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小班活动课件(共18篇)
幼儿园小班活动课件 篇1
适合年龄:2岁至3岁
活动目标:
1.通过游戏使宝宝体验参与音乐活动的快乐;
2.练习宝宝手腕的灵活性。
活动准备:月亮头饰、星星头饰。
活动过程:
1.教师向家长介绍活动目标;
2.教师先戴上月亮头饰,扮做“月亮妈妈”,听着音乐做表演,激发宝宝参加音乐活动的兴趣。
3.请妈妈帮助宝宝戴上小星星的头饰,并和宝宝手拉手拉成圆圈,把“月亮妈妈”围在中间。随着音乐的节奏,左右晃动身体,当唱到“星星跑来陪妈妈”时,家长帮助宝宝把圆圈缩小,同时伸起手臂,唱到“挂在天上亮闪闪”时,小手撑开,手腕转动,以示闪亮;
4.家长可以和教师换角色后和宝宝一起游戏。
活动指导:
家长自身要投入到游戏中,用鼓励的语言激发宝宝自己参加游戏,要用自身的情绪感染宝宝。
小星星
1=C2/4
3 4 5 | 5 -| 5 6 5 | 3-|
月 亮 妈 妈 上 夜 班,
4 5 4 | 2 -| 3 3 | 3-|
没 有 人 陪 真 孤 单,
3 4 5 | 5- | 5 6 5 | 3-|
星 星 跑 来 陪 妈 妈,
4 5 4 | 2- | 3 3 | 1-||
挂 在 天 上 亮 闪 闪。
幼儿园小班活动课件 篇2
一、化繁为简,为教师操作带来便利,顺利开展教学活动
一个贯穿于教学全过程的课件如果操作过于繁杂,势必给教学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因此,制作课件的首要标准是:根据课堂实际,避免繁杂性,便于教师操作。
首页简洁的画面包含了课件名称及3个标志突出的按钮:“学一学”“想一想”“编一编” (如图1所示) 。分别单击这3个按钮就可以分别链接到学、想、编3个场景,从而一步步完成学习儿歌、思考“船”的替代物、仿编朗诵整首儿歌的过程,操作非常方便。
“学一学”页面的画面中有4个花瓣式的播放、返回、停止、重播按钮 (如图2所示) ,在播放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需要单击按钮,轻松实现停止或播放动画,既便于教师教学,又能帮助幼儿学习儿歌。
“想一想”“编一编”页面上都有“返回”按钮,单击即可回到首页,教师可根据需要进行下一步教学。
二、化静为动,为幼儿掌握和理解儿歌带来兴趣,快乐完成重点
相比而言,幼儿更喜欢活的、动的东西。给幼儿在感官上以丰富适宜的刺激,使幼儿多种感官活动起来,可以让幼儿更快、更乐于接受所接触的事物。本活动的重点是理解儿歌的内容,并进行简单的仿编。
图3的场景是集声 (配合画面整首儿歌朗诵的录音) 、像 (与儿歌内容相符的动画) 于一体的一个小动画。教学开始,教师点开这一场景,将整首儿歌完整地呈现出来,随着配有音乐及优美画面的儿歌的出现,幼儿不仅对儿歌有一个完整的印象,而且被其中的小蚂蚁深深地吸引……此时,教师请幼儿说一说:刚才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让幼儿带着问题重新看一遍动画,创设一种自由、宽松的语言环境,使幼儿乐说、敢说,提高了幼儿学习儿歌的兴趣和效果。
为帮助幼儿理解儿歌内容,在制作中采用将花瓣夸大、蚂蚁缩小的形象对比,表现“小”蚂蚁坐“大”船 (如图4所示) ;同时用小蚂蚁划船的动作表现—“顺着溪流驶向前”,并帮助幼儿理解“驶”这一动词;用花瓣特写变小的形式,使幼儿理解—“要问大船有多大,原来是片小花瓣”意思。通过一个个形象而生动的画面,幼儿很快理解了儿歌内容。
本活动中有这样一环节:教师提问,小蚂蚁的大船,原来是小花瓣,为什么“小花瓣”却成了小蚂蚁的“大船”呢?随着幼儿的回答 (花瓣和小蚂蚁比是大的,和小朋友比是小的;小蚂蚁看花瓣很大,我们看花瓣很小) ,教师让幼儿再次观看片头“小蚂蚁,坐大船”及片尾“原来是片小花瓣”环节,进一步感受和理解“小蚂蚁”“大船”“小花瓣”的有趣对比,更好地理解儿歌内容。
三、化难为易,为幼儿思考带来火花,轻松解决难点
中班幼儿处于具体形象思维阶段,他们总是依靠有关事物的具体表象进行思维。本活动的难点是根据儿歌中“船”的大小与小蚂蚁身体大小之间关系进行仿编。据此,在课件中设计了“想一想”这一场景 (如图5所示) ,帮助幼儿思考儿歌最后一句中“大船”的替代物,为仿编提供素材,解决教学中的难点。
点开这一场景,会听到提示性语句:“小朋友,请你想一想,小蚂蚁的‘大船’还可以是什么?”幼儿会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思考对小蚂蚁来说是“大”,而自己看来却“小”的东西,如叶子、瓶盖……
在这个九宫格画面中,每个格都有一艘带有数字的“船”,幼儿边思考边好奇地猜想:“这是小蚂蚁的船吗?船下面是什么呢?”
随着幼儿的回答,教师开始揭示“船”下藏着的秘密:“咱们来看一看有没有小朋友说的东西呢?”此时,按数字顺序点开九宫格内的图,每个替代物上覆盖的“船”单击后翻转变成幼儿答案中的某一个,如叶子、瓶盖等 (如图6所示) ,让幼儿感受到“要问大船有多大,原来是……”同时,也为画面中出现自己说的答案而兴奋。
每打开一个,教师引导幼儿用儿歌中的语句说出“要问大船有多大,原来是片小叶子”等。 (引导语:小蚂蚁的大船有多大?谁能用儿歌中的话说一说?)
在教师单击1~2个后,让幼儿自己点开“大船”,从而达到课件与幼儿间的互动,进一步激发幼儿仿编的兴趣,既轻松地解决了教学中的难点,又体现了课件的交互性。
四、化被动为主动,为幼儿仿编带来激情,进一步突出重点
幼儿的语言是通过在生活中积极主动地运用而发展起来的。课件《小蚂蚁,坐大船》中“编一编”这一场景帮助教师引导幼儿在操作中主动选择并仿编整首儿歌,避免了幼儿被动地一遍遍重复,进一步突出“仿编”这一教学活动重点。
“编一编”这一场景,由背景图下的四格组成,四格中分别有四种物体 (如图7所示) ,是在“想一想”中出现过的比较有代表性的物体。点开这一场景,也会听到一句提示语:“请你也来编一首《小蚂蚁,坐大船》的儿歌吧!”
