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美术活动《好玩的小人》(精选14篇)
大班美术活动《好玩的小人》 篇1
活动目标:
1. 能合理使用吸管和圆片组合拼贴各种动态的小人。
2.鼓励幼儿添画不同的体育器械表现小人运动是的滑稽、好玩的场面。
活动准备:
长短不同的吸管、剪好的圆片若干、剪刀、人手一只黑色水彩笔、彩色纸人手各两张。
活动过程:
一、 出示吸管和圆片,引起幼儿的活动兴趣
1.师:请小朋友看看这是什么?(出示吸管、圆片)
2.师:请小朋友想一想这些东西有什么用?(吹泡泡、拼东西)
3.师:有的小朋友说可以拼东西,那我请小朋友想一想,可以拼什么东西呢?幼儿自由讨论吸管可以拼出什么图案。
二、 教师用吸管摆造型,让幼儿感知处于不同动态时身体各部分的姿势。
1.出示范画。师:这是老师用吸管和圆片组合拼搭成的图案。请小朋友看一看,它像什么,在干什么?(像一个人在走路:像一个人在跳绳等)
2.请个别幼儿尝试拼搭不同动态的小人。
三、 将幼儿摆的动态编进儿歌《好玩的小人》
师:这些好玩的小人,老师给它编成了一首好听的儿歌。
小吸管,一根根,我用吸管拼小人。
拼个小人弯弯腰,拼个小人跑步走。
拼个小人在跳绳,拼个小人练举重。
拼个小人做早操,拼个小人踢足球。
小人个个都好玩,小朋友们乐哈哈。
四、幼儿操作活动,教师巡回指导。
1.教师讲解操作要求。
(1) 师:今天我们就来拼搭小人,请小朋友动动自己的小脑袋,拼出不同动态的小人,然后把它粘贴在纸上。我们来比一比谁拼的小人最好玩、最棒。
(2) 启发幼儿通过连接两根吸管、弯曲吸管或者剪断一根吸管来表现手臂和腿部的弯曲动作。
2.幼儿操作,教师适当的加以指导。
(1) 鼓励幼儿摆出各种不同的动态小人,不要去模仿他。对能力弱的幼儿给予帮助。
(2) 鼓励幼儿添画一些体育器械。
五、 展示幼儿作品。
将幼儿的作品展示在墙上,让同伴相互欣赏。
大班美术活动《好玩的小人》 篇2
关键词:幼儿园,美术教育,有效教学
长期以来, 幼儿园美术活动存在这样的问题:重技能的模仿和训练, 轻幼儿艺术想象和艺术创造能力的培养;忽视幼儿对艺术的整体感受、欣赏和理解;老师常常在黑板上画个范例, 要求幼儿依葫芦画瓢, 稍有出格便加以制止和批评。这种美术活动的后果是幼儿的艺术感受能力、审美方式遭到破坏, 审美经验严重缺失;同时在这种像与不像的标尺下, 幼儿的艺术想象力和创造力也被泯灭了。针对这些问题, 如何调整策略, 以实现《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的目标和要求呢?
问题一:忽视激发幼儿的创作激情
案例:线描写生《跳舞小人》引题片段。
师:今天我们班上来了三个跳舞高手, 我们请她们表演吧。我们观察一下她们姿势有什么不同?幼儿:有的手是向上举的。幼儿:有的脚是点地的……
师:那我们应该怎样把这些动态记录下来呢?
师以幼儿为模特, 示范绘画过程:头—身体—手—脚。教师讲解后, 幼儿开始写生, 可是好多孩子迟迟不敢动笔。最后大部分幼儿作品与教师的一样。
长久以来, 幼儿美术活动通常是先让幼儿欣赏范画, 然后在教师指导下作画。实践证明, 这种活动方式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许多教师对这种方式加以改进, 放手鼓励幼儿根据自己的想象作画, 但结果常常不如人意。不少孩子无所适从, 孩子们大多数仍是坐着, 手握画笔, 不敢大胆地在纸上涂画, 最后大部分作品还是临摹的图片。反思这一教学过程, 美术活动不理想的重要原因是忽视激发幼儿的创作激情。在美术活动的指导中, 首先要启发诱导幼儿创作激情。可以运用诗歌、故事、猜谜语等形式, 使幼儿获得愉悦、新奇的情感体验, 萌发创作的欲望。利用主题墙的环境创设, 诱导幼儿的创作灵感。
问题二:过份追求作品的效果, 而忽略幼儿的情感体验
案例:水粉写生《跳舞小人》引题片段。
师:今天跳舞高手又要给小朋友表演舞蹈。你们看这女孩的姿势怎样?请小朋友按头—手—脚的顺序来说说。
个别幼儿举了手, 教师请一幼儿来说说。
幼:她的头偏向右边, 左手叉腰, 右手向上举, 一条腿弯曲, 另一条腿斜斜的。
师:好, 今天, 我们要用水粉写生的方式记录下跳舞动作。
教师示范如何用水粉写生后, 幼儿分组开始, 大概轮到每组的第四个模特表演结束后, 师:由于时间原因, 我们下次再画吧, 现在把你们的作品都拿过来吧。
此时有的没画完的孩子也只能依依不舍地停笔了。在这一过程中, 教师着重引导幼儿观察舞蹈姿态, 却忽视了幼儿情感倾向。活动一开始, 教师就请一女孩来表现舞蹈的姿势, 而对于舞蹈姿势的美, 教师没有让幼儿事先感受, 而是一下子就引导幼儿有目的地观察, 结果导致了只有个别幼儿举手。教师忽略了幼儿的美术活动是一个绘画过程, 也是一个情感体验过程。在美术活动中让幼儿有直观的感受和表达是很重要的。如果教师在引题部分提问:“看完她的舞蹈, 你觉得美吗?美在哪里?”让幼儿有一个美的熏陶和感受过程, 那么对于姿势的感受也就容易表达出来。
问题三:以领导者的身份, 凌驾于幼儿之上, 忽视幼儿独特的审美感受
案例:水粉写生《跳舞小人》示范片段。
教师请一女孩当模特, 示范用水粉写生。师:用排笔蘸些颜料后, 我们先画什么?幼:头。教师画了一个圆点表示头部。幼:老师, 眼睛呢?师:今天我们不画眼睛。师:接着画什么?幼:脖子。教师在画面上画了一个三角形表现身体部分, 告知这是女孩的裙子。 (可女孩穿的是短裤) 幼:老师, 那模特身上的花纹怎么没画?师:今天, 我们是用比较简单的线条表现人物动态, 如果我们画得太细, 模特可能就站不住了。说完, 教师引导幼儿继续观察。幼儿成品中大部分是老师怎么要求就怎么表现的。片段中, 教师限制太多, 用领导者的身份, 凌驾于幼儿之上, 违背了尊重每个幼儿的想法和创造、肯定和接纳他们独特的审美感受的原则, 主要出现以下三个细节问题:①幼儿提问:老师, 眼睛呢?教师的回答竟然是不要画眼睛。②舞蹈者穿的是短裙, 而教师却引导幼儿用裙子表现所有女孩的形象, 而忽视了写生本身的精髓所在。写生前的细致观察是很重要的, 写生的东西应该是真实的。③当孩子问模特身上的花纹怎么没画的时候, 教师的回答一下子把幼儿富有个性的质疑和创作精神给抹灭了。
在美术活动的指导中, 教师应以参与者的身份, 做孩子的支持者、合作者和引导者, 在活动中不断地给幼儿提供尝试创作的条件。其次, 用孩子的想法去引导孩子。每个孩子的想法都是不一样的, 要想办法让孩子们在活动中获得愉悦、成功的情感体验。当部分幼儿想在这次写生中表现眼睛以及裙子的花纹时, 教师可这样巧妙回答:“你也可以尝试一下, 想想怎样把五官加上去”, 从而引导幼儿思考, 既解决了问题又鼓励幼儿大胆创作, 从而尊重每个幼儿的想法和创作。
