词鉴赏课》的案例, 借助以往的成功经验, 向大家说明双课堂教学并不难, 只需“请你照我这样做”就行。

顾德希老师在做报告

这次交流活动围绕语文、数学和地理三个学科的双课堂教学展开, 展现了“双课堂”在实际教学中的应用, 探讨了信息化教育改革中“双课堂”给未来教育带来的机遇。

清华附中张彪、北京工业大学附中刘雪来、朝阳日坛实验中学宋玉萍等多位老师与大家分享了应用“双课堂”电子书包的经验。

张彪老师以《激发学习兴趣形成思维能力》为题, 讲述了他在“双课堂+电子书包”模式下亲身实践的《西游记》整本书阅读的名著教学, 就“双课堂”在教学中的实际应用、特点和优势与大家交流了看法。张老师肯定了虚拟课堂对学生实现充分预习的重要性, 通过虚拟课堂, 学情的调查与把握、论坛的互动与交流、精彩观点的点评与筛选等活动都可以轻松完成。“双课堂”所具备的教学资源丰富化、课堂学习互助化、学生学习主动化与师生关系平等化等特征让它拥有了实现多种场合的思维碰撞交流、提供自主学习的机会、提供成果展示的空间等诸多优势。双课堂兼具翻转课堂的优势, 把教师中心变为学生中心, 教学节奏由慢变快, 教师话语权变为学生话语权, 课堂教学更高效, 学生学习更自主, 学习过程更灵活, 真正发展和创新了学生的思维。

刘雪来老师的说课《千秋君臣我评说》和宋玉萍老师的《我和孩子们在双课堂》同样以实际教学课例出发, 和大家交流了以电子书包“双课堂”教学为依托的教学应用。宋老师结合自己三年来实践双课堂的经验, 让与会老师看到了“双课堂”对教师指导学生成长的“细水长流”以及对学生逻辑思维的提升。

针对三位老师的经验分享, 顾德希老师作了《双课堂与未来语文专题教学》的专题报告, 针对怎样利用双课堂进行语文专题教学做了深入探讨。顾老师强调在把握语文学习本质、注重学生读写能力培养的前提下合理利用信息技术提高语文教学的质量, 建议老师从专题教学切入, 依托“双课堂”进行创新性、个性化教学。

程宝栓老师的数学课

数学交流环节, 延庆区十一学校的程宝栓老师为大家带来了一节精彩的公开课, 程老师利用电子书包辅助教学, 探究直线与抛物线的交点问题, 展示了几何图形变换的规律。刚上课就组织学生利用电子书包进行课堂测试, 电子书包对测试结果的高效反馈不但让学生自己清楚知识的薄弱点, 也增强了老师授课的针对性, 弥补了传统课堂上学生检测反馈慢、效率低的缺陷, 之后的几次测试更加证明了这一点。针对几何课经常涉及到的画图, 之前有的老师担心画图时电子书包的反应功能, 这次学生在电子书包上流畅地绘制抛物线、直线的情境也让很多老师抑制不住去围观。更重要的是, 电子书包能够有效呈现学生探究的过程, 老师利用课堂中控软件向所有同学展示典型作品。这样的形式, 不仅易于师生观看, 而且方便展示讲解。学生作完图, 能立刻得到反馈, 有利于相关知识的掌握。

在这节课上, 程老师还利用了另外一个教学利器———飞控移动教学终端, 当教师深入学生中间展开互动时, 当教师将学生做题过程摄像直播时, 当教师在教室后面操控讲台电脑时, 大家感受到了这个利器的惊艳, 大赞这个辅助多媒体教学的移动终端。

特级教师王建民在评课

来自清华附中的张苏老师、密云太师庄中学的郭红老师围绕他们在数学学科领域探索实践“双课堂”教学的心得体会作了说课。知好乐教研院专家、特级教师王建民用简洁、精准的语言对三位老师的课进行了点评, 同时分析了“双课堂”对数学教学的“大有可为”, 不仅给做课的老师指明了探索方向, 更引发了其他老师深思。

在地理学科领域, 密云太师庄中学的王健康老师进行了说课, 在“双课堂”教学平台为学生形象直观地展示了知识内容, 充分体现了地理教学的特点。知好乐教研院专家李通老师进行了评课。

此次“三区一校”活动是“双课堂”教学的深度拓展, 北京四个区域的专家老师相聚共话“双课堂”, 探讨交流使用“双课堂”创新学科教学、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的全面自由个性发展。双课堂, 正被越来越多的师生所喜爱;双课堂, 让教与学的思维一起飞扬!