当幼儿自己点击其中一幅图时,会出现相应的“小蚂蚁,坐大船”的动画,但这里只有音乐和画面,没有朗诵,幼儿就可以随画面朗诵自己仿编的儿歌。自己动手、自己配音,这种形式大大激发幼儿说 (仿编) 的兴趣,从而进一步巩固了“仿编”这一教学重点。
五、化小为大,为家庭亲子互动带来机会,促进家园合作
《小蚂蚁,坐大船》课件含有“教—学—编”3部分,具有交互性好且易操作的特点,它既能在教学中辅助教师教学,也可以运用在家庭的亲子活动。
幼儿园小班活动课件 篇3
(一)利用多媒体激发学习动机,调动幼儿积极创新。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是一种积极探究某种事物或爱好某种活动的倾向,积极的思维活动是建立在浓厚的学习兴趣和丰富的情感基础上的。“多媒体”的合理运用把无声的文字变成有声有色、有动有静的形象化语言,极大地刺激了幼儿的感官,更好地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促使他们自觉地学习,注意力高度集中,能积极思考问题,探索创新。
例如:小班语言活动《小鸡在哪里》的课件中,教师把鸡妈妈、小鸡分别躲在不同的地方,让幼儿去帮鸡妈妈找小鸡,找到一只说一句“一只小鸡在......”找到最后一只就说:“还有一只在......”。在活动中幼儿有了说和玩的机会,既节省了教学时间,形象生动的画面又为幼儿构建了通向语言的桥梁,幼儿参与游戏的积极性很高,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幼儿思维活跃,乐于表现,促进了幼儿的语言发展。
运用媒体出示形象生动的对幼儿用各种方法提问,一下子吸引了孩子们的注意力,并激发了他们的兴趣。使幼儿能进入自觉的学习状态,积极回答问题,甚至连平时表现内向的幼儿也变得活跃起来,这种效果往往是其它教学手段所不能达到的。
(二)利用多媒体创设教学情境,优化课堂创新效果。
在以往的课堂上,老师们更多的是依靠简单的挂图,色彩变幻等手段来刺激学生的兴趣,显然是很不够的,有了现代信息技术,就可以运用电教媒体创设情景。通过课件的展示,幼儿犹如“身临其境”,让其都投入到课堂中来,帮助幼儿进入角色,参与关于教学内容的讨论,优化课堂创新效果。
比如生活中常见的雨伞伞面上的美丽的图案。我抓住了这个十分生活化的教材内容,设计美术活动《美丽的小花伞》。我通过课件,引导孩子们观察了不同小花伞伞面 上的美丽图案,介绍伞面上图案的排列规律,尝试与幼儿进行直接互动,引起全班小朋友积极回应。孩子们在活动中,相互述说着自己见到的“伞面的图案”,热烈地讨论着自己要如何为“伞面”进行装饰。活动氛围十分融洽,好不热闹,大大激发我们班上孩子们对这次美术教学活动的兴趣,也在一定程度上培养了孩子们的创造能力,实现所有的教学目标。幼儿创造出作品,画面十分丰富,感动着每一个参观他们作品的人,这让我感到十分欣慰。
多媒体教学课件通过课件的展示,让幼儿都投入到了课堂气氛中来。这就使得幼儿能够感觉到课堂气氛温馨,学习氛围浓厚,提高了幼儿学习的自主创新性,改变了墨守成规、暮气沉沉的课堂氛围。
(三)利用多媒体突破教学重难点,完善教学创新过程。
教学新知识时,总会碰到一些教学难点,幼儿不易理解和掌握。多媒体辅助教学,巧妙利用动态的教学环境,充分刺激学生各种感官,吸引小班幼儿的注意力,使教学活动化繁为简,突出教学重点;化难为易,突破教学难点是教学中的重中之重。
就像小班数学活动《毛毛虫的故事》,我利用FLASH课件向幼儿呈现了毛毛虫吃食物的过程,并把形象逼真、生动的画面展现在幼儿面前,让幼儿理解毛毛虫第一天吃一个苹果,第二天吃两根香蕉,第三天吃三粒葡萄,第四天吃四块巧克力,第五天吃五片绿叶子的完整过程,并且让幼儿对每天所吃的食物数量有具体的概念,先突破重点。最后我通过白板将毛毛虫吃食物的这个过程用连线的方式,形象直接展示给幼儿,然后幼儿自己动手将顺序连起来,回忆故事内容将难点也化难为易。
实践证明,将多媒体技术与幼儿教育完美结合,可使幼儿充分集中注意力,从而有利于教师突破活动的重点、难点,也能使幼儿在可视的、愉悦的环境中获取知识,在活跃的气氛中发展创新思维。
二、多媒体课件在小班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学校的教学设备与教学条件直接影响到多媒体设备是否存在,是否具备运用多媒体课件的物质条件;教师作为多媒体课件的制作者,也作为课堂教学活动的主导者与带领者,是多媒体课件是否能够正常使用的重要决定因素。因此,多媒体课件的应用主要取决于学校、教师两个方面。
(一)从学校方面。
很多学校受到自身发展与财力的限制,或者是为了节约教育成本,都被迫或者主观上未能为幼儿教育安装多媒体设备,这就使得教学活动中使用多媒体课件失去了基本的物质前提,因此,学校应该首先加大对于多媒体设备的购置,合理利用学校资源,加快建设多媒体化的教学环境。其次要加大对于教师队伍的培养,通过经常组织培训,提高老师接触多媒体的机会,组织老师学习如何更好地制作多媒体课件,运用多媒体设备,提供教师的业务素质。再次,要不断的加强对于教师使用多媒体设备与制作多媒体课件的考核,促进教师不断提升与改进自我教育水平,完善自身的业务素质,更好地投入教育事业。
(二)从教师方面。
作为幼儿教师,首先要学会制作多媒体课件,通过自学、参加集中培训、讲座、经验交流等多种形式,加强对于如何制作多媒体课件的学校,熟练掌握制作多媒体课件的技巧与多媒体设备的使用技巧。其次,要加强与其他教师的交流。通过共享自己的多媒体课件,取长补短,学习优秀的制作经验,不断提高自己的制作水平,完善自身的业务素质,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的职业素养。
总之,运用多媒体技术手段,对培养幼儿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有一定的积极作用,更是在培养幼儿创新思维能力的发展,起到了其他手段不可替代的作用。
幼儿园小班活动课件 篇4
1、能用双手交替的方式进行撕纸活动。
2、用自己喜欢的颜色纸条对服装进行装饰。
3、体验用材料装饰“衣服”带来的创意乐趣。
重难点的解决:采取让幼儿充分欣赏和讨论,再请幼儿演示,在演示中带着问题思考,以激发幼儿的思维和想象;并让幼儿自己一个人独立完成作品,来解决重难点。
教学准备:请家长收集购物袋和方便袋;花衣服(范例);彩色纸条;各种花衣服的实物图片等制作课件;模特走秀音乐背景。
幼儿园小班课件太阳和月亮 篇5
活动目标:
⒈感受诗歌内容,学习说“„„醒来了”“„„睡着了”
⒉区分两段音乐不同的性质,体验诗歌所表现的“热闹”和“静悄悄”
活动准备;
⒈课件
⒉太阳、月亮、小草、花、小鸟、小兔、小朋友图片
⒊音乐:《欢乐颂》、《摇呀摇》 活动过程;
一理解诗歌第一段内容:
⒈看课件,提问太阳出来了,谁醒来了?
教师小结:太阳出来了,小鸟醒来了,小树醒来了,小朋友醒来了,白天真热闹。
⒉太阳出来了,还有谁醒来了?
小结:太阳出来了,„„醒来了„„醒来了„„醒来了,白天真热闹。
⒊小动物、小朋友都醒来了,他们会做些什么事情呢?
他们会唱歌跳舞真热闹呀。让我们也来唱歌跳舞热闹一下。
⒋感受热闹的音乐:随《 欢乐颂》的音乐,师生共舞。
二继续看课件,理解第二段内容。
⒈提问:看,谁出来了?小草在干什么?还有谁在睡觉?