问题四:忽视准备工作的重要性
案例:水粉写生《跳舞小人》写生片段。
师:模特们, 开始做动作吧。有个孩子做了一个手臂交叉的动作。幼:老师, 这个动作怎么画?幼:老师, 我想用黄的颜料画, 可是我蘸不到颜料, 太远了。幼:老师, 她挤我。不一会, 又传来这样的声音:老师, 我纸不够画了。原来是老师事先没有交代如何构图, 结果导致纸张不够用的现象。老师便开始忙碌于给孩子添置新的画纸。
老师们普遍认为美术活动最好开展了, 只有把前面的环节给孩子讲一讲, 后面幼儿自主绘画就轻松了, 其实不然。片段中, 当孩子发现模特做了一个很难的动作时, 教师没有及时引导幼儿观察, 错过了幼儿在绘画过程中的指导, 结果本来应该在这一环节观察指导幼儿作画的却变成了只能忙于添置图画纸了。美术活动需要准备的工作很多, 既要有对孩子经验基础的了解, 又要准备好孩子操作的教具学具, 人手一份, 非常繁琐, 所以一定要细致考虑, 把准备工作做好。准备充分一方面指数量充足, 另一方面是指考虑细致, 比如活动中可能会发生的各种状况, 我们事先都要预想到, 如片段中出现的纸张不够用等等, 以及服装的准备、色彩的摆放、擦手的物品都要准备好。可以给孩子带上套袖, 把颜色摆放在小组的中央, 每个人都能够得到, 不要放到一边, 以免孩子够不到颜料或者颜色到处滴。可以给孩子准备擦手的毛巾、湿巾, 便于随时擦掉蘸在手上的颜料。充分的准备可以让孩子们在色彩的世界里自由展现丰富多彩的图案世界。
问题五:忽视评价的方向性和目的性
案例:水粉写生《跳舞小人》评价片段。
教师将作品贴在展板上开始评价。师:你的模特是什么姿势, 谁来说说?一幼儿举了手, 指着自己的作品, 想了好一会, 说:他的左手弯曲往下, 右手弯曲向上。师:那我们一起来模仿吧。幼儿在老师的指引下, 懒洋洋地站起来表演, 积极性并不是很高, 而后, 教师又请了一个孩子, 提问了同样的问题。师:今天我们用水粉写生的形式表现人物的姿势, 还有一些孩子没完成, 我们在以后的区域中继续开展吧。片段中幼儿参与评价的积极性并不是很高, 这与教师的评价本身漫无目的有很大的关系, 在整个评价中, 教师处于主导而且无目的的状态, 忽视了评价对于提升幼儿水平的重要性。活动的评价以幼儿为主体是很重要的。教师在评价中要有方向, 有目的。“纲要”提出:“教师应为幼儿创设展示自己作品的条件, 引导他们学会相互交流、相互欣赏、共同提高。”我们教师在美术活动中要学会全面、客观地评价幼儿的作品, 这样才能更好地维护幼儿的自尊心以及激发幼儿参与美术活动的兴趣。比如教师可提问:“你喜欢哪幅图, 为什么?”引导幼儿带着问题观察, 从而发现作品当中富有个性化的地方。
在美术活动中, 教师只有时刻牢记“纲要”精神, 以一颗童心走近孩子的心灵, 去感悟他们的内心世界, 利用各种有利条件, 激发幼儿想象, 鼓励他们大胆地表现, 通过美术活动促进幼儿健全人格的形成, 让他们在有趣的艺术活动中快乐成长。
参考文献
大班科学活动:好玩的动画 篇3
1感知静止画面变成动态画面的神奇和有趣,初步了解动画形成的原理。
2能用语言、绘画等方式表达动画探索过程,体验当设计师的成功与快乐。
活动准备
幼儿操作材料:两面有不同图案的扇子人手一把,动画小书人手一本,空白扇子、小书、笔若干;教师材料:两面有不同图案的扇子两把,nash课件。
活动过程
一、玩扇子,发现画面叠合的现象
1师(出示扇子):今天我带来了一样东西,是什么?扇子两面画了什么?这把看上去很普通的扇子,它会变魔术,很神奇,我们来玩一玩。(幼儿快速转动扇子)发现神奇的地方了吗?(两边的图形合在了一起)是真的合在一起了吗?
2幼儿自由操作,交流操作发现。
教师引导式提问:看看两边的扇面上有什么?你是怎么玩的?发现了什么?
教师小结:原来两边分开的两个图案,经过快速旋转,看上去好像合在了一起,形成了一个新画面(帆船、树等)。
3迁移经验,猜测结果。
师(出示两边分别画有笼子和鸟的扇子):扇子两面分别画了什么?当这把扇子快速地转动时会发生什么?如果小鸟飞到上面一点,又会怎么样呢?(小鸟飞出了笼子)看来画面的位置很重要。
——当人眼所看到的影像消失后,人眼仍能继续保留其影像0.1秒~0.4秒,这种现象被称为“视觉暂留现象”。动画、电影就是依据视觉暂留现象制作而成的。在这个环节中,教师给每个幼儿提供了一把两面画有不同图案的扇子。让幼儿在把玩扇子的过程中发现、感知神奇的视觉暂留现象。在这里,我们没有刻意去向幼儿解释其中的原理,而是让幼儿交流、表达、思考自己的发现。积累一些感性经验。因为对幼儿来说,让他们去理解视觉暂留现象是有难度的,也没有必要。
二、玩小书。发现画面由静到动的现象
1幼儿逐页观察画面,发现小书画面中的规律。
师(出示小书):这是小书,我们每个人都有一本,一起拿出来看看吧。有三角形标记的是第一页。我们从书的第一页开展,慢慢地一页一页看下去,你能发现什么秘密?
幼儿表达,教师追问:小书的每一页上都有点变化,它们有什么规律吗?
(绿色书里每一页上都有一个小球,但小球的位置不同。是按照从上到下的顺序排列的:黄色书里每页上都有一片树叶,但树叶的大小不同,是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变化的。)
2快速翻阅小书,发现动态效果。
师:刚才慢慢地看书让我们发现了小书画面上的规律,这一次我们要用特别的方法看书,从头到尾快速地翻看,越快越好,仔细观察,会发生什么有趣的事呢?
3交流讨论。
师:你发现了什么神奇的事情?(幼儿表达自己的发现)
小球——原来一张张静止的图片,当我们快速翻看时,小球看起来好像滚动起来了。
树叶——原来一张张静止的图片,当我们快速翻看时。树叶好像逐渐长大了。
师:把一张张按动作顺序排列好的图片快速地翻,画面就好像动起来了。这就是动画。
——如何让幼儿直观地感受到动画形成的过程,是活动的一个难点。教师巧妙地使用了动画小书这一操作材料。先让幼儿逐页翻阅发现画面规律,培养幼儿细致的观察能力,再引导幼儿快速翻阅并发现有趣的动画现象——“滚动的小球”和“长大的树叶”,这种发现式学习方式有效地激发了幼儿的探究兴趣,幼儿获得的经验是生动鲜活的。在充分感知的基础上,幼儿初步了解了动画形成的过程,也从中体验到自己发现动画秘密的乐趣。
三、欣赏课件。进一步感知动画效果
1欣赏课件——开花。
师:在这片草地上会发生什么神奇的事情呢?(操作课件)美丽的鲜花开放了。这个动画又是怎么做出来的呢?