摘要:2016年10月21日下午, 由同方知好乐教育研究院牵头, 北京市延庆、朝阳、密云三区和延庆十一学校联合, 成功举办了一次互联网+背景下“电子书包双课堂教学”应用交流活动, 包括通州区部分学校领导和教师在内的近200人参加了此次活动。双课堂, 正被越来越多的师生所喜爱;双课堂, 让教与学的思维一起飞扬!

关键词:互联网+,电子书包,双课堂教学

思维交流 篇2

增强政治思维把牢组织工作的政治属性

组织工作是组织路线的具体展开,基层党建、干部工作、人才工作、自身建设等,件件桩桩都连着党的性质、纲领、宗旨,始终具有鲜明的政治性。做好组织工作,要更加注重把握好“讲政治”与“强业务”的关系,在旗帜鲜明讲政治中落实主责主业。选人用人方面更加突出政治标准。精准识别干部政治表现,把那些不讲政治的人挡在门外。切实发挥思想教育的浸润作用、日常管理的约束作用、述职考核的倒逼作用,有效提高干部的政治素质。基层党建方面要加突出政治功能。推动基层党组织强化政治意识、阵地意识、责任意识,切实发挥政治领导、政治保障作用,把战斗堡垒建设得更加硬实可靠。人才工作方面更加突出政治引领。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强化政治认同、抓好政治吸纳,努力将党管人才的政治优势,转化为创新驱动的智力优势。自身建设方面更加突出政治属性。坚持以政治建设为统领,持续提升组织部门的政治能力和政治工作水平,在党言党、在党为党、在党护党,确保政治上绝对忠诚、绝对可靠。

增强系统思维彰显组织工作的全局价值

向中心聚焦、为大局聚力,始终是组织工作的鲜明主题,是组织工作的价值所在、使命所系。做好组织工作,要更加注重把握好“谋大局”与“抓落实”的关系,在服务大局勇担当中彰显价值追求。坚持提高站位。“跳出组工看组工,深入组工抓组工”,从讲政治、讲大局的高度,与新思想对标、与中央要求对表、与省市委的部署对准,做到站高一步观大局、想深一步谋大势、靠前一步抓落实,努力提高放眼全局的境界高度、服务大局的主动意识。坚持协调联动。深入分析组织工作各领域的关联性、各环节的耦合性,注重整体协同。比如,健全干部选用体系,要注重把完善干部选拔任用制度与考核评价、管理监督、激励保障制度结合起来。再比如,加强基层党建,要注重从推动中心工作的角度,找准结合、促进聚合、深度融合。坚持深化改革。用改革视角审视工作、思考问题,在薄弱环节创新举措、攻艰克难,从成功之处发掘亮点、总结经验。同时,注重学习先进地区的有效做法,降低试错成本、提高工作效率。

增强制度思维夯实组织工作的质量基础

制度建设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长期性。强调用制度管党治党是十八大以来中央推动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方法,也是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的明确要求。做好组织工作,要更加注重把握好“抓攻坚”与“抓常态”的关系,在健全制度促长效中激发持久动力。高度重视制度建设。聚焦工作中关乎大局的重点、亟待破解的难点、疏于防范的风险点,健全完善标本兼治、常态长效的制度机制。基层党建要贯彻落实基层组织建设一系列党内法规要求,建立健全科学严密的组织制度;

干部工作要突出知人善任、因事择人,建立健全科学精准的选贤任能制度;

人才工作要突出抓好政策落实、保障服务等制度的完善,加快形成具有区域竞争力的人才制度优势。确保制度有效落实。坚持知责明责、协同发力、减负赋能,明确各级组工干部的具体责任,把“组织起来”的传统和优势发挥出来,坚持抓宏观、抓协调、抓服务,加大基层基础保障力度,确保各项政策制度在基层落地生根。