教师用诗歌小结:月亮出来了,小草睡着了,小花睡着了,小朋友睡着了,黑夜静悄悄。
⒉提问:月亮出来了,还有谁睡着了?鼓励幼儿用诗歌中的结构说出来。
⒊感受安静的音乐:黑夜静悄悄,大家都睡着了。我们也休息吧。在《摇啊摇》的音乐中做花、草、睡觉的动作。
三完整欣赏:
⒈放录音,幼儿欣赏诗歌。今天,太阳和月亮还带来了一首好听的诗歌,诗歌的名字就叫《太阳和月亮》。
⒉提问:太阳出来了,谁醒来了?月亮出来了,谁睡着了?(根据幼儿的回答出示相应的图片)
⒊看图片师生朗诵诗歌。
四感受音乐的性质,体验白天的热闹和黑夜的静悄悄。
⒈太阳和月亮带来了两段音乐。一段是白天,很热闹的;一段是黑夜,静悄悄的。让我们来听一听哪段是白天,热闹的;哪段是黑夜,静悄悄的。
⒉听音乐:《欢乐颂》和《摇呀摇》
提问:哪段是白天,热闹的;哪段是黑夜,静悄悄的?
⒊小结:第一段音乐好象许多的小朋友和小动物一起出来玩,有的唱歌,有的跳舞,有的做游戏。热热闹闹的,是白天。第二段音乐好象小朋友、小动物都睡着了,静悄悄的,是黑夜。
五游戏:白天和黑夜。
游戏规则:《欢乐颂》的音乐时,小朋友离开座位,做花、草、动物醒来蹦蹦跳跳的动作,《摇呀摇》时回到自己的座位做睡觉的动作。
活动延伸:
用《太阳和月亮》的格式创编诗歌。
附:太阳和月亮
太阳出来了,小鸟醒来了,小树醒来了,小朋友醒来了,白天真热闹。
月亮出来了,小草睡着了,小花睡着了
幼儿园小班母亲节课件 篇6
世界上有一种情感它与生俱来没有条件,绵绵不绝,它就是母爱,是世界上最伟大的人,五月我们又一次迎来了母亲节在这温馨的日子,为培养小班幼儿感恩母亲,关爱妈妈的美好情感,因此设计了感恩母亲节的活动,也是让幼儿体会母爱的伟大情感。
活动目标:
1、体会妈妈养育的辛苦,懂得感恩。
2、用自己的方式为妈妈送去节日的祝福。
3、幼儿能用实际行动为妈妈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重点难点:
重点:体会妈妈养育的辛苦,懂得感恩。
难点:用自己的方式为妈妈送去节日的祝福。
活动准备:
1、歌曲《世上只有妈妈好》、《感恩的心》。
2、收集妈妈大肚子照片。
3、收集妈妈劳动的照片。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宝宝们,今天老师带来一首关于妈妈的歌曲你们想听吗?我们来听一听唱了什么?
(2)你们喜欢这首歌曲吗?为什么?
(3)因为妈妈的节日快到了,我们要给这个日子取个名字叫做“母亲节”。
二、基本部分
(1)欣赏图片——怀孕的妈妈
(2)你们看图片上的妈妈肚子怎么了?(肚子里住着宝宝)
(3)教师讲述妈妈怀宝宝的辛苦。
(4)教师出示图片——小鸟喂食。
(5)教师引导幼儿理解小鸟妈妈喂小鸟宝宝吃食的母爱之情。
(6)出示图片——妈妈喂宝宝喝奶的情景,从而进一步引导幼儿感受妈妈对孩子的爱。
(7)出示图片感知妈妈一天的劳动的辛苦。
(8)请幼儿说说怎么样做关心妈妈的好孩子。
(9)幼儿讨论在家可以帮妈妈干哪些事情呢?
三、结束部分
表演活动——祝妈妈节日快乐。
今天是妈妈的节日,我们为妈妈唱首歌《感恩的心》。
四、活动延伸
(1)要求幼儿回家帮助妈妈做力所能及的劳动,体验妈妈的幸苦感恩妈妈。
(2)回家送妈妈一个吻,并说妈妈您幸苦了!
活动反思:
幼儿园小班活动课件 篇7
多媒体课件的设计目的是为了实现最优化的教学效果。课件设计中最重要的东西, 并非在软件的应用上, 而是在教学内容的表达上, 在我们对课件设计的理解以及设计制作的水平上, 在于我们自身的美感以及对教材的把握上。
运用多媒体课件进行幼儿园艺术教学活动的运用。
一、多媒体课件在教学中运用, 更好地激发幼儿创造的兴趣和愿望
幼儿的注意力具有很大的随意性, 不稳定, 易受情感支配, 很容易分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运用多媒体教学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变被动学习为主动获取, 使他们思维积极, 想象丰富, 调动了学习兴趣, 从而促使他们全面和谐发展。教他们画画, 就要让他们感受画画的乐趣, 喜欢画画, 愿意画画。而且幼儿对色彩鲜艳, 动态的画面更感兴趣。因此, 在很多的美术教学活动中我都采用多美媒体课件地方法指导孩子画画。例如:小班美术《盖棉被》活动目标是在情景中感受冬天的景象, 并乐意用棉签蘸上颜料顺着一个方向来回涂色。在这个活动中我设计了两个“PPT”第一个“PPT”的运用起导入的作用。老师将各种冬天的景象如:下雪, 圣诞节的气氛做成“PPT”引入话题:老师说:“冬天了, 我们给小动物设计一些暖暖的棉被吧!怎么设计呢?”接着播放第二个ppt。出示几幅棉被的图片, 让孩子说说你喜欢哪一条。教师在电脑上演示怎样均匀的涂色。在电脑上画的好处是能让每个孩子看清楚, 而且节约时间。多媒体教学本身具有直观、形象活泼生动的特点, 不仅对幼儿具有感染力和吸引力, 而且能开阔幼儿的音乐视野, 激发幼儿学习音乐的兴趣。
二、多媒体课件在艺术教学有效地整合, 使教学更加丰富
孩子喜欢的艺术教育活动, 不仅仅是教会孩子一些技能, 更多的是知识的丰富和积累。老师可以通过多媒体课件达到各学科的整合地目的。做到知识的整合, 各学科领域间的整合。
例如:中班的主题《我爱我家》的二级主题中《画妈妈》这个活动的目标是通过说说画画妈妈, 让孩子感受到妈妈的爱, 关心妈妈, 爱妈妈。可见, 这个活动不仅仅是让孩子会画妈妈, 更多的是爱的情感的激发。因此在活动的准备中我采用多媒体课件, 将妈妈和宝宝的照片做成PPT让孩子直观的看到了妈妈。让孩子说说自己的妈妈长得什么样?有的孩子说:“我妈妈的脸瘦瘦的, 有的说我的妈妈胖胖的。”孩子还观察到了妈妈的发型, 有的孩子说:“我的妈妈是长头发, 我的妈妈头发是卷的而且是染发的。”孩子边说我边将妈妈的基本特征画下来。画的同时有的孩子会说:我的妈妈也是这样的。”通过多媒体课件的再现不在身边的妈妈变的具体形象了。一个原本枯燥乏味的活动变的生动并且富裕了情感的寄托。
三、积累感性经验, 提高审美意识
在艺术活动中, 教师除了唤起幼儿已有的经验, 还应设法帮助幼儿扩展经验, 包括组织幼儿参加有趣的文体活动和外出游览, 广泛收集与主题有关的图片、录像、动画、美术作品等。通过欣赏、观察提高幼儿的审美意识, 加深对作品表现力的认知和理解, 为幼儿积累丰富的想象创造条件, 创作出更多更好的作品。
例如:舞蹈《秋天》, 音乐轻轻地响起《秋日的私语》, 雨滴答滴答地从天空中落下来, 秋天的大门徐徐打开, 一朵朵美丽的菊花盛开了, 银杏变黄了, 枫叶变红了, 果子成熟了等。在这种诗情画意的教学环境中, 幼儿的注意集中, 兴趣浓厚, 积极主动地听, 所看到的秋天告诉大家, 并用舞蹈来表现出来。让幼儿在感受秋天的美和大
自然的变化的同时, 提高了幼儿对舞蹈音乐的理解, 让幼儿在轻松愉快中发现学习, 获得知识的同时提高了幼儿的审美意识。
四、使美术活动更具游戏化, 生活化
我们不能把艺术活动局限为听音乐, 记歌词, 画画, 手工制作, 剪纸贴画等。让孩子把艺术活动看成是游戏, 那么我们就应当像游戏那样去教学, 教他们观察, 启发他们想鼓励他们勇敢地接受。
《蔬菜娃娃》是利用各种蔬菜的形状的特征装饰成有趣的动物。怎样引导孩子们大胆的想象, 充分地施展自己的才能和思想, 多媒体的运用实现了这个想法。制作好的蔬菜娃娃不能防止太久, 否则会变形, 因此必须在活动中让孩子欣赏怎样制作。但是教师现场制作蔬菜娃娃肯定需要较多的时间, 而且只能欣赏到一种作品的制作过程, 我就实现将制作的过程拍下来, 剪辑好。并将制作完成的作品制作成幻灯这样幼儿可以直观的看到形态逼真的蔬菜娃娃。最后, 孩子们悬着需要的材料制作蔬菜娃娃。教师也将幼儿的作品拍摄下播放出来, 一起享受着成功的喜悦, 我门还进行了一次最佳创意奖的颁奖呢!