师:动画设计师把开花的过程分开画成了5张图片,它们按照怎样的规律排列呢?当这些图片按顺序连续播放时。我们看见了一朵渐渐开放的花朵。
2欣赏课件——日出。
师:早晨太阳升起来啦!(演示课件)猜一猜,设计师是怎样设计这个动画的?第一张太阳在什么位置?第二张、第三张、第四张呢?(幼儿表达想法,教师播放验证)
师:动画设计师把太阳升起的过程从低到高,分成4张图片,再按顺序播放出来。让我们看见一个正在升起来的太阳。
——在前面两个环节的操作中,幼儿获得了有关动画形成的粗浅经验。在这个环节。让幼儿欣赏两个nash动画,可以给幼儿一种真实而又愉快的体验。在欣赏动画之后,引导幼儿迁移经验,思考、判断动画片中各个画面的内容,可以促进幼儿思维的发展。
四、尝试制作扇子和动画小书。感受动画的神奇和有趣
1师:动画好看吗?你们想自己设计、制作神奇的扇子和动画小书吗?
2介绍材料:后面桌上有扇子和小书,等会儿你可以选择设计扇面,也可以选择画动画小书。请你想一想,选择一种适合自己的试着做一做。
3请幼儿说说自己要做什么,准备怎么设计。
4幼儿自己设计、制作,先做好的幼儿可以和同伴、教师交流演示自己的作品。
5分享交流作品。师:你画了什么?成功了吗?碰到什么问题?怎么解决的?
6观看有关动画原理的视频介绍,了解动画的简单原理。
——做扇子和小书,在难度和要求上是有差异的,这也满足了不同发展水平幼儿的需要。画扇面相对简单一点,而制作动画小书,对幼儿来说是有挑战的。因为要做成动画小书,幼儿头脑中首先要有多个连续变化的画面的构思,然后在页面上找好位置,运用必要的绘画技能将其表现出来。虽然有难度,但幼儿都愿意接受这个挑战。设计属于自己的动画。教师给幼儿的空白小书,页数从4页到7页不等,幼儿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和需要选择。也体现了对幼儿个体差异性的尊重,让每个幼儿在亲手制作“动画”的过程中体验到了成功感,
设计思考
“好玩的动画”最初由我所带的工作室学员张颖黎老师设计。该活动的重点是通过提供适合的操作材料,让幼儿在操作探索中积累有关动画形成的粗浅经验,并在此过程中发展观察、判断、思维、表达等能力:活动的难点是在这样一个比较开放的活动中,如何平衡幼儿自主探索与教师指导的关系。基于对上述活动重难点的思考,我们从最初的设计到现在的活动,主要做了以下调整:一是在玩扇子环节,原设计是教师演示,幼儿观察、发现画面叠合现象。我认为如果幼儿只看不做,那么他们对画面的观察就不会细致,也不会关注画面的位置关系,幼儿的经验是“看来的”而不是自己“操作得来的”。所以我建议为每个幼儿提供一把不同画面的扇子,并先让幼儿自己玩。在玩中发现有趣的现象。二是在翻看小书的环节,原来的设计过于开放,教师对如何翻书等没有作任何指导,导致幼儿发现不了神奇的动画现象。幼儿自主探索不等于不要教师的指导。所以,我建议张老师先引导幼儿逐页观察、发现小书的秘密,再让幼儿带着疑问快速翻阅小书,这样幼儿的操作更有目的,也更有效。三是在欣赏“开
花”和“日出”两个动画的环节,原设计都是在观看动画后马上呈现几幅连续的画面,没有给幼儿推测画面的机会,对幼儿缺乏思维的挑战。所以,我建议在观看动画后先让幼儿迁移前两个环节的学习经验,思考动画是怎么做出来的,表达自己猜想的画面内容,然后再揭示谜底,体现环节的递进性和思维的挑战性。
修改后的活动,主要有以下几个亮点:
一、关注幼儿生活,凸显活动趣味
幼儿对外部世界的探究是以自己的现实生活为中心的,凡是与幼儿的现实生活有关的事物都比较容易引起他们的兴趣。关注幼儿生活,就是为了让我们的教学能从幼儿的兴趣、需要和已有经验出发,挖掘和利用生活中的教学资源,将幼儿的学习置于其生活背景中,从中获得鲜活的学习经验。“好玩的动画”抓住幼儿都喜欢看动画片这个兴趣点,引导幼儿在看看、玩玩动画小玩具的过程中,共同探究“动画是怎么做出来的”问题。在此基础上再尝试自己制作小动画。体验成功感。因为活动内容本身的趣味性,所以幼儿对将要探索的内容必定会充满新奇感。活动的快乐也会由此而生。
二、在操作中发现,积累感性经验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主体主动进行意义建构的过程,应让幼儿通过自行操作去建构经验。所以。幼儿的学习离不开实际的操作,幼儿对材料进行操作的过程就是学习发现的过程。操作活动有三个重要的环节:一是根据教学目标提供恰当的操作材料,二是保证幼儿充足的操作时间,三是操作后幼儿经验的交流和提升,这三个环节缺一不可。因此,在本活动中我们设计的幼儿操作一共有三次:第一次是玩扇子。在玩中发现快速转动扇子时有趣的叠合现象:第二次操作是观察和快速翻阅动画小书,发现画面规律,猜测、探究动画形成的秘密;第三次是制作简单的动画玩具,考虑到幼儿的学习特点和发展差异,我们提供了难度各不相同的操作材料供幼儿选择。三次操作提供的材料中都蕴含了探索的目标,意在让幼儿在每一次的操作中都会有新发现,积累感性经验。
三、注重思维挑战,体现活动价值
大班美术《哈哈小人》教案 篇4
1、探究画面中人物造型的变化与折纸方法的关系,感受其中的趣味。
准备
操作材料:手工纸(折过与未折过的纸)、记号笔、词条、范例
设计意图:
生活中,很多人喜欢照哈哈镜,孩子们也不例外原因就是镜中人物的变形夸张,让人不由自主地嬉笑不已,幼儿更是对此喜爱有加,简单的小人绘画对于大班幼儿来说不具任何挑战性,但在美术活动中融入探究的环节,这对于有一定绘画技能和对事物、位置有一定经验的大班孩子来说更具吸引力,本次活动所呈现的过程与结果就像幼儿自己在照哈哈镜,孩子们在操作过程中表现的“小人”造型,会因折线的关系身体部位将发生变形夸张,充满童趣,能引发幼儿的探索和创造力。
活动预设方案:
1、“顶天立地”的小人
(1)教师:上大班了,孩子们你们长大了,而且我发现你们的本领也越来越大,特别是画画的本领,会画的东西越来越多了,我要问问大家,你最喜欢画什么?
(2)教师:大班的孩子就是不一样,今天,我又要请大家来画画了,画什么呢?(出示词条)
(3)教师:没错,画一个“顶天立地”的小人,孩子们,什么是“顶天立地”?