增强创新思维提升组织工作的持久活力

组织工作强调稳健、强调程序,但并不是不需要创新,很多情况下萧规曹随、循规蹈矩已经不能适应新的形势与任务,迫切需要稳妥基础上的创新突破。做好组织工作,要更加注重把握好“重稳健”与“求创新”的关系,在守正创新出精品中提高质效。增强创新意识。从传统的、经验的、直线式的思维方式中跳出来,以新眼光把握新机遇、以新方法解决新问题、以新思路谋求新发展,创造性推动每一项工作。强化典型引路。注重用好“典型引路”这个重要方法,深入基层抓好调查研究,深入发掘典型经验、把握共性规律、促进面上推广。打造工作品牌。树立组织工作的品牌意识,坚持简单的事情坚持做、重复的事情用心做、棘手的事情创新做,带头扛红旗、努力争进位,推动组织工作出新出彩出成效。

增强底线思维防范组织工作的风险隐患

组织工作有着很强的政治性、政策性、敏感性,容错空间是很小的、容错时间是有限的,很多工作都必须预研预判、很多事务都必须万无一失、很多短板都必须及时补齐。做好组织工作,要更加注重把握好“出成绩”与“防风险”的关系,在聚焦问题出实策中行稳致远。提高风险意识。时刻保持如履薄冰的谨慎、见叶知秋的敏锐,既高度警惕和防范组织工作领域的重大风险,也要密切关注全局性重大风险,第一时间提出意见建议,真正警醒起来、重视起来、担当起来。开展常态排查。紧密联系高质量发展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细致排查基层党建、干部工作、人才引进、自身建设等方面的风险隐患和问题,找出组织工作领域的“黑天鹅”“灰犀牛”。抓好动态整顿。既敢于斗争、善于攻坚,同问题隐患“拼刺刀”;

思维的碰撞 心灵的交流 篇3

【关键词】思维碰撞;心灵交流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案例】《沙漠里的绿洲》

[片段一]

师:刚才,同学们默读了课文的第二小节,读了课文以后你有什么样的感受?

生:我觉得沙漠中的绿洲很美。这里绿树成荫,鲜花遍地!

师:谁能结合图画用自己的话说说“绿树成荫,鲜花遍地”是怎样的一幅情景?

生:放眼望去,一棵棵高大的树木整整齐齐地排列着,长得蓬蓬勃勃。人们在树下漫步,或在长椅上休息,阵阵凉风吹过,多舒服呀!

师:你把“绿树成荫”说得非常具体,但是没有说“鲜花遍地”,可能是图画上的鲜花不清楚吧!现在请同学们发挥想象,说说“鲜花遍地”又是怎样的一幅情景?

生:公园里、道路旁处处盛开着各种各样的鲜花。

师:好的,继续说下去。

生:散发出阵阵芳香,引来了一只只蜜蜂。

师:你能应用上学期学过的《高尔基的儿子》中的句子来描述,不错!其他同学读了第二小节以后还有什么不同的感受呢?

生:我觉得,阿联酋人民非常爱护花草树木。这里“地上没有一片落叶,更不见有人攀树枝、摘鲜花,或是在草地上行走。”

师:读得不错,谁再来把这一句话读一遍。

生:(读课文)

生:我觉得因为人们这样爱护花草树木,所以这里才会“绿树成荫,鲜花遍地”。不像我们教学楼前,因为有的同学课间活动不注意,把几棵小黄杨都踩坏了。

生:还有学校前的路旁有一块草坪,有的人为了走近路,把草都踩死了。

……

师:是的,在生活中间,我们能常常见到破坏花草树木的现象。保护绿化是每个人的责任,我希望同学们能像阿联酋人那样去爱护绿树、鲜花、小草。

[片段二]

师:下面,老师请一个同学把课文的第三小节读一遍。

生:(读课文)

师:课文读完了,相信此时此刻,大家都有一个同样的感受,你能用课文中的句子来表达自己的感受吗?

生:这里的每一株小树,每一棵小草,都是国家花很大的代价培植的。

生:在这里,培育一棵树的费用抵得上培养一个孩子。

师:你从哪些地方看出在阿联酋培育一棵树要花很大的代价。

生:他们从国外买来泥土,买来淡水,买来树苗和花草。

生:他们把咸而板结的沙石挖去,填上适宜种植树木的泥土。

生:他们在土中埋下纵横交错的自来水管,源源不断地把淡水送到树木花草的根部。

师:花这么大的代价值得吗?