五、提高教学的灵活性、随意性
传统的美术教学, 教师示范往往是通过手绘, 这种示范存在图像小, 速度慢, 教师背对幼儿易挡住幼儿视线等缺点。应用多媒体计算机演示, 能较好的解决以上问题, 图像大而清晰, 色彩鲜艳。教师能直接与幼儿进行面对面的共同沟通交流, 并及时掌握幼儿反馈的信息。幼儿看得清楚, 听得仔细。如果幼儿有疑问, 计算机可以再次演示, 强化示范步骤, 突破教学中的难点, 并且节约示范用的时间, 使孩子有了更多的练习时间。…
以前在讲评幼儿作品时, 特别是泥工作品, 由于体积较小, 教师在结合作品评价时, 一些细节问题幼儿很难看清楚, 但有了多媒体中的大屏幕, 这一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例如:舞蹈《小牧民》, 幼儿很容易感受到音乐的风格是欢快, 跳跃的, 他们自然呈现出愉悦的表情, 根本不用教师提醒要“高兴点”之类的词语。小牧民喜欢骑马, 生又活在草原, 住在蒙古包里, 这些是幼儿熟知的场景。随着悠扬的音乐声, 一幅美丽的舞蹈画面就会展现在幼儿面前, 激发了幼儿极大的兴趣和表演欲望, 他们会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宛如自己和一群快乐的小伙伴, 在大草原上追逐、嬉戏, 一个个顽皮、可爱的形象跃然眼前。
对幼儿园小班体育区域活动的初探 篇8
体育区域活动,通过利用幼儿园场地、器材,形成各个活动区域,让幼儿在良好的体育环境中能充分地自由活动,幼儿可以打破班级界限,自由结伴,自选内容,自主活动,在独立或合作运动中提高自主运动能力,使每个幼儿的基本动作,运动能力,个性等在不同水平上均得到发展。如何让小班的孩子积极投入参与活动,得以充分锻炼,除了制定必要的户外体育区域活动目标以及教师的指导外,在其活动中正确、科学、合理进行环境创设和提供各种符合小班幼儿年龄特点的体育活动材料是我们研究的重点。
根据小班幼儿年龄特点和动作发展规律,结合季节变化,我们创设适合小班幼儿年龄特点的情景性的户外体育区域环境和材料,注重让幼儿自由选择,自主运动,很好的提高了孩子的运动兴趣和运动能力,具体的的做法是:
一、 因地制宜,多角度创设活动区域
户外体育区域环境的创设和建立是开展体育区域活动的先决条件,必需要有较科学的理论依据来进行区域的划分。我们根据幼儿园的实际情况,充分利用园内的自然环境,因地制宜,合理规划,创设区域。
小班幼儿的基本动作以走、爬、跳为主,根据其发展特点首先将一楼的塑胶场地进行了区域划分。如:将场地分割成三大块,一块场地创设“小动物运水果”的游戏,主要发展幼儿的走和平衡能力;一块场地创设为“乌龟爬爬”的游戏,主要发展幼儿的向前爬行能力;另一块场地设置为“小青蛙抓虫”的综合游戏区,结合小型器械,创设难易不同的道路,发展幼儿各种攀爬、跳跃、平衡、钻等基本动作和培养幼儿敢于挑战等品质。
在设置区域时我们也关注到区域之间的活动性质的合理搭配,既有发展上肢运动的内容,也有发展下肢运动的内容;既有基本动作练习的区域,也有发展综合身体素质的区域;既有简单的动作练习区域,也有具有挑战性的动作练习区域。从不同的设置中能最大限度地满足不同能力水平孩子的需要,发挥区域的最大功能,让孩子更积极、更愉快地投入到活动中。
二、多维度的提供活动材料,丰富区域活动
小班孩子喜欢颜色鲜艳、充满童趣的玩具,因此活动材料作为区域活动中环境创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在提供的时候做到“多维度”,即为幼儿各个活动区所提供的各种材料有多种特性。
层次性
每个幼儿在年龄特点、运动技能、运动量等方面都存在一定的差异,如何吸引不同运动能力发展水平的幼儿参与到区域活动中来,并得到发展?实践证明,提供和使用不同層次性的活动材料,不断为幼儿建立最近发展区,能让幼儿获得体验和成功。我们根据区域活动的内容,按照幼儿动作发展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的原则提供不同的材料,满足不同层次幼儿的需要。如“赤足区”中,为幼儿创设了有不同材质的小路,也有高高低低的小斜坡和低栏杆;送的水果的工具也有不同,有手提的、背着的、头顶的。这些功能各异的材料,为不同运动能力的幼儿提供了充分选择不同难易活动的机会,使每个幼儿在原有水平上都有提高。
情境性
小班的幼儿喜欢有趣的、假扮性强的体育活动,因此情境性的区域更能吸引小班孩子参与的兴趣,教师以角色情节刺激幼儿,能大大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年龄越小这一特征越明显。于是我们设计了水果运回来后要喂到小动物的嘴巴;爬过铃铛网时不能触碰铃铛响,不然会引来大灰狼等的一系列情景,孩子被环境、材料吸引了,活动的积极性也就越来越高了,很好的发展了幼儿的运动技能。
丰富性
幼儿是在与材料的互动中获得发展,因此在各个区域活动内必须提供足够种类和数量的材料和玩具,以供幼儿选择和使用。
1、不同活动内容不同材料。如“跳跃区”提供悬挂物、弹跳床等发展跳跃动作的材料;“攀爬区”则提供体操垫、拱形桥、障碍铃铛网等发展爬动作的材料。