教师小结:就是要顶到最高的地方,站在最下面。
(4)教师:(出示图片)瞧,这就是顶天立地的小人,请你们仔细观察小人的模样和大小,然后自己也来画一个顶天立地的小人。
(5)幼儿操作,并比较作品与范例之间的差异
2、“小人”与折纸
(1)教师:会画顶天立地的小人了,现在我要请你们玩接下来的游戏。
(2)教师:(出示两张纸)看,这两张纸一样吗?哪里不一样?接下来,我要请你们在折过的纸上再来画一个顶天立地的小人。
重点提示:不可以打开这张折过的纸
(3)幼儿操作,在折纸上表现“顶天立地”的小人
(4)引导幼儿观察打开折纸后“小人”的变化
教师:孩子们,请你们将纸打开,咦,你发现了什么?
(5)探索发现“小人”变化的原因
教师小结:原来断开的地方和纸上的折线有关系,哪个部分画在折线上,当你打开的时候,这个部分就会断开。
(6)教师:孩子们,你有没有办法可以让断了的地方连起来?(引发幼儿用连线的方式把断开的地方连接起来)
(7)教师示范,幼儿观察
(8)幼儿操作,并展示作品
教师小结:瞧,“小人”的身体发生了变化,孩子们,只要你想让小人哪里变长,你就把要变长的东西画在折线上,这样你们的一个个“小人”就会变成大巨人。
(9)幼儿第三次操作
教师:如果再给你一次机会,你想把“小人”的哪里变长?(鼓励幼儿发挥自己的创意)
3、哈哈小人
(1)幼儿欣赏、比较同伴的作品,发现与众不同之处。
(2)引发思考
大班美术活动《好玩的小人》 篇5
一、活动目标:
1、尝试用游戏的方法来表现岩画的特点。
2、幼儿了解古代岩画的初步知识。
二、活动准备:
ppt、准备好的画2张、黑色蓝色红色记号笔、背景音乐、各种相框。
三、活动过程:
1、欣赏岩画。
师:小朋友,你们喜不喜欢画画?那你们都在哪里画过画呢?
(纸上、玻璃上、墙上、碟子上、板子上)。
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一些特别的画,你们想不想看?PPT看看这些画是画在什么地方?这些石头长得什么样?
画在石头上的画看上去怎么样?
2、教师总结:原来这些画是画在石头上的,小朋友再仔细看看这些石头,这些石头是什么样的啊?(圆的,椭圆的,三角形的,等等)。这些石头上画了各种图案,看看这些石头上画的画。你有什么感觉?(有的看不清楚、模糊的、凹凸不平的)
3、了解岩画。教师:为什么这些画会画在岩石上呢?原来古时候的人们没有我们现在这么方便的纸和笔,也不会写字,但是想告诉别人一些事,就把石头当纸,尖锐的东西当成笔,把生活的`场景刻在了岩石上,来表现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这些在岩石上刻的画叫做岩画。
岩画就是在在石头上刻的画。你觉得这些古代人聪不聪明啊?
4、老师觉得这些古代人真聪明,也学着他们的样子画了一幅画!你们看!(出示教师岩画作品)看到什么不一样的地方了?
(纸不一样,平时画的纸是白色的,今天的纸是黄色的,这些黄色的纸叫牛皮纸。幼儿一起说牛皮纸。今天的纸是皱皱的,平时的纸是光滑的、平整的。师问:那这些纸是本来就这样皱皱的还是后来变成这样的呢?(是后来揉成一个纸团,这样看上去就和岩画一样有模糊的、凹凸不平的感觉了)5、那谁有好办法?把我们刚才画的画变成和岩画一样有模糊的、凹凸不平的感觉?(幼儿说,说了就请他试)你来做给我们看看!
(可以把纸揉成一个团,还可以怎么揉?四个角落揉、中间揉、局部揉。还可以怎么样?把纸折起来,横的折、竖的折、对角折、折大这小)
6、幼儿尝试制作岩画。
小朋友们真爱动脑筋。那今天我们就在牛皮纸上画画,小朋友挑选一种自己喜欢的颜色,把自己的故事画下来,再用用这些好办法来试试看。把你的画也变成和岩画一样。看哪个小画家画的又快又好。
7、展示、评价。
1)做好的幼儿教师放入相框里。
2)我们现在看看自己的画是不是凹凸不平的、模糊的、有的眼睛都看不清了啊?
结束:今天我们也变成了古代人,刻下了自己的故事。那我们把这些故事说给大一班的其他小朋友听听好么?
活动反思:
教材从奔驰的骏马,篆刻,甲骨文,篆书,楷书,简要展示出中国文字从图形到文字的演变过程,用线条不断概括和提炼,把形象的事物,一步步变得抽象和简洁,让学生能够直观感受到我国古代文明的辉煌,从中体验到文字与图形之间复杂,而具有神奇的关系。本课属于造型表现的领域,教学中我比较注重,引导学生对图形演变的过程理解,所以我运用了一些多媒体课件播放,让学生发现象形文字与图形的关联,提醒学生抓住事物的特点,加重点放在对事物的概况,同时那提醒同学们注意文字图画的,那作业呢,而不是简单的一个符号,首先,在导入新课时,我请大家打开宝藏。同学们发现远古时代没有照相机和摄像机也没有发明笔墨纸砚,所以我们的古人是怎么样记录生活中的点点滴,我们的祖先就已经想到了用画图的方法来记录发生的事情,所以同学们能从岩画中看出这里面记录的生活场景。通过有趣的导入,学生非常感兴趣。接着我们进行欣赏,探究象形文字。了解经过了很长时间,岩画已经不能详尽地记录生活啦,于是我们祖先想到了用更简化的方式记录生活,那就是象形文字。甲骨文图形的连线游戏,让学生能够感受到线条在文字与图形之间的关联所,象形文字是利用图形来作文字使用的,而这些文字代表的东西在形象上很相像,通过简洁的线条来表达的。接着我进行了示范。告诉同学们先选择一件自己喜欢的物体,尝试着,最简单的线条画出来。在教师绘画的过程。我请学生给我指出问题。老师和同学们一起修改。
大班美术活动《好玩的小人》 篇6
活动目标:
1、在认识五官的基础上,感受用粘贴、印的方法 制作各种面具。
2、喜欢贴出不同的面相,发展幼儿的求异思维。
3、渗透环境教育,培养幼儿初步的环境意识。
4、积极的参与活动,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想法。
活动准备:
1、各种形状的彩色纸,橡筋、音乐
2、纸碟(开眼睛)、浆糊、抹布、水粉、剪刀等
2、各种人物、卡通、动物、图片放于区内,引导幼儿观察。
活动过程:
一、引起兴趣
请小朋友猜猜,今天圣诞老人送了什么礼物给小朋友?请小朋友先闭上眼睛,听到老师小铃的声音才睁开眼睛好吗?
二、幼儿观察
你们看到有哪些面具?你怎么知道它是白雪公主?小白兔、你想做一个什么面具?请你先想一想,你做一个怎么的面具,想好再做。
三、幼儿制作,教师指导。
1、粘贴
2、水粉、蜡笔
3、印画
提醒幼儿用完浆糊要把手擦干净。帮助、鼓励困难的幼儿,鼓励幼儿大胆和同伴交流。
四、新年舞会
请小朋友带上你做的面具和老师一起去参加化妆舞会吧!