生:值得,这里原先是咸而板结的不毛之地,现在绿树成荫,鲜花遍地。

生:有了绿树、鲜花和小草,生活才更加美丽。

……

【反思】

英国大作家萧伯纳曾经说过:“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彼此交换后,各人手里仍然还是一个苹果;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彼此交流思想,那么我们每人便有了两种思想。”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积极创设对话情景,在思维的碰撞和心灵的交流过程中促进学生的阅读。

学生个性气质和生活经历的不同,必然会带来对文本内容的个性反应。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的这种差异,让学生在相互交流阅读感受的过程中,不断丰富对课文的认识,达到对文本意义的深刻理解。片段一中,学生首先感受到沙漠中的绿洲美丽如画;进而体会到了阿联酋人民非常爱护花草树木;最后认识到了正是因为人们这样爱护花草树木,所以这里才会“绿树成荫,鲜花遍地”。这种对文本内容理解的不断深入是在学生与学生的对话过程中实现的。

一般来说,教师的思想深度、文化水准、人生理念、审美水平要高于学生,因此,作为平等对话中的首席,教师要通过与学生的对话,引领学生不断深入地阅读文本。片段二中,教师首先让学生交流读了课文以后的共同感受,使学生对“这里的每一株小树,每一棵小草,都是国家花很大的代价培植的”有一个初步的认识;接着,教师让学生抓住重点句子体会阿联酋人民建设绿洲的壮举;最后,通过提问让学生进一步明白了阿联酋人民建设绿洲是为了生活更加美丽。其课堂阅读活动的组织者、促进者的作用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在学习中交流, 在交流中学习 篇4

一、在课堂教学中, 加强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交流

1.学生与教师之间的情感交流

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发挥情感因素对学生学习的积极作用。如, 在教学“乘除法应用题和加法应用题的对比”时, 我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如何才能正确地分辨出应用题该用乘除法或加减法?一个学生说:“我们可以用每份数、份数、总数来分析, 如果有这三个数量, 我们就用乘除法;如果没有这三个数量, 就用加减法。”听了这位学生的回答, 我拍手叫好, 直叫全班学生向他学习。谁知, 这时又有一位学生站起来说:“老师, 我还有一个更好、更简单的方法, 只要看两个条件、一个问题的单位名称。如果单位名称不一样就不能用加减法, 只能用乘除法。”听了这位学生的话, 我被震撼了:学生的创造力是无法估量的, 我们千万不能低估了蕴藏在他们中间的创造精神。而这种创造精神却只有在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中才能发挥出来。只有在这样的学习氛围中, 学生的思维才能最大限度地得到展现, 课堂教学效率才能得以提高。

2.学生与教师之间的评价交流

教师评价学生, 不能以一个完美无缺的答案作为评价结果的唯一标准, 而要针对学生的回答, 肯定其积极因素, 然后再提出改进的方法。这样的评价既可以保护学生的积极性, 帮助他们树立自尊、自信, 同时又教育学生应如何客观地评价人与事。

二、在课堂教学中加强学生与教材之间的交流

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渠道之一是教材,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有意识地加强学生与教材之间的交流, 教会学生阅读教材, 引导学生对书上的知识质疑问难, 培养学生善思、敢问的学习品质。

1.转变课堂教学的模式

《课堂教学论》认为当前的课堂教学有两种基本模式: (1) 教师带着教材走向学生; (2) 教师带着学生走向教材。后来又有专家提出了“学生带着教材走向教师”的新观念, 可以说实现了课堂教学理论上的又一个重要突破。这一转变体现了陶行知先生所提倡的“生活即教育, 社会即学校”的开放式课堂教学思想, 真正体现了学生开放性的主体地位 (如图) 。 (教学模式发展)

2.提高阅读教材的能力

教师的教学是围绕教材进行的, 教师要重视教材的作用。课前要让学生先阅读教材, 从阅读中感知教学内容;教学过程中要适时安排学生阅读教材, 领会所学的知识, 质疑问难, 完成学习任务;课后让学生再阅读教材, 温习、巩固所学的知识, 检验学习效果。如, 教学应用题前, 教师可以让学生阅读题目, 明确要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适时地安排学生读题, 明确条件和问题之间的数量关系, 再进行解答。解答完后, 再让学生阅读一次题目, 结合自己的解题过程, 作出正确的判断。这样, 通过多次阅读教材, 加强学生与教材之间的交流, 可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