2、同一活动内容多种材料。如“运水果”提供不同的背包、提篮、顶碗、水果等外,还同时提供了栏杆、赤足小路、平衡岛、小担架等辅助材料,幼儿可以自由选择,自由搭配。
灵活性
随着幼儿动作的发展,当他们不再满足现有创设的环境和游戏材料时,我们根据幼儿的兴趣和能力对活动材料随时加以灵活调整,满足幼儿活动的需求。如:增加不同的道路供幼儿自主选择、在跳跃时把绳索放高一些等,在钻爬时可把网放低一些;跨栏宽一些;投掷的目标距离近些或者垂吊物降低一些高度。通过材料增加创设情节、器械的调节摆放增强幼儿活动的强度和密度,使幼儿的活动过程呈现一条波浪曲线。
三、制定合理规则,保证区域活动质量
每个活动区都有区域标志牌,并用不同颜色的手环作为区域标志,以控制各区域活动人数,保证了幼儿活动的空间与密度;制定材料的取放位置、游戏的等待要求、汗巾和衣服的放置,保证了活动有序的进行。
幼儿园小班活动课件 篇9
(本教案有配套视频,教学PPT)
【课程介绍】
一、活动目标
1、体验探索声音的乐趣,乐于表达自己的经验和感受。
2、能辨别生活中不同的声音。
3、在为乐曲伴奏中,感受声音的轻响。
二、活动准备
1、宝宝生活中声音的flash。
2、录音带: 大鼓和小鼓音乐
3、每人一只塑料小瓶,小盆4个,黄豆若干,三瓶软硬不同的糖果,大鼓小鼓各一个(图片)。
三、指导要点
1、鼓励幼儿依据生活经验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
2、在听听、玩玩、尝尝中感受声音,激发幼儿对探索声音轻响的兴趣。
四、活动过程
(一)、生活中的声音
听声音:(以宝宝早晨的生活背景)笑声——鸡鸣——盥洗——汽车——问候(老师好)。引导幼儿说出笑声、动物的叫声、听水声进行猜想、说出马路上的汽车声等。
(二)、让小瓶发出声音,为大鼓小鼓伴奏
1、让空瓶子发出声音
宝宝来到幼儿园,老师要和宝宝一起玩啦。这里有一个瓶子,你能让
它发出声音吗?(幼儿每人取一小瓶子,探索用各种办法让它发出声音)。
2、用瓶子装豆让它发出声音
这里有许多豆子,小豆和瓶子在一块能发出声音吗?
3、(放录音)引导幼儿跟着音乐摇瓶子:用儿歌“你的小瓶子,有声音吗?有有有”有节奏地引导幼儿感受音乐。
4、出示大鼓和小鼓图片,引导幼儿用瓶子摇出大鼓和小鼓的声音,感受用力大小不同,发出的声音轻响不同;装的多少也影响瓶子发的声响(太少声音小,装满没声音,感受事物的相对性)
(三)、幼儿通过尝一尝,咬一咬,区别糖果的软硬不同,知道装硬糖果的瓶子摇起来会发出大鼓的声音,装软糖果的会发出小鼓的声音。
(四)、为“大鼓小鼓”唱歌,边摇瓶子配乐曲边唱歌。
五、活动延伸
幼儿园小班活动课件 篇10
活动目标:
1、初步掌握图形间隔排序的规律。
2、会按一定的顺序进行排序。
3、培养幼儿思维能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小朋友已会按从大到小,从小到大排列。
2.材料准备:人手一份操作材料、粘纸。
重点难点:
1.在教师引导下找出图形排序规律。
2.按一定顺序排序。
活动过程:
一、红黄椅子间隔排队,引起幼儿活动兴趣。
师:宝宝们,你们看,今天的小椅子也穿上了漂亮的衣服,有什么颜色呀?那我们一起来说一说,好不好呀?幼:红色、黄色、红色、黄色„„.师:黄椅子和红椅子一个跟着一个排排队,好看吗?
师:图形宝宝也想像它们这样一个跟着一个交替排排队.二、图形排队,找出图形排序规律。
1请小朋友找条小椅子轻轻地坐下来,图形宝宝来啦!
2哪个图形宝宝来啦?出示圆形图形.来了几个.(1个)
3、教师边放圆形边说:圆形宝宝请你排在小花后面,圆形宝宝后面跟着谁?同时出示三角形图片。三角形宝宝请你排在红线上,三角形宝宝后面跟着„„.出示圆形
4、圆形宝宝请你跟紧三角形哦夷,圆形后面会跟着谁呢?你们猜会是谁?(三角形)
5、圆形和三角形宝宝怎么排排队的呀?(一个跟着一个)
6、一个跟着一个,谁跟着谁呀,三角形跟着谁呀,我们一起来说一说好吗?(伸出小手说)
7、谁排在最前面呀,圆形后面跟着谁呀,教师指幼儿念完,教师继续念空位的图形,哎呀,糟了,还有两个宝宝掉队了,我得赶紧把它找回来。
8、手拿圆形和三角形,这两个调皮的宝宝,一起跑出来了,谁能帮助它们呀,像前面的圆形宝宝这样,一个跟着一个交替的排。
9、请幼儿来操作,并集体检查。
三、.游戏“什么图形不见了”
1、记住它们怎么排排队的吗?小眼睛遮住,不许偷看哦,师将圆形藏入口袋。哎呀呀,哪个调皮的图形宝宝藏起来了?
2、集体检查,跟着幼儿找一找,边指边念。我们一起把它喊回来好吗?圆形宝宝快回来?
3、小眼睛闭起来,请一幼儿将图形宝宝藏好,哎呀,这次哪个调皮的图形宝宝不见了?我们一起来找一找,把它喊回来,集体检查。
四、儿操作“图形宝宝来排队”
1.师:哎呀,玩到现在一直都是谁排在前面呀,三角形宝宝有一点点不开心了,它说圆形宝宝我也想排在最前面,你能让我排在最前面吗?
2、师:圆形宝宝说,好吧,就让你排在最前面,不过要请你排在小红花后面,后面的宝宝都要跟着你一个跟着一个交替排。
3、师:们猜三角形宝宝后面是„„都排在什么上面。你们想不想帮助它们重新排一排?