教学反思:
教学思想观念新教学模式的改变:我打破了原来单一的课程模式,以幼儿为中心,师生共同建构课程,五大领域互相渗透,各科教学互相融合的课程模式,在活动中渗透了语言、科学、社会、艺术等学科知识,从不同角度促进幼儿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等方面的发展。
大班美术活动《好玩的小人》 篇7
关键词:信息技术,幼儿美术活动,创新意识
现代教育信息技术已走进幼儿教育这块新天地,得到幼儿的热烈欢迎和喜爱。在幼儿园大班美术教学活动中运用多媒体课件能欣赏到更多更美的物象,为幼儿审美素质、创新能力的提高提供可靠的物质基础。美术活动是一种情感和创造性活动,幼儿在美术活动过程中应有愉悦感和个性化的表现,教师要理解并积极鼓励幼儿与众不同的表现方式,激发幼儿的创新意识。
《纲要》在艺术领域方面要求引导幼儿接触生活中美好的事物和感人事件,丰富幼儿的感性经验和情感体验;引导幼儿欣赏艺术作品,培养幼儿表现美和创造美的情趣;在强调幼儿教育儿童化、整体化的同时,敏锐地抓住艺术最根本的特点即美与独创,提出“感受与创造并重”的艺术教育观。信息技术通过声音、文字、图形、图像立体的表现方法有效地发展幼儿想象力、创造力、审美力。大班幼儿生活经验的积累已经足以支持他们在美术活动过程中进行创新活动,此时激发他们的创新意识,使他们的思维得到锻炼,可有效间接影响他们良好学习品质的形成。
如何运用信息技术在幼儿美术活动中激发幼儿的创新意识呢?
一、运用多媒体课件激发创新意识
1.激发兴趣的情境活动引发创新。为了让幼儿对美术活动充满兴趣,教师改变以往美术活动中进行示范画后幼儿模仿的教学模式,以新颖化、游戏化、情境化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如:幼儿美术绘画活动《奇特的房子》,通过富有童趣的PPT课件“涂涂找家”作为导入,从涂涂找家的情境中,幼儿通过观看直观、形象的PPT课件进行思考、想象。根据故事特点,结合他们已有的经验,创新作品《奇特的房子》在他们的纸上一跃而出,以这样的教学活动激发幼儿的绘画兴趣、创新意识,真正做到用情境激趣、在激趣中创新。
2.激发兴趣的主动创设引发创新。教师利用大班幼儿自我意识的特点,在活动过程中渴望得到重视与表现,制作多媒体课件,激发幼儿主动创设引发创新。如:幼儿美术创意活动《堆雪人》,老师收集冬天老师和幼儿、家长和幼儿在户外一起堆雪人的照片,做成课件,这样不仅吸引了幼儿的注意,产生了在创意美术活动中主动创设的兴趣。教师抓住幼儿近期的兴趣所在,使他们的想象有物可依,这样的创新过程同时让幼儿的思维能力得到新的锻炼。
二、运用多媒体进行操作、实践,培养幼儿创新能力
实践是创新的基础和源泉,只有在实践活动中才能为幼儿提供观察探索各种事物的机会。操作、实践活动是激发幼儿的创新意识,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如:《图形变变变》的教学,按照传统的教学设计,每个幼儿至少要准备大小不一样的圆形、方形、三角形纸片各三张,通过排列组合将这些纸片构成几个不同的图形,然后绘制出来。这种方法的缺点是:由于学具的限制,只能获得一些常见的图形;绘制难度大,幼儿会因为过程复杂完成效果不好。运用信息技术整合的教学设计却能解决上述弱点。方法:在word中插入自选图形“圆形、方形、三角形”,并设置成“无填充颜色”,再通过“复制”、“粘贴”获得数个基本图形,然后随意移动这些基本图形,把他们组成新的图形,幼儿可在电脑或白板上反复尝试,直到满意为止。最后把构成的图形组合在一起,复制到图画软件中,填上自己喜欢的颜色。这样的活动让幼儿的创造思维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创新能力得到了发展。
三、运用多媒体进行作品评价鼓励创新
幼儿自信心的由来是建立在评价上的,他人的评价、自己对自己的评价都能增强幼儿的自信心。在美术活动中将幼儿的绘画作品运用投影仪进行展示评价,在评价过程中教师应当注意对幼儿创新的过程、创新的态度、创新的热情评价等。如:美术绘画活动《热气球》,晶晶把一个穿着五颜六色的热气球涂好后,她又在热气球下方添画上许多吸尘器,这是她的创新过程。教师运用投影仪将她的作品展示出来,并对她创新过程进行评价。幼儿的创新能力得到鼓励、自信心得到增强。
四、运用多媒体课件丰富幼儿感知,积累创新的素材
教师作为幼儿探索创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更多组织幼儿观察周围的人和物,让幼儿认知自然界的一草一木,欣赏不同类型的图画。在制作多媒体过程中,教师要有目标意识,始终思考“儿童在活动中要获得什么”、“我应该如何设计制作来促成幼儿的发展和目标的达成”,并以这两条线索设计活动,写明“让幼儿做什么,怎么做,达到什么目的”或“教师做什么,达到什么目的”。如:大班美术活动“桃树下的小白兔”,活动过程为:欣赏春天的图片,让幼儿感受春天及桃花盛开的美景;播放视频完整欣赏故事,引导幼儿初步感知故事的主要内容;结合PPT进行分段讲述,引导幼儿理解故事内容;鼓励幼儿积极参与讨论并表述“你会把桃花瓣当成什么”,发展幼儿的想象力,迁移到绘画活动中,再激发幼儿用绘画的形式表现出来。
大班美术活动:美丽的树林 篇8
传统的绘画活动因过于强调技能而遏制了幼儿的创作热情,每次绘画活动总有一些幼儿不想画、不喜欢画。幼儿天性爱玩,如果将玩的因素渗透到绘画中,创设一个充满游戏趣味的活动情境,在玩耍中探索技巧、自由绘画,出“奇”定能制胜。记得一次水粉活动结束,几个幼儿在盥洗室清洗调色盆,不知哪个小调皮用抹布沾着颜料往墙上扔着玩,其他幼儿见了纷纷效仿。他们嘻嘻哈哈玩得不亦乐乎,白瓷墙上很快出现了一幅“抽象画”,看上去竟然蛮大气、蛮漂亮的。受此情景启发,我产生了一个大胆的念头:让幼儿用“扔”的玩法痛快地边玩边画。经过一段时间的思考和反复推敲,我设计出了下面这个活动。
活动目标:
1.尝试将报纸球和抹布团用“扔”或“按”的方法,在白色画布上留下色块,并注意合理地布局画面。
2.根据色块的形状大胆想象,创造性地添画出姿态各异的树、花、果等物来表现美丽的树林。
3.玩中作画、合作作画,体验集体作画的创作乐趣。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幼儿欣赏过许多关于树林的图片或绘画作品。
2.材料准备:
每桌一份加洗洁精调制的颜料:
鹅黄、嫩绿、深绿、咖啡色、橘红、橘黄、大红、嫩黄、中绿。
人手一个抹布团、报纸球;人手一支小号排笔;人手一块擦手湿巾;每人一件罩衣。
3.音乐准备:
背景音乐:《爱的罗曼史》
4.场地准备:
活动室墙面用报纸糊底,再挂上4×2米的白色画布。画布下方铺塑料地垫。活动室两边放两排条桌,桌上摆绘画材料,每桌底下一个空塑料篮。
活动过程:
一、探索“扔”和“按”的技巧,激发活动兴趣
1.观察操作材料、了解活动内容。
师:我给大家准备了一些特别的画画材料,看看有什么?