3.培养善思敢问的品质

教师引导学生看书的过程并不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简单流程, 而是要让学生通过阅读, 理解书本上的知识, 并能积极主动地思考, 敢于提出自己的观点和见解, 即“探索发现法”。例如, 教学“圆柱体的体积计算公式”时, 教师先引导学生将圆柱体变成长方体, 而后由学生自己提出问题。 (1) 圆柱体变长方体后, 体积有没有变? (2) 原来圆柱体的底面积与高和长方体的底面积与高有什么联系?学生通过观察、提问、思考发现规律, 学得生动活泼、记得牢固。长期培养学生质疑问难, 指导学生学会思考, 就能充分发挥教材对学生获取知识的巨大作用。

三、在课堂教学中, 还要加强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

1.学生之间的合作交流

数学学科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因为无论是数学知识的获取还是数学问题的解决, 只要改变思考的角度, 就有可能产生不同的思路和方法。学生间的合作交流, 正是展现这种个性的好机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在教学中我们可以组成学习小组, 提倡学生之间互帮互学, 教师的表扬与批评以小组整体水平的进步与否为标准, 而不是以个体去衡量, 在学生讨论后集体交流时, 不指名个体发言, 而是请第几小组回答问题, 学生的回答代表一个小组的集体智慧的结晶。如, 教学“圆的周长”一课, 在指导圆的周长和圆的直径的关系时, 让学生分四个小组进行, 用准备好的直尺、细线、圆形物体, 先量周长与直径, 再计算出周长与直径的比, 再进行小组讨论, 最后全班学生集体讨论, 得出结论。这样的教学过程, 不仅加深了学生之间的情感, 还让学生感受到了集体的力量和成功的喜悦。

2.学生之间的评价交流

要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必须让学生主动参与评价。评价的形式有相互评价和自我评价。在学习小组中, 每个学生都有自由表达自己见解的机会。在组织学生进行相互评价时, 引导同组学生认真听取, 并帮助校对, 形成小组意见。在集体进行校对时, 训练学生做到要先肯定他人优点, 再发表自己的观点, 这样使每位学生都感到自己是被尊重的, 从而产生成功感和愉悦感, 产生对待学习的积极心态。而在自我评价中, 教师要引导学生把自己的认识与同学的认识相对照, 与书本上的结论相对照;把自己的解题方法和别人的解题方法相对照, 以他人之长补自己之短, 使自我评价变成一个自我反省、自我发展的过程。

3.学生之间的思想交流

教师在数学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相互交流自己的学习方法, 交流克服困难的决心和信心。通过学生之间的思想交流, 教师就能及时把握他们的思想脉搏, 促使他们共同努力, 获得数学学习和思想上的共同进步。

总之, 数学学习离不开交流, 只有在不断地交流中才能更好地学习数学。

参考文献

[1]袁金华.课堂教学论.江苏教育出版社, 1996-12.

思维交流 篇5

关键词:问题 激活 话题 推进

中图分类号:G6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4)01(c)-0145-01

新课程引领我们“教学不只是课程的执行和传递,更是课程的创生与开发,教学的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1]过去的两年中,我所在的教研组做了多次尝试、切磋。我的做法是用问题去激活学生思维的惰性让学生“动”起来,用话题去推进师生之间的交流让课堂“活”起来,效果不错。

1 问题激活 层层深入

激活学生思维惰性让他们“动”,我认为首先要创设恰到好处的问题情境,让他们有目的地思考。

例如选修2-2模块中,有这样一题:求y=x3在(1,1)处的切线方程。学生完成练习后困惑了,该切线与函数图象并不止切点一个公共点,怎会是切线呢?教材第7页也提出思考“此处的切线定义与以前学过的切线定义有什么不同?”在这之前对于“切线”,学生们一贯就是以“只有一个公共点”作为判定标准的,

这个矛盾一出,课堂上热闹了。学生们很积极,努力追寻着有关“切线”的记忆。我们知道初中平面几何中定义了圆的切线。那么还能用“只有一个公共点”来作为曲线“切线”的判定标准吗?答案是否定的。因为很明显,有这样的曲线,虽然直线与之只有唯一的公共点,但我们并不认为它们相切。如:y=sinx与y=x-1,抛物线与对称轴等等。学生很能理解,及时化解了认知冲突,并进一步了解像这样通过逼近的方法,将割线趋于确定位置的直线定义为切线,适用于各种曲线,这种定义才真正反映了切线的直观本质。