4、师:看一看上面有什么,长线是让谁站在上面的呀,帮助谁排在最前面呀。
5、幼儿操作,教师指导。
五、结束活动
对小班幼儿武术活动的思考 篇11
一、武术早操锻炼,健身的好时机
早操时间是对幼儿进行训练的最佳时机,我们在早操的环节中安排武术操,让孩子感受武术带给大家的快乐和向上的精神面貌。小班孩子的运动能力普遍不强,依赖性较重。其次,孩子们的自主意识和自主能力缺乏。幼儿身体发育不完善,幼儿的骨骼、肌肉还处于初步的发育期,所以其运动能力相对会比较差,而且很不稳定;幼儿在运动过程中的基本认知能力、意志、毅力的发展水平就会影响到幼儿运动的水平。早操中,精心选择适合幼儿的武术动作的音乐,编排适合幼儿年龄特点的基本动作,老师以规范的动作和饱满的精神状态,带动幼儿在早操活动中展现最佳风采,想努力想让幼儿在武术槽中体现武术的精、气、神。但是对于刚入园的的小朋友来说,进入幼儿园的时间不长,个别幼儿在适应方面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如情绪不稳定,不能投入活动等,这使得部分孩子在运动能力方面显得较为欠缺。而且,孩子们大多是由祖辈带大的,较多溺爱,缺少锻炼,因此导致了有很多孩子的运动能力不强,喜欢依赖,不能面对挫折。
二、武术海报制作,感知武术精髓
为了解我国传统武术,体验参加过强身健体的武术活动,激发幼儿对传统武术的热爱,提高宝贝们的运动能力及锻炼勇敢顽强的意志品质,我们邀请家长和孩子共同参与制作武术小报活动,在亲子互动中,共同搜集素材,创意制作,一起踏上探索武术的神奇之旅!以《我眼中的武术》为主题,收集武术起源、武术礼仪、武术动作、武术故事、武术明星、以及身边的武术(太极、木兰扇等等拍摄照片)武术兵器等资源进行亲子武术小报制作活动。
在武术海报制作的后期,我们把孩子们的海报布置成展板,让全员的家长与孩子共同欣赏,因为每个家长制作的武术海报内容多样,让家长和孩子们又从多方面认知了武术。
三、武术主题开展,提升武术认知
纲要强调:各领域之间可以有效进行整合,我们就将体育课和武术教学合二为一,明确幼儿武术教育的目的,依据幼儿的身体、心理特点、科学合理的选择武术动作,突出幼儿的武术特点,锻炼幼儿身体,感受传统文化、弘扬武术精髓的武术教育目的。于是我们开展了为期两周的《亲亲武术》主题,根据小班幼儿的年龄特征制定总目标:通过观看武术表演,丰富幼儿对中国武术的了解,给幼儿以美的享受,初步感受中华武术的魅力。让幼儿知道武术是中国人才有的,体验到做中国人的自豪感。并且初步掌握武术基本动作的名称(“拳”“掌”“马步架掌”“弓步冲拳”“仆步穿掌”,)乐意参与武术游戏活动,学习跟着音乐有节奏地学习武术操。学会简单保护身体主要器官,学会应对练习武术时发生的意外,积累自我保护的方法和经验。让幼儿知道武德是习武教武的先决条件,知道练武术是为了强身健体,不出手伤害同伴,培养幼儿尊师爱友、互帮互助的品德。在全面开展幼儿武术的基础上,我们分别将幼儿武术内容根据聚焦于渗透进各领域,跟各领域课程有机进行整合尝试。让幼儿通过感知,获得生动的表象并与积极的思维、动作相结合,培养幼儿的身体协调性等,同时发展幼儿的观察和思维能力,运动能力。同时,我们采用快乐教学,运用多媒体教学,把幼儿的注意力集中到教学内容上,增强了武术动作教学的凝聚力和感染力,调动幼儿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幼儿自觉地去学习、操练、巩固提高。
幼儿园小班活动课件 篇12
●利用GIF图片,激发学习兴趣
幼儿园小班的幼儿思维尚处于直观形象阶段,因此我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能更好地帮助幼儿理解歌曲内容,激发他们对唱歌活动的兴趣。
例如,在《不做小尾巴》的歌唱活动中,由于内容很简单,如果教师只是单纯教唱歌曲,幼儿会很容易失去对歌曲的兴趣,所以我选择利用GIF图片制作了不同动态的小鸭和小蝌蚪来激发幼儿对歌曲的兴趣。第一段歌曲的内容中“它想游泳不敢下”做成了摇摆的小鸭子,与歌词相对应,使幼儿容易理解。
●利用PPS,创设游戏或故事情境
小班幼儿的日常学习都贯穿在游戏中进行,另外,他们也很喜欢听故事。因此,我采取游戏或故事的形式教授歌曲,来激发幼儿的想象与创造。
例如,我在讲授《三只小鸭》时,歌曲的三段内容不同,所以创编了一个简单的故事情境,即小鸭子要游泳。我引导幼儿观看事先制作的PPS,通过观察发现歌曲所要表达的内容。观看后为了让小班的幼儿更清晰地了解歌曲,我一边解说,一边又以游戏的形式分配角色,让大家表演。幼儿非常感兴趣,很快便进入了自由表达歌曲的状态。
●利用动画,突破教学重难点
活动中的重点难点是很难解决的,但是白板课件可以有效地突破活动重难点。
例如,活动《小羊过生日》中设计的目标是:学唱歌曲,并模仿小动物的叫声;体验同伴间的友爱之情;对歌唱活动感兴趣,能大胆表现自己的感受。在活动时,我利用事先做好的动画来阐释歌曲,即每一句乐句都会有不同的动画效果来提示幼儿,使他们能时刻感受到乐句的变化。针对小动物“喵喵喵,喵喵喵”叫这个乐句,我用小猫头的闪动效果或者渐变等动画效果来帮助幼儿感受其中的节奏,幼儿可以通过画面,直观地发现动物头的变化,从而掌握这句的节奏特点。
●恰当才更有效
音乐活动作为一门教育艺术,对幼儿智力的开发、情感的陶冶、个性的张扬以及创新能力的培养,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教师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教学能帮助幼儿更有效地感受体验歌曲,让他们充分自主地参与活动,更能让幼儿发挥自己的想象与创造来表达音乐。孩子们大多喜欢唱歌,他们喜欢用自己的身体伴随音乐摇摆,做不同的肢体动作,用脸部表情等来表达自己对歌曲的理解和感受。作为教师,我们要为幼儿创造自主自由参与的可以充分表达自己情绪、情感的空间,让他们更好地体验感受音乐。
幼儿园课件设计活动方案 篇13
1、进一步了解不同种类的鞋子并尝试给鞋子分类。
2、尝试穿大鞋体验穿大鞋的乐趣。
3、愿意与同伴、老师互动,喜欢表达自己的想法。
4、培养幼儿与同伴之间的相互配合。
活动准备:
1、幼儿从家里带大小不、种类不同的鞋子。
2、皮鞋、布鞋、雨鞋、凉鞋、旅游鞋的标志卡片。
3、欢快的音乐《穿大鞋真有趣》
活动过程:
(一)看鞋、说鞋
1、让幼儿看看活动室里各种各样的鞋子互相交流自己带来的是什么鞋子?
师:“今天大家都带来了鞋子我们的教室变成了鞋子王国,待会请小朋友轻轻地进去鞋子王国看看都有哪些鞋子,并找出你带来的鞋子小声介绍给同伴。”
2、幼儿集中到老师身边说说:你带来的是谁穿的什么鞋子?(是什么时候穿的?什么颜色?)