师:今天我们就要用这些材料边玩边画画。
(评析:看了材料,幼儿的好奇心被充分激发出来——今天要怎么玩?会画什么样的画……在充满期待中,一张张小脸写满了迫不及待和跃跃欲试。)
2.观察画布上的色块,寻找玩色办法。
(事先在白色画布上“扔”或“按”出几块色块)
师:瞧,这里有几块漂亮的颜色,它们是用纸球和布团印出来的,猜猜是怎么弄上去的?
请猜对的幼儿尝试操作,提醒孩子注意颜料的滴漏,保持环境和自己身体的干净。
3.尝试玩色游戏,合理布局画面。
(1)幼儿集体尝试,两种材料分别尝试两次:一次用投掷方法,一次用按压的方法。
师:你们玩的时候有什么发现?
幼:用纸球“扔”出来的颜色淡一些,“按”出来的颜色深一些。
幼:我用布团压出来的印和纸球压出来的印花纹不同。
(2)幼儿自由游戏,引导他们将整个画布印满图案。
(评析:纸球和布团玩色的技能不难掌握,如果采用传统的教授法,幼儿肯定不感兴趣。所以在这里采用了自主探索的方法,幼儿探索的过程因具有挑战性而变得有趣,探索成功的体验有利于幼儿自信心的增强。)
二、展开丰富想象,探讨添画技巧
1.欣赏并联想。
组织幼儿洗干净手,让幼儿在音乐声中欣赏刚才玩色的作品并想象“这些色块看上去像什么?”
2.交流并添画。
提问:(1)这些漂亮的色块像是什么季节的?为什么?
(2)这些色块看上去像什么?
师:你能试试把一个色块变成一棵大树吗?(请幼儿尝试添画树干)
师:除了这样画,树干还可以怎么画?(请其他幼儿尝试添画其他姿态的树干)
(3)这些色块除了像树叶,还像什么?
(评析:对幼儿来说在玩色游戏留下的不规则色块上进行想象不难,可要把想象的东西通过添画更为直观地表现出来就有一定的难度了。为了降低难度,这里采用层层推进的方式引导个别幼儿进行示范性添画尝试,从表面看幼儿掌握技巧的过程比较慢,其实自主探索和经验互补更益于幼儿技能的掌握。)
三、进行自由添画,体验创作快乐
1.师:你们的想象力真丰富,让我们拿起小画笔在这些色块上把刚才想好的东西添画出来吧!
2.教师参与添画并对个别有困难的幼儿给予适当地辅导。(播放背景轻音乐)
四、欣赏绘画作品,体验成功的快乐
1.交流添画情况。
师:你添画了什么?你是怎么画的?
2.赏析作品。
师:宝贝们,你们真是太了不起了!竟然画出了这样一幅美丽的画。你觉得这幅画美在哪?
(评析:教师由衷地赞美幼儿的作品会让他们切实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幼儿的自我欣赏不应该是空洞无物的,所以这里设计了关于欣赏视角的提问。)
3.作品命名。
师:画家们都会给自己的画起个名字,你们这些小画家想给自己的画起什么名字呢?
师:那就选一个你自己喜欢的名字记住我们今天一起画的画吧!
(评析:相互配合完成一幅大气的画作对幼儿来说是一件了不起的大事,为了让他们能牢记这个愉快的合作故设计了命名活动。)
五、活动延伸
带幼儿去小树林散步,教育幼儿爱护树木,保护环境。
大班科学活动 好玩的磁铁 篇9
活动目标:
1、认识磁铁,通过探索引导幼儿发现磁铁能吸住铁的东西。
2、学习按一定的标准进行分类。
3、学习仔细观察磁性现象,并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述探索的结果。活动准备:
1、幼儿每人一盘操作材料:内有磁铁、铁丝图形针、螺丝帽、钥匙、硬币、木块、布条、纸条、玻璃球、塑料玩具等。
2、自制小猫钓鱼用的游戏材料。活动过程:
1、出示操作材料,让幼儿发现磁铁,激发幼儿的探索兴趣。师:小朋友,请大家看一看,在你们面前的盘子里有些什么呀? 幼儿玩一玩盘子里的东西,然后相互说说自己的发现。
2、引导幼儿探索磁铁的特性。
(1)师:是哪一块东西能粘住别的东西?把它找出来。这块能吸住别的东西的铁块,它的名字叫磁铁。
(2)让幼儿操作盘内的材料,探索哪些东西是磁铁的好朋友,幼儿尝试分类把磁铁的好朋友放入桌上的大盘子里,教师个别指导。
3、教师小结磁铁的作用。并引导幼儿发现磁铁的好朋友都是铁做的,磁铁能吸住铁做的东西。
4、讲述故事《小磁铁去旅行》,初步了解磁铁对人们生活的帮助。
5、游戏:小猫钓鱼。让幼儿再次对磁铁作更深的了解。
大班健康活动:好玩的球 篇10
设计意图:
对于大班的幼儿来说,拍球是一项比较熟悉的运动,经常左右手拍球,还能开发左右大脑,使肢体各部位平衡。根据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与认知发展水平,我们设计了此节活动《好玩的球》。在本节活动中,我们以玩球为切入点,通过让幼儿玩球,正确掌握边走边拍球的动作技能,鼓励幼儿大胆求异,培养发散性思维和与同伴合作的能力。
活动目标:
1.探索球的多种玩法,初步掌握边走边拍球的动作技能。
2.在行进拍球中,逐步提高控球能力。
3.乐意参与活动,体验拍球的乐趣。
活动准备:
1.篮球幼儿人手一个。
2.场地布置:起跑线、四把小椅子。
3.热身操音乐。
活动重点:掌握边走边拍球的动作技能
活动难点:控制球的方位。
活动过程:
开始部分:热身活动
1.随音乐进行全身运动。
(头部运动--上肢运动--体侧运动--腹背运动--体转运动--踢腿运动--下蹲运动--跳跃运动--整理运动)
2.队列队形的练习。
(4纵队--8纵队--4纵队--2纵队--左右分队--圆圈--十字--4个小圆圈--4纵队)
【分析】本节活动的重点就是玩球,以球操引入,开门见山,幼儿和老师手持篮球,在老师的带领下,跟随音乐,从头到脚活动全身,老师的节奏由慢到快逐步帮助幼儿完成动作。不仅能够起到全身运动的热身效果,还能激发幼儿玩球的兴趣。
基本部分
一、探索球的多种玩法。
1.幼儿自由玩球。
师:喜欢玩球吗?怎么玩的?
【分析】通过提问,能够调动幼儿玩球的积极性,在此环节中,幼儿自由探索球的玩法,教师随机指导,重点是挖掘幼儿玩球的多种方法,教师通过观察幼儿的玩法,能够了解到幼儿对球的掌握情况。比如:拍球的幼儿有多少?会拍球的幼儿有多少?等等。
2、请幼儿展示自己的拍球方法。
师:你是怎么玩的?怎么拍球的?
【分析】通过观察,教师有针对性的请幼儿展示拍球的动作,从而自然而然的引入今天的活动重点:边走边拍球。
3、老师小结,并引发幼儿边走边拍球的方法。
二、难点练习,重点指导边走边拍球的动作技能。
1、幼儿探索边走边拍球的方法。
师:怎么样能够边走边拍球呢?
【分析】引导幼儿探索边走边拍球的方法,教师随机指导。
2、讨论:为什么有的小朋友拍的又稳又好,有的小朋友拍的慢?