而后,我们还分析了如下变式:已知函数y=x3,写出过点(1,1)的切线方程。细分析题意后我们发现(1,1)或许就是切点,也或许不是。这个案例更让我感到有时学生在认识上的、知识结构上的冲突或是矛盾完全可以由他们自己发现并解决的。我们要做的,只要多给他们一些发现问题的背景,让学生处于“惑”的境界,让他们有问题要问,并鼓励他们探寻解决的办法。

2 话题推进 对话交流

用话题推进师生之间的交流,简单的说就是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参与讨论、敢于表达,哪怕是说错了也没有关系,总好过“心求通而不得,口欲言而不能”的尴尬。这里说的“话题”,可以是教师为了达到某个教学目标而预设的情境,更可能是在课堂生成过程中的一些突发疑问或矛盾。这时,教师万不可急于表态,而应给学生多一些空间让他们来说,让课堂在平等的“对话”中推进。下面是我在一堂课上的片段,至今都还记忆犹新。

选修2-2模块中,复合函数求导问题是个难点,在这里教材对理论知识着墨并不多。在教学时我在介绍了复合函数的求导公式后,并辅以相应的练习,还特别点评了前一节课预留的题目:求函数y=sinx?cosx的导数。对这个问题有如下两种错误的做法(sinx?cosx)'=cosx?(-sinx)=sinxcosx;(sinx?cosx)'=(sin2x)'=cos2x。

像以前一样,我在例题、习题讲解结束后习惯性地问了一句“还有没有疑问?”这时班上的一个同学竟举手了“有!”我有些吃惊,全班同学齐刷刷地看着他。同学站起来说道:“书上这个例子误导了我!”这时有同学开始笑他,我也有些好奇,示意他继续“这道题中对x+2不求导还不是一样的!我之前就是没看明白。”说罢,露出了些许不自在。这时班里随即出现了附和的声音,“是的,是的,我也是!”

我基本了解了他们的思维过程和出错的原因,我很庆幸他们表达了出来。最后我们讨论的结果是:教材用函数y=ln(x+2)来引入复合函数求导公式的确不是最好。该函数虽然蕴含了复合函数的思想,但求导的过程中考不考虑中间变量结果都一样,在形式上容易引起误会,没有很强的说服力。同时这个函数的实际意义也不清晰。我问同学们有没有什么好的建议呢?让他们继续发言。有同学就建议换一个函数,比如:求函数y=(2x+3)2的导数,之前发言的同学更是来了一句,“只要x的系数不是1我都晓得怎么回事。”大家表示赞同。课堂在我们之间的这种“对话”中变得很是轻松活跃,看来复合函数求导在同学们眼里也不过是个“纸老虎”罢了。不过如果学生仅仅只满足于“x的系数不是1”学生就明白,我想他们还只是停留在简单的模仿阶段,或许并没能真正的理解复合函数求导的内涵。至此,我追问“复合函数求导关键是什么?”他们基本都能回答是“对中间变量求导。”

说实话,我之前真没想到课堂上会有这样一段插曲,这让我着实兴奋了不久。我发现他们大多数比以前更用心了,在这种“对话”交往中,也渐渐地有了自己的想法,同时也对我的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课后我进行了反思,今后的备课除了认真叙写教学目标之外,还应多做一些课堂预设,以便教学时灵活处理。比如引入时通过求函数y=(2x+3)2的导数,利用(4x2+12x+9)'=8x+12与[(2x+3)2]'=2(2x+3)=4x+6间的矛盾来产生认知冲突;也或者直接由点评作业中的错误进行引入,既能产生认知冲突,又不超出学生的思维水平还复习了相关的乘法运算,真是一举多得。

都说“数学是思维的体操。”要是教师在课堂上“完美表演”将知识掰开揉碎,不惜工本讲深讲透,甚至直接告诉学生方法,让他们不用思考就明白,势必会大大降低学生思维的层次与价值,让课堂陷入一种教师教材唱双簧,学生台下当看客的尴尬局面。长此以往,让学生不会学不会问,也问不出什么、思考不出什么来。要打破这种“尴尬”,我以为用问题去激活学生思维的惰性让“他们动”,用话题去推进师生之间的交流让“他们说”,是个很不错的手段。

参考文献

[1]吴效锋.新课程怎样教:教学艺术与实践[M].沈阳:沈阳出版社,2002,12.

[2]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S].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7:56-63.

上一篇:新文人电视剧下一篇:动态可视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