师幼共同小结:鞋子的种类真多:有布鞋、皮鞋、旅游鞋、雨鞋、凉鞋……
(二)游戏:穿大鞋
放音乐《穿大鞋真有趣》幼儿进行游戏。方法:放音乐时,幼儿穿大鞋做各种动作自由的走动,音乐停时,幼儿蹲下停止游戏。听教师的指令:请穿布鞋的幼儿扭扭屁股
或:请穿皮鞋的小朋友跳跳,其他原地不动。
(三)给鞋子分类
1、教师接电话以奥特曼邀请小朋友去参观他的鞋店帮助奥特曼布置鞋子专卖店为由请幼儿根据自己的想法给鞋子分类。“带幼儿参观奥特曼的鞋店,引导幼儿观察鞋店的鞋子,并启发幼儿说说怎么来摆放鞋子又整齐又好看。”
2、观察标记。
老师设计了好多的标记,我们一起来看看。引导幼儿观察后说出各种鞋的标记和大小鞋的标记。选择按大小可以用什么标记……按种类可以按什么标记。幼儿选择后老师把他放于相应的圆圈里。
3、操作:幼儿选择自己喜欢的分类方式进行分类
(大小、种类)
(四)换鞋。请孩子们穿上合脚的鞋一起到鞋子王国的游乐园玩游戏结束活动。游戏:跳圈---走平衡木----过小河----穿竹林
感谢您幼儿园社会活动课件 篇14
1、感受他人对自己的帮助和关爱。
2、能用语言、动作或其他方式表达自己的感激之情。
【活动重难点】
感受他人对自己的帮助和关爱。
【活动准备】
1、事先与幼儿园各岗位的人员联系,对幼儿的谢意应予以积极回应。
2、配乐诗朗诵磁带《毕业诗》、录音机、数码相机。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唤起幼儿对幼儿园生活的留恋。
请幼儿看倒计时牌,说一说还有几天就要毕业了。小朋友们,马上就要离开幼儿园了,离开和你日日相伴的老师、阿姨,你的心里有什么感觉?(幼儿讲述)
二、基本部分
1、引导幼儿回忆帮助过自己的的人。小朋友们,在长大的过程中,都有谁帮助你?他们是怎样帮助的?有了他们的帮助,你的生活变得怎样?可引导幼儿想到好朋友、园长、老师、炊事员、门卫等。
2、请幼儿说一说自己长大了,要离开幼儿园了,该怎样向帮助过自己的人表达谢意。(可送画、自制小礼物、说一句感谢的话、鞠一个躬、合一张影、唱首歌等)
3、请幼儿集体讨论,确定表达谢意的对象和方式。(分组、一起说一句感谢话等)
4、学习诗歌《毕业诗》。
5、组织幼儿向帮助过自己的人表达谢意。幼儿分组,分别代表大X班全体小朋友向园长、炊事员、门卫等表示感谢。
三、结束部分 谈话结束。
开展小班幼儿户外活动的有效策略 篇15
一、活动场地应小而安全舒适
小班的孩子肌肉群发育不太完善, 走路蹒跚, 易摔跟头, 教师应把户外活动的场地安排在较平坦的塑胶地毯或草地上, 避免摔倒擦伤。且小班孩子注意力易分散, 喜欢远离成人独自玩耍, 应选择离大操场较远的一块小空地作活动场地, 避免大操场上喧哗声音的影响, 也不会被教师忽略。
二、注重活动方式, 以动带静, 内容轻松
刚开学时, 小朋友之间彼此不熟悉, 交往很被动, 因此, 户外游戏中教师要扮演主要角色, 以积极愉快的情绪感染幼儿。随着时间的推移, 孩子们熟悉了, 交往也渐频繁, 自由活动的机会也可随之增加。自由活动中, 教师应常暗示活泼爱动的孩子带文静的孩子一起玩, 使全体幼儿都对户外活动有浓厚的兴趣。
教师要特别注重师生之间情感的交流, 努力创造一种平等、轻松、和谐的气氛, 以此来激发幼儿对体育活动的兴趣。比如, 在活动中看着幼儿眼睛讲话;用表情、动作等去调整幼儿的心理状态。教师自身的情感对孩子产生了强烈的感染力, 幼儿就会犹如插上了想象的翅膀, 不断地探索学习。
三、用丰富的材料吸引幼儿
小班孩子的特点是比较恋旧, 喜欢玩相同的游戏。那么, 教师就要在材料上多下功夫, 相同的游戏, 不同的材料, 新奇又保证安全。毕竟游戏是相同的, 容易成功。这样每个孩子在每天的活动中, 通过努力就都能获得成功, 增强自信。例如:游戏“小兔搬新家”, 第一次活动时, 是用很大的海绵泡沫垫做搭建桥的材料, 第二次换成小板凳, 第三次换成沙包。胆小的孩子第一次玩的时候, 常常是站在一边, 看着别的孩子在建桥, 第二次的时候, 他觉得自己可以尝试一下了, 也许只是有点胆怯地帮着搬了一张椅子, 但是他还是会觉得自己成功了, 同时也会觉得, 原来并没有第一次看见的时候那么难, 到第三次, 他就会很活跃地搬沙包了。材料不只是在数量上要多, 在玩法上更要会一物多玩, 保持多样化。
四、活动过程情景角色化
教师可在户外活动时让幼儿自由扮演角色进行运动, 使幼儿围绕着内容自己想象情节展开活动, 这样更能提高幼儿的积极性。如根据幼儿动作发展的规律, 把走、跑、跳、钻、爬、平衡等基本动作利用器械设计成不同的游戏, 并赋予它一定的游戏情节, 孩子们扮演某一角色, 在愉快的游戏中提高动作技能。
五、活动规则简单易行
幼儿在户外活动比在室内活跃, 加上小班孩子自我保护意识差, 如不注意, 就会发生事故。因此, 在活动过程中, 教师要根据游戏情节增添简易规则。如“开飞机”时, 用“飞机和飞机相撞会爆炸”的规则加以约束, 孩子就懂得了不能只顾自己玩得开心, 应防止相撞。孩子们都非常乐意接受这些有趣易行的规则。
六、结语
通过小班科学活动案例看幼儿记录 篇16
案例一:各种各样的纸
活动“各种各样的纸”的主要目的是让幼儿在撕撕玩玩中感知绉纸、手工纸、硬纸板等各种纸张的特性,如纸板坚硬、餐巾纸轻软、手工纸薄脆等。为了进行更直观的比较,教师指导幼儿按不同牢度将撕下来的纸有序黏贴在记录表上。
分析:对于大年龄幼儿来说,他们不仅能用语言表述“坚硬”“松软”“薄脆”这些感觉,还会借助生活经验用各种替代的方法来表达(如画上芝麻饼干表示手工纸的薄脆),可是这样的表达对小班幼儿来说很困难。案例中教师采用的记录方法既方便又直观,可以让小班幼儿一目了然地认识事物的属性,符合小班幼儿的特点。
当然,实物黏贴也不是任何活动都适用。一些容易黏贴、大小合适的探究材料(如树叶、纸张、布等)比较适合采用实物黏贴的记录方式。此外,教师可以根据活动内容提供一些实物照片或实物简笔画,这与实物黏贴有异曲同工之妙。
案例二:落下来
一次秋天外出活动时,孩子们看到在空中飘飘悠悠的树叶,便兴高采烈地张开双臂迎接树叶落下。于是,教师设计了活动“落下来”。在活动中,教师提供了餐巾纸、沙包、“丫”字形纸片,鼓励幼儿仔细观察这三种物体落下的情景。孩子们一边观察一边向教师报告他们的发现:“餐巾纸落得很慢的!”“餐巾纸飘来飘去的!”“沙包是快快落下来的!”“纸片转着圈落下来!”“纸片转起来像直升机(螺旋桨)!”……