【分析】这样的问题抛出,能够激发幼儿发现自己拍球的方法及问题,更重要的是能够找出问题,并且尝试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是关键。
小结:拍球时将球向前推一点,将球保持在自己身体的侧面,步伐大小均匀。
【分析】通过幼儿问题的发现,在老师的梳理小结下,幼儿明白怎样能够边走边拍球的方法。
3、幼儿再次练习。并请部分幼儿、男孩、女孩分组示范自己的方法。
【分析】趁热打铁,是非常关键的练习方法,通过幼儿的个别站是,能够激发幼儿边走边拍球的动力。
4、游戏:跟我一起拍球走
老师带领幼儿跟随音乐,在场地内围成大圆,变换路线边走边拍球。
【分析】教师的加入,场地范围的扩大、路线的变换极大提高幼儿参与的乐趣。
三、游戏:拍球接力赛
【分析】检验动作的`掌握情况,无疑,游戏是检验动作的有效方法之一,大班幼儿已经开始注重结果,比赛符合他们的心理特点,通过竞赛游戏,不仅增加了趣味性,调动幼儿的积极性,还能培养幼儿良好的心理素质,还能增强幼儿的合作性和集体荣誉感。
1、讨论:比赛怎样能得第一?
【分析】这样提问并不是为了激发幼儿获胜的心态,更重要的是让幼儿明白遵守规则、团结合作是比赛的关键,通过竞赛,让幼儿学会与人合作,不违反规则,从小树立规则意识。
2、介绍比赛规则:听口令一排一排的开始,从起跑线开始拍球到对面小椅子处,然后抱球站在小椅子后面。
3、将幼儿分成人数相等的四队,初步尝试第一次比赛。
师:为什么会输?原因是什么?
【分析】采访输的幼儿,引导幼儿找出问题所在,并尝试解决问题。
4、总结经验,再次进行比赛。
师:怎么样可以在比赛中避免出现问题呢?
【分析】每一次比赛结束,教师都要积极的组织幼儿讨论,怎样能够避免在比赛中出现的问题,更重要的是,今天的重点动作技能(边走边拍球)幼儿是否掌握了。这样,能够让幼儿的动作更加规范。
5、教师小结游戏
三、结束部分:通过游戏幼儿进行放松练习
游戏:大皮球
游戏儿歌:大皮球,圆又圆,拍一拍,跳一跳;拍两拍,跳两跳;拍拍拍,跳跳跳。(给皮球打起,呼、吸,呼、吸,给皮球打气)
大班科学《好玩的魔术》活动反思 篇11
这个活动选材非常新颖,环节环环相扣,层层递进,让人眼前一亮。在目标定位上是根据幼儿的实际能力,是幼儿可以达到的。活动中不管是老师变魔术还是幼儿自己发现秘密自己操作都体验到了快乐,被表演所吸引,也对老师产生了喜爱和崇拜之情。
活动过程中当老师变扑克小魔术时孩子们已被深深吸引了,这个神奇的事让他们又惊又喜。尤其是后来幼儿先看老师变的“小兔”还有“一个小圈变大圈”的魔术,充分让幼儿的思维得到锻炼,幼儿们的想法因为魔术的神奇跟着也创意十足,因为魔术的谜底太让人惊喜好奇了。
整这个活动中,幼儿非常渴望自己也能把魔术变出来,因此在实践操作中,老师先让幼儿由看老师变,自己猜,自己操作,到讲解秘密,自己再做的情况下,幼儿对于魔术操作的不仅好,也非常有兴趣,思维和动手能力一起提升。孩子们在周老师的带领下,畅游在魔术的王国里。
对于这个活动我也进行了反思:如在老师变完“小兔”中应留些时间让小朋友自己去猜想,然后再按自己的猜想去操作。
在揭开“小兔耳朵”和“一个小圈变一个大圈”活动的秘密中老师应对这两个环节分别进行小结,让幼儿更好的了解这些魔术中隐藏的秘密和变魔术时要用的“假动作”,让幼儿能够更好的学会魔术中的“假动作”“把秘密藏好”等“专业”知识。对这两个知识点老师没给孩子很好的提炼梳理,以致很多幼儿不明白也不会操作。
还有就是老师的引导语要简单明确,在幼儿操作剪圈这个环节时老师示范操作中语言指令不够明确导至有些幼儿剪圈剪到最后时不敢减下去,怕剪坏了。
大班美术活动《好玩的小人》 篇12
1.喜欢参与富有挑战性的体育活动,体验合作游戏的快乐
2.探索瓶子的多种玩法,能够运用瓶子进行游戏创编,提高多角度创编游戏的能力。
活动重点:大胆探索瓶子的多种玩法,体验合作游戏的快乐。活动难点:运用瓶子合作创编游戏情境。
物质准备:充足的各种各样灌满废水的瓶子,绳子、胶条、剪刀、等辅助材料,宽敞平坦的活动场地。运动员进行曲。灰太狼、喜羊羊服装各一套。经验准备:幼儿有玩瓶子的相关经验。活动过程:
一、准备活动:(5分钟)1.幼儿列队进入活动场地,队列练习。2.听音乐做活动准备(瓶子操)。引导语:“孩子们,我们一起来做操吧!”
二、基本部分:(25分钟)1.教师和幼儿一起探索瓶子的多种玩法。
引导语:“孩子们,今天你们做的瓶子操做的真棒,那老师要考考你们,除了可以做操还可以怎么玩?”
(1)幼儿自由分组选择场地辅材创编瓶子玩法。(2)三位教师观察幼儿的玩法、合作情况,进行指导。重点引导语
场地设计(自由探索)
2.分享经验——比一比谁的玩法多。
提问:“我发现小朋友玩瓶子的方法真多,谁愿意把你的新方法介绍给我们大家!” 重点回应
场地设计(展示、观察)
(1)教师鼓励幼儿展示自己的方法,丰富幼儿关于瓶子多种玩法的经验。(2)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幼儿自己总结创编过程中的动作要领。4.游戏:勇救小动物
引导语:孩子们,喜羊羊向我们求助来了。
喜羊羊:“大一班的小朋友,羊村遇到困难了!好多小动物都被灰太狼给抓走了,并且关在了树上。村长派我来请小朋友们帮忙,齐心合力把小动物们给救回来。你们愿意吗?”(孩子们:“愿意!”)
引导语:“我们”引导语:一会儿,我们要去营救小动物,需要翻过一座高山、两座桥梁,而且需要爬上大树,因为小动物被关在树上了,好!小朋友们现在分三组创设情境、练习本领。
喜羊羊:“可是这一路上灰太狼设置了好多陷阱和障碍,小朋友们要搭三条路到对面,还要用上我为大家提供的魔法瓶哦!你们可一定要注意安全,只有齐心合力互相帮助才能成功啊!”(1)幼儿调整情境,教师指导。
(2)幼儿营救小动物,(成功救下所有小动物获得胜利。)游戏过程中老师扮演的灰太狼还可以适时的调整难易度。喜羊羊鼓励孩子们不怕困难快速通过。
(3)讨论:幼儿介绍经验(教师重点提问,)(4)营救比赛,游戏可适时再玩一次。
三、结束部分(5分钟)1.评价环节
提问:“今天你的心情怎么样?你有什么新收获?”
引导幼儿围绕心情、瓶子的多种玩法,动作要领与经验和不怕困难团结合作、勇于挑战等方面进行评价。2.放松活动
引导语:“你们真是勇敢的孩子!能和你的好朋友一起合作帮助喜羊羊,那瓶子里的水我们还能怎么用呢?”(幼儿:“浇花!”)幼儿和老师一起把瓶子里的水浇花浇树。
四、活动延伸:
大班美术活动《好玩的小人》 篇13
活动目标
1.锻炼幼儿手指力量,增强手指抓握力。
2.锻炼幼儿手臂肌肉力量。
3.通过共同完成游戏,培养幼儿团结合作的意识,学会分享。
4.喜欢与同伴合作,体验运动的挑战与快乐。
5.锻炼平衡能力及快速反应能力。
重点难点
重点:幼儿能掌握游戏的玩法。
难点:幼儿在活动中要时刻注意规则、安全。
活动准备
大、小彩虹伞各一个、音乐、狼面具、小礼品。
活动过程
(一)、热身运动幼:站成4纵队。
师:播放音乐,带领幼儿一起活动。
(二)、认识两种彩虹伞
1.认识第一种彩虹伞(小伞)。
师:提问,1.它的名字叫什么?2.它有什么特征?3.它有什么作用?引出另一种彩虹伞。
幼:思考、回答。
2.认识第二种彩虹伞(大伞)。
师:带领幼儿来到大的彩虹伞旁边幼:围成圆圈蹲下师:
提问,1.大伞和小伞有什么相同的特点?
2.我们一起轻轻地抖动大伞,像什么?(波浪、流水)
3.用力地抖动大伞,又像什么呢?(波涛汹涌的大海浪)。
4.我们可以怎样来玩大伞?谁来说一说,并让其示范动作。时刻鼓励。
(三)、游戏活动
1.狼捉小羊玩法: 你们是可爱的小羊,抖动大伞转圈,我是一只凶恶的大灰狼,当听到“狼来了”的时候,你们要躲进大伞里保护自己,手脚都不能露在外面,一旦被我抓到,我会把它大口大口吃掉。听到“狼回家了”时,才能出来。老师示范一次,请2-3名幼儿扮演大灰狼玩2-3次。(附背景音乐:狼来了)
2.吃蛋糕玩法:全体幼儿向上抛伞,听老师口令(放下来坐在大伞上),大蛋糕变出来了,快来品尝吧!(做吃的动作,很享受的样子)。
3.炒爆米花玩法:老师把海洋球当作玉米放在大伞内,我们用力炒,把所有的玉米炒到外面来才算炒熟了,我们一起来做做吧.准备20个球,每人拿一个,假装做吃状,然后送回蓝子里.(背景音乐:童年)
4.开火车玩法:分成两组,男生一组,女生一组,首先女生玩,男生将彩虹伞举起,老师带领女生站成一排,跟着音乐在彩虹伞下面开火车。(播放开火车音乐)
交换游戏:女生举彩虹伞,男生站成一排,请一名男生当火车司机,进行游戏。
邀请客人老师也来参加开火车的游戏。我请所有男生,去邀请你喜欢的客人老师来开火车吧!男生和老师们一起开火车一次。
5.空中飞舞玩法:男生坐在伞中间,女生和老师们一起把伞举起来,摇一摇,再转圈,念儿歌,(播放儿歌:彩虹花)交换游戏。
(四)、放松运动(躺在伞上面休息)
(五)、收伞(卷麻花)我们来把大伞变成一根香甜的麻花,跟着老师一起念儿歌:卷卷卷,卷麻花,卷成一根小麻花。我们把麻花送回家吧(请2名幼儿送回盒子里)
(六)、总结
(七)、赠送小礼物
(八)、离场
大班美术活动《好玩的小人》 篇14
【活动目标】
1、让幼儿通过滑板滑行练习幼儿手臂的肌张力,提高动作的协调性和灵活性。
2、在游戏中,养成团结,协作和克服困难的意识与能力。
3、发展走、跑、跳等基本动作及动作的灵敏性、协调性。
4、锻炼平衡能力及快速反应能力。
【活动准备】
障碍物、滑板等。
【活动过程】
(一)带幼儿进入游戏场地。
1.出示滑板。
师:小朋友,看老师今天带来了什么?
2.了解滑板的构造。
师:滑板有哪几部分组成?它们分别有什么用处?
(二)玩滑板。
1.幼儿自由地玩滑板。
师:玩滑板的时候,我们的脚应该放在哪里,手可以做什么动作,保持身体平衡?滑动的时候安全方面还要需要注意哪些问题?请你们去玩给老师看一看。
2.激发幼儿合作玩滑板。
师:玩滑板的本领你们都学会了吗?在学的过程中,你遇到了什么问题?一个人能解决吗?那有什么好的方法我们可以一起去尝试一下呢?如果你和朋友一起玩,你准备怎么玩?找个朋友玩一玩。
3.互相交流玩的方法和经验。
师:和朋友玩的时候,你的滑板滑动了吗?你们是怎么玩的?请你来做一做,大家一起来学一学。
4.幼儿尝试不同的方法玩滑板。
(三)探索滑板的技巧。
1.师:刚才几种滑动的方法中,你觉得哪种方法比较好?为什么?
2.重新找朋友,巩固滑动的技巧。
(四)游戏。
1.设置障碍。
师:刚才我们是直线滑动的,现在在我们的场地上多了什么?我们在滑动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
2.幼儿自由练习,探索转弯的方法。
3.游戏:绕过障碍顺利回到我们的游乐场地,幼儿自由玩滑板。
【教学反思】
这次游戏叫“快乐玩滑板”,听到可以玩滑板,小朋友们都很兴奋,有些会手舞足蹈、乱跑乱跳。到了户外玩游戏小朋友们都很欢悦,这带来的一个负面效果是纪律难以控制,易造成局面失控。小朋友排好队,站好,听我说话,这个过程也花了不少时间和精力。若是没有老师的帮助,估计我花的时间和精力会更多。到后来回教室玩游戏时用了铃铛,纪律马上好多了。下次带着铃铛去户外游戏会有利于游戏的顺利开展。
这次游戏的缺陷仍是在讲解规则这个环节。我只是站着,手拿滑板和小朋友讲述游戏规则,而自己没有进行现身示范或者是请个别小朋友来示范。解说也不够到位。在讲解“用胸贴在滑板用手向前滑”时,没有讲准确,应该说是用“胸腹部”去贴,而且提示在用手滑的同时将脚翘起来,可以减少摩擦滑的更快,若是当时有请小朋友示范这样的错误时可以弥补的,将游戏玩法说的到位准确。所以游戏示范在游戏活动里起着有相当重要的作用的。在游戏解说方面我还需要多加注意,吸取经验教训,总结过失,尽快进步起来。
不仅如此,我在细节把握方面也有很大不足。对小朋友的指导用语要精确,多用儿童化的语言,注意说话的词语把握,尽力做到一个老师的样子。
在带游戏活动时,要在脑海里面认为“他们是不会玩这个游戏,我要教他们玩这个新游戏”,而不是想着“他们已经会玩这个游戏”,这样行为表现方面也会有改善,游戏解说也会更加精细,减少一些错漏失误。
一句话,同志尚需努力,而我一直在路上。
【大班美术活动《好玩的小人》】推荐阅读:
宋佳佳大班美术《哈哈小人》07-18
大班美术活动《奇妙的姓名》10-09
大班美术活动:我的秋天10-29
大班美术活动:春天的花朵01-11
大班美术活动:秋天的瓢虫01-13
大班美术活动:版画《秋天的树林》08-16
大班美术活动11-14
大班奇妙的雨美术活动教案11-23
脸谱大班美术活动教案06-17
大班美术活动汽车设计07-08