孩子们兴奋地借助肢体语言与教师、同伴交流着自己的发现。接着,教师在幼儿自由探索、充分交流的基础上,组织幼儿进行了经验分享。当教师问他们能不能把树叶落下来的样子记录下来时,孩子们露出了为难的神情。于是,教师当即用“直线落下”帮助幼儿记录沙包下落的过程,用“曲线落下”帮助幼儿记录餐巾纸飘落的过程,再用“螺旋线条”帮助幼儿记录“丫”字形纸片飘落的过程。
分析:在活动前教师曾自问,小班幼儿能不能将自己想表达的内容记录下来。根据对小班幼儿认知及记录等方面能力的了解,答案显然是否定的,于是教师便预设了师幼共同记录的方式。果然,经验交流的情况坚定了教师原先的预设——利用集体记录帮助幼儿共同记录所观察到的情景。教师还自编儿歌“沙包落下来,直直快快”、“纸片落下来,转着圈儿”、“餐巾纸落下来,摇摇摆摆”来帮助幼儿整理经验。在实践中,我们体会到集体记录是教师帮助幼儿提升经验的过程,不仅有利于幼儿交流、巩固探究中获得的科学经验,而且解决了幼儿记录的困难,为幼儿学习记录提供了榜样。
案例三:运水
小班幼儿喜欢玩水。于是,教师提供了一个装满水的水盆,一个空盆,还提供了一些工具。孩子们在游戏中很自然地运用工具去“运水”。在一次次“运水”过程中,他们不断地使用工具,认识工具。
游戏结束了,“谁的本领大”成为幼儿交流、记录的主要内容。教师为幼儿设计了这样一张记录表格(如图一),表格中的工具暗示小班幼儿要有目的地去尝试各种工具。不仅如此,教师还为幼儿提供了许多笑脸花朵图案,小班幼儿可以根据自己的操作情况在每种工具相对应的空白处黏贴上不同数量的笑脸花朵,以表示这些工具运水本领的强弱。
分析:在大班我们也组织过类似活动,教师为大班幼儿提供的记录表格(如图二)给了孩子们很大的空间,幼儿不仅记录了自己的实验顺序,还记录了自己的猜想和实验结果。比较小班、大班这两张记录表格,我们不难发现其中的差异:提供给小班幼儿的记录纸浅显易懂,直观形象并具有趣味性,有明确的任务指向,使小班幼儿一目了然,并容易记录。而教师为大班幼儿提供的记录表则几乎是一张空白表,幼儿自主的空间较大。
为什么小班和大班的记录表有如此大的差异?原因是小班幼儿有关科学活动记录的经验很少,记录能力也很不足,所以教师提供的记录表格必须浅显易懂,有明确的任务指向并易于操作。而大班幼儿已积累了较多的记录经验,他们的记录能力也较强,因此,教师可给予他们更多的自主学习的空间,充分发挥他们的创造性,鼓励他们进行个性化的记录。
幼儿园中班乒乓球科学活动课件 篇17
【活动目标】
1、利用废旧材料对乒乓球进行装扮,制作成乒乓球小人。
2、探索怎样让乒乓球稳稳地站在圆锥形的物体上。
3、喜爱美工制作,大胆想象、创作。
重点:利用废旧材料制作乒乓球小人。
难点:探索怎样让乒乓球稳稳地站在圆锥形的物体上。
【活动准备】
1、乒乓板、乒乓球人手一份。
2、各种制作材料,如水彩笔、毛线、保鲜膜纸芯、扇形(正方形)纸片、废旧边角料、双面胶等。
3、自制PPT。
【活动过程】
一、小人物大集合。
1、今天,老师请你们看一看我收集到的各种各样的自制小人。
2、逐一出示PPT,请小朋友们边看边说它们都是用什么材料制作的。
3、哇,自制小人品种真多啊!有纸盒小人、鸡蛋小人、电线小人、彩泥小人等等,那今天我们也来做个自制的小人吧!
二、说说我们的设想。
1、我们班最多的球就是乒乓球了,大家都会拿它来颠球,而且很多还是颠球高手呢!今天我们就用它来变一个乒乓球小人吧!
2、你们想想这个小小的乒乓球怎样来变成小人呢?
3、幼儿互相讨论,和同伴说说各自的想法。
4、请个别幼儿上来说说自己的设想。
三、亮亮老师的本领。
1、你们的想法真不错,老师也想来做一个乒乓球小人。
2、教师示范、讲解:
●头部:乒乓球,一面画上五官,一面画(或粘)上头发。
●身体:用扇形纸片卷成圆锥形,用浆糊(或双面胶)固定,在顶部剪一个小口子,大小要比乒乓球小,这样就能让球稳稳地放在“身体”上面了。
●装饰:可以用毛线做头发,用彩色纸做漂亮的衣服等等。
3、提出制作要求:
●圆锥顶部开口大小要比乒乓球小,太大了容易掉下去。
●用各种材料来装扮乒乓球小人。
四、制作我的专属小人。
1、幼儿分组自由制作,教师巡回指导。
2、关注个别能力弱的幼儿,提醒幼儿要让乒乓球稳稳地站住。
3、鼓励幼儿大胆想象,合理利用各种材料,把自己的乒乓球小人打扮得独一无二。
五、秀出我的乒乓球小人。
1、为自己的乒乓球小人取个好听的名字,并展示到一起来,拍张集体照。
2、延伸活动:乒乓小人接力赛。
将乒乓球小人放在乒乓板上,手持乒乓板,一个接一个练习-平衡走。
幼儿园小班科学活动 篇18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认识金鱼的外形特征及生活习性。
2、学会由头至尾地观察金鱼。
3、懂得观赏金鱼,了解爱护和饲养金鱼的基本方法。
活动准备:
每组一个玻璃缸,鱼缸中至少有一条金鱼、鱼食若干、幼儿用书。
活动过程:
1、幼儿观察金鱼,初步认识金鱼。提问:
(1)鱼缸里有什么?金鱼是什么样的?
(2)你喜欢它吗?为什么?小朋友怎样去看金鱼呢?
教师提醒幼儿不用手触碰鱼缸中的金鱼。
2、知道幼儿有序地观察金鱼,了解金鱼的主要特征。提问:
(1)金鱼的头在哪里?头上有什么?是什么样的?
(2)金鱼的所以身体上有什么?它身上一片一片的东西叫什么?
(3)金鱼身体后面是什么?它的尾巴像什么?
鼓励幼儿大胆地讲述自己观察到的金鱼的外形特征,教师进行简单的小结。
3、请幼儿给金鱼喂食,观察金鱼吃食,了解其甚或习性。提问:
(1)金鱼爱吃什么?它是怎么吃事物的?
(2)金鱼喜欢住在哪里?它是怎样游的?
教师告诉又有而在喂金鱼吃事物的时候,必须注意每天不能给鲸鱼喂许多事物,否则,金鱼吃得太多,会撑死的。接着,让幼儿模仿金鱼嘴一张一合地吃东西以及在水中摆动尾巴游来游去的样子。
4、教师带领幼儿阅读幼儿用书。
(1)让幼儿看图说说:画面上的金鱼是什么样子的?启发幼儿想一想,你还看见过什么样子的金鱼?
(2)教师念儿歌《金鱼》,并带领幼儿看图念一念儿歌。
5、欣赏歌曲《小金鱼》,并带领幼儿随着音乐,在教师里游来游去。在活动中,指导幼儿有序地观察金鱼,了解金鱼的主要特征。有步骤的指导幼儿探索过程。不把答案直接告诉幼儿,而是引导幼儿积极思考、操作。
活动反思:
【幼儿园小班活动课件】推荐阅读:
幼儿园小班体育课件11-06
幼儿园小班优秀活动10-06
幼儿园小班学习活动10-12
幼儿园小班音乐活动11-06
幼儿园大班语言活动雪孩子课件08-27
幼儿园中班儿童节活动课件09-01
幼儿园小班环保活动反思07-27
幼儿园小班活动计划08-29
幼儿园小班户活动教研